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14 00:15:19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篇(1)

1. “六要素”学习法。所谓“六要素”就是我们所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意义)的模式。对于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中关于历史性的知识可以采用此方法,特别是历史性故事的小段子。引导学生学用“六要素”学习法,根据要求进行罗列,对号入座。例如,“九・一八事变”教学,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东北驻军北大营和沈阳城;人物:中日双方军队;事件起因:日军炸毁铁路诬告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经过:日军发动进攻,中国军队未进行有组织地抵抗;结果:东北三省沦陷;日军拉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

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繁琐的内容也就变简单了。与其相类似的内容还有平型关大捷、三元里抗英、南京大屠杀等等。

2. 串联法。是指将相关联的事件串联起来,连续记忆。如,“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同样是日本侵华事件,前后有着密切的联系,串联起来不仅有助于记忆,而且能使学生看到日本侵华事件的始末和本质,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3. 归纳法。指的是由许多个别事例中获得一个较具概括性的规则。这种方法主要是对收集到的既有资料加以抽丝剥茧的分析,最后得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同一时期、不同内容或事件的问题,在掌握中混淆不清、张冠李戴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存在的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归纳法。把相关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这样就可以清晰、有条理,学生也就一目了然了。

4. 对比法。通过比较使双方形成鲜明的对照,互相衬托,所以这种方法特别能突出事物一方面的性质。学生了解其差异性,并逐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四年级“会变的价格”的教学,哪些因素能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引起商品变化的诸多因素,如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质量不同等。学生掌握这一规律后,在购买商品时做到心中有数。

二、教学原则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不仅仅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同时也是多种认知、情感、能力的综合,虽然课堂上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认知,但是要促进情感内化,教学中还要注意遵循如下原则:

1. 趣味性原则。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识能力,但是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能力并不强,随着大量知识的涌入会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所以,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使知识的呈现过程趣味化、生活化,易于儿童接受。

品德与社会篇(2)

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育,自从有了人类文明,就产生了,也一直延续到今天。从曾经的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到今天的构建和谐社会,都映射了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同样,我们的长辈也一再告诉我们,不成才但要成人的重要性。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要加强品德与社会课教育的决心。但,如今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的性格与人格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使得我们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难度也加大了。如何管理好这些学生,并带领他们学好品德与社会课,是我们一直探索的课题。

一、强化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关注每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一个人可以没有很高的智商;可以没有很完美的艺术修养;也可以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必须要拥有优秀的品德与良好的社会关系。这样他们才不会偏离生活轨道;不会让他们迷失方向。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我们现在的社会犯罪,如今也呈现高知化与低龄化趋势。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依旧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但,在我们看来,这就是教育的缺失,就是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缺失。这些人往往从小就忽略了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特别是离异家庭教育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都有偏激、自私、心里无他人的表现,而让他们误入歧途。所以,在科技、信息、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要完善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育工作,并将其列为重中之重。

二、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

1.活跃课堂

品德与社会课,是最好教授的一门课,因为它所教授的是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所以有的学生认为,他们都知道而不愿意再听老师说一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一个目的是促进独立思考,这种互动通常是一对一,指向个人的口头信息每次只有一个,且被安置在他们的最大回答区域之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互动的另一个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互动通常是指教师要适时地鼓励学生,对他们的努力和付出给予肯定。这样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和愉快。

2.引据论点

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如果单纯靠教师来阐述,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来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体会,感受我们所教授的观点才行。无论是古人的经典故事还是我们身边的小事,都可以纳入到我们的品德社会课的教学中,来强化我们的教学,并给学生树立榜样,告诉学生具体如何做才能被称为品德好、有社会价值。

3.丰富形式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往往也会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在形式上脱离学生、脱离现实。

一个人的童年是最重要的,它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童年的不同也使得我们的人生各有差异,但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失良知与道德标准。在我们小学教学中,更是要为社会、为大众补上这一课。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曲连坤.中小学生情感.个性发展特点及品德.社会发展特点[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

[2]陈尚宝,沃建中,罗良.8~11岁儿童解决加法等值问题的策略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

品德与社会篇(3)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到了高年级,教材里出现了大量历史、地理等知识性内容。教师稍不留神,就会上成史地课,与课标大相径庭,这既有失学科的意义,更挖掘不出其人文思想内涵,那么,如何体现品德课的灵魂呢?

