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消防的基本概念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09 11:49:01

智慧消防的基本概念

智慧消防的基本概念篇(1)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11-0013-03

随着社会经济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心也由单位向社区转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信息科技在社区建设领域的应用,目前已经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对于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适时引入智能技术,实现社区建设的智能化飞跃既是客观需要,又是信息化建设的逻辑必然。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市海淀区的领导下,清华园街道充分依托自身优势,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初步而富有成效的探索。本文拟结合他们的实践,就智慧社区的概念、结构、特征及其应用等问题进行探讨,抛砖引玉,借此为智慧社区的建设发展尽微薄之力。

一、智慧社区的基本概念

作为信息化战略的一部分,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于1998年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即对地球的一个多分辨率、三维的表示,可以在其上添加许多与我们所处的星球有关的地学数据。”[1]其主要思想在于数据的信息化集成和显示。数字地球的概念虽然转瞬即逝,但由于实际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其思想在不同层面获得了实际的推进和应用。2008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新概念,期望把智慧嵌入系统和流程之中,以智慧的方式实现服务的交付、产品开发、制造、采购和销售,从而使从人、资金到石油、水资源乃至信息的运动方式都更加智慧,使亿万人生活和工作的方式都变得更加智慧。其是以一个产业或者社会生态系统为对象,实际上是将智能技术有机应用于全过程,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推动系统运行模式的变革。2009年,IBM又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即它是城市运行各子系统智慧化的综合。IBM所提概念是一个商业化的远景展望,它既有具体的商业方案,又有抽象的概念运作。[2] [3]

智慧社区建设以上述概念为借鉴,但立足社会实际和技术实际,既要有独立深刻的长远眼光,又要有实事求是的阶段规划。关于智慧社区的定义,目前完整的表述并不多见,且大多侧重于技术层面的表述。例如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智慧城区(社区)是指充分借助互联网、传感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 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 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 ICT 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区(社区)形态。[4]张彭等则认为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对住宅楼宇、家居、医疗、社区服务等进行智能化的构建,从而形成基于大规模信息智能处理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社区。[5]

我们对智慧社区的定义则更多地从社区的基础功能层面即提供基本服务与管理的角度来进行,在明确具体对象状况的前提下,通过运用智能化的信息手段对社区服务和管理进行流程梳理和重构,从而在本质上达到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的目的。具体说来,我们认为,智慧社区是以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管理能力为目标,针对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及其发展趋势和社区管理的工作内容及其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智能化,从而建立现代化的社区服务和精细化的社区管理系统,形成资源整合、效益明显、环境适宜的新型社区形态。智慧社区的构建依赖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智慧社区的应用覆盖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所涉及的商业服务、医疗保健、学习教育、安全保障、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智慧社区的优势体现于社会信息的充分获取和及时有效的处理,体现在对于表象信息的知识挖掘,体现在对现有公共资源、基础设施的充分整合和效能发挥,从而使社区服务更加优质高效,社区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实现以居民需求为中心的服务,以服务为导向的社会管理,变被动满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为主动引导居民服务需求与生活品味,进而实现宜居、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五型”社区目标,促进人的生活更加幸福。

二、智慧社区的运行结构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智慧城市所涉及的虚拟政务、交通管理、公共服务和安全监控等系统的延伸;同时,智慧社区也有自己独立的服务、管理模块和结构。智慧社区的基础是现实生活中的各个社区,社区的基本结构决定着智慧社区的基本部分,智慧社区的运行由具有一定智能属性的各类服务、管理系统有机构成,体现其“智慧性”所在。如下图所示:

智慧社区的运行结构具体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传感器层——智慧社区的数据来源。通过对于社区各个系统所产生的各类数据的收集、存储,形成智慧社区的基础数据。例如,通过小区门禁系统采集居民出入楼门的信息,通过小区安防系统获得各类视频、消防等信息,通过服务机构获得居民的服务需求信息,通过环境监测获得小区环境数据等等。传感器层所产生的数据具有量大、种类多等特点。

2.公共数据专网——智慧社区数据高速公路。智慧社区的各个子系统均通过数据专网进行互联,无论是数据的获取、查询、,还是应用系统的处理结果均通过专网实现。

3. 数据库——智慧社区数据的存储中心和交换中心。智慧社区各个系统的数据均在数据库中存储并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换。

4. 专用系统——智慧社区“智慧”特点的体现和核心价值所在。通过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于海量数据的及时处理与知识挖掘,根据相关规则进行决策支持,从而实现各个应用模块的处理结果。

5. 应用系统——智慧社区的关键模块。智慧社区的应用价值全部体现在这些应用系统,其是智慧社区的集中体现。例如,社区的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它可以综合统计、显示小区人口信息和地理分布情况;它可以进一步与安防系统相结合形成安全地理信息系统,与为老服务相结合形成老年人服务地理信息系统等。

6.综合应用界面——智慧社区的门户。智慧社区各个系统均通过统一的应用界面与各类使用者交互。

三、智慧社区的主要特征

智慧社区应该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智能化信息技术与社区服务、管理流程的融合。智慧社区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综合应用实现对社区服务与管理流程的支撑与改造。一方面,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原有办事流程的效率和覆盖面;另一方面,科技手段的应用又可以推动流程改造,甚至可以增加服务与管理的内容,使得广大居民群众可以获得更为全面、周到的服务,可使政府的管理行为更为精细、全面。因此,智慧社区的首要特点就是智能技术与服务、管理流程的充分融合。

2. 社区信息的集成化和处理的智能化。一个社区每天产生的信息是海量的,例如人口信息、安全信息、消费信息、需求信息等等。信息的及时获取、分类、存储和处理,通过知识挖掘等智能技术手段从海量信息中分析居民现状、行为特点,预测管理与服务需求,发现表象信息所反映的实质内容等,都是智慧社区的智能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信息的精细化、综合化、集成化的过程,信息处理的智能化过程。

3.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智慧社区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要有长远规划和体系结构的兼容能力,还要有接入能力。因为,智慧社区所依赖的技术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社区服务与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同时社区作为一个社会结构的基层单元,还要接受来自上层服务与管理机构的纵向管理要求,所以,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就成为智慧社区不可缺少的特征之一。

4.充分满足居民多元化、人性化、个性化的需求。智慧社区的本质还是服务居民,因此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而实现智慧社区充分满足辖区居民的多元化、人性化、个性化需求,应该是智慧社区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对于居民的服务也可以做到从原来的单一服务目标向综合服务目标转变;反之,对于服务评价也可以从原来的客观指标逐步向主观指标过渡,进而实现智慧社区服务居民的方便快捷,社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同时,逐步实现管理与引导相结合的社区管理体系。

四、智慧社区的实践应用

清华园街道从2005年起就着眼于新型社区的发展方向,建立了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逐步开始智慧社区的理念探索与应用实践。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和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实现了可扩展的现代化社区服务和智能化社区管理体系,并获得了“全国社区服务先进街道”、“北京市社区服务科技应用示范区”和“北京市社区信息化综合示范街道”等荣誉称号。结合清华园街道社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的未来规划和已经实现的系统,通过下面几个应用系统,可展示清华园街道智慧社区建设实践的基本雏形。

1.通过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展示社区情况。清华园街道辖区为清华大学校园,面积3.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万余人(学生集体户口约3万余人),流动人口近8000人。其中居民总户数超过9000户,居民人口约2.6万人,有9个居委会和1个家委会,居民楼150余栋,平房超过500间。由于历史的原因,居民的人口及地理信息一直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清华园街道办事处计划于2012年内建设完成辖区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即将辖区人口信息与居住房屋信息实现综合统计、展示的信息系统。该系统还可以进一步与房屋维修信息、周边管道信息、监控信息等实现综合集成,从而为辖区管理提供一个综合展示和决策系统平台。以人口地理信息为例,为解决辖区为老服务问题,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该系统查阅辖区内老年人口情况、地理分布情况、独居情况、关联的儿女信息等,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相应服务的提供等给出基础的决策信息。

2. 综合安全管理系统。以门禁和小区监控为基础的综合安全管理系统是智慧社区的又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清华园社区已经在两栋高层建筑试点了以门禁为基础的人员管理系统。通过推行实名制社区会员卡,并以此卡为基础建立门禁系统,从而实现以卡管人的目标。通过实名制社区会员卡即门禁卡,可以实现对于出租房屋情况的简单控制,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统计,以及对申请开通服务的老年独居老人的监护等功能,还可以结合小区安防系统进一步实现更为综合的社区安全管理,如结合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可疑人员判定、人员大规模聚集发现、消防安全预警等功能。此外,综合安全管理系统的信息同样也可以集成至小区地理信息系统,从而实现一个更为复杂、综合的社区地理信息系统。

3.综合的社区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清华大学的校医院同时也是清华园地区的社区医院,服务清华园街道辖区居民。清华园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已经与社区医院联合建立了居民健康服务系统,实现了网上挂号、慢性病管理、体检管理、公共卫生管理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看病和对自身的健康管理。通过进一步的工作,该系统还可以实现对于辖区居民的综合健康服务。例如通过积累与分析体检数据及体质监测数据,可以对辖区特定人群进行健康提示与指导等。

4.建立辖区服务商的闭环管理系统。通过智慧社区的网络平台系统,将各类服务商纳入辖区闭环服务体系管理。所谓闭环管理是指这样一个流程:居民提交需求服务商或者管理团队派遣服务居民服务反馈与评价服务商或者管理团队优胜劣汰更大程度上满足居民需求。通过这样一个闭环过程,不仅可以为居民提供必要的周到的服务,还可以对服务商及管理团队进行服务质量评价,从而建立服务质量档案,形成考核机制与退出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更进一步,如果可以积累更为充分的数据,采用更为先进的分析手段,还可以根据居民大量的日常生活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居民的服务需求预测,从而进行管理导向,而不是仅仅响应服务需求和被动实现管理与服务。

总之,智慧社区作为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社区居民服务与管理的一个综合表现,其意义在于整合社区资源、优化社区服务、提高管理效率、方便群众生活。通过大量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把原来不清楚的居民状态了解清楚,使原来互相不沟通的管理信息实现共享,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决策提供支持。需要强调的是,在此过程中,智慧社区的建设与维护必须由政府主导和投入,只有如此,智慧社区才能获得持久的健康发展,也才能够更好地统筹社区资源,发挥最佳效应,服务广大居民。

参考文献:

[1]戈尔.数字地球对二十一世纪人类星球的理解[J].地球信息,1998,(2).

[2]王阳.“智慧的城市”美好的明天[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9,(17).

