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经济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8 10:59:22

铁路运输经济

铁路运输经济篇(1)

1.何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2.低碳经济是钢铁企业铁路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其中能源使用而造成的碳排放问题是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面对生存的挑战和压力,我国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理论,这对于气候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向和目标。钢铁企业铁路运输要积极顺应时展和理论导向,务必在生产和运输中认真执行节能减排政策,全力部署低能耗、低污染的技术,实现低碳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钢铁企业铁路运输发展低碳经济,首先积极承担环境保护使命,全力实现企业节能减排指标的部署;其次要转变经济结构模式,加强能源使用效率,创新运输方式,搭建绿色运输平台。促使传统粗放型运输模式向现代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钢铁企业铁路运输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既是符合时展潮流的选择,又是企业符合自身发展和转变的必然趋势。

二、钢铁企业铁路运输实现低碳化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1.节能减排原则。钢铁企业铁路运输要确保在运输中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想实现运输低碳化就要对现有运输方式进行改革,添加新技术的应用,优化运输结构,使铁路运输和能源消耗降低,从而逐步实现节能目标,以达成节能减排的效果。2.良性循环原则。钢铁企业铁路运输中要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首先要降低能源损耗。在确保运输能力的情况下,合理制定运输路线,实现运输流动效率的提高,尽量减少空车的现象发生。其次要加强运输检修及运输管理,强化精准的检修方式,确保运输中实现最佳工作状态,促使燃烧状态和机车性能保持在良性状态。最后要加强废弃物管理工作,对运检修期间的废油等能源并做好循环利用准备工作。3.成本控制原则。钢铁企业铁路运输要提高集约化经营模式,重点凸显绿色运输经营。在运输实际操作上,改革技术创新,运用电子化管理和指挥手段,实现运输过程的效率最大化,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标。成本控制是实现低碳理念的重要措施。

三、钢铁企业铁路运输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措施

1.鼓励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钢铁企业铁路运输要想实现低碳经济,首先要提高铁路运输与低碳技术的结合与研发,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际调查找到运输中降低碳排放的方法和技术,并逐渐提升在实际运输的应用功能。其次积极鼓励员工参与低碳技术的研究和讨论,开发员工的低碳创新意识,并根据效果合理推广及应用。最后要加强向低碳研究部门“取经”,以取得先进的低碳运输管理经验和理念,这对于企业提升自身管理和经济效益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提高运输效率。钢铁企业铁路运输要坚持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提高运输技术新突破,重新调整运输产业布局,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运输效率,进而优化运输资源配置。而且还要改革创新运输结构,确保车循环、轮乘制,最大限度地利用铁路资源整体能力。在运输中还要加强钢铁企业工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加强工人的定期培训,使员工具备在运输中面对不同问题的处理能力,从而在运输工作中情绪高涨地高效完成运输任务。3.改善能源利用结构。钢铁企业铁路运输实现低碳的首要目标就是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的排放。所以在运输中要及时更新现有运输工具,逐步淘汰传统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等重污染机车,而且还要加大对运输设施的升级改造。4.将低碳经济行为纳入绩效考核标准。钢铁企业铁路运输中低碳行为的实现,离不开员工的工作热情,只有让员工真正参与到企业低碳经济目标中来,才会促使运输中低碳经济的全面实现,所以钢铁企业可以将低碳经济行为纳入到绩效考核中来,使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增强,确保工作的可持续开展。5.设立低碳运输专项管理机构。钢铁企业铁路运输要建立低碳运输专项管理机构,负责对运输环保进行监督,并制定相关政策以保证低碳和环保政策的宣传和贯彻。钢铁企业管理层要加强对低碳经济运输的重视,使专项管理机构能够真正发挥功效,使企业运输中逐步完善低碳行为。

总之,可持续发展观明确地指明了钢铁企业铁路运输未来发展的方向,那就是实施低碳经济运输,钢铁企业要加强认识,合理改革,通过积极的手段部署改变现在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状况。只要坚持发展原则,稳定实施低碳改革方案,在运输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合理解决,相信钢铁企业铁路运输实现绿色进程将很快会实现。

作者:靖玉利 单位: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运输部

铁路运输经济篇(2)

铁路运输的收入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同时也是铁路部门维持日常运输状态,为国民提供方便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更是铁路部门兴衰的关键。国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名共和国铁路法》等有关铁路管理法令管理并保护着铁路运输的资金收入,除了上交国家一定的税收后,大部分都用于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行。因此,铁路运输收入的管理与铁路部门经济效益关系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一、铁路运输收入

铁路运输收入是指铁路运输企业在办理客货运输业务和辅助作业中,向旅客、托运人、收货人核收的票款、运费、杂费等运输费用的总称。铁路运输收入应按以下原则进行确认与计量:

1、旅客和货物(含行包)运输,无论是否收讫价款,都应当在售出车票或办理承运手续并出具运输票据后确认收入。

2、对先运输后办理手续的军事运输和政府指令性运输等特殊运输业务,应当以实际运输后的后付票据确认收入。

3、两个及以上企业联合完成的运输业务,以及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相关服务,按照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目前即为铁道部,以下称铁道部)制定的收入清算办法或联合运输合同、协议,根据全国铁路运输收入清算机构出具的收入结算凭证,或者企业间互相认定的结算金额,确认各自的收入。

二、铁路运输收入的管理

(一)铁路运输收入的管理概述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运输收入的有效管理对于居民出行的便利、居民的财产安全以及铁路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工作是指对铁路客货运输票据、运输进款资金运动和运输收入实现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

