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正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25 13:20:05

企业转正工作总结

企业转正工作总结篇(1)

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执行中央、省和市局、市政府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措施。学习了相关文件,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要契机,加强对马列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现代经济、科技、法律、办公自动化等与工作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使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都有了新的提高。

二、工作方面

本着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努力学习各项业务知识,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2、做好中长期规划的研究与编制工作。

3、积极申报国家资金支持的建设项目。

4、做好年度管理计划工作。

三、学习生活方面

在工作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性,一是向书本学习,坚持每天挤出一定的时间不断充实自己,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广泛汲取各种“营养”;二是向周围的同志学习,工作中我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态度,主动向领导、同事们请教,学习他们任劳任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三是向实践学习,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查找不足,提高自己,防止和克服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的倾向。

企业转正工作总结篇(2)

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执行中央、省和市局、市政府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措施。学习了相关文件,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要契机,加强对马列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现代经济、科技、法律、办公自动化等与工作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使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都有了新的提高。

二、工作方面

本着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努力学习各项业务知识,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2、做好中长期规划的研究与编制工作。

3、积极申报国家资金支持的建设项目。

4、做好年度管理计划工作。

三、学习生活方面

在工作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性,一是向书本学习,坚持每天挤出一定的时间不断充实自己,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广泛汲取各种“营养”;二是向周围的同志学习,工作中我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态度,主动向领导、同事们请教,学习他们任劳任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三是向实践学习,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查找不足,提高自己,防止和克服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的倾向。

企业转正工作总结篇(3)

吉林省大安市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安广造纸厂并轨已结束,改制工作已进入破产程序预计10月末结束;

饲料公司并轨已结束,改制正在进行中;

烟叶公司,由于自身是事业单位,并轨与转制工作正在运作中。

二、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情况及进度

截止6月末,全市22个系统及单位共计160户国有企业,已有40户企业实现改制,退出国有序列,占企业总数33%;实现"并轨"职工身份退出的有134户,占企业总数的89%,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16114人,占职工总数2110人的80%。其中:

1、经贸系统

全系统所属国有工业企业13户,现已完成改制企业12户,占企业总数的93%,未完的一户企业是吉林大安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该企业改制已进入破产程序,预计10月末破产结束;"并轨"职工身份转换工作13户企业全部结束,达到100%,2636人退出全民身份。

2、工业控股公司

全系统所属国有工业企业10户,现以完成改制企业9户,占企业总数的90%,剩下的一户织布厂,正在运作产权整体出售,预计7月末完成;"并轨"职工身份转换工作10户企业全部结束,达到100%,2541人退出全民身份。

3、商贸系统

全系统所属国有商业企业15户,现以完成改制企业3户,占企业总数的20%。另外,有10户企业转制工作正在进行中。剩下百货公司、安北五商店两户企业无资产;"并轨"职工身份转换工作15户企业全部结束,1903人退出全民身份,还有116人未解除劳动关系。

4、安广镇

所属18户国有工商企业,现以完成改制的企业只有安广饮食服务公司1户,占总数5.5%,安广造纸厂实施破产已进入破产程序,其它16户企业改制工作正在进行中。"并轨"职工身份转换工作18户企业全部结束,达100%,2301人退出全民身份。

5、城建系统

所属国有企业14户,现以完成转制企业6户,占总数的43%,其余8户企业改制工作正在进行中、"并轨"职工身份转换完成3户,占总数的21%,328人退出全民身份。

6、医药局系统

所属企业2户,现以全部完成改制任务。"并轨"转制工作也都全部完成,退出职工520人。

7、粮食系统

所属企业19户,企业改制工作由于受政策限制,目前只有饲料公司正在运作产权出售,其余企业改制工作等待省出台政策后进行;"并轨"职工身份转换工作12户国有粮库按省有关政策规定全部办理结束,退出职工2190人,其余7户粮食加工企业因补偿标准问题上访不断,没有办理身份退出手续。

8、交通系统

所属国有企业两户,企业改制工作正在进行中,其中客运公司已完成改制前的资产评估,国资局确认方案制定、职工大会表决、内部公示等项准备工作,需主管市长审批后,上报国企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讨论通过。"并轨"转换职工身份工作全部结束,退出职工374人。

9、水利系统

所属国有企业3户,企业改制工作未动,3户企业职工42人,参与"并轨"实际退出职工12人,还有30人滞留在企业。

10、供销社

所属企业34户,企业改制工作因拖欠职工工资,企业资产少,甚至个别单位无资产而无法进行。并轨工作34户企业退出职工1146,但仍有400多人没参保而未退出。

11、物资系统

所属企业10户,改制工作因多数企业无资产而无法进行改制;"并轨"转换职工身份工作只完成10户企业的1067人中的695人还有372人未退出。

12、芦苇局系统

所属企业5户,转制工作暂时没动;"并轨"转换职工身份工作,只完成5户企业99名职工中的47人,还有52名职工滞留在企业。

13、烟叶公司

所属企业4户,加上公司本身为5户。现在所属4户企业已全部关闭,占总数的80%,公司本身转制未结束。企业"并轨"职工身份转换工作已完成2户,还有复烤厂,建筑装饰厂正在进行中。

14、白鹅公司

已完成"双退"任务。

15、外贸局

对外贸易进出口公司企业转制未动,职工身份退出只完成115人,还有152人滞留在企业。

16、就业局

所属的油漆厂已完成"双退"任务。未进"并轨"试点的职工还有138人。

17开发区

所属的航运公司已完成"双退"任务,还有125人未退出仍滞留在企业。

18、农机局

所属的农业机械公司因历史包袱沉而未改制,并轨退出人员为132人,还有103人滞留在企业。

19、舍力镇

所属的农机修造厂改制未动,并轨只退出7人,还有17人滞留在企业。

20、乡企局

所属金属材料供应站改制工作尚未启动,"并轨"工作正在办理手纽。

21、水产局

企业转正工作总结篇(4)

商贸公司是柳钢下属的后勤服务单位,又是集宾馆酒店经营,食品饮料生产销售、食堂管理、超市经营于一体的多元化生产经营企业,履行好后勤服务职能,同时加大外部市场拓展,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是商贸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商贸公司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1.在当前普遍招工难的现状下,人手不足与人员的流动给生产经营服务工作的稳定性及各项决策的推行落实带来较大影响;同时用工成本的不断攀升和原辅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将继续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2.受政策、机制、运营模式等因素影响,企业迅速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弱,导致经营工作难度不断增大,员工思想变得活跃。

3.由于以劳务派遣工为用工主体,员工队伍建设存在一定困难。

二、柳商贸公司党员队伍现状

商贸公司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现有职工党员48人,占职工总数的55.17%;劳务工党员2人。职工党员大专以上学历47人,45岁以下36人,属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25人,分别占员工总数的97.92%、75 %和52.08%。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商贸公司的党员一半以上是企业的各级骨干,能否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至关重要。

三、商贸公司党建工作助力企业转型发展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为实现企业转型发展,商贸公司根据柳钢“调结构、拓市场、促改革、强管理、抓廉政”总体工作思路,也对企业的产品结构、经营定位、营销模式及时进行了优化调整。党总支积极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工作重心,展开系列工作助力企业转型发展,为行政排忧解难,同时企业的党建工作水平和工作效果也得到切实增强。

(一)以正面引导和正能量营造为抓手,为企业转型发展扫除思想障碍

由于经营难度增大,员工的思想变得异常活跃。为做好队伍维稳工作,党总支决定将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积极在员工中营造正面、向好的正能量工作氛围。通过设立书记信箱、召开员工座谈会、坚持民情日记、与员工谈心谈话等做法,深入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

