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体系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8 16:59:02

高校教育体系

高校教育体系篇(1)

双方对大学教育的功能定位的确有很明显的不同,中国的大学教育,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原因,还被定位成培养社会主义精神下的某方面专业人才的专才教育。而美国认为大学本科教育是一个自由人最基本的教育,它帮助每个学生成长为一个具有理性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的个体,成为文明社会公民。

(一)本科课程设置

中国的大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确定了某一专业,而且,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就马上开始学习专业课程。在中国的大学课程中,专业课程至少占到总课程数的大半,也就是说,中国大学课程中以专业课为主的状态是从进入大学就已经开始了的。较为紧凑的课程安排使得中国大学生日常生活主要围绕学校展开,接触社会的机会并不太多。

美国的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都要必修写作课,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技能,尤其是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学生在经过比较广泛的教育后,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以及了解各个学科的内涵。因此只有到了大学三年级,学生才有机会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并且一般会有一个学术顾问给学生指导。在确定了专业后,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程,但专业课程的比例一般不超过所有课程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美国的大学生在专业课之外还有足够的空间去学习其他的课程,同时,在这种课余时间灵活的背景下,美国的大学生普遍有兼职,而且工作和学业对于他们来说几乎同等重要。相比于美国,中国大学所提供的环境是不支持学生兼职的, 在中国大学教育中,学业远比兼职重要;而美国大学即有与课程相当的实习课程,有专门导师负责指导、总结经验并评分。

(二)管理模式

还值得提到的一点是,中国的大学教育通常是通过班级、院系、导师等把所有人维系起来,但美国大学没有“班级”“班导师”这些概念,有的只是选择专业、选择研究生院校、选择工作的各种指导老师,学生是完全自主开放式管理的,只需要在毕业前把应得的专业学分修完。

二、教育的哲学价值的实现

(一)西方与中国的教育哲学价值传统

西方教育哲学中有两大传统,一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认识理性价值教育传统,二是以伊索克拉底为代表的修辞教育传统。前者注重认识,尤其指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并不断质疑自己的认识;后者注重正确优雅地运用语言,拥有高尚的思想内容,成为高尚的人。

中国的传统教育哲学则是根植于中国的“礼”教,授学生以“礼”,即从小授予人正统的价值思想观念。文字是用于“载道”的,并且在时期,传统的语言运用方式被颠覆。如今,我们对于语言运用的强调很难追赶上时代浮躁的脚步,传统价值观虽然依然是家庭教育的重心已经人格养成的核心但是也淡出了高校教育的平台。中国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开始向全国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二)西方修辞教育传统与中国文字语言教育

在对美国的同学进行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学生,不分文科方向或是理科方向,都在本科阶段(undergraduate)选择过英文(English)和英文写作课(English Composition)。在小组成员所选的创造性写作(Creative Writing)课上,有英文专业、社会科学专业,更有生物学专业以后想当医生的同学。当被问及是否喜欢英语课程时,大部分同学表示并不真的喜欢,但是在小组成员观察看来,很大部分这样的同学在课堂发言、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中依然表现的积极和优秀。

相比起来,中国高校的语言文字教育显得举步维艰。在教育大纲要求下,有的专业开设大学语文但是几乎没有人认为该课程对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有所帮助。但是,学生不喜欢中文语言类课程并不代表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低下,并且不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相反,大部分学生有着很多锻炼语言能力的途径,并且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散发着语言的智慧和魅力,这点并不比任何外国学生显出劣势。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基于高校教育之前的漫长教育和熏陶并且是源于中国漫长文化的积淀。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高校文字语言教育的使命由于高考前的教育使自己得以解脱。那么,语言文字教育真的就止步于此即可满足了吗?中国高校的语言文字教育真的不愿再承担更高尚的义务了吗?这便是高等教育名为高等实际无所作为的窘境。

(三)西方和中国认识理性教育

在认识教育上,西方与中国最显著的差异在于,西方强调不同的认识方法和观点而中国强调认识的整体性框架。当然,无论在中西方,两个强调重点都是存在的。

西方对于哲学的尊重是不言而喻的。西方哲学教育对于深化教育的哲学意义有着重要作用。西方学生的认识理性重视在观点多元化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自由选择认识方法,对于辩证强调的不似中国明显。学生更善于用自己接纳的或了解的观点进行思辨,并不执著于追求辩证统一的答案。

而中国则普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本都是在没有广泛了解哲学观点之前,由教育权威和官方指定一种价值观。并且思辨的最终答案基本是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的。

其实,两种认识方法追究哪种更优,只是传统的问题。既然西方传统认同不断质疑,也就同样应当允许马克思主义观点;而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也应该包容各种传统。哲学只是运用了不同的语言,但本质上都无法完全描绘真理,只能无限贴近。这也是为何认识、价值思想和语言修辞是教育的核心。

三、高校教育对于人生发展的意义

国际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因此,加快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已成为各国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的战略举措。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特别是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才能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才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从微观上说,高等教育对学生个体更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与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观念都不尽相同,自然对学生的人格塑成及人生道路发展有着不同影响。

中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美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应用并重;中国高等教育重传授知识,美国高等教育重培养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能力,在对众多领域进行探索后,美国大学生得以确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真正的专业教育基本是由本科之后的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等专业学校实现。相比中国高校教育而言,美国的高等教育提供给学生更自由的空间去规划自身。

美国的教育是通才教育,允许学生自由发展,这是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大学教育并不只是对某个技能的教育,而是让学生有广阔的视野,这是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明显的区别之一。美国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初并无专业之分,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学习一些公共科目。这些科目可能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人文、社会、数学、科学等各个领域。大学中人人必修的核心课程包含不少文史哲,所以美国大学生能言善辩,常见的校园集会上不乏口若悬河的演讲家。可是,谈到理工科基础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美国那些将来不去读研究生院的学生们普遍比中国大学生差,因为美国大学生在中学时不会用大量的时间去做大量的习题,宁可去享受大自然。中国高校现在很强调“绿色教育”,包括人文教育,而美国在中学阶段已经把这些问题解决了。

在美国的大学,学生们并不把考试当成目的,而是把求知、实用当成目的。进入大学后,公共基础课五花八门,你会感到很奇怪,还有代数,还有三角函数,而这在中国大学里早就不见了。在美国任何一个州立大学,都有学院教代数课,因为好多学生高中代数没有过关,要补课。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为什么美国大学生数学这么差,这还算大学生吗?答案是现在社会不需要每个人都全像爱因斯坦、都变成杨振宁。美国学生有动手能力,全方位思维,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交流能力很强,这一点是他们从中学就训练出来的。他们从不循规蹈矩,不相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善于提问。

高校教育体系篇(2)

关键词:

公共体育;教育体系构建;组织实施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以学校体育教育的整体观为先导,目的是在实施体育课程、健康锻炼《标准》、阳光体育运动、以及体育社团活动等内容中得到合理有效进行,以达到全员参与的活动目标。终极目标是通过体育教育使大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感悟体育的核心价值观(体育让人类的情感交流得以实现;体育使现代人的自我得以确认;体育让人通过不断的锻炼和竞争去发展自己,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过程中建立起不屈不挠、合作进取的信念,去实现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服务于自己学习、生活、和工作。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构建的实施在组织管理方面:表现为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有序,职能和责任明确,工作流程清晰,人力物力资源得到有效分配,部门联动加强的工作科学有效;在实施方法方面,提供即体现全体要求又保障个体愿望的服务。具体表现为体育教育工作组织综合化、方法实施多样化、内容选择个性化、表现形式一体化的多元教育组织方式[1]。

