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开发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 62-1005/C 国内刊号
  • 1003-4161 国际刊号
  • 0.6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开发研究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开发研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扶贫与乡村振兴、区域经济、产业开发、管理科学、旅游经济、一带一路、城镇化与城市群、产业经济、劳动经济、西部国际陆港建设研究、“十四五”城市化与城镇群研究、改革与发展、经济理论、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国土空间规划问题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对外贸易、经济热点、本刊特稿

开发研究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开发研究杂志城镇化与城市群
城市群的理念转型和经验拓展(笔谈)——城市群发展若干问题探析1-3

摘要:主持人语:城市群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和大趋势,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支撑体系,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最终明确“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主题一再深化,目标一以贯之。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建构良好的分工体系和层级关系,解决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城市与农村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激化的对立和冲突,是落实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战略板块。

基于人口维度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4-6

摘要:城市化的本质在于人口的集聚,城市群则是人口高度集聚的区域,人口作为一切发展要素的核心,应该是城市群区域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京津冀区域覆盖面积21.6万平方千米,辖1亿多人口,2013年GDP达6.2万亿元,占全国的1/9,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第三大城市群。

用城市的方式思考经济问题6-9

摘要:城市在天性上是最活跃的经济组织形式,但同时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空间聚集形态,包含了远比经济生产更为复杂的内容、要素和过程。当今世界是城市世界,经济活动的城市化趋势进一步强化和突出,以至于我们很难离开城市谈论经济。

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程度、存在问题及政策启示10-16

摘要:利用构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以2007年为起点,以设定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值为衡量标准,测度了中国及30个省份2010-2014年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程度和进展。研究发现,截至2014午,全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水平实现程度为52.92%,但进展速度放缓。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的一体化实现程度均全面提升,但经济发展一体化相对缓慢。除西藏以外,其余省份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程度均大幅提升,但是省际差距较大,只有少部分省份能够实现2020年目标。当前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则包括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问题十分突出且扭转速度缓慢,城乡要素配置短板效应明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新农村建设提升空间大,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17-22

摘要:目前,一些城市用地模式粗犷,城镇等级体系和规模结构出现严重失衡。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与落脚点。以山地城市宜昌市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土地集约利用空间评价模型。通过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安全格局构建、经济性建设用地识别等空间与网络分析技术,评价识别城市发展优先利用的建设用地。最后,依据城镇和经济发展趋势,构建不同的土地利用情景,提出人口与用地规模建议,从空间上构建与生态安全相适应的城镇发展格局。

开发研究杂志扶贫与农村发展
中国农村贫困社区“六轮驱动”扶贫模式研究——以XMN中国扶贫发展项目为例23-29

摘要:通过文献和案例法,从中国农村贫困社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构建了六轮驱动扶贫模式。XMN106个项目和4个典型社区的扶贫发展案例证明,六轮驱动扶贫模式能够增强贫困户发展意愿,提升贫困户的知识和技能,建设有序的社区组织,促进社区产业发展,拓展农产品市场和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六轮驱动扶贫模式能够促进个人和社区的改变,能力提升,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成功的市场链接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六轮(六个维度)协同发展才能帮助贫困社区实现脱贫致富。

扶贫模式变迁视域下旅游扶贫的机制演化30-34

摘要:随着扶贫模式变迁,旅游扶贫作为一种扶贫开发方式也在相应地发生机制演化。扶贫开发的施策单元由县域、村落延伸到家户,扶贫抓手经由建设基础设施、培育重点产业逐步向贫困村社区参与、底部资源整合转变,再进一步转向有利于贫困户家庭发展能力发现与构建的底层机制创新。与之相应,旅游扶贫几乎同步经历了以产业为核心带动扶贫,以扶贫为目的引进产业项目进而再转向旅游与扶贫机制对接融合,经历了产业自发、项目自觉、机制自洽三种机制演化形态。

赣南旅游扶贫适宜性决策评价——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35-40

摘要:通过对赣南地区进行调研,构建了赣南地区旅游扶贫适宜度的4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赣南旅游扶贫项目是适合开展的,同时以调研数据为支持,认为赣南旅游扶贫需以带动赣南脱贫为目标、以赣南社会经济为支撑,以旅游资源为开发对象,充分发展旅游业。同时赣南环境具有脆弱性,旅游扶贫适当兼顾环境因素,最后大力开发赣南旅游市场,以本土市场为优势,并充分挖掘省外市场。

山区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实施路径41-45

摘要:生产条件现代化是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入门钥匙。山区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主要指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对山区农业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科技条件进行现代化改造,由此促进山区农业整体迈向现代化,其中最主要、最实用的是整治山坡农地、改造基础条件、改进基础设施、运用现代机械。通过分析,发现立地条件、基础条件较差及现代设施短缺制约了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山区条件较差改造不易,落后的山区农业发展观念以及缺乏改造的资金和相应的技术。经过生产条件的改造,山区农业完全可以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完全可以成为富民产业。应该从破解约束生产条件改造的主要难题入手,通过树立发展新理念、加大规模化经营、创新改造投入机制、增强技术支撑、培育经营主体及更多建设农业园区等路径,加快推进山区生产条件改造,促进山区现代农业发展。

