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汇总十篇

时间:2022-06-12 15:26:37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体现了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执政理念。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确立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决定》指出:“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人民群众为什么一定要参与到全面深化改革中来,要成为改革的主体,下文将从三个方面讨论。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是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创造了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不仅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当今中国发展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必将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理论基石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明确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执政党,一直以来都把人民的利益当成最重要的事来抓,一切工作都围绕人民的需要开展。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党取得一系列工作成绩的重要法宝。我们党由于十分注重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人民的创造性,最终取得了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脱离人民群众,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就能战胜一切困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正式启动。全面深化改革能否顺利开展和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有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有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工作,有没有把人民需求作为改革的目标,有没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作为主体发挥重要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必然要求。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证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这样的大事必须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才能取得成功。

二、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确立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丰富发展,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这是我们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得到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总结。“同志经常强调,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

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胜利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法宝,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工作方法。强调“搞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直接关系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新时期的重大挑战,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改革的根本力量来源于群众,办法来自基层。“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的讲话时刻提醒我们任何时候,任何工作,都要把贯彻群众路线,处理好党群关系放在首位。把改革蓝图变成现实的唯一方法就是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改进党的作风,破除“”之弊,把群众呼声作为行动的依据。只有把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改革的旗帜下,才能真正取得改革的成效。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三、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自身价值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后,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党组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强调,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作出了安排部署,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突破性、创新性的改革措施。

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更加坚定地维护中央的权威,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正确把握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依靠改革打开新局面,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一要坚定改革信念,坚持不懈推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当前,我国农村改革走到了需要攻坚深化的关键时期,要高举农村改革这面大旗,以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活力,释放改革红利,加快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二要增强进取意识,奋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农村改革创新的路线图,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任务,要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坚定不移把农村改革发展引向深入。三要增强机遇意识,着力突破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坚持城乡联动,推进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一并设计,一体推动,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改革发展难题,努力在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联动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四要增强责任意识,积极有为地完成深化农村改革任务。《决定》对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作出了安排部署,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突破性、创新性的改革措施。我们要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最大限度凝聚农村改革共识,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五要强化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的农村改革思路。坚持改革要确保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做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耕地不减少、农业投入不下降、农民收入不停滞。坚持稳中求进,要在稳定现有政策、巩固已有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牢牢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主动权。

会议要求,要把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统筹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各项工作。一是认真组织好全会精神学习贯彻活动。认真学习的重要讲话、全会公报和《决定》,认真撰写学习体会,开展高质量交流讨论,保证学习成效。二是科学谋划深化农村改革重点工作。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对深化农村改革重大部署进行专题研究、拿出具体举措。三是抓紧研究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以改革促发展,认真梳理各行业各系统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深入分析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明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具体措施。四是毫不松懈做好当前的各项重点工作。认真抓好冬春农业生产,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继续加强冬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做好农业安全生产工作。五是善始善终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将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到改进作风、改进工作和提高素质、提高能力上,用好的作风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3)

为进一步贯彻十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2013年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京召开的铁路工作会议中作了题为《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努力开创铁路改革发展新局面》工作简报,对过去的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肯定了取得的成绩以及今后的工作任务,这对铁路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工作重点。当前铁路改革正处于十分重要的阶段,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和思路,明确改革的方向和重点,研究和探索新路径,逐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铁路工作体制机制,努力开创铁路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1.铁路改革目前取得的显著成绩

在当前,铁路改革目前取得的显著成绩离不开国家的政策的倾斜、改革的魄力和胆识、正确改革路径的选择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铁路运输经营亏损的局面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

从铁路发展的历程来看,我国铁路改革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长期以来,为发挥铁路的公益性,铁路对军人、学生、残疾人实行票价优惠,对军用物资、机关物资、农用物资进行经费补贴,据统计,仅2008到2010间,铁道部的公益性补贴就达到2078亿元。铁路运输系统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的核心,持续出现的负增长局面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铁路要发挥公益的性质,但是作为一个市场主体也必须依靠经济效益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铁路运营提供经济基础和支持。近年来,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企业运输经营亏损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2013年,铁路发送旅客数量17.54亿人次,同比增长5.4%,货物运输量25.4亿吨,同比增长7.9%,全年运输经营收入达1209亿元,同比增长6.3%,铁路盈利达405亿元。

1.2铁路建设力度和范围进一步扩展

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财政的补贴力度加大,铁路交通运营的持续盈利,铁路建设的资金得到有效保障,重点工程线路都处于持续建设、收尾阶段或者已经投入运输经营中,进一步满足人们对铁路运营的需求。加上各企业对工程质量的严格把关,保证了工程提前顺利完成。在对高海拔、地区复杂铁路线路的铺设过程中,特别是技术上的创新已经取得通过国际认证的数百项专利,创造了多了“世界第一”,实现了技术难度的攻关。特别是最近几年高铁、动车的建设力度也不断得到扩大,可以说,我国铁路建设的力度和范围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1.3铁路工作体制和机制的进一步深化

随着我国政企分开机制的改革,加快了各运输企业迈入市场经济的步伐,实现了资产经营完全责任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统领,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制建设;推进铁路技术创新,提升铁路创新能力;实行总公司建设,发挥总公司的统一管理作用;推进铁路运输体制改革,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树立安全风险意识,提高对铁路运营的安全管理力度等等。这一系列铁路工作体制和机制的深化,保证了铁路改革的持续进行。

2.实现开创铁路改革发展新局面的举措

在新时期,紧紧抓住改革的历史机遇,开创铁路改革发展的“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必须实施以下几个举措:

2.1解放思想,坚持深化铁路改革的理念和道路不动摇

观念先行于行动,正确的理念保证了保证道路选择的科学性、正确性。目前,我国铁路改革还处于一个初始阶段,如何解决改革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在完成铁路改革工作任务之前,必须解放思想,认真贯彻在视察铁路工作时所作的重要指示,保证铁路运营的持续平稳发展,确保铁路企业的高效发展。只要我们坚持深化铁路改革的理念和道路不动摇,研究和探索铁路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路径,创新现有铁路工作理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就能不断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开创铁路改革发展的“生动活泼”局面。

2.2树立铁路运营的安全风险预防意识,保证铁路运营的安全性

铁路运营的安全是保证铁路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基础。特别是随着温州动车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为铁路的安全运营敲响了警钟。铁路相对于其他交通方式,载客量大,特别是在客流高峰时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铁路运输在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方面责任重大,加上近几年铁路高铁、动车的持续建设,我国铁路建设的范围持续扩展,这对加大了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难度。因此,树立铁路运输的安全风险预防意识,建立对铁路的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保证铁路运营的安全,是铁路改革的重中之重。