1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思想

依据体制架构设计理论而形成的多元化教育思想体系,为体育多元化教育组织与实施赋予了更多操作性和发展性的策略。在其理论思想指导下,各级组织者及教师工作能力的要求更具专业性和全面性,以发挥体育的生理、心理、社会教育作用。力求体育教学组织打破体育教育活动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下运行的格局,开创多渠道、多种类的组织系统,使参与者在体育运动方面有更多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空间[1]。

2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构建的内容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在以课程体育内容为核心,以课外体育组织活动为中心的前提下,依托体育课程、健康锻炼《标准》、阳光体育运动、以及体育社团活动等内容实施多元化体育育人环境下而建构的。将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即身体健康教育———运动参与教育———运动能力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以其作为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体系的依据,进而构建起的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即,体质监测与评价、课堂体育教学、健康与心理咨询、健身与康复指导、运动训练与培训、体育俱乐部、体育在社会适应性中的教育、校园体育文化等八个教育体系的构成。它提供了全方位的体育健身、体育评价、体育康复、体育发展等方面的指导与咨询服务,以此确立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的实施内容和方法。

3实施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的组织方法

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的组织方法是多元化的组织方法。表现为体育教育工作组织综合化、方法实施多样化、内容选择个性化、表现形式一体化的多元教育组织方式。具体内容是:(1)创建多元,一体教教育组织模式,形成学校、学院、体育部组织系统,保障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各项工作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有序进行;(2)公共体育部参与全校体育工作计划制定,在落实学校公共体育工作计划中,负有对各项体育活动内容的指导、训练、咨询义务;(3)二级学院负责各年级、班、寝室的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4)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工会、团委、校医务室等职能部门形成一个各尽其职、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有机整体,保证学校体育工作发展一体化的实施[1]。

4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实施过程

公共体育教育体系坚持多样化的组织方法,实施两级的培育目标,体现“三特”的工作过程。(教学特色、学生特长、教师工作特点)

4.1课堂体育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的培养目标,即基本教学目标。二年时间里,通过课堂体育教学,实现公共体育教学特色确定的目标要求。(1)每个学生掌握运动前和运动后的身体活动的保健方法;(2)每位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二项运动技能;(3)每位学生掌握三项理论能力,即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运动疾病现象的识别与诊断能力;运动处方的制定能力[2](体育教学特色)。

4.2课外体育教育

面向部分和个别学生的教学发展目标。四年时间里(课下),通过体育协会组织和体育俱乐部,使部分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中继续发展;通过组织运动队训练,使个别学生在体育运动竞赛中,展示学校竞技运动水平和精神风貌(发展学生特长)。

4.3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对每个学生有指导、咨询、服务的义务;思想要求上育人为本,做到服务与奉献相结合;专项发挥与教育专业相结合(教师工作特点)。

5实施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的总体要求

5.1课堂体育教育的要求

5.1.1树立全面发展教育观:

体育课堂教育要求实施由单纯生物体质教育向身体、心理、社会全面发展教育观转变。首先,在内容的组织方面满足教材编排竞技化、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安排上做到兴趣化、在练习手段上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满足不同学习条件学生的体育需求,在潜移默化的运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使体育的教育价值为学生所领悟。其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内容科学设计、方法合理运用、指导措施有效的教学过程,使体育技能教育上升到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3]。

5.1.2提升自身理论素养:

体育学是由多学科理论组成的综合性学科。一方面体育教师要运用多学科理论来研究体育教育规律,并将多学科理论有机地转化为可以操作的文化知识来指导体育教学实践。另一方面体育教师终身学习是其职业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师应掌握和利用本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指导教育教学、解决教学中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创新性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体育运动教育专家。

5.1.3和谐与健康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相处是实施体育课堂教育的重要保障。教师既要在体育教学中创造出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的积极合作的氛围,又要做到自正其身,尊重学生的人格,并运用因人制宜的方法来关心帮助每个学生,进而形成全体学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同时体育教师还要运用好体育运动中公平、公正的规则,创设出相对宽松、自由的教育教学环境,并保障教学组织活而不乱,学生乐于参与,让参与者获得快乐。

5.1.4挖掘体育动作教学中的文化内涵:

体育动作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直接体验过程,涉及到体育文化的各个方面,其教学内容中蕴藏着丰富的体育文化内涵,是创新性体育教育的源泉,也是改变体育教育过程中枯燥,缺乏活力的手段之一。因此,体育动作教学过程中不能停留于技能?技术传授,还应该与体育文化知识相结合,以丰富体育教育内涵[4]

5.2课外体育教育的总体要求

课外体育教育具有夸班级、跨年级、跨专业的参与人数多活动范围广等特点,也是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教育路径。其可为大学生实施增强体质、相互交流、愉悦身心、理解体育文化、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合作,完善人格等教育创造条件。

5.2.1凸显课外体育活动的选择性:

现在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大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其内容缺乏选择性是原因之一。而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存在和发展是满足学生的需求,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要求在参与组织上的自愿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学校和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参与体育的内容、方式、时间和空间,以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自主选择[5]。

5.2.2遵循自我发展原则: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重视学生主体性教育,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只有其自愿参与的前提下,方可达到学生主动、独立、创造性的运动教育效果,并获得运动对自我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提升大学生自我运动效能,养成自觉接受运动教育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5.2.3体育项目差异性的教育作用:

千校一面,万人一堂的现状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季节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学生所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各有不同。可以说课外体育活动质量的基本保障是做好对运动项目选择差异性的服务,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5.2.4体育运动过程中的社会性教育:

体育不仅是为身心健康服务的,也为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前了解、适应社会创造学习条件。课外体育活动中存有诸多的社会现象。把体育运动教育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竞争与合作、规则意识、培养道德情操、养成终身健身保健习惯以及发展心理素质融为一体,是创新体育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培养要求[6]。

6结语

6.1公共体育教育体系构建出发点

全面落实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的精神实质,要求体育教师的自身发展必须是运动教育专家,以使体育回归教育本意。

6.2高校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通过体育教育使大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感悟体育的核心价值观,并服务于自己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

6.3创建体育多元化教学组织系统

建立以学校为统领的从学院到学生寝室的各级组织体系,实施体育教育改革与实践的组织多元化,使教书、管理、服务全面育人的工作落到实处。

6.4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组织实施

课上围绕着体育教学特色,课下围绕着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教师履行对每个学生指导、咨询、服务的工作职责,以此作为高校体育培养人才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谷长江.高校公共体育工作多元化教学组织与实施方案[J].台州学院学报,2012(3).

[2]李艳群.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一体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5).

[3]丁物.新世纪学校体育改革的特征福[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2(5).

[4]潘正坤.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的实施路径与实效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7).

高校教育体系篇(3)

2.问卷调查法针对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后,请有关体育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了效度检验,表明此问卷效度颇高。问卷发放对象为上海师范大学体教专业2012届留在上海工作的毕业生,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69份,回收率为98。6%;其中有效问卷67份,有效率为95。7%。采用重测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重测时间与第一次问卷时间相隔10d,将2次问卷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相关系数为0。87,表明此份问卷信度较高。

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结果在EXCEL统计软件中进行百分比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本专业学生存在问题及上海市中小学的要求

1.1生源质量在下降,教学技能需加强近些年上海生源的减少导致学校可选择的体育生不足,生源质量亦下降较大。不少学生是因学习成绩较差高考前临改体而“误”入此行的,只能称其为体育积极分子。这些学生进入了体教专业后,因为身体素质较差、体育基础较弱,发展空间不大。由此出现教学技能较差状况,尤其是在教案书写、吹哨、口令、讲解、示范、队列队形及队伍调动等方面。中小学要求在平时教学中及教育实习前能加强教学技能方面的学习与培训。

