生态经济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经济杂志

《生态经济》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环球视点、生态警示录、特别关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绿色设计、书评等。
  • 主管单位: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671-4407
  • 国内刊号:53-1193/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54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
  • 综合影响因子:1.02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经济 2014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经济杂志环球视点

欧盟开发城市垃圾“金山”

摘要:2014年7月初,欧盟委员会公布循环经济中长期发展计划,以期在未来的10-15年内提升欧盟国家城市垃圾平均回收处理率,开发城市垃圾中的“金山”,将城市垃圾回收利用与资源化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着重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2-5
生态经济杂志生态警示录

致命的铅污染

摘要:2014年6月,多家媒体曝光仅有4万余人口的湖南省衡尔县大浦镇,被查出血铅含最超标的儿童竞超过300人,引起了巨大的社会震动。过去10年米,国内媒体多次报道全国多地的铅污染、铅超标问题,其超标的幅度越来越人,污染的范围越来越广,已经成为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6-9
生态经济杂志特别关注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春天

摘要:2014年7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年底,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插电式(包括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10-13
生态经济杂志前沿论坛

长江中游地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问题研究

摘要:长江中游地区是中部崛起的战略重点区,也是上游连接西部生态脆弱区下游连接长三角地区的生态重点区。开展长江中游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需明确评价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统计数据、污染物普查数据和国家、地区发展规划,采用ROST Word Parser词频分析法、ARCGIS空间分析法,分析长江中游地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关注区域及行业。基于SCI-EXPANDED、CPCLS、CCR.EX队NDED、Ic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利用Citespace分析法得到区域重点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关注区集中分布于城镇密集区和沿江、环湖带以及周边山区;重点关注行业集中于装备制造、化工、采矿、能源、食品、纺织服装业;重点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湿地破坏、有机物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等问题。
19-24

我国森林资源生态产权制度研究

摘要:明晰森林资源生态产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森林资源具有的外部性和排他性有限等特性,决定了森林资源生态产权界定难以复制传统财产权制度,必须构建能够涵盖多层次权利的包容性的财产权法律制度,并在深化集体林权改革中对森林资源生态产权界定进行试点和突破。
29-31
生态经济杂志低碳研究

环境规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碳排放视角的污染避难所效应检验

摘要: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影响了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吗?运用引力模型和2000-2010年面板数据,检验了CO2,排放强度衡量的环境规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如下:中国环境规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有着明显的负影响,中国存在显著的污染避难所效应。从单个行业看,除石油加工业外,金属冶炼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都受到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应实行适度严格的环境规制,不能轻易对外承诺较大幅度的碳减排责任;而各行业必须立足长远,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32-38

低碳发展与循环发展、绿色发展的关系研究

摘要:在分析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基础上,比较了它们在产生背景、理论基础、核心内容、最终目标、实现路径上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之间是并列关系;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是包含关系,绿色发展包含低碳发展。
39-44

基于GM(1,1)模型的我国若干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

摘要:选取1995-2010年高耗能行业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模型从效率视角评价了我国四个重要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政策效率显著,有助于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短期内,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耗指标的攀升会暂时掩盖节能减排政策效果,但长期来看效率显著;应根据行业特性构建细分的节能减排政策,提高政策效率。
45-49

城镇发展低碳经济与环保协调性问题探析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的有效方法,是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充分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努力创造优势,积极促进企业经济形态的转变,使其向循环型、低消耗型转变,从而获得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发展。
50-52

供应链碳排放博弈机制研究--基于碳减排率视角

摘要: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下,低碳成为除低成本、快速反应等因素之外供应链竞争的新焦点。以碳减排效率为研究视角,运用动态博弈论等相关方法分析供应链企业在不合作和完全合作情形下,对整条供应链利润及碳减排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供应链企业在碳减排和定价上的充分合作可实现供应链整体利润和减排率的最优,并在同等条件下对供应链上游企业减排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56-58

低碳经济下物流能源效率与结构调整研究--基于技术差异视角

摘要:随着社会和政府对碳排放的日益关注,低碳成为未来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构造超越对数函数模型对物流业不同能源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以及技术进步差异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开始我国物流能源利用效率在显著提高,尤以天然气能源投入的贡献最大;电力、天然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可以有效替代石油和煤炭,并且天然气、电力等能源技术进步速度要快于石油、煤炭,未来物流业高碳排放能源将被清洁能源逐步替代。研究结果反映了我国物流业能源消耗的实际现状,可以为政府、企业发展低碳物流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59-63

基于环境生产技术的电力工业减排潜力实证分析

摘要:电力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以煤为主的电能结构又使电力工业成为我国环境污染治理与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战场。结合电力工业SO2、CO2的排放数据,并基于国家电力“十二五”规划、能源“十二五”规划,预测电力工业的2015年和2020年的排放情况;基于环境生产技术并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2003~2012年中国火电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和减排潜力,并据此提出政策协调统一,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政策建议。
64-67

低碳交通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交通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城市交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发展低碳交通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交通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在分析我国低碳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国际低碳交通发展的经验,对我国低碳交通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68-72
生态经济杂志绿色经济

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系统及经济驱动研究

摘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水质型缺水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无论在内涵、评价体系,还是在市场机制上均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开展水质型缺水地区的节水型社会评价系统与经济驱动研究,将有利于在中国的水质型缺水地区推广节水工作。文章辨析了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及构成要素。根据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结构关系,遵循全面性、层次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和阶段性等基本原则,建立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工业水资源价格模型与生活水价模型对上海地区节水型社会发展进行不同情景设置的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水价可以较为有效减少上海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量,减轻上海水源地的供水压力。
77-81

国际资本流入变动与我国经济增长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通过对外国直接投资(FDI)、外国证券投资(FPI)、外债和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分析,发现这些数据序列问存在着典型的非线性关系,随后以中国1983~2012年的统计数据为例,通过构建我国国际资本流入一经济增长系统的VAR模型,对我国FDI、FPI外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充分考虑了四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展示了四个变量之间的互相影响。通过实证分析阐述了国际资本流入变动与我国经济增长风险关系,揭示了两者的复杂作用机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我国国际资本流入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政策建议。
82-87

生态生产力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摘要:生态生产力的实质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两者叠加并有机协调而成的生产力合力。西部民族地区面临的政策环境、经济基础和生态生产力主体状况等现实条件决定了它只有发挥自然生态的比较优势,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变社会生产力的劣势现状,大力促进生态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优先发展生态产业,实现产业生态化,增强生态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才能走上以生态产品生产为支柱的特色经济发展道路。进一步提升西部民族地区两个主体的生产力,实现两种生产力的正向耦合,形成强大的生态生产力合力,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最佳选择。
91-95

牧区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研究述评

摘要: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国内生态移民的研究。针对不同地区移民的社会适应性,众多学者从生产、生活及文化适应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移民适应性的措施。但牧区生态移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从发展的角度考虑,今后还需要加强对牧区生态移民的跟踪研究、比较研究和拓展研究。对现有牧民适应性的研究进行比较总结,既能较好了解不同地区移民的适应情况,也能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96-99

内蒙古地区中小养殖场畜禽粪便再利用与再资源化现状与策略

摘要:为了控制畜禽粪便类固体废物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需要对畜禽粪便进行再利用与再资源化。文章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农村地区的中小养殖场畜禽粪便类固体废物产生情况、收集方式和利用情况采取了文献研究、座谈访问、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对其再利用与再资源化的潜力、利用方式、利用程度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促进畜禽粪便再利用与再资源化的社会策略的效果和移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