(二)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基本任务有如下几点

1、监督客、货营业单位正确核收各种运输费用。

2、负责运输收入进款资金的管理,确保运输收入完整和资金的及时缴拨。

3、对各项运输收入进行审核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准确的运输收入数据信息。

4、为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结算和运输收入清算提供准确的运输收入数据信息。

5、负责铁路客货运输票据的印制、供应、使用和保管等管理工作,保证运输生产的需要。

6、负责编制铁路运输收入预算,并组织落实。

7、查处各种侵犯铁路运输收入的违章违纪行为。、

三、铁路运输收入的管理与铁路经济效益的关系

2005年12月29日第十五次铁道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的《铁路运输收入管理规程》有效地制约了铁路收入的不合理管理。铁路运输收入的管理与铁路经济效益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铁路的建设能够将各个地区的主要大中城市连结起来,形成快速铁路客运网,带动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铁路运输收入的管理不仅关乎铁路本身所涉及的局部经济效益,而且更联系着项目为整个铁路网运输收入系统带来的整体经济效益和为其它领域发展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铁路运输收入的管理对铁路经济效益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一)铁路运输收入的管理能带动服务产业的发展

加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铁路运输收入,对铁路运输过程中的服务系统加强其水平,提高铁路的经济效益。运输收入进款存放地点,有安全设施和防范措施,分工明确、功能合理的铁路运输收入的管理体系,可使铁路交通服务趋于一体化,提升铁路运输服务水平,满足城市间及城市与交通据点间不同层次的交通需求。有助于加快服务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铁路经济效益的增长。

(二)铁路客货运输票据的合理化对铁路经济效益的影响

铁路运输收入分为客运收入、货运收入、铁路建设基金、代收款。铁路运输收入的管理关乎铁路运输生产系统运行秩序正常运行。铁路运输企业及其所属的站、段均应设置票据库。票据库必须有保证安全的设施,建立严格的出入库和交接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建立票据总账和明细账,掌握请领、使用和结存情况,定期清查。有效地票据能对铁路运输收入起到监管的作用,直接和间接地影响铁路经济效益,降低铁路运输的成本。

(三)运输费用的有效核收对于运输企业经济的影响

铁路运输企业在办理货物运输业务和其他辅助业务中,使用铁路客货运票据,按规定向托运人收货。对于运输费用的有效核收,有利于提高国家批准征收的铁路建设基金。运输收入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按照权责发生制处理各项经济业务,如实的反映运输收入动态,运输费用的有效核收对于运输企业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个机遇。

(四)坏账损失对铁路经济的损害

在运输收入的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失职造成的无法收回运输收入进款的情况屡见不鲜,对于铁路经济有着严重的威胁。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输收入没有原始凭证的审核工作,各个部门对客货制(售)票系统生成的原始信息没有及时进行稽核、检查,对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性,准确性进行监督检查.会有可能导致坏账损失现象。坏账损失会造成现金事故、票据事故、导致客运收入和铁路客货运输低,不利于铁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收入与经济效益的相辅相成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财政收入的管理,铁路运输部门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因此在这一方面对于运输的经济收入更是要加强管理。铁路部门的收入一般都是国家招收的财政部门人员管理的,国家的财政部门人员收到顾客的资金以后由会计部门核算,核算过后再进行资金上缴。由于我国的铁路运输路线都是国家投资建造的,国家才是最大的股东。所以,一般情况下,要交一定的税收给国家,其次才是用于铁路部门的建设与发展。铁路部门经济效益的增长将提升整个铁路部门的质量,无论在人员、设备的管理方面,还是在铁路人员工资、福利等方面都将得到很大的提升。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经济效益无法提升,导致铁路部门在铁路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方面存在拖欠、缺乏、扣除等不良现象。这将导致铁路工作人员对顾客的热情大打折扣,在顾客买票期间,工作人员服务不到位,冷言冷语对待顾客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正因为如此,在收取资金的过程中表情相对麻木,火车运行时间描叙不清,或者是根本就不回答顾客提出的问题。以致顾客购买车票之后常常出现退票或改签的情况。这对铁路运输的收入管理造成很大的不便,最重要的是浪费了铁路运输资源,使得有些有急事的顾客赶不上末班车,而且还浪费了顾客和工作人员的时间。这样的恶性循环可能在大部分地区都存在,我们应该杜绝此现象。这就要从铁路部门内部着手,铁路部门在加强铁路运输的收入管理同时,铁路经济效益将会有显著地提升。相应的,铁路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都将会有大幅提升。这样,铁路员工们没了后顾之忧,自然会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为铁路部门打造良好形象的同时,也为铁路部门增加了经济收入。

四、结束语

铁路是我国主要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铁路运输收入的有效管理,不但能改善铁路收入管理系统的基础设施,更能有效地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为地方经济开发、招商引资和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张穹,王兆成,胡亚东.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释义.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

铁路运输经济篇(3)

关键词:铁路运输;社会经济;相关性

一、铁路运输和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

铁路运输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是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并且其相关度很多,变化趋势极为相似,所以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通过二者的关系,可以将铁路运输发展和社会经济之间构成一个反馈系统,并且在这一系统内实现铁路运输和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一)社会经济发展是铁路运输发展的动力和目的

社会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基础,而在交通运输领域,表现为经济对运输需求质和量的提高,因为交通运输需求人们对空间位移所有需求,而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人或者物的位移。从对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历史发展方面来分析,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是直接的,如果经济规模小、结构比较稳定,并且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那么交通运输的规模就比较小;而如果经济结构出现变化,很多劳动力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过渡,在工业化生产中对原材料、能源、矿产等方面的需求增加,那么货运量增长率就会超过国民经济增长率。

而生存结构的变化也会带来运输质量和数量的提高,因为生产结构变化会导致人流密度增加,人们对铁路客运的速度要求更大,这样就要求铁路运输提高自己的速度和服务质量,也就是提高铁路运输业。因此可以看出,交通运输的发展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为铁路运输提供了很大的需求,对其发展方向有一定决定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而这一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铁路运输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障碍,所以为了提前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就必须发展铁路运输业。

