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专业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01 16:00:22

多媒体通信专业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1)

作者简介:燕道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湖南 长沙 410081)

当今世界正处在传媒高速发展、媒介快速融合的过程中,随着互联网技术、频谱通讯技术等高新科技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媒介融合的势头变得更加迅猛。媒介融合不但迫使传统媒体进行数字化转型(如纸质媒体大力投入网站建设),更催生了一系列新媒体的诞生(如数字电视、IPTV等)。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潜力的朝阳产业。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与之相比,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在微博用户及电子商务应用方面也出现较快增长。手机网民数量已达4.2亿,年增长率达18.1%,并大大超过了网民整体的增长速度。{1}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新媒体市场的繁荣,更带来新媒体行业对这一专业人才需求量的激增。

目前我国新媒体行业出现了巨大的人才缺口。据相关专家的统计数据,我国新媒体上市公司的数量已为传统媒体的2~3倍,目前对网页设计与美工、网络编辑、手机软件开发等新媒体人才需求量巨大。{2}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在市场上供给远大于需求,但新媒体与信息网络行业却呈现出“这边风景独好”的景象,这大大鼓舞了国内新闻院系进行新媒体人才教育的探究,同时也给国内新闻传播院校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我国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育的起步与国外相比并不算晚。美国的新闻院校开设新媒体与网络专业的课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最早的属南加州大学的新闻系,于1994年开设了新媒体方面的实验性课程,此后其他高校开始陆续跟进。{3}而中国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育始于1996年,只比美国晚了两年。这一年,清华大学传播系开设新媒体研究专业,招收研究生。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这一年入学的新闻学专业本科生中开设了“网络传播方向”课程,于2000年在本科阶段开设数字新闻传播专业。{4}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于1998年夏季从理科二年级本科生中招收了22名学生组成网络新闻班,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网络新闻传播班,1999年华中科技大学正式招收网络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学生,形成了一个兼有新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与计算机、电子信息等工科的交叉教学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于1999年4月成立了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则在2000年成立了全国各高校中的首家网络传播学院。

国内新闻院系依附各自的学校特色,探索出了讲求新闻主义的中国人民大学模式、崇尚技术主义的武汉大学模式以及推崇传播学的复旦大学模式。{5}这三种模式代表了我国新媒体人才培养的阶段性成果,但随着新媒体行业触角的进一步拓展,其对新媒体人才和新媒体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目前国内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育表面上呈现出一派“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仔细研究却不难发现,这些“花朵”都惊人地相似,并不具有独特性,事实上,繁荣背后仍隐藏着种种问题。

二、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

现阶段,国内学者对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成果相对较少,但这并不能说明高校新闻院系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不高,而是因为这一模式的构建确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育仍处于摸索阶段,各高校面临难以突破的瓶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才培养计划定位空泛,同质化现象严重

一个学科或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关系这一学科或专业定位与发展的指导纲领,也是如何培养以及培养怎样的学生的关键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却缺乏妥善的、理性的人才培养计划。

一方面,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不明确,导致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定位空泛。很多高校都笼统地将培养“新媒体人才”、“复合型人才”等当作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但是这种人才的“新”应该指向何处,“复合”又如何构成?人才培养中的技术比重应该占多少,理论比重占多少?“新媒体人才”总目标下面又应该分为哪些具体的培养方向?面对这些问题,很少有高校能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有清楚的回答。试问,连一个清楚的目标都没有,如何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人才?

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缺乏有特色的培养计划,导致各大高校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培养的人才趋于同质化。当下,几乎所有的传播院校都开设了新媒体与信息网络的相关专业,但是这一专业应该有哪些明显区别于其他新闻传播专业的特点,却是很多高校都忽视了的一个问题。虽然有个别高校在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培养上发挥了本校的优势,如以理科见长的华中科技大学就利用其理工优势,注重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学生的网络新媒体运营、网站策划设计与开发、信息化系统技术等能力的培养。但总体来说,大部分高校的新闻院系仍缺乏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一些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将这一专业与传播学专业、新闻学专业、编辑出版专业混在一起,导致这一专业的学生缺乏应有的竞争优势。更有甚者,仍在用老一套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来教授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使得这一专业的学生脱离了飞速发展的新媒体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实际,毕业之后,根本无法适应当下迅猛发展并不断融合的媒体环境。

2. 师资力量单一,缺乏跨专业的合作与互动

尽管高校的新媒体专业一般设置在新闻与传播学院,但显然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已不再是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家能自行消化得了的。理想的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将新闻传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甚至是艺术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但国内高校往往受学校政策或资金等因素的限制,难以突破不同院系以及学院与媒体之间的屏障,缺乏跨专业的合作与互动。

首先,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目前新闻传播院校中出现师资断层,或者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学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虽然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行业人才需求缺口,但是一般新闻院系都未敢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就导致仍在传统办学思维指导下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难以跟上其实际发展速度,使得这一专业的师资出现断层。另一方面,为吸引生源,目前大多新闻传播院校仍然依靠院系老教授撑起新媒体与信息网络这一新专业的台面,虽然这些老教授们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授课经验,但是却缺少运用新媒体技术的经验与新媒体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而真正能掌握新媒体技术又具有一定的新闻传播理论的教师少之又少。因此,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师资矛盾也成为制约这一专业发展的瓶颈。

其次,院校之间互动困难,难以实现跨专业、跨学院的合作,无法实现教师资源的有效利用。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本身就是一个跨媒体的专业,不仅需要新闻传播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计算机、电子信息、网络设计、金融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老师就有诸多要求,如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了媒介融合专业的麦克・麦金教授所言,“媒介融合这一专业……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目前没有哪一位老师能够教授学生所需要的所有的媒介技能,所以每位老师需要把自己最为擅长的技能教授给学生就可以了。”{6}因此,要解决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中出现的师资断层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或借用其他院校不同学科的老师来给这一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但是国内新闻传播院校很少与其他学院进行互动,不能打破院系壁垒,也就难在当前条件下尽快解决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师资断层的问题。

最后,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同业界缺乏有效互动,导致这一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媒体市场的发展需求。当今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已经被突破,新闻传播手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因此,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能够适应媒体格局大变动的思维和能力,这也就对这一专业的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能为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提供最新的媒体发展信息、最重要的新媒体技术等知识的还是媒体的一线工作者,但是,由于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新闻传播院校鲜有与新媒体行业的互动。与此相比,美国的情况则要比国内好得多,美国的新闻传播学院本身就有很多的兼职教授,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全职教授的数量。{7}同样,美国的新媒体教育中同样配备了众多兼职教授,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一线媒体,能够将新媒体行业的最新消息和实务操作方法教授给学生。

3. 课程设置名不副实,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

目前中国新闻传播院校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典型做法是“宽口径”与“厚基础”。{8}但在注重“宽”和“厚”的同时,却忽视了“专”和“用”,“专”就是专业,指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所需要的网络信息技术;“用”指实用,是这一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进入新媒体行业的实用能力。忽视“专”和“用”导致了国内很多高校在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课程设置上名不副实,并且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课程设置的名不副实体现在国内一些新闻传播院校“新瓶装旧酒”的做法上。一些冠之以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名称的课程,实质上讲的却仍是传统媒体的理论和实务知识,没有跟随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而进行调整。例如,现今国内各大高校开设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课程中,鲜见游戏设计与开发、流媒体技术、数字视频编码等相关课程,事实上这些课程内容正是市场所亟需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内高校在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一般包括学科基础知识课和专业课两个部分,学科的基础知识课一般包括传统媒体的新闻采写编评业务课程,新闻、传播学方面的理论课程;专业课一般包括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互动管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等网络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般院校的学科基础知识课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往往要远远高于专业课的比例,导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实质上与传播学、新闻学的学生没有太大的差别,由此导致该专业的学生缺乏社会竞争力。

专业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则体现在很多国内新闻传播院校“一锅端”的做法上。一些院校给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仅仅是将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网页开发、新媒体管理等各学科专业知识杂糅,然后将这“大杂烩”般的课程一锅端给学生。这些被杂糅在一起的课程在内容上都没有明显的关联,而是自成体系,致使学生难以很好地消化专业知识,更不用说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实际操作了。

这种“新瓶装旧酒”与“一锅端”的课程设置方法,既反映不出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特色,也无法跟随现代媒介融合的发展脚步,直接影响到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方面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可能因专业名称与课程内容脱离,导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位置尴尬,从而进一步损害了这一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整个专业的发展。

4.学生能力泛而不专,缺乏专业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院校都将培养复合型人才当做目标,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也有着同样的要求,力图教授这一专业的学生新闻采、写、编、评,以及新媒体营销等各方面知识。但是相关的行业招聘却对学生的专门才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新浪网在2013年的招聘中对职位进行了清楚的划分,有需要较高的Premier技术的视频编辑,擅长做数据统计分析的网络数据统计分析员,擅长网络设计与美工且具有一定文学艺术修养的尚品频道美编,对证券市场有深刻了解的财经编辑,等等。与此相比较,国内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都太过空泛,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宽泛却没有特别擅长的,因而最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在这一方面,作为世界新闻教育重镇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就要有魄力得多,该学院针对美国新闻媒体市场亟需能掌握数字技术与新闻制作两方面能力人才的现状,将新闻学研究生院和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联合开设一个新闻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双学位硕士项目,以培养既懂数字媒体技术又有新闻制作技能的新一代专业人才{9}。但现阶段国内新闻院系却难以有这样的魄力,往往急于开办新专业,而新开设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却又缺乏良好的培养机制,导致所培养的学生在走向社会时缺乏竞争优势。

由此,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当下的尴尬现实:各大高校培养的新媒体与网络信息专业的学生一届多于一届,但是用人单位却普遍反映说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以致市场上出现了“人多人才少”的窘境。因此,面对日益复杂的媒介环境,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也需不断优化。

三、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教育的策略创新

目前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此相应的新媒体产业也尚未成熟,业界也没有系统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因而,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教育自然也难以高效地对新媒体产业的需求展开教学和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与探索。

1. 理念:以专立身,以通结群

正确的新媒体人才培养理念是打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空泛且同质化瓶颈的关键。何为正确的新媒体人才培养理念呢?对新媒体人才培养理念的讨论绕不开“专才”与“通才”之辩。媒介融合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掌握更多更全媒介相关知识以应对未来工作岗位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的要求。于是“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几乎成了国内所有新闻院系融合型人才的培养思路,通识教育课程大有取代专业性教育课程的趋势。然而,从这种培养思路下走出的毕业生在进入业界后多数被无情地贴上“什么都略懂,后劲不足”的标签,可媒介融合又确实需要新媒体人才掌握庞杂的知识体系,怎样才能走出这种尴尬境地?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有专业壁垒的复合型人才?于是学界得出了培养“一专多通”的复合型人才的解决之道。正如迈克・麦金教授所言:“我们学院媒介融合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不主要是全能记者,而是能够熟练掌握一两门报道技术、同时熟悉其他报道手段、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媒介融合意识的新闻人才。”{10}

实际上,这种“一专多通”的思路可进一步细化为“以专立身,以通结群”。所谓“以专立身”指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一项驾轻就熟的专长,这项专长最好不是大而泛的,相反越细越好,越有专业壁垒越佳。比如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财经内容制作技巧,或者致力于流媒体技术研发,抑或专注于探究游戏市场开发的特点。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角度看,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这在媒体行业也将适应;从实际的角度看,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企业在人才招聘时也呈现出细化需求的特点,比如腾讯QQ在招聘网站编辑时具体到了读书频道、女性频道、星座频道的人才需求配额。“以专立身”可形成人才不被他人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而“以通结群”则是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学生所拥有的区别于纯粹商科、技术类、艺术类等专业人才的优势。通识教育、融合性课程使得新媒体专业学生在“一专”之外积累了较好的媒介素养,成为所谓“懂行”的人,这种素养将成为其快速融入一个“超级团队”的敲门砖,也能使其在团队中更轻松、简便、精准的与其他成员交流,从而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加强团队的凝聚力与创造力。

