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知识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18 16:12:33

影视文学知识点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1)

一、影视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国的教学方法,大部分是教师完全占具课堂时间,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较少。这不是说学生在课下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而是说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探讨的时间较少。因为在课堂中,教师没有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来讨论。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并且学习的积极性逐渐下降。因此,教师应为学生留出充足的讨论时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中,教师要多利用影视资源为学生教学,让学生在影视视频中增加历史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就让学生在课前把该知识点预习一遍,初步掌握该知识点。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进行预习,如该知识点的基本框架;该知识点的真正含义。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预习,可以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点的了解程度。同时,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把重难点划出来。教师在课堂中分析该知识点时,学生要做好笔记,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影视资源为学生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学目标。[1]

二、影视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历史画面

历史学习,重要是要让学生身临其境。也就是说学生想要把历史学好,教师就要把学生引入到情景当中,让学生体会历史画面带来的视觉冲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放映关于历史知识的视频或者图片,把知识用画面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分析知识点,利用多媒体技术把静态的内容变成动态的内容。同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技术把知识点环环相扣,把知识点完美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为学生分析《三大战役》的知识点时,该知识点就是为学生讲述解放战争后期的三次重要战役。教师就可利用影视资源来辅助教学,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分析该知识点,把关于该知识点的视频为学生放映出来,让学生观看。教师在找这些视频时,要尽量找画质好的视频,以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到其中,切身体会画面带来的冲击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分析该知识的重点,让学生做笔记,便于学生在课下复习巩固,提高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以画面的形式为学生展示知识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学习欲望,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三、利用资源优势,重现历史内容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2)

引言

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是指学生先自主学习知识,而传统的课堂成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场所,利用课堂进行答疑解惑,内化知识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艺术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并不是很好,词汇量也还有很大上升空间,甚至有些基本的语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这表明对他们而言,课堂的有限时间能够学习并真正掌握的知识很有限。翻转课堂的引入,对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帮助,也符合国家对高校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翻转课堂的特点与优势

翻转课堂最开始由美国的化学老师JonathanBergmann和AaronSams采用,并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进行推广。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前给学生提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小视频,要求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进行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对不懂的知识点进行记载,便于利用课堂解答疑惑,相互交流。学生从传统课堂中被动学习者转化为主动学习者,教师从知识讲解者和课堂管理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和指导者。翻转课堂的优势显而易见。首先,学生可以自行安排自主学习时间,无限回放知识重难点,将自己的学习效率最大化。其次,对于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最后,利用翻转课堂,可以把课堂有限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

二、《英语影视剧本选读》的课程特点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3)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大屏幕投影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其图、文、声、情并茂,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以及虚拟现实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和青睐。一幅幅或动或静的画面辅以优美的配音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热情,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小学语文以其重要的地位和丰富多彩的内涵,使得它在应用大屏幕投影方面更为迫切。

一、小学语文大屏幕投影教学应用研究的理论基础

1.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根据皮亚杰学派的儿童心理发展观,小学阶段的儿童(7~12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尽管此阶段的儿童思维已不再受感知动作或表象调节,但仍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是在大量接触感性的语文材料、参加感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语文的。

2.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语文学习的规律来看,依据教材,让学生经历一个从语言文字―思想内容、思想感情―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3.视觉认知心理学基础

视觉认知心理学研究视觉信息的传递如何引起观者的注意、思维、知觉、记忆等,研究对象是人的视觉的信息处理过程。

(1)信息加工的心理学基础。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构成了视知觉信息加工的上下文关系。在知觉某一对象时,外部信息与学习者的知识经验发生联系时才有意义,与该对象有关的认知结构会成为视知觉信息加工的上下文关系。在设计投影画面时,应充分考虑画面内容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

(2)视觉信息呈现所依据的原则

①最短距离原则。人们在观察事物时往往会把互相靠近的物体感知成一个整体,如果把视觉信息按空间距离分成组,使之形成一个良好的格式塔,则可缩短感知时间,提高信息的感知效率。

②类似原则。相互类似的部分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③突出主体原则。图形与背景的反差愈大,图形越突出,越容易被感知。突出主体时要充分利用大小、明暗、色调、形状、线条、虚实和动静的对比以突出主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缩短感知时间、增强记忆。

④合理简化原则。人的心理总是遵循简化原则进行信息加工的,因此,在进行画面设计时抓住事物主要的、本质的特征而省略某些非本质的次要的细节,使之简单明确,对于感知和理解都是有好处的。

⑤按视觉习惯安排画面的信息分布。人们长期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的观看习惯,使得对画面各部分的观察频度有不同的数值。在画面设计时应遵循视觉习惯,将重点内容安排在观看频度高的区域,次要的内容安排在频度低的区域。

二、大屏幕投影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通过大屏幕让学生观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大屏幕投影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封闭式的教学状态,通过丰富的视觉素材,将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重现文字描述的景象。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联想、想象能力,拓宽思维空间

大屏幕投影可以使学生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有效信息的接收量。这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

笔者以《菜园里》一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为例,具体介绍大屏幕投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三、大屏幕投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1.《菜园里》教学设计方案

《菜园里》是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识字(二)中的第3课。本课有9个词语(茄子、萝卜、卷心菜、辣椒、黄瓜、南瓜、豆角、西红柿、白菜),1首儿歌和1幅彩图。词语是菜园里9种蔬菜的名称。儿歌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其中6种蔬菜的特点。彩图描绘的是菜园的一派丰收景象。

2.教学实施过程

(1)预备阶段:情境导入,揭示课题。投影展示9种蔬菜的图片,创设出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激发兴趣,并引入主题,指名让学生一一说出它们的名字。为使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这些图片,应运用色调和线条简洁、单纯的背景来突出主体。当学生看到栩栩如生的画面时,仿佛感到这些蔬菜此时就摆在他们的面前。

(2)提示阶段:激发兴趣,学词识字。投影展示词语以及拼音。点击相应蔬菜的名称出现该蔬菜的图片或视频,这样学生结合图片或视频认知字词,使之更具体形象。同时学生借助图片和生字上的拼音自由读屏幕上的词语。

(3)比较阶段:指导方法,自主识字。投影展示生字,并根据汉字特点教学生自主选择识字方法。①“加一加”法:“采”字加上一个“草字头”就是“菜”;“口”字里面加一个“元”就是菜园的“园”。②“减一减”法:“卜”是“下”去掉上面的一横。此外,投影播放“心”“风”书写的Flas,引导观察新笔画“卧钩”和“横斜钩”以及笔画顺序。

(4)总结阶段:自读儿歌,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5)应用阶段:拓展延伸,自主识字。请学生课后跟家人去菜市场、菜园里认识更多的蔬菜,并用彩笔把新认识的蔬菜画下来,再写上它们的名称。学生识字的载体不仅仅是教材。生活是学生课外自主识字的源头活水。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要拓展学生的识字空间,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大屏幕投影的建议

有了大屏幕投影,教师授课的手段更先进,教学内容更丰富有趣、更准确,信息量更大、更流畅。但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课堂中恰当运用大屏幕投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投影课件的形式一定要准确反映教学内容,做到内容、形式的统一。

2.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投影画面设计的色彩、字体、字号来把握小孩子的兴趣、注意力。

3.充分利用大屏幕集图、文、像、动画于一身的特点以及形象、生动等优势,更好地发挥大屏幕投影这一视觉媒体的价值。

参考文献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4)

