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29 12:46:35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篇(1)

二、中文专业办学困境的症结

中文专业办学困境的根本症结在于它的学科理念:纯文学观念。纯文学观念从近代欧洲传入。所谓的纯文学指的是某类精神性和想象性的审美文本,与之相应的纯文学观念相信文学作为客体本身具有独立的价值,对其内在属性及规律的研究遂构建为一门独立的“文学”学科。近代中国大学的设立,是接受西方学科理念与学术理念的结果。1910年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成为最早的中文系。一百年来,中文专业的课程设置时有衍变,但依据纯文学的观念开设文学课,编写文学史,将文学作为独立的学问进行研究乃是基本的倾向和趋势。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对政治干预文学的抗拒和反拨,强调文学的非功利性,对文学审美属性及内在规律的重视更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大学中文专业的纯文学性质进一步强化。概言之,百年中文专业教育已确立了以纯文学观念为根基的学科理念;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以学术研究为主要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承认,这一学科理念的确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有其学理的、历史的合理性。一方面,纯文学的理念固然偏离了传统文学经世致用的精神,学术研究的模式也背离了传统文学吟咏情性的传统,但是,作为它山之石,这两者都不失为我国文学传统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从近代特定的历史背景看,大学中文专业的设立,固然是基于西方学科观念、学术理念的引进,但彼时中国知识界仍绵延笼罩着“尚文”的文化传统,能够进入大学接受西式学术教育的,多是浸淫过四书五经、辞章帖括,旧学根基扎实的学人。有此文化传统作为根基,再加上西方观念和理念的冲击训练,故而大学中文教育所培养的这一代学人,得益于中西古今学问的汇通,无论是辞章创作还是学术研究都成绩斐然。但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重新审视讨论中文专业的学科理念,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第一,中国文化传统经过百年簸荡摧残,已濒于学绝道衰,文脉中断,进入大学接受中文教育的学子,其文学文化根基之浮浅可想而知。缺乏扎实的基础而奢谈中国文学研究,未免不切实际而沦为空中楼阁。第二,原来立足于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已让位于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正趋向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由扩招造成的巨大就业压力,更强化了学生对实用技能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死抱纯文学的学科理念,以研究型的课程体系、教材、教法培养人才,就难免胶柱鼓瑟了。纯文学观念下的中文专业,其局限和缺陷已经显而易见。下面不妨从就业的角度略为分析。

教育的功效,无非落实为知识、技能、人格素养三方面。依照纯文学观念、研究型理念所培养的中文本科人才,其知识优势在于较为系统的文学知识和理论素养,但这些知识和理论只有学术价值,没有多少实用性。学生即使具备了从事文学研究或文学评论的基础,可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但要在高校或文学研究机构获取职位,还必须通过考研的途径,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才具备入职条件,因而这一就业方向对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并不现实。至于要任职中小学语文教师,则涉及教学技能素质的问题,需要兼修师范课程。况且依目前的就业形势,中小学语文教师职位有限,竞争性也不小,许多师范专业的学生也未必能轻易入职。中文专业更广阔的就业天地,在公务员、文秘、媒体、出版社、企事业单位文员,包括企划、广告等职位领域。与其它专业相比,中文学生在这些职场上的竞争力应该表现为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较为丰厚的人文素养两方面,主要适于从事文案和人事工作。但是,纯文学方面的技能和素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学非所用,不能满足职业的要求:技能方面,中文学生的写作技能倾向于文学写作而非实用写作,往往有文采而不切实,多数文案工作并不需要华丽的文采;素质方面,纯文学强调情感性精神性,它所滋养的人文素质未免偏狭,许多学生缺乏广阔的社会文化知识,缺乏阅读人生、介入社会、批判现实的能力,往往有情感无思想,讲精神不实际,在职场竞争中其专业优势实在有限。纯文学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审美性探索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但也不必讳言,纯文学因而也是“小众”的文学,适于少数人的研究。纯文学观念下的中文专业,在本质上是培养精神贵族的专业,实际上也就是小众专业。正是这一局限性,在大学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本科人才倾向于应用型的今天,缺乏实用性的狭隘的纯文学观念已经成为限制、束缚中文专业发展的瓶颈。

三、中文专业办学的出路

只有突破纯文学,回归大文学传统,依据大文学观念重铸中文专业的学科理念,用以指导人才培养,才是中文专业办学的根本出路。大文学是我国绵延几千年的文学传统。所谓文,其起点一方面出于纹身之“文”,甲骨文的“文”字,“象正立之人形,胸部有刻画之纹饰,故以纹身之文为文”①;一方面出于形文之“文”,《周易•系辞》:“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谓“文,错画也,象交文。”文既是人类对自身生命的表达姿式,又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把握方式。对于个人,文包括“容之文”、“辞之文”、“德之文”②几个层面;对于大群,文等同于文化、文明,故“文”该摄一切人文。人文可籍由各种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方式呈现,人文诉诸文字的表达,讲求法式规律,故谓之文学③。广义的文学泛指一切有人文价值的文献;狭义的文学,则指讲究情采声韵之美的作品。讲究情采声韵之美的文学,不仅有表现情性的纯文学,也有干预现实的政教文学,还有大量与日用生活相关的实用文字。从研究的角度说,文学的根源和意义基于“文”,是人文的表达和体现。文学的特殊性就在于通过文字达成对人文的理解和表达,故而学习研究文学,其终极价值和意义也在于对人文的理解和表达。古典中国的这一文学大统,立足生命主体,介入社会现实,贯通大群文化,较诸封闭自足的精神性的纯文学,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适用性,它既包容纯文学,又重视文学在社会人生中的实用功能。以大文学作为中文专业的学科理念,则大文学的性质决定了这种文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征和要求:

1.在知识类型上,文学教育既是通才教育,又是专才教育。所谓通,指它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人文通识;所谓专,指它培养的人才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有较强的理解应用能力。通而能专,这是文学专业较诸其他专业的特殊性所在,也是通常所说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较诸纯文学理念,大文学理念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更广阔的人文视野,是真正的通识型教育。

2.在能力要求方面,大文学教育理念,既涵盖文学文献的解读与研究能力的培养,更强调社会生活以及职场所需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既可以吟咏情性,更倾向于社会实用。

3.在人格培养方面,大文学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求教育对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更重视这种人文素养的外在展现,即“文”在“言文”与“容文”的落实,是全面的素质型教育。依照大文学的理念,现有中文专业的课程体系就有必要重构。大文学的外延不仅包括纯文学、实用文学,也包括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等的著作。大学中文教育,当然不可能让学生博通一切,但不妨在原来的语言类和文学类基础上,增加人文通识类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这类课程主要为人文类原典,还应包括部分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通论性课程等。这样,中文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在人文知识素养上也就较为全面了。此外,依据“文”的实质,所谓的人文素养,还应贯彻落实为个体的人格修养,这就需要设立修身实践类课程,包括培养“容文”的礼仪风度,训练“言文”的言语论辩,以及旨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等的课程。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篇(2)

    二、中文专业办学困境的症结

    中文专业办学困境的根本症结在于它的学科理念:纯文学观念。纯文学观念从近代欧洲传入。所谓的纯文学指的是某类精神性和想象性的审美文本,与之相应的纯文学观念相信文学作为客体本身具有独立的价值,对其内在属性及规律的研究遂构建为一门独立的“文学”学科。近代中国大学的设立,是接受西方学科理念与学术理念的结果。1910年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成为最早的中文系。一百年来,中文专业的课程设置时有衍变,但依据纯文学的观念开设文学课,编写文学史,将文学作为独立的学问进行研究乃是基本的倾向和趋势。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对政治干预文学的抗拒和反拨,强调文学的非功利性,对文学审美属性及内在规律的重视更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大学中文专业的纯文学性质进一步强化。概言之,百年中文专业教育已确立了以纯文学观念为根基的学科理念;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以学术研究为主要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承认,这一学科理念的确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有其学理的、历史的合理性。

    一方面,纯文学的理念固然偏离了传统文学经世致用的精神,学术研究的模式也背离了传统文学吟咏情性的传统,但是,作为它山之石,这两者都不失为我国文学传统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从近代特定的历史背景看,大学中文专业的设立,固然是基于西方学科观念、学术理念的引进,但彼时中国知识界仍绵延笼罩着“尚文”的文化传统,能够进入大学接受西式学术教育的,多是浸淫过四书五经、辞章帖括,旧学根基扎实的学人。有此文化传统作为根基,再加上西方观念和理念的冲击训练,故而大学中文教育所培养的这一代学人,得益于中西古今学问的汇通,无论是辞章创作还是学术研究都成绩斐然。但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重新审视讨论中文专业的学科理念,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第一,中国文化传统经过百年簸荡摧残,已濒于学绝道衰,文脉中断,进入大学接受中文教育的学子,其文学文化根基之浮浅可想而知。缺乏扎实的基础而奢谈中国文学研究,未免不切实际而沦为空中楼阁。第二,原来立足于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已让位于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正趋向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由扩招造成的巨大就业压力,更强化了学生对实用技能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死抱纯文学的学科理念,以研究型的课程体系、教材、教法培养人才,就难免胶柱鼓瑟了。纯文学观念下的中文专业,其局限和缺陷已经显而易见。

    下面不妨从就业的角度略为分析。教育的功效,无非落实为知识、技能、人格素养三方面。依照纯文学观念、研究型理念所培养的中文本科人才,其知识优势在于较为系统的文学知识和理论素养,但这些知识和理论只有学术价值,没有多少实用性。学生即使具备了从事文学研究或文学评论的基础,可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但要在高校或文学研究机构获取职位,还必须通过考研的途径,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才具备入职条件,因而这一就业方向对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并不现实。至于要任职中小学语文教师,则涉及教学技能素质的问题,需要兼修师范课程。况且依目前的就业形势,中小学语文教师职位有限,竞争性也不小,许多师范专业的学生也未必能轻易入职。