2.3认真维护铁路职工的切身利益,激发铁路企业的活力

铁路企业的有序高效发展离不开铁路职工的积极有效参与。因此,铁路企业应在实际的铁路管理中,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注重职工工会队伍的建设,提升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让职工对企业的发展献言献策。认真对待职工的利益诉求,改善职工的物资福利待遇,努力让铁路改革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职工。

2.4进一步提升铁路服务水平,保证铁路的健康发展

铁路基础建设,公益性是其根本特征,必须实现铁路的社会效益。这就要求改善和提升铁路服务水平,只有这样铁路运营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通过优化铁路运营线路,创新铁路购票渠道,进一步完善网络订票、电话订票、自助订票等,方便群众生活,提升服务水平。

铁路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利益的维护,涉及很多方面、很多环节,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在铁路改革大幕拉开的同时,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全新的机遇。开创铁路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不可能一簇而就,需要扎扎实实的推进。 [科]

【参考文献】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4)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职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的需要。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引导全厂职工认清形势,明确“油公司”改革是油田可持续有效发展的内在需要。用油田改革求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战略目标,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坚定改革的必胜信心。以此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撑,引领职工积极融入“油公司”改革中,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目标。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职工形成共识、直面挑战的需要。“油公司”改革的号角已吹响,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引导全厂职工切实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直面挑战的勇气。以文“化”人,树立职工凤凰涅的勇气,打破固守宅田、自我封闭的惯性思维,将改革带来的压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共识、直面挑战。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职工勇于担当、践行改革的需要。教育引导全厂职工在油公司改革下,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效益意识、质量意识、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在新的生产运行管理机制下,化意识为动力源泉,勇于担当、求真务实、积极践行,全面提升我厂改革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实现油稳气升的生产目标。

二、深入调查,全面掌握改革形势下职工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调查了解并分析掌握职工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是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前提。身为基层党务工作者,应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走群众路线”到一线、“一对一”走访等多种形式,调查了解全厂职工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据调查分析,目前我厂职工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主要有以下几点:

保守意识僵化。“油公司”改革形势下,全厂职工面临改革重组带来的转变观念和岗位归属等诸多挑战和疑惑。面对改革,部分职工固守宅田、自我封闭的保守意识僵化,不能正确理解优化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压缩非生产人员、鼓励兼岗并岗和人员正向流动等改革举措。如此一来,势必会产生对改革“不理解”、“不接受”等思想壁垒和抵制情绪。

进取心思薄弱。“油公司”改革旨在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增强油田及其职工的市场竞争能力。部分职工进取心思薄弱,毫无竞争危机意识。虽是“让干啥干啥,让学啥学啥”,但存有“样样通、样样松”的现象,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对“为啥改”、“怎么改”不以为然,不能应势而变、顺势而为。

价值取向偏斜。以利润效益为中心的“油公司”改革,会使部分职工愈发倾向关注具体物质与经济实惠取向的趋势。在价值追求的务实化趋势之下,部分职工盲目追求自身价值,计较薪酬高低,无大局意识,不能正确处理“向前看”与“向钱看”的关系,势必会出现价值取向偏斜、曲解改革本意的思想倾向。

三、大胆实践,全力推进职工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旧观念的摒弃和新观念的生成,这是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最实际、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我厂职工的思想解放程度、观念转变力度,将直接影响我厂改革的进程和发展的快慢。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凝聚改革共识,大胆探索实践,全力推进我厂职工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

常抓理论学习,入耳入脑入心。基层党务工作者在学习领会党十之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和精神实质的前提下,制作出迎合本土职工口味的“改革理论大餐”课件,从而更好地引导职工融入学习十改革精神的热潮中。理论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思想,思想决定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出路。深抓理论学习,摒弃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授课方式,以通俗易懂的“大白话”为课件语言,以深入浅出的“小事大理”为课件内容,走一线、下班组、到岗位,送上鲜活生动的“改革理论大餐”。对保守意识僵化的职工更要常抓不懈、循序渐进、细水长流、点滴渗透,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5)

为开创铁路改革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同志们:

受部党组的委托,我就全路政治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志寰部长和志军书记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要求,讲几点意见。

一、2002年政治工作围绕中心、求实重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2年,全路各级党组织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迎接十六大召开、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为动力,紧密围绕全路中心任务,开拓创新,发挥作用,狠抓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1.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显著。一年来,各级党委把基层党组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紧紧抓在手上,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坚持标准,扎实推进。部党组和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党支部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实行面对面指导,确保了“学教”活动的质量,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央各大新闻媒体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热情,营造了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浓厚氛围。为了巩固扩大“学教”活动成果,选择一线干部典型组成了“三个代表”在基层巡回报告团,请他们讲体会、谈收获,发挥了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在集中教育基本结束后,各单位开展回访复查,针对问题强化整改,建立长效机制。傅部长对学习教育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在批示中指出:“铁路系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取得巨大成功。广大基层干部受到深刻教育,干群关系得到改善,增强了党委和支部的战斗力,群众关心的问题大部分得以解决,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经营、安全生产和队伍的稳定。”这次“学教”活动,是多年来基层单位受教育面最广、效果最好的一次思想教育。各级领导班子坚持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jzm同志“5·31”重要讲话。党的十六大以后,从部党组到各基层党组织,都把学习十六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围绕主题,把握灵魂,深入学习理解精神实质,全路层层举办骨干培训班,开展宣讲报告活动,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深入人心。实践证明,开创铁路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全路干部职工的行动。部党组从铁路的实际出发,作出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的决策完全正确,不仅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而且对铁路基础工作也是一次全面的加强,它的重要作用将越来越显现出来。当前,全路兴起的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必将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推进铁路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2.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更加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生产经营任务来展开,积极为铁路改革发展和安全稳定提供保证,是全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特点。为实现生产经营目标,各级党组织大力开展保安全、保稳定、确保实现经营目标等活动,做到精心部署,紧密围绕,渗透其中,体现作为,把党的政治优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中心工作之中,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在迎国庆、确保十六大胜利召开的时刻,各级党组织把保安全保稳定作为政治工作的突出任务,摆在重要日程,重心下移,加强一线,盯住关键,深入调研,形成强大声势,收到明显效果。结合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安全专项整治和安全大检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把广大干部职工的热情和积极性凝聚到确保运输安全上来。面对一度出现集体越级上访增多的问题,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层层排查不稳定因素,明确领导责任,加强思想教育,妥善处理矛盾,确保了全路职工队伍稳定。各级党组织态度坚定,措施有力,与“法轮功”邪教组织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维护了稳定。为配合十六大的宣传,通过举办铁路改革发展成就和青藏铁路建设新闻会,新闻媒体刊发了铁路运输、改革、建设、科技等方面的大量报道,从多个侧面展示了铁路“九五”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把握大局,围绕中心,融入企业改革发展、经营管理、铁路建设和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之中,才能发挥作用,展示作为,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3.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和部党组的《实施意见》,以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为主要内容,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以解决安全管理中“严不起来、落不下去”问题为突破口,狠抓作风建设,针对作风漂浮、报喜不报忧、弄虚作假、隐瞒事故等问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检查剖析和解决作风不实的问题。各级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对安全的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和重点人员实行重点包保,落实责任,强化考核。部属单位的党政4.“三新”教育推动铁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以落实jzm同志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题词为动力,按照中央文明委的部署,积极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推进铁路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三新”教育与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紧密结合,促进了客货服务质量的提高。全路客货窗口单位以树立新理念为先导,以提供新服务为内容,以塑造新形象为目标,强化系统培训,注重岗位实践,开展服务创新,选树先进典型,规范基本服务,探索特色服务,促进了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的深化。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指导思想,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树立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风尚,扩大了先进层面。完善铁路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增强了干部职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意识,进一步发扬了新时期火车头精神。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铁路的“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组织青藏铁路建设事迹报告团,与中央文明委等单位联合举办科普列车“老区行”、“西部行”活动。各单位开展文明窗口、文明站车、文明单位、军警民共建文明线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为创建文明行业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实践证明,以开展“三新”教育为载体的铁路精神文明建设,既是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在铁路的具体实践,也是发展先进生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施品牌战略的内在需求。铁路行业必须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根据社会经济生活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理念,改进服务,树立新形象,增强竞争力。

