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社
分享到: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4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论著、临床探讨、综述、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专家面对面等。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国际刊号:1672-9455
  • 国内刊号:50-1167/R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157
  • 创刊时间:2004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9
  • 综合影响因子:0.57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第A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论著

阴道微生态评价在妊娠期妇女阴道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进行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期及非妊娠期妇女共1798例,分为非妊娠期、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和晚期妊娠4个组,分别采集阴道分泌物,用常规镜检法结合功能学指标进行阴道微生态评价。结果妊娠期阴道pH值较非孕期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V、VVC、TV的患病率及菌群异常的发生率比非妊娠期增高;功能学指标也能较好的反映阴道微生态状况。结论常规镜检法与功能学指标相结合能够更全面的评价阴道微生态状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充足的证据,更好的指导临床。
1-4

两种稀释剂在自制乙型肝炎五项室内质控品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两种稀释剂在自制乙型肝炎五项室内质控品中的应用效果,再结合两种稀释剂的各自特点,确定自制乙型肝炎五项室内质控品时的最佳稀释剂。方法将乙型肝炎五项阳性血清分别以10%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和0.85%NaCl溶液进行稀释,自制室内质控品,对用两种稀释剂自制的质控品同时以ELISA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两种稀释剂制备的乙型肝炎五项质控品,其各项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10%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和0.85%NaCl溶液在自制乙型肝炎五项室内质控品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0.85%NaCl因其不合异嗜性抗原、成本低廉,为自制乙型肝炎五项室内质控品的最佳稀释剂。
4-6

某地区腹泻儿童轮状病毒感染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某地区近4年到该院就诊的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0~2013年该院收治的包括门诊和住院的5岁以下儿童急性腹泻大便标本,采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对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桂林地区到该院就诊的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4年总感染率为27.11%;2010、2011、2012和2013年轮状病毒平均感染率分别为36.07%、35.35%、23.20%、22.47%。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94.98%的腹泻集中在2岁以下儿童。每年10月~次年1月是轮状病毒的流行高峰。全年感染率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是桂林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2岁以下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加强防护。
6-8

某社区65岁及以上老人健康体检生化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本社区65岁及以上老人健康体检血清生化检测结果。方法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葡萄糖(GLU),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观察异常情况。结果ALT异常率为4.0%。血脂异常的总异常率为67.8%,其中男性异常率为51.5%,女性异常率为82.7%;单纯性高TG血症1404例(27.2%),单纯性高TC血症535例(10.4%),混合型高脂血症188例(3.7%)。GLU异常率为15.4%;糖尿病的检出率为8.2%。结论本社区65岁及〉24上老人血脂异常明显偏高,且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血脂异常伴GLU异常的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明显增加,伴ALT异常发生脂肪肝的概率明显增大,针对异常人群,制定合理方案,家庭医生全面干预,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1、2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8-10

某市2013年梅毒感染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2013年某市送检人群5381例梅毒感染结果的阳性率及不同年龄问的差异,为临床医生提供预防与诊断依据,为更好的遏制梅毒的发生和流行起到一定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共5381例送我公司检验者血清,根据年龄分成9组,0~10岁组,11~20岁组,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71~80岁组,〉80岁组,用被动凝集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PA),统计各组各项目的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381例健康体检者人群中,在0~10岁组、11~20岁组,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71~80岁组,〉80岁组中,男性、女性的TPP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89%、12.34%;17.02%、20.47%;7.76%、13.80%;10.37%、23.65%;26.55%、36.14%;50.62%、59%;52.31%、43.66%;54.17%、42.31%;55.56%、23.91%。结论从以上分组情况可得出,年龄组40岁以上的中老年的阳性率非常高,较年龄组为40岁以下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0~30岁组之间,各组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60岁组人群阳性率最高,男性组之间的各个年龄组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50岁组人群与小于50岁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中的各个年龄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中,以50~60岁人群的阳性率最高,同时,同一年龄组之间的男女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0—30岁组的男女阳性率最低,50—60岁组的男女阳性率最高,通过此数据分析,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梅毒流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为防控梅毒提供依据。
10-12