智慧消防的基本概念篇(2)

1 前言

物联网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信息技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大力度促进其发展,其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我国多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天津市河西区政府近些年对“智慧社区”建设工程的关注度很高,首先以某某街道社区为试点展开,初期主要的工作就是对“智慧社区”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建设规律进行探索,逐渐形成科学合理,可供推广的建设思路,以奠下基础推动“智慧社区”推广活动的开展。根据以上思想,本文以建设“智慧社区”时某某街道社区出现的现实需求为例,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社区”建设的整体考虑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深入,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去策略,进而为某某街道 “智慧社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帮助、指导性。

2对“智慧社区”的概念界定

纵观本世纪我国社会的发展,一体化、网络化及信息化特征尤为显著。2009年“智慧地球”的概念被IBM 公司首次提出,随之智慧物流、智慧城市等概念纷纷出现,虽然这些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却有着一样的核心思想,即在各种物理实体中集成射频传感器,之后利用射频识别器即互联网等电子设备,整合铰链业务流程及信息管理,最终从更深入的层次实现物理域与信息域的融合。“智慧社区”是受“智慧地球”概念的影响而产生的,主要基于互联网而建立,将社区内的车辆出入、消防报警、人员出入、视频监控等方面借助射频识别、传感网、红外感应等技术实现有机的集成,进而促使在大量信息融合处理的基础上形成新形态的社区综合管理,能够对数据进行快速的传输,对信息进行规范的编码,对行为进行准确的追踪以及从多种渠道对信息进行获取,其主要的体系特征为信息化的集中管控、网络化的设备管理、流程化的应用服务及普遍化的探测识别等等。

3 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慧社区”建设构想

某某街道社区占地6 万平方公里,现已有 8000 余户家庭入住其中,社区内已有200多个事业单位,其中包含学校、生命科学园、物业等单位。其“智慧社区”的建设有以下需求:

(1)社区占地面积大,周界较长,非法翻越社区围墙的事件时有发生;

(2)社区进出人员身份复杂,一些不法分子借助伪装随意进出社区,造成了社区内盗窃事件频发;

(3)社区内车辆较多,缺乏有效的管理,街道办和物业公司的监控、跟踪不到位,难以对社区内车辆的进出进行有效监管。

综合考虑以上社区建设的实际需求,信息化建设的增强得到了某某街道社区街道办与物业公司的关注,决定将信息化建设融入到社区建设中,对社区内的视频监控、周界防护、人员与车辆管理等工作进行统筹管理,进而推动社区内信息化保障水平的有效提升。

在不断的论证研究之后,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慧社区”建设总体构想最终形成,其主要内容为,某某街道“智慧社区”要依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一设计,协同推进”的建设思路,对信息体系进行构建,建设过程中要参照海康威视“智慧社区”技术方案,进而在充分考虑某某街道社区管理现实流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对某某街道社区内的车辆与人员的管理方面,及水、电、热、暖等方面的监控方面要将物联网技术的优点充分的发挥出来,包括安装视频监控、电子围栏、访客一体机等设备,以此推动社区治安及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在建设“智慧社区”时,还要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1)紧贴需求。充分考虑各种用户的实际需求,对其进行整合,将社区建设项目的重点找出来;

(2)超前规划。在对资金进行最优化使用安排的基础上,超前规划系统功能、体系框架、设备选型等,为了保证社区今后扩容发展的需求,将水、电、热、暖及安防等各系统接口预留出来。

(3)系统整合。一体化集成所有信息系统,使得设备状态信息与数据得以真正实现融合共享,将社区内所有的信息做到可视化展现。

4 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慧社区”建设策略

安全、实用、先进是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慧社区”在建设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的,要对整个项目的建设思路做到深入的了解,对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需求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保证顶层规划设计科学合理,一次完成,避免二次返工。实施过程中要抓好以下几点:

4.1 对建设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

通过发放问卷、开座谈会等方式,针对社区内系统安全需求、信息化存量、存储需求、用户使用需求等向社区业主及事业单位展开调查研究,对社区建设的经费进行初步的预算,对建设技术及经济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4.2 对论证体系进行慎重的规划,规划以下面5个功能为主:

4.2.1 凭借射频识别卡实现车辆出入的管理

首先进出社区的事业单位与业务车辆都要安装射频识别卡,然后将射频识别器安装在社区的大门处,这样利用无线网络就可以自动化的对社区出入的车辆进行管理。

4.2.2 凭借业主识别卡实现对人员出入的管理

首先社区内的业主都要有人员识别卡,然后将多通道人行道闸安装在社区大门处,这样就可以利用无线网自动对进出人员身份进行识别,并做出是否准入的判断。

4.2.3 对供热设备进行实时监控

将能够实现无线传输功能的电动三通混水调节阀、智能化热量表等设备安装在社区内的供热节点处设备,以对社区内的供暖设备进行实施监控,实现自动化调温。

4.2.4 对供水设涫迪旨嗫

以智能水表、变频控制器、电动水阀等设备替换社区内原来的供水设备,以此实现对社区内供水设备的监控。

智慧消防的基本概念篇(3)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5-0141-03

近年来,学者与公众对于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研究及讨论都不断升温,生态化与信息化已然成为城市建设中的热门思想。正是在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之下,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热潮。然而,自2007年,《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中率先提出“智慧城市(Smart City) ” 这一创新构想以及之后的2010年,IBM公司正式提出“智慧城市”的愿景之时开始,学者们对智慧城市的关注大多数仅仅着眼于城市的信息化。而在城市不断注重生态化与信息化的今天,以信息化促进生态化的发展才是必然选择,智慧城市的发展只有注入了生态化的因子才能够真正体现其意义。

目前,智慧城市逐渐成为世界性课题,城市未来将逐渐呈现出智能化、信息化、生态、节能、低碳、安全等特性。因此,有必要从生态的视角去重新认知智慧城市,将智慧城市的概念优化,构建一种融合进生态理念的全新智慧城市模式。借助信息化时代的各种技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手段,将城市中的物理、信息、社会以及商业基础设施全面连接起来,真正做到服务全民。

由于以往学者对智慧城市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城市信息化,因此本文尝试从生态发展的视角来重新认识智慧城市,并进一步探索生态型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

1 相关概念解析

当今,全球城市化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紧张、环境破坏等各种因素的制约,需要创新性地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手段来解决节能、环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而,从生态发展的视角下研究智慧城市的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就与之相关的“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各自概念进行解析。

1.1 生态城市的概念解析

生态城市(Eco-City)的概念最初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 ”计划中,旨在建立一种尽可能减小对于水、食物、能源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以及降低废热、废气和废水排放量的城市。这一概念自提出之日开始便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生态城市主要具备以下若干

特点。

1)高效性。着力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合理统筹资源,优化配置,多层次地使用各类材料与能源。在物流方面做到有序顺畅,方便迅捷,废物回收与循环利用方面,各行业间通过共生关系进行协调。

2)持续性。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合理配置资源,使环境资源能够公平地满足当下以及未来几代人的发展需要,以确保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城市经济。

3)区域性。生态城市基于区域平衡的理念,致力于对城乡的整合,互异共存的城市之间唯有通过协调与平衡,才能够实现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的建立。

4)结构合理。生态城市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必须首先建立在一个合理的结构之上,交通设施、土地使用、绿地系统、公共设施等因素都应包含在内。

5)关系协调。生态城市最初的愿景就是希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必须注重城乡统筹,资源利用和更新,环境胁迫与其承载能力相协调等各个方面。

由此可见,生态城市关注于城市环境的方方面面,从各个角度致力于营造城市的良好生态。

1.2 智慧城市的概念解析

智慧城市是基于城市的科学发展观,通过使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综合全面地感知泛在信息并无缝连接城市中的人、物以及各项功能系统,在自感知的同时实现自适应与自优化,从而最终形成绿色、安全、高效、方便、可持续的城市形态,主要应用于环境保护、城市活动、公共安全、以及解决民生问题等方面。智慧城市主要具有以下若干特点。

1)以人为本。建设智慧城市的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人性化等。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推动社会进步全面发展。通过建设智慧城市,使人们更好地参与社会。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最终目标,更好地服务于人是智慧城市致力于实现的愿望。因此,各层次的人皆可通过数字包容来感受到智慧城市的便捷所在。

2)综合整合。“利用已经联网的基础设施提升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率,促进社会、文化与城市发展”。利用智能化的传感设备将人与物及其相关信息串联成一个综合网络,并且通过实时感测城市各项核心系统的运行状况形成信息源。智慧城市借助包括传感、无线、通信、智能网络等各类技术,综合整合互联网与物联网系统。

3)智能协同。智慧城市的另一基本特征便是其具有集中智能处理与深度计算能力,通过这些能力来实现泛在信息之间的智能连接与协同联动,最终打造高效的智慧城市。

4)内生发展。智慧城市本身便具有内在驱动能力来实现发展与不断创新,借助这种能力,城市才得以实现自我适应、优化和改进。而智慧城市的驱动能力能够保证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生物、生态系统以及遗传多样性,确保人类开发建设活动能够时刻受到环境的承载能力的约束。

由此可见,智慧城市着力于通过智慧化的手段对城市的各种需求做出响应。

2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

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生态城市将和谐性作为其核心内容,而智慧城市也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起点。最初的智慧城市概念虽然多少提到了一些有关生态化的字眼,如“绿色”、“环保”、“优质生态”,然而,智慧城市的发展焦点依然集中于城市的信息化以及城市智能技术的使用与发展方面,却始终未深入挖掘博大精深的人文关怀的思想。脍炙人口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并不只是一种愿景,它更是一种先进城市发展理念,是智慧城市应该致力于达到的目标。虽然智慧城市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提升生活品质,但倘若智慧技术无法结合更加接地气的城市发展理念,它便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推动城市健康发展。因此,本文综合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特征及内涵,尝试讨论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

2.1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内涵

从生态发展的视角来看,智慧城市应该是在把城市信息化作为首要驱动力的基础上,加入各项生态技术因子的应用,从而帮助实现城市的生态转型以及高效运转。再借助开发建设模式的创新,全面引入系统工程、信息科技、生态经济学等知识来改善城市的管理与决策、生产和消费等方式,进一步挖掘城市生态资源方面的潜力,并最终将城市打造为生态化、信息化并重,且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城市。

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应当要致力于吸取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各自优势,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态化发展理念融入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发展中,使城市整体综合功能不断优化、资源与能源更加清洁高效、城市环境更加健康宜人、公共设施更加完善舒适。