2. 师资:跨院合作,院媒互动

要突破师资力量单一和师资断层的瓶颈,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实现跨院合作、院媒互动,将其他院校的老师和一线媒体工作者转化为本专业的优质师资,打造紧扣新媒体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现阶段,国内高校的学科划分依旧相对封闭,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融合性教学需求因此受限。而在短期内,要打破这种传统的学科格局有一定难度;因此,新闻传播学院应主动谋求与相关院系的跨院合作,力图解决课程融合性差的问题。可以通过高校相关院系融合教学实验、业界与高校互动等方法,将教学的重心放在理念传递上,将教学的重点转向对学生新观念和新思维方式的培养上来实现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还可以通过院系与业界互动的方式弥补高校因技术设备落后而阻碍学生发展的困境。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是一个涉及新闻与传播学、电子信息科学、经济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的专业,这对师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近年来高校聘任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新闻学院单凭自己的力量招纳贤才来补充师资在操作上有困难。在新媒体专业的成长期,可以通过“借用”其他学院优秀教师的方式完善教师体系,多院合作共同进行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

院媒互动一直是业界与学界的一种美好期待。近年来这种互动也越来越频繁,但新闻学院与媒体机构两者的关系始终未能像医学院与医院那般亲密,而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比传统新闻专业更迫切呼唤院媒互动。一线媒体人掌握了一手的市场需求信息与最前沿的传媒技术,院媒互动一方面能使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更贴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能解决新闻院系因技术设备落后而致使人才培养受限制的窘局。这方面美国第一阶梯的新闻学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比如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担任融合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师有9人,全都来自媒体一线,有的是自由摄影记者,有的是电视台的编导,有的是网站的数字新闻总监。{11}国内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在与媒体互动之时应注意使“人才引进”、“学子走出”这两辆马车并驾齐驱,通过聘用一线媒体从业者或返聘退休的业界精英担任兼职教师,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为学生搭建去媒体实习的平台,使学子真正做到“边学边用”,在实战中掌握未来职场所需的技能。

3. 课程:倚重理念,重视政策

课程设置是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落实之处,要打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的瓶颈必须从理念的改变开始。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合理安排梯度,使学生在低年级对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在高年级有明确的专攻方向。

虽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随着技术软件的“傻瓜化”,学会Ps、Premiere、Dreamweaver等软件的基本操作已不再是难事,甚至可以短期速成,但理念的形成却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教授就指出,现如今“懂行”的新媒体人才,至少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理念: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信息深度整合理念、技术运用理念(互联网精神)、市场经营理念,以及在新时代下的创新理念。{12}由此可见,即使是实践课程也应偏重理念教学。实践证明,最佳的处理方式是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将理念融于技术课程中,一边讲解技术,一边传授理念,使学生懂得技术的突破源于理念的创新。

调查研究发现,新闻院系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对新媒体市场环境及其行业政策的重视度不够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严三九教授在对上海市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做的一次调查中,发现媒体从业者认为在内容策划与制作岗位和企业管理岗位,新媒体人才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分别是版权、著作权知识和国家新媒体产业政策知识,{13}但这两项能力素质的培养在高校新媒体与信息网络课程设置中均未得到足够的体现,也未得到老师与学生的重视。然而版权实际上已成为互联网新媒体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对于国家新媒体产业政策的正确分析与把握也是关乎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应当带领学生对国家相关政策进行梳理与系统总结。

4. 学生:融于团队,勤于观察

鉴于媒介融合对于“超级团队”的需要,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需在校园内开始熟悉团队合作的氛围,找准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也需要通过细心跟踪观察,掌握媒介数据分析技能。

为此可在低年级开启团队传媒观察项目,最好是在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开启此项目。这时的学生对专业已有大致了解,可以找出自己感兴趣的跟进方向并进行组队。每个队伍均配备一名导师,在初期帮助团队调整观察方向,教授基本研究方法等。团队传媒观察要定期进行小组会议,并撰写阶段性成果报告。在一定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团队格局调整,通过团队间的人才交换达到优化团队构成的目标。在此期间,团队与导师的配对也可进行调整。等到高年级,每个稳定成型的团队都需共同完成一个基石项目,作为学业考核,每一位成员都必须撰写详细个人陈述,阐释自己在团队中的核心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应对前沿科技、相关领域保持密切关注,不管是对新型技术,还是国家政策,都要有敏锐嗅觉。作为一个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要在本科阶段做到稳定的关注几家媒体、几个企业、几个行业。从这种长期跟进式观察中,提升自己包括媒介素养、数据分析素养等在内的综合素养,这些素养将成为新媒体人才在风起云涌的新媒体时代竞帆远航的无尽能量。

四、结 语

在新媒介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媒介融合程度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刚刚起步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必然将遭遇各种问题,但不论问题如何变化,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并且拥有较高的创新应用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学生是新闻传播院校不变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探索和发展之路漫长但坚定。虽然目前要立马破解国内新闻传播院校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技术人才培养中的瓶颈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新闻传播院校的师资整合和课程改革的探索中,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必将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真正发挥务实而创新的精神,最终为我国新媒体行业培养一批批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人才。

注 释: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15日。

{2}杨成杰、严功军:《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的对策思考――2010年全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年会会议综述》,《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第1期。

{3}{8}匡文波、孙燕清:《美国新媒体专业教育模式分析及对中国的借鉴》,《当代传播》2010年第8期。

{4}严励:《网络传播教育的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5}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6}{10}付晓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围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变革――访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项目创始人迈克・麦金教授》,《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8期。

{7}匡文波:《美国网络新闻传播教育特点》,《新闻记者》2007年第5期。

{9}许晓静:《人才需求量大 新媒体专业教学需要新方式》,《新京报》2011年7月4日。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2)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7-0127-02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种新型媒体的出现,推动了“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媒介融合对整个媒介社会的影响是深刻而全面的。它不仅影响着媒介本身生态系统的重建,改变着传统媒体的运作模式,而且对传媒教育尤其是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央已经明确提出,2013~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发展需要的体制和机制。理论、技术、政策等各方面的新变化都要求地方高校对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一、媒介融合对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倪宁教授曾概括指出:“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化,特别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够对多种介质的媒介平台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掌握各类传播技能的全能型记者编辑。[1]”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媒介生态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不得不改变固有的传播方式,新旧媒体呈现形式出现多样化,新闻信息源多元化,新闻信息“碎片化”,这些都决定新的传播环境对“管理型”、“全媒体型”、“整合型”传媒人才的需求。

1.媒介生态系统的变化呼唤“管理型”人才。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传媒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媒介与人群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受众生态环境;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相互竞争构成了传媒行业生态;传媒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媒介制度与政策环境;媒介与经济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则构成了媒介的广告资源环境[2]。媒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是一种社会子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与其他子系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媒介融合对媒介生态系统的改变在媒介系统内部就体现在新媒体不断涌现,传统媒体从刚开始的被动应对到逐渐主动出击迎接挑战,占据信息传播新的阵地上。媒介生态系统的变化会对媒体的生存、发展没落或者崛起产生很大影响,而且新媒体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就要求适应不断变化的具有前瞻能力和全局眼光的“管理型”人才,才能保证媒体在媒介生态系统的变化中屹立不倒。

2.媒体呈现形式的多样化呼唤“全媒体型”人才。“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一种典型表现。它指的是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传播媒介信息,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通过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3]。“全媒体”时代的媒体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又有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甚至还有交叉媒体形态,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培养的新闻人才要熟悉各种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和特性,又要具备“全媒体”技术上的能力,成为适应新技术对新闻采访、编辑、制作和传输的新要求,把握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不同类型媒体的传播特点,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媒体”型新闻人才。

3.新闻信息多元化呼唤“整合型”人才。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信息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新闻信息源的多元化和新闻信息形态的“碎片化”。随着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兴起,各种“自媒体”、“流媒体”等媒体形式使得传统上由报纸、电视、广播等采集、信息的格局发生了变化,新闻信息源中又增加了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形式。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有利于新闻信息及时、迅速传播,但也因为信息者知识结构、新闻素养等方面的参差不齐,影响了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可能会为受众和社会带来误导;而同时,新闻信息的“碎片化”也容易使得受众的认知出现片面和偏见。这就要求新闻人才不但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较强的人文素养、伦理素养和媒介素养,能理论结合实践,而且要有整合各类信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能力。

二、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媒介融合对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办学条件、教学方式等方面。本文将以陕西省省属高校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几所高校为观察对象,阐明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办学理念。从办学理念上看,上述几所高校均对媒介融合对人才培养带来的变化作出了回应,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如西北大学就在其办学理念中提出“培养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基础知识,掌握网络传播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网络传播与新媒体发展动态及趋势,能在新闻媒体、网络媒体、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新闻采编、策划及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西北政法大学则提出“培养能系统掌握新闻学专业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具有较强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和节目主持等方面的业务能力,能够从事编辑、记者、节目主持、媒介经营管理、法制宣传及其他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不过,除西安石油大学外,其他几所高校如西安外国语大学、延安大学等皆以传统媒体为教学导向,较少涉及新媒体方面的教学理念。

2.办学条件。办学条件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硬件为学习场所、多媒体设备等,目前,陕西省高校在这些方面的积累已相当充足。如西安外国语大学就为学生学习建有“广播电视节目演播室、新闻传播综合实验室、广告设计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软件主要包括媒体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媒体资源方面陕西省地方高校主要以省内媒体为主,如陕西广播电视台、西安电视台、华商报、西安晚报、华商网、西部网等。在师资力量方面,西北大学最为雄厚,其次为西北政法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这三所院校皆为独立的新闻传播学院,而其他院校则多与其他学科混合建制。

3.专业特色。陕西地方高校新闻教育专业特色见下表。由表可知,陕西省地方高校新闻教育除完成新闻学的通识教育外,各个高校均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新闻教育专业。这些专业的设置只是内容意义上的特色,在应对媒介融合的新要求方面,仅有西北大学、渭南师范学院等高校迈出了一定的步伐,而大多数仍然局限于新闻的内容层面,并未在新闻技术及新技术所带来的教学理念上有实质性大突破。

高校名称 所在院系 专业特色

西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统新闻、新媒体、网络新闻

西北政法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法制新闻

西安外国语大学 影视传媒学院 英语新闻

延安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传统新闻、新闻党史

西安石油大学 人文学院新闻系 网络新闻

渭南师范学院 传媒工程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

1.拓宽学科范围,实行跨学科教学,确立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媒介融合不仅是传播技术、传播渠道的融合,而且是跨学科、跨专业知识的交汇,新闻人才的培养早就提出来“通才”的说法,“通才”是基于新闻工作者与社会各方面交往的需要而提出的。而在媒介融合语境下,则对“通才”教育提出了另一种适应新形势的说法,即“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新闻教育要坚持通识教育与新闻专业教育并重,避免人才培养只重视专业知识,忽略技能或者过度技术化而缺少内核的支撑。

2.在突出自身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特色的基础上课程设置上“融合新闻”,培养学生的整合性思维和多样化采编技能。特色教育是地方高校新闻人才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媒介融合虽然给整个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各个地方高校不能因此就简单地迎合新媒体的发展需要,而应该积极发挥各自原有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和新传播环境相适应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媒介融合从介质上来说主要是文字、声音、画面、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符号形态的融合。“融合新闻”就是要求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文字、声音、画面、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符号形态的传播特点和规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符号准确地传播新闻信息,做“全媒体型”人才,能够整合多种来源的信息和“碎片化”的信息,具有多样化的采编技能。

3.加强实践基地和平台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新闻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实践性很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闻人才能否成功立足新闻行业的根本保障。媒介融合发展到今天,也更多地体现在应用层面,唯有不断地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才能够培养出适应新媒介环境的新闻人才。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有以下途径:加强与当地、省外甚至国外的媒体合作,根据自身特色与相关媒体对接,建立大量实践基地;打造校媒、校企业务合作为基础的人才孵化平台,紧跟市场人才需求;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如创办自媒体,把自媒体作为试验田,提高媒体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 语