5.政治工作改进创新有了新的进展。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各级党组织在政治工作自身改进和加强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按照部党组关于政治工作“两个纳入”的要求,各级组织从健全机制、规范运作、深化落实入手,出台管理办法,完善考核措施,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使“两个纳入”机制基本建立,并取得了明显效果。针对工作对象、形势任务的变化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积极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创建了铁路政治工作主页,推广了党群系统网络建设先进经验,有效地扩大了信息渠道,加强了工作交流,提高了创新能力。采取办班培训、脱产深造、送出去学习、岗位锻炼等形式,加强了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广大政工干部带头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进取,改进作风,勤奋工作,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各级老干部部门和关工委、政研会、文联等组织积极进行工作创新,在铁路改革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实践证明,在新形势下政治工作只有创新,才能有特色、出成果、上水平。政治工作必须敏锐地把握时代脉搏,善于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创新,在改进中加强,使铁路政治工作不断开拓新境界,展示新作为。

充分认识一年来政治工作的成绩和收获,有利于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能够增强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回顾2002年铁路政治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理论学习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有的党组织对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职工思想上产生的影响认识不足,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需要进一步增强;一些单位领导班子平均年龄偏大,结构不尽合理,人才流失问题比较突出,亟待研究解决。

二、铁路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党的十六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了全面部署,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将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面貌带来深刻的影响。政治工作将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要求。

1.引导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铁路各项工作创新,是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责。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必然促进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自觉地摆脱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铁路政治工作要在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中,更好地发挥前瞻作用和导向作用。我们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也没有止境,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变化、基层的变化,扩展理论视野,拓宽工作思路,增强应变能力,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推进铁路的改革与发展,仍然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2.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铁路发展,是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体现了人们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铁路政治工作要正确引导干部职工追求美好未来的心理需求,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目标,正确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只有通过艰苦奋斗才能实现。在未来一个时期,铁路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运输市场格局的变化、旅客货主消费需求的提高,拓展市场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全路连续多年保持运输收入高增长态势,盈利空间有限,运输成本逐年攀升,挖掘新的增收潜力更需加倍努力;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所带来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将更加突出,铁路与发达地域和一些快速发展的行业之间,铁路内部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之间的差别将凸现出来,留住人才、稳定队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工作将更加艰巨。面对繁重艰巨的任务,能否带领全路干部职工,实现铁路更大的发展,将是时代赋予铁路党组织的历史使命。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充分发挥“生命线”作用,既引导干部职工增强忧患意识,艰苦奋斗,又满怀信心迎接挑战,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努力实现铁路改革发展的新飞跃。

3.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建设具有铁路特色的先进文化,成为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十六大报告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同时,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行业、一个企业来说,文化是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铁路一方面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大一统”的封闭的管理体制,使铁路企业传统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较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一些滞后的文化观念,成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与发展的障碍。在新形势下,铁路迫切需要加强文化建设,重塑铁路企业文化的新形象。文化是思想的载体,人所接受的文化不同,思想政治素质也不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交织,不可避免地对干部职工的思想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面对这些新情况,铁路政治工作必须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突出内容,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运用先进文化去教育人和影响人,帮助干部职工在文化认可之中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价值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规范铁路在市场中的企业行为和职工的职业行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同时,政治工作要努力增加自身的文化含量,更多地采用文化的手段,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把人文关怀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铁路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对加强党的建设作了全面部署,为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新任务。铁路政治工作一定要适应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适时调整自身工作任务。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的建设,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坚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准确把握当代社会前进的脉搏,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探索扩大职工群众在干部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充分发挥党内民主的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企业进一步拓宽民主途径,完善民主制度,健全民主监督,推进厂务公开,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探索铁路思想政治工作自身体现民主精神、运用民主方式的途径,使铁路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反馈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民主意愿的重要渠道,成为党组织联系群众、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的重要形式。

根据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2003年铁路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密围绕铁路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的完成,开创铁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三、切实加强科学理论武装工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是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2003年干部职工理论武装的主要内容。全路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中央《通知》要求和部党组的学习部署,进一步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不断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引向深入。

1.深刻领会十六大精神实质,把功夫下在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上。深入学习领会十六大精神,是统一思想的前提,是凝聚人心、凝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铁路大发展的重要保证。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研读十六大报告原文,既要从总体上把握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又要系统地理解和领会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要紧紧抓住十六大的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把十六大精神学深学透,全面掌握精神实质,真正入脑入心。在学习中,各级领导干部要着眼于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中心环节,全面深入地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学习,要着眼于领会和掌握十六大基本精神,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振奋精神,艰苦奋斗,为实现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通过深入学习,切实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重大意义和根本要求上来;统一到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等重要论断上来;统一到我们党在新世纪实现三大历史任务的庄严使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在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的战略部署上来。切实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开拓创新、谋求发展的过程,变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提高素质、改进作风,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工作的过程,真正把十六大精神转化为干部职工的自觉实践,转化为推进铁路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2.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把功夫下在推动铁路改革与发展上。深入学习贯彻好党的十六大精神,最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实践,落实于行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各单位要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与落实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部署紧密结合起来,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解决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铁路的更大发展。要着眼于加快铁路的发展。为适应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实现2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铁路必须加快路网建设,全面提高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加强铁路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行业技术改造与升级,全面提高客货服务质量,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高质量的社会需求;不断扩大铁路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快铁路发展,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要着眼于推进铁路的改革。努力把十六大精神变为促进干部职工思想观念转变的巨大动力,破除妨碍和束缚铁路发展的思想观念、规定做法,推动改革。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市场竞争主体;积极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客货网分账核算,客货分业经营;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加大铁路对外开放力度,分步骤、分阶段地开放铁路市场;全面加强铁路法制建设,实现依法管理企业,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要着眼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全面推进新的伟大工程中,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改进创新,使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之中,使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的工作要围绕中心,服从服务大局,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职工教育、队伍素质、企业文化建设如何与其相适应,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探索规律、总结新经验,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之,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抓住那些事关铁路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进行研究、思考,形成新认识,拓展新思路,提出新举措,走出铁路发展的新路子。