    中文专业更广阔的就业天地,在公务员、文秘、媒体、出版社、企事业单位文员,包括企划、广告等职位领域。与其它专业相比,中文学生在这些职场上的竞争力应该表现为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较为丰厚的人文素养两方面,主要适于从事文案和人事工作。但是,纯文学方面的技能和素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学非所用,不能满足职业的要求:技能方面,中文学生的写作技能倾向于文学写作而非实用写作,往往有文采而不切实,多数文案工作并不需要华丽的文采;素质方面,纯文学强调情感性精神性,它所滋养的人文素质未免偏狭,许多学生缺乏广阔的社会文化知识,缺乏阅读人生、介入社会、批判现实的能力,往往有情感无思想,讲精神不实际,在职场竞争中其专业优势实在有限。纯文学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审美性探索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但也不必讳言,纯文学因而也是“小众”的文学,适于少数人的研究。纯文学观念下的中文专业,在本质上是培养精神贵族的专业,实际上也就是小众专业。正是这一局限性,在大学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本科人才倾向于应用型的今天,缺乏实用性的狭隘的纯文学观念已经成为限制、束缚中文专业发展的瓶颈。

    三、中文专业办学的出路

    只有突破纯文学,回归大文学传统,依据大文学观念重铸中文专业的学科理念,用以指导人才培养,才是中文专业办学的根本出路。大文学是我国绵延几千年的文学传统。所谓文,其起点一方面出于纹身之“文”,甲骨文的“文”字,“象正立之人形,胸部有刻画之纹饰,故以纹身之文为文”①;一方面出于形文之“文”,《周易?系辞》:“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谓“文,错画也,象交文。”文既是人类对自身生命的表达姿式,又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把握方式。对于个人,文包括“容之文”、“辞之文”、“德之文”②几个层面;对于大群,文等同于文化、文明,故“文”该摄一切人文。人文可籍由各种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方式呈现,人文诉诸文字的表达,讲求法式规律,故谓之文学③。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2-0135-04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在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研究兴趣已从对教学法的研究转向了对学习者特征及其与二语学习过程或结果的关系的研究。换句话说,外语教学的研究重点已逐渐从研究如何教,转为研究如何学,学习主体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教师的“教”起着不可或缺的主导作用,但更重要的还是要靠学生自己的“学”,这才是外语学习的主体。语言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本人,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及其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的各种能力。教学方法只是二语习得中的外部因素,而很大程度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的内部因素。因此,研究引起二语习得中个体差异的内部因素也就成了研究外语教学的重点、热点。

文秋芳将导致个体差异的众多变量(因素)归纳为两类: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前者涉及性别、年龄、智力、语言学能、认知风格、个性特征等,后者包括学习动机、学习观念、学习策略等因素。其中,诸如性别、年龄等因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像认知风格等因素是从小就已形成并固定下来的,因此,我们对学习者认知风格等不可控因素与外语学习的相关性所作的研究虽然能增加我们对成功和失败学习者的理解,但在帮助学习者获得这些特征方面进展并不大。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可控因素才是真正影响二语习得过程的关键性因素。

一、学习观念的定义及分类

关于学习观念,国外的语言学家给出了各自不同的定义。Hosenfeld把学习者自身关于怎样才能学好第二语言的理论称为“微型理论”(mini-theory);Abraham和Vann用了“哲学”一词,将其称为学习者的哲学(learner's philosophy);Wenden认为学习观念是元认知知识(metacogni-tive knowledge)的一部分,并将其特征概括为四点:稳定性、可描述性、易错性和交互性;Grotjanh则称之为学习者的“主观理论”(learner's subjective theory);而现在使用最广的用于表示学习者语言学习观念的“belief”一词是由Hor-witz首先提出的。此处引用Horwitz对“学习观念”所作的定义,学习观念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通过自身体验或别人影响所形成的对如何才能学好第二语言的看法。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但随着学习者在认知方面的逐渐成熟,他们可能会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对原有的观念进行调整或在原有观念基础上发展新的观念。

不仅定义不同,不同的研究者对学习观念的分类也不尽相同。Horwitz将语言学习观念分为外语学能、语言学习难度、语言学习性质、学习和交际策略运用、学习动机五个方面。Wenden也对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及其分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语言学习观念包括语言使用、学习有关语言的知识和个人因素的重要性三个方面。文秋芳将学习者观念归于策略系统,她认为学习者观念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管理观念,另一类是语言学习观念。管理观念指学生对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策略、调控策略等一系列管理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语言学习观念是指学生对如何才能掌握好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主张。语言学习观念又包括形式操练观念、功能操练观念和依赖母语观念。持有形式操练观念的人认为通过传统的方法,如朗读、模仿、背诵等来学习、掌握语言知识对学好外语非常重要,在外语学习中他们认为应将准确性放在第一位;有着功能操练观念的人则认为大量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动,即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知识对学好外语非常重要;而依赖母语观念则认为以母语为中介通过翻译来学习第二语言是学好外语的捷径。文秋芳特别强调管理观念和语言学习观念之间存在层级性,即前者高于后者。

二、学习观念研究的回顾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外语教学的研究从注重如何教发展到如何学,语言学家们开始关注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语言学习观念研究就属于个体差异研究的一部分,因此学习者学习观念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说到外语学习观念的调查研究就不得不提到Horwitz研究设计的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Inventory,简称BALLI(语言学习观念调查表),该调查表已成为此类研究的典范。调查表共35题,从外语学能、语言学习难度、语言学习性质、学习和交际策略运用、学习动机五个方面调查学习者的外语学习观念。外语学能是测查人们对学习外语方面是否普遍存在特殊能力的看法;语言学习难度是检测学习者对某种语言学习的整体难度及不同语言技能相对难度的认识;语言学习性质是考察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重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认识;学习和交际策略运用是调查学习者对传统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认识;学习动机主要是调查学习者的学习属于工具型动机或融合型动机,即是为了如升学、就业、出国等实际需要而学习语言,还是出于对所学语言文化的兴趣并希望融入其中而学习语言。Horwitz的语言学习观念调查表能够较全面地体现语言学习观念的内涵,因此国内许多学者对语言学习观念进行研究时都以此调查表为基础。

国外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学生持有的学习观念可能影响他们具体使用的学习策略。例如:Wenden研究发现,学生不仅能清楚地描述出他们语言学习所持有的观念,而且能使用相应的学习策略;Abraham和Vann的研究指出,学习者理解语言如何运作,学习者对如何学习语言所抱有的观念会影响他们具体使用学习策略时的变化性和灵活性;Horwitz在对学习外语的大学生进行的调查也发现,学习者预先所持有的观念有可能限制他们的策略使用范围。此外,国外学者还从不同方面对语言学习观念进行了研究。Ehrman和Oxford发现学习者认为能够学好语言的观念与他们的口语和阅读能力呈显著性相关;Riley认为学习者关于语言及语言学习的观念可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们在语言学习时的态度、动机或行为。这些研究侧重的是语言学习观念与语言学习效果和其他因素如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的关系。此外,一些学者还探讨了影响学习观念形成的因素以及语言学习观念可能受到哪些因素影响:Little,Sin-gleton和Silvius调查发现,以往的教育经历,特别是语言学习经历对语言学习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Tumposky认为语言学习观念受学习的社会环境影响;Bacon和Finnemann探讨了性别对语言学习观念的影响;McCargar探讨了文化背景对语言学习观念的影响。就研究对象而言,目前对大学生语言学习观念的研究已包括了不同学习背景的学习者,如在美国的外语学习者,在巴西、中国、日本等国的英语学习者。这些研究大都采用问卷或访谈形式收集数据,描述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观念,或探讨语言学习观念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我国国内对语言学习观念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随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观念在语言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关注,许多学者围绕语言学习观念做了大量有益的研究。其中有学者们多年学习、教学、研究的经验总结,如郝瑜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就学习英语的观念与方法的一些经验之谈;任文阁认为英语教师要教育大学新生转变英语学习观念,教师要摸清新生的“家底”,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对新生加以正确引导,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国欣也认为新生外语学习观念中对语言本质、对外语学习的本质及学习的价值、对外语测试的实质和目的存在着误解,他从理论上提出了转变这些误解的依据;等等。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就学习观念展开了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文秋芳、王海啸对7所大学非英语专业的二年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比掌握语言知识更为重要,不赞成通过翻译的方法来学习外语,该调查还研究了学习观念与学习策略的关系。苏晓军以1993年9月入学的69名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行了研究,分析讨论了他们母语观念的总体变化模式、传统与非传统观念的总体变化模式以及学习观念的变化原因。袁参照Horwitz的语言学习观念调查表,对华南理工大学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尽管所学专业各异,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却大致相同,学生的学习观念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戴炜栋、王栋基于文秋芳、王守元和Horwitz等人对外语学习观念的研究,设计了一份包括26个问题的调查表,对曲阜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学习观念进行了调查分析。徐锦芬、唐芳通过对415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认知方式测试和语言学习观念及个性的问卷调查,探讨这三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李旭奎、左金梅、邓红风以英语专业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和面谈等调查工具,尝试探索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观念的总体倾向并比较不同年级学生在语言学习观念上的差异。邹敏、王文铃基于元认知理论及自主学习理论,采用Horwitz的语言学习观念调查表,对合肥工业大学非英语专业的106名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了解新生的语言学习观念,帮助其树立英语学习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杜静、邹笃双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词汇测试、行为观察、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等方法,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观念现状及其对他们英语词汇能力的影响;对优生和后进生在英语词汇学习观念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张燕燕、熊美华以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生为研究对象,对英语学习观念进行调查,研究英语学习观念整体情况和特点以及不同性别、学历艺术生英语学习观念的差异,并提出相应教学建议。

