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数学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22 08:56:14

三年级下数学总结

三年级下数学总结篇(1)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培优转差工作总结范文一光阴似箭,一个学期又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3)、(4)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进行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很多不足。为了今后更好的教学,现将本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我转变了教学观念。

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是三班、四班相差5分,两班我在四班的功夫大,反而收获小,竟相差8分,四班学生学习整体水平低下,学习习惯不良,暑假里我认真思考,觉得态度固然重要,可方法也是不可缺的。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还要我们教育什么?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变抱怨为勤劳,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责骂为激励。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他的发光点,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常见其缺点,而很少看到优点。

开学前我转变了教学观念——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有所发展,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师要珍惜每一位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搞“一刀切”。为他们创造学习机会,使他们获得“我能行”、“我要学”、“我会学”的成功体验。

其次,努力为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知识水平。

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在活动中我积极和同事交流,向优秀教师学习,从中获得不少经验,学到不少知识。

另外,积极上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及时了解现代教育理念。我们在网站,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发表一些教学随笔,案例等,和同行交流,取长补短,是自己在不断学习中成长。今年论文仅获二等奖,我要继续写作,争取一等奖。

再次,从反馈中改进

这学期要继续每日一反馈,把每天的学习内容做到日日清。从期末成绩来看,两班差距太大,虽然有一班考得不错,但整体不理想,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不认真,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练习。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管干什么都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把事情干好。因此要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学生的审题能力较低,如果现在不注意纠正,综合题也会因为不理解题意,不知所措。

或不经意掉进题中陷阱,必错无疑。那就跟谈不上做拓展题了。因此基础题必做,而且要抓住粗心的地方,分析原因,想对策。以我的经验,所谓的优等生,虽少数的拓展题做得很好,可多数的基础题失分率远远超过中下等生。

因此我建议每个学生都要从基础到综合最后到拓展练习,让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走下去。只要学生基础扎实,思维才会灵活,解题能力才会高,终将会提高学习成绩的。以后根据两个班学情不同,要从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来考虑,因材施教。

另外,认真备课和教学:每节课我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课件、光盘、录音等多样形式。本学期我自制课件3个。利用多媒体上够学校规定的课时。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

最后,本学期的不足: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对优生的拔尖工作做得不够,另外与学生家长的联络不够,缺乏教学合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是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培优转差工作总结范文二一、用德律己

我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本学期全勤,没有因个人私事而耽误学生一节课。能主动、认真地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承担五年级数学教学和五年级体育课的教学任务,所任教的学生总人数51人,每周8节正课,2节校本课。并且能够顾全大局,与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用功学习

“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无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所以我在这学期里,能认真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如每周三的集体教研活动,每周四晚上的计算机培训等。特别在继续教育的学习上,积极争取学习的机会。每次听课或参加培训学习,都争取坐个看得清楚的好座位,以便能更好地作记录。本学期共听课22节,在年段上公开课1节,在学校上讲座一个。

本学期写教后记、教学反思多篇以及学习摘抄有《后进生学情研究及其转化》、《谈数学复习课的提高》、《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后记、“师道尊严新说”读后感、对出老师“绿化校园”一课的评课、学习“师德师风”、“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索”、“如何转化后进生”的文章内容摘抄等。此外,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我还在课余的时间里,经常到有关教育的网站查找学习的资料,浏览教育同行的优秀教案、课件、论文、教学札记和参与教学论坛的讨论。努力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自己教育教学之上。

三、用爱育人

虽然我已经不做班主任,但是全员育人的教育思想在我的心中已牢牢扎根。我常常教育学生要爱学校,爱班级、爱老师、爱同学。如果连自己身边的人和物都爱不好,谈何爱祖国、爱人民呢?因此我时常不失时机地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思想品格等方面逐步渗透爱的教育。例如;对学生不愿佩戴红领巾的现象,教育学生自觉佩戴红领巾是一种爱祖国、爱学校、爱班级的具体表现。遇到学生因小事吵架,我会主动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告诉他们要学会关爱他人。

有一次我和学生一起在走道里发现一个废弃的零食袋,我没有叫学生去捡,而是亲自弯下腰把废弃的零食袋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我班有个学习落后的学生,时常没有作业本,家长没时间管,我买作业本给他,让他有本子完成作业。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我没有放弃他们,时常鼓励和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的困难,使他们有信心继续学习。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用自己的行为给他们树立爱的榜样。

四、用心教育

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 我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认知结构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我在上梯形公式的推导一课时,通过让学生用七巧板来旋转推拼平行四边型形,使他们在活动中,有机会探索,并有所发现。使学生们拼出了个各种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形,从中得出梯形的面积是同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我上课的第一工作就是使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以偷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教学“小数乘、除法”时,我就创设了到商场购物的虚拟情境,让学生动起来。我把商场快报上的商品图案和价格一一剪下来,当作商品发到四人小组里,然后让学生每人每次购买两件商品,并算出这两件商品应付的钱数,要求在作业本上列出横式、竖式。比一比,谁列的算式最多,算得又对,谁就是大赢家。学生们兴奋起来,把课堂当超市,兴致勃勃地边选购商品,边写算式,非常认真。

我看到那积极参与的热烈场面,连平时不爱写作业的学生也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新教学大纲提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发现数学的规律,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能够主动地调动相关知识,积极思维,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正是如此努力地实现着这个目标。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培优转差工作总结范文三上半学期我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一直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学方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

一、备好课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备好电子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认识人民币》的时候,这课教学难度比较大。一年级儿童年龄小,对于用钱买到东西这等价交换的方法不是很明白。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我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如出示了主题图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

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另外,新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

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三、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难点,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习功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四、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我明白: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工作,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教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

在教学中,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五、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同事学习,争取进步。

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与各位老师共同参研教学工作,力争取得更好成绩。

三年级下数学总结篇(2)

1、我首先用德律己。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及时总结得失,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本学期全勤,没因个人私事耽误学生一节课,能主动认真的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并与本年级组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了《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一课题的结题工作。

2、用心教学。真对本班学生的差异和年龄特点,因材施教。教学中重点做到精讲多练,重视运用直观演示、运用学具动手操作,精心设计练习课,讲究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提高了练习效率。整体上使不同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3、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了“教”与“学”,“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认知结构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

