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专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16 08:10:19

传媒专业论文

传媒专业论文篇(1)

当前,我国传媒产业正在高速发展。2014年,在我国GDP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传媒产业年增长率逆势上扬,从2013年的15.5%上升至2014年的15.8%。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需要人才支撑。高校作为培养传媒专业人才的摇篮,其培养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等至关重要。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媒介无处不在,甚至无孔不入。随着新老媒体的交融,融合性传媒生态圈呼之欲出,媒介融合日趋深入,而这一切使传播学相关理论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日趋紧密。

一、传媒专业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传播学发源于美国,其历史不过百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20世纪中叶,传播学才正式成为大学的正规课程。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与政治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20世纪中叶以后,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新学科获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新的研究成果不断被提出,研究领域得以拓展。传播学逐渐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体系和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传播学逐渐成为显学,其学术地位也得到了巩固。据统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各大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每年发表的与传播学相关的博士论文达120多篇,并且逐年递增。在传播学的教育方面,目前世界各地的主要高校基本都设有传播院系和专业,一些高校也因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和教学而闻名于世。美国是传播学的诞生地,也是现代传媒教育的先行者。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凭借在传播和新闻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学术优势,率先开展了现代传媒教育。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的正式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的诞生。4年之后,哥伦比亚大学顺势应时也成立了新闻学院,如今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世界著名学府,其新闻学院所秉持的人文学科基础与专业技能训练并重的传媒教育传统一直持续至今。

二、我国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我国传媒专业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突飞猛进,并很快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新兴学科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有600多所高校开设了传媒专业相关课程。1982年,被誉为“传播学鼻祖”的威尔伯•施拉姆访华之后,美国、日本的传播学学者相继来到中国介绍、宣传、讲授传播学。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会后,一大批高水平的传播学专业译著纷纷出版,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了传播学及相关课程。如今,国内开设传媒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大众传播学、传播学概论等课程已经成为传媒专业人才在校学习的必修课。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和盲点,由于传媒专业本身较强的实践性,部分高校对传播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超过传播学理论教学,集中表现在课程设置比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传媒专业的认识这三个方面。在对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传播学理论的缺位或不足将严重制约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不利于我国整个传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偏重传播实践教学

传媒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这就导致部分高校传媒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急功近利,忽视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平衡,简单满足于讲授各种各样的技术知识和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专业素养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更像“技工”,而非真正有思想、敢创新、善学习的传媒人才。

(二)教师倾向于讲授传播技术

部分传媒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由于传媒专业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领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更倾向于教授学生所谓的技巧和方法,却忽视了传播学理论的教育。同时,有些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教学内容也滞后于传播学理论和媒介技术的更新。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理论注入不足,导致学生在传媒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三)学生偏爱传播技能的学习

部分传媒专业的学生存在厌恶理论学习、觉得实际经验比理论更有用的错误观点。传媒专业的定位是应用学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都为增加实战技能做准备,对应用性的采、写、编、播等技能充满激情,并不重视传播学理论课程,也不愿投入精力去学习研究。

三、传播学理论在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一)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

目前,国内开设传媒专业的高校根据传媒产业的发展,结合市场需求,在传统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新媒体、物联网、网络动漫、数字媒体技术、媒介融合等新课程,使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出宽口径化趋势,这符合信息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传媒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但诸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学、网络传播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应该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也是评价高校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学生的专业素养是否健全的关键。

(二)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教师在传媒专业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的重要角色。教师的基本理论素养往往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在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时,教师看似应用的是一系列“规则”和“技能”,但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教师的基本理论素养。对于传媒专业教师来说,丰富、多元、完备的传播学理论是其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传媒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媒介不断更新、融合,而传媒专业又具有多学科性,这些都为传媒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如果教师的理论素养不够、知识更新不及时,将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传媒专业人才。

(三)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学生的重要软实力

现代传媒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业界普遍认可的人才往往兼具多层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工作要求,能够准确分析媒体的本质与现象,并能以复合型人才的身份促成不同媒介的融合。因此,传媒专业人才一定要做到理论基础扎实、知识范围广泛、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如果将传媒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学历层次和专业类别归结为个人硬实力的话,那么,学生的思想深度、理论水平、学习自觉性、新闻敏感度等就是其软实力。这种软实力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传媒专业人才的“软实力”大多是在高校学习阶段培养和塑造的。

四、高校传媒专业应重视传播学理论教学

传媒产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一定数量的传媒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因此,高校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重基础、重理论、重内在、重实践,只有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修养、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思维方法、宽广的国际视野、精湛的专业技能的传媒专业人才,才能使我国传媒产业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

(一)高校应以培养学生理论素养为要义

学科的教育离不开理论课程的学习,传媒专业也是如此。开设传媒专业的高校应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课程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具备了宽、牢、实的基础理论功底,才不会在浩瀚的传媒知识和纷繁复杂的传媒现象中如堕烟海。树立牢固的基础理论和健全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学生建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迅速适应岗位。传媒专业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传播学理论素养为要义,帮助学生整合传媒实践经验,实现认知上的升华。高校在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科学、合理地规划传播学理论课程和应用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与实践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应使两者良性互动。

(二)教师应以强化传播学理论修养为根本

传媒专业教师只有传播理论扎实、知识储备丰富、关注理论前沿,才能为学生拨云见月、指点迷津。在提倡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背景下,传媒专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重视传播学理论的学习,并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从已有知识出发,吸纳新知识,掌握新理论。同时,教师应运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传播学理论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归课堂、回归理论,通过合理的学科设置、生动的课堂内容、丰富的授课形式,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应不断提升软硬实力

学习一门学科和专业,不应以掌握实用性技能为根本目标。就传播专业而言,实用技术固然重要,但技术背后的传播学理论才是学生了解、学习、研究、掌握传播学这门学科的真谛。而传播学理论的意义在于能够指导学生进行传播实践,使其具备研判各种传播现象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传播专业时,要树立正确、全面、科学的学习观,深刻认识传播学理论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成为传播学理论扎实、传播技术精湛的全方位人才。

五、结语

随着传播学的不断发展,理论成果日益丰富。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交流系统的构筑、新技术引起的社会变革,以及因社会变革而引起的人际关系的变化等方面,传播学相关理论都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传播现象与媒体的发展规律。就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传播学理论和传媒实践的关系相当于“道”与“术”的关系,道正则术易,道偏则无术。在传媒人才的培养中,理论和实践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只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传媒专业人才。

作者:柳瑜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赵雅文.我国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与模式研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J].新闻大学,2013(6):139-149.

