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交流发言材料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25 17:17:26

社区交流发言材料

社区交流发言材料篇(1)

大家好!我叫xxx,非常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参加这次论坛,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我想社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社区文化阵地使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家喻户晓,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使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居民的心中。

社区交流发言材料篇(2)

计岭市场,于1999年由计岭经济合作社建成使用,深圳市好百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承包经营,在200年10月被选定为镇创建食品安全样板市场的试点市场。该市场建筑面积3008平方米,有固定铺位30间,摊档45个,其中猪肉摊档13个,蔬菜摊档20个,水产摊档3个,水果摊档3个,熟食摊档3个,豆腐摊档1个,其他摊档2个。

计岭市场于10月开始创建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共投入40多万元,各项硬件设施按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验收标准升级改造。通过升级改造,该市场增加了车辆停放区、消费者投诉箱、公称、消防器材、咨询服务台、高标准熟食档、三鸟档等设施,场内软、硬件设施和管理较改造前都有了明显改善,场容场貌焕然一新:一是场外悬挂了大型食品安全宣传广告牌,场内张贴宣传横幅、图画,并安装了电子显示屏,让群众实时了解各样商品价格、质量等情况;二是场内各经营店铺和摊档均按要求做好了持证经营、亮证经营和明码标价;三是市场管理办公室能按要求完善经营者档案,建立索票索证制度和市场食品准入制度,把牢食品准入关;四是增聘人手,进一步加强日常卫生环境保洁,确保场内场外卫生清洁,为消费者营造了良好的交易环境。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200年8月,村召开了样板市场创建工作动员会议,明确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同时专门成立由村主任为组长的“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样板市场创建工作进行统一部署。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负责牵头统筹指导、检查、督导等相关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由镇工商分局制订的《镇创建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工作方案》,积极组织实施样板市场相关标准及有关操作方法。同时邀请镇经贸办、工商分局、卫生防疫、农业办、综合执法分局等单位积极协助,为创建食品安全样板市场提供直接的指导和监督。

(二)紧抓工作方案,全力创建样板市场

经过详细的研究和讨论,计岭市场被定为食品安全样板市场示范点。村多次与该市场承包者协商,结合该市场特点,制定样板市场升级方案,并按照样板示范市场的标准,在管理和设施上对市场全面升级改造,建设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超市式的样板市场。

一是抓好硬件设施升级改造。计岭市场按照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验收标准的要求,增加了专门的车辆停放区、消费者投诉箱、公称、有效的消防器材和专门的咨询服务台,高标准设置了熟食档、三鸟档等设施。场容场貌焕然一新,场外悬挂了大型食品安全宣传广告牌,场内张贴宣传横幅、图画,并安装了电子显示屏,让群众实时了解各样商品价格、质量等情况。

二是提高市场经营者管理水平。实行场长负责制,下设专职管理人员,包括日常食品监管巡查、蔬菜农药残留检测、证照管理、票证台帐档案管理、卫生摆卖秩序管理、安全管理和投诉处理等人员,建立管理工作架构,明确人员分工和职责,并在市场办公室公示。从管理制度、场内卫生环境、经营户经营秩序、车辆停放管理、食品卫生管理和“除四害”工作等五方面入手,将整治工作的重点具体化、细分化。

三是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严格落实市场食品准入制度、食品质量管理责任制度、食品质量公示制度、索票索证制度等,建立了经营者的购销台帐和资料档案。要求市场经营户明码标价、不短斤缺两;要求禽鸟档内的销售人员配备相关的防禽流感安全防护用具;要求熟食类销售人员配备健康证、口罩、手套和帽;禁止经营户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学习先进市场经验

村积极响应镇整治农贸市场工作领导小组的号召,组织人员赴东城友谊市场、东城市场、常平肉菜市场等先进市场进行参观学习,学习样板市场主体硬件设施的改造经验,借鉴样板市场的场内布局规划和设计的成功思路,实地观摩样板市场的管理工作模式。在实 地观摩、对比中发现自身存在问题,取长补短,并加紧进行整改。

(四)邀请市领导指导工作,努力整改存在问题

村多次邀请负责整治农贸市场工作的有关部门领导亲临计岭市场指导工作,客观指出存在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努力进行整改。

社区交流发言材料篇(3)

一、加大投入,高标准建设硬件设施

社区两委对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在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先后投入近百万元用于硬件改造。市场严格按照《东莞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建设标准》,参照建设标准图册对食品安全宣传氛围,场容场貌,公用设施和猪肉、熟食、三鸟档口、蔬菜检测室等,逐一列明改造的内容和标准,并配以直观清晰的效果图,抓好场内外硬件设施。

通过改造升级,市场熟食经营铺位设立预进间、设立了独立的禽鸟屠宰间、设立了蔬菜检测室、场内档位增设了不锈钢支架用于公示商品信息及经营者资信。市场按照商品类别重新进行了划行归类,使布局更加合理整齐。杜绝了乱摆卖、乱搭建、乱张贴、乱停放等问题,保证场内外通道畅通。重点进行了排污工程改造,将原来的暗排污渠加宽加深并更换盖,彻底解决了流量不足,污水外溢的问题。为及时公示商品及管理信息,增加led电子显示屏。

二、转换观念,推进超市化管理

市场把食品安全样板是创建工作作为保障食品安全,进一步规范和活跃市场经营秩序,提高我镇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和目的。除了以一流的硬件设施保证各项功能的实现,管理上市场将超市管理理念融入到农贸市场管理中,在环境卫生、诚信经营、商品分类、陈列规范、明码实价、通道管理等方面严格要求市场经营商户,并以书面方式将各项管理要求发到经营商户手中。统一受理消费投诉并限时处理。要求市场工作人员分工种统一着装,对服务用语也做了要求。做到了从场内到场外、从硬件到软件,真正焕然一新。