4、完成了如下知识教学目标: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初步认识了简单的小数,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理解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比较大小等。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备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学用书、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难点,上课时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存在的问题

1、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不完成。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不能积极与老师配合,造成了学习差。

3、还有一部分同学做作业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书写较差,正确率较低。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设想

1、自己还要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把难点分到各个层次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争取教出更好的成绩。

2、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

3、对学生注重加强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认真审题、自我检查的能力。

三年级下数学总结篇(3)

我热爱和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关注教育改革。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能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用满腔的爱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循循善诱,既教书又育人。能主动、认真地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与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以认真的态度学习

新时代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很重要。因为我们的产品会说话,会思考,他们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所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我努力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自己教育教学之上。

三、以满腔的热情教学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我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构建知识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

本期完成了两位数乘两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小数的初步认识轴对称,实践活动,总复习这七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达成了如下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除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笔算。

2、会口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十、百的数。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面积的含义,能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会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了解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能初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的中的作用。

6、初步认识轴对称,知道生活的中的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了解生活的中的对称美,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的。

7、经历从实际生活的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的生活的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数学总结篇(4)

一、设计背景

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工作由来已久,一般都是一所学校内部分析为校长作决策之用。当数据统计分析扩大范围,涉及几个学校较多班级时,纯手工的成绩统计分析工作就变得复杂而繁多了。成绩统计的内容可分为:分校分年级分班分科平均分及总分平均分、单校分班分科平均分及总分平均分、分校分数段人数统计、前百名学生情况等。为了方便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利用大家常见的办公软件Excel来实现,一个工作簿可以有多个工作表,默认为3个sheet,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工作表。设计此工作簿的目的是为达到录入学生成绩后立即能得到所有的统计数据,可以减少重复而繁杂的统计工作,更能减少因为误操作引起的错误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本文以实现统计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及总分平均分和各分数段人数的统计为例,叙述了Excel软件的功能应用。

二、思路构建

假设甲校有七、八、九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乙校有七、八、九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三个班,丙校有七、八、九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四个班,以一校一年级段为单位(方便学校试场的安排以及成绩的录入),放在一个sheet中。制作工作表如下图1:

为实现统计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及总分平均分和各校各年级段分数段的分布情况,制作工作表如下图2:

“甲七”工作表结构如下图3-1、3-2:

图3说明:

假设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四门,其他年级段工作表的设置依次类推。

字段设置:①学校,用于不同学校之间的对比;②班级,数字格式,用于实现分班成绩的统计;③考号,用于考试的编排和成绩的录入校对。

统计项设:①各科及总分的合计,为方便计算所有学校的平均分,以免减少误差;②各科及总分的平均分,即本校年级段平均分;③分班各科及总分的平均分;④学生总数,亦为方便计算所有学校的平均分,以免减少误差。

“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总分平均分”工作表设置如下图4:

八、九年级的统计依次类推。

“各校各年级总分的分数段”工作表设置如下图5-1、5-2:

各分数段的分数值设置可以根据各科总分值进行合理调整。

三、过程细化

1、常用函数

充分利用EXCEL公式函数的功能以实现各类数据的统计,是选择EXCEL软件的最初目的。常用函数有求和函数“SUM( )”、平均值函数“AVERAGE( )”、计数函数“COUNT( )”、最大值函数“MAX( )”等等。如“甲七”工作表中在计算每个学生总分时用到了求和函数,设置I3单元格的值为“=SUM(E3:H3)”,结果显示为431(见图3-1)。

2、函数嵌套

EXCEL单元格中很多默认的数字格式在实际应用中都需要进行适当处理。如“甲七”工作表中的E24单元格计算甲校七年级语文成绩的平均分,设置E24的值为“=ROUND(AVERAGE(E3:E22),2)”,结果显示为94.3(见图3-2),在用AVERAGE函数进行平均值计算时默认的小数位数不止2位,一般在统计成绩时计算到2位小数即可,因此利用函数“ROUND( )”按指定位数“2”对数值进行“四舍五入”。

3、巧用数组函数

在“甲七”工作表中记录着甲校七年级所有学生的成绩,现在要得到各班的各科平均分,进行教学质量的分析,为了让计算机能自动筛选并统计出结果,字段设计时增加了“班级”这一项,数字格式,有两个目的,一是用来分班统计,二是用来进行学生人数的统计。在E25单元格中计算七1班语文成绩的平均分,设置E25的值为“=ROUND(SUMPRODUCT(($B$3:$B$22=1)*E$3:E$22)/COUNTIF($B$3:$B$22,1),2)”,结果显示为90.4(见图3-2),其中用到了数组函数“SUMPRODUCT()”,当参数“($B$3:$B$22=1)”为逻辑“真TRUE”时,对E3:E22区域的成绩累计求和,从而实现七1班语文成绩的求和统计,若是统计2班时则参数可修改为“($B$3:$B$22=2)”。

4、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

上述E25单元格公式中使用了“$”绝对引用,目的在于公式拖动时不产生变化,因为这些数据区域是固定的,在参数“E$3:E$22”(成绩区域)的E前没有使用“$”拖动公式时就会随公式位置变化相对引用。参数“COUNTIF($B$3:$B$22,1)”实现统计1班的学生人数时,区域是固定的,因此使用“$”;同理,统计2班的学生人数可改为“COUNTIF($B$3:$B$22,2)”。

5、表间关联

为了把三个学校的平均分以及各班的平均分情况汇总分析,在“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总分平均分”工作中关联各校各年段工作表计算好的数据,如“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总分平均分”工作表中B3单元格的值设为“=甲七!E24”,就可以同步关联“甲七”工作表E24单元格的数值94.3(见图4),C3、……、F3依次类推,同样将B6单元格的值关联“乙七”工作表中相应的单元格,其他单元格也依次类推,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图4所示的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及总分平均分的成绩汇总表。

6、综合应用

分数段人数的统计与对比能很好地反映不同学校之间的成绩差异,毋庸置疑也可对一个学校不同班级之间进行对比,这是众多学校领导分析教学质量情况时采用的一个数据量化的方法。文中“各校各年级总分的分数段”工作表要将三个学校三个年级各分数段的人数进行统计,作横向比较,将G3单元格中的值设置为“=COUNTIF(甲七!$I$3:$I$22,">=430")”,结果显示为5(见图5-1),表明甲校七年级学生中成绩达到430及以上的人数为5个,在G3单元格的公式中用到了统计函数、绝对引用和表间关联。