人才的培养是新闻行业、新闻专业及新闻产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媒介融合在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生态位产生深刻影响之后,也对处于新闻行业专业人才源头的高校新闻人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管理型”人才、“全媒体型”人才、“整合型”人才是从媒介生态系统变化、媒体呈现形式多样化、新闻信息多元化等角度提出的要求,是地方高校适应媒介融合新环境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呈现与分析,以管窥豹地提出了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所在,即:从办学理念上实行跨学科培养,打造复合型人才;从专业特色上,发挥自身原有特色,通过“融合新闻”等培养“全媒体型”和“整合型”人才;而从办学条件的角度来说,应加强实践基地和平台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3)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8-0030-02

0 引言

现在,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影像技术的传播也越来越及时,摄影技术实现了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含新闻图片的新闻资讯可以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新闻信息的传播越来越迅速,人们可以随时拿起手机来了解新闻信息。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在“人人皆记者”时代,网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其本身也具备了信息和图片的能力,他们的出现使得新闻摄影操作起来更便捷、传播更广泛、内容更真切,新闻摄影的视角也更多元。这对传统媒体的专业新闻摄影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

1 自媒体时代对专业新闻摄影的冲击

在这个大背景下,人们不禁会担心,专业的摄影记者行业是否会出现惨淡的景象,甚至会导致专业摄影记者的失业。2013年5月30日,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宣布裁掉整个摄影部,28名摄影记者全部被解雇。

摄影记者失业,这是大趋势使然。传统的纸媒发行量在下降,广告在锐减,成本控制势在必然。报纸中所用的新闻图片来源不仅仅依靠摄影记者,自媒体时代,随着拍照和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者,每个个体都可能随时随地采集播放新闻图片。这严重挤压了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

不少人认为摄影记者或摄影部可有可无,摄影记者的功能常被带着相机的文字记者或是拿着手机的普通市民所取代,恶性循环如此下去,最惨烈的结果就是解散摄影部、解聘摄影记者。

事实表明,这种担忧不是杞人忧天,挑战的确严峻而且咄咄逼人。“人人皆记者”对专业新闻摄影的冲击的确不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专业新闻摄影时效性的冲击

作为新闻的一部分,新闻摄影需要很强的时效性,第一时间捕捉真实的事件,争取让事件还原,给人以原生态之感。在自媒体时代,人们可以借助手机等移动设备对身边的新闻随拍随发,随时捕捉生活中的事件,天然占有新闻的时效性。同时,收看新闻的观众也可以随时观看新闻,及时了解身边发生的事件。

简单地说,在自媒体时代,新闻事件的传播不再经过复杂的流程,也不需要通过精心的编辑,新闻图片大多也无须精选角度。很多新闻的发生都有一定的随机性,当事件发生以后,谁刚好在现场碰上了并拍下了,然后传播了,这个才是关键。等到专业摄影记者赶到现场时,一些新闻已经成为“过去时”。第一时间新闻信息,有时在一些新闻事件中,能牵引舆论方向,从而引导舆论的走向。

在自媒体时代来临之前,传统媒体的摄影记者担当着很重要的社会责任,作为信息采集传播的第一“把关人”,控制着信息和新闻图片的传播。而到了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除了在自己“一亩三分地”还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之外,已经没办法控制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和微博等平台传播实时的信息。受众成了传播者,可以信息和新闻图片,无须类似传统媒体的层层筛选把关,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把关人”的作用被弱化。

一定程度上,这得新闻言论更加自由了,对于一些热点的事件,人们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图文并茂的“真相”,引起舆论关注。但是,很多时候,所谓的“真相”并非真相,而成了谣言。由于缺乏“把关人”的把关,图文并茂的谣言呈现“病毒式”传播,从而导致虚假新闻的出现。

1.3 消解传统媒体的垄断权力和公信力

传统的专业新闻摄影代表着精英文化和官方文化,他们垄断着新闻信息和图片的权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媒体体现着官方意志,在一些特殊时期,有些媒体发了一些违背新闻规律的信息,让网友怀疑其公信力。比如前几年的“周老虎事件”“俯卧撑事件”“日记门事件”等。

在自媒体时代,受众拍摄的图片和的信息,更具有“草根性”。因为拍摄者和传播者就是新闻现场的当事人、目击者,而作为“当事人”,信息给受众带来了真实感、体验感,表现出一定的优势。更有甚者,很多受众宁愿相信网络流传的信息,也不相信传统主流媒体,他们认为,传统主流媒体在意识形态上是代表统治阶级或者是上层建筑的利益的,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的需要,往往会歪曲和隐瞒事实真相。“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只要是在网络上引起了“围观”就有可能是“真相”,哪怕是虚假新闻和虚假图片,他们也会把它当成真实的,并加以转载和传播。这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

1.4 消解专业新闻摄影信源的单一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受众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了解,可以不受其他舆论的左右,自主地对事件作出判断。但是,传统的新闻专业摄影的信息来源过于单一,造成了传统新闻传播和主流媒体的局限性。

自媒体时代,大众摄影已是事实,以其方便、快捷、高效、新颖、时尚而极具吸引力。新闻拍摄人员可以是专业的,也可以是业余的;可以是专业记着,也可以是普通大众或者是摄影爱好者,他们不需要太过高深的拍摄技能,也不需要特别高端的设备,只需要通过手机轻轻一拍,就能将身边发生的事件展现给观众,通过微博和微信平台等各种形式上传到网上与大家分享。人们将新闻事件拍摄下来,再经过传播媒介的整合,使事件具有高度的完整性,可以还原事件的原貌,实现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例如,2012年的“微笑局长”事件和2009年“天价烟局长”周久耕事件,还有陕西神木“房姐”龚爱爱事件,都是网友从多角度收集相关图片,最后使这几名腐败官员身败名裂,锒铛入狱。最近发生的“毕福剑不当言论”事件,也是网友在饭桌上用手机拍摄下来的视频,然后直接传到网上,引起大众哗然,央视对此发表声明,毕福剑因此离岗。

2 自媒体时代专业新闻摄影的建构

2.1 整合资源 多渠道采用可信的新闻图片

从自媒体时代开始,自媒体的应用人员可以与信源无限地接近,所以,现在很多新闻事件都是由自媒体报导出来的,自媒体具有强大的捕捉信息的能力,更能够有效地促进事件的传播和解决。

在某些重大事件的摄影报导中,现在,普通群众反而能在事件的报导中依靠时空的优势,可以提供原生态的新闻事件。他们拍摄出来的新闻无限贴近新闻真实,更具时效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新闻摄影的

缺陷。

现下,一些传统媒体在采编中逐渐出现这样一个趋势:通过编辑主导整合,非专业“草根”摄影队伍与传统媒体的专业新闻摄影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报导质量,更全面、多角度地呈现新闻事实。

2.2 加强自媒体时代新闻摄影传播的规范性

在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新闻摄影图像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它们在很多时候只是“影像记录”,作为新闻专业角度来说,它们最多只是“半成品”,甚至不能被称作“作品”。因此,由于缺乏专业新闻素养,这种“半成品”很可能会导致新闻信息失真,导致信服力下降。

如2013年8月,遭遇强台风袭击的华南两广地区和肆虐东北三省的洪水被举国关注,然而网络上流传的很多洪水灾区照片,却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虚假图片。其中,一张尸体横陈、触目惊心的所谓辽宁省清原洪灾图片,其实是2011年菲律宾洪灾时的图片,最终被证实为虚假新闻。同年,在北京,一条图文并茂的“扶起摔倒中年大妈,外国小伙疑遭讹诈”的网络新闻也被证实为虚假新闻,最终舆论逆转。

此类例子不胜枚举。自媒体的优势体现在传播信息的速度高效和贴近性,但是,未能有效把关的信息反而降低了其可信度。

因此,在运用自媒体进行新闻传播的时候,要不断提高网民的道德素质,通过加强道德伦理建设,确保人们发表的新闻具有真实性,确保人们都可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去评论新闻。除道德素质外,还应有法律规范的作用引导,道德通过社会舆论的作用约束着新闻传播的行为,而法律则是通过国家强制力规范新闻市场的秩序,两者缺一不可。

在自媒体上上传照片时有些网民不署名,导致了自媒体上的新闻有效性和真实性下降,针对这类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措施:其一,对待自媒体图片,需要格外谨慎,特别是对于没有任何消息来源的图片,就要多渠道核实其消息源,确保新闻事件的可靠性。其二,要提高判断新闻事件真假的能力,尽量让网民提供更多的新闻信息,从而辨别真假。第三,利用其他网友的所见所闻和图片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图片的真实性进行辅证,询问更多的现场细节。第四,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图片提供者署其真名,做到作者明确、责任人明晰。

2.3 加强专业新闻摄影者的专业素养

由于资讯的发达,真假信息纷呈,这更需要专业新闻人员,包括专业新闻摄影者。

专业新闻摄影者胜在新闻素养,在新闻采编过程中的严格审核和把关。这也需要专业新闻摄影者保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与作风,反复核对每个场景、每个细节,尽量保证不出现误差。在刊登图片说明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准确的文字加以描述说明。

面对自媒体,专业新闻摄影者可以从光影、拍摄角度、新闻人对新闻事件的理解等方面上下功夫,弥补在新闻时效性上的差距,从而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占据第二落点,进而引导舆论传播。一张好的新闻照片改变一部法律、一个人的生活,甚至改变一个历史进程的例子也时有出现,这依旧是专业新闻摄影者的优势,也是其生命线。

自媒体的出现和表现时刻提醒着专业新闻摄影记者和专业机构,在新传播环境下,在以事实为依据下,摄影实践理念和创作行为都要与时俱进,抢占新闻先机和舆论阵地。

3 结论

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人人都可以充当新闻记者的角色,新媒体时代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能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质量却成为了媒体行业面临的新的问题,所以,传统的新闻记者和传媒从业人员更应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审慎做出自己的职业行为,利用新的传播媒介,提高新闻的真实性,从细节处反映新闻的内涵,使新闻更具可看性;同时,国家立法机关要完善新闻媒体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的途径来规范自媒体传播新闻图片的途径,整顿新闻市场秩序,只有专业新闻摄影记者和公民摄影者共同努力,才能使专业新闻摄影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国.自媒体时代需学会利益分享[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

[2]潘祥辉.对自媒体革命的媒介社会学解读[J].当代传播,2011(6).

