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8 16:59:02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篇(1)

一、为什么要重视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快速的发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在于它具有较强的便利性和开放性,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取各类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人们借助互联网展开一系列活动的时候,个人信息和交易信息就会在网络中储存并传输,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取各类信息。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网络安全方面的隐患也逐渐显露出来,人们的信息安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犯。各种类型的病毒层出不穷,黑客袭击事件也十分常见。创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网络安全及信息安全成为当前人们工作、生活所面临的焦点问题。

二、网络安全当中信息安全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在网络安全所存在的问题中,与人们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影响最大的因素主要有两点:第一就是天灾或是人为操作导致的问题;第二就是系统自身的缺陷所导致的问题。人为原因主要指的是由于病毒入侵系统,使系统受损或瘫痪,个人或企业的信息遭到泄露从而导致难以预计的损失。除了人为因素之外,自然因素也会引发一定的问题,常见的有地震、洪水、雷击等自然灾害,它们的出现可能会给计算机系统或是网络系统带来破坏,当这些系统被破坏之后,会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操作,互联网无法正常运行,各类信息也会随着硬件设施的损坏而丢失,这些现象对信息的保存都是极其不利的。

三、网络安全当中信息安全的当前状况及特征

为了解信息安全当前的实际状况,就需要对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得到的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网民的数量占全球网民数量的4成左右,在亚洲网民当中也能占到5成,其中有1.6亿人会通过网络进行购物,且这个数字还将会持续增长。一方面,从我国近几年来的“双十一”、“双十二”等活动的影响程度来看,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工作中,人们会通过互联网来传递各种信息和文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上网寻找资料或者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互联网的存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此外,互联网的深度使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并随着应用的普及,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在逐步的加深,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病毒控制难度大

互联网中存在大量的网络病毒,这些网络病毒会给计算机系统以及网络带来严重的影响。数据显示,在全部的网络安全事件当中,有超过7成是由于计算机病毒导致的。计算机病毒有很多的类型,最常见的有木马、蠕虫等,网络病毒本质上就是一种经過特殊编码的程序,尽管目前存在各种杀毒软件,但是病毒具有易变性,不易被彻底的查杀。此外,病毒供给对象的转移性较强,所以对其防治的难度较大。黑客和不法分子会通过病毒来对账户或者网站进行破坏,并且从中获利。由于人们在互联网中展开的很多活动都需要账号,因此在我们登录账号或注册信息的过程中,信息被盗取的风险便急剧增加。而且随着病毒的发展升级,出现了许多复合病毒,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二)安全保护意识缺乏

很多单位也会通过互联网进行办公和数据处理,因此需要应用数据采集系统来对数据进行收集。随着网上办公规模的扩大,对于网络的需求也在逐步的增加。目前很多单位对于网络的应用逐步的深入,但对网络保护的措施却相对比较落后,这就给黑客和病毒的入侵提供了机会带。现在还有很多人对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认识不足,相关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主动防御意识不强,无法有效的应对突如其来的网络风险。

(三)黑客入侵网络

网络当中存在一定的漏洞,于是就会有黑客对网站进行非法的入侵。入侵之后,黑客会对当中的数据进行更改或是窃取,不仅使得网站的运作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故障,还可能使信息遭到泄露。

四、解决办法

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保护,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要进一步的提升杀毒软件的性能,有效的对病毒进行查杀;第二,要建立防火墙,避免黑客和病毒的入侵;第三,要对网站的安全性能进一步的加强;第四,要对网络进行全面的监控。第五,要加强相关方面的立法和治理。

作者简介:王照仁(2000-),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职称:高中,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专业:理科,研究方向:信息。 

参考文献: 

[1]李明柱.黑客攻击与安全防范技巧及实例[J],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7. 

[2]史达.网络安全[J],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聂元铭.网络信息安全技术[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篇(2)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0-0549-02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CHEN Li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Wenzhou City,Wenzhou 325000,China)

Abstract: Internet's openness and anonymity to the computer hackers, viruses and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use the network from the crime, serious threat to the security of information networks. How to put an end to crime network information has become a people bear the brunt of the problem.

Key words: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threat; firewall

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效率。从商业机构到个人都将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连网处理银行事务、发送电子邮件、购物、炒股和办公。这无疑给社会、企业乃至个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所有这一切都得益于互连网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特征。然而,正是这些特征也决定了互连网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安全隐患。网络安全所包含的范围很广:我们日常上网时碰到的邮件病毒,qq密码被盗,大一点的比如一个企业或政府的网站被黑,数据内容被篡改,更大的乃至一个国家的国防,军事信息泄漏,被截获。所有这些都属于网络安全所研究讨论的范畴。

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1) 网络安全威胁的类型

网络威胁是对网络安全缺陷的潜在利用,这些缺陷可能导致非授权访问、信息泄露、资源耗尽、资源被盗或者被破坏等。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可以来自很多方面,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网络安全威胁的种类有:窃听、假冒、重放、流量分析、数据完整性破坏、拒绝服务、资源的非授权使用等。

2) 网络安全机制应具有的功能

采取措施对网络信息加以保护,以使受到攻击的威胁减到最小是必须的。一个网络安全系统应有如下的功能:身份识别、存取权限控制、数字签名、保护数据完整性、审计追踪、密钥管理等。

2 网络信息安全常用技术

通常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方法有两大类:以“防火墙”技术为代表的被动防卫型和建立在数据加密、用户授权确认机制上的开放型网络安全保障技术。

2.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Firewall)安全保障技术主要是为了保护与互联网相连的企业内部网络或单独节点。它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并且透明度高,可以在不修改原有网络应用系统的情况下达到一定的安全要求。防火墙一方面通过检查、分析、过滤从内部网流出的IP包,尽可能地对外部网络屏蔽被保护网络或节点的信息、结构,另一方面对内屏蔽外部某些危险地址,实现对内部网络的保护。

实现防火墙的技术包括四大类:网络级防火墙(也叫包过滤型防火墙)、应用级网关、电路级网关和规则检查防火墙。

1) 网络级防火墙

一般是基于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应用或协议以及每个IP包的端口来作出通过与否的判断。一个路由器便是一个“传统”的网络级防火墙,大多数的路由器都能通过检查这些信息来决定是否将所收到的包转发,但它不能判断出一个IP包来自何方,去向何处。

先进的网络级防火墙可以判断这一点,它可以提供内部信息以说明所通过的连接状态和一些数据流的内容,把判断的信息同规则表进行比较,在规则表中定义了各种规则来表明是否同意或拒绝包的通过。包过滤防火墙检查每一条规则直至发现包中的信息与某规则相符。如果没有一条规则能符合,防火墙就会使用默认规则,一般情况下,默认规则就是要求防火墙丢弃该包。其次,通过定义基于TCP或UDP数据包的端口号,防火墙能够判断是否允许建立特定的连接,如Telnet、FTP连接。

