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护理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8 16:59:04

围术期护理管理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1)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4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围术期心脏手术患者中选择1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89、71,其年龄在2~18岁之间。160例患者中,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收治患者作为对照组(82例),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收治患者为观察组(78例),两组患者手术类型、心脏功能等资料基本相同,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160例患者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清晰,自愿参加到本次研究之中,亲自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利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由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共同组成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小组中不同成员的分工不同,展开治疗护理监督与护理管理,为临床路径管理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证。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各成员经过专业培训后,结合同类临床路径管理经验,按照本组患者实际病情不同,有针对性的制定临床路径管理表,从临床检查、护理对策、健康宣教等方面展开综合性护理管理。

1.3比较指标

将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记录好,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利用满意度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百分制,60分以下为不满意,相反为满意,满意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相关数据利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利用(x±s)和百分数表示,利用t和卡方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从上世纪80现代开始,美国开始尝试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心血管手术前后的治疗与护理中,至今为止应经历了将近30年的探索与发展,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心血管手术前后,对于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医疗质量非常有利[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利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治疗与护理,真正实现了心脏术后早期拔管,ICU停留时间大大缩短,不仅充分保证了医疗与护理质量,医疗费用也明显降低[3]。临床路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点强调了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配合,突出了医院团队的合作精神。临床路径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心脏病手术围术期患者,主要针对其普遍和个性化特点,建立起标准的治疗与护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管理相比,有效突出了综合性的特点。临床路径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医疗护理行为进行规范,有效降低因护理操作失误造成的一些列问题,从而降低整体医疗成本,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4]。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将临床路径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有助于提升围手术期患者的满意度,对于提升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当前我院很多患者的病情重、病程长、经济情况不佳,因此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心脏手术前后,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治疗与护理模式,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成本及患者的费用,整体效果较好,值得在心脏手术围术期中应用。

作者:赵冬梅 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血管外科

参考文献

[1]范仉金,曾明凤,吴丽华,裴梦婷.临床护理路径在面肌痉挛围术期患者中的运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6,04:72-74+80.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2)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6.01.95.02

手术室是医院抢救患者对其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是一个需要紧密配合和高技术要求的场所[1]。在现代护理学的要求中,手术室护理要满足患者围手术期的需要,不能局限于单纯的手术配合[2]。亲情护理是指患者在准备接受手术前到术后康复阶段所实施的人性化护理模式,通过亲情护理可让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处于较佳的状态,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3]。本文选取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50例在围手术期采用亲情护理,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9.25±5.22)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18~89岁;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0~80岁。排除心、肝、肾等器官疾病及呼吸、神经等系统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及妊娠期妇女。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亲情护理,具体如下。1.2.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在术前一天上午8:30开始访视患者,安抚患者情绪,对待患者要如同对待家人般的关心。采用亲近的名字称呼患者,给患者留下较好的印象,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告知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将由自己全程陪伴,在交流过程中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交流让患者和家属减轻心理压力,使其增加对手术的信任感,以平常心对待并主动接受手术。专心聆听患者的倾诉,及时解决患者的疑问。任何护理动作前都需要告知患者,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像患者表明手术是恢复健康的必要手段,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在手术当天护理人员要陪同患者进入手术室,对于患者的疑虑、恐惧和不安的情绪进行及时安抚。1.2.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全程陪伴,用语言安慰患者,让其放松心情。通过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和关爱。建立温馨、和谐的护理服务氛围,让患者的精神得到满足,能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1.2.3术后护理术后疼痛是患者清醒后的第一反应,这时心理会产生较大的波动,护理人员需要立刻安抚患者,多与其沟通,舒缓焦虑心理。通过解释或安抚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患者多交谈或播放音乐来分散其注意力。和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沟通,并嘱咐其术后注意事项,检查患者服药情况,保持病房内的清洁及通风,让患者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内。对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密切关注,并让患者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1.3观察指标及护理满意度评定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患者通过填写满意度测评量表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3]。非常满意:评分≥90分;一般满意:80~89分;不满意:<8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一般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未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护理后,非常满意33例(66.00%),一般满意16例(32.00%),不满意1例(2.00%),总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出现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护理后,非常满意15例(30.00%),一般满意18例(36.00%),不满意17例(34.00%),总满意度为66.00%。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55±1.57)天,平均手术时间为(44.58±10.88)min;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81±1.27)天,平均手术时间为(60.08±11.18)min。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是需要在护士长的统一指导与各护理人员携手合作共同完成的,护理人员之间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对于工作上的缺陷和漏洞及时弥补,护士长作为各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有其强化管理与有效监督的职责,还应定期安排护理人员接受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护理安全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4-5]。亲情护理是一种能够拉近护理人员和患者距离的护理方法,可有效缓解护患关系,让患者充分相信护理人员,在提高疗效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5]。在围手术期对于患者进行亲情护理,让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得到悉心的照顾能够帮助患者克服手术的恐惧感,保持稳定的心情接受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亲情护理,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综上所述,对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亲情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静.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70-71.