一、理解课程性质,寻求灵魂

新课标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可见它是一门综合课程,课程性质决定了它的总目标,是要帮助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所以说,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姓“德”的课程,思想性是其本质特征。品德乃是品德与社》的灵魂。

二、确定三维目标,抓住灵魂

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然而,目前有些教师只关注教学活动的设计,学习方式的转变,却常常忽略了对教学目标的研究。有的老师甚至先预设教程再“确定”目标,或从教参上一抄了事。因此,碰到知识性强的内容,教学时往往会“走偏”。

如教学万里长城时,两位教师分别预定了如下目标:

A教师:知道秦长城的修筑过程,修筑长城的艰辛及长城的作用,明长城的修筑过程及构筑方法。

B教师:了解秦长城、明长城的修筑过程,秦长城、明长城建筑的艰辛,知道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以及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感受这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显然,A教师只关注知识目标,忽视了情感目标的预设,很容易把课上成历史课。

而B教师注意到了品德课的学科特征,对情感目标进行了适当的规划,从而抓住品德与社会的灵魂――品德性。

因此,教学知识性较强内容时,我们要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在确定知识性目标时,要更多关注其中的人文内涵。

三、解读教材内容,挖掘灵魂

现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而“思想性”是其核心。许多学习主题的思想性是比较明显的。如四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一单元中的三个主题分别是:“在公共汽车上”“想想他们的难处”“伸出我的手”,单看标题便知道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处在劣境中,他们需要社会的帮助,初步形成对弱势人群怀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的崇高思想。

但也有些课文呈现的主要是社会生活常识,我们在教学时就要特别注意挖掘其灵魂,思考这些社会生活常识对学生现在或将来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有多大影响,对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起到哪些作用等等。

如“办一张自己的报纸”一课,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报刊等传媒了解社会,调动学生广泛阅读的积极性。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潜在的品德教育因素,如调动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感受获取信息的乐趣,并让他们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培养作为一个小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具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同时还可挖掘出“成功离不开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克服自我中心,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必须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的灵魂。

四、寻求生活通道,深化灵魂

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增加了知识的含量,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因此,教育的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观察社会、感受社会、研究社会。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开始,寻求一条走进学生生活的通道。

品德与社会篇(4)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衡量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实现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一、把握课程特点、深钻教材、充分做好备课

现在我们使用的《品德与社会》教材是人教版的,大多数课都是图片比较多,文字量较少。如果照本宣科式教学,一课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上完。如果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那想上好一节课其实挺难的。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是越来越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我在备课阶段一方面深钻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上的内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关知识和内容,另一方面也在课前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合理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例如备课时一定收集网上或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资料,丰厚教学内容,从而接近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感染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愉快的情境,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

三、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享受成功体验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道理、案例、必须在保持原汁原味的情况下进行丰富、取舍、转换、替代,可以把知识原理用最新流行歌词、最古老动人传说典故、发人深思的名言警句、新鲜的新闻资讯和时事、在身边而常见却视而不见的生活事例、让人在笑声中感悟,用诙谐、幽默、恰当的比喻等等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种教学资源能够在一瞬间打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震撼的效果,能够一下子让学生进入我愿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达到教育优化的效果。

四、开展实践活动,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五、注重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篇(5)