[3]陈晨.自媒体崛起背景下的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方式嬗变研究[D].暨南大学,2011.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4)

“融媒体”时代即媒介融合形态的社会时代。“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传播给受众。这种新型的作业模式催生的“融合新闻”已逐渐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以信息海量、双向互动性、共享性、全时性等优势独树一帜的数字媒体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综合表现方式,受众群体激增。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占据网络高地,发挥网络的多媒体综合性,形成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

在这样的媒介发展趋势之下,高校的新闻学以及相关的传媒类专业教学应当及时地进行专业研究与教学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传媒业对人才的新要求。新闻专业教学较之于传媒业界往往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更要求同时作为新闻学研究者和传授者的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师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在不断更新的传媒业发展面前处于优势领先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提出在“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学教学新思路,首先要先了解“融媒体”。

一、“融媒体”的特点

1 新闻业务整合中的资源共享

“媒介融合”突破媒体之间的限制,整合所有的媒介,统一规划与协调,资源共享、建立新的新闻采编流程。首先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然后再根据各自受众的群体分类将新闻内容加工为文字、音像等形式,制成不同文本风格的新闻产品,提供给不同的媒体平台传播给受众。同样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

这一特点的完美体现来自媒介整合的先锋――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NewsCenter)”,它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比较成功的典范。2000年,该集团投资4000万美元在坦帕市建造了一座传媒大厦,将属下的《坦帕论坛报》、网站Tampa Bay Online、电视台WFLA-TV集中起来运行。虽然这几家媒体有各自独立的人员、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但实行资源共享。集团设立“多媒体新闻总编辑”,管理协调三种媒介传播渠道的信息分流工作。大楼内部设有统一的突发新闻指挥台,能在第一时间将突发新闻传递给分布在其四周的三家媒体,并有专人指挥、协调对新闻的采访,力求让三家媒体在采访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新闻信息传播的流畅性和新闻业务的协调性。

2 新闻载体性能数字化

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媒体发展至今已经呈现边缘淡化、相互融合的传播形态。传播终端数字化,电信服务商和互联网服务商纷纷介入到传播终端的领域中,与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推出各种数字终端来作为新闻内容的载体,进入到人们的信息生活中。

有研究者认为,“经历了150年的历史进程,电信业和传媒业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从各自独立的产业状态逐渐发展为大媒体产业。基于产业融合而诞生的大媒体产业是一种具有跨国家、跨专业、跨媒介特点的新型产业生态和产业群。”大媒体产业的形成打造了统一协调的技术基础和网络平台,提高信息传播的数字化竞争力,推进新闻载体性能数字化进程。

3 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

“融媒体”时代首先摒弃单一的传播形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和Flash集于一体,在视觉传达上打造丰富多样、形象生动的信息产品。有研究者认为,“媒介融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可以更多更方便的根据信息内容传播的需要来选择和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媒介,内容产品的生产进一步与传播的载体分离,载体的使用将完全服务和服从于内容。”

二、新闻学专业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融媒体时代”给我国媒体行业带来的全面改革,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实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学专业教学。目前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界限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以传统报业教学为主,缺乏对新媒体介入后的当前报业新状况的介绍;面对以网络为核心的各种新型传播技术,无力进行这些新技术的教学;过分强调专业细分,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媒体等专业人才进行割裂培养,难以适应当前不断出现的跨媒体集团所需要的复合型的新型新闻人才等等问题。笔者认为,在首先解放思想的大前提下,回归到新闻教学的学科架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平台等基本问题在当前的创新结合来进行突破改革,接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1 注重以新闻学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和拓宽

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是在中国新闻教育长期发展的历史下形成的,课程设置的核心部分是新闻传播业务和新闻理论的根基。但是。由于长期以往的新闻教学介质形态的分割致使新闻学教学只传授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的专业知识,新闻类人才培养仍停留在传统媒介技术的需求上,同时新闻学的核心课程未能将快速发展的业界成果和日益深入的学界探索成果及时充实到课程体系之中,致使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受到程度性的制约。社会进步要求新闻教学应注重以新闻学为中心的各学科知识渗透拓宽。

首先,要在通识教育层面进行调整改革,通识教育应该涉及文化、历史研究、自然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文艺学、经济学等等学科类,要打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平台,引领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去思考、认知社会,培养学生的良好新闻素质。

其次,“融媒体”时代的新兴领域需要大量的具备媒体融合理念与操作技术才能的人才。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带来的急需媒体融合人才去设计精准定位的产品内容。新课题对高校教学的要求注重传媒学和经济学科的渗透,培养新型的传媒市场经济管理人才、市场观察人才等等。

2 重视多种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培养

目前,具有竞争优势的网络媒体需要大量兼具平面媒体、网络和广电等多种技能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而且国内多数媒体集团已经开始了部分融合。如报社纷纷办网站,广电集团办报办刊等。一些有前瞻眼光的媒体集团在品牌融合、管理融合、组织融合和营销融合上寻求突破点。然而,这些从事所谓的媒体融合探索工作的人几乎都是被赶鸭子上架的,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训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很少有记者在报道重大新闻时既能采用文字报道。又能进行网络、视频、广播等多种形式的报道。

高校新闻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室内上课、毕业前“粗放

式”的实习的学习形式,而是重视多种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为学生创造专业的实习机会,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兼容共举。比如学校可以与主流媒体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媒体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媒体联手培养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学校可以与电视联合建设专业平台,将学生融入可播出的时政性、新闻性电视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高端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流程和核心技术;着手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全面体验新闻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注重打造一个“融合性平台”系统,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和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为培养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专业人才提供教学改革的新平台,实现培养目标――“全能型”复合型传媒人才。

3 强调从传媒制作者的角度培养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

“融媒体”时代产生的融合新闻是各类型专业媒介新闻传播业务的融合,也是普通公民借助网络媒介参与新闻传播的一种“共享式”的新闻实践活动。当媒介组织之外的个人成为新闻传播者的时候,新闻媒体不仅更将“公众化”,而且将越来越多地扮演“公共交流平台”的角色。在这个平台上,公众的观点与信息传播与职业新闻人同样平等传播,信息传播的限制壁垒无体化。信息大爆炸引发的信息信度缺失,使专业的媒介传播系统也陷入了真伪难辨的困局。一系列的问题给每一个参与新闻传播的公民提出了道德要求:遵纪守法、提高媒介素养。公民的媒介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会正确使用“公共交流平台”,新闻制作者的媒介素养之一则应是培养社会大众正确使用“公共交流平台”。因此,对于公民的媒介素养的培养是新闻从业者的义务,对于即将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在校学生来讲,培养社会大众的媒介素养是他们的基本素质之一,这应该是新闻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只有新闻专业学生(未来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水平高起来了,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才会有更快、更好的提高。

4 加强对新闻学教师的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知识建构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5)

1、受众对纸媒的依赖度日益降低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有了更多选择,这些新媒体不仅提供海量的信息,而且绝大多数免费。基于此,受众更倾向于从各种新媒体获取免费信息,从而降低了对纸媒的依赖。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分享和获取信息,对纸媒的依赖度逐渐下降。依赖度下降意味着需求下降,市场萎缩在所难免。

2、新媒体较纸媒对受众更具吸引力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有纸媒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是及时性。新媒体信息可实时发布,无时间限制,无地域限制,大多信息是免费的,可轻松实现24小时的新闻编辑、加工和发布。二是丰富性。纸媒只能为受众提供文字、图片,而新媒体不仅可以提供文字、图片,还可以提供图像、声音、动漫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将各种形态的信息进行整合,满足受众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需求。三是互动性。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实现接受众和信息源的互动,不再是呆板的“点对面”传播,打破了传者和受者的界限,使传播形式更加鲜活。在新媒体带来的丰富多彩面前,受众的流失不可阻挡。

3、纸媒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人才是纸媒发展各类要素中最重要的“活资源”,是纸媒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然而,相比大规模引入人才,甚至不惜高薪留住人才的新媒体,目前纸媒人才流失日益严重,这已经是困扰纸媒的一个现实问题。相比新媒体,纸媒的用人方式相对刻板,在薪金激励方面较差,导致人才流失。面对市场竞争,纸媒如果不实施新的人才战略,就很可能被新媒体打败。

二、纸媒的突出优势

尽管与新媒体相比纸媒具有诸多劣势,但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纸媒形成了许多突出的优势。

1、权威性高,公信力强

为了贯彻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则和理念,纸媒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较健全的运作机制,既创设了专业协会,也制定了行业准则等。同时,纸媒聚集了一大批优秀新闻人才,他们既接受过新闻传播工作专业训练,又接受过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专门教育。上述新闻专业理念及运作机制,为纸媒在新闻传播工作中赢得了权威性与公信力,这是纸媒相对于新媒体的一大优势。

2、专业化程度高,行业标准成熟

在新闻采访、版面编辑、报纸发行等流程中,纸媒每一个环节的专业化及行业标准都很高。与此相比,新媒体在大多数时候提供的是一种简单的“新闻快餐”。纸媒在重大主题宣传、深度报道等方面具有新媒体难以企及的后发优势,可以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更充分的策划、采访,从而做出更全面、更深刻、更客观的新闻产品,这些都是新媒体在短时间内难以匹敌的。

3、内容生产力强大

虽然新媒体的崛起挤占了纸媒的市场,但是大量的原创性首发报道仍来自于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内容生产力仍是纸媒最核心的优势之一。根据我国当前的相关法规政策,新媒体在新闻报道的采编权限方面受到一些限制,其发布的新闻信息在很多时候只能是转自于传统媒体。此外,与新媒体相比,纸媒虽然在新闻信息发布、更新的及时性方面稍有逊色,但在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高度方面是新媒体所不能比拟的。

4、本地化、地域性突出

新媒体中受众关注的焦点多数是热点,很少有一个区域被长时间关注,而新闻信息需要点和面的关注。受众虽然常常被热点信息吸引,但更关注生活区域内的事情,在此方面纸媒可以通过筛选、归类区域信息以方便受众有针对性阅读,获得本地化、区域性新闻信息。

5、版面视觉感强

纸媒独特的版面视觉感是其特有的优势之一。根据其版面编辑可以判断出新闻的价值所在,包含新闻标题的大小、报道的分栏等。纸媒把新闻的价值判断整合在版面中,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里,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接受这种判断。因此,纸媒的版面视觉语言是新媒体没法比拟的,是编辑在向读者提供信息的同时,外加给作者的附属品。

三、新媒体背景下纸媒的突围策略

1、内容和形式创新

纸媒应在内容和形式上寻求创新,争取做到极致。通过读者的需求不同将其细分,并定位其受众群,以求有针对性的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纸媒的专版、专栏和专刊是最能体现其内容特色的个性化板块,所以设置个性化的专版、专栏和专刊是内容创新的新视角。另外为了得到更多的忠实读者,要在版式的设计上下功夫,以使读者能够轻松愉快地阅读信息。

2、优势互补,报网联动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纸媒都应在原有电子报的基础上做大自己的网站,谋求出路。纸媒与新媒体的结合及利用应不局限于传播渠道的立体化,还应增加纸媒的互动板块,让读者也参与是重要改革之一。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更多的人主动制造并传播热点信息,新媒体的受众群体愿意主动搜集、记录身边事,用自己的视角、观点评论热点话题,这些互动纸媒并没有。纸媒可以改变传统单一传播信息的方式,与用户建立一个读者数据库,推荐适合的信息内容,与读者实现互动。

3、创新营销手段

新媒体营销就是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手段进行的市场营销活动。运用新媒体营销使得潜在消费者同时作为信息的制造者,通过双向沟通,加快信息的传播。对于纸媒来讲,通过新媒体营销的优势很多,可以节约时间成本,纸媒可以省去与客户商谈,通过官方网站进行信息发布等方式进行营销;提高了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新媒体可以通过大量的转发实现信息更快速的传播,使得纸媒的信息传播更快、更广;多元化的传播符号使得纸媒的信息传播更新颖,容易受到受众群的欢迎。

4、高质量传播信息

纸媒拥有丰富的采编及信息整合能力可以使得传播的信息质量更高,而有别于网络信息的杂乱无章,发挥自身优势分析信息提炼内容,提出独特观点,进行专项报道、深度报道。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式,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等诸多方面展开报道,体现出纸媒对新闻事件的深刻洞察和理性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认识新闻事件,从而展示其独特魅力,利用高质量的信息内容争取更多的受众群体。

参考文献

①秦艳,《新媒体崛起与传统媒体的经营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

②庄海菊、姜相梅,《新媒体环境下纸媒构建数字化平台的思考》[J].《中国报业》,2013(5)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6)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让人们看到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舆论影响力,在一些研究中甚至出现了“自媒体必将取代传统媒体”的言论。无可厚非,由于借助网络等新媒体优势,自媒体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越来越影响到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自身公信力的不足,自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不可能与专业媒体相比。在自媒体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现状仍有其独特魅力。

(一)媒介融合环境下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现状

据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网民规模提升至5.57亿,较2013年底增长5672万。自媒体在公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不断增强。虽然自媒体在舆论引导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来看,传统媒体、门户网站、官方微博等专业媒体仍对舆论议程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公布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在互联网舆论空前发达的今天,党报台网、市场化媒体和行业媒体等专业媒体仍对舆论议程发挥着主要作用。

(二)媒介融合环境下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优势

对自媒体舆论影响力的高估倾向,反映了自媒体在某些方面的相对优势和在舆论影响方面确实起到的较大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臼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某些缺陷和不足。对于专业媒体而言,其较强的舆论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也使得其在舆论引导方面仍发挥着主要作用。