传媒专业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4-0070-04

1 现有课程设置中媒介素养课程的欠缺

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关系到“人才培养是否适应市场需要,是否符合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1]。目前高校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只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进行轻微调整,大都设有现代汉语、文学原理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当然这些课程对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有必要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文秘专业特色不明显,文秘人才必备的媒介素养教育在现有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导致文秘专业毕业生无法适应现代传媒化生存的需要。

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汉语言文学作为现代文秘专业依托的二级学科,已开设42年,继承了原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和渝州教育学院中文系的办学传统,为现代文秘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他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的汉语言文学也开设多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储备了充裕的师资力量。与开办初期相比,现代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逐年增加,增加的课程侧重现代文秘能力培养,以人文素养、公共关系、文案写作为主。目前汉语言文学(现代文秘)的主干课程有20多门,其中没有媒介素养课程。重庆文理学院招生简章明确了汉语言文学是文秘专业的母体专业,指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文秘方向)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培养要求中有两条与媒介素养有关: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能熟练撰写各类公文、应用文;掌握信息采集的技巧和方法,学会协作或独立处理文案工作。招生简章还规定文秘专业的主干学科为中国语言文学。培养要求中没有明确新闻写作能力,尽管有对信息采集的要求,但主干课程设置中却没有与之相关的采访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也没把媒介素养作为主要内容,只是结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能力描述”开展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训练(但只有10学分,毕业总学分为185学分)。现代文秘教学实践强调基础理论、人文素养、创新能力三者并重,媒介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方面,有时媒介素养甚至是人文素养的代名词,但媒介素养课程分量不足,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文秘专业比较普遍的现象。

重庆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现代文秘)2011级学生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的课程表共有13门课程,只有新闻采访与写作与媒介素养有关。这学期现代文秘专业总课时为622,新闻采访与写作为48课时,仅占7.7%。而该校这学期2012级文秘专业的学生课程表中根本就没有媒介素养的课程,2013级开设了与媒介素养稍有关联的摄影与摄像(64课时),但仅占总课时的7.3%。该校文秘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中基本没有明确而系统的媒介素养课程,略有与媒介素养相关的课程,但比例很小,选修课中没有媒介素养课程。其他高校文秘专业的学生必修课和选修课中也大都没有媒介素养课程。

2 媒介素养对现代文秘的必要性

从重庆文理学院2014届68名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数据分析得知:就业率达到98%,其中5人考研,23人报考公务员,14人到各类企业,6人到中小学工作,其余正在通过各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落实具体单位。公务员是文秘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理想渠道,媒介素养不但是对公务员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和学校工作之必备,媒介素养对现代文秘的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毕业生向任课教师反馈了不少关于工作适应性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表明:媒介素养影响文秘实际工作已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秘书工作是一种以处理信息为主要内容的脑力型职业”[2],信息传播本来就是秘书工作的重要方面,秘书必须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在网络自媒体兴盛的传播环境中,处理各种信息更是现代文秘工作的绝大部分任务。他们得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与本单位相关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决定和调整工作安排。他们必须保持各种信息传输渠道的畅通,必须熟练使用各种传播媒介,必须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消化和取舍,领导秘书还必须把经过自己筛选的有用信息及时提供给领导,以便于领导决策。现代文秘还得通过各种媒介本单位的信息,以树立良好的单位形象,同时为领导树立良好的政治形象,也为自己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行政机关的秘书要与各传播媒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把媒介当做政策法规的平台,确保政令畅通,确保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党政机关的秘书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既可以为党政机关领导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信息支持,又可以为党政领导与社会之间架设起一个畅通的沟通桥梁。”[2]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工作也离不开各种传播媒介的支持,无论是观念的广泛传播,还是产品的行销,都离不开媒介的参与。

为适应政务信息化的需要,现代文秘必须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和互联网使用技能,熟练进行网上办公和文档管理,刷新政务微博,了解社情民意,建立工作圈子微信群,便于开展工作,利用网上社交工具组织、策划活动,会议通知,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可视电话会议,发起主题讨论,并对会议和讨论情况记录备案,整理成电子文档,方便保存和查阅。现代文秘还必须熟练使用智能手机,随时利用手机上网,确保特殊情况下工作不被耽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秘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再局限于行政性,还应突出“企业性”。据调查,文秘毕业生有90%流向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其中大部分是民营企业[3],由于许多民营企业规模小、人员配备不齐,秘书往往身兼多职,这对秘书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日益多元化的信息载体和海量的媒介信息,现代文秘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需要认知能力;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批判能力;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整合能力。这些业务能力能否过关与他们的媒介素养高低密切相关。“基于现代媒介信息社会中秘书岗位业务能力对媒介素养的需求日益迫切,媒介素养介入文秘人才培养方案是十分必要的。”[4]

3 以现代文秘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媒介素养 课程体系

媒介素养[5]指公众识媒、触媒、用媒、制媒的能力。在此范畴中,识媒是基础,指公众认识媒介及其传播的信息,包括公众对新旧媒介特性的认识、对媒体机构的认识、对传播运行机制的认识、对媒介所传信息真假的判断、对媒介所遮蔽的事实的认识;触媒指公众接触媒介并感知媒介立场;用媒指公众运用媒介及所传信息为生活、工作服务,包括新闻、筛选有用信息、恰当对待商业广告和虚假宣传、利用媒介获取知识和表达情感,通过新媒介(聊QQ、打游戏)调节情绪等,正确、合理、批判性地使用媒介建立在科学评价媒介的基础上;制媒指公众参与制作媒介内容并完善媒介,主要是媒介作品的生产,媒介作品包括产品介绍、企业形象和党政形象的媒介呈现、活动策划(大型会议会展的策划与组织、各种庆典活动的礼仪培养与训练)的媒介呈现及宣传等等。制媒的能力要求最为复杂,包括采、写、编、评、摄(影、像)、录(音)、播等,不但要能在媒介传播信息、发表观点,还要善于与媒介机构打交道。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在新媒体视阈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对大学生新媒介素养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应该具备新媒介素养的六个维度:使用、分析、评价、制作、自我完善以及促进新媒介生态良性循环[6]。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要能够涵盖媒介素养的这些范畴和维度。

传统文秘课程忽视媒介素养,其结构存在以下问题:随意化,依师资增减模块;实践课程模块未成体系;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欠妥当;没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不具备前瞻性[7]。对此,以现代文秘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目标导向性原则、整体功能性原则、应用技能性原则和适应发展性原则;把握好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还应注意以下问题:针对文秘岗位,凸显媒介素养;完善课程模块,注重课程的系统化,加强课程之间的互动;实践课与理论课并重;适应现代文秘工作的特殊需求;注重媒介素养的能力提升;注重新媒介的认知和它在文秘工作中的使用。

现代文秘一般就职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公关、档案、宣传、营销、策划及管理工作。现代文秘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出谋划策能力、宣传广告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公关交际能力等等。良好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文秘最基本的业务能力,传达文件精神和领导意图、上下级沟通、内外交流等都需要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替领导撰写发言稿、安排工作日程、部署行动计划等都需要很强的书面表达能力。为了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单位制定的发展目标,现代文秘得根据政策法规和领导意图组织员工共同努力,协调各部门行动,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是现代文秘推进工作的必备能力。面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和瞬息万变、险象环生的社会形势,现代文秘必须能够出谋划策,帮助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带领单位员工度过难关,促进事业健康发展。秘书岗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现代文秘与传播媒介打交道的机会很多,因此现代文秘必须具备应有的宣传广告能力,好好利用媒介宣传政策和主张,或为产品做广告。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经营管理,无论是党政文秘还是企事业文秘都应懂得经营管理,这样才能为单位谋得好的发展,让单位内部井井有条。而公关交际能力则能为单位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理顺各种关系,清除事业发展的外部障碍,争取到各方面的支持。