[2]李珍珍.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3,(25):321-321.

[3]黄晓明,廖瑞熹,赖妮,等.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4,(11):26-28.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3)

临床心脏疾病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心脏介入,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是介入成功的关键[1]。本文为探究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护理安全管理后所取得的临床成效,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脏介入治疗患者8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5±2.1)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0±2.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诊断标准

(1)两组均符合心脏介入治疗的标准[2];(2)征得所有患者同意。

1.3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包括手术前后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遵医嘱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等。除上述常规护理以为,观察组运用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如以下方面。

1.3.1心导室的安全管理

心脏进行介入治疗和检查的地方为心导室,心导室与普通手术室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医院领导应当根据本院心导室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度内容主要涵盖:操作规范、管理规范、医护人员职责及相关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诸多内容。依据有关规定对所有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约束力,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合理有效进行各项工作。

1.3.2成立专门的管理组

护士长应当根据科室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设立相应的心导室管理组。选出年资较长的护士担任组长,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每个小组分工应当明确,在仪器设备管理、消毒灭菌、日常运行等方面,都要将具有工作安排到每位小组成员。护士长负责监督,并定期对管理的效果进行统一评估和检查,对于管理不当的地方护士长应当督促护士及时改正。

1.3.3加强对护士有关心脏介入治疗的操作技能培训

科室护士长应当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可选择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总培训者,针对心脏介入方面的各个操作环节进行统一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相关规范制度进行,从而提高护士护理流程的规范化。

1.3.4定期进行专业技能考核

护士长定期对护士进行心脏介入知识方面的专业技能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奖罚规定,鼓励护士提高学习效率。能够及时发现每个护士在工作中的问题,并针对急救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及时解决,从而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管理质量,促进护士护理水平的增高。

1.4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2)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比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观察组低,(P<0.05),见表1。2.2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进行比较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100%优于对照组80%,(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各种心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心脏介入治疗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治疗技术,为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护理尤为重要[3]。本文通过探究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护理安全管理后所取得的临床成效,临床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和操作规范方面评分分别为(94.65±3.27)分、(93.42±2.28)分,对照组分别(79.53±4.05)分、(77.36±2.85)分,对照组评分比观察组患者低;对照组满意度80%明显比观察组满意度100%低。综上所述,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护理安全管理后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在改善护理质量的同时,使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应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戴晓鸥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

参考文献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4)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坏、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法律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骨科患者常有病情危急、疼痛、肢体功能障碍等表现,容易发生意外,具有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为减少护理缺陷和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本文对骨科围手术期安全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骨科围手术期患者304例,其中男170例,女134例,年龄18-78岁,平均43.5±8.78岁,既往无精神疾患,采用随机抽样法,将观察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2人,其中试验组男85例,女67例,对照组男85例,女67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骨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措施。

1.2.2 试验组除采用骨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措施外,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由护士长及质控护士定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安全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或杜绝护理缺陷。①规范、熟练操作技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认真、熟练地履行各项操作规程,加强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和严谨性。②注重护患沟通,加强语言修养,确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增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③加强医护沟通,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

④重视护士继续教育,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⑤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完善护理记录,书写护理记录并遵照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与医疗文件同步的原则,做到主观的描述、判断,结论不能有自相矛盾的记录可能,保持记录客观性和一致性[2]。

1.3 评价指标 (1)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情况比较:从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情况、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情况统计2组数据。(2)患者发生意外与纠纷例数比较:从患者的投诉、护理缺陷申报、护士纠纷处理三方面统计2组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1 2组积极配合治疗情况 对照组积极配合治疗患者133例(87.50%),试验组为148例(97.37%)。2组积极配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7,P

