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10 11:35:02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1)

1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2)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06701

1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3)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而存在的生态文明,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其前提是尊重和保护自然, 宗旨是实现人与人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内涵是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行为,着眼点是引导人们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活之道。自省、自觉、自制是生态文明极为看重的,重视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永远无法逃脱的相互依存关系,不但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更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的和谐。“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①所以也可以这样说,人类对于自身发展道路、模式和理念的之所以能够产生历史性的飞跃,是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历史进程的理性认识分不开的,是整个人类对人类与自然界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GDP每年都上新台阶,但这种经济总量的取得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后果,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环境污染之严重前所未有、人与自然不和谐等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发展。节能减排、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已成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事关国家、民族发展的伟大战略。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首要原则,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和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是格格不入的。人类社会必须停止任何改造自然的行为是极端生态中心主义的所追求的;而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无视自然界自身的规律性,片面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使人类生存面临严重的危机。而生态文明虽然强调人是价值的主体,但不主张人要主宰自然,而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也是社会建设的总目标一致的。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我们在开发使用自然资源时,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要抛弃,经济暂时的繁荣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人人都要以尊敬、爱惜和保护自然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信守没有自然界的健康发展就没有人类的明天这一基本准则,只有有了生态的文明才会有人类的真正文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就我国目前现状, “人―自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现代文明之路应是我们的正确选择,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再次,建设生态文明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任务之一。把“生态文明” 在党的十七大上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表明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随着着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也会越来越牢固。很长时期以来,生态问题产生的负面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遵循 “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建设生态文明的永恒铁律。我国的文明建设不但要有发达的经济、繁荣的文化、民主的政治、和谐的社会,更应该有生态的文明。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有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一个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的根本变革。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启蒙运动”。②一要树立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与自然同存共荣。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修复自然、不逆自然规律来行事,与自然融洽和谐相处,与自然同存共荣。二要正确理解发展的概念,发展应该包括资源的节约、环境的治理、生态的保护、人口数量的控制与人口素质的提高等,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也就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三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到不过度消费、不超前消费、不野蛮消费。

其次,要有生态文明行为。在建设生态文明这一进程中,我们应该应用科学的行为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处理好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人类的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出对自然母亲的人文关怀,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样才能有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人类也才能得以健康的发展。

再次,要有生态制度的文明。生态制度的文明可以理解为是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各种关系的规则的总称,它以对生态的保护和合理使用为宗旨。生态制度的文明,既是保护生态环境所取得的成果,表明了我国环保的现实水平和发展阶段,反映了大自然与人类融洽相处的生动画面,为进一步实现我国的生态文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伞。

最后,要有生态产业文明。生态产业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其内容包括很多行业。环保产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以及生态农业等都属于生态产业文明的范畴。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是淘汰落后的生产方法和手段,以实现生产活动的生态化。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

首先,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转变,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积极性。大力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社会群体间应推进相互监督这一举措,在全社会营造建设生态文明的氛围,为发展绿色经济制定各种文化约束机制和体制。政府的执政理念也要进行变革,制定政策应统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种因素,考虑怎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企业也要转变经营理念,把低碳技术及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引进生产方式,淘汰落后的产能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科学发展的价值观深入人心,使人人做到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积极投入到环保活动之中。

其次,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全面建设无疑就要积极推行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等生态经济。考虑我国的实际,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生态经济的先进经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推进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在内的生态经济的发展和普及。国家应从法制、经济、技术、宣传教育等多方面大力推进包括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内的生态经济建设,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为打造美丽中国提供重要支撑。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才能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逐步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人民提供一个健康宜居的美好家园。

再次,生态文明建设要责任落实到人,加强法治的力量。在我国长期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企业是犯罪者,百姓是受罪人”。一些工业企业是主要的污染源(比如工业垃圾、工业污水等),但企业只注重赚钱,而对自己的污染行为不闻不问或者是敷衍了事,一些化工厂周围几乎不适宜居住,百姓苦不堪言。对于这些企业,一定要责任落实到人,严抓严管,否则限令企业停产整顿。同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必须严格执行。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如有可能提升环保方面的法律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对于屡教不改的一些个人或企业行为,应用法律的手段在解决,让环保的法治理念得以普及和深入人心。

最后,倡导生态文明全球共建。“蝴蝶效应”表明生态文明是无国界的,我们要积极与国际社会一起发起全球化的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对整个世界资源的无情掠夺与使用和对整个地球环境的残酷污染的基础上的,这些发的国家应对他们的行为负责,有义务为全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尽力尽责。比如,他们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治理污染提供技术、人才上的帮助;在国际环境大会上不要再搞双重标准、地区保护主一,以此来推卸责任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在国际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应为实现生态文明的全球化而努力,为实现整个世界的天蓝、山绿、水清而奋斗。(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4)

关键词:

生态文明;城镇化;低碳;可持续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体现,城镇化成为推动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的主要动力。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及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大量的农村人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涌入城市,我国城镇化率逐年攀升的同时也带来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原则,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具体要求是,完善推动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必须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不断协调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城镇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对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更加注重发展过程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建设生态城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共享优美生存环境的必然要求。

1.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性。

生态文明尊重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二者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深入贯彻生态文明理念,有利于解决发展片面性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城镇化的全面发展。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限制,在我国发展初期,党和国家更多地关注工业化及城市发展,而忽略了环境保护和农村发展,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还形成了城乡发展不平衡、小城镇发展缓慢的社会格局。这种社会格局造成了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并逐渐出现了断层,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阻碍。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好城镇化发展的方向,用全局的眼光进行规划,全面统筹,实现大城市、小城镇、乡村的协调发展,实现城镇性能的全面提升。因此,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性。

2.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的适应性。

任何社会、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环境,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实现人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因此,进行城镇化建设,必须强调城镇化的适应性,即城镇建设与发展必须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生态文明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强调人与自然的依存性,强调要遵循自然规律进行各种建设活动。因此,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有利于突出生态环境的重要地位,促进人们形成尊重自然、善待环境的建设理念,避免为追求短期利益而破坏环境,盲目进行扩张,使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因此,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的适应性。