2.2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发展要素

对于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来说,与一般的智慧城市一样,其发展需要依赖于一定的发展基础及自身优势。影响智慧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相关要素可以主要总结为技术、资源、政策以及管理要素四点。

1)技术要素。智慧城市本身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不论是我们讨论的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或是其它任何形态的智慧城市,都是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城市通过依托信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应用来推动其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现代化。因此,就要求城市发展要在技术上实现透彻感知、互联互通和深入智能。

2)资源要素。如果城市已经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及资源条件,那么城市在规划和基础建设中引进生态智慧的理念,采用先进的节能低碳、物联网、互联网、自动化等技术,全面规划建设交通、供水、供热、供气、排污等基础设施,系统设置警务治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金融支付、应急救援等公共管理设施以及合理规划招商引资建设各种休闲旅游服务产业布局,那么对于城市未来的运转与管理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政策要素。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势必会面临城市建设方式的创新、管理机制与体制的创新、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的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因此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的政策调整与制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4)管理要素。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是一种全新城市发展形态,配合全新的智慧技术,也需要有相应的管理体制、管理思路、规划理念、产业特点、经济体量等方面的考虑。只有能够敢于打破原本体制和模式桎梏,具有创新精神,才易于引进生态型智慧城市。

对于符合以上要求的城市,如果能在规划中引入绿色、生态、智能、人文理念来统筹处理好城市建设发展与整体规划布局、自然环境资源、农业人口转移、新农村建设、市政设施建设、周边区域错位竞争、市民素质形成、品牌文化特征、产业经济发展等关系,必能在与周边区域新城的竞争脱颖而出,成为集聚优势产业、具有国际影响力、承载区域创新发展的未来之城,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的生态健康宜居之城,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智慧之城。

3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方向

最初的智慧城市理念的关注点主要为医疗、食品、交通、水、电力、应急系统等方面,以及如何应用智慧技术来完善各方面的运转。而融入了生态思想的智慧城市将从城市经营的可持续化、城市服务的智能化以及产业的生态化三方面来应用智慧思想,使得人们生活更加便利,城市环境更加友好。

3.1 城市经营的可持续化

相较于传统的智慧城市概念,本文所探讨的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与其最大差异在于——城市功能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推动着高质量的城市化的产生的作用远大于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的与日俱增。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经营必将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恰恰率先关注到了这些方面。

人们已经深刻意识到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碳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被过量地排放,这也直接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由此产生的气候异常与自然灾害频发。因此,从碳的排放的角度来看,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势必要发展低碳经济,致力于从城市生活与生产经营两方面推进智慧城市的生态化,将低碳的理念落实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3.2 城市服务智能化

先前的智慧城市理念中提出了推动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社会安全监管等应用范围,而对于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应当进一步考虑智慧城市对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使得两者结合,使人们更好地分享信息化与生态化的成果,构建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医疗服务方面,较大范围的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通过日渐成熟的医疗服务系统网络来实现,主要包括建立远程医疗数据库、专家信息库、电子病历系统等,以远程的方式通过对有关临床治疗方面信息的智能搜索来协助医师准确地诊断并治疗患者的病情,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及时、完善的医疗服务,使市民更加健康地生活。

交通管理方面,实时交通状况可以通过利用监控摄像头、传感器、通信及导航系统等的传输与互联进行监控,同时科学地自动建模并进行预测分析,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各相关部门与系统,使其各司其职地对交通状况进行协调,进而有效缓解交通方面的压力或突发状况,进而实现城市交通的良性疏导,从而贯彻绿色交通的理念,降低交通方面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安全监管方面,公安机关等部门在犯罪实时监控、预警和分析侦破系统所提供的智能分析等的协助下能够迅速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地提高打击及预防犯罪的效率,进而为人们创造安定而和谐的生活。

3.3 产业生态化

对于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来说,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考虑更多的是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产业生态化指的是优化城市环境,将与城市生活质量提高相关的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资源的综合利用相结合进行调整,这一调整对于传统产业、新兴技术产业以及环保型产业都有全新的要求。

从传统产业的角度来说,这种生态化是指人们在日常生产和消费中融入环保的理念,注重资源的循环与综合利用,降低噪声、废物垃圾、污浊空气、工业废水等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使用生态化的设计材料,发展并壮大资源型产业和污染较大的产业的替代产业,加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再利用以及实行生态补偿制度等方式来实现。

从新兴技术产业角度来说,致力于发展环境无害化技术成为了关键。它一方面能够使得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更加友好,另一方面还能够扩大相关技术型人员的就业市场。此外,通过智慧城市所建立的各类数据库及信息源,帮助城市实现资源整合与数据共享,从而使经济活动更为高效灵活,也使人们获取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关于环保型产业的实体化,首先是发展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产业;其次是合理整合资源,利用闲置的土地和地表水或污水来发展城市农业,这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由于能够将食品运输与保鲜等环节削减,因此能够降低食物生产的价格及成本,从而便利快捷地为市民提供物美价廉的食物。

另外,未来城市能源的重要部分便是太阳能这类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在欧美等许多国家与地区利用太阳能代替化石能源以此来降低碳排放的尝试已卓有成效,我国也应重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4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价值

与早前的生态城市或智慧城市的理念不同,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着眼于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代替了经济优先的传统,通过智慧技术的手段与环境友好的理念科学地规划城市的未来发展路径。因此,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理念吸取了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之所长,以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生态化,会对城市诸多方面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4.1 树立公众生态价值观

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带来的最主要的理念就是关注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致力于探讨一种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由于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因此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帮助树立公众对于生态更深入的了解与感知,将自己的行为与城市的发展产生关联,例如,绿色消费、生态旅游,通过对智慧技术的应用与对相应制度的调整来进一步树立公众的生态价值观。

4.2 协调发展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

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的理念将城市的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重,并且通过利用各类城市智慧技术进行更好地落实。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对城市建设更为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使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得到协调发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借助信息化的技术,将生态化的理念融入,科学而高效地估算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适当调整产业结构、数量与布局,合理估算城市人口数量以及密度,同时运用其他相关知识与多样化的手段来最终实现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的建设,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城市实力与影响力。

4.3 促进经济低碳化发展

传统城市发展采用先发展后治理的方式,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金、资源,还很难恢复到污染前的样貌。对于生态型的智慧城市来说,就要率先认识到这一问题,大力引导相关企业使用清洁能源、绿色生产技术以及开发生态产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以及绿色食品等生态低碳的产业,从而抑制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得产业发展过程中减少环境危害,实现城市经济低碳化发展。

4.4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过去由于城市往往追求经济优先发展,因此人们容易产生政府是城市管理的唯一主体的误解,相应地,个人、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并不强。而在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更多地关注人本思想的体现,因此能够更有效更切实地引导个人、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同时通过鼓励人们更多地开发与使用可再生资源,使能源结构向更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型,另外,通过智慧化的服务手段,推动信息共享,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5 结束语

今天,在世界各地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不断增长的碳排放,废气的污染,生活垃圾的堆积等。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新的智慧城市,将生态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通过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来推动节能,通过安装高效设备,引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由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做到真正的“智慧”。

另外,对于生态发展型的智慧城市还有几点思考。首先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要注重对新兴产业的筛选,防止陷入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和产能过剩。其次是在智慧城市的产业体系的建设上要惠及于民。为了防止由于在信息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差距而让社会鸿沟加大,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普及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知识,推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并且降低信息化应用门槛,并为老年人、低收入群体、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更多、更优的智慧化服务。

智慧城市是个抽象的概念,要将它落到实处,就要一点点做起。并且智慧城市必然是节能的城市、环保的城市、低耗能的城市,因此,智慧城市与生态发展的理念相结合便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生态城市的特点(EB/OL).2008.10,http://.

[2]张云霞,来勐,成建波.智慧城市概念辨析[J].电信科学,2011,27(12).

[3]R.G.Hollands.“Will The Real Smart City Please Stand Up? Intelligent,Progressive,or Entrepreneurial?”. City 12:3(2008).

智慧消防的基本概念篇(4)

西安与北京等5城市共同入选中国工程院刚刚确立的“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在西安试点智慧城市,既是为西部城市做好示范作用,也是拉近东西部差距之举。

为加快推动西部地区智慧城市物联网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西安在国内外物联网产业的引领地位,中国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推进联盟将于2013年5月9日一11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2013中国(西安)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展览会暨中国西部智慧城市物联网高峰论坛”。

5.9―5.11

2013第六届亚洲(北京)国际物联网展览会

本届展会由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协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企业网络应用推进工作委员会、国际物联网联盟、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香港国际华商联合会、香港新马泰归侨华人联合会联合主办,特邀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参与。

展会面积3万平方米,展览规模创历届之最,参展企业300多家,专业观众预计可达到5万人次。吸引来自中国(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加拿大、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瑞典、阿联酋、美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展团、机构和单位参展,国际化比例超过18%。

5.15―5.16

第十届中国运营支撑暨大数据产业大会

中国运营支撑大会是由中国计费网主办的一个供运营支撑人交流和沟通的多元化平台。历届大会均有将近800人参与话题讨论。 大会邀请了电信行业中各知名运营商、厂商、集成商等多方参与,共同围绕电信行业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提供资讯,分享资源。出会的代表团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海南、河北、山东、黑龙江等全国三十多个省的运营商和厂商。同时行业泰斗和顶尖分析师出会,与运营支撑人共绘行业宏伟蓝图。

5.16―5.18 第十届重庆国际绿色建筑及建筑装饰博览会

第十届中国(重庆)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装饰博览会,在西部最大的生态园林展馆――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会以“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为主题,由重庆市建筑业协会、重庆市建材商会、重庆立丰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历届展会有来自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200家知名企业和品牌参展,汇集了世界建筑建材领域最广泛的技术、产品、设备及服务,共接待了来自中国各省市区以及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发商、建筑商、承包商、经销商等专业人士近15万人次。

5.16―5.18 中国中部智慧公共安全技术与应用产品展览会

由武汉市公安局、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同参与举办的中国(中部)智慧公共安全技术与应用产品展览会将于20i~5月召开。 展会以“政府主导、主管牵头、行管主办、社会参与”为思路,以智慧型安防技术产品需求为导向,搭建智慧公共安全技术应用产品交流、交易、合作平台,为行业内各产业链搭建桥梁,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更加科学、全面、智能的城市管理服务,为民众提供更便捷、规范的服务。

5.29―5.30 2013京交会“中国国际城市智能化技术与服务大会”