(二)激励党员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培养企业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

商贸公司党总支根据大部分党员都是单位骨干或管理者的实际情况,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党员“三提升”创先争优竞赛活动:以党员首问负责制活动为载体,提升党员全局工作意识;以党员结对传帮带活动为载体,提升党员的业务水平;以党员先锋评比为载体,提升党员工作业绩。通过活动激励党员自我加压,并带动身边员工共同推进企业转型发展。活动开展以来,共结对子49对;评出月度党员先锋18人;组织党员培训4场次;106人次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动参与单位临时任务的增援。通过活动,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全局意识、工作执行力、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坚持求真务实,确保工作出实效

一直以来,商贸公司的党建工作都坚持务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党支部要结合单位当年的1~2项难点工作进行攻关改善,确保工作有实效。宾馆党支部开展“党员齐心抓现场,物资管理求实效”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宾馆物资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精细化。食品厂党支部“一名党员一个课堂”、膳食管理公司“一名党员一个故事”的活动,以党员授课或讲故事的形式,促进党员提升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

四、工作启示

(一)企业党建工作要融入中心工作,共谋发展大局

商贸公司党总支一直坚持将企业发展好坏作为衡量单位党建工作水平高低的标准。虽然党、政工作各有侧重,但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一致。把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运用到具体工作中,与行政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党建工作才能成为企业发展强大的助推器。

(二)企业党建工作要不断调整思路和重心,适应形势变化

新的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必须要有新的定位与作为。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如何定位,如何根据企业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及时调整党建工作的思路和重心,是各级党组织一直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以变应变,顺应形势发展,党建工作才能在企业转型发展中持续发挥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

(三)企业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常抓常新

企业转正工作总结篇(5)

中轻联会长步正发,名誉会长陈士能、杨志海、潘蓓蕾、张善梅,副会长钱桂敬、王世成、杜同和、陶小年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江苏省轻工行业协会会长许荣云介绍了江苏省轻工业发展情况。

中轻联会长步正发作理事会工作报告。他指出,2012年中轻联和各行业协会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轻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履行行业组织职能,共同努力,克服多重困难,各行业取得新的进展。一年来,轻工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对全国工业的贡献加大。轻工全行业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2万亿元,利润总额1.4万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8.2%,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19.6%。出口5075.1亿美元,同比增长13.7%,轻工累计顺差超过全国贸易顺差1577亿美元。优势集聚和产业有序转移稳步推进,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产值占轻工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30%,中、西部地区轻工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分别高于全行业4.8和3.7个百分点。另外,轻工内外销比重进一步改善,内销占86.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而2012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在工业行业中居第二位,以占全国工业14.3%的资产创造了19.6%的产值、20.3%的利润、24.8%的出口、25.0%的就业,比重比上年均有提高。

在回顾中轻联2012年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绩时,步正发指出,2012年,中轻联紧紧围绕“牢牢把握扩大内需、稳定外需,拓展新的需求;牢牢把握科技创新,产业优化升级;牢牢把握质量管理和自主品牌建设;牢牢把握发挥轻工优势和特色,促进做大做强企业同发挥中小企业优势、特色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及时反映行业和企业诉求,推动轻工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实施;召开全国轻工科技大会,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和行业自主创新;突出重点行业,推进环保和节能减排;召开全国轻工行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工作会议,提升产业集群建设水平;组织开展轻工品牌培育体系建设工作,加强质量管理,推进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举行第二届中国轻工品牌和优秀特色展会大会,促进国内外轻工经济交流合作;开展全国轻工劳模评选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定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不断提升服务行业的能力,加强行业自律。

成绩已成过去,把握机遇才能不断发展。步正发强调,党的十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国轻工业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更高起点上。准确把握形势,紧抓新的机遇,推进轻工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步正发指出,我国轻工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增多,轻工业自身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部分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显现,产业技术水平整体处在中低端,受科技体制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制约了科技创新的成效,鼓励和扶持政策尚需进一步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轻工业速度效益型粗放式增长难以为继,形势倒逼轻工企业必须由数量效益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创造自主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轻工业进入调整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期。但值得肯定的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趋好的态势没有改变,轻工业总体处在多层次需求拉动和优化升级阶段,扩大需求,提高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新形势下轻工业发展的新机遇。步正发举例说,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涉及众多轻工行业,蕴藏着巨大发展机遇。食品行业产值占全部轻工业45%以上,生活必需品的刚性需求保持稳定、快速发展,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休闲健身产业发展方兴未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轻工消费品多元化需求和升级换代需求持续发展,为轻工业提供有力的市场支撑。轻工业是在市场化、国际化的激烈竞争中不断成长的产业,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轻工业的优势、特点,依靠全行业的努力,轻工业完全有条件走在转型升级的前列。

据此,步正发提出2013年总体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线,以提高轻工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满足和创造多层次消费和服务需求,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动力,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化解过剩产能,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改进行业组织作风,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提升服务行业和企业的能力,促进轻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步正发强调,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因此,要按照规划明确和切实抓好全年重点工作。他要求要深度调研,促进轻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认真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建设水平;要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做好质量和标准工作;拓展展会功能,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要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能力。

企业转正工作总结篇(6)

工会转型是顺应经济、社会的转型,在劳资矛盾频繁化、劳资纠纷犀利化的前提下提出的。转型,意味着变化,也表明了原有的体制、模式已不适应它所依附的社会环境。

从现状来看,劳资纠纷、维权抗争等事件频频发生,劳资关系的“对抗式对话”越来越成为阻碍企业发展、员工成长的桎梏,劳资矛盾出现了新的特点:

一是利益诉求更为具体。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消退,劳资矛盾已从围绕劳动合同解除后的寻找经济补偿逐步转向提高薪酬、奖金、福利等具体利益诉求上。

二是诉求表达方式更为直接。一方面,从传统的个人上访或集体上访向群体性停工,这种新的利益诉求表达方式转变了;另一方面,劳资矛盾的覆盖范围,也从一个车间或一条生产线等局部“地区”向整个企业、分公司扩大。

三是劳资矛盾主体相对集中。深圳富士康事件、广本停工事件等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外资劳动密集型企业越来越成为劳资矛盾激化的“重灾区”,这也反映了一线职工,特别是劳务工,正成为劳资矛盾中的重要群体。

从源头来看,劳资矛盾新特点的出现,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一是商务成本的不断上升促使企业控制成本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特别是随着通胀的持续升温,物价上涨的结构性因素没有根本变化,企业面临着原材料涨价、经营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等现实问题。二是生活成本不断提高,给职工群众带来了“两难”问题:一方面,职工群众特别是困难职工,生活受影响较大,他们对提高工资收入有较高期盼。但另一方面,企业职工尤其是劳务工,却面临着同工不同酬或通过加班也仅能维持基本生活的情况。三是职工未能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国际金融危机时,许多职工群众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但随着危机过后,部分企业经营形势的好转,职工的待遇仍然不变或增长很少,引发了职工群众的不满。

从发展动向看,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格局出现重大调整。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海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纳入了“十二五”发展规划,表明了上海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将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创新的发展,而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转型前沿阵地的浦东新区,更需要作出示范、当好表率;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新兴产业不断崛起,“80、90后”工人和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崛起,作为职工群众队伍中的新生力量,他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权力意识不断上升,要求体面劳动、享受美好生活的愿望也日益凸显。

