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人际关系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08 00:32:58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1)

1.2生活习惯不同大学同学大都来自全国各地,同寝室的同学也大都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因此,室友间的生活习惯,风俗各有不同。如有人早睡早起,有人晚睡晚起;有人爱干净,有人不注意卫生;有人喜欢安静学习,有人喜欢吵闹游戏;有人对某事物有忌讳,有人满不在乎等等,这些情况若相互之间无法包容谦让,便会导致寝室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1.3贫富差距大家庭环境优越的学生使用的物品、穿着、配饰等多为名牌,价格不菲,常外出旅行,增长见识等;家庭环境贫困的学生使用的物品、穿着多为经济型的,时常勤工助学,勤工俭学,帮父母劳作,补贴家用等。由此两方面同学的金钱观、价值观会有所不同,同时一些面对家境比自己优越很多的同学,会有一些自卑感,情绪疏导不畅,便造成性格的扭曲,引发寝室同学间的矛盾冲突。

1.4心理不平衡由于同寝室同学个人能力的差异,会造成寝室同学个人发展的不同,如学生干部竞选成功与失败,奖助学金获得与未获得,入党与未入党,学习成绩好与差,与班级其他同学人际关系相处好与差,得到老师的重视赞扬与未得到等等,会使一些同学产生嫉妒心、自卑感、心理不平衡,慢慢产生厌恶感,逐渐激起寝室的矛盾冲突。

1.5沟通不畅一些大学生面对室友与自己间产生的误会,不同的生活习惯产生的矛盾,性格外向的学生往往会选择积极沟通或直接挑明问题,问题容易解决;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选择忍让或者沉默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与对方没有进行有效的直面沟通,而对方或许还未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已给别人带来困扰或伤害,还继续行为。误会、矛盾便会慢慢积累,最终会导致寝室同学间更大的矛盾冲突。

1.6“小团体”效应高校一般实行“多人制”寝室,在同寝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会有某两个或几个同学因共同的兴趣爱好关系亲密一些,慢慢地会形成小团体,当小团体中的一员和另外一位室友出现矛盾,小团体中的成员即使冲突没有波及自身,天平也会向关系密切的一方倾斜,造成矛盾冲突的扩大化。

1.7寝室随机分配目前,高校宿舍管理分配是在学生入学前随机进行分配,学生无权利选择自己想住的宿舍,和谁住一个宿舍,因此可能会将性格不和,生活习惯难以调和的同学分到一个宿舍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寝室矛盾冲突的发生几率。

2改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有效途径

2.1换位思考,体谅他人集体生活需要所有成员都要用一颗包容的心去面对,尝试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学会照顾别人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审视自己的行为,多看别人的优点,并努力向其学习,多包容别人的缺点,自己也要尽量避免,用真诚的心去对待室友,创造一个和谐的寝室氛围。

2.2提升人际交往技巧,讲究语言艺术学校可邀请专业人际关系指导老师开展课余辅导,提高学生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语言艺术,提高语言沟通能力,维护寝室人际关系和谐氛围。

2.3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机构,配备专职和兼职心理咨询员,及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缓解情绪,减轻压力,调节状态,提供专业辅导,拓宽诉求途径,并对辅导员进行心理知识的培训,促使辅导员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及时解决,从而尽早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2.4寝室成员协商制定寝室规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寝室所有成员根据各自的生活习惯,针对于寝室的集体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互包容妥协,制定出包含寝室常规活动的底线,即寝室规则,大家严格遵守,互相包容,加强自我约束,“不越雷池一步”,营造一个和谐的寝室环境。

2.5多以寝室为单位开展活动,增进感情学校或班级可以时常围绕时政热点、读书、旅游、聚会、体育锻炼、素质培养等主题,定期开展寝室文化活动,提供寝室同学多交流的机会,减少寝室同学间的隔阂,增进情感,提高寝室同学团结协作的意识,营造温暖、和谐的寝室“家园”。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2)

一、 前言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到了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更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此后,“和谐社会”便成为中国施政的主要方向之一。最近,在2012年的“两会”上,国家领导人又再次强调了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尽管“和谐社会”的施政目标主要集中在区域均衡发展、改善就业、普及教育、提升文化、优化医疗卫生体系等整体性的社会政策上,但无论在哪一方面,以人为本、互敬互爱、真诚相处等传统儒家文化的“和谐”精神仍然贯彻其间。可见,人际和谐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始终是受到高度关注的议题之一。

然而,虽然和谐自古就是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更随着秦汉大一统政权的兴起而深刻固化到中国人的思想体系当中,如今更成为中国的施政重点,但关于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学概念,当前中国学术界的成果主要仍停留在概念探讨和历史回顾的阶段,相关的实证研究分析较少。同时,由于“和谐”这一概念在西方探讨得极少,缺乏思想上、方法上的激荡,相关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也基本付之阙如,因此关于和谐的论述,一直都难以具备足够的理论高度。

本文从中西方对人际关系的基本假设着手,先探讨西方社会学和心理学思想中传统的“冲突观”,以及近年来西方学者研究重点的转向;继而通过对中国传统和谐观念的探讨,结合近年的相关实证研究,为往后的和谐观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二、 从关注冲突到兼顾和谐:西方社会科学的历程

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社会科学在人际关系的研究方面,一般而言较不关注和谐(Harmony),而更加关注冲突(Conflict)。20世纪初期,美国知名社会学家帕深斯(Parsons)提出了著名的结构功能论(Structural-Functionalism),他假设社会的本质是稳定性、整合性以及功能性,并把冲突看作是社会的“功能失调”。然而也正在同一个时期,Simmel开始探讨冲突的正面作用,他认为适量的冲突,有助于提升社会或者群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随后,冲突学派的社会学家Coser提出了有关冲突功能的十六个命题,为冲突的建设性潜能提出强有力的支持论点。自此,开始了西方心理学和社会学界长达半个世纪对人际冲突的重点研究。如Holmes和Miller提出人际冲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实质性冲突(Realistic Conflict),即有客观基础(如资源匮乏引发的利益之争),另一类为自闭性冲突(Autistic Conflict),即由于个人内在敌意或紧张情绪而发展成的人际冲突。

后来,西方学者对冲突的研究,开始转向对冲突的化解模式以及其社会影响的研究。在心理学上,从传统的零和博弈(Zero-sum Game)逐渐演变分化,提出了更加多元而丰富的模型。如Thomas等人提出的冲突化解模型(见图1),该模型根据参与者“追求个人目标”和“顾虑人际关系”的程度,提出了五种可能的冲突处理模式,分别是竞争、通融、避免、妥协,以及合作,对后来学者有极大的启发意义。Rahim进而把这五种化解模式编制成量表,并提出不同的情境适用不同的冲突解决方式。这一模型大受欢迎,被广泛应用于一般人际冲突、特殊情境的人际冲突(如法庭上的争议)乃至于亲子、夫妻关系种的冲突处理研究中。

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学和心理学者的努力下,对于人际间的冲突化解逐渐产生了更为多元和全面的了解。学者们试图为人际间、群体间乃至于国际间的冲突化解寻求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1984年国际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ISSC)成立特别小组,针对国际冲突展开一系列的研究,企图找到更好的方式来消弭冲突,以达到国际间的和平。

如Kozan归纳出了三种冲突管理模型,第一种是“对峙模型”(Confrontational Model),此种模式对于冲突不但不加禁止,反而给予鼓励,通过直接的冲突和辩证,最终寻求妥协之道;第二种是“和谐模型”(Harmony Model),透过在组织中强调规范与相互义务的建立,以及地位上的排序,让冲突减到最低,可以说相较于程序上的正义,这种模型更重视的是众人的面子以及表面上的和气;最后一种是“节制模型”(Regulative Model),利用科层制度的特性,在组织上重新设计,以减低或者避免冲突,包括设立申诉中心、投诉热线,以及利用第三方介入来化解矛盾等。