最初几乎所有有关学习观念的研究都是静态研究,但随着研究广度和深度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对学习观念进行动态的研究。例如,文秋芳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三次跟踪调查了南京大学1996年入学的英语专业学生的可控因素(动机、观念和策略)及其关系的变化情况,从动态的角度考察几乎所有学习者可控因素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动机、观念、策略之间的关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动机影响观念和策略,观念也影响策略;周大军、赵德全主要从纵向研究的视角,通过对若干不同类型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四个年级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了解高校英语学习者观念的总体状况及其在各个年级的阶段性状况,调查他们的观念在不同学校、年级、专业、性别上的差异以及观念内部变量问的相关性,从而对高校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观念的特点及变化趋势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学习观念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1 重复研究较多。例如,笔者在中国知网即《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输入主题词“学习观念”和“大学新生”进行检索,得到的论文就有75篇(截止2012年12月31日)。这些论文大部分都涉及到大学新生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学习观念的转变,并提出各自的建议,而这些建议在很大程度上雷同。可见,研究者们大都各自为阵,导致同一问题同一角度的重复研究,可以说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2 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仍以前面所述检索结果为例,检索到的75篇论文中硕士论文仅有6篇,博士论文篇数为0,仅从论文数量对比来看,外语学习观念研究的深度不足就可见一斑。此外,虽然在对学习观念的研究方面实证研究已经被广泛采纳,但其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许多实证研究流于形式,研究对象不具代表性,把某一地区或机构进行研究的结果泛推到全国范围。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篇(4)

为什么说要重提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基石与核心?因为它曾经是世界范围内企业文化理论初创时期的一个重要提法、一个重要论断。

20世纪80年代初,当企业文化这一概念刚提出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特雷期?E.迪尔和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咨询专家阿伦?A.肯尼迪在对几十家企业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出版了《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精神支柱》一书,书中提出了企业文化的五大组成要素,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基石与核心”这个重要论断就出自这五要素之中。从作者的用语来说,书中有价值、价值观、价值观念、核心价值、价值体系等说法。该书从1981年7月出版到现在已经整整31年了,现在结合关于“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谈谈个人的感悟和感想。

第一,价值、价值观是任何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与灵魂。这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全新的重要命题和重要论断。当时的企业文化本身只是一个新概念,而要进一步提出企业文化的核心什么、基石是什么、灵魂是什么?这就使得企业文化大大深化、深入前进了一大步,具有了全新的意义。这个论断提出后,企业的发展包括中国各行业企业文化的发展实践都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正确性。我们想一想、看一看,那些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和企业文化手册,不都是在前辈们开拓出的这个理论引领下前进的吗?如今,过了31年后,我们这些企业文化的实践者、研究者又进一步重提并聚集一堂讨论这个问题,这就证明了当时提出这个论断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常讲理论创新,这个论断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由实践升华为理论的产物,而不是在已有知识上、已有文献论述上、已有前车之鉴上组合拼凑而成的。因此,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创新,是真正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科学论断。

第二,企业文化的五要素论认为,价值来自特定经济环境中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的尝试。而这里提到的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非常重要。价值以具体的词语给职工规定出成功之路,它影响到公司的所有方面,包括从制造产品到怎样对待工人。在强文化公司中,都有由职工共享的丰富而又复杂的价值体系。作为赢得成功的企业的哲学实质,价值为所有的职工提供了共同的方向,并指导着他们的日常工作。成功的企业经常是因为他们的职工对组织价值的确认、信奉和实践。这就是说,价值、价值观、价值体系都不是悬在空中的,而必须为广大员工所确认、信奉和实践。这个提法很重要。我们现在常讲企业文化“落地”,这里所讲的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必须为广大员工认同、确认、信奉,要实践,变成实际行动,这就讲到了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落地”的实质。如正泰集团的班组文化、中信重工的岗位诚信、岗位文化都是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落地生根的一种有效形式,具有很好的经验。班组文化建设是正泰文化的一个亮点,通过班组中最基层的文化建设,使企业核心价值观、价值理念为广大员工确认、信奉和实践。

第三,企业文化五要素论把英雄或英雄人物,列为第三大要素,并认为这是“企业真正的要素”。英雄是那些体现企业文化的人物,是价值观的人格化,他们是职工有形的学习楷模。如果价值是文化的灵魂,那么英雄就是价值的化身和组织机构力量的集中体现。英雄是中流砥柱,是火车头。英雄是一种象征,但离我们并不遥远,他能被每个到职才几个月的员工所耳闻目睹。我认为,企业文化五要素论的英雄论,是特别值得推崇的一个重要之点,也是对我们具有深刻启迪意义之点,就是把英雄人物与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融为一体。企业的英模事迹并不是同企业核心价值观相隔离、互不相干的,而是紧密相融的。企业故事同样是企业价值理念不可分开的,所以我们叫故事理念化、理念故事化。《玉柴故事》里讲的企业英模的创业业绩,讲了故事,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玉柴的核心价值,亲切感人,是玉柴文化在价值观人格化上的积淀,编得好。

第四,在英雄人物中还有个“共生英雄”的提法。这也值得我们重视。何谓“共生英雄”?简单地说,就是同企业共生共长、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物。从《玉柴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这样的领导者、管理和员工,故事就在身边,感到亲切。我记得,五要素论提出“共生英雄”概念后,当时美国报刊曾有过讨论。《幸福》杂志也就是今天的《财富》杂志,就什么是共生英雄专门进行过讨论,其结论是“你必须将心放在企业上,企业必须在你心中”,实现“我的心在企业,企业在我心中”这样“人企合一”的境界。我们建设企业文化,不就是要造就这样的“人企合一”的境界吗?“你必须将心放在企业上,而企业也必须在你心中”,企业家、企业中上上下下的成员,可以说奉行这样的座右铭、实践这样的座右铭的人越多,企业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就越强大。

第五,企业五要素说就其整体来看,不仅有价值观、价值理论体系,而且还有习俗和仪式,有文化网络,有行为方式,这体现了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的有机统一、理念文化与行为文化的有机统一。我们今天的企业文化手册的设计,突出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文化和以行为规范、行为准则为基本内容的行为文化,突出这两大内容,可以说这同五要素说的架构设计、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也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我个人认为五要素说的是企业文化初创时期形成而至今仍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巨大影响力的企业文化奠基性的经典篇章。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篇(5)

目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还存在着某些滞后的观念,这与高速发展的社会和日益更新的文化是极不谐调的。这种滞后与不谐调,使我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观念之一:重音乐技巧轻文化知识。

这种观念,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我们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招生的文化录取分数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这种观念是其录取标准的“派生品”。尽管近些年我们已经意识到降低高校音乐艺术专业的文化录取分数的危害性,但由于历史的因素,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高校艺术专业录取的文化分低”。言外之意,考不上普通院校,考艺术院校。报考艺术专业是部分考生开启大学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是通向大学之门的一条“捷径”。抱有上述观念的学生在每年的师范艺术考生中占60%左右,其中一部分考不上其他专业的考生把眼光转向音乐专业,从而日夜加班突击音乐技巧,以尽快实现大学梦。那么,其他40%的艺术考生呢,对音乐的热爱是真实的,同时文化知识也开始“滑坡”,但是他们并不担心考不上大学,原因不言而喻。不管抱什么心理,这些学生进入高校之后重音乐技术,轻综合文化知识,是必然的结果。

上述学生带着业已形成的观念进入高校后,尽管教师每天强调综合文化知识的重要意义,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先期形成的观念。从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学生宁愿每天在音乐技巧上花更多的时间,宁愿在音乐技巧上投更大的“资“,宁愿在音乐技巧上吃更大的苦,也不愿在综合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上下功夫。因此,原本进校之前文化知识水平就较低,进校之后,对英语、大学语文、大学心理学、哲学、艺术概论等课程,又如何能学进去、学得好?某高校音乐系在每年文化考试中,尽管考前均采取强硬的杜绝考试作弊的措施,但每年仍然有不少学生抄袭、作弊,领导、教师对此感到非常棘手。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是一种必然的现象。音乐专业的学生,录取时文化课的分数均在不及格甚至更低线上,进校后学校又不单独为这些学生补课,这样的文化基础要想考及格,只有一条路——作弊。

观念之二:重音乐技术轻音乐理论。

学生的具体表现:对音乐技术学习有直接作用的课程感兴趣,对基础理论课,如史论、音乐美学、和声、配器等课程均不感兴趣。有些课程即使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学生被动学习,也不能真正深入进去。学生们认为,这些课程与所学技巧并无太大的关系,这些课程不能帮他们在毕业后“谋生”。加之教师强调某些专业技巧课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把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技巧练习方面。

即便是有些学生对某门音乐理论课感兴趣,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仅有纯音乐技术的提高,而没有音乐理论水平的提高,是不能促进音乐全面素质的提高的。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辩证关系。因此,往往造成音乐技术与音乐理论学习的失衡。实质上这种失衡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会产生潜在的影响。

观念之三:重视本专业轻视相邻专业。

搞声乐专业的学生买歌曲集,搞钢琴专业的学生买练习曲,搞小提琴专业的买小提琴练习曲。

总之,从部分音乐专业的学生购书、借书、存书这一侧面,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即有多少学生在学习自己专业的同时又注意学习相邻专业知识?“学好本专业知识,考出一个好成绩,就算是一个好学生。”这是我们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现实标准,这是一个无奈的标准,因为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又学好相邻学科的知识是一个高级的目标,是一个对大多数学生显得过高的目标。学好本专业是一条通向事业成功道路的独木桥,一些学生的思维往往被限制在狭窄而封闭的空间,他们意识不到借鉴并学好相邻学科的知识,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走向更高境界,向更深层次发展、研究、探索的阳光大道。