围绕以上能力的提升,现代文秘专业应设置相应的媒介素养课程。

从通识教育层面看,要普遍提高公众素质,必须对所有专业的大学生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以利于政府议程、公共议程和媒介议程的统一,使公众理性对待公共事务,为社会进步尽微薄之力。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为了让大学生应对信息电子化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媒介,高等院校应把《媒介素养教育》定为通识必修课[8]。

从专业教育层面看,“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类别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程――新闻传播学,围绕现代文秘专业能力提升介入现代文秘专业,可开设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系列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理论、新媒介概论、报纸编辑学、读报评报、实用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辑学、播音主持艺术、纪录片创作、网络编辑学、新闻采访与写作、传媒经济学、媒体经营实务、新闻美学、摄影与摄像、广播电视栏目策划、广播电视作品赏析、形象传播学、媒介批判、受众研究、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等等。

政务信息化要求现代文秘教学计划中增设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政策与法规、信息经济学等课程,提高文秘学生的现代信息化管理能力与水平[9]。因此,《信息传播学》应成为现代文秘媒介素养教育的必修课程。

4 该课程体系的可行性论证

该体系的运行主要依托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力量,可以充分挖掘本校教师的潜力,设置常规的媒介素养课程,把它作为文秘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可以聘请国内外新闻传播专业院校的名师,以公开课和讲座的形式分专题普及媒介素养教育,使文秘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能够获得拓展知识面的机会。

构建促进现代文秘能力提升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

一是在有条件的高校,把媒介素养课程引入文秘专业课程体系,这是提升现代文秘能力的直接手段。体大虑周、科目众多的媒介素养专业教育课程可分为两大模块:知识类和技能类。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为文秘专业的学生设置必修的媒介素养课程,并将其纳入必修课考核体系。

二是进行媒介素养通识教育。这样既能缓解媒介素养师资紧缺的问题,还能为文秘专业的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让文秘专业的学生与非本专业但具有共同课程爱好的学生,尤其是媒介素养专业的学生充分交流,提高学习效率。目前国内有几所高校进行了探索。上海交通大学的“传媒素养”课程除了作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以外,还作为选修课向全校学生开放,也供文秘专业的学生选择,并纳入选修课考核体系。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传播理论与实务》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也将媒介素养纳入培养范围,尽管没有明确培养目标和定位,但收到一定的实际效果。其实,与“传媒素养”、“传播理论与实务”等课程类似的“媒介素养概论”、“媒介认知”、“媒介与生活”等大众化的课程均可作为大学生的公共课,当然,现代文秘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

文秘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学习媒介素养相关课程,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前提下,有计划、分步骤地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以适应文秘工作的实际需要,以便将来更好地利用媒介为自己的工作服务。文秘专业的学生可以跨系选课,或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合并上课,或以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提升媒介素养,以解决课时、师资和教学成本等矛盾。

笔者对部分文秘专业在校生进行了访谈,他们大都不排斥媒介素养课程进入其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对如何利用传播媒介提升自我形象、如何与传统媒介机构打交道、如何辨别媒介信息真假等问题很感兴趣;其中还有文秘专业学生向往媒介工作,这尤其应该引起文秘专业教育者的注意。

参考文献

[1]王箕袭.浅谈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原则[J].教育与职业,2007,(6):133.

[2]李谋冠.现代秘书应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J].秘书之友,2011,(11):12.

[3]黄建聪.对文秘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73.

[4]林素真.探析媒介素养介入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性[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107-109.

[5]米丽娟.媒介素养科学内涵研究述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1-142.

[6]狄丛丛.大学生媒介素养课程的行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12.

传媒专业论文篇(3)

从新闻业本体的视角出发,“新闻专业主义”应该将新闻传媒作为研究本体,“新闻专业主义”不应是特殊化的,而应该是新闻传媒业共认的一种带有共性的价值观,具有普遍性。这一点也可以从国内不同时期,四位学者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进行的概括看出来。如陆晔和潘忠党认为,“专业主义”的概念不仅涵盖新闻行业职业特征,它还体现了“一套界定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②黄旦则从功能、性质、目的、经营以及约束机制等方面归纳了“新闻专业主义”③。芮必峰在黄旦定义的基础上,将“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客观公正、自由独立、服务公众。上述四位学者对“新闻专业主义”内涵作出的概括尽管存在一些差异,但可以看到,上述定义都指向新闻传媒业本体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具有普遍性。由上可以看出,“新闻专业主义”作为新闻传媒业本体的价值追求,理应成为传媒企业文化心价值观的核心构成要素。中国传媒集团虽已步入“传媒集团”时代,开始“跨媒体”、“跨区域”的双跨尝试,但这种尝试离真正的跨区域、跨媒体的市场竞争还有很大的距离,更谈不上跨国竞争。在真正的跨地域、跨媒体的媒介竞争中,“地域特色”的“新闻专业主义”肯定不能奏效。事实上,为了赢得竞争,赢得话语权,传媒业有必要讲求“新闻专业主义”,由此,“专业主义”理应成为中国传媒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中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

二、社会责任:社会客体对传媒业的伦理要求

如“新闻专业主义”一样,“社会责任理论”研究同样发端于美国。20世纪40年代后,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介日益走向集中和垄断,社会各界对媒体的批评日益增长。为了修正“自由主义”带来的恶果,“社会责任理论”应运而生。“社会责任理论”要求新闻界将新闻自由从媒体独享的自由变为公众的自由,确保公众获得“知的权力”,还要求新闻界必须依据崇高的道德标准约束自我行为,尽可能地对公众和社会负责,避免做出一些损害公众利益的事。简单地说,所谓媒介社会责任,是指传媒对社会、公众所应承担的责任。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理论的原则和内容有所发展,但是,无论怎么发展,新闻传媒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则是不变的,本质上看,这是社会客体对传媒业提出的伦理要求。应该说,作为企业文化基石的价值观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价值观体系,其中既有核心价值观,也有具体价值观。然而无论价值观体系多么丰富,作为企业“理想”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强调社会责任,将企业对社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化于核心价值观之中。中国的传媒集团绝大多数是以新闻传媒起家,无论主动与否,都表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特性,都强调社会效益的优先地位。因此,对社会责任的强调既是传媒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传媒集团企业价值观的核心要素。事实上,国际知名大报的核心价值观中均强调媒体的社会担当,如《纽约时报》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创造、采集以及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和娱乐资讯来促进社会的发展”④。

传媒专业论文篇(4)

传播学相对于文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传统学科,还是一个“小兄弟”。但它并不是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而是海纳百川,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呈现出聚散共生的趋势。近年来,传播学与文学等相关人文科学的交融,尤为引人关注。如何改变传播学学科范围的局限,打破学科壁垒的羁绊,需要开放的思想、宽广的胸襟、多元的文化,而文学恰好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丰富的多元资源——方法、技法、审美、实用等,让我们在多位的视野、广阔的视域下探讨传播理论与传播实践,寻求学科交融下传播学的发展之路。

本文为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董小玉教授(以下简称“董”)与学生程赛博(以下简称“程”)就“文学与传播学交融”这一话题的对话。

程:董教授,你如何看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呢?