1.2运动技能多不足,培养方案要突出学生的运动技能较差、专项能力不突出,失去了上师大多能一专的优势。尤其是体操方面技能较差。中小学希望能恢复上师大多能一专的传统,重视术科教学,并严格把好考核关。培养方案中的术科、学科比例有些失衡(3∶7),术科比例偏低,未能突出运动技能类课程。公共必修课及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偏高,选修课中学科类课程偏高。中小学希望增加术科比例,与学科调整为5∶5较为合适。

1.3大中小学相脱节,各级学校应对接大学与中小学教学相脱节,对二期课改理念、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学内容等了解较少。同时,对中小学的教材教法了解不多、分析不够。中小学要求加强教材教法及中考项目的教学,大学不仅要重视教的环节,还要创设学的环节,并希望多到中小学观摩、学习与交流。

1.4实习形式不完善,毕业论文待改观本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两个方面。目前的分散实习形式存在一定弊端,原来的集中实习值得借鉴。中小学希望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互结合,并加强高校教师、基层教师的指导及联系。此外,实习的时间要提前并要有反复,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改进提高。学生的论文基础比较薄弱、科研能力有待加强,对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科研方法掌握不足。中小学要求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此外,本专业学生还存在着诸如职业认同感不强、主动学习意识较弱、男生阳刚之气不足等其他方面的问题。

2.本专业课程存在问题的反馈

学校在上海工作的毕业生对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三类,即课程总体、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课程总体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程设置缺乏本校特色、课程整体结构不太合理、课程设置与中小学脱节、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必修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公共必修课的比例过大、专业必修课个别作用微、专业必修课术科学时少;选修课程总体上存在的问题为选修课门类少且学科多、选修课术科少且项目缺,限定选修的主要问题是限定选修的专项课时少、限定选修缺乏第二专项,任意选修的主要问题是任意选修术科少学科多、任意选修缺乏新兴项目。本专业2012届留沪毕业生对课程问题的看法如下。

2.1对课程总体的看法(表1)从表1选择同意及比较同意的人数可以看出:在课程总体存在的问题方面,约68%的同学认为课程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近54%的同学认为课程设置缺乏本校特色,约46%~48%的同学认为课程整体结构不太合理、课程设置与中小学脱节。

2.2对必修课程的看法(表2)从表2选择同意及比较同意的人数可以看出:在必修课程存在的问题方面,约67%的同学认为专业必修课术科学时少;约58%的同学认为公共必修课的比例过大;过半的同学认为专业必修课个别作用微弱,用处不大,例如体育概论与体育史2门课。

2.3对选修课程的看法(表3)从表3选择同意及比较同意的人数可以看出:在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方面,近54%的同学认为选修课术科少且项目不全,近48%的同学认为选修课门类少且学科偏多;近63%的同学认为限定选修的专项课时少(仅108学时),近57%的同学认为限定选修缺乏第二专项,这些都无法满足中小学教学、训练的需要,尤其是目前上海的高中正在实施体育专项化教学,要求大学实行项目的专业化教学,差距还很大,甚至连基本的课时都保证不了;约58%~60%的同学认为任意选修术科少学科多、缺乏新兴项目。相比山东师范大学及福建师范大学体教专业的培养方案,他们的专项课时多且有第二专项,任意选修课术科的门数亦远多于上师大本专业。

3.本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俗语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述问题的形成既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亦有社会环境的原因。所以,本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只能是渐进式的,不宜一蹴而就,可先在几个可做的点上有所突破,再由点到面、全面铺开。经过慎重考虑、多方讨论,拟先采取以下几项具体措施。

3.1培养目标多能一专,秉承传统适时创新从以往经验看,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最大特点在于“多能一专”,即在掌握多项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还有一门拿得出手的专项。这也正是上师大与上海体院、华东师大体教专业抗衡甚或超出的特色所有、资本所在。然而,近些年来,由于主导思想的失衡,渐渐模糊了体育的本质属性———技艺性,逐步迷失了自己的最大优势———多能一专,慢慢走向了文化主导、理论主导、学科主导的并不完全适合体教专业特色的办学模式与课程设置,使毕业生的特点也发生了不小的退变。正如大同中学的一位老校友所言,现在上师大的学生专业基础薄了、专项能力弱了、专业特色少了。多能一专———这正是本专业的传统优势与精髓所在,也是历届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之源,培养目标应该彰显这一特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多能一专的亦有了更多更新的含义。多能的“能”并不仅仅指运动技能,更多的是指体育教学技能,包括理论技能与实践技能两类,理论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案书写技能及看、评课技能,实践技能包括项目运动技能及课堂教学技能,每一种又包含更为具体的技能。一专的“专”亦不仅仅指专项,而是指在这些教学技能中要有自己最拿得出手、最具竞争力的一两项技能。多能还有更宽泛的意义,还指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科研能力等等多种当前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培养目标在秉承传统、多能一专的基础上,还要与时俱进、适时创新。

3.2选修课增术科门类,专项课加学时学分目前,本专业培养方案的6门学科类限定选修课(音乐与体育教学、体育游戏、人体测量学、体育统计学、运动训练学、医务监督与健身处方),每门2个学分,共占去12个学分,这意味着每门都是必修课而非选修课,学生并没有选择余地。而专项技术类选修课只占8个学分,且大专项(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六选一)仅108学时6个学分,小专项(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舞蹈四选一)仅36学时2学分,明显偏少。所以,应从学科类限定选修课中释放出一定的学分到专项技术类中,以增加大专项及小专项的学时学分,拟将大专项增至216学时、12学分(共3个学期、每学期72学时、4学分),小专项加至72学时、4学分(共2个学期、每学期36学时、2学分),不足的部分学分可从任意选修课(目前为16个学分)中略加释放。在本专业培养方案目前的10门任意选修课(奥林匹克运动、体育课件制作、体育美学、体育英语Ⅰ、体育英语Ⅱ、体育市场营销学、常用运动负荷实验、营养学、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公共关系学)中,皆为理论性偏强的课程,而实践类、实用性、术科化的课程几乎没有,应该在这一环节增设实践类课程,鼓励广大术科教师开课。拟先增加教师形体训练、艺术体操、花样跳绳、棒垒球、高尔夫球、板球6门术科课程,以弥补这方面的空白;以后根据基层中小学需要,再增新课。

3.3教学技能切实提高,实践环节不断加强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首先要加强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材教法》两门学科中加强教学设计、教案书写、教材分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理论教学,更要在各门术科中加强这些要素的实践教学,如在各专项选修课中加强学生教案书写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教案要按照上海市二期课改“体育与健身”课时计划的规范格式书写等。除教师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如做好术科课后回忆笔记、写好学科课外作业等。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要多进行教学技能方面的比赛,如教案比赛、说课比赛、技能测试等,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在实践环节的教育实习方面,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见习环节,为适应学院“4+0”模式下的办学需要,拟在奉贤校区建立6个实习基地,中学4个(奉贤中学、弘文学校、阳光外国语学校、柘林学校),小学2个(南桥小学、奉贤区教育学院附小)。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让大二、大三甚或大一的学生深入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以了解基层所需、发现自己所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针对性。在毕业论文方面,主要强化论文选题、撰写、答辩三环节的监督控制,加强教师指导与学生配合两方面的制度建设等。

3.4俱乐部促课外锻炼,督导组保教学质量在目前术科课时尚显不足的情况下,加强体育俱乐部建设使其成为课堂的延伸,是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学生课外锻炼自觉性的良好举措。不过俱乐部要加强教师指导与政策引导,需要与院学生工作组一起做这项工作。退休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学院的宝贵人力资源。以他(她)们为主体成立教学督导小组、以恢复体育学院教学督导的优良传统,是保障本专业教学质量的绝佳途径。教学质量是本科教学的生命线,唯有高质量的教学才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唯有高质量的毕业生才能经得起用人单位的最终检验。