2) 应用级网关

应用级网关能够检查进出的数据包,通过网关复制传递数据,防止在受信任服务器和客户机与不受信任的主机间直接建立联系。应用级网关能够理解应用层上的协议,能够做复杂一些的访问控制,并做精细的注册和稽核。但每一种协议需要相应的软件,使用时工作量大,效率不如网络级防火墙。

应用级网关有较好的访问控制,是目前最安全的防火墙技术,但实现困难,而且有的应用级网关缺乏“透明度”。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在受信任的网络上通过防火墙访问Internet时, 经常会发现存在延迟并且必须进行多次登录(Login)才能访问Internet或Intranet。

3) 电路级网关

电路级网关用来监控受信任的客户或服务器与不受信任的主机间的TCP握手信息,这样来决定该会话(Session)是否合法,电路级网关是在OSI模型中会话层上来过滤数据包,这样比包过滤防火墙要高二层。

实际上电路级网关并非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存在,它与其他的应用级网关结合在一起, 如TrustInformationSystems公司的GauntletInternetFirewall;DEC公司的AltaVistaFirewall等产品。另外,电路级网关还提供一个重要的安全功能:服务器(ProxyServer) ,服务器是个防火墙,在其上运行一个叫做“地址转移”的进程,来将所有你公司内部的IP地址映射到一个“安全”的IP地址,这个地址是由防火墙使用的。但是,作为电路级网关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因为该网关是在会话层工作的,它就无法检查应用层级的数据包。

4) 规则检查防火墙

该防火墙结合了包过滤防火墙、电路级网关和应用级网关的特点。它同包过滤防火墙一样, 规则检查防火墙能够在OSI网络层上通过IP地址和端口号,过滤进出的数据包。它也象电路级网关一样,能够检查SYN和ACK标记和序列数字是否逻辑有序。当然它也象应用级网关一样,可以在OSI应用层上检查数据包的内容,查看这些内容是否能符合公司网络的安全规则。

2.2 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

与防火墙相比,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比较灵活,更加适用于开放的网络。用户授权访问控制主要用于对静态信息的保护,需要系统级别的支持,一般在操作系统中实现。

数据加密主要用于对动态信息的保护。对动态数据的攻击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对于主动攻击,虽无法避免,但却可以有效地检测;而对于被动攻击,虽无法检测,但却可以避免,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数据加密。数据加密实质上是对以符号为基础的数据进行移位和置换的变换算法,这种变换是受“密钥”控制的。在传统的加密算法中,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相同的,或者可以由其中一个推知另一个,称为“对称密钥算法”。这样的密钥必须秘密保管,只能为授权用户所知,授权用户既可以用该密钥加密信急,也可以用该密钥解密信息,DES是对称加密算法中最具代表性的算法。如果加密/解密过程各有不相干的密钥,构成加密/解密的密钥对,则称这种加密算法为“非对称加密算法”或称为“公钥加密算法”,相应的加密/解密密钥分别称为“公钥”和“私钥”。在公钥加密算法中,公钥是公开的,任何人可以用公钥加密信息,再将密文发送给私钥拥有者。私钥是保密的,用于解密其接收的公钥加密过的信息。典型的公钥加密算法如RSA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加密算法。

2.3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是从多种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系统中收集信息,再通过这此信息分析入侵特征的网络安全系统。IDS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它能使在入侵攻击对系统发生危害前,检测到入侵攻击,并利用报警与防护系统驱逐入侵攻击。在入侵攻击过程中,能减少入侵攻击所造成的损失;在被入侵攻击后,收集入侵攻击的相关信息,作为防范系统的知识,添加入策略集中,增强系统的防范能力,避免系统再次受到同类型的入侵。入侵检测的作用包括威慑、检测、响应、损失情况评估、攻击预测和支持。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

2.4 防病毒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在病毒防范中普遍使用的防病毒软件,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网络防病毒软件和单机防病毒软件两大类。单机防病毒软件一般安装在单台PC上,即对本地和本地工作站连接的远程资源采用分析扫描的方式检测、清除病毒。网络防病毒软件则主要注重网络防病毒,一旦病毒入侵网络或者从网络向其它资源传染,网络防病毒软件会立刻检测到并加以删除。

2.5 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网络管理人员与使用人员的共同努力,运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工具和技术,尽一切可能去控制、减小一切非法的行为,尽可能地把不安全的因素降到最低。同时,要不断地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规范化管理力度,大力加强安全技术建设,强化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网络内使用的IP地址作为一种资源以前一直为某些管理人员所忽略,为了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应该对本网内的IP地址资源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对于盗用IP资源的用户必须依据管理制度严肃处理。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使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可靠得到保障,从而使广大网络用户的利益得到保障。

3 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前景的展望

随着网络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大。一方面,对网络的攻击方式层出不穷,攻击方式的增加意味着对网络威胁的增大;随着硬件技术和并行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网络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使人们对网络依赖的程度增大,对网络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和混乱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这些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网络信息安全学科的地位越显得重要,网络信息安全必然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月波.网络信息安全[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篇(3)