辽宁大学初创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建校之初即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58年9月15日,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和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辽宁大学,朱德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55人,其中教授281人、副教授476人,博士生导师9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双聘院士1人。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8个,其中设有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JM(法律硕士)、MTCSOL(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FA(艺术硕士)等2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法学、化学和统计学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具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6个,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和金融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省重点一级学科;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辽宁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校有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2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教学实验平台、6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截止2014年4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近2万人,研究生7000余人,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

学校现有校舍建筑面积64.45万平方米,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室)28个,实习基地12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564万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完善,图书馆总面积达4.2万平方米,馆藏文献277.5万册,其中珍本、善本书300余种,被联合国出版部指定为联合国文献收藏图书馆,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校设有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珍藏2000余件文物和1.6万多号生物标本。校园网是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的组成部分,已成为沈阳北部大学区域节点。

自建校以来,辽宁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各类学生15万余人,为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94个国家培养长期留学生8000余人,短期留学生3000余人。学校分别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精心打造的孔子学院品牌跨越亚、欧、非三大洲,国际化办学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面对21世纪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要求,辽宁大学秉承“明德精学、笃行致强”的校训精神,力争经过全体辽大人的扎实工作,早日把辽宁大学建设成为人才培养质量上乘、学科建设特色鲜明,整体办学实力国内先进、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二、艺术类专业介绍

2015年我校艺术类共有艺术设计学、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数码影视制作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摄影、表演、表演(民间艺术表演方向)、表演(民间器乐方向)、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10个专业(含方向)招生。

艺术设计学

本专业以传统造型艺术为基础。能够掌握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懂得一定的管理知识,具备为企事业进行整体策划、创意与设计的能力。主要课程:设计管理学、设计概论、展示设计、计算机平面与三维设计、标志设计、创意广告、CI设计、多媒体动画设计、艺术概论、艺术鉴赏、表现技法等。

广播电视编导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适合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及电视节目编导、制作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传播学、艺术学概论、电视艺术概论、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摄像技术、照明技术、电视节目策划、电视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等。

广播电视编导(数码影视制作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数码影视制作领域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具备丰富的文化艺术知识,适合在电视台、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以及其它视频制作领域从事动画设计与制作、影视特效与包装、网页设计等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传播学、艺术学概论、动画创意与制作、影视策划与制作、电视摄像、剪辑技术、影视特效、影视照明、导演基础、编剧理论、电视广告等。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适合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它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主要课程: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文艺作品演播、播音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

摄影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图片摄影、电视摄像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具有专业水准的摄影、摄像技巧与技能,适合从事专业图片摄影、电视摄像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艺术学概论、摄影光学、色彩与构图、暗房技术、摄像技术、数码技术、人像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影像编辑艺术等。

表演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和表演理论知识、塑造人物形象的表演技能和具有个性化创作意识的影视、戏剧表演方面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表演基础、表演技巧、台词、形体、声乐、经典戏剧赏析、表演理论、艺术概论等。

表演(民间艺术表演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和表演理论知识,在表演上力求艺术性与生活性相结合、地域性与民族性相统一,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表演基础、台词、民族舞、民间舞与技巧、唱腔、乐理、声乐、剧目等。

表演(民间器乐方向)(类别:弦乐、管乐、弹拨乐、打击乐)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音乐表演理论知识,专业的独奏、重奏、合奏能力,适应“新民乐”等现代演奏需要的艺术人才。专业课程:独奏、重奏、合奏、乐曲改编。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赏析、艺术概论、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形体、声乐。

戏剧影视导演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导演理论知识和导演、创作技能的影视导演方面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表演基础、英语、舞台导演元素、台词、导演理论、舞台美术、经典作品赏析、影视剧作、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影视导演创作等。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5)

摘要:當前,影视教育作为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重要补充,已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影视教育融入义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的实际落地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小学关于影视教学开展的形式和内容,简要分析当前小学开展影视教育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旨在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共勉。

关键词:影视教育问题对策

一、小学影视教育的问题分析

笔者以“影视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平台进行搜索,近三年与小学影视教育有关的论文共9篇,虽然文章数量不多,但结合我校影视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还是能从中发现和总结出现阶段小学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和思考影视教育在小学阶段开展的问题与建议有着指导性价值。

1.影视教育多以“第二课堂”为主,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

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每周社团时间为每周二、四下午四点十分至五点半,有时还会因为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无法上课,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持续性学习,学习的深度也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同时,在与部分指导教师的交流过程发现,“教材”的缺乏也是阻碍影视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对于小学阶段的影视教育而言,现有的优质影视教材乏善可陈,更不必说完整的课程体系。

2.教师对影视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

笔者在前期的课题研究中曾经对学校部分教师,包括影视社团教师做过一次访谈,通过访谈可以得知教师对影视教育的认知存在很大的片面性,总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教师认为影视教育只能作为正常学校教育的辅助手段,例如,语文课上根据课本知识改编的舞台剧,英语课上的情景剧等。第二,有的老师认为影视教育就是向学生播放电影,动画片,纪录片、学习视频等一些简单且肤浅的教育过程。第三,一些专业社团的老师在平时训练学生的时候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他们认为影视教育应该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影视制作能力,而对学生的艺术欣赏、艺术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有所忽视,甚至是完全放弃,这也是很多学校专业社团教师在影视认知上存在的一个误区。

3.影视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大多数从事影视教育的一线教师都没有受过系统的影视知识学习,存在大量的其他学科教师“客串”影视社团教师的情况。例如,语文老师担任“校园课本剧”社团、“小主持人”社团、“诵演社”等社团辅导教师,音乐老师担任“形体表演”“影视配音”等社团辅导教师,科学老师

担任“道具制作”社团等辅导教师,还有一些教师开设的社团纯属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性不强。

二、小学影视教育的对策

1.加强“第一课堂”学习,构建实效影视教育课程体系

所谓实效,即开设的影视课程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例如,可以将小学阶段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对于初级的一、二年级学生可以开设“形体训练”和“影视配音”课程,通过“形体训练”达到训练学生的形体仪态和简单表演的效果,而“影视配音”则可以让学生对影片中各种声音进行简单的了解和模拟训练。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开设“影视欣赏”和“人物形象设计”等相关课程,三、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思维期,也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以上两门课的开设可以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内涵的挖掘和欣赏,对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人物形象设计”则可以训练学生在色彩和造型方面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具体的实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色彩搭配的认知和理解。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开设“摄影基础”和“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课程,此年龄段学生认知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较之前都有很大的提升,“摄影基础”和“后期制作”相辅相成,可以让学生了解影视作品拍摄的过程、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后期制作软件对拍摄的素材进行拼接和加工,直到完整作品的形成,从而加深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理解。

2.拓宽师生交流渠道,夯实影视教育师资力量

目前大多数学校对于教师培训多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而且还是选择性的“走出去”,尤其对于一些收费的活动会慎之又慎。面对这样的困境,笔者认为,如果条件允许,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多组织一些影视教育的交流和相关的培训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能力,特别是对影视教育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各学校领导的重视,这对学校影视教育的开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除了“走出去”,笔者认为还需要适当的“请进来”,可以请一些影视教育开展的较好学校的教师来校进行经验分享,加强校级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扬长避短。此外可以邀请一些影视专家、学者、有条件还可以邀请一些名演员、名导演等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或进行师生培训,这是能够提升学生影视素养最便捷的方法之一,提升学生对影视的认识,增强他们对学习影视的兴趣。如果能对口帮扶学校的加入,效果自然会更好。

最后笔者认为,伴随“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兴起,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师生的影视素养。