3.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过去几十年,我国整体上走的是粗放型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这种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还造成了一些城镇盲目扩张,侵占大量的土地,影响了城镇的后续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的不断觉醒,这种粗放型的发展之路必将被取代。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人们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推进污染小、消耗低的节能环保的工业建设,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共同建设绿色的生活体系,呵护生存环境。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城镇化建设的原则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是尊重自然、善待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在具体建设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物尽其用。

生态文明视角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原则是物尽其用,就是要在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首先,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人们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土地,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对土地资源进行物尽其用,合理设计、规划,协调土地的生物生产功能和空间功能的关系,发挥出土地在物质循环、能量传递、信息交换方面的重要效用。其次,要高效、循环利用能源。在城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流动转化,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通过设备和技术革新,对各种能源进行再收集、再利用,实现能源的循环使用。

2.预防为主。

在粗放型的社会发展模式下,我国对环境实施的是一种“先污染、后治理”的管理模式,这不仅造成了社会建设成本的升高,还对环境造成了许多不可逆、无法补救的破坏。因此,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变“后期补救”为“主动预防”。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就要在城镇化建设中充分研判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自然环境现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自然规律,运用科学的技术构建城镇建设生态网络,最大限度减低工业化和城镇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适宜技术。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但就当前的城镇化发展来讲,并不是所有的技术都是适用的。因此,城镇化建设中要根据实际进行技术选择,遵循适宜技术原则。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技术是为创造最大化的物质利益服务的,而在当前的生态社会中技术应是绿色的,应是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就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技术功用目的,采取适用于能源高效利用、废物低量排放的技术。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城镇化建设的内容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涵盖了空间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以及政治生态系统的建设。

1.建设合理的空间生态系统。

建设合理的空间生态系统,就是在城镇化建设中综合考虑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放到首要位置来规划城镇空间,实现城镇空间的生态化布局。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建成合理的空间生态系统,就是要将生态文明作为制定城镇发展规划的重要导向,要根据地区实际创建适合经济发展的生态化产业布局,要控制人口增长带来的城镇盲目扩张,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产业、人口、生态资源的合理布局。

2.建设优美的自然生态系统。

建设优美的自然生态系统,就是在城镇化建设中注重城镇环境建设,全面提高绿化、合理配置水资源、严格控制空气质量、优化生态功能分区等,要对地方生态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加快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时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实现山更青、水更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建设目标。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们健康、愉悦生活的重要保障,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

3.建设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

建设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就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努力协调社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的社会状态。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建成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们要不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在尊重、善待自然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要提供完善的社会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实现城镇人口素质的合理布局,建立完善的就业体系实现城镇人口的稳定就业,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镇人口的基础保障。

4.建设高效的经济生态系统。

建设高效的经济生态系统,就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充分保护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发展的效能。总体来看,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建成高效的经济生态系统,就要立足实际,积极推进产业规划,构建合理的生态产业体系;要优化传统经济产业,发展生态特色产业;要完善产业流程,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要培育第三产业发展,做强生态服务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5.建设文明的文化生态系统。

建设文明的文化生态系统,就是在城镇化建设中注重生态文化培养,以生态文化理念、意识促进生态城镇建设。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构建文明的文化生态系统就要通过多种载体建设,全面提升人们的生态文化素养;要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塑造生态文化品格;要以文化产业发展为支点,推动生态文化的传播。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路径选择

在我国不断加深的城镇化建设中,必须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为指引,以生态文明的要求为标准,建成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镇,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1.深化认识,树立生态城镇建设理念。

彻底改变过去粗放型的城镇化之路,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正确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转变传统经济建设至上的发展观,树立生态城镇的建设理念。这就要求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以对生态文明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进行城镇化建设。这也对企业的环保意识提出要求,企业在生产、发展中要增强环保意识,注重资源的有效使用,减少废弃物排放,承担起生态城镇建设的社会责任。

2.完善政策,提升执法监管力度。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地方实际完善生态城镇建设的政策,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制度性保障。一方面要完善引导性政策,即通过鼓励、支持利于生态城镇建设的行为,来引导公众、企业等主体逐渐形成生态文明的理念,促进生态城镇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惩罚性政策,即通过惩处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行为,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威慑力,有效遏制不利于生态城镇建设行为的发生。同时,还要提升执法监管力度,对不利于生态城镇建设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提高技术,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

技术和人才是生态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因此,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必须提高技术,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在城镇化建设中,要鼓励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以及资源节约等方面的生态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加强清洁工艺技术创新能力、清洁产品开发技术、生态工程与技术能力、循环经济等领域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实现人才队伍“引得进,留得住,出业绩”,为生态城镇建设提供智力保障。

作者:徐冬先 李辰露 单位:佳木斯大学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5)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以自然规律为前提,以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倡导和谐观念和推进和谐生产生活方式为着眼点的一种新型文明。”

当前,中国生态危机与各种社会转型矛盾相纠结,具有极强的特殊性,没有能够照搬的直接经验,只能从当下中国的问题中寻求突破口,从中国的国情中找到根据。我国最大的国情就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的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逻辑地包含了生态文明,因此理解当前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将它置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总体布局来分析,在保持生态文明一般特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契合。

1.2生态文明的 “中国特色”

1.2.1系统性与同步性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不应该是零散的、应景式的,而应该是系统的、整体的过程。要推进生态文明发展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的同步和协同。

1.2.2主动性与发展性

一方面,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特殊制度背景决定了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不应该是被动的,而应该是主动的;另一方面,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国内背景决定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不应该是消极的、脱离发展的,而应该是积极的、发展型的。

1.2.3互利性与内生性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国际背景决定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不应该是对外掠夺和转嫁的,而应该是内生的和互利的。

1.2.4科学性与实践性

中国生态文明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科学发展史上的文明成果,具有十分鲜明的科学性,需要尊重科学精神才能实现,同时中国的生态文明需要在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才能实现。

