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风险辨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02 15:58:08

安全隐患风险辨识

安全隐患风险辨识篇(1)

推动各部门及主管各企业进一步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落实风险“常态研判、动态管控”和隐患“每日排查、动态清零”制度,实现风险全感知、隐患全排查、责任全落实,切实把风险化解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除在成灾之前,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控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营造更加良好的道路交通运营环境。

二、整治范围

此次“排险除患”集中整治的范围为全局各部门、主管各企业和在建企业,确保整治覆盖面达100%,并突出三个整治重点。一是突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道路交通运营环境隐患排查;二是突出在建企业安全隐患排查;三是突出客运站、驾校、维修等企业隐患排查。

三、整治重点

(一)全面开展风险辨识管控。一是全面辨识风险,局属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职责,全面开展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及道路交通安全运营环境隐患排查;各生产经营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牵头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和全体员工,对自然灾害、生产工艺、生产安全系统、厂区厂房、设施设备、管理体系、制度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辨识,确保无遗漏;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科学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风险台账;按照“疑险从有、疑险必研、有险必判、有险必控”的原则,建立覆盖全员、全过程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责任制度,将风险辨识评估等工作纳入员工业务技能培训。二是全面强化措施,根据风险特点,逐一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既要包括责任落实、制度建立完善、规范管理、教育培训、安全投入等常态管控措施,又要包括预案管理、应急演练、应急处置等紧急状态下的管控措施。要在风险点位、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安全风险告知卡,确保每名员工都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处置措施。三是落实管控责任。结合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在全面辨识管控风险的基础上,建立完善风险管控责任清单,将风险管控责任逐一落实到工区、车间、班组、岗位和具体人员。(二)立即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一是完善制度,列出清单,结合清单制管理工作,各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列出包括隐患排查治理等在内的日常安全检查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二是每日排查,闭环整改,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要每天组织对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设施设备安全运行情况的隐患排查;三是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建立台账,逐项落实整改措施、预案、资金、时限、责任,按照闭环管理要求切实整改到位并及时向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和县交通运输局报告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四、工作安排

安全隐患风险辨识篇(2)

一、基本思路

坚持源头管控、标本兼治,通过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及时治理风险管控过程出现的缺失、漏洞及失效环节等形成的事故隐患,实现把风险管控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前面,有效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防控能力,夯实遏制较大以上的安全事故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识别分析生产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加强隐患排查力度,实现双重预防机制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切实加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工作,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三、实施步骤

(一)

准备阶段2020年9月—10月

1、成立双重预防机制推进小组。

组长:张杰

副组长:林元宏

组员:黄华

周孝富

牟顺意

陈德强

刘月娥

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定双重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内容、工作要求及督促各单位建设工作。

小组成员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负责对应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各单位是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具体实施单位,根据总实施方案,牵头组织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由单位负责人督促工作进度

双重预防机制推进小组成员及职责表

职责分工

联系电话

主持全面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内容,督促各单位建设工作

18281351888

副组长

林元宏

负责牵头组织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督促工作进度

18835124270

陈德强

负责施工现场生产安全后勤材料保障

13990037422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记录,落实整改责任人,督促整改

13388336320

牟顺意

施工现场质量巡查监督,并如实记录

18708303909

周孝富

施工现场技术指导并监督

18681319060

刘月娥

现场资料搜集整理

19935142778

2、开展全员培训。

对全体人员开展关于风险管控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内容的培训,掌握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知识、具备参与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的基本能力。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辨别工作场所的危害与风险、并将相关知识和理念传播给全体员工的能力,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二)风险评估阶段2020年9月—12月

1、合理划分风险单元。

各施工班组根据本班组的生产工艺流程或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等划分风险辨识和评估单元,其中岗位单元是风险评估的最基本单元。在划分作业活动时,要特别注意设备检修、调试,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佩戴。

2、全面辨识各类风险。

发动全体人员围绕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环境的缺陷和安全管理上的缺陷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辨识。

3、开展风险评估分级。

在全面辨识安全风险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风险导致事故的条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采用LEC评价方法,通过定性或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等级。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级风险四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

4、制定风险管控措施。

针对辨识出的每一项安全风险,从技术、管理、制度、应急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消除、终止、替代、隔离等措施消减或采用管理和监控手段管控风险,确保每一项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三)风险管控阶段2020年9月开始

1、实施风险分级管控。

明确各等级风险管控责任人,明确各责任人管理职责。要重点关注和管控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遏制较大事故。

2强化检查督促落实。

项目部对各单位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风险管控措施落到实处。

3、加强变更风险管控。

凡是生产工艺流程、关键设备、设施等出现变化,要重新开展全面的风险辨识,完善风险管控措施。凡是组长机构发生变化,要对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管理制度、责任体系重新制定并完善。凡是发生伤亡事故,一律要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运行情况重新评估,针对事故原因修订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的各个环节。

4、开展公示教育。

根据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情况,建立安全风险清单,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图。进一步修订完善安全操作规程或作用指导书,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施工安全风险公告栏,公示安全风险分布图,制作岗位危险因素告知卡,标明岗位安全操作要点、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别、管控措施及应急措施等内容,便于施工人员随时进行安全风险确认,指导员工安全规范操作。

(四)深化隐患排查治理2020年9月开始

1、编制隐患排查清单。

各单位针对每一风险装订符合实际的风险防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统一的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

2实施隐患排查治理。

按照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办法,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实施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验收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

3隐患排查治理公示。

对每次排查出的隐患治理情况进行公示。

四、工作要求

(一)思想高度重视。

项目部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周密安排部署,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强化宣传培训。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及员工开展风险管理知识、危险因素辨识方法、风险评估方法等内容培训,提升风险管控意识和能力。

(三)督促工作进度。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各项任务负责人,完成期限。

安全隐患风险辨识篇(3)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在风险分级管控方面,我们开展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全员培训,进行了风险辨识,形成了风险清单,绘制了风险分级图,制作了岗位风险告知栏,发放岗位风险告知卡。在风险管控方面,原来坚持的比较好的有如下两项工作

1、风险较大的作业(比如电工、医疗废物清运工等)必须编制作业组织方案,对风险因素进行辨识并制定规程,定期召开全体科室人员参加的讨论会,讨论风险因素,并制防控措施并告知所有全体工作人员。

2、强化班前会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一是全院各科室、各部门人员都要参加班前会,对科室、部门有什么风险,怎么防范,要通报、排查,并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二是做好交接班,上一个班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隐患、怎么处理的,本班还要注意哪些事项、做哪些防范措施,都要交代清楚;三是每一次班前会都要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医院结合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把隐患排查治理与生产管

理相结合,与各科室、各部门的日常工作相融合,在运行过程中,各科室、部门开展的各类检查、巡检等活动都是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形成一种自主的、动态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日检:科室领导、安全员和保卫人员每天巡查。

周检:医院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月检:医院领导带队,每月在全医院范围开展一次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谁检查出来的隐患,就由谁下发整改通知、督促落实,完成后进行验收,形成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

(三)责任制落实情况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

原则,明确了医院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入、科室、部门第一责任人、班组及职工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要求,并将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医院安全绩效考核管理,形成分工负责、分级负责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模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项工作进展不平衡。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运行了很多年,已经形成了习惯,进展的比较好;风险分级管控主要在关键任务、关键工作、风险软大的工作方面进行了控制,其他方面进展缓慢。

   2、风险管理的培训不足,职工的风险意识软差、风险辨识能力不足。部分人员风险意识较差,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对潜在的风险经常存在侥幸心理。同时,他们对工作中的风险认识不足,辨识风险能力较差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危险源,更谈不上有效开展风险辨识