3.5请进来专家上讲台,走出去师生下基层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与本市中、小学的联系,是解决大学与中小学体育教育脱节问题的良方。拟请基层一些高水平的专家(体育教研员、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走上大学讲台,为本专业学生教授中小学最鲜活的案例、最实用的方法、最需要的人才等;同时,教师、学生也需要经常走出去,看看市级、区级、校级的公开课。

3.6紧扣体育课标中考,渐进修订大纲内容应该有效利用各门术科的有限课时,教授中小学最需要的内容。二期课改“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及体育中考的项目,应该是本专业各门术科的精教内容。具体有:(1)课程标准教学内容:队列队形与基本体操,体操(垫上运动、杠上运动等),篮球,武术,游泳,田径,体育舞蹈等;(2)体育中考项目:篮球、排球、足球三选一,双杆、单杠、垫上、横箱四选一,男1000m(女800m)、200m游泳二选一,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1min跳绳、25m游泳、实心球、50m、立定跳远六选一。各门术科的专业必修课应以上述内容为基准,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内容。可先选几门术科作为试点,若效果颇佳再逐渐推开。

三、结论

(1)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本地中小学的要求有:生源质量在下降、教学技能需加强、运动技能多不足、培养方案要突出、大中小学相脱节、各级学校应对接,实习形式不完善、毕业论文待改观。

高校教育体系篇(4)

以往的体育课堂模式通常步骤是这样的:由老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然后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枯燥的体育基本训练,最后在老师的统一要求下结束课程。这种体育教学模式往往以”竞技结果”来分高低,不会强调学生的个人素质、个人特征,不会用新的方式引领学生产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中的欲望,也很难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这种老师“做”学生“跟着做”的老旧方法不再适合全方位体育教学的新时展,其中存在很大漏洞。

2.“应试”模式无创意

中国的“应试教育”渗透在各个阶段的教育当中,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只注重学生各项体育运动的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强调个人能力的外在体现。这样往往给了一些不擅长运动的学生以一种抗拒心理,对于完成考试内容中的例如“女子800米”成为一种阴影,无法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所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学习体育的主动性,甚至产生了放弃体育锻炼的心态。这种“应试”模式存在的问题在历年的高校教育中都有体现,如何改变这一状态,是我们现在要讨论解决的重中之重。

二、如何构建全方位的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体系

1.让体育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

自北京申奥成功以来,全国人民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体育运动,这种运动精神也影响了一大部分人,成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现实状况,全方位地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争取让体育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改变人们对体育的固有思想,不再有“事不关己”的态度。用这种生活方式影响学生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引申开展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培养一种良好的“体育精神”,并建立一种以体育为核心的健康生活方式。

2.成立优秀的体育团体组织

高等学校存在一种高中、初中、小学都没有的一种团体组织“大学生社团”,这种团体由学生自行组织、自行管理,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施展的良好平台,因其有各个方面、领域的形式,所以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将这一团体引入体育教学中来,成立优秀良好的体育团体组织,把全方位的体育教学体系贯穿于社团中,以“学长”带“学弟”的方式,给学生一种“玩”的轻松、愉快的心态,实践证明,同龄人之间的学习往往比老师的“填鸭式”教育更有意义、更有效率。

3.完善体育教学中的竞赛体系

摒弃“跑第一”的传统竞赛思想,将新型的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引入课堂,让学生有参与感,更加主动地融入体育课堂教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和理性的思维方式,让其形成正确的竞赛理念和乐观的处世态度。完善体育教学中的竞赛体系也成为构建全方位的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本身也具有很多的积极意义。

三、构建全方位的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教育体系的实际意义

对于新时代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是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要拥有强健的体魄,体育是发展健康的前提,拥有健康人生才会精彩纷呈,现在全世界都处在一个亚健康时代,体育锻炼能够改善身体自身素质,预防疾病,减少感染病毒的几率。对于体育教学教育体系的改革,将体育文化渗透于教学的各个阶段,全方位地创新教学体系,立足于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现状。构建全方位的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教育体系将会是体育教学历史上的新的一个标志性做法,完善体育教学理论,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健康生活意识。无论从什么方面来讲,此举都具有多方面的实际意义。

高校教育体系篇(5)

高等学校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重任,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阶段,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大幅扩充,截止到2020年,我国高等学校共有教职工266.8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83.30万人[1]。对教师进行科学评价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目标。对高校教师进行综合而科学的评价,能够有效地引导教师的教育活动,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和“双一流”建设的战略目标。

一、高校教师评价的认识论基础

高等学校教师担负着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职责,这些职责的目标不同造成了教师在完成这些职责的各种冲突,也造成了对教师评价偏重科学研究忽视教育教学、偏重成果指标忽视学生成长的现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但是,在高校教师的评价实践中,发表学术论文、主持基金课题和获得奖励荣誉仍然是评价的主要指标,甚至与教师的绩效直接挂钩。教师评价改革的巨大阻力促使我们从认识论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教师职业的本质与特征。

(一)教师是一种专业职业

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现代社会一直在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教学”工作是一种专业职业吗(profession)?①大学教职员工是专业人士吗(pro⁃fessionals)?戴维斯(Davis)给专业职业下了一个定义:“专业职业是许多从事同一职业的人自愿组织起来谋生,以一种道德上允许的方式公开服务某种道德理想,而这种方式超出了法律、市场和道德的要求”[2]教师作为一种专业职业,第一个重要的标志是要向学生传授高深知识。拉达克里希南(Radhakrishnan)指出,大学教学必须实现三个目标:首先,将人类的知识和道德遗产传授给年轻人;其次,丰富这一遗产,拓展知识边界;最后,发展学生的个性。简而言之,在教学方面,高等学校教师必须激发年轻人的头脑,以培养从所有可能的角度理解课程内容的能力[3]。大学教师是一种专业职业,因为教师要在教学中澄清学生的疑虑,设定评估和评估的标准,并在每个学期开始时与学生沟通,按时讲课,并确保学生的认知、智力和道德进步。总体而言,教师以专业的方式履行对学生的职责,从而满足社会的期望[4]。教师在课堂上将教科书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将科目的基本信息传达给学生[5]。教师作为一种专业职业,第二个标志是要培养学生的品德。教师被视为专业人士,需要他们履行符合教师道德准则的职责。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员”,需要点燃学习者心中的激情,参与学生自学,激励他们成为自我控制的学习者。在大学教学机构中教师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因为参与大学教学的教师具有双重地位:道德人和培训师。教师作为道德主体要拥有无可挑剔的行为准则,如诚实、公正、公平等。作为培训师,教师协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品格,以美德为目标,如责任、勇气、善良、耐心、自律、同情、尊重他人等[6]。教师作为一种专业职业,第三个标志是教师要具备专业技能。高等教育教学是一种专门职业,因为它需要一定程度的技能、智力和专业知识,而普通人可能不具备这些技能、智力和专业知识[7]。教师职业不同于普通的工作职位,它是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才能够胜任的专业职业。教师的专业教学催生了所有其他专业职业,如会计、律师、医生和商业人士等。如果非专业人士被要求培养专业人士,那么社会就会怀疑大学教育工作者培养的毕业生的质量[8]。教师是一种专业职业,所以对于教师的评价,就不同于一般职位的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与教师评价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

