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6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散煤治理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战略与规划、生态环境政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全球环境治理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主办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673-288X
  • 国内刊号:11-5337/X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78
  • 创刊时间:1976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84
  • 综合影响因子:0.468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理论战略探讨

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特征和实践基础及政策路径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过程,有其内在的深刻规律,需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和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特征和基本要求,包括自身的系统性、发展的整体性、演进的阶段性、认知的多样性、建设的具体性等。综合判断,当前及未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两大主要矛盾,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渐进式路径和科学的综合决策,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多个维度与领域寻求政策路径创。建议,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顸层设计,建立有效的综合决策机制;完善和加强建设生态文明的法治管理制度,对法治管理制度进行“生态化”调整与改造;改革和建立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体制和机制。
5-11

建立推动机制应对全球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

摘要: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全球环境治理快速发展,国际社会设立了负责全球环境事务的相关机构和机制,开展了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无数会议和谈判,制定了众多环境公约、协定和规则,建立了相应的资金机制,针对各种全球环境问题以国家为主体实施了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行动,以联合国框架为主体的全球环境治理结构逐步建立和发展。然而,从国际社会设定的环境目标的实现程度看,多数情况是进展甚微。全球环境治理面临着全球环境规则的执行力不足、联合国系统的效率不高、全球发展不平衡和传统的发展模式尚未改变、全球层面缺乏环境与发展的统筹协调、对国际竞争的顾虑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瓶颈、全球环境治理缺乏推动力量等挑战。本文建议,全球环境治理的进一步改善,需要加强全球层面环境与发展的统筹协调,探索不影v向全球市场公平竞争的资金和技术援助机制,建立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推动机制。
12-17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拟重点选题

摘要:2013年本刊将加强“法律法规研讨”、“典型案例解析”等栏目,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解读和探讨环境与发展议题。2013年拟重点选题:生态文明、环境与健康、农村环境保护、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土壤污染与修复、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环境管理、大气环境质量管理、污染减排重点目标、环境与贫困、国际环境合作及环境外交环境产业等。请各界人士予以关注并不吝赐稿,同时热烈欢迎单位及课题组协办专栏或专刊。
22-22

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与全球环境治理

摘要:改革开放后,借助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中国参与到全球分工体系并成为“世界工厂”,一方面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给中国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随着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的程度日益加深,中国资本和产业也开始走出去,在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去了环境污染。因此,中国有必要通过参与全球环境治理,重新定位利益相关方,推动国际贸易规则改进和参与全球环境政策的制定,重构全球贸易体系。
23-27

论生态型政府的价值与范式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基于对工业文明和现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后提出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必然体现出对生态文明的呼唤。政府既是生态文明的主要承栽者和责任者,又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和主体。因此生态型政府便成为现代文明政府的一个必然形态,生态性也成为现代文明政府的一个重要指标。生态型政府体现生态性、文明性、服务性、透明性、善治性的基本价值诉求,其构建必须从观念、规则和操作等三个层面实现对原有范式的颠覆与创新。
28-32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政策专题研究

我国大中型城市秋冬季节雾霾天气污染特征与成因分析

摘要:雾霾天气是我国中东部地区秋冬季节的常见天气现象,通过对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相对湿度、风速、气温等气象要素以及PM2.5质量浓度等环境要素的变化特征分析,表明雾霾天气是由气象要素和环境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较高的相对湿度和静风是雾霾天气形成的基本气象条件,在此条件下容易使空气中水汽出现过饱和而凝结成雾;另一方面容易使颗粒物迅速累积,由于颗粒物对可见光的散射消光作用,造成能见度下降,则形成霾污染。
33-36

燃煤电厂脱硝设计中氮氧化物“经济浓度”研究

摘要:燃煤电厂氮氧化物(NOx)防治一般采用低氮燃烧器(LNB)+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的技术路线,为满足现行排放标准,如何分配LNB和SCR的“出力”,存在一个最佳的技术投资方案。本文通过建模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燃煤电厂低氮燃烧器改造的“经济浓度”概念,据此进行LNB和SCR的设计,可使改造方案达到最佳环境效益与经济目标。
37-39

浅论大气环境管理重心由总量控制向质量改善转型

摘要:我国目前公众对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敏感度较高,全面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业已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并日益紧迫,为此必须在政策顶层设计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大气环境管理技术路线和系统有效的对策措施。本文在总结我国大气环境管理成功经验和分析未来大气环境质量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大气环境管理重心必须由总量控制向质量改善转型以及相关对策措施:突破我国目前大气复合污染这一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从环境管理体制等方面看,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在管理机制方面,构建“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第二,推行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机制等制度;第三,建立起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总量控制方法,实施SO2、NOx、颗粒物、VOCs等多污染物的协同减排;第四,探索有利于联防联控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40-43

