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评定自我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5 14:50:48

品德评定自我总结

品德评定自我总结篇(1)

对公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是任何一个社会在任何时代都不会放松的事情,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德性修养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当务之急。学校管理者、教育者,按德育大纲要求,通过德育活动培育学生的品德,教育效果如何,在一定时间内总要进行德育评价,而品德测评历来都是理论研究者和教育管理实践工作者感到头疼的事情。梳理、总结和概括国内外品德测评方法对我们的启示,将对我国“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1],加强品德测评研究,探索未成年人的德性培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品德测评的概念

品德测评,简而言之,是指对个体品德的测量与评价。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品德测评作出了不同的诠释,对全面理解品德测评,实施品德测评提供了借鉴,昭示了品德测评的复杂性和对品德测评方法进行探讨的必要性。

从价值判断的角度诠释:王健敏认为品德测评是对个体德性状态的测量和评价,即用数据描述德性结构,并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2]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诠释:曾欣然认为品德测评是指测评者依据德育目标结构和发展体系客观要求,使用科学的测评工具,对被测评者在育德过程中体现的真实德性特征的测量和评价的教育活动。[3] 从品德与测评关联的角度诠释:肖鸣政将品德测评分成品德与测评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品德不再限于道德品质的范围,而是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制、个性心理等素质在内的一切品质。测评不是量化评定,而是指包括观察、谈话、测验等其他收集品行信息方式在内的评价活动,它是把最终的比较与判断建立在客观事实资料的搜集、测量与分析上,并把分析判断的结果采用语言或数量的形式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转化与解释,由此来反映个体品德的实际状况。[4] 从测量与评价的角度诠释:鲁洁认为品德测评是品德测量与评价的总称,但并非简单的测量与评价两个概念的机械相加,而是建立在对德育信息测与量基础上的分析判断,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此过程中,测评者通过测与量的活动,获得所要搜集的品德特征信息,然后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判,并将结果采用语言和数量的形式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转化,由此来反映个体品德发展的客观情况。[5]

总之,品德测评可以视为依据一定的品德测评内容,通过观察、谈话、测验等方法搜集相关信息,进行综合价值判断,对判断的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转化与解释,反映个体品德状况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借鉴国外经典品德测评研究

19世纪英国的巴恩斯(F.M.Barnes)采用问卷法研究儿童惩罚观念的发展,开创了道德认知科学研究的先河。随后,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有几位重要的人物在这方面作出了改进与发展,正是这些改进与发展,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品德测评的方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一) 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

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受到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而提出的一种间接测评儿童品德发展水平的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直接研究中真实性程度下降的弊端。皮亚杰使用编制的对偶故事让儿童作出判断,并向儿童询问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划分为他律和自律水平,并在总结大量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虽然皮亚杰使用对偶故事法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研究证实,但这种方法及其结论仍具有一些缺陷: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他律和自律两级水平,似有简单之嫌,因为有时很难把儿童的某种道德判断归为这两级中的任何一种;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未能分清故事中讲述意图与行为结果的顺序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影响,因为儿童先听到结果后听到意图比儿童先听到意图后听到结果,更可能认为行为者的意图是理所当然的;对偶故事口头讲述具有一定的弊端,因为使用这种方式,客观上使后果比意图更为显著,而如果使用录象方式播放故事情节,发现年幼儿童(6岁)已能注意到意向。

(二)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改成了包含道德两难冲突情景的一个故事,对两难故事的反应也不是在对偶故事中所采用的二择一选择判断,而是对根据故事内容(如“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作出判断并陈述理由,最后由研究者根据标准的评分体系对儿童的道德推理进行评分,把评分结果采用阶段归档或计算道德分数的方法确定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三级水平与六个阶段。

柯尔伯格使用“两难故事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皮亚杰“对偶故事法”的不足,但其弊端也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其采用的标准评分体系包括800页之多,过于复杂而被称为“心理学文献中最复杂的评分体系”,影响到对它的掌握和应用价值。即使后来所采用的标准评分体系也是经过多次重大修改确定的,而在修改过程中,柯尔伯格越来越多地根据道德推理的水平和结构来评分,而较少注意儿童回答的特殊内容,这就给方法的掌握和理论的正确性带来了问题。

(三)莱斯特的“限定问题测验(Difining Issues Test)”

DIT测验是在克服柯尔伯格“两难故事法”弊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六个道德两难故事组成(其中有三个是柯尔伯格标准的道德两难故事),每个故事配有12个问题,分别代表2-6阶段的水平。根据DIT测验,可以得到某一被试的三种分数:D分、P分和M分。D分是每一阶段类型进行加权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总分;P分的高低代表被试在作出道德两难决定时赋予原则的道德思维的重要程度;M分用以检验被试的问卷是否有效。

一般来说,DIT测验有以下长处:设计严密,可以比较每个被试的信息;由于改“谈话法”为“纸笔法”,因此将由语言表达上的个体差异而引起的阶段记分变异降低到最小;记分客观,将由记分者的主观偏见引起的误差降到最低;改柯尔伯格的“开放式”回答为有限的12个题目,既使被试者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又避免了被试者漫无边际的回答,使记分变得容易和省时。信度和效度较高。莱斯特及其同事对DIT的信度和效度的系统研究表明,他们在制定一种标准化、记分客观的道德判断测量工具上前进了一大步。

(四)林德的“道德行为与发展的双面理论”及其“道德判断测验(MJT)”

20世纪70年代末期,德国著名道德心理学家,康士坦茨大学教授乔治·林德,基于皮亚杰、柯尔伯格及其弟子莱斯特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道德行为与发展的双面理论”。他强调:对个体道德的描述必须包含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并主张把道德判断能力更多地看作是联结道德意图和道德行为的纽带;可以以一种逻辑上独立的方式使用同一个测评工具,同时对道德情感和认知两方面分别进行描述和测量;个体的道德情感和认知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改变和提高,特别是向儿童呈现一些半真实的两难故事,教会学生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能更好地促进其道德能力的提高;道德两方面的发展在时间上是平行的,即某种道德观点的获得总是伴随着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道德观点为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目标和理念。[6]

林德根据自己提出的理论,创造性地发明了“实验问卷法”,不仅编制了第一个可以同时评估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道德判断测验(MJT)”,更是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他的道德双面理论的正确性。目前,我国已经有学者对MJT中文版进行了必要的跨文化效度验证,并有学者使用“道德判断测验”为工具,对我国青少年学生进行了道德判断能力的测评研究,得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结论。

品德评定自我总结篇(2)

品德教材的每一课内容都指向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也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设计最优化的评价内容,将综合性评价落到实处。

1.在“总结巩固”中拓展

在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后,评价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的达成度是品德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巩固”为评价内容,引导学生梳理本课学习成果。

例如,在教学《小心“电老虎”》一课时,笔者将教学目标定位为:1.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培养良好的用电习惯。2.能安全使用家用电器,在发生触电等事故时有自救和救人的能力。3.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确保用电安全。了解违规用电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和灾祸。为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课后,笔者要求学生通过查资料、观察了解、说心里话等方式,根据所学的“安全用电小常识”“我家的用电安全隐患”“我想对( )说”等内容,在《我的成长册》中制作一期手抄报。学生们兴趣浓厚,积极筹备并精心制作,很好地完成了手抄报。手抄报内容紧密结合学习内容,学生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并在生活中举一反三。如此,不仅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了学习成果,也考查了学生在生活中的认识水平和运用能力,反映了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为科学评价学生的品德课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2.在“诉说心声”中内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品德课程重要的学习目标,对其考查也一直是难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心里话,从中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一课后,学生已初步意识到加强沟通是解决与父母之间摩擦的重要方法,许多学生也意识到自己曾经在处理与父母摩擦问题上的不妥之处。于是,笔者顺水推舟,让学生在《我的成长册》中给父母写一封信,可以向父母道歉,也可以向父母说说其他心里话,以此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状况。这样的评价内容聚焦儿童的日常生活,为孩子们提供了宣泄情感的通道。孩子们有话可写,有话想写,情感自然流露,甚至一些学生写着写着就哭了……此时,“诉说心声”已不仅是一项评价内容,更成为促进学生情感内化与升华的推手。

3.在“实践活动”中践行

知行统一是品德课程重要的学习要求,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和质量,是品德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教学中,可尝试以“实践活动”为评价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在行动中体验和践行道德认知,同时,为品德学习评价积累重要的实践资料。

例如,在教学《我是文明家庭一分子》一课后,笔者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帮助学生建立了“家庭图书室”,向全班同学进行“好书推荐”,并以照片的形式在《我的成长册》中呈现成果;在教学《诚信真可贵》一课后,则号召学生开展寻找“身边诚信的人”、搜集“诚信名言”活动,并以文字描述的方式在《我的成长册》中呈现成果……以此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行动中践行道德认知,实现知行统一。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和内容,选择不同的“实践活动”作为评价内容,如作品展示、演讲、宣传稿等。如此,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深化学习成果,而且可为评价积累素材,使品德评价体现“综合性”“科学性”。

二、引入多元评价主体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评价应关注过程,追求多元。为此,我们在评价中,应注重采取多元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等多主体、开放性评价,从不同维度关注学生的道德体验、感悟和进步。

1.用自我评价表达道德感悟

让学生学会客观地自我评价学习表现和成果,能帮助学生回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以及付出努力的程度,从而在反思中不断进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回顾,通过表达自己的学习体验、感悟,进行自我评价,在反思中实现道德成长。

例如,在教学《诚信真可贵》一课之后,笔者请学生在《我的成长册》中写一写“我的诚信小故事”,以此评价学习成果。学生们或回忆自己诚实守信的经历,在字里行间中流露自豪感,更坚定了做人要诚信的信念;或回忆起自己因不守信用而造成的后果,坦诚写下自己的悔恨之情和改过的决心,让人感动,更让人感受到了一份诚实与成长。这样的评价引领学生回到道德现场,回顾成长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在反思中实现新的成长。

真正的品德,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自律。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品德评价中不可或缺。为此,对于学生的自我批评,教师应该充分地予以呵护与肯定,并作出适当引导,以保护学生自我评价的积极性。

2.用同伴评价期待道德成长

同伴是儿童道德成长的重要他人,尤其是同班同学,每天学在一起,玩在一起,最了解对方的成长过程,在评价中具有真实、客观的优势。为此,我们在品德评价中,可积极引入同学这一评价主体,为儿童的道德成长提供一面镜子。同时,也为教师把握每一个孩子的道德成长状况提供参考。