2.2 2组发生意外与纠纷例数比较 对照组护理意外和纠纷发生率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与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本研究表明确保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纠纷,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3.1 骨科患者常由于突遇意外伤害,病人往往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可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各种心理反应,此时护士应保持镇静,紧张有序的救护活动本身就会使病人产生一种心理安慰和信任。同时应关怀、安慰病人,保持镇静,采取积极态度配合医务人员的救护。对于患者家属,应客观地介绍病情,取得家属的合作与理解。

3.2 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倡导安全文化,增强安全管理理念 临床护理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护理风险始终贯穿于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候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甚至发生医疗纠纷。本研究结果表明,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强化对低年资护士业务技术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整体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加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有助于杜绝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

3.3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隐患存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临床活动中,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密切的医务人员,要注意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专业知识、高度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防范护理差错,减少护理意外与纠纷,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5)

骨科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且手术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运用到大量的器械医疗设备,为保障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应做好对应的术前准备和围手术期护理,基于此,本研究重点探讨骨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体会以及器械和外来植入物的管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男78例,女42例,年龄24~62岁,平均(37.5±2.6)岁;患者手术类型:92例植入接骨板,8例脊柱内固定,12例膝关节置换术,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采用骨科外来植入物和器械,器械的专业操作性强,医学与器械生产公司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共同确保手术的安全性。1.2方法120例均给予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成立专门的骨科患者护理小组,并制定科学的手术室操作规章制度[1],加强相关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操作技能,从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环节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1.2.1手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应及时到患者病房巡视,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通过查看病历、交谈等方式[2],掌握患者的病情与常规检查结果。仔细向患者说明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手术的安全系数,术前身体调整方法,要求患者全面配合手术,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和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同时,护理人员需关注患者的心态变化,当患者出现焦虑、消极等不良情绪时,必须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给患者讲解手术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手术信心,调整患者身体、心理状态。1.2.2手术过程护理护理人员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对相关手术器械进行消毒杀菌,如垫、高频电刀等,在术中挪动患者时,应指定4名以上的专业人士,利用腰背部垫横单,将患者以平托的方式移到手术床上,保障患者的舒适性。为患者建立其静脉通路,调整好患者麻醉,密切关注患者手术的进行情况,及时给主刀医师传递器械,提升手术的效率。与器械管理人员一起清点手术器械、设备、植入物数量,并做好记录。植入物的产品保证书一式三份,一份须粘贴在护理记录上,放入患者的病例档案,一份须粘贴在植入物的登记本中,另外一份须粘贴在材料登记表中,经由相关医师签字,以备日后查证。1.2.3手术后护理关闭患者体腔前,护理人员、器械管理人员应再次共同确定器械数量。在完成相关工作后,跟台人员应仔细对外来器械进行清洗、去污、消毒、杀菌,对器械及时烘干与上油,由双方人员确认无误后,在清洗单上签字。其他手术器械经由护理人员清洗后,须统一送至CSSD中心清洗消毒[3]。此外,护理人员应护送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引流管、敷料更换等方面的护理工作。1.2.4管理器械与外来植入物的方式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与方式,联系对应的器械公司,将手术所需要的外来植入物和器械统一送到CSSD去污中心,手术科室派遣专门的护理人员去到CSSD去污中心,与器械公司的人一起清点核查器械,包括患者的性别、姓名、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植入物类型、数量和规格等。双方人员确认无误后,在清点签收单上签名。CSSD在接收医院送来的器械后,应及时对器械进行清洗、去污、检查包装等,包装中放好5类化学方面的标示卡,包装外粘贴相关指示胶带,标注患者姓名、具体手术时间、主刀医师、消毒负责人等,完成以上工作后,须做好生物监测工作,只有确定生物监测合格后,才可送到手术室。1.3评定标准护理满意度评定:对手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护理质量进行评定,总分共100分,每项25分,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4~60分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120例骨科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通过调查其护理满意度情况可知,非常满意115例,满意5例,不满意0例,护理总满意度达100.0%。