1.2.5历史性与现实性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成果,需要在吸收和借鉴已有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不断发展的中国经济社会和日新月异的国际形势新变化这个客观现实,科学合理地谋划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2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空间前提。自然界中生物群落与其所在的环境相互依赖,并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形成生态系统。人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处,这既是对人类长期发展的经验总结,又是对人类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自然规律的必然要求。自然规律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在自然规律面前,人类的任何力量都是渺小的,任何观点都是苍白。因此,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一个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2.2重要性

同志在十报告中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归根结底是生态建设对人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具体说来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可以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尊重自然、适应自然,科学利用自然基础之上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从空间格局开发到能源资源利用;从生态系统维护到自然环境保护都表现出一种积极健康的发展状态,这样一种宜居、健康的生存环境,人类必然生活得健康、长寿,人类社会必然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可以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一派天蓝山青水蓝的气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好状态,而这恰好是美丽中国的宗旨所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维护中华大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系统的持续性上都具有深远意义。在生态文明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必定可以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自 2007 年起,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学术研究领域的高热度词。十报告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

3.1合理开发利用空间格局

3.1.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格局关系到国土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因此我国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土地的特性,制订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解决我国国土规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地说,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等。

3.1.2优化海洋格局,建设海洋强国

由于我国复杂的周边形势,十八报告首度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向世界宣示中国将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同时,这对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有重要意义。为构建海洋强国,还需做到的是:一是做好海洋环境的监测保护工作,坚持“蓝色海洋发展”理念;二是站在国家发展高度,做好统筹规划,统一勘测,有序开发;三是培养海上渔民的国际意识和国防观念。

3.2走资源节约集约之路

3.2.1树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理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就是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是正确处理经济与环境关系的本质要求。我党和政府把“绿色发展”明确写进“十二五”规划,并单篇论述;“十”报告中 “绿色发展”理念是“第一发展理念”。日常生活中,绿色建筑、绿色经济、绿色消费模式、绿色政府采购等成为关键词。

3.2.2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体系下的发展方式

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内使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就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就是在生产方法上强调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循环利用,从源头上减轻工业文明对资源环境压力的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生产,使经济活动成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无废弃物”的反馈或循环过程,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从而达到了“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低、经济效益大”。

3.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下的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拒绝白色污染,灰霾空气等所有非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始学会接纳节能产品,接纳绿色出行等所有环保的生活方式即绿色生活方式,在社会上已成为共识。消费方式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下需要改变奢侈、浪费的消费方式,提倡节俭、适度消费的观念。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质量的新型消费模式已悄然成风。

3.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3.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产品――生态产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产品――生态产品,是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等公共产品。可见,生态产品本身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它既能够满足社会的环保需求,又能满足人们追求身心健康的生态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的生态消费力迅速提高,生态消费需求呈现急剧增长趋势。

3.3.2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我国绝不能再走资本主义“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树立马克思主义扬弃观,即主动吸取国际国内先进的建设理念和方法,摒弃消极的不利的理念和方法。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十”报告中提出“保护为先防治为重”的生态原则,就是要求人们主动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进行社会活动。这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和原则。

3.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规矩就是规范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也需要依靠制度的保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4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理论,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项庞大的理论工程,更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建设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最后,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说还是一场质的历史性变革,将促使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体系作出重要调整,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松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内涵的渐次解读[J].宜春学院学报,2013(8).

[2] 朱国芬,高琳萍.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性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3).

[3] 赵丽君,国政浩.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6)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将生态工作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度的突出地位来论述,表明生态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而被融入到党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关乎国际民生建设事业的各个领域和整个过程。政策导向的这一“小”变化,召唤着生态建设的“大动作”。势必要求国人在理论认识上齐头并进。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生态文明构建与民生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以便积极的应对生态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生态为人类生存提供山清水秀自然环境的独特功效。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而言的。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除此定义解释外还有多种不尽相同的解释版本,它们虽然表述形式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论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良性结合而形成的和谐统一。这就是生态民生思想的核心。有关生态民生思想早在我国古时就已开始萌芽,如《周易》中“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之说、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思想,佛家“依正不二”等,无一不涉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观点。虽然这些观点有其自身及社会的局限而并未成为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主流,但其却成为当代我国现代社会生态文明理论形成的主要渊源,是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工作具以下特点:

1 生态建设是民生工作中最基本、最广泛最现实的民生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最广泛、最直接、最现实、最持续、最基本的民生。是反映现代社会文明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众所周知,拥有“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自身生存的基本属性要求,千百年来始终成为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条件要求永恒的主题。也是衡量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人人都需要清洁的空气、纯净的饮水、安全的粮食…这些物质的转化循环生产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条件作为保证。所以说生态建设是民生工作中最基本、最广泛、最现实的民生。

2 “生态民生”理念

我们必须在认识上将生态建设与民生作为一个整体“生态民生”理念进行统筹规划。这不是简单的文字罗列,而是赋予了它们不可分割的新内涵。生态建设必须以民生为着力点,以民生为本,生态文明中的生态与民生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结合体-生态民生。这是人类现代文明社会赋予其应有的内涵,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生存与发展中出现的众多矛盾问题经过不断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形成完善起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为民生最根本要求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正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生态民生的核心必须是如何处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3者的关系。而生态民生建设就是要从如何降低及消除经济发展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入手,并且还要通过环境保护措施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或者通过生态保护本身创造财富而改善民生。既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又要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这个基本民生。生态民生最终要构建的应该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经济崛起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的,达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社会状态。生态民生建设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对待自然或停止改造自然活动,而是要把自然放在与人类一样平等的地位,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联系,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不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民生改善的统一。

3 生态民生建设也是科学发展的属性要求和重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原则,离开以人为本谈生态文明建设毫无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是民生问题,即建设生态文明,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类自身是生态文明的主体,处于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地位,不是人类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人类积极地与自然和谐。同时,生态民生因具有促进、改善社会政治、经济及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间的合理分配的间接作用,从而引申出了权利、机会、司法等更广泛层面的社会公平与公正。