3、风险辨识、管控的工作没有形成习惯。现在是风险辨识出来了,分级管控的措施有了,形成文件了,挂到墙上了,岗位风险告知卡发到职工手上了,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职工自动忽略了,还是老样子,没有太大变化。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继续深入推进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盯住关键少数,抓风险预控、抓隐患排查治理,压实各层级安全责任,营造依法决策、照章管理和按规操作、遵章守纪的氛图,有效防范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扎实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安全重点工作。

1、要以安全绩效考核为手段,把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压实各级的责任。

2、要创新方式、方法,吸引广大职工参与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的工作中来,确保安全风险确定的专业性、合规性,确保隐患排查的群众性、实效性,提开本质安全水平。

安全隐患风险辨识篇(4)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关口前移、源头管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省教育厅的工作要求,利用将近—年的时间,建立制度健全、职责明晰、运行规范、管控有效的“双控”机制,形成学校“风险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工作模式,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及以上学校责任安全事故,全面提升学校安全工作水平。

二、组织领导

成立燕山大学安全生产“双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为党委书记赵险峰,第一副组长为校长赵丁选,副组长为副书记谢延安,成员为学校安全稳定(生产)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工作处,负责具体工作。

三、工作重点

(一)建立健全学校“双控”工作制度

1.建立落实工作制度。围绕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校属各单位要分级建立落实“双控”工作教育培训、风险辨识公示、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双控”工作制度,并进行定期评估分析和改进,实现对“双控”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2.明确层级责任。按照《燕山大学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和《中层单位(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根据安全责任内容逐级明确“双控”工作的直接管理责任人、管理单位(部门)责任人、监管单位(部门)责任人。

各层级主要责任人要熟知“双控”机制建设中应建立的制度、风险分级的方法、风险辨识的流程等主要内容和相关要求。

3.建立工作档案。各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双控”工作专门档案,对所负责业务领域风险分布图、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事故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治理信息台账、隐患整改方案等构建“双控”机制、开展“双控”工作的相关资料集中统一归档,进行痕迹化管理,实现可追溯管控。

(二)开展“双控”教育培训

安全工作处组织各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重点岗位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双控”工作专项培训,各安全监管部门在所负责业务领域对基层教职员工组织开展“双控”机制建设岗位培训,使其能够严格落实管控措施要求,形成人人知晓、人人有责的安全工作体系。

(三)编制风险分布图

1.开展全面辨识。安全工作处负责开展校园整体范围的风险辨识,各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开展所辖业务领域的风险辨识,辨识确定风险点数量,确定责任人。风险辨识要选择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风险因素辨识方法,对安全管理中的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的要素开展辨识,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辨识要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

2.公示风险分布。安全工作处负责制定学校整体风险分布图,各安全监管部门编制所负责业务领域的风险分布图,并逐级张贴公示。

(四)制定并公示风险管控措施

1.制定管控措施。各安全监管部门要针对风险辨识的结果和风险分布图的内容,依据学校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规定,从安全教育、日常管理、应急防范等方面制定和完善风险管控措施并督导基层单位落实。

2.提高管控效果。各安全监管部门在制定管控措施时,应遵循消除、替代、控制、应急防范的层级顺序,或根据实际组合使用,以提高风险管控效果。

3.公示管控措施。安全工作处负责设置重点区域安全风险隐患公告栏,各安全监管部门负责设置具体岗位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应急措施、责任人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五)建立健全学校风险管控清单

1.明确清单内容。由安全工作处牵头,协调各安全监管部门建立学校的风险管控清单,清单包括辨识部位、存在风险、风险分级、事故类型、主要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各安全监管部门结合自身工作形成所负责业务领域的风险管控清单。

2.实时动态调整。各安全监管部门要高度关注所负责业务领域的风险变化,动态评估风险等级,及时向安全工作处反馈管控措施和风险管控台账(清单)变化,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

(六)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机制

按照《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升级“河北省学校安全隐患网格化管理系统”的通知》(冀教安〔2019〕21号)的要求,学校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1.明确隐患内容。各安全监管部门根据学校和本部门的风险管控清单,按照风险等级与管控责任编制各自业务领域的事故隐患排查清单,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内容应包括:风险部位、风险管控措施、风险失控表现、失职部门和人员、排查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排查时间等内容。由安全工作处汇总形成学校的事故隐患排查清单。

2.开展隐患排查形成隐患治理台账。校属各单位网格安全员要按照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开展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对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形成事故隐患的,利用“河北省学校安全隐患网格化管理系统”,列入隐患治理台账。

3.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并实施。校属各单位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按要求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及时消除隐患。对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及时向相关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

4.实现闭环管理。校属各单位要全过程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实现事故隐患发现、登记、整改、销号的闭环处置,实现对隐患自查、自改、自销的常态化管理模式,安全监管部门依据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定期完善风险管控措施。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9年12月底前)

1.安全工作处组织重点安全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参加“双控”工作专项培训,掌握如何发动和开展落实“双控”机制建设工作。

2.安全工作处起草制定学校风险管控清单、绘制学校风险分布图等。

(二)全面推进实施阶段(2020年1月—6月)

1.2020年1月底前由安全工作处完成制定学校的风险管控清单,各安全监管部门细化所负责业务领域的风险管控清单;安全工作处负责完成重点公共区域安全风险隐患公告栏设置。

2.2020年3月中旬前由各安全监管部门编制各自业务领域的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安全工作处负责汇总形成学校的事故隐患排查清单。

3.2020年3月底前由安全工作处组织楼宇管理、餐饮中心、基建修缮、动力保障、实验室、治安消防等岗位人员开展“双控”工作培训。

4.2020年4月底前由各安全监管部门在所负责业务领域内指导基层单位开展“双控”建设,制作并公示具体岗位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卡。

5.2020年6月底前学校全面完成“双控”机制建设。

(三)总结提高阶段(2020年7月—10月)

安全工作处组织各安全监管部门对“双控”机制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总体评价上报省教育厅。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推进“双控”机制建设,是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压实学校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监管机制、遏制事故发生的基础性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双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亲自研究部署,精准把握和落实风险管控、隐患排查“两个环节”,确保“双控”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全面提升学校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二)落实部署,宣传发动。校属各单位要根据学校“双控”机制建设工作步骤严格落实各项部署,确保不漏一地、不落一环节。各安全监管部门要采取召开动员部署会、现场指导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氛围,使各层级责任人和教职员工广泛知晓风险、隐患、事故之间的关系,充分了解风险管控的相关要求。

安全隐患风险辨识篇(5)

一、引言

机械制造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以机械制造为主的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命脉。机械制造企业发生的安全事故与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矿山井下等企业不同,后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是灾难性的,涉及面广,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严重;但是,机械制造企业具有安全事故频发、导致人员伤残和累计财产损失大的特点,因而不能忽视。本文通过现场调查、系统安全分析等手段,对某重型机械制造企业的隐患进行辨识、评价;对确定的隐患和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控制对策的研究,在取得企业的常规的危险源及隐患控制方法的资料的同时,研究采用何种方法能够更好的控制企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隐患。

二、危险源和隐患辨识的基本理论

危险源的定义:陈宝智教授认为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事故的不安全因素;何学秋教授认为是产生和强化负效应的核心、危险能量的爆发点;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8/T28001-2001)定义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织的根源或状态。隐患的定义: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三、危险源和隐患辨识及风险评价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本文通过对某重型机械制造企业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整理出作业装配现场、危险品库房及起重现场等共计166处存在安全隐患的作业岗位,通过对其进行辨识分析,确定了这166个作业岗位中可能出现的200起事故类型。