关键词:网络 安全 防范 论文摘要:同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产物,在国防电信,银行,广播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其安全性是不可忽视的,网络安全主要是由于TcP/IP协议的脆弱。网络结构的不安全.易被窃听和缺乏安全意识等原因造成的,网络入侵者主要通过破译口令,IP欺骗和DNS欺骗等途径攻击网络。防范措施主要通过防火墙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来完成。 1近年来网络威胁发展趋势 由于黑客发动攻击的目的和组织化的转变,近年发生大规模的网络安全事件的可能性比较小,以僵尸网络、间谍软件、身份窃取为代表的恶意代码,以及网络仿冒网址嫁接/劫持类安全事件将会继续增加,对新流行的网络应用的安全事件将会发生,这些问题将导致事件数量整体仍呈上升趋势,同时也提醒网络安全管理员尽可能的保护好企业的内部数据。 常见的危害安全有:外部攻击;内部威胁;网络儒虫;垃圾邮件;W EB服务器;僵死网络l网络钓鱼;ARP欺骗。薄弱的信息安全意识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或严重的法律后果。网络飞速的发展,网络安全往往很容易忽视。但是带来网络安全的原因有很多。 2网络安全概述 2.1网络安全的定义 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从社会教育和意识形态角度来讲,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会对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的发展造成阻碍,必须对其进行控制。总之,几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 2.2行系统安全 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 它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系统的崩溃和损坏而对系统存贮、处理和传输的信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由于电磁泄漏,产生信息泄露,干扰他人,受他人干扰。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踪,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 2.3网络中的安全缺陷及产生的原因 (1)TCP/IP的脆弱性。因特网的基石是TCP/IP协议。该协议对于网络的安全性考虑得并不多,并且由于TCP/IP协议是公布于众的,如果人们对TCP/IP~E熟悉,就可以利用它的安全缺陷来实施网络攻击。 (2)络结构的不安全性。因特网是一种网间网技术。它是由无数个局域网所连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3)易被窃听。由于因特网上大多数数据流都没有加密,因此人们利用网上免费提供的工具就很容易对网上的电子邮件、口令和传输的文件进行窃听。 (4)缺乏安全意识。虽然网络中设置了许多安全保护屏障,但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意识,从而使这些保护措施形同虚设。如人们为了避开防火墙服务器的额外认证,进行直接的PPP连接从而避开了防火墙的保护。 3网络攻击和入侵的主要途径 网络入侵是指网络攻击者通过非法的手段(如破译口令、电子欺骗等)获得非法的权限,并通过使用这些非法的权限使网络攻击者能对被攻击的主机进行非授权的操作。网络入侵的主要途径有:破译口令、IP欺骗和DNS欺骗。口令是计算机系统抵御人侵者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口令入侵是指使用某些合法用户的帐号和口令登录到目的主机,然后再实施攻击活动。 4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4.1防火墙技术 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特殊网络互联设备。 防火墙系统是由两个基本部件包过滤路由器(PacketFilteringR0uter)、应用层网关(Application Gateway)构成的,防火墙处于5层网络安全体系中的最底层,作为内部网络与外部公共网络之间的第一道屏障,防火墙是最先受到人们重视的网络安全产品之一。另外还有多种防火墙产品正朝着数据安全与用户认证、防止病毒与黑客侵入等方向发展。 4.2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最基本的网络安全技术,被誉为信息安全的核心,最初主要用于保证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加密技术通常分为两大类:“对称式”和“非对称式”。对称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通常称之为“SessionKey”这种加密技术目前被广泛采用,如美国政府所采用的DES]JIJ密标准就是-一种典型的“对称式”加密法,它的Session Key长度为56Bits。而非对称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所使用的不是同一个密钥,通常有两个密钥,称为“公钥”和“私钥”,它们两个必需配对使用,否则不能打开加密文件。 4.3身份的验证 身份的验证指使用网络资源时需要提交一一定的信息,表示申请者具备的身份。验证有很多种方式,人们最熟悉的就是用户名加密码的方式了,虽然在实践中,密码方式并不是一种非常安全的身份验证方式。 4.4授权 授权和身份验证不同,身份验证控制能否访问网络。而授权则是控制能够访问那些资源和可以如何访问这些资源。授权包括两种,一种是行为的授权。另外一种是范围的授权。 4.5审核 通过审核,网络管理员可以了解攻击着的主攻方向,了解所不知道的网络薄弱环节,攻击者通常是从网络的薄弱环节攻入的。 4.6公共密匙加密和数字签名 在数据加密中,密匙非常重要,但加密解密的双方又需要同样的密匙,密匙就需要采用某种传送方式,这样密匙就变成了网络安全的主要攻击目标。 4.7数据包过滤 比身份验证和授权更进一步,数据包过滤能够接受或拒绝特定特点的数据包,能够防止非授权的使用、破坏网络资源、禁止、拒绝服务攻击。 5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人们称它为信息高速公路。网络信息交流现已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信息安全却得不到相应的重视。本文就网络信息的发展,组成,与安全问题的危害及防范做一个简单的概述。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篇(4)

1.1计算机系统受到病毒感染的情况较为严重

自从1986年第一个病毒开始入侵我国的计算机系统之后,计算机病毒在网络当中就开始迅速传播开来,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经济的损失,当前阶段在网络当中各种计算机病毒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也异常活跃,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当中,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许多针对智能手机的病毒也不断开始出现,由于现代社会当中,手机支付等业务在人群当中的使用量相对较为广泛,手机当中不仅包含了多种个人信息,同时还包含了许多资金信息,如果这些信息遭到泄露则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手机的使用人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2网络当中充满了各种有害信息

当前阶段在我国的网络当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有害信息,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色情信息以及垃圾邮件,垃圾邮件虽然诞生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垃圾邮件自从诞生以来在网络当中就不断滋生,不仅为人们的上网体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许多垃圾邮件当中都包含了计算机病毒,如果用户不小心打开的话就有可能被病毒入侵。

1.3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的现象不断增多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明显增多,在最近几年当中各种网络诈骗案件不断出现,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发案率更是

呈直线上升趋势,每年都以30%的速度递增,据统计,2001年立案侦查的计算机违法犯罪案件仅为百余起,而到2010年已上升到10000起,其中95%以上的案件牵涉网络,而且犯罪类型和手段日益多样化。

2我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的解决策略研究

2.1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网络的监管

当前阶段我国已经逐渐开始加大对网络的监管力度,但是在这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进行改善。首先,从立法方面来说,政府部门需要加大网络信息安全立法的进程,同时对现阶段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进行必要的完善,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现阶段的法律法规当中对于许多问题并没有给予高度的关注,因此,现行的关于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当中还存在着许多的漏洞,基于此种情况,立法部门必须要对其中的漏洞进行及时查漏补缺。此外,政府部门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现阶段虽然有相关机构对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进行监管,但是监管机制存在着较大的不合理性,监管漏洞与重复监管的现象频繁存在,这就使得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的稳定受到了严重的困扰。基于此种情况,政府部门需要重新组建一个专门对网络信息安全进行监管的机构。

2.2加大安全信息技术的研发运用

网络信息安全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技术问题,如果能够加大对安全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我国目前的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能力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基于此种情况现阶段首先需要加大度安全技术的研发力度,创新信息安全监管技术,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同时还需要将各种安全技术在社会当中不断推广,如防火墙、系统后门技术等。

2.3加强培训,提高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

人作为主体是网络发展的基本动力和信息安全的最终防线,因此网络的安全机制要面向用户,应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信息网络安全宣传和培训,启发人民群众的安全觉悟,增强用户安全防范意识。特别是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领导干部应将网络安全意识与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保密意识联系起来,把单位的网络安全纳入一个人人有责、层层负责的安全管理体制中。只有人们的信息安全素质提高了,我国信息网络的安全才有保障。

3结语

当前阶段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研究了当前阶段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中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对现阶段我国的网络信息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樊国根.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体系层次结构与联动思路漫谈[J].网络安全技术与應用,2014(3).

[2]崔光耀,李雪.峰岭之见,责任所系——部分老专家们漫谈信息安全问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8(3).

[3]夏丽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基本措施[J].福建电脑,2008(1).

[4]张爱华.试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与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6(9).

[5]范彩霞.网络是一种必须——漫谈国内网络信息安全市场[J].计算机与网络,2002(7).