4 必须尊重生态建设与改善民生各自的运作规律

生态建设与改善民生2者属于不同的社会建设领域,构成比率不同,2者的差别在于生态建设以自然规律(自然科学)为基础运作,即生态系统的维护与修复应顺应自然属性,其旨在恢复、改善人类因错误生产方式导致的环境问题。而民生工作则以社会规律(社会科学)为基础运作。即民生工作以社会支配的财富量及社会承载力等社会因素为主要导向运作。在生态民生建设工作中我们必须尊重它们各自的运作规律。

5 生态与民生工作的永恒性及可变性

生态系统的修复恢复是漫长的,需要几十年乃至百年、千年的不断努力。但其整个修复恢复过程中的目标是永恒的,即永远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主线。而民生工作具有随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目标的特点,是动态的。如吃、穿、居、医、就业、教育、养老、乐(精神文化需求)等民生工作随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需求标准。

6 生态建设与民生的矛盾性

生态建设与资源开发对立统一,既要保护好生态,而又不影响能提高民生指数的资源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片面追求资源开发,也不能只顾资源开发而忽视生态环境。应科学论证规划,建立完善的风险生态评估预防体系,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或先预防后开发。总之,必须做到开发前心中有账目、手中有措施。这样才能够搞好协调,使其在对立统一中相互发展,达到双赢。

7 相互依赖性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7)

一、 引 言。

伴随人类、 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会计各影响因子和构成要素在既保持又打破固有关系而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中, 通过会计、生态和文明的有机构成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成果表现; 如果以生态的视野来通观会计的发展, 又会在会计生态与文明的紧密结合中, 进一步得知:

会计整体及其各构成因子或影响因素在按其所特有的内在逻辑安排、 所遵循的发展变化规律运行于市场时, 始终会以一种具有一定功能特点和结构特征的文明动态系统存在、 发展和生效。 同时,在会计产生发展过程中, 将会计生态与生态文明进行合理架构, 也不难看出: 处于不同时空、 人性化的会计生态主体、 会计生态客体与会计生态环境等, 各自都在其所固有的生存状态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下会表现出相应的成果表现。 由此可见, 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和影响因素, 在其与环境保持着紧密的适应性互动关系中而不断演进发展时, 必然有着基于会计生态危机、 反思会计传统模式的理性选择, 必然会从会计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 从本体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发展而形成会计生态文明。

会计生态文明是会计生态建设的各种成果表现; 而会计生态建设离不开会计生态主体、 审计主体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离不开会计生态审计的作用发挥。 但是, 目前的生态审计, 主要是基于环境问题的环境审计, 是对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与企业在生态指标与当地推行的环境法规的背向程度、 或安全和健康保障的生态风险等方面进行的监督、 评价和鉴证, 其基本目标是避免被审计单位因生态风险的范围和水平估计不足而可能引致的财务损失、 以及减少环境损失的措施; 在此情况下, 作为以会计为主要对象和内容的审计,就没有从“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和“文明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 的高度来思考和开展如何进行更大范围、 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会计审查”。 加之当前对会计生态的研究成果较少, 对会计生态的审计也基本上无专门的研究成果, 因此也就无从谈起会计生态审计的建设了。 尤其是在公共危机成常态的时代, 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 必然需要会计生态各主体、客体和环境的文明化趋同作用, 必然需要对这种作用的发挥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审计。 由此可以这样认为, 公共危机的发生导致公共危机治理的强化, 产生会计生态文明化的参与行动和成果转化, 从而引起会计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系统而伟大的工程; 必将催生会计生态文明理念在会计生态审计中的广泛运用。 对公共危机与会计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 笔者将另文单独研究, 本文只对后者进行粗谈。

二、 会计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

对会计生态文明的界定, 需联系文明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明生态史观” 和生态文明发展的脉络。 “文明生态史观” 主要强调, 文明需要交流传送, 文明之间是互动互融的; 一种文明要想永葆青春, 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流文明, 并加以改良; 一种文明的成长、 发展并不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 它总是在与各种外流文明的冲突中来调整、 改良自身不完善的地方。[1]生态文明自20 世纪 90 年代初提出, 是指人类遵循人、 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其本质在于人类社会保证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的一种高度文明机制;[2]它有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理论视角及文明发展历史形态与文明构成成分两种文明维度;[3]它奉行“人是自然的一员” 的哲学观点, 在生产和生活中遵循生态学原理, 力图用整体、 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活方式、 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 (申曙光, 2007)。

至此可以这样认为: 会计生态文明实质就是会计这种人性化的“生物” 在其不断的变革发展中, 为了实现从自然、 自由、 自发到自主、 自动、自为, 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 从未开化到逐步开化再到完全开化的不断演进的目标而动态性地呈现出的各种财富成果的总称。[4]对会计生态文明如此界定, 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 会计生态文明应是一种永恒存在, 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 (宁波, 2008), 是与人类的认识和意识、 社会的发展和发达、 经济的增长和增快等相互适应共进的, 不能仅依“生态文明是针对当代人类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的继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来定性与思考。不然, 我们将无法对古代或近代一些好的会计域秩序或会计工作局面给予合理的“文明” 定位。“当而已矣”, 乃会计生态文明之永恒求索和境界。

(2) 会计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和会计文明结构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有一个基本存在, 或说基础位置, 不能因为我们以前没有对其认识觉悟、 没有对其理论探索就否定其存在性、 作用性。

(3) 会计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是一个复合性概念一样, 也包含着物质性、 精神性和制度性等内容; 只不过这些内容往往很难独立区分, 其相互间的渗透性、 耦合性较多。

(4) 会计生态文明不仅具有会计、 生态与文明的一般规定性, 而且具有会计生态、 生态文明的人性化、 生态化、 民主化等特性, 更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它应是在符合会计发展规律、 生态演化规律和文明成就规律的基础上, 将会计系统和会计生态系统整体及其中的各个体纳入或统筹于生态与文明的范畴, 并使这些整体和个体的存在和发展能不断产生出较高级的成果与财富。

(5) 会计生态文明在本体上是会计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 信息交换关系等表现状态或形式, 在宏观上是会计生态系统与其外部其他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 信息交换的各种成果或财富, 在中观上是会计系统各子系统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的竞争与协同、 平衡与失调等成果或财富表现, 在微观上是会计的主体、 客体、 内容、 载体以及目的、过程、 方法、 手段等之间的协调和良性表现。