氟化物排放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以包头铝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包头铝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排氟源的测试,分析研究有组织和天窗无组织排放氟化物贡献率,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研究表明,电解车间天窗无组织排放所占的污染贡献率较大,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影响严重,是造成周边环境质量超标的主要原因;提高烟气的捕集效率,减少从天窗排放的无组织烟气以达到控制环境污染的目的是一条比较实际、可行的措施。具体控制措施如下:第一,加强对电解铝厂技术工人的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严格生产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第二,科学控制排烟量;第三,尝试使用新的技术手段。
44-46

我国核设施退役治理管理政策制度优化研究

摘要:汶川地震后,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军工核设施退役治理专项的投资力度,政府管理部门对该专项关注度很高,实施单位也对专项推进付出很大努力,但进展依然缓慢。基于此现状,从制度及政策角度出发,本文分析了制约专项推进的因素。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制度优化及政策创新的建议。
47-50

环境保护社会团体健康有序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在不断提高,环境质量改善等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国内环保社团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日趋活跃,成为环境保护方面的一股重要社会力量,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当前应该为环保社团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以满足人民群众渴望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的内在需求,更好地发挥环保社团对企业和个人不良环境行为的监督作用,为建设好美丽中国做出贡献。本文旨在对国内环保社团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文章既分析了当前环保社团发展的一些制约因素,也从管理体制改革,制度建设,具体实施办法等方面对中国环保社团未来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有益建议,以达到引导和促进国内环境保护社会团体健康有序发展之目的。
51-53

社会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本文阐述了社会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现状,分析了社会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社会影响评价应贯穿项目全过程、加强公众参与和专业人才培养、完善立法、开展相关技术研究等解决对策和建议。具体对策与建议包括:第一,加强社会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社会影响评价贯穿项目全过程;第三,为社会影响评价立法并完善相关制度;第四,开展社会影响评价相关技术研究;第五,加强社会影响评价领域专业人才培养。
54-56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法律法规研讨

环境诉讼与环境损害鉴定

摘要: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使环境诉讼类型发生了重大变化,环境公益诉讼法典化使环境损害鉴定成为环境诉讼中重要环节。从诉讼法学角度研究环境损害鉴定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更为宽泛的环境法学界域下,以环境法学研究新模式,从理论层面阐释环境诉讼与环境损害鉴定,构建环境损害鉴定法律规范体系,以期为我国环境损害鉴定提供理论支撑。研究表明,我国环境损害鉴定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存在着鉴定主体不明确、鉴定技术标准缺失、鉴定范围模糊、鉴定理论准备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其法理、法律、技术标准亟待研究和制定。尤其法学研究者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第一,构建环境损害鉴定的法律框架;第二,阐明环境损害损害鉴定法学理论基础;第三,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环境损害鉴定技术标准。
57-60

论环境信息公开管理体制的立法改革和完善

摘要:我国目前环境信息公开管理体制在立法层次上仅限于部门规章,导致存在统一监督管理部门与分管部门的关系不明晰,环境信息公开管理职能分工不明等缺陷,所以我们应该对环境信息公开的管理体制进行系统的改革,主要内容涉及到环境信息公开管理机构的设立、运行,相应部门在环境信息公开上分工和职责的确定,以及违反职责所应该承担的相应后果。
61-64

重构矿山企业环境民事法律责任

摘要:缺乏制度约束而导致矿业环境严重污染和破坏。现行矿业制度未设置矿山企业保护矿业环境的义务,自然也缺乏不履行义务的法律责任。为矿山企业明确私人性环境利用权,行使权利就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行使权利的义务,起源于矿产生态价值的平衡、矿业相邻对方成员环境权的维护、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根据矿业环境侵权的特殊性,矿山企业民事法律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不以违法性为要件、无实际损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不免责、承担方式以物权优先为原则等。以分配正义、严格责任和特别注意义务等,驱使矿山企业控制环境侵权行为。
65-70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典型案例分析

杭州市环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摘要:在国内外环境绩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环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模型框架,并遵循杭州市环境管理要求,构建了杭州市环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最后对杭州市环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展望。
71-74

大同市医药工业园区规划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摘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规划环评的重点技术环节。以大同市医药工业园区的建设开发活动为例,简要介绍了园区的规划范围、规划定位及规划年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并对园区规划实施可能带来的生态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建议,以期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体政策建议如下:第一,应规划生物通道,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第二,重建人工林,移植针叶林;第三,抚育利用现有林地,最大化利用资源;第四,布局设置防护林带,加强区域的生态功能;第五,进行园区内绿化建设以及确保补偿政策的落实。
75-77

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受经济发展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进程影响,辽河流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水体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不断出现。水环境管理技术研究分析了水体及水环境和水生态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规律,并对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探索,相关水环境水环境管理技术成果推动了辽河流域水环境改善。本文从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水生态恢复与管理技术及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等方面对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系统反映水环境管理技术的研究情况,为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