[6]汤啸天.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对策[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篇(5)

中图分类号:TN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互联网与生俱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分散性特征使人类所憧憬的信息共享、开放、灵活和快速等需求得到满足。网络环境为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信息服务创造了理想空间,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然而,正是由于互联网的上述特性,产生了许多安全问题:

1.信息泄漏、信息污染、信息不易受控。

2.在网络环境中,一些组织或个人出于某种特殊目的,进行信息泄密、信息破坏、信息侵权和意识形态的信息渗透,甚至通过网络进行政治颠覆等活动,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威胁。

3.随着社会重要基础设施的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命脉”和核心控制系统有可能面临恶意攻击而导致损坏和瘫痪,包括国防通信设施、动力控制网、金融系统和政府网站等。

从上述问题不难看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签发《保护信息系统国家计划》的总统咨文中陈述道:“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信息革命以及电脑进入了社会的每一领域,这一现象改变了国家的经济运行和安全运作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然而,这种美好的新时代也带有它自身的风险。过去敌对力量和恐怖主义分子毫无例外地使用炸弹和子弹,现在他们可以把手提电脑变成有效武器,造成非常巨大的危害。如果人们想要继续享受信息时代的种种好处,继续使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得到保障,就必须保护计算机控制系统,使它们免受攻击。”同时,在各领域的计算机犯罪和网络侵权方面,无论是数量、手段,还是性质、规模,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据有关方面统计,在国际刑法界列举的现代社会新型犯罪排行榜上,计算机犯罪已名列榜首;全球平均每20s就发生1次网上入侵事件。

同样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主要标志是:

1.计算机系统遭受病毒感染和破坏的情况相当严重。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副主任张健介绍,从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日常监测结果看来,计算机病毒呈现出异常活跃的态势。

2.电脑黑客活动已形成重要威胁。网络信息系统具有致命的脆弱性、易受攻击性和开放性,从国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95%与互联网相联的网络管理中心都遭受过境内外黑客的攻击或侵入,其中银行、金融和证券机构是黑客攻击的重点。

3.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网络安全的挑战。面对信息安全的严峻形势,我国的网络安全系统在预测、反应、防范和恢复能力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既然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已经关系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的问题,所以此问题必须解决,实现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过程是复杂的。这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整个过程的有效性,才能保证安全控制措施有效地发挥其效能,从而确保实现预期的安全目标。因此,建立组织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网络安全的核心。我们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构建网络的安全体系结构,把组织和部门的所有安全措施和过程通过管理的手段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安全体系结构由许多静态的安全控制措施和动态的安全分析过程组成。

1.安全需求分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明了自己的安全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构建适合于自己的安全体系结构,从而有效地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篇(6)

二、网络时代美国信息安全战略之发展

信息安全在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中开始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是在克林顿执政时期。克林顿政府以综合发展和综合治理相结合的理念为基础,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有机融合起来,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一方面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相关领域的研发;另一方面一步步构建信息安全领域的国家战略。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国外失去了最大的政治军事战略竞争对手,国内则面临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同时还要应付来自于欧洲和日本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此时上台的克林顿政府为应对这些新的挑战,提出国家安全战略三要点:以军事能力维护美国安全;重振美国经济;在国外推行“民主”。其中,“经济安全”是核心。克林顿政府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对军事力量进行了结构性调整,继续加大研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尖端武器的力度,提高军事人员的素质。与此同时,开始着手信息安全领域的相关部署。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兴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即“信息高速公路构想”,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同时加快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金融和股票市场的繁荣,使美国经济出现了有史以来不间断增长时间最长的时期。到了90年代后期,构建网络空间安全即为保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思想被正式采纳,成为美国政府政策,信息安全的概念随之产生,然后纳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体系。由此,网络时代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框架下的信息安全政策就产生了。1998年5月,克林顿颁布第63号总统令———《克林顿政府对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的政策》,首次提出了“信息安全”的概念和意义。该文件开宗明义“: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这两种力量相互促进相互依赖,但是也越来越依赖某些关键设施和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在2000年12月克林顿签署的《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文件中,“信息安全”被囊括了进来。这标志着新的历史背景下,信息安全正式成为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关系上,克林顿政府坚持一切以实现国家安全战略要点为根本的政策。而在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实现经济安全战略目标方面,克林顿对外政策的第一大特点,是把计算机网络作为对外贸易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在因特网上的商业活动占得先机。1997年,通过因特网上进行的76亿美元商品交易中,美国就占了9/10;美国企业占了全世界网址的70%,占网上总收入的93%。正是基于对全球互联网贸易巨大潜力的认识,1997年7月,克林顿政府公布了网络贸易战略报告《全球网络贸易框架》,强烈要求宣布互联网络为全球自由贸易区,发展技术并制订行为准则。美国政府的目标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自身优势,把它研制的互联网技术标准和制定的内部行为准则推广到全世界,把美国的标准作为全球的标准固定下来,从而在全球虚拟空间贸易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可见,在对外关系方面,发展全球网络贸易并主导国际规则的制定,已成为美国政府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外交事务方面,克林顿政府的政策之显著特点是推行新霸权主义,大打“人权牌”,以图将美国的人权观和价值观推向全世界,这是克林顿政府安全战略对外部分的核心之一。其中,通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美国精英治理价值观推广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在世界上推行美国的国际规则,克林顿很注意使用“软”的一手。他上台伊始即把在国外推动民主和人权作为其外交政策的第三支柱。他提出的冷战后美国对外关系新战略的内容之一便是“帮助”社会主义国家“扩大民主和市场经济”,极力通过外交手段继续在国际社会中推广美国的价值观。克林顿政府为美国留下的最大一笔外交“遗产”,当属以“新干涉主义”“克林顿主义”等著名的一套“软”“硬”并重的“理论”。克林顿抛出的这套“人权高于”的“理论”,便是美国选择的修改现行国际规则的突破口。而全球推广互联网技术,能相对低成本、高效率地帮助美国政府突破他国境外信息准入屏障,将自己的观念即时传播至当地民众,对舆论造成影响。小布什2001年上台后不久就爆发了“9•11”恐怖袭击。在反恐战争的背景下,为保障美国国家信息安全,防止出现极端事件,美国政府进一步提高了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战略思想从防御为主转为攻防结合。2003年2月,美国公布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报告,提出建立美国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响应系统,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此系统可谓是一个国家—民间,公共—私人合作机制。奥巴马2009年上台后,从军事安全角度,进一步强调网络空间战略的进攻能力和威慑性。同时,奥巴马政府将互联网信息安全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突破国家的便捷途径,对外推进国家利益以及推广自身认可的价值观。同年5月,奥巴马总统批准公布了国家网络安全评估报告:《网络空间政策评估———保障可信和强健的信息和通信基础设施》,指出“美国的经济和安全利益都是以信息系统为基础,……,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各方竞争的利益,制定出一个全面设想和计划,以解决美国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6月,美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战司令部。2010年,白宫发表了《2010国家安全战略》,保证将信息安全作为国家安全工作的重点。与克林顿时期相比,奥巴马时期网络安全战略的特点是,网络外溢效应凸显,虚拟空间的传播突破了传统的国界线,同时也影响到了作为最初主导构建网络内外空间的美国政府所要处理的内外问题。