总结

就目前阶段而言,中小学开展影视教育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更显得更有研究的价值。本文所提到的问题与对策也只是笔者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同行们更多的思考。

影视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综合大学与艺术院校影视教育模式比较三题论文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影视教育蓬勃发展,开办影视相关专业的院校迅速增加。除了老牌的影视专业院校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外,不少其他的艺术院校如南京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也纷至沓来,许多综合性大学更是蜂拥而至。由于各个院校的基础、传统、优势及定位的差异,许多院校的影视教育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综合性大学的影视教育模式同专业艺术院校如专业美术院校的就不尽相同。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拥有博士学科授权点,是一所典型的综合性大学,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湖北美术学院也是一所湖北省属院校,全国八大专业美院之一,办学历史悠久,学术传统深厚,拥有硕士学科授权点,是一所典型的专业美术院校,在美术界具有较高的地位。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主要集中在影视摄影与制作、艺术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专业,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主要集中于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专业。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宏观比较它们本科影视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学理性与艺术性

众所周知,中国近现代大学的理念与体制受西欧或苏俄近现代大学的影响。近现代以来,大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使命,一般都可以概括为探求新知、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而支撑大学使命的两大基石是钻研学术和崇尚理性。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这些思想和观念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显然,创建于1931年的湖北大学和1919年的湖北美术学院也是如此,都或多或少受其浸润。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学理化。所谓学理化,即学术化和理性化。学术化指的是知识的探究、获取、积累、传授和运用。在探索学术的过程中,概念、理论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不断地发展、丰富和完善,从而形成某一学科某一层次的学术体系。这一层次的学术体系既可以往上发展构建更高层次的学科学术体系,也可以往下细分衍生为学科学术体系。理性是一种归纳或演绎的逻辑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其根本是一种科学精神。理性化就是科学化。理性具有自觉性、被引发性、可预期性和稳定性等特征。[1]学理化一直是大学象牙塔恪守的重要原则。

湖北大学在尚未创办影视相关专业之前,就已经在艺术、中文和教育等学科专业开设有关影视的课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影视学科的发展,湖北大学在其艺术学院下相继开设了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等影视相关专业。其实一直以来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希望同该校的其他学科专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彰显自身的学科特色,追求艺术,推崇感性。同时由于湖北大学强大的学术气场、统一的管理体制以及学科自身的发展,该校的影视方向专业也逐渐为传统的学科体系所同化,逐渐成为人文社科体系的一部分,同时根据该校的自身情况以及硬件条件,最后不得不采用所谓的“文化课”学科专业确立的培养目标、教育方法、管理模式和评价尺度,变得愈来愈学术化理论化。

在这种大背景下,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相当重视理论基础的教学与研究,注重学生影视理论的素养和学术规范的养成。“理论乃根本,乃原则。根本定,原则立,自能左右逢源,自由肆应。方法则随事而变,难以隅反也。”[2]该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提出:“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的艺术素养和复合型知识,具备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系统掌握影视学科的理论、知识、技能,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适应当代社会影视发展需要,并具备一定研究能力,能继续攻读相关领域的硕士、博士学位的优秀影视艺术人才。”[3]在课程设置上,该专业专门开设了多学时的电影理论、中外影史、影视剧作和影视鉴赏等理论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反省思辨、创造创新和学术写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上,多以理论讲授、影视观摩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为主。在知识考核上,多以闭卷考试和论文写作为主。在招生上,既招录文史类、理工类考生,也招收美术类学生,对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高。毕业之际,学生不仅要求展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而且必须提交一份学术论文或报告。最为重要的是,正如对其他院系的老师一样,湖北大学对其影视专业的老师也制定了严格而细致的科研考核标准。在这种指挥棒下,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强调学术研究、注重理论教学也就不足为奇。当然,我们对理论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狭隘。正如钱学森所认为的那样,一个成熟的学科一般要由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和应用理论三部分构成,影视学的理论也是多种多样的。

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发轫于1997年筹办的动画专业。影像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以及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影视相关相继成立,它们主要分布在动画学院和设计系。由于学科特点,湖北美术学院一直以来致力于专业美术教学与创作,追寻的是一种艺术至臻,不拘一格。即使在学科发展和评价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在不少湖北美术学院师生观念里面,所谓的学术就是画画,就是艺术创作。他们无感于理论,崇尚感性,甚至主张“正像信仰的时代要受到理性的审判一样,现在,理性的时代要接受感情的审判”[4]。这种办学理念和学术风气也浸润到了其影视教育。当然这并不是说湖美不重视学理研究,而是说他们更偏重于感性艺术性。

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摄影与制作、影像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赫然地写着——要造就“具有创造性的(影视)艺术家”[5]。在课程设置上,虽然也有影视理论课程,如影视摄影与制作的《中外影史》和《电影理论》等,但相对而言这些理论课程数量少,课时量低,且多为专业选修;而专业艺术课程数量多,课时量大,皆为必修,旨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影视艺术创作能力。在具体教学上,湖美的影视专业倾向于工作室导师制,让教师牵头组建教学创作团队,以影视创作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为主,辅之以理论讲授、影视观摩和小组讨论。在知识考核上,甚少闭卷考试和论文写作多以提交创作的影视艺术作品为主,并鼓励那种實验性艺术性的作品。在招生上,该校的影视专业学生都是美术类考生,经过了艺考的激烈选拔,对专业课成绩要求较高,而文化类成绩较低。毕业时,影视专业学生的毕业影视作品才是重中之重,而论文或报告要求相对较低。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为了鼓励广大教师艺术创作的积极性,湖北美术学院对教师的科研考核相对宽松,老师参展的影视艺术作品或展览,皆可换算为科研工作量,甚至予以重奖。在这种氛围下,影视专业广大师生看重艺术创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哈罗和克拉斯沃尔曾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们认为,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6]按照他们的知识分类理论,显然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越来越侧重于认知领域的知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后两个领域的观照;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则强调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中的感性、艺术和技能学习,疏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都是有所偏颇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有助于观照湖北大学和湖美的影视教育异同。他认为人有七种智能,即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7]一个人的这些智能只有和谐平衡发展,他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长。但当今理性化的技术社会往往偏向于前两种智能,而忽视其他智能,这给个人及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当然,忽视前两种智能的教育也是失之偏颇的,甚至是愚蠢的。

二、综合性与专业性

在影视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各校影视专业因校制宜,依托各自的办学基础和优势进行合理定位彰显特色,方是明智之举。显然,湖北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在这方面也有所作为,可圈可点。事实上,影视学科是一个交叉性学科,表现出典型的综合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影视学科的专业性也相当强,需要接受系统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体现了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从许多角度来看,影视都是一种特殊的综合体。从媒介性质角度看,影视是一种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装配起来的集艺术、娱乐和教化功能于一体的媒介手段。从作品的接受方式看,影视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从作品的存在方式看,影视是三维时空艺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一维时间艺术,绘画是二维空间艺术。从作品完成过程看,影视是由剧作、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照明等各艺术或技术的专业共同参与的综合艺术。而另一方面,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和照明等都非常专业,需要专门的学习训练。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影视艺术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既在广度上即综合性上有要求,也在深度上即专业性上有标准。