第二届京交会“中国国际城市智能化技术与服务大会”将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业内最新技术、最新的行业信息以及业内的决策层人士。本届大会致力于为城市智能化相关的所有公司营造开拓新市场的充分条件和增值服务。

会议将探讨行业热点议题,包括未来城市智能化发展模型、物联网与数字城市、高效能源与智能电网、智能交通与便捷出行、智能建筑与能源效率、城市防灾救灾等。

大会同期将搭配城市智能化服务项目及未来城市发展概念展示区,展示范围涵盖物联网与数字城市、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电力、生态城市、生态园、智能小区等。同期还将《2013百名领军智能城市技术与服务企业暨项目信息册》,促进项目对接。

5.30―6.1 中国(天津)国际社会公共安全防范技术与产品博览会

智慧消防的基本概念篇(5)

智慧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已经初步呈现,各方也都比较看好智慧城市的发展前景。

智慧城市产业的理论框架和产业链条已逐渐成型。智慧城市是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由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所引发的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是可持续的。同时,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带来了产业链价值的整体提升,传统的电子信息产业在这些新兴技术引入后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将这一发生变革的产业称之为智慧城市产业。智慧城市产业是新兴的产业概念,它是伴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而出现的;智慧城市产业是一个融合的产业概念,不仅包含了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还融合了传统的电子信息产业。智慧城市产业是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而产生的产业主体和产业生态环境的总和,指围绕智慧城市产品提供、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提供的相关产业。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智慧城市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伴随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和持续运营,智慧城市产业将对城市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经济社会全局、长远发展等产生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最终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链与生态圈,形成良性发展态势。

智慧城市应用为产业发展开拓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城市管理和服务对信息化应用需求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国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城市信息化建设,截止到2011年底,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已达40余个;到2012年底,这一数量已经达到69个,增长了72%。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智慧城市投资规模已逾千亿元,未来5年内智慧城市投资规模还将不断增大,为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大规模的建设落地以后,大规模的应用和持续的运营也将立刻被提上日程,市场空间将进一步被放大。关联产业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智慧城市产业注入活力。物联网、3G和4G移动宽带、云计算、超级计算、存储技术等多种新兴产业与智慧城市产业有交叉和涵盖关系。这些产业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创新性强,研究机构和新兴产业众多,国内外大企业争相布局相关业务。

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大力扶持新兴信息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出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信部了《“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系列子规划,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同时住建部出台了《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并开始推动国家智慧城市的试点申报工作,工信部制定了《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并开始征求意见,相关标准制定的工作,推动了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同时也为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

智慧城市是一场产业革命

展望未来,智慧城市产业在政府、企业、市场多方的持续关注和投入下,在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推动下,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业内估算,“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可能高达5000亿元,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机会。在货币政策整体平稳的背景下,智慧城市成为拉动投资的又一突破口。

智慧城市在“十二五”期间将发挥拉动消费、扩大和优化投资、改善民生的多重效应;而建设智慧城市将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转型升级,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截至目前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总数达到了154个,投资规模预计超过1.1万亿元;而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报告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以上城市共有41个,其中副省级城市10个,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天津均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其中,与民生联系最为紧密的医疗信息化、绿色建筑和智能交通等领域有望获得更为确定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医疗行业IT花费是146.3亿元,同比增长28.9%,增速比2010年提升了3个百分点;预计2016年我国医疗行业IT花费市场规模将达339.9亿元,2011至201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8.4%。医疗信息化应用将在提高诊疗效率、降低病人看病成本、医疗行业监管和政府管理等方面发挥效用。

我国的能耗结构中,建筑占据了大约1/4;用电结构中,建筑用电也占据了约1/4。今年1月,住建部《“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目标是到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执行不低于65%的建筑节能标准,城镇新建建筑95%达到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由此可见,未来智慧城市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将促进绿色建筑的长远发展。

智慧消防的基本概念篇(6)

相关文献概述

自本世纪初开始,低碳经济领域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但至今未得出一致定义。有许多学者分别从经济、资源、政治、环境因素等视角对低碳经济进行界定。本文认为,低碳经济就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产出。此外,也有许多学者分别从技术、政策、机制等视角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如Kannan(2008)使用MARKAL能源系统等模型,模拟分析英国实现减排60%的目标的技术路径;Vrijnoed等(2009)认为,政策设计直接影响技术进步的效果,长期来看,CCS技术与可再生能源配套更具成本优势;付允、马永欢等(2008)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鲍健强、苗阳等(2008)从低碳产业、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城市和碳汇五个方面提出了多层次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朱四海(2009)则从人为碳通量、碳预算、低碳技术、能源结构四个方面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韩雪梅、刘欢欢(2009)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煤炭净化比重、充分发挥碳汇潜力以及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四个方面阐述了西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

何国伟(2009)率先解释了基于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云架构的智慧系统;黄天航、刘瑞霖等(2010)从智慧经济、智慧居民、智慧供应链等角度探讨了智慧城市发展与低碳经济的关系;陈柳钦(2011)详细阐述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并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张旭等(2011)对智慧地球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还对智慧地球在我国信息战略、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总体而言,国内外对“智慧系统”的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如何从基于资源整合观的角度探讨“全智慧系统”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智慧系统”概念解读

自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后,各种解读纷纷出现,但大多是从单一视角出发,缺乏系统整合。据此,本文针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基于系统观的角度提出了“全智慧系统”的概念,它主要由智慧环境系统、智慧能网系统、智慧交通系统、智慧管理系统四大部分构成,如表1所示。

(一)智慧环境系统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节能减排来改善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而智慧环境系统是通过综合利用传感器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居民信息的回馈,收集一定区域内的气温、空气质量、水质、生物状况、植物状况等多项环境数据,再将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广泛用于环境监测和天气预报等,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纳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框架中。

(二)智慧能网系统

智慧能网系统是以城市社区为空间范围,集社区热能网、电能网、智能网为一体的能源供应网络系统。智慧能网系统是低碳能源建设的关键技术,是物联网在低碳城市中的应用,它可以在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前提下,大幅度节约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智慧能网系统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以精确的数量供应需要的能源品种(热能、电能、自然光、风力等),满足城市的生产、生活、流通等所有领域的低碳能源需求。通过多个社区的智慧能网系统的互联运行,还可以实现区域内的低碳、环保、安全的能源保障战略。

(三)智慧交通系统

交通运输一直都是全球能源消耗的“主力军”,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减少交通运输中的碳排放量。所谓智慧交通系统就是将城市路网信息联接成网络,安装传感器、红外线设备,通过优化交通信号系统、电子扫描系统、城市快速路监控信息系统,接合式电子眼和ERP系统等提供历史交通数据和实时交通信息,对预先设定时段的交通流量进行预测。通过智慧交通系统可以优化交通运行流程,合理安排交通路线,大量减少因交通堵塞而造成的能源消耗。

(四)智慧管理系统

智慧管理系统是基于信息数字化、互联网、GIS等技术,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和充分的信息共享,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开展科学决策。智慧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地政府的电子政务管理过程中,它能够让市民更好地监督城市运行情况和管理情况,为市民网络参与城市管理提供机会,而且在线提交数据、办理业务也能够减少城市的交通压力,提高城市运作效率。通过欧洲多个城市电子政务开展的数据表明,城市开展电子政务等智慧管理项目与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基于“全智慧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即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用低碳技术改造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低碳化。本文在“全智慧系统”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基于智慧环境的低碳监测模式、基于智慧能网的低碳消费模式、基于智慧交通的低碳运输模式、基于智慧管理的低碳运营模式,如图1所示。

(一)基于智慧环境的低碳监测模式

基于智慧环境系统下的低碳监测模式是利用RFID、传感器、无线通讯等技术进行的动态拟合监测模式,能够对系列环境指标进行实时数据智能化处理。如在爱尔兰西海岸的“智慧湾”,IBM与当地环境保护署合作,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关于水质、潮汐、天气预测和环境信息等复杂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从事水产养殖的农民可以按照权威的洋流和海洋水质信息安全地养殖水产品,出海打渔的渔民可以根据洋流和海浪预报选择去哪一片海域捕鱼,潮汐发电厂也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生产。

(二)基于智慧能网的低碳消费模式

在智慧能网系统的应用下,人们将建立一种更科学、更低碳的能源消费模式。通过与建筑或家庭的“智慧能网”的互通,可以根据气象参数以及网内企业、建筑、商场、宾馆、学校、医院、家庭、电动汽车等用能情况,确定系统中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产热、垃圾发电、热电联产系统热电比例以及燃料电池等,优化低碳能源和温差能源的使用条件。此外,智慧能网系统内不稳定的气候低碳能源(太阳能、风能等)与稳定的低碳能源(氢能、 生物质能)互为补充,最大限度地利用气候低碳能源,减少社区的二氧化碳排放。简言之,智慧能网使得城市的所有产能和用能设备智能对话、合理分工、具体负责,在节能、低碳、环保、安全的前提下保证生活用能。在基于智慧能网的低碳消费模式下,社区的办公建筑与住宅建筑的能量使用昼夜错峰互补;办公建筑与商业建筑的能量使用节假日错峰互补;产业与建筑也可以错峰互补,极大地减低了社区能网的用能峰值,节约能源。

(三)基于智慧交通的低碳运输模式

2010年,我国汽油消费全年大约7118万吨(增长7%),基本上为汽车消费;柴油全年消费约15729万吨(增长13%),按汽车消费51%计算,为8000万吨。可见,交通运输对能源的消耗量十分巨大,基于智慧交通的低碳运输模式对低碳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但运行模式有多种类型,甚至可以与政府税收有效结合。

(四)基于智慧管理的低碳运营模式

在该运营模式下可以使得市政服务更加智能,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大大节约了运营成本,降低了能耗。目前,瑞典、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在智慧管理方面具有全球领先水平,而韩国则是亚洲国家在此方面的佼佼者。韩国以电子政务为代表的智慧管理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经历了信息数字化、政府部门信息技术应用和政府职能整合“一站式”对外服务三个阶段。韩国政府2000年启动的G4C(Government for Citizens,即面向公民的政府)和后续开展的项目G4B(Government for Businesses,即政府面向企业的服务),分别为公民和企业提供各类政府服务,并向用户提供政府拥有的信息资源,为广大民众提供方便并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目前两大系统都已被广泛应用,产生每年1000亿韩元以上的价值。此外,IBM公司和马耳他当地政府合作建设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智慧系统,负责全国水电市政服务的管理,不但实时监测水管爆裂、缓慢泄露、排水渠道堵塞、污水溢出等问题,甚至能对以上问题进行预测和预防。再加上GIS系统的支持,即便是出现了问题,也能快速锁定问题发生的位置,快速解决。该类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缓解市政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减低了50%由于管道泄露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而且降低输水能耗。