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相互受益。文学是人文学科、历史悠久、基础雄厚,文学可以为新闻提供坚实的写作基础,新闻写作离不开文学的典型选择、人物形象、情感因素、事件描述、细节刻画和语言个性。复旦大学黄旦在谈及自己由文学转向新闻学时曾说道:“我认为从中文转向新闻,评报是最好的方式,就是说要先会读报纸,这就如同赏析文学作品,看起来简单,涉及面却很广。”同时,新闻有助于我们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激发创作灵感。

从传播史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和传播学的渊源。传播学科建立的历程中,文学与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学科的分立与分工才使得两者分道扬镳,传播学偏向整合社会科学知识与方法,文学研究越来越脱离实用与语文识读层面,走向纯文学与美学的研究发展。

程:那文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董:新闻传播需要广博的知识面,从文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等学科中,我们可以寻找到其与新闻传播学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可以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审视和研究共同的话题,并做到由点到面,融为一体,实现“1+1>2”效果。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充分利用“文、理、艺等”资源,以工科背景为技术支撑,以文学积淀为素养基础,以艺术熏陶为发展平台。在新闻传播的学习研究中,既要讲个性,又要讲共性,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是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基础条件。

传播学研究在我国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作为一门学科,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交流、人类传播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具有多学科性的边缘学科。传播学的特殊性质必然要求其进行多学科间的互相融合和贯通,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有效的整合,使传播学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传播学的根系伸得越广,扎得越深,就会更加枝繁叶茂、茁壮成长,这就需要在新闻传播和各学科之间搭建有效的联系和平台,从研究实际和传播实际出发,建立稳定的学科体系,实现学科间的支撑和融合。要实现传播学科在我国的合理布局与建构,一方面还需要专家学者拓宽学术视野,进行纵向横向比较,采众学科之长和最新成果。用新的研究视野、用有原创性的教材来带动学科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也需依托各传媒业界、行业部门在实践中、资源上的支持,以期早日促成传播学科稳定的学科体系布局。

程:在当今新的传播格局下,你认为传媒专业学生如何在学习和实践中适应传媒环境的变化呢?

董:首先,传媒专业学生要做一名社会认可、业务能力强的新闻传播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点基本素养,即自身定位上,要有浓厚的人文素质,敢担当,敢立言;从业基础上,要有专业精神、职业素质和技能;发展目标上,要有前瞻思维,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发展;求学态度上,要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第二,传媒专业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新闻采写能力,做“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复合型人才。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做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素养的深邃的思想者。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技术、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即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社会交往能力、新闻敏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等。传媒学子还要努力改变“重技巧轻素养、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切实提高新闻采写能力。

第三,传媒专业学生要培养自己的“思考力”、“传播力”、“实践力”。作为传媒专业学生,不应只将眼光停留在一些短期发展上,要有长远的眼光、自觉追求可持续发展。要自觉培养发展自己的“三力”:通过不断阅读、钻研知识、观察现实,培养自己的“思考力”;通过内外兼修、广采博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实践力”;通过各种演讲、辩论以及日常交际等活动,培养自己的“传播力”。

程:传媒业永远都是新的,你认为传媒专业学生需要关注哪些传媒前沿话题?

董:做为传媒专业学生,要做到“三敏”,即敏感、敏锐、敏捷,要有一双善于捕捉和发现的眼睛。当下,新媒体技术普遍应用、新闻热点层出不穷、三网融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认为传媒专业学生应该关注这样一些话题:

一是关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网络舆论热点事件。当下,网络舆论热点事件研究已成为传媒研究热点。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八件大事能触动老百姓神经:涉及政府官员违法乱纪问题的事件;涉及代表国家强制机器的公检法部门问题的事件;涉及垄断部门问题的事件;涉及群众利益的衣食住行、深层需要问题的事件;社会分配不合理、社会分化问题的事件;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问题的事件;敏感国家和地区的突发性事件;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火爆事件。这些热点事件总结,能开启我们的思路,开阔我们的视野,这些舆论热点事件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报道、应对。

二是从新闻价值、新闻视野出发关注当前新闻热点。其一、新闻价值。“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时候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正如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所言记者“是卑鄙还是崇高、是平庸还是神圣、是浅薄还是高深,在于从业者本人的良知、人格和价值取向。真正的职业记者会选择崇高、神圣、深刻、凶险,鄙视和远离卑鄙、平庸、浅薄、舒适。”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新闻本身、国家因素、国际博弈等。其二,新闻视野。作为记者,不仅要做一名会报道的记者,还要做一名具有新闻视野、能够深度洞悉新闻背后隐藏着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挖掘新闻背后的真实,理解新闻背后的真实,思考新闻背后的真实,做把握新闻能力的记者。

三是关注三网融合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电信网及广电网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对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关注法规、掌握技术、加强管理、开放竞争。

程:现在很多高校都在进行专业硕士的培养,你能以新闻传播为例,谈谈未来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之间各具怎样的优势?

董:首先,来看国内外专业硕士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西方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种类多、规模大,是研究生教育主体。如美国不完全统计有74种专业学位,2006年,占硕士学位的63.7%。而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仅占硕士学位的10%。2009年,我国首次下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并逐渐推出一系列教育体系、评价体系的改革,目的在于优化研究生的整体教育结构。

我国现有报纸近2000种,广播电台近1000家,电视台3000余家,期刊杂志近万种,形成了纸质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三足鼎立的局面。据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近日的《2010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907.96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6.3%,远远超过2009年GDP8.7%的增长率。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超过3亿,手机用户6.6亿,手机上网用户超过1.176亿,网络和移动媒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平台。

在传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国家大力振兴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我国传媒行业现有的从业人员亟需进行知识更新、观念更新、能力提升,掌握多媒体融合的传播技术。树立社会责任感,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疏导公众情绪的能力,目前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不能满足传媒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大量适应产业升级环境的新型内容生产和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是提升中国传媒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需要,也是振兴文化产业的需要。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实务为导向的学科,随着传媒行业的迅速发展与变迁,对新闻传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诉求。当今的传媒行业需要能够把握市场动态、聚合社会资源、驾驭资本运营的高端人才,需要文化事业广阔、深诸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精锐人才,需要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学术型硕士在学术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学术型硕士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涵养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主要从事学术研究、高等教育等学术性工作。

传媒专业论文篇(5)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传播在形态、内容、传播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新的数字化传播媒介与传统媒介既相互交叉又相互融合的态势,这使新闻工作者的从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时期新闻传媒界需要的是一种“综合型”的新型传媒人才,而不再是某种单一的人才。