(二)铁路运输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手段

铁路运输与农工业生产相比,主要是依靠增加服务对象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来附加产业的价值,而这些价值必然会带来国民经济的增长。

首先从产业前向波及的角度来分析,波及就是当铁路运输业发生变化时就会带来相关产业的变化,而铁路运输除了对国民经济产生直接价值之外,还会促进与铁路运输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在各大火车站都可以看到超市、酒店等各种商业行为,而这些产业都是以铁路交通为依托的,不仅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还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持。

其次是铁路运输行业也会消耗汽车制造业、机械工业、电子、贸易等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在建设铁路运输基础设施时需要大量的水泥、钢铁和机械设备等原材料,在铁路运输过程中也需要消耗电力和煤炭等资源。因此,铁路运输业在扩大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这些产业的发展,这就是铁路运输业的后向波及效果。

最后从时间顺序方面来分析,铁路运输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相同。在经济发展起步的初始阶段,铁路运输可以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和货物的流动,所以必然会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而在经济进一步发展阶段,铁路运输需要扩展和完善,经济和铁路运输是同时发展,铁路运输业也发展成熟,新兴产业对交通工业的支持作用更大,而铁路运输在这一阶段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主要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和转型为主。

二、铁路运输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在货运量和客运周转量等方面都实现了快速增长,社会经济对铁路运输的影响是通过社会经济中的诸多因素引起的,而目前的铁路运输可以分为铁路旅客运输和铁路货物运输,详细来说影响主要包括:

(一)影响铁路旅客运输的因素分析

首先是经济体制的因素,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种经济制度背景下,就业和户籍限制得到了放松,从而促进了各个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集聚增加,也成为我国目前铁路客运的一种特殊现象。

其次从经济因素来分析,我国社会各项事业和生产活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很多人口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过渡,外出就业的人数增加,并且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在经济发展中得到了提高,外出旅游的人数也大大增加。

第三是生产力布局得到了改变和调整,各个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增强,新开发区和自身原籍的生活联系更加密切,二者在生产、生活和文化等方面都加强了交流。另外一方面,经济发达和新开发区也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很多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输出增多,而发达地区和新开发区在其中也扮演了客流流入和流出的集散地角色。

最后是人口数量及其构成的因素,人口规模、年龄、城乡比例等因素对客运都会产生影响,人口规模大比如会引起客运量增加,而青年在人口中的比例增长也会促使客运量需求增加。一般来说,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相比对客运的需求量更大,所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客运量的需求也会增大。

(二)影响铁路货物运输的因素分析

首先从经济体制因素方面来分析,随着我国从计划分配向市场调节方面转变,产品流动的范围在竞争体制作用下得到了迅速扩大,流动的自由度也迅速提高,这样就对铁路货物运输的需求量增大,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深化,外货货运量也是飞速发展,对我国铁路货物的构成和流向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其次从经济因素方面来分析,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工农业生产结构的发展对货物运输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随着农业的发展,农用机械和农用品的运输都得到了增加,而工业生产中队原材料、矿产、能源的需求必然也会影响货物运输需求,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导致货物流动更加频繁。

第三,生产力布局对货物运输网络的布局有着决定作用,因为生产力布局包括资源产地、产品消费地等方面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之间的距离就对货物流量、流向和距离等方面有着决定作用。通过对我国最近几年生产力布局来看,很多企业愿意把工厂建设在新型开发区,而这些地区远离城市,其矿产、原材料、设施等方面的生产要素就需要依靠铁路货物运输。

最后从运价水平方面来分析,货物运输会随着运价的波动而波动,并且随着运价的升高而需求降低。铁路货物运输也有很多替代通工具,相对于其中交通工具,铁路货物运输除了要在速度、安全性等方面取得优势之外,还需要在运价水平方面取得优势,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选择铁路货物运输方式。(作者单位: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

参考文献:

铁路运输经济篇(4)

中图分类号:U29 文献标识码:A

一、铁路货物运输安全质量与铁路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

铁路经济效益受到铁路货运安全质量的制约主要体现在铁路货运事故造成的损失和无效运输造成的损失这两个方面,以下对这两个主要制约因素进行详尽的分析。

1 铁路运输事故造成的损失。由于铁路运输事故造成的货物不能安全送达目的地的情况需要铁路部门给予赔偿,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铁路货物运输安全质量与经济效益成正比关系。通过货运赔款率也可以反映铁路货物运输安全质量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数值的大小与铁路货运质量和经济效益均成反比关系。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提高铁路货物运输安全质量的方法来减少货运赔款率,从而增加铁路经济效益。近几年,国家合格组织部门,已经对这方面产生了一定的重视,但是效果还不是特别明显,所以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2 无效运输造成的损失。铁路货物运输中常见的另一种现象就是在货物送达指定地点之后,还有可能出现货物被盗、货物受损等危害货物安全的现象出现。这就造成了无效的铁路运输,因为货物运输所产生的费用也将白白浪费,需要铁路部门自身承担这一部分费用,同时由于是铁路部门的原因造成的货物被盗、货物受损等现象的发生,铁路部门还需要对货物本身做出赔偿,增加了不必要的大量支出,严重影响了铁路经济效益。

二、铁路货运安全质量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

铁路货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社会经济效益中占有的很大的比重,直接关乎到我国经济效益的好坏,而铁路货运安全质量又是影响铁路货运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社会经济效益受到铁路货运安全质量的制约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财富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工程进度这两个方面,以下对这两个主要制约因素进行详尽的分析。

1 社会财富的损失。食品的腐败、污染、货物的损坏、丧失使用功能、液体天然气燃料的泄露等等在货物运输过程中会出现的事故都会严重影响货物本身原有的使用功能,造成实社会财富的严重损失。