然而,整体而言,在西方学者对人际关系的研究中,“冲突”依然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而对人际关系中“和谐”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整体的概念和模式依然较为模糊。

在少数西方国家研究和谐的“非主流”研究中,Braithwaite研究了澳大利亚197名大学生(年龄介于17至64岁之间),结果发现即使在澳大利亚,追求个人、人际之间以及团体之间的和谐,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价值。Jason、Reichler与King等在研究人们所认为的“智慧”(Wisdom)组成模型时,发现了五个构成智慧的重要因素,而“和谐”正是其中之一。还有如Kwan、Bond和Singelis的研究也发现,“维持关系的和谐”是与“自尊”并重的,影响一般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变量。

三、 中国背景下的和谐观

相较于西方背景下的心理学和社会学,较重视对人际冲突的研究,“和谐”则自古就是中国文化的主轴,也是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愿望。

中国台湾学者黄鹂莉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历史渊源。她提出和谐思想的形成分别具有“下层”和“上层”的背景;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模式,再加上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使中国人具有一种自然倾向,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在秦汉时代以后,主流的政治思想和统治结构则主张进一步加强这种“不争”的和谐思想。而在上层建筑方面,儒家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而伦理道德则从另一方面强化了和谐的道德基础,规范人际间相处的模式;最后,国家意识形态之下的儒家思想,以维持现有的制度和秩序为主,建立强调服从和谐的社会机制。这一系列的下层和上层架构,最终共同构成了“和谐”在中国文化中的思想根源。

黄鹂莉还进一步从中国文化传统中,抽离除了三种和谐观:辩证式的和谐观(宇宙观层次)、调和式的和谐观(人伦秩序层次)和统治式的和谐观(国家社会层次)。其中,辩证式的和谐观强调和谐本身的转化、质变、循环等特性,属于心灵层面的境界;调和式的和谐观则主张人际间的节制、克己、不争,属于人际关系层次;而统治式的和谐观则强调整体上的统一,重视形式上的一团和气,属于一种功能主义式的和谐。

王登峰和黄希庭提出,所谓和谐社会,其实包含了三方面的和谐,分别是人的自我和谐、人际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李方祥提出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概念存在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曹德本分析儒家传统思想,发现由“修身”到“齐家”到“平天下”,就是从个人自身的和谐出发,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再到追求整个国家的和谐、统一和安全,环环相扣、互为表里;他认为,儒家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体框架,以积极入世的态度,通过融合吸收各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意识,规范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同时,也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心理。

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也发现了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国家文化的“和谐”特征、如Pye研究中国人的政治文化后指出,相较于西方国家,中国人特别重视秩序的维持,对于混乱有极大的恐惧感。张德胜则利用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提出古代中国因为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动乱,以至于往后的两千年都潜藏着害怕动乱、追求秩序的“集体潜意识”,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和谐思想的根源。

另一方面,研究国家文化的著名荷兰裔学者霍夫斯泰德(G. Hofstede)在研究东亚地区国家文化时,也发现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在价值观上与西方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于是在1980年代后期,他与香港中文大学学者麦可.邦德(M. Bond)开始以儒家文化价值探讨东亚地区经济成功的背后动力,提出了“儒家动力论”(Confucian Dynamism)或长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作为国家文化价值的五个维度之一。长期取向得分高的国家特征为坚韧、克己、执着、节俭、安全与和谐。到目前为止,Hofstede已经在23个亚洲国家或地区进行过长期取向的测量,其中中国的长期取向得分达到118分,是所有国家中最高的,足以说明中国文化中对和谐、克己、坚韧等价值观的重视。

还有如Lockett则按西方国家的角度,提出了中国文化的四个特点:

(1)尊敬老人与上司:对权力的尊敬导致决策权的集中,容易接受阶层差距;

(2)面子与和谐:一旦有人丢了面子,整个内部管理流程都会受到影响。中国人的沟通方式较为委婉;

(3)团体导向:中国人认为自己是某一集团、小组、单位的成员,严格区分“内部人”与“外部人”;

(4)个人关系的重要性:在一个圈子内,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对团体产生重大影响。

而Chang对中国和美国经理人的比较研究,也发现中国文化具有更强烈的集体主义色彩。他发现美国经理人多半将个人的成功归因于自身的努力和天赋;而中国经理人则更多地将成功归因于家庭、同事,甚至整个社会;这事实上也是一种和谐的体现。Chan对香港远距教学机构的研究则发现,在中国文化的环境下,重视人情、面子、和谐以及领导力等人格特质的管理者,更能增进团队效益;特别是和谐(Harmony)在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

Noronha研究中国文化对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影响时,也发现中国文化有以下特质,且这些特质对全面质量管理有益。其中人际的和谐、与宇宙的和谐、互赖性、真诚等面向,都与中国文化的和谐特质有关。

(1)谦卑(Abasement);

(2)适应(Adaptiveness);

(3)人际的和谐(Harmony with People);

(4)与宇宙的和谐(Harmony with the Universe);

(5)互赖性(Interdependence);

(6)尊重权威(Respect for Authority);

(7)真诚(Sincerity)。

可以看出,在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对“和谐”的论述和探讨是极为丰富的,对于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自我等各方面的和谐,也都有著层出不穷的论述。而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文化时,也有不少提出了和儒家文化中“和谐”价值观互相呼应的论述。

然而深究过去学者的研究,会发现对和谐的探讨主要是从历史、哲学和伦理学等角度进行的论述,而缺少基于社会学或心理学的研究。以至于尽管中国人对和谐已经有了上千年的追求和探讨,但至今还未能将传统的和谐观与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取向加以完美结合,对于和谐到底有哪些构成要素、该如何测量和谐、和谐有什么作用等问题,还找不到答案。

四、 中国背景下人际冲突与和谐的实证研究

近年在西方心理学的影响下,也有许多中国学者探讨了中国式的人际关系与冲突化解模式,虽然他们不一定采用了“和谐”这一概念,但许多研究结果与中国传统的和谐观却是不谋而合的。如黄国隆等采用Thomas的五种冲突化解模型,对我国台湾地区45家企业的233名员工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遇到冲突时,大部分人会优先采用“合作”或“妥协”方式来化解;然而冲突双方的亲疏程度也会影响冲突化解策略的选择,其中关系较近、较佳者,多会采取合作、妥协、通融(忍让)等三种化解方式,但关系较疏远者却往往采取竞争的方式。叶光辉研究华人的亲子冲突,也发现了类似的模式。

另一方面,有些国内学者把人际和谐视为组织公民行为的一部分。如时勘、范红霞、徐长江的实证研究表明,“维护人际和谐”是中国背景下组织公民行为的一个特殊维度。而吴志明和武欣的研究则表明,在组织公民行为中,维护人际和谐方面的表现,有助于提升团队成员的绩效和满意度。

在心理学领域对和谐的研究中,我国台湾学者黄鹂莉的研究较有深度。她首先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26位成年受访者进行了深度访谈,从访谈所得原始数据中,提取出了关于人际和谐的语句内容。继而她设计了关于人际和谐的自陈式问卷,以500个成人为样本,对她所建构的模式进行了初步检验。