新的品德教材在贴近儿童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教材从单元主题到活动主题甚至每一个话题,都是儿童真实生活的再现和提升,非常有利于教学。但教材是相对静止的,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而学生的生活是鲜活的、丰富多彩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做到尊重课标,用活教材。一是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相结合,尤其是要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二是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生活,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和儿童身边的“真”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如我在上《认认标志》一课时,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课前,我让学生到马路上的十字路口旁,看交警指挥交通,看红绿灯指路,看行人、车辆如何安全通行。第一课时,先让学生交流所见所闻,然后请交警介绍常见的交通标志,接着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辨别遵守交通规则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种种表现。最后结合本地区农村公路没有红绿灯和人行道等实际情况,创设了“到农村看奶奶”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乡下该如何安全地过马路与在乡村小路上该如何安全行走等问题。第二课时,结合班队课开展“游公园”活动,进行“实地演习”。途中要经过十字路口、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我相机引导学生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学生之间也能相互提醒。本主题的教学通过“从生活到课堂,再从课堂到生活”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但认识了交通标志,还懂得了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并积极地内化为自觉行动。

二、 创设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回归儿童生活。

品德课程是一门指导生活的课程,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基础,儿童就无法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所有的道德概念对他们来说也就成了外在的东西,教育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再现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教《不携带危险品》一课时,我在学生基本了解危险品种类及其危害性的基础上,创设了一个小品《芳芳的礼物能带上飞机吗》,让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快过年了,芳芳和妈妈一起要乘坐飞机到外婆家去,芳芳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高兴地向大家介绍所买的礼物:打火机送给外公,围巾送给外婆,小刀送给舅舅,鞭炮留给自己放(所有的礼物全部实物展示给学生)。这时,妈妈想起了新闻里强调乘坐飞机不能携带小刀、鞭炮等危险品,芳芳却固执地认为“我愿意带什么就带什么,他们管不着”。如果你在场,你怎样劝说芳芳?这一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小品中,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要求上来劝芳芳。上台的学生作为劝说者,将其中几样物品不能携带的理由说得头头是道。一位学生说:“小刀是危险品不能带上飞机。暑假我和妈妈去旅游,安全检查时水果刀都没能带上去。”另一位学生在说到打火机的危险性时还特意找到了瓶子上印的“易燃品”三个字给芳芳看,使芳芳心服口服。再有一学生在劝说不能携带鞭炮时说:“如果有人把没熄灭的香烟头扔在鞭炮上,鞭炮遇到火星就会爆炸,那么飞机就会被炸毁,飞机上的人也会被炸死或炸伤。”从学生的劝说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危险品的危害性已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种情景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变枯燥的讲解为生动的情景交流。

品德与社会篇(6)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92-01

品德与社会课应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学生学习生活特点,让学生在社会化的场景中自我探究、亲身体验,由此悟出道德规范,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新课改精神指引下,采用适应时展要求和教育形势需要的教学模式。本人在教学中,积极推行“探究――体验”教学,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道德认识,感知具体事例,体验道德情感,把客观存在的道德准则内化为主观的道德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动机,提高行为能力,促使学生成长为品行皆优的人才。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我是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探究――体验”教学的。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探究――体验”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特定的情境里,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并在潜移默化中,把外在的信息转化为个人的意识。在思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 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对问题进行多向探究,体验各种场合下的道德行为准则,以提高道德认识。

1、创设情绪感染情境。教学中,教师要用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地探究问题。我每节课都面带微笑地面对全体学生,并尽量用柔和亲切的话语进行教学,从而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每一堂课都充满自信和热情,积极地思考问题,积极地参加每次讨论,踊跃地进行各种表演,充分体验不同事例中的人物感受。这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也很好。

2、利用音像渲染情境。音乐、影像能够提供不同的视听场境,产生不同的现场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音像设备,创设愉快、轻松而又贴近现实的教学情境,以使学生在逼真、和谐的气氛中主动参与探究,陶冶情操。

二、提供自主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探究――体验”

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思维空间,让他们主动参与各种探究过程,并从体验中学到知识。

1、提供“联想体验”的思维空间。联想体验是学生由教材中的道德事物中某一特征联想起与之类似的一类道德事物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寻找学生思想内化的情感基础和教材的情感融合点,让学生在某一形象出现后,通过对类似事物的重新加工整理,形成新的道德认识结构。

2、提供给模拟中探求的思维空间。模拟生活场景作为一种新奇的刺激容易唤起人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模拟生活场景的机会,使学生从中获得新感受,借以激发学习兴趣。

三、优化多变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探究――体验”