2 影响工程进度。由于铁路运输是我国工程材料和零部件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工程材料和零部件的丢失或损坏,虽然有些零部件的损坏程度较轻或者修复之后仍可以在工程上继续使用,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仍会影响原有的工程进度,对社会经济效益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基于提高铁路货运安全质量的经济效益增长方法

铁路部门是保证铁路货运安全质量的主要部门,同时对于提高铁路货运安全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要通过提高铁路货运安全质量的方法来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就需要铁路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各个过程严把质量关。铁路货物运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期间经历很多铁路部门的共同协作才得以完成,所以铁路货运安全水平的提高不能只针对一个部门来提高,而是应该对每个部门的每道工序都严格把手质量关,这样才能使得铁路货运这项综合的过程整体安全性得到提高。举个例子来说,例如某些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会造成损坏,而造成损坏的原因可能是装卸过程不符合正常货物装卸的规定。还有可能是调车过程中出现了冲撞等意外发生等等原因都会造成安全问题。所以对于货运、装卸、运转、机务、工务、电务、车务、车辆等等铁路各部门都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并且在现有的基础上对管理方法和质量监管方法和原则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建立安全保障系统,从而保证铁路各部门、各工种、各项工作等等这些分开的独立机构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得铁路货运安全能够更加高效的得到保证。

2 对货运和装卸员工定期进行培训。货运和装卸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货物运输的安全,而目前的货运和装卸员工存在着业务能力生疏和文化水平低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货运和装卸员工队伍中,新员工占了员工总数的60%之多,这些还不包括从别的岗位调度过来,而此项业务能力生疏的老员工;货运和装卸员工队伍中员工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这就造成了一大部分员工不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对专业流程和规章制度理解不够透彻;同时还会有委外人员在装卸队伍中出现的情况,而这些人更是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以上几点都会造成在事故出现后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造成更大的浪费,或者不能及时预防事故出现的现象。所以对货运和装卸员工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专业素质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

3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货运、装卸的科学管理。造成铁路货物运输安全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铁路运输的货运、装卸管理不够科学,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具体细节过于粗糙。这就需要管理部门能够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出标准化、符合实际科学规律的管理规章制度和访法规程,这样通过落实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来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安全性。

4 货运、装载基本设施建设的加强。货运、装载基本设施的建设满足要求也是保证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的另一重要因素,而现在货运、装载的基本设施存在着货运设备不能满足货运需要、货运线、货运仓库破旧不能充分满足货运需求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会导致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丢失等严重损害铁路运输安全的现象发生。所以保证货运、装载基本设施满足要求对于铁路货运安全得以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结语

铁路货运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效益,所以通过提高铁路货运安全性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本文首先从铁路货物运输安全质量与铁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内在联系分析入手,提出了各个过程严把质量关、对货运和装卸员工定期进行培训、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货运、装卸的科学管理、货运、装载基本设施建设的加强这些基于提高铁路货运安全质量的经济效益增长方法,从而为铁路相关部门保证铁路货运安全系统的完善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并且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铁路运输经济篇(5)

(一)企业财务管理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含资金管理、利润分配、投资管理及风险管理等内容。对我国铁路运输企业来说,处理好财务关系并组织好财务活动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财务活动主要包括投资活动、资金的筹集及运营、企业资产的分配等内容。铁路运输企业需要加强对企业投资资金的管理,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铁路运输企业明确自身流动性资产以及固定资产,并考虑到运营设备的折旧率,从而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以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可行性指导,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

由于铁路运输企业运营活动具有复杂性,使得企业运营成本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铁路运输企业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骨干力量,具有极大的流动性、跨区域性、持续性,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难度加大,企业成本增大,不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企业财务管理目的在于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无法满足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变化,因此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层次的提高,充分利用开放的市场环境加强企业管理水平及应变能力,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结构的优化发展,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财务管理措施

(一)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开展各种企业经营活动,实现对经营活动的有效规划与控制。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铁路运输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我国主要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对铁路运输企业经济行为进行引导,财务管理作为企业重要内容,其根本要求在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在当前开放的市场环境下,铁路运输企业资金流动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因此需要铁路运输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构建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以企业经济活动为中心,制定规范的经营管理型财务会计制度,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企业需要充分结合其行业特点,优化企业会计核算人员,更新财务管理理念,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增长。

(二)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为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结构调整,企业财务部门需要明确现代企业财务会计职能,由于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包括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两个方面,管理会计工作目的在于保证企业利益,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整理,从而给企业经营活动提供科学指导,负责财务部门会计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完善企业财务监督管理体制

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铁路运输企业需要不断构建完善的企业财务内部监督体制,由股东大会形式财务监督权力,对企业董事会及经营部门进行有效监督。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经营部门与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密切联系,因此,铁路运输企业要充分发挥监事会、财务总监及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监督体系,通过财政、税收及银行等经济监督部门,加强对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会计成果的监督与管理,实现铁路运输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化,促进铁路运输企业的健康发展。

铁路运输经济篇(6)

本文通过此点讲述了铁路交通运输必须要先从“经济管理”下手以及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铁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引言

 

在我国市场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中国铁路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史,算是属于我国的传统行业了。然而,近些年来,由于新型的一些交通运输方式出现,外加国家铁路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对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作出具体的措施,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铁路运输的发展。

 

因此,要想改变现铁路运输的“滞后”发展,就要着手在经济管理方面作出一定的举措,大力的推进铁路的发展,使其能够让达到人民群众日益增加对铁路交通运输的需求。

 

二、实施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要

 

1.满足于铁路交通管理机制改革的需求。2013年铁道部的改革“政企分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升了铁路交通运输综合能力,进一步的实现了铁路交通运输的市场化运作。

 