观念之四:重文本知识,轻实践能力。

首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开始由以前的学历型、知识型转变为综合型、能力型。但由于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音乐技术课,音乐理论与文化知识的选修课,几乎占据了90%以上的课时,而对学生的教育实习,被迫将以前的统一安排、统一指导的集中实习,变为个体自主、宏观指导的分散教育实习,使学生失去了更多的提高能力的机会。其次,对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动口能力、教学能力的艺术实践活动,有些院校并没有真正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四不像”,“高不成,低不就”是可想而知的。根据调查了解,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走上教学岗位后,因综合知识贫乏和艺术修养的肤浅,十分渴望重返校园。

前面所谈的几种观念,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既有典型性又有普遍性,其中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根本的问题还在于我们对陈旧教育观念的承袭。只有观念的转变,才能有教育创新。要改变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到以下几个转变。

其一,由单一型、封闭性向开放型、综合型人才观念转变。即由只注重音乐技巧,仅从音乐本学科接受知识,转变为以音乐为主、多学科吸纳营养。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任何艺术,虽然都有技术、技艺的成分,但纯技术永远不可能成为艺术,因为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培养音乐人才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化的人生观,才能真正洞彻艺术的奥秘,只有深入理解人生,深刻体验生命,才能理解和把握艺术。生命、价值和意义是艺术的核心所在,文学、哲学(特别是生命哲学)、历史是熔铸智慧、通向艺术殿堂的秘密所在。

其二,由技能型向思考型、理论型人才观念转变。即摆脱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从机械的技能练习,转变为思考式、思辨式、智能式的理论把握和理论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

长期以来,高校音乐教育以传统教育学理论为指导,其结果造成技巧课机械模仿和理论课被动重复、记忆的局面。“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技巧练习与其说是练习动作,不如说是练习大脑,即:练习对动作的控制。在练习中产生的表演动作的困难,究其原因还是大脑对动作的调节控制产生的困难,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在进行技能练习时,应展开积极的思维并分析造成演唱、演奏动作困难的原因,以聪明的大脑指挥来排除练习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自动地去开发文化宝库和宇宙的宝藏。”事实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理论指导自己学习,应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一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现代学生的心理趋向和个性特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使音乐专业的学生摆正文化知识与音乐知识、音乐技巧、音乐理论学习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统一、相互促进。

当今时代,知识积累和知识更新日益加快,要想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到将来工作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人们在工作岗位上所需的知识,绝大多数是在工作实践中重新学习的,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只是奠定一个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伊曼说:“今天所教的百分之八十、九十都应该放在科学方法论、教学方法、推理方法、收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做出结论以及分析事实和综合事实的能力上。方法比事实更重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和运用获得知识去解决面临的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选择、获取、吸收新知识和总结新经验的思想方法,这是高校音乐教育转变传统观念,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最佳途径。

其三,由培养知识型、技巧型向培养能力型人才观念转变。即将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把握转化为实际能力的提高。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篇(6)

也许有人会问,究竟是什么信念在支撑着太子龙集团去赢创一次又一次的行业洗牌?又是什么在引领和指导着我们从最初的一个门外汉,到今天不断地向中国服装行业提出前瞻科学的品牌观与先进专业的方法论呢?那就是构成企业文化的两要素――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也就是太子龙集团科学的责任文化体系。

如何实现太子龙集团“百年企业,百年品牌”的战略愿景,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用“可持续化发展”的企业理念来引领我们不断地发展。太子龙集团独特的责任文化链:百年品牌愿景目标――可持续的企业文化――普世的品牌文化――责任文化――科学的理论体系――价值观,方法论,实践载体。

因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想做百年企业必须先做百年品牌,因为离开百年品牌的百年企业,就如同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以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一样。而要想做百年品牌,就必须要先做好百年的品牌思想;要想做好百年的品牌思想,就必须做可持续化的品牌理念;要做可持续化的品牌理念,就必须做普世的品牌理念;要做普世的品牌理念,就必须实施责任文化;要做责任文化就必须是三位一体的行为科学体系,那就是价值观+方法论+实践载体的一体化。

修炼责任文化体系

太子龙集团首创的《科学品牌发展观》《国家品牌生产力》《中国品牌运营商》三位一体的民族品牌文化新体系和《卓绝领航的三位一体国际品牌文化框架新体系》,这个体系它系统客观地解决了民族品牌的国际化和中国企业转型升级这两大核心任务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一位看过太子龙集团文化的资深专家曾经说过,这是他看到的当今中国首个品牌文化的航空母舰。

因为,按中国前沿专家的话来说,无论是从价值观到方法论,再到实践载体的“中国品牌三部曲”,还是从集团理念到企业内部管控,再到品牌对外传播之《卓绝领航的三位一体国际品牌文化框架新体系》,都是当今中国乃至国际首创的,前沿的科学理念和思想体系。因为,它从三维战略到六大目标体系已经全方位覆盖了现代企业集团科学发展的方方面面,是全球第一个从宏观的民族愿景到中观的国家战略目标,再到微观的企业操作的一体化。太子龙的两大三位一体理论体系:

首先,《科学品牌发展观》《国家品牌生产力》《中国品牌运营商》是太子龙集团独家创研的中华民族品牌三部曲战略理论组合。今天大家看到的《国家品牌生产力》它是打造科学品牌的方法论,由人民出版社于本月初才刚刚出版的。它的使命目的是上承《科学品牌发展观》(也就是打造科学品牌的价值观),启下《中国品牌运营商》(也就是打造科学品牌的实践载体)。太子龙集团之所以要从价值观到方法论,再到实践载体来一体化地研究民族品牌的科学发展,主要是基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和民族品牌转型升级已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障碍和运行桎梏这个事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事关民族品牌科学发展的理论体系得不到系统化和科学化地解决和突破,那么民族品牌要想顺利实现国际化就真的是一个白日梦。

因为,我们发现仅仅从《科学品牌发展观》这个价值观层面来谈论民族品牌的科学发展是远远落不了地的,必须得有与价值观理论相协调的方法论和实践载体的一体化来协同支持,方能实现这个夙愿和目标。只有把前沿科学的品牌观和实施操作的技术方法紧密地联系起来,并通过有效的承载体――企业实体一起才能最终转化为实务的生产力,所以《国家品牌生产力》课题也是民族品牌三部曲中最关键的理论环节,目的在于科学地探索和系统揭示出民族品牌国际化最科学的发展路径,并以此来推动国家的可持续化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次,太子龙集团的《卓绝领航的三位一体国际品牌文化框架新体系》它既是对太子龙集团“文化立企,品牌立国”经营战略的使命承载,又是对中国民企的集团公司出理念,分子公司抓管理和品牌对外搞传播核心经营要点的系统规划与三大管理问题的科学规制。其中,集团理念框架中提出了太子龙品牌文化的三维框架和六大理论体系,这个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引领;分子公司的内部管理框架包括指导思想――管理制度――流程规范一体化的执行体系,它既是指导企业六大管理职能的思想纲领,又是具体的行为规范和战略实践的内部驱动力;品牌对外传播框架从消费者定位到品牌理念与整合传播,全方位地展现了太子龙旗下诸多品牌的传播思路和策略,也是集团战略实践的外部路径。

责任文化的背后

究竟如何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去实现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战略,这才是一个摆在太子龙集团面前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实实在在的问题。简单地总结起来也就四句话,共16个字:系统创新,文化领先,战略导航,战术稳健。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篇(7)

作者简介:毛素芝(1976-),女,河南扶沟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社会工作。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社会工作者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编号:142400410360),主持人:毛素芝;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编号:2015BSH026),主持人:毛素芝。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2-0042-04

我国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职业院校大学生社会意识形态的急剧转型,社会中的各种意识形态及价值观、正能量及负能量相互碰撞,他们理想信念的多样性、多变性、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一些学生的理想信念动摇,一些负能量的思想潮流在逐步蔓延,道德底线屡屡被突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对分子崇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受到职业院校大学生的质疑。由此引发的大学生认知行为和大学生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这给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都要与时俱进,要求我们用新的理念、新的措施来解决大学生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河南省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示范点建设标准》为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指出了方向、目标和措施。这也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一个延续及扩展。职业院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担负着培养学生敬德崇廉、传承我国优秀的廉政文化风尚、弘扬我国廉政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重任。社会工作是一种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帮助人的活动。适时引入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和理念,可以弥补职业院校传统廉政文化教育的不足。

(一)我国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1.社会环境的转变。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科技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据调查学生接受的知识信息碎片85%来自于微信、QQ、电视、广播,而网络上尤其是微博、论坛上一些所谓的网络“大V”、“舆论领袖”、“公知”等别有用心的人几乎成了美国在华“第五纵队”的代名词,他们“逢中必反”,意图通过网络上虚假信息搞乱中国人的意识形态来瓦解中国人的价值观,从而导致中国人的信仰扭曲、思想混乱、人心动荡、社会秩序崩溃,进而打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这些都影响着职业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可以肯定的是,我国职业院校大学生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和意识形态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出现了部分同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世界观理念模糊、价值观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意识太差、没有责任心、社会适应能力太差、羡慕分子肮脏的生活。“恨爹不成刚,恨妈不成玉”是部分同学内心真实的写照。

2.教育对象的转变。目前,职业院校的大学生都是90后,70%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烙下21世纪的鲜明印记。一方面是具有独立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另一方面具有虚荣自满、贪图享乐、自私自利等缺点,他们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太差。而我国廉政文化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能再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强行地灌输给学生,更不能权威性地干涉学生的行为,需要学生自己对自我认知能力作出判断。另外,随着职业院校的逐年扩招,学生综合素质急剧下降。这些原因都给学校的廉政文化教育带来很多问题。目前,现有的工作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引入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及价值观和专业的工作方法,可以为职业院校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路。