且看市面上广为使用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这类移动媒介终端,它们的出现推动了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不同于以往的是,现在新兴的一切媒体都被通过各种应用软件整合到一个媒介终端上,移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的生产和传送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与信息传输的同步化。尤其是现在人手一台智能手机与平板,民众随时随地就能掌握大量新闻素材,这是传统媒介所不能比的。在这种情形下,公民新闻与公民记者大量出现,新一代人的媒介和媒介使用习惯转变……面对这些新的情况,那些以往建立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几大主流媒体上的新闻传播规则正在受到挑战。现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讲授已经陷入一种困境:原有的大众传播理论明显过时了,但是新的关于网络传播的理论却还没有形成,只有现象的讲解,而且讲解性的描述也是过时的,因为赶不上传播科技发展的步伐,新闻传播教育不能再以媒介形态来划分了。现在所有媒体的本质都是数字媒体,媒介形态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而已。所有的这一切,都迫切需要新闻教育对此做出迅速准确地回应,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必须根据媒介大势和市场环境对教学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应变。

二、对教学的构想

理论与实践两手抓。目前各大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主要存在两种专业建设模式,一种是以校内中文专业主要师资为依托建立的专业,另一种是以地方媒体业务精英为依托而开设的专业。这两种模式导致了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在教学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认知误区。在第一种专业建设模式中,其主要师资来源是高校中文专业的自有师资。大多数教师没有传媒专业背景和实践经历,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这种认知倾向导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实践 课时的严重缩水,从而造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严重后果。在第二种专业建设模式中,在地方传媒精英组成的专业师资引导下,学生被引入到大量的专业技能操作学习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其直接后果是学生缺乏深厚的理论积淀,缺少理论创新,表现出上手快、但是后期发展缺乏理论支撑的倾向。这两种认知误区都受专业师资来源的影响,这两种模式培养的学生都不具备理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结构。

完善课程结构体系。 据学者调查称,美国新闻传播学院在课程设置中本专业课程占1/3,人文科学课程占2/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早在2005年就开始尝试性地采用跨学科的方式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成效显著。这说明掌握多方面知识、培养人文素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目前,国内一些知名的新闻院系也已经进行了类似的尝试,加强与文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通过联合培养、融合交流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大多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基础。目前,地方教学型高校广电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有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素质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五大块组成,其中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素质选修课组成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组成了“专业课程”。 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

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目前来看,课程体系比例总体上是合理的,“公共基础课程”所占比例达到40%左右,体现了广电专业一贯的注重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并重的办学指导思想。应当说,注重通识教学,拓宽学科背景是目前媒介融合时代广电教学的一个总体趋势。媒介融合需要跨学科培养人才,和文学的交叉不失为一种跨学科的方式,将来还可以考虑开设像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哲学等学科的主干核心课程,进一步拓宽并丰富广电专业的基础知识,培养人文素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达到精一门通数门的地步。

传媒专业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传播学相对于文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传统学科,还是一个“小兄弟”。但它并不是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而是海纳百川,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呈现出聚散共生的趋势。近年来,传播学与文学等相关人文科学的交融,尤为引人关注。如何改变传播学学科范围的局限,打破学科壁垒的羁绊,需要开放的思想、宽广的胸襟、多元的文化,而文学恰好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丰富的多元资源――方法、技法、审美、实用等,让我们在多位的视野、广阔的视域下探讨传播理论与传播实践,寻求学科交融下传播学的发展之路。

本文为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董小玉教授(以下简称“董”)与学生程赛博(以下简称“程”)就“文学与传播学交融”这一话题的对话。

程:董教授,你如何看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呢?

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相互受益。文学是人文学科、历史悠久、基础雄厚,文学可以为新闻提供坚实的写作基础,新闻写作离不开文学的典型选择、人物形象、情感因素、事件描述、细节刻画和语言个性。复旦大学黄旦在谈及自己由文学转向新闻学时曾说道:“我认为从中文转向新闻,评报是最好的方式,就是说要先会读报纸,这就如同赏析文学作品,看起来简单,涉及面却很广。”同时,新闻有助于我们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激发创作灵感。

从传播史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和传播学的渊源。传播学科建立的历程中,文学与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学科的分立与分工才使得两者分道扬镳,传播学偏向整合社会科学知识与方法,文学研究越来越脱离实用与语文识读层面,走向纯文学与美学的研究发展。

程:那文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董:新闻传播需要广博的知识面,从文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等学科中,我们可以寻找到其与新闻传播学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可以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审视和研究共同的话题,并做到由点到面,融为一体,实现“1+1>2”效果。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充分利用“文、理、艺等”资源,以工科背景为技术支撑,以文学积淀为素养基础,以艺术熏陶为发展平台。在新闻传播的学习研究中,既要讲个性,又要讲共性,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是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基础条件。

传播学研究在我国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作为一门学科,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交流、人类传播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具有多学科性的边缘学科。传播学的特殊性质必然要求其进行多学科间的互相融合和贯通,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有效的整合,使传播学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传播学的根系伸得越广,扎得越深,就会更加枝繁叶茂、茁壮成长,这就需要在新闻传播和各学科之间搭建有效的联系和平台,从研究实际和传播实际出发,建立稳定的学科体系,实现学科间的支撑和融合。要实现传播学科在我国的合理布局与建构,一方面还需要专家学者拓宽学术视野,进行纵向横向比较,采众学科之长和最新成果。用新的研究视野、用有原创性的教材来带动学科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也需依托各传媒业界、行业部门在实践中、资源上的支持,以期早日促成传播学科稳定的学科体系布局。

程:在当今新的传播格局下,你认为传媒专业学生如何在学习和实践中适应传媒环境的变化呢?

董:首先,传媒专业学生要做一名社会认可、业务能力强的新闻传播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点基本素养,即自身定位上,要有浓厚的人文素质,敢担当,敢立言;从业基础上,要有专业精神、职业素质和技能;发展目标上,要有前瞻思维,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发展;求学态度上,要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第二,传媒专业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新闻采写能力,做“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复合型人才。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做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素养的深邃的思想者。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技术、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即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社会交往能力、新闻敏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等。传媒学子还要努力改变“重技巧轻素养、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切实提高新闻采写能力。

第三,传媒专业学生要培养自己的“思考力”、“传播力”、“实践力”。作为传媒专业学生,不应只将眼光停留在一些短期发展上,要有长远的眼光、自觉追求可持续发展。要自觉培养发展自己的“三力”:通过不断阅读、钻研知识、观察现实,培养自己的“思考力”;通过内外兼修、广采博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实践力”;通过各种演讲、辩论以及日常交际等活动,培养自己的“传播力”。

程:传媒业永远都是新的,你认为传媒专业学生需要关注哪些传媒前沿话题?

