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经济杂志

《生态经济》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环球视点、生态警示录、特别关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绿色设计、书评等。
  • 主管单位: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671-4407
  • 国内刊号:53-1193/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54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
  • 综合影响因子:1.02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经济 2014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经济杂志环球视点

日本“科研”捕鲸:谎言下的杀戮

摘要:日前,海牙国际法庭做出判决,要求日本政府放弃在南极海域开展以科研活动为名义韵捕鲸活动。日本政府对此项判决迅速做出反应,农林水产省的发言人表示,日本不会放弃搏鲸活动,将继续宣传捕鲸活动的科学正当性,但基于对国际法庭的尊重,会适当延迟按原定计划进行的科研捕鲸。
2-5
生态经济杂志生态警示录

“烦躁”的城市:噪声污染难题

摘要:我们身处在城市中,随处可听到机器隆隆、马达轰鸣。曾几何时,这些被认为是现代工业发达的象征,但今天,城市中的噪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困扰。噪声污染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代的噪声污染日益严重,由噪声所引起的各类疾病与日俱增,吞噬着人们的健康。
6-9
生态经济杂志前沿论坛

典型重金属污染行业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我国是重金属开采、冶炼、使用大国,重金属(汞、铬、铅、砷等)污染近年来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亟需建立-套重金属污染行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方法。文章依据区域生态安全理论,建立了重金属污染行业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筛选出“驱动力(D)-压力(P)-状态(s)-影响(I)-响应(R)”5大类共12个评价指标,根据DPSIR模型各因子的内在关系,构建了重金属污染行业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ESI。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电镀基地为研究对象,评价了该地区近10年的生态安全水平,得出该地区ESI从0.62提高到7.50,达到较为合理的水平,其原因主要是产业园规划建设、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水平的提高,并从产业布局、环境监管等方面提出了重金属污染行业生态安全的管理对策。
14-17

工业固废资源化产品生态设计方法及实证研究

摘要:基于现有产品生态设计方法及相关标准,针对工业固废资源化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重金属、残留酸碱等环境风险问题,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该产品的生态设计方法。重点分析了资源化过程中毒害组分的控制体系、固废资源属性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应用该方法对粉煤灰硅酸盐水泥(70%熟料+30%粉煤灰)进行产品生态设计,并对其进行产品生命周期评价。评价表明,生态设计的单位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环境影响小于单位硅酸盐水泥,且其毒害组分含量符合相应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18-21

邻避型群体事件与事后救济型群体事件的博弈比较

摘要:从行动爆发的时间和民众维护权利的性质来看,环境群体事件又可分为“先预防型”群体事件与“后救济型”群体事件。文章引入“避型群体事件”来对“先预防型”群体事件进行研究。邻避型群体事件针对的是即将建设的邻避设施,而事后救济型群体事件反对的则是已经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这两类事件在诸多方面都有区别,尤其是博弈过程的不同,导致了政府在处置这两类事件时所扮演角色的差异。文章建立了动态博弈模型来描述两类事件爆发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对策。
22-26
生态经济杂志城市经济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主旨探究

摘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强调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突出问题是生态危机。其中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是造成这一危机的根源。以经济理性为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必然破坏生态环境,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显然无力解决生态问题。要想彻底解决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只有从社会制度上废除资本主义,建立生态社会主义。
31-34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思想在我国社会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国还面-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生态观念淡薄、生态法治缺失和生态技术落后这三个方面。我国应继续深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加快生态立法,支持鼓励生态技术引进和创新,这样才能顺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在天蓝水美的美丽中国。
35-40

“生态经济人”刍议

摘要:以“生态经济人”假设的抽象概括为目标,从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基本视域尺度选择入手,围绕现代“人性”的伦理定位和价值判断,归纳“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探讨“生态经济人”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基本维度上人的价值内涵结构、理性目标与特征,提出“生态经济人”人性定位的整体性、价值内涵结构性、理性的时空均衡性等观点。
46-48

现代文明发展生态转向的研究述评

摘要: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辉煌成就,却也使人类陷入沉重的生态危机之中。人类文明形态的转型,即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本质要求。国内外学者以对现实严峻生态问题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超前的忧惠意识,从社会发展的经济层面、政治层面和观念层面阐释了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中生态转向的实质内容。这些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的启示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49-53
生态经济杂志绿色经济

