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医药资讯、论著_基础研究、论著_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等。
  • 主管单位: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海南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3-6350
  • 国内刊号:46-1025/R
  • 出版地方:海南
  • 邮发代号:84-1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3
  • 综合影响因子:0.78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海南医学 2014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海南医学杂志论著

siRNA靶向沉默p53对PCNA泛素化修饰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摘要:目的siRNA靶向沉默p53蛋白后,观察其对PCNA泛素化修饰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p53siRNA及阴性对照siRNA通过脂质体分别转染入HeLa细胞中;转染后48h,顺铂处理不同细胞系,Westernblot法检测p53低表达对细胞PCNA泛素化修饰(ubi-PCNA)及凋亡诱导基因Caspase-3的影响。结果siRNA可显著抑制p53的表达;Westernblot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顺铂损伤后p53低表达细胞系其PCNA泛素化修饰蛋白表达增加,同时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细胞存活率升高。结论靶向沉默p53的表达,可促进顺铂损伤诱导的PCNA泛素化修饰,降低细胞凋亡率。
785-787

难治性颞叶癫痫脑组织MCP-1表达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变化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MCP-1在难治性颞叶癫痫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27例前颞叶切除的海马硬化型颗叶癫痫患者,术中脑电生理技术监测棘波定位致痫灶和对照组织,分别标记后行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检测MCP-1表达,配对t检验比较;测入院时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并与8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难治性颞叶癫痫致痫灶组织中MCP-1表达较对照组织增加-夕h周血单核细胞水平阳性率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致痫灶有MCP-1高表达,并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提高。
787-789

阿托伐他汀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血清TNF-α和IL-10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血清TNF-α和IL—10的影响。方法12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模型组、泼尼松治疗组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每组30只,每组再分为免疫后第7、14、21天亚组,每亚组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不造模及用药。后三组大鼠于四肢足垫皮下注射新鲜豚鼠全脊髓匀浆+完全弗氏佐剂制作EAE模型。自免疫后第1天开始泼尼松治疗组按3.9mg/(kg·d)给予泼尼松灌胃,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kg·d)灌胃,EAE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大鼠发病率及神经功能评分。各组大鼠于免疫后第7d、14d、21天处死,HE染色并于光镜下观察脊髓内病变情况,ELISA方法测定TNF—α和IL—10水平。结果与EAE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及泼尼松治疗组大鼠的发病率均明显降低,神经功能评分、脊髓内病灶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及泼尼松治疗组免疫后第14、21天TNF-α表达水平较EAE模型组降低,免疫后第7、14、21天时IL—10表达水平较EAE模型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与泼尼松治疗组在大鼠发病率、神经功能评分、病灶数、TNF-α和IL-10表达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改善EAE大鼠的临床症状,抑制脊髓内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和升高IL-10水平有关。
790-792

阿托伐他汀钙对鼠动脉活性氧含量增龄性变化的干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动脉活性氧(ROS)相关物质的增龄性变化及阿托伐他汀钙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实验用18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三组,即18月龄组、阿托伐他汀钙干预组[18月龄,12月龄时开始在喂养基础饲料中添加阿托伐他汀钙5mg/(kg·d)1和12月龄组,每组各6只。取大鼠胸主动脉,流式细胞法测定其ROS含量,Griess法测定其一氧化氮(NO)含量,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8月龄组与12月龄组比较,随月龄增长,大鼠主动脉ROS、MDA含量呈升高趋势(P〈0.05),SOD活性、NO含量则降低(P〈0.05)。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干预的18月龄组大鼠与18月龄组比较,其主动脉ROS(1.67±0.04)、MDA含量[ (5.32±0.34)nmol/mg)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205±17)U/mg]、NO含量[](4.41±0.46)nmol/mg]水平显著升高(P〈0.05)。以上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改善大鼠动脉因增龄引起活性氧信号途径的变化,延缓血管老化的进展。
793-795