3讨论

骨科患者大多采取手术的方式,在手术过程中通常会应用大量器械和外来植入物,为确保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其管理,并配合对应的围手术期护理。首先,做好患者术前病房巡视,提升护理人员骨科专业知识技能,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其次,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器械的应用方式与其独有性能,严格遵守手术操作程序,加强与主刀医师的配合,科学地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避免患者出现其他感染等并发症状;最后,规范地接收外来植入物,保障器械的质量,从而提升患者手术的成功率。本研究中,对120例骨科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并加入对应的器械和外来植入物管理方式,经过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100.0%。综上所述,将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和器械、外来植入物管理用于骨科患者护理过程中,能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马慧罗,王晓娟,王湘萍.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外来器械手术部位相关感染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2):260-261.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6)

胆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病,其中胆管结石最为常见,比较容易引发胆囊慢性炎症,对患者生活造成了影响。临床治疗胆结石多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但部分患者术后长期卧床、留置引流管容易出现一系列护理风险事件,不利于患者康复。因此,寻求更为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探究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胆结石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本院收治的82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82例接受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盲选法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1例。试验组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均在35~71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8.04±2.13)岁;病程为2~7年,平均病程为(2.04±0.25)年。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24例;年龄均在34~74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8.84±2.18)岁;病程为2~7年,平均病程为(2.11±0.32)年。本研究已经本院伦理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本研究排除既往肝胆外科手术者、认知功能障碍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中途退出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小(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即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与病情;根据患者的舒适度与康复需要调整病房内温度与湿度,给予患者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主要措施如下:①建立集束化护理管理小组。由科室主管护师担任组长,另选择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护士担任组员。根据患者临床治疗,小组内经过讨论与完善后确定护理计划;②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体质与恢复情况,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营养支持方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③术后早期离床与康复训练。术后根据患者意识状态与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在床上翻身、高抬腿等活动,对于恢复情况良好的患者,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早期离床锻炼,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④预防压疮。对于术后需长期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定期评估患者压疮发生概率,观察患者皮肤受压情况,必要时给敷贴减压,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帮助患者清洁身体[1];⑤引流管护理。对于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护理人员定时检查引流管固定情况,观察引流管内液体颜色,避免引流管脱落、扭曲与堵塞。

1.3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评价主要从生理、躯体、情感、社会功能四个角度进行评价,各维度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2]。护理满意度主要通过询问方式获得,分为三个界别,护理满意度为较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7)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c)-0119-02

胆道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包括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及胆囊结石,与胆道寄生虫感染有关,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并发症多[1]。肝胆管结石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有临床资料表明,肝胆管结石可产生反复炎性刺激而并发胆总管癌,其临床发病率约占0.36%~10.60%,根治性手术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4]。肝胆管结石患者多肝功能差,体质虚弱,手术后并发症较多[3],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胆总管手术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肝胆外科2011年9月~2012年7月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拟行手术患者共86例,均经ct、mri和手术及病理组织检查确诊,其中,男性45例,女性41例;年龄34~78岁,病程1个月~16年。主要临床表现:反复、不规则的右上腹疼痛、发热、寒战、进行性黄疸、食欲下降及消瘦。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4.36±3.21)岁,平均病程(4.25±0.87)年。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5.11±3.56)岁,平均病程(4.72±0.6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手术准备、饮食、用药及并发症等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为,(1)术前护理: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地沟通和交流,并给予健康教育宣传,使患者配合手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协助完成胆道检查,探查胆道情况,为手术提供依据;给予皮肤护理及肠道护理,以防止皮肤瘙痒和术后肠道感染的发生;严密监测患者病情,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以便于开展预见性临床护理。(2)术中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协助手术医生完成手术操作,了解患者手术情况,对突况给予及时处理和治疗。(3)术后护理:严密监测患者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及尿量等变化,记录各引流管的量和性状,适当进行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有效补充机体内营养物质和能量,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给予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对出血、胆瘘、肝功能衰竭和切口感染进行相关护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各组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

通过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满意22例,基本满意19例,满意度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切口感染、胸腔积液、出血、胆瘘及肝功能衰竭等,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2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肝胆管结石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患者多具有长期的胆管结石病史,并常伴有严重的黄疸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患者多病情严重,需进行手术治疗[5-6]。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肝胆管结石手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但易造成肝功能损害或术后结石残留、胆汁返流或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甚至需再次手术,对身体影响较大[7]。

对手术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可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

虑情绪,纠正其营养不良症状,并维持患者机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控制术后感染[8]。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部分胆管结石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于手术前、中、后给予护理干预,从心理、胆道、肝功能等方面进行护理,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且并发症发生率少,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廖春梅. 40例肝胆管结石合并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 健康大视野,2012,20(7):84.