由于铁路企业必须要以实现经济效益为核心,那么早点实现经济效益的方法就是从市场经济来找到突破口。铁路部门实施企业化管理的“具体表现”就是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在“经济管理”的作用下,能够提高铁路运输企业“市场化运作”的总体效率。

 

2.也是我国经济生产力实际发展的需求。铁路交通运输经济属于我国市场经济构成要素,尽管在铁路交通运输下,能够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不过更多的囊括了“计划经济”在其中。

 

比方说各省、市甚至县的交通运输基本上都是靠铁路运输提供的,而并不是为了满足于市场的需求。这样就造成了铁路运输资源的浪费。现阶段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努力发展下,经济生产能力虽得到了日益不断的提升,但铁路交通运输必须要是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满足人们对铁路运输的需要。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相关策略

 

1.优化内部管理,增加管理模式新意

 

铁路交通运输需要从内部管理模式的加强开始,将“市场经济”为主要引流方向,增添合适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铁路交通管理模式。首先,铁路运输企业要建立“新意”的营运思路管理模式,经过“后天”的货运改革,铁路交通运输管理也改变了自身常规的运营模式,我国地大物博,在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下,我国货物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受我国其它交通运输市场的快速供应下,陈旧的铁路运输管理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现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铁路运输管理部门要逐步深入市场需求,开发以市场为方向的销售对策,去为客户制定与其相符合的相关服务。

 

其次,在增加新意的管理模式方面,一定要达到质量感。在激烈的交通运输竞争中,铁路运输要发挥其在交通运输行业里稳固的行业地位,要以市场经济条件为基则,通过引入质量管理模式,提升铁路交通运输整体的质量,实际就是指要落实到通过质量咨询认证的基础上来完善铁路自身质量机制。另外铁路运输交通运输企业必须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标准来提升铁路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以期能够全面系统的提高铁路交通运输的总体质量优化管理水平。

 

2.采取加强对铁路运输部门的财务管理方式

 

在保守思想的冲击下,我国铁路运输部门基本上会很少考虑运输成本费用成本相关的一些不足和问题。详细来看,就主要体现在铁路运输部门对于资金管理的不苛刻,资金出现严重浪费等等一些负面问题,所以在运用有关的经济方式后,铁路运输管理部门比之前更加考虑相关的费用成本和相关部门的财务管理等。首先铁路部门必须要建立成本纠责制,不断的划分铁路运输成本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加的带动和促

 

进铁路运输部门的经济效益提升;然后就是铁路运输部门的相关费用支出应该从实际的运量和人工花费等方面进行入手分析,制定出合理的预算表,只有这样的话,才可以更好的提高铁路部门员工主动节省的理念和意识;最后就是铁路运输部门必须要不断的提高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在时间推动下,包括铁路运输部门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都使得员工自觉开启“成本控制”模式。

 

3.与其他运输行业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妇孺皆知,尽管当前交通运输行业处于白热化的竞争环境中,不过从整体上来看,强化同不同运输行业相互之间的合作,也是大势所趋。因为只有相互联合,才有利于整改它们之间的技术,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但若一出现恶性循环竞争的情况,后果就很不利于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技术的发展。所以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必须要在坚决除掉陈旧的管理模式基础之上,制定出优良的竞争方式,在自身的目标市场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努力赢得市场,与其它运输行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四、结束语

 

铁路运输经济篇(7)

中图分类号: F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实行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1在市场经济体制卜,铁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运输市场,是铁路交通运输部门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并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法律化的轨道,这是当前及今后一项较为突出的任务,那么市场化改革是其重要的一条出路。党的}一六大以来,铁路部门深入扎实推进改革,铁路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实现了重大创新。1998年进行试点,2005年3月,铁道部成功实施了撤销铁路分局、由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改革,全国铁路共设立18个铁路局(公司),变四级管理为二级管理,消除了我国铁路存续50多年管理重H的弊端,提l局了管理效率,极大地释放了运输生产力。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实现了重大变革。铁路部门通过撤并运输站段、关闭运量小的中间站、发展战略装车点和卸车点、推行机车长交路、优化企业机构设置和劳动组织等,使运输生产力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推动了运输生产力的发展。

2铁路主辅分离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铁道部将铁路物资、通信、设计、施工企业移交国资委及所属企业管理,将铁路中小学校、医院全部移交地方政府管理。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铁道部与各省市自治区广泛开展合资建路的战略合作,加大合资建路力度。2003年至2008年,全路新组建合资铁路公司76家,吸引了地方政府、战略投资者的大量资金,改变了铁路建设仅靠中央政府投资的局面。这些举措小仅搭建了铁路市场融资的平台,而目_探索和积累了铁路运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宝贵经验。

3从现存的铁路管理体制来看,尽管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现有的18个铁路局(公司)间仍然存在70多个局间分界日,各个铁路局为完成各自的运输生产经营任务以及优先满足所属省市运输需求,同时由于统-执行铁道部所下达的年、月、日计划,从动力、运力、能力的运用安排上,还是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相勺_制约,内耗还是相当严重的。以沈哈两铁路局为例,作为两个以煤炭、粮食等资源运输为主的铁路局,由于铁路铁道部对两个局的入关方向交车、运用车占用实施总量控制,同时沈阳局服务的辽吉两省、哈尔滨服务的黑龙江省对能源等物资运输也有保证的要求,势必优先考虑本局利益和满足所在省份需求,对有限的铁路运输资源一定程度上展开争夺,从动力、交车数量上进行自我控制和相勺互控制。另外,随着铁路大规模建设,成立了大批的铁路合资公司,也与当前国有的铁路局(公司)的管理体制很难相互融合,多种企业管理模式并存,对于铁路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来说形成较大制约。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措施的探讨