例如,在教学《退一步海阔天空》一课后,笔者在《我的成长册》中设置了“同学眼中的我”和“我眼中的宽容之星”两栏,请同学们结合具体事例,评价自己是否是一个懂得宽容的人,同时,自选眼中的宽容之星,表达对身边真实事例的感想。孩子们认真回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反思自我,写下了“同学眼中的我”;并以宽容的眼光,重新看待自己的同学,寻找他人的优点和长处。这样的评价将自评与他评自然融合,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过积极、愉快的生活。评价之余,教师提出:评价不仅是为了总结过去,更为了给未来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由此,孩子们立足自己的成长实际,畅想未来的自己,期待更美好的成长。

3.用家长评价激活儿童生活

家庭是儿童品德养成与发展的重要场所,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品德评价要特别注重结合家长评价,链接儿童的家庭生活,激活儿童家庭生活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了生活中与父母交往的点点滴滴。孩子们或幸福、或悔恨、或遗憾、或期待,有许多话想要对父母说,有许多情想要向父母倾诉。于是,笔者顺势在《我的成长册》中开辟了“我想对父母说”板块,并请家长作出回应,为学生提供倾诉平台,更为父母提供与孩子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也借此评价学生的品德成长。学生们尽情倾诉,在手册中写下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父母深受感动,也写下了自己的感想和希望。看着父母的评价,孩子们都动容了,纷纷表达了改进自己的决心。这样的评价,还原了儿童的家庭生活场景,激活了儿童生活,让儿童在与父母的互动中体验亲情,深化道德体验,促进了自身的成长。

三、综合使用评价方式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都强调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评价方式,并提出了观察、描述性评语、作品评价等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实际,灵活选用多种评价方法。

1.多主体描述性评价

描述性评语的评价方法具有系统性与概括性的特点,能将评价结果明确、直观地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及时纠正。这种评价方式适用于一课教学后或某一学习阶段结束后。在实践中,我们可适当“修改”这一评价方法,将同伴互动引入评价主体,会收到更好的评价效果。

例如,在教学《让我们同行》一课后,笔者请同学们用描述性语言对同学互帮互助的情况互评,老师则据此作出总结评价。其中,吴同学在《我的成长册》中讲述了自己学骑自行车摔倒受伤后,杨同学及时帮助和照顾她的感人故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感动和感激。杨同学看到这一故事,眼眶湿润了,拿起笔写道:“帮助你,我很乐意,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呀!”此情此景,笔者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在吴同学的《我的成长册》中写道:“从故事中,徐老师看到了杨同学的善良与乐于助人,她是你我学习的榜样。而从你的文字中,我更看到了感恩之心,你同样是所有同学学习的榜样!”引入事件、人物的描述性评价还原了学生的生活场景,强化了评价的激励功能,更为学生的品德发展提供了指引。

2.单元测验式评价

新课程改革以来,随着对应试教育的批评之声日盛,许多小学品德课教师开始排斥测验。实际上,合理使用测验这一评价方式,有助于巩固学生的道德认知,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尤其是品德课程中一些常识性及认知性内容,很难凭借一般的观察来实施评价,而通过单元测验或期末教学评估的方式进行评价,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共有四个单元,分别是“亲情树下我成长”“成长的摇篮”“交往是堂必修课”“安全伴我行”。其中,“安全伴我行”单元知识性较强,涵盖用电安全、交通安全、交往安全等内容。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很难系统地在学生生活中通过观察来了解,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测验式评价,系统了解学生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如此,既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又可以借助测验,巩固学生认知,引领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践行,实现安全生活。

3.活用量化评价

量化评价是指在品德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等进行的数量化评价,它能整体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适用于单课教学后和期末量化评估。为实现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师应细化每一课量化分值,明确每一分值的达标要求,合理分配平时表现和纸笔测试的分数权重,形成期末综合评估成绩。

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时,笔者把全册13课内容分别赋以4分左右的分值,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在学期末将每课所得分值相加,即为每位学生的过程性总分,满分为50分;再将测验式评价成绩以50分制计。两项合计满分100分,即为对学生学期品德学习的综合评价。这一综合评价反映了学生品德学习过程中方方面面的能力和表现,实现了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同时,在这一评价过程中,学生们品德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实现了以评价促进学习。

品德评定自我总结篇(3)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首要内容,对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加强与改善学校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的评价标准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手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大纲》等有关法律文件,并结合当前时代要求及学校实际而制定的。

根据学校规定:我在进行思想品德素质形成性评价时,每学期初、期中、期末三次。主要途径是上好思想品德评价课,在评价课上,进行形成性评价、诊断性与综合性评价,这是学生参与评价的重要阶段,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鉴定的重要一环。班主任教师与思想品德课教师都要注意学生参评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同时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自己看待同学,并且通过导评,学生自评与互评达到激励目的,其基本结构是:教师导言――学习评价内容和标准――典型自评、互评――分组自评与小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

二、科学文化素质评价

对于上级规定开设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都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中进行形成性评价,语文、数学学科每学期进行四次评价,其他学科进行三次。教师根据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期末考查,进行学期总评。针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语文、数学每学期评价两次,其他学科评价一次,教师从上课、听课及提问、发言情况、带齐学具、预习复习、作业完成情况及作业质量、坐姿、课外阅读、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节奏等方面全面考查,给予综合评定。

对于科学、音乐、美术、思想品德、英语和科技活动的评价,在教育学中进行,我均采用三次评价:科学注重操作课上的个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最后进行综合评价;音乐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考查;美术主要采用作品展方式进行;科技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科技制作展览方式进行评价。

三、身体素质与劳动技能素质评价

身体心理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而身体素质又分体育、卫生习惯和体育运动成绩两个方面,学校每天对学生的卫生检查,周周评比,大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评定,坚持平等与发展性原则,在肯定学生外在行为的基础上,把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加以概括、升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劳动技能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劳动态度与习惯及劳动技能的初步掌握情况,劳动课成绩由劳动课教师随堂进行三次评定,期末得出成绩。

四、成功的足迹

品德评定自我总结篇(4)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

(二)现行学校品德测评的误区

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品德测评。它是对个体德性状态的测量和评价,即用数据描述德性结构状态,并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然而,目前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测评理念陈旧,重诊断轻发展。目前许多学校仍然把测评作为教师管学生的手段。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在测评中充分体现,测评的发展未能真正实现。

第二,测评内容未能反映品德本质,集中体现为动机缺失。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以孤立的行为代替品德。品德结构包括动机系统和行为系统,对品德结构的完整考察应当整合这两个方面。现行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着将行为与动机相分离,孤立地考察行为点的现象。

第三,测评方法客观性不强,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就测评过程来看,常常被动地等待道德行为的出现,不能主动创设有效的道德情境来引发个体进入道德状态。而一些较客观的测量方法,往往又影响到情境的真实性,带来更大的道德失真。

(三)品德测评的数量化与科学化

德育评价的科学性是几代评价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人们自然想到了“科学”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试图借助于数学工具走进科学的理想王国,这是合理的思维方式。德育评价的数量化探索,是推进德育评价科学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品德测评作为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对个体带有社会价值倾向的稳定的行为特征加以检测和评定的过程。品德测评的量化,是以数量方式收集有关信息,并对特征加以表述的过程,从而更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德育评价的数量化过程,通过对测评对象及其特征信息进行符号化、等值化与客观化,便于采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进行客观综合、分析与推断,是德育评价步入科学化与现代化轨道的重要标志。这不仅使事物有了简洁具体的表述方式,更重要的是便于人们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发展地看待事物,有利于对事物进行细致分析与深入比较,有助于从大量具体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本质特征。测评的数量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测评工作的科学化与现代化要求。

但量化并不等于科学,错误的精确比模糊更不准确,数学作为一种形式是用来表征有着确定数量关系的物质内核的。品德是一种以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结构,品德测评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系统,很难用简单的线性数量关系来反映。科学的量化要以对事物本质把握为基础,什么时候可以用数量,如何使用数量,数量表示什么等等,都是极为重要的,脱离了科学基础的量化只会让结果偏离目标更远。要防止把复杂的精神与社会现象简单化,就要坚持德育评价的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就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本研究在梳理品德测评基本理论基础上,试图以现代德育测评理念为指导,以教育心理学关于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建构理论为依据,寻求品德测评的新思路,尝试建立“生态—激励性”品德测评系统。

二、品德结构与测评指标

品德测评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技术,系统地收集有关的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品德结构状况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那么,品德测评的首要问题是确立测评指标。指标是评定的基本因素,是体现学生品德各个侧面的基本内容。

完整的品德评定需要寻找多个指标,以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学生品德的全貌,这是开展品德评定的基础。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衡量品德测评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品德测评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就首先必须把握完整的品德结构,据此确立测评维度。

传统品德结构四元论,将品德结构划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是从平面视角对品德结构的构成要素所作的静态分析,但这样的分析还不足以把握品德结构的实质。从整体的系统观出发,品德作为个体社会行为内在调节机制,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作出价值选择与规范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的内在条件。品德测评就是要评定这种内部机制调节性能的高低。这种调节系统的心理基础是动机系统与行为系统。动机系统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遵从需要,包括个体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与相应的情感体验,决定着个体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行为系统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执行情况,即与需要相符合的行为方式,包括社会规范执行的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相应的操作性知识。

诚然,品德结构的调节水平是通过个体外在的道德行为来表现的,所以,外部行为总是测评的重要维度。但由于人的道德行为是受意识控制的,动机是意识的集中指向,动机系统在调节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德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道德动机应当成为品德测评的重要维度。由于同样的外部行为可以受不同的内在动机驱使,行为表现只有与内在的动机状态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德性。

依据社会规范内化序列,道德动机分依从性、认同性与信奉性三种典型类型,品德建构便有依从性道德、认同性道德与信奉性道德三种水平。

第一,所谓依从性道德,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认识和情绪时,出于安全的需要,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它包括从众与服从,是品德建构的开始。依从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相分离的一种被动状态,个体迫于外部压力作出规范行为。但依从可使主体获得关于规范行为的执行经验,确立起遵从态度结构中的行为成分,为动机内化创造了条件。依从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工具性与情境性等特点。