二、工会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多元化、职工队伍多层次化及劳资矛盾的复杂化、犀利化,都凸显了工会转型的必要。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会的维权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工会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更好地还劳动以价值、尊严,为此,我们先对工会工作的现状进行梳理。

1、必须清醒认识现有工作模式的不适应

一是行政型工会的不适应。源于计划体制下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工会工作方式,使得工会在预知员工意见、预防劳动纠纷和预警等方面,存在制度的缺失与断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构建服务型工会上下功夫,要突出围绕大局、以服务为先的职能特点,以人为本,坚持以维护好、实现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导向,更好地服务经济、服务职工,真正实现从行政型工会向服务型工会的转型。

二是附属型工会的不适应。在行政手段下形成的依靠行政、替行政说话的附属型工会,特别是依附于企业的基层工会,在涉及集体协商、工资谈判等具体维权事宜时,往往出现失语、失位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构建法治型工会上下功夫,增强工会组织的法治意识,强化学法、用法,以法定程序挑选工会干部,用法律手段履行工会职责,真正实现从附属型工会向法治型工会的转型。

三是活动型工会的不适应。传统观念中的工会仍然较难摆脱为员工搞活动、谋福利的角色,无论是国企还是外资企业,受雇于老板体制下的工会干部,因“先天不足”,无法走出、也不敢走出“吹拉弹唱队”的困局,使得维权工作容易流于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构建代言型工会上下功夫。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工会,要不断强化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角色,当好职工群众的“娘家”;而对于缺乏独立性、运作不畅的工会,加强帮助与指导,真正使基层工会建起来、转起来,在集体协商机制建立、文体活动开展、帮扶帮困关爱等方面,形成较好的工作法,以改变企业工会无为、弱为、难为局面,真正实现从活动型工会向代言型工会的转型。

2、必须清醒认识维权工作的艰巨性

一是非公企业建会难度大。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具有比重大、中小企业比较多、职工人数多且流动性强、劳动关系问题突出等特点,在非公企业组建工会无疑是工会工作的重点环节。但现实情况是,这些非公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行政领导对工会工作心存芥蒂,而现行的《工会法》对企业组建工会刚性要求仍显不足,工会作为工作推进者,只被赋予了法律监督的职责,而非执法主体,履职困难。

二是集体协商覆盖难度大。一方面,在推行集体协商的过程中,外资跨国企业的国内负责人往往以“无权代表总部与职工签订集体合同”为由推卸责任,小型非公企业老总又对集体协商存在抵触,职工对集体协商的认知度低,出现政府“一头热”,企业与职工“两头冷”的局面;另一方面,一次完整的工资集体协商往往要经历协商要约发起、双方反复协商、签订工资集体合同、职代会审议合同、劳动部门审

核等程序,但由于目前企业工会组织不完善,导致部分基层工会依附在资本之下,职工没有主动权,集体协商往往流于形式。

3、必须清醒认识工会干部能力尚不适应

在推进集体协商时,我们明显看到,企业工会主席不敢谈、基层工会干部不会谈的现象还很普遍。没有人力资源的支撑,工会工作难度重重。由此可见,工会体制机制、工作方式的转型为工会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建立服务型、法治型、代言型的工会,就必须清醒认识到工会干部自身不足。

一是缺乏牢固的群众观念。在基层工会,特别是企业工会中,工会干部对工会的理解存在偏差,容易在了解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把握职工需求、反映职工合理诉求等方面“搭便车”、“和稀泥”,对职工群众缺乏认同感,这既源于传统工会体制的弊端,又反映了工会干部群众观念不牢。

二是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工会要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有所作为,工会干部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基层工会的工会干部,由于种种原因,对《劳动法》、《工会法》等相关法律不闻不问,对职代会、集体协商等概念不清,导致职工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失灵。

三是缺乏求真务实的做事风格。有的工会干部只愿做面上的工作,没有实实在在地想职工所想、做职工所需、争职工所盼。特别是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工作格局中,工会干部往往陷入疲于应付、得过且过的工作状态中。

三、工会转型的方向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社会往往呈现出所谓“狄更斯悖论”的两元化特征,即既是经济的加快发展机遇期,又是各种矛盾凸显期和非和谐期。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狂飚突进,发展转型的创新实践,工会工作也面临着转型的紧迫要求与重大挑战,在这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工会转型的基本方向,以“三个坚定不移”扣紧时代主线,凸显工会职能。

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道路。无论是在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国工会都肩负起了团结凝聚广大职工群众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拼搏奉献、开拓创新的历史使命,一次次地证明工人阶级和工会的前途命运一直同党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这条主线,努力做好服务大局的工作,坚持工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增强工会内在动力,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会创新之路。经济、社会的转型、职工队伍的多样化,都为新时期下工会回答“什么是工会,它代表谁、维护什么、怎样维护和建设”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挑战。一方面,促企业发展、使职工满意的工作理念要进一步强化,既要突出工会作为职工权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基本职责,又要当好企业发展的谋划者、劳资矛盾的协调者,使工会在企业与职工互利共赢的局面中保持活力;另一方面,要针对职工群众对工会核心职能认知模糊、认可度低等情况,在体制机制、工作方式上加强创新研究,更新企业、职工关于“工会维权等于与企业对着干”、“谈工资等于涨工资”等固有观念,把培育协商共决理念,建立积极、有效的矛盾冲突协调机制作为工会发挥作用的重要突破口。

三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重心下移的工作方法,走一线指导的群众之路。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力军、社会和谐的建设者。工会转型必须以此为前提,大力倡导跨前一步、主动服务、重心下移、破解难题的工作方法,从涉及到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抓起,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好党和政府的助手,主动替党政分忧、促企业和谐、为职工谋利;工会干部要避免工作行政化、“精英化”,要坚持指导工作在一线、确解难题在一线、成效体现在一线的工作法,在广度与深度上加强探索,真正树立起工会“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就是维护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是维护了社会稳定大局”的意识。

四、工会转型的路径思考

1、创新工作机制,扩大工会维权纵深面

针对非公企业工会中出现的部分兼职干部推进工作左右为难、少数专职干部处理企业与员工关系时进退两难的情况,进一步强化上级工会带下级工会的工作机制,实现维护效能最大化。

聚焦“两端”企业,坚持“抓大”(规模大、影响大的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及大型国企)与“抓小”(规模较小、工会组织不完善的小型和微型企业)并举,将如何破解此类企业工会真正建起来、转起来,作为重点和难点工作去研究探索。

完善“代行”网络。突出社区、镇总工会、工会联合会等二级工会的主体作用,构建区总工会牵总头、二级工会全力推进、基层工会积极配合的“代行”工作网络,从源头抓起,加大对“两端”企业的服务、指导力度。

打造“专家”队伍。一是组建一支活跃在上、下级工会之间的法律援助团,通过上门辅导、现场办公等平台前移的方式指导企业工会破解工会组建、集体协商及企业民主管理等方面的难题,真正为工会“疏筋活血”;二是建立一支活跃在企业、职工之间的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加强工会干部业务知识培训,增强工会干部敢于与企业对话的底气、敢于为职工说话的勇气与切实为职工维权的豪气,使工会干部真正成为工会组建的组织者、集体协商的促进者、劳资矛盾的协调者和企业和谐的建设者。

2、注重典型培育,分层分类、以点带面推进工作

在推进工作中,既要敢于发挥先行先试的工作作风,加大对好的经验做法的提炼总结,又要善于运用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加大对整体工作的优化推进。