2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性分级

应用LEC法时,首先评价与危险源或隐患的风险概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然后将三种指标相乘,根据乘积来评价作业场所的危险性大小。四、危险源和隐患的控制对策研究危险源控制是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消除、控制危险源,防止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在该机械制造企业的安技环保本部的工作人员合作努力下,根据对现场的勘查和调研以及对以往事故案例的分析,对上述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岗位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四、结论

(1)通过现场调查,应用系统安全理论与方法对某重型制造企业作业装配现场、危险化学品库房及起重作业现场等共计166处作业岗位进行危险源及隐患的辨识分析,确定了上述作业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200起事故类型。

(2)根据统计分析,明确了该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主要的危险因素是起重伤害和机械伤害;主要有害因素是喷砂车间及焊接作业过程引起的职业病。

(3)应用LEC法对上述作业岗位导致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分级,结果表明该机械制造企业中没有重大危险或是不可允许危险(4级危险),绝大部分都是可容许危险(3级危险)。

(4)针对该企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分布特点,制定了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控制对策,这些安全对策措施对有效预防企业事故发生、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金潮 张文宇 郑建国 游国强 赵怀璞 单位: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刘诗飞,詹予忠.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危害后果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高进东,吴宗之,王广亮.论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06):1-3.

[3]崔善强,段志善.机械设备安全评价方法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

[4]徐格宁,袁化临.机械安全工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30-32.

[5]恒川谦司,户上善夫,刘宝龙.中国机械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J].2008.

[6]田水承.第三类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1.

[7]吴宗之,高进东.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1-65.

安全隐患风险辨识篇(6)

一、序言

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飞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繁荣,另一方面现代化大规模生产也潜伏着很多引发重大事故的隐患。例如,2005年11月中国吉林石化爆炸事故,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引发了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2013年6月3日,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17234平方米主厂房及主厂房内生产设备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这些重、特大事故的频繁发生,沉痛的教训告诫我们:为了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必须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并迅速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减小它对人类的伤害以及由此带来的重大财产损失。

目前常规的化工企业虽然针对不同的管理目标,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和手段,但未能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对其进行总结和提高,形成系统、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体系,亦未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手段,使化工企业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跟上信息社会发展的步伐。开展化工企业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研究,采用科学方法和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手段开展安全管理动态监控与预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二、化工企业风险分析

化工企业生产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任何化工企业,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风险。这些风险一旦失控,就会转化为危险,进而导致事故,造成人的生命、财产损失。这种事故形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就是广义上的风险。

1.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

1.1化工生产的物料绝大多数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化工生产使用的原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绝大多数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腐蚀等危害性。

1.2生产规模大型化、生产过程连续化:目前化工生产装置规模越来越大,企业只有通过降低单位产品的投资和成本,才能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1.3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化、工艺条件苛刻化:化工生产从原料到产品,一般都需要经过许多工序和复杂的加工单元,通过多次反应或分离才能完成。

1.4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由于装置大型化、连续化、工艺过程复杂化和工艺参数要求苛刻,因而现代化工生产过程用人工操作已不能适应其需要,必须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控制系统。

2.化工企业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就是发现、识别系统中危险源,它是危险源控制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五种分析法来对化工企业风险进行辨识。

2.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2.1.1适用范围:适用于在工程项目或工艺装置等方案开发的初期阶段、设计阶段或建设初期进行的危害识别。

2.1.2分析方法: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方法,是日后危害性分析的基础。

2.2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2.2.1适用范围:适用于概念设计初期和在役运行装置段的复杂流程或设备;也适用于连续或间歇的化工过程。

2.2.2分析方法:系统、详细地对工艺过程和操作进行检查,以确定过程的偏差是否导致不希望的后果。

2.3安全检查表法:

2.3.1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工艺过程中固有设备设施的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特别是对单一设备的危害识别。

2.3.2分析方法: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发现系统以及设备、机器装置和操作管理、工艺、组织措施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列成表格进行分析。

2.4工作危害分析法:

2.4.1适用范围:适用化工企业生产工艺装置按照操作规程或工艺流程进行分析识别。

2.4.2分析方法:基于经验的分析方法,分析人员列出生产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操作缺陷、隐患及可能发生事故的频率等。

2.5事件树分析法:

2.5.1适用范围:适用于对确定的系统在过去发生的事故及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

2.5.2分析方法:从事件的起始状态出发,按照事故的发展顺序,分成阶段,逐步进行分析,每一步都从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后果考虑,并用上连线表示成功,下连线表示失败,直到最终结果。

3.化工企业风险类别

化工企业各类风险,其存在状态、发展过程、触发条件等均存在很大差别。为了有效进行风险管理与控制,应该合理划分化工企业风险类别,以便区分不同情况,对其进行辨识、管理、检测、控制和预警。

通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将化工企业风险类别进行如下划分:

静态风险(固有风险)——危险源

动态风险(潜在风险、人的不安全行为)

静态风险也称为固有风险,包括上述风险类别中的物理因素类风险、化学因素类风险,静态风险是由于生产系统中的危险源形成的风险,是导致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是事故的本质和前提。

动态风险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经常变化或时有变化的风险,包括上述风险类别中的潜在类风险、人的不安全行为类风险,由于人的行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情况下,会有很大变化,所以属于动态风险。

三、化工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技术

化工企业生产中静态和动态两大类风险在管理和控制方面各有特色,下面将对它们的管理与控制技术分别进行探讨。

1.静态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风险是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管理是构成管理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包括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整个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见下图3.1。

静态风险是由于生产系统中的危险源形成的风险,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是事故的本质和前提。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从源头上控制化工企业生产系统中发生事故的条件,是安全管理与控制的治本之策。

1.1 静态风险辨识

防止静态风险就是辨识和确认危险源,化工企业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相关方法认真而系统地在化工企业内部进行危险源辨识,进而确定危险源的风险水平,以及控制危险源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及水平。

1.1.1经验分析法。根据经验进行观察和分析,将生产现场的实际状况与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范等进行对照,以辨识危险源。

1.1.2理论分析预测法。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如危险性预先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事件树分析等方法,对生产系统或其某一局部进行系统分析,辨识危险源及其特性。

1.2 静态风险评价

静态危险源评价包括对事故发生可能性、事故严重度和风险大小及风险等级进行评价、划分。固有危险度R的大小由危险因素的控制与监测措施,危险因素发生的事故频率,事故发生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职业病损失、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决定。

式中:R-危险源的评价结果;

n-危险因素的个数;

Mi-对第i个危险因素的控制与监测措施;

Li-第i种危险因素发生的事故频率;

Si1-第i种危险因素发生事故所造成的一次性人员伤亡损失;

Si2-第i种危险因素发生事故所造成的职业病损失;

Si3-第i种危险因素发生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Si4-第i种危险因素发生事故所造成的环境破坏损失。

1.2.1事故发生频率L:事故发生频率L见表3.1。

实际中,上值可以取不属表3.1中的值,其算法为:

1.2.2控制和监控状态M取值如表3.2所示。

1.2.3事故的可能后果:事故严重度S

(3.4)

式中S1-发生事故时的人员伤亡损失(根据我国的工伤事故赔偿法,死亡一人按20万元,重伤一人按10万元,轻伤一人按3500元,再少时按实际损失

计算。)