三、 会计生态审计是实现会计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步骤。

会计生态是人类会计实践中各种关系的适应性互动状态, 是需要通过文明、 和谐、 健康和积极的态度与作为去维持平衡、 导向规范的生命体,是生态价值观、 生态哲学观、 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管理观的综合体现与运用。 推行和加强会计生态审计, 就是突破现行生态审计主要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进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审计调查和节能减排资金的专项审计、 并多是政府主导的国家审计等局限, 促使其真正成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持续运行和公共危机管理有利有效开展的重要“免疫系统”, 更好地推进会计生态的文明化建设和发展和实现会计的可持续性与进步繁荣。

(一) 会计生态审计与会计生态文明的紧密结合。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系列新型会计现象的出现, 要求会计生态体系能对其进行统筹思考、 合理解释、 正确反映、 充分揭示和及时报告, 培育好、 维护好和发展好会计的生态文明成果。 与此相伴, 一些会计新问题 (如与公共危机治理相关的公共管理方面的会计问题) 的产生,影响甚至危及到会计生态系统的文明化发展, 因而就需要在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动上积极响应,并切实解决, 以此丰富和完善会计生态文明。 为此, 开展会计生态方面的审计, 就不能脱离会计生态的文明化诉求, 不能仅就绿色会计、 环境会计的些许内容进行按部就班的传统型审计。 相反,会计生态审计应立足会计生态文明化需要的全过程、 各方面, 从会计生态主体、 客体与环境的文明化发展出发; 紧紧围绕会计人、 会计事、 会计物与会计法、 会计理、 会计情交互共生的文化传承, 以及相应文明成果的积累和追求, 甚至包容性增长下的关系协调和顺畅; 致力于助推会计的生态文明化建设的理论领先、 技术优化、 法政导向、 规则顺应, 并促进会计生态文明的存续和繁荣。

(二) 会计生态审计的文明建设理念。

建设会计生态审计, 既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与系统的生态观; 又要调整传统审计的方式、 内容等, 在尊重自然、 爱护环境的过程中, 形成讲科学、 重规律、 法自然的生态审计道德观和伦理观等。 此外还包括:

1. 会计生态审计的系统建设理念。

会计生态审计突破了传统只对会计主体和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的固有局限, 强调会计存在与发展中的个人、 组织、 社会、 环境等复合系统的全面和谐。 从复杂系统看, 会计生态是一个由其主体、 客体和环境组成的有机体系, 相应就需要会计生态审计具有必须是一个由多个方面、 多个层次和多个具体要素以不同的关系和形式有机组织起来的复杂系统, 包含着不同对象、 不同内容、不同方法、 不同目的等方面的审计。 不同对象的审计子系统是包括会计主体在内的所有会计生态主体的审计、 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全部会计生态客体的审计、 包括会计法政在内的一切会计生态环境的审计等; 不同内容的审计子系统是容纳会计信息审计、 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法政环境实施情况审计、 会计服务质效生成与提高审计等各方面; 不同方法的审计子系统是将审计技术方法的现代与传统、 国内与国际、 单一与多元、 简单与复杂巧妙结合的创新性系统; 不同目的的审计子系统围绕不同对象和内容而构成, 是对会计生态系统内外及其相互之间不断进行物质、 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和结果的审计预期和控制。 可以说,会计生态审计的系统建设理念, 充实了审计的内涵、 拓展了审计的视野, 丰富了会计生态文明和审计文明的成果, 当然也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2. 会计生态审计的经济建设理念对会计生态的审计, 还必须牢牢坚持一般审计所具有的成本效益原则和统筹兼顾思路, 积极追求审计过程的高效率和审计结果的高效益, 实现整个审计的经济价值化、 社会效应化和生态文明化; 应统筹思考和把握一定时期的审计主次、侧重, 以主要或重要的审计实效带动次要或侧面审计的有序进行。 面对会计生态主体的思想多元、类型多样, 会计生态客体的标准滞后、 衡量困难,会计生态环境的变化莫测、 复杂纷繁等实际情况,会计生态审计要真正取得关乎审计本身乃至国家民族的较大利益, 就必须以极大的经济建设热情和干劲、 以更快的经济建设速度和力度、 以更高的经济建设质量和效益, 广泛、 深入、 持久、 仔细地开展工作; 既不能有等待观望的消极审计思想, 也不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的省事原则,更不能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的和事佬作风,最不能有“慷国家之慨、 谋一己之私” 的非理性做法。

3. 会计生态审计的文化建设理念。

生态文化, 从狭义理解是指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 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 从广义理解, 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 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 (杨肖琳, 2009); 从更高层面理解, 是一个民族在适应、 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包含了这个民族围绕环境与人的生存而形成的宗教信仰、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等整体文化系统。[5]生态文化渗透到会计和审计政策、 制度及其实施的一切领域, 是一种健康、积极、 和谐、 可持续的文化。 会计生态审计的文化建设, 就是要在会计生态的各方面审计中, 孕育审计的创新精神, 激发自主创新的审计能力;促进会计审计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繁荣会计审计发展的先进文化; 形成会计信息与服务消费的和谐性、 阳光性与理性化, 培养会计产品消费与生产的自我约束力和文化力与文明性; 推动会计生态在关系、 适应和导向的生态要求下的和合发展,实现会计生态的进步性与文明化目标。

4. 会计生态审计的环境建设理念。

同一般审计一样, 会计生态审计的有序有利开展也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会计生态审计的环境建设理念, 就是要充分考虑到会计生态本身与审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等环境因素, 使其工作开展减少一些障碍或阻碍、 杜绝一切失误或瑕疵。 比如,对会计生态管理主体在公共危机中履行职责、 执行政策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审计主体就必须了解这些管理主体对公共危机中的资金调拨、 财产收受保管与转移等方面的政策规定、 会计核算要求、 监督制度等, 以此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审计; 再比如, 对会计生态客体中的会计服务情况进行审计, 审计主体就必须明确会计服务价格、产权、 质量等方面是如何规定、 度量和区分的,以此确定审计的责任和范围。