三、落实制度,依法规范经营行为

社区交流发言材料篇(4)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构建网格管理服务,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一是为发挥社区的服务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开通了便民服务热线。为进一步方便对社区居民的有效管理,我县按照“区域相邻、居住相近、管理方便”的原则,从原来的单一管理体制,将县城4个社区合理划分为18个网格,以网格单元为基础,成立网格工作小组,分片管理、责任到人,形成了以“人在格中,事在网中”的工作格局,有力提高了网格化管理、心连心服务的社会效能。二是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平台”、社区调委会、治安联防队、志愿服务队等。开通了便民服务热线,建立了“情系万家”便民服务微信群、QQ群,积极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等活动。

(二)理清社区职能职责,实现社区职能归位。以服务支撑基层社会治理。为切实规范社区职责任务,减轻基层组织工作负担,落实“权随事转、人随事转、费随事转”的要求,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减负工作的通知》,主要从依法确定社区工作事项、清理规范工作机构和牌子、压缩社区创建达标评比项目和台账等方面,进一步理顺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与职能部门及基层政府的权责关系,减少社区过多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促进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共梳理出涉及县属和驻县17个单位,准入事项包括4项50个科目,精简取消社区公共管理、印章使用范围、达标评比、台账等事项目录共19个科目。

(三)开展阳光议事协商,实行社区民主决策。转发《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和《青海省城乡社区协商实施办法》,进一步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指导全县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建立健全社区工作协商委员会制度,规范协商程序,丰富协商形式,充分运用协商成果。充分做到了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解决群众的难事、难题,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力。

(四)推进社区居民公约,实行居民自我管理。完善社区民主监督制度,印发《关于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定完善工作的通知》,全面提高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依法制定和完善居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约、议事决策规则,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各社区基本建立了完整配套的规章制度,建立“五必查、五必访”,“六必报”“六清五掌握”等工作机制。全县7个社区基本建立居民公约等相关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工作机制。 

(五)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支持参与社区治理。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做到精准“点穴”,开展扶贫救济、养老服务、妇女儿童福利关爱、文体活动、劳动就业等内容丰富的服务,提升基层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近期计划在精准扶贫异地搬迁“安多民俗文化村”依托现有的基础设施、公建设施优越资源,实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把城镇社区服务延伸到了农村。该项工作于2016年起,在大米滩村开展实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培育发展了1个社区卫生整治协会,近50余名志愿者为改善社区人居环境提供志愿服务,加强了城乡社区环境综合治理,推进了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社区交流发言材料篇(5)

在改造老城建设新居中创先争优一、党组织引领推动。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组织干部群众开展拆迁改造中树典型、创二、党员率先行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进老城区改造的实践中作表率、争优秀。一是开展公开承诺。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社区党员带头向群众作出拆迁改造承诺,切实做到“四个表率”、“四个模范”,即,争做带头宣传政策、签订协议、拆迁房屋、做好亲属工作的表率和民族团结、维护稳定、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模范。党员向群众作出服务承诺260余件,兑现230件。二是党员示范带头。社区在职党员、居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示范作表率,争做拆迁改造工作的组织者、宣传者、实施者和推动者。建立党员分片包户和联系帮扶责任制,带领和帮助群众做好拆迁工作,做到未解决困难不脱钩、未完成拆迁不脱钩、未迁入新居不脱钩。在社区党员的带动引领下,社区群众主动签订协议,积极参与危旧房改造。三是落实评议考核。把党员履行岗位职责、兑现承诺、服务居民群众情况以及在推进改造工作中的

表现与民主评议党员、干部考核挂钩,定期对党员进行评议,组织社区干部群众开展满意度测评,考核结果作为党员评先选优和干部选拔任用的主要依据。去年以来,选树优秀党员典型3名,评选表彰社区党员干部7名。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带领社区各族干部群众坚定信心、攻坚克难,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老城区危旧房改造任务,把老城区改造工程建设成为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放心工程、满意工程、感恩工程,为促进地区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社区交流发言材料篇(6)

区角活动中多元化的环境,多元化的活动材料,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能够使幼儿的语言发展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让幼儿在发问、提出问题时,不简单地依赖教师来给予答案,而是自己学会运用工具,找到答案,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从而使语言活动朝着深层次发展。

幼儿通过区角活动中自主参与、自发学习,能够进一步增进幼幼、师幼之间的语言交流,它让幼儿在活动中产生好奇好问的同时,学会处理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孩子在动手操作与快乐游戏中学会沟通与交往,能够增强幼儿的表现力,口语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思维能力等,能更快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1 区角活动能够为幼儿提供文明、礼貌用语的场所,培养幼儿正确合理使用礼貌用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而幼儿园的区角活动,正是利用了各种区角游戏,如“娃娃家”、 “小医院”等活动,让孩子通过模仿爸爸妈妈、模仿医生、回顾生活中的经验等,有意指导孩子通过我来做妈妈、我来做爸爸,“客人来了”“带孩子看病”等,要求“爸爸”、“妈妈”要热情有礼貌地招待客人,给客人倒上茶,说:“您请喝茶。”客人走时,送到门口,会说:“客人再见”;看病时见到医生会说“请帮我孩子打针”、“谢谢您”、“不客气”、“没关系”等。孩子在区角游戏中反复练习,能很快掌握并学会使用礼貌言行。区角活动让孩子在游戏玩耍中很快学会了正确使用礼貌语言进行交往,并把文明礼貌作为一种习惯沿袭下来。