结论

基于“全智慧系统”新视角,本文系统地总结出低碳经济的四种发展模式。研究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培养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也需要不断地通过科技创新进行支撑,特别是对国外经验的充分解读和有效借鉴,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尽管目前我国对智慧系统在基础理论和数据模型、低碳经济应用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低碳经济,共建人类美好家园,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Andrea Caragliu,Chiara Del Bo,Peter Nijkamp.Smart Cities in Europe.3rd Central European Conference in Regional Science,2009

2.Babiker,M.H.ClimateChange Policy,MarketStructure and Carbon leakag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5,65(2)

3.Blyth,W.,Bunn,D.,Kettunen,J.,T. W ilson.Policy Interactions,Risk and Price Formation in Carbon Market[J].Energy Policy,2009,37(12)

4.Stern N.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Stern review[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5.黄天航,刘瑞霖,党安荣.智慧城市发展与低碳经济[J].北京规划建设,2011(2)

6.李克欣.“智慧能网”是低碳城市的实践基础[J].科技促进发展,2010(7)

7.杨丹辉,李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全球机制:文献综述[J].经济管理,2010,32(6)

智慧消防的基本概念篇(7)

然而,由于网络技术差异、标准规范缺失、体制机制限制、责权利不清,一系列衍生问题已开始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造成影响,使之逐渐背离智慧城市所倡导的“开放”、“融合”建设运营理念。当前,在智慧城市建设逐步深入的重要时期,如何找出并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

“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瓶颈

“智慧城市”从概念的产生直至形成相对完整的功能架构,始终秉承融合和开放的理念,从技术、网络、终端及业务等方面对“数字城市”的成熟理论和优秀成果进行传承。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也体现着开放融合的理念,在网络承载方面以“无线城市”和“光网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基础,在应用方面通过吸收符合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优秀应用业务实现民生服务升级,在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方面融合了多种政府和企业、企业和企业间的成熟模式。

然而,在目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实施及后续运营过程中,一些有违“开放、融合”理念的问题制约了“智慧城市”发展的持续深入,这些问题存在于网络结构、技术规范、评价标准和体制机制等多个方面。

当然,此类问题不是伴随“智慧城市”而诞生的,其产生有各自不同的背景和特点,简单而言,可以分为网络结构、技术规范、评价标准和体制机制四个方面。

纷繁芜杂、层级不一的网络融合问题。“智慧城市”最终实现的智慧应用需要以各类网络为承载基础,这其中既包括公用通信网络,又因城市管理需要融合各类专用通信网络;既包括传感网、WiFi、3G/4G和FTTx等多种接入网络,又包括分属不同类型运营企业的核心网络、业务网络和计费鉴权网络等。

出于实现“无所不在”应用诉求的“智慧城市”将这些网络组合在一起,但是这些网络的组网方案和建设标准、运营级别均不相同,这就造成了“智慧城市”系统中网络质量要求不一、业务质量评价指标差异、网络监控/管理工作难以针对全网展开以及网络运营维护“自扫门前雪”等问题。

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小众化需求激增、消费习惯更加成熟的趋势促使客户对于业务质量和服务感知要求更高,无论是通信运营商、业务提供商还是公共服务机构,都在加强对于客户端到端业务的监控能力和分析能力,运营级网络、专用网络、企业级网络和普通接入网络组合而成的“智慧城市”承载网络对这些能力的提升是巨大的考验。

派系众多、亟待统一的技术规范问题。“智慧城市”系统中的技术规范问题主要体现在物联网、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这三个方面,而其恰好是整个系统发展蓝图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在物联网技术规范方面,核心技术不成熟、标准派系众多,ISO/IEC在传感器网络、ITU-T在泛在网络、ETSI在物联网、IEEE在近距离无线、IETF在IPv6的应用、3GPP在M2M等方面均有自己的标准体系。单就我国看,物品编码标准体系尚未统一,加上每个应用领域争相制定各自领域的相关标准,进一步造成物联网标准体系的混乱。

物联网技术标准的混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智能家电技术规范方面的混乱,同时家电厂家的概念炒作和行业规范的缺失也是造成乱象的重要原因。目前家电行业尚缺乏针对智能家电的明确标准和统一共识,导致这种以智能家电为名头的新兴产品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智能电视、智能空调和智能冰箱等家电设备尚无统一、权威的界定。

技术标准与设备规范尚未统一背景下的智能家居,由于各类企业的介入更是派系众多,房产系、家电系、IT系和安防系各自为政。

IT企业力主将流行的技术元素引入智能家居行业中,打造“云社区”理念;安防企业将安防技术嫁接到智能家居中,形成以安全防范为主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还有些照明企业、窗帘企业介入其中,运用自动化技术对家电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

不同的企业将各自的智能家居理念与各自擅长的技术捆绑起来,形成技术风格迥异的智能家居系统。

学科复杂、数据缺失的评价标准问题。“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进阶理念,不应仅仅局限在网络和技术范畴内,更应作为一个城市、居民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均衡发展,这其中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学科,还包括了环境、能源、社会和人文等多个学科。

然而,目前对“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评判,无论是在基础的信息化方面,还是在综合的多学科协同领域,均未能建立公认的评价体系;同时,由于“智慧城市”对于大多数城市而言均为新建,且各个城市的建设基础不一、诉求存在差异,各种指标的原始数据和标准数据也就无从谈起。这令众多“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和行动方案或沿用前期的发展指标,或用定性描述作为评价指标。

可喜的是,被上述问题困扰着的“智慧城市”建设者和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进行评价体系方面的探索,一方面积累原始数据,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内部关联的评价指标体系。

责权不明、利益失衡的体制机制问题。“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方向,其战略导向作用已经为国内外城市管理者广泛认可,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责权利不明晰导致的体制机制问题也困扰着“智慧城市”的广大建设者。

数据格式、接口标准和技术规范等客观壁垒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得到解决,但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没有统一协调管理部门、统一协调部门不掌控资源、建设单位不承担运营职责和运营单位经营入不敷出等问题已经凸显。

阶段性、项目制等运作方式只能解决“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某些问题,而“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解读核心建设方向与运营诉求

“智慧城市”是通过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让城市感知灵敏、反应快捷且运转高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城市生态系统。

根据IBM的相关理念,“智慧城市”强调“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这就要求秉承城市的“开放、融合”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城市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因此,未来“智慧城市”建设方向和运营诉求将呈现出以下四方面趋势。

移动互联网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相互促进。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对于随时随地接入需求的响应,也成为“智慧城市”融合开放的基础。据无线宽带联盟(WBA)预测,全球WiFi热点数量至2015年将增加350%、WiFi热点连接数将达1200亿次;而根据上海市政府的规划,三年后WiFi热点数量将增加至2.2万个、覆盖80%公共场所。结合传感网络、城市光网的统一建设和规划,移动互联网将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其带宽和速率的提升又推动“智慧城市”向进阶发展。

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于信息化和智能化需求的释放将有助于移动互联网以及传感网络、城市光网的飞速发展。对于各类网络的建设和运营者而言,网络建设投资和网络运维成本等资源投入均需要有业务收入的保证,“智慧城市”对于能源、交通、环境和安全等方面的业务功能实现,可以为他们带来稳定的收入和持续拓展的市场空间。

通信服务产品借助“智慧城市”谋求新的发展。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信息化需求成为拉动通信需求增长的主力,单一的通信产品需求越来越少。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IP技术的发展,企业对单产品通信服务的采购越来越少,企业从单独采购通信服务、硬件服务和软件服务向采购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变;同时采购对象也从企业向运营商采购通信服务,转变为由系统集成商向运营商采购。政府迫切需要建设“智慧城市”,从而感知城市、管理城市,造福民生。政府这种新的市场需求导向成为强大的发展动力,为运营商开拓信息服务市场提供了新的蓝海机遇。

同时,“智慧城市”的概念为运营商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可以帮助运营商打通在行业市场的渠道。家电厂商、房地产商和IT厂商搭建的智能家居平台,或是政府、企业推出的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智慧城市”应用服务,如果不能够从局域网、城域网或是专用网络连接到互联网上,那么其应用范围和对象将大大缩小,盈利模式和市场空间也将受到影响。

需求导向的“智慧城市”业务对等开放平台。网络层级差异、质量要求不一和技术规范壁垒等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以需求为导向的“智慧城市”业务对等开放平台的建立,这也符合从技术、产品引领向客户需求导向转变的信息服务业发展趋势。

对于“智慧城市”这一强调开放、融合的城市生态系统而言,技术和网络壁垒必将被打破,各方只有建立起合作共赢、统一管理的业务管控平台,形成广泛认可的技术规范标准,才能抓住“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机遇。

同时,对于网络运营级别、技术演进路线和规范派系之争,最好的解决方法也就是以最终客户的需求为导向,通过端到端业务的实现来构建“智慧城市”的建设流程和运维体系。

目前,通信运营商内部已经着手建立需求导向的业务开放平台和客户服务系统,资源配置和管理职责都向该方面倾斜,需求导向的事业部和项目团队逐步常态化。同时,以无锡“大人口”系统为代表的“智慧城市”新兴建设运营模式,也为需求导向的业务管控平台建设探索了积极的发展方向,原来分属于社保、人口、公安和民政系统的公共服务业务,以“提供市民化、亲情化服务”为导向进行整合和规范,促进了社会管理创新。

政府主导与扶持相结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上百个城市和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80%以上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许多省市把它作为“十二五”经济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

对于目前评价标准体系尚未形成、相关技术规范没有统一的情况下,政府需要在评价体系和技术规范制定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于“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问题,也应当以行政命令和政策扶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解决。这样有利于从全局角度出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社会节能减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产业合作是“智慧城市”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从政府来讲,要做好相关工作,例如对于行业信息源的开放程度,促进电信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打破行业壁垒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研究和协调力度。在中国国情和体制下,最重要的是建立产业、行业间合理的商业模式,实现多赢、共赢。因此,可以先选择好试点行业或产业,取得经验后再扩展。要避免“智慧城市”发展过热,政府需要管好政策导向,做好引导性资金投入;企业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尽量做好自身最关心的应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产业。