第二,所谓认同性道德,指思想与行为对规范的趋同,包括偶像认同或价值认同。认同的动机不是对权威或情境的直接或间接压力的屈从,而是对规范本身的认识与情感体验。认同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相统一的开始,个体消除内部情感或意义障碍,取得对规范的心理趋同,并自觉作出规范行为。认同是社会规范内化的关键,是自觉遵从态度确立的开端。认同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等特点。

第三,所谓信奉性道德,指个体随着对规范认识的概括化与系统化,以及以规范体验的逐步累积与深化,最终形成一种价值信念作为个体规范行为的驱动力。所谓规范的价值信念,是人们对规范的伦理学意义的认识与体验上升为一种价值需要。信奉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高度融合的产物。信奉是对社会规范的最高接受水平,是认识与情感的结晶,是稳定而自觉的规范行为产生的内因。此时,作为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的品德结构已经建构完备,标志着外在于主体的规范要求已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信奉具有高度自觉性、主动性与坚定性,尤其是面临困难时,也能始终如一。

上述三种品德建构水平在行为方式上都符合规范要求,但在行为的稳定性、持久性与自觉性上有差别,这是由动机水平的差异引起的。依从性道德是缺乏内在需要,迫于外部压力而作出的不自觉遵从行为;认同性道德是以初步的规范认同为基础而作出的自觉行为;而信奉性道德是以个体内在的道德信念为依据建立的自觉行为体系。这种以考察内在动机水平为重点的品德测评新视角,有可能将品德测评的科学化进程推进一步。据此,品德测评的具体内容应当涉及动机与行为两大系统,并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二是与社会规范相联系的情感体验;三是社会规范执行情况。前两项反映品德结构的动机系统状态,第三项反映品德结构的行为系统状态。

三、建构品德测评新体系

(一)现代品德测评新特点

品德测评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前者常常强调测评的诊断、管理功能;而后者则更多地强调测评的教育、发展功能。这也是传统测评与现代测评的分界线。现代品德测评具有下列特征。

1.发展性。

现代品德测评遵循“以发展性为主,诊断性为辅”的原则。学生正处在发展之中,品德测评的根本目的不是对学生的德性进行终极性的诊断、甄别与分类,而是为了使学生的德性向目标逼近。测评本身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评要有利于个体品德发展和社会道德提高。注重个体在测评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强化自我意识,以调动测评对象的积极性,是实现品德测评的最高目标。

2.主体性。

现代品德测评不同于以往的教育考核、检查,把分类、选拔、管理作为测评的主要目的。品德测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学生应当成为测评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品德测评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自己,评定别人,既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又可增强其自我教育能力。

3.生态性。

现代品德测评追求测评过程的生态性,以生动的德育现实为基础,追求在一种生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捕捉真实的德性信息,进行发展性的评价。这种测评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让学生能够在自然状态中真实地再现自我,并追求测评活动本身的教育发展功能。

(二)现代品德测评新理念

品德测评“生态—激励性”系统的构建,以两大测评理念为支柱,试图给传统德育评价注入新的活力。第一,回归测评的真实感。品德结构的核心是动机,没有对动机的探测和监控,测评就失去了灵魂。没有让被评者进入一种自然状态,测评就不可能达到真实的境界。为此,应采取测评指标内隐化技术,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第二,追求测评的激励性。品德测评强调以客观性为科学基础,同时更要强调其激励性。对于学生来说,测评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实现学生的德性培育,是高于一切的教育原则。品德测评的过程应当成为不断激励学生品德发展的历程。

(三)品德测评的生态环境构建

从个体社会行为的发生系统来分析,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发生的以品德结构为内在调节机制的适应。一定的品德水平,表明了道德情境与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动机之间的确定关系。这使道德预测成为可能,也是品德测评可行性的客观基础。因而,对品德的考察需要结合一定的情境。道德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道德动机也是被一定的情境所触发。品德测评离不开道德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情境,主动引发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真实、完整地展示一个人的德性状态。营造测评的生态环境具有如下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将道德动机纳入测评系统。

品德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具有内隐性。但内在的品质总是要通过外在的行为得以表现的,这或许也是测评中人们特别关注行为表现的根本原因。抓住行为表现探测德性水平,一直是人们组织品德测评工作的基本思路。然而,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对行为考察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对行为背后的动机把握的准确性。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才能比较准确地解释他的行为。脱离背景的孤立行为是没有科学的道德意义可言的。因而,考察行为特征时,必须结合行为的背景、具体情境来探测行为动因。然而,动机是内隐最深的心理成分,难以捉摸。这使得品德测评具有很大的难度。行为主义只重视外界刺激对行为的制约作用,忽视或否定研究人的动机,这就无法正确解释、预测和评价人的行为。

在心理学上,动机指发动、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在具有特定目标的活动中,动机涉及活动的全部内在机制,包括能量的激活、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以及维持有组织的反应模式。动机是联结刺激和反应(行为)的中介变量,因而必须从可见的外部变量入手来确认动机这一内在变量,即从可测量的外显行为指标和可控制操纵的外部刺激条件这两个客观指标的联系中来考察动机的确定效应。只有这样,才能探明动机状态与刺激条件以及行为变化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较科学地评定个体的道德水平。

对动机测量的操作,首先需要向被试呈现各种道德情境,如移情性情境、道德两难情境以及各种诱因刺激情境等作为引发动机的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观测或问卷测查。如原苏联学者苏保茨基设计的挪球游戏情境,是测评学生在缺乏社会监督的情况下,能否依靠内部精神力量支持,抗拒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测验是这样安排的:发给学生一把小铲、一个罐子和一个装有若干小球的塑料桶。告诉学生如果能用小铲而不是用手把小球从桶中捞到罐子里去,就可获得糖果的奖励,然后主试就离开被试活动的场所。事实上发给被试的是一把无法捞球的小铲,所以倘若学生报告说用小铲把球从桶中捞到了罐子里,则表示被试有欺骗行为(即用手挪球而伪称是小铲挪球),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抵御不住糖果奖励的诱因。

对动机的测量常常需要构建一定的情境,笔者称这种测评为“生态化”测评。常用的生态测评方法有情境观察、情境问卷、情境判断等。

(1)情境观察法。

情境观察法是指创设一种道德情境,让被试置身其中,引发种种道德行为,进而对其进行道德评判的过程。

(2)情境问卷法。

首先假设一种道德情境,让被试想像如果自己处在其中会如何想、如何做,并以被试自陈方式加以表述,区别于情境观察中以行为作为直接的测量指标。

(3)情境判断法。

这类方法首先由主试陈述道德故事,让被试对其中的人物行为表明态度。最典型的是皮亚杰设计的道德两难问题。我国学者李伯黍教授等编制了上海地区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

2.回归品德测评的真实状态。

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品德测评中最为重要的问题。由于测评的真实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情境控制来实现的,因而真实性是与生态性相关的另一问题。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科学性的基础,是反映品德测评效度的最为重要的指标,离开了真实性就无从谈科学性。这就需要探讨品德测评的仿真系统。

品德测评仿真系统的营造,实际上是通过生态环境的建构,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现实活动之间的界线来实现的。对此可以有三种处理方式。

(1)测量指标隐性化。

采用测量动机内隐策略,将真实的测评指标掩盖起来,让被试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之中,以排除动机干扰,达到自然状态。如设计一项团体体育竞赛,看起来是测量体育竞技,实际上是测量团体的凝聚力。哈次霍恩和梅(Hartshone&May)设计的诚实测验,测验情境与儿童日常生活情境很相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品德调查。测试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在课堂里实施词汇、算术推理、句子完成等测验,将试卷收回后,复印一份;然后在下次上课时,将未批改的试卷连同标准答案一起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批改并打上分数;最后再将试卷收回,与复印的试卷对照,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修改答案以提高分数。

(2)以情绪作为背景指标。

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个体情绪情感体验的变化最真实地反映个体内心的触动程度,应当作为测量的重要参考信息。由于情绪情感常常伴有情不自禁地鼓掌、心跳加快、脸发红发热等躯体表现,因而其测量指标常以“躯体表现观察”与“心理感受报告”两项来反映。

(3)捕捉生态信息。

利用现实情境,选好行为的观测点,真实地反映生活中个体的德性状态。以下是几种可资借鉴的观测点。

第一,从“小节”上搜寻关键点行为。

人的行为在细节上最少雕凿,常常带有无意识性,是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是长期“修炼”而成的素养,也是无法伪装的。因而,通过观察细节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品德。比如,日本某企业选拔品德良好的员工是通过观察“说话声音大小”“吃饭快慢”“打扫厕所”三个指标来完成的。他们认为声音大的人往往自信,吃饭快的人办事效率高,打扫厕所干净的人一般能吃苦。这虽然是通过长期观察积累的经验,但体现了“于细微处见真情”的道理。

第二,在矛盾抉择中评判人。

品德结构作为个体社会行为调节系统,其品德水平是在情境抉择中表现的,尤其是在利益冲突中表现更为鲜明。正如皮亚杰道德认知学派以道德两难题,推测道德判断能力一样。观察矛盾情境中的个体价值选择是确立一个人品性的有效方式。

第三,寻找“灵敏度”指标。

经济学中用“恩格尔系统”来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它指个体用于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70%以上表示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上,60%表示脱贫,50%表示达到小康。品德测评中寻找灵敏度指标,即寻找反映品德本质或核心的特征指标。

品德结构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社会行为抉择系统。同情是个体亲和社会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移情能力表示个体的同情心易被唤醒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抗诱惑能力是个体道德意志的反应,是用理智把握自我,战胜不合理欲望,遵守道德规范的自律性程度。因而,我们有理由将移情性与抗诱惑性作为德性评定的灵敏度指标。

(四)品德测评的激励机制的营造

学校德育评价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为管理功能和教育功能。这两种功能取向必然导致评价体系建构的不同侧重点。以管理功能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评价的科学性以预测力的高低为标准,测评系统的核心是寻找有预测性的灵敏度指标。以教育功能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评价的科学性以发展性为标准,评价体系的建构应以营造激励机制为核心。笔者认为,围绕新基础教育的教育生命观,现代品德测评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逐步淡化管理功能,日益强化发展功能。这需要在测评的内容与方法上进行一系列改革,同伴激励法和自我反省法便是一种有效尝试。