通过这两步骤的研究,黄鹂莉将人际和谐基本区分为六种类型,依照亲密程度的高低,分别是投契式、亲和式、合模式、区隔式、疏离式和隐抑式;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为两大类:实性和谐(外表及内在均和谐,真实的和谐)和虚性和谐(貌合神离,只存在于表面的和谐)。这六种和谐类型及相应的行为模式见表1。

此外,根据她的研究,这六种类型的人际和谐还有可能互相转化。例如原本是虚性和谐的关系,如果双方彼此间减少疏离感和硬性的规则,增加真正的情意和义气,就有可能转化成实性和谐;反之,原本的实性和谐如果因为双方过于关注自身利益,累积了冲突与隔阂,最终也可能转化成虚性和谐,乃至于冲突。

锺昆原采用黄鹂莉所开发的自陈式人际和谐量表进行研究,发现在组织当中,良好的人际和谐氛围有助于提升员工的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这证明人际和谐确实对组织内部的交往和气氛是有利的。

相较于黄鹂莉的自陈式量表以一般的人际关系为分析对象,陈致中和张德的研究则聚焦在组织内部的人际和谐,同样通过定性、定量结合的扎根理论方法,把组织内部的人际和谐定义为“存在于组织内部的一种融洽、互相尊重并且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及氛围”;此外,通过对8家企业、480名员工的问卷调查,还证实了组织人际和谐对组织承诺有正向影响,对离职意向则有负向影响。这可以说是近年对于建构“和谐”这一概念的维度结构和作用机制方面,一次较为有启发的尝试。

五、 结论

本文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科学视角出发,综述了过去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对于人际冲突与和谐的研究。发现西方学者自20世纪以来更为关注冲突,特别是重视冲突的正面功能与化解策略;不过在20世纪后半叶,西方学者也开始转向对人际关系中非冲突方面的、偏向和谐与稳定的因素。

相反,中国学者对于“和谐”在历史脉络和哲学性等方面的论述甚丰,但以现代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和谐的却相对较少。直到近年来黄鹂莉、锺昆原、陈致中与张德等人的研究,才真正开始把和谐当作一个科学性的概念来研究,对于和谐的构成、发展以及作用机制有了初步的认识。

然而,整体而言,对于“和谐”的社会学与心理学探索才刚刚起步,还需要更多实证研究的支持。相较于重视人际冲突的西方社会学、心理学传统,在中国式的管理当中,对"和谐"的重视可以说是主要特色之一,是区分中国式管理和西方式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从社会科学的脉络,检视了过往对冲突与和谐的相关研究及其不足之处,对于往后关于组织和谐、社会和谐的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鹂莉.人际和谐与冲突:本土化的理论与研究. 中国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9.

2. 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3(1):1-7.

3. 李方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高校理论战线,2007,(8):49-52.

4. 曹德本.和谐文化模式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1-12.

5. Pye, L.W.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A Psycho Cultural Study of Authority Crisi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胡祖庆译,中国人的政治文化, 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1992.

6. 张德胜.儒家伦理的秩序情结:中国思想的社会学诠释.中国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

7. 黄国隆,高泉丰,蔡启通,刘彦庆.企业内之关系类型、互动关系品质与冲突处理方式之关系.第五届国际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主办,2002.

8. 叶光辉.亲子互动的困境与冲突及其因应方式:孝道观点的探讨.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集刊,1997,(82): 67-117.

9. 时勘,范红霞,徐长江.中国大陆组织公民行为结构的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会议论文.北京,2004.

10. 吴志明,武欣.知识工作团队中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作用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8):92-96.

11. 锺昆原,人际和谐、领导行为与效能之探讨.中国高雄:高雄医科大学行为科学研究所,2002.

12. 陈致中,张德.中国背景下的组织人际和谐模型建构.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10):177-182.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3)

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首次向全世界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倡议。2007年10月15日,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对建设和谐世界问题的集中阐述,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当今时代主题、人类历史发展

规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宏伟构想,已经发展成为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①

一、“和谐世界”理念的丰富内涵

和谐世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文明独霸天下的世界,和谐世界应该是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开放包容,实现持久和平和生态文明的世界。“和谐世界”理念包含较为丰富的内涵:

第一, “和谐世界”是政治民主、平等互信的世界

坚持国家平等原则,是国际法的首要原则,也是实现世界和平的必要前提。在全球化趋势下,要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国家和世界安全,推动国际社会的共同进步,必须要以国家平等为前提,实现和平共处。“和谐世界”理念强调以国家平等为前提,以和平共处为基础,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普遍愿望和理想价值,同时也符合全世界的根本利益和发展要求。在国际交往中,坚持国家平等是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发展国家关系和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准则。

第二,“和谐世界”是普遍发展,共同繁荣的世界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革命的进步,全球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和谐世界”理念则将追求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视作国际秩序构建的关键。发展必须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这不仅因为“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发展“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此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各国发展与全球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②

第三,“和谐世界”是多样、包容的世界

“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③。“和谐世界”理念是在尊重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明的特殊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主张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推动和实现多种文明相互沟通、交流、理解、融合,在求同存异中寻求共同发展,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世界。

第四,“和谐世界”是持久和平、稳定安宁的世界

“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不仅新的建设难以推进,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④冷战结束后,世界国际关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人类只有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追求幸福生活,创造灿烂文明。没有和平,就没有和谐世界。和谐世界追求的和平是持久和平,是稳定安宁。

第五,“和谐世界”是生态文明、环境优化的世界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提。关爱自然,善待自然,是全人类共同的利益。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发展。⑤在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强调人类要共同保护全球生态环

境,共同呵护人类地球家园。

二、“和谐世界”提升中国国际形象

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的外部公众对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一种综合认知与评价。当今,以经济为核心的硬实力诚然是影响世界的主要力量,但形象因素在综合实力中的地位已经上升。⑥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大国,历来是其他国家关注的对象。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将进一步巩固中国政府负责任、建设性的国际形象。

“和谐世界”思想对当今国际政治和国际秩序如何发展提出了努力方向,既是中国从国际社会发展的长远理想出发,对人类进步从高目标的高度概括,也是从现实出发,对国际秩序的演进与国际事务治理的原则的高度概括。“和谐世界”思想将中国自身与世界前途的构想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手段表达出来,对于消除疑虑,遏制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歪曲和诋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必将产生关键性的作用。

“和谐世界”所提出的政治民主、共同发展、共同安全、和谐相处的目标和展示出的新互利合作观、安全观和文明包容观等新的观念已经使它超越了西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构建主义三种国际秩序范式,成为一种崭新的国际秩序构想和范式。它突破了传统的西方国际秩序体系和思想观念,表达了一种中国关于全球问题和人类未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思路。

“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使我党执政能力建设发生了方法论上的调整:不仅仅要注重处理国内事物的能力,建设“和谐社会”,更要注重处理国际事物的能力,构建“和谐世界”。全面展现了中国日渐成熟的政治理念与政治心态,从而为中国的繁荣与进步创造了更有力的国际条件与环境。同时,使我党执政能力建设具有了世界性的视野,为谋划中国发展战略提供指导。

共建和谐世界的思想符合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长远目标。中国努力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为此,中国应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事业,维护国家安定团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处理国际重大事件中,坚持公正的原则,做负责任的大国。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在共建和谐世界进程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⑦

【参考文献】

[1]冯宝晶《试论和谐世界的理论框架与实践途径》,理论学习2008.3

[2][3][4]《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4)

在海关人际和谐的形成中,文化建设具有其独特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先进文化的指引,可以为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坚实的道德基础。因此,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对人际关系形成的引导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那么,从影响我们的“和谐人际关系理念”的角度来看,什么文化思想才是先进的呢?这必须从作历史的分析。所谓文化的先进与否,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是一个价值评判问题,而不是一个功利效用问题。两千多年来,尽管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文化的歧出与偏离,但最终都必然回归主流价值,回归文化的正统。按照中国文化的评判标准,先进文化必须是把追求“仁义道德”放在第一位的文化,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把善与公正放在第一位的文化。