四、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

三年级下数学总结篇(5)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实施工作的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要求建立了严格的检查督导制度,每年一次的检查验收便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在实施《标准》中,本市、县(区)教育局都是严格要求各学校在《标准》测试工作结束后,及时、准确地上报测试结果,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认真地统计、分析、评价和总结,并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让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都知道测试的结果,使测试工作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为强化督导作用,在一级自检中要求各学校百分之百地完成测试、上报工作;在二级抽检中各县(区)每年完成一、二次抽检工作;在三级抽检中,每年12月进行一次全市范围的抽检工作。

笔者近年来全程参与了本市的抽检工作,并负责对每年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工作。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了一套了测试、统计和分析方法,现呈现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准备工作

通过教师信息工作平台或“体育教师QQ群”了“被抽检学校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抽检记录表

2011年本市抽检的三个项目是耐力类项目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柔韧、力量类项目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速度、灵巧类项目篮球运球。

各学校在抽检老师确定了抽检班级后,及时将这张表的“学校、班级、日期、姓名、原检”几项内容填写完整,交给来抽检的老师。三项 “抽检” 数据为空白,留作现场抽检时填。抽检结束后,将填完的“抽检记录表”复印一份,留作填写“抽检导入模板”。

2.学籍卡

学校教务处准备好被测班级的学籍卡,抽检时核对学生;体育组做好场地、器材准备工作。

3.电子稿材料

(1)原测导出成绩表(Excel表)

形成方法:将被抽测班级的本校体育老师测的六项成绩(原测成绩)填入“原测导入模板”中打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点“数据导入”,将被抽测班级的原测成绩导入点“自动评分”,形成分数、等级数据点工具栏中的“数据”,在下拉菜单点“数据导出”在对话窗中填文件名,文件名为“学校+班级+原测导出成绩”,如“XX中学204班原测导出成绩”,形成“原测成绩导出表”。

(2)抽检导出成绩表(Excel表)

形成方法:在“原测导入模板”中将抽检的三个项目中的成绩全部删除,重新填上现场抽检的三项成绩,形成“抽检导入模板”,下一步再按形成“原测成绩导出表”的程序,形成“抽检成绩导出表”, 文件名为“学校+班级+抽检导出成绩”,如“XX中学204班抽检导出成绩”。

注意:如实填写抽检成绩,一定不要有虚报,请仔细校对。将这两份电子稿材料及时发往指定邮箱。

二、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Excel是运用比较广泛,教师比较熟悉的软件,“抽检成绩导出表”也是Excel表,所以用它统计数据比较合适。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

1.整理数据

将“抽检导出成绩表(Excel表)”中的姓名(F列)、性别(G列)、耐力类项目分数(U列)、耐力类项目等级(V列)、柔韧、力量类项目分数(Y列)、柔韧、力量类项目等级(Z列)、速度、灵巧类项目分数(AC列)、速度、灵巧类项目等级(AD列)等8组数据复制、粘贴到Excel表的空白处(如:第F60—M112单元格,如表2)。

在所有抽检的学校中,选其中一所抽检班级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最先做统计工作(如:八中204班人数最多,52人),并以此班作为模板设定统计函数,其他学校的统计只需按同样方法将设定的统计函数复制、粘贴到Excel表的相同单元格内,就可以直接统计出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八中的统计数据设在E114—S125的单元格内,则统计另一所学校(如:九中)数据时也必须将统计数据复制、粘贴至E114—S125的单元格内,这样,所有九中的统计结果便直接出来了。所有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时,选“数值”,取2位小数(表3)。

2.统计数据

以八中204班52人的数据为例,每位学生测试了3个项目,总测试52×3=156人次。

(1)单项平均分:先算耐力项目分数(H列),鼠标单击H116单元格,在函数工具栏点fx插入参数 ,在“选择函数”中,点“AVERAGE”,再点“确定”,在“Number1”选择“H61:H112”,再点“确定”,得耐力项目平均分92.06,再单击H116单元格,可以看到右下角的小正方形,鼠标指向它时,会变成小十字,然后向右拖动,便会在J116单元格出现柔韧、力量类项目平均分(66.50),在L11出现速度、灵巧类项目平均分(84.25),I116和K116的数据不需要,直接删除(表4)。

(2)总平均分:鼠标单击G117单元格,在函数工具栏输入“=(H116+J116+L116)/3”,按回车键,得80.94(表5)。

(3)优秀人数:鼠标单击I118单元格,在函数工具栏点fx插入参数,在“选择类别”中点“统计”,在“选择函数”中,点“COUNTIF”,再点 “确定”,在“Rang”中选定范围“I61:I112”,在“Criteria”中输入定义条件“优秀”,再点“确定”,即在I118单元格中出现“37”(表6)。

同样方法,在I120单元格统计出“良好人数”,在I122单元格统计出“及格人数”,在I124单元格统计出“不及格人数。”

(4)优秀人数比例:鼠标单击

I119单元格,在函数工具栏输入“=I118/52*100”,按回车键,得71.15(表7)。同样方法,在I121单元格统计出“良好人数比例”,在I123单元格统计出“及格人数比例”,在I125单元格统计出“不及格人数比例”。

(5)总优秀人数比例:鼠标单击O118单元格,在函数工具栏输入“=(I118+K118+M118)/156*100”,按回车键,得44.23,即三个单项的优秀人数总和除以总测试人次数(表8)。

同样方法,在P118单元格统计出“总良好人数比例”,在Q118单元格统计出“总及格人数比例”,在R118单元格统计出“总不及格人数比例”,总合格率(总达标率)=100-总不及格人数比例。

(6)三个测试项目总体等级分布、平均分、合格率、排名对照表(表9)。

根据前面统计结果,将各校的数据填入对照表中,并统计出总体情况,依据平均分和合格率分别给予排名。

三、撰写分析报告

1.抽检情况概述

主要包括抽检的目的、项目、时间及人员安排、总体抽检人数等。

2.抽检结果分析

主要进行分数分析(平均分)和等级分析(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达标率),以及各抽检学校的比较分析。