2 区角活动能够为幼儿提供自我展现的机会,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是《幼儿园教育刚要》中第一个教育要求。

幼儿园区角活动大都是在幼儿最放松,最悠闲地时间段开展的,它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域,自由选择游戏伙伴,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的状态最积极、最主动,求知欲望最高,参与意识也最强。他们通过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建筑游戏、故事表演等活动,充分展示自我。它还能给每个幼儿“说”的机会,在这样一个“说”的环境中,让孩子练习“说”,学习“说”,在“说”中学“说”。如:孩子们在表演区,穿上特制的演出服,模仿各种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模仿生活中的各种情景、把以往的生活经验搬上小舞台的表演过程中,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会有一个快速发展,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是活动的主体,是主宰,区角活动使他们变得自信和坚强。

3 区角活动能够给幼儿提供想说、敢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培养幼儿的表现欲

在区角活动中,我们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说的机会,来逐步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如,在阅读角,孩子看到故事《小熊请客》绘本后,会自发的组织故事表演,老师指导孩子们自由结合,自己讨论角色分配等等,孩子们在说服别人加入、多次交流、沟通、讨论角色人选等过程中有了自我展现的机会,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口语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在建筑区、美工区让幼儿用语言介绍自己的创作、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

孩子们在相互介绍、展示自己的作品等活动中,学会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学通过自己的表现及说来传达给周围的人,与他人一起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同时也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提高了幼儿表达能力,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

4 区角活动能够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活动空间,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园区角一般包括:生活区、语言区、美工区、科学区、建构区、角色游戏区;图书角、计算角、游戏角……在这些区域中孩子通过各种生活模仿;通过图书、图片、头饰、手偶等的观察、操作、拼摆等讲述活动;通过撕、贴、剪、画、捏、做等美术操作表现活动;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各种活动,通过小医生,小导游、主持人等的形式,使孩子在反复的与人沟通、交流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技巧越发得心应手,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交流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区角活动是在以儿童发展为本这样一种先进理念呼唤下应运而生的学习活动,这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丰富的学习材料、自由结伴、自主探索、共享交流…。使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与伙伴,在兴趣、需要的动力支配下,进行探索、发现,以满足需要,获得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思想就是让每个孩子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相互欣赏、相互合作,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区角活动正是由这一思想运用而生的。它弥补了集体教学中各种弊端,旨在让孩子在学习活动中能充分体现其个人已有的经验、发展水平,使每个个体都能满足各自不同的兴趣与需要而得到各自的发展。

5 区角活动能够为幼儿提供适合幼儿发展的各种材料,培养幼儿的思维敏捷性

社区交流发言材料篇(7)

小班幼儿容易自言自语,语言讲述能力属于初级水平,注意力集中时间也比较短,所以要想在语言区中发展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首先要让环境会说话。小班幼儿的生活环境,充满了童话生机,对于他们来说,花园宝宝的可爱,米奇米妮的活泼,海绵宝宝的有趣都是他们所喜欢的。小狗、小兔、小熊……都是富有生命气息的。我们在创设语言区域环境时要紧紧抓住小班幼儿的这一特点,创设让幼儿乐进的区域环境。我们可以在地上铺上两色间隔的海绵垫,也可以用生动的故事垫子,这样既可以增加温馨感,还潜在地为语言区划定了空间区域;我们可以在墙上贴上幼儿喜欢的卡通、动物形象,并组合成情境,唤醒幼儿已有的动画片经验;我们还可以运用吊饰营造温馨的氛围,如垂下的树叶营造树林的感觉,柔软的纱帘营造梦幻的感觉,透亮的珠帘营造神秘的感觉;最后我们可以投放开放式书架、地垫、靠垫、自制小桌、小沙发等,摆放一些形象可爱的毛绒玩具,吸引幼儿的参与,让幼儿产生乐进、乐玩的愿望。

二、材料说话,让互动的感官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指南》中指出:“我们应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不高,所以幼儿之间的交往较少,那么如何为幼儿创设多说话的机会,我们认为在语言区要充分发挥材料的互动性,让幼儿和幼儿、幼儿和材料之间交流互动,在互动中发展语言能力。

1.生活性材料,让幼儿敢说

在小班初期,幼儿对于“图书”并不感兴趣,这时候她们对于图书往往是“不好看,不想看”,因为书中的形象人物距离她们太过遥远,不能唤起他们的共鸣,所以在这一阶段比较适合投放和幼儿生活经验相符合的材料,让幼儿在已有的生活情境中去说说,唤醒表达的欲望。如为了让幼儿互相熟悉彼此,我们可以在语言区的墙面上创设“我的一家”的照片墙背景,请幼儿把自己家的照片带来,在活动时互相介绍以下彼此的家庭,当然也可制成手工小书,让幼儿翻一翻,说一说。除了图片式的生活性材料,我们也可投一些生活中真实的材料,例如“魔法水果箱”,在一个密封不透明的盒子里,放进几种水果,请幼儿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各种水果的颜色、形状、样子,这样直观的幼儿熟悉的生活性材料更加激发了幼儿表达的欲望,让幼儿会说。

2.情境性材料,让幼儿想说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活动必须融于情境游戏,语言区更应注重情境性的创设,例如我们可以把娃娃家“打电话”的情境移植进语言区,投放一架电话机,请幼儿互相用电话来交流,也可以投放一些象征性材料,如领带、围裙、胡子等,让幼儿模仿爸爸、妈妈、长辈来通话交流。除了这种幼儿与幼儿通过材料来互动的形式,我们还可以创造幼儿与材料的情境,如情境“小动物们在哪里”,我们可以在墙面或者版面上设置一个情境,在草丛、房子、小桥等后面、里面藏一些动物图片,再利用指偶玩具,让幼儿置身于“捉迷藏”的游戏中,幼儿化身为一个小动物去找一找其他小动物在哪里,并边找边说一说,这样的一种情境创设含有丰富的语言环境,幼儿在找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方位名词,还发展了表达的完整性、生动性。