1.专业性更强,明确价值导向

相对于自媒体来讲,专业媒体是专业的新闻机构,有着自身的媒体报道规范和系统把关功能,对海量的信息有着自身的甄别筛选体系和规则,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被专业媒体报道出来。而对于自媒体来说,内于其缺少相应的规范约束,加之种类繁多的传播载体和庞大的传播主体,极易加大个体选择信息的难度,使之陷人选择信息的困惑之中。海量信息一方面让白媒体成为垃圾信息、虚假信息的收容站,另一方面也让受众容易陷入信息海洋中不能自拔,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有可能失去自己的价值判断。

2.权威性更强,主导舆论走向

由于低门槛、低费用等特征,自媒体的传播主体包含了各行各业的民众,而且大部分都是普通民众。相对于专业媒体的新闻生产者来说,自媒体的传播主体虽然数量上占据一定优势,但他们并没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更没有相关的新闻机构对其进行监督和管控。没有任何规范的准入标准使得传播主体的个人道德素质无法保证,臼媒体传播的内容真实性存在很人疑问。此外,自媒体的发声也不需要征得新闻传播管理部门的同意,意即人人都可发声。但过分追求“全民皆可发声”大大减低了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可信性,争先报道成为“爆料者”则忽视了对传播内容的求证核实,这些都导致自媒体的可信度相对较低。相对而言,专业媒体则由于其严格的新闻报道规范而体现出更强的权威性,受众因而更容易相信专业媒体的传播内容。

3.深度性更强,增强话语可信性

在快传、快播的传播方式下,自媒体传播的内容只能是一些简短、粗略的事实报道,或者某地发生了某个事件,或者某人出现了什么轶事,更多的只是对事件模糊化的素描,不能去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东西。对于专业媒体来讲,其在舆论引导方面则体现出更强的深度性特征。在报纸上有评论文章,在电视上有专题访谈,在网络上还有独立板块等等,专业媒体的深度性报道进一步增强了其宣传的要信性。受众通过这些报道一方面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也更易接受媒体进行的舆论引导。

媒介融合环境下自媒体对专业媒体的话语权围困

网络传播“低门槛”的传播厅式使得任何网络用户都能成为传播者,而且由于网络的非线性传播优势,自媒体的传者和受者互动更为频繁,舆论场上不再只是专业媒体的“一家之言”,越来越多的个人观点和意见进入舆论场,人人都有了“麦克风”,人人都成了“发言人”。受众不再被动地接收来自专业媒体的信息,而是更加主动地去接收信息和表达观点,更加多元的信息源和意见表达对专业媒体的舆论话语权构成严重冲击和挑战。

(一)低门槛、平民化的传播优势分流着专业媒体的受众群体

凭借着低门槛、平民化等优势,白媒体逐渐分流着专业媒体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关注自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内容,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成为自媒体的传播主体。人们可以不受约束地在自媒体上“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每个传播主体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发声,向外界传递自己的观点。这使得自媒体获得较大的信息源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自媒体的传播主体发现新闻、传播新闻的速度要比专业的新闻从业者更快,而且由于主体的广泛性,他们对于事件的把握可能更为具体详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专业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而影响舆论走向。此外,由于自媒体的传播主体与客体为同一群体,这就使得自媒体具有更强烈的贴近性、趣味性和动态性,也更能符合目标受众的偏好,因而更受欢迎,更能影响受众。

(二)及时性、迅捷化的信息挑战着专业媒体的舆论发声

互联网的及时性、迅捷性在自媒体身上得到相当程度的应用和体现。网络的普及让信息的更为方便快捷。一条热门微博从产生、到传播,这一过程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自媒体的信息不需要接受严格的新闻审查和更为详细的证实,只要传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某方面的新闻价值、满足了受众的兴趣需要,就能够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自媒体网络的网状交互性,更是大大增强了自媒体的传播速度和力度。专业媒体由于其新闻标准的严格规范和工作流程的时间界限,很难在时效上与自媒体相媲美。尽管网络媒体也拥有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但由于其受到媒体声誉、媒体公信力和新闻专业理念的约束,同样不能与“毫无后顾之忧”的自媒体的传播主体相抗衡。

(三)互动性、匿名性的传播方式冲击着专业媒体的话语权

自媒体的勃兴,改变了受众对媒体“你讲我听”、“你说我信”的传统局面,互联网在方便快捷地交流信息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传者、受者之间的交互性。博客上可以留言,微博上可以评论,论坛上可以跟帖交流……自媒体向外界传播信息时也不断接收着受众的反馈,舆论的“大旗”很容易地从一边倒向另一边,从而不再是传播者左右着舆论导向和进程,而是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主导了话语权。另外,网络的匿名性也让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没有“后顾之忧”,进而在媒体上“畅所欲言”,更加开放自由地表达各种意见,这使得对自媒体造成的多元舆论场的舆论引导更难把握和开展。

有效发挥专业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

面对自媒体的强势崛起,专业媒体如何保持其在舆论场上的竞争优势,又该如何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更加积极有效地发挥自媒体背景下专业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技术为核心,推动专业媒体和自媒体融合升级

实现专业媒体与自媒体的高度融合,必须以与之相适应的媒介技术和设备作为后盾。当然,这首先是建立在专业媒体原有技术基础之上的,对于专业媒体中的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工具,必须随时进行跟进,否则原有媒介技术无法发挥最佳效能,其主体部分也无法快速有效地对危机事件舆情做出反应。其次,专业媒体还应紧跟时展潮流,主动进行数字化建设,以实现与自媒体融合的有效升级。具体而言,就是除了建设自己原有的新闻网站之外,还应广开门路,积极向微博、微信、易信等新兴媒体进军。再次,还应对专业媒体从业人员的技术设备进行更新,传统的新闻采集工具如录音笔等应当逐渐被移动通信终端所取代。

(二)以预警为先导,提升专业媒体和自媒体融合进度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7)

一、网络新媒体兴起与行业发展

(一)网络新媒体的涵义

网络新媒体(Internet New Media),又称为“网络媒体”、“新媒体”或“第四媒体”,是指继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期刊(纸制媒体)等传统媒体之后,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和卫星等传播渠道,以电脑、手机及其他数字接受设备为终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形态。作为传播技术进步的产物,网络媒体以其巨大的信息负载能力、数字化技术、超时空传播等卓越的优势成为媒介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从媒介进化过程来看,“新媒体”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媒体形态,而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概念。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革新,传统媒体也在不断自我分化和创新,孵化出丰富多样的新媒体形态,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已成功构建新媒体4i框架,即利用自身传统报业优势打造出手机报(i-news)、数码杂志(i-mook)、公共新闻视屏(i-street)和电子报纸(i-paper)四大新媒体。

(二)我国网络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网络媒体产业始于1994年因特网的接入服务开始。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猛,短短15年时间就从当初单一的网站建设“热潮”发展到如今初具规模的产业。2005年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培育和推动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先后建立了多个动画产业基地和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更加刺激了该产业规模的增长,如2005年12月31日,首个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在北京大兴区成立,如今已初显集聚效应:30余家新媒体及其相关媒体机构已入驻园区,项目投资总额将超过20亿元;50多个电视栏目在基地录制,800多部的影视作品在这里拍摄;已经完成300多部动漫作品的创作;50多家国内外电视台已把节目制作间落户在这里。

此外,从新媒体的受众规模(网名数量)来分析,如图1所示,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简称CNNIC)统计,2000年至2008年,我国网民规模增长速度逐年加速,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1.9%);网民规模较2007年增长8800万,年增长率为41.9%,这说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产业正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新媒体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

此外,2005年以来我国无线网络媒体业务(WAP)也在迅速成长。截至2007年3月底,我国WAP活跃用户数约为3900万人;我国具有独立域名的WAP站点数量约为6.5万个;网页数量约为2.6亿个,特别是随着我国移动多媒体和3G网络的实现,通过手机、移动电视等数字终端来接收和传播信息会成为人们的时尚选择。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2月底,我国使用移动通信服务的用户已达6亿5978万,占全国人口的48.5%。此用户量比比2008年2月增长了16.73%。这预示着网络媒体正从“有线网络”向“无线网络”延伸和拓展,其发展已从最初“新经济”现象发展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

二、我国网络新媒体人才供给分析

我国媒体产业正处于大分化和新整合的关键时期,新媒体发展突飞猛进,其惊人的技术革新速度和产业增长规模使得该行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国内高校作为新媒体人才的主要供给主体,成功应对这一挑战首先需要对自身供给现状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

(一)新媒体人才供给的高校规模分析

从1995年开始,国内的广播电台、报刊社、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纷纷上线组建门户网站,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媒体研究和教育机构的极大关注,不少高校开始进行网络传播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等相关研究并尝试进行网络媒体专业教育,总体数量经过短暂的平稳增长后于2003年开始大幅攀升,如图2所示:

1996年,仅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一所院校率先在全国招收22名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生;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全国也只有7所高校设立网络传播专业;到2003年发展成为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10多所。然而,截至2005年,国内开设有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方向)的新闻院系却猛增到110多所,而且近些年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这说明:第一,网络新媒体人才备受推崇,属于行业的“稀缺资源”,供需缺口增大。第二,近几年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新媒体专业教育市场出现泛化趋势。事实上,这种泛化现象对传统的媒体教育市场是不利的,它使得媒体人才培养环境有所恶化,整体人才质量有所下降,致使输入市场的人才参差不齐,所学技能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导致人才供给难填企业“胃口”而出现“相对过剩”。正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在“2006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上所言,为了人才先行,有些学校在没有条件,不了解市场和这一产业学科的前提下盲目上马,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

(二)高校新媒体专业办学模式分析

由于国内高校对新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对于新媒体专业的院系所设置不敢大张旗鼓,多采取依托学校传统媒体院系的办学资源,采取挂靠方式进行办学,专业与相关院系所的设置一般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如图3所示:

第一种途径是从增设专业方向开始到试设新媒体专业再到开设系所和研究中心的途径,如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数字艺术系和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Digital Media Research of CUC)、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与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等;第二种途径是通过先设置新媒体研究中心(部所)到开设研究生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候再下行延伸,开设本专科相关专业,如中国美术学院首先于2001年9月组建了新媒体艺术中心,在此基础上再于2003年6月设立了“新媒体系”。

(三)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层次分析

目前高校对于媒体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和本科生层次,在研究生层次中以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博士研究生培养占总体比重非常小,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高校通过专业挂靠培养一些技术型专科人才。各层次比例如图4所示。

其中,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高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10多所;具备硕士生办学层次的有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广西大学、上海大学、福州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科研单位30余所;博士生培养层次的高校仅有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专业)、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专业新媒体传播方向)等几所。不难发现,当前新媒体高层次研究型教育急需加强,尤其在新媒体技术、新媒体产业运营和新媒体未来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型和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上。

(四)新媒体专业培养模式差异性分析

1、培养目标定位差异性。突出表现在偏文和偏理的院校在新媒体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技术型人才(技术主义)和人文艺术型人才(产业主义)定位之争。

2、课程设置体系的差异性。以本科生为例,我国不少知名高校就显现出各自不同的倾向性,如表1所示。以上5所高校在网络传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代表3种典型:第一类以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其专业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总共19门,传统新闻学方面的课程有13门,网络信息传播方面的课程只有4门,课程设置特点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第二类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其总课程20门,其中互联网应用技能技术方面的课程9门,占课程总数近一半,课程设置突出特点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第三类以复旦大学为代表,其16门专业核心课里,网络类课程只有2门,和传播学有关的课程有7门,其他课程大多以新媒体人才综合素养教育为主,如组织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课程体系突出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以媒体综合应用能力为辅。此外,高校对新媒体课程名称及所含内容也颇有争议,如将“新媒体基础”称之为“网络传播学”(南京大学)、“网络传播原理与应用”(复旦大学)、“电子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媒体导论”(清华大学)等多种。