湖北大学是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涵盖12个学科门类,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学术研究斐然,人才培养突出。在影视教育中,湖北大学充分发挥了其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譬如该校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规定:“本专业旨在培养博学而笃志、求新而笃行,掌握影视学的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核心知识,具有综合运用创新思维、创作方法、电脑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学科交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涉及影视的文化创意、新媒体文化和互联网科技等领域,从事与之相关的策划、创意、设计、制作、编辑、管理和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创意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艺术、人文、电脑知识,具备跨人文、艺术、科学领域的复合知识结构;了解专业相关的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沿、研究动态及创新方向;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基本理论、核心知识,以及展开专业创作、制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了解影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著作权保护及相关方面的一般常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专业创作及研究方法,具备在艺术、人文与科学交叉领域开展创新性的工作;能独立或合作完成影视作品的创作、策划、开发、运营中的至少一个环节;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资料检索与分析、专业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实践中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8]。显而易见,湖北大学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其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亦是如此。湖北大学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专门成立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学院。该校影视专业的学生除了专业课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选修文学、法律、管理及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努力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强能力的复合型影视人才。

作为一所专业美术院校,湖北美术学院的学科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美术、设计和艺术管理等与艺术相关的学科上,其美术设计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其影视专业正是建立在其雄厚的美术设计学科实力之上。影视摄影与制作同摄影、影像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关系密切,作为一种特殊电影形式的动画其基础是美术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基础也在美术设计。可以说,美术学科同影视学科具有先天的亲缘关系,具有较强的互通性,同时也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能性。事实上,不少电影导演和摄影都是学美术出身的,更不必说美术设计、服装设计等工作了。同样是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湖北美术学院最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这样的:“本专业将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影视摄影与制作教育理念及数字化视觉设计的发展趋势,探索‘专业基础教学+工作室课题教学’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贯彻‘既突出专业艺术性的也强调专业实用性’的教育理念,在学生掌握了美术和摄影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以摄影为媒介的视觉设计语言表现,通过递进式的‘理论-技术-实践’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创意应用型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相关的设计方法和有关技术”“重点掌握数字三维制作的技术、VR互动技术”“熟练使用影视摄影与制作的各种器材与软件,如摄影器材、灯光器材、剪辑器材等,特别是要掌握三维制作软件与VR虚拟现实的实际应用”。[9]湖美的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国际潮流,立足学科前沿,对学生的专业指向更为明确、具体和深入,一目了然。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湖美专门投巨资建设了摄影棚、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室和VR技术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供该校影视专业学生学习和创作。该校影视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素养、艺术审美和动手能力普遍较为彪悍。

不难看出,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的优势在于其综合性,由于它囊括众多的专业学科,拥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全面,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发展后劲较为充足。当然具体到影视教育,其缺陷也非常明显,正如综合性大学影视专业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那样,眼界开阔,知识面广,适应性强,但大多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似乎什么东西都懂一点,但什么东西都不精深。而专业性艺术院校的优势恰恰弥补了综合性大学的不足,其影视教育的专业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悍,毕业生可以马上上手工作,不少都成为业界的行家里手,其工作是非专业人士难以替代的。此外,艺术专业院校教育传统厚重,艺术氛围浓郁,师生比例较高,教学管理也是围绕艺术教学展开,十分有利于集中优势进行影视教学。例如,按照湖北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全体大一新生必须接受一年的專业视觉基础教育,然后展开各自具体的专业教育;每天课程安排上,大一大二学生每半天学公共课文化课,每半天学专业课程;大三大四后全天学习专业课,而且每天只学一门课程等等。这种集中“大量连续时间”的教学模式,显然比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的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方式要科学合理有效。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哈罗和克拉斯沃尔曾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们认为,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6]按照他们的知识分类理论,显然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越来越侧重于认知领域的知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后两个领域的观照;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则强调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中的感性、艺术和技能学习,疏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都是有所偏颇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有助于观照湖北大学和湖美的影视教育异同。他认为人有七种智能,即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7]一个人的这些智能只有和谐平衡发展,他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长。但当今理性化的技术社会往往偏向于前两种智能,而忽视其他智能,这给个人及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当然,忽视前两种智能的教育也是失之偏颇的,甚至是愚蠢的。

二、综合性与专业性

在影视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各校影视专业因校制宜,依托各自的办学基础和优势进行合理定位彰显特色,方是明智之举。显然,湖北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在这方面也有所作为,可圈可点。事实上,影视学科是一个交叉性学科,表现出典型的综合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影视学科的专业性也相当强,需要接受系统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体现了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从许多角度来看,影视都是一种特殊的综合体。从媒介性质角度看,影视是一种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装配起来的集艺术、娱乐和教化功能于一体的媒介手段。从作品的接受方式看,影视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从作品的存在方式看,影视是三维时空艺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一维时间艺术,绘画是二维空间艺术。从作品完成过程看,影视是由剧作、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照明等各艺术或技术的专业共同参与的综合艺术。而另一方面,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和照明等都非常专业,需要专门的学习训练。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影视艺术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既在广度上即综合性上有要求,也在深度上即专业性上有标准。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6)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3-0062-03

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出现了在语言教学中引入影视手段的尝试。影视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创设真实生动的情景进行语境化教学,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进步,影视教学日益受到第二语言教学界的重视,影视作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留学生能够在影视作品所提供的真实语言环境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知识,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因此,充分研究影视教学在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作用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影视教学应用于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语用学理论

语言教学一直受到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本体研究中的语音学、语法学和语义学三足鼎立,形成了几十年来语言教学各个环节过分关注语音、语法和词汇教学而忽略其他的情况。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在诸多分支中,语用学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因为语用学更关注语境、文化与语言的关系(Fledman,1986),与语言教学的关系较为密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用来交流思想和进行交际的工具,因此语言教学不仅要重视语音、词汇和语法部分,更要着眼于运用,着眼于交际,把意义、形式、用途三者结合起来,注重语言形式与结构的实际运用,注重语言表达的得体性,也就是要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成功进行交际与具体语境诸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据香港中文大学吴伟平在提出语用框架的理念时提出:人们在交际时离不开人、地、时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又可以进一步分解成说话者的信息、说话的场合和说话的时机三个方面。说话者的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社会地位以及与听话者之间的关系等;说话的场合如正式、非正式、官方、家庭、公开、私下等:说话的时机包括先问后答、对话之间的间歇和互动、制话权的获得等等。这些因素是人们进行交际时单独或综合起来作用于交际效果,有时候甚至会成为交际的障碍。因此,语言教学除了关注基本语言知识以外,还要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管一个人的语音多么标准,语法和词汇运用的多么准确,如果运用的不得体,所说的话就有可能与当时、当地和当事人的身份地位不相符合,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正如美国语言学家Birk所说:“对于要熟练运用英语的学生来说,只把语言形式上诸规则作为指南,这还不够。好的英语不只是‘正确的’英语;好的英语要做到表达场合的恰当性,符合说话人的意图。”学习一门语言不仅是掌握语法规则、词汇等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语言知识,并结合语言形式之外的语境因素成功地进行交际。影视教学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把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和交际活动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中加以掌握,从而提高语言交际的能力。

(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D.Krashen曾指出:“语言学习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听力训练应放在首位”。这一观点强调了语料输入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初,他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模式――“监察模式”,其中包括五大假说,即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在这五大假说中,他强调输入假说“也许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惟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它解决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习得语言的具体途径,尤其是第二语言的习得。他认为单纯主张语料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他这样定义“可理解性输入”: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的难度应该稍微高于学习者目前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Krashen还强调,语言使用的能力如口语,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输入大量的可理解语料之后自然获得的,并且同样也能获得必要的语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影视材料的介入无疑能够加大课堂的语料输入,而影视作品本身具有可视化的特点,使学生更易于在综合分析影片语境因素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语言形式在交际中的具体运用,使其成为“可理解语料”。在这样不断大量输入可理解语料的情况下,学生更容易建立起目的语的语感。在教学活动中,配合语料的输入进行语料输出的练习,进一步提高语言交际技能。