(二)我国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1.理论与现实脱节。现在的政治理论课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都强调塑造一个“完美的人”,强调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同学们智商都没有,审美观随着社会的阅历加深而提高,但是道德观及价值观在却在日益消减,“官二代”、“富二代”、“土豪”一直是同学们膜拜的对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职业院校面临的最大问题。虽然辅导员及政治理论课教师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效果非常不理想,他们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分析得不够透彻,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过于乐观,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粗暴不科学,造成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厌恶及对廉政文化学习的反感。而将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及工作理念运用到廉政文化教育中是一种新的尝试,是夯实廉政文化教育的基础,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

2.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的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1)辅导老师霸权主义式不接地气的说教让同学们听着口服心不服。(2)班委以开班会批斗会为主,上纲上线。(3)同学们之间没有友情,落井下石者居多。(4)辅导员和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权威性迫使学生压抑心中的不满与困惑。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和手段加大了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的难度,其效果自然不好。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式在进行廉政文化教育的时候,就必须在社会工作实务活动中浇注自己的感情,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地感染人、打动人、贴近人、温暖人是新形势下廉政文化教育理念和社会工作理念方法相融合的主要方向。

二、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促进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观念更新

社会工作理念为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观念的更新提供新的动力和新的视角。起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是伴随着贪腐、犯罪、吸毒等社会问题而产生的,它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和帮助人的工作。社会工作最核心的理念是“助人自助”。社会工作在实务中主要是帮助学生自我评估、自我认知,提升自我潜能,寻找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有利于学生自己以后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社会工作“助人自助”、 “平等与尊重”、“接纳原则”三大专业理念对促进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观念的更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借鉴“助人自助”理念,尊重大学生的的主体地位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依靠学生自身的能量解决自己在生活、学习及与同学们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核心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社会工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组织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廉政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

因此,要在廉政文化教育中引入“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核心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协助学生提高自我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提升对事物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力,这是对“助大学生自助”的落实,也是落实廉政文化学习的根本要求,是把廉政文化教育的精髓装进大学生头脑的有力保障。

(二)强调“平等与尊重”理念,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人格

职业院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人格。要尊重学生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表达的能力。社会工作“平等与尊重”的工作理念,能改变原有教育者的霸权、权威、专制、控制的工作方法,更要凸显新型工作模式下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社会工作必须尊重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朋友,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社会工作在塑造学生独立人格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有服务社会的信念,协助学生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培养拒腐防变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热爱学习,使大学生的廉政文化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运用“接纳原则”理念,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力

社会工作的“接纳原则”,是保持尊重和宽容。社会工作实务工作中要求我们必须从内心真诚对待所有的服务对象,不管服务对象做了什么我们都要保持一颗热情、真诚的心,对服务对象采取尊重和接纳的态度,接纳意味着社会工作者不因为服务对象的年龄、性别、社会地位、伦理道德等对他们采取歧视或者是拒绝提供专业服务。对所有的服务对象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协助服务对象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增强服务对象对生活的幸福感,是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的最基本的要求。对社会工作者而言,对服务对象的接纳是一种一贯和统一的原则和最低要求。

目前,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基本上是由辅导员和政治理论课的两课教师承担,这两种教育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已经固化了,他们以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来驯化教导现在的学生树立他们那个时代所谓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观点和理念对于90后的大学生好像是在进行历史文化的普及高不可攀,五六十年代人的思想观念与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时,他们就会祭起权威的大棒对90后大学生进行鞭策,因此当学生出现伦理道德、同性恋等问题的时候,辅导员和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很难做到对学生的接纳,甚至于简单粗暴地对学生的人格、人品进行攻击,然后就是大会批小会训,甚至于拿这样的事情对全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院校每年都有学生因为早恋或者是丢掉生命。在这一点上,社会工作者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就能显示出自己的专业优势了。假如两个学生是同性恋,其中一个学生已经知道他们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伦理标准,他决定改正他自己的行为,离开了另外一个同学,然后另外一个同学求助社工时,你该怎么办?帮助他吗?本来自己就不赞同同性恋,可是当他来寻求你帮助他时,他就是你的案主,你要公平对待他,不能歧视,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有尊严,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们、接纳他们。另外社会工作者必须要遵守保守秘密原则。保密是指社工之间的心照不宣或明言告诉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样,案主可以放心地向社工讲述自己的真实生活,社工则要严格地为案主保守秘密,如果社工人员泄露了案主的一些秘密而给案主带来伤害,案主可以向有关部门工作人员。

三、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与社会工作有机融合的模式

职业院校加强对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方面在教育内容上以权威性灌输概念,强迫大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教育方法上采用集中控制手段,习惯于代替大学生做决定,强迫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随着学生获取的信息量的增加,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要求。引入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对于解决前面所提到的问题有很好的帮助。

(一)个案工作融入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

将个案工作方法融入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就是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学生建立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的工作技巧挖掘学生自身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服务,目的在于协助学生认识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和社会资源,完善自我,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工作者要在学生中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协助学生提高廉洁从政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促使自己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奋发有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观念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进一步改进。因此个案工作方法的运用,能改进廉政文化教育工作方法的单一性,增强工作方法的灵活性,使其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二)小组工作融入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

将小组工作方法融入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加强团体性协作,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小组工作,是通过小组工作者的协作和小组互动过程,使参加小组的学生获得行为的改变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并达到小组工作的预期目标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小组工作与个案工作的方法不同,个案工作强调的是个体,小组工作强调的集体力量,小组成员之间通过集体活动,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共同成长。小组工作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爱好及不同的能力可以组建不同的廉政文化社团。例如充分利用学校、学院、专业QQ群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廉政文化家园,及时普及的基础知识;利用艺术系喜欢表演的个性,成立廉政文化艺术团,征集廉政漫画,自编廉政短剧,用通俗精炼的语言阐述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大学生在参加小组活动中,借助小组力量挖掘自己的潜力,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与他人和睦相处,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现在的班级活动和集体活动相比,小组工作更具人性化,更能适应学生的发展,廉政文化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三)社区工作融入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

将社区工作方法融入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社区工作是一种宏观的工作方法,以社区为主体,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在社区开展工作,通过社会工作者对社区居民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的宣传,使社区居民认识的危害,劝导家人远离腐败贪污,还社区居民一个温馨和谐的社区。对于职业院校大学生而言,学校就是一个“大社区”,同学们每天生活在这个“大社区”,非常容易受到校园里各种环境的影响,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安全、和谐、温暖的学习环境。

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是现代职业院校通用管理模式,学生在学校与外界联系非常少,从学生的发展趋势上看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社区可以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组织社会调研、廉政文化大讲堂、廉政知识宣传、廉政文化演出等活动,听取社会不同职业、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个体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树立廉洁奉公的典型并进行大力宣传。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及社会的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使其廉洁意识进一步提高,同时学会在活动中用双眼去观察社会百态,用大脑去思考国情、民情,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中,这对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李立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J].求是,2013(24):14-19.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篇(8)

于漪的教育信念有三方面: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二是教文育人的价值观,三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性质观,三者构成她教育观念的核心系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是她生命的原动力,“作为中华儿女,我深感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为基础教育的一名普通教师,这种忧患意识与使命意识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奉献是教师的天职,也是一名炎黄子孙无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成了我的人生名言。我体会到,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需要以整个生命拥抱的伟大事业,教师应该拥有这样的人生标杆和生命境界。”[1]因此,“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成为她终生奋斗的目标、始终不变的精神追求。是她从事教育工作伊始就拥有的远大理想。而教文育人是她对语文教育价值的思考,是语文教育价值观。她认为“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人,语文学科就是要树立‘育人’的大目标,既教文又育人,要全面培养学生。”[2]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性质观,是于漪老师近20年的探索。她提出“给语文教育定位,先得给语言定位,给汉语定位。……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工具属性,而且有人文属性。”[3]观察三者关系,发现于漪老师拥有的强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她把教育工作、教师职业与国家兴亡、个人生命融合在一起,构成她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产生的强有力的动力,促使她带着坚定的信念、强烈的热爱之情与坚强的意志从事着教育事业、教育改革并乐此不疲,成就了“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孔子般的人生境界。如此的人生追求带领于漪老师深入语文教育实践,探索语文教育的真谛与奥秘,使她明确了语文教育就是在教文中育人的大方向,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经过长达20年的研究,形成了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性质观。“在语文教育观念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是性质观,它统率语文教育的全局,决定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由此而引发目的观、功能观、承传观、教材观、教法观、质量观、测试观、体制观等等一系列观念。”[4]据此,她的语文教育观念体系得以建立。因此,我认为,这三方面构成于漪老师的教育信念的核心系统,而目的观、功能观、承传观、教材观、教法观、质量观、测试观、体制观等等一系列观念是边缘系统。

分析于漪老师核心的教育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我认为有以下两点。一是时代与学习经历的影响。于漪老师曾对自己的成长历程做这样简要描述:“我1929年出生于历史名城江苏镇江。长江水哺育我成长,金焦二山秀丽饿景色给我以良好的熏陶,满眼风光的北固楼在我心中播下了忧国忧民的种子,中华文化的熏陶使我在少年时代就有了美好的憧憬:做一个对国家真正有用的人。”“在中小学读书是认真而努力的,十分幸运我碰到了好老师,……‘做一名深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好老师’,在许多优秀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我立下了这样的志向。”[5]从这些言语中可知,在于漪老师成长的时代与中小学的学习经历中,“忧国忧民的种子”、“做一名深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好老师的志向”已深深地根治在于漪老师的意识中,对她日后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是“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不懈研究。于漪老师说她做语文教师的两根支柱就是“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我勤于学习,博采众长。重要的理论反复学,在世界发达国家与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来认识教育的地位、价值、功能与走势。……我认识到,就学科论学科,往往陷入鸡虫得失的纠缠,挑出圈子看问题,站在时代的高度,战略的高度,视野就开阔得多,思考就深入得多。由此,我坚定不移地确立了教文育人的信念。”[6]而“人文说”的提出恰恰体现了于漪老师对教育实践问题的关注与教育研究的不懈追求。如此深刻的学术思考是于漪老师近20年的不断探索,三次大的进展与突破中形成的,标志着于漪老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实践理论体系。