经济系统分析理论及方法浅析

摘要:经济系统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巨系统,经济系统分析能够从整体角度出发考虑与之相关的诸多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经济学的不足。文章对系统的概念、系统分析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经济系统分析的含义、原则和方法。研究能够帮助政府部门和相关决策者制订正确的经济政策,使经济政策更加的理性。
54-58

CAFTA的建立是否导致中国高碳产业向东盟欠发达国家转移

摘要: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犬背景之下,东盟欠发达国家担心中国高碳产业向其转移,此可能阻碍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升级版的打造。为此,采用配对计量方法,把CAFTA作为虚拟变量,以总碳排放和人均碳排放作为环境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CAFTA的建立导致碳排放差距扩散,表明中国高碳产业并没有向东盟欠发达国家转移。为进一步消除东盟欠发达国家的担忧,建议将低碳化纳入打造CAFTA升级版的优先行动之一及中国的减排应走通过技术创新就地将高碳产业低碳化。
59-63

我国经济增长、碳排放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199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

摘要:基于199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以总二氧化碳、碳强度作为碳排放指标,探讨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与碳排放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对外贸易对碳排放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其提高了CO2排放量,加剧了环境能源压力。(2)经济发展水平与CO2总排放量之间呈倒U型关系,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成立。(3)对外贸易对我国CO2排放具有地区与时间差异。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措施,即政府要转变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出口贸易方式,将经济增长点逐步转移到主要依赖内需驱动的轨道;降低传统高碳行业出口比重,改善低附加值商品出口结构,产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出口企业转型升级。
64-68

FDI、产业关联与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基于不同技术渠道的比较分析

摘要: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和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引起重视。文章采用2004-2011年38个工业行业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FDI对我国工业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碳排放的影响,并且从技术渠道的角度,分析了FDI通过不同技术渠道对这些关联产业的碳排放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FDI主要通过竞争效应、示范效应降低东道国企业的碳排放量,且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显著降低了上、下游行业的碳排放量。
69-74

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评价研究

摘要:云南民族自治县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民族自治县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发展失衡容易引发地区性社会风险。基于县域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社会民生和资源支持四个方面构建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发展失衡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民族自治县都存在失衡现象,并且绝大多数自治县已处于较严重的失衡状态。为使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地对策以降低失衡效应。
81-84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因素与突破关键

摘要: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综合考量,对其今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三: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和区域经济条件。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具有先天后天、压力叠加,波及广泛、影响深远,分异复杂、治理艰巨等特性;民族文化具有赋存地域性、内涵民族性、交融多元性、原生活态性、发展脆弱性等特征;区域经济具有开发矛盾性、制度失衡性、嵌入发展性、科技落后性、观念约束性等瓶颈。西部民族地区扬长避短,持续进步的关键突破在于通过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加以示范,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彼此适应、相互促进中实现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制度体系。
85-89

中国环境规制对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20个污染密集型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

摘要: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从行业角度的研究较少。运用面板数据从行业的角度实证研究不同污染密集型行业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得出结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着行业差异,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重污染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但环境规制对中度及轻度污染行业技术创新影响作用不显著,要充分保障环境规制给创新产业带来的应有收益,政府应引导创新动力不足行业的技术创新,同时,被规制行业应主动实行环境战略,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环境规制,这一结论为行业环境规制政策的改进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90-93

跨组织环境合作对企业环境绩效影响的研究

摘要: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企业的环境行为对环境绩效产生着重要影响。然而,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要求企业应通过与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以获取环保知识和能力。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提出并验证了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环境NGO、政府及高校和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者间的环境合作对企业环境绩效影响的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在该实证区域,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及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而与政府的环境合作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提高影响不显著,与环境NGO之间基本没有合作。
94-98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程序与内容研究

摘要: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原始自然生态及人文景观为基础的认知自然、体验自然的旅游活动。乡村生态旅游的规划一般需遵循生态保护、多方参与、生态设计及自然和谐等原则,通过开发调查、开发潜力评估、功能分区、旅游容量估算、景观设计及服务设施设计等程序来确定功能分区、景观结构、服务设施及社区参与等相关内容的生态设计,从而达到发展乡村经济与乡村社会生态保护的目的。
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