(三)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知识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引领,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媒介,以学习者为中心,营造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在内的学习环境,创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其中的情境是指与学习主题基本内容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和环境。它向学生提供了理解主题所需要的经验,以减少或免除对主题意义建构的困难。所以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注重情景的作用。知识的呈现及运用必须有与之相符的情景和环境,这样才具有真实性、生动性、有效性。在实际情景中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他们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知识以某种意义。(转引白陈婉,王晓玲2009)影视教学充分利用了影视材料构建真实、生动、有效的社会生活环境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尊重学生的情感、自我发现、创造力以及个性需求,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

同时,对于影视材料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做出适当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巩固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从而完成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二、影视教学在汉语交际能力培养中的优势作用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影视材料成为一种集视、听、说于一体的、更广泛传播语言和接受知识的重要载体。首先,这种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在学习者获得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体等语言知识和提高学习者听说等语言技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本汉语知识是提高学习者语言技能的基础。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语言学习的基本知识要

通过一定的语言输入途径被学习者接受,然后加以理解、运用,巩固所学语言知识,使之转化为语言技能。虽然“听”是人类学习语言的第一途径,听和读都是语言知识输入、吸收语言营养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但是任何单一的语料输入途径都必然有其相应的局限性。在影视教学中,学生接受语料输入时要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多角度来接收语言信息,同时自然地运用字幕、语音、图像、文化背景等手段,对输入语料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理解的目的。影视材料所提供的多元化信息渠道使输入语料成为“可理解语料”,加之以大量、不间断的输入方式,更有利于学习者巩固语言知识、加强语感的培养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其次,影视材料能够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一种较为真实、生动的语言环境,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连续观察的机会和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使学生能够在接受语言信息的同时观察非语言交际模式,如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声音暗示等,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因辅助信息的缺乏而导致的听力理解障碍。因此,这种影视材料特有的、真实汉语环境下体验、感知语言的机会与氛围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在真实交际中字词的变调、儿化、弱化、重音等许多音变形式,学习到贴近生活、具有代表性、比较经典并且发音纯正的语句,而且能学习到在真实的交际场景中如何得体地运用语言知识,成功地进行交际。

影视材料的题材内容包罗万象,展现出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文化背景知识。这就是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交际文化的内容。交际文化指的是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因而在教学实践中,要与语言教学同步地增强对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影视教学如果充分地运用视听材料中多样的交际场景,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恰当的交际用语,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政策对相同的语言信息所产生的文化内涵的差异;也可使学生直观地体会体态语中所包含的交际文化因素;从而减少其交际中的障碍。影视教学在为学生提供语言材料的同时,也是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提高文化适应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是否能成功地进行言语交流,除了受双方的语言知识,即词汇、语法、句子的形式、语体等影响以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社会文化能力。在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一些具有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掌握得都不错,但是在具体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特别是直接同中国人进行交际时,却不一定能完全准确地理解别人的行为及话语的全部含义,往往因为语用错误而影响交际效果,甚至达不到交际目的。这是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造成的。这也是语用学理论目前备受语言教学界重视的原因。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成功进行交际的决定性因素是语言运用的得体性和对来自语言之外的信息有较强的理解辨析能力。因此,语用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是成功交际的必要准备。具体包括言语交际时对说话的场合、说话的时机和对方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信息和对方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社会习俗、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话题知识的了解。如果在交际时没有注意到这些因素或准备不足,那么不管语言形式,即语音、词汇和语法有多正确,所说的话就有可能和语境中所提供的上述信息不对应而产生交际障碍,成为语言形式正确、语用错误的例子。影视作品是文化的传播者,是多元文化的载体,通过丰富的汉语言素材以及中国真实社会生活环境的反映来具体、生动地体现文化差异,让学习者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刻的印象,使学习者对汉民族文化背景有更深刻地了解,从而正确理解语言中所隐含的丰富的语言交际意义和文化意义,进一步提高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语言教学中影视材料的应用有助于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的是现代影视技术为他们呈现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影视作品将语言、文化、娱乐融为一体,从视觉、听觉、情感等方面去触动观众。因此,把影视作品运用于汉语教学实践中,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这就是电影的魅力,也是实现影视观赏与语言学习的良性循环的开始。浓厚的兴趣会带来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运用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有效地促进汉语语感的形成,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从而达到在真实语言环境中从容运用语言应对各种交际情况的目的,提高交际技能。影视作品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集美术、音乐、文学、表演为一体,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与文化生活,并以其直观的表现手法,丰富的内容和艺术感染力,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在学习中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注意力。这样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听说教学模式的弊病,改变了单一枯燥的语言环境和材料给学生造成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而影响学生听说水平发挥的情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低焦虑程度的学习语境,使学生处在轻松、愉悦的理想学习环境和学习状态中,提高学习效率,最终实现提高汉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影视作品辅助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尽管语言界一直重视影视教学对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辅助作用,并极力倡导,但在影视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只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合理地使用影视材料进行教学,对每个教学环节都加以精心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影视材料播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的准备工作从选择合适的影视材料开始。只有材料的各方面都适合本次教学任务,才能发挥其在汉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材料的选择要参照语言风格、题材内容、长度等几个标准。作为语言教学的语料,所选取的影视材料语言要尽可能使用标准规范的普通话,发音清晰、纯正、对话清楚,语速适中,人物语言所用的词汇尽量贴近教学大纲要求的同级水平和实际生活中使用频率高的词语。也要注意选取一些有独特的语言风格或根据原著改编的、具有文学欣赏价值、内涵深刻的作品。通常这些作品的语言形式更规范,语言有较强的文学性,因而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汉语语感和在语言文学方面的修养。在内容方面,影视作品要富于知识性和趣味性。积极乐观的内容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并处于积极主动的最佳心理状态,这样才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所选材料长度要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截取其中的片段。材料选好以后,教师和学生就各自进入关于这个材料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的搜集、整理阶段,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准备环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学任务对影视材料中出现的生词、俚语、习惯表达、经典句型等语言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出关键语言点。同时对材料内容所涉及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加以整理,深入研究可能对学生理解影片内容形成障碍的

部分,设计解决方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单独或分组来完成关于所选资料背景知识的收集整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为更好地理解做准备,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在上课之后、材料播放之前,教师要针对影视材料中出现的语言点进行讲解,首先扫除学生的语言障碍。接下来还应就材料的内容以及所涉及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学生进行介绍和预先讲解,让学生在观看影片之前就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文化背景知识的有益补充是学生克服文化差异、深刻理解电影作品内涵的必要准备。影片放映前的准备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与影片有关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学生在电影教学过程中获得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331-01

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影视资源因其趣味性强、表现力丰富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逐渐成为培养学生们的艺术鉴赏力、提升学生们的审美价值、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的极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对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1、通过引入影视资源激发学生们的自主探索激情

将影视资源引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或是课后教学过程中时,教师应该注意影视资源的引入应该服务于学生的自主思考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影视资源的运用更多是作为教师的辅助教学手段,用来表达教师的某些教学观点和看法,即影视资源更大意义上服务于教师的教学过程,而忽略了影视资源本身对于学生创造力、思考力、审美性的培养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影视资源的教学作用,教师应该更多地通过引入影视资源来激发学生们的自主探索激情,在观看影视资源之后学生们能够对教学知识点达到更深的理解、学生审美价值观和艺术鉴赏力能够得到提升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影视资源所期望达到的一种教学效果。