四、 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的路径。

(一) 理论研究和政策引导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重要基础。

1. 理论研究应先行。

关于会计生态, 笔者一直在研究, 应该说有一定的成效。 此外, 罗宏、 邢广彦 (2008) 在《会计生态优化与中国会计准则改革: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一文中把会计生态定义为“各种会计单元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以及内部各单元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与相互作用相下, 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 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 吴大器 (2010) 在“第五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 上表示, 应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会计生态系统, 它主要包括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存在的众多经济主体以及各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媒介两部分。 这些前期理论成果,将为开展会计生态审计、 加快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 起到重大的基础作用。

与此同时, 在生态审计研究方面, 从 1992 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政府环境审计作为生态审计的重要方面就得以迅速发展, 并逐渐成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重点和国家审计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中国知网上以“生态审计” 进行“全文” 搜索, 有记录 463条, 以“主题” 搜索有记录 43 条, 以“题名” 搜索有记录 32 条, 以“关键词” 搜索有记录 4 条。这些都说明生态审计研究的广泛、 深入, 其系列成果无疑为会计生态审计的有效开展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虽然如此, 目前在会计生态文明、 会计生态与生态审计的关系、 会计生态文明对生态审计的指导等方面的研究, 则很少成果。 这就需要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将各种审计类型、 内容、 方法、评价等灵活而综合运用与会计生态建设和会计生态文明发展中; 并紧紧依靠各会计生态主体和审计主体的关系理顺与合力聚成。

2. 政策引导贵创新。

会计生态文明重在会计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成果体现, 涉及会计域秩序和会计法政的方方面面;而会计生态审计也是全面的, 需要相应的创新型政策体系去引导和规范。 具体创新要求有: 一是政策引导内容上的创新, 应围绕会计生态主体、客体和环境以及审计主体、 客体和环境等方面制定和实施适时适需适当地统一政策, 必然会计生态建设的技术推广机制、 价格和服务的标准体系;二是政策引导方法上的创新, 要结合会计生态涉及范围广泛、 对象复杂的实际, 通过各种媒体、有利时机、 必要场合从政策咨询、 宣传、 培训、教育等方面有意识、 有组织地引导, 推动政策的贯彻力和执行力, 避免“理智的冷漠” 态度; 三是政策引导方式上的创新, 需兼顾会计生态发展的当前现状和未来趋势,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便、 快捷, 直接、 高效的特点和优势, 开展政策制定、 、 落实、 监管方面的网上评议、 媒体宣讲、 现场讨论、 实地学习等活动, 使全面引导下的政策深入人心。 目前, 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可从中国会计学会和审计学会及其各专门委员会开展的各种征文、 评选、 会议、 培训等方面管窥一二, 今后需进一步加强。

(二) 技术保障和质量保证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主要支撑。

1. 技术保障需加强。

会计生态建设和发展、 会计生态文明记录和显现, 以及对会计生态的审计, 都牵涉到很多技术层面的内容, 比如会计生态环境变革下低碳经济引出的碳资源、 碳负债等方面的确认与计量技术, 对会计生态主体之一的会计主体产生重大影响的管理诀窍、 非专利技术、 区位优势等的会计核算、 记录和报告技术, 等等。 要解决当前存在的这些技术问题, 就需要在进行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时, 必须加强其中的科学技术研制和应用, 重视其中的科技创新与推广。 一是要加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各类技术的基础研究, 包括共生技术、关键技术、 专门技术等, 尽快形成会计审计的技术协同和方法交融, 增强审计对会计生态各方面的针对性、 渗透性和有效性; 二是加强会计生态审计技术体系的建设, 形成会计审计相互间互促互进互用的完整技术体系, 确保审计工作能真正深入会计生态各方面; 三是加强技术创新系统中有关各方的合作与协作, 形成产、 学、 研, 学、做、 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合作创新体系,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和实用性; 四是加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所需技术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支持, 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提供足够经费保障和人才支撑。

2. 质量保证待跟进。

对会计生态进行审计, 必然涉及到与会计服务、 会计信息、 会计政策以及审计本身等方面直接相关的一系列质量问题。 因此, 要建设好、 发展好会计生态审计, 就必然和必须地切实解决好这些质量问题, 为会计生态审计的又好又快发展与建设提供优良的质量保证; 而要达此目的, 就需首先制定出相关的质量标准。 但是, 从目前看,这方面还存在很多疏漏或缺陷, 比如生产会计信息产品的“工艺设计规程” 和“生产管理制度”

的质量标准是什么、 会计信息产品生产的内外部环境质量如何界定、 会计信息产品的供给者和管理者的信息管理质量和信息信誉质量该如何评判、会计信息产品的质检员———外部的审计人员的履职质量由谁监督、 会计服务交易质量何以厘定与规范等。 即或是会计信息和会计服务有质量度量的描述文字和衡量指标, 但由于做出或划定这些度量物的人员要么没有, 要么不是行家或专家,宣布或布置这些度量物的部门要么机构多样、 政出多门, 要么就不是政府权威的主管机关, 因而仍然缺乏科学性、 系统性。 尤其是随着会计环境巨大变化后, 审计要真正起到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就必须积极推动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及时反应跟进。

(三) 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有生力量。

会计生态审计兼容会计生态与审计两大领域,涉及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 企业与其他社会团体和组织, 以及社会公众等方面的利益。 这就需要紧紧依靠政府在宏观层面的行政力量、 社会公众在微观层面的基础力量和其他方面在中观层面的中坚力量, 共同参与、 积极支持并努力推动会计生态审计的各种建设。 要注重政府职能作用,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依托, 不断加强政府在会计审计发展与会计生态和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要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 传播途径和利益表达机制, 将会计审计和会计生态建设的信息及时与公众布达与沟通, 让公众和所有主体认识到会计生态建设、 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的重要性; 要给予公众及其他主体有机会参与会计生态建设与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相关的活动乃至一些决策, 鼓励其大胆监督和创新, 不断增强其参与建设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开展会计审计文化建设活动, 丰富和提高公众及其他主体的文化程度与文明素养, 使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成民心工程、 阳光工程。 当然, 政府、 公众和其他主体参与会计生态审计建设, 实际上也是确保他们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1实到每个单位、 每个家庭” 一样, 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离不开政府、 公众和其他主体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的。 也只有如此, 才能对政府、 公众和其他主体履行会计生态维护与管理责任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证, 政府、 公众和其他主体才能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陈 恒。 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J]. 学术月刊,2007(9):117-123.