教学方法单一,就很难调动学生“探究――体验”的积极性。只有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问题探究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为立足点,着眼于发掘学生个体潜能,够为学生创造大量的思辩机会,培养学生的悟理能力。教学中可分三个阶段:(1)提出问题。由教师设计或学生自行质疑,在他们内心产生矛盾从而激起求索欲望。(2)组织探究。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手段,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自学教材,或小组合作辨析,或实地考察体验等,从而达到内化知识、升华情感的目的。(3)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道德知识和分析方法解决问题,规范行为,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规律性。

2、活动游戏法。指通过组织开展游戏、表演小品、扮演角色等方式,使学生在参与中探究知识,体验该做什么,该怎样做等。《走进商场》一课,为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我设计了一个《文明售货员》游戏,进行榜样示范;又设计了《不讲文明的顾客》进行反面教育。学生通过对正反教材的观察与思考,充分认识到只有人人做文明的社会公民,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四、拓展和谐的教学途径,诱导学生“探究――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立足于时展的大背景,树立开放式的大教育观。

1、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效益。思品课应确保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地位,通过明理、激情、导行等环节,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渗透德育目标;艺术的激发学生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体验情感中产生心理共振;生动、具体地指导行为,让学生乐于实践。

2、放眼其他方式的教育的渠道,优化教育功能。思品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应建立开放的教育格局,使学生“探究―体验”在课外得以深化,教学效果得以拓展、延伸。第一,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第二,在活动中扩展;第三,在家庭教育中巩固。

品德与社会篇(7)

关键词:留白 生活化 激活功能

《品德与社会》编者为了让教材成为一个开放的文本,为了将现今的生活引入教材,单元主题内容常常是通过若干幅活动图呈现出来的:可爱的卡通娃娃、亲切的生活图,简洁的提示语。除此之外,就是预留了大量的留白部分。而正因为有了它,使得教材更为贴近生活,更为灵动,更为人性。它引导着学生进行思想碰撞,情感交流,道德践行。在教学中,如何激活留白部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自我,相互间实现视界融合,碰撞出心灵的火花,最终达到德行意义的自主建构。我做了如下探索与思考。

一、保障留白的生活化,让学生对话教材。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材中创设了众多的留白,就是让学生与生活直接对话成为可能。让学生的情思与生活情感产生共振,从而在个性化的表达中唤醒道德意识,提升道德内涵。

案例:三年级第五册的《我是教室美容师》。打开教材,有个卡通娃娃就在问我们:“我们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你的教室是什么样的?你喜欢吗?”是啊,我们每天从教室走出走进的似乎从未停下脚步细心地观察一下呢!学生的目光一下子明亮了许多,心绪也沉静了许多,自发的去观察、去体味,加之卡通娃娃“我喜欢我的教室,因为……”的指引,同学们纷纷在课本的留白处写下了自己的看法:“每天值日生都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教室有一个广告栏,这是我们自己设计的”; “教室外墙壁的艺术栏里贴着我的手工作品”;……卡通娃娃继续提示着:“但是,教室里也有不让我们满意的地方,比如——”“我们班有些同学的课桌下面总是有废纸”;“教室里的桌椅有时东倒西歪,看着不舒服”;“我们班的墙壁有些笔画的痕迹”;“卫生篓旁边,总是会散落些垃圾”;……“你认为怎样才能改变教室里不如意的地方呢?”在卡通娃娃穷追不舍下,同学们感到改变不良现状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从而在小组合作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方法。由此可见,编者在教材中留下了大量的留白,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思想态度、感情倾向在教材的引导下进行表达。作为搭建教材与生活桥梁的学生,他们是参与者、建设者。生活中,学生的感受、思想、感情和对问题进行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向对话的另一方(教材)表达。因此教师应将“留白”充分开发利用起来,既要让学生自然地表露自己的心迹,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又通过恰当的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得以提升。

二、发挥生活的激活功能,使学生学会“补白”

教材中的留白无不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起解决问题的愿望是编者的主要目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在个性化的体验中领悟到蕴涵其中的道德价值。

案例:四年级第十二课《从一滴水说起》

师:看了这一切后,现在你最想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

生:我觉得浪费水是可耻的。

生:我们要是在这样浪费水,那我们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会成为我们人类的眼泪。”

生:我想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师:是啊,为了不让刚才的图片成为现实,我们应该节约用水。那你们还有哪些节水护水的好方法?