“仁爱”是儒家人际关系理论的核心。“仁”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际关系学说中的首要内容。“仁”强调在相互交往中要体现出仁爱之心,并将其视为做人最基本的准则。孔子认为“仁”即“爱人”,孟子讲“仁者爱人”。由此可以看出“仁”的核心是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心、同情心,要和谐、友爱相处。儒家以“仁”调节人际关系,并使得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交往几乎都遵循着这一定律。儒家认为仁爱是人固有的道德情感,爱人的根本途径就是推己之仁爱于他人;而要推己首先必须正己,儒家学者所追求的“君子”之方,就成为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仁不是偏爱、滥爱,一团和气,姑息养奸,必须爱人以德,这样“礼”与“义”的内涵就成为规范人们言行的准则。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之上,经几千年的积淀便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稳定而又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当说,儒家文化正是海关人际和谐形成过程中具有指引作用的先进文化之一。

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情感,爱人则是这种情感的外显。通过什么方式、怎样去爱人,就成为仁德的具体行为规范。儒家提出的行为模式就是孔子倡导出的“忠恕”之道。南宋解释说:“尽已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就是说,对人应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同时又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于人。“忠”是积极一方,即自己所追求的、希望得到的东西,应当使别人也同样得到;“恕”是消极一面,即当你的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影响时,必须考虑它的后果是否能为他人接受。在海关的人际关系中,我们看到,是海关事业这一崇高的理想将我们这些原本不相识的个体组合成为有机的整体,善良友爱是我们共同的道德追求,发展提高又是我们向往的共同目标。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既恪守道德理念,又实现自身价值呢?说:“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我为人人”的付出会营造出一个“人人为我”和谐氛围,而集体与个人价值追求都会在其中实现最大化。同时,每个人都不希望在集体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即使扪心无愧,也惧“三人成虎”。在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背后非议是最大的诟病,正如常言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那么又该如何解决呢?孔子有句话是一剂良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当然,儒家思想中也存在诸多消极的东西,但只要我们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批判地继承,那么,这一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就能在当代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中发挥其应有导作用。

二、诚信友爱──海关人际和谐的道德基础

诚信友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普遍价值。诚信友爱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一个社会、一个集体要实现和谐发展,仅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诚信友爱就是社会系统和人际关系运行中的纽带和剂,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使社会的运作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使社会、集体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海关人际和谐的构建中,如果说海关是一个组织严密、功能齐全的系统,那么,诚信友爱就是这个系统内部各个构件之间的纽带或剂。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和谐;没有诚信友爱,和谐海关就无从谈起。

海关的人际和谐首先是一种诚信的人际关系,如果没有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相互的团结,就不能形成海关人的普遍认同,自然也就没有海关的人际和谐。和谐海关必须有海关人之间的认同与接纳,其深层基础就是相互的信任,人与人之间的不睦说到底就是信任的缺失。在海关的日常工作中,无论是关员之间、各部门之间、海关与管理相对人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的纽带就是诚信,无信则不立,失去诚信,个人将被孤立,集体将变瘫痪,整个海关也只能成为死水一潭。只有以诚感人,以信当先,我们的事业才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海关的人际和谐还应该是一种友爱的人际关系,是全体成员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以温情取代冷漠,对他人存在的顾及,对人友善都是和谐人际的基本表现。我们提倡为人民服务,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公共道德,主动对他人奉献爱心,关心他人的疾苦,在自己行为中表现出爱人、利他、自尊而又尊人的品德,努力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和睦友好和信任的关系。相反,如果我们的人际关系没有平等、诚信、友爱等观念作支撑,我们就会整日纠缠在控制与反控制的争执中,情感上细小的裂痕就会化作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心灵鸿沟。

三、和谐的海关人──海关人际和谐的前提要素

海关的和谐总体上应包括三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制度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三是人与自身的和谐。其中人与自身的和谐又是上述两种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因为人与制度的和谐主动性在人这边,所以人自身的和谐是人与制度实现和谐的关键;同样,有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就成了必然。所以人自身的和谐,即和谐海关人的培养应成为建设和谐海关的重要环节。

海关人自身的和谐应主要由思想、品质和人格的和谐构成。一是思想和谐。思想和谐的主要表现在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信仰不冲突,信念不动摇,能够认识到客观世界的物质第一性,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对待客观事物产生、存在与发展;能够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能够理解贯彻新时期海关的工作方针,把握好“把关”与“服务”的平衡点。在思维方式上,看问题全面,不偏激,能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能理性地处理遇到的问题,做事中允,和为贵,以双赢为目的,而不是采取各种极端的办法,害人又害已。二是品质和谐。品质和谐的核心是能否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的原则应当是均衡,既要维护集体利益,又要顾及他人利益,还要照顾个人利益。因为大家对利益的追求都是平等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应与别人一样平等的看待自己的利益追求。个人利益固然重要,但必须首先考虑集体利益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应使自己的利益融入其中,并努力推动集体总体利益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注意照顾到他人的利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别人得到的并非是自己失去的,应是平等均衡的基本原则。三是人格和谐。所谓人格和谐,就是人自身的灵与肉的和谐,也就是人的肉体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平衡与协调。一方面,肉体是有限的,但对肉体的欲望却常常呈现出无限的特征;另一方面,精神是无限的,但对精神的追求境界并非总是表现为无限。这种有限与无限的不对称,其结果往往造成一个人人格的分裂和精神的失常。合理的选择应当是:用有限性去追求有限性,用无限性去追求无限性。应当看到,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其基本要求都应体现对称原则,即有限的供给必须对应有限的需求,无限的供给应对应无限的追求。对称本身就是一种和谐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更多的人享受到越来越丰富的物质产品;另一方面,有许多人的精神却显的越来越空虚与贫乏。即物质的“实”与精神的“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关键是要坚持对称原则。一是应当合理节制人的肉体欲望,应当将肉体欲望限制在有限的界境内;二是应大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应当用无限的精力去追求无限的精神享受。

四、“和而不同”──海关人际和谐的显著特征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和”指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做事。“不同”是说不盲从苟同,有自己的见解。合而不同就是既能齐心合力做事,又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5)

一、“和谐世界”思想的核心内容

“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系统观、整体观而提出的全球政治伦理、法律与国际关系建设的伟大理念,不仅解决了中国发展道路问题,也是建立全球国际政治伦理与国际秩序的指导原则,是站在全球秩序角度,而非仅仅狭隘地站在中国自身的角度。和谐世界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描绘出一幅理想蓝图,它既是当今时代的需求,也是世界进步的体现。

(一)和谐世界的基本特征

第一,各国之间和平共处,通过和平协商方式解决相互之间的矛盾与分歧。第二,各国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第三,世界各种文明和各国的不同发展模式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并在发展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同时,促进各国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第四,各国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代表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以国际关系民主化为本质特征的国际大家庭,建立公正、平等、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二)和谐世界与中国的和谐发展相辅相成

