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6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散煤治理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战略与规划、生态环境政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全球环境治理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主办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673-288X
  • 国内刊号:11-5337/X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78
  • 创刊时间:1976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84
  • 综合影响因子:0.468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卷首语

风景这边独好

摘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于201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对会议的成果,虽然联合国官方人士认为会议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但很多国际机构、民间团体和公共媒体做出了尖锐的负面评价,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会议或"闹剧"。
1-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理论战略探索

“十二五”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对策措施

摘要:"十二五"面临着减排领域不断拓展、减排空间不断缩减的局面,为此必须在减排政策顶层设计上下大力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减排技术路线和系统有效的减排对策措施。本文在总结"十一五"的成功经验和分析"十二五"大气污染物减排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对策措施:第一,强化源头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第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第三,强化工业行业工程减排,大力推进烟气脱硝设施建设;第四,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机动车NOX控制;第五,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减排长效机制。
5-10

探索引入第三方机制的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新道路

摘要:"十一五"期间,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能力得到加强,但监管能力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依然是当前和今后的主要矛盾。"企业申报、政府监管"的二元体系是引发上述矛盾的主要根源。本文根据国内外的实践,提出引入第三方机制,建立"企业申报、机构审计、政府监管"的三元体系,可以增强危险废物的监管能力,实现风险防范目标。
11-13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政策专题研究

情景分析技术在制定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方案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日益严重,迫切需要明晰的控制技术路线指引。本文尝试将情景分析技术应用于区域复合污染控制方案制定中。建立了包括确定主题、驱动力筛选、驱动力预测、排放量预测和情景构建等步骤的情景设计方法。并利用本文建立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在构建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主要驱动力与压力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驱动力预测、构建基线情景和控制情景的方法。讨论了在制定区域协同控制方案过程中,确定满足区域总量控制目标的分区减排原则,并提出实现区域协同控制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控制目标的分区削减方案情景设计的方法建议。
14-20

关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设置的思考

摘要:设置各种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时,应以监测网络的监测目的为根本出发点,并同时考虑点位功能和空间代表尺度、点位环境条件以及实际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一个完整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应涵盖各类功能的监测点位,从而达到监测网络建设的多目标要求,然而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以空气质量评价点为主,其目的是掌握城市整体空气质量状况和长期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决策依据,但这类监测点位的功能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公众了解详尽的空气质量状况信息的需求。未来,随着监测投入的增加,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地方监测网络建设,使之涵盖不同功能的监测点位,从而更好地为公众提供空气质量预警信息和健康指引。
21-25

现代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构想

摘要:本文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现存的问题出发,结合卫星遥感、航空测量、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提出现代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构想。
26-31

中国与欧美大气污染控制特点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欧洲和美国大气污染控制历程的回顾和总结,从法律法规、标准、管理制度、执行和实施等几个方面,系统比较分析了中国与欧美大气污染控制策略的特点和异同点,为我国今后大气污染控制与管理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32-36

国外分区环境管理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将环境管理融入空间规划,通过科学引导形成规范的空间开发秩序,是从决策源头防止出现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国外的一般做法是将环境保护要求作为编制空间规划的重要依据,对环境问题突出的区域进行专门整治,设立专门的保护区域,以及在环境标准中体现区域差异。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考虑编制综合性国土规划,制定一揽子区域政策来系统解决区域环境问题,增强环境政策的区域差异性,以及实施环境优先战略。
37-40

排污权交易试点总体工作框架研究

摘要:通过调研分析排污权交易试点省市的业务工作,对省级排污权交易管理工作进行研究阐述,从整体的角度提出排污权交易管理工作的目标定位、总体工作框架和数据逻辑,提出排污权交易目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为排污权交易由试点转向全国推广积累经验。
41-48