2043例男性精液质量评估

摘要:目的评估来该院生殖中心初诊的不孕不育夫妇男性精液质量,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6月来该院生殖医学中心初诊的2043对不孕不育夫妇男性,对精液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年龄分组,分析比较各组精液参数。结果精液常规检查结果中,精液参数均正常占53.6%(1096/2043),无精子症占4.7%(96/2043),至少有一项精液参数低于参考值下限的占41.7%(851/2043),其中异常精液参数主要以精子形态异常(57.9%,493/ssl)为主。各年龄组异常精液参数的发生率不同,〈50岁组以精子形态异常的发生率最高,≥50岁组则以精液体积异常的发生率最高。精液体积及精子总数的异常发生率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各年龄组问精液体积、精子总数、精子活动率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男性精液盾号与年龄呈负相关,但其与生育力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12-14

烧伤创面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2008~2013该院创面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情况,为烧伤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细菌学的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烧伤科的患者进行创面培养,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鉴定,K—B法进行药敏测试,WHONET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从烧伤科送检的创面标本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12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93株,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发生率为91.0%;6年问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未发现耐药株;对利福平、复方新诺明敏感性尚好,耐药率小于25%;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均达70%以上;对头孢唑啉、苯唑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青霉素耐药率达到90%以上。结论该院烧伤科创面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比较严重,MRSA检出率高,应加强金葡菌耐药性监测。
14-17

2009~2013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该院2009~2013年临床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临床科室送检的培养标本,采用MicroScan Walkway96及VITEK Compact1I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其结果采用WHONET5.4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45345株,培养阳性率平均为41.42%。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23.89%(10833株),革兰氏阴性菌占67.51%(30613株),真菌占8.6%(3899株)。分离菌株中最常见的菌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74.04%,产ESBLs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分别占46.35%及40.37%,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或泛耐药菌株分离率为20.1%、24.5%。白色假丝酵母菌分离率为74.1%。结论该院临床分离菌株呈上升趋势,分离的菌株耐药率比较高,多重耐药或泛耐药菌株逐年递增,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控制院内感染,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医疗资源耗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17-20

尿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氧化应激机制

摘要:目的研究尿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和其氧化代谢产物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氧化应激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尿酸(0、4、8、12、16mg/dL)分别与HUVECs共同孵育24h,采用MTT法检测尿酸对HUVECs增殖的影响;应用硝酸还原酶法、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各组上清液中NO浓度、SOD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内皮素1(ET-1)含量,以2’,7’一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DA)为荧光探针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s活性氧(ROS)水平,并观察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10retool/L)对尿酸作用下HUVECs增殖、ROS水平、上清液NO、SOD、MDA、ET-1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8~16mg/dL尿酸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P〈0.05);12mg/dL、16mg/dL尿酸促进内皮细胞释放ET-1、MDA(P〈0.05),使内皮细胞抗氧化酶SOD活性下降(P〈0.01),抑制NO合成(P〈0.01)。抗氧化剂NAC可明显降低尿酸诱导HUVECsROS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UVECs增殖和培养上清液MDA、ET-1、SOD、NO含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酸对HUVECs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尿酸增加HUVECsROS水平有关,提示尿酸介导的氧化应激可能与内皮细胞的损伤关系密切。
20-23

血栓弹力图应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凝血状态。方法采用TEG血栓弹力图仪对8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前后及41例正常儿童进行检测,分别测定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凝固角(a-An-gle)、最大振幅(MA)、血凝块溶解百分比(EPL)、30min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Ly30)和凝血指数(CI)。结果过敏性紫癜患者组与健康对照比较,R值、K值减低(P〈0.01)、α角增高(P〈0.05)、MA值增高(P〈0.01)、C1增高(P〈0.05)、EPL(%)和Ly30(%)增大(P〈0.01);HSP发作组与缓解组相比,TEG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主要表现为R值、K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α角、MA值减低,C1减低、EPL(%)和Ly30(%)减低(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病儿童血液凝固性存在异常变化,并随着病情缓解而变化,TEG对过敏性紫癜患病儿童血凝状态的检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3-26

StuDl蛋白原核可溶性表达及其IgG抗体检测应用

摘要:目的获取可溶性SmDl重组蛋白,并建立抗SmDl抗体ELISA检测方法。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SmDl基因,构建表达质粒pET-21a-SmDl,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在16℃条件下,1mMIPTG诱导表达10h,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产物,镍柱亲和层析纯化,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215例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样本。结果通过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表达质粒pET-21a-SmDl,SDS-PAGE电泳得知目的蛋白以可溶性表达为主,经镍柱纯化获得单一目的蛋白,浓度为0.62mg/mL。46.1%SLE患者呈抗StuDl抗体阳性,其次是MCTD(20%),其他疾病的检出率均小于15%,SLE组与非SLE组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StuDl抗体对SLE特异性为93%,高于非SLE组,其他疾病组均小于80〉。结论可溶性表达的StuDl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抗StuDl抗体有助于临床辅助诊断SLE。
26-29