S2-不管发生事故与否,工作在评价单元内的人员因职业病所造成的一年内经济费用的总和。

S3-发生事故后造成的财产损失总和。

S4-用于环境治理的费用。

1.2.4R评价分级标准见表4.3所示。

1.3 静态风险控制方法

静态危险控制的一般方法有如下6种,应该按依次递减的原则选择应用:消除危险控制危险防护危险隔离防护保留危险转移危险。

1.3.1消除危险

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及产品设计之初,采用各种技术手段,达到厂房、工艺、设备及设备部件等结构布置安全,机械产品安全、电能安全、无毒、无腐蚀、无火灾爆炸物质安全等,从本质上根除潜在危险。

1.3.2控制危险

采用诸如熔断器、安全网、限速器、缓冲器、爆破膜、轻质顶棚等办法,限制或减小危险源的危害程度。

1.3.3防护危险

从设备防护和人体防护两方面考虑。对危险设备和物质可采用自动断电、自动停气等自动防护措施,高压设备门与电气开关连锁动作的连锁防护等措施。为保护人员的生命和健康,可采用护目镜、安全帽、面罩、呼吸护具、安全带、安全鞋等具体防护措施。

1.3.4隔离防护

对于危险性较大而又无法消除和控制的场合,可以采用设置“禁止入内”的标志;固定隔离设施,可以设定安全距离等具体办法,从空间上与危险源隔离开来。

1.3.5保留危险

对于预计到可能会发生事故的危险源,而从技术及经济上都不利于防护时,可保留其存在,但要有应急救援措施。

1.3.6转移危险

对于难以消除和控制的危险,在进行各种比较、分析之后,可以选择转移危险的方法,将危险的作用方向转移至损失小的地方或部位。

对于任何事故隐患,我们都可以针对化工企业现场实际情况,选取其中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控制,以达到预防事故以及安全生产的目的。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固有危险源预防控制体系如图3.2所示:

上述控制措施中,对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是预防事故的关键工作,也是现代技术条件下安全管理最为科学、有效的手段。因此,化工企业中应建立实时监控预警系统,对危险源的危险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严密监视可能使危险源向事故状态转化的各种趋势,及时给出预警,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2.动态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动态风险包括潜在风险和人的行为风险,其中人的行为风险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的管理行为所形成的风险。由于人的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所以人的行为风险是动态风险中管理难度较大的风险。

2.1 人的行为与事故模式

事故是人、机、环、管系统出现异常状况的结果,事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的因素和管理的因素。据对许多发生事故的分析,得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可用图3.3所示的事故模型表示。

人的行为与事故模型表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事故隐患的存在。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起着主要作用,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不仅可以导致事故隐患的存在,而且可以触发事故隐患,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2.2 动态风险的辨识

2.2.1.动态风险辨识的内容

2.2.1.1物理、化学、生物、空间及时间环境;

2.2.1.2人的安全文化、安全生理、安全技术、安全心理等四个方面的素质;

2.2.1.3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及违反劳动纪律;

2.2.1.4机具的可靠性、安全性能、安全保护及安全防护系统;

2.2.1.5事故直接隐患检查、评估、整改以及质量验收存在的缺陷;

2.2.1.6教育不及时、检修不及时或环境整顿不及时;

2.2.1.7各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及执行存在缺陷;

2.2.1.8安全管理机制及效能存在问题,制定的技术、经济机制不当;

2.2.1.9群众监督机制及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缺陷;

2.2.1.10安全信息的搜集、统计、分析、流通以及在安全计划、规划、决策中的运用存在缺陷。

2.2.2动态风险的辨识方法

动态风险辨识的具体方法可根据生产系统的实际需要和工作人员素质等灵活选用:

2.2.2.1经验判别法

可以由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安全生产经验直接辨识事故隐患,对于比较严重的事故隐患,也可以用群体代替个体,通过专家咨询法进行辨识。

2.2.2.2系统安全分析法

采用危险与可操作分析、工作危害分析、安全检查表、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等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对事故隐患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辨识。

2.3 动态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潜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最为直接的工作。化工企业中,应采用如下方法进行管理与控制工作。

2.3.1及时排查、准确辨识事故隐患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应该随时注意生产的动态变化,排查是否存在潜在隐患。

2.3.2对隐患信息进行分级和存储

对于辨识出的事故隐患,划分类别和危险等级,进行区别处理:对于轻微事故隐患,通知有关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要求他们及时整改;对于较为严重的事故隐患,则要求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并将情况报告给管理部门和有关领导。同时,要及时、准确地记录和存储事故隐患信息。

2.3.3对事故隐患采取多方面措施,有针对性进行管理和治理

存在事故隐患的单位或部门,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从而消除事故风险;对于难以立即整改的隐患,应立即采取防范、监控措施,防止其再次恶化,以控制事故风险。

2.3.4对潜在隐患进行动态监督与预警

对于潜在隐患的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进行实时监督;根据隐患的危险等级和处理状况,结合其可能带来的危害后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预警,提示有关单位和人员及时做好隐患处理工作。

2.3.5严重事故隐患必须立即整改,直至将事故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对于性质严重、在短时间内即可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经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或政府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应进行停产整改。

2.3.6综合防止人为失误的各项技术理论,从控制化工企业生产中的动态风险出发,人为失误的管理和控制方法是:

l)人的安全化;2)完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和谐、有序、高效的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组织;3)加强安全培训;4)建立运行良好的安全激励机制;5)建立提示、预警和警示机制;6)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对干部职工的安全行为进行在线实时监控;7)作业环境安全化;8)操作安全化,又称作业标准化;9)建设企业安全文化;10)群体动力学技术。

四、化工企业风险监控预警与安全管理技术体系

1.化工企业风险信息

风险信息是与风险有关的、对风险状况有一定影响的信息集合,是风险管理活动所依赖的资源。风险信息包括反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的环境条件以及管理缺陷等各方面信息。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为了科学地进行风险管理和事故预警,需要及时、准确的掌握固有、动态的风险信息。

2.化工风险值息的采集与传输

在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风险信息的采集分为自动采集和人工采集两种方式。人工采集则是通过人工的检查和检测获得,自动采集需利用自动化仪表或计算机监测系统进行。

2.1 人工采集风险信息

人工采集风险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风险分析方法,辨识发现风险。对于各类风险信息,由各层人员辨识分析、汇报给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或提到有关会议上协商解决方案,并通过安全管理人员等反馈到生产现场。风险信息由人工采集、安全信息中心处理后,其传输主要通过计算机局域网完成,如上图4.2所示。

2.2 自动采集风险信息

自动采集风险信息,是化工企业安全工作的主要方向。自动采集风险信息的方式主要有如下两种:

2.2.1自动化仪表采集

由人工利用自动化仪表,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有关参数,如有害气体浓度、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值,再由信息采集人员对各参数所反映的风险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通过人工或计算机网络传输相关信息。

2.2.2计算机监测系统采集

利用计算机监测(或监控)系统采集风险信息,是利用设在生产现场的传感器,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有关参数的数值,并利用通讯系统连接传感器和计算机的通讯电缆、光缆等,将这些参数值传输到监测计算机,由计算机对各参数所反映的风险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相关信息。计算机监测系统采集、传输风险信息的方式如图4.3所示。

基于上述分析,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宜采用自动采集与人工采集相结合的方式,采集和传输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信息。

3.化工企业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体系主要内容

根据化工企业安全需要和“化工企业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体系”的要求,“化工企业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系统”可以划分为七个功能模块,分别为风险信息的采集、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预警提示、风险信息查询分析、安全工作动态监控、安全管理对策与指令。各模块中又设计了若干具体功能,用以以满足系统以下要求。