构建和谐世界与中国和谐发展之间具有辩证统一关系。首先,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在国内就是通过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国际上就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构建和谐世界。其次,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和谐的国际环境,构建和谐世界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和谐发展,中国将和世界人民一起携手建设一个和谐世界。再次,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和谐发展,不仅有利于实现中国的发展战略目标,也同样有利于增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因此,倡导和构建和谐世界兼顾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和谐世界”思想是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与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外交战略思想一脉相承,是对新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前提与基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建立后,在对外关系中始终遵守并倡导的、世界各国在发展相互关系时应遵守的一项基本准则。和谐世界,就是指无论国家大小强弱,各国都能和平共处、互相合作、共同繁荣发展的国际社会。因此,构建和谐世界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就存在着必然逻辑关系。在关于和谐世界的讲话中,也多次提到和强调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该原则的“平等”、“互利合作”与“和平共处”等核心思想。因此,构建和谐世界必须继续倡导和要求世界各国在处理相互关系中严格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这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能够使世界各国和谐相处、互利合作、共同繁荣发展的国际机制。

(二)和谐世界思想是和平与发展理论的延伸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基本问题,从而确立了和平与发展这一当今时代的主题,形成了以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为宗旨的中国外交战略。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是当前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因而是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

和谐世界思想,反映了世界人民的愿望,顺应了时展的潮流,并且用“和谐世界”概念概括和揭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潮流发展的方向和它的理想境界。和谐世界既是各国和平相处的世界,也是各国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国际社会。和谐世界是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潮流汇合的统一,是和平与发展有机统一后的理性升华。它不仅是世界和平的实现和各国在和平环境中的发展,而且还意味着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世界和平大环境中的友好相处、互利合作和共同繁荣,乃至在此基础上的各种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因此,和谐世界思想是和平与发展时论的延伸与发展。

三、构建和谐世界思想的重大战略意义

构建和谐世界思想已成为当前中国外交的一个新理念和新的战略目标。这一思想无论是在理论领域丰富和发展中国外交战略思想,还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改善和发展中国对外关系的实践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倡导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思想的最新体现

中国外交从本质上讲是“和平”外交,这种“和平”外交与中国传统“和为贵”思想有着密切关系。新中国建立之后即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在今天,和谐世界思想不仅继承了中国以往“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外交思想,而且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并进一步明确提出“构建和谐世界”这一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和实现的基本途径,从而使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有了一个以构建“和谐世界”为目标的、完整的理论与政策体系。因而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思想的最新体现。

(二)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首先,倡导构建和谐世界,不仅有利于维护当前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而且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国际大环境。其次,强调“包容”和“合作”精神。提出一种具有“包容与合作”精神、并能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接受的和谐世界理念,引导各国人民通过合作走向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最后,和谐世界的思想深化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是对“中国”等反华言论的积极回应,为世界各国树立了和平发展的良好国际形象。彰显出中国是一个敢于担当、并有能力和世界各国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的社会主义大国。

【参考文献】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6)

近年来,一些由宿舍人际关系引发的事件,使得大学生宿舍中的人际冲突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内对大学生宿舍人际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主要局限于学校、家庭教育、个人素质等方面,其中理论阐述多,实证研究少,很少提出具有实质性的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

因此,本文试图从探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的原因出发,尝试分析学生住宿安排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并试图从新生住宿安排这一实践入手,探讨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自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问卷》,研究中我们按照随机分层抽样原则,于暑假期间在学校中随机抽取200名大学生,其中男生80名,女生120名,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经分析,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数据全部采用MicrosoftExcel处理。

二、数据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整体和谐度。问卷中采用5级评分选项,由被试者描述自己对于宿舍人际关系状况的主观感受,最低为很不和谐,最高为很和谐。其中具体如表1:

表1 您认为自己目前宿舍人际关系整体和谐的程度怎么样?

由上可见,77.5%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表示很和谐或基本和谐,14.0%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而有8.5%的大学生表示不和谐或很不和谐。这一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结论基本一致。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高于男生,这一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结论并不一致。一般而言,男生更为外向,喜欢体育运动,但与女生相比,没有女生细心,而且男生一般容易冲动,容易和同学发生冲突,而女生心更细腻,更善于沟通,容易缓解宿舍人际冲突,所以女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比男生更好一些。

(二)地域对大学生宿舍人际的影响。由于地域的差异会从多方面影响大学生,每一位大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些都可能λ奚崛思什生影响,为此,我们对地域文化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调查。

表2 您认为地域文化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有影响吗?

由此可见,45.5%的大学生认为地域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非常大或比较大,35.0%的认为一般,19.5%的认为比较小或根本不影响,同时从表中可看出,认为地域差异对宿舍人际影响较大的人数中,男生多于女生。这可能是因为不同地域的大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生活习惯,所以希望和自己有共同特点的同学住在一起,冲突会少一点。

(三)不同家庭状况对大学生宿舍人际的影响

表3 您认为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如何?

由上表可知,在宿舍家庭经济状况对宿舍人际影响方面,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影响一般,当然,也有24.0%的大学生觉得影响比较大,还有34.0%的大学生觉得基本没有影响,这一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结论并不一致。这说明,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对宿舍人际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会因此产生一些小的误会,但并不会因此对宿舍人际有很大的影响。

(四)不同性格的大学生对宿舍人际的影响。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有本来的性格,也有后天养成的性格,不同性格的宿舍成员聚在一起,可能会对宿舍人际有影响。为此,我们对个人性格差异对宿舍人际影响的程度进行了调查。

表4 您认为个人性格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如何?

表4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个人的性格对宿舍人际的影响比较大,只有很小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影响一般或影响比较小。这说明,个人的性格差异可能是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能由于宿舍成员的不同性格,会产生不同的冲突,同时宿舍每个成员对冲突的处理方法不一样,以至于影响了宿舍人际关系。

(五)大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宿舍人际的影响。由调查可知,25.5%的学生认为独生子女对宿舍人际的影响比较大,但大部分学生认为影响一般或比较小。由此可见,独生子女对宿舍人际有影响但影响不大,大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依赖性较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对宿舍人际关系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六)如何安排独生子女大学生住宿。调查显示:对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住宿的安排,觉得应该同住的和应该交叉住的大学生数量比例相差不大,由此也印证了上表得出的分析结果,独生子女对宿舍人际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七)影响宿舍人际的最主要的因素。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个人的性格、个人素质及个人兴趣爱好是影响宿舍人际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大部分男生认为地域的生活习惯是影响宿舍人际的最主要的因素,大部分女生认为个人素质和个人性格是影响宿舍人际的最主要的因素。由此可以看出,个人性格和素质对宿舍人际影响较大,同时个人的素质和性格与大学生的地域分布有关,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八)新生住宿安排。调查显示:大部分男生希望按地域分布来安排新生住宿,而大部分女生认为随机安排即可。这也从侧面表明了,女生宿舍的整体和谐度比男生高,男生更希望有共同生活习惯和特点的成员同住。但同时,由于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个人性格与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的重要原因,而个人性格与素质又与个人所处地域有关,因此,在新生住宿安排方面,对男女新生宿舍安排均可以按地域分布。

通过上述数据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总体较好;(2)女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度显著高于男生;(3)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对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影响不大;(4)大学生个人性格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影响较大;(5)大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影响不大;(6)独生子女的住宿安排既可以安排同住,又可以安排交叉住;(7)大学生个人素质、个人性格及个人兴趣爱好是影响宿舍人际比较重要的因素。

三、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我们提出从大学新生入学住宿安排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建议:(1)在新生住宿安排方面,我们可以按大学生地域分布安排住宿,以缓解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尤其是对男生宿舍,因为男生宿舍的整体和谐度较低,需要通过这样的宿舍安排解决宿舍人际关系问题,而大部分女生虽然认为随机分布宿舍就好,但是个人性格、素质、兴趣爱好是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而这几大因素又与大学生地域分布有关,所以男生和女生新生的住宿安排均可以按地域分布。(2)大学生在宿舍生活中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正视人与人,特别是地域之间文化的差异,对宿舍同学的行为以平等的目光对待,对其他地区的同学友好对待,让宿舍中充满正能量,大家一起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路伟.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构建的现实思考[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5).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7)