探索开放、融合的建设方向

根据Gartner的新技术发展曲线理论,“智慧城市”目前正出于炒作高峰期,未来将会迎来一个下降的低谷期,在这个阶段确定建设方向之后会随着市场需求酝酿开始攀升。

未来各地“智慧城市”建设都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结合本地特色,实现应用与需求开发的本地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的指导政策,也需要“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参与者理性对待,认清自身的优劣势,以开放、融合的心态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规范体系。“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旨在准确的衡量和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进度和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该体系应遵循开放、融合的理念,选取具有可采集性、代表性和可比性的指标,同时还需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增减和修改。

根据目前国内城市信息化发展情况,大致可以从信息化基础设施能力、应用服务发展情况和信息产业环境水平三个维度进行指标选取;同时,针对全国主要城市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分类,对于指标体系中指标组成和标准根据分类进行相应调整,并可将发达地区的现状数据作为欠发达地区的近期发展目标。

在具体指标设置方面,应当把握“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设置诸如传感网络覆盖程度和传感基础设施能力等指标;在信息产业环境指标方面,设置通信支出占收比、通信产品平均资费水平和居民信息化消费意愿等方面的指标。

对于技术规范体系的建设工作,需要抓住物联网、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等覆盖广、影响大的关键技术规范进行重点关注,建立由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厂家等多方组成的课题组,对于主流技术和产品进行融合,缩短技术规范制定工作周期。

政府主导和扶持结合的“智慧城市”推进。结合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情况,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推进模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由政府引导 ,企业运作。在“智慧城市”推进过程中,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引入目前较为成熟的业界企业合作(如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和设备厂商等),由企业进行应用系统的建设和运维,并对企业实施管控。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整个智慧城市产业链上的企业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且已经有同类区域的可参考经验,成本风险相对可控。缺点主要是:由于目前智慧城市类的项目国内还未有成熟的案例,国外相关资料也较少,使政府在招标时存在一定的不可预知风险,同时由于政府将项目的落地交给相关实施企业和单位,使实际的管控力度降低。

二是由政府出资 ,购买服务。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相关委办局配合,建立领导小组。政府安排专项资金购买“智慧城市”相关服务。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政府出资建设一些公益性相对较强的项目,能够提升自身政府的公众形象,同时,由于政府一些职能部门参与整个项目的实施,不但增强了对项目本身的管控力度,同时也能够使政府积累一定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经验,为下一阶段的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一定的基础。

智慧消防的基本概念篇(8)

百年金海系部级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拥有中国第二家,河南省第一家安防行业院士工作站——河南省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院士工作站,由中国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欧亚科学院“三院”院士李德仁担任首席科学家。

河南省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院士工作站的成立对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未来的几年,我们将以研发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力,着力打造以智慧城市为主导的智能安防产业链,建设中原经济区首家数字安防产业集聚园区。该院士工作站的建立,必将推动河南省对智慧城市的建设速度,充分发挥其在高端人才引领、在研发技术先导方面的优势,为智慧河南和智慧中原的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企业现拥有员工近300名,公司管理团队48%具有中高级职称,85%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特聘“两院”院士1名、博士后2名、博士6名。

企业资质品牌实力雄厚,现拥有国家住建部颁发的建筑智能化施工设计双甲资质、国家工信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二级资质、国家工信部颁发的“双软”认证资质、河南省公安厅颁发的安防工程设计、施工、维护一级资质、河南省气象局颁发的防雷工程设计施工乙级资质、河南省住建厅颁发的消防设计与施工一体化二级资质、河南省住建厅颁发的电子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河南省住建厅颁发的城市园林绿化企业二级资质、河南省测绘局颁发的乙级测绘资质、河南省住建厅颁发的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河南省住建厅颁发的机电设备安装二级资质和河南省国家保密局办颁发的信息系统集成乙级资质。

智慧消防的基本概念篇(9)

[中图分类号]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10―0031―07

当前,中国哲学界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重返哲学的智慧本根”、“回归哲学的本性”。人类当今所处的时代,既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又是一个“智慧贫乏”的时代。由于“智慧已经衰退”或者说“智慧被人遗忘”,致使当今全球人类陷入了重重生存危机之中,因此“恢复智慧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文化行动之一”。由于智慧和哲学从一开始就有一种本原关系,哲学一向被看成是“爱智慧”,所以“无智慧的状况”表明“哲学错了”,哲学“弃绝智慧”而沦为知识。可见,“恢复智慧”就是要“回归哲学的本性”。然而究竟什么是智慧?哲学与智慧到底是何关系?哲学智慧同其他智慧区别何在?智慧的哲学与遗忘了智慧的哲学有何不同?“恢复智慧”的本真意义是什么?

一、智慧辨义

“哲学”这个词源于古希腊文的“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因此,要想追问“哲学究竟是什么”,就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智慧,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去理解“爱智慧”。然而“知识易言,智慧难说”,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对智慧的理解不同,从来没有关于智慧的统一的定义,由此导致哲学自身的难以定义。在此,本文欲从历史文化中寻找对“智慧”的理解,从语义学的角度考察“智慧”的词义,从知识、才能与智慧的对比中来领悟“智慧”。

在西方,赫拉克利特最早使用“智慧”这个词,他说:“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如果你不听从我本人而听从我的‘逻各斯’,承认一切是一,那就是智慧的。”可见,在赫拉克利特那里,智慧就是认识“多”中的“一”,就是认识到一切是“一”,“一”统一着一切。苏格拉底提出了“自知元知的人是最有知的”的智慧观,意在表明唯有神才有真正的智慧(智慧是神性的);人没有智慧,只能在承认自己无知时才能去追求真正的智慧,把智慧看作是人类通达真理或真知时必具的谦逊“态度”。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首次对“智慧”提出确切的定义:“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不同于两个东西:一是与感官认识和神化幻想不同,它追求的是对自然事物的合乎理性的解释:二是不同于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它注重于对事物所以如此的原理的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智慧观代表了西方古代人们对智慧的认识。

在中国,“智慧”或单一的“智”字,在先秦时已出现,但其含义在当时并没有直接的界定和解释。譬如老子讲:“智慧出,有大伪”。(《道德经・十八章》)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智)矣”。(《论语・雍也》)孟子认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孟子・公孙丑上》)荀子提出:“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正名》)等等,不一而足。由此可以看出,先秦诸子已大量使用“智慧”或“智”这个词,但对这个词的词义本身没有给予直接的解释。直到百年后汉初的贾谊,才第一次对“智慧”作出明确的界定:“深知祸福谓之智,反智谓愚;亟见窕察谓之慧,反慧谓童(蒙昧)。”(《新书・道术》)就是说,智慧是指人们对未来祸福的深刻预见和敏捷把握的思维能力。

在印度佛学中,智慧,或智与慧的连用,或二者的分别称谓,它是梵文“般若”和“若那”的音译。在《佛教大词典》(2002年)里它是指一种破除人生迷惑、破除“我执”的能力,包括判断、辨析、洞察、彻悟。如“般若”,有彻悟之意; “若那”,泛指一切有分析和有决断性的认识能力。从语义的角度来看,在英语中,表达“智慧”的词有两个:wisdom,intelligence,前者有智慧、才智、明智、知识、学问等意,后者是指理智力、理解力、聪明等等。在汉语中,古代人讲的“智”包含有聪明、智谋、智慧、知道等意,“智慧”指聪明、才智、知识。在《现代汉语词典》(2001年)中,智慧被解释为“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可见,在汉语和英语中,智慧一词的用法基本相似,概而言之,它主要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把智慧理解为知识学问,或者是见识、创见(此种含义具有知识的性质);二是把智慧定义为一种洞察、预见、辨别、创新的能力(才能)。由此看来,智慧好像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某种“知识”和某种“能力”。事实上,从前面引述的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西方人侧重于从知识的层面理解智慧,中国人侧重于从能力方面理解智慧,印度人则把智慧看作是“识”(彻悟、洞悟)。但是,智慧肯定不同于知识,也不单单是能力。因此,对智慧与知识、才能的对比分析,构成我们理解和领会“智慧”的不可或缺的视角。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博学并不能使智慧。否则他就已经是赫西阿德、毕泰戈拉以及克塞诺芬尼和赫卡泰智慧了。”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智慧和知识是不同的。那么,智慧与知识究竟有何不同?我国当代哲学家冯契,在1947年的《哲学评论》第10卷第5期上,发表了他的硕士论文《智慧》,该文集中地探讨了知识与智慧的不同以及二者的关联。他认为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是从三种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即“以我观之”、“以物观之”和“以道观之”,从而形成三种不同的结果。所谓“以我观之”是指从常人的主观角度去认知,其结果只能形成主观性的意见;“以物观之”是指从事物的客观角度去认知,结果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以道观之”则是从宇宙本原的高度来透视,从事物的内在本质来剖析,其能力为智慧力,其结果便谓之智慧。可见,意见、知识和智慧之间,有层次的分别,有高低的不同。实际上,冯契的观点是直接继承古代哲学家庄子的思想。在《庄子・秋水》篇中,就有“以俗观之”、“以物观之”、“以道观之”的提法。冯契把庄子的这一提法进一步具体化和明确化,并将它运用于对意见、知识和智慧三者的理解上,颇有启发意义。

就智慧与知识的关系而言,智慧不等于知识,但基于知识。它是在知识(包括意见)的基础上升华出来的对于事事物物的本真的洞见,是对知识融会贯通后形成的见识。比如,我们可以说,“举一知一”是知识,“举一反三”是智慧;“见微知微”是知识,“见微知著”是智慧……。推而广之,“一叶知秋”、“闻一知十”、“闻声知情”、“张往知来”等等,皆可谓智慧。从本质上看,智慧与知识的不同在于:“知

识是一种从生活中分离、结晶出来的东西,是已然生成的东西,而智慧则是一种活生生的、永不封闭、永不僵化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是向一切可能性敞开着的。”从智慧、知识、能力三者的关系来看,此三者类似于我国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几提出的“才、学、识”三长之说。“才”即才能,“学”为知识,“识”就是智慧。而对于才、学、识三者的关系,我国清代的诗人袁枚,曾经有一个非常精妙的比喻,令我们耳目一新,为之折服。他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善学邯郸,莫失故步;善求仙方,不为药误。我有神灯,独照独知,不取亦取,虽师勿师。”(《续诗品三十三首・尚识》)袁枚把智慧(“识”)比作“神灯”,看作是“学”与“才”的“统领”,可谓一语中的、入木三分。的确,智慧是知识和才能的统帅,它指导着知识和才能的获得和运用方向。当然,智慧也离不开知识和才能,它要以知识为其奠定基础,要通过人的才能来显现自身。由此,我们可以说,凡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惊人的模仿力、深邃严密的思考、神妙高超的悟性、卓越独到的见识,明察秋毫的判断,能高屋建瓴、高瞻远瞩、触类旁通并善于运用已有知识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智慧即是一种基于知识、显于才能、达于彻悟的高、深、远、广的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一方面,它是一种认识能力,是人的一种深层次的、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探赜索隐的认识能力;另一方面,它是一种境界,即是一种通彻事理、了悟世情、洞达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哲学的智慧