(1)风险信息的采集;(2)对化工企业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辨识;(3)对化工企业进行风险评价,确认其风险等级;(4)针对化工企业中各个不同用户,按照风险严重程度,分别进行提示、预警和警示;(5)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动态监控,安全指令信息的与查询;(6)化工企业的各种风险进行存储、查询检索和统计图表分析;(7)风险信息报表生成与打印;(8)风险管理对策;(9)提供化工企业安全工作中的其他信息服务;(10)系统帮助等。

在开发过程中,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在系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设计系统主页,完成各个模块的概略设计,再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完成各个模块的正常功能,使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对系统进行测试和试运行,并广泛征求用户意见,根据用户新的需求不断增加设计新的页面,完善整个系统。

五、总结和展望

本文从现代安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利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对化工企业的风险分析,风险辨识,建立了风险评价的概念,提出了化工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方法,以建立化工企业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预警技术体系。

目前化工生产企业的管理手段往往还停留在人工处理阶段,未能充分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手段,使企业安全管理滞后于信息社会发展的步伐;未来的发展将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手段开展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使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跟上社会发展潮流,迈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吴宗之,高进东.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2] 刘诗飞,詹予忠.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危害后果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蔡凤英,谈宗山,孟赫等.化工安全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 廖学品.化工过程危险性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5] Risk Analysis of six potentially hazardous industrial objects in the rijnmond Area. Apilot study,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2.

安全隐患风险辨识篇(7)

煤矿的生产条件是比较复杂的,国家和企业本身都对煤炭生产采取了比较严格的安全监察和管理,近年来我国的煤矿安全形势虽然逐年好转,发生在煤矿的重、特大事故逐年下降,但因煤矿开采的特殊条件限制和煤矿职工素质的原因,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是职工最大的福利,也是“以人为本”在煤矿最具体的表现。只有抓好了煤矿的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煤矿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煤矿抓安全不能单靠人管人,制度管理人,还需培养一种安全文化,提前辨识煤矿各岗位的危险源,建立并保持风险预控管理体系[1],全矿上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层层落实责任,坚持不懈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以制度、文化管人的长效安全机制。神东矿区有我国最大规模的千万吨矿井群,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均居于全国前列。上湾煤矿是神华神东煤炭集团主力样板矿井,核定产能1600万t,秉承“生命至上,安全为天,无人则安,零事故生产”的安全理念,在近3年的生产中杜绝了轻伤以上安全事故,下面是上湾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1培育安全文化

1.1树立安全理念

安全理念是安全生产的先导。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坚持“煤矿可以做到不死人”、“生产时瓦斯可以做到不超限,超限就是事故”两个基本理念[2]。安全文化虽然并不直接解决矿井安全不安全的问题,但可以解决企业可持续安全的问题。一种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一旦形成,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动力,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定式,从而对安全管理系统产生协调力、导向力和凝聚力,如同看不见的手引导个体、组织系统迈向本质安全[3]。安全文化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延续性等特点[4]。没有安全理念支撑的安全管理,矿井难以实现“长治久安”的局面。全矿一要自觉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二要自觉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三要树立“所有的事故均可预防”的观念,四要树立抓安全从抓安全文化、抓责任落实入手的观念。

1.2认清“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保安全”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不管搞安全管理体系还是搞安全文化,始终不能脱离“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保安全”的中心思想,避免进入为了搞体系而搞体系的误区,避免出现只开花不结果的局面,唯有求真务实从职工安全意识理念和作业行为方面入手,才能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上湾煤矿将“职工的安全理念是否发生了转变,是否能够规范作业,是否能够关心别人安全,是否能够帮助别人安全,安全意识是否越来越牢固”作为判别安全工作进步与否的首要指标,特别注重职工的安全态度、安全理念、安全行为的塑造,努力打造人、机、环、管整体安全机制。

1.3强化安全第一和风险意识

固化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的安全意识,扭转职工怕罚款不怕危险的认识,消除职工安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引导职工能将安全第一习惯于放到第一位,树立安全和风险超前意识,落实“六思而行”的精髓。

1.4善于排查思想隐患

思想隐患是最大隐患,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上湾煤矿各级管理人员在严查治理现场安全隐患的同时,特别注重广大干部职工思想隐患的排查治理。一是矿领导负责排查、整治管理人员的思想隐患,通过安全理念引导,逐步消除管理者轻视安全的思想,让职工感到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和违反安全规定是可耻、不能容忍的事情。同时,建立思想隐患考核指标,将指标导入安全信息系统,规定管理人员录入考核条数,通过沟通谈话,发现和纠正职工的思想隐患,并录入本安系统,实现思想隐患排查整治真正落地。二是从思想隐患的角度去分析处理未遂事故或事故在人员安全认识方面的责任,广泛揭露由于人的安全意识不坚定引发事故的案例,将聚焦点放在安全意识方面,彰显由于安全不重视是引发事故的根本原因。

1.5凝聚安全合力

安全不是某个领导的事情,安全工作需要大家共同商定。统一安全认识,出现安全标准不清和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时,矿领导、机关、区队共同上会商讨制定安全标准,形成统一的安全共识。

1.6培育自主安全意识

“安全不是检查出来的”,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不要检查,而是不能依靠检查,要依靠职工的主动自觉行为,这就是自主安全管理。上湾煤矿推进自主安全管理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推进区队自主安全管理模式,引导区队开展危险源辨识、自查不安全行为、行为安全观察、自查隐患、未遂事故分析等自主安全活动,创建安全学习型区队,培育“识别危险、控制危险、全员参与、自我改善”的区队安全氛围;二是矿层面的安全考核侧重点放在科队长、副队长、班组长和普通职工四个层级上,通过严考核促进管理人员主动管安全,普通职工重视安全;三是全面推广区队内部班组的安全考核,要求区队建立安全考核指标,每月对班组进行安全考核;四是要求矿领导、机关业务部门逢会讲安全的要求,推广业务部门为主导的风险评估,落实管业务管安全的职责,营造全员讲安全的氛围。

1.7培育团队互助安全意识

安全不是哪一个人的事,而是团队整体的事,就是每个人不仅自己做好安全,还要相互照顾,相互管理,留心他人的安全,帮助别人遵守制度。上湾煤矿意识到团队安全的重要性,提出了“人人讲安全,人人都是安监员”新理念,促进形成群体保安全的新局面。主要推进方法:一是加大不制止违章类不安全行为查处力度,为了发挥职工互相监督义务,提升职工的安全主人翁意识,形成人人互保责任体系,对于职工共同作业时发生不安全行为,其他职工不制止,其他职工一并按照不安全行为处理;二是注重正向激励,出台了上报隐患和新辨识危险源的奖励制度,安全亮点奖励制度;每月安委会研究决定奖励金额,并向全矿发“能为别人安全着想”的嘉奖信,弘扬安全正能量。

2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应用

2.1加强安全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现代安全管理的核心。上湾煤矿通过落实区队的岗位危险源辨识和部门的持续风险评估、重大隐患辨识、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估,开展风险评估工作。(1)认真开展区队岗位危险源辨识。部分单位存在危险源辨识不全或未结合实际工作,只为拿出一张风险评价表应付检查,实际安全工作与汇总表规定的要求脱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真正让区队危险源辨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借鉴日本KYT的经验做法,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区队每月开展不少于两次的专门危险源辨识活动,重点让一线职工参与,针对既定的作业现场或作业过程,由队长主持采用头脑风暴法组织辨识、评估和对策,挖掘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每一位职工的危险感受性及对策实施能力。(2)推进业务部门危险源辨识。通过危险源辨识活动开展,扭转部分单位、部门存在“重业务、轻安全”的情形。上湾煤矿业务部门风险评估分两类开展:一是开展重大安全隐患辨识,由生产办、机电信息中心根据生产接续每月对采掘、防治水、机电等方面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进行预辨识,在月度安全生产例会上讨论制定预控措施;二是开展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估,由分管矿领导组织业务部门,每季度组织一次系统安全可靠性辨识工作,对“通风、供电、供排水”等系统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辨识出系统安全可靠性存在的薄弱点,并加以完善。