1建立铁路独立市场经营主体。由资源、能源、环境、人日等基本国情所决定,相比于公路和航空,铁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货物运输和中长距离的旅客运输中起着主要作用。因此,中国铁路的最大问题是跟小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铁路垄断是一种行政性垄断,而非是技术性垄断,行政性垄断是一种制度性、扼杀竞争机制的垄断形式。由于企业对配给资源的有效利用、成本降低、服务质量提高的内在动力明显小足,社会需求得小到满足。铁路体制改革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和铁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点,改革目前的行政垄断,构建一个有利于铁路更好、更快、更高效效发展的环境和机制,促进整个铁路交通运输业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加快发展、增加有效供给和服务质量提l局,进而增进社会福利和为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l局创造史有利条件,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其他行业的改革实践,消除市场进入壁皇、引入竞争机制是实现目的最为有效的解决手段。为此,我国的铁路体制改革应该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

2组建若干个市场竞争经营主体。对现有铁路局进行区域合并,通过股份制、集团制公司的形式对现有运输资源和运输业务进行重构。若干集团公司将会尽力多提供线路并促进运输能力的提升,自然垄断的基础设施与引入竞争机制的客货运输分离开来,铁路客货运输经营的垄断局而有可能彻底打破,进而实现公平运输和公平竞争。将各区域公司的铁路资产管理全部移交给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再直接管理铁路国有资产。改革后的铁路管理职能将转到全行业管理上,可以归交通部管理,负责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标准、重要的规章制度以及市场规则等,并完善监管体系和加强监管力量,依法客观公正地履行行业监管职能。

实施铁路局按区域合并重组成集团公司,实行市场化经营,小仅能够有效消除铁路运输内耗,史有利于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为促进铁路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最为有利的条件。还是以沈阳局和哈尔滨局为例,如果两个局进行合并重构为一体,即可消除两个局间5个分界口的人为制约,又有利于对机车、车辆和线路能力进行统筹安排,实现铁路运输能力的综合高效利用,史好地为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吉、黑二省,及西部的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服务,也史有利于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二、以市场机制构建现代物流模式

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是:通过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经济,没有竞争就谈小上真正意义上的改革。竞争是发展强有力的推进器,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产业(如家电、汽车)才能实现大发展,消费者才能获得真正的实惠。铁路运输业的改革只要在竞争上取得突破,就一定能在发展上获得显著的成效。铁路运输部门应按照物流原理和旅客、货主需求扩展其业务范围、延伸其运输产品、丰富完善其服务功能,使铁路货运业务向更高层次的物流网络转化。建立物流中心,以大企业为服务对象,利用专用线的连接优势,从该企业原材料的购买、运输、储存、供应到产品的储存、运输、销售进行全方位服务;以大型市场和货物集散地为中心,包揽商品的供应、运输、储存、销售、发送,以各大港口为中心,围绕出港货物的销售、发送运输进行服务;以各较大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的物流、客流中心服务,立足现有资源,拓展服务业务积极变革转型。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之一,近几年,国家相继颁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等,为运政管理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武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经济运行的一种生产形式,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社会资源,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输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交通运输市场经济管理模式也发生变化。为此具体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一些变化与改革。

参考文献:

铁路运输经济篇(8)

2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适当地运用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案例多是为了适应教学目标并结合所讲授理论知识内容而精心选择。通过教师讲授、案例导入、学生讨论、分析案例、应用训练、教师结语评价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案例教学法充分地将“教”与“学”结合在一起,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选择和应用案例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铁路运输经济法规》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案例的引入必须结合铁路运输专业的特点,要有针对性。例如讲述铁路货物运输责任这节内容时导入运输蜜蜂发生火灾损失索赔纠纷案,通过案情分析,结合核心专业课《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行车规章》中所讲授的《货规》、《行规》、《技规》的法规知识以及本课程中所涉及到的《铁路法》《合同法》等重点法学知识进行法理分析。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拓展课程的知识点的基础上,也加深了对专业核心课程知识理解。再如讲到铁路对旅客人身伤害的责任时,将一位学生在列车上的亲身经历作为实例,讲述过程,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参与讨论、互动,并引到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铁路法律法规知识解决问题;讲到运输责任期间和责任范围时,结合《铁路法》17、18条,创设四种不同的情境,利用生动的案例演绎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铁路运输经济法规课程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经济法规知识和理论,熟悉《合同法》、《铁路法》,了解相关的铁路规章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其运用《合同法》、《铁路法》中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解决运输合同纠纷的能力。同时树立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严谨守法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法律意识,为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讲完某一类型的法律,如合同法、铁路运输法规、运输纠纷的解决等时,可以通过下任务单的形式要求学生课后选择并分析案例。然后在课堂教学中专门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全班学生参与案例讨论。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其牢固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

铁路运输经济篇(9)

中图分类号:F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038-03

2016年9月16日,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并强调要推进区域大融合,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运输通道概述

国际铁路运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国陆路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最近几年,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各地开行了渝新欧、郑新欧、蓉新欧、西新欧、汉新欧等众多面向中亚和欧洲的国际货运班列,希望以此带动我国和中亚以及欧洲的贸易往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15年中欧班列总开行815列,比2014年增长165%。因此,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运输通道建设已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要的议题。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运输联通存在的问题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铁路运输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联通不畅、正反向运输量不均衡、运价较高、运输协调难等重要问题。

(一)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存在的问题

1.轨距不同带来的换装问题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东部中国段铁路为1 435毫米轨距的标准轨,中部即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三国铁路为1 520毫米轨距的宽轨,西部即波兰、德国、荷兰铁路为1 435毫米轨距的标准轨。这就造成铁路货车运行时,不论向东还是向西运输,都需要两次换装,极大增加了全程运输的时间,提高了运输成本,造成了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1]。