“十一五”大雾天气影响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分析

摘要:2006至2010年五年间,我国总共发生较大尺度的大雾天气过程约500次,每年发生的次数范围在70-200次之间,平均每年90次左右。根据2005年建成较完整的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监测网后的监测数据分析,2006—2010年期间,影响113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的大雾天气过程次数范围在每年18-45次之间,平均每年30次左右,总计150次。在此期间,影响113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的大雾天气过程累计的影响时间总计297天,平均在每年60天左右。影响环保重点城市的大雾天气过程主要集中在11、12和1月,其中11月最多,占全年雾日数的12.8%。在大雾的天气条件下,113个重点城市总共的超标天次平均每年在370天次左右,每年范围在184-547天次之间。大雾受静稳天气影响,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加剧。总体而言,近年来我国雾空间分布基本特征呈现东南部多、西北部少的特点,每年大雾天气过程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的时间长、范围广,尤其在秋冬季对我国东中部地区城市造成了大范围的影响。大雾天气是一种天气现象,需要加强预测预报,同时提前做好防范,通过清洁能源的利用,进一步节能减排,有效防治大气污染。
49-54

关注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体系建设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环境污染问题不可忽视,尤其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农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体系建设,是保障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和保护农民健康与安全必要且有效的手段。本文在分析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新旧环境问题及挑战与城乡统筹环境保护重要机遇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55-59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污染及其环境健康管理对策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但在高速增长的同时,电子信息产业在加工、制造和工厂废物处理过程中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健康损害问题,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普通周边居民和职业工人的健康。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环境健康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现状,提出了针对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环境污染及其人群健康损害的环境健康管理对策和建议。
60-63

关于城市光污染控制管理对策探讨

摘要:光污染作为城市人居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由于光污染产生的民事纠纷和环保投诉也越来越多见诸报道,然而光污染控制的管理政策与具体措施还尚欠缺。这篇文章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立法和控制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对我国光污染控制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城市光污染控制管理政策的建议。
64-68

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统计—以贵阳市为例

摘要:本文从水泥行业二氧化碳的排放统计出发,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二氧化碳排放的指标体系,从而得出一套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统计的核算方法。以贵阳市为例,从三种不同活动水平的统计数据对水泥行业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CO2排放量进行估算比较,验证统计核算方法的有效性,为贵阳市乃至全国水泥行业CO2的减排提供一个可行的科学依据。
69-73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典型案例分析

解析日本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摘要:完善监测技术支撑体系,修订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分析方法是《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之一。2011年末,北京、上海、南京、济南等多个城市出现灰霾天气,空气环境质量标准成为热议话题;在此背景下,开展其他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可以为完善我国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提供有效参考。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近代工业发展,二战后更是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从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治理空气污染是日本政府在上个世纪及本世纪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日本空气环境质量标准文件、的监测数据和空气环境质量报告、日本中央环境审议会审议资料,并在查询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解析了日本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其空气质量标准由传统的空气污染物、大气中有害污染物质、Dioxins类物质和PM2.5四个部分组成。监测规范包括各类污染物监测技术手册及监测准则等内容。
74-79

淄博市SO2与PM10垂直空间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分析

摘要:本文对淄博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SO2和PM10在不同高度的浓度值进行分析,找出污染物垂直空间分布规律;并利用SO2和PM10日均浓度值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淄博市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控制治理提供一定依据。研究结论如下:淄博市垂直空间SO2、PM10浓度变化基本呈随高度增加而逐步降低趋势;同时SO2和PM10浓度呈现较为明显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改善淄博市环境空气质量,不仅要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给城区以自然通风通道,增加城市对污染物扩散稀释的能力,而其要在开展针对建陶、水泥等行业专项行动,降低工业粉尘排放,加强对城区内市政、房地产建筑工地的监督管理,减少道路和建筑扬尘的同时,加强对SO2排放企业尤其燃煤企业的监管力度,控制SO2排放量,也会相应的进一步降低PM10浓度。
80-83

日本滋贺县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摘要:作者通过在琵琶湖环境科学研究所为期4个月的环境保护研修,较为全面的了解了滋贺县及琵琶湖的环境质量状况。本文在综合分析了近期滋贺县琵琶湖常规水质指标和县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同时,着重在环境教育、立法管理、环境监测和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洞庭湖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84-87

福建省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探讨

摘要:生态旅游是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新型的旅游形式和观念。本文通过对福建省生态自然环境特点、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生态旅游形式的分析,并针对目前福建省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加强生态资源保护,促进全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