1.激励性他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事实上,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努力提高道德水平的积极性。品德作为个体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其培育源于个体道德自尊感的唤醒与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要通往儿童的心灵,并不是经过一条洁净平坦的小路,教师只要在路上经常用心做拔除野草(根除恶习)的事;而是要经过一片道德品质幼苗的肥沃田野,教师要在路上像播种耕耘的庄稼人那样,十分小心地保护那些尚未茁壮的幼苗的柔弱根部和向着太阳生长的新叶。孩子身上美好的品质得到发展,恶习就会受到排挤,并在儿童不知不觉中消失。教育者如果仅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根除恶习”,那是培养不出坚定的道德信念的。每一个成长中的儿童都是向往进步、渴望为他人所接纳的,只有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儿童身上所有好的因素,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德性。

维果斯基曾说过,一个人是从别人那里看到自己的,个性是通过别人的反馈而成为现在的样子的。集体的认同是个体产生内在道德力量的最强大动力,这说明德育评价本身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能量。要使德育评价具有激励、扶植良好的德育幼苗的内在机制,就应强调道德他评以评他人的优点为主。这不仅能激起被评者的道德自尊感,更重要的是使评价者学会欣赏、接纳,体验敬佩、分享,孕育宽厚、豁达的心底。

2.反省性自评。

品德结构本质上是一种自律机制,德性的成长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品性的锤炼常常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监控的过程。孟子云:“知不足,才能知反也。”对于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不足与缺陷,最重要的是让其本人有“自知之明”,而并非要让别人明白,甚至在必要时,为保护儿童的道德自尊感,可以设法不让别人知道。故在道德评价上,应当建立自我反省机制来认识自己的不足。实践表明,让学生写“心理日记”,进行自我对话、自我剖析,可以强化自我意识,不失为一种反省性自评的实践形式。

【参考文献】

品德评定自我总结篇(5)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

(二)现行学校品德测评的误区

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品德测评。它是对个体德性状态的测量和评价,即用数据描述德性结构状态,并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然而,目前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测评理念陈旧,重诊断轻发展。目前许多学校仍然把测评作为教师管学生的手段。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在测评中充分体现,测评的发展未能真正实现。

第二,测评内容未能反映品德本质,集中体现为动机缺失。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以孤立的行为代替品德。品德结构包括动机系统和行为系统,对品德结构的完整考察应当整合这两个方面。现行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着将行为与动机相分离,孤立地考察行为点的现象。

第三,测评方法客观性不强,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就测评过程来看,常常被动地等待道德行为的出现,不能主动创设有效的道德情境来引发个体进入道德状态。而一些较客观的测量方法,往往又影响到情境的真实性,带来更大的道德失真。

(三)品德测评的数量化与科学化

德育评价的科学性是几代评价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人们自然想到了“科学”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试图借助于数学工具走进科学的理想王国,这是合理的思维方式。德育评价的数量化探索,是推进德育评价科学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品德测评作为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对个体带有社会价值倾向的稳定的行为特征加以检测和评定的过程。品德测评的量化,是以数量方式收集有关信息,并对特征加以表述的过程,从而更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德育评价的数量化过程,通过对测评对象及其特征信息进行符号化、等值化与客观化,便于采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进行客观综合、分析与推断,是德育评价步入科学化与现代化轨道的重要标志。这不仅使事物有了简洁具体的表述方式,更重要的是便于人们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发展地看待事物,有利于对事物进行细致分析与深入比较,有助于从大量具体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本质特征。测评的数量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测评工作的科学化与现代化要求。

但量化并不等于科学,错误的精确比模糊更不准确,数学作为一种形式是用来表征有着确定数量关系的物质内核的。品德是一种以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结构,品德测评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系统,很难用简单的线性数量关系来反映。科学的量化要以对事物本质把握为基础,什么时候可以用数量,如何使用数量,数量表示什么等等,都是极为重要的,脱离了科学基础的量化只会让结果偏离目标更远。要防止把复杂的精神与社会现象简单化,就要坚持德育评价的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就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本研究在梳理品德测评基本理论基础上,试图以现代德育测评理念为指导,以教育心理学关于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建构理论为依据,寻求品德测评的新思路,尝试建立“生态—激励性”品德测评系统。

二、品德结构与测评指标

品德测评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技术,系统地收集有关的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品德结构状况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那么,品德测评的首要问题是确立测评指标。指标是评定的基本因素,是体现学生品德各个侧面的基本内容。

完整的品德评定需要寻找多个指标,以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学生品德的全貌,这是开展品德评定的基础。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衡量品德测评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品德测评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就首先必须把握完整的品德结构,据此确立测评维度。

传统品德结构四元论,将品德结构划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是从平面视角对品德结构的构成要素所作的静态分析,但这样的分析还不足以把握品德结构的实质。从整体的系统观出发,品德作为个体社会行为内在调节机制,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作出价值选择与规范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的内在条件。品德测评就是要评定这种内部机制调节性能的高低。这种调节系统的心理基础是动机系统与行为系统。动机系统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遵从需要,包括个体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与相应的情感体验,决定着个体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行为系统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执行情况,即与需要相符合的行为方式,包括社会规范执行的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相应的操作性知识。

诚然,品德结构的调节水平是通过个体外在的道德行为来表现的,所以,外部行为总是测评的重要维度。但由于人的道德行为是受意识控制的,动机是意识的集中指向,动机系统在调节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德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道德动机应当成为品德测评的重要维度。由于同样的外部行为可以受不同的内在动机驱使,行为表现只有与内在的动机状态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德性。

依据社会规范内化序列,道德动机分依从性、认同性与信奉性三种典型类型,品德建构便有依从性道德、认同性道德与信奉性道德三种水平。

第一,所谓依从性道德,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认识和情绪时,出于安全的需要,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它包括从众与服从,是品德建构的开始。依从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相分离的一种被动状态,个体迫于外部压力作出规范行为。但依从可使主体获得关于规范行为的执行经验,确立起遵从态度结构中的行为成分,为动机内化创造了条件。依从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工具性与情境性等特点。

第二,所谓认同性道德,指思想与行为对规范的趋同,包括偶像认同或价值认同。认同的动机不是对权威或情境的直接或间接压力的屈从,而是对规范本身的认识与情感体验。认同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相统一的开始,个体消除内部情感或意义障碍,取得对规范的心理趋同,并自觉作出规范行为。认同是社会规范内化的关键,是自觉遵从态度确立的开端。认同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等特点。

第三,所谓信奉性道德,指个体随着对规范认识的概括化与系统化,以及以规范体验的逐步累积与深化,最终形成一种价值信念作为个体规范行为的驱动力。所谓规范的价值信念,是人们对规范的伦理学意义的认识与体验上升为一种价值需要。信奉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高度融合的产物。信奉是对社会规范的最高接受水平,是认识与情感的结晶,是稳定而自觉的规范行为产生的内因。此时,作为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的品德结构已经建构完备,标志着外在于主体的规范要求已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信奉具有高度自觉性、主动性与坚定性,尤其是面临困难时,也能始终如一。

上述三种品德建构水平在行为方式上都符合规范要求,但在行为的稳定性、持久性与自觉性上有差别,这是由动机水平的差异引起的。依从性道德是缺乏内在需要,迫于外部压力而作出的不自觉遵从行为;认同性道德是以初步的规范认同为基础而作出的自觉行为;而信奉性道德是以个体内在的道德信念为依据建立的自觉行为体系。这种以考察内在动机水平为重点的品德测评新视角,有可能将品德测评的科学化进程推进一步。据此,品德测评的具体内容应当涉及动机与行为两大系统,并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二是与社会规范相联系的情感体验;三是社会规范执行情况。前两项反映品德结构的动机系统状态,第三项反映品德结构的行为系统状态。

三、建构品德测评新体系

(一)现代品德测评新特点

品德测评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前者常常强调测评的诊断、管理功能;而后者则更多地强调测评的教育、发展功能。这也是传统测评与现代测评的分界线。现代品德测评具有下列特征。

1.发展性。

现代品德测评遵循“以发展性为主,诊断性为辅”的原则。学生正处在发展之中,品德测评的根本目的不是对学生的德性进行终极性的诊断、甄别与分类,而是为了使学生的德性向目标逼近。测评本身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评要有利于个体品德发展和社会道德提高。注重个体在测评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强化自我意识,以调动测评对象的积极性,是实现品德测评的最高目标。

2.主体性。

现代品德测评不同于以往的教育考核、检查,把分类、选拔、管理作为测评的主要目的。品德测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学生应当成为测评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品德测评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自己,评定别人,既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又可增强其自我教育能力。

3.生态性。

现代品德测评追求测评过程的生态性,以生动的德育现实为基础,追求在一种生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捕捉真实的德性信息,进行发展性的评价。这种测评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让学生能够在自然状态中真实地再现自我,并追求测评活动本身的教育发展功能。

(二)现代品德测评新理念

品德测评“生态—激励性”系统的构建,以两大测评理念为支柱,试图给传统德育评价注入新的活力。第一,回归测评的真实感。品德结构的核心是动机,没有对动机的探测和监控,测评就失去了灵魂。没有让被评者进入一种自然状态,测评就不可能达到真实的境界。为此,应采取测评指标内隐化技术,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第二,追求测评的激励性。品德测评强调以客观性为科学基础,同时更要强调其激励性。对于学生来说,测评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实现学生的德性培育,是高于一切的教育原则。品德测评的过程应当成为不断激励学生品德发展的历程。

(三)品德测评的生态环境构建

从个体社会行为的发生系统来分析,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发生的以品德结构为内在调节机制的适应。一定的品德水平,表明了道德情境与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动机之间的确定关系。这使道德预测成为可能,也是品德测评可行性的客观基础。因而,对品德的考察需要结合一定的情境。道德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道德动机也是被一定的情境所触发。品德测评离不开道德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情境,主动引发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真实、完整地展示一个人的德性状态。营造测评的生态环境具有如下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将道德动机纳入测评系统。

品德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具有内隐性。但内在的品质总是要通过外在的行为得以表现的,这或许也是测评中人们特别关注行为表现的根本原因。抓住行为表现探测德性水平,一直是人们组织品德测评工作的基本思路。然而,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对行为考察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对行为背后的动机把握的准确性。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才能比较准确地解释他的行为。脱离背景的孤立行为是没有科学的道德意义可言的。因而,考察行为特征时,必须结合行为的背景、具体情境来探测行为动因。然而,动机是内隐最深的心理成分,难以捉摸。这使得品德测评具有很大的难度。行为主义只重视外界刺激对行为的制约作用,忽视或否定研究人的动机,这就无法正确解释、预测和评价人的行为。