(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我们可以循环利用水。

师:怎样做才是循环利用水?

生:比如我们可以把洗脸的水用来洗脚。

生:还可以用淘米的水用来冲马桶。

生:我们可以用养鱼的水用来浇花。

生:我们可以用洗衣服的水用来洗拖把。

生:我想写一条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用语: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品德与社会篇(8)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课堂教学中的一切都由教师一个人来进行,课堂教学完全是教师一个人自导自演,尤其是有些老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小、让学生过多地参与课堂教学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反还会对课堂教学造成干扰,而将学生排斥在教学之外,学生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是课堂教学的听众。学生的个性受到压制,学习的积极性受到遏制,使得原本活泼好动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规规矩矩,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配合着教师的教学。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真正的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提倡要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与学习的主体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充分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抑制学生渴望求知的积极性,要为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提供平台、创造机会,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原本教师的独角戏变成学生教师共同表演的大舞台,使一言堂变成群言堂,真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这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利于学生品德的形成与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的时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中达成共识,从而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明理激情导行是《品德与社会》课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主要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巧妙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动手,动脑,动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导作用的地位。通过几年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我认为应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二、课前准备,重视资料积累

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尤其是上好《品德与社会》拓展与合作课,首先要课前充分准备。我在课前预先向学生布置,从各类书、报、杂志、相片中收集全相关资料,活动中学生事先做充分的准备争着自己收集的材料气氛相当活跃。

三、重视媒体的应用

1、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直观教具和挂图,使学生能够直观的、形象的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因此,要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让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教学中,经常进行看图说话,自我介绍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讨论学习的兴趣。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课堂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班级、自然社会多讲、多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经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实践,在自然生活中观察,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五、情境教育,主动参与

《品德与社会》课内容丰富,满堂灌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要经常让学生担任情境中的角色,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思考如何达到情境要求,其他学生观看后做适当的评价。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处于辅导地位。

六、正确导好行

1、导行的内容要体现生活性。

导行的内容要生活化,以往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课堂教学与生活脱离,然而,学生是生活中的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耳濡目染了一些社会现象。因而,在导行教学过程中,尤其不要回避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种种矛盾,种种困难,让导行内容接近生活,贴近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我在导行教学过程中,从儿童的生活出发,选择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主题进行整合,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同时,也关注他们的未来生活。

2、导行的对象要体现自主性。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导行教学中,学生能做的事自己做,能发现的事自己发现;能思考的问题自己独立完成解放他们的双手,达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境界。

六、采用良好的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品德与社会篇(9)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122-01

在现实社会中,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逐渐地忽视个性品质的教育,而过分重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对孩子上学后,要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看成绩单”。但是我们作为教师,应重视品社课堂给孩子带来的终生影响。

一、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有意义的学习既符合学生自身的需要,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又是与学生的心理结构、生活历程相匹配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才能激发起儿童的生命活动,产生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自身生活的直观性、本真性中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才可能将学习的结果转化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并将不断改造和推进的经验建构成自己真正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生活。

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祖国有多大》一课时,设计了学生分组游戏:四人一组合作完成,每组一块中国政区图的泡沫玩具拼图,先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记住每个省级行政区的大致位置及省府城市的名称,然后全部打乱顺序,合作拼图,比一比哪个小组拼得最快。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有实际意义,学生喜欢参加。同样,在活动中每一个学生受到教育,有分工,有合作,人人能参与社会的教学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同时,游戏活动又是孩子们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努力促使他们在自身的经验、体验中学习,学习效果当然非常理想。

二、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留意有效地利用一些网络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不同于以前的思想品德,而是整合了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内容,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因而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所以我们要挖掘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以满足孩子们渴望了解社会的愿望。