2.重要节点通关和换装能力发展滞后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铁路中,部分口岸换装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输的效率。20多年来,沿线区域货运量大幅度提升,而部分口岸的换装能力提升缓慢,因此造成货物在有些口岸积压,影响了铁路运输的效率。其中过境频率最高、耗时最长的是阿拉山口和多斯托克这一对过境点。随着我国与中亚和欧洲的贸易量不断攀升,阿拉山口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口岸和国际物流大通道[2]。但是,阿拉山口站1991年过货量还不到20万吨,2013年铁路口岸过货量达到1 775万吨。尽管阿拉山口后砭过几次扩能改造,特别是2008年建成的年换装能力达20万标准箱的中铁集装箱阿拉山口站换装库,大大提高了该口岸的通关能力,但换装能力仍然赶不上货运量的增加速度[3]。

虽然阿拉山口过货量增加很快,但与之衔接的哈萨克斯坦多斯托克站多年来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使得其换装能力没有得到同步提升;同时,由于没有大量购买新的铁路车辆,使得车皮数量缺乏,导致货物在多斯托克产生积压和阻塞。另一方面,运输大件货物的平板车皮缺乏,使得大件货物在口岸停留时间过长,并占用部分铁路管线和站场,造成其他货物过境缓慢,形成阿拉山口和多斯托克这一对堵塞点,并导致连锁反应,使临近许多站点出现不同程度的阻塞[4]。

(二)正向与逆向物流量不平衡

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国家间产业结构的差异,造成正向和逆向物流量的不平衡问题非常严重。总体上,向西的货物运输量大于向东的货物运量。在区段上看,由哈萨克斯坦进口的货物量大于出口货物量(即集装箱向西的多,空车向东的多)。货物的结构性差异也特别明显,西行货物大多需要生产型的货物以及生活型货物集装箱的运输,而东行货物主要有煤、木材、粮食及其他物资资料,主要是以运输散装形式出现,几乎用不到集装箱运输。这就造成集装箱正反向运量的不平衡,产生较多空箱,大量空箱需要由西向东运输,全程运输成本大大增加。总体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运输的空箱问题已是突出的问题。

(三)运输价格较高

中国到西欧一个TEU(2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平均海运费用大约只有7 000元人民币,而经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铁路运输运费相对较高。虽然经过政府补贴,目前中欧班列的运费有所下降,但这并非市场行为,政府的补贴也不可能长期存在。

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运输的价格受到俄罗斯等国的影响较大。由于途径阿拉山口的新亚欧大陆桥与俄罗斯主导的第一亚欧大陆桥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为了降低新亚欧大陆桥的竞争力,防止其对第一亚欧大陆桥的运营产生较大的影响,俄罗斯对经过新亚欧大陆桥的班列收费偏高,检查更为严格。同时,中亚国家为了分享过境班列带来的利益,往往偏向收取更高的费用。所以,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运输通道的新欧亚大陆桥虽然绝对距离短,但各项成本并没有降低,造成其运输价格较高[5]。

(四)运输协调存在一定的难度

1.国内各线路之间的协调问题

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中欧班列主要有7条,分别是“渝新欧”、“蓉欧快铁”、“郑新欧”、“苏满欧”、“汉新欧”、“义新欧”和“长安号”“。由于班列较多,且货源腹地存在一定的重叠,因此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压价的问题,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协调,以解决竞争混乱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有些班列货源较少,运行成本高,亏损严重,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培育班列的发展,都对班列进行一定程度的补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例如,成都市对“蓉欧快铁”进行两年的补贴,重庆市比照海运价格进行补贴等。

2.通关政策方面

通关手续繁杂,作业效率低,丧失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运输时间短的优势。阻碍这条通道上货物运输发展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海关及检验检疫部门与铁路的协调问题。由于各国一关三检的流程、费率不一样,再加上整个国际运输过程中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协调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货物在重要口岸滞留时间较长,影响了整个班列的运行速度和运行效率,增加了运输成本。

3.缺乏强有力的协调机制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际铁路运输涉及的国家较多,每个国家的通关制度、检验检疫规定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对单证、报关、查验的规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例如,沿线各国至今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签订共同承认的运输条约,而且各国加入的国际运输条约也有所不同。其中,德国是《国际铁路货物运输公约》成员国,中国和俄罗斯是《国际铁路货物联合运输协定》成员国,各国采用的条约不一样,通关的流程存在差异,加之缺乏有力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因而造成查验速度满,通关时间长,影响班列的运输效率[6]。

三、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路运输联通的对策

(一)逐步实现铁路轨距的统一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铁路轨距不同,带来了物流成本的增加,影响了其竞争力。哈萨克斯坦早在2005年就提出建设东连中国西部边境铁路口岸阿拉山口、西达欧洲大陆的标准轨过境大铁路。但直到目前,这项工程都没有真正启动。而俄罗斯出于自身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极力推动1 520宽轨铁路在中亚和欧洲的建设。中国应以强大的经济势力为背景、通过亚洲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投资中亚铁路基础设施,支持中亚建设标准轨铁路。但由于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周期长,因此,推动轨距的统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双向物流量的平衡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向物流量的不平衡,使得铁路运输成本较高。要想降低运输成本,就必须组织返程货源。随着中国中产阶级人数的增加,对高质量消费品的需求激增,开发返程货源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特别是随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阿里巴巴、京东等大企业大力推动包括欧洲等国外企业通过他们的平台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中国的消费品进口会逐渐增加。

目前,一些中欧班列开始采取措施,在欧洲和中亚设立办事处,积极开拓返程货源。以“渝新欧”为例,2014年8月首次开行了包括宝马、大众等汽车在内的进口汽车班列,2015年6月又开行了跨境电商回程货。