3.声动性材料,让幼儿会说

现在社会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导致幼儿不乐意听,不会听,因此在语言区创设一个相对安静的倾听区就十分必要。在初期可以投放有声挂图,让幼儿先在倾听中跟读单个的词,扩充幼儿的词汇量。慢慢地投放录音笔点读,运用手工小书点读,让幼儿边听边看。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录音机、复读机,请幼儿带上眼罩,听一听完整的故事,再跟着说一说,在听说中发展幼儿的听、看、读、说能力。

三、指导说话,让适宜的引导培养幼儿的语言习惯

教师在语言区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如何有效引导幼儿,采用合适的引导方式,把握既不过分干预,又不错失教育时机,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培养其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隐性指导自主简单

我们经常会发现每一个幼儿园的语言区都有一些规则指导,这些规则制作精美,图文并茂,赏心悦目,但是细细研究,我们会发现这些规则幼儿根本就不会去关注,更谈不上遵守,所以我们在制定这些隐形规则时,必须要和幼儿一起制定,在问题中求得,这样因为是幼儿自己制定的规则,在活动时他也会比较关注,也能看明白,也能自觉去遵守。我们制作的标志要简单醒目,让幼儿一看就明白,切忌用文字表示,教师可以运用隐形的指导去培养幼儿用适中的声音去说话的习惯、安静倾听的习惯。

2.参与指导适时适度

社区交流发言材料篇(8)

作为北方方言四个次方言之一,西南官话受清代前期“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影响,汇合了南北诸省籍移民方言,同时也保留了古代汉语的部分特点,具有自己的特点。西南官话不仅使用范围广泛,而且文化内涵丰富,尤其是其中已被普通话吸收的部分构词材料突出地体现了西南地区的传统文化。根据对《现代汉语大词典》、《四川方言词典》、《蜀语》、《辞源》、《汉语方言大词典》进行的语料的整理和归纳,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发掘西南官话词汇中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一、构词材料的来源和使用范围

除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以外,由于历史融合因素,西南地区的方言与近代两次大规模移民浪潮直接有关:一次是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一次是明清之际,来自湖南湘语区的大规模移民,今天人们常说的“湖广填四川”,实际上是指清初的大移民。所以,西南官话也分布于湖北大部分、湖南西北角等;由于地缘因素,西南官话还分布于广西西北角。时至今日,在与其他方言的接触过程中,西南官话的使用范围仍在不断扩大。

二、构词材料的构成形式

被普通话吸收的西南地区的方言构词材料,构成形式丰富多样,多为词根,能够与其他的词组合成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我们选取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六个方言构词材料进行重点分析:

(一)“坝”,名词性词根语素。(1)加上名词后缀成词,如“坝子”;(2)与词根组合成词,如“晒坝”(晒东西的平地)、“平坝”、“院坝”,“坝”还可以通过重叠构成重叠词,即“坝坝”。

(二)“场”,名词性词根语素。(1)与名词性词根组合成词,如“乡场”、“场镇”;体现行政建制,成为场名,如“万年场”。(2)与动词性词根搭配,如“赶场”。

(三)“肉”,名词性语素、形容词性语素。(1)作为名词性语素时,可单用,专指猪肉;(2)作为形容词性语素时,可单用,如“很肉”。

(四)“”,形容词性语素。(1)可单用,如“好”;(2)与同义形容词性语素搭配组合成词,如“和”、“软”。

(五)“煨”动词性语素。(1)单用;(2)与词根语素搭配,如“煨汤”。

(六)“炕”,动词性语素。(1)单用;(2)与词根语素搭配,如“炕饼”。

三、构词材料及其反映的文化内涵

语言和文化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语言记录了文化的变迁,文化丰富了语言的内容。记录文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文物、风俗习惯等,其中用语言记录的方式尤其体现了文化的动态发展。以上六个方言构词材料折射出了丰富的传统文化。

(一)构词材料反映出的地理文化

“坝”、“场”体现了西南地区的地理和人文交流的特点。

“坝”字是西南地区独特地形环境的缩影。西南地区多山地、高原,其中镶嵌着很多相对平坦的山间小型盆地、小型河谷冲积平原,面积不大,但数量很多。这些相对低平的小地貌类型,在西南地区俗称“坝子”,如成都平原就有“川西坝子”之称。李氯嗽凇端浪微澜》中这样写道:“川西坝――东西一百五十余里,南北七百余里的成都平原的通俗称呼。”西南地区的人们常在坝子上进行集体活动,比如跳“坝坝舞”、看“坝坝电影”、喝“坝坝茶”、开“坝坝会”,等等。

“场”字反映出自隋唐以来,西南地区农业、手工业较为发达。其中,手工业更有“扬一益二”之美誉,商品交换日益兴盛。出于人性关怀与凝聚人气和交换处所的需要,场镇地理集中,便于商贸范围进展,由此出现了“场”。《蜀语》:“村市曰场,入市交易曰赶场,三、六、九为期,辰积午散,犹河北之谓集,岭南之谓墟,中原之谓务。”①今四川农村仍谓赶集为“赶场”。西南地区实行定期的集市贸易,俗称“赶场”。

(二)构词材料反映出的饮食文化

围绕着饮食展开的“茶米油盐酱醋茶”是人们生活永恒的话题。西南地区的饮食文化非常发达,当需要一种新的表达时,通常会从饮食里面吸收具有代表性的义素。“肉”、“”体现出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在人们文化心理中的重要地位,其新义项都是由饮食领域扩展而来的。

