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医药资讯、论著_基础研究、论著_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等。
  • 主管单位: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海南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3-6350
  • 国内刊号:46-1025/R
  • 出版地方:海南
  • 邮发代号:84-1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3
  • 综合影响因子:0.78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海南医学 200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海南医学杂志论著

辛伐他汀对PCI术后血浆可溶性Fas因子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后血浆可溶性Fas因子的改变以及与再狭窄的关系,并通过给予辛伐他汀干预治疗,观察其对血浆可溶性Fas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老年患者35例(老年PCI组),再根据6个月后回访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又分为再狭窄组(21例)和无再狭窄组(14例);选择同期行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非老年患者35例(非老年PCI组,冠心病组)和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5例为正常对照组;另选择同期行PCI治疗40例老年患者作短期辛伐他汀干预观察,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浆可溶性Fas因子水平。结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组血浆可溶性Fas(513±135ng·L^-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1±14ng·L^-1)、非老年PCI组(146±28ng·L^-1)和无再狭窄组(142±30ng·L^-1)(P均〈0.01);非老年PCI组和无再狭窄组血浆可溶性Fas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非老年PCI组和无再狭窄组之间血浆可溶性Fas差异无显著性。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h血浆可溶性Fas水平急剧增高;术后3d对照组血浆可溶性Fas升高达最高峰,辛伐他汀治疗组则显著降低(分别为1987±413和1124±253ng·L^-1,P〈0.01);术后7d对照组仍维持在高水平,治疗组下降至最低水平(分别为1325±237和598±104ng·L^-1,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可溶性Fas因子水平明显增高,并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进一步增高,且以老年人显著;再狭窄患者血浆可溶性Fas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无再狭窄患者,辛伐他汀干预可显著降低血浆可溶性Fas因子水平,提示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更应强调调脂、抗炎及稳定斑块的治疗。
1-3

颈动脉超声与动态心电图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与动态心电图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经CAG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超声观察颈动脉IMT及动态心电图试验结果,与CAG结果对照。结果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不同分支病变组患者颈动脉IMT和冠状动脉记分随CAG严重程度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H或0.01),颈动脉IMT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Kappa值;动态心电图结果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特意性Kappa值。结论颈动脉超声和动态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的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4-5

立普妥对冠心病C-反应蛋白的作用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立普妥(阿托法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变化,以了解立普妥的非调脂作用。方法8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未服任何调脂药,41例),立普妥治疗组(服立普妥10mg/d,44例),测定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及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CRP及血脂各组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治疗中,使用立普妥治疗,除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外,还可明显降低CRP水平,从而有利于减轻动脉硬化。
6-6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胆碱酯酶的变化与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患者胆碱酯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重肝患者77例(分为两组),分别对患者在疾病早期、缓解期和恶化期胆碱酯酶(CHE)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早期好转组(45例)与恶化组(32例)间:CHE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E与PTA、TBIL、ALT相关性均不明确。整个病程中CHE变化与病情缓解程度一致,病情越轻,CHE越高(好转组t=27.75,P〈0.01;恶化组t=32.44,P〈0.01),与已经公认的PTA、TBIL、ALT变化趋势相同,CHE与PTA、TBIL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好转期r=0.656,-0.582,均P〈0.05;恶化期r=0.691,-0.522,均P〈0.05)。结论重肝胆碱酯酶变化对早期诊断可能无帮助,但可用于重肝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患者预后。
7-8