[2] 赵丽军,刘昌军. 肝胆管结石并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9):1786.

[3] 刘英,林云枝,孙萍,等. 肝胆管结石合并患者的预见性护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3):309.

[4] 赵珂,宁彩芳. 肝内外胆管结石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护理[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5(4):305.

[5] 农跃.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进展[j]. 中国当代医药,2012, 19(25):15-16,18.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8)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近年来逐步开展的新术式, 具有简便、安全、快捷、创伤小、并发症少及可在床边操作等优点, 在危重症患者中广泛应用。江苏省沭阳县中心医院自2011年1月~2013年4月共有25例患者行床边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均获成功, 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25例, 女5例, 男20例, 年龄23~80岁, 重型颅脑损伤16例, 脑出血3例, 脑梗死2例, 肺部感染3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 气管切开前患者均行气管插管。

1. 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垫高肩部使颈部过伸;取第2与第3气管软骨环节间作为穿刺点, 做1.5~2. 5 cm水平横切口;用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从中线插入穿刺部位, 进针直到有气泡抽出, 拔出针筒, 留套管于原位;用导丝推送器将导丝送人套管内, 导丝进入10cm左右, 撤出套管, 留导丝于原位;沿导丝送入皮肤扩张器, 扩张皮下组织和气管前壁, 撤出扩张器, 留导丝于原位;合拢气切钳, 沿导丝滑入, 当钳尖端接触气管前壁时, 撑开气切钳, 扩张皮下组织后, 以打开的状态取出气切钳;第二次合拢气切钳, 沿导丝滑入气管内, 撑开气切钳, 扩张气管前壁, 以打开的状态取出;沿导丝导入气切套管, 拔出导丝, 留气切套管于原位, 气囊充气并固定。

1. 3 结果 25例患者均置管成功, 时间为10~15min, 出血量10ml左右, 其中切口渗血2例, 皮下气肿2例, 其余患者均置管成功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2 护理

2. 1 术前护理

2. 1. 1 心理护理 因病情危重, 患者及家属均存在焦虑、恐惧心理, 作为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告知手术的必要性及术后的有利因素, 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早期愈合。气管切开后, 患者无法正常讲话, 术前应做好告知, 准备术后与病人的沟通方式。

2. 1. 2 用物准备 英国portex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气管切开包, 吸痰、吸氧装置及必要的急救器材, 急救药品、局麻药物、生理盐水、无菌手套等。

2. 1. 3 护士准备 配合的护士要熟练掌握抢救器材的用法及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步骤及可能出现的情况, 以便更好的配合术者尽快完成手术。

2. 1. 4 患者准备 对烦躁、咳嗽反应强烈的患者, 遵医嘱予以丙泊酚镇静, 并根据患者情况予以心电监测、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 予以高流量吸氧10 min, 建立静脉通道, 并吸净患者口鼻腔及呼吸道的痰液, 保持呼吸道通畅。

2. 2 术中护理

2. 2. 1 协助医生予患者取合适, 垫高肩部, 使头后仰, 使气管位于正中并充分暴露颈部。

2. 2. 2 术中配合 配合的护士站立于床头, 掌握并控制好气管插管的深度, 气囊放气, 一般拔出到18cm, 及时吸除患者口腔及气道内分泌物, 气管套管置入后, 妥善固定, 并退出气管插管。在置管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SPO2, 如有特殊变化, 立即报告医生予以处理。

2. 3 术后护理

2. 3. 1 病室环境 气管切开后, 患者尽量住单间, 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材。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每日紫外线消毒两次, 定时通风, 温度20~22℃, 湿度50%~60%物品皆用消毒液擦拭, 并限制探视人员。

2. 3. 2 术后当日取平卧位, 头颈及上身尽量保持同一直线, 不可多变换, 24 h后抬高床头15~30℃, 翻身时避免颈部扭曲致套管刺激或套管脱出。

2. 3. 3 套管护理 床边备吸引器、氧气、气管切开护理盘。因一次性气管套管较金属套管短, 对患者刺激性小, 患者带上相对较舒服, 所以严格的套管护理及预防套管脱出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套管固定带要打死结、系牢, 松紧度以容纳两指为宜, 以防止过紧影响静脉回流, 过松导致套管脱落[1]。气管套管气囊压维持在25~30 cmH2O, 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气囊对气道黏膜的损伤[2]。临床上使用的气囊导管多为高容量低压气囊, 不需要定期放气, 但非常规性地放气或调整仍然是必要的[3]。本科常规每8h监测一次, 记录于护理单上, 并采取持续声门下吸引, 压力为100~150 mmHg, 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4] 。