3.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功夫下在促进学习不断深入上。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切实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摆在首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加强对学习活动的组织领导,运用多种形式,分层次抓好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的学习,不断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引向深入。要继续办好理论骨干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宣传理论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各级党校举办的各类班次,都要把学习十六大精神作为一项主要内容。要重点抓好站段以上领导干部学习,以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为主要参阅资料,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主要形式,把自学和集中学、通读文件与专题研讨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创新学习方法,力求使领导干部学得更深些、领悟得更透些,全面提高思想理论素质和领导水平,努力成为学习实践的模范。要进一步加大干部理论学习考核的力度,不断完善考评的制度和办法,从机制上保证学习质量的提高。部将对所属各单位党委中心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并通报。各级领导干部、宣传理论工作者要围绕十六大报告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加强理论研究,力求拿出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指导工作实践。部政治部将在二季度召开学习十六大精神研讨会。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校、政校和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的作用,采取举办报告会等形式,组织党员和职工群众的学习。党员要重点学习十六大报告和新党章;职工群众的学习,要以部政治部编写的《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铁路职工读本》为主要教材,针对思想实际搞好学习宣讲,回答他们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真正把十六大精神播撒到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心坎里。各级党委宣传、新闻部门要大力宣传十六大精神,组织有声势、有深度的宣传报道,突出反映全路干部职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生动实践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推动十六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

四、紧密围绕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

巩固和发展铁路工作的良好势头,实现2003年各项奋斗目标,对于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全路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来展开,并贯穿其中,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1.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鼓劲激励作用,确保实现经营目标。发展是解决铁路面临的一切问题和困难的关键。完成运输收入1500亿元、盈利5亿元的经营目标,是明年的重要任务。要围绕经营目标,多做鼓舞士气、激励斗志的工作,把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奋力实现部党组提出的运输经营目标。要紧密结合路情、局情,广泛深入开展铁路经营形势和任务教育,抓住经营中的突出问题,确立教育的主题,选准载体,增强针对性,扩大覆盖面。通过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认清铁路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运输市场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联系运输市场实际,认真分析研究影响增收节支的深层原因,切实把经营的责任和压力传递到每个干部职工。客运营销要进一步增强质量就是效益的观念,在提高服务质量、适应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上下功夫,确保收入指标完成;货运营销要进一步增强面向市场、挖潜提效的观念,在大宗、高运价率、口岸运输以及春运、暑运、黄金周等增收重点上下功夫;机、车、工、电、辆和后勤服务部门都要围绕实现经营目标开展活动、做出贡献,在全路形成千方百计增运增收、全员奋力创效益的局面。要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和手段,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以铁路运输优质服务项目和运输“精品”、“名牌”为主要内容,加大营销宣传工作的力度,扩大铁路在社会的影响力,为拓展市场营销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人民铁道》报和各局的报纸要开辟市场营销专栏,广泛宣传挖潜提效、开拓营销市场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刊发增运增收的合理化建议,引导干部职工为实现经营目标献计献策。预测明年的经营形势,既要看到增支因素较多,盈利空间有限,又要看到全路增收节支还有很大的潜力。要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增收节支的积极性,认真总结和推广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开支的经验作法和先进典型,激发干部职工关心经营、节支降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加强铁路运输纪律教育,决不能因小团体的利益和个人的行为,损害国家和铁路的整体利益,败坏铁路的形象。要认真做好青藏铁路等重点工程建设的宣传思想工作,弘扬青藏线精神,推动铁路重点工程建设步伐。

2.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导作用,确保运输安全。安全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是做好铁路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没有安全稳定,必然影响和干扰工作大局。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干部作风不实,是影响安全稳定的关键环节。要紧盯干部作风,严格落实安全逐级负责制。目前,在少数领导干部中仍然存在作风飘浮,忙于应酬,不把心思放在夯实安全基础、防范事故上,出了事故推、拖、瞒。一些干部中还存在虚假上岗、虚假值班、虚假巡视、虚假台账、虚假分析等弄虚作假的现象,甚至存在着长期下不去的官僚主义、下去不解决问题的形式主义、好话官话一大套的好人主义。这不仅带坏了队伍,也埋下了发生事故的隐患。要从落实安全逐级负责制入手,强化干部作风的考核。要把干部在抓安全中的表现,作为民主生活会和领导班子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要加强对各级党政正职安全工作业绩的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收入、奖惩紧密挂钩,与干部任用相结合,促使各级干部进一步增强抓安全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切实改进作风,把精力放在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重点问题上,放在安全生产过程的控制上,放在事故的预防上。当前,铁路安全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变化,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一些职工的作业技能还不适应,给运输安全带来了隐患。要把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职工技能,增强责任心作为安全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研究安全生产规律和职工思想活动规律,掌握了规律就掌握了安全工作的主动权。我们既要重视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和职工作业技能的提高,又要重视人的思想教育,加强安全责任心的教育,充分发挥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作用。要深入搞好职工安全自我教育,运用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切实解决干部职工中存在的依赖、麻痹和侥幸思想,进一步增强安全责任心。要把思想工作融入现场作业的全过程,切实做到上一线、进班组、到人头,增强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激发保安全的自觉行动。在抓安全生产中既要强化法治、行政和经济手段,又要强化思想教育,做到法规、行政、经济和思想教育并举并用,切实克服以罚代教、以罚代管的倾向。坚持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好传统和经验作法,又要根据安全生产的新变化、新特点,探索总结安全生产中思想工作的新鲜经验。要认真总结好这方面的经验,指导全路。要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让干部职工明确自身在安全生产中依法应担负的责任、义务和应享有的权利,使职工进一步增强遵纪守法的观念,自觉地用法律法规、作业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各级干部进一步强化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自觉担负起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为实现铁路运输安全长治久安做出贡献。