董:做为传媒专业学生,要做到“三敏”,即敏感、敏锐、敏捷,要有一双善于捕捉和发现的眼睛。当下,新媒体技术普遍应用、新闻热点层出不穷、三网融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认为传媒专业学生应该关注这样一些话题:

一是关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网络舆论热点事件。当下,网络舆论热点事件研究已成为传媒研究热点。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八件大事能触动老百姓神经:涉及政府官员违法乱纪问题的事件;涉及代表国家强制机器的公检法部门问题的事件;涉及垄断部门问题的事件;涉及群众利益的衣食住行、深层需要问题的事件;社会分配不合理、社会分化问题的事件;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问题的事件;敏感国家和地区的突发性事件;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火爆事件。这些热点事件总结,能开启我们的思路,开阔我们的视野,这些舆论热点事件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报道、应对。

二是从新闻价值、新闻视野出发关注当前新闻热点。其一、新闻价值。“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时候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正如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所言记者“是卑鄙还是崇高、是平庸还是神圣、是浅薄还是高深,在于从业者本人的良知、人格和价值取向。真正的职业记者会选择崇高、神圣、深刻、凶险,鄙视和远离卑鄙、平庸、浅薄、舒适。”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新闻本身、国家因素、国际博弈等。其二,新闻视野。作为记者,不仅要做一名会报道的记者,还要做一名具有新闻视野、能够深度洞悉新闻背后隐藏着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挖掘新闻背后的真实,理解新闻背后的真实,思考新闻背后的真实,做把握新闻能力的记者。

三是关注三网融合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电

信网及广电网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对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关注法规、掌握技术、加强管理、开放竞争。

程:现在很多高校都在进行专业硕士的培养,你能以新闻传播为例,谈谈未来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之间各具怎样的优势?

董:首先,来看国内外专业硕士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西方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种类多、规模大,是研究生教育主体。如美国不完全统计有74种专业学位,2006年,占硕士学位的63.7%。而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仅占硕士学位的10%。2009年,我国首次下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并逐渐推出一系列教育体系、评价体系的改革,目的在于优化研究生的整体教育结构。

我国现有报纸近2000种,广播电台近1000家,电视台3000余家,期刊杂志近万种,形成了纸质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三足鼎立的局面。据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近日的《2010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907.96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6.3%,远远超过2009年GDP8.7%的增长率。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超过3亿,手机用户6.6亿,手机上网用户超过1.176亿,网络和移动媒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平台。

在传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国家大力振兴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我国传媒行业现有的从业人员亟需进行知识更新、观念更新、能力提升,掌握多媒体融合的传播技术。树立社会责任感,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疏导公众情绪的能力,目前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不能满足传媒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大量适应产业升级环境的新型内容生产和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是提升中国传媒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需要,也是振兴文化产业的需要。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实务为导向的学科,随着传媒行业的迅速发展与变迁,对新闻传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诉求。当今的传媒行业需要能够把握市场动态、聚合社会资源、驾驭资本运营的高端人才,需要文化事业广阔、深诸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精锐人才,需要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学术型硕士在学术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学术型硕士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涵养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主要从事学术研究、高等教育等学术性工作。

传媒专业论文篇(7)

2现阶段传媒艺术教育问题认识

在高校扩招后,传媒艺术类专业即面临着与其他专业类似的共性问题,如盲目扩招、师资力量不足,培养方案不成熟、缺乏培养特色等,也有传媒艺术类专业特有问题。

2.1传媒艺术人才输出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

在教育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基本)专业目录》中,融合传媒艺术专业的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设定11个专业: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制等。很多高校习惯了过去单一专业下的惯性培养模式,对于部分专业的掌控无所适从或者有心无力。国外高水平艺术院校在因材施教把握、师资力量配备、学生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对接方面均有成熟的经验,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就业市场准确对接。国内很多院校仍沿用以往固定的专业模式授课,对专业的理解和建设不够,缺乏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个性引导不足,数字技术和新的教育理念引进迟缓,适应新媒体和全媒体发展的新专业发展缓慢,用人单位难以在毕业生中找到专业对口、层次合适的学生,传媒人才“供”与用人单位“需”之间出现鸿沟。

2.2学生“偏科”问题突出

许多院校按照一套固有培养方案,侧重对艺术技能和实践的培养,而忽视科技、人文、经济管理等跨学科知识的培养,学生艺术设计理念和传媒操作生产过程或缺乏对于人文关怀“精神内核”,或在综合驾驭能力上显得青涩,专业面过窄等问题使得人才规格在复合性、创新性上底气不足。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考核有自己的学位考试为标准,整体难度和水平比普通专业低,导致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在阅读外国作品和文献时存在较大困难和障碍。传媒艺术教育将艺术本体与人文、经济管理等其他学科相结合,丰富、充实传媒教育内容。

2.3需加强阐释学术理论的力度

传媒艺术发展不仅需要实践,更依赖于理论构筑。在全媒体时代,传媒艺术的传播新特性、精神性需要更为前沿、稳健、扎实的学理透视。在电影与电视、传播与艺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之中的各自性状、交织可能都需要进行理论的探究。探寻并准确把握传媒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理论根基,才能确保传媒艺术教育的枝干和花叶不“长偏”。

3媒介融合发展视角下传媒艺术教育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发展需要传媒艺术教育顺势转型。在艺术门类独立以后,全媒体视角下的传媒艺术教育应围绕战略发展方向和市场需要进行转型。

3.1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扩招以后,出现学校盲目办专业、缺少培养特色的问题。传媒艺术人才培养应紧跟传媒业发展步伐,适时完善培养方案,建立因地制宜、寻求特色、注重服务社会、找准坐标、顺应时势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向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方向转型。如重庆广播电视集团与重庆工商大学的合作模式开启了高校开办传媒艺术专业培养的新篇章。重庆广电集团与工商大学在校园实践大楼内共建500平方米专业、标准化演播厅,重庆电视频道和栏目整体平移进重庆工商大学。多档受当地市民喜爱的节目在此生产,学生可全程参与节目的生产制作过程,而进驻高校的专业电视编导、记者通过定期讲评会的形式,加强对学生专业教育。目前,已构建起“记者编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生顶岗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科研模式。通过师生在业务领域“角色实践”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格局,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开创了中国传媒教育的先河。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现场的节目生产制作掌握专业知识,更能在这样的平台里面,领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发酵、互补共生的内在规律和外在价值,为全媒体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提供了范例。

3.2加快结构转型,培养和打造勇于创新、知识转换能力强的复合创新型传媒人才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时,高校对于传媒艺术人才的培养更应该“冷思考”。在艺术门类下,如何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促进专业布局平衡,如何做好学生专业培养、就业能力实际考核、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跨学科专业教育等,都是需要深思的问题。在国家高度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下,大力培养熟悉影视与新媒体传播、掌握传媒经济与管理、传媒资本运营等人才,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站稳脚步。有财经特色的高校,如重庆工商大学在对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经济、管理类可能的贯穿和引进。在全媒体时代,懂得资本运营是学生踏入社会的竞争力。与单一知识结构的记者、节目制作人、编导相比,具备综合素质的传媒“职业经理人”对于未来市场的驾驭和把控能力更高一筹。

传媒专业论文篇(8)

中国传媒专业网络平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是伴随着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兴起而兴起的。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新资源后,敏锐的传媒人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逐步在互联网络上建立起了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总的来说,这些平台包括了印刷媒体的电子版,论坛、专业性学术网站和综合性网站的传媒频道等多种形式。