上述研究表明,于漪老师个人的教育信念是其语文教育实践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主要是源于于漪老师在教育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并结合教育理论不懈地研究问题,把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她个人的教育信念。而明确的教育信念作为她教育实践的指导性观念,会派生出灵活与多元的教育行为系统,产生无限生机的教育效果。因此,她的教育教学经历充分证明了一个追求卓越的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规律。这对于职前教师教育、入职教育与职后教师培训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即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是一个优秀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在关注教师教育行为产生的效率,注重教师教育行为的培养与培训的今天,重视教师的教育信念的养成应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2][3][4][5][6]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64、59、60、1、6、56-57、59.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篇(9)

1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与现代化科技的迅速发展,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同时,对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安排有了崭新的内容。大众更富裕,精力更充沛,也更加需要安全、健康、舒适、长寿,人们对生活安宁、社会安定、家庭及社区的安全格外重视,这表明大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安全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安全成了文明的象征。

2 人们对安全的认识

人们对于安全的认识往往比对事故的认识难度大,因为事故比较直观,对人们的影响比较深刻,人们容易从其危害中加以认识。而安全给人们的印象是同事故相对存在的,只有社会属性,没有自然属性。长期以来,人们对安全的认识虽然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索与探讨,但多数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没有深入到安全的内在联系中加以认识,目前人们对安全认识大致有如下五种类型:

(1)从事故的危害中认识到(2)从安全与事故的相对存在中认识到(3)从安全与事故之间的联系中认识到(4)从安全内容的扩展中认识到:其一,安全是指人的身心而言,不仅仅是人的躯体不伤、不死、不病,而要保障人的心理、生理的安全与健康;其二,安全涉及的范围超出了生产过程、劳动生产的时空领域,拓展到人能进行活动的一切领域,可以延伸到人能生活、生存的一切地方;其三,人们随着社会文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程度不同,对安全需求的水平和质量也不同。(5)从安全的存在中认识到。

3安全价值的观念性

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价值观,如经济效益观念、时间信息观念等,体现了对传统生产型企业管理观的突破,为实现企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这些观念也同样适用于安全生产。如果人们能够树立起安全新观念,将大大提高安全的价值,为现代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1)安全的战略观念(2)安全的市场观念(3)安全的竞争观念(4)安全的服务观念(5)安全的素质观念(6)安全的开发观念(7)安全的信息观念。新型安全观念的建立,能够拓宽安全工作的思路,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安全具有广泛的价值,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断提高的,它既具有生存价值、经济价值,也具有社会价值、政治价值和理论价值。

4 安全观的发展[1]

人们习惯上将生产领域中的安全技术称为是安全。如果将以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的大安全,将仅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这就是科学的大安全观。

安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公众崇高的伦理和公德。从本质上看,没有人类的安全就没有世界的和平,也就不可能造就人类的幸福乐园。安全的程度和质量,可以用安全科技和安全文化的水平来衡量。安全科技与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又取决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及大安全观的确立。我国的安全和减灾界专家认为,树立新世纪的大安全观,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近年来,我国每年意外事故与灾害死亡人数高达10多万人,“九五”期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的第四次事故高峰,五年内共夺去50余万人的生命。各类事故引发的原因,70%以上是由于人的“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其根本问题在于企业领导、职工和社会大众缺乏应有的安全文化知识,安全素质低,安全意识薄弱,不懂基本的安全法规,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自救能力等。因此,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大安全观,应成为社会的当务之急,也是国家的战略之策。

4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本质原因的分析中所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能够为事故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事故的预测预防,为改进安全管理工作,从理论上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

4.1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有文献将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归为事故因果论,而把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归为管理失误论,把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归为因果连锁理论作单一的叙述。

4.2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

有关文献仅对威格里斯沃思模型、瑟利模型、劳伦斯模型、撒利模型作过简单的叙述,没有对模型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

4.2.1比较分析

威格里斯沃思模型提出人失误构成了所有类型事故的基础,仅从人的简单层面对模型进行了分析。而瑟利模型不同于威格里斯沃思模型,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分析事故致因的理论。但两者都认为如果没有人的失误就不会有事故发生。劳伦斯模型是在威格里沃斯和瑟利等模型基础上提出来的,针对金矿企业人失误为主因,适用于类似矿山生产的多人作业生产方式。撒利模型不同于前几种模型,根据操作者应处理信息的性质进行分析,操作者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信息量过大势必导致人失误。

4.2.2理论发展前景

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主要是从人的失误对事故进行考虑的,由于人的失误是很难全面分析清楚的。所以该类理论模型可望在未来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4.3能量转移论与两类危险源理论

有关文献对能量转移论仅作单一的论述,两类危险源理论是最新的理论研究,是在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有关文献并没有对两个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4.3.1比较分析

陈宝智教授在对系统安全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1995年提出了事故致因的两类危险源理论。该理论认为,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并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理论对能量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具体的预防事故措施。在现实中的意义较大。

4.3.2理论发展前景

此两理论把事故都归因于能量的意外释放,仅适用于存在能量以及能量的载体因素基础上,对于管理、人因等都无法用能量的观点分析。但两类危险源理论的发展前景空间是可观的。

5安全的属性

5.1安全的自然属性

所谓安全的自然属性可从两个方面讨论:其一,安全是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或者是由生命及生的欲望决定了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是天生的,是安全存在的主动因素。其二,安全是人类对天灾的无奈以及新陈代谢、生老病死的规律不可抗拒,使人们不得小把生命安全经常提到议事日程,这虽然是被动因素,但它与前一个主动因素相结合,就决定安全是古以来人类生活、生存、进步的永恒的主题。

5.2安全的社会属性

安全的社会属性也可以从政治及经济两方面来阐述:自从人类有组织活动以来,社会安定、有序、进步始终是各社会阶段追求的目标,而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安全,这是社会促进安全的主动因素。但是,人类的社会活动,例如:政治、军事、文化、社交,有的对安全直接起破坏作用,有的问接影响着安全;人类的经济活动.

6奖惩结合的经济激励法[2-3]

任何工作要高质量的完成。必须有明确的目的、目标。在工作中引入目标激励和奖惩机制正是为了充分调动每位安全生产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利用经济手段来激发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源动力。使安全生产目标与每个人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让实现目标者得到应有的物质激励。让达不到目标者丧失物质利益。从而指引员工的行为与企业追求的安全生产目标相一致。确保整体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6.1安全生产目标激励和奖惩机制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

发电厂作为电力能源系统的首发点.承担着生产电能的重任,社会责任重大,安全生产工作繁杂,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在2008年年初南方罕见冰冻灾害中就凸显了发电厂的作用。但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如何确保发电厂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谈谈安全生产目标激励和奖惩机制在发电厂的应用。

6.1.1 安全生产目标激励和奖惩必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1)建立完善、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责任明确,目标清晰,无遗留、不重叠”是建立发电厂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原则。发电厂的管理模式确定以后。各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基本明确,但在责任制里要对安全生产方面的奖励、考核条款进行明晰。并在实际工作中要确保奖惩的刚性。

(2)各类安全方面的奖惩制度必须完善。

建立发电厂安全生产方面的奖惩规定.对各类不安全事件、违章下岗条款、习惯性违章界定以及生产方面的考核细则进行明示,实现考核有据可依、奖励有章可循。

(3)各岗位安全生产目标必须简单清晰。

发电厂安全生产目标体系的建立。传统的做法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即上级单位确定发电厂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发电厂再将该目标按照层级管理原则,进行细分,落实到各个部门(车间)、各个班组(工区、分部)以及各个岗位上。但如何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将发电厂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全部分解到各个岗位上。实现各岗位目标对发电厂目标的直接支撑,同时推行以岗位为轴心的管理模式.强化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员工有目标、目标有人管,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将各个岗位的目标分实行100分制,对构成岗位目标的子目标按照重要性的程度进行合理赋分。对每个岗位的子目标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形成员工有岗位、岗位有目标、目标有奖惩、奖惩必兑现。

发电厂的安全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安全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各级人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保持如临大敌的工作态度。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兢兢业业、扎实肯干。才能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并在实践工作中创造性利用安全生产目标奖惩手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一方平安,确保发电厂的生产安全、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社会繁荣提供基础能源保障。

7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7.1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及其层次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先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于1986年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提出。1991年出版的(INSAG-4)报告即((安全文化》给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和物资财富的总称,安全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证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有关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应该是企业经过长时间的管理和运作影响员工的精神层面并通过员工的个人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从属于企业文化,是企业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的观念,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分为企业物资安全文化和企业精神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为分析方便可以把它具体化为四个层次:(1)安全物资层次:这一层次是个很具体的概念,它包括企业生产、生活所用到的各种安全防护工具和劳动保护品等,(2)安全技术层次:它包括所有与企业安全生产相关的科学技术,科技文献、音像制品等。(3)安全法规制度层次: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与安全有关的社会制度、法律制度、各种政策体制等和企业制定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共同构成了这一层次-(4)安全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层次:这是最抽象的一个层次它包括企业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和安全价值观。前两个层次(安全工程设施、安全技术等)称为安全的硬手段,后两个层次(安全管理与法制、安全教育等)称安全科学的软技术。企业的事故预防不仅充分依靠安全的硬手段,更需要安全科学的软技术。