梳理企业类型,形成工作梯次。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在一个区域内往往会出现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小型私营企业、微利企业并存的情况,一个企业内也会存在中外员工同时就职、正式员工与派遣员工共同服务的情况,要对面上情况进行统筹梳理,形成重点企业重点抓、一般企业整体抓的工作梯次,为因企制宜、分类指导夯实基础。

加强典型培育,总结工作方法。既要“广提炼”,特别是引导一些条件相对成熟、工会基础较好的企业加大经验总结,形成好的工作做法;又要“深挖掘”,在二级工会中探索区域覆盖的方法,特别是在非公企业、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建与工会维权的难点领域,加大引导、培育企业工会或是上级工会摸索出来的好方法、好路子,形成特色工作经验。

加大宣传推广,发挥示范作用。要在总结的基础上加大推广的力度,通过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充分发挥“点”的辐射作用,将非公企业中好的经验做法在同类非公企业中推广、将开发区体制中的成功经验在其它开发区内推开,做好“点”与“块”的工作衔接,以点带面促进工 会工作的整体提升。

3、加强资源整合,促进党政工联动

要将党工共建与创先争优活动、工会转型发展紧密结合,找准工会组建、平等共决、集体协商等关键环节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党建带工建的主导作用和工建服务党建的能动作用,努力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积极构建“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工会主动、社会协同”的社会化工会工作格局。

企业转正工作总结篇(7)

一、改制前通联公司基本概况

新疆通联流物有限责任公司(原兵团二运司、新疆通联实业总公司)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直属国有大型运输企业,是一个与共和国同龄的运输企业。公司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汽车第五团,1954年奉命集体转业,编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汽车第二团,1975年兵团撤销后移交自治区交通厅,改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汽车运输公司,1982年兵团恢复后改称为兵团第二汽车运输公司,1994年更名为新疆通联实业总公司。2002年9月更名为新疆通联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于2004年7月20日正式整体划转新疆石河子农八师,实现了属地管理。该公司移交农八师后,于2005年初进入企业改制程序,同时企业离退休人员交社区统一管理,学校划转八师教育系统,使企业办社会的负担有所减轻,多年来悬而未决的职工医保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同时也解决了450户危改房问题。至2005年10月,公司所有离退休人员实现了社会化管理,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所有这些,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改制工作总体思路

通联公司是一个老的国有企业,人际关系复杂,盘根错节,经济效益不好,欠个人工资及医疗费多达700万元,在改制中稍有不慎,就会产生较大的动荡,引发较大的不稳定。鉴于此状况,该企业改制要以积极稳妥为主,尽量减少负面影响。自2005年启动改制工作以来,我们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采取“一企一策”的工作做法,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成立了企业改工作领导小组。改制工作总体思路为:“先分离运输主业和与物流联系较为紧密的行业进行重组,组建新的公司,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因此,通联公司的改制应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主业,分离辅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产权和职工身份的转换,改善资产结构,实现产权多元化;以妥善安置内部职工为基础,实现社会稳定;以师市“1+12”文件为指导,确保规范运作。

三、做好改制前期动员准备工作

由于该公司是2004年底由兵团划转到八师管理的企业,职工的思想波动很大。改制之初需要多次深入企业了解情况、解释政策及师市“1+12”文件精神。仅改制前期的思想动员、政策答疑工作就历时2个多月,职工共提出了关系企业和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多达17项。为确保改制工作平稳和有序进行,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前期做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召开职代会,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呼声,对改制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后,才着手实施。同时由师市相关部门组成答疑小组,对职工提出的问题现场给予政策上的解答,使职工对改制的意义和改制的必然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打消心头的疑虑。通过改制政策答疑,该企业2005年5月12日召开的职代会顺利通过改制实施草案,以54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实施两个身份置换的改制意见。使改制工作稳步启动,为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推进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四、具体工作步骤

由于该企业组织机构庞大,主业、辅业单位较多,为了加快推进改制进度,在改制过程中确立了“先剥离辅业,后改制主业,先易后难”的工作原则,首先对11个资产质量比较好的辅业单位进行了资产评估。在资产评估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该公司是老企业,资产量大,往来帐多,呆坏帐及待核销资产清理工作量很大,给资产评估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专门聘请了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该公司的资产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审计,全盘改制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师市的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并报师市国资委进行核准备案。在实施产权转让时,严格按照产权转让的相应法规和程序规范操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场交易,以不低于资产评估价值为转让价格公开拍卖。如通联公司25号小区的土地资产,由师市出面挂牌进行出让,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缓解了改制资金不足的矛盾。

五、目前取得的改制成果

新疆通联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辅业单位有14个,分别是通联中学、职工医院、友谊塑料厂、友谊针织厂、石油公司、友谊机械厂、修理厂、三江公司、经贸公司、劳动服务公司、幼儿园、客运分公司、乌北站、驻乌办事处等。改制工作首先从辅业入手。除通联中学交八师教育局管理外,其它13个单位均按师市“1+12”文件精神完成了改制工作。

13个辅业单位改制过程中,涉及总资产2360万元,评估后净资产是1653万元。通过改制,收回资金428万元。辅业单位中,共有484名职工进行了身份置换,共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1036万元。符合内退条件的职工222人。在置换职工身份过程中,安置再就业职工66人,其它人员均自谋出路,“人”的问题得以妥善解决,改制工作顺利推进。

辅业单位改制完成后,分别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模式,转换了经营机制,目前半数以上的企业运行情况良好,经济效益较改制前有了提高,职工收入也有了较大的增长,如原职工医院(现更名为石河子天健医院)、塑料厂(现更名为石河子友谊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在改制以前,由于资金不足,管理不到位,经济效益不佳,几乎完全靠总公司“输血”生存,改制以后,其生产经营和其它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经济效益大幅增长,职工收入也比改制前有了显著提高。

各辅业单位通过改制,使企业真正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做到管理科学,实现高效运转、使企业在不断的改革过程中得以可持续发展。

在企业剥辅工作完成后,对主业的改制也就变的易操作了。

六、从通联公司改制工作中受到的启示

1.前期有利的宣传和思想动员工作以及国有企业职工所具备的良好素质,使得企业与职工积能够极配合改制工作。凤凰涅槃,取得新生。这是通联公司改制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和最有利的保障。

企业转正工作总结篇(8)

企业春季用工状况

1.调查企业范围及规模

此次调查的60家企业,共有员工 49439人。其中,外地员工10576 人,占总数的21.4 %,本地员工占78.6%;最大规模企业21262人,最小规模企业18人;200人以上的较大企业29家,200人以下的31家。

2.春季招工渠道及人数

60家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新招员工 3860人。其中,通过各类招聘会招工1519人,通过老员工带新员工招工1348人,通过到外市劳务基地招工463人,通过其他渠道招工530人。

3.缺工分布行业及人数、工种

目前60家企业缺工总数为3580人。其中,机械制造加工业缺工1768人,占总数的49.3%;纺织服装业缺工1350人,占总数的38.5%;商业零售服务业缺工161人,占总数的4.49%;家具电器制造业缺工103人,占总数的2.8%;石油化工业缺工172人,占总数的4.8%;建筑房地产业缺工11人,占总数的0.306%。

从调查结果及各类招聘会招聘情况看,目前即墨市企业缺工最多的前十个岗位,分别是操作工、普工、缝纫工、车工、电气焊工、业务员、保安员、营业员、收银员、餐饮服务员。

企业春季用工呈现特点及分析

根据调查,即墨市企业春季用工呈现出四个新特点:一是用工形势总体平稳,流失性缺工减少;二是“回归”现象逐步凸显,薪酬待遇明显提高;三是招工形式多样化,用工措施进一步规范;四是结构性矛盾日益激化,岗位需求冷热不均。