“肉”本指人体及动物的肌肉,有着纤维清晰,柔软的特点,加工后的熟肉,其肉质绵软的特点更突出。西南地区多山地、高原,并且远离海洋,其地形特点决定了当地饮食的主流,所以当地居民传统上大多养殖家畜如猪、牛。因此,猪肉、牛肉也是西南地区饮食中的主食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南地区的人们在形容人的性子缓慢、动作迟钝时,从饮食方面考虑,就采用了肉的绵软这一特点,如“肉脾气”。

“”为西南官话中新造方言字,意为“软和”。在食物加工过程中,火的热度使得食物变得柔软可口,人们新造了“”字形容这种口感,如“红薯”。这种表达方式具有形象色彩,生活气息浓厚。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字由最初的“柔软”之意引申为形容人性格软弱,没有主见,如“耳朵”,而现在“耳朵”多用于形容爱妻子、服从妻子管理的男性,感彩具有赞许意味。

(三)构词材料反映出的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西南地区是最早种茶饮茶之地。“煨”和“炕”字反映出西南地区独特的茶文化。

西南地区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茶文化。据《巴蜀文化》记载:“四川是宋代开展茶马贸易的主要地区,茶叶大量制作粗茶用于茶马贸易之需。”②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精细品茗,西南地区的茶作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是属于民间的。而且,西南地区盛产茶叶、价格低廉且制作方式简单,如源于云南地区民间的煨茶和炕茶的制作。煨茶:将茶叶在火上烘烤后,加水煮沸;炕茶:将茶放进茶罐里烘烤,再加水煮沸。因此,人们都喜爱喝茶,逐渐形成了西南地区独特的茶文化。在西南地区都可以看到许多当地特色茶铺,以及将饮茶行为与舞蹈艺术结合的茶艺表演,在天气好时,端把竹椅喝茶是西南地区人们过日子的习惯。在后来发展的珍贵茗品中,这类日常茶文化依然有其独特之处。

四、结语

西南地区的方言构词材料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而且在语言表现上有着极强生命力。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方式扩大了影响力,逐渐被普通话吸收。西南地区的作家例如郭沫若、李氯恕巴金等,他们的作品恰到好处地运用了独具表现力的西南官话,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作家所处年代的文化特色。在巴金的作品《秋》中:“老太爷在世的时候原本答应过我,由我在几位小孙爷中间抱(过继、抱养)一个孙儿,将来我也好有个靠”;从人与人日常交流用语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地方话生动形象的特点,如“幺”(家族中排行最小)、“莽”(形容人的性格憨厚、粗鲁)、“俏”(烹调时为增加滋味或色泽而附加的东西,形容价钱或条件高),等等。就其发展前景而言,笔者认为,在汉语发展进程中,这些构词材料被吸收的数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增加,影响力得到提高。西南地区的方言构词材料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不仅对在方言区工作的人掌握西南官话有重要意义,而且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希望人们能增强文化传承意识,更好地发扬地区传统文化,使得当下的文化具有地域性和历史性共存的特点。

注释:

①李实,黄仁寿,刘家和.蜀语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0.85.

②袁庭栋.巴蜀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328.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王虎舟,张一舟,周家筠.四川方言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3]李实,黄仁寿,刘家和.蜀语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0.85.

[4]许宝华,官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中华书局,1999.

[5]缪树晟.四川方言词汇考释[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6-28.

[6]崔荣昌.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7]袁庭栋.巴蜀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328.

[8]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社区交流发言材料篇(9)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个被动的观察者无法得到知识,必须通过在分析种种活动中自行挖掘或建立知识,幼儿的主动活动与教师根据目标精心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及投放的材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语言区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决定幼儿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习的效果。但幼儿往往对单一的语言材料不感兴趣,针对此,笔者根据幼儿年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创设语言区环境,调整语言区的操作材料,并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材料中渗透环境语言,强调操作材料的情景性、操作性、趣味性和创造性,让幼儿在语言环境熏染的同时,获得满足感,从而在宽松的环境、适宜的操作材料中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可以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游戏交往中得到进一步锻炼。

一、语言区指导要点

(一)注意个别化教育的落实

区域活动具有个别化教育的特征,是一种注重儿童个别差异,根据儿童发展水平与需要,寻求其最近发展区、创造条件让每个幼儿进步的教育机制。语言区也是如此,它提倡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活动内容,这样教师在区域的指导时更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关注儿童,了解、研究教育对象,而进行因人而异的个别化教育。语言区特别指出教师应具有因人而异教育能力,不能对幼儿有统一的要求,应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情况而定,给予不同层次的指导,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对于讲述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侧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现力,给予建议或点拨式的引导,多提问幼儿为什么?让幼儿想出恰当的词汇表达;对于能力中等或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作适当的示范提示,让他们模仿教师要耐心倾听幼儿的发言、讲述,教师讲一句,幼儿重复教师的语言,给予积极的鼓励,避免幼儿由于心理紧张而造成说话断断续续现象。