一、中国新外交的提出:从“和谐社会”到“和谐世界”

2004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在代表世界最高权威的讲坛上,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义,提出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思想。随后,这一理论不断在APEC、二十国财长会议上频频被提起。

我们看到从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再到倡导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和谐世界”,中国不断完善着对自身、世界以及对外关系的认识,将“和谐”从中国内政延伸到外交。作为2005年中国外交的最大“亮点”,可以说,“和谐世界”已渐渐成为中国外交理论的主轴。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关系,反映的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和谐”,其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具体所指的目标不同。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中国政府明确阐述了“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内涵:中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则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思想体现了中国内外政策的高度统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领导人对自身执政能力如何提高的深刻认识,是如何治理内政和承担维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责任的深度思考。而“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是国内执政理念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领导人对国际事务冷静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是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深度探索。

二、中国新外交的表现

(一)推广“国际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所追求的发展是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不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南北差距越来越大。反观现实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困难很多,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国际社会不和谐表现明显加强,造成国际社会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发展不平衡、不迅速、不和谐。

因此,国际上同样需要一个和谐社会。过去两年,中国政府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并将“和谐”理念延伸到处理国际事务的实践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上中国公开承诺:中国决定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39个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零关税待遇;将进一步扩大对重债务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规模;将在今后3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贷款及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用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在今后3年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相关援助;将在今后3年内为发展中国家培养3万名各类人才。中国的庄严承诺,充分体现了泱泱大国的风范和对世界和谐发展的杰出贡献。

(二)打外交“文化”牌,增强国家“软实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指望以某一种文明来实现对全球的良好治理,也不能把自己的经济体制、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其他国家,企图建立某一价值观主导世界的做法是错误的。要保持文明的多样性、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才能促使全世界和平、和谐地发展。

“和谐世界”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对于不同文明之间兼容并蓄、和谐进步的深刻理解。一个和谐世界需要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与文明多样性有着等号关系。开展文化外交,有助于增强国家的软实力。“软实力”概念是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他认为软力量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

近年来,中国在积极实施经济“走出去”战略的同时,也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国将文化外交摆在了一个突出地位,传统文化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赢得了世界的瞩目。

随着文化作用的不断加强,中国和法国之间有了文化年,中国和俄罗斯之间也已开展类似活动,中国不久前在美国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外交活动。中国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孔子学院。这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促进了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也对改善中国国际舆论环境大有裨益。中国文化外交的作用不仅为贯彻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营造了良好氛围,在发展双边关系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实现外交新思维——民本外交

建设和谐社会,其核心之一就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民本外交”最大的特点就是本着“以民为本”的精神,使中国外交具备一种民意的广度、民主的厚度。前任外长李肇星曾强调,中国外交要“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在国际上为维护我国法人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多做实事”。

中国“民本外交”思想的确立,至少在三个方面可以提升国内民众的各项利益:第一是通过大国外交来树立民族尊严,使得海外华人地位提升;第二是利用全球一体化机制下的分工方式,促进本身优势产业的发展,为国内创造可观外汇;第三是针对领土与主权纠纷问题,采取和平原则加以解决,不致影响国内民众的工作生活环境。

近年来,由于全球安全形势恶化和地区冲突加剧,各种国际政治经济矛盾加深,尤其是恐怖主义威胁蔓延,中国人在以色列、伊拉克、阿富汗、非洲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总体安全环境恶化。随着恐怖组织袭击对象的扩大,在海外的中国人不可避免地成为打击的目标。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保障问题在政府、媒体、社会等各个层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2004年开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维护在海外的中国公民利益,外交部门在继续高度重视外交大事的同时,也越来越关心一些事关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保护的“小事”,从莫斯科友谊大学火灾导致中国留学生伤亡、英国海滩中国非法移民遇难、中国工人在苏丹和伊拉克被绑架到赵燕在美被殴等众多事件中,中国政府牵挂公民的生命安全与海外权益,动用外交资源保护中国普通公民。

中国外交开始呈现浓重的“外交为民”色彩,“民本外交”的新外交观得到了强化。这无疑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外交内涵的新扩展。转贴于

三、中国新外交的现实意义

构建“和谐世界”理念提出后,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构建和谐世界是否能达到”。“和谐世界理念是否过多带有理想主义倾向”。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是个新生事物,是在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观,是对人类未来的一种理想。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富有生命力的,是针对当前不和谐的世界发出的真诚正当的呼声,是具有针对性的外交新思维,其主张并不是空想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和看待“和谐世界”的可行性问题。

(一)各国利益交融、相互依存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前提

冷战后大国关系的变化为人类带来新的机遇,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使各国在政治、经济上相互依存加深,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各国发展与全球发展日益密不可分,特别在人类全球性问题的治理上各国互动逐渐加强。相互依存论的两位大师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就指出,相互依存不仅是国际社会的一个普遍趋势,而且还是当代世界政治的一个本质特征。

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禽流感病菌的传染不分国界,印度洋海啸夺去了不同肤色的人的生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严重冲击,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越来越感受到世界的状况与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所有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和前途。

中国提出“和谐世界”,是舒缓世界紧张、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新构想和新尝试。不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一致,也与时展的潮流相一致,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二)国际机制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基础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无法脱离国际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孤立前进。在一个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如果没有形成一定的国际机制,世界就难享太平,也就更谈不上和谐世界的形成与维持。

现行国际秩序的主体已存在60余年,《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接受和遵守;在经贸领域,以相互开放取代彼此封闭,努力建立开放、公平、规范的多边贸易体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金融领域,完善国际金融体制,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健康有序的贸易环境和稳定高效的金融环境;在环境能源领域,制定一系列的合作与制约机制,不断加强全球能源对话,共同维护能源安全;在国际组织领域,联合国、世贸组织、核不扩散机制等国际机制为抑制战争、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欧盟、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性合作机制为维护区域安全与发展作出贡献。所有这些都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合理及不断完善的国际机制下,以对话合作化解分歧、解决争端,以互利互惠促进世界和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合作共赢取代“零和”游戏,“和谐世界”所提出的理念都有可执行的可能。

(三)实现“和谐世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是从提出“和谐世界”的倡议‘,到实现“和谐世界”,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需要若干代人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尽管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过程是长期的和艰难的,但中国对“和谐世界”的国际性推广,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赞赏,只要通过中国自身不断的努力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总有达到目标的一天。从这点来看,“和谐世界”就不是空想,而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8)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伦理思想与文化传统。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和哲理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伦理思想文化。其中,追求和倡导“和谐”便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毋庸置疑,对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并且一直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来说,无论是从它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抑或是从它所追求的个人内在修养,还是从它所倡导的人际交往伦理上来看,都无不渗透着“和谐”思想。因而,“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这一伦理思想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可以从4个方面来审视,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Www.lw881.com

一、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谐无疑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慧首先在于它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联系中的人,从人与人的不同中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成己及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学说的根本。在《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个”。“仁”的本意就是指人与人之的相互关系,因而儒家的“仁学”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儒家把“仁”解释为“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际和谐。对于以“仁”为核心处理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说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要求加之于别人;另一条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要求,即是说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发挥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乐群”,也就是要成己及人。从“忠恕之道”出发,儒家伦理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协调的5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即所谓“五伦”,强调要以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伦理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为途径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的。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而儒家强调“和”、“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及人的思想,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其内涵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新型人际关系有着一致之处。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活动的实践者,因而在“人和”基础上形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儒家伦理思想认为人是一种“群”的存在,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群体息息相关,只有群体才能够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只有把个体融入群体之中,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正是基于此,许多学者曾指出,儒家伦理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本位的整体或群体主义思想。