1.用工形势总体平稳,流失性缺工减少

近几年,即墨市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企业用工需求相对减少,用工形势总体平稳。但一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一批新建项目陆续投产,致使用工需求绝对量有所增长。调查显示,60家企业中,有27.5%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用工需求增加,有42.84%的企业属于正常补员,有8.06%的企业用工需求减少,有21.6%的企业无用工需求。

大部分企业变招工为留工,通过提高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等一系列举措,确保员工流失率在正常范围内。调查表明,60家企业中有45.28%的企业认为员工处于正常流失范围,38.33%的企业认为队伍稳定,而认为员工流失加快的仅占16.39%,且以小企业为主。同时,春季用工需求也以中小企业为主,200人以下的企业用工需求占总数的58%,大中企业由于员工返厂率高,缺工较少。

2.“回归”现象逐步凸显,薪酬待遇明显提高

与往年大规模的劳务迁徙相比,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劳动者在外出几年得到锻炼与提高后选择“回归”本地就业。与此同时,前几年所呈现出的外来务工者在春节后大量涌进的现象也大幅减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随着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薪酬待遇逐年提高,出于对生活成本和归属感的考虑,劳动者更倾向于在家门口就业;另一方面,在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背景下,中西部地区陆续出台鼓励回乡发展的优惠政策,同时地区经济明显发展向好,加之东部地区开始将较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内迁转移,因此导致员工返乡发展人数增多,外出务工人数减少。这样的一种政策引导与产业布局转型将成为影响今后用工形势的常态化背景。

同时,企业普遍提高工资福利待遇也是今年的最大变化。调查显示,36.66%的企业招聘新员工的工资待遇比去年提高5%到10%,有 45%的企业涨幅在10%以上。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在用工环境方面进一步改善,能够提供免费食宿或给予一定食宿、交通补贴。有的企业建起了职工公寓、夫妻房,在宿舍安装无线宽带、数字电视、淋浴房;有的企业建起了篮球场、台球室、乒乓球室;有的企业注重打“亲情牌”,如送生日礼物、节假日礼品、带薪休假、夫妻房、春节包车接送等。通过改善软硬件环境,丰富企业文化建设,“以情感人、用情暖人、靠情留人”等措施,稳定了员工队伍,减少了员工流动,缓解了企业用工的压力。

3.招工形式多样化,用工措施进一步规范

调查显示,企业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城镇招工大集以及社会职业介绍机构进行招聘,另一方面多数企业设立了招工奖金,采取通过老员工介绍新员工的办法,弥补了企业用工不足。被调查的60家企业都采取了这种招工办法,效果非常好。除以上两种招聘渠道外,到省内外劳务输出基地招聘、校园招聘、网络招聘、委托招聘、定向培养等多种形式越来越被企业所接受和应用。

调查发现,与前几年相比,企业在用工方面进一步规范,更加重视劳动法规的遵守和执行。大部分企业都把缴纳社会保险、签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节假日休假等内容写入招聘简章,来吸引求职者的眼球,成为今年各类招聘会的亮点。在调查的60家企业中,有55家企业缴纳社会保险,占总数的91.6%。

4.结构性矛盾日益严重,结构转型势在必行

调查显示,即墨市企业总体发展势头平稳向好,一批在建项目陆续开工,企业用工需求绝对量增加。调查中由于企业产能扩大和订单增加导致的新增岗位,占新增岗位总数31.94%。但在本次调查的60家企业中,仍有25%的企业认为招工难问题突出,结构性矛盾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背景下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低端用工需求量不减与低端劳动力流出量增加的矛盾。就现阶段而言,企业用工需求仍以普通低端劳动力为主。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服装行业、机械制造行业、餐饮行业等对生产运输工人、一线操作工、普工、服务员的用工需求大。调查表明,有71.94%的企业用工需求量增加的仍是普通操作工岗位,只有24.17%的企业技术类岗位需求量增加,11.67%的企业管理类岗位需求增加。二是企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与技术人员明显缺失的矛盾。对企业用工需求原因的调查中因岗位技术要求提高导致人员缺失的比例已占到了21.67% 。一方面不少企业开始通过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劳动效率的方式来减少普通用工量,另一方面,不少企业也开始适应产业形势的潮流,通过行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来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应对春季招工难的几项举措和建议

从本次用工调查看,今年春季即墨市企业用工形势总体良好,趋于稳定,企业面对“招工难”更加理性,“招工难”问题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低端岗位。但是,随着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要真正缓解用工难题,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根本上还是要走企业转型升级和劳动者体面劳动相结合的持续健康发展之路。要做好这一点,企业要主动应对,政府也责无旁贷,各相关部门要在更宽范围、更高层面上发挥更大作用,共同解决招工难问题。

1.多方引导,营造良好用工氛围

对企业而言,政府部门要通过新闻媒体等及时把劳动力供求信息传达给企业,帮助企业准确把握用工形势,制定合理的薪酬待遇,做好自身配套环境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招人留人;对劳动者而言,政府部门要引导劳动者理性求职,了解市场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变化,更加注重技能提升和自身的长远发展。同时拓宽信息共享渠道,把调查收集的一批用工规范、待遇好、有发展空间的用工大户推荐好,加强对规模企业用工优势的宣传,让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新成长劳动力增强认知,绘制共同创业发展的美好蓝图。

2.市场发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一是发挥好用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自主的市场力量,招人用人留人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一方面企业在应对招工难问题时要进行“从增到减”的思路转换。单纯依靠搜寻增加更多的低端劳动力资源,已不适应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进行的转型升级要求。相反企业需要做减法,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提高技能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来减少低端普通的用工需求数量。另一方面,企业也要适应产业布局转移和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多从自身所在行业产业的转型升级着眼,向第三产业、服务业、高技术行业转型,向产业链的上游转移,淘汰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落后产能,加快纺织化纤、机械汽配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培育发展智力技术密集型的新兴战略产业,实现产业集群从低成本向创新型的升级,既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又能与未来的人才供给结构的调整发展趋势良性互动。

二是要培育人力资源产业提供市场化服务。以人力资源市场为信息枢纽,培育发展本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通过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规范管理和培育扶持,积极引导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来即墨发展,通过市内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当地规模企业互动对接、牵线搭桥,合作共赢,为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人力资源服务。

3.积极发挥好人力资源市场的作用

目前,即墨市“一主两分多辅”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桥梁和纽带作用已初见成效。一是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宣传,聚集人气,积极培育和发展市场,把市场办成周边区市规模最大、功能齐全的人力资源平台。二是加大举办招聘会的规模和密度。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二、周五举办现场招聘会,每月20日定期举办大型综合招聘会。三是发挥好镇、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作用,通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收集辖区企业用工信息,掌握未就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岗位需求、薪酬期望、工作环境要求等信息,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和岗位匹配。

企业转正工作总结篇(9)

一、改制前通联公司基本概况

新疆通联流物有限责任公司(原兵团二运司、新疆通联实业总公司)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直属国有大型运输企业,是一个与共和国同龄的运输企业。公司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汽车第五团,1954年奉命集体转业,编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汽车第二团,1975年兵团撤销后移交自治区交通厅,改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汽车运输公司,1982年兵团恢复后改称为兵团第二汽车运输公司,1994年更名为新疆通联实业总公司。2002年9月更名为新疆通联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于2004年7月20日正式整体划转新疆石河子农八师,实现了属地管理。该公司移交农八师后,于2005年初进入企业改制程序,同时企业离退休人员交社区统一管理,学校划转八师教育系统,使企业办社会的负担有所减轻,多年来悬而未决的职工医保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同时也解决了450户危改房问题。至2005年10月,公司所有离退休人员实现了社会化管理,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所有这些,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改制工作总体思路