(二)注意介入时角色的定位

区角活动的指导看似简单,实际上最能反映一个教师的教育观和教育水平。教师应随时注意观察,只有细致地观察,才能了解幼儿的活动水平以及幼儿是否需要帮助。像有的教师走马观花的巡视,是不能发现问题的,如发现幼儿活动存在问题,也不要贸然地指手划脚,中断孩子的活动。笔者认为,教师的指导不在于是否一定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而在于在观察的基础上指导的时机、方式把握得是否准确。通过观察,捕捉幼儿活动的信息,在语言区中根据本阶段区域的指导重点、根据目标进行指导,整体观察和重点观察相互结合。在活动开始和活动结束环节,通过扫描和巡视,了解幼儿的进区情况和结束情况,以及活动结束对材料的整理情况等等。一般需要教师立即介入的主要情形是:A当幼儿出现负面行为时;B当幼儿不知材料玩法时;C当幼儿游离于游戏情形时(大家都在讲述,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等等。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在活动的中间环节,应以重点观察为主,静下心来尽量不要干扰到幼儿自然的行为,耐心的观察,不要怕浪费时间,不要急于干预,细心的捕捉幼儿行为表现中细微的有价值的行为表现。这样能满足幼儿游戏过程中的真正需求,使教师指导无牵强之意。

二、语言区强调环境创设与材料提供

(一)强调创设宽松环境,创造幼儿想说、敢说的欲望

《纲要》中明确要求:“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区创设的位置应比较独立、安静和温馨的环境,由于语言区重点是幼儿语言上的交流,同伴交往中的交流,创设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幼儿相互的交流才不会成为一种干扰,温馨的环境给幼儿一种安全感,促使幼儿想说的欲望,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语言区我进行了一番布置,地面铺上了塑胶地板块,旁边用围栏围起,还要保持光线的充裕,幼儿可以席地而坐,不受坐姿的影响,而不喜欢看图书,他们可以自由的与同伴一起讲,一起看,一起说。我又画了有山、有水、有花、有桥的故事背景图,贴在很矮的墙上,上面有一根一根的小吸管,(幼儿可以将图片插到吸管的洞里)幼儿可以很自在地坐在那里取指偶或木偶进行表演:另一边则设有故事火车、看图讲述、动物摸箱等游戏。

(二)强调材料具有创造性,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丰富的环境刺激有益于促进孩子的记忆想象和创造想象,提供的语言材料应能引起幼儿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对幼儿一成不变、机械模仿的看图说话缺乏兴趣,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供给幼儿一些既有意义又形象的图片,让幼儿凭自己的想象说出画面上描绘的事情的原由和心理活动等。比如,提供一些不同表情的娃娃表情图和一些幼儿发生事件的形象图片,引导幼儿把两者连接起来进行想象和表达。提问遇到什么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根据平日的生活经验说出多种的答案。能力较一般的幼儿可以借助发生事件的形象图片,说出一句简单的句子就足以达到目标了。

再者可以提供一些可以让幼儿任意组合拼贴的图片,有一定联系的相关人物图片、动物图片,让幼儿根据自己任意摆放的画面进行讲述,讲完一次后,可以再次变动画面,进行另一种讲述。如中班挂图“种糖果”共有四幅图,图中主要讲的是小兔子种糖果,不管这四幅图如何的变化顺序,幼儿总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想出为什么小兔子想种糖果,结果会发生什么事?为了方便幼儿变换操作四幅图,教师可以把原有的挂图缩小成A4大小的图片,在操作墙上设计“火车”的造型,火车头后面是一节一节可以装图片的“车厢”,方便幼儿更换图片的顺序,自由的讲述。

教师利用幼儿都喜欢故事的特点,用续编故事、改编故事、自编故事的方法培养有目的的讲述,发散幼儿的想象力,如在木偶台上,提供故事“三只蝴蝶”的相关角色木偶,幼儿边说边表演、边说边操作,表演到幼儿熟悉故事的情节时,再进一步引导幼儿改编故事情节,有利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能保持幼儿持久的兴趣。

(三)强调材料具有趣味性,增加幼儿之间的交流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获得最大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为了达到发展目标,语言区投放的材料增加游戏规则是有必要的,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的语言游戏环境。如中班语言区学说量词,教师提供操作材料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装着各种可以说出量词的实物卡片,为了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创造一个想说的环境,教师在盒子的外面花了心思,做了一个可以贴绒的三层楼房子,上面有一格一格的,(目的一格贴一张实物卡片),便于幼儿边操作边说,但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操作过于简单,幼儿只能独立的一个人自言自语的,没有听众,也没有交流的同伴,幼儿易产生孤独感。但如果操作材料再进一步改进,增加一些适合的游戏规则在里面,设计以游戏形式进行,提高了材料的趣味性,有同伴相互交流,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如:规则游戏可以两个以上的人一起玩,通过“一买一卖”的形式进行游戏,其中请一个人扮店主,负责卖东西的,提问“你好,你想要买XX”请其他幼儿扮顾客,顾客要使用量词完整说出想要买的东西,“我想要买一X帽子”说对了店主才能卖给他。创设这样的语言游戏环境,让语言表达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幼儿有同伴的交流与督促,有助于幼儿在交流过程中发现同伴的优点,相互学习,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幼儿更想说更愿意说。这样的操作材料,增强了幼儿游戏的兴趣。

(四)强调材料具有操作性,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

如结合主题“车车世界”的主题活动在语言区提供“猜猜它是谁”,材料是这样设置的:做成一座房子的结构,大门是由两片可以翻盖的,操作的门,接着把常见的交通工具图片打印成A4大小装在房子里。由两个幼儿共同操作,你来翻,我来猜,翻出一扇门,让其它幼儿只看出图片的其中一部分,其产生神秘感,请幼儿猜出这是什么车,接着翻开另一扇门,寻求答案。幼儿学说短句:这是xx车?再如:提供“小动物找尾巴”,材料各种小动物没了尾巴的图片,各种相对应的小动物尾巴,主要是引导幼儿为小动物找尾巴,增加操作的趣味性、游戏性,引导幼儿在语言游戏过程中学说短句。这样幼儿的语言技巧在教师设计的区域玩具中,用游戏的形式自然地得到了实际锻炼和运用。