[2] 雷新华。 基于经济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思考[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141.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8)

人、自然、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有机体。人不是单个的、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有机统一,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一,人始终存在于自然中,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为人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源。其二,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的社会性,社会性是人的最根本的、本质的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为人提供一定的发展环境条件和生存空间,离开了社会,人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托。其三,社会与自然也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离开了自然,社会将失去发展的物质条件;而社会的发展也会对自然界产生很大的影响,或促进自然的发展,或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从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来展开的,主要是调整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对人与自然关系和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调节一直以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突破“道德人”、“社会经济人”等旧理念的局限,引导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也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人与社会共同发展。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新的理念,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二)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培养生态人

生态人是指善于处理与自然、他人及自身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生态人要有强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为实践活动准则,所追求的行为目标是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的实践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当代人,必须对经济发展方式和生存方式具有科学认识,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和清醒的环境保护意识。人是生态文明建设承担和实施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享用者,没有生态人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和完成,关键也在于生态人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在生态人的塑造中发挥关键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自身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使生态文明的观念内化为人们稳定的心理结构,进而外化为生态文明建设行为,自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二、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要完成培养生态人的目标,必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培养人们的生态理性,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态消费习惯,引导人们利用生态理论知识有效地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生态意识教育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态意识还比较淡薄。公民生态意识的确立是调动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因此,首先必须解决好人们的生态意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来传播符合时展要求的思想和观念,能够系统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进而形成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生态文明意识。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渠道和措施,使生态文明建设知识实现大众化、社会化,在各种场合、各种人群中间,广泛地得到普及和推广,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践行科学发展观、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有力武器。目标在于,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普遍形成,“天人合一”思想得到认同,“人类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得以消除,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充足的条件。

(二)生态道德素质培养

生态道德素质是“生态人”的基本特质,它是一个生态社会对人的德性要求的高度浓缩和期望,是社会利益和意志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法律、制度、政策的约束,更需要用道德规范来调节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态道德素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公民道德素养应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才能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本来的一个重要任务和职能,就包含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学习生态知识,使外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规范逐渐内化为人们自身的一种理想和信仰,促进公民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文明建设主人翁的自豪感,产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陶冶的驱动力,不断增强人们遵守生态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使人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思维习惯,从而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三)生态理性培养

生态理性是指人类在对待生态环境时,其推理方式和行为方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来是理性的、明智的。在生态理性的支配下,人们以科学态度正确地评估经济活动的生态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生态理性以其独特的生态标准和生态原则的形式出现,引导并支配人们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理性告诉人们,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力,保持生态平衡。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人们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思想,教育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决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自然的运行和发展规律,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同时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还必须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做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永续发展。

(四)生态消费习惯养成教育

当今社会,很多人以自我为中心,过度追求物质消费,肆意挥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帮助人们改变这种不良的心态和习惯,树立生态消费观念,节约资源,保护自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们选择绿色消费方式、消费绿色产品,养成绿色消费习惯;习惯与环境改善后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绿色生产,最后形成良性循环;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十分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要塑造人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灵,引导人们养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习惯,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要教育人们自觉处理好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当代利益和后代利益的关系,促进人格提升和自我完善,使人们在生态消费习惯的培养与实践中找到自我价值。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意味着我国把生态环境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文明体系。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尚属首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再次创新,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成果的综合;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对人类长期主导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结与升华。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要树立人类社会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而非自然世界主宰的价值理念。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类自身。呵护自然、呵护生命不是人类对自然界其他生命的施舍,而是人类本质所在,是人类自身进步与发展的基础。因此,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基础,也是顺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二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生产观。近代以来,人类不顾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大肆进行开发生产,导致生态危机加剧。不仅制约着生产的可持续性,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生态文明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要求人类的生产必须顺应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使人类的生产能够持续下去。为此,人类的生产劳动要注重利用科学技术来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注重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三是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消费观。即倡导“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强调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代际公平的生活模式。因此,生态文明具有和谐性、可持续性和代际公平性等特征。

二、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提出“生态文明”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其中渊源之一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西方社会兴起的环境保护运动和此后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这些运动和理论,极大地改变了欧美国家的政府理念,使得工业文明对自然造成的损害,无论是以环境污染还是直接健康损害的形式表现出来,都开始逐步受到严格的监管和约束。但西方的先驱者最终并没有提出生态文明理念。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首先,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度过了工业化的成长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减弱。其次,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使他们有能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减少和预防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最后,西方国家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来减少本国环境的污染。他们把大量耗费资源,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工业以产业转移的方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来进行生产,甚至直接把工业废弃物运送到发展中国家,势必加剧发展中国家生态危机,但却减轻了西方国家的生态环境压力。因此西方国家缺乏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升到文明高度的压力和动力,缺乏提出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但作为正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完全不同。中国既不具备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条件,也不拥有大量的用于预防和应对生态危机的先进科学技术。我国所面临的工业化与生态环境的冲突日益显现。具体来讲,我国提出生态文明理念有以下原因:其一,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实现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之我国仍然采取粗放型发展模式,资源利用率低,且经济规模巨大,势必导致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同时由于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和产业发展阶段,我国无法象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实行对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同时,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其二,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度过生态环境危机高峰以后,开始指责发展中国家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并使之广泛道德化,上升为是非善恶的问题。所以。中国在强调发展中国家发展权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国际舆论的监督。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其三,生态环境已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成为其他三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的桎梏和障碍。因此,不能处理好生态环境问题,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难以实现现代化。其四,近年来。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综合上述因素,既然中国不能够退回到传统的农业文明时代,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就不可避免地面对生态问题。把生态问题上升为文明的高度,提出生态文明就是历史的必然了。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1.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与宣传,树立和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理念。