通联公司是一个老的国有企业,人际关系复杂,盘根错节,经济效益不好,欠个人工资及医疗费多达700万元,在改制中稍有不慎,就会产生较大的动荡,引发较大的不稳定。鉴于此状况,该企业改制要以积极稳妥为主,尽量减少负面影响。自2005年启动改制工作以来,我们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采取“一企一策”的工作做法,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成立了企业改工作领导小组。改制工作总体思路为:“先分离运输主业和与物流联系较为紧密的行业进行重组,组建新的公司,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因此,通联公司的改制应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主业,分离辅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产权和职工身份的转换,改善资产结构,实现产权多元化;以妥善安置内部职工为基础,实现社会稳定;以师市“1+12”文件为指导,确保规范运作。

三、做好改制前期动员准备工作

由于该公司是2004年底由兵团划转到八师管理的企业,职工的思想波动很大。改制之初需要多次深入企业了解情况、解释政策及师市“1+12”文件精神。仅改制前期的思想动员、政策答疑工作就历时2个多月,职工共提出了关系企业和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多达17项。为确保改制工作平稳和有序进行,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前期做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召开职代会,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呼声,对改制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后,才着手实施。同时由师市相关部门组成答疑小组,对职工提出的问题现场给予政策上的解答,使职工对改制的意义和改制的必然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打消心头的疑虑。通过改制政策答疑,该企业2005年5月12日召开的职代会顺利通过改制实施草案,以54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实施两个身份置换的改制意见。使改制工作稳步启动,为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推进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四、具体工作步骤

由于该企业组织机构庞大,主业、辅业单位较多,为了加快推进改制进度,在改制过程中确立了“先剥离辅业,后改制主业,先易后难”的工作原则,首先对11个资产质量比较好的辅业单位进行了资产评估。在资产评估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该公司是老企业,资产量大,往来帐多,呆坏帐及待核销资产清理工作量很大,给资产评估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专门聘请了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该公司的资产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审计,全盘改制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师市的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并报师市国资委进行核准备案。在实施产权转让时,严格按照产权转让的相应法规和程序规范操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场交易,以不低于资产评估价值为转让价格公开拍卖。如通联公司25号小区的土地资产,由师市出面挂牌进行出让,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缓解了改制资金不足的矛盾。

五、目前取得的改制成果

新疆通联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辅业单位有14个,分别是通联中学、职工医院、友谊塑料厂、友谊针织厂、石油公司、友谊机械厂、修理厂、三江公司、经贸公司、劳动服务公司、幼儿园、客运分公司、乌北站、驻乌办事处等。改制工作首先从辅业入手。除通联中学交八师教育局管理外,其它13个单位均按师市“1+12”文件精神完成了改制工作。

13个辅业单位改制过程中,涉及总资产2360万元,评估后净资产是1653万元。通过改制,收回资金428万元。辅业单位中,共有484名职工进行了身份置换,共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1036万元。符合内退条件的职工222人。在置换职工身份过程中,安置再就业职工66人,其它人员均自谋出路,“人”的问题得以妥善解决,改制工作顺利推进。

辅业单位改制完成后,分别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模式,转换了经营机制,目前半数以上的企业运行情况良好,经济效益较改制前有了提高,职工收入也有了较大的增长,如原职工医院(现更名为石河子天健医院)、塑料厂(现更名为石河子友谊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在改制以前,由于资金不足,管理不到位,经济效益不佳,几乎完全靠总公司“输血”生存,改制以后,其生产经营和其它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经济效益大幅增长,职工收入也比改制前有了显著提高。

各辅业单位通过改制,使企业真正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做到管理科学,实现高效运转、使企业在不断的改革过程中得以可持续发展。

在企业剥辅工作完成后,对主业的改制也就变的易操作了。

六、从通联公司改制工作中受到的启示

1.前期有利的宣传和思想动员工作以及国有企业职工所具备的良好素质,使得企业与职工积能够极配合改制工作。凤凰涅槃,取得新生。这是通联公司改制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和最有利的保障。

企业转正工作总结篇(10)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总社和各级联社认真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城镇集体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联社职能创新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城镇集体经济稳步增长。2014年,全国集体控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279.6亿元,同比增长4.09%;利润总额1837.8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轻工集体控股企业实现主营收入6266.6亿元,同比增长5.25%;利润总额402.9亿元,同比增长4.67%。据对10个省市联社调查统计,所属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6366.33亿元,同比增长11.88%;利税总额1635.06亿元,同比增长7.32%;利润总额1062,12亿元,同比增长6.76%。

――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各级联社和所属企业深化改革、改制,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力度,整合盘活各种存量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大力推动工艺美术等特色经济的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认真研究解决中小企业经济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推动政府有关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落实,扩大社会就业。深入基层,化解矛盾,处理来信来访,帮扶困难职工,保障职工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联社职能创新迈出新步伐。各级联社加大转型创业工作力度,巩固发展现有主营业务,积极开拓新的业务,进一步扩大内外开放和合作,部分省市恢复联社机构,加强对成员单位的指导服务,推动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取得新业绩。

总社和各级联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及时反映诉求,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

积极向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反映集体经济和集体企业的情况,多次在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组织召开的经济运行分析会、专题研讨会、工作协调会,以及通过向政府部门报送行业信息、专题信息,反映小微企业负担重、扶持政策不落实、企业经营困难等集体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总社、联社机构改革中的问题,集体资产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积极参与有关法规、政策的制修订。对发改委、工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有关年度关税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进口技术产品目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所提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建议被采纳,涉及轻工12个行业、34项产品,惠及一批集体企业。

总社召开两次专题座谈会,就当前联社和城镇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向有关方面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总社还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集体资产出资人等问题,同省市联社联合进行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编发了《我国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将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料编辑《联社动态参考》,供领导参考。

各地联社及时反映集体企业改革、产业发展、职工生活及历史遗留的突出问题,推动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

(二)深化改革,增强城镇集体经济活力

深化产权改革,实现转型发展。浙江联社推进“二次创业”战略,将深化产权改革与完善企业经营责任制、期权激励等办法相结合,对重点企业实施直接注资、与企业经营团队同比例增资、向企业经营团队定向增资,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形式的增资注资,提升企业资本实力,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省联社加强资本运作,带动转型升级,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首家注册发行短期融资券的集体企业。密切关注文化传媒、环保节能、创投基金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机会,通过股权投资、资本收购等方式实现对新兴产业的直接或间接持股。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取得大幅提升。全年营业收入75.76亿元,同比增长21.26%;利润总额4.49亿元,同比增长79.19%;母公司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48.91%。上海工业联社新工联集团五个业务板块调整转型:商贸板块“资源整合”,酒店板块“做实做强”,金融服务板块“做稳做大”,房产板块“有保有舍”。集团连续11年盈利,全年主营业务收入5.2亿元,净利润5800万元。北京市联社在深化改革中着力优化资本结构,提高集体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联社净资产逐年增加,连续七年对联社在职会员(职工)进行奖励分红。去年,联社所属的轻工集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

制定改革措施,推进深化改革。吉林省联社制定实施全省联社系统加快推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升级的若干意见,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帮助改制后的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武汉联社加强指导,帮助企业细化改革改制方案,解决改制启动资金,与政府部门协调,化解困难企业金融债务,妥善解决职工社保欠费等遗留问题。西安联社加强对集体企业改革改制的分类指导,起草上报《关于进一步深化市属工业集体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争取相关扶持政策。