三、信息安全在美国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美国“国家安全”的核心目标是主动避免自身关键利益受到伤害,在内外环境中,争取最大程度的主导权。作为国家安全总体战略的一个部分,美国的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也即为此目标服务。在当代,信息技术与国家安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信息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后,在美国的对外政策中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安全在美国的世界秩序构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乔治•里卡斯对美国的世界秩序作了贴切的描述:“首先是尽可能扩大和巩固生存空间,建立并巩固一种更为广泛的秩序,这种秩序在美国力量强大时是它自我表演的舞台;在遇到失败或力量相对衰落时是支持和复兴的力量;即使美国最终衰败时,也会“成为被人们铭记和仿效的楷模”。在网络时代,美国政治精英们相信“信息就是权力”。美国政府推行的信息安全战略是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服务的有力工具。美国对外安全战略总的要求是,防止敌对和不友好势力对美国利益的损害,美国的中心目标是建立一个以它为主导的世界秩序,信息安全无疑成为成本低、效果显,影响既广泛又深远的政策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国内外政策相互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和国会动辄以“国家安全”对美国的内外政策加以诠释。“世界秩序”则日益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掩盖下“霸权有理”的代名词,它涵盖了美国由企图主宰世界到试图主导世界的策略上的转变过程。而信息安全则成为美国国家安全中日益重要的内容。 国际规则是规制世界秩序的大法。美国对其信息主导地位的维护对全球信息安全规则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使其易于接受,美国对其信息安全战略(政策)重新进行了诠释,突出并强调该战略中的“国际性”,极力诠释其战略目标及实现手段和规则制定之“道德性”,意图在于通过“道德性”来掩盖美国争取国际网络空间规则制定主导权以及相关利益的真实目的,通过“国际性”来印证其“道德性”。美国在实现手段和规则方面精心设计,力图使其显得在最大程度上符合全球化和人类安全问题的时代潮流。2011年美国政府出台的第一份《网络空间国际战略》,首次明确将互联网自由纳入维护网络安全政策体系之内,“将此项努力与二战后建立经济和军事安全的全球框架相提并论”。从这份《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文件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21世纪快速发展与全球普及,已经对国际秩序造成了深远影响,美国作为国际社会霸主,意识到自己必须通过强调自身国家安全战略的“国际性”与“道德性”来重新构建其世界影响力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对于提高美国的综合国力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力是一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基本参考标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美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产生了深刻影响。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越来越重视“软”力量的作用。其外交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综合使用或交替使用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形态手段。约瑟夫•奈认为,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的冲突将让位于更危险的各种文明之间的冲突,属于不同文化范围的各个民族的文明之间的冲突正是为了扩大自己的支配权;他还认为,在当今时代“,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基欧汉和奈在论述信息与权力的关系时指出:“信息和美国大众文化的传播增进了美国观念和价值观在全球的认知和开放”;“在21世纪,广义的信息能力可能会成为最关键的权力资源”,“信息革命的最终影响是,改变政治进程,在软、硬权力的关系中,软权力比过去更为重要。”网络外交的出现,使软实力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开始向利用综合力量进行调控。克林顿上台后更加重视“软”力量,把美国式的民主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作为普遍原理在全世界推广。他在20世纪末向国会提交的《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强调,美国必须致力于外交“,为防止冲突、促进民主、开放市场”等方面花的每一美元都肯定会在安全上得到回报。奥巴马总统则更加主动地出击,把《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称为“美国第一次针对网络空间制定全盘计划”。不难看出,美国政府是要将信息技术优势充分为己所用,营造有利于自身稳定与发展的外部环境,通过危机管理、推广民主和市场开放来塑造信息化时代的全球价值观,增强自身国际影响力,进而巩固和提高国家实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外交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自上世纪末,美国产业结构就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期以来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的钢铁、石油、化工等产业的地位逐渐下降,以半导体、微电子、计算机、软件业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早在20世纪90年代,微软、英特尔公司就已取代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当年的地位,成为美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至今,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伴随着这种变化,一批新的权势人物也涌现出来,对美国的对外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批新的权势人物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将逐渐在美国的政治权力架构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有能力通过参与或资助竞选、游说国会、制造和影响舆论等方式影响美国内政外交的酝酿和制定。鉴于信息技术产业如今在美国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美国政府制定对外政策(尤其是经贸政策和知识产权问题)时势必要考虑这一产业集团代表的利益与要求。

四、信息安全:美国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的“双刃剑”

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的提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其“双刃剑”的角色也不可否认。对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其国家安全和外交活动的影响更是双重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安全遇到的威胁日益严重。计算机病毒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传播,对网络信息系统进行攻击和破坏,对外交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黑客攻击是另一种破坏程序,可给外交人员及国家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国家和地区的安全。近些年来,不单是美国,世界其他主要国家也将信息安全列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威胁。如,俄罗斯在2000年9月把国家信息化建设作为其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政府2010年10月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将网络战列为英国今后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网络已经直接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运转,控制着世界信息流动和国际经济命脉如何切实维护网络安全,各国尚无万全之策,美国也不例外。对西方价值观,特别是人权观的影响愈发明显。批判理论家罗伯特•考克斯指出,社会结构是主体间互动的结果,是社会建构而成的。人类安全和人权问题越来越受重视。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美国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去“规范”全世界,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且占有越来越突出的位置。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把“捍卫西方价值观”推到外交和国家安全的前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西方一个重要政治理论“第三条道路”宣称的对外政策的两大实质,一是向全世界推广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价值观,二是推行“人权高于”“人权无国界”“有限”“过时论”等观念。美国在“互联网打上了美国价值观的烙印”。但美国自身也是精英治理与个人自由之间矛盾着的混合体,一边是现实,一边是信仰及理想。“美国价值观”在对外政策(人权问题、个人自由、道德观)方面定调太高,看上去很美,但真正落实起来,困难很多。如屡屡发生的美国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国内,特别是对别国机构和重要人物的窃听丑闻,最有名的是斯诺登揭秘案例,就大大削弱了美国的“道德”影响力。正在逐渐削弱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权地位。1999年,约瑟夫•奈在《信息革命与国际安全》一书中,把信息技术革命视为21世纪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主导地位、发挥更大作用的一种重要“软力量”。美国凭借其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方面的优势谋求全球信息化主导权,以获取“信息霸权”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其21世纪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影响力,强化其“全球霸权”地位。迄今为止,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领域仍占有很大优势,确立并保持着“信息霸权”。他们深信自身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观念具有优越性和普世价值,同时对政治体制和价值观不同的国家心存偏见,在不完全了解这些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具体历史和现实国情的情况下,干涉别国内政,制造民族间、国家间和不同宗教间的矛盾,招致了越来越多的不满、嫉恨,为自己催生、培育了越来越多的对立面。一些宗教团体、政治党派、极端组织等也通过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传播不利于、甚至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各种主张。从国家层面来看,全球网络信息空间主要的行为体仍是各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信息安全规范仍然缺位的情况下,各国均设法扩大本国网络空间安全边界来保障国家安全,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合作与博弈并存。美国对此情况显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仍无法摆脱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判断,白宫在2011年5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构建一个繁荣、安全和开放的网络世界》,被解读为既是“合作的邀请”又是“对抗的宣言”。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着互联网治理的话语权,从标榜互联网“开放、共享、无国界”到借“网络自由”等抨击其他国家的网络安全治理。这些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其他国家或机构层级的抵制乃至对立。总的来看,美国在信息领域正经历从“霸权”到“王权”的转变过程。对国际关系概念和公共外交带来挑战。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空间技术的应用,传统的“国家“”领空”和“领土”等概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利用高科技手段制造和传播旨在削弱、颠覆他国政权的信息、刺探情报或进行洗钱等活动,给国家安全增添了新的防范问题。1965年“公共外交”概念被首次提出并得到运用,该外交策略试图通过现代信息通讯等手段影响其他国家的公众,以帮助外交政策的形成与推行。美国是“公共外交”的有力践行者,白宫大力开展思想文化传播,实施外交战略,在网络信息空间构建“公共外交”的实践场域。但通过互联网频频披露的美国政府之种种劣行,无疑也会损害美国的形象,侵蚀美国透过外交展现的“软”实力和“巧”力量。此外,信息安全“双刃剑”还体现在这些方面:(1)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美国的国家安全正遭受着越来越大的非传统威胁,对传统国家政治治理模式造成了挑战。(2)政府权威受到进一步挑战,个人、企业、非政府组织、、社会运动等都成为影响国际政治的重要变量,削弱了美国及许多国家政府对本国事务的控制能力;国家外交政策的合法性在网络上受到更多质疑的同时,政府对网络舆情的管理更加困难,对外交议程的控制力也会相应减少,如美国国防部因无法合理解释关塔那摩监狱的虐囚事件而在网上广受诟病。(3)面临更多的国内外问题。美国虽在建立其国际安全体系方面“成就”显著,但用于“国家安全”上的开支增加迅猛,这固然刺激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背负着过多的支出;它既可提高国家的安全系数,同时也增加了易受攻击的“软肋”。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篇(7)