哲学是智慧,但智慧并不就是哲学。原因在于,智慧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比如,从层次来看,有高级智慧和低级智慧;从性质上讲,有“形下智慧”和“形上智慧”;从表现方式而言,有常识的智慧、艺术的智慧、宗教的智慧、伦理的智慧、科学的智慧和哲学的智慧等等。因此,对于理解哲学本身来说,不仅要懂得智慧的一般含义,而且,还需要进一步弄清楚哲学智慧的性质。美国科学哲学家瓦托夫斯基曾提出“概念框架”的理论。他说:“概念并不是一些孤立的理解。相反地,它们是彼此联系的,而且,联系于一个概念网络并依照这个概念网络而得到理解,形成我们称之为概念框架或概念结构的东西。”据此,孙正聿把概念框架区分为三个最基本的层次,即常识性质的概念框架、科学性质的概念框架和哲学性质的概念框架,并认为:同一个“名词”或“语句”,在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中,却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含义。例如,“物质”这个“名词”,在“常识”的概念框架中,它是指各种各样的东西;在“科学”的概念框架中,它是指构成世界的“要素”;在“哲学”的概念框架中,它则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又为人的思想所把握的“客观实在”。同理,“智慧”这个“名词”,在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中,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含义。换句话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智慧”,即常识的智慧、科学的智慧和哲学的智慧。那么,在这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中,“智慧”的性质和含义究竟有着怎样的不同呢?

在我看来,常识之“智慧”是在日常行为中所表现出的“聪明”、“精明”和应对具体事物时所具有的“智谋”、“见识”。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遇事反应迅速、机敏,考虑问题细致、周到,足智多谋(如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办事精明,或有精湛、娴熟的技艺(如庖丁解牛时的游刃有余),那么,他就是富有智慧的人。但是,这种“智慧”具有某种形而下的品质,它是一种求“器”的意识。换句话说,它是一种经验的、技术的、常人的智慧,受个人的生存意志的驱迫。是应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的一种能力。美国的斯顿伯格说:“有一个为许多专家所接受的智慧观点是:智慧是对生活中新问题、新情境的一般适应能力。”本文觉得这种智慧可理解为常识的智慧。总之,常识的智慧是为个人的生存作谋划的,因此可以把它叫做“小智”或“小聪明”。有小智者的智慧仅仅是有利于一个人、一个家庭或一个小集团,它甚至会促使人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所以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可见,老子在这里说的“智慧”正是“求器”的常识的智慧。

科学之“智慧”是在某一领域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和辨析、预见能力。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孟推教授认为,“智慧就是指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人认为,“智慧是多种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判断力)的总和”,“智慧就是智力测验测得的东西”;还有人把智慧定义为:“是指具有产生新思想的思维能力。”凡此种种,都可以说是科学意义上的智慧。这种智慧,由于它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事物的本真的洞见和发展趋势的预见,还未超离“求器”的范围,因而,其性质仍然是一种“形下智慧”。比如《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智慧,爱因斯坦的科学智慧,就是这种智慧的典型表现。

哲学之“智慧”则是冯契所说的“以道观之”的智慧。具体来说,它就是对“道”的体悟,是一种通彻事理、了悟世情、洞达人生的精神境界。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首先,哲学智慧是一种“大智慧”。其“大”在于:它是对世界与人生的博大与圆融的理解;它所追问的是作为整体的存在,而不是对具体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说明;它指向无限的超验领域,是一种“形上智慧”,而不是对有限的“形下之器”的关注。简言之,哲学智慧之所以是大智慧,就在于它是对“天道”和“人道”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之“道”的透彻领悟。这样的智慧,就是庄子所说的“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也如司马迁所言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更是张载所确立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使命意识。按照西方哲学的看法,这种智慧,是“专门研究‘有’本身”,是关于“存在之为存在”的学说(亚里士多德语),是对“在”的“思”和“谛听存在的消息”(海德格尔语)。

其次,哲学智慧是一种精神境界。毫无疑问,哲学智慧首先是一种“高、深、远、广”的认识能力和卓越的“见识”,但更为根本的,它是一种精神境界,就是指人的精神状态层次和心灵超越所达到的一种境地,或者叫“心态”、“心境”。精神境界不同,人生态度就不同。而精神境界的高低,取决于人们对人的本质、地位(即“人生在世”的问题)和人的价值、人生意义(即“人活一世”的问题)的“觉解”,取决于主体对“存在世界”(存在本体)和“意义世界”(价值本体)的理解和追求。觉解愈透彻,理解愈深刻,追求愈高远,则精神境界就愈高。然而,“人生在世”和“人活一世”、“存在世界”和“意义世界”,诸如此类问题,恰恰是哲学智慧的独有的“地盘”和“世袭领地”。因为,哲学智慧的本然旨趣就是“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语)。中国古代的老子明确指出:“知人者智”。所谓“知人”,就是认识“人是什么”(包括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和确定人在世界中的位置)。人只有认识了自己,明白了“人之为人”的依凭,才能度过一个合乎人的“本性”的有意义的人生,才能具有高尚的人格和高远的精神境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冯友兰说:“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再次,哲学智慧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智慧。哲学,作为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的理论,它必然

要面向人自身存在的本身。哲学智慧作为对一般智慧的超越,表现在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和个人生存的问题,是为人类生存和个人生存提供指针。就对整个人类生存而言,哲学智慧规范并指导人们的价值取舍和人类努力的方向,关涉人类根本选择和文明根本走向,其目的在于推进社会的协调进步和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对个体生存而言,哲学智慧是人的“幸福的寓所”和“安身立命之本”。因为,哲学作为生存智慧是与人的幸福、正义等德性寻求密切相关。“生存智慧是一种获得内心的幸福感和德性满足的方式,由此,生存智慧便为人类的内心塑造提供指引。”更为实质的是,哲学智慧以其对“本体”(存在本体和价值本体)世界的追求,在理论上为个人的生存确立一个安身立命的根基,使个体生命的心灵得以“安顿”。唯其如此,个体才能够体验幸福、欢乐、喜悦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总而言之,哲学智慧是对人类生存境遇的焦虑,对人类生活的挚爱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最后,哲学智慧是一种“酸性”智慧。美国哲学家L.J.宾克莱在其大作《理想的冲突》一书中说到:“‘一些现代性的酸’已经使过去各种宗教式的笃信溶解了。”我们可以借用这种说法,把哲学智慧比作“酸性”智慧,意在表明哲学智慧是一种批判的反思的智慧,是对思想的“解冻”。“它要求把基本假设、概念系统和思维框架看作是成问题的,看成是无法冻结的动荡的海”,通过对既定的知识、现成的结论和流行的观念的怀疑和挑战,通过对思想前提的批判以及智慧本身的自我批评,从而防止人的思想的冻结和思维的凝固,并实现人类思想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如果没有这种酸性智慧,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精神生活就会陷入贫瘠。

综上所述,智慧有许多种,而哲学智慧仅是其中之一,它与常识的智慧和科学智慧有着显著的不同,如果我们对三者不加以区分甚至混淆,就会导致对哲学的歪曲和误解,当代的“哲学常识化”和“哲学科学化”的倾向就是例证。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三种智慧之间又有内在的相关性。哲学智慧是对常识的智慧和科学的智慧的反思和提升,并以理论的形态将这两种智慧扬弃地包含于自身之中,从而实现对它们的超越。同时,哲学智慧要借助于这两种智慧或者说通过对二者的“作用”而实现它的意义和价值。

三、智慧的哲学

如果说哲学就是“爱智慧”,而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热爱、追求和反思,那么,哲学所热爱、追求和反思的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哲学的智慧”。因此,所谓“智慧的哲学”就是对“哲学的智慧”的热爱、向往和追求,此其一。其二,“智慧的哲学”是相对于“知识型哲学”而言的。就是说,哲学追求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是“智慧之思”而不是“知识之学”。所谓“知识型哲学”,也可称之为“哲学的知识化”,一是把哲学当作是知识;二是用探求知识的方法来研究哲学。由于没有厘清“智慧的哲学”的深刻内涵,造成了对哲学的双重误解。

第一,没有把哲学智慧和其他智慧区别开来,把哲学简单化和庸俗化。每当人们谈论起哲学的时候,或者说当你刚开始接触哲学的时候,有人就告诉你这样的答案:哲学是一门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且不说在这种理解中把哲学仅仅看成是智慧学、聪明学,而丢掉了“爱智慧”之本义当中的对智慧的“爱”(热爱、追求和反思),由此势必导致把哲学看成是一大堆现成智慧的总汇。而且,这种理解中所讲的智慧。多半是常识或科学意义上的智慧,远未达到哲学层面。正因为这样,人们学习哲学都抱着实用的目的,企图从哲学中获得一些论辩的技巧、抽象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和分析问题的普遍方法等,以为如此,人就有了“智慧”,也就变得“聪明”起来。更有甚者,想从哲学中寻找解释世界的“终极真理”和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从而使哲学沦为一种纯粹的“手段”和“工具理性”,失去了其作为“人生境界”、“生存智慧”、“价值理性”和“人类生活的样式”或“人的生命形式”等等的深厚意蕴。如此一来,哲学就难逃被简单化、庸俗化和工具化的厄运。