3、培养方法的差异性。由于新媒体是一个新兴学科,其培养方法上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尽管不少高校都在呼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加大实训模块的比重,提出“课程外包”、“实地教学”等主张,但是这些方法大多因为办学条件不足、跨行业合作机制不完善、教学难以管理等原因而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优化新媒体人才供给,调节供需矛盾的途径

(一)强化对新媒体办学市场的监管

从公共经济学角度而言,高等教育是一个准公共物品。作为这一物品的最终供给者,政府拥有对高等教育市场供给进行调节和监管的权力。当前新媒体人才供给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导致人才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些年高校“培养热”造成的,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完整的新媒体人才办学资质审核标准,对高校新媒体专业的办学现状进行全面核查,整顿现有办学市场并对后期申办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严格把关,设置准入门槛,控制办学质量,为新媒体人才的培养营造更加规范的教育环境。

此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与传媒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长期以来,我国的传媒管理主要靠方针政策和行政手段进行,有关传媒的法律法规数量相对较少,应当针对当前媒体产业发展新趋势完善传媒法律法规体系及依法管理的制度,这样行为能够对新媒体教育市场具有明确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二)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导入市场需求管理

尽管需求管理是企业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但它对于企业剖析市场需求以及调节生产具有重大实践价值。需求管理是一个包含市场需求调研、市场需求分析、产品生产调节、产品需求反馈4个环节的循环管理活动,如图5所示。

需求管理可以实时发掘市场需求信息,通过调研和信息反馈一方面可以准确获取“售出产品”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识别市场新需求,快速做出反应以调整生产线,制造新产品满足新需求。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培养的人才也早已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优化配置,高校培养出的“产品”能否符合市场需求直接决定该校的未来发展,因此,现今高校的职能已不能简单停留在培养上,而应该更加关注培养的学生市场竞争能力。要实现这种转变,除了更新教育理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对于行业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新媒体专业教育而言,本文倡导的市场需求管理就是调节人才(包括新媒体人才)供需矛盾、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在高校管理上如何导入人才需求管理呢?可以通过以下链接来实现:

1、在高校设立人才需求研究中心,建立职能机构,专门从事人才(包括新媒体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信息处理工作,对行业人才需求进行及时地扫描和监控,对输出的人才开展调研反馈,评估培养成果。

2、实现人才需求中心与学校具体培养部门(系部)数据共享,确保人才需求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到具体培养部门,其信息流程如图6所示。

如图6所示,高校设置人才需求中心后,该中心与各具体培养部门(系部)的数据信息交换是双向的。第一类数据交换是关于市场需求新信息的交换:一方面,研究中心将新媒体行业人才需求新信息和新媒体教育市场信息定期向本校承担培养任务的系教务机构和招生部门反馈,系(部)教务机构再传递至相关教研室并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讨论和研究,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报告并报教务主管部门审批并下达执行;另一方面,研究中心将信息输出到招生就业部门,并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的调整并下达执行。第二类数据交换是内部调研需求信息的交换:相关系部教务机构和招生就业部门也需要定期将培养信息和就业信息以及调研需求输入研究中心,由中心根据部门调研需求指令组织市场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再次反馈到需求提出部门。

3、人才需求中心的调查方式可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方式进行。定期调查包括定期召开已就业学生座谈会、组织媒体用人单位联席会等方式。调查既可以通过在门户网站上设立调研窗口进行网络抽样调查和电子邮件调查,也可以通过电话约谈、电视会议等方式进行,还可以针对性地与相关媒体咨询公司和公关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委托调研和构建数据交换机制。

(三)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规范课程体系,实行层级模块管理。针对当前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种类繁多、专业课程开发不规范的现状,当务之急是尽快构建高校间沟通合作机制,在规范课程设置、开发相关核心教材等方面密切合作,通过举办新媒体研讨会和论坛等活动加强国内外高校成功办学经验交流和学习,对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核心课程内容及创新性的教学方式等领域展开广泛探讨,使新媒体课程设置趋于规范化。新媒体专业的理论课程模块可以按照基本素养课程、新媒体专业课程(包含实训课程)和综合能力塑造课程3大部分来构建。现以本科为例,如图7所示。

总课程体系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分体系,以本科四年为例,人才培养随着学年的递增而实施不同的课程模块,其培养的目标层次也在不断由学科基础层向专业中心层以及综合提高层上升。大学第一学年主要修学基本素养课程,属于学科基础层次,包括大学英语和数学和政治等基础课外,还包括如新闻学导论、传播学概论、计算机基础等媒体基本理论课程;大学第二学年主要修学新媒体理论和技术课程,属于专业中心层,包括网络新闻采编、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动画等;第三学年的综合能力塑造课程及第四学年的实习模拟属于综合提高层,能力塑造课程包括新媒体运营管理、媒体市场营销、传媒法律、财务管理等课程。

2、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总体来说,新媒体人才培养包含3个重要过程:基础理论教育过程、实践教育过程、研究和再学习过程。基础理论教育过程指系统性的大学本科教育或研究生教育,这一过程主要完成新媒体的理论教学,过程创新点是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法,在明确教学目标前提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新媒体教育会涉及到网络和软件技术、媒体管理以及法律等非媒体专业课程,需要做好这些跨专业师资的调配和协调工作,开展诸如跨系研讨会来集体探讨新媒体教育问题。实践教育过程可以分为实验室教学、协助科研活动、创新竞技活动和实习活动等过程。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新媒体相关的竞技、设计、成果展览和推介等活动,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学生操作技能。研究和再学习过程是在工作实践中通过自我研习前沿理论技术以及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来更新知识、提升从业技能以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过程。这一过程容易被忽视,但这是新媒体教育过程创新的重点。

3、拓展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新媒体行业是一个技术性强、变化速度快的新兴产业,对人才技术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应重点放在实践能力培养上,关键在于探究实践教学新方法,而实践平台是构建实践教学的基础和硬件,它直接决定了新媒体人才实践教学的空间和效果,因而创新实践教学应该从如何搭建完善的实践平台入手。当前新媒体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践平台”的缺失或管理机制不完善,如果将为数不多的实验实习课程和学术活动等同于新媒体实践教学的全部内涵是不准确的,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来构筑融合性的“实践平台”,如图8所示:

内部平台建设可以通过课堂仿真教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校园竞技及学术活动的开展以及校园产业基地建设来完成。在高校内部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硬件”。其中校办产业园建设尤为重要,尽管目前国内高校由于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条件限制而在此方面还少人问津,但产业园建设具有重大的长远价值: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营造教学氛围;有利于产学研结合,便于开展新媒体研究及成果转化;为外部合作创造良好通道,有利于引进高端媒体机构、高端项目和高端人才,为新媒体产品的代工生产提供便利。外部平台建设主要包括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以及高校与科研培训机构合作3个平台。其中,校企平台可以为实训基地建设和新媒体产品“代工生产”提供支持,通过新媒体专业合作办学、参与内容制作和媒体管理运营;校际合作是便于教学资源互补利用,包括教学实验设备和优秀师资调配等方面;扩大与媒体科研机构以及媒体培训机构合作是便于新媒体项目协助研究、新媒体人才单项技能培训等业务开展。总之,新媒体人才的培养需要“多管齐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更需要一个复合型“实践平台”。

4、构建继续教育和再学习机制。众所周知,在我国会计行业,由于会计准则和财务管理技术不断变化,为了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以适应变化的需求,我国政府通过委托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一年一度的综合素质继续教育和资质年检。从实践结果来看,这项举措效果斐然。那么,新媒体行业与会计行业具有相似的特征,都是技术不断革新的行业,如何使现有的新媒体人才保值增值并满足行业变化的需求,建立继续教育机制和资质定期审查制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事实上,当前不少媒体从业人员也正在为自身技能滞后于时代而四处问道,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委托或授权相关机构包括定点高校、私人培训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建立关于新媒体行业的正规化继续教育制度,构建新媒体人才再学习机制。

四、结束语

新媒体竞争实质是媒体人才的竞争。如何在媒体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探究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极具争议而又必需认真探究的课题。在历时半年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广泛猎取相关研究的最新资料,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却发现一些当初很“新”的资料已经悄悄变得些许陈旧,新媒体发展之快令人叹服,对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是时不我待!本文主张从宏观层面入手规范办学环境到微观层面进行创新培养模式、导入需求管理等两大层次来优化人才供给,这是一个系统的实践过程,更需要实践中进行检验和修正。

参考文献:

1、付荣校,杨福康.网络传播与教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学科发展报告[R].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1).

3、王灿发.中国新闻人才发展报告[J].现代传播,2006(2).

4、徐晓波.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以新闻传媒发展变化为导向[J].今传媒,2007(8).

5、李永晖.北京大兴区新媒体产业基地初显集聚效应[N].文化创意产业周刊,2007-06-25.

6、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1).

7、2007年中国WAP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简版)[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5).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8)

培养职业中专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同时培养职业中专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语文阅读教学单单依靠教材中的文本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多媒体技术的推广与网络阅读的兴起,为职专学生课外阅读开辟崭新的天地,但是网络阅读存在不足。下面我结合对新媒体阅读特点和职专学生阅读的现状的分析,谈谈新媒体阅读在职专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作用与影响。

一、新媒体阅读的特点和优势

新媒体是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基础和依托,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互动式数字化媒体,给人们提供个性化服务内容,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新媒体阅读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借助电脑、手机等阅读平台,使读者获取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信息和知识的一种超文本阅读形式,主要包括电脑网络、手机网络、手机短信等阅读形式。新媒体阅读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1.信息丰富和搜索便捷。互联网具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使网络阅读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其信息容量之大可以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同时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能够加快职专学生查询资料和搜索信息的速度,搜索便利,节省时间,大大方便职专学生的阅读。

2.信息传递和更新的高速性和阅读环境的开放性。互联网时代,大量信息如潮水涌来,可以说古今中外,包罗万象,不仅有强大的互联网技术作支撑,还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互联网更新速度快,阅读环境的开放性程度高,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有利于职专学生快捷方便地获取知识,极大地扩展阅读知识面,提高阅读效率。

3.阅读过程的交互性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互动性是新媒体最具标志性的特点之一,是区别于以往媒体的重要标志。新媒体阅读是读者、作者和虚拟程序之间都进行直接的交流阅读方式,通过这种互联网方式体现学生的主导性地位,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思路,有效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4.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自由。新媒体通过互联网能够有效实现学生在查找和检索资料时隐匿其身份的功能,消除他们阅读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心理因素,使他们的阅读变得更自由。

5.新媒体具有多种媒介有机整合的特点。新媒体不仅能够提供文本,还能够配上动态的图像、声音及视频等,不受时空的限制,符合职专学生追求时尚、个性的特点,是一种充满个性化和乐趣的新型阅读方式,备受广大职专学生的喜爱。

二、职业中专学生新媒体阅读的现状分析

1.职业中专学生新媒体阅读接触程度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的职业中专学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教学得到普及。通过对我校学生的调查得知,有近八成学生家里能用电脑上网,有九成多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对他们平时通过新媒体进行阅读情况的调查中,有近八成的学生选择经常使用新媒体阅读。从职专学生每周新媒体阅读的次数和时间看,有近六成学生每周阅读的次数在十次以上,阅读时间在6小时以上。从这些可以看出,新媒体阅读已经深入职专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

2.职业中专学生新媒体阅读的目的

就职业中专学生阅读目的看,他们的新媒体阅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娱乐、放松心情,希望通过阅读缓解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二是获得信息、交流,通过阅读新媒体信息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另外职专学生善于结交朋友,他们通过交流还可以获取其他学生的信息;三是辅助学习的需要,职专学生通过新媒体的帮助,查找、搜索和学习有关的知识,帮助他们学习和提高。

3.职业中专学生新媒体阅读的主要内容

尽管职专学生利用互联网阅读的兴趣很高,但因为缺乏指导,调查时发现在选择课外阅读读物时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的是那些休闲娱乐类读物,而喜欢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学生非常少。