(三)强化服务职能,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完善服务平台,推进转型升级。总社和各级联社在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和科技奖励,推荐重点节能技术,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编制技术标准体系,组织完成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培育和共建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拓展展会功能,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积极为集体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造条件。山东省联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组织编制家具、家电两个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总结推广两化融合典型经验,促进集体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联社系统经济总量占到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10.51%。上海城镇联社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成员企业“专、精、特、新”产品的培育开发。去年,投入技术改造和创新资金1.5亿元,开发新产品567个。所属嘉定联社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共同改造开发高品质创意产业园区。组建股权投资基金,依托专业投资机构,瞄准智能制造、高端医疗设备、环保节能、互联网经济等产业开展股权投资,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物业资产经营业、金融服务业三大产业体系,连续6年保持净利润10%以上和净资产收益率8%以上的增长率。广东省联社通过搭建“政策宣传、对标管理、联合发展、权益维护、行业协会”平台,指导和助推各地联社和企业的改革发展。山西联社提出从十个方面指导全行业转型发展的意见及相关的配套文件,推动全行业转型发展,继续加大对直属单位和联社资产两个资源的重组,完成了山西工美集团和山西城联资产管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工作。新疆联社推动以生物发酵为主的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等新兴业态。

发展工艺美术产业和特色经济。各地联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工艺美术产业和特色经济。广西联社营造特色区域发展的“政务”和“产业”环境,着力打造和培育特色区域品牌,建成18个产业特色区域。荔浦县年产衣架20亿只,销售额18亿元。产值、税收分别占当地工业产值和税收的30%和80%。山东省联社召开全省工艺美术行业工作座谈会,提出加快促进全省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具体措施。通过政协提案,积极争取工艺美术保护资金。与省人社厅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艺美术专业职务资格评审体制促进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意见》,开展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工作。广州、江门、肇庆三市在品牌推介、产业服务、产业集群、会展等方面结成战略联盟,共同推动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福建省工美中心建立全省工艺美术人才专家库,积极引导工艺美术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加强海峡两岸交流,参与第三届中国福州海峡版权(创意)产品精品博览交易会。

(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就业、民生、维稳服务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吉林联社借助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行业协会,围绕组织生产、项目建设、企业创新、民营经济、信息化五个方面,做好服务企业联系点工作,注重发挥“联”的优势,坚持“手拉手一起干”,帮助企业开拓就业门路。截至去年底,全省联社系统共吸纳从业人员94957人。山西联社编辑出版国家和地方有关中小微企业政策汇编,在全省开展“百强项目建设”活动,建立了项目库,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服务。江苏联社积极反映企业呼声,通过网站刊物介绍国内外合作经济发展模式和经验,行业发展的趋势,政府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新疆联社实施民生工业促进计划。创建和田玉文化创意产业园等6个民生工业示范基地和4个民生工业公共服务平台,安排就业人员7000余人。青海联社加大对全省民族手工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和扶持力度,重点扶持了一大批少数民族用品生产企业。

努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广东联社搭建权益维护平台,指导各市、县设立管区,全省已建立各种形式的管区41个,统一经营管理退出企业的残存资产约29亿元。五年间管区所辖关停企业员工养老保险覆盖率由35%提升到66%,医疗保险覆盖率由27%提升到79%。上海生产服务联社通过修改章程等,解决退休员工和离开企业员工的股权退出机制,做好联社的维稳工作。西安联社加大对困难职工扶贫帮困力度,开展重点案件“百日大化解活动”。

(五)依法维护权益,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摸清家底,加强监管。天津联社对集体企业投资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清查与核对,摸清了底数,完成了联社资产情况清查报告,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资产结构,做好不动产经营、会展服务、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及股权投资。内蒙联社就审计部门提出二轻联社资产归属问题,经请示总社正式批复后,明确资产属性及联社管理资产的合法性,成立了资产管理组织,建立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联社资产不流失。河北省联社依法恢复了对全省轻工集体企业及资产行使管理的职能,积极开展维权确权工作,努力保全省联社资产,并积极调研各市、县联社发展状况,使河北省联社的职能得到相当程度恢复。重新恢复职能的河南轻工集体联社,恢复与地市、县级联社的联系,积极开展资产的保全和盘活存量资产工作,抓紧企业改制准备,争取资金,解决所属企业困难职工的安置等问题。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总社召开了财务工作会议,就严格预算管理,强化监督管理,防止金融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进行了部署。浙江联社全面开展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完成34项制度的新增和修订工作,推进联社和集团公司规范运营。北京联社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完善颁布制度44项。上海城镇联社研究探讨联社系统预决算管理办法,指导区(县)联社健全理事会和监事会,组织开展监事会干部培训,加强对集体资产的有效运作和权益维护。武汉联社加强对直属单位和改制企业的财务检查和审计,企业实施改制和处置资产做到必审必评,并按规定程序办理审计评估备案手续。

(六)探索职能创新,增强联社实力

适应形势新变化,扩大服务功能。上海生产服务联社积极承接政府机构改革中下放的职能,承接国有企业剥离的集体资产,逐步实现对国资委系统集体资产、集体企业的集中统一管理,着力把市联社打造成为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服务集体经济的平台、集体资产流动平台、集体企业监管平台。以市联社、化工联社、医药联社为母体,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了上海上谊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市城镇联社针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情况,及时组建上海城联投资发展公司,会同区(县)联社和直属成员企业共同投资开发租赁、机动车回收拆解等项目。

拓展服务范围,加强队伍建设。吉林联社提出“拓展成员,延伸手臂,注重服务,促进发展”的方针,拓展服务范围,扩大联社经济总量。广西联社创建了自治区联社、市县联社之间的服务工作机制。打破所有制界限,鼓励各市联社扩大成员单位,目前20个特色区域成员达2478家。

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提高集体经济和总社、联社的影响力。总社与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等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集体合作经济创新发展”征文活动,总结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集体合作经济的实践和创新之路,上海工业联社等单位开展集体经济发展中政策法律环境等调查研究,形成一批理论新成果。总社继续加强同国际合作社组织之间的合作交流,扩大总社和各级联社的国际影响。

二、2015年工作总体思路和要求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我国城镇集体经济在新常态下正在发生深刻而积极的变化,呈现出经济总量所占比重减小、质量提升、增速放慢、结构优化等特征。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主要经济体走势和政策取向继续分化,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依然突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正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由产业中低端转向中高端,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口。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持续回落,轻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增速分别由2011年的19.9%和15.52%回落到2014年的8.7%和5.2%,其中轻工集体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的增速同期分别由19.95%和23.08%回落到5.25%和4.67%。城镇集体经济既面临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进程中的共性问题,又面临自身的特性问题。

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增加,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利润增长空间进一步压缩,一些企业自主创新和竞争能力不强,质量效益型增长面临巨大压力,多年积累的历史负担尚未完全解决,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结构调整阵痛显现。由于集体资产监管法规不完善,出资人不能依法确定,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存在不少实际问题,加大了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难度。

同时,我国城镇集体经济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城镇集体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各地联社和集体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改制、转型发展,闯出了一条发挥集体经济优势和特色的发展路子。城镇集体经济正由传统轻工集体经济转向跨行业、跨产业、跨城乡融合发展,工艺美术等特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商业等新业态发展迅速。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正由单一形式转向各类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等多种形式,增强了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和韧劲。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蕴藏着集体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城镇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需求。电子商务、“互联网+”行动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计划,为适应个性化、定制化、柔性化生产和服务方式的小微企业、集体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发展的广阔空间。