(二)教师教学

“加工”材料的特征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组织,高等学校组织中有两个基本的“加工”材料。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的“加工”材料,是高等教育诞生、存在、发展和演变的必要条件,伴随着大学发展,大学的专业、学科也是不断的分化[9]。这种分化的结果,使得高等教育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宏大系统。学生也是高等教育的“加工”材料,教师在传授高深知识、发现高深知识和应用高深知识过程中训练学生,使学生在思维品质、专业技能和合作沟通上增值。高等学校组织中有两个基本的“加工”材料:高深知识和学生,这两个加工材料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对于材料加工者———教师评价的复杂性。教育教学是将高深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将两个材料进行综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工”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本身的素质,如果学生的素质有限,那么即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再高、再努力,也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科学研究是教师发现知识的过程,教师“加工”的是一种材料,即高深知识,我们很容易判断教师在“加工”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研究课题都能够直接反映出对于高深知识的加工结果,所以,我们在评价教师的时候,形成了以学术论文、基金课题和奖励荣誉等指标为主的评价体系。如何破解教师评价中的难题,更好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专业发展?首先,要明确高等学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从高等学校教师“加工”产品的特性出发,可以将高校教师的工作分为“单材料加工”和“双材料加工”两种工作模式。“单材料加工”模式中教师加工的材料只有高深知识,对于这种工作模式的评价,即评价教师的创造高深知识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科研评价,目前这个方面的评价,主要是看科研的成果;对于“双材料加工”模式,高校教师既要“加工”高深知识又要“加工”学生,对于这种工作模式,不仅需要评价教师传授高深知识的能力,还需要评价学生经过学习之后的增值程度。教师教学“双材料加工”的模式如图1所示。

二、对于高校教师评价的讨论

考虑到高等教育中“加工”材料的差异性,目前高等学校普遍采用了按照教师的岗位来进行评价的方法,一般将教师岗位划分为教学岗、教学科研岗和科研岗三类,并按照岗位分类进行教师评价。这种按照岗位不同设定不同评价指标的方式并没有解决教师考核评价中的问题。教学科研岗的评价是以科研为主,对达到规定课时数量的教师,几乎放弃了对其教学的评价;对教学岗的评价是按照外显指标进行,例如,教学岗教师普遍要求获得省级以上的教学成果奖或者撰写规划教材等等,这种指标对于普通教师是难以达到的,因此,这种评价也不是真正的对教育教学的评价。教育教学成效是教师评价的关键目标,同样,从图1可以看出,对于教育教学的评价,最为关键是评价学生通过学习有什么成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通过学生的增值来对教师进行评价是教师评价的两个重要手段。

(一)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学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直接受益人,因此,学生自然成为教师评价的最直接的人选。学生评教于20世纪中叶由美国学生发起,并于70年代被美国大学所广泛采用,德国和哥伦比亚的大学则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实施[10]。学生教学评估(StudentEvaluationofTeaching,简称SET)在北美和英国被广泛用作记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11]。对于学生给教师的评价一直有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一种是肯定的声音,另外一种就是否定的声音。已发表的有关学校评教的研究一般认为这些评价是可靠[12](P79-326)。一些学生评价教师的量表已经创造了0.70到0.90之间的可靠性。使用学生教学评级是大学中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或者能力最常见的过程,在20世纪70年代,学生评教主要用于形成目的,即改善和塑造教学质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它们也成为总结性评价的主要指标,即“总结”教师的业绩,以决定晋升和任期。学生评价已经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在许多情况下,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唯一指标。否定的声音认为学生评教结果并不具备充分可信度。在校学生正处在认识、理解与判断等多种能力的改善中,这些能力是评教必需,在学生阶段的学生们还不具备评价教师教学的能力。让不具备评教能力的学生评教,不是将教育教学质量往上推,而是往下拉[13]。学生的评教行为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一项在荷兰一所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很多教师认为他们给学生打分数的等级与学生评教的结果之间是存在一定关系的。有65%的教师认为对学生的评分越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越低;福特(Foote)等研究者认为,很多教师在学生评教中得分高,不是因为他们使用了更好的教学方法,而是他们与学生相处得好[14]。在一个研究中,70%的学生暗示说他们会依照老师给他们打的分数来评价教师[15]。除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外,我们还会经常使用教学督导来检查和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学督导成员多数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由他们来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但是教学督导需要大量的教师,有研究表明,教学督导一次至少要连续听2个学时的课程,才能够获得较为可信的评价,如果按照这个要求,教学督导需要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巨大,难以作为主要的教学评价手段。

(二)通过学生的增值来评价教师

“增值”一词是从经济学中借来的,用于指成品价格与生产该产品所需原材料成本之间的差额。教育系统中的“增值”概念指的是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属性方面的成长,这些都是学生在一段时间的教育系统中积累的经验[16]。增值也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其知识和技能与他们学习前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差异。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成长与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因此,越来越多的评价将教师评价与学生的成果关联起来,也就是通过学生的增值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评价学生增值程度的模型称为增值模型(Value⁃AddedModel,简称VAM模型),增值模型旨在客观地衡量教师“增加”(或减少)学生从一个学年到下一学年的学习和成就的“价值”。更具体地说,VAM模型是统计工具,旨在衡量教师的教学以及该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学习和随着时间的推移取得的成就。增值模型可以定义为一类统计模型,利用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成绩数据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收获。正如Doran和Lockwood所指出的,增值模型回答了如下研究问题:在观察到的学生成绩变化中,有多少比例可以归因于学校或老师?[17]增值测量提供了一个更“准确”的评价手段,借用这种评价方法,我们可以评价教育机构对学生学术进步的贡献,增值评价测量可以通过将学生的成就与家庭特征和社会经济背景等其他影响因素在一学年或另一段时间内分离出来,来估计教育机构对学生学业进步的贡献[18]。教师教学质量是以学生学习效果为标志的。利用增值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需要很严格的控制条件,即能够有标准化的测试来反映有价值的学习和学生个体的实际成就;在对教师评价时间段内,单个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唯一贡献者。除了以上这些控制条件以外,评价还要考虑学校的因素、以前的教师和学校的情况、同伴的文化和家庭的情况。增值评价虽然能够直接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但是由于增值评价的干扰因素太多,而且这些干扰的模式又非常复杂,因此,使用VAM模型同时带来了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学校更加担心VAM模型是否能够成为一个积极的力量?是否能够支持建立一个更有效和公平的教育体系,而不是阻碍教师为高需求学生服务和工作互相合作?[19]使用增值评价对教师教学成效的考核评价目前多数还是应用在基础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科数量有限,可以对学生进行标准化的考试,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和模型的逐渐完善,能够在较高可靠性的基础上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高等教育阶段的增值评价主要是针对学校层次的评价,例如,由美国州立大学协会和公立大学与赠地学院协会联合推出的自愿计量系统(VoluntarySystemofAccountability,简称VSA系统),VSA系统致力于使用标准的测试来衡量高等教育的教学成就,标准测试主要测量写作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两种能力被认为是在21世纪全球化市场中最为重要的能力[20]。高等教育领域中通过学生增值对教师进行评价面临很大的挑战。高等教育的专业众多,课程繁杂,不同学科、专业和课程之间难以直接的比较,需要进行标准化的测试,要明确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应该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在技能和能力方面有什么提升?在对学生的测试中还要控制学校有关变量、学科专业有关变量和个人因素的变量,依靠学生增值对教师进行评价,还需要有进一步的创新和方法上的突破。

三、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视角下的思考

2020年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下,教师评价需要从两个方向去考虑:首先,尽管我们可以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方案,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但是教学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高的工作,评价方案越复杂,评价的成本就越大,而太大的评价成本是我们无法承担的;其次,在教师“双材料加工”模式的评价中,对教师的评价中包含了对学生成长的评价,学生成长过程是一个混沌系统,各种因素缠绕交织生成结果,我们难以说清楚这个系统中各个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也说不清楚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到底起到了哪些作用?正是因为对于学生评价的不确定直接影响到了对教师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我们不能奢望能够设计出一套“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试图在绝对意义上对教师进行评价,试图通过教师的评价来激励教师行为,或者对教师的业绩进行排名可能是一种错误的努力[21]。因此,教师评价要“跳出评价谈评价”,对于教师评价的有限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在评价改革的同时,既要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一)教师评价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完成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高校教师评价应以教师更好发展为宗旨,尊重教师的意愿,给教师充分发展选择的权利。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将教师专业发展纳入考核评价体系。”[22]为此,评价应体现多元化的评价思想和指标体系,要重视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专业类别的教师开展个性化评价,区分不同类型教师的重点工作与基础工作,使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某一方面充分发挥特长,带动高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以价值尺度来设定评价标准,同时将不同学科进行分类。例如,基础性学科研究要将原始创新和理论价值作为尺度,以同行评价为主;应用型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要将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作为尺度,以市场评价为主;社会人文学科要将思想引导和人性关怀作为尺度,以社会评价为主[23]。科学分析教师在考核评价中体现出来的优势与不足,根据教师现有表现与职业发展目标的差距以及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因素,制订教师培养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引,促进全体教师可持续发展,支持高校开展教师发展性评价改革。