开发研究杂志产业开发
北京市产业空间圈层结构与布局优化46-52

摘要:首次应用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同时测算了多区域空间分布模式下北京市17类产业的中心性和聚集性特征,定量化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空间的圈层结构,并提出了北京市产业空间发展布局优化建议。研究发现,北京市产业空间表现为多功能单中心聚集的结构,具备多维向心性的空间圈层分化特征,共包括7个圈层,其中,金融业高度聚集在核心圈层,并且聚集程度持续提升;科技、信息等生产者服务业高度集中于中心圈层;居民服务等主要生活性服务业处在产业空间的中间圈层,并且逐步表现为空间均衡化发展;第二产业分布在产业空间的圈层,特别是制造业处在最圈层且持续郊区化分散发展;北京市第二产业表现为空间离散化聚集发展,第三产业基本表现为空间集中化聚集发展。金融、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区域的高度聚集持续发展可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促进非首都核心功能产业逐渐向圈层甚至跨区域扩散。中间圈层既是现代工业经济以及由中心圈层向外扩散的传统工业等的重要分布区域,也是北京市主要的消费和生产服务业集中区域,这将导致中心城区服务功能的高度集中,因而应加快中心城区非首都核心功能产业的疏解以及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目前北京市制造业布局主要是东北-西南方向,北部地区布局规模较大,从京津冀区域格局出发引导制造业向东南方向集中应是未来北京经济空间布局的重要方向。此外,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产业时要充分考虑产业的空间共聚集性和空间依赖性。

垃圾处理业市场化运营的投资动力53-56

摘要:垃圾处理业利润率水平及利润来源渠道会影响垃圾处理业市场化运营情况。首先分析国内外垃圾处理业的发展状况及垃圾处理企业利润来源的模式,发现垃圾处理业具有盈利属性,然后依据平均利润率原则,研究了影响利润的敏感性因素、利润率水平与垃圾收费价格的关系,最后基于量本利分析法研究了垃圾收费定价模型和维护垃圾处理业投资动力的对策建议。

中国制造企业绿色发展评价——来自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57-62

摘要:在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新《环境保护法》实施的背景下,企业绿色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以往绿色发展研究述评,界定了企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并从绿色经营管理、绿色产品和技术、节能环保绩效三个维度构建了企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绿色发展相关资料,通过量化后对企业绿色发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发现,传统“三高”行业和处在绿色产品研发前沿的行业中的企业更加重视绿色发展。进一步分析了10个细分行业的绿色发展特征,最后提出了中国制造企业绿色发展的建议。

陕西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与对策63-67

摘要:陕西茶产业发展面临着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紧迫任务,表现为茶叶供大于求,产能过剩;产品结构失衡,供需不匹配;市场营销滞后,市场占有率低;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茶叶走出国门,为推进茶产业供给侧改革带来了难得的契机。“一带一路”地区蕴藏的巨大茶叶市场潜力有利于茶叶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一带一路”战略所致力推动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投资贸易便利化和文化交流互鉴,将有利于降低茶叶贸易成本和陕西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紧抓机遇,要着力推动茶叶产品结构优化,破解茶叶农业残留问题,推动产业组织创新,拓展茶叶产业链,推进茶叶品牌整合,加快茶旅一体化发展,弘扬创新茶文化,以茶文化引导茶产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绩效评价68-72

摘要: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已经来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所以本文选取了18个财务指标为研究变量,剔除数据不全和ST公司,以新能源汽车企业9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以2010至2014年财务报表数据的平均值为基础,对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我国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影响因素73-78

摘要:基于2002—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25家文化企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高,2008年前的平稳波动主要依靠技术进步,2008年后的剧烈变化则依靠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文化企业间TFP存在显著差异,文化创意设计类、广播影视娱乐类企业TFP水平明显高于新闻出版发行类、文化产品生产类企业。智力资本比重、市场营销规模、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比重及核心人才规模等因素对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影响。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提高我国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开发研究杂志区域经济
长江沿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与比较79-84

摘要:长江沿江地区的开放和发展在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反映长江沿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迈入新时期以来长江沿江地区各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安徽等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在提高,浙江、云南、贵州等省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有所下降,其他省市变化不大。当前,长江沿江地区要坚持实施内源外源并举战略,全面提升长江沿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中哈产能合作研究85-90

摘要:以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产能合作为例,运用国家能力结构指数模型对中哈两国2005—2014年间的能力结构指数、能力结构耦合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中哈两国在配置能力、发展能力、开放能力以及技术能力4个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中哈产能合作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对策,具体为建设中哈产能合作基地、设立中哈产能合作基金、加强金融领域合作以及产业技术人才交流。

基于DEA模型的甘肃省工业化促进城镇化效率研究91-95

摘要:针对甘肃省1983—2013年的数据,采用DEA效率分析发现:第一,甘肃省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效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第二,城镇化过程中对劳动力与科技成果的使用效率不高对于工业化促进城镇化的效率有着较强的负面影响;第三,甘肃省工业化投入的规模报酬随着工业化发展呈现先递减,再递增,再递减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