一、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调研

 

(一)培训调查内容

 

根据地区差异,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省份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涉及16个省(市)、自治区,既包括经济发达的省份和直辖市,比如山东、广东、浙江和天津;也包括经济处于中等的内陆省份,比如山西、四川、河南、安徽、湖北、湖南、辽宁等省份;还包括经济相对低的西、北部省份,比如云南、甘肃、贵州、青海等省份。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监狱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管理、监狱网络建设中最关心的网络安全问题、监狱网络采用的安全措施、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的软硬件配置、监狱干警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监狱干警对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内容要求、监狱每年在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方面的预算、培训采取的方式、组织培训的机构、目前培训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二)培训调查结果

 

1.监狱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管理。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和相关监狱一线干警人员的座谈,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调查情况如下:大部分监狱制定了监狱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定了安全组织和责任人,并使用了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干警最关心的网络安全问题是数据安全、防病毒安全、存储安全管理,而对安全认证关心最少;大部分监狱都采用物理隔离来保证监狱外网及内网中的信息安全,但各监狱部署入侵检测(IDS)和使用数据传输安全相对较少;监狱信息化建设中采用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是加密和防病毒软件,而电子签名的应用相对较少。

 

2.监狱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软硬件配置。目前监狱网络与信息安全人员的规模较小,59%以上的监狱都是在5人以下,但是监狱网络中的计算机数量最多比例的是100-500台,平均下来可能要一个干警管理100台左右的计算机。这个工作量还是非常大的,因此监狱非常有必要扩大专业人才队伍,保障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从监狱在网络安全设备上的投入可以看出监狱每年投入在10万以上的比例最高,也说明了大部分监狱已经认识到了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3.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现状。监狱干警普遍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需求强烈,而这其中,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容灾备份与数据恢复尤为重要。监狱培训费用每年在3000元以上占样本空间的86%以上。监狱干警更希望在监狱内部进行培训,培训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培训中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目前由公司或专业培训机构及高校举办的培训占据了70%,由此可以说明这些是目前主要培训组织。需要注意的是仍然有34%的人没有参加过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说明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培训还可进一步深入挖掘。已参加的培训,主要还是侧重管理、理论、政策、产品介绍,而真正用于网络与信息安全实践技能的培训还很少。同时,系统化、层次化的培训也非常少,培训中涉及到的这两方面的问题正是我们课题组主要研究的问题。

 

二、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数字化培训体系的构建

 

(—)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目标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教育机构和专业公司研究开发了一系列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培训体系[M],国际上主要包括BS7799、IS027000、CISSP、CISA、CIW、SANSGIAC等,国内主要有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实施的CISP、公安部等结构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启明星辰的VCSE等。这些培训大都注重理论,而实践不强,并且培训费用很高。培训后,把培训的内容转换为工作实践,还需要花很长时间。因此,研究基于职业导向的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需求,制定一套适合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的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体系变得尤为重要而紧迫。

 

根据《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通常监狱干警应具有较强的信息安全意识,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理论,能熟练运用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能够独立解决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为此,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干警应通过有规划的培训和学习,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实践动手能力、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为此,本文制定了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目标,主要涵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信息安全素养。

 

(二)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教学内容体系

 

通过对网络工程和信息安全专业教学目标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结合司法部制定的《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规划》、警察素质和其职业能力特点,以监狱信息安全干警的职业为导向,研究监狱干警在监狱信息化工作中的目标分工,制定各个工作环节所要达到的要求和应具备的职业技能,从而构建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教学内容体系。考虑到不同监狱信息化水平不一,监狱干警信息安全水平能力不一,因此本教学内容体系采取抽取式、模块化、层次化教学内容设计[5]8,各教学模块用Ml到M13表示,分别对应信息安全概念和法规、操作系统安全(Windows和Linux)、网络管理与组网、应用服务器安全、数据安全、恶意代码防范与处置、防火墙(Firewall)、入侵检测系统(IDS)、网络与信息安全渗透测试、密码学、信息安全审计、数据恢复与容灾备份。其中M1是基础模块,是后续模块的先导,M2到M13属于独立的教学模块,教学模块顺序和内容可由培训教师自行选定。根据信息化要求,将M1-M3模块定为初级水平;将M4-M7模块定为中级水平;将M8-M13模块定为高级水平。一般而言,只有初级通过了才可以参加中级的培训和考核,只有中级通过了才可以参加高级的培训和考核。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二者融合贯通,因此在具体教学时,在课时安排上要有针对性。

 

(三)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

 

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体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二者融会贯通。因此考核方式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理论知识考试为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40%,实践技能考试占总成绩的60%。考虑到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数字培训体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理论考试一般通过在网络上部署考试服务器,建立考试题库,进行随机生成在线试卷,保证参加考试时,每一个学员考试试题的唯一性和相对稳定性,提高考试的权威性。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培训学员对信息安全行业部门的权威认证是比较认可的,因此可以和相关行业部门建立合作,将他们的考核内容纳入到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数字培训体系的考核评价中,建立独立的考核模块,作为一个可选评价。

 

由于网络与信息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所以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气囊理论知识,同时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实践要求的比重要大于理论知识,同时对不同岗位、不同知识技能设定不同的考核权重,以此来进行考核与评定。

 

<p style="text-align:center"    

(四)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数字化培训体系的构建

 