2.2强化重点环节管控

作业许可管理。对高风险、非常规、偏离安全基准3种类型作业实施审批,进一步规范了作业安全审批程序,提高作业过程的安全可控程度。

2.3强化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从排查入手,以治理为重点,消除为目的。上湾煤矿通过制定问题录入指标、优化检查活动和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抓小防大”,有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1)制定问题排查录入指标。制定了管理人员月度排查录入不符合项指标,矿领导、机关人员不少于60条、队长自查不少于20条、副队长不少于40条、班长不少于20条的指标。(2)优化检查活动。上湾煤建立起动态检查、定期检查、夜查、步检、责任区巷道周检5种检查方式,各项检查功能实现了有效互补。动态检查主要检查采掘工作面,步行检查主要检查胶运巷、回风巷等日常检查频次少的巷道,夜查主要检查单岗作业,承包巷周检是巷道承包人对巷道周检,定期检查主要检查体系内业。(3)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出台了《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管理办法》,每月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已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措施。

2.4强化行为安全管理

“行为安全”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被人们重视,行为安全管理理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上湾煤矿通过多年的摸索总结,提出了全新的行为安全管理模式。通过对不规范行为和不安全行为的双重管控,预控不安全行为和事故。(1)开展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不规范行为是潜在或者“初期”的不安全行为。以标准化作业流程为依据,积极开展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活动,采用沟通方式纠正不规范行为,有效解决安全管理中严管与厚爱的矛盾。通过对反应、站位、操作程序、防护用品等方面观察,管理人员与职工以沟通交流的方式,讨论安全和不安全行为,使职工发自内心接受安全的做法,而不是迫于纪律的约束或领导的压力被动执行,同时引导和启发职工思考更多的安全问题,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现已形成安监员、区队带班队长、班组长三大行为观察队伍,观察问题全部录入安全信息系统。(2)强化不安全行为纠察。安全管理仍需要“黑脸包公”,不可手软。一旦发现不安全行为,要严肃整治。不安全行为管控奉行“不怕查的多、就怕没人管”的原则。一是实行不安全行为纠察积分考核。为了有效解决不安全行为“抓大放小或抓小放大”的问题。矿领导每月纠察不安全行为不少于12分、机关人员纠察不少于24分,区队管理人员自查不少于24分。二是实施不安全行为连带处罚机制,见表1。为促进区队管理人员对职工的违章行为敢管、真管、严管,提高队干管不安全行为的主动性。制定了不安全行为“四级连带”处罚制度,即以不安全行为人为基点,连带当班班长、带班队长、队长和结对子职工。三是建立不安全行为纠察激励机制。鼓励管理人员多查多管不安全行为,打消管理人员的对纠察不安全行为的消极情绪,调动了检查人员的积极性。纠察不安全行为每超指标1分奖励25元。四是定期开展反“三违”活动。职工不安全行为扣分累计达16分,矿集中组织待岗培训;矿每季度组织一次不安全行为座谈会;每半年组织一次无不安全行为抽奖活动。

2.5注重事故管控

(1)重视未遂事故管控。海恩法则认为,在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一般会有29次的轻微事故,300次的未遂事故以及1000个事故的隐患。因此,要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就必须首先杜绝未遂事故。上湾煤矿非常重视未遂事故管控,制定了未遂事故管理办法,要求区队每月按照标准ppt模板上报未遂事故,按照“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职工教育、防范措施)和4M4E法分析对策(4M指人、机、环、管,4E指教育培训、工程技术、强化管理、类似事故案例)。安管办根据上报未遂事故的风险等级给予考核加分,并将上报的未遂事故在安全例会上集中讲解,并下发全矿学习。(2)重视轻伤事故管控。管控轻伤事故是实现零伤害的必经过程。上湾煤矿将轻伤事故进行量化纳入到年度安全目标,提出了千人轻伤率的目标。同时,降低了轻伤事故的处罚标准,鼓励区队如实上报,对瞒报、不报等行为严肃处理。通过分析和防范轻伤事故,预控重伤以上事故。

2.6强化安全绩效考核

安全绩效考核是责任落实的核心推动力。上湾煤矿现已形成了班组、区队、机关三个层级的安全绩效考核体系。一是深化部门安全绩效考核。为了强化业务保安能力,调动业务部门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出台部门安全考核。机关安全绩效工资占结构工资的35%。从事故责任、不安全行为纠察、隐患排查、危险源辨识等方面对进行考核。自从推行机关业务部门安全考核后,机关部门对查隐患、抓不安全行为不再抵触,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安全指标,安全责任明显加强。二是深化区队安全考核。采用“区域考核法”,在结果管控的基础上重点对过程考核,安全绩效工资占结构工资的40%。绩效考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机关检查问题录入安全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得分(占90%),第二部分是安全基础考核(占10%),第三部分是不安全行为直接扣分项,将不安全行为作为直接扣分项是为了调动队干管控不安全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推进区队对班组安全考核。在矿安全绩效考核机制的引领下,体系应用在区队内部班组扎下了根。各区队建立起班组安全考核,各有特色,方法不一,主要遵旨是对于考核成绩好的班组和班组长进行奖励,对差进行处罚,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做法是区队对责任区、设备承包均到了个人,根据机关及上级部门检查出的问题和不安全行为,制定考核标准对班组对应进行评比、考核奖罚。

3结语

通过建立安全文化引领,多种管理手段联合发力,上湾煤矿安全管理水平走上了一个新台阶,主要表现在:(1)安全形势稳定。近3年中等以上不安全行为减少了10%,未遂事故减少25%,轻伤事故同比减少62%。运行岗位流程期间,在设备检修、设备操作等方面发生不规范操作现象显著减少,有效杜绝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2)现场管理更加规范。在原来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基础上,风险预控管理整体提高了现有煤矿现场和安全设施规范化标准。各场所基本消除了井下随意停放、混乱摆放、不安全堆放的现象;现场布局更符合工艺流程、通道通畅,出入口安全,应急指示和疏散路线清晰,作业场所更加整洁,煤矿面貌焕然一新。(3)全员的素养得到提高。干部该管什么,工人该做什么,责任很清楚。进入某地方可能遭遇什么,某设备的某部位可能出现什么失效,做某事可能会出现什么不安全,事情该按什么程序做,做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哪些是绝对不能发生的行为,职工在这方面的意识更高了,自觉性也更强了。

参考文献:

[1]AQ/T1093-201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S].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1.

[2]郝贵.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神华集团的成功应用及推行前景[J].煤矿安全,2011,42(10):149-153.