第二,把哲学知识化。哲学知识化的根本在于,把智慧等同于知识,把哲学理解为“知识之学”。哲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爱智慧”到“弃绝智慧”。哲学在其产生的源头便与人类的生存状态紧密相关。也就是说,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与人的生活和德性的塑造是不可分割的。但是在其后来的发展中,哲学却越来越远离智慧,哲学由“智慧”滑转为“知识”。在我看来,这种“滑转”始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如前所述,亚氏把智慧定义为“是关于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而哲人(即有智慧的人)则是“知得多”和“知得深”的人。他说:“我们先假定:哲人知道一切可知的事物,虽然每一事物的细节未必全知道;谁能懂得众人所难知的事物,我们也称他有智慧(感觉既人人所同有而易得,这就不算智慧);又,谁能更擅于并更真切地教授各门知识之原因,谁也就更富于智慧;为这门学术本身而探求的知识总是较之为其应用而探求的知识更近于智慧,高级学术也较之次级学术更近于智慧;哲人应该施为,不应该被施为,它不应听从他人,智慧较之少的人应该听从他。”尽管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智慧不是对世界万象的个别性和经验性的认识,而是对普遍性知识的获得,是关于原因、本质或根源性的知识。但是,这种对智慧的理解,将哲学导向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导向对客体的认识与关注。由此,也使哲学与科学混为一谈,哲学只不过是“知识之总汇”,它与科学的不同之处只在于二者追求的知识的普遍性程度不同罢了!到了近代,哲学的知识化倾向进一步加强。培根和笛卡尔确立起一种知识论形态的哲学,哲学成为滋养现代各门自然科学的母体。笛卡尔曾用一棵树来比喻整个科学知识的分类:形而上学是树根,物理学是树干,其他自然科学是树枝。他要求哲学像几何学那样建立一系列清楚明白、无可怀疑的公理体系。他用“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建立了以“我恩”主体为核心的主体形而上学,试图回答一切知识的根据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近代哲学才成为“科学之科学”)。此后,经过康德的“批判哲学”,再到黑格尔,这种知识论形态的哲学达至巅峰状态。现当代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仍然是奠基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哲学知识论立场”,并且这一思潮又反过来强化了人们对哲学的“知识论立场,,的固守。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教育和理论研究中,哲学的知识论立场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人们普遍地把哲学视为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最大的普适性的知识;把科学视为关于各种“特殊领域”的“特殊规律”,而把哲学视为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的知识。这样,哲学就成了具有最大普遍性的科学了,成为一切科学的基础。

哲学知识化不仅表现在内容上把科学所追求的知识当成自己的追求对象,而且,表现在方法上把科学的实证方法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当作典范推广和应用到哲学的领域中,哲学被实证化、科学化和技术化,逐渐丧失其思辨的性质和反思的维度,失去对“在者”的超越和对“在”本身领悟的能力。哲学由此日益走向智慧的反面,其内在活力也一点一点地丧失殆尽。事实上,正是由于哲学的知识化和

科学化,导致哲学自身的“终结”或被科学“消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三部哲学名著当中,得出一个共同的哲学结论: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哲学已经被“驱逐”出了自然领域,而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哲学又被“驱逐”出了社会历史领域,哲学只剩下一个纯粹的思维领域了。可是,我们知道,到了20世纪,思维科学的兴旺发达,哲学合乎逻辑的又被“撵出”了思维领域。这样,哲学被“驱逐”出了整个的世界,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地步了。于是,各种消解和终结哲学之声不绝于耳。然而,人们并不甘心哲学被“消解”或“终结”,总是习惯于为哲学寻找新的“地盘”而使哲学苟延残喘地“活着”。但是,如果不改变哲学既有的“知识论立场”。任由科学知性思维模式的摆布,那么其自身生存危机的“魔咒”就无法消除,它必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而丧失其独立存在的必然性。

在我看来,真正的哲学是不可能被消解的(无论是就事实而言还是从逻辑而言),人们只能“终结”某个时期或某种类型的哲学(比如知识型的哲学);真正的哲学不会是“无家可归”的,而是“四海为家”。因为,真正的哲学不是以“世界”为对象,而是以关于世界的全部“思想”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它提供给人的不是知识(尽管它自身是一个由概念、范畴、命题、原理等组成的知识系统,且有自己的哲学史知识,但它不以追求知识为目的)而是智慧。也就是说,哲学存在的根据和意义在于,它是“智慧之思”而不是“知识之学”。真正的哲学就是智慧的哲学。

智慧的哲学的要义在于:它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哲学的智慧是一种生存的智慧,这就决定了智慧的哲学必须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对人类的生存困境做出合理的回应,不断解答基于人之存在的矛盾性问题,从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理论智慧。唯其如此,哲学才能成其为“哲学”,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与此相反,知识型的哲学,只满足于揭示各种“存在者”背后的具有最大统一性和普遍性的终极知识,找寻客观世界最确定、最普遍的必然规律,企图建构一个庞大的关于世界绝对真理的抽象体系,而失去对人类生存活动的现实关注,或者说,“遗忘生活”,因而注定要被终结。因为人及人的生活世界是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而这种“终极知识”和“绝对真理”是抽象的、超历史的和超人类的,因而是“非人的”。特别是西方近代哲学,它是一种“科学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的本质是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切割、遗忘和抽象,它不关心人的内心痛苦,更不能为人生提供价值目标和精神支撑,相反,人要受这种抽象的理性的“统治”和“奴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说,哲学变得“敌视”人了。不仅如此,知识型哲学或哲学的知识化、科学化,又使哲学功利化和实用化,这不仅导致了人们只拥有知识而缺乏智慧,而且还导致了人类社会畸形和片面的发展。当代人类面临的种种生存危机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由于人们过分追求(科学)知识而缺乏(哲学)智慧造成的。这也说明,仅靠知识型哲学和科学不仅无法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生存危机反而可能深受其害。只有哲学智慧才能提高人类自身生存能力,引导人类走向自由幸福的生活。

更为根本的是,智慧的哲学是“问题的哲学”,它不同于体系的哲学(建构体系、寻求确定性)。问题体现了哲学智慧。“所谓哲学是‘智慧’之学,即是问题之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人的智慧最集中最主要的体现。”毫无疑问,科学也解决问题,但是,科学的问题,主要是事实的、经验的问题,即形而下的问题,这种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依赖于人们对某种科学知识的掌握,因此,科学的问题,又可称之为知识的问题。而哲学的问题是超验的形上的问题,比之科学问题显得更具抽象性和思辨性。提出和发现哲学问题,不能光靠知识,而主要靠智慧,就是说,既要靠理论理性思维,又要靠直觉领悟。可以说,哲学是一个问题的“王国”,但是,所有的哲学问题都是在“反思”的意义上提出和形成的,这就表明,“智慧的哲学”之所以是“问题的哲学”,就在于哲学的智慧是反思的智慧。

智慧消防的基本概念篇(10)

近期由国家发改委会同七个部委共同《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解决了有关智慧城市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定位,明确提出以市场为主,鼓励市场建设和运营模式的创新,建立可持续的智慧城市发展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运营和建设,杜绝政府大包大揽和不必要的干预行为;第二,如何建设智慧城市,将责任放在市场,政府只是搭建平台,重点是让市场承担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重任。智慧城市发展联盟将致力于形成一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市场力量。

二、从智慧社区入手,惠及于民、更接地气

智慧社区贴近生活,关系到居民最基本、最全面的生活要素,反映着居民的生活方式,是智慧城市落地化最直接面向民众的表现。通过政府开放部分信息端口,社区服务平台可以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直接面向居民的便捷通道,同时也是居民公众参与的便捷反馈平台。智慧社区中通过运用智能技术进行信息整合,将围绕居民生活的吃、住、行、游、购、医、娱、学等生活服务实现互动化和协调化,短期内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为居民提供更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未来社区服务可同城市整体实现智能对接,将成为政务高效、服务便捷、管理睿智、环境宜居的智慧城市的一个缩影。

三、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建设新模式

智慧城市发展联盟将倡导新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企业来建设,社区做载体,服务是重点,家庭为终端”的建设模式。新模式旨在同房地产项目紧密联结,由地产开发商连同各行业、各企业共同作为投资建设主体;以在新城、新区的地产项目中打造智慧社区作为切入点;重点围绕向家庭提供更便捷、更舒适的智能化应用来提升社区综合;再通过家庭的终端设备,使各项社区智能服务入户到家。

四、跨界合作推动房地产商向城市运营商、服务商转型

跨界合作为传统房地产发展带来理念的转变。房地产推动城市发展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功能,过去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传统地产业已面临局部性、结构性过剩,项目概念滞后,目前房地产业正积极寻找新的建设理念。伴随互联网在社区的全面覆盖,开发商通过与IT领域合作,将金融、保险、健康、医疗、卫生、养老、文化、娱乐等多种生活要素,以互联网的方式植入社区、直接面向家庭提供更广泛的服务,这种互联网和地产的结合构建了一种跨界转型的趋势。将传统的房地产居住概念提升到一个综合的服务社区、智慧小城市的新概念。

五、以利益为纽带,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目前智慧城市普遍的做法是将高科技运用到城市管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注重硬件设施的全面改善,存在着建设成本巨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居民受益不明显、实际推行难度较大等问题。从智慧社区入手,由小到大开展区域性建设的方式,从规模上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并通过后期有偿服务的收益机制,未来可形成企业新的收入方向。

与传统社区项目相比,开发商需协同相关领域的多行业、多企业强强联手共同开发、共同建设,以有效提升土地销售价格和后期服务费用,项目投资主体从单一变为多元。盈利模式也从传统的单次销售变成销售收益和参与后期运营提供服务获得长期付费收益的模式,房地产商由短期建设者转变成为长期服务商,从土地收益转向服务收益,在区域范围内成为城市发展商和城市运营商。根据日本的建设经验,智慧社区投入成本约上升了15%,政府通过能耗补贴的形式承担了其中的5%,居民承担了一部分,剩余的大约5%―10%由企业通过后期服务来回收成本,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六、借鉴日本经验,实现低碳、方便、智慧、可持续发展目标

日本将“以人为本,方便实用”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与居民需求紧密结合,生活实用性强,充分说明了智慧社区是实现城市生活低碳、方便、智慧、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会议期间专家李铁特别指出,在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中,应从资源节约利用的角度,充分吸收日本的能源资源节约技术和经验,这不仅符合国家的能源战略;也接近市场需求。在学习日本的同时,我国的互联网以及社会服务、公共服务的优势和特点也应及早利用,通过智慧城市的方式进行信息整合,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率先落地。

七、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社区先行的三大实施优势

(一)量身定制样板社区、样板新城

样板社区、新城具体实施中可根据现状及需求来量身打造,选择不同的重点,例如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或者将经济要素、金融和技术支持结合起来打造智慧产业等。量身打造的样板可以是综合性的、或某领域重点突出性的、甚至是在某几个方面创新突破形成跨界融合具有独特性的,务求突出样板社区、样板新城的代表性和可推广性。

(二)凭借概念优势,市场化推动见效快

从智慧社区切入的智慧城市建设涵盖了几大亮点:一是跨界融合,打造更便捷舒适的生活配套服务;二是概念引领,高科技和城镇化的结合就是智慧城市,概念占领先机;三是符合“低碳、集约”的城市生态发展目标,通过规划设计将能源消耗及利用考虑在内。

上一篇: 冷链物流的重要性 下一篇: 宏观环境调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