3.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对抽检时成绩比较好或比较差的学校,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结合深入访谈与实地考察等方法,寻找其中成功的经验或问题,比如,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结合体育课、阳光体育活动、学校运动会等提高学生测试成绩的措施等,学校测试成绩的形式与方法等。

三年级下数学总结篇(6)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定量资料统计描述采用x±s,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结构指标在学科建设符合《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情况下,床位数基本符合要求。在医护人员配置上,我院ICU专科医生在2012年及2013年均未达到要求,且2013年进一步减少;专科护士配置初步达标,但2013年仍有高年资护士流失,新补充年轻护士4名。在常规设备配置上,2013年有创呼吸机报废1台,但未能补充。我科暂无无创呼吸机。与北京地区报道的数据[3]相比,监护仪床位比、有创呼吸机床位比、无创呼吸机床位比均低于二级及三级医院均数水平,输液泵床位比2013年有所提高,介于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之间,注射泵床位比及肠内营养泵床位比2013年均有所提高,但仍均低于二级及三级医院均数水平。高级职称医师2013年流失1位,现有人数低于北京市二级及三级医院均数水平。年不良事件报告例数也明显低于北京市二级及三级医院均数水平。

2.2过程指标我院ICU多学科查房频度2012年为1.31次/周,介于北京市三级医院[(3.75±0.97)次/周]与二级医院[(1.20±0.92)次/周]之间。2013年为1.33次/周,与2012年水平基本持平。我院ICU成立之初即已建立转出的标准化程序,并逐渐完善。继续教育开展频度2012年为12次,约0.21次/周,低于北京市二级医院[(0.75±0.58)次/周]及三级医院[(1.83±0.72)次/周]水平。2013年同样为12次,约0.21次/周。床位使用率方面2012年为63.0%,低于北京市三级医院[(84.4±4.52)%]和二级医院[(62.7±5.54)%]平均水平。2013年为57.6%,有下降趋势。

2.3结果指标在结果指标中,我院2012年标准化死亡比为0.92,介于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之间,2013年为0.89,较前下降。48h再转入ICU发生率2012年为0.99%,高于北京市二级医院及三级医院水平,但2013年有所下降,介于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之间。意外拔管率及48h内非计划再插管率2012年水平介于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之间,2013年略有上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2012年水平均高于或接近北京市三级医院水平,均高于二级医院水平,但2013年较前下降。

3讨论

重症医学质量控制指标目前常用的是根据Donabedian教授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系统。2012年欧洲重症医学会安全与质量特别委员会(ESICM)按照上述“结构-过程-结果”模式筛选出9条获得90%以上专家共识的指标用于重症医学质量评价,包括:ICU学科建设符合国家要求情况、24h可获得的高级重症专科医师支持、不良事件报告体系的建立情况、多学科查房频度、ICU患者转出的标准化程序、标准死亡率、48h再转入ICU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及意外拔管率。近期北京地区重症医学科质量控制现状调查的流行病学研究成果发表,该研究采用的评价指标即参照了Donabedian教授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的医疗质量概念的三维评价指标系统,结合重症医学控制的学科特点及目前国内现状选择,涵盖了ESICM提出的9条指标,很好地反映了北京地区重症医学质控的现状水平。以此为参照,本研究同样按照“结构-过程-结果”模式选取上述指标进行流行病学现状调查,查找差距、分析原因,为进一步提高我院ICU的质控质量提供客观的依据和参考。

从我院ICU重症医学质控评价的结构指标看,床位数符合《指南》对重症医学床位数的基本要求,但随着2014年我院总床位数的扩张以及老年高龄危重患者比例的增加,对ICU床位的需求量越发增加。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我院ICU专科医生的配置一直未能达到要求,且ICU专科医生的流失问题严重,包括高级职称医师2013年流失1位,现有专科医师包括高级职称医师人数均低于北京市二级及三级医院均数水平。分析原因可能与ICU医生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大、但专业性尚未有其他专科成熟以及收入问题等综合因素有关。ICU专科护士配置初步达标,但2013年有高年资护士流失,新补充年轻护士4名。可见,在ICU医护配置方面,仍需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基本医护人员的配置。在常规设备配置上,2013年有创呼吸机报废1台,但未能补充。我科暂无无创呼吸机。与北京地区报道的数据相比,监护仪床位比、有创呼吸机床位比、无创呼吸机床位比均低于二级及三级医院均数水平,输液泵床位比2013年有所提高,并介于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之间,注射泵床位比及肠内营养泵床位比2013年均有所提高,但仍均低于二级及三级医院均数水平。年不良事件报告例数也明显低于北京市二级及三级医院均数水平。可见,我院ICU在结构配置完善方面仍有较大的空间进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三年级下数学总结篇(7)

二、申报理由:本人从1991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近12年,一直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并任班主任5年,级组长7年。其中1991-1994年在广西平南大安高中任教,1994年起至今于南海区第一中学任教。1997年获得中学数学一级教师资格,同时被聘为中学一级数学教师。

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极强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在政治思想方面,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文选》,深入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精神,坚决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于199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十分注意加强师德的修养,注意在遵纪守法、做人、治学、劳动等方面为学生起表率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教育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其为日后成为四化建设的主力军、合格的社会公民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教学工作方面,我注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钻研教材,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经常总结和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改正缺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力求把每个知识要点以最佳方法正确传授给学生,教学效果良好。

现把任职中学一级教师以来的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1997-1998学年度任教高三级303班、304班,担任高三级级组长。

1998-199年度任教高一(6)班、高一(7)班,担任高一级级组长。

1999-2006学年度任教高二(3)班、高二(4)班,担任高二级级组长和高二(4)班班主任。

2006-2006学年度任教高二(6)班、高二(7)班,担任高二级级组长。

2006-2006学年度任教高三(7)班、高三(8)班,担任高三级级组长。

2006-2006学年度任教高一(15)班、高一(16)班,担任高一级级组长。

1997年主持南海市第一中学数学提高小组课外辅导工作,成绩明显,论文《数学竞赛辅导初探》获南海市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由于表现突出,被评为"佛山市优秀教师"。

1997-1998学年度,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的探讨,刻苦钻研教学大纲,结合高三复习课的特点,狠抓学生的双基训练,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效果显著,所带的慢班会考合格率达98.5%,高于年级平均水平96%的2个多百分点。每次考试均有学生进入理科数学单科成绩的前10名。由于成绩突出,年度考核评为"优秀"。