1.印刷媒体的电子版

一些专业性的新闻传播理论报刊,以电子版的形式将其印刷版的重点内容或全部内容上网。比如,《新闻记者》杂志由上海东方网提供技术支持,推出电子版(http://)不仅提供最新一期杂志的全部内容,还能查看2000年以来过刊的内容。类似的还有《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实践》、《青年记者》等专业杂志。这类网络平台形式上比较简单,功能也比较单一,可以看作印刷版的补充与辐射。

2.专业性传媒研究网站

专业性新闻传播研究网站的出现,使学术理论研究走上了更广阔的公共舞台。这类网站在综合性和全面性上,更表现出了网络媒体资源整合力量的强大和互动技术的优势,信息容量明显增大,内容设置更为全面和清晰,不少网站还具有资料检索、点击率记录等功能,特别受到新闻研究者的欢迎。这类网站中,中华传媒网(http:///)、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n/)、传媒观察(/)等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专业性新闻传播研究网站中,还有一些是传媒人出于个人兴趣和对传媒事业的热爱,创建的个人学术站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且至今运行良好的有:紫竹2000年创立的紫金网(/),尹大强2001年创办的我写新传播资讯(/)等。由于个人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大多只靠创建人自己的业余时间和精力,可以利用的资金也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有不少这类网站也因此开张不久就进入“休克”状态。

3.传媒论坛

传媒专业论坛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互动性优势,为天南海北的传媒人构筑起跨时空交流的平台,对同行间交流信息、探讨问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西祠胡同“记者的家”讨论版(/board/bdh ome.asp?id=6775)和斗牛士“评报论刊版”(/)是业内比较著名两个传媒专业论坛。传媒论坛允许不同级别的网友发贴和跟贴,以传递各媒体动态和信息为主,也包括对大家关心的传媒问题发表议论,学术性不强,但是现实性和针对性很强。因为网上言论具有匿名性,许多贴子或披露内幕,或尖锐批评,引起很多争论的同时也聚集了人气。西祠胡同“记者的家”版主牛吃草认为,记者的家正是以一种人文的、平等的、战斗的、思考的形象出现,才深得网友的喜爱。

另外,在很多传媒研究网站和综合性网站的传媒频道也专门辟出了论坛板块,供传媒人或对传媒感兴趣的网友讨论交流。如中华传媒网的传媒社区就活跃着一批高校新闻专业研究生,一些评论颇有见地。

4.综合性网站的传媒频道

综合性网站正式开通“传媒频道”的时间集中在2003年上半年。如国内最大的商业门户网站搜狐和新浪全新开通了搜狐传媒频道(http:///)、新浪传媒观察频道(http://.cn/media/)。具有强大传统媒体支持和官方背景的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千龙网也新推出或改版了传媒频道。

与上述几类传媒专业网络平台相比,综合性网站的传媒频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资源整合能力更强。借助网站丰厚的信息资源积累和技术保障,传媒频道在业内信息收集和梳理上表现得更专业、更敏感。比如,《纽约时报》假新闻事件被曝光后,新浪传媒频道很快组织了一个专题页面,链接了事件始末的报道、评论、国内外假新闻层出不穷等相关信息近百条,并辅以网友评论、网上调查等形式,充分展示了网络媒体的优势和魅力,让人获得更全面、生动、立体和直观的感受。

其次,影响力更大。出于网站定位的考虑,综合性网站传媒频道更注重追求高读者流量、高点击率和高访问量的人气维持,他们将业界、学界以及对传媒发展感兴趣的网民全纳入读者对象的范围,在保持传媒专业性的基础上,努力适应大众和市场的需求。千龙网传媒频道也正是从前身“专为新闻从业者服务”的新闻社区,发展为“为普通网民提供一个了解传媒的频道,做大众化传媒”的专业频道。因此,这类网站更注重信息提供,而不是理论探讨。

第三,商业气氛更浓。出于商业化生存的考虑和多年市场化运作的经验,综合性网站的传媒频道通过各种形式扩大影响、聚集人气、获得利润。比如搜狐传媒频道的“传媒沙龙”活动几乎每月一期,邀请业内人士、媒体投资商、专家学者等纵论行业发展全景、评点热门话题,显示出很强的策划能力。伴随着中国传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传媒频道不会满足于仅仅作为沟通桥梁的“平台”作用,而将介入到传媒业改革之中,谋求更大的发展和收益。

二、推动传媒专业网络平台发展的因素

我国新闻传媒专业网络平台的迅速成长,是在多重因素推动下产生的。

首先,近年来出现的“传媒热”是基础。从世界范围来看,传媒产业是一个规模巨大、利润不菲的产业,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下,传媒产业更被称为暴利时代的“最后一块蛋糕”。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大批业外资本酝酿进入传媒产业,传媒投资热潮一浪接着一浪。正是顺应了传媒业兴盛发展的大趋势,才有更多的投资商关注传媒业和传媒人,热衷于搭建网络沟通的平台,积极介入业内市场,希望从“传媒热”中分得一杯羹。

其次,网络平台的良好运行是技术支持。网络经济经历了萎缩和震荡后开始复苏,我国三大商业门户网站陆续扭亏为盈,证明了网络的发展空间。同时,我国上网用户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增长势头,截至2003年上半年,我国网民数量已经攀升至6800万,互联网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技术的数据库、超链接、互动等功能,又形成了专业传媒网站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大延伸了传统新闻专业报刊的服务功能,同时也拓展了专业研究论文的读者范围,降低了参与的门槛,形成了一个数量巨大的阅读群体,支持了这些网站的发展。

第三,传媒研究要求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强大推动力。传媒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脱离传媒实践的新闻传播理论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以新闻实践为主的传媒人需要理论上的充实,专业研究人员更需要跟上传媒实践的迅速发展。传媒专业网站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筑了交流的平台。比如,现在无论专业性学术网站还是综合性网站的传媒频道,占据醒目位置的都是对近期传媒界热点问题的专题讨论,比如,对《纽约时报》假新闻事件的解读、对央视“新闻频道”的解析等,这种结合典型的媒体案例进行学术解析的研究方式,因其针对性强、可读性强,受到许多媒体从业人员和研究者的喜爱。

三、传媒专业网络平台发展的不足之处

尽管传媒专业网络平台在短短的时间内,构建了不错的形式和内容,但是由于刚刚起步,还处在摸索阶段,传媒业和网络媒体的优势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平台的整体运营情况还不够理想。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目前阻碍传媒专业网络平台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形式单一,内容趋同。很多网站从栏目设置到页面形式,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无鲜明个性。其实,除了大段大段的论文外,网络媒体更适宜用图表、视频音频,甚至是FLASH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开掘的资源也很丰富,如美国新闻博物馆()每天都将全世界各地主要报纸的头版甚至部分版面的PDF版面上网,供读者浏览、下载、打印。

传媒专业论文篇(9)

传媒类专业包括广告学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等。传媒是指信息传播媒介,包括通信、数媒、广播、电视、电影、出版、广告、新闻、网络、文化产业、新媒体等。比如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新闻传播理论,受到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网络经营和管理的能力。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主要学习新闻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并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以具备能从事新闻工作和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一般说来,传媒专业开设于大学的新闻与大众传播系或传播学院之中。这个专业的学生专门学习如何利用大众媒体(如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传播文字、听觉和视觉信息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影视制作的方法与技术。