3.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保证作用,维护稳定、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深化改革,保持稳定,是推动铁路发展的动力和重要保证。要始终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维护稳定作为大事来抓。各单位要超前做好改革的宣传导向工作,把宣传教育延伸到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离退休人员等各层面中去,使他们明白十六大提出的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及方针政策,认清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关系,了解铁路改革的方向、推进的步骤、实施的办法,达到理解改革政策,支持改革举措,增强改革信心的目的,营造一个有利于改革和稳定的舆论环境。在制定改革方案时,就要充分考虑由于利益关系的调整,将会引发的矛盾和思想波动。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不仅要纵向思考,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而且又要横向比较,兼顾左邻右舍的情况,使改革的力度与职工的承受能力相统一。改革的方案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吸纳集体的智慧,真正使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成为走群众路线、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在改革措施的实施中,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职工群众的心态和动向,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及早做好工作。特别是对那些职工群众关注的敏感问题、政策性较强的问题,一定要在认真执行政策的同时,做好入情入理的说服解释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政策观念,提高政策水平,把企业的自主权与执行国家政策统一起来,决不能因对政策把握或执行不力,产生新的矛盾,影响稳定。要坚持把思想教育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和帮贫解困活动,千方百计地帮助特困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广开就业渠道,积极解决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要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各单位党政正职要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切实担负起本单位稳定工作的责任。要严格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制度,形成保稳定的责任体系。要重视并做好职工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处理重要信访问题。要同“法轮功”邪教组织作坚决斗争,进一步抓好“法轮功”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加强监控和管理,对那些屡教不改,继续串联、煽动、组织策划闹事的顽固分子,依法予以坚决打击。

五、适应铁路改革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建设

和基层党组织建设

按照十六大的精神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的部署,要大力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铁路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的完成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素质,改善班子结构。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班子建设要突出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特别是要抓好牢记宗旨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既是工作作风,又是思想作风,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在教育中,要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摆谱比阔的不良风气,坚决克服理论不认真学、开会不认真记、职工的意见不愿意听、管理上的问题视而不见的心浮气躁现象。要抓住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加强教育,认真整改,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密切联系群众,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目前,全路领导干部队伍正处在整体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领导班子平均年龄偏大、专业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从二季度开始,依据中央《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规定,对部属单位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全面考察,为加强班子建设,实现干部新老交替打好基础。要抓住理论培训、实践锻炼和管理监督三个环节,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党委换届、班子调整要注重选拔年轻干部,本单位、本部门没有合适人选的,要通过交流解决。对特殊需要的,经上级组织同意,可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进行调整。

2.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强化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从人才战略高度出发,放开视野、集中力量抓培训,认真落实“十五”干部培训规划,并根据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对规划进行适当调整和充实。培训工作要以领导干部和中青年干部为重点,在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同时,抓好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抓好路局、分局级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以部党校和国内外一流大学为依托,在推荐考察的基础上,每年选送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强化培训,提高政治理论和现代管理水平。要选拔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进行计算机、外语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以尽快适应铁路对外开放与交流的要求。各单位要继续坚持以党校和高等院校为依托,分层抓好领导干部培训,特别要突出抓好基层站段长、车间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的培训。积极探索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形式,发挥多种渠道培训干部的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干部任用条例》和部党组即将下发的实施意见,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着眼于形成择优进入、严格监督、有效激励、正常退出的良好环境。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干部公开选拔、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力度,提高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比例。要把民主推荐、任前公示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没有经过民主推荐、任前公示的,一律不能提拔任用。干部任职试用期满,要在述职、考评基础上,决定是否继续任职。积极推行干部考察预告制、试行差额考察制,完善干部考核的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扩大党员和职工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部属事业单位要在试点取得经验基础上,有序推进全员聘用制度。要认真落实部党组加强铁路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要求,加强人才工作,大力培养选拔优秀科技带头人和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3.充分发挥好党委会作用。要依据新党章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会议事和决策机制,细化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具体内容,规范程序和方法,增强参与的有效性,提高党委会的议事水平和工作水平,发挥好把关作用。要紧密围绕企业经营目标和中心工作,积极协调党政工团组织,发挥各自的作用,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确保中心工作的完成,发挥好协调作用。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先学一步,想深一点,看远一些,谋全局,抓大事,提高党委会工作的质量,发挥好导向作用。要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党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两委”候选人,要在党内民主推荐、上级组织部门考察的基础上产生。要根据十六大精神,在适当时机,经上级批准,选择少数站段进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基层党组织既要强化党员义务,又要保障党员权利,既要加强管理,又要搞好服务,探索建立党员权利义务的保障服务体系。要坚持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内和企业重大事项应力求先在党员中讨论,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各级党委要定期研究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工作,继续抓好党建带团建,开好铁路第七次团代会;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进一步推进厂务公开、政务公开,推进企业民主政治建设。

4.大力加强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要充分运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成功经验,坚持以回访复查、整改提高、完善机制为重点,以夯实基础、增强活力、发挥作用为目标,以争创“五好党支部”活动为载体,不断巩固深化“学教”活动成果,促进党支部建设水平的提高。要切实抓好党支部书记的配备和培训,进一步改善结构,提高素质。在全路广大党员中广泛开展的“创岗建区”活动,是党员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个很好的载体。但在一些单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使这项活动流于形式。有的岗区标准大而空,缺乏针对性;有的建区范围不合理,党员责任区过大,徒有虚名;有的考核不认真,走过场,没有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弱化了“创岗建区”活动的效果。各级党组织要对“创岗建区”活动进行一次认真检查和分析研究,针对问题,加强整改。要按照党员所在岗位的工作性质、作业特点和工作职责,合理设置岗区,制定岗区标准,完善考核办法,做到按岗定标,一岗一标,按岗按标严格考核,坚决克服形式主义,进一步增强“创岗建区”的实际效果。要引导广大党员努力做到工作创优质、营销当能手、安全稳定做模范,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改革、安全、生产经营、铁路建设和稳定工作的全过程。路局、分局党委主要领导,要深入调查研究,每年认真剖析几个基层党支部,指导面上工作。部将召开全路党支部建设工作会议,树立典型,交流经验,进一步推进党支部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章赋予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职责。随着企业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就业方式多样化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属地化管理,一些党员的工作单位或岗位发生变动,有的由过去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一些党员工作流动性大,组织活动分散,对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形成很大冲击,固定单位、固定岗位的教育方式方法显然不适应,这给党员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课题。要教育所有党员无论是在岗的、转岗分流的,还是离退休的,都应该严格履行党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针对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认真研究探索教育的内容和管理的方式方法,加大教育的力度,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加强组织监督,坚决防止有党员没组织或有组织没管理的现象发生,切实解决好对党员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的问题,使每一名党员都置于党组织的管理监督之下。要认真抓好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试点工作,这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具有重大意义。全路党员先进性教育试点工作,将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进行。