4.职业中专学生新媒体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

对职专学生新媒体阅读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新媒体阅读方式以在线阅读为主,占八成以上,从中能够看出互联网信息的多元化,阅读环境的开放性,信息查询的便利性和快捷性,阅读交流的互动性是吸引职专学生进行网络阅读的主要原因。再具体到职专学生网络阅读习惯上,通过调查得知,喜欢采取快速浏览或选择性阅读的职专学生占被调查学生的七成,通过网络细读精读的职专学生几乎没有。由此可以看出职专学生网络阅读还基本上处于简单获取信息为目的的浅层次阅读的状态。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9)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0-0077-05

新媒体是指用数字化技术生成、制作、管理、传播、运营和消费的媒介平台及其内容产品,具有大容量、无限复制、交互性强、“病毒式”扩散、“碎片化”受众等典型特征。以新媒体应用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体系已经广泛渗透到电影、电视、出版、戏剧、舞蹈等传统领域,并催生出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IPTV、微博、微视频等新的媒体类型,成为拉动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我们应当认识到,随着新媒体产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新兴的融合性媒介,新媒体具有典型的跨行业特征,集信息技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市场营销等专业于一体,对从业人员的素养要求具有高度的复合性。既需要具备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开发的技术基础,又要有平面艺术、视听艺术的创作能力和软件操作技能,还要具备现代传媒的市场运营和管理经验。显然,高校原有的基于理、工、文、艺的学科划分和相对单一的课程设置,无法适应新媒体企业的用人需求。

本文正是建立在此种背景上,以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艺术的内涵和结构特征为出发点,着重探讨新媒体企业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努力在传媒教学与新媒体行业的人才需求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推动我国现代传媒产业的发展。

一、媒介融合与新媒体

自从现代媒体诞生以来,技术一直是媒介发展和变革的首要因素。新一代数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了媒介之间的生产融合、组织融合、市场融合以及传播平台的融合,成为媒介融合的主导力量。新兴的媒体类型层出不穷,传统的以地域和行业为基础的媒体界限被彻底打破,各种数字化信息有了通用的传播平台。新旧媒体中的内容可以相互嵌入,并根据自身的媒介特征和受众需求进行分装和,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个性化传播。从产业角度看,新媒体不是独立、封闭的产业领域,更不是传统媒体的“副业”,而是一种全新的信息组织和传播方式,它必将渗透进广播电视业、信息产业、休闲娱乐业和终端制造业,打破原有的产业壁垒,使各个产业互联互通,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

1.新媒体的界定

最早使用新媒体概念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他在1967年的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产品的计划中首次使用了这一词汇。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新媒体的概念并没有统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多元化的界定。时任阳光文化执行主席的吴征认为新媒体是一种“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强调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清华大学熊澄宇则从媒介发展的角度指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报纸相对于图书是一种新的媒体,广播相对于报纸也是一种新的媒体。”安徽大学的蒋宏从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给出了相对宽泛的概念,“就其内涵而言,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而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等。”它与吴征的定义一样,都认为数字技术是新媒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辨别新旧媒体类型的重要依据。但是,这种过于具体的表述方式并不能完整地涵盖当前新媒体所涉及的领域,也无法适应未来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应当指出,新媒体并不单指某一艺术种类,而是基于计算机数字平台创作出来的多种媒体艺术样式。它采用统一的数字工具、技术语言,灵活运用各种数字传播载体,无限复制,互动传播,成为数字技术、艺术表现和大众传播特性高度融合的新兴媒介领域。新媒体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它们多是传统媒体与数字新技术的融合化产物,如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出版、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另外一种是新兴的媒体艺术样式,它往往兼具数字化、网络化与交互性特征,如FLASH、虚拟现实、网络游戏、微博、微视频等。

2.新媒体的结构

当我们面对具体的新媒体现象时,常常会产生概念上的混淆:完全符合上述界定的新媒体是很少的,普遍存在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上述定义的不那么“纯粹”的新媒体。科学地分析新媒体的复杂结构,是了解新媒体属性的基础,也是建立新媒体人才能力结构的必然要求。从宏观上看,新媒体的结构主要存在于三个层面:新媒体的本体——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新媒体的应用层——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服务功能、娱乐产品及其数字化表现形态;新媒体表现的艺术性——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审美功能。基于新媒体的结构特性,北京服装学院李四达教授认为,新媒体的交叉应用性存在于“设计学、视觉艺术、媒体文化、计算机技术和社会服务等层面的属性”。

首先,新媒体的本体是一种艺术创作,它与传统艺术门类一样,需要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典型的艺术形象去吸引受众,这就需要创作者熟稔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包括文学语言、平面造型语言、视听语言以及各种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方法,并结合新媒体的特性进行艺术创新。

新媒体的应用层具有显著的信息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包括计算机动画、虚拟现实、数字电影电视、网络动画、多媒体展示等领域,它们大多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和沉浸性等特点,形式表达依赖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等多媒体创编工具。

在掌握应用软件的基础上,创作者还要学习计算机语言。例如:计算机分形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模拟自然和有机体的特征,用以满足电影特技制作需求;Flas、网页设计需要ActionScript、HTML、ASP、JavaScript等编程的帮助;网络游戏设计师需要精通C++或Java,以便进行动画场景设计、构架设计和动作设计。此外,由于新媒体的传播手段与各类硬件技术密切相关,诸如计算机通信技术、数字视音频处理技术、存储压缩技术、版权保护技术、数字仿真技术等也是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必备技能。

二、新媒体人才的培养现状和问题分析

新媒体的结构特性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复合性,它要求从业者熟练掌握从前期策划、创作、操控,到后期的传输和互动等流程,具有基于计算机通用平台的艺术生产和表达能力。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培养依然是基于传统学科的划分,与新媒体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体系、学科属性、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对滞后;专业师资和教学资源不足;新媒体专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与其它学科雷同,忽视新媒体的新规律和新特点。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间的错位成为制约我国新媒体发展的障碍。

对此,课题组首先选取了上海文广新媒体人才培养基地中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对其相关专业(新闻、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编导、广告、编辑出版、播音主持、影视工程、计算机/通信工程、汉语言文学、行政/经济管理)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8份。同时,课题组还选取上海文广旗下的百视通等4家新媒体企业,对其经理和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08份。旨在了解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现状,掌握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和能力结构,以期在人才培养和行业用人需求之间寻找契合点。

1.新媒体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教学措施

针对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28%的专业制定了新媒体方面的教学计划,采取的相关教学措施包括:开设新媒体相关课程,在原有课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新媒体方面的信息和经验,邀请专家和有经验的业界人士开办讲座等。有61%的教师表示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这虽然与一些课程的性质有关,但也显示出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适应现代媒体的发展变化。

(2)课程设置

统计结果显示,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依然局限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首先是课程设置陈旧老套,没有跟进现代媒介的发展进程。新闻专业普遍没有开设数字媒体、二三维动画制作等技术类课程,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计算机/软件和通信/电子类专业对新媒体开发所需的视音频编码、流媒体技术类课程鲜有涉猎,也没有开设对编程依赖度较高的游戏开发类课程。其次,学科之间的资源整合乏力。如电视编导专业普遍没有开设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经济类课程,计算机通信类专业学生缺乏必要的影视常识和新闻素养。“泾渭分明”的学科体系,无法适应以生产、技术、市场“融合”为核心特征的新媒体行业的用人需求,学生的适应力明显不足。

(3)各岗位素质要求

为了准确分析新媒体企业对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我们对新媒体企业的员工进行了典型调查,并将数据与教师、学生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看来,师生群体与员工在各选项上的重合率较低,体现出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之间的错位。

图1的数据表明,在内容制作岗位,教师群体对各项能力的认可度普遍较高,尤其注重新闻理论、内容策划、文案写作和编辑制作能力的培养。相比而言,学生群体选择的差异度较大,重视编辑制作、内容策划、流程管理等能力,对于新闻理论、文案撰写等课程并不看重,这一方面与学生的兴趣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当前的理论教学还无法与新媒体实践有效结合,这应当引起专业教学的重视。新媒体企业员工更加看重版权管理、内容创新、信息平台风格把握、编辑制作能力,这也代表了当前新媒体行业在内容开发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图2显示出技术研发岗位的能力要求,师生群体的选择重合率高且比较平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对新媒体技术比较陌生。相比之下,新媒体员工则更加看重流媒体研发、版权开发、技术标准应用等能力。

在市场营销岗位,学界和业界普遍看重产业链沟通能力,认为良好的产业链沟通是新媒体企业进行内外价值连结、实现产业增值的有效途径。图3显示,师生群体的选择比较平均,对市场营销岗位的认识还不够明确。新媒体企业员工认为,良好的整合营销能力和商业模式开发能力是市场营销人员的核心素质要求。新媒体并不是单一的媒体类型,它与传统媒体在内容资源、资金、市场、人员乃至组织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互补和融合的关系,它的市场推广需要有效地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同时,当前新媒体在商业运营模式方面还处于探索期,如何快速争取受众,将媒体内容和服务推向市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复制。

如图4所示,对于企业管理岗位,师生看重战略管理、产业链沟通、生产流程管理能力,企业员工则更加看重产业政策、资本运作和资源调配能力。目前,我国的三网融合进程仍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的产业政策并不明朗,加之广电业与电信业既有的行业壁垒,为产业的拓展、主导权的建立制造了许多障碍,也使运营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风险和技术风险。因此,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受产业政策的影响极大,需要管理者对相关政策有敏锐的洞察力。同时,管理者还应有灵活的资本运作能力和高效的资源调配能力。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在这些方面也应当有所侧重。

(4)制约因素

在制约人才培养的原因方面,师生普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上,高校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依然是沿袭传统媒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学科之间缺乏交流和融合。教师业已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和知识体系也不能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客观上,新媒体的发展变化过快,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支撑,还无法采用像在职培训、职业教育那样灵活的教学方式。同时,高校缺乏新媒体研发所必要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学生也缺乏在新媒体企业的实践机会。

2.调查的主要结论

(1)相关专业的师生对新媒体行业的关注度较高,对该行业的发展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并愿意积极投身到新媒体的学习和研究中。

(2)与新媒体企业的从业人员相比,高校师生对该行业的实际用人需求还有较大的认识差距,对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还不甚了解。尤其在版权开发与管理、流媒体技术、产业政策、整合营销、资本运作与商业运营模式方面,还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和研究。

(3)高等学校基于传统媒体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与现代传媒业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差距甚远。这既来自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既有学科划分的束缚,也是由于不断变化的媒介格局下,难以构建起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次被调查的10个相关专业中,近五年内几乎没有专业进行相应的课程调整。新媒体的发展既需要节目形态的创新、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资源组织架构的创新,也需要熟练把握快速变革的数字技术,而这种创新人才的培养无法从既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获得。

(4)高校与新媒体企业间的联系松散,无法为专业教学和科研提供充足的行业资源,也无法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

三、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分析

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间的平衡,面对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高校应当不断跟踪、研究行业用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1.更新教育观念,整合学科资源

上海文广百视通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在深度访谈中表示,当前企业在用人上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受制于原有的学历教育背景,员工的能力结构相对单一,视野不够开阔,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这与我们的调查结论是一致的。

课题组在调查中还发现,当前高校在相关专业的设置上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追求大而全,课程涉猎面过广,课程之间的衔接缺乏科学论证,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学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足;二是专业面过窄,有些学校片面地将新媒体理解成数字影视艺术、数字媒体技术,将已有影视类专业、软件工程类专业直接移植过来,“换汤不换药”,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新媒体专业教育首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突破传统的泾渭分明的学科界限,对优势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在课程建设方面,综合教学体系的建立是达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途径。我们对新媒体结构层次的分析表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注重课程的衔接整合,围绕新闻传播理论、视觉造型艺术、文学艺术史论、软硬件创编工具、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构建课程模块,建立起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教学体系。