安全隐患风险辨识篇(8)

对于当下绝大多数的化工企业来说,工厂在生产时所用到的原料大多以易燃易爆有为主,并且在进行相关生产的过程当中,需要的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生产,再加上这些化学制品本身存在的不稳定性,这就很容易导致在生产运输或者使用的过程当中导致爆炸或者泄露等危险事故,对线管工作人员的健康以及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需要对各种存在的风险进行管控并且做好相关的隐患排查工作,是保证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

1.风险辨识的含义

所谓的风险辨识,说到底其实也是对危险发生的源头进行一个分析与判断,对整个生产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导致危险发生的每一个诱发因素进行相应的分析与判断的过程叫做风险辨识。(1)风险辨识的范围。一般来说,按照目前化工厂发生事故的分类来看,根据分工的不同以及所处的职位不同,因此在进行风险辨识的过程当中,会根据施工人员的职责不同、工作所处的环境不同、相关机器设备的功能不同以及对周边可能造成影响的程度不同进行相应的模块划分。同时还根据这些模块,进行相应的细分,以此可以将风险的诱发因素从源头上解决。(2)常用的危害因素辨识的方法。通过对当下的一些化工厂的研究来看,一般遵守《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GB/T13861)或《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将相应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同时在进行危险因素辨识的过程当中,还要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行为规范,同时还要考虑到诸多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导致的危险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辨识。因此常用的危险因素的辨识方法有工业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等。对于当下的化工企业来说,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应该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因此在日常的化工产品生产以及机器维护的过程当中,都需要进行危险诱发因素的辨识。

2.风险评估与风险分级管控概念

(1)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当下化工厂进行风险评估的现状来看,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为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和风险矩阵评价方法。(2)风险的分类及相应的措施。对于化工企业,根据对企业进行化工生产时风险的评估结果,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安全风险数据库以及相关的详细列表和清单。在进行风险分级管控的时候,风险越大,重视的程度也就越高,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3.化工企业主要风险

(1)化学产品生产原材料。对于任何一家化工企业来说,关于进行化工产品生产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化工原料的使用。化工原材料由于自身不稳定的特性,在运输或者使用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导致原料泄露,其中原材料有很高的腐蚀性与有毒性,一旦泄露,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人民的生命健康以及经济方面造成严重的损失。(2)化学产品生产环境及机器设备。化工厂在进行化工产品生产的过程当中,会根据材料彼此之间的化学性与物理性进行组合,因此对操作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避免生产环境危险程度较高。由于一些设备的使用寿命都是有一定期限的,因此对于长期处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机器需要进行及时的维修与更换。如果机器设备的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或者没有达到化工厂进行生产的最低要求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导致相关材料泄露,加快对机器的腐蚀程度,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安全事故。(3)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制度。从当下的一些化工事故当中也可以了解到,有很多化工企业没有建立起完整与行之有效的生产制度,这也是导致一些化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尽管有一些化工企业建立了一系列的生产制度,但是通过相关调查后发现,有很多相关的专业人员缺乏对相关生产制度的重视,这就导致生产制度发挥不了原本的作用,导致一些员工我行我素,大大增加了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

4.化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1)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关于员工的素质与专业能力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对线管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于化工生产安全性的认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能够极大增加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自身职责的进一步认识,规范自己的工作操作流程,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安全生产。(2)对生产的过程进行不断优化。对于化工企业来说,进行化工产品生产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样也是危险发生最多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企业来说,优化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够极大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程度,例如,同各国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加强对线管工作人员的培训,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过程的每一步都处在合理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因此本着质量与安全的双重标准,可以选择危险性更低的原材料,这样可以极大降低生产过程当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同时在进行制作工艺的选择上,要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3)建立设备管理系统。化工企业在进行化工产品生产的过程当中,加强对机器设备的管理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与规定,运用当下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起相应的管理系统,对设备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一个良好的排查。同时还可以通过相关的生产设备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与保存,在机器发生故障需要进行购买新的设备的时候,需要核对相关数据信息是否符合生产要求,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同时在企业当中,设立轮值制度。其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每日对机器运行的状况进行记录与检查,同时对机器的维修情况作出相应的记录,这样可以保证当机器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根据相关的记录,将责任具体到人,这样做可以极大提高相关检查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信心。同时在日常的化学产品生产的过程当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不定时的对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对于化工企业来说,维护设备的良好运行情况,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维修,这些措施都需要具有专业的管理人士来进行担任,只有这样,才能早发现问题早解决,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5.化工企业隐患排查管理策略

(1)完善隐患排查制度。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建立一套系统而又完善的的隐患排查制度,是保证企业能够顺利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支撑。通过这项隐患排查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化工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对于当下绝大多数化工企业来说,要想建立一套完善而又系统的隐患排查制度,就必须从制作工艺和制作流程以及制作设备这三方面来进行隐患排查。作为化工企业的检查人员,更要树立起安全这根紧绳,在进行机器设备检查的过程当中,要不定时对相关的机器设备进行相关的检查,并且做好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危险扼杀在摇篮当中。生产出来的化学产品往往能反映出在生产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产品进行抽样质检,通过产品的质量,分析出产品在生产的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对制作工艺进行检查,说到底就是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对制作流程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检查,对于那些违规操作或者工作态度不认真的工作人员进行惩罚,通过这种方式,来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从而为安全生产提供一个重要的保证。(2)构建隐患排查档案。当结束相关的隐患排查工作的流程之后,作为相关的检查人员需要对相关的信息做好记录,建立起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将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归档处理,这样做可以为未来发生相类似的情况提供有力的依据。化工企业可以通过合理隐患排查档案,进一步降低在进行相关化学产品过程当中存在的风险,在平常的隐患排查过程当中,做好相关档案的记录工作,对在检查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当解决问题之后,将相关信息进行归档并加以保存,为相关的问题提供参考价值。(3)建立安全管理评价体系。一般来说,建立起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对于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相关的评价体系,对员工进行奖励或者惩罚,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通常会根据工作情况、日常安全行为等方面进行一个百分比式的评价,设立相应的评分标准。根据每个员工所对应的岗位以及自己工作能力的高低,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对那些不达标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惩罚,以降低安全风险;对于评价较好的员工进行奖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一般来说,化工厂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属于一种动态的管理,如果缺乏对风险级别的进一步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就会存在安全隐患,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6.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化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工作,不仅可以保证化工企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生产,同时通过加强风险等级辨识与隐患排查对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典剑.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2017,12(07):36-38.

[2]姚月华.化工企业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J].化工管理,2020(25):121-122.

安全隐患风险辨识篇(9)

安全生产无事故。

二、隐患排查情况

今年以来,上级各部门共检查106次,共提出893条问题。

对上级部门检查出的问题,根据检查意见书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由安全科立即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严格按照隐患整改“四闭合”的原则,由各分管副矿长进行了挂牌督办,队组进行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

公司本年度共组织进行了33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查出259条问题。对于公司隐患排查组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由隐患排查治理办公室下达整改通知单和整改方案,由各职能科室负责监督、整改落实。整改完成后由煤矿“六长”自验销号。目前所有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毕。

三、大力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自2017年7月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执行以来,我公司上下高度重视,指派专人和科室负责牵头开展本项工作。我公司制定了专项实施方案,并制定出台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制度》。在制度中明确了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包括综合辨识程序和专项辨识程序)、安全风险等级评定办法、风险分级管控办法、公告警示、检查考核等内容。7月25日,工作领导组组织相关人员对井上、下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辨识完毕后编制了各专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以红、橙、黄、蓝四色对应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进行标注,制定了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分类、分级进行管理。通过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共辨识出安全风险32处,其中重大风险4处,较大风险12处,一般风险4处,低风险12处,编制了年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估报告,建立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库,绘制完成了红橙黄蓝四色分布图。

我公司坚持矿长月查、分管副矿长旬查、矿级领导日常跟班检查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检查制度,检查完毕后填写检查分析表,每月由矿长组织召开一次总结分析专题会议,分析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整改措施,布置下月工作重点。