建设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与交流网络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6]。为此,重点需要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第一,通过该平台可以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课程通知,监狱干警可随时查询,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关的培训课程。第二,通过该平台,监狱干警可在培训结束后,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向培训老师请教,或者向同行业其他监狱干警请教,避免培训后仍然不能和工作相结合的问题。通过该平台加强全国各监狱干警之间的信息化交流,从而缩减各基层监狱之间已造成的数字鸿沟,为监狱信息化的建设与信息安全保障提供支持,提高技术人员水平,避免一些重复建设、促进信息化建设。第三,通过对监狱干警提问的内容进行整理,可以拓展培训中的实训内容,提高培训的效果。第四,通过在该网络平台上提供相关培训资料,实现了个性化培训和个性化服务[7],突破了以往固有的条件限制。这样,任何干警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学习任意课程、任意章节,为监狱干警进行主动学习提供一个平台,实现了和短期培训互补。第五,通过吸引更多的IT公司为监狱信息化建设及其信息安全提供服务,该平台也将为上级领导及时了解最新的监狱信息化动态提供服务。

 

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数字化培训体系模型见图1所示。它以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与交流网络平台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将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目标、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教学内容、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教学组织与安排、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考核与评估互相衔接,建立起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数字化培训体系的一个维度。它按照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本身岗位的需要设定了M1-M13模块,构成了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数字化培训体系的第二个维度。对从事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干警的水平进行岗位绩效考核与评估,可依据他们所具有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评定,设定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然后再针对上述岗位设定需要满足的技术和管理层次。这,构成了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数字化培训体系的第三个维度。

 

图1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数字化培训体系模型

 

通过建立开放性、数字化、应用性、行业性、抽取式、模块化、职业性的监狱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数字化培训体系,构建了培训体系的长效机制,从而实现以学员为中心,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情境与工作环境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培训教师与行业管理一体化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培训。这,为监狱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网络与信息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爱英.2007年5月29日在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新华日报,2007-05-30,(1).

 

[2]思源新创信息安全资讯公司.国外信息安全培训及认证现状和发展(上)[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4(11):12-14.

 

[3]思源新创信息安全资讯公司.国外信息安全培训及认证现状和发展(下)[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4(12):12-13.

 

[4]刘小平,宋建伟.国内信息安全培训发展浅析[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0(10):74-77.

 

[5]贾铁军,常艳,等.网络安全实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篇(8)

1 引言

信息技术当前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随着电力系统的逐步市场化,建立庞大的数据调度网和综合信息网络服务于电网管理成为了必然要求。虽然信息技术有着多种优势,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安全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威胁电力生产、传输与运营的各个领域,所以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机制服务于电网运营成为了关键。

2 网络与信息安全影响分析

电力系统因自身的特殊性质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十分复杂,所涵盖的信息源十分庞大,因此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应用软件需求都较高,致使风险漏洞隐患较多。网络与信息安全对电力系统的最大影响来自于安全方面,安全措施不到位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比如病毒的传播、木马恶意入侵、网页破坏和代码控制隐患等,带来诸多弊端。

计算机本身防御能力较差,作为通信设备其存在着严重潜在恶意入侵可能性,这对于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而言都十分不利,尤其是现在系统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保密数据,一旦发生恶意入侵现象,可能会造成信息丢失、盗窃或者破坏等,威胁电网运营管理。

网络和信息安全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来自于网络病毒的安全威胁,不仅对软硬件造成破坏,甚至还通过自我复制导致系统崩溃,引发危机连锁反应。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得电力系统内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可能流入到网络世界,不少违法分子通过故意编写恶意程度木马植入浏览器漏洞形成网页病毒,轻者造成崩溃严重者导致格式化,致使信息丢失或者被盗窃。

对于电力部门而言,其办公所使用的众多系统和服务器,商业性质较为突出,源代码不公开意味着自身不能对软件源代码进行独立控制,无形中就给自身的信息安全带来了众多隐患。电力系统作为自成一系的系统,一般只有内部员工使用或者访问,在权限管理不严格的情况下有时会因为操作失误、缺乏保密意识等因素带来网络安全威胁,针对内部管理和访问情况,做好授权等级授予工作,将是保护网络内部信息安全的硬性举措。

3 网络信息安全机制建设探讨

对当前电力企业网络安全建设而言,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机制建设不完善,已经成为了信息安全的最大问题。面对这些安全隐患和问题,通过加强安全机制建设防范信息犯罪,消除安全隐患,全面走上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促使电力系统完成转型是关键。

加强对电力系统内部职工的网络安全信息教育,从客观上根本深化信息安全意识是电力企业内部建设的首要举措。促使员工从自身做起,自觉维护企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定期举行学习培训,加强技术锻炼学习,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可有效为安全机制的完善建设和贯彻实践提供保障。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是促使信息安全到位的有效措施,从制度建设上予以完善,做到权责明晰,对需保密的信息进行登记审批实施地址绑定策略,对信息访问、应用做出严格管理,将会从制度领域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对电力系统而言,对自身网络和信息安全面临风险做出正确评估确保安全机制完善并落实的必要举措。面对这么一个技术要求高、内容庞大复杂的系统,以多种手段来消弭脆弱性造成的隐患,是把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的必然要求,所以,加强风险分析和评估,分析系统面临的多种风险,将其降低到可控的程度,是迫切要求和客观需要。

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技术举措有多种,但是主要要从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数据库安全建设三方面入手,建立信息安全中心和技术联合服务中心,构建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防火墙技术要以防御为核心构建多技术层次体系,以提高自身的综合防护能力,在顺利为电力系统服务的同时规避来自网络的各种攻击。入侵检测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是ITDB(Integrated Testing DataBase,综合测试数据库)通过命令的形式通过管理系统实现对可疑行为的隔离,并且对疑似攻击的行为进行自我判定收集信息以配置相应部件来规避误操作和攻击命令对系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TDB在数据库的防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对有可能造成破坏的可疑命令或恶意行为进行发现并隔离,通过对攻击行为进行容忍来保障运行的安全。防火墙逻辑位置示意图见图1。除此之外,电力企业本身也要积极加强技术升级改造,做好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掌握核心科技,让系统全方位为自己服务,保证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和健康发展。

4 结束语

总之,电力企业想要健康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保障必不可少,针对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风险分析和评估,从各个方面入手完善安全机制建设,解决存在的隐患与问题,是为电力企业信息安全保驾护航的关键举措,也是促使其良性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周伟.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J].网友世界,2012(1).

[2] 余志荣.浅析电力企业网络安全[J].福建电脑,2011(7).