(五)强调材料具有情景性,提供幼儿善于表达的材料

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所创设的区域环境,应该是从孩子的实际生活着手,引导他们利用多种感官,从多个侧面感知,达到以景生情,以情促知的目的。

教师在创设语言区时,要考虑创设一个幼儿自主学习的活动环境,应注意提供多种活动材料,还幼儿一个自由与同伴交流的空间,可以使幼儿的语言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和组合,这时教师只是一个创造者,观察者。区域活动中的每个区域设置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须要与其他教育活动密切结合,本着这样的理论依据,和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结合正在进行的“有趣的昆虫”主题活动,我在语言区提供的相关的昆虫资料。例如,在语言区中,我把幼儿搜集到的昆虫材料,贴在便于幼儿观看的位置。一大早幼儿入园,看到墙面上贴着幼儿事先搜集到有关昆虫的图片,便一言我一语的议论起来,“这么多昆虫呀,咦!这是什么呀?”“蜻蜓也有蓝色的翅膀吗?”当幼儿发出疑问时,这时的我并没有急着的介入他们的交流活动,而是在一旁旁听当做没有听到似的,幼儿又接着互相的讨论着,“当然不是了,这是豆娘,身体比蜻蜓还要小呢?”“你怎么知道的?”“我和爸爸一起找的,他告诉我的”,“瓢虫会冬眠吗?”“你分得清益虫和害虫吗?”这样的交流,两三个幼儿整整交流了半个小时。从中可以分析提供语言材料可以结合主题活动,请幼儿搜集相关的图片,这样的过程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知识经验,为幼儿知识感性经验做好铺垫,因此教师提供幼儿熟悉感兴趣昆虫图片,又是幼儿接近生活感兴趣的话题。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的机会。

在区域活动中,空间是开放的,幼儿进行活动的区域是自选的,活动时间是充足的,幼儿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操作、交流、讨论和分享;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有序、温馨的环境,幼儿在这种有趣、生活化的情境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是具有生命力的,使幼儿的身心能得到更好更健全的发展。另外教师应开动脑筋,采取多种形式,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让语言区域都“活”起来。多观察了解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了解孩子们喜欢玩什么,不喜欢玩什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各区角的活动。让孩子在区里自由的与朋友交谈,让孩子感受到宽松和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愿意与之“对话”。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如何创造一个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环境,让语言区成为幼儿自主学习、游戏的土地。

社区交流发言材料篇(10)

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课的教学成败,直接影响学生对于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进而对其专业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美国外语教育委员会课题组提出的外语学习的“5C”目标原则,对于中国英语专业教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该原则,对于学生的学习目标进一步拓展和具体化。另外,图式理论,是指导英语阅读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阅读者已经掌握的背景知识,在对于篇章解码的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5C”目标原则和图式理论,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交叉运用,可以在英语专业阅读课的导入环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5C”目标原则和图式理论概述

1.“5C”目标原则概述。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和外语教师协会课题组于1996年公布并出版了《面向21世纪的外语学习目标》,并于1999年重新出版,新版名为《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适用于大中小学英语教学。该目标即标题所指“5C”目标原则,它是《目标》主要内容的归纳,分别是五个以字母“C”开始的单词:Communication(交流),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联系),Comparisons(比较)和Community(社区)。“5C”具体阐释为:Communication(交流):运用母语以外的语言进行交际沟通;Cultures(文化):获取知识,体认多元文化;Connections(联系):联系其他学科,获取信息;Comparisons(比较):通过比较,发展对于所学文化和语言的洞察力;Communities(社区):能参与国内外的多语言社区。

2.图式理论概述。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强调阅读者已获得的背景知识在篇章解码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确切地说,图式理论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所具备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图式可分为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和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两大类。其中形式图式又可下分为语言图式和语篇图式。语言图式包括词汇、句法和语义等基本的语言知识;语篇图式则包括体裁、修辞结构和和连贯手法。内容图式可细分为主题知识、内容知识和文化知识。

二、“5C”目标原则与图式理论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背景导入中的交叉运用

(一)“5C”目标原则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背景导入中的运用

1.交流(Communication)目标标准的运用。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小组讨论,内部交流,集思广益,然后参与全班的交流,深化学生对阅读内容主体的认识。另一方面,如上文所述,英语阅读的过程并非单一的解码过程,学生的阅读行为包含有重新编码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讲,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是在与作者进行交流。“文学理论家注意到作者的意图永远不能被读者复原,作者也不能完全地表达他们自己的意思。因此,读者要承担将作者不完整编码的信息部分解码的任务。”与汉语中所说的,通过阅读“神交古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英语阅读课教师在导入过程中,可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并积极地投入这种与母语之外,甚至时空之外的作者的“交流”。

2.文化(Cultures)目标标准的运用。阅读背景导入中,文化导语显得尤为重要。每一种语言都有其产生和运用的文化背景,如果抛开文化,语言就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同样,教师如果孤立地去进行语言教学而无视或没有足够重视相关的文化因素,必定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过来,在阅读课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文化导入,经过一定的积累过程之后,学生就能够逐步理解英语语言的表现形式和其文化背景下折射出的思想观念之间的联系了。

3.联系(Connection)目标标准的运用。越来越多的学校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第二学位学习的选择,因此,“5C”目标中“联系其他学科,获取信息”就成了可能。如果阅读课教师在背景知识导入上,能够将跨专业、跨学科的内容与英语阅读联系起来,学生学习的热情必将大增。可以更进一步,联系学生第二学位课程的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或可共同选择英文原版教材作为学生第二学位课程的教材。如若不能实现,英语阅读课教师至少可以在选择上课材料时有意向第二学位课靠拢,选择与之有联系的材料或补充阅读材料。在选材确定之后,教师阅读课导入方面,跨学科联系会更加紧密。