传媒专业适合女生学吗

传媒专业论文篇(10)

关键词: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02-0146-03

一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概况

1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

数字媒体艺术的性质是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计算机技术促进了数字艺术表现的可能性,同时,数字艺术是促进新的计算机技术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与艺术互相作用,缺一不可。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是依托数字技术产生计算机艺术与受众的交互性、便利性与实用性。数字媒体艺术的类型可大致分为二维、三维与漫画媒体等。数字媒体艺术的要素组成包括图形、文字、声音、运动、交互等等。

2 数字媒体艺术的构成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主要需要掌握包括信息通信原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传输与处理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以一定的设计与艺术修养,运用数字媒体艺术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运用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知识进行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计算机动画、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的实际策划、设计、操作与管理等等,并通过运用数字艺术创作软件,为行业的数字媒体虚拟空间带来艺术美感,同时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延伸人的艺术创造力,使数字媒体艺术服务,应用于社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深刻的专业意义。(见图1)

3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简介

从学科交叉、知识与技能、思维等三个层面来看:

学科交叉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跨学科、多门类、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新专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相结合的新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知识涉及理学、工学、艺术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等不同的学科。(见图2)

知识与技能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运用计算机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进行艺术作品设计和创意的能力,专业所培养的是能适应科技发展、时展的复合型策划、设计与制作人才。学生既要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原理和相应的知识、技能,又要熟练地掌握数字媒体艺术制作的原理和相应的知识、技能,并且具有较好的美术基础和计算机编程基础,能从事游戏设计、动画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网站设计、影像设计与编辑等领域的实际工作。

思维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要学生具有创意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这些思维方法的培养是通过人文社科学科、计算机技术学科、艺术与设计学科等综合、互相融合的跨学科性质所达到的。

4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主要包括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紧密结合,交互性,学科交叉等各方面:

(1)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紧密融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实用艺术,以数字技术作为重要支撑,同时具有数字艺术的审美特征。学生学习该专业不仅要掌握科学技术的一般原理、新科技的发展等,而且要具备艺术的综合素养,使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具有美感,美化人们的生活。

(2)交互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是在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中确立的,数字技术的产生催生了数字艺术与设计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在媒体中的运用具有传统媒体很难达到的传播信息的快速、高效与反馈特征,数字媒体艺术还具有鲜明的交互性特点。

(3)学科交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结合了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与数字技术,形成了学科间的互相交叉,但又不能被其他学科与专业替代。

5 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

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新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既是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艺术学科的发展、设计学科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顺应在数字化社会、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实用美术”拓展的生活需要与市场需要。

随着数字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数字媒体艺术的人才需求量很大。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需求的缺口在每年15万人左右。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内很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统计,到2011年,全国有155所高校具备开设数字媒体专业资质。高校的本科层次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在传媒类高校开设的数字媒体专业中,把数字媒体分为两个专业,即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艺术类院校开设的主要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综合性大学中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很多开设在计算机或软件学院中,等等。

6 华东理工大学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的概况

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华东理工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是依托上海数字传媒产业的迅速发展为背景的。上海拥有大量的IT企业、数字媒体企业,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量是较大的。

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发展的角度来看,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是全国最早拥有工业设计专业的学院之一,随着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告学、旅游管理、风景园林、数字媒体艺术等本科专业不断显示出鲜明的特色,为社会培养输送大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学院的专业建设强调系统论、突出创造性,强调科学与人文,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提倡设计创造合理、完美的生存、生活方式与空间。学院的整体发展为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基础。

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础来看,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院的广告学专业(包含广告设计的教学)已开设了数年,课程设置中突出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培养要求,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与条件。开设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将会对学院现有专业格局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几方面的需要:

首先,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学院学科发展的需要。

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进一步充实设计学科的内涵,增强专业的综合竞争力。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现有工业设计系、艺术设计系、传媒系与旅游管理系,并建立了艺术与设计研究所、广告与品牌文化研究所、居住形态与城市文化研究所、旅游规划与会展研究所、台湾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所。学院有本科专业包括: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广告学、数字媒体艺术等。学院现有工业设计博士点、工业设计工程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计学硕士点、旅游管理硕士点、景观规划设计硕士点、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点等。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加强学科与专业的综合实力。

其次,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学院广告学专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广告学专业办学近十年来,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了大批广告策划、品牌塑造与广告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利于广告学专业的转型升级,既是适应时展的需要,也是开拓新的发展空间的需要。

再次,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满足市场对新型人才的需要。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信息学科、媒体学科、艺术设计学科等学科交叉的新方向,以数字技术与数字艺术为特征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数字技术又具有艺术素养的现代传媒艺术设计人才,这是社会发展新的需要,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急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在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影视动画制作公司、多媒体与网页设计公司、数码艺术公司、形象企划公司、产品设计公司、展示设计公司、室内设计公司等热门行业就业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将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并形成自己的定位与特色: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的理工与文科背景,依托学院的学科优势,面向信息社会,以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作为两大专业方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适应市场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数字媒体艺术策划、设计、制作与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要素

1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方向设置

数字媒体艺术是通过计算机作为艺术创作基础,具有静态、动态或通过动态交互、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形成的融视、听等综合感官体验为特征的设计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信息时代的特征。所以,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确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的课程的协调组合是很重要的,是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在理论、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2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色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涉及了科技、艺术设计、传播等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应用。不同的高校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因学校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在设计艺术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广告学两大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培养的人才可以在各类数字传播媒体领域、传媒机构、企业等单位从事数字媒体策划、设计、制作与管理等工作。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办学的主要特色在于:

(1)依托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以设计艺术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广告学专业作为基础,设立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两大研究方向。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学院学科专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系统论、突出创造性,强调科学与人文,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提倡设计创造合理、完美的生存、生活方式与空间。

(2)重视艺文结合、文理结合,学科交叉。既充分发挥华东理工大学在学科领域的优势,依托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将设计学科、艺术学科的优势融入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上,从国内外引进优秀人才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同时加强与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现代教育中心等的合作。

(3)重视产、学、研的结合。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必须对接产业发展,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尽量吸收产业、行业最新发展的相关信息,并结合实际与企业合作。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等的掌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践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要求学生对一些传统媒体的数字时代转型有较全面的了解,并通过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的角度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二是要求学生对IT技术、网络媒体等的迅速发展具有敏锐性,并通过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的角度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数字媒体艺术的实践领域主要包括交互设计、网页设计、影视动画设计与制作等等。本专业不仅建立完善课程体系,而且主动对接文化创意产业、设计创意产业的发展,课程的组合体现理论、知识、基础、方法、素养、设计、制作、管理、实践等教学环节相互有机组合,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面向社会、经济、文化、数字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富有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3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以我国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中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等为准。

4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分为两大主干:(1)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2)数字影像及应用。

上一篇: 纪检心得体会 下一篇: 物业个人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