2.突出特色,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传媒专业在数量和规模上得到了迅猛发展,竞争也随之加剧,未来的优胜劣汰几成定局。可以说,谁抓住了未来传媒发展的脉搏,谁在人才培养上就会占得先机。然而,专业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复制它人,更无法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面对业已形成的教师、资金、设备、研发团队等优势学科资源,高校可以围绕新媒体的发展需要重新进行构建,保留原有专业特色,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突出新媒体的适用性。

新媒体全新的传播方式和呈现形态,对人才创新能力的需求是多元的。它首先需要从业者在内容上的创新,交互式传播、数据库挖掘、精准营销等手段的引入,使得新媒体可以针对特定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行为习惯组织内容生产,实现定向传播,这就需要从业者开发出更为丰富的个性化内容,创新适合新媒体播出平台的节目形态。其次,新媒体的发展没有现成的运营模式可以借鉴,它的产业链更长、更复杂,更加强调资本运作,需要根据新媒体的阶段化发展特点,创新商业模式,在扩展市场、争取受众和企业赢利之间寻找平衡。

3.注重技术研发,加强产业研究

新媒体发展所运用的新技术多、技术融合度高,横跨硬件平台开发、通信工程、视音频处理、数据库应用等多个技术领域,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化应用、数字版权保护、新一代互联网、流媒体开发等技术,都是新技术领域的热门应用。而这些技术在当前的相关专业教学中却很少体现,学生就业后不得不面临新的技术培训。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专业应当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强化学生对新技术的认知、使用和研发。高校还应发挥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新媒体行业的技术研发。早在2005年,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就开始参与TD-SCDMA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研发,为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在实践中锻炼了师生队伍。

调查表明,高校还未注意到产业政策、商业模式、资本运营等环节对新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正是因为新媒体的跨行业特性,导致其更容易受到技术、资金、政策多方面的影响,新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充满变数。这就要求从业者熟悉产业政策,灵活分析、预判产业链的价值走向,寻找企业自身的产业定位,并积极构建商业运营模式,善于资本运营。

4.强化校企合作,紧跟用人需求

课题组调查发现,多数新媒体从业者认为自身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无法认清所从事行业的特有属性和核心竞争力,对新媒体产业和自身企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高等院校在这方面有丰富的智库资源,能够为从业者提供客观的理论指导和培训,拓宽他们的视野,为新媒体企业创新内容生产和市场运营提供策略支持。同时,新媒体企业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众多的学习实践岗位,以及在产业运营中暴露出的系列问题,都将为高校的专业教学和研究提供方向指引。

四、结语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10)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3.1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3-37-03

当今报纸已经从精英阶层走向民间,各类期刊报纸层出不穷。致力于小众市场的专业纸媒在经历过快速增长期过后,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新的竞争态势、新的市场需求对其后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当前专业纸媒的生存困境

2008年,全国共出版专业报纸有1137种,占报纸总品种的58.52%。尽管受金融危机冲击,专业报纸种数还是比上年增长0.71%。和2005年前后的专业纸媒投资热相比,该增幅已算退烧。而专业纸媒的生存窘境也在凸显。

(一)报业竞争中的马太效应,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

马太效应用来代指一种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也能更轻易的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中国的报业媒介在市场和政府的驱动下开始创建传媒集团,在传媒集团的形成过程中,资源的分配是不合理的,各类机关报媒介利用政策优势占有了有利的市场资源,形成强大的传媒集团,垄断了绝大部分的资源,商业报纸媒介因得不到充分的资源,在发展上落后于各类机关报媒介集团。而都市类报纸因为受众群巨大,对资源的掌控能力又远远强于专业纸媒,相对弱势的纯市场化专业纸媒发展起来常常举步维艰。

(二)专业纸媒受到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市场挤压

在资讯传播上,网络、电视逐渐成为事实上的主渠道。据悉,新浪网每年和国内4000多家媒体签约,这其中也包括大量专业纸媒。由此,新浪网让任何一家纸媒都难以匹敌。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四大门户网站,也不甘心只做新闻二传手,而是积极整合各类媒体资源,把图文、视频、音频结合,做成有纵深的大专题。

随着“秒”新闻时代的到来,反应迟钝的纸媒越来越像个新闻二道贩子而被冷落,作为小众平台的专业纸媒更是倍受冲击。同时,在价格、质量和环保上,网站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2009年1月6日,我国网民突破3亿人。随着3G技术普及,手机上网看新闻及视频更快捷,平面纸媒再对新闻恋恋不舍,无疑走死胡同。2007年1月1日,号称世界最早的现代报纸——瑞典《民主邮报》(1645年创立),宣布停止印刷,只保留网络版。拥有80多年历史的美国老牌周刊类杂志《新闻周刊》(Newsweek)也于2012年12月31日出版最后一期印刷版杂志,并于2013年初全面转向数字版。

(三)专业纸媒本身的同质化竞争严重

我国加入WTO协议中没有传媒市场的条款,但被外国要求开放的声音一直未断。2004年底,我国有条件地开放了国内传媒市场,随着中国平面媒体市场政策逐步宽松,专业纸媒也得到疯长,在汽车、钢铁、石化、计算机等专业领域,甚至包括新兴的物流等领域,都有众多纸媒。以长春市的房地产类纸媒为例,目前已有:《房地产报》、《家周刊》、《置业周刊》、《房周刊》、《平安地产报》、《长春地产》等。此外,还有更加细分的《美家周刊》以及《楼尚》等数量众多的DM杂志。

(四)专业纸媒的自身运营模式亟待改进

环球咨讯信息部统计显示,中国报纸媒体的收入目前多数来自于广告收入,其份额一般占其收入总额的85%以上。甚至有的媒体广告收入的总量中竟有超过60%的收入来自于某一行业。单一性的收入来源,造成了极高风险。具体到专业纸媒来说,情况则更加严峻,部分专业纸媒依然在享受制度性红利,一旦体制断奶,则即刻出现倒闭风险;部分专业纸媒高度依赖单一行业甚至单一企业的广告支持,一旦市场发生变化,立刻面临生存困境。

二、未来专业纸媒的生存策略与发展方向

中国纸媒市场正在朝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但专业纸媒大多还在做政府、协会、国企发号施令的传声筒,政治色彩浓,服务意识滞后。在国内媒体市场极具转型的关键时期,专业纸媒只有立足细分市场,做强专业性,提升服务品质,才可以差异化竞争优势获得生存。

(一)通过专业化生产满足细分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受众需求将逐渐多元化,传媒产业细化服务将是趋势。2009年,《中国经营报》改版为“经、营、智、慧”四大版块,对纸媒的专业服务市场进行细分。以平面媒体细分为基础的系列化,是传统传媒企业适应传媒产业细分趋势,保持自身赢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战略选择。对于专业纸媒来说,则是通过更加精细化的服务满足目标用户需求。

专业纸媒的特点在于其专业性,新闻因此必须有深度。专业纸媒与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大众传媒相比,出版周期较长,时效性较差,报道面也较窄,但是与所在行业更熟悉、更接近,而且专业纸媒的读者有很多为业内人士,对行业的关注程度和了解程度较高,所以必须通过专业性的报道才能树立自身在行业内的权威性,从而形成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但是专业纸媒仅仅靠做新闻难以在报业竞争市场上获得快速成长,只有将行业内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归纳,提供给受众,甚至建构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聚合平台和传播平台,发展数字化内容产品,才能显著提升品牌价值和赢利水平。早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日本经济新闻》便开始由世界最大的经济报纸转向世界最大的经济综合情报机构,它已经建立了数据库群和经济分析队伍,并向一万多个情报用户提供定制的信息和多次开发服务。长春市的《房地产报》通过对房源信息数据的搜集整合,不仅找到了新的“卖点”和利润增长点,还发现了新的产业化机会。有了专业化的数据库(内容),专业纸媒既可以扩大媒体的影响力,吸引受众,扩大发行,也可以吸引企业广告。

(二)通过推进报网互动形成影响力覆盖

报网互动其实是提供海量专业内容的一个便捷渠道。这也是专业纸媒和新媒体融合的一个最直接的途径,是纸质媒体的战略选择。多媒体明显具备互联网年轻、灵活、以快速抢占市场为第一目标的特点,但也存在风险。广告仍是报企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广告商之所以愿意支付广告,主要在于报纸产生的宣传效果。虽然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可以让受众快速上升,然而,它的广告收益和影响力并不成正比,网络媒体的广告利润仍无平面广告那么诱人。美国传媒界人士认为,目前很多网民在各报纸网站的停留时间过短,对广告商的吸引力并不大,因此他们不会把广告费用仅仅投向网络广告,但印刷广告向网络广告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实践证明,有网络版的报纸媒体,在广告市场竞争力更强。仍以《房地产报》为例,其长春版、吉林版、四平版、合肥版、西安版不仅有统一的数字报平台,而且通过购房网、每家网与网民互动,形成资源互补。报网互动对购房者需求形成了全覆盖,整体影响力大幅提升。

(三)通过产业链构建提高抗风险能力

纸媒企业要从信息平台向会展、咨询、印刷、出版、公关、研究(情报)、物流(发行)等关联领域延展产业链,完善服务链,这是现代传媒业的发展趋势。作为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的专业纸媒来说,当务之急则是要延伸现有产品和品牌的价值链。

首先,保持报纸的公信力和权威力。报纸的公信力和权威力是其他媒体难以替代的,也是报业争取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坚持以报纸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进行系列化经营,通过对不同资源的整合,适应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前提是报纸得赢得社会和群众的信赖。具有公信力和权威力的媒介平台在产业链构建过程中,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运用品牌战略,缔造影响力经济。品牌是维系消费者忠诚度的有力武器,是维系企业发展的无形资产。传媒产业的本质是影响力经济,品牌的打造实质上也就在缔造媒介的影响力经济。当一种媒体建立起稳固影响力的同时,也就为后进入者设置了很高的市场壁垒,从而实现已有市场的相对垄断。传媒企业的影响力在于培养了受众对传媒品牌的长久的心理依赖,成为受众对社会判断的支点、产生情感忠诚和行为的忠诚。品牌效应是影响力的最大表现,具有可持续性。稳定的受众群体可以增强广告商对传媒企业的信心,提高了传媒企业的市场回报率。长春市盛邦传媒以房地产报为依托进行多元化经营,成立了地产经纪公司和地产营销机构,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取得了规模经济效益,并且化解了严重依赖房地产业广告收入运营的风险。

最后,建立有价值的信息平台、服务与咨询平台,在赢利模式成熟以后,再通过网络平台共享、技术力量共享、知识资源共享进行市场拓展。

(四)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传媒企业要获得巨大发展最终还是要走向资本市场。新经济时代,以快打慢,优秀的企业只有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才能如虎添翼,迅速抢占市场,进入“强者愈强”的良性循环。而走向资本市场的前提则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首先是要建立现代人力制度。只有人才机制有效融入企业文化,企业才能获得长足发展。传媒业是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对机器、厂房的依存度少,对人才的依存度高。专业人才是专业纸媒的核心资源。新闻的专业性和信息的综合性、及时性都需要专业性的人才来保障。人才是专业传媒企业品牌培养与拓展的关键,企业品牌铸造成功所形成的磁场会不断吸引更多的人才。当前一些传媒企业不愿与员工签订正式合同,主要是担心员工工作满10年后要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进而担心员工固化以后,企业活力下降,进入“体制性怪圈”;同时担心员工老龄化以后,生产能力降低,对企业的贡献率下降,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但是作为现代专业传媒来说,与员工签订正式合同,不仅可以促使人才机制有效融入企业文化,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而且专业传媒对员工的户外工作能力要求不高,而中老年员工经验相对丰富,对提升专业传媒的专业性、塑造专业品牌则大有裨益。专业传媒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只有善用人才、尊重人才,鼓励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放手让他们去做一些合理的改革尝试,并建立激励机制,在经济、职位与精神上给予鼓励,激发人才的创造激情;注意人才结构的更新调整,避免人才结构的僵化;定期派出人才外出学习与交流,对人才进行再开发与提升;引进新的人才,形成新老人才的思想交流,不断激发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实践教育体系 下一篇: 微观经济学主要解决的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