4.比较(Comparisons)目标标准的运用。背景导入时,根据背景内容,可供选取的切入点很多,小到词汇、句法,大到篇章结构、文化特色、意识形态等,都可能涉及到L1与L2的偏差。例如,英语的“friend”与汉语的“朋友”存在内涵与外延方面的差异,两者不仅不对等,而且差异很大。再如英语中的表达“last but not the least”正好反映了英语“最后往往是最不重要”的意识,而汉语最后面往往是最重要或最好的,是用来“压轴”的。导入中,加入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比较,可以深化作为读者的学生对于两种语言和文化本质的认识。

5.社区(Communities)目标标准的运用。要认识到背景导入中社区功能的重要性,首先要强调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这一最基本的作用。它决定了语言,特别是我们作为L2的英语,必须要被利用到多语言社区中去,否则这种语言能力会降低甚至消失(Use it or lose it)。作为英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之一的阅读自然不例外。美国的“5C”标准中的社区目标标准对美国学生而言,有很大的可行性,归功于其多民族、移民国家的特点,因此,美国本土外语教师很容易寻求目标外语使用者的帮助;另外,鉴于经济实力等多方面原因,美国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国外社区活动”。然而,对于国内阅读课英语教师而言,要想在导入部分体现社区目标标准,并非易事。但是,并非绝无可能,若有必要,在导入关键背景时,可以邀请英语外教“客串”,形成真实的“社区”环境。

(二)图式理论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背景导入中的运用

图式理论和“5C”原则是不同维度的概念,但它们在阅读课导入中并不各自单独使用,而是相互交叉,相互交融。阅读的材料来源于作者的创作。不论是作为高语境语言的汉语,还是低语境语言的英语,其使用者在创作他们作品时,都处于某一特定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因而作者通过文字所表达出来的内容,超出了文本本身的意思。以下将从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的各分支来详细讨论。

1.语言图式的运用。英语专业阅读课中运用语言图式导入背景知识,是最直接的方式,属于“自下而上”的过程,是比较传统的方法。语言图式指阅读者的语言知识积累,包括词汇、句法和语义三个层面的知识。在阅读背景知识的导入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业已掌握的语言知识(阅读者的“图式”),并且在图式与所需导入的内容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作为桥梁,连接读者已知知识与未知知识,从而起到激活导入课程的背景图式。语言图式中的词汇很大程度上决定阅读的效果。所以,教师在阅读导入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导入特殊的、可能直接影响学生阅读理解效果或容易吸引学生兴趣的词汇。但是,如果沿袭国内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度强调语言图式在导入中的作用,必将影响甚至忽视其他图式的应用。所以语言图式运用时须把握好度。

2.语篇图式的运用。语篇图式包含阅读材料的体裁

(genre),修辞结构(rhetorical structure)和语篇连接(discourse

devices)等。阅读导入时,针对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教师应有不同的侧重点。譬如,文学作品的背景导入,可能会侧重体裁和修辞。导入时,教师可能需要“唤醒”并激活学生的图式(已有知识)。采用的方法可以是举例子或提问等。如果阅读材料是侦探小说,为了激活学生的图式,导入时,可以设置具有悬念的场景,并提供开放式答案,让学生提供自己判断或预测的结果,学生的阅读过程将会变得更加主动。

3.内容图式的运用。内容图式包含主题知识、世界知识和文化知识。内容图式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如针对某一具体题材所掌握的图式,或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外教、文化、风俗等。凡此种种,基本属于非语言知识,这些知识在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到,但不具备系统化的特点。英语专业阅读背景导入环节里,内容图式在特定的阅读材料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直接明了主题或产生对主题的兴趣,进而为他们在阅读时减小困难,并且阅读时更加主动积极。

三、基于“5C”目标原则和图式理论的英语专业阅读课导入原则

(1)必要性原则。不论是“5C”目标原则还是图式理论的运用,在课程导入的过程中,都需要遵循必要性原则。导入环节的出发点不是为了遵循哪种原则或目标,而是激活学生的图式,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导入的内容,所以不能生搬硬套,为了导入而进行导入。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有时又出现令一种极端,即导入部分不够充分,甚至有教师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导入的环节。(2)渐进性原则。教师课堂导入时,要正确评估学生当前的图式,导入中一般不可能同时兼顾“5C”中的各项目标。所以,教师导入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做到由点到面,从语言图式导入开始,逐步发展为语篇图式的导入。内容图式的导入也需要尽可能深入浅出,密切联系阅读者已掌握的知识,否则导入同样会以失败而告终。(3)系统性原则。阅读的导入每次课都会进行,所以教师可以系统地安排每次导入的内容,不管是为了激活形式图式或内容图式,都可以以学期为单位为,或以阅读教材为参照,使导入的内容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最终实现“5C”目标中的某些项或所有项。

四、结语

“不理解——阅读速度慢——不喜欢阅读——阅读量小——不理解——”。这是长期以来困扰能力差的阅读者的恶性循环,英语阅读课教师可以将其中“不理解”这一环节作为突破口,在专业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中,将美国外语教学的“5C”标准和图式理论适时适当地运用到阅读课的导入过程中,增进学生对阅读材料背景知识的理解,增加他们阅读英语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大量阅读,最终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 考 文 献

[1]陆效用.美国世纪的“5C”外语教育[J].外语界.2001(5)

[2]斯琴,李满亮.从图式理论的视角看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上一篇: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下一篇: 卫生体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