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医药资讯、论著_基础研究、论著_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等。
  • 主管单位: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海南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3-6350
  • 国内刊号:46-1025/R
  • 出版地方:海南
  • 邮发代号:84-1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3
  • 综合影响因子:0.78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海南医学 2009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海南医学杂志专家论坛

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进展

摘要:缺血性心肌病是终末期冠心病的一种类型,预后极差,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都不能取得最令人满意的效果,故防治该病是当前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临床上针对这类患者,应首先充分评价存活心肌的范围及数量,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目前治疗方法进展很多,通常是几种方法的联合应用。本文综合近年国内外对缺血性心肌病治疗方法的研究,主要介绍:①血运重建:介入治疗、冠脉搭桥、血管再生;②心肌再生: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③改善心功能:药物治疗、左室减容术、聚质网心室包绕术,心脏再同步化;④心肌能量代谢改善;⑤终末期的心脏移植等方面的治疗进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方法不断涌现,将有助于提高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3
海南医学杂志论著

特拉唑嗪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α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特拉唑嗪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特拉唑嗪处理对数生长期的PC-3细胞,以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7和PARP表达的变化。结果应用15μmol/L、25μmol/L、50μmol/L特拉唑嗪分别处理PC-3细胞24 h及48 h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凋亡细胞增多,部分细胞形态学结构破坏。Western-Blot法检测显示PC-3细胞凋亡的增加与PARP的降解有关,与Caspase-7的表达无明显关系。结论特拉唑嗪对PC-3细胞的生长抑制呈剂量依赖关系,并可能通过Caspase-PARP凋亡通路诱导PC-3细胞凋亡。
4-6

反向膜杂交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株的临床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评价反向膜杂交技术对于肺结核病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反向膜杂交技术检测了40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分离株、10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分离株、240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的rpoB、katG,、inhA突变基因。240例痰标本同时进行结核菌培养。106株膜芯片检测阳性样本测序验证。结果特异性方面:膜芯片检测40株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分离株,均为阳性;10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分离株,均为阴性。灵敏度方面:膜芯片检测240例临床痰标本中,66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占27.5%。耐药基因准确性方面:106例膜芯片检测阳性的样本进行测序验证,两者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反向膜杂交技术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突变基因,与常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测序检测耐药基因的结果相符,可应用于临床。
7-9

小鼠IL-17基因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摘要:目的克隆小鼠IL-17(mIL-17)基因编码区并构建其真核载体。方法将10 ug LPS和等体积的完全福氏乳化后免疫C57BL/6小鼠,7 d后,取小鼠脾脏,提取脾细胞总RNA,通过RT-PCR扩增mIL-17基因全长编码区并将其克隆至pcDNA3.1载体。菌落PCR筛选阳性克隆,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构建的重组载体中含有mIL-17基因编码区的全长序列,与NCBI公布的序列一致。结论获得mIL-17基因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IL-1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10-12

直肠癌直肠系膜转移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系膜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以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则行直肠癌根治术的47例直肠癌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了解其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侵犯肠管周径,术前CEA表达水平与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与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相关,低分化肿瘤的直肠系膜转移阳性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的分化程度与直肠系膜的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直肠癌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
12-14

不同腰臀比的2型糖尿病血清抵抗素水平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腰臀比的2型糖尿病(DM)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33例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27例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非肥胖患者,28例糖耐量正常肥胖的对照者和25例正常非肥胖的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其空腹及口服75 g葡萄糖后30 min的血清抵抗素、胰岛素水平、C肽,同时观测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IC)、FA、反应蛋白(CRP)、血糖、身高、体重、腰/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值(WHR)。结果2型DM组的WH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HBAIC、FA,2型DM肥胖组高于正常非肥胖组和正常肥胖组(P〈0.05),正常肥胖组高于正常非肥胖组(P〈0.05),但抵抗素水平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抵抗素与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服糖后30 min胰岛素及C肽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P〈0.05),但未发现抵抗素与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WHR、血TC、LDL、HBAIC、FA、CRP、空腹血糖(GLU)等指标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2型DM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正常,且与肥胖、腰臀比值、胰岛素抵抗关系不明显,因而抵抗素可能没有直接参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15-18