从一定意义上看,公平正义构成个体与社会间关系的核心价值。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则是保持人与社会和谐的关键。儒家关于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思想,主旨就是在“民为邦本”的基础上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结构与体制,其主要思想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儒家伦理思想认为社会和谐的前提是实现政治和谐,即统治者要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政治环境。儒家认为社会的稳定运行,在于统治者实行“王道”,即“保民而王”,行王道的核心在实施“仁政”。“仁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政”,即“修德为政”和“以德治国”,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汉代贾谊则认为:“故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故民之不善也,失之者吏也;故民之善者,吏之功也。故吏之不善也,失之者君也;故吏之善者,君之功也。”二是以民为本,即“民为邦本”的重民尊民亲民爱民思想。如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租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仁政”的这两方面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儒家伦理思想将社会利益和谐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内容,核心在于“均贫富”。孟子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意思就是必须让百姓拥有固定的收入才能使社会变得稳定和谐。在财富分配方面,儒家强调“均”。孔子说:“有国有家者,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儒家反对“富者地连吁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两极分化现象,认为这是社会动荡的根源;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表现是社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生产活动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社会生活要老有所终、皆有所养。这是一幅人无后顾之忧、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生活图景。

儒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伦理思想,把构建和睦和谐的人与社会关系、公平正义的社会政治环境,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社会协调的价值尺度。这些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在借鉴的同时,仍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儒家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封建性的因素,比如强调统治者对人民大众施行“仁政”,这仍然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上的。现代民主社会在吸收儒家这方面的思想时,应当进行现代转换,使其融入符合时展要求的现代价值观。比如公民权利义务观、政府的服务意识。因为在现代社会,政府、官员与公民不是臣与民、官与民的关系,而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府要为公民利益服务,而公民也应该为社会尽责。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认为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因而天、地、人之间就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

首先,儒家关于天、地、人之间辩证关系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朴素认识。例如,儒家关于“天地生万物”及“仁民爱物”、“物我相亲”的观点就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儒家在强调自然对人类影响的同时,提出了人也可以利用自然、影响自然。孟子就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口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只要充分地利用自然条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通往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其次,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中,“天人合一”是其重要的一个命题。儒家早期的思想家虽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但不能说他们没有这种思想。张岱年先生就认为:“孟子没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观念,但他的‘性夭同一’的观点是宋明理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渊源。”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并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张载则明确提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朱熹也认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于天地,即生此人,则又在天矣。”王阳明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虽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内涵和旨意上远远超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而指向人与世界关系的精神层面,但它本身所蕴涵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追求却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构成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在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绝对人类中心论、相对人类中心论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到动物解放一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不断转换。虽然这其中也出现了对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统一关系的论证和认识,但却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某种倾向,总是逃脱不了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关系的对立认识。在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受其影响,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都影响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儒家人文精神中“天时、地利、人和”、“天人合一”以及民胞物与、尽物之性的生态伦理观念里所闪现出的哲理与智慧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廓清思维的烛照之光。它不仅有助于消解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二元对立思想,而且还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实践方法。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关系。一方面,人是具有主体精神的,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不能违背自然固有的发展规律,应该注意保护和尊重自然,最终就可以做到“天人合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摒弃那种将人与自然绝然对立起来的思维模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证思维,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四、人自身的和谐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9)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伦理思想与文化传统。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和哲理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伦理思想文化。其中,追求和倡导“和谐”便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毋庸置疑,对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并且一直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来说,无论是从它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抑或是从它所追求的个人内在修养,还是从它所倡导的人际交往伦理上来看,都无不渗透着“和谐”思想。因而,“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这一伦理思想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可以从4个方面来审视,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一、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谐无疑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慧首先在于它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联系中的人,从人与人的不同中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成己及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学说的根本。在《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个”。“仁”的本意就是指人与人之的相互关系,因而儒家的“仁学”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儒家把“仁”解释为“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际和谐。对于以“仁”为核心处理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说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要求加之于别人;另一条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要求,即是说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发挥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乐群”,也就是要成己及人。从“忠恕之道”出发,儒家伦理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协调的5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即所谓“五伦”,强调要以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伦理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为途径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的。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而儒家强调“和”、“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及人的思想,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其内涵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新型人际关系有着一致之处。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活动的实践者,因而在“人和”基础上形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儒家伦理思想认为人是一种“群”的存在,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群体息息相关,只有群体才能够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只有把个体融入群体之中,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正是基于此,许多学者曾指出,儒家伦理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本位的整体或群体主义思想。

    从一定意义上看,公平正义构成个体与社会间关系的核心价值。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则是保持人与社会和谐的关键。儒家关于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思想,主旨就是在“民为邦本”的基础上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结构与体制,其主要思想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儒家伦理思想认为社会和谐的前提是实现政治和谐,即统治者要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政治环境。儒家认为社会的稳定运行,在于统治者实行“王道”,即“保民而王”,行王道的核心在实施“仁政”。“仁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政”,即“修德为政”和“以德治国”,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汉代贾谊则认为:“故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故民之不善也,失之者吏也;故民之善者,吏之功也。故吏之不善也,失之者君也;故吏之善者,君之功也。”二是以民为本,即“民为邦本”的重民尊民亲民爱民思想。如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租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仁政”的这两方面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儒家伦理思想将社会利益和谐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内容,核心在于“均贫富”。孟子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意思就是必须让百姓拥有固定的收入才能使社会变得稳定和谐。在财富分配方面,儒家强调“均”。孔子说:“有国有家者,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儒家反对“富者地连吁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两极分化现象,认为这是社会动荡的根源;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表现是社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生产活动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社会生活要老有所终、皆有所养。这是一幅人无后顾之忧、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生活图景。

    儒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伦理思想,把构建和睦和谐的人与社会关系、公平正义的社会政治环境,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社会协调的价值尺度。这些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在借鉴的同时,仍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儒家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封建性的因素,比如强调统治者对人民大众施行“仁政”,这仍然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上的。现代民主社会在吸收儒家这方面的思想时,应当进行现代转换,使其融入符合时展要求的现代价值观。比如公民权利义务观、政府的服务意识。因为在现代社会,政府、官员与公民不是臣与民、官与民的关系,而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府要为公民利益服务,而公民也应该为社会尽责。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认为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因而天、地、人之间就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

    首先,儒家关于天、地、人之间辩证关系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朴素认识。例如,儒家关于“天地生万物”及“仁民爱物”、“物我相亲”的观点就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儒家在强调自然对人类影响的同时,提出了人也可以利用自然、影响自然。孟子就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口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只要充分地利用自然条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通往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其次,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中,“天人合一”是其重要的一个命题。儒家早期的思想家虽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但不能说他们没有这种思想。张岱年先生就认为:“孟子没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观念,但他的‘性夭同一’的观点是宋明理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渊源。”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并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张载则明确提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朱熹也认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于天地,即生此人,则又在天矣。”王阳明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虽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内涵和旨意上远远超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而指向人与世界关系的精神层面,但它本身所蕴涵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追求却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构成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在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绝对人类中心论、相对人类中心论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到动物解放一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不断转换。虽然这其中也出现了对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统一关系的论证和认识,但却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某种倾向,总是逃脱不了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关系的对立认识。在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受其影响,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都影响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儒家人文精神中“天时、地利、人和”、“天人合一”以及民胞物与、尽物之性的生态伦理观念里所闪现出的哲理与智慧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廓清思维的烛照之光。它不仅有助于消解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二元对立思想,而且还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实践方法。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关系。一方面,人是具有主体精神的,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不能违背自然固有的发展规律,应该注意保护和尊重自然,最终就可以做到“天人合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摒弃那种将人与自然绝然对立起来的思维模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证思维,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四、人自身的和谐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10)