2、影视资源的应用应符合教学本身的需求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影视资源获取到很多信息,教师应该对影视资源可能带来的信息进行合理地把关,确保这些信息资源符合语文教学本身的需求,如果仅仅考虑影视资源的趣味性而忽略了影视资源作为信息体系可能给学生们带来的影响,那影视资源的运用是得不偿失的。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想要影视资源的运用达到期望的效果,应该注重对影视资源作为信息系统可能给学生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带来影响的把关,选择切合教学本身需求而又充满正能量的影视资源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3、教师应该认真筛选影视资源

语文教师应该认真筛选影视资源,一方面体现在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选择与教学内容关联性更大、表现力更丰富、艺术价值更高的影视资源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这样通过观看影视资源学生可以获取更多信息;另一方面,语文是一门工具类学科,语文教师应该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层面出发对影视资源信息进行筛选,从而筛选出更加专业影视资源。由此可知,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对影视资源的应用效果影响很大,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自己对影视资源把关能力,选择更多既适合语文教学需求又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影视资源。

二、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巧妙选取影视资源,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课本知识是相对较为乏味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激情不高、教学效果较差的现象是极为普遍的,因此,教师应该巧妙选取影视资源,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影视资源的观赏性激发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例如,在讲授《音乐巨人贝多芬》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给学生们播放一些贝多芬的一些知名曲目短片,将学生们置身于音乐的世界中,初步感受音乐世界的美好和贝多芬在音乐方面的造诣,这样潜移默化中便创设了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们了解贝多芬的主动意识。通过影视资源的应用可以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教师讲授时感情丰富、学生们听讲时全神贯注,教学效果将会得到质的飞跃。

2、合理选择影视资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语文成绩的提高需要建立在大量的记忆、背诵、阅读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地运用影视资源,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记忆乃至背诵,长此以往,学生们的语文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文言文向来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在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动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方面,动画的趣味性十足,可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动画所表达的内容通俗易懂,通过观看动画,学生们可以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加深对课本的理解。另外,通过观看动画学生们可以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们翻译、理解文言文。影视资源具有趣味性强、通俗易懂的特点,学生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充分记忆动画内容,因此,动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应用还有助于学生的背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们能够高效地利用影视资源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3、应用课外影视资源,全面提升学生们的语文能力

影视资源的数量极大,在课余时间学生们对影视资源的接触量也极大,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点,有效、合理地应用课外影视资源来全面提升学生们的语文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推荐励志视频《肖申克的救赎》作为课外作业来观看,让学生们通过影片感受自由、希望、坚韧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们的艺术鉴赏力。需要注意的是,想要应用课外影视资源来提升学生们的语文能力,教师要注重对影片观后感的检查工作,通过影片观后感的严格检查来激励学生们认真观看影片,从而从影片中获取更多信息,最终用文字形式将发自内心的感悟表现出来,观后感的书写对于学生语言创造力、作文灵感的激发十分重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影视资源来提升课外教学的教学效果。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地引入影视资源取得了很好教学效果,显著地提升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符合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客观需求。各基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影视资源的运用,结合实践经验对影视资源的应用方式进行探索和改进,不断追求最佳化课堂教学效果。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现代教育改革不仅体现在观念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革新等方面,而且体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日益普及与不断创新。影视作为动态的图像,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之一,利用影视资源为历史教学服务,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从事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大胆尝试,科学而有效地利用影视资源,着力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开发利用影视资源,有利于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1.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历史学科具有历时性的特点。一切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过去,过去的历史不能复现,学生不能对它们进行直接观察,历史课如单凭教师的语言描绘和阅读比较抽象笼统的教材,达不到“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必须以直观性教学原则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在诸多的直观教具中,影视资料作为一门以视觉为主、声画合一的综合性艺术,其特性决定了“它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比静态的直观教具能更好地体现历史教学的效果”,[1]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历史学科的影视资料来源于历史纪录片、科教片、文献片、专题片和历史题材的故事影视片,前者真实可靠,后者虽不是历史的实录,但能反映当时的历史风貌,再现某些历史事件或某些历史人物。利用影视资源辅助教学所传达的历史信息,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更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和本质,能更真实、近似地把本来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形象和情景,增进对历史知识的正确理解。

如在讲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课时,必然碰到这样一个教学难点,即由于今天的初中生都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距离“”那个动乱年代有了一定的距离,对那场动乱给整个国家带来的危害、缺乏亲身的经历,难以理解。这个难点不解决,彻底否定“”的教学目标就难以达到。根据教学需要,我剪辑选放了两组录像片断:一组片断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社会动荡的情景――出现了红卫兵破“四旧”,造反派、武斗四起、全国混乱的画面;另一组片断则反映了“”造成的严重危害――出现了工厂停工、农田荒芜、机关瘫痪、许多老干部和知识分子被迫害至死的镜头。通过影视屏幕把学生带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学生在感知大量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后,自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一场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的动乱,必须彻底否定。联系到现在的生活,学生更能体会到安定团结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何等重要,从而树立自觉维护社会安定的责任感。

2.符合青少年的特点,有利于实现高效教学。

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与青少年中心主任卜卫指出:“现在的孩子是看着电视长大的”,其原因是“孩子比家长更习惯接受图像信息,欣赏跳跃式画面和超常想象力”[2]。这就十分鲜明地揭示出了影视历史教学与青少年的亲缘关系。可见,充分发挥影视的历史教学作用,无疑是符合学生探究知识的心理特点的。

众所周知,人认识事物离不开感觉和印象。它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一阶段,对初中生认识事物极为重要。影视资料适应学生思维发展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通过影视资料,让学生感知大量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感性知识,这也是他们产生概念、推理和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的依据,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有利于对教材重点知识的理解和难点知识的突破。

如在讲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人民教育出版社)这一课时,“遵义会议”的内容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提出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一观点,我将录像中表现遵义会议前后红军不同处境的片断分两次播放,屏幕上先出现遵义会议前红军处处被动挨打,几乎全军覆没的情景。当介绍过遵义会议召开的情况后,屏幕上又出现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打得敌人晕头转向的场面。这一前一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遵义会议是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而得出了与课文一致结论。这时,教师不用多费口舌,适时点拨,突出了重点,也解决了难点。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热衷于追求时尚,追逐明星,对球星、歌星、影星的照片非常熟悉,说起来头头是道,但这些历史纪录片和历史图画中的“老照片”和上面的“老人物”对于他们来说则成了“新照片”、“新人物”,因为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头一次看到和知道,从心理学角度说,有“新异性”,符合青少年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3]利用学生这种追求潮流、求新求异的心理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益。

如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课,涉及清朝前期的有关历史。在讲授这一课时,恰好香港某电视台正热播《鹿鼎记》,该剧在众多学生当中刮起了一股“金庸热”,他们对剧中的人物如数家珍。在讲课前,我首先用幻灯片放映《鹿鼎记》的剧照,随即问学生:看过这部电视剧吗?剧中那个年轻的皇帝叫什么名字?你是怎样评价他的?学生一听高度兴奋,原来老师也跟我们一样看金庸小说,也看武侠剧。他们的兴趣被激发了,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时我话锋一转,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影视作品与真实历史的不同,告诉他们要想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康熙皇帝,可从本课的学习中寻找答案。这样一来,使历史知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掌握历史知识。