感染性休克与失血性休克早期兔心肌损害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感染性休克与失血性休克早期兔心肌损害情况,为临床早期干预休克引起的心肌损害提供试验证据。方法28只健康中国白兔随机分为:感染性休克组(S组)、感染性休克对照组(Sc药)、失血性休克组(H组)、失血性休克对照组(Hc组)四组,每组7只。分别用CLP法和Wigger’s法复制感染性休克与失血性休克模型,取麻醉后休克前(t0)、休克开始时(t1)、休克后0.5小时(t2)、休克后1小时(t3)及休克后1.5小时(t4)为观察时点。监测各时点兔血流动力学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变化情况,两对照组也于相应时点留取标本。于试验结束时测兔心肌组织匀浆丙二醛(MDA)的浓度,比较各时点上述指标变化情况(重点比较两个休克组),并作心肌组织病理切片以观察、比较。结果(1)感染性休克开始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即已发生显著变化,其后继续变化,但各相邻时点相比差异并非都有统计学意义;失血性休克开始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休克开始后半小时发生显著变化(P〈0.01),其后进行性下降,相邻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感染性休克开始时血清cTnI即已显著升高(P〈0.01),其后仍呈进行性升高趋势,相邻时点比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性休克开始时血清cTnI无显著变化(P〉0.05),休克后半小时cTnI显著升高(P〈0.01),其后进行性升高,各时点均较其前一时点显著升高(P〈0.05),至试验结束时H组高于s组(P〈0.05)。(3)两试验组MDA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H组高于S组(P〈0.05)。(4)病理切片:S组心肌及其血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灶性间质水肿,可见部分心肌细胞空泡变性;H组:从轻度的炎症反应、部分心肌细胞空泡变性,到心肌的灶性坏死,坏死灶周围可见炎症反应。�
19-22

血透患者血清诱导内皮细胞血管样结构形成

摘要:目的比较健康志愿者血清、短期透析患者血清与长期透析患者血清体外诱导内皮细胞血管样结构形成的不同。方法用10%长期透析患者血清培养基(长期透析组)、10%短期透析患者血清培养基(短期透析组)及10%健康志愿者血清培养基(正常对照组)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血管样结构形成。结果长期透析组细胞培养30h后,有血管样结构形成,平均面积(1438±112)μm^2,而短期透析组与正常对照组无血管样结构形成。结论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能够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样结构形成。
23-24

阿托伐他汀不同服药方法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摘要: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立普妥)隔日口服与每日口服20 mg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疗效。方法对132例LDL-C升高的患者,前瞻、随机、非双盲分为每日口服组与隔日服药组。两组服药前剂量为20 mg。LDL-C〉3.37 mmol/L(130mg/dl)为入选对象。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测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CT)、甘油三脂(TG)并进行对比,同时测谷丙转氨酶(SGPT)、谷草转氨酶(SGOT)、肌酸磷酸激酶(CK)及了解其他副作用。结果经治疗2个月后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LDL-C水平降低程度,隔日服药组为35.6%,每日服药组为38.5%,两组降低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PT,SGOT,Cre,CK及其他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隔日口服或每日口服药20 mg对降低LDL-C水平相似,副作用亦相似,但隔日服药降低了医疗费用并提高了服药依从性。
25-26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以及在治疗前后血清中MMP-9、MDA的浓度和SOD活力。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7.3%和67.3%,心电图好转率分别为90.5%和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MMP-9和MDA浓度均较治疗前下降,SOD活力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MMP-9和MDA的降低幅度以及SOD的升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能有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DA和MMP-9水平,升高SOD活力有关。
27-29