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hepatocyte growth fact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ngiotensinⅡ)与高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性的关系。方法选择41例高血压病患者及19例正常血压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分析HGF、AngⅡ与高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性的关系。比较不同高血压级别HGF、AngⅡ浓度;杓型及非杓型高血压患者HGF、AngⅡ浓度;HGF、AngⅡ与动态血压各指标的关系。分析HGF与AngⅡ之间的关系。结果EH组血浆AngⅡ、HG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病程严重程度平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H组中非杓型亚组血浆HGF、AngⅡ较杓型组高。非杓型高血压亚组中HGF与24hDBP、dDBP、nSBP、nDBP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3、0.592、0.627、0.487,P值分别为0.021、0.012、0.007、0.047;非杓型高血压亚组中AngⅡ与24hSBP、dSBP、nDBP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4、0.601、0.523;P值分别为0.014、0.011、0,030。HGF及AngⅡ与杓型高血压各参数无显著相关性。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AngⅡ、HGF相关系数分别为0.562,0.143,P值分别为P〈0.01,P=0.561。结论AngⅡ的升高是决定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性的重要因素之一。HGF浓度高低可以反映昼夜节律消失导致内皮受损严重程度。高血压患者HGF的升高可能是一种代偿性保护反应。HGF可能可以作为ACEI或ARB类药物干预治疗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9-11

垂体后叶素合用硝酸甘油治疗咯血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垂体后叶素合用硝酸甘油治疗咯血的疗效。方法86例中量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43例;治疗组:应用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联合治疗咯血43例;对比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48小时后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控制中咯血时,治疗组有效率90.7%,对照组有效率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出现心悸、胸闷、高血压等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出现腹痛、腹泻、出汗、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差不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联合治疗中量咯血比垂体后叶素单药治疗中量咯血疗效明显提高,且减少垂体后叶素用量及不良反应。
12-13

二种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二种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顺序随机取本院消化科就诊,有临床症状,行胃镜检查,同时进行Hp检测,将316例Hp阳性患者平分二组,分别给予二种不同方案的正规三联根除Hp治疗1周,四周后复查Hp阴性者为根除,阳性者仍为感染(即抗Hp无效)。结果用方案一正规根除治疗1周的158例患者中,四周后用同样方法复查患者Hp感染的情况,完全转阴者137例,占86.7%,仍为阳性者21例,占13.3%,用方案二根除Hp治疗的158例者完全转阴者88例,占55.7%,仍为阳性者70例,占44.3%。结论方案-较方案二根除Hp的效果显著,根除率高,更适合临床应用。
14-15

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对照与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相当,西酞普兰起效较快.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安全性好。结论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均是治疗抑郁症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16-16

全直肠系膜切除对低位直肠癌的治疗(附46例报告)

摘要:目的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发生吻合口漏4例,吻合口狭窄1例,排尿困难1例,保肛成功率为84.8%(39/46);随访(2~7年),局部复发率为6.5%(3/46)。结论TME的规范化应用可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保肛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合理应用吻合器可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
17-18

岛状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踝及足部组织缺损。方法对32例足踝部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其中慢性溃疡及疤痕增生1例、其余均为创伤所致的踝及足部组织缺损。结果31例皮瓣完全成活,缺损的软组织完全修复。1例皮瓣边缘表层皮肤坏死,经过高压氧、扩血管治疗后愈合。经一年随访26例患者皮瓣弹性、外观及功能正常。失访6例。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可以有效治疗小腿踝及足部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皮瓣设计方便,无需损伤下肢的主要血管,不用进行血管吻合,皮瓣成活率高。
19-20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治疗措施。方法对1997年2月至2007年5月收治1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1例患者经对症处理3-6周后均治愈。结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一经诊断明确应积极保守治疗,切忌草率再次手术。
21-22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瞳孔变化与预后关系的量化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瞳孔变化评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6h内的瞳孔变化并对其量化评分,依据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瞳孔变化评分与GCS评分和GOS评分的关系。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的瞳孔变化评分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1),瞳孔变化评分与GCS评分负相关(r=-0.772,P〈0.01)、与GOS评分负相关(r=-0.820,P〈0.01)。结论伤后早期的瞳孔变化评分可反映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评分越高,预后越差。
23-24