[作者简介]王海英(1979-),女,吉林集安人,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理论研究。(吉林长春13002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57-02

人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和谐校园建设又是一个基础领域,将直接影响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而从此前发生的马加爵事件到某高校铊中毒事件,究其原因,无一例外地都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而造成的悲剧。所有这一切说明了和谐校园建设的重点已指向大学生个体的人际和谐。人际和谐即和谐的人际关系。同志曾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可以说,它具有以下内涵:团结、合作、互惠、平等、尊重、宽容、诚信等。具体说来,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即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和谐关系。在学校这个特定的场所里,“同学关系”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心。只有人际和谐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人际和谐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要求包括培养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我国大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18~23岁之间,正处于心理学家所称的“心理断乳”阶段。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生理和心理渐趋成熟,其自我意识得到迅速发展,并越来越为自己所认识。于是,他们主动探究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了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差异,意识到自身的独特特点,产生了新的自我期待。正是这种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真正成熟的心理状态,决定了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许多二重性状态,如大学生寻友迫切,社会阅历有限,好冲动;自我意识增强,但对周围事物评价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情感性与非功利性,理想性与现实性充满矛盾等。大学生的这一人际特点决定了人际和谐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坚实基石。

(二)人际和谐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坚实基石

1.人际和谐有助于优化人格。大学生建立各种人际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大学生,大都能保持良好的人格特点,如热情真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乐于助人等,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和谐氛围,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使他们成为人际交往的成功者。相反,如果一个人经常存在一些不健康的人格特点,如羞怯、自卑、嫉妒、清高、自傲、小气、苛刻、易冲动、爱面子、自我封闭等,容易使人际关系陷入困境。因此,改造不健康人格,优化良好人格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重要一步。

2.人际和谐有助于沟通信息。人际交往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和交流信息。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大,信息价值高,是前所未有的。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则告诉我们不愿意或不善与人交往的人,必将影响自己在现代社会中的竞争力。只有通过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才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丰富自己的经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启迪思想,从而更好地完善自身。

3.人际和谐有助于身心和谐。在生活中,人们需要情感上的互相交流。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大学生以心理的满足与愉悦,而且还会带给大学生以极大的安全感,消除他们的孤独、焦虑与不安情绪,以保持心理平衡。如果人际关系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一定的失落感、孤独感,使自己不能正常地投入学习、生活,往往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大学生积极开展人际交往,有益于沟通思想,排解心头的顾虑和担心,融洽同学和师生间的感情,从而产生对同学、对老师、对学校的友好感、信任感和归属感。

4.人际和谐有助于认识自我。人要有自知之明,即正确地认识、评价自我。人对自己的认识总是以他人为参照对象的,常常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心理学家把这叫做自我发现,即从交往对象身上发现自己。大学生在和谐的人际交往过程中,首先,可以把交往对象作为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标尺,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强项和弱点,扬长避短。其次,要学会在纵、横比较中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看清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既不自负清高,也不自卑自贱,做到自爱自省。

二、立足和谐校园建设,优化大学生人际和谐

如何在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当中促进大学生人际和谐的发展,一方面靠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创造一定的环境,以利于大学生人际和谐的形成。

(一)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际和谐

1.掌握渊博的知识,培养高尚的情操。这需要依赖于大学生在平时拓展阅读面,只有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才能建立自身的语言词库,开阔同学的视野,并引发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见解,用清晰、文雅、幽默、风趣的语言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用得体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同时,掌握渊博的知识,既能增强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能增进人际交往。

2.不断增强自信心。自信心也是社交能力的重要素质之一。具有较强自信心的学生,意味着自己信任自己,自己尊重自己,在交往过程中能够表现自如,敢于大胆地自我推销,展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掌握交往的主动权,使交往活动顺利进行,这无疑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相反,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容易形成嫉妒与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害怕失败而不愿意与人交往,把自己交往的范围限定在较小的圈子里,搞自我封闭,失去了许多学习和成就事业的机会。具有这种障碍心理的学生,更谈不上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大学生良好人际交往技巧培养关键在于:一是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强的定向暗示作用,好的第一印象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学者苏尼博士通过研究认为:在初次见面的短短几分钟里,人们就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决定了是否喜欢面前的这个人,是否愿意同他交朋友。因而,第一印象在人们的交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你给人留下热情、自信、诚恳、大方等好的印象,交往就有基础,交往关系就会顺利地发展下去。相反,如果你给人留下虚伪、冷漠、呆板的印象,别人就不愿意接近你。二是掌握谈话技巧。交谈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谈话的内容,更重要的还取决于谈话的方式和方法,包括语音、语速、语调等。谈话时,既要注意谦虚、坦诚,又要注意对方的反应,以便随时调整谈话的内容和方式,使交往的氛围和谐友善。三是学会倾听和沟通。沟通和倾听能增强交流、切磋思想、消除误会、增进信任。但倾听也有技巧,在倾听别人谈话的过程中,要注意精神高度集中,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不要揭露别人的隐私,不要贸然插话,手里不要忙着其他的事情。所以“听”也很重要。然而,在生活中往往有些同学在与别人交谈时,总是急于表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愿意倾听别人的谈话、想法,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人际吸引力。四是培养幽默感。幽默既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一种机智的应变能力。特别在面临尴尬的场面中,幽默可以使人从窘境中解脱出来,在微笑中忘掉愁苦。美国总统里根曾说过:“在生活中,幽默促进人体健康;在政治上,幽默有利于自己的形象和得分。”当然幽默远不止这两条好处。谁有幽默的才能,谁就有魅力,这种独特的魅力会打动很多人的心。幽默所表现的是人性善良的一面,一个富有智慧、风趣、乐观的人在社交场合总是最受欢迎的人。

(二)发挥校园和谐教育教学活动功能,优化大学生人际和谐

1.注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理论教育,加深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理性认知。这就要求学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有关人际交往的相应课程,如“公共关系学”“人际关系学”“社交礼仪”等选修课,向学生讲授人际交往的意义、人际冲突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等有关知识。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既可以普及交往理论基本知识,又能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将重视人际认知变成你的自觉行动。

2.在普及人际认知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心理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和健全学校的心理服务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应定期开展心理讲座或组织心理学专家答疑解惑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找寻人际冲突的原因,学会掌握一些积极的心理调适方法,及时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指导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总之,要通过专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让原来交往困难的学生能够进行正常交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3.根据学生人际和谐发展的需要,对不同专业授课计划须做及时调整。任课教师在备课、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如对于文科类专业的学生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关于科学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教师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和激励学生,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认知能力。对于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人文教育方面的知识,扩大人文精神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健康人格,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4.积极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学校应组织学生开展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各种集体活动,如举办演讲比赛、辩论会、社会调查、环境保护、关爱孤残、帮贫支教等,增加大学生的交往频率,扩大交往范围,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丰富、更适合自己的交往方法。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会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可见,集体是人生的舞台,也是最好的课堂。参加集体活动为学生展示自己能力和才华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团队精神教育,促进了人际和谐。

总之,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大学生的参与,加强人际和谐教育,不仅可以优化大学生成长的环境、促进社会化进程,同时又对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身心健康的提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段建国,孟根龙.构建大学和谐校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剑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张拓.人际和谐: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J].理论界,2007(6).

上一篇: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 下一篇: 大学卫生部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