2. 3. 4 呼吸道管理 ①加强气道湿化, 良好的气道湿化可降低痰液的粘稠度, 减少痰痂的形成[5]。传统的气道湿化是间断或定时气道湿化、超声雾化等,武淑萍等[6]报道, 0.45%盐水湿化液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 湿化过程对气道无刺激, 可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 减少吸痰次数、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临床可广泛使用。0.45%的盐水湿化液效果优于生理盐水, 因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机体细胞相同, 但在气管内蒸发后可变为高渗性而刺激支气管。而0.45%盐水吸入后在气道内浓缩接近生理盐水, 对支气管无刺激作用。 ② 掌握吸痰指针, 按需吸痰。根据患者咳嗽有痰、听诊有湿啰音、氧分压低或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机压力升高等时进行吸痰[7]。吸痰管应选择软, 直径不超过气管套管内径1/2的一次性吸痰管;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严格执行手卫生, 每次吸痰不超过8~15s, 吸痰前后要加大氧流量。对于痰液粘稠而无力咳痰者, 可结合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措施, 在吸痰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氧饱和度、并观察痰液的色、质、量, 定期监测血气分析, 痰细菌培养, 以指导治疗。

2. 3. 5 切口护理 气管切开后, 切口要保持清洁干燥, 随时更换被血液或者痰液污染的切口敷料。密切观察切口情况, 有无渗血、皮下气肿、感染等并发症, 本组2例术后套管周围渗血, 经凡士林纱布压迫等处理后停止, 2例皮下气肿, 未做特殊处理后好转。

3 讨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快速、安全解除呼吸道梗阻、建立人工气道的有效方法,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迅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伤口愈合快、感染少便于护理等优点在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护理工作在整个围手术期均有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该熟悉手术步骤, 协助医生完善术前准备, 术中密切配合手术医生, 为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做好保障工作, 保证置管成功率。术后还应加强护理观察, 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医护默契配合、认真严谨的护理态度对逆转危重症患者的病情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玉荣.ICU护士在经皮穿刺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中的配合及护理.家庭护士, 2008,6(2):404-405.

[2]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7, 19(2):65.

[3]元华云, 陈丽嫦, 祝妍华, 等.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护理.实用临床医学, 2008,9(5):109-110.

[4]贾灵芝.实用ICU护理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5):755 -758.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9)

【摘要】 目的 总结对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手术前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观察和护理及出院指导等。结果 14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发生胆瘘1例,经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后治愈。结论 做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探查术; 护理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是近年来新开展的手术,与传统的胆总管切开取石后T管引流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随着微创技术的日渐成熟,本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月对1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LCBDE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35~78岁,平均51.5岁。平均住院时间15 d。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经肚脐置入腹腔镜套管针。首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然后置入纤维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并取石。LCBDE术式分为胆总管一期缝合和置T管引流两种[1]。术后常规予文氏孔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及T管引流。

2 结果

本组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胆总管一期缝合3例。留置T管引流12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28±12.0) h,1例术后发生胆汁漏,经积极处理后痊愈出院。

3 围手术期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由于LCBDE是近年来新开展的手术,患者及家属对能否取净胆总管结石及预后有顾虑。责任护士应主动向患者详细介绍LCBDE的优点、麻醉方式及手术过程,告知患者如遇到腹腔镜手术困难时可改为开腹进行,如出现术后胆管残石,均可经胆道镜取出,无须二次手术,消除其心理顾虑。

3.1.2 术前准备 完善各常规检查,术前嘱患者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禁食产气食品。术前8 h禁食,12 h禁饮,术前晚清洁灌肠,排空肠腔内积气、积液,以免影响腹腔镜视野。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及床上大小便等。做好手术区皮肤清洁准备,特别是脐孔的清洁。术晨常规留置胃管、尿管。

3.2 术后护理

3.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常规心电监护及中流量吸氧,以提高SpO2及改善呼吸功能,预防及减轻术中大量二氧化碳充入腹腔引起的反射性肩痛及高碳酸血症。适当控制输液速度,以防止因人工气腹造成腹压增高,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影响心功能。