PPAR-α/γ激动剂对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心室重构中MMP-9表达和TGF-β/Smads通路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PPAR-α/γ动剂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大鼠模型心室重构中MMP-9表达和TGF-βSmads通路的影响及意义。方法60%果糖饮食喂养雄性sD大鼠构建MS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模型对照组(MC组,n=10)、非诺贝特组(FEN组,n=11)、吡恪列酮组(PIO组,n=10)、非诺贝特±匹格列酮组(FEN+PIO组,n=11),正常对照组mc组,n=6)。NC组大鼠用普通标准饲料喂养,FEN组和PIO组大鼠分别加用非诺贝特30mg/(kg·d)及吡格列酮3mg/(kg·d)灌胃;FEN+PIO组大鼠加非诺贝特30mg/(kg·d)和吡格列酮3mg/(kg·d)灌胃,干预4周后RT-PCR方法检测PPAR-edymRNA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9和TGF-β1蛋白表达。结果MC组PPAR-α/γmRNA的结果均低于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EN组PPAR—ccmRNA(0.59±0.03)和PPAR-ymRNA(0.61±0.03)均高于MC组,低于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O组PPAR-α(0.57±0.04)和PPAR-TmRNA(0.54±0.02)均低于NC组,且低于M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EN±PIO组PPAR-amRNA(0.63±0.02)和PPAR-ymRNA(0.67±0.03)均高于M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和TGF-β1在各组大鼠心肌均有表达。与NC组大鼠比较,MC组、FEN组、PIO组和FEN±PIO组大鼠心肌表达MMP-9和TGF-β1/Smads蛋白明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C组比较,FEN组、PIO组、FEN±PIO组大鼠心肌表达MMP-9和TGF-β1/Smads蛋白均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EN±PIO组大鼠心肌表达MMP-9OD值(0.43±0.04)低于FEN组和PIO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N和PIO均上调了PPAR-α/γmRNA表达、使TGF-β1和MMP-9蛋白明显下降,对心室重构改善有明显的意义,其可能通过TGF-β/smads通路发挥作用。
796-798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动脉血红细胞内外血气变化和酸碱失衡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动脉血红细胞内外血气变化特点。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2月12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从体检者中抽取57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血气分析测定健康者及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动脉血酸碱指标pH(PeH)、PC02(PeCO2)、P02(PeO2)、HCO3(HcCO3-),采用冰融法测定红细胞内酸碱指标pH(ViH)、PCO2(PiCO2)、PO2(PiO2)、HC03-(HiCO3-)。比较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与健康者的动脉血红细胞内外酸碱指标差异以及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红细胞内外酸碱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①左心衰竭患者治疗前Pert低于健康组(P〈0.05),PiH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PeH比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PiH有所降低,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eH、PiH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左心衰竭组治疗后PeO2、PiO2仍低于健康组(P〈0.05),PeCO2、HeCO3-、PiCO2、HiCO3-仍高于健康组(P〈0.05),但治疗后血红细胞内外酸碱指标差值apH、△PCO2、APO2、△HCO3-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H、APCO2、△HCO3-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患者在病理情况下细胞内外酸碱出现逆向改变,血红细胞内相对偏碱程度加大,治疗缓解后血红细胞内外酸碱度可恢复正常。
799-801

血清抵抗素与吸烟者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测定吸烟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并行颈动脉ET技术(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探讨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动脉弹性的关系。方法选择非吸烟者38例,吸烟者45例,检测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生化指标、血清抵抗素水平,并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1)吸烟组Ep、β、AI及PWVβ均高于非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低于非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抵抗素水平与β、P、PWVβ呈正相关关系(r=0.346,P=0.003;r=0.305,P=-0.009)。结论吸烟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β、PWVβ有相关性,三者均是早期发现动脉弹性病变的敏感指标。
802-804

雷替曲塞与5-氟尿嘧啶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雷替曲塞与5-氟尿嘧啶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雷替曲塞组与5-氟尿嘧啶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注射液进行给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结果雷替曲塞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5-氟尿嘧啶组,雷替曲塞组有效率为90.00%,5-氟尿嘧啶组为66.6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经对症处理后得到有效缓解。结论雷替曲塞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临床效果优于5-氟尿嘧啶,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805-807

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血浆内皮索(ET-1)、一氧化氮(NO)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研究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NO水平显著升高,ET-1及CRP水平显著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尼可地尔通过抑制炎症因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机制改善微血管性心绞痛症状,且疗效显著。
807-809

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血脂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溶栓、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d,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d,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72h、1周及1个月血脂、血清脂联素(APN)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N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h开始两组Ala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P〈0.05),治疗后72h研究组LDL-C水平较治疗前阴显降低(P〈0.05),治疗72h、1周、1个月研究组血清APN明显高于对照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研究组LDL-C、T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个月内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减少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其作用可能与阿托伐他汀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810-812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84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法将确诊的84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7d疗法;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7d疗法。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Hp根除率、溃疡愈合时间、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和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溃疡平均愈合和Hp根治时间分别为(4.35±1.25)周和(8.86±2.24)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溃疡愈合率和Hp根治率分别为92.85%和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四种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9.24±7.6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50±7.71)分(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Hp根除率高,溃疡愈合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临床疗效显著。
813-815