意识和理念是支配人类行动的基础和前提。加强国民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课。通过生态伦理教育,要使国民充分认识到:第一,人类不是自然生态的主宰者和支配者,而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第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尊重并非是对自然环境的旋舍和给与,而是人类的职责和义务,是在维护人类自身的根本利益。第三,人类的生产与消费并非无限度,而是必须适应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树立有限物质消费,把物质追求与精神文化追求结合起来才是幸福的理念。为此,国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加强公民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首先,在各个层级的课堂上开设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邀请相关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定期到学校讲授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并组织学生到企业和相关机构参观学习。其次,政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广泛而持久地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使各个阶层和领域的人都能接受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总之。要真正做到在全社会树立保护环境的道德情操,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2.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更是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这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性和成效性的保障。一方面,政府要建立综合决策体系。政府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

的刚性约束政策,旨在快速恢复生态植被的资源补偿性政策,以及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八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体系。另一方面,政府应综合现存的相关法律,汲取国外的经验,制定统一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构建完备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此外,要依法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总之,政府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构建完善的政府生态责任机制,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环境。

3.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传统的生产方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是资源一产品一废物一排放单向度的线性发展模式,通过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工业经济刚刚起步,生产规模较小的时期,为尽快奠定工业基础,是做过贡献的。然而,粗放型生产模式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消耗增大,超出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势必会产生和加剧生态危机。因此,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的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体现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太原则,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的利用,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党的十七大指出:

“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建立生活方式的生态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10)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生态意识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频繁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让我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物种类减少等,这些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后果已经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不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的决心[1]。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观。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其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有董仲舒主张的“天人合一”、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思想,不断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不可否认,这样的思想虽然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但对于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些以儒、道为代表的派系学说,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观、教育与后世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它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高度概括了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人与自然的相通性。儒家代表孟子倡导的“仁民爱物”和儒家经典《周易》中将“天”、“地”、“人”并列谓之三才,都是“天人合一”的体现[3]。这些尊重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值得后人学习的。而在道家看来,道是万物之本,人们要在遵循“道”的同时,视万物平等,这种自然规律把人和自然的关系重新定位,要求人用友善和顺从的态度去对待自然,遵自然之道而行。由此看来,儒家和道家的自然观各不相同,但又不得不承认二者的观念都有道理。他们主张在无条件改造自然的同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违背自然,利用自然资源,又不忘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理念。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众所周知,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令人瞩目,然而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人们却丝毫没有注意到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直到马克思与恩格斯在19世纪对人类社会发展史考查的过程中,才发觉到迅速发展的工业革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马克思告诫人们“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4]。这一思想很明确地表现出,要想让人类不受到灾难性的毁灭,就必须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自然界和人类的发展。与此同时,恩格斯也向人类发出了警告:“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5]不可否认,对自然界进行有意识的改造很有利于人类的发展,但这也要求人类与自然相统一,达到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意在表明,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所以人类生活及生产也就必然受到自然界的制约[6]。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所以只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当前严峻生态形势的需要。

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处于十分严峻的状态,资源滥用、环境污染等现象不断发生,治理环境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破坏环境的速度,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7]。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土地沙漠化现象不断发生,空气污染十分严峻,由此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愈发突出。很多厂家为了扩展经济,不惜大量砍伐森林植物,用空出的地方来修建工厂、开阔道路,这直接导致了大量不可再生的珍贵的生态资源造成极大的损害与浪费,也严重破坏了生态资源的生物多样性。这些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如果不能维护好生态文明,人类将会面对很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同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更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要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在和谐的生态环境下生存和发展。众所周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现。只有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人类才不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不仅和谐社会的构建会出现问题,人类的生存也将面临巨大的灾难。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以此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很多地区为了经济能够快速发展,不惜以牺牲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由此引发了地区不和谐因素的产生。比如,目前黑龙江省著名的冰雪旅游景区雪乡的生态环境就已出现恶化迹象,各地滑雪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逐年增加,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河段干涸、降雪量减少,百姓们纷纷抱怨,更有甚者故意破坏景区环境以此泄愤,这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协调和谐社会的安定,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确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在推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全民构建小康社会是我党不可推卸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将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在优良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如果不能切实解决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自然资源不断被消耗,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样势必会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巨大的影响。由此得知,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针。就此问题,我国已通过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等位置,并提出“中国梦”的理念,以此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纵观全世界,只有中国与美国敢于提出“国家梦”,而中国实现中国梦主要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方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牺牲自然资源的条件下,来取得经济的发展[8]。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有效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发生,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生产力,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在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必须要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自然观,改变以往的传统思想,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摒弃陈旧的思想,才能让人们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我国有关部门可以定期开展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等方式,向全民普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如电影教育片或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讲座等方式,呼吁全民一同保护生态资源,有效遏制对自然资源进行随意开放掠夺的现象,利用科学发展观,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来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只有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人设身处地为生态环境着想,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想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要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维护生态的和平,这不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9]。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是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平衡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创造新兴的技术,才能不断改造自然,在不打破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此来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只有在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人与自然才能够和谐发展。所以,我们不仅要着力于发展新兴的技术,也要尝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过度开发和掠夺自然资源,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提高生活环境水平和生活质量。如果有关产业和部门能够做到对自然资源低消耗、对成本进行低投入、对废弃物排泄物等进行低排放,并坚持高效率完成工作,必然会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行,以此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和谐社会早日建成。

(三)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理论、制度和行动的综合,它通过科学理论指导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引导和规范行动,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系。我们应不断探索生态文明体系建设,通过健全生态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有关部门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同时,必须严格执法,对待破环生态环境的现象,依法追究其责任。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新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来弥补之前各种法律中的不足,完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实施,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陈金清.论生态文明建设与五位一体总布局[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4

[2]王丽娜.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7

[3]董彩荣.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及其现代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5

[4]周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2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78

[6]李崇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1,1:15~21

[7]宋全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路径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

上一篇: 简述网络调研的过程 下一篇: 司法改革的认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