在心理学上,动机指发动、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在具有特定目标的活动中,动机涉及活动的全部内在机制,包括能量的激活、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以及维持有组织的反应模式。动机是联结刺激和反应(行为)的中介变量,因而必须从可见的外部变量入手来确认动机这一内在变量,即从可测量的外显行为指标和可控制操纵的外部刺激条件这两个客观指标的联系中来考察动机的确定效应。只有这样,才能探明动机状态与刺激条件以及行为变化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较科学地评定个体的道德水平。

对动机测量的操作,首先需要向被试呈现各种道德情境,如移情性情境、道德两难情境以及各种诱因刺激情境等作为引发动机的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观测或问卷测查。如原苏联学者苏保茨基设计的挪球游戏情境,是测评学生在缺乏社会监督的情况下,能否依靠内部精神力量支持,抗拒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测验是这样安排的:发给学生一把小铲、一个罐子和一个装有若干小球的塑料桶。告诉学生如果能用小铲而不是用手把小球从桶中捞到罐子里去,就可获得糖果的奖励,然后主试就离开被试活动的场所。事实上发给被试的是一把无法捞球的小铲,所以倘若学生报告说用小铲把球从桶中捞到了罐子里,则表示被试有欺骗行为(即用手挪球而伪称是小铲挪球),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抵御不住糖果奖励的诱因。

对动机的测量常常需要构建一定的情境,笔者称这种测评为“生态化”测评。常用的生态测评方法有情境观察、情境问卷、情境判断等。

(1)情境观察法。

情境观察法是指创设一种道德情境,让被试置身其中,引发种种道德行为,进而对其进行道德评判的过程。

(2)情境问卷法。

首先假设一种道德情境,让被试想像如果自己处在其中会如何想、如何做,并以被试自陈方式加以表述,区别于情境观察中以行为作为直接的测量指标。

(3)情境判断法。

这类方法首先由主试陈述道德故事,让被试对其中的人物行为表明态度。最典型的是皮亚杰设计的道德两难问题。我国学者李伯黍教授等编制了上海地区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

2.回归品德测评的真实状态。

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品德测评中最为重要的问题。由于测评的真实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情境控制来实现的,因而真实性是与生态性相关的另一问题。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科学性的基础,是反映品德测评效度的最为重要的指标,离开了真实性就无从谈科学性。这就需要探讨品德测评的仿真系统。

品德测评仿真系统的营造,实际上是通过生态环境的建构,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现实活动之间的界线来实现的。对此可以有三种处理方式。

(1)测量指标隐性化。

采用测量动机内隐策略,将真实的测评指标掩盖起来,让被试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之中,以排除动机干扰,达到自然状态。如设计一项团体体育竞赛,看起来是测量体育竞技,实际上是测量团体的凝聚力。哈次霍恩和梅(Hartshone&May)设计的诚实测验,测验情境与儿童日常生活情境很相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品德调查。测试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在课堂里实施词汇、算术推理、句子完成等测验,将试卷收回后,复印一份;然后在下次上课时,将未批改的试卷连同标准答案一起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批改并打上分数;最后再将试卷收回,与复印的试卷对照,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修改答案以提高分数。

(2)以情绪作为背景指标。

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个体情绪情感体验的变化最真实地反映个体内心的触动程度,应当作为测量的重要参考信息。由于情绪情感常常伴有情不自禁地鼓掌、心跳加快、脸发红发热等躯体表现,因而其测量指标常以“躯体表现观察”与“心理感受报告”两项来反映。

(3)捕捉生态信息。

利用现实情境,选好行为的观测点,真实地反映生活中个体的德性状态。以下是几种可资借鉴的观测点。

第一,从“小节”上搜寻关键点行为。

人的行为在细节上最少雕凿,常常带有无意识性,是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是长期“修炼”而成的素养,也是无法伪装的。因而,通过观察细节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品德。比如,日本某企业选拔品德良好的员工是通过观察“说话声音大小”“吃饭快慢”“打扫厕所”三个指标来完成的。他们认为声音大的人往往自信,吃饭快的人办事效率高,打扫厕所干净的人一般能吃苦。这虽然是通过长期观察积累的经验,但体现了“于细微处见真情”的道理。

第二,在矛盾抉择中评判人。

品德结构作为个体社会行为调节系统,其品德水平是在情境抉择中表现的,尤其是在利益冲突中表现更为鲜明。正如皮亚杰道德认知学派以道德两难题,推测道德判断能力一样。观察矛盾情境中的个体价值选择是确立一个人品性的有效方式。

第三,寻找“灵敏度”指标。

经济学中用“恩格尔系统”来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它指个体用于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70%以上表示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上,60%表示脱贫,50%表示达到小康。品德测评中寻找灵敏度指标,即寻找反映品德本质或核心的特征指标。

品德结构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社会行为抉择系统。同情是个体亲和社会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移情能力表示个体的同情心易被唤醒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抗诱惑能力是个体道德意志的反应,是用理智把握自我,战胜不合理欲望,遵守道德规范的自律性程度。因而,我们有理由将移情性与抗诱惑性作为德性评定的灵敏度指标。

(四)品德测评的激励机制的营造

学校德育评价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为管理功能和教育功能。这两种功能取向必然导致评价体系建构的不同侧重点。以管理功能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评价的科学性以预测力的高低为标准,测评系统的核心是寻找有预测性的灵敏度指标。以教育功能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评价的科学性以发展性为标准,评价体系的建构应以营造激励机制为核心。笔者认为,围绕新基础教育的教育生命观,现代品德测评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逐步淡化管理功能,日益强化发展功能。这需要在测评的内容与方法上进行一系列改革,同伴激励法和自我反省法便是一种有效尝试。

1.激励性他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事实上,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努力提高道德水平的积极性。品德作为个体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其培育源于个体道德自尊感的唤醒与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要通往儿童的心灵,并不是经过一条洁净平坦的小路,教师只要在路上经常用心做拔除野草(根除恶习)的事;而是要经过一片道德品质幼苗的肥沃田野,教师要在路上像播种耕耘的庄稼人那样,十分小心地保护那些尚未茁壮的幼苗的柔弱根部和向着太阳生长的新叶。孩子身上美好的品质得到发展,恶习就会受到排挤,并在儿童不知不觉中消失。教育者如果仅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根除恶习”,那是培养不出坚定的道德信念的。每一个成长中的儿童都是向往进步、渴望为他人所接纳的,只有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儿童身上所有好的因素,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德性。

维果斯基曾说过,一个人是从别人那里看到自己的,个性是通过别人的反馈而成为现在的样子的。集体的认同是个体产生内在道德力量的最强大动力,这说明德育评价本身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能量。要使德育评价具有激励、扶植良好的德育幼苗的内在机制,就应强调道德他评以评他人的优点为主。这不仅能激起被评者的道德自尊感,更重要的是使评价者学会欣赏、接纳,体验敬佩、分享,孕育宽厚、豁达的心底。

2.反省性自评。

品德结构本质上是一种自律机制,德性的成长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品性的锤炼常常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监控的过程。孟子云:“知不足,才能知反也。”对于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不足与缺陷,最重要的是让其本人有“自知之明”,而并非要让别人明白,甚至在必要时,为保护儿童的道德自尊感,可以设法不让别人知道。故在道德评价上,应当建立自我反省机制来认识自己的不足。实践表明,让学生写“心理日记”,进行自我对话、自我剖析,可以强化自我意识,不失为一种反省性自评的实践形式。

【参考文献】

品德评定自我总结篇(6)

【 正 文】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

(二)现行学校品德测评的误区

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品德测评。它是对个体德性状态的测量和评价,即用数据描述德性结构状态,并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然而,目前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测评理念陈旧,重诊断轻发展。目前许多学校仍然把测评作为教师管学生的手段。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在测评中充分体现,测评的发展性功能未能真正实现。

第二,测评内容未能反映品德本质,集中体现为动机缺失。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以孤立的行为代替品德。品德结构包括动机系统和行为系统,对品德结构的完整考察应当整合这两个方面。现行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着将行为与动机相分离,孤立地考察行为点的现象。

第三,测评方法客观性不强,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就测评过程来看,常常被动地等待道德行为的出现,不能主动创设有效的道德情境来引发个体进入道德状态。而一些较客观的测量方法,往往又影响到情境的真实性,带来更大的道德失真。

(三)品德测评的数量化与科学化

德育评价的科学性是几代评价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人们自然想到了“科学”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试图借助于数学工具走进科学的理想王国,这是合理的思维方式。德育评价的数量化探索,是推进德育评价科学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品德测评作为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对个体带有社会价值倾向的稳定的行为特征加以检测和评定的过程。品德测评的量化,是以数量方式收集有关信息,并对特征加以表述的过程,从而更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德育评价的数量化过程,通过对测评对象及其特征信息进行符号化、等值化与客观化,便于采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进行客观综合、分析与推断,是德育评价步入科学化与现代化轨道的重要标志。这不仅使事物有了简洁具体的表述方式,更重要的是便于人们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发展地看待事物,有利于对事物进行细致分析与深入比较,有助于从大量具体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本质特征。测评的数量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测评工作的科学化与现代化要求。

但量化并不等于科学,错误的精确比模糊更不准确,数学作为一种形式是用来表征有着确定数量关系的物质内核的。品德是一种以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结构,品德测评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系统,很难用简单的线性数量关系来反映。科学的量化要以对事物本质把握为基础,什么时候可以用数量,如何使用数量,数量表示什么等等,都是极为重要的,脱离了科学基础的量化只会让结果偏离目标更远。要防止把复杂的精神与社会现象简单化,就要坚持德育评价的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就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本研究在梳理品德测评基本理论基础上,试图以现代德育测评理念为指导,以教育心理学关于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建构理论为依据,寻求品德测评的新思路,尝试建立“生态—激励性”品德测评系统。

二、品德结构与测评指标

品德测评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技术,系统地收集有关的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品德结构状况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那么,品德测评的首要问题是确立测评指标。指标是评定的基本因素,是体现学生品德各个侧面的基本内容。

完整的品德评定需要寻找多个指标,以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学生品德的全貌,这是开展品德评定的基础。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衡量品德测评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品德测评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就首先必须把握完整的品德结构,据此确立测评维度。