六、以创建文明行业为目标,加强铁路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十六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按照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各地、各行业纷纷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活动,并对窗口行业进行社会测评。铁路接受所在地的测评和监督,是一个必然趋势。各行各业争相创品牌、树形象,铁路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必须按照十六大精神,修订完善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融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活动之中,不断提升铁路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1.要进一步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十六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针对铁路企业面向社会、服务群众的特点,要结合“三新”教育,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职工道德建设的重点,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制定规划,细化标准,推进职业道德建设。要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岗位标准,纳入岗位考核。坚持区别对象、分层施教的原则,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岗位标准相一致的职业道德观念。要加强共同理想、基本行为规范和诚实守信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做到信誉至上,诚实待客,热情服务,严格遵守基本道德规范。要把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约束与思想教育、道德养成结合起来,做到约束有力,教育有效。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大力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和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行动。要发挥好离退休党组织和离退休老同志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2.要采取有力措施深化“三新”教育活动。“三新”教育是铁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创建文明行业的重要抓手。要认真总结近两年来的成功经验,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诚信建设为重点,深化认识,加大力度,深入推进“三新”教育活动。在实施步骤上,要按照整体部署、重点突破、分步推进的原则,抓好较大车站和进京、进沪、进穗列车,使这些站车率先做到规范服务、文明服务,分别建成高标准的文明车站和文明列车,形成铁路优质服务的品牌,然后逐步扩大覆盖面,推及全路。为增强教育效果,要借鉴“学教”活动的经验,下一步“三新”教育将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学习提高、树立新理念,查摆问题、提供新服务,创建达标、树立新形象。在教育中,要对客货运输单位的干部职工分期分批进行集中教育培训,重点学习十六大精神,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提高客运服务质量的有关要求;对照所学内容,结合岗位标准,查“旅客货主至上”的观念树得牢不牢,查服务水平距离旅客货主的需求有多远,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针对所查摆的问题搞好整改,真正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良好形象,使铁路行业整体上达到文明行业标准。要逐步扩大“三新”教育的覆盖面,有条件的非客货窗口单位,也要深入开展“三新”教育活动。要坚持党委领导,党政正职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干,切实加强对“三新”教育活动的领导。部政治部将召开“三新”教育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推进“三新”教育的深入开展。

3.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切实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协调各方,制定规划,抓好落实;企业行政领导和业务部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要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增强职工凝聚力、创造力的有效载体,作为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铁路服务质量、树立行业良好形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纳入长远规划和年度奋斗目标;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都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承担起建设企业文化的职责。要大力弘扬新时期火车头精神,把建设企业文化与实施品牌战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具有铁路特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理念,打造铁路服务品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培育“四有”职工队伍。要按照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要求,整合铁路宣传舆论力量,加强管理,严肃纪律,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使铁路各类宣传媒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要切实加强站车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站车文化场所,把铁路站车建成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七、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大力推进铁路政治工作创新

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创新的时代。政治工作的对象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在创新中改进,在创新中加强,在创新中抓好落实。

1.改进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针对性。改进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要着重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针对性,扩大覆盖面,提高说服力。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时代在前进,人们的思想也必然出现新的变化和特点。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带来了深刻影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思想活动呈现出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选择性。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研究和把握人们思想活动产生、变化的特点、趋势和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先进性和广泛性、普遍要求与分类指导、一般号召与典型宣传相结合,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要针对人的思想实际,区别不同情况、不同层次开展工作,特别要适应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和个性心理特征多元性的特点,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的方法,开辟教育的新渠道,拓展新领域。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政治工作方法手段的创新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要提高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重视现代科技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努力把现代科技成果和相关学科知识,运用到今天政治工作的实践中去。要改进和完善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随着运输企业结构调整及新的经济组织的建立,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企业减员分流、客运公司组建、多经改制重组、提速区段中间站和沿线工区减少,党支部和党员出现了“少”、“散”、“流”、“变”、“退”等新特点,即:基层党支部党员人数少、党员分散、从事流动性工作的党员增多、党支部组成多变、退休和内退党员增多。要针对这一新特点,积极探索党员管理的新机制,党员组织关系要及时转递,做到“有进有出”;党组织活动方法灵活多样,做到“有分有合”,使基层党组织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确保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的落实。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6)

实施货运组织改革是铁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铁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强力推进货运改革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必须保持和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凝聚力量,为推动货运组织改革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是强势宣传引导,打牢思想基础。思想认识的统一是实现铁路货运改革目标的基础,必须积极引导干部职工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树立与市场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准确理解和把握货运组织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全路货运组织改革会议精神鼓舞人心、振奋士气,在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宣传提纲》的基础上,要启动各种宣传工具,做到电视有专栏、报刊有专题、手机报有专刊,对会议精神进行广泛宣传,深度解读,评论透视,对各单位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开展“铁路走向市场”大讨论活动、推进落实货运改革系列措施等动态情况进行连续播报刊发,使铁路货运改革深入人心。要以广泛深入开展货运组织改革形势任务宣传积极造势,营造强力推进货运组织改革的强大声势,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板报、橱窗、局域网、铁道报等宣传阵地作用,采取折页、挂图、漫画、手册等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势宣传引导,帮助干部职工进行一次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进一步统一思想和步调,凝聚智慧和力量,营造一个人人关心、个个支持铁路货运改革的良好氛围。要以全面把握落实总公司党组对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要求和部署凝聚共识、促进发展,围绕“铁路走向市场”大讨论活动,分层、分系统确定讨论课题,采取班子成员领学、党校教授讲师主讲、包保干部宣讲、党员干部集中研讨、职工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层层开展宣传教育和专题讨论,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个人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充分认识到实施货运组织改革,既是铁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符合铁路职工的根本利益,增强职工支持货运改革的自觉性,扎实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拥护改革;特别是在涉及货运组织改革的相关单位和部门中,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讨论与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经营观念、制度机制、配套设施、工作流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打消疑虑、澄清认识、明确任务,进一步将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为货运组织改革顺利推进提供坚强可靠的思想保证。

二是明确肩负责任,激发工作动力。货运组织改革的任务艰巨、挑战严峻,没有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货运改革就难以成功。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进一步深化认识,明确责任,坚定信心,引导和激励干部职工正确对待改革,以实际行动真正做到支持和拥护改革,确保实现总公司党组确定的改革目标。要以“铁路走向市场”大讨论活动为抓手,通过层层宣讲动员,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货运组织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各自在改革中承担的任务和职责,增强铁路走向市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投身改革各项工作;通过发动全员参与,引导干部职工充分认识铁路货运改革事关铁路的发展与未来,没有其他选择,没有退路可言,必须迎难而上,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推进铁路货运改革,为铁路改革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在这个大环境下,没有旁观者,也没有局外人,全体干部职工都是改革的参与者,也是推进者,更是受益者,全体职工都必须群策群力,尽职尽责、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实施货运改革贡献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分系统、分层次开展专题讨论,引导干部职工放下“铁老大”的姿态,克服“坐商”的状态,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发展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实现由“要我改”向“我要改”、“必须改”的转变,以迎难而上、坚定不移的姿态推进货运组织改革各项工作,把“四个转变”变成干部职工的实际行动;通过搭建研讨交流平台,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围绕推进改革、开发市场建言献策,针对货运组织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研讨攻关,集中民智,集思广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货运改革、增收创效的办法和措施,在局内网站、报纸、电视等宣传阵地开设活动专题专栏,广泛交流工作经验和讨论成果,通过宣传交流鼓舞干部职工全心全意投身市场开发、经营创效的士气,通过研讨攻关破解货运改革推进实施中的各类难题。