科学实验和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影视资料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视觉影像比文字语言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让学生的多种信息接收器官同时活动,使大脑皮层由于多方面的刺激而处于亢奋状态,这样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对所接受的知识的记忆也更加牢固,最终达到更高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历史教学开发利用影视资源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由上可见,利用影视资源辅助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是大有作为的,但要把这种优势转化为现实,真正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该扩大影视资源的选择范围,及时更新内容。

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为中学历史课本编制的录像教学片,但可以借用的影视录像资料还是不少的。文献纪录片、科教片、专题片,以历史为题材的影片比比皆是。

首先,一些教学性强的文献纪录片,“一般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学生理解和体会历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应重点利用的影视资源”[4]。如“从鸦片战争到”、“抗美援朝”等。文献纪录片真实地记载了某些史实,形象逼真地再现历史现象的原貌。如“近代春秋”、“新中国50年”等都是反映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珍贵的实录资料。

其次,国外一些纪实片,如美国主拍的“Discovery”,其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都相当高,有非常高的利用价值。有些历史题材影片,如在美国影片《魂断蓝桥》中,罗伊与玛拉的爱情悲剧印证了世界大战的残酷与人性的纯真之间的强烈反差;《汤姆叔叔的小屋》显示出废奴运动的迫切性和历史必然性;美国影片《珍珠港》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背景,等等,都能带给青少年更多的理性思考。

当今社会,影视业十分繁荣发达,我们应抱着批判与包容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意识,不断更新影视资源,以之充实教学,只要是对教学有利的影视资源,我们都可以大胆利用,满足学生对历史影视资源的兴趣需求,为教学服务。

2.应该规划好影视资源的选材、加工和时间。

首先要熟悉选用的影视资源。一定要看看影视资源的内容、画面,听听其配音;了解所有的画面是否紧密配合教学内容,是全部可取还是部分可取,解说词中的提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哪些画面学生不易理解,需要教师解说,哪些画面需要提醒学生注意,放映时间有多长,等等。在此备课基础上,将影视资料按教学要求和授课顺序加以选编,配合其它的教学手段,应用在最适宜的时刻。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对丰富的影视资源要精心选择,选取最合乎教学目标的资源,另一方面要规划好放映时间。一般来说,以5―10分钟为宜,每节课突出解决一二个问题,毕竟一节课才45分钟。不要拖泥带水,不可贪多。否则就会喧宾夺主,造成学生只看录像、丢掉课本,到头来历史知识不能落实,这与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大相径庭的。

3.影视资源的运用应该与教学思路紧密结合。

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采用影视资料辅助教学应与教学思路紧密结合。影视资料要结合我们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及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来决定在某一堂课的哪些环节使用影视资源:是在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还是在小结时使用;是在讲解某个重点知识时加深学生印象使用,还是帮助学生突破某个抽象、枯燥的难点时使用。对此,要做到心中有数,精心设计。总之,教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防止和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目的明确时,行为成果就大;目的不明确时,行为成果就小,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活”,该课第二目中涉及远古农具骨耜、石斧及刀耕火种耕作方式,教材中虽有部分插图,但是学生仍然很难理解这些农具究竟怎样使用,刀耕火种到底怎样进行。这是本课的一大教学难点。上课时我播放相关影视纪录片,生动地再现了骨耜、石斧的实物形象,以及具体操作方法,进而解释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这一教学难点就轻轻松松地得到了解决。

总之,采用影视资源辅助历史教学,有利于突破单纯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充分发挥影视资料历史教育功能,让学生们始终处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增长才智,是历史教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因此,中学历史老师一定要不断创新,大胆探索,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与时俱进,使教学增色出彩,提高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铎铨.历史教育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6:305.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9)

中国文化产业,较之传统的农业、制造业等几大产业,发展起步晚、经济规模小、经济贡献率低。党的十七大就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数以百万计、方兴未艾的文化型企业,在文化立国这一大时代下,新兴的文化型企业完全有可能把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自身的经营管理之中,这是由文化型企业自身特点和信息管理技术发展阶段决定的。

1 文化型企业具有的行业特点

1.1 知识密集型

文化型企业从加工对象、产品形态、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核心价值来看,都呈知识富集性、智慧密集型特点。从业务流程上来看,文化产业对技术和智力要素依赖大大超过对其他产业。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产业高知识性特点将愈加明显。

1.2 组织扁平化

文化型企业通过减少管理层级、压缩职能部门和机构、降低人员冗员等措施,使企业的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信息流更加快速流动,从而使得管理效率更好、人员成本更小。

1.3 管理敏捷性

由于文化型企业多具有非实体性,而对市场和客户依存度相对较高,为提高企业效率必须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敏捷性管理,因此较为注重管理层次的简化、充分的授权、人员的能动性,以达到敏捷管理的目的。

1.4 更注重学习

文化型企业较之传统产业,其企业文化更具有开放、创新、应变的特点,唯有如此才能保持创造力和竞争力,因此在企业内部更加注重行业知识和资讯的更新和整理,以及经验交流和企业内训的实施。

2 案例呈现:早点影视的知识管理

2.1 企业介绍

早点影视是宁波市骏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影视流通服务商品牌,主要从事影视产品的运营与发行,是宁波市16个重点智慧城市合作项目之一,工信部授权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企业。公司的上游客户是影视出品方,下游主要是土豆、优酷、暴风影音等视频网以及电信和移动等运营商,也就是,通过采购和加工上游的影视产品,用自身的影视管理信息系统将其发行或分销给下游内容需求商。

2.2 公司对知识管理的诉求

早点影视是典型的学习型、知识密集型企业,同时具备组织扁平化、管理敏捷性的特点。一方面,要及时获取影视出品方信息以便于第一时间发出采购或参股拍制信息,同时还要及时掌握同视频需求相关的信息以利于影视的数字发行;另一方面,这些信息是海量的、离散的,必须经过企业内部精加工并输入信息管理系统才有利于运作团队快速消化和及时学习。

2.3 知识管理的系统架构

早点影视的知识管理系统分为三层(如图1所示)原数据层、数据加工层和数据输出层。

经三层处理,从大量的文档和系统中整理出内部学习知识、外部交易表单以及领导决策信息。

图1 三层知识管理系统

2.4 知识管理的信息化实施

为了保证知识管理系统顺利而持续的运行,早点影视采取以下措施:①成立了信息管理部(如图2所示),负责知识管理平台的维护、信息质量的审查以及知识获取权限的设置等;②在业务部门和行政部设立信息专员,负责信息的及时输入;③将知识管理执行的好坏,作为部门考核的关键绩效指标(KPI);④行政部每周根据知识系统更新状况组织专题研讨会,由业务部门轮流主讲。

图2 部门设置

3 案例分析

知识管理平台的信息化实施,为早点影视提供了全面的知识管理框架和系统的管理工具,并对经营流程进行更加规范化管理,这样就可以逐步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与协同能力,从而使企业获得更高层次的经营水平。在软件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3.1 协同性设计理念

基于协同矩阵模型的设计理念,将知识管理同版权合同、客户管理系统、OA等其它多个相关模块强关联起来。当我们在系统中需要一种数据后,与这个数据相关的所有文档都被调动企业,从而提取出需要的信息,并根据设定好的形式结构化、有组织性的呈现出来。同时,在深刻理解企业发展战略在核心竞争力、产品结构、合作伙伴、市场潜力、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基础上,明确各个要素与信息技术特点之间的关系,发现能够使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业务驱动力以及关键流程,使知识管理能够不断地凝结企知识价值,从而使得平台的整体架构与信息流、价值流相适应。