根据乡宁县煤炭工业局11月23日召开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专题汇报会的要求,我矿组织人员对双重预防机制汇报PPT进行了修改,并在临汾市煤炭工业局11月份安全例会和乡宁县煤炭工业局安全例会上进行汇报,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面,我公司组织人员重新修订了事故隐患排查各项制度,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矿长月查、分管副矿长旬查、队长日查、班组长班查、各岗位人员动态检查的排查方式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针对查出的问题,严格按照“五落实、四闭合”的原则进行整改落实。每月由矿长组织召开一次事故隐患排查专题分析汇报会,在会上通报本月事故隐患排查次数、条数、隐患分布,研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我矿安全生产。

四、风险点印证闭合情况

为进一步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深入贯彻落实“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的重要指示。全面预测,预控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根据市局、县局和集团文件精神要求,我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建立了红线范围内风险点预控管理制度,明确管理部门、责任人及管理流程,及时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召开了“风险点分析确认研讨会”,对目前存在的风险点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和梳理,共明确了5类41处风险点。

根据确立的风险点我们建立了风险点管理台账,明确风险点地点、类型、遇见时间、产生因素、表现形式、应对措施及风险排除过程和印证闭合情况。在井口明显位置和具体地点悬挂了风险点管理牌板,牌板内容包括风险点位置、风险类型及管控措施,并在具体作业地点同时悬挂醒目的风险标示牌。

为使风险点预控管理落到实处,我们采取集中培训、班前会学习、井下现场抽查提问等形式,加强职工风险点培训,将每一名职工熟知作业地点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作为上岗的必备条件。同时我们制定了严格的风险点预控管理考核奖惩办法,对风险评估、措施制定、现场管理、印证闭合等风险管理工作进行严格考核。

五、民爆物品使用及管理情况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强化全县煤矿民爆物品安全管理工作,根据省、市、县各级文件和会议精神,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建立了领导机构,明确机构各成员职责;由活动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对民爆物品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重新会审,形成会审意见,对提出的问题针对制度、措施进行修改;对涉爆人员档案、持证进行核查。确保所有人员符合要求;对民爆物品证照手续进行核查。建立健全了任前必训、年度必训、违规必训制度。定期对涉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安全技能、岗位风险进行教育培训。

安全隐患风险辨识篇(10)

1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的重要意义

安全风险是指安全事故或意外出现的可能性以及产生严重后果的组合。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管理是指通过辨识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运用定性或定量的辨识、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目标的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生产风险也随之增加,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一旦失效,形成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及时,势必会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建立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为基础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推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清单,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责任,实现风险和隐患的受控管理,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企业安全生产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员工安全风险意识薄弱

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绝大多数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生产环境以及管理上的缺陷造成的。这往往与企业员工安全风险意识淡薄、对事故预防存在侥幸心理、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有关。比如,车间门口醒目位置明显设有“禁止明火”标语,在角落还能发现员工丢弃的烟头;吊车司机对行吊钢丝绳磨损严重、吊钩缺少防脱钩装置视而不见,对违规操作现象更是习以为常。企业不注重安全生产,员工风险意识淡薄,事故隐患整改不力,影响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风险意识,从根源上杜绝人为事故的发生。

2.2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

通常大中型企业规模大、资金力量雄厚,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基本能达到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管理,实现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的良好运行。但是,为数众多的小微企业,规模小,资金有限,设备人员少,安全投入不足,没有形成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内部安全管理混乱,安全风险防控制度不健全,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能力不足,企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不会辨识岗位安全风险或者风险辨识不全面,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形同虚设,事故隐患排查不出来或对隐患视而不见,查而不改,纠而复发,岗位责任制度难以有效落实。此外,员工遇到突发事件不会进行应急处置,自救逃生能力差。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

2.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

风险管控措施一旦失效,就会形成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就会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因此,企业预防事故发生必须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然而,企业在实际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隐患排查不全面,更注重排查物的危险状态,比如,灭火器是否完好有效,粉尘涉爆场所是否使用防爆灯具等,却忽视人的不安全行为,比如,不正确佩戴安全帽,违章操作等。(2)不重视隐患治理。部分企业以生产经营困难、资金不足等为借口,不及时治理隐患,或者隐患治理敷衍了事,达不到治理要求。(3)过度依赖专家查隐患、政府监管执法。现阶段,“专家查隐患,执法促整改”的安全管理新模式,对于发现事故隐患,指导隐患整改,执法整改验收,形成隐患闭环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但是,有些企业过多依赖专家排查隐患,被动接受政府执法检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忽视了发动员工发现事故隐患的重要作用,导致岗位现有事故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理。

3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对策

3.1合理应用技术手段,实现企业本质安全

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技术保障,要以技术作为重要基础手段,利用先进技术,检测出安全隐患和危险源,从而起到预防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控制能量设计。对于部分企业而言,本身就属于高危行业,安全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和能量大小有着密切联系,可以利用控制能量的方法来降低故障概率。比如,可以尽量用36V安全电压来代替220V交流电,降低事故后果。(2)危险最小化设计。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如果从业人员专业技术不过硬,或是工作态度主观随意,就很容易出现事故,如何将事故带来的危险性降到最低,也是安全生产风险防范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比如,采用平滑设计,尽量避免硬件设备中出现较为突出的棱角、尖端等,避免人员磕碰或者划伤。在软件设计方面,建立风险报警机制,以及各项设备运行的规范,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及时发出警报。(3)隔离、锁闭设计。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无法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就需要将危险区域和安全区域隔离开来,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如,可以将易燃易爆物品放入防爆箱中,降低爆炸产生的冲击力;闭锁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人员或动物进入危险区域。(4)冗余设计,在保证设备运行正常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功能或是部件,当某个设备发生运行故障时,其他设备可以及时关闭,可有效降低联锁事故的出现。

3.2强化宣传教育培训,提升全员风险意识

企业要提升全员的安全风险意识,构建完善的安全风险防控责任体系,就必须实现分层风险管理教育培训。一是要对企业高层管理层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才会加大安全资金投入,配备专业人员管理,为企业有序地实施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工作提供支持。二是加强员工安全风险知识教育培训。明确岗位存在何种风险,如何进行风险防控,遇到突发事故如何应对,通过事故案例警示、宣传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风险意识和能力。三是增设安全风险管理的模拟训练。组织员工参加安全体验课程,邀请专家分享风险应对经验,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实战演练,全面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能力。

3.3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推动岗位责任落实

企业组织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各部门岗位员工,或者聘请专家指导等对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作业活动、生产环境等方面进行有效的风险因素识别,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出相应的管控措施,构建风险分级防控体系,并将风险分级管控责任分解到岗位和个人,完善风险防控考核奖惩机制,强力推动企业落实全员岗位责任,引导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确保企业安全有序发展。

3.4做好隐患排查治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企业要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因为隐患是事故的前奏。要遏制事故,关键在于消灭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是企业。因此,企业要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组织相关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内容、频次,将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排查出来,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实施隐患闭环管理,坚决避免出现对事故隐患“视而不见”“查而不治”“纠而复发”等现象。政府监管部门也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督促企业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对于企业拒不整改或者隐患整改不彻底,依法依规实施行政处罚,通过行政执法手段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4结语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合理应用技术手段,努力实现企业本质安全,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全员宣传教育培训,提高企业风险防控意识,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制定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岗位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避免防控失效形成事故隐患,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隐患闭环跟踪管理,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孙元凯.浅谈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法律风险防范[J].农电管理,2021(03):69-70.

[2]宫程程.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研究[D].青岛大学,2020.

[3]徐晓丹.物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措施研究[J].山西农经,2019(11):121-122.

[4]杨佳伟.HG煤矿技术改造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

上一篇: 经济纠纷标准 下一篇: 中班家庭教育教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