品德与社会篇(10)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趣味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爱好兴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或者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所要教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继而提高教学实效。如讲授《我们的衣食哪里来》一课时,可设置悬念出两谜语:去年秋天撒下种,长出绿苗过冬天。开春它还接着长,等到夏天黄澄澄。――打一农产品。身子白又胖,肚脐眼朝上。喜欢蒸汽浴,时常当早饭。――打一食品。五、六年级的学生喜欢动脑,纷纷竞猜谜语,学习激情一下调动起来。通过猜谜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从而引入麦子生长过程:耕地、播种、施肥、收割、脱粒、翻晒、入仓等的讲解。紧接着介绍几种农产品:大豆、棉花、花生、玉米、水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这些农产品,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二、游戏法:

游戏教学就是尽可能将所教授内容,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形式,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游戏教学法是情景教学法中的一种形式,这是一种在品社课教学活动中运用最多、效果也比较好的教学方法。由于游戏教学法贯彻了“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对“教”和“乐”的严格界定。教,必须是各科教材中的内容,不能脱离原有的教育材料,尤其是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乐,必须有比较成熟的游戏法则,有很强的竞赛性和极大的趣味性,在一定的前提下,给学生较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因此,游戏内容的选择必须与教材紧密联系,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目的和要求,注重教学效果,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考虑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加入生活化元素,再加上老师的鼓励、启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但激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它可以调节学生情趣,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如在讲授《好大一个家》一课时,介绍我们伟大的国家就像一个大家庭,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们要了解她,熟悉她,热爱她。可以将每个省份、自治区或特区地形图做成模块,开展拼图游戏,比一比,谁能将省(或自治区、特区)图贴到准确位置。通过拼图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概貌,地理位置,调节了学生情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较为轻松地掌握本节课内容。

三、合作法:

合作教学是合作探究目标的一种创新式教学,合作教学法主要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共同利用资源,互相支援,进行学习,以增进学习成效。合作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学习的机会更为平等,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习动机更为强烈。如讲授《祖国名山知多少》一课时,可采取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课前分别安排他们收集名山大川的图片、文字和其他相关信息,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展示各组所准备的材料。通过合作方式,利用收集的共同资源,同学相互了解到祖国名山的自然风光和其他承载的历史文化,看到各具特色的名山图片:有的山势挺拔,气势雄伟;有的重岩叠翠,悬峭俊秀;有的流泉飞瀑,云雾缭绕。听到有关名山介绍,如:泰山,位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1532.7米。它以“擎天捧日”之姿、“拔地通天”之势,被尊为“五岳之首”。泰山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历代帝王在登基之初,大多来泰山祭拜天地;许多文人墨客在泰山揽胜之余,也留下许多佳作。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语;唐代诗人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佳句。学生再分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中国名山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了整体学习效果。

四、儿歌法:

儿歌是儿童口头传唱的歌谣,他们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以简明的音韵写成,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艺术体现。品社课社会气息很浓,从客观上给品社教学的讲解提供了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以简练的语言讲清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儿歌教学法它语言简练、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记忆,深受学生喜爱。

如在教《好大一个家》,让学生根据地图,认识中国,并编成儿歌:中国像雄鸡,屹立在东方。领土面积大,海疆地域广。人口我最多,矿产最丰富。五十六民族,团结国坚固。三十四省区,团结向前进。我爱我中国,好大一个家。通过儿歌诵读,让学生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更加热爱中国这个大家。

五、故事法:

故事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穿插些相关的简明、短小故事、以说明注解强调所讲内容,或者干脆就用故事内容代替讲课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直接从故事中悟到蕴涵的道理、掌握其中的知识技术等的一种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如在讲授《大家庭里的成员》一课时,在学生了解各民族分布情况、服饰特征及本地居住的少数民族基本情况,可以开展“故事会”,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一讲汉族帮助少数民族的故事,二讲少数民族对汉族伸出援助之手的故事,三讲少数民族团结互助的故事。通过讲述三方面的故事,宣传民族大家庭团结的道理和各族人民相互尊重的思想,收到预期教学效果。

上一篇: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下一篇: 门诊导诊护士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