高校教育体系篇(6)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人才作为这个时代最核心的资源,必须合理利用和开发才能实现社会、组织和个人的价值。高校党校是培养高校党员干部、高校师生中入党积极分子和学习理论知识的主阵地,党校教育培训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着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这种矛盾状态亟需高校党校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其关键是要从教学理念这个根本性问题上实现转变。因此,在高校党校传统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如何转变教学理念、调整培训方法和提高培训质量,已成为全面提升高校党员干部(含学生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重大课题,对于高校的建设发展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校党校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党校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为重点,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一)日益活跃的学习需求与固守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使得教育培训缺乏时效性

当前,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社会知识的需求明显增强,传统的高校党校教育培训内容和教育形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从历年高校党校教育培训情况看,培训内容基本是由培训者“一厢情愿”设计的,缺乏前期的需求调研,往往只是涉及党的性质、宗旨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注重任务、形式和眼前,忽视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岗位特点、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全面提高培训对象综合素质的要求,这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中“干部教育培训应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促进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的要求有相当距离。同时,对于培训的质量评估,只是在培训即将结束时,向学员们发放教学评估表,让学员现场进行测评,没有在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回访。由于缺少事前的培训需求调研及事后的培训质量跟踪回访两个重要环节,严重影响了高校党校教育培训效果最优化的实现[1]。

(二)日益增长的培训人数与培训条件制约之间的矛盾使得教育培训组织难度加大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和高校实体的扩张(如多校区办学、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等),参加党校学习的人数急剧增加,即使是举办一期常规的党课培训都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如安排教室、学员管理、教材编制、印刷和批阅试卷等工作,都需要时间和人员上的保证。而大多数党校由于人员编制紧张,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常规工作任务,无法对整个培训过程实施规范、有效的监控。同时,由于不少高校存在多校区办学情况,当为不同校区众多师生组织教育培训时,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很难统一,因此党校教育培训一般多考虑和选择不同培训对象的时间“空档”,这样很容易造成培训时间跨度大、培训工作缺乏连贯性、培训质量也得不到有效保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也给党校的声誉带来了不良影响。①学校高层管理者不属于党校培训对象。

(三)亟待壮大的师资队伍与高水平主讲教师匮乏之间的矛盾使得培训缺乏实用性

从党校培训师资来源分析,各高校党校的培训教师多为学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学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专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中的领导干部(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因为工作性质不同,不一定都适合主讲党校教育培训课程,只是因为职务和资历的优势而勉强应对,所以其讲课并不一定受学员欢迎[2]。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职教师,虽然是科班出身,但因为所学专业和研究方向的限制,往往无法满足各类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加之党校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因长期得不到培训和提升,在教学过程中阐述的多是一般性规律,介绍的多是一般性经验,从理论到理论,导致教学内容缺少时代感和前沿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同时,由于党校教师往往是具有丰富资历的老教师,知识结构新颖的年轻教师往往无法进行授课,这就导致青年教师很难有锻炼的机会,于是党校便沦为纯服务管理机构,师资队伍建设也就无从说起。

二、改进高校党校教育培训体系的设计思路

(一)“1234”设计思路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高校发展战略,通过建设先进的网络学习管理平台,构建E-Learn-ing学习体系,形成电子学习、集中培训、工作项目研究三者并行结合的新型培训体系,形成点面结合、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方式。逐步形成“1234”的总体结构:“1”为一条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为两种主要学习方式:在线教育方式和传统面授方式;“3”为三类参与者:高校教师、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4”为四大知识资源库:通用课程资源、定制课程资源、自主课程资源和辅助资源库,这四块重要的内容资源构成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二)“陀螺式”培训结构

高校党校的教育培训体系应该能够涵盖整个高校,满足培训对象的实际学习需要,同时,整个体系必须协调配置、协调运转,好比一个运动中的“陀螺”,我们称之为“陀螺式”培训结构。

1.三级架构:倒“金字塔”式结构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可以将高校党校教育培训人员划分为三个层次:一般师生员工(包括高校教师、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等)、基层管理者(包括正副科级干部)、中层管理者(包括正副处级干部)①。对于这三类人员的培训侧重点各不相同:一般师生员工的培训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具体的工作方法;基层管理者的培训侧重于基本管理技能和通用方法;中层管理者的培训侧重于部门决策领导能力。对应于这些要求,高校党校的培训体系也包括三级架构:操作技能培训、管理能力培训和战略决策培训。这三个层次组成上述的一个倒“金字塔”结构。

2.一条“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源泉,也是高校组织凝聚力的核心所在,它渗透在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人的行动上,作用于人的内心深处,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高校党校工作的主线可以将整个高校组织成员紧密地凝聚起来。

3.转动起来:协调配置、逐步深化高校党校教育培训的陀螺式结构应该实现“理论—实践—评估—制度”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也就是说高校党校的教育培训体系不仅要求各要素协调配置,还要求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是一系列课程、讲座的孤立活动。要想保持这个陀螺式培训结构的平稳运转,就必须用鞭子不断地抽打它,给它加力,而这条加力的“鞭子”就是培训、考核、晋升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同时,在设计高校党校培训整体架构的同时,高校还必须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整体推进并逐步深化高校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运行。拿“陀螺”来比喻,高校党校的整体运行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让陀螺不空心”,即为各类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组织一系列的培训课程,这是基本要求;第二层次是“使陀螺转起来”,即不仅高校党校形成协调运转的系统,而且对整个高校的绩效提升发挥作用;第三层次是“使陀螺成为一个自我调整、自我激励、自我反馈的有机系统”,即让整个组织走向学习型组织,使每一位学员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不断推进高校各项工作的良性开展[3]。

三、改进高校党校教育培训体系的具体措施

(一)高校党校教育培训的课程重构

1.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包括通用课程、定制课程、自主课程和辅助课程。通用课程指基本适用于所有党校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类课程对于学员基本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包括《中国共产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上级有关重要精神和文件、群众路线教育、师德师风教育等。定制课程是定制面授内容,指适合于特定对象的业务知识培训课程。由于培训对象所从事的工作不同,单一的通用课程只能起到思想层面的指引,但实践操作层面还需要根据需求因人制宜,通过定制课程的岗位培训来强化业务实践能力。如:某一院系的党政干部调任资产经营类部门的领导前,应增加诸如企业管理、经济学、商务谈判等课程的培训,使其具备新岗位的业务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为学校发展服务。自主课程指根据个人兴趣而非强制性的可选择课程。通过此类课程学习能够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组织培养和选派党员干部打下坚实的基础。辅助课程指案例库、行业资料等。

2.教师资源

师资主要分为内部师资和外部师资。内部师资可以在原有党校专职教师的基础上吸纳部分本校优秀的专业教师进入党校教师队伍中,如:可吸引从事经济学、教育经济与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等学科的优秀教师充实到党校教师队伍中。而外部师资可以通过吸纳兄弟院校或者对口扶持高校的教师或其他国有企事业单位专家充实到本校党校教师队伍中来,采取党校间协同合作、共享部分师资等教育资源以减少教育成本、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