重症急性胰腺炎体液隔离与预后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体液隔离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89例SA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结果分成死亡组和治愈组;统计两组患者入院后前三天体液隔离量以及体液隔离正平衡持续时间并分析其特点。结果死亡组和治愈组在48小时体液隔离量分别为7963.1±1348.6 ml和4401.9±1381.3 m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和治愈组体液隔离正平衡持续时间分别为7.8±2.8天和4.5±2.4天,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体液隔离程度愈重、持续时间愈长,预后愈差。
30-32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曲美他嗪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8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曲美他嗪+常规治疗,n=43)以及对照组(辅酶Q10+常规治疗,n=43)。于开始治疗前以及药物治疗4个月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在心绞痛发作例数、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需用硝酸甘油缓解例数方面治疗组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9.8%和46.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开始时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LVEF及6 min步行距离较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能改善心肌供血,保护心肌,对血液动力学没有影响。
32-34

紫杉醇单药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Ⅲ期食管癌9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单药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毒性反应。方法90例Ⅲ期食管癌患者根据入选标准随机分组,45例进入三维适形放疗+紫杉醇组(放化组),45例进入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单放组)。单放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95%PTV:60-66GY/30-33次,每周五次;放化组:放疗从第1天即开始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时化疗(紫杉醇40 mg/m^2);第1、8、15、22、29、36天静滴。结果局部近期疗效放化组好于单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与单放组1、2、3年生存率:放化组分别为87.6%、57%、46%,单放组分别为82.6%、37%、21%,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2、3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放化组稍高于单放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紫杉醇单药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Ⅲ期食管癌近期疗效和局部控制率较好,能提高远期生存率可能,虽毒性反应增加但能耐受。
35-37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27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27例开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采用腰椎穿刺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果该方法临床有效例数为25例,细菌清除例数为25例,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2例。结论开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病人在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的前提下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37-39

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和比较AF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是否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20)先行AF系统固定,后经椎弓根向复位椎体内植入自体骨;B组(n=28)采用单纯AF系统内固定。对两组治疗后的后凸畸形角度及矫正角度、椎体前缘高度进行测量比较。结果后凸畸形术后矫正度数较术前两组均很明显。随访中,A组矫正度数的丢失明显小于B组(P〈0.01);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增加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无丢失(P〈0.01),B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有丢失(P〈0.05)。结论AF系统内固定加自体骨植骨椎体成形术安全,效果满意,价格低廉,值得应用。
40-41

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前路手术优缺点。方法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采用前路减压加椎间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7例,随访观察其功能效果,分析前路手术的适应证及优缺点。结果本组所有病例脊髓均获得有效减压,术后获随访6-28个月,平均14.2个月。术后出现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24例不全截瘫患者中均有Ⅰ-Ⅲ级恢复;1例全瘫患者未有任何恢复;2例无神经损害者术后功能良好。随访x线见植骨均已融合,无神经、血管、输尿管损伤并发症。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减压彻底,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要注意防范并发症。
42-44

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41例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控制血糖结合手术切除肿瘤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除率为100%,术后并发症6例,包括肺部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单纯脓胸1例,切口感染2例,均经治疗后痊愈,无手术死亡患者。结论糖尿病引起代谢紊乱易发生各种感染及愈合不良,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同期非糖尿病患者,说明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性。对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只要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应该是安全的。
45-46

动静脉脉冲系统预防出血性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动静脉脉冲系统(简称AV泵)及局部按摩在预防出血性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236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3组,第1组(AV泵治疗)81例,第2组(局部按摩治疗)76例,第3组(对照组)79例;于脑卒中后14 d行多普勒超声测定双侧股静脉血流速度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AV泵组2例、局部按摩组9例、对照组24例深静脉血栓形成。第1组与第2、3组相比在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第2组与第3组相比在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预防出血性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AV泵治疗及局部按摩均能有效的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而AV泵疗效明显优于局部按摩。
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