3.2.2 一般护理 麻醉清醒后改为半坐卧位。LCBDE手术对胃肠道影响不大,一般术后12 h如无腹痛、腹胀,可拔除胃管及尿管,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并可下床活动,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可逐渐过渡到普食。

3.2.3 管道护理 术后由于留置管道较多,各引流管做好标记,妥善固定。保持各引流管通畅,防止管道折叠、扭曲及按压。观察各种管道的引流液颜色及量,如胃管引流液为黄色或草绿色时,即胃液内混有胆汁成分,表明胆总管末端通畅[1],患者虽未恢复排气,但也可早期拔除胃管。

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只置一根文氏孔引流管,在不置T管的情况下,腹腔引流管尤为重要。引流液通常有以下3种情况:(1)淡血性:逐渐变淡,量逐渐减少,此种液体多为炎性水肿渗出,无需特殊处理;(2)血性:表明腹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在保证引流管通畅的情况下,如引流量小于50 ml,经对症治疗后减少,或24 h引流量小于300 ml,则不需要手术处理,反之患者出血量较大,并有血压进行性下降时应立即剖腹探查止血;(3)胆汁样液:表明有胆漏。

3.2.4 T管的观察及护理 观察T管引流出胆汁的量、颜色、性状、有无鲜血及碎石残渣等,T管引流胆汁量平均每天200~400 ml,过多或过少均应查明原因。若T管引流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引出,提示T管阻塞、受压、扭曲、折叠或脱出,应及时查找原因和处理,防止胆漏发生。术后10 d左右随胆汁量逐渐变少,颜色清亮、无沉渣可试行夹管1~2 d,夹管期间,如患者未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可经T管行胆道造影。造影后宜开放T管继续引流1~2 d,如造影结果未发现异常可再夹闭T管2~3 d,患者仍不适即可拔管。若发现胆管残石,应嘱患者术后6~8周回院行胆道镜取石[1]。

3.2.5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LCBDE术后可出现出血、胆瘘、感染等并发症。本组有1例发生胆瘘,可能与胆管损伤、胆总管下端梗阻、T管引流不畅等有关。术后患者如出现发热、腹胀和腹痛等腹膜炎的表现、或患者腹腔引流液呈黄绿色胆汁液样常提示发生胆瘘,应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胃管也应延迟拔除。注意保持局部皮肤干洁,并外涂氧化锌软膏。

3.2.6 黄疸观察及护理 观察术前及术后皮肤巩膜黄疸程度的变化,如术后黄疸出现快而且加重应及时通知医生,注意是否存在胆总管残石或胆道损害的可能,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擦浴,勤剪指甲,避免因瘙痒抓破皮肤[2]。

3.3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可适当进行轻体力活动,如散步、听音乐、撒太极等,合理饮食,低脂、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带T管者讲述T管护理的注意事项,如出现恶心、腹痛、腹胀、畏寒、发热等,应及时回院就诊。

4 小结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是近年来新开展的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围术期护理管理篇(10)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是妇产科不孕症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是通过导管向宫腔及输卵管注入碘油造影剂,根据造影剂在输卵管及盆腔内的显影情况来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阻塞部位及宫腔形态的一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该检查损伤小,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许多方面是超声、CT、核磁、宫腔镜、腹腔镜、输卵管镜等所无法替代的。但由于患者的紧张、恐惧等心理会影响到结果的判定,在常规的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有高达20%~30%的假阳性[1]。为减少假阳性结果,获取满意的造影效果,对陕西省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560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不孕患者,实施了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放射科造影室进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患者560例,均为B超监测有排卵、丈夫精液检查正常而不能受孕者,年龄18~45岁,平均28.5岁。40%碘化油过敏试验阴性。经妇科检查,排除全身及生殖道炎性反应。

1.2  造影方法:患者排空膀胱仰卧位,两膝屈曲分开,常规消毒外阴、阴道、铺无菌孔巾,窥器暴露宫颈,碘伏消毒宫颈及穹窿部,宫颈钳固定宫颈前唇,并顺子宫方向探测宫腔深度,用注射器抽碘油20 ml,注入导管,驱出管内液体及气体,将宫颈导管顺子宫腔方向伸入宫颈管内,在荧光透视下徐徐注入碘油,观察其进入子宫流经输卵管的情况,此时数字X光机摄片1张,24 h后再摄片。若盆腔内有散在碘油时,表示输卵管通畅,如不通可由碘油的积聚来确定其阻塞部位。