3.学习内容分配的层次安排

具体而言,高校党校培训内容包含三个层次的安排:①中层管理者培训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上级有关重要精神和文件、沟通协调能力培训、如何指导下属、如何完成特殊委派、如何转变管理方式制定战略决策等内容。②基层管理者培训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上级有关重要精神和文件、沟通协调能力培训以及如何进行时间管理、项目管理、辅导下属制定工作目标和完成工作计划等内容。③一般师生员工培训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上级有关重要精神和文件、沟通协调能力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安全和健康培训、员工发展等内容。

(二)高校党校教育培训体系的制度改进及实现策略

1.制度改进

首先,建立和完善党校组织建设机制。由高校高层领导组织党校的管理工作团队,建立外部联络、教务管理、资源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或人员负责制度,形成定人定责、系统管理的组织体系,保障党校的正常运行。其次,建立和完善学习需求调查制度。包括就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评估等相关内容的全面调查,或从高校实际需求出发,确定需求方案,由党校工作人员将整个需求方案面向全体学员进行满意度调研,并将调研结果进行汇总评估,确定最后的培训计划内容。将上述流程形成制度,保证培训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第三,建立和完善学习过程管理制度。从学员的出勤管理、党校的培训计划落实到学习过程的全程跟踪管理,保持充分的数据支持,从而不断修正课程内容、学习安排和培训计划,激发培训学员主动学习的热情,保证学习内容的新旧更迭、学习制度的合理有序。第四,建立和完善学习效果评估制度。包括党校对于学习活动的验收程序、考试的组织安排以及最后与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奖惩机制衔接的制度,使高校党校教育培训成为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并且体现在利益奖惩上,保障学习机制在组织内部的迅速推广。

2.实现策略

首先,实行“一把手”工程。高校党校要实现上面所述的制度改进,必须坚持高校党校是“一把手”工程,通过党委书记自上而下的直接灌输、狠抓落实和广泛动员,可以迅速在高校内部构筑起全新的管理制度,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部门或人际摩擦,提高高校党校工作的效率。其次,实现学习管理平台的智能化。为了实现高校党校工作的跨时空培训目标,需要建立混合式培训体系,即建立在线教育方式和传统面授方式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这需要通过购置或者开发先进的、功能强大的学习管理平台来实现,通过这一平台可以使党校教育培训的所有环节,包括需求调研、制定计划、组织培训、学习反馈等在该平台的相应功能模块上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使高校的党校工作绩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党校必须建立与时展相适应的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学员的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和业务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高校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成效,才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师生员工队伍,才能不断推动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高校根本宗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曾银芳.地方高校党校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5):303-304.

[2]张慧欣,陈尚华.创新高校党校教育培训模式的若干思考[J].价值工程,2010(31):299-300.

高校教育体系篇(7)

《规划》提出,在青年中加强对国家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大对性知识的普及力度,在有条件的学校推广性健康课程,加强专兼职性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预防和减少不当对青年造成的伤害,大幅度降低意外妊娠的发生率。大力弘扬以“婚育文明、性别平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幸福”为核心的婚育文化,坚决抵制非医学需要的胎盒员鸺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加大对适龄青年的婚育辅导力度,加大适龄青年婚前检查、孕前检查和产前检查的普及力度。

国家版图意识教育拟纳入中小学教学

《光明日报》消息 测绘法修订草案近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二次审议。草案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将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经荣作审议结果的报告时表示,有些常委会委员和社会公众提出,增强全社会的国家版图意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除各级政府要加强宣传教育外,还需要发挥有关部门及新闻媒体的作用;要明确责任将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谢经荣说,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在草案第三十五条第二款中增加有关部门及新闻媒体加强国家版图意识的宣传教育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将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并将这一款移至第一章“总则”,单独作为一条。

测绘活动经常涉及个人信息的收集、利用,为防止泄露个人信息,草案专门增加保护规定:地理信息生产、利用单位和互联网地图服务提供者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2 568名港生申内地免试升学 “985”大学受欢迎

中国新闻网消息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2017年“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计划”3月30日已截止报名及完成现场确认程序。香港应届中学文凭试考生减少6 000余人,今年免试计划确认人数亦相应较去年略减,最终有2 568人办理确认手续。众多院校中,仍以广东、上海和北京的大学最受欢迎,学科则以医药类和经济管理金融贸易科目最抢手。

高校教育体系篇(8)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

(一)评价方式不科学

体育教学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教学工作,在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广的当前社会,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强健的体制,还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沟通能力[1]。但是这些都是比较主观的内容,无法用标准去量化。但是我国高校当前体育评价方式就采用量化的方式,以具体的数字去对学生体育情况进行考核,这种量化的评价方式无法将学生的学习情况真实反映出来。

(二)评价内容不全面

我国高校目前的体育教学评价忽视教学过程,更重视教学的结果,对学生的认知素质如身体素质、体育技能、体育专业知识等认知因素比较重视,而对学生的意志、人格、个性和情感等非认知因素则多有忽略,缺乏对学生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体育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等发展性目标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不全面、不合理,难以体现出体育教学目标要求[2]。

二、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创新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

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体系的创新要摒除传统评价体系的狭隘性和局限性,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不能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对高效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创新,首先要保证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爱好、兴趣、健康状况和体质条件等各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3]。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一切的教育活动都应当围绕学生展开,体育老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其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对学生进行动态的、全方位的、整体的评价,而不是仅仅针对结果或者其中的某一??方面进行评价。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评价内容也必然要实现多元化。传统教学评体系虽然存在诸多的弊端,但是不能否认其中也包含了部分积极作用的内容,因此,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时候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评价体系,而是进行整合和优化,对积极部分的内容要借鉴和运用,在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上,树立多维综合评价观从学生自我全面发展能力、创新能力、技能转化能力、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进行全面考量。

教学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多元化要突出健身性,传统体育教学评价重视结果,现代体育教育下,老师要淡化技术测试,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学评价体系要以“体育能力、体育文化知识、身体素质”为核心,重全面、重综合、重效果,立足于引导和激励。

(二)评价方法和标准科学化

要想将评价体系的引导作用和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评价方法就必须要实用化和全面化,评价标准要科学化,评价体系和评价目标要与素质教育的目标保持一致,合理化和科学化。新的评价标准可以监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同时也可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全方位改革,有利于学生重新认知健康和体育。建立的新型体育评价标准要适合不同体育技能基础、不同身体素质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面向高校全体学生,对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加以重视,能够将学生进步幅度和努力程度正确反映出来,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从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中感受到人文关怀,将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调动起来,塑造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高校教育体系篇(9)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评价 体系

体育教学评价是一般教学评价在体育学科的具体运用,是依据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以及有关的标准,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的调查,并评定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普通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既能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又能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体育教学评价的本质内容

(一)评价体系的概念

评价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手段,是用来定义事件运行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概念。要构建一套正确的、有益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就必然要对主体的需求、客体的属性以及客体的性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通过协调客体的固有属性与主体的基本需求,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案,从而对客体的性能做出评价,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出评价体系。

(二)高校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通过对客体进行一系列的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并总结出下一步教学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多种数据就是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它是一项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应用科学手法进行的评价活动。评价过程当中的主体为教育的实施者,客体为教学的事件对象。国家对高等教育体育课的最新要求是以强化体质和提升综合体育素质为目标,通过适宜的身体练习的通识必修课,达到身心协调发展的目的。

二、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

(一)体育教学评价内容不全面

体育教学评价内容不全面,导致现行的体育教学评价不能全面的体现体育教学目标 现行的体育教学评价主要着重于学生在体育专业知识、体育专业技能和身体素质等认知方面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心理学的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它注重体育教学的结果,忽视体育教学的过程,更缺少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合作与沟通的能力等发展性目标必要的评价。可见,现行的体育教学评价,无论在评价内容还是评价标准的制定上都不能体现体育教学目标所要达成的整体性要求。