7.2企业安全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是一种以人与人组合为基础的生产经营活动主体,其生产经营行为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所以企业安全生产的战略选择都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以企业安全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企业安全文是一个涉及到企业能否安全生产和稳定发展的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1)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企业在实践中将自己的所倡导的安全价值理念严格实施使这种价值理念成为指导企业和员工安全生产的灵魂,例如某名企为保障安全生产自动撤掉有安全隐患的生产线以实际行动为其员工树立了。安全第一”的价值理念,(2)企业安全文化是实现企业安全制度的重要思想保障。企业安全文化对员工的约束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入安全制度与安全法规等,另一种是内在的社会道德和价值理念,(3)企业安全文化是实现企业安全制度创新的理念基础。企业员工的安全价值理念体现了企业安全制度的要求,反过来员工的安全价值理念也可以反馈给企业从而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和制度的创新提供源泉。

从上述三点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对企业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其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内企业的安全文化还处于空白或起步阶段。由此给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例如有些煤矿井下负责打锚杆工人经常偷工减料,把偷工剩余的锚杆拿回家,后来管理者改变制度派人专们检查核实打锚杆的数量并在井13严格检查出来的材料。工人是不敢偷料了但偷工的事却来了,本来两米长的锚杆打进岩石里是很费功夫的他们就把一根锚杆截成好几段,把小段锚杆放入打好的岩石孔上紧托盘。从外观上是看不出来的,但又不能进行破坏性检查将锚杆拔出。这也许会有人说是没有一个好的监管制度,要知道即使是最完美的制度也会有漏洞如果没有安全文化观念上的约束制度约束实际上就难以发挥作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的同时也在提倡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也就是基于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篇(10)

作者简介:董仁忠(1969-),男,湖南怀化人,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科研人员,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雷世平(1962-),男,湖南长沙人,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农村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9-0004-06

职业教育观念这一概念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各种研讨会上,在各种文献中,在各种利益相关者间,人们动辄说应该确立(或转变)什么样的职业教育观念。每当人们追究、剖析引起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诸多困境和问题的成因时,通常会想到把落后的职业教育观念作为一条重要的制约因素。然而,迄今为止却没有任何文献专门对其开展深入地研究。难道是因为人们对职业教育观念这一概念已经达成共识不需要再探讨了吗?事实却不是这样。对于什么是职业教育观念,人们的理解往往有很多歧义,也没有人能对“职业教育观念是什么”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本文意在对与职业教育观念相关的原则性问题进行概要性论述。对职业教育观念进行探讨,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为了较为全面地把握、深入地认识职业教育观念,本文试分别对职业教育观念的内涵、演变、特点、主体及其与职业教育制度的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职业教育观念的内涵

由于人们对“什么是观念”这一问题的认识不一致,因此要明确什么是职业教育观念首先要从人们对观念的理解和认识谈起。

观念原本属于哲学的范畴,最早使用这个概念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柏拉图那里,观念是以理念的形态出现的,是指事物的本质和共性。在德国的古典哲学中,观念成了哲学体系的核心。康德认为理念是指对象不可能在任何经验中表现出来的那些必然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从解决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出发,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观念的东西是物质的东西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遵循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原理的。

然而,人们的观念不一定总是正确的,还会有错误的认识和反映。人们的观念还和个体的价值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观念负载着价值观。通常人们对同一个对象之所以产生不同的认识,那是因为人们的观念总是和特定的价值标准以及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这种特定价值观和信仰的形成又是和特定的文化传统、地理历史环境以及民族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按照既定的价值观选择、接受外部世界的信息,形成自己的观念。另一面,尽管人们的观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形成,会“定型化”和“模式化”,不会轻易变化,然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们的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意识和观念的变化来源于外在物质生活的变化,“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所以说,观念是特定条件下的产物,与人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地理条件、文化传统以及民族特点等紧密相关。

观念不仅能反映客观物质世界,而且能指导实践。在谈到观念对实践的作用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观念地存在着。”[3]人们常说,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正是这个道理。

为了更为准确地认识观念,还必须把观念和人们的思维、思想严格区分开。观念总是和人们的思维方式渗透、交融在一起的,与人的心理现象相联系。思维方式是反映人们的认识能力和特征的思维要素结构,是由逻辑结构、观念结构和情感结构组成的。[4]其中,观念既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又是终点。不同的文化传统观念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又产生不同的观念。观念不同于思想,尽管有人把观念和思想相等同,但严格来讲,观念不同于思想,与“思想”一词相比,观念应该是更高层次的范畴。思想和观念都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但通常“思想”更理论化、体系化一些,观念涵盖面更大,应该包括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观念的认识,有助于我们科学地界定职业教育观念,是探讨职业教育观念这一概念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观念的认识,对于我们准确把握职业教育观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是界定职业教育观念内涵的重要依据和理论基础。然而,该如何准确地界定职业教育观念这一概念呢?

在属概念的选择上,选择观念作为界定职业教育观念这一概念的属概念是恰当的。本文结合对观念以及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特征的认识,采用内涵定义的方法,对职业教育观念这一概念定义如下:所谓职业教育观念,是指人们关于职业教育的观念,是人们对职业教育所持的相对稳定的、定型化的认识和反映,是与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根源于人们的实践、文化传统、地理历史环境以及民族特点等。对其含义可以作如下理解:

职业教育观念有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职业教育观念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落后的职业教育观念阻碍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观念与人们的思维方式紧密渗透、交融在一起。职业教育观念往往影响着人们的职业教育思维,职业教育思维也会反过来制约职业教育观念的形成。这也是职业教育观念之所以能够指导职业教育实践的重要原因。

每个时期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有着极大的不同。职业教育观念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与特定的价值观、信仰紧密相关。这些特定价值观和信仰的养成不仅与特定时期职业教育实践及其制度直接相关,而且还与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传统文化观念、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人们的总体素质等领域紧密联系。

职业教育观念具有相对稳定性。它一旦形成,就会“定型化”和“模式化”,成为人们的共享信仰,不会轻易变化。如果人们偶然产生一些关于职业教育的想法,而这种想法只是短暂地得以保留而不能被长期坚持下来,那么这些想法就不能被视为职业教育观念。反之,如果这些想法能够被人们长期保留下来,那么它就会形成为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

职业教育观念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已经系统化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是职业教育观念的重要构成,但不能说职业教育观念就是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比如陶行知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就是系统化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也是职业教育观念。

从外延看,职业教育观念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本质观、功能观、时空观、主体观、目标观、服务观和课程观,等等。此外,职业教育观念既可以是个人的职业教育观念,也可以是特定群体或集体的职业教育观念(一种总体意义上的认识)。在理论研究中,如果没有特意指出是研究某个人的职业教育观念,一般而言,它往往是特定社会中某一群体或集体的职业教育观念,而不是某个人的职业教育观念。

二、职业教育观念的演变

很显然,在我国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不同。通常人们说起的职业教育观念,如果没有特意指出是哪个时期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当然它是指当今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并不包括近代乃至古代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这是首先必须说明的。

在纵向的历史背景下对职业教育观念的演变历程(古代至近代)进行探讨,有助于增强对职业教育观念演变规律的认识,从而对如何实现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观念创新这一重大课题的解决不无助益。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人类出于为了自身的生存以及物质资料生产的本能需要,就已经开始了职业教育的实践,但当时人们的职业教育活动是和极其原始的生产活动融合在一起的,学徒制是当时职业教育活动的形式。这一时期,人们开展职业教育的目的仅仅是出于积累和传承劳动经验的需要,它是一种自然状态的职业教育。也因此当时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处于萌芽状态,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也比较单一。

在近代以前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农耕经济发达,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以及人们秉持着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价值观,特别是统治阶级确立了以轻视技术和技术人才的儒家文化为主导思想,职业教育仍然停留在和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徒制形式,以学校形式开展职业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没有形成,鄙视技术人才和职业教育的观念严重,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依然淡薄,更缺乏系统的职业教育思想。尽管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荀子、颜之推和墨子等少数思想家在他们的政治思想学说中提出了一些可贵的职业教育观点,然而这些观点不系统,并且受到儒家文化的钳制,没有被人们(特别是决策者和政治家)广为接受,因此这些观点显得是那样的无力。虽然在原始社会末期,教育就已经从生产劳动中逐渐分离出来,但这种教育与职业教育无关,是以传承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儒家文化为主要职责的,是为政治服务的,是普通教育。

只是到了近代特别是中英鸦片战争以后,随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腐败的清政府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统治阶层的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等提出了要学习西方技艺,发展现代工业。于是,为了培养实用人才,就开始了实业教育的实践,各种类型的实业学堂也开始得以兴办,特别是在清朝末期清政府颁布的教育改革新法令壬寅学制中第一次破天荒地把实业教育纳入到了学制系统中,中国终于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历程。尽管发展实业教育的初衷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尽管统治阶层仍然认为接受职业教育是劳动阶级的事情,对职业教育还有严重的偏见,然而与以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相比,这一时期是人们职业教育观念发生根本转变的关键时期,人们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得到了空前地提高,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摸索也逐步深入,清末洋务派和维新派的职业教育观念逐渐系统化,从而最终导致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观念。从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观念形成的渊源看,最初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更多是外生的,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仅为少数政治家和教育家所认可,是外生性职业教育观念。

从职业教育观念演变历程分析来看,不同时期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是不一样的,职业教育观念的内涵也不同,一概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外来冲击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对于实现职业教育观念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职业教育观念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职业教育观念与职业教育制度