1998-199年度,我在所任教的高一(6)班和高一(7)班进行素质教育教学改革试验。

目标是:

(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提高教学质量。

方法是:

(1)、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做法:a、上课前请学生谈前一天作业或学习数学的心得。b、提问后暂缓给出结论,而是由学生谈自己的看法。c、课堂练习有时个别提问,有时一题多解,之后请学生判断优劣,最后老师评点。d、上讨论型、自学型的新授课。

(2)减轻学生负担,大量减少课外练习、作业,只留一些易混淆的题,对比认识。

由于在教学中我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重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因此我上的课课堂气氛活跃,很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很好。高一(6)班入学成绩数学平均分排在全级九个班中的第八位,上学期中段考升至第六位,下学期中段考升至第四位。高一(7)班上学期末平均分排在全级第九,下学期中段考升到第四。"希望杯"数学竞赛第一试,36名获奖者中,高一(6)班、高一(7)班共11人,约占总人数的1/3,大大超过平均比例,其中汤锦威同学更以102分的绝对优势获第一名。

1999-2006学年度,我担任高二(3)班和高二(4)班的数学科教学任务。在1998-199年度的试验基础上我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这是两个政治班,基础较差,自学的能力不强,缺乏讨论交流和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实验一度受阻。但我不气馁,继续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少讲精练,通过"交流--互动"来实现教学目的,再辅以"一练一评一测"和"课堂限时速度训练"做法,收到了较好效果。三次大考中,高二(3)班和高二(4)班平均分居同类型班两第一,一次第二,高分层(90分以上)人数最多。

2006-2006学年度,我担任高二(6)班和高二(7)班的数学科教学任务,这是两个理科平行班,基础较好,适逢学校开展了"主体式教学"和"分层教学"试验,我积极支持并亲自参与了"主体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带领学生进行了《自学--总结学习》模式的探索。总结出了《自学--总结学习》的一般模式、层次和方法。同时,由于网络的介入,信息技术又对我的教学产生了新的冲击,我开始对在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思考,产生了新的教学理念。

我立足教材,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学问的研究者,方法灵活,贴近学生,我的课受到了学生充分的肯定,在学生评教中我名列第一。同时我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讲座"寻找数学美"受到学校和数学科组的高度评价。这一年年度考核评为"优秀"。

2006-2006学年度是我教师生涯中第四次带高三。我任高三(7)班和高三(8)班的数学科任。

高三实施分层教学,物理班按数学、物理、英语成绩分班,面对b班,我犹豫过。但我还是选择了迎难而上,我通过找学生谈话,测试摸底等方法调查,对教学定位,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努力在b班挑出几个基础和能力都略好的学生进行培优,通过定期检查练习,面批面改,加开小灶,谈话鼓励等办法,使一批学生数学成绩稳步提高,在上学期连续三次向a班输送优生之后,下学期还有学生能在模拟考中考出数学单科年级前十名的成绩。培优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数学优生的进步带动了整个班级学习数学的良好风气,因此班级的数学成绩提高也很快!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我对高考的认识,我举行了"高考大题考什么?"、"立几对策"、"规范作答在解答题中多拿几分"等专题复习,很受学生欢迎。高考成绩在同班五科中排第一。由于成绩突出,年度考核评为"优秀一档"。

2006-2006学年度我担任高一(15)班和高一(16)班的数学科教学任务,在前几年教学试验比较成功的激励下,我在高一(15)班和高一(16)班开展"自学--总结学习"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我在"题组练习"、"变式研究"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构题过程",并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也选题、编题、命题、讲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连作业都是学生自己出,自己讲解的,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尊重,我也深得学生的喜爱,在两个班的学生评教中,我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

教研是教学进步的动力,更是教学特色形成的根本途径;因材施教,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手段、方式、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多年来我坚持在教研中教学、在教学中探索,在探索中教书、在思想的升华过程中育人。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开展了"主体式教学"、"分层教学"、"尝试法教学"、"自学--总结学习"的尝试和"多媒体环境下多师教学法"、"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淡化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模式的探索,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教学个性的教师。论文《走出"练"的误区》在《广西教育》2006年第6期第36页发表,论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探》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社会科学版?教育研究(增刊))第87页发表。本学年年度考核为"优秀"。

21世纪的教育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继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我积极参加省、市及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不断追踪教育科研信息,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动态,利用工作之余自学教学法、现代教育理论。先后完成了《数学思维教育学》、《教育评价》、《计算机应用》、《数学素质教育学》、《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概论》、《生活中的数学》、《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数学建模与中学数学教学》、《管理教育专题》等科目的学习,成绩良好。

使用多媒体手段和借助数字化信息辅助教学是现代高水平教师的重要标志。有了这个认识,我于1998年开始学习电脑操作,当年就能熟练使用word编印试题,到1999年已经掌握了excel和powerpoint的使用,2006年学习使用authorware制作简单课件,同年通过了"计算机初级考核",2006年学习flash软件,2006年学习photoshop和网页制作,现在已拥有个人主页--华韵数苑,2006年通过了计算机中级考核。

做为一级教师,我负起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先后与多个青年教师结成对子,一方面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他们提供一些宝贵的教学素材;另一方面我也虚心向他们学习。这几个青年教师进步非常快,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且能胜任高一至高三的数学教学工作,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德育工作能面向全体学生,我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德育大纲精神,充分利用班会课进行学生品德情操教育。善于在与学生的广泛接触或个别谈心中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解决他们的思想症结、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多年的班主任、级组长工作使我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带领班主任探索班级管理新模式,在"量化管理"、"民主治班"、"创建先进班集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总结出了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的深层次活动系列。论文《笔谈--余味无穷》在中华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1999-2006学年度我担任高二(4)班班主任,走过了由"跟班管理"到"量化管理"到"民主管理"的路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班级的班风正、学风浓,学生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进取心,每次大考进步人数之多居全级之最,每月都被评为"文明标兵班",高二(4)班团支部还被评为"佛山市红旗团支部",成绩显著。

由于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我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评价,获得很多荣誉:1997年被评为"佛山市优秀教师",2006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受到南海市教育局党委的表彰。2006年被评为南海市优秀教师。2006年当选为南海区中共党代表。