传统品德结构四元论,将品德结构划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是从平面视角对品德结构的构成要素所作的静态分析,但这样的分析还不足以把握品德结构的实质。从整体的系统观出发,品德作为个体社会行为内在调节机制,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作出价值选择与规范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的内在条件。品德测评就是要评定这种内部机制调节性能的高低。这种调节系统的心理基础是动机系统与行为系统。动机系统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遵从需要,包括个体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与相应的情感体验,决定着个体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行为系统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执行情况,即与需要相符合的行为方式,包括社会规范执行的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相应的操作性知识。

诚然,品德结构的调节水平是通过个体外在的道德行为来表现的,所以,外部行为总是测评的重要维度。但由于人的道德行为是受意识控制的,动机是意识的集中指向,动机系统在调节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德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道德动机应当成为品德测评的重要维度。由于同样的外部行为可以受不同的内在动机驱使,行为表现只有与内在的动机状态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德性。

依据社会规范内化序列,道德动机分依从性、认同性与信奉性三种典型类型,品德建构便有依从性道德、认同性道德与信奉性道德三种水平。

第一,所谓依从性道德,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认识和情绪时,出于安全的需要,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它包括从众与服从,是品德建构的开始。依从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相分离的一种被动状态,个体迫于外部压力作出规范行为。但依从可使主体获得关于规范行为的执行经验,确立起遵从态度结构中的行为成分,为动机内化创造了条件。依从性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工具性与情境性等特点。

第二,所谓认同性道德,指思想与行为对规范的趋同,包括偶像认同或价值认同。认同的动机不是对权威或情境的直接或间接压力的屈从,而是对规范本身的认识与情感体验。认同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相统一的开始,个体消除内部情感或意义障碍,取得对规范的心理趋同,并自觉作出规范行为。认同是社会规范内化的关键,是自觉遵从态度确立的开端。认同性行为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等特点。

第三,所谓信奉性道德,指个体随着对规范认识的概括化与系统化,以及以规范体验的逐步累积与深化,最终形成一种价值信念作为个体规范行为的驱动力。所谓规范的价值信念,是人们对规范的伦理学意义的认识与体验上升为一种价值需要。信奉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高度融合的产物。信奉是对社会规范的最高接受水平,是认识与情感的结晶,是稳定而自觉的规范行为产生的内因。此时,作为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的品德结构已经建构完备,标志着外在于主体的规范要求已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信奉性行为具有高度自觉性、主动性与坚定性,尤其是面临困难时,也能始终如一。

上述三种品德建构水平在行为方式上都符合规范要求,但在行为的稳定性、持久性与自觉性上有差别,这是由动机水平的差异引起的。依从性道德是缺乏内在需要,迫于外部压力而作出的不自觉遵从行为;认同性道德是以初步的规范认同为基础而作出的自觉行为;而信奉性道德是以个体内在的道德信念为依据建立的自觉行为体系。这种以考察内在动机水平为重点的品德测评新视角,有可能将品德测评的科学化进程推进一步。据此,品德测评的具体内容应当涉及动机与行为两大系统,并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二是与社会规范相联系的情感体验;三是社会规范执行情况。前两项反映品德结构的动机系统状态,第三项反映品德结构的行为系统状态。

三、建构品德测评新体系

(一)现代品德测评新特点

品德测评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前者常常强调测评的诊断、管理功能;而后者则更多地强调测评的教育、发展功能。这也是传统测评与现代测评的分界线。现代品德测评具有下列特征。

1.发展性。

现代品德测评遵循“以发展性为主,诊断性为辅”的原则。学生正处在发展之中,品德测评的根本目的不是对学生的德性进行终极性的诊断、甄别与分类,而是为了使学生的德性向目标逼近。测评本身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评要有利于个体品德发展和社会道德提高。注重个体在测评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强化自我意识,以调动测评对象的积极性,是实现品德测评的最高目标。

2.主体性。

现代品德测评不同于以往的教育考核、检查,把分类、选拔、管理作为测评的主要目的。品德测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学生应当成为测评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品德测评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自己,评定别人,既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又可增强其自我教育能力。

3.生态性。

现代品德测评追求测评过程的生态性,以生动的德育现实为基础,追求在一种生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捕捉真实的德性信息,进行发展性的评价。这种测评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让学生能够在自然状态中真实地再现自我,并追求测评活动本身的教育发展功能。

(二)现代品德测评新理念

品德测评“生态—激励性”系统的构建,以两大测评理念为支柱,试图给传统德育评价注入新的活力。第一,回归测评的真实感。品德结构的核心是动机,没有对动机的探测和监控,测评就失去了灵魂。没有让被评者进入一种自然状态,测评就不可能达到真实的境界。为此,应采取测评指标内隐化技术,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第二,追求测评的激励性。品德测评强调以客观性为科学基础,同时更要强调其激励性。对于学生来说,测评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实现学生的德性培育,是高于一切的教育原则。品德测评的过程应当成为不断激励学生品德发展的历程。

(三)品德测评的生态环境构建

从个体社会行为的发生系统来分析,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发生的以品德结构为内在调节机制的适应性行为。一定的品德水平,表明了道德情境与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动机之间的确定关系。这使道德预测成为可能,也是品德测评可行性的客观基础。因而,对品德的考察需要结合一定的情境。道德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道德动机也是被一定的情境所触发。品德测评离不开道德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情境,主动引发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真实、完整地展示一个人的德性状态。营造测评的生态环境具有如下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将道德动机纳入测评系统。

品德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具有内隐性。但内在的品质总是要通过外在的行为得以表现的,这或许也是测评中人们特别关注行为表现的根本原因。抓住行为表现探测德性水平,一直是人们组织品德测评工作的基本思路。然而,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对行为考察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对行为背后的动机把握的准确性。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才能比较准确地解释他的行为。脱离背景的孤立行为是没有科学的道德意义可言的。因而,考察行为特征时,必须结合行为的背景、具体情境来探测行为动因。然而,动机是内隐最深的心理成分,难以捉摸。这使得品德测评具有很大的难度。行为主义只重视外界刺激对行为的制约作用,忽视或否定研究人的动机,这就无法正确解释、预测和评价人的行为。

在心理学上,动机指发动、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在具有特定目标的活动中,动机涉及活动的全部内在机制,包括能量的激活、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以及维持有组织的反应模式。动机是联结刺激和反应(行为)的中介变量,因而必须从可见的外部变量入手来确认动机这一内在变量,即从可测量的外显行为指标和可控制操纵的外部刺激条件这两个客观指标的联系中来考察动机的确定效应。只有这样,才能探明动机状态与刺激条件以及行为变化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较科学地评定个体的道德水平。

对动机测量的操作,首先需要向被试呈现各种道德情境,如移情性情境、道德两难情境以及各种诱因刺激情境等作为引发动机的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观测或问卷测查。如原苏联学者苏保茨基设计的挪球游戏情境,是测评学生在缺乏社会监督的情况下,能否依靠内部精神力量支持,抗拒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测验是这样安排的:发给学生一把小铲、一个罐子和一个装有若干小球的塑料桶。告诉学生如果能用小铲而不是用手把小球从桶中捞到罐子里去,就可获得糖果的奖励,然后主试就离开被试活动的场所。事实上发给被试的是一把无法捞球的小铲,所以倘若学生报告说用小铲把球从桶中捞到了罐子里,则表示被试有欺骗行为(即用手挪球而伪称是小铲挪球),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抵御不住糖果奖励的诱因。

对动机的测量常常需要构建一定的情境,笔者称这种测评为“生态化”测评。常用的生态测评方法有情境观察、情境问卷、情境判断等。

(1)情境观察法。

情境观察法是指创设一种道德情境,让被试置身其中,引发种种道德行为,进而对其进行道德评判的过程。

(2)情境问卷法。

首先假设一种道德情境,让被试想像如果自己处在其中会如何想、如何做,并以被试自陈方式加以表述,区别于情境观察中以行为作为直接的测量指标。

(3)情境判断法。

这类方法首先由主试陈述道德故事,让被试对其中的人物行为表明态度。最典型的是皮亚杰设计的道德两难问题。我国学者李伯黍教授等编制了上海地区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

2.回归品德测评的真实状态。

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品德测评中最为重要的问题。由于测评的真实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情境控制来实现的,因而真实性是与生态性相关的另一问题。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科学性的基础,是反映品德测评效度的最为重要的指标,离开了真实性就无从谈科学性。这就需要探讨品德测评的仿真系统。

品德测评仿真系统的营造,实际上是通过生态环境的建构,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现实活动之间的界线来实现的。对此可以有三种处理方式。

(1)测量指标隐性化。

采用测量动机内隐策略,将真实的测评指标掩盖起来,让被试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之中,以排除动机干扰,达到自然状态。如设计一项团体体育竞赛,看起来是测量体育竞技,实际上是测量团体的凝聚力。哈次霍恩和梅(Hartshone & May)设计的诚实测验,测验情境与儿童日常生活情境很相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品德调查。测试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在课堂里实施词汇、算术推理、句子完成等测验,将试卷收回后,复印一份;然后在下次上课时,将未批改的试卷连同标准答案一起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批改并打上分数;最后再将试卷收回,与复印的试卷对照,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修改答案以提高分数。

(2)以情绪作为背景指标。

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个体情绪情感体验的变化最真实地反映个体内心的触动程度,应当作为测量的重要参考信息。由于情绪情感常常伴有情不自禁地鼓掌、心跳加快、脸发红发热等躯体表现,因而其测量指标常以“躯体表现观察”与“心理感受报告”两项来反映。

(3)捕捉生态信息。

利用现实情境,选好行为的观测点,真实地反映生活中个体的德性状态。以下是几种可资借鉴的观测点。

第一,从“小节”上搜寻关键点行为。

人的行为在细节上最少雕凿,常常带有无意识性,是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是长期“修炼”而成的素养,也是无法伪装的。因而,通过观察细节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品德。比如,日本某企业选拔品德良好的员工是通过观察“说话声音大小”“吃饭快慢”“打扫厕所”三个指标来完成的。他们认为声音大的人往往自信,吃饭快的人办事效率高,打扫厕所干净的人一般能吃苦。这虽然是通过长期观察积累的经验,但体现了“于细微处见真情”的道理。

第二,在矛盾抉择中评判人。

品德结构作为个体社会行为调节系统,其品德水平是在情境抉择中表现的,尤其是在利益冲突中表现更为鲜明。正如皮亚杰道德认知学派以道德两难题,推测道德判断能力一样。观察矛盾情境中的个体价值选择是确立一个人品性的有效方式。