探讨职业教育观念和职业教育制度的关系非常重要。梳理、分析它们的关系,不仅有助于认识职业教育观念本身,而且有助于解释职业教育观念到底是如何影响职业教育制度的。本文试图先分析职业教育制度的构成要素,再对职业教育观念和职业教育制度的关系进行探讨。

先对职业教育制度进行分类。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作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的划分,可以把职业教育制度也区分为正式职业教育制度和非正式职业教育制度。正式职业教育制度通常是指那些具体表现为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条文等的职业教育制度。它是有形的,也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职业教育制度。非正式职业教育制度则是指人们在长期从事或参与职业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无意识形成的、与职业教育活动有关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它以文化的形式对职业教育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它是无形的,是人们潜意识中遵循的规范体系。由此可见,非正式职业教育制度中的诸多构成要素是以观念形态呈现的,职业教育观念和非正式职业教育制度的关系非常密切。

其实,针对观念和制度的关系,一些新、旧制度经济学家已认识到了观念和制度的紧密关系,特别是诺斯更是明确指出了非正式制度来源于文化传统等。旧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甚至就把制度看作是“思想习惯”,认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是“对于所有人而言普遍和稳定的思维习惯”。[5]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指出:“非正规制约源自于价值的文化传统,来源于用于解决具体交换问题的正规规则的延拓与应用,也来自于解决简单协作问题的方案。总体来讲,它们对制度结构具有普遍的影响。有些有效的传统(如勤劳、诚实、正直)能降低交易的成本,且能使复杂的生产交换成为可能。”[6]诺斯说的“非正规制约”就是通常所说的“非正式制度”,是基于文化传统的非正式制度。

然而,为了弄清楚职业教育观念和职业教育制度的关系,可以把职业教育观念分为内生性职业教育观念和外生性职业教育观念。

内生性职业教育观念主要是指那些基于“本土”的职业教育观念,是特定地域人们在长期的实践(特别是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受到本土文化传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影响而形成的。它带有浓厚的文化传统烙印,它一般是特定地域、地区或国家人们形成的集体观念。某种程度上,内生性职业教育观念已经被广泛的人群所接受,成了他们的惯性思维,因此内生性职业教育观念往往又成为阻碍人们进行职业教育观念创新及制度变革的重要因素(同时,我们又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内生性职业教育观念都是阻碍变革的因素)。比如在我国,鄙薄和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就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内生性职业教育观念。结合对非正式职业教育制度的分析来看,内生性职业教育观念和非正式职业教育制度在构成要素和功能等诸多方面有诸多相似点。其一,两者都与职业教育有关;其二,两者的形成有赖于长期从事或参与职业教育活动;其三,固有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基本上都是两者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四,两者都以文化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规范着人们的职业教育行为。

可以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内生性职业教育观念以非正式职业教育制度形态存在,起着维持现行职业教育制度的规范性作用,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内生性职业教育观念就是非正式职业教育制度。

外生性职业教育观念主要是指借鉴外来的影响(包括外来文化、其他地域和国家的职业教育文化和经验等),通过对内生性职业教育观念的改造,并结合自身的实践、文化传统、地理历史环境等而生成的。对外生性职业教育观念而言,正是因为外生性职业教育观念主要来自外部的影响,与人们传统的并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内生性职业教育观念不符,最初只是个别人或少数人(特别是决策者、政治家、教育家以及先进的科研工作者等)的意识,而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和共享,也因此外生性职业教育观念不能被视作非正式职业教育制度。然而,如果它一旦被决策者所认可和接受并转化为他们的职业教育观念,如果被决策者采纳并转化为正式的职业教育制度,那么这些外生性职业教育观念就会在更大的范围内逐渐被人们所熟知。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如果这些职业教育制度安排产生的绩效符合职业教育制度安排的原有期待,就会强化那些当初作为职业教育制度变革指导思想的外生性职业教育观念,并逐渐向内生性职业教育观念转化,成为人们的普遍信仰,以文化的形式发挥着非正式职业教育制度的功能,并最终成为人们的内生性职业教育观念。而如果这些绩效不符合职业教育制度安排的原有期待,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和拒绝,最终消失。以“大职教观”为例,它最初就是由黄炎培先生在借鉴国外发展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外生性职业教育观念。

可以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外生性职业教育观念往往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制度变革和创新的力量,它一旦被广为接受和改造,就会逐渐向内生性职业教育观念转化,最终演变成为内生性职业教育观念。

尽管如上分别从内生性职业教育观念、外生性职业教育观念和职业教育制度的关系进行探讨,但实际上彼此间关系和作用机制却非常复杂,往往是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者关系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四、职业教育观念的特点

不同于其他观念,职业教育观念有其独特的地方。分析职业教育观念的特点,有助于区分职业教育观念和其他观念的差异所在,也有助于人们更进一步地从整体上地把握、准确认识职业教育观念的内涵及其形成和演变机制。

生成性。职业教育观念不是人们一生下来就确立的,是人们在生活、实践(特别是从事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工作)中逐步积累经验而形成的。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生成性特点告诉我们,对个体而言,一个人职业教育观念的形成,与他(她)所处的环境有关,与职业教育声望有关,与他(她)接受的学习有关,与他(她)从事的工作有关,等等,这也是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之所以出现差异(不仅包括具体内容而且包括深刻程度)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还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环境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是一个不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相应地,为了促使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更新,也必须从诸多方面入手综合地采取各种措施。

相对稳定性。人们特定的职业教育观念一旦形成,就不可能轻易改变,人们总是倾向于固守已有的职业教育观念。然而,如果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外在条件足够成熟,人们内在地创新传统职业教育观念的要求足够迫切,或者有冲击观念的重大事件发生,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就会随之逐渐发生改变。“大职教观”的提出和确立,就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职业教育观念相对比较稳定,所以人们普遍地感到变革陈旧的职业教育观念比较困难,也因此当前人们在探讨职业教育发展和变革的对策时常常会首先想到推进观念的创新。

民族性。它是指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都无一例外地打上了特定民族的烙印,是和特定民族的社会生产力、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教育传统、传统价值观以及人们所在的地域环境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难想象,在社会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民族中,终身职业教育等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观念能被人们所拥有。某种程度上,当两千多年前的樊迟向孔子“请学稼”时,孔子“小人哉,樊须也”的回答就成了人们轻视有关生产劳动的知识技能以及轻视职业教育的认识论原罪。从汉朝儒家思想真正成为中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以来,“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已经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这一传统价值观更是为人们轻视劳动、轻视技术人才以及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找到了很好的注脚。还有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也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我国,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就生成于这种带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文化环境之中。职业教育观念这种民族性特点的存在也使得职业教育观念表现出一定的延续性。就算是外生性职业教育观念,尽管它主要来自外来的影响,但它也是在和本民族文化、价值观等各种本土因素相结合的基础上而产生的。

历史性。职业教育观念不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民族性等特点,它还具有历史性,总是带着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特色。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之中,也就是说,特定的职业教育观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所处时代的要求和特征,不同时代赋予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以不同的内容。以我国近代不同历史时期――洋务运动时期和维新运动时期为例,洋务派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出于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目的,兴办实业学堂,强调“西学为用”,认为职业教育的作用是“自强”、“求富”;维新派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出于适应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积极鼓吹改革教育,发展实业教育,高度评价职业教育的作用,认为职业教育是实现君主立治、“大同”社会、富强之国的工具。近年来,我国一再强调职业教育要拓展服务范围,这一观念的产生和形成也是由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所决定的。

就其存在形态和影响方式而言,职业教育观念还具有潜在性特点。除一些已经系统化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外,对于个体而言,如果要问人们具有什么样的职业教育观念,如果要问职业教育观念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职业教育行为的,也许很难回答。这是因为通常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具有潜在性、隐蔽性和模糊性等特点的缘故。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是介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

五、职业教育观念的主体

说起职业教育观念的主体,顾名思义,首先就要问“是谁的职业教育观念”。也许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因为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有对职业教育表明看法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教育观念,不管他(她)的看法是对还是错。然而有一个问题很重要,那就是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比较大的是哪些人的职业教育观念。

笔者对79位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包括少数副校长)和70位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问卷调查发现(如表1、图1所示),{1}在统计“如果说观念是决定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你认为谁的观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最大?”答案时,采用五级记分,使用SPSS11.5统计,按照分值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统计结果如下:(1)认为职业教育决策者(主要包括政策制定者、主管官员和校长)的观念对职业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总分值为598,均值为4.01±1.157;(2)认为用人单位的观念对职业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总分值为501,均值为3.36±1.110;(3)认为学生及其家长的观念对职业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总分值为496,均值为3.33±1.353;(4)认为社会大众的观念对职业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总分值为411,均值为2.76±1.417;(5)认为职业教育教师的观念对职业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总分值为323,均值为2.17±1.243。

表1 不同主体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程度

图1 不同主体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程度

注:1表示“学生及其家长”;2表示“用人单位”;3表示“职业教育决策者,主要包括政策制定者、主管官员和校长”;4表示“社会大众”;5表示“职业教育教师”。

相比较而言,由于职业学校校长和教师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的实践,他们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和认知要比其他人更为深入、准确一些,因此,他们的回答应该说较为准确地回答了“谁的职业教育观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比较大”这一问题。基于此,并结合对如上调查结果的分析,不管是从确立新的职业教育观念还是从职业教育观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来说,依其重要性程度,首先,职业教育决策者拥有什么样的职业教育观念是最重要的,如果职业教育决策者的职业教育观念滞后,那么一切将无从谈起;其次,用人单位的职业教育观念和学生及其家长的职业教育观念几乎同等重要,他们往往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取向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再次,才是社会大众、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2.

[4]翟华,张代芹等.观念世界探幽[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4.

[5]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39.

[6]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43.

上一篇: 监事辞职信 下一篇: 小学体育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