三、晋升后的工作设想:

1、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研究教与学规律,注意总结教学经验,大力进行教学改革,争取成为一名学者型教师。

2、参加继续教育,力争在教科研究方面有突破性的成绩。

三年级下数学总结篇(8)

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极强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在政治思想方面,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文选》,深入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精神,坚决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于1996年光荣加入中国*。我十分注意加强师德的修养,注意在遵纪守法、做人、治学、劳动等方面为学生起表率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教育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其为日后成为四化建设的主力军、合格的社会公民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教学工作方面,我注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钻研教材,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经常总结和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改正缺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力求把每个知识要点以最佳方法正确传授给学生,教学效果良好。

现把任职中学一级教师以来的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1997-1998学年度任教高三级303班、304班,担任高三级级组长。

1998-199年度任教高一(6)班、高一(7)班,担任高一级级组长。

1999-2000学年度任教高二(3)班、高二(4)班,担任高二级级组长和高二(4)班班主任。

2000-2001学年度任教高二(6)班、高二(7)班,担任高二级级组长。

2001-2002学年度任教高三(7)班、高三(8)班,担任高三级级组长。

2002-2003学年度任教高一(15)班、高一(16)班,担任高一级级组长。

1997年主持南海市第一中学数学提高小组课外辅导工作,成绩明显,论文《数学竞赛辅导初探》获南海市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由于表现突出,被评为"佛山市优秀教师"。

1997-1998学年度,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的探讨,刻苦钻研教学大纲,结合高三复习课的特点,狠抓学生的双基训练,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效果显著,所带的慢班会考合格率达98.5%,高于年级平均水平96%的2个多百分点。每次考试均有学生进入理科数学单科成绩的前10名。由于成绩突出,年度考核评为"优秀"。

1998-199年度,我在所任教的高一(6)班和高一(7)班进行素质教育教学改革试验。

目标是:

(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提高教学质量。

方法是:

(1)、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做法:A、上课前请学生谈前一天作业或学习数学的心得。B、提问后暂缓给出结论,而是由学生谈自己的看法。C、课堂练习有时个别提问,有时一题多解,之后请学生判断优劣,最后老师评点。D、上讨论型、自学型的新授课。

(2)减轻学生负担,大量减少课外练习、作业,只留一些易混淆的题,对比认识。

由于在教学中我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重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因此我上的课课堂气氛活跃,很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很好。高一(6)班入学成绩数学平均分排在全级九个班中的第八位,上学期中段考升至第六位,下学期中段考升至第四位。高一(7)班上学期末平均分排在全级第九,下学期中段考升到第四。"希望杯"数学竞赛第一试,36名获奖者中,高一(6)班、高一(7)班共11人,约占总人数的1/3,大大超过平均比例,其中汤锦威同学更以102分的绝对优势获第一名。

1999-2000学年度,我担任高二(3)班和高二(4)班的数学科教学任务。在1998-199年度的试验基础上我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这是两个政治班,基础较差,自学的能力不强,缺乏讨论交流和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实验一度受阻。但我不气馁,继续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少讲精练,通过"交流--互动"来实现教学目的,再辅以"一练一评一测"和"课堂限时速度训练"做法,收到了较好效果。三次大考中,高二(3)班和高二(4)班平均分居同类型班两第一,一次第二,高分层(90分以上)人数最多。

2000-2001学年度,我担任高二(6)班和高二(7)班的数学科教学任务,这是两个理科平行班,基础较好,适逢学校开展了"主体式教学"和"分层教学"试验,我积极支持并亲自参与了"主体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带领学生进行了《自学--总结学习》模式的探索。总结出了《自学--总结学习》的一般模式、层次和方法。同时,由于网络的介入,信息技术又对我的教学产生了新的冲击,我开始对在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思考,产生了新的教学理念。

我立足教材,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学问的研究者,方法灵活,贴近学生,我的课受到了学生充分的肯定,在学生评教中我名列第一。同时我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讲座"寻找数学美"受到学校和数学科组的高度评价。这一年年度考核评为"优秀"。

2001-2002学年度是我教师生涯中第四次带高三。我任高三(7)班和高三(8)班的数学科任。

高三实施分层教学,物理班按数学、物理、英语成绩分班,面对B班,我犹豫过。但我还是选择了迎难而上,我通过找学生谈话,测试摸底等方法调查,对教学定位,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努力在B班挑出几个基础和能力都略好的学生进行培优,通过定期检查练习,面批面改,加开小灶,谈话鼓励等办法,使一批学生数学成绩稳步提高,在上学期连续三次向A班输送优生之后,下学期还有学生能在模拟考中考出数学单科年级前十名的成绩。培优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数学优生的进步带动了整个班级学习数学的良好风气,因此班级的数学成绩提高也很快!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我对高考的认识,我举行了"高考大题考什么?"、"立几对策"、"规范作答在解答题中多拿几分"等专题复习,很受学生欢迎。高考成绩在同班五科中排第一。由于成绩突出,年度考核评为"优秀一档"。

2002-2003学年度我担任高一(15)班和高一(16)班的数学科教学任务,在前几年教学试验比较成功的激励下,我在高一(15)班和高一(16)班开展"自学--总结学习"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我在"题组练习"、"变式研究"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构题过程",并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也选题、编题、命题、讲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连作业都是学生自己出,自己讲解的,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尊重,我也深得学生的喜爱,在两个班的学生评教中,我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

教研是教学进步的动力,更是教学特色形成的根本途径;因材施教,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手段、方式、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多年来我坚持在教研中教学、在教学中探索,在探索中教书、在思想的升华过程中育人。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开展了"主体式教学"、"分层教学"、"尝试法教学"、"自学--总结学习"的尝试和"多媒体环境下多师教学法"、"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淡化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模式的探索,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教学个性的教师。论文《走出"练"的误区》在《广西教育》2003年第6期第36页发表,论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探》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社会科学版·教育研究(增刊))第87页发表。本学年年度考核为"优秀"。

21世纪的教育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继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我积极参加省、市及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不断追踪教育科研信息,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动态,利用工作之余自学教学法、现代教育理论。先后完成了《数学思维教育学》、《教育评价》、《计算机应用》、《数学素质教育学》、《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概论》、《生活中的数学》、《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数学建模与中学数学教学》、《管理教育专题》等科目的学习,成绩良好。