[3] 张鹏宇.电力行业网络安全技术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篇(9)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164-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深入到我们社会的角角落落。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是党政机关还是大学院校,都与网络信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由于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方面的欠缺,以及一些人为的恶意的盗取重要信息的行为,让网络信息的安全让人不得不去担忧。军训网作为全军院校与各个训练单位之间的信息传输以及沟通的一种工具,其信息的安全性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军训网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军训网作为教育训练的信息网,在信息的传递以及各个主体内部的信息沟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是在网络信息的安全方面也存在着下面的几个问题:

(一)网上黑客或者恶意入侵者通过Internet对军训网数据的破坏

由于计算机系统以及协议数据库等的设计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所以就会让一些有意的黑客或者是恶意的人员对网络进行攻击,军训网也是如此。黑客或者是恶意的入侵者通过不法的途径进入军训网的系统,就会对军训网里面的一些数据造成破坏,让网络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也会阻碍正常的工作。

(二)单位内部人员有意或者无意的对一些数据的损害以及泄密

由于单位内部的人员是军训网的利用者,而他们的一些有意或者无意的对数据的操作行为也会引起对网络内部的一些数据的损害,也有可能会导致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的泄露,这也是军训网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各种病毒对军训网数据造成巨大的危害

病毒在网络安全方面就像是一个毒瘤一样,时时都在威胁着网络信息的安全。在军训网上也是如此,任何一种病毒的入侵都会对网络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危害,会让那些军训网里面的数据造成损失,还有可能会直接破坏掉所有的数据,让重要的信息泄露。

二、军训网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对策及建议

军训网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跟别的网络一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隐藏着各方面的安全隐患。所以针对所提出的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本人就军训网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防护提出一些对策。

(一)建立网络屏障防护系统

网络信息安全的维护有赖于完备的网络屏障的建立,所以在军训网的安全维护上面,必须做好军训网信息的输入、输出以及存储控制方面的安全防护工作。在军训网的物理网络环境以及网络技术环境还有数据储存的场所建立规范的,相对独立的网络交换中心以及一些重要的交换点,这样的一些行为可以尽量的减少由于设备的不完善以及由于数据交换而产生辐射造成的数据信息的泄露。当然在网络环境技术方面的安全防护也就是要在网络之间网络的内部以及关键地方设置一些防火墙。可以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设置设置防火墙,让内部网与外部网完全隔离。其实这样的一种方法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可以接触到。

(二)建立网络用户认证管理系统

在我们的校园网或者是一些重要期刊或者是部门的网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专门的登陆口,如果拥有账号跟密码,则可以登陆,没有则无法对网页进行访问。其实这就是建立的网络用户认证管理系统,这样的一种认证系统能够将网络管理、用户入网以及拥护设备的使用,网上信息的等等进行很好的管理,能够有效的保证网络信息传递的安全,而在军训网上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

这样的一种认证管理系统一般可以设置以下的三种账户,即系统管理员、工作组管理员以及网络用户。一般来讲系统管理员需要的是网络方面的核心技术人员,他们能够保证网络的正常安全运行,并且也能够对信息的储存进行完善的管理;而工作组管理员则是对用户信息享用信息等的管理人员。而网络用户也就是拥有着不同身份的使用这个网络的人员。在军训网的认证系统方面我们可以设置绑定的技术,可以将用户的地址或者是网卡进行绑定,验证用户的合法性,这样的一种技术防护更能够保证军训网的信息安全。

(三)完善病毒防护系统

针对病毒这个网络安全巨大的肿瘤,军训网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病毒防护系统来抑制病毒对于军训网数据的破坏以及重要信息的泄露。首先在军训网里面可以采用人为管理与技术配合的方法来抑制病毒的入侵或者是扩散,例如在一些光盘或者是磁盘的使用的时候可以进行查毒,在下载一些资料的时候也要注意病毒的防护。最后是对一些重要病毒的信息要时时的进行关注,对于新出现的病毒,新的病毒都要有个了解的系统,然后再进行病毒的实时监控。

(四)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系统

有时候当我们的一些数据被破坏以后总是全部丢失了那些数据,其实这就是我们没有做好数据的备份系统,如果在网络中能够建立完好的数据备份系统,那么有时候丢失一些数据也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军训网上的信息安全防护也应该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系统,以预防由于重要数据的丢失带来的损失。在军训网中可以设置一些智能化的备份方案,一般来说我们备份自己的数据会放在磁盘之中,当然这样简单的方法在军训网中也可以采用,而军训网也可以采用软件备份的方式来保证数据的安全。

总之,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对于军训网网络的管理异常重要,管理人员应该在多方面注意,针对经常或者是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与思考,然后制定出真正的能够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对策,让军训网的网络更加完善。、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篇(10)

一、通信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一)通信网络与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安全管理员的工作主要有两个界面:一个是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进行管理的界面,相当于计算机的防火墙,它可以对传输过程、访问过程和协议中的数据源进行限制;另一个是系统的用户管理界面(包括用户级管理、权限管理)。实现中有两个模块:主机上资源的访问控制和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安全特性数据库是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系统有一个专门的数据库存放安全数据,对网络中存在的系统漏洞、攻击手段、安全漏洞进行不断的发现和补充。系统包括对用户访问的控制、用户的认证和安全的检查,包括对外部资源的访问控制和内部资源的访问控制等组件。

(二)电信网络的典型攻击

1.木马病毒

木马病毒的前缀是Trojan,黑客病毒的前缀一般是Hack。木马病毒的公有特点指的是它会利用系统或者网络的漏洞进入到用户的系统中,然后盗取用户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信息,造成用户信息的泄露。而黑客病毒则是一个可视化的界面,可以远程控制用户的电脑。黑客病毒和木马病毒往往是同时出现的,木马病毒首先进入用户的电脑,然后黑客病毒利用木马程序控制用户的电脑,现在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病毒逐渐的融合,一般的木马病毒比如QQ的木马病毒Trojan.QQ3344。还有大家可能比较常见的某些网络游戏携带的木马病毒比如Trojan.LMir.PSW.60,这里我们需要知道的一点是一般病毒名中含有PWD或者PSD等的病毒都可以对用户的密码进行盗取,这些字母一般都是密码英文名的缩写。

2.脚本病毒

脚本病毒的前缀是:Script。脚本病毒的共有特性指的是通过网页传播的用脚本需要编写的病毒。比如红色的代码Script.Redlof,有些脚本还会有JS、VBS等的前缀。脚本病毒为了有一定的运行机会,通常会采取用户不太注意的手段,比如用.jpg.vbs命名的邮件等,因为系统默认不显示邮件的后缀,所以用户在看到这个文件时,会觉得它可能是一张图片。

二、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保护的技术对策

(一)加快对网络防火墙技术的研究脚步

防火墙是一种安全隔离技术和数据访问控制机制。它实现了企业内部网与外部网络之间的安全防范系统,将企业内部网与外部网络分开,限制用户进入严格控制的保护点。防火墙通常部署在受保护的Intranet和Internet的边界。它不仅用于与外部Internet连接,还用于保护企业内部网中的服务器和重要数据资源。即使用户来自内部网络,对受保护资源的访问也应该通过防火墙进行过滤。

(二)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力度

随着人们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的增加,对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力度也在不断的深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入侵检测技术的出现,是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实时监控,监控计算机网络是否被入侵。入侵检测技术的成功应用大大降低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风险。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黑客和病毒也在发展,这对网络信息安全非常不利。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加强对网络的监控,以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

(三)加强对网络信息数据储存的措施

上一篇: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下一篇: 高校教育体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