后外侧融合与不融合在经伤椎固定治疗无脊髓损伤胸腰椎骨折中的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中后外侧融合与不融合的疗效差异。方法对42例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融合组(24例)和非融合组(18例)。融合组采取后路行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并取患者自体髂骨进行后外侧融合术;非融合组只进行后路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分别于术前、术后及术后1年和2年进行检查随访,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疗效评价,比较后融合组与非融合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与疗效。结果融合组及非融合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99.1±9.7)min和(85.4±8.8)min,出血量分别为(185.6±52.7)ml和(164.5±50.2)ml;融合组及非融合组术后即刻Cobb角矫正度分别为(14.8±5.3)°、(14.4±5.6)°,伤椎后凸角的矫正度分别为(10.5±5.4)°、(10.8±4.6)°,椎管矢状面指数矫正度分别为(14.6±6.2)°、(14.9±6.8)°,以上数据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bb角2年丢失度为(4.2±2.8)°和(6.±±3.2)°,椎后凸角后2年丢失度分别为(3.1±2.4)°、(5.2±2.8)°,以上数据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矢状面指数术后两年丢失度分别为(4.4±3.4)°和(5.3±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为(11.5±6.3)分和(16.6±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后外侧融合可以减少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后矫正丢失等问题,且能一定程度降低腰部疼痛感,为相对较优的手术方式。
816-818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两种入路方式在髋关节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改良Hardinge入路和改良Watson-Jones入路在髋关节疾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75例我院收治的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H组(38例)和w组(37例),分别经改良Hardinge入路和改良Watson—Jones入路。详细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H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和切口长度均较短,且术中出血量少于W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获得明显提高(P〈0.05),术后3个月w组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H组(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出现伤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或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改良Hardinge入路和改良Watson-Jones入路均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取得满意效果,其中改良Watson-Jones入路更安全有效。
819-821

输尿管软镜引导经鼻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输尿管软镜引导经鼻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5min的MAP、FIR、SpO2;记录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自插管操作至成功)、并发症情况(呛咳、喉痉挛、躁动、呼吸抑制、SpO2〈90%、心律失常等);术后随访患者口咽及气道等插管相关损伤情况。结果插管一次成功率为90.5%,二次成功率为100%,完成插管时间1-8min,平均4.2min。插管过程中SpO2维持在91%~100%,血流动力学维持在正常范围,未出现激烈呛咳、喉痉挛、躁动、呼吸抑制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无声嘶、明显咽部不适和插管相关损伤。结论输尿管软镜引导经鼻困难气管插管安全可行,简捷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工作中应用。
825-827
海南医学杂志医药资讯

科学家开发出流感病毒预测模型

摘要:流感病毒每年都有新变化,如果能提前预测下一次流感病毒的进化方向,就能提前研制出更有针对性的疫苗。英国新一期《自然》杂志就刊登了这样一项研究成果,一种新的预测模型有望帮助人们预判未来流感病毒的特征。
827-827
海南医学杂志论著

双亲过敏史及血IgE与婴儿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双亲过敏病史及脐血IgE水平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探讨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高危因素,为早期预防婴儿过敏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在禅城区中心医院产检的孕妇共161例,孕期行母血IgE、分娩后行脐带血IgE检测。同时对夫妇双方进行过敏性疾病问卷调查,出生后的婴儿进行为期4个月的随访,观察婴儿有无出现过敏性疾病。结果男方有过敏病史患者中,其妻子脐带血IgE较无过敏病史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妻子血IgE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S)。仅女方有过敏史患者中,其血IgE及脐带血IgE较无过敏病史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夫妻双方均过敏史患者中,母血及脐IgE较无过敏病史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方过敏病史患者中,共筛查出过敏新生儿37例(37.8%)。夫妻双方均有过敏史的患者中共有3例(30%)新生儿出现过敏表现。男方过敏病史患者中,共筛查出过敏新生儿16例(43.2%)。结论夫妻双方的过敏体质更易提高胎儿的过敏风险,其中与母亲的关系密切。新生儿过敏的发生时间主要在前2个月,主要以皮肤过敏为主。
828-830

曲马多与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肿瘤手术切除患者NK细胞活力的影响

摘要:目的比较使用曲马多或舒芬太尼为肿瘤患者接受手术后实施术后镇痛治疗时对自然杀伤细胞fNK)活力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实施乳腺恶性肿瘤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分别接受曲马多1000mg(T组)或舒芬太尼100μg(S组)的术后镇痛治疗,在术后24h、48h进行镇痛的VAS评分。分别于术前,术后2h、12h、24h、48h抽取外周血液,测量NK细胞活力,并在两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术后24h、48h,S组VAS均低于T组,其中第24小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K细胞活力在手术后均有下降,其中第2小时下降最为明显,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4小时及48小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S组(P〈0.05)。结论衄马多镇痛效果较舒芬太尼稍差,但其对NK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舒芬太尼。
831-833

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价值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CT资料完整的食管癌术后患者,对CT扫描淋巴结转移靶区的勾画与术后病理提示淋巴结转移靶区的勾画进行比较,分析肿瘤不同位置(锁骨上、食管气管沟、后纵隔、气管旁、主动脉下、前纵隔、隆突下、食管旁、肺韧带、气管支气管、肺内、横膈、贲门旁、胃左、肝总、脾门及腹膜后)及不同区域(1-4、5-6、7、8-10和胃左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的术前CT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吻合度。结果两种方法在食管旁、胃左和腹膜后、1-4区域、8~10区域、胃左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锁骨上、后纵隔、前纵隔、肺韧带、横膈、肝总和脾门淋巴结转移的检查结果吻合度较强,在食管气管沟、气管支气管和贲门旁的吻合度一般,在气管旁、主动脉下、隆突下、食管旁、胃左和腹膜后及以上区域的吻合度较弱。结论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放疗靶区勾画中有良好的价值,但在部分区域应结合腔内超声及PET-CT等检查。
83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