使用多媒体手段和借助数字化信息辅助教学是现代高水平教师的重要标志。有了这个认识,我于1998年开始学习电脑操作,当年就能熟练使用word编印试题,到1999年已经掌握了Excel和Powerpoint的使用,200*年学习使用Authorware制作简单课件,同年通过了"计算机初级考核",200*年学习Flash软件,200*年学习Photoshop和网页制作,现在已拥有个人主页--华韵数苑,200*年通过了计算机中级考核。

做为一级教师,我负起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先后与多个青年教师结成对子,一方面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他们提供一些宝贵的教学素材;另一方面我也虚心向他们学习。这几个青年教师进步非常快,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且能胜任高一至高三的数学教学工作,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德育工作能面向全体学生,我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德育大纲精神,充分利用班会课进行学生品德情操教育。善于在与学生的广泛接触或个别谈心中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解决他们的思想症结、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多年的班主任、级组长工作使我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带领班主任探索班级管理新模式,在"量化管理"、"民主治班"、"创建先进班集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总结出了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的深层次活动系列。论文《笔谈--余味无穷》在中华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学年度我担任高二(4)班班主任,走过了由"跟班管理"到"量化管理"到"民主管理"的路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班级的班风正、学风浓,学生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进取心,每次大考进步人数之多居全级之最,每月都被评为"文明标兵班",高二(4)班团支部还被评为"佛山市红旗团支部",成绩显著。

由于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我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评价,获得很多荣誉:1997年被评为"佛山市优秀教师",200**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受到南海市教育局党委的表彰。200*年被评为南海市优秀教师。200*年当选为南海区中共党代表。

三、晋升后的工作设想:

1、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研究教与学规律,注意总结教学经验,大力进行教学改革,争取成为一名学者型教师。

2、参加继续教育,力争在教科研究方面有突破性的成绩。

三年级下数学总结篇(9)

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极强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在政治思想方面,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文选》,深入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精神,坚决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于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十分注意加强师德的修养,注意在遵纪守法、做人、治学、劳动等方面为学生起表率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教育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其为日后成为四化建设的主力军、合格的社会公民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教学工作方面,我注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钻研教材,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经常总结和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改正缺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力求把每个知识要点以最佳方法正确传授给学生,教学效果良好。

现把任职中学一级教师以来的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学年度任教高三级303班、304班,担任高三级级组长。

-学年度任教高一(6)班、高一(7)班,担任高一级级组长。

-学年度任教高二(3)班、高二(4)班,担任高二级级组长和高二(4)班班主任。

-学年度任教高二(6)班、高二(7)班,担任高二级级组长。

-学年度任教高三(7)班、高三(8)班,担任高三级级组长。

-学年度任教高一(15)班、高一(16)班,担任高一级级组长。

年主持市第一中学数学提高小组课外辅导工作,成绩明显,论文《数学竞赛辅导初探》获市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由于表现突出,被评为"佛山市优秀教师"。

-1学年度,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的探讨,刻苦钻研教学大纲,结合高三复习课的特点,狠抓学生的双基训练,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效果显著,所带的慢班会考合格率达98.5%,高于年级平均水平96%的2个多百分点。每次考试均有学生进入理科数学单科成绩的前10名。由于成绩突出,年度考核评为"优秀"。

-学年度,我在所任教的高一(6)班和高一(7)班进行素质教育教学改革试验。

目标是:

(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提高教学质量。

方法是:

(1)、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做法:A、上课前请学生谈前一天作业或学习数学的心得。B、提问后暂缓给出结论,而是由学生谈自己的看法。C、课堂练习有时个别提问,有时一题多解,之后请学生判断优劣,最后老师评点。D、上讨论型、自学型的新授课。

(2)减轻学生负担,大量减少课外练习、作业,只留一些易混淆的题,对比认识。

由于在教学中我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重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因此我上的课课堂气氛活跃,很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很好。高一(6)班入学成绩数学平均分排在全级九个班中的第八位,上学期中段考升至第六位,下学期中段考升至第四位。高一(7)班上学期末平均分排在全级第九,下学期中段考升到第四。"希望杯"数学竞赛第一试,36名获奖者中,高一(6)班、高一(7)班共11人,约占总人数的1/3,大大超过平均比例,其中汤锦威同学更以102分的绝对优势获第一名。

-学年度,我担任高二(3)班和高二(4)班的数学科教学任务。在-学年度的试验基础上我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这是两个政治班,基础较差,自学的能力不强,缺乏讨论交流和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实验一度受阻。但我不气馁,继续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少讲精练,通过"交流--互动"来实现教学目的,再辅以"一练一评一测"和"课堂限时速度训练"做法,收到了较好效果。三次大考中,高二(3)班和高二(4)班平均分居同类型班两第一,一次第二,高分层(90分以上)人数最多。

-学年度,我担任高二(6)班和高二(7)班的数学科教学任务,这是两个理科平行班,基础较好,适逢学校开展了"主体式教学"和"分层教学"试验,我积极支持并亲自参与了"主体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带领学生进行了《自学--总结学习》模式的探索。总结出了《自学--总结学习》的一般模式、层次和方法。同时,由于网络的介入,信息技术又对我的教学产生了新的冲击,我开始对在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思考,产生了新的教学理念。

我立足教材,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学问的研究者,方法灵活,贴近学生,我的课受到了学生充分的肯定,在学生评教中我名列第一。同时我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讲座"寻找数学美"受到学校和数学科组的高度评价。这一年年度考核评为"优秀"。

-学年度是我教师生涯中第四次带高三。我任高三(7)班和高三(8)班的数学科任。

高三实施分层教学,物理班按数学、物理、英语成绩分班,面对B班,我犹豫过。但我还是选择了迎难而上,我通过找学生谈话,测试摸底等方法调查,对教学定位,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努力在B班挑出几个基础和能力都略好的学生进行培优,通过定期检查练习,面批面改,加开小灶,谈话鼓励等办法,使一批学生数学成绩稳步提高,在上学期连续三次向A班输送优生之后,下学期还有学生能在模拟考中考出数学单科年级前十名的成绩。培优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数学优生的进步带动了整个班级学习数学的良好风气,因此班级的数学成绩提高也很快!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我对高考的认识,我举行了"高考大题考什么?"、"立几对策"、"规范作答在解答题中多拿几分"等专题复习,很受学生欢迎。高考成绩在同班五科中排第一。由于成绩突出,年度考核评为"优秀一档"。