三是真情关心关爱,凝聚强大合力。货运组织改革涉及机构和岗位调整,直接关系到干部职工切身利益,必然对干部职工的思想产生冲击,必须做好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情关心关爱职工,为货运改革推进实施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要积极把握职工思想动态,采取定期分析、问卷调查、短信互动等方式,了解职工在改革中的所思所想所盼,通过宣讲会、座谈会、研讨会、辩论会、谈心会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互动讨论,面对面谈感受,面地面解难题,充分利用网络交流直通车、微博、手机报、QQ群等网络平台,组织开展网上互动,多渠道听取职工意见和诉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要把维护职工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原则,按照“干部有岗位,职工有活干,收入有保证”的要求,妥善安置人员,稳步实施收入分配激励措施,在出台各项改革政策措施时,要做到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全面调查研究,科学慎重决策,兼顾各方利益,细致周到入微,尽可能减少震荡。要积极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涉及货运组织改革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一线宣讲,通过对比分析、互动启发等各种有效形式,对职工群众的思想疑点、难点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解惑释疑,对由于生产力布局调整给一些干部职工带来的工作、生活方面的问题,积极帮助解决,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而服从组织,安心工作。要加大关心关爱职工的力度,深入推进落实职工思想预警服务机制,着眼抓早抓小,对影响职工思想稳定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同时,要建立服务职工的专门力量,完善工作制度,公示服务项目;积极为职工提供紧急状况援助服务;加大助医、助学、助困力度,解决好职工生产生活难题,进一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激发广大职工投身货运组织改革的热情和干劲,聚合推动改革的强大力量。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7)

从学习中了解到这次全会的亮点很多,我感触最深刻的是,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若干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将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十八大以来,从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力纠“四风”;从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重整党纪的承诺,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从严治党的组合拳;从“全面深化改革”六个字已成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统领各项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成为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思想共识的关键。中央为了把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落实到各个领域,在当前全球深刻调整,国际竞争格局进入了新一轮大变革时期;在国内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最关键时刻,时间之紧迫,利益格局调整之复杂,环境之多变,改革任务之艰巨,破解难题之多,堪称空前,世所罕见。在这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点,全会通过并公布了这部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毫无疑问将不仅是新中国成立64年和改革开放35年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实践和创新的结果,更将是新时期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跃升至制度自信新境界的现实来源和指导纲领,具有全局的战略意义。我坚决执行这个党的方针政策和群众路线,将能成为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新的里程碑。

通过学习加深了我对全会报告中的各项内容的理解,增强了我对执行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三个自信的自觉性,进而提高了我作为一名党员的先进性。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必须长时间坚持,并提出了“四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战略已确定,改革任重道远。全面深化改革要卓有成效,必须牢牢掌控“四个坚持”不动摇。

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必须长时间坚持,并提出了“四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发展稳定关系。战略已确定,改革任重道远。加强全面深化改革要卓有成效,必须牢牢掌控“四个坚持”不动摇。

坚持党的领导。《决定》强调,“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线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中国我党作为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并付出巨大牺牲确立的。坚持党的领导,才能锐意进取、开辟创新,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信念坚定、旗帜鲜明,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动身点和落脚点。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握紧改革的“方向盘”,毛泽东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改革、推动改革,始终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建设等方方面面,绘就了未来中国发展走向的宏伟蓝图。这次会议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在历史新起点上迈入全面深化新阶段的里程碑,它吹响了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进军的新号角。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如《决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有优良作风。什么是优良作风?优良作风就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作风。在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要求全党同志坚持光荣传统、发扬优良作风,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2]”

一、群众路线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本质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定地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正如《中国共产党》规定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3]。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根本利益,党的一切活动,一切工作,都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行使民利的迫切愿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提出要“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是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深刻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新的伟大革命,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建立有效的社会参与机制,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进行顶层设计时要加强调查研究,谋划发展思路时听取人民群众的建议,了解人民群众的心声,制定改革的文件时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以便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避免任何脱离实际的谬误和空想。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更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因为人民群众作为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承担着生产物质资料这个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一切物质财富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来实现,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只有被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和实施,才能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才能创造出丰硕的精神财富。

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武器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成立以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法宝。全面深化改革同样需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面深化改革不是领导干部的独角戏,不是动机不纯的投机分子的政治秀,而是我们全党干部和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的宏伟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这个重大战略部署。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现实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也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在《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强调:‘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高度重视作风建设,这些年来先后开展了整党、‘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我们党始终强调,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内涵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传家宝,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活的灵魂。它包含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方法,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价值理论、思想观念、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

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革命建设实践中的具体贯彻和创造性运用。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和“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实践又是人民群众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

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它生动地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表明我们党的全部任务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群众实行正确的领导,组织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方法。它生动地体现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而实践又是人民群众的实践,表明共产党人必须依靠群众的实践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来自于群众的实践,又转过来为群众的实践服务。

群众路线的根本依据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即我们的党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也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坚持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也就是做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

群众路线的衡量标准则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是否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衡量标准,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作风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三、贯彻群众路线,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任务

在《讲话》中指出:“现在,我们要实现党的十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他还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泰山、坚如磐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十八届三中全会认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前所未有、机遇前所未有。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们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到现在的三十五年来我们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实现了快速崛起,但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我们积累的问题都是一些老大难问题、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矛盾、积累的问题也很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以及城乡差距比较大、社会矛盾比较多、“”问题严重、腐败问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等等。积累起来的这些问题广大群众是不满意的,所以说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这是本次三中全会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

这次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深水区和攻坚克难阶段。中央反复提出来我们的改革处在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要涉险滩、需要解放思想、激励斗志、凝聚共识、攻坚克难的这样一个关口。

刘云山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实现这样的奋斗目标,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我们党的力量。党的力量从哪里来,就是从植根群众、联系群众中来,从优良传统、优良作风中来。[4]”