3.2 要适当借助外力

企业在明确自身需求和设计理念后,宜借助外力进行信息化建设。早点影视虽然具备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但当试图自行研发知识管理平台后,还是感觉力不从心,其主要原因是对知识管理理解上的欠缺,因此还是借助外力才顺利实现。一般说来,文化型企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相对薄弱,对知识管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如果自主研发知识管理平台,会投入多、周期长、见效慢。知识管理的软件供应商和咨询顾问能够提供科学指导和完整的方案,使企业能借助“外脑”或外力来顺利实施和实现知识管理。

4 小结

在宁波地区,企业信息化实施成功的多为大企业,如奥克斯空调、方太厨具等著名制造型企业。作为一家文化科技公司,早点影视在外力的帮助下成功地开发并实施知识管理平台,这意味着,高度富集人才和知识的文化型企业,完全有可能在信息化管理上率先取得突破,从而为行业和区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范例。

参考文献: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10)

《大学写作》是大多数高校文科专业在大一阶段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大学写作》传统的教学,包括基础写作理论、作品选读和写作实践三大部分。由于基础写作理论较为抽象枯燥,因此在课堂教学上一般结合所讲授的理论内容补充相应的文学作品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作品选读也是为写作理论的教学打下基础,做好准备。但是往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所限,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写作理论时,只能结合文学作品中的几个段落做具体的阐释分析,如果学生对所分析的作品没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就只能浅尝辄止。当代的大学生是“读图”的一代,很多人更喜欢或习惯于通过视觉画面接受知识,而不愿意进行枯燥的文字阅读,因此课后布置的作品选读的任务,真正有耐心完成的学生并不多。而在写作实践方面,很多学生觉得没东西可写,没有写作的热情和材料。如何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只成为知识的灌输对象,如何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这是当代大学写作课程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影视艺术是迄今为止所有的艺术门类中最年轻的现代艺术,它的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大是其它所有艺术无可比拟的。影视艺术吸收、集中了以往所有艺术形式的精华,是以镜头(画面)、蒙太奇、音响、色彩为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它以自身的特点强烈吸引着大学生们求知、好奇的心理。因此,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大学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影视辅助手段可以使大学写作的教学形式更为生动丰富,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一、影视辅助手段对大学写作教学的优势

1.综合性和直观性。人脑的右半球具有形象、图形等第一信号系统,主要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左半球则具有语言、逻辑等第二信号系统技能,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当左右大脑同时运作的时候,感性认识就上升为理性认识,对信息的接受更为全面深刻。因此,综合了语言、文字和图像的影视作品资料无疑可以成为《大学写作》教学最有效的辅助手段。在课堂上,学生首先在语言和文字的灌输下,对理论知识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通过放映相关影视作品,使学生在图像和声音的刺激下做出反应,对颇为抽象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感性的认识,因而能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比如在讲述文学写作中悬念和悬念的作用时,悬念的定义为:悬念是人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它是通过提出悬而未决的矛盾,来达到引起读者关注的目的。这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在听讲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很模糊,但如果在理论讲授之后,给他们看一部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悬疑片,并布置相应的思考题,就不仅能极大地调动起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更有助于他们对悬念的理解,把握如何在文学写作(影视写作)运用悬念。

2.生动性和趣味性。《大学写作》课程如果只有课堂讲授一种形式,那么学生通过语言和文字的方式获得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有些抽象的概念并不能真正充分的理解,只能靠死记硬背。这样所得到的原始信息并不能转化为熟练的技能,不能自然地学以致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心理学都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过程决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在教学体系中,学生占有重要地位,应当扮演“主动者”的角色。只有在教学中充分调动起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所要掌握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看,影视艺术作品有鲜明的画面、悦耳的声音、曲折的情节、生动的表演,可以说是图、文、声、情并茂,它能够全面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系统,使他们产生灵感和顿悟。在观影之后学生会对原本抽象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在课堂讨论上也有了一些“话语权”,而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旁听者,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但它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实践证明,学生对在传统写作课上采用影视辅助教学,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生动鲜明、丰富有趣的影视作品有时还反过来促使学生在观影之后重新找出文学原著,认真研读。当今,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要想真正得到大众的关注和认可,往往离不开影视艺术。近几年,社会上掀起了一次次文学作品的阅读热潮,如张恨水热、张爱玲热,究其根源,大都是因为根据他们的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如《金粉世家》、《红玫瑰与白玫瑰》)播放在先,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人们在观看了影视作品后才兴致盎然,追根溯源阅读原著,可见影视艺术在文学作品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二、应用影视辅助大学写作教学的策略

1.影视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应用影视辅助大学写作的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决不能“变辅为主”,完全抛弃传统写作学中范文作品选读的环节。影视是视觉艺术,文学是语言艺术,它们分属不同的类型,传统的文本阅读在注重教会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写作课上,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所面临的新问题需要影视辅助教学,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在运用影视艺术作品辅助教学的同时,应当保留传统教学方法中值得借鉴、颇有成效的种种手段,使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形成互补,更好地实现写作学规定的教学目标。

2.影视辅助写作教学的具体方法

(1)教学预备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影视辅助写作教学的具体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例如在讲述多角度叙事的写作技巧时,可以让学生完整地观摩采用此种技法的影片(《公民凯恩》等),使学生印象深刻,能够从写作整体上把握多角度叙事的技巧。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在讲述次要的内容时不能像讲述重点和难点内容时一样,完整地观摩一部影片,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影视片段,并做好相应的影视片段的剪辑工作。剪辑的影视片段应该是教师难于口述或过于抽象的教学内容,在备课时,将影音资料插人到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中,讲到相关理论概念时,可以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观看剪辑好的影视片段,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同样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此外,在课堂讲授之后,播放影视片断或观摩完整影片之前,教师应当讲解所选片断或影视作品的大致内容,并布置相应的与讲授的知识点和所观摩的影视资料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看片过程中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在加深感性认识的同时通过积极主动地思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对知识点的理解更为透彻。例如前面所说在讲授悬念的定义和作用时,配合观看希区柯克的影片《惊魂计》。在播放影片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设计好的问题:影片中是如何设置悬念的?悬念在影片中具体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能使学生绷紧神经,边看边思索,而不是一味地放松娱乐;同时观片前提出问题,也为观片后要进行的课堂讨论做好了准备。

(2)观看影片阶段。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在某些能够特别体现和解释抽象理论概念的地方,要提醒学生注意。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可以适当停下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和记忆,更好地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3)影片播放结束阶段。影片播放完以后,教师要利用有利条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使教学过程成为互动的过程。教师可以结合影片有的放矢地再次强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也可以根据观看影片前提出的问题,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对思考的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还可以根据理论知识点和观摩的影视作品布置写观后感等相关的小论文,一方面检测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课后作业来巩固课堂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观看影片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后,他们会有所思有所想,不吐不快。课后的论文作业恰恰可以将写作教学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被动写作转变为主动写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在当代,有的人还固守着保守的教学观念,认为课堂教师的讲授是教学过程中唯一的方法和有效手段。在高校的基础课程《大学写作》中实施影视辅助教学,有的人认为脱离了教学目标,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表现或是在“浪费时间”。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人们教学观念的变化。一切“以学生为本”,就应当考虑如何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以及学习新知识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契合学生的求知心理与接受方式,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作为教师,我们要精选影视艺术作品,有目的性地设计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生动的课堂氛围,巧妙地布置课后写作训练,使影视作为《大学写作》课程的辅助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保险公司精细化管理 下一篇: 外资银行发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