AO解剖钢板治疗四肢近关节骨折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四肢近关节端骨折的新型内固定方法,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46例中,肱骨近端骨折6例,远端4例,股骨近端骨折33例,远端骨折20例,胫骨近端骨折57例,远端骨折44例。均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结果随访8~22个月,平均1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1~4.6个月,平均2.8个月。无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折断、弯曲及感染等并发症。膝关节按照Merchant评分标准,其它部分骨折按照自行拟定骨折愈合的评分标准评价,优89例,良43例,可10例,差4例,总优良率90.41%。结论解剖钢板因其特有的解剖构型,具有模具作用,利于复位、固定牢靠及手术简单的优点,对近关节端骨折的复位和固定有良好效果,可早期功能锻炼,值得推广临床应用。
25-26

亚低温并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疝患者52例

摘要:目的总结亚低温并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疝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2例脑疝患者,采用去大骨瓣减压术及术后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等综合处理。结果该方法临床救治率为71.1%(37/52)。结论脑疝早期去大骨瓣减压及术后早期应用亚低温疗法,能有效提高脑疝患者救治率,提高生存质量。
27-28

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在鼻内窥镜下行三叉神经上颌支部分切除术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用于内窥镜下三叉神经上颌支部分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长期三叉神经上颌支痛行内窥镜下三叉神经上颌支部分切除术的患者40例,分为R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和F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R组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瑞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和咪唑安定0.1mg/kg;F组将瑞芬太尼改为芬太尼2μg/kg,余同R组,微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R组)或芬太尼(F组)并吸入异氟醚及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观察麻醉前、诱导、气管插管时,术中及术毕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术中根据需要行控制性降压。结果在气管插管和麻醉维持期间,瑞芬太尼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显著小于芬太尼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结束至呼之睁眼的时间瑞芬太尼组明显短于芬太尼组(P〈0.01)。瑞芬太尼组需要行控制性降压例数或使用降压药明显少于芬太尼组,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可安全用于内窥镜下三叉神经上颌支部分切除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停止输注后作用消退快于芬太尼,术后苏醒、拔管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少,尤其适用于老年病人的麻醉。
29-31

探讨CT在急性胰腺炎复查中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CT在急性胰腺炎复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明确诊断的125例急性胰腺炎CT复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仅复查1次者24例,复查2次者38例,有3次及3次以上复查资料者共63例。结果急性胰腺炎复查时有:胰腺的体积和密度、胰周脂肪浸润、胰周渗液、肾筋膜增厚、胰周蜂窝织炎、脂肪肝、肠系膜水肿、腰背部皮下水肿、胆道梗阻、腹腔积液、胸腔积液、脓肿及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等征象的改变。病变征象好转87例,变化不明显23例,加重15例,6例死亡。结论CT是对急性胰腺炎疗效和并发症评价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应作为随诊的首选方法。
32-33

复方托品酰胺和阿托品对远视儿童散瞳验光的比较分析

摘要:目的对比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对儿童远视散瞳验光的结果。方法用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眼水对95例190眼儿童远视进行散瞳验光。结果190眼远视球镜度数两次验光结果相同和相差≤0.50D者123眼、相差0.50D以上者67眼、远视球镜度数符合率为64.7%,102眼复性远视柱镜度数2次验光结果相同和相差≤0.50D者为92眼、相差0.50D以上者10眼、复性远视柱镜度数符合率为90.2%,散光轴向符合率为82.1%。结论儿童远视患者应用托吡卡胺散瞳验光仍可存留部分调节的隐性远视的屈光度数。对儿童远视仍以阿托品眼水散瞳验光为宜。
34-35

急性脑梗死早期降纤治疗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早期降纤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早期应用东菱克栓酶,对照组应用血栓通,两组均应用CDPC,肠溶阿司匹林,维生素B6,尼莫地平。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液粘度的测定,并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10天后治疗组血纤维蛋白原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液粘度明显降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77.2%(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降纤治疗安全有效。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