(三)保持线路及运价的稳定,减小运输成本,降低运输价格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铁路运价高于西伯利亚大陆桥和海运运价,因此,更应该采取措施,保持甚至降低运价。但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发文件,不仅提高了新亚欧大陆桥铁路运价,而且调整了铁路运输线路。这种不考虑市场竞争,片面提高运价的方式M一步降低了该条线路的竞争力,造成部分货源分流。因此,为了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运输的竞争力,必须保持线路及运价的稳定。

(四)完善运输协调机制

1.整合各地开往欧洲的班列,形成集聚效应

目前,各地为了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纷纷开通了到欧洲的铁路班列。这些班列的经济腹地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因此产生了一定的恶性竞争。同时,由于通过铁路运输往来欧洲的总体运量有限,再加上班列较多,货源产生了极大的分散,导致所有的班列都陷入亏损,需要政府的补贴。目前,各地已经意识到班列整合的必要性。2014年,中国铁路总公司举行了一次班列协调会,初步拟定了《中欧班列组织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优化班列线路的思路。2015年班列整合有了实质性的进展,重庆市携手湖南省,共同开行中欧班列;成都市和厦门市联合,共同开行厦蓉欧,但整合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改进并完善相关的通关政策

由于中欧班列途经的国家较多,应该尽快推动简化国际联运通关手续的进程。比如,采取“一票通关”等方式;统一沿线铁路运输单证,减少因为换单而耽误的时间;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货物物流跟踪的实时查询,从而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3.建立国际协调机构,完善协调机制

在国际协调方面,中国政府于2000年成立了以商务部为组长单位,外交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为副组长单位,国土资源部、铁道部、交通部等为成员的“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协调机制”小组,并定期举行了合作研讨会,但总体成效有限。因此,建议成立由交通运输部为牵头单位,沿线国家和地区铁路、海关和运营公司共同参与的国际运输协调小组[7,8]。同时,还应成立各专业协调小组,解决国际铁路运输过程中面临的运输价格、海关通关等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罗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交通物流制度协同与推进探讨[J].开发研究,2014,(2):45-49.

[2] 袁建民.新疆口岸物流发展及对策[J].大陆桥视野,2012,(10):38-42.

[3] 张建卫.新亚欧大陆桥运营管理及发展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4,36(2):1-5.

[4] 蒲开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运输必须先行[J].大陆桥视野,2012,(12):56-61.

[5] 杨明强.中欧货运合作发展构想[J].商业经济研究,2015,(12):42-43.

[6] 舍妮亚.新亚欧大陆桥集装箱多式联运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1.

[7] 莫辉辉,王姣娥,宋周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集装箱陆路运输的经济适应范围[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5):581-588.

[8] 王争鸣.”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通道发展战略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4,(5):24-31.

Study on the problem of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in the Economic Zone of the Silk Road

ZHU Chang-zheng

铁路运输经济篇(10)

中图法分类号:F530; 文献标志码:A

1引言

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内陆深广,城乡和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以及资源分布与工业布局不相对称,对运输产生的巨大需求。铁路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产业。虽然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在总量上尚处于短缺状态,路网结构对国土的覆盖性尚有较大的差距,但在各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始终处于骨干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区域铁路运输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两个系统。两者之间只有形成一种动态的协调平衡关系,才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本文以四川省为例,从定量角度对四川省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区域铁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为四川省未来经济发展战略和铁路运输规划提供相关数据分析与参考。

2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数据收集

2.1铁路运输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通过广泛搜集检索文献,本文设计了铁路运输发展水平(X)的测度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四个指标:客运量X1(单位:万人),货运量X2(单位:万t),旅客周转量X3(单位:亿人· km),货物周转量X4(单位:亿t · km).

2.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本着目的性,科学性、统一性以及可行性与可比性的原则,确定了综合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Y)的指标体系、,该体系由以下三个二级指标组成:GDP产值Y1(单位:亿元),工业生产总值Y2(单位:亿元),农业生产总值Y3(单位:亿元)。

指标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较有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决策方法,根据层次结构图中某一层级元素相对其上一层级相关的某一元素,两两评比其相对重要性从而确定指标权重。分别对铁路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中的各层级指标重要性进行分析评价,得出的各层级指标权重如表1。

3四川省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选取2001~2010年铁道部与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四川省铁路运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数据,并整理、换算成客运量,货运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以及GDP产值,工业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等测度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如表2所示。

4铁路运输与四川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分析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是一种新的因素分析方法,它主要通过对系统数据序列的几何关系进行比较来分析系统中各个因素间的关联程度,即认为刻画因素的时间变量之间所表示的曲线的几何形状越接近,就认为它们之间的关联程度越大。本文用灰色相对关联度算法来进行分析。

分别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Y)的三个二级指标——GDP产值(Y1),工业生产总值(Y2),农业生产总值(Y3)作为参考序列,即:

(1)对GDP产值(Y1)的影响,旅客周转量(X3)>货物周转量(X4)>客运量(X1)>货运量(X2);

(2)对工业生产总值(Y2)的影响,旅客周转量(X3)>货物周转量(X4)>客运量(X1)>货运量(X2);

(3)对农业生产总值(Y3)的影响,旅客周转量(X3)>货物周转量(X4)=客运量(X1)>货运量(X2)。

5结论

通过对四川铁路运输的客运量、货运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GDP产值、工业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铁路运输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中,旅客周转量与四川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最高的关联性。因此,在四川区域经济水平的发展过程中,铁路运输部门应该重视旅客运输,加大对客运服务的投资力度。

参考文献

[1] 余沛,杜文,池茂儒. 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系统相关性与协调性定量评价[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32(12):14-17.

[2] 周小龙,况志军,戴全才. 区域铁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2):44-46.

[3] 王凤学. 中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上一篇: 砍伐森林的后果 下一篇: 虚拟经济的概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