-学年度我担任高一(15)班和高一(16)班的数学科教学任务,在前几年教学试验比较成功的激励下,我在高一(15)班和高一(16)班开展"自学--总结学习"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我在"题组练习"、"变式研究"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构题过程",并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也选题、编题、命题、讲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连作业都是学生自己出,自己讲解的,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尊重,我也深得学生的喜爱,在两个班的学生评教中,我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

教研是教学进步的动力,更是教学特色形成的根本途径;因材施教,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手段、方式、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多年来我坚持在教研中教学、在教学中探索,在探索中教书、在思想的升华过程中育人。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开展了"主体式教学"、"分层教学"、"尝试法教学"、"自学--总结学习"的尝试和"多媒体环境下多师教学法"、"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淡化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模式的探索,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教学个性的教师。论文《走出"练"的误区》在《教育》2003年第6期第36页发表,论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探》在《师范大学学报》(年·社会科学版·教育研究(增刊))第87页发表。本学年年度考核为"优秀"。

21世纪的教育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继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我积极参加省、市及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不断追踪教育科研信息,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动态,利用工作之余自学教学法、现代教育理论。先后完成了《数学思维教育学》、《教育评价》、《计算机应用》、《数学素质教育学》、《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概论》、《生活中的数学》、《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数学建模与中学数学教学》、《管理教育专题》等科目的学习,成绩良好。

使用多媒体手段和借助数字化信息辅助教学是现代高水平教师的重要标志。有了这个认识,我于年开始学习电脑操作,当年就能熟练使用word编印试题,到年已经掌握了Ecel和Powerpoint的使用,年学习使用Authorware制作简单课件,同年通过了"计算机初级考核",年学习Flash软件,年学习Photoshop和网页制作,现在已拥有个人主页--华韵数苑,年通过了计算机中级考核。

做为一级教师,我负起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先后与多个青年教师结成对子,一方面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他们提供一些宝贵的教学素材;另一方面我也虚心向他们学习。这几个青年教师进步非常快,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且能胜任高一至高三的数学教学工作,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德育工作能面向全体学生,我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德育大纲精神,充分利用班会课进行学生品德情操教育。善于在与学生的广泛接触或个别谈心中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解决他们的思想症结、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多年的班主任、级组长工作使我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带领班主任探索班级管理新模式,在"量化管理"、"民主治班"、"创建先进班集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总结出了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的深层次活动系列。论文《笔谈--余味无穷》在中华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学年度我担任高二(4)班班主任,走过了由"跟班管理"到"量化管理"到"民主管理"的路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班级的班风正、学风浓,学生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进取心,每次大考进步人数之多居全级之最,每月都被评为"文明标兵班",高二(4)班团支部还被评为"佛山市红旗团支部",成绩显著。

由于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我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评价,获得很多荣誉:年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受到市教育局党委的表彰。年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年当选为区中共党代表。

三、晋升后的工作设想:

1、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研究教与学规律,注意总结教学经验,大力进行教学改革,争取成为一名学者型教师。

2、参加继续教育,力争在教科研究方面有突破性的成绩。

三年级下数学总结篇(10)

读懂了学生的错误,教学研究就能有的放矢。老师们围绕“区分量和率,学生的困难在哪里?”“针对学生的困难如何改进教学?”进行了研讨。首先从学习内容本身来分析,分数既可以表示实际数量,还可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是分数所具有的“量”和“率”的双重功能,与学生之前熟悉的整数、小数都不同,学生在建构上会存在困难。其次,从教材编排顺序来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时,只理解到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率”;四年级结合小数的认识,教材中出现了带单位的分数;五年级再次学习分数的意义时,结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用分数表示的具体量。因此,在五年级学习分数的时候,学生会受到“先入为主”的负迁移影响,习惯性地把分数都看作“率”。第三,在学完“分数的意义”后,学生做“每份是总数的几分之几”这类题时,正确率很高;在学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学生做“每份是多少”这类题目正确率也很高,但当两个问题综合在一起时就出现大量的错误。这说明学生对如何根据题意区分两类问题缺少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只关注了本节课的重点,忽视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不重视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题目综合性的增强,原本隐藏的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出来。

如何改进教学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阶段解决。第一阶段,克服思维定势,重视对分数具体量的认识,帮助学生将其纳入知识结构中。在学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组练习:

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多少米?

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多少米?

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9段,每段是多少米?

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三个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但是有的结果是整数,有的结果不是整数,这时可以用小数或分数来表示。因为除不尽时,用分数表示既准确又方便。这样设计有利于沟通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领悟到:分数和整数、小数一样可以带上单位表示具体数量;在解决具体量的问题时,分数和整数、小数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

第二阶段,重视在变化和比较中使学生抽象出分数的本质。在后续练习课中可以设计如下练习:

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先变换总量,再变换份数,然后提出问题: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归纳概括:求“每份占全长的几分之几”,不管总量是多少都看作单位“1”,只需看“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列式:“1”÷份数。

第三阶段,加强对比练习,指导学生区分问题。可以设计如下练习:

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4份,每份长( )米,每份占全长的( )。

量、率出现在同一题中,可以变换前后位置,着重引导学生从叙述方式上区分两个问题,并比较解题方法的异同:两个问题都要用除法计算;“求每份占总量的几分之一”只需把单位“1”平均分了多少份,和具体数量无关;而“求每份的数量”必须用具体的总数量除以份数。

为使学生熟练掌握,在后续练习课中可以多次出现,灵活进行变式,以加深理解,巩固解题方法。如,量、率出现在同一题中,叙述方式发生变化:每份占( ),每份长( )或其中2份占全长的( )等;还可以增强综合性,如,对折再对折,每份占全长的( )。

教师在实施改进措施后,随堂测试统计,错误率下降至13.8%。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出错和改错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读懂学生的错误,养成深度反思的习惯,及时做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改进。

参考文献:

[1]冷凤义.浅谈小学数学的简单应用题教学[J].好家长,2015(37).

上一篇: 安全预防论文 下一篇: 医院审计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