2 结果

560例患者,术后双侧通畅358例(63.9%),一侧通畅96例(26.8%),通而不畅162例(28.9%),阻塞40例(7.1%)。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准备:①手术时间的选择:月经干净后3~7 d为宜,最佳时间4~6 d,在此期间禁止同房,如确定宫颈内口松弛症,应在排卵后施术。②造影剂的选择:常用40%碘化油造影剂,显影清晰,刺激性小。但残存油不易被吸收,可引起异物反应性肉芽肿;多量渗入静脉,可致油栓。用量为6~15 ml。③碘过敏试验:每次造影前必须做过敏试验,详细询问过敏史并做好急救准备,碘过敏试验阴性方能造影。④患者肠道准备:造影前排空大、小便,便秘者在造影前晚服蓖麻油20~30 ml,或在造影前2 h作清洁灌肠。⑤患者术前体温应低于37.5℃,备齐抢救物品,如氧气、药品等。

3.1.2 术前心理指导:由于生物、心理、社会等各个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患者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2]。不孕患者求子心切,又有来自社会、家庭传统观念等的影响,心理上有很大的压力,加上对造影术不是很了解,因而术前患者往往有不同的紧张情绪(焦虑/恐惧)等,这些心理将直接影响造影术的成败。针对这些情况,护士应全面分析患者的资料,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接诊前应清楚患者是原发不孕,还是继发不孕,针对不同的病情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指导;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一切从患者的健康需要出发,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接诊后,护士应做自我介绍,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安全性、使其心中有数,告诉患者手术不但可以用于检查、明确诊断,而且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碘油的机械灌注和消炎作用对轻度输卵管扭曲、黏膜肥厚均可以矫正或分离达到治疗的目的,部分患者经此检查治疗后可怀孕,使患者消除顾虑,主动配合检查;与患者交谈时态度应和蔼,语言亲切,鼓励患者将紧张原因吐露出来。由于护患关系的增强,患者也易于接受护士给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使心理护理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交谈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其隐私权。

3.2  术中心理疏导:患者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常因过度紧张影响手术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护士要正确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的需求。一个手势一个动作,简单的肢体语言也能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为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术中可指导患者采用暗示、转移等方法分散注意力。对高度紧张、恐惧的患者,应不断与其交流,嘱其保持深慢呼吸,主动放松全身肌肉,同时用语言鼓励,暗示手术很快就要结束,缩短其心理上不适的时间感;教会患者配合技巧,如插管至宫颈内口时轻微胀痛应放松肌肉、推注药物时下腹胀痛应缓慢深呼吸等;如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便意感时,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屈膝仰卧位或半坐卧位,头偏向一侧;有呕吐物及时清理,以防患者窒息,协助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遵医嘱用止痛药;密切观察患者术中情况,若发现造影剂进入异常通道,同时患者出现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紫绀等,应警惕发生油栓,立即停止操作,取头低脚高左侧卧位及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3.3  术后的健康指导:术后2 h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注意有无呼吸异常、紫绀、剧烈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表现及体征;陪伴患者入厕,保证安全;嘱患者24 h后来院摄片,观察术后效果以做诊断;术后禁盆浴及性生活2周;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按时复诊;术后1周内有少量阴道出血如无其他不适属正常现象,如出血量较多超过月经量或有其他不适应随时来院就诊;造影术后最好避孕3个月,以减少X线照射有可能产生的影响,但是临床上观察发现造影后当月怀孕的患者,并没有增加胎儿异常的危险。

4 小结

输卵管造影术操作简易、方便、安全、并发症少。但不孕妇女心境压抑,处于焦虑状态,人在焦虑状态下,通过下丘脑影响垂体前叶以及中枢神经介质的改变,引起子宫输卵管痉挛收缩,造成梗阻的假象[3]。而给患者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针对患者全身心的护理,既能促使患者有效地配合完成检查,又能使患者的生理、心理达到最佳的稳定状态,可减少因高度紧张而引起的子宫输卵管痉挛造成的假阳性,从而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

5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经济学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下一篇: 少儿音乐教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