(二)评价的方式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科学性

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过分注重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情感、个性、合作等方面的评定。体育教育极为复杂,它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存在大量的人文因素,21世纪所需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还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心理品质,而这些人文因素又不容易量化。因此,单靠量化的方法无法认清评价对象的本质特征,需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使用。

(三)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

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完成之后,对教学成果进行的总评价,是对已经完成的教学加以价值判断,为做出各种决定或决策提供资料或依据。我国的体育教学评价普遍采用的都是这样的终结性评价。许多教师往往把体育教学评价的重心放在成绩的终期考核上,对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学习反馈的学习效果以及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的局限性缺乏一定的认识,造成了教学中诸多的学习过程评价的忽略。

(四)忽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评与互评

我国体育教学评价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师生相互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不能及时发现教与学之间存在的问题,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有阻碍了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和能力的养成。

三、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改进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理念

要改进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理念,完善科学评价体系,把握好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将评价标准与教学准则相统一。要尽量使评价标准具有科学依据,评价方式具备可实践性,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作用。要从单方面的评价过渡为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既要规范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又要注重评价过程的反馈指导作用。

(二)扩展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

将大学生体育学习的目标由以往的单一技能训练划分为体育参与、体育技能、体质发展、心理健康、社会交际等多个方面。在评价内容方面也要进行不断扩展,向着多角度的综合方向发展。评价既要求客观的认知、技能,也要求主观的热情、积极性。

(三)构建多种体育评价方式并存的综合评价体系

一是终结性评价与即时性评价相结合。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总是将终结性评价标准放在主导地位,这种评价方式便于了解一种教学模式的终极教学成果,但是,由于评价总是在终结时才呈现出来,评价过后,教学成绩已成定式,即使发现问题,也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改正了。针对这种情况,宜采用即时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即时性评价主要检测大学生在某一时间段内或是某一学习项目过程中的小范围的学习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在一整套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终结性评价,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的结合应用使得整个评价体系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高校教育体系篇(10)

二、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体系构建的途径和措施

(一)“四个计划”推进素质教育

高职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四个计划”从两课教学、职业发展、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四个方面推进了高职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1.校企合作,深化“两课”教学改革计划

“两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主课堂。高职院校要从校企合作切入,深化“两课”课程改革,聘请企业专家指导“两课”的实践教学,共同设计课题、项目,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积极思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两课”教师要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动参与专业教研活动、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技能竞赛、科技创新和社会调查等活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聘请专家来学校作报告,加强学生个体的心理辅导,特别是要利用网络管理平台进行网络心理辅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2.企业文化熏陶,促进学生职业发展计划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素质教育,要把企业和学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企业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以企业文化熏陶学生,通过校企文化交流,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同时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合作、审美和创造等方面的综合素养;通过策划和组织企业家论坛、校企联谊会和企业文化进课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坚强毅力和团队精神。先进的企业文化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3.企业成功人士导航,助推学生职业成功计划

邀请企业成功人士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航,通过行业领军人物论坛、成功企业家演绎精彩职业人生、校友报告会、杰出人物访谈、专业风采show、facetoface(与企业家面对面)等活动,引导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进而根据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能力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导航,并使之常规化、制度化。另外,由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组成团队对学生实施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专业、职业,确定目标,制订学业生涯规划,包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计划,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个人发展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就业系列辅导活动(走进职场、职场应变、职业发展、自我保护和迈向成功),助推学生取得职业成功。

4.参与企业创新,开展学生创业教育计划

让学生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联合企业共同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赛促学,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通过与企业共同进行市场调查、开发项目、设计题目和挖掘创意等,让学生参与企业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通过全校性的专业技能竞赛、专业学术活动、数学建模竞赛、论坛和科普知识宣传等构建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专业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申报专利,以争当技术能手为荣,促进竞争力的提高;鼓励他们从“做好工作”到“做得更好”,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以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目的,将“与人合作能力训练”、“与人交流能力训练”、“自学能力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等特色课程教学与大学生走进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和实践实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联合企业共同开设“创业教育”课程,邀请企业人员来校举办创业之路学术讲座和创业论坛,加强与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用人单位的合作,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创业行动计划竞赛、创业精英访谈、创业政策咨询和针对专业特点开发适合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加强创业网站建设等,搭建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强化创业意识,丰富创业知识,提升创业技能,健全创业心理,提高创业能力。

(二)“三个保障”保证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组织与制度保障

成立企业专家参与的素质教育领导小组,该组织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组长,成员包括企业专家、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社科部、实训中心和各系(院)负责人。该组织负责制订《素质教育指导意见》、《素质教育实施办法》,指导全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加强调研,注重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制订《素质教育调研活动实施办法》,每年邀请500家以上的企业参加校园招聘会、开展校企合作联谊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年会、产学合作大会、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和参加行业协会等活动,采取网络、电话、问卷调查、电子邮件和座谈会等方式,进行经常性的校企对话,调查企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找准素质教育的关键点和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素质教育活动。

2.素质教育师资队伍保障

建成“一专两兼、内外结合”的素质教育师资库。建立校内专职素质教育师资库、校内兼职素质教育师资库、校外兼职素质教育师资库等三个素质教育师资库,其中校外兼职素质教育教师主要由合作企业的杰出校友、技术能手、劳动模范等构成。通过素质教育教师指导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技能竞赛和专题报告等途径,拓宽素质教育中教师深度介入学生素质培养的渠道,充分发挥三支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在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工作中的优势作用。每年组织100人次校内素质教育教师外出参加专题进修和培训。定期开展素质教育教师的交流与研讨,使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素质教育平台保障

建立就业实践基地。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一批校外就业实践基地,让学生参加校外的顶岗实习,在真实的生产氛围中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建设素质教育网络。借助网络对青少年的强大吸引力,建设素质教育网络资源库,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如开通网上心理辅导和讲座,达到自助式心理引导和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的目标。加强学生社团建设。规范学生社团的建立和日常管理,大力组建技能培养型、专业学习型社团,积极支持文体项目型、志愿服务型、兴趣拓展型社团。要引导学生参加本专业技能培养型和专业学习型社团,支持学生参加至少一项兴趣爱好拓展型社团。让学生社团成为学生专业学习的交流园地和社会能力锻炼提高的成长舞台。

(三)“两个途径”实施素质教育

1.教职工全员参与、教学过程全方位渗透实施素质教育

(1)教职工全员参与素质教育

教职工全员参与素质教育,并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制订并实施教职工培训计划,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培训,尤其是对新进校的教职工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提升教职工自身素质和进行素质教育的能力及水平。把教师如何通过授课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培训的核心内容之一,强化教师参与素质教育的意识。加强对素质教育的检查,既检查学生的表现,也检查教师教书育人的效果。学生通过网络评价、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对教职工参与素质教育的程度和效果进行测评和反馈。建立奖惩制度,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性。每年召开教书育人表彰大会,对在素质教育中有建树的集体与个人给予表彰,设“良师益友奖”,对表现差的,给予批评,必要时重新培训,达标后才能重新上岗。

(2)教学过程全方位渗透素质教育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职业道德为重点,教学过程全方位渗透素质教育。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要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和实践活动,要有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课堂教学要体现教书育人,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每一位教师除了必须传授知识和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培养外,还必须加强学生课堂行为的养成管理,并将学习表现按比例纳入学生的成绩考核,使成绩体现出学生的“综合智力”。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传授知识和培训技能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引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在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课程教学、顶岗实习、技能培训、社会实践、就业指导、毕业教育和日常管理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强化学生素质培养,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专业,认识职业,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为顺利就业,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2.校企合作实施素质教育

上一篇: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 下一篇: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