液基细胞学联合PCR法HPV16、18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联合HPVl6、18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12月在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和治疗的6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进行宫颈脱落细胞的液基细胞学检测(LCT)和PCR检测,另一组进行宫颈脱落细胞的液基细胞学检测和HC-Ⅱ检测。比较两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LCT、PCR检测和组织病理学结果的关系等。结果PCR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5%和74.8%,HC-Ⅱ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7%和78.2%,两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R收费较HC-Ⅱ低,易于被接受。PCR组HPVl6阳性患者,LCT检测分级为ASCUS以上,且经病理检查结果为CINI以上占64.3%;其他HR-HPV阳性和HR-HPV阴性,LCT检测分级为ASCUS以上,且经病理检查结果为CINI以上分别占10.9%和1.4%,LCT不同分级感染HPV的不同型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955,P〈0.01)。结论LCT联合PCR检测HPVl6和HPVl8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有助于宫颈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29-32

某县干部体检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塔什库尔干县干部体检结果分析,为本地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塔什库尔干县(平均海拔约4ooom)286例干部(男性251例,女性35例)进行体检,其中从平原地区下基层汉族干部137例,当地少数民族干部149例,检测项目包括血糖(GLU)、肌酐(CR)、尿酸(UA)、三酰甘油(TG)、胆固醇(LCH)、彩超(CDU)、尿常规(UR)等,分别比较汉族和少数民族及男女检测值或异常率。结果汉族组血生化CR、UA、LCH值和异常率高于少数民族组,尿分析白细胞异常率低于少数民族组,彩超检查肝囊肿高于少数民族组(P〈0.05,或P〈0.01);男性组血生化GLU、UA、TG值和UA、TG异常率高于女性组,男女尿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检查男性脂肪肝高于女性组(P〈0.05,或P〈0.01)。结论造成塔县干部身体健康损害的原因主要是高原低氧和不良的生活习惯。
32-34

液基细胞学结合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作用,进一步提高TCT和HPV检测水平。方法对6514例已婚妇女采用TCT检查结合酶切信号放大技术进行14种高危HPV亚型感染检测,对细胞学(TBS)诊断大于或等于ASCUS及HR—HPV检测为阳性的妇女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依据细胞异型性的程度和范围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液基细胞学诊断大于或等于ASCUS为10.6%(690/6514),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LSIL与组织病理学结果CINI级符合率63.5%(155/244),HSIL与CIN丌级符合率69.6%(48/69);HR-HPV阳性检出率为19.6%(1276/6514),宫颈病变以高危型HPV病毒A9组常见,HPVl6、HPV52亚型致癌性最强;HR-HPV分型检测准确性高,持续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的主要原因。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结合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能有效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35-37

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1~2012年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以同期在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12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ALB、HbA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HbAlC水平增高,mALB亦升高,两者具有正相关性。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肾脏微血管损伤不断加重,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蛋白之间呈正相关性。因此糖尿病给患者应及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水平,从而有效检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减轻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37-38

URIT-15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故障维修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URIT-15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故障解决办法,探讨维护保养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该科室使用该仪器的故障维修为研究组,2013~2014年该院体检中心同型号尿液分析仪的故障维修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故障发生的频率。结果主要故障发生的频率依次为选带机构异常、进样错误、电机故障、送带机构错误、标本跳号、液路漏水、检测结果全部阴性。结论该仪器大多数故障都是因为仪器长期使用过程中,未及时做好维护保养引起的。补充规范维护保养的内容,定期执行,能够降低仪器发生故障的概率,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使工作更加有序,检验结果更为准确可靠,为临床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39-40

溶栓药物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溶栓药物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明确溶栓药物对急性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将1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溶栓药物治疗组,溶栓药物治疗组入院后给予溶栓药物,对照组不给予,其余治疗相同。观察两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治疗后,两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比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问比较,溶栓药物治疗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缺血性中风患者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对急性炎症反应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40-42

品管圈在提高基础检验质量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于提高基础检验质量的意义。方法应用QCC管理工具,选定活动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进行鱼骨图、柏拉图和对策分析、基础质量调查、效果确认,比较执行品管圈活动前后基础检验质量的变化。结果在施行QCC活动后,急诊检验报告延时率、患者满意度、急诊化验室窗口标本接收登记率等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8);圈能力得到较大提高(P〈0.05)。结论QCC活动提高了基础检验质量,促进了临床检验工作的持续改进。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