第三,寻找“灵敏度”指标。

经济学中用“恩格尔系统”来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它指个体用于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70%以上表示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上,60%表示脱贫,50%表示达到小康。品德测评中寻找灵敏度指标,即寻找反映品德本质或核心的特征指标。

品德结构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社会行为抉择系统。同情是个体亲和社会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移情能力表示个体的同情心易被唤醒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抗诱惑能力是个体道德意志的反应,是用理智把握自我,战胜不合理欲望,遵守道德规范的自律性程度。因而,我们有理由将移情性与抗诱惑性作为德性评定的灵敏度指标。

(四)品德测评的激励机制的营造

学校德育评价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为管理功能和教育功能。这两种功能取向必然导致评价体系建构的不同侧重点。以管理功能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评价的科学性以预测力的高低为标准,测评系统的核心是寻找有预测性的灵敏度指标。以教育功能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评价的科学性以发展性为标准,评价体系的建构应以营造激励机制为核心。笔者认为,围绕新基础教育的教育生命观,现代品德测评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逐步淡化管理功能,日益强化发展功能。这需要在测评的内容与方法上进行一系列改革,同伴激励法和自我反省法便是一种有效尝试。

1.激励性他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事实上,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努力提高道德水平的积极性。品德作为个体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其培育源于个体道德自尊感的唤醒与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要通往儿童的心灵,并不是经过一条洁净平坦的小路,教师只要在路上经常用心做拔除野草(根除恶习)的事;而是要经过一片道德品质幼苗的肥沃田野,教师要在路上像播种耕耘的庄稼人那样,十分小心地保护那些尚未茁壮的幼苗的柔弱根部和向着太阳生长的新叶。孩子身上美好的品质得到发展,恶习就会受到排挤,并在儿童不知不觉中消失。教育者如果仅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根除恶习”,那是培养不出坚定的道德信念的。每一个成长中的儿童都是向往进步、渴望为他人所接纳的,只有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儿童身上所有好的因素,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德性。

维果斯基曾说过,一个人是从别人那里看到自己的,个性是通过别人的反馈而成为现在的样子的。集体的认同是个体产生内在道德力量的最强大动力,这说明德育评价本身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能量。要使德育评价具有激励、扶植良好的德育幼苗的内在机制,就应强调道德他评以评他人的优点为主。这不仅能激起被评者的道德自尊感,更重要的是使评价者学会欣赏、接纳,体验敬佩、分享,孕育宽厚、豁达的心底。

2.反省性自评。

品德结构本质上是一种自律机制,德性的成长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品性的锤炼常常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监控的过程。孟子云:“知不足,才能知反也。”对于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不足与缺陷,最重要的是让其本人有“自知之明”,而并非要让别人明白,甚至在必要时,为保护儿童的道德自尊感,可以设法不让别人知道。故在道德评价上,应当建立自我反省机制来认识自己的不足。实践表明,让学生写“心理日记”,进行自我对话、自我剖析,可以强化自我意识,不失为一种反省性自评的实践形式。

参考文献

品德评定自我总结篇(7)

二、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评价的原则

⒈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实际情况,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合理。要抓住重点,突出特性。

⒉科学性原则:要用科学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分析学生的思想行为,总结学生的教育发展规律,防止片面性。

⒊教育性原则:操行等级要有正确的导向,要肯定优点和进步,指出缺点和努力的方向,鼓励上进。

三、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评价的方法

1、设计内容要全面,重点要突出。

(1)评价内容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为依据,还要符合学校制度规范、班级纪律等。

(2)评价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可结合学生学习情况、遵守纪律、文明诚信、安全、爱护公物、两课两操、卫生等学校生活的各方面进行评价。

(3)评价内容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还要适当灵活。对那些学生中存在问题严重、突出的方面要当作重点方面来考核、评价,而对那些一般性或问题不严重的方面,既要经常性考察,还要创新内容进行评价。

2、采用多元评价,各方兼顾。

(1)学生自评。要把评价内容变成学生的自主行动,光靠别人检查督促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制度、规范、纪律变成学生的实际行动,主要靠自觉,因而自评就摆在突出的位置了。只有自评,才能明确自己那些方面做得好,那些方面做得不够,做得不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内因才真正起作用。自评适宜每天晚上、每周末、每半学期、一学期期末都要进行。

(2)同学互评。“人不知自过”,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自己有时认识不到自己的过错。通过同学互评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且评价较全面,这样也可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民主意识。但学生互评不宜频繁,重点在周末、期中、期末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时采用。具体操作上,首先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进行互评,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今后发展的方向。同学互评可发挥集体效应,逐渐使学生有他律变为自律。

(3)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包括班主任评价和任课教师评价。任课教师一般采用描述性评价的方式,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鼓励;对发现的思想品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指出问题症结所在,及时给予纠正。

班主任评价可同时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百分制评价等方式。班主任平时可采用描述性评价,在周评比、月评比、学期评比时可采用百分制评价方式。根据已制定的思想品德评价细则,逐项对照,一一评分。这一评价要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的基础上进行,做得特别好的方面给予加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得不好的方面给予适当扣分,以作警示或提示。

(4)家长评价。家长评价是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环节。期中、期末设计评价量表对学生评价可多方面反映学生实际情况,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3、评价要有结果,重视正面引导。

(1)自评成绩好可鼓励适当的自我奖励(自我认为合适、满意的方式),成绩不好,可适当的惩罚自己。

(2)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思想品德的闪光点或问题,除及时鼓励或指正外,必须及时通报班主任,以作为定量评价的一项依据。

(3)班主任对班级定量评价中每周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并作为班级思想品德标兵上报学校教导处或政教处。

品德评定自我总结篇(8)

关键词

台湾地区;小学品德测评;核心价值

鲍金琳,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硕士研究生

品德测评是指对个体品德的测量与评价。它作为了解品德教育成效的方法,有助于教师依据测评结果更好地调整教育活动,实现品德教育的优化与持续发展。自2004年我国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品德促进方案》以来,台湾地区的品德教育工作就围绕着核心价值与行为准则的建构与实践开展。截至目前,台湾地区设立的核心价值共有30项,内容主要涵盖了中华儒家思想、西方伦理原则、台湾本土美德以及企业界关心的就业力四大方面。[1]了解学生在核心价值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等方面的学习情况,进而改善下一阶段的品德教育工作,成为台湾地区小学品德测评的重要目标。[2]本文通过分评当前台湾地区小学品德测评的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大陆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测评提出一些建议。

一、台湾地区小学品德测评特色

台湾地区小学品德测评工作主要分为形成性测评和总结性测评两大类。形成性测评主要通过品德联络簿、行为检核表、档案记录、服务学习记录卡、轶事记录、品德学习单等方法开展,而总结性测评则以每学期末的成绩报告单为依托展开。此外,有些学校还会统计分析学生中途辍学、上学迟到、在校意外受伤人次,以及违反校规情形、全年学习综合竞赛成绩、拾金不昧行为等,进行前后比较,以了解学生品德进步状况。也有一些学校在学期末制定品德教育回馈表,学生和家长各一份,为了解品德教育教学改进作参考。综合分析这些测评方式方法,我们可以发现台湾地区小学品德测评的特色。

(一)测评以核心价值为准绳

以核心价值为准绳开展测评是台湾地区小学品德测评的重要特色。当前,台湾地区小学确立的核心价值从三个到六个不等,每一个核心价值都附有简洁易行的行为准则,作为老师、家长对学生以及学生对学生品德行为表现进行评估的重要参考。这些行为准则在制定上遵循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要求由低至高,由简至繁。学生参照这些标准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表现,把握努力的方向;教师参照这些标准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这种测评不追求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而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将自己现在的品德行为表现与过去相比较,逐步提高学生的品德行为。以行为检核表为例,每一份检核表上都印有核心价值的具体行为准则,让学生和家长对照检核项目按照五分制的标准对学生行为进行评价。同时,检核表上还设有家长回馈一栏供亲师交流。见表1。

(二)测评主体和场所多元

一方面,台湾地区小学品德测评的开展囊括了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机构等多个主体,从不同角度测量与评价学生品德行为状况,增加了测评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另一方面,测评兼顾学生在学校、家庭、社区和公共机构等多个场所的表现,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状态。以服务学习记录卡为例,记录卡内容包括机构负责人的评议,服务学习的内容摘要、心得与反思,服务照片或相关证明几个部分。其中,机构负责人的评议和学生的心得与反思是品德测评的主要内容。台湾地区小学生常见的服务机构包括校园、社区和公共机构,因此学校的教职工、社区以及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是品德测评的主体。其他的测评手段,如行为检核表,主要检核学生在家庭的行为表现,以学生自己和家长为测评主体;档案记录和轶事记录,以及定期开展的选拔并表扬在校于不同核心价值上表现突出的品德模范生,都以班主任为测评主体。

(三)测评注重多方沟通

品德测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在于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教师及时地将学生的品德情况反馈给学生本人和家长,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改善。台湾地区小学品德测评工作对家校之间的沟通、师生间的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非常重视。例如,新北市以品德联络簿作为沟通载体。品德联络簿一日一填,内容包括孩子功课内容以及次日应携带物品要求、亲师交流栏、生活实践检查(主要是核心价值践行情况的检查)、学生的品德行为分享、品德小故事分享等。联络簿上的“亲师留言板”为教师与家长每日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渠道;联络簿上的“亲子共读品德小故事”供家长和学生一同交流学习学校当期的核心价值;“教师爱的叮咛”主要传达教师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品德教育实践”“分享本周自己做到有关XX(某一核心价值)的事情”综合体现了师生沟通、家校沟通、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功能。其他如行为检核表、期末成绩报告单、品德教育回馈表等也体现了三方沟通的功能。

(四)测评重视对日常表现的考察

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在2012年的《小学及中学学生成绩评量准则》指出,品德项目应纳入日常测评,测评的时机应当兼顾平时和定期。[3]在平时的测评中,品德联络簿和行为检核表属于常规性测评;轶事记录属于随机性测评,由班主任记录学生的品德行为事件,并对行为进行简要评价。这些都是对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表现进行考察。在期末的成绩报告单中,学生的品德测评主要归在“日常生活表现“一栏,多是从“日常行为表现、团体活动表现、公共服务、校内外特殊表现、奖惩情况、出席记录”六方面进行测评。测评方式分为等第评定和班主任评语两类。教师在测评中以鼓励为主,侧重对学生努力程度的肯定而非行为表现好坏的描述。见表2。