他还说,“应当肯定,伴随着事业的发展,党的自身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党员、干部队伍的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要看到,与形势任务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十分突出,作风不正、不实、不廉的问题还很严重。党的十明确指出,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扎实开展,也为全党上下在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中切实贯彻我党的群众路线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必须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的群众工作,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扎实工作,攻坚克难,书写全面深化改革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网 2013年11月16日

[2]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18日)(转载自中国商务部网)2013-07-29

[3]《中国共产程》 共产党员网 2012年11月18日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9)

40多年前,面对物质匮乏、生活贫困、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国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和伟大革命。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改革开放40年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改革开放,实现了从落后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改革开放40多年来,指导思想的转变、政治环境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外交政策的转变、中国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引导着整个潮流的发展,推动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篇(10)

新增科技型企业1.2万家

成都市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3次“点面结合”式督查,一项项年度工作得以落地见实:2016年度实施计划的185项工作任务中,29项保障任务全部完成,156项专项任务完成149项。 2016年10月,首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峰会议在成都举办

2016年,成都市制定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成都新十条”和“军民融合十条”等政策,在全国率先探索出“早确权、早分割、共享制”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模式,军民两用技术联盟股权合作新机制等军民融合发展路径。人才、项目、投资等生产要素向“两个通道”加速聚集――引进3个诺贝尔奖团队,新建2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新开工军民融合、科技创新要素保障类重大项目共55个,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74%。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落实“6+4”先行先试政策,成都科学城引进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等10个校院地合作项目,郫都区、中国电信(成都)、四川大学获批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菁蓉汇、创交会两个创新创业平台走进韩国、以色列,国际知名度日益响亮。

成都市出台了“人才新政十条”,加快筹建“1+N”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内陆自贸区。2017年1月10日,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已揭牌成立,确定了“先设法庭、后设法院”的工作思路,为争取设立成都知识产权法院创造条件。

另外,成都市全面新改革试验成效得到各方面的高度认可。2016年10月,在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周年之际,成都承办了首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峰会议,与会领导对四川和成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给予高度肯定,评价“四川和成都的全面创新改革在各方面都是全面首屈一指的”。

推进“一号工程”走向纵深

为进一步加大成都市全创改革的力度和加快构建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成都市将围绕中央和四川省委的决策部署,坚定按照成都市委12345总体思路,从全面展开到攻坚克难重点突破,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一号工程”走向纵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紧紧围绕中央和四川省委的工作思路,确定重点着力的方向,2017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总结全面创新改革事业2016年工作思路时提出了2017年的工作思路,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是重点推动上海、北京、广东、四川四个区域率先走出创新转型的新路子,实例总结一批创新驱动的引擎,发挥带动示范引领作用。二是确定国家授权和地方自行探索的改革思路,在八个试验区分两批探索形成60项左右的改革经验,复制推广一批重大的改革举措。三是对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效明显的地方,给予项目、资金、政策等倾斜和支持,推动形成主动作为的良好局面。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2017年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扎实抓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按照三年基本完成改革事业任务的总体部署,继续抓好九张清单落地落实,加快推进30项改革任务,形成规范一批经验成果,为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并且强调了今年全创工作的方向,是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三个通道。夯实三个支撑,就是创新平台的支撑,创新产业的支撑和创新人才的支撑,这些都将作为成都市今年工作的着力方向。

第二,紧紧围绕打通“两个通道”,加大改革探索的力度。2017年在打通政产学研和军民深度融合“两个通道”的关键环节更加注重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更加注重金融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从五个方面进行深化,争取多出成果,出经验,出模式。

第三,抓好改革方面的复制推广和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是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重要成果形式,2月4号国家科改领导小组审定了27条经验,总共保留了26条,成都8条,现在已完成了国家部委的汇签,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将以正式上报党中央,将积极承接落实好国家经验在全市的复制推广,加强对其他先进改革经验的学习和借鉴,进一步规范成都市的经验形式,丰富内容,明确步骤,提升价值,让成都的经验、亮点更突出,操作性更强。同时,并就最新的工作及时提炼总结上报,争取多为国家改革提供成都经验,2017年成都市发改委将继续推动成都市全面创新改革事业工作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

2017定为成都全创“攻坚年”

近期召开的成都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指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四川省“一号工程”,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也是成都市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现实动力。成都市各级各部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四川省委、成都市委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展开、纵深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把2017年确定为成都市全面创新改革“攻坚年”,确保多出成果、多出经验、多出模式,真正让创新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在成都全创的“攻坚年”主要强化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强化机制创新,实现“两个通道”建设新突破。必须在打通“两个通道”上持续发力、趟出新路,通过探索出更多类似科技成果“三权”改革那样的成功经验,先行先试,抢占创新改革制高点。

二要强化载体建设,树立创新发展新标杆。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科学城和“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三大抓手”,是全市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主战场,是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实现创新成果转化、引领创新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全力打造成为极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成都创新品牌。各区(市)县要围绕创新主线,加强载体建设,推动多点竞相发展。

三要强化服务保障,培育创新生态新优势。要培育良好创新生态,围绕激励创新主体完善金融、税收、价格、知识产权等管理政策,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全过程服务生态链,推动各类科技创新资源相互促进,产生聚变效应,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形成人才聚集“潮涌”效应。

四要强化区域联动,构建协同创新新格局。要切实肩负首位城市责任,全力打造成德绵协同创新共同体,以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为重点,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在创新政策跨区域协同、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产业链跨区域联动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整合资源,统筹推动全域成都范围内联动创新,加大成都市改革创新力度。

五要强化督促落实,开创全创工作新局面。各级各部门担当作为,按照既定任务目标和工作分工,绑定责任、狠抓落实,紧盯时间节点、责任清单,以项目化方式推动工作落地落实;要进一步完善任务清单、做好经验推广、严格督促检查、加强新闻宣传报道。

五个方面争取多出成果

记者从成都市发改委获悉,今年将在打通政产学研用和军民深度融合“两个通道”的关键环节更加注重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更加注重金融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更加注重改革的系y性协同性,在五个方面争取多出成果、出经验、出模式。

在深化军民融合方面,记者了解到,将积极落实“军民融合十条”,全面探索和寻找新的突破点。主动配合省上积极争取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着力搭建军民融合产品技术展示交易平台,重点在技术创新、生产、转化和出口四个方面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与十大军工集团的合作,推动军民融合企业资本证券化,聚集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要素。

在深化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将推动在成都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改革,重点是在改革的增量上实施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和早确权早分割共享制,同时扩大在不同类型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实业,进一步总结经验,鼓励促进科技人员创造和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

在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升级方面,今年将重点放在围绕创新创业企业的需求和构建创新链的生态需求,推动服务保障的创新。建立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生产服务配套平台以及人才、金融、法务、会计、知识产权和标准等专业化、集约化的服务平台。

上一篇: 实习员工转正自我总结 下一篇: 中石油竞聘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