2015年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两会”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更加突出稳增长同调结构、转方式的有机结合,更加突出创新驱动,更加突出发挥优势和特色,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动总社和各地联社深化改革、创新职能,提升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促进城镇集体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城镇集体经济结构和各地联社管理体制呈现出多样性,做好今年工作,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按照问题导向,做好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要着力把握以下几点:

(一)牢固树立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推进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集体经济同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判断没有改变,集体经济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没有改变,党和政府始终坚定不移支持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决策没有改变。

从近几年总社每年召开的部分省市联社座谈会反映的情况看,尽管遇到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各种困难,参加座谈会的近20家省市联社,每年都实现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结构不断优化,效益稳步提升,在企业改革转制、资产重组、资本运营、职能创新等诸多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联社工作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展示了新形势下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显示了对发展城镇集体经济的自信。我们要学习借鉴先进联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牢固树立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推进城镇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以改革发展来解决集体企业和职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二)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把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

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年面临的困难比去年还大,稳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合理区间的增长是调结构、转方式的基础,稳增长是城镇集体经济保障供给、促进就业、繁荣市场的硬道理。要在稳增长中优化结构,用经济平稳运行为调结构、转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不失时机地推进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和产业升级,把稳增长同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要发挥优势和特色。巩固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主营业务,积极发展适销对路、有市场前景的日用消费品、老字号特色产品,进一步发展工艺美术、手工业等文化创意和特色产业,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新业态,努力使产品和服务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二是发挥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技术结构,加大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高端装备、高端材料、进口替代技术的攻关,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精品制造”。

三是实施绿色发展。变压力为动力,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破解资源和环境瓶颈制约,积极开展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四是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协调解决小微企业的实际困难,减轻企业负担,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和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环境。

(三)以消费者为中心,培育发展新的增长点

我国消费方式正由模仿型、排浪型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定制化转变,商业模式正由传统的店商向线上线下结合、体验互动等多种方式转变,产品普及和升级换代相互交替,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要紧紧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加大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力度,紧紧抓住两化深度融合和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机遇,增强创新动力,密切跨界合作和融合发展,发挥消费者的主体作用,满足和创造新的需求,培育发展新的增长点。

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思路,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项目为抓手,融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重大项目、工程,推进经济合作、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总社、联社内外之间、相互之间的项目合作,总社要为相互合作创造平台,提供协调服务。

(四)增强法制观念,切实维护集体资产合法权益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增强法制观念,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依法治理、依法维权的具体工作和内容。我国《宪法》、《公司法》、《物权法》、《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对城镇集体资产的性质、产权归属、行使权利都有明确规定。各级联社和企业要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集体资产合法权益,防止集体资产被平调、侵占和流失。

(五)创新完善职能,不断增强自身实力

准确把握深化改革、创新职能的总体要求,围绕发展壮大城镇集体经济的大局,坚持为成员单位服务的宗旨,坚持集体经济基本属性和优势、特色,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联社职能,选择和完善切合自身实际的管理模式。

按照问题导向的原则,研究解决企业改革改制、联社拓展服务领域、集体资产整合、资本融合、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积极探索在法规建设等外部环境不完善情况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在解决实际问题进程中推进环境的改善。

始终把提升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作为自身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把发展作为最主要的职能,作为第一要务,以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发展的动力,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三、2015年重点工作

做好2015年工作,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从全面深化改革中获取发展新动力,提高集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升总社和各级联社的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调研,推动城镇集体经济稳定增长

加大调研力度,密切跟踪经济运行变化和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加强集体经济运行分析和信息统计服务,及时了解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提高反映诉求的前瞻性、针对性,促进城镇集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抓住政府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及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的各项举措,积极提出和实施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重点就改善城镇集体经济发展环境、及时解决影响稳增长的共性和突出问题,改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降低进口原料关税,对资源再利用实施鼓励,扶持出口等实际问题,提出建议。

继续开展轻工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及推荐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平台的作用。

(二)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围绕消费者需求,加快产品结构调整。设计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质优、时尚、环保、实用的新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着力开发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产品,满足和创造不同群体的多层次需求,培育发展自主品牌,做好优势品牌产品、品牌培育管理先进企业推荐、评审表彰和宣传。

加大两化融合和“互联网+”进程,优化技术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密切产学研用结合,针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瓶颈和短板,加强联合攻关,加大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进程。用装备和技术替代人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用技术改造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

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把产业有序转移同优化升级结合起来,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培育发展新型制造业基地、文化创意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大向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转型力度。继续做好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共建复评工作,提升特色区域、产业集群建设水平。

结合“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和“十三五”规划的制定,总结城镇集体经济“十二五”期间的成绩和经验,分析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提出“十三五”期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三)深化企业改革,增强经济实力

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推进集体企业深化改革。总结前段集体企业改革成果,分析研究集体企业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就解决城镇集体经济深化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指导意见。从实际出发,采用资源整合、资产组合、资本融合、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优化企业结构和资本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借鉴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经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合作和融合,增强集体企业的活力和经济实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总结完善职工持股制度,探索合理股权结构,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的利益共同体,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四)进一步推动工艺美术等手工业产业发展

对工艺美术、手工技艺等手工业指导协调服务,一直是总社和各级联社的重要职能。多年来,总社和各级联社为推动工艺美术、手工技艺等手工业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产生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影响。

2015年,要切实加强指导、协调、服务工作,推进工艺美术、文化创意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坚持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传统技艺和现代科技、时代元素相结合,作品创作同市场运作、产业化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和精品,培育更多优势产业和企业。积极参与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和园区建设,进一步做好工艺美术、手工技艺等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培育共建和规范管理。

积极承接政府下放职能。做好工艺美术专业职称、荣誉称号的评选表彰和奖励工作。《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3]19号),明确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交给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总社同轻工联合会合署办公,总社和各地联社要认真抓好承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职能下放工作的落实,进一步搞清产业和人才分布现状,完善科学分类,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和落实工作。

(五)研究解决总社、联社深化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总社和各地联社进入深化改革新阶段,必须从实际出发,转变观念,转型发展。

认真总结和巩固发展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实践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按照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本着有利于集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挥总社和各地联社的作用,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和发展的要求,研究解决深化改革的实际问题。

一是始终高举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旗帜,保持总社和各地联社机构、队伍稳定,依法维护集体资产权益,推进城镇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管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如何变动,这一点始终不能变。要主动加强宣传,增进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总社和各地联社职能的了解,增强总社和各地联社的影响力。

二是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搞好职能定位。根据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的要求,以及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深化改革的要求,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按照最大限度有利于集体经济发展和联社自身发展的原则,明确职能和机构属性。

三是构建新形势下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努力提高总社和各地联社的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夯实基础工作,积极探索受成员单位、政府和社会欢迎的有效工作方式,以有为才能有位的思路和实际工作业绩,赢得各方面的认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完善科学决策机制,规范内部管理,加强领导团队和员工队伍建设,加快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依靠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集体经济和总社、联社自身的发展。

(六)营造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精神和要求,落实总社《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妥善处理好集体资产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发挥各级联社监督职能,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法制宣传,依法维护集体资产权益。

充分利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契机,继续推动解决城镇集体经济法规不完善、出资人不能依法确认等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推动有关集体经济、集体资产法律法规的修订,积极参与同集体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

上一篇: 高三年级部主任 下一篇: 计量工作要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