二、台湾小学品德测评存在的问题

(一)品德测评的诊断功能没有很好发挥

总体而言,台湾地区小学品德测评能够体现教授学生正确行为准则,引导学生朝正确方向努力,选拔品德行为优秀学生的目的,但品德测评的诊断功能没有很好发挥,即不清楚学生品德学习的困难所在,不知道学生品德表现是否有进步。如桃园县山东小学,目前仅用选拔“品格之星”方式开展品德测评,这就无法全面了解学生品德实践具体情况,也无法达到向学生和家长沟通学生品德学习情况,从而改善品德教育的目标。

(二)品德测评考察的内容不全面

台湾地区小学品德测评虽然看似涵盖了品德认知、品德情感与品德行为三个层面,但实际上仍偏重对行为表现的测评,至于学生在道德认知上是否切实了解道德价值,能否根据具体的情境作出道德决定,在道德情感上是否真的乐于接受核心价值,是否怀有践行核心价值的责任感,以及是否愿意对不合理的行为进行改善,诸如此类的内容都无法获知。另外,期末成绩报告单里也缺少对品德核心价值的叙述。

(三)品德测评的方法不够多元

台湾地区小学品德测评方法可归为观察法、自评法、了解法三类。品德联络簿、行为检核表和档案记录属于观察法和自评法,品德学习单或可归为了解法。这些方法多限于对学生行为表现层面和认知层面进行考量,而对于可以获知学生内在真实想法的访谈法、情境测验法,以及同学之间的互评法没有很好地采用。总体而言,台湾地区小学品德测评所选用的方法偏重主观的质性研究,缺少客观的量化测评。

三、台湾地区小学品德测评对大陆

德育工作的启示

(一)瞄准测评目的,发挥育人功能

台湾地区比较注重发挥品德测评的教育功能,注重测评过程中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和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测评为改善德育工作而服务。大陆在注重发挥品德测评为诸如学生的日常管理、奖惩评定、升学保送等提供依据外,也不能忽略测评的教育功能,为改善德育工作,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服务。品德测评工作应坚持激励性测评为主,管理性测评为辅;加强学生纵向表现的测评以及家校、师生等的沟通,使品德测评发挥育人的作用。

(二)拓展测评主体,丰富测评内容

测评主体的多元有助于从多角度去考察学生的品德状况,提高品德测评的效度和信度。台湾地区小学品德测评工作主体十分多元,涵盖了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自己、同学、家长、社会机构等众多人物和机构,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品德实际。大陆小学品德测评通常以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自己、同学为主,缺少对学生校外情况的考评。大陆学生品德测评应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沟通协作,增强品德测评的多样性。品德测评内容应兼顾品德认知、品德情感与品德行为三方面内容,偏废其中任何一方面,德育的实效都会受到影响。我们尤其要填补情感层面测评的空白,加强对学生的同理心、自尊感、自我控制等内容的测评。

(三)强化过程测评,善用多元方法

学生的品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品德测评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坚持随机性测评与常规性测评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台湾地区小学对学生日常表现考察的重视值得学习和借鉴。大陆的品德测评工作除了常规的思想品德课程成绩考查和期末的思想品德测评,对于学生日常出现的品德问题也应关注。在测评方法上,大陆小学主要采用评语法、等第评定法、计分法、综合评判法。[4]这些在性质上属于静态评价,缺少动态评价;在内容上侧重对学生品德行为的评价,缺少对品德认知和品德情感的评价;在形式上用笼统的言语和量化的分数反映学生的品德,淹没了学生的品德个性。品德测评方法应当追求多元化,既要增加对情感层面测评的方法,如访谈法、情景测验法等,也要增加动态测评方法,如轶事记录。

参考文献:

[1]台湾教育主管部门.1998年度各县市制定品德核心价值与行为准则一览表[EB/OL].[2009-12-07].http://jweb.kl.edu.tw/.../6672_6626_98.

品德评定自我总结篇(9)

一、人工神经网络概念及特点

人工神经网络是指用大量的简单计算单元(即神经元)构成的非线性系统,它在一定程度和层次上模仿了人脑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存储机检索功能,因而具有学习、记忆和计算等智能处理功能。由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非线性无限逼近的性能,在自动控制、信息处理以及管理领域已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数量评价方法,具有非线性、动态性、自适应、综合推理等特点,这些特征与由旅游、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与人类的生存环境组成的旅游竞争力系统所具有非线性、动态性、综合性等特征是吻合的。数据量越大,所建立的网络就更能反映输入、输出向量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所有运算和判断都建立在数据本身之上,相对于传统的数量评价方法来说,需要基于专家的经验、学识、价值观之上的主观判断较少,能够全面客观的反映旅游竞争力各项指标的变化特征。而且人工神经网络具有非线性无限逼近的性能,能够精确地模拟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系统,具有较强的客观真实性。同时,还可以结合控制理论来反馈调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系统,优化评价结果。可以说人工神经网络这种评价方法与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具有天然融合性。

二、基于BP网络的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

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由于具有非线性逼近能力,在旅游领域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运用,本文借鉴相关学科对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到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当中。本文选取了人工神经网络中应用较为广泛、成熟的部分――BP网络作为模型,借助MATLAB软件来实现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系统的模拟仿真。

(一)BP网络结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包含一个输出层和一个输入层、一个或多个隐含层。隐含层的变换函数一般为非线性函数,如S型函数或双曲正切函数。输出层的变换函数可以是非线性的,也可以是线性的,由输入、输出映射关系的需要而定。多层前向神经网络能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在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本文采用具有多输入多输出单元的三层BP神经网络,其结构和反传学习过程原理。(图1)

1、多层网络结构,多层BP网络不仅有输入节点、输出节点,而且有一层或多层隐节点。

2、传递函数一般为(0,1)S型函数:

(3)误差函数,对p个样本误差计算公式为:

(二)网络的训练。样本的输入和输出必须进行规一化处理,使规一化以后的样本均值为零,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的每一个分量的取值范围都是(-1,1)。经预处理的样本数据加载到BP网络后,即可选取一定的训练参数对其进行训练和学习。由模拟结果输出图来分析判断训练好的BP网络能否较好地拟合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系统。检验合格后,可用于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三、承德旅游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本文研究了如何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承德市旅游竞争力分析,借鉴国内外有关参考资料,并考虑资料和数据的可收集性和具体实施过程的可操作性,确定承德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模拟系统的评价因子和输入、输出变量。(表1)

选取承德1995~2004年的相关历史数据作为仿真数据,运用BP网络模型,通过计算得到承德旅游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表2、表3)

将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的评价结果与2004年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得出承德旅游竞争力的发展方向。

对于提升旅游竞争力来说,承德应该优先发展海外旅游者人数x1、旅游外汇收入总额y1、农村人均纯收入x4、铁路客运量x7、邮电业务总量x9、客运总量y4、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x11、国民生产总值y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y6、科技活动经费x12、报纸覆盖率x15、林地面积x17、实际利用外资总额x19;适度发展国内旅游总人数x2、国内旅游总收入y2、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x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y3、星级饭店数x5、公路客运量x8、第三产业主导性x10、城市化水平x14、就业人员数量y7、森林覆盖率y8、资本开放度x18、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y9;限制住宿企业数x6、总人口x13、耕地面积x16的无序增长。

四、承德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

根据以上结果分析,结合承德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承德旅游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品德评定自我总结篇(10)

教学评价就是评价者对授课教师教学的过程及课堂下的效果,根据授课者教学目的的达成度和教学原则的实施度的完成情况,利用多种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学生变化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及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多方面的评定,从而给授课教师提供信息,帮助其改进教学。教学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被评价对象作出了某种资格证明。

要想汲取他人所长,从他人的教学评价中获益,那么自身对教学评价就应该有所认识。而这种先决条件是自身对品德课的教学评价内容有所了解。那么,评价一堂品德课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或者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去接受评价者的诚恳意见与建议呢?思索良久,我认为评价一堂品德课是否优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评价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规定:一堂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划分为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三个层面。三者之间呈现的是一种梯度向上的态势。也就是说对学生的要求是层层上升,而不是平行无坡度的。假如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那就像给执教者点亮了一盏明灯,使这堂课有了清晰的方向指引。所以,我们在对一堂课进行评价时,首先关注的就应该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不同也就直接导致了教学环节安排的差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结合本课特点及大纲对一年级学生的教育要求,才能突出其教学目标的重点,上出具有学生年龄特色的课。

二、评价教学重点难点是否准确

教学重点是一堂课的灵魂,在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一堂课的核心。它能带动全面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难点是指教学中学生由于受到现有知识基础、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限制而不容易认知和理解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它在一堂课中往往扮演一根难啃的肉骨头角色,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尝到骨髓的精华。所以,执教者在设计时,必须斟酌思量,抓住课堂的重难点。

三、评价教材资源利用是否合理

本着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的题材上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我们除了利用好课本上的教育资源外,还应围绕教学目标积极挖掘新的教育资源。如,《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

此,品德课在教学设计上本着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通过创设不同方面的“情境感受”,来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学习快乐。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合理利用教材资源。现在的品德课堂要求教师在教材与儿童生活之间建立“情境感受”,创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儿童进入或重新进入自己真实的生活,进行有意的观察、感受、体验、分析与反思。借助活动,淡化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的界线,还原现实生活,创设“情境感受”,引导学生关注与创造自己的生活,让教学变得真实而有效。

四、评价教学过程是否最优化

同样的教材资源如果组合不同,那么起到的效果可能会大相

径庭。品德课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个促进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这种过程需要优化的教学过程来实现。那么,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呢?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环节应该遵循小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所以,教学过程应是“激趣导入―学文明理―激情深化―拓展导行过程”的有机统一。这样就能使教学思路明晰、一脉相承,就能使教学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联结顺畅,就能使教学结构完整,有明确的教学环节,形成教学高潮。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参与面和手段的相配合,追求最优的教学效果。

总之,要上好一堂品德课,让品德教学发挥它的最大作用,使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最大的提高,教师就一定要认真做好品德课的评价工作,不管是自我评价还是他人评价。通过教学评价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而使自身的教学水平一步一步踏上新的台阶。只有我们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品德课堂才会焕发出生机,我们的学生才能接受一次次纯净的教育,思想品质得到不断的提

高与升华。

参考文献:

上一篇: 采购活动工作经验总结 下一篇: 大学生心理班会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