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管理概念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0 10:58:04

数字化管理概念

数字化管理概念篇(1)

进入数字时代以来,整个世界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前进,信息化的程度包括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信息资源的占有和利用,已经被当作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衡量竞争能力的核心要素。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功能的增强,变革信息存取方式的时机已经来到,用数字处理方法能简便地实现用模拟技术很难实现的功能,这使得“数字化”概念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数字网络”、“数字音频”等与数字有关的名词逐渐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的常用名词,“数字化”不仅成为一种流行,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档案馆的形式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适应这种变化的需求,“数字档案馆(Digital Archives)”的概念应运而生。随着技术的日臻成熟,数字化办公的日益普及,数字档案馆从理论研究中跳了出来,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实践,我国部分中心城市已经创建了数字档案馆。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数字档案馆”进行概念性的分析。

一、概念的对比

近几年来,被提出来的与档案馆未来连在一起的相关术语有很多,如电子档案馆(electronic archives)、虚拟档案馆(virtual archives)、数字档案馆(digital archives)、全球档案馆(global archives)等。

但人们在使用这几个术语时常常混淆不清,以下就是几种表述:

“电子档案馆”亦可称为“数字档案馆”、“虚拟档案馆”或“无墙档案馆”,它不是一个实体机构、一个存放地的概念,可以把它的基本含义解释为“一个有序的信息空间”、“一个信息系统”。①

数字档案馆(Digital Archives)实际上就是电子档案馆(Electronic Archives),它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馆。②

虚拟档案馆(Virtual Archives),又可称为无墙档案馆(No Wall Archives),指的是一种虚拟的档案馆信息环境。③

从这些定义中不难看出,我国档案界对数字档案馆、电子档案馆、虚拟档案馆、无墙档案馆等新名词的使用还是比较混乱的,常常是各个名词混同使用,因此,本文先对这几个概念进行辨析:

1. 无墙档案馆

无墙档案馆与无墙图书馆有着相类似的特征,从图书馆学中对“无墙图书馆”的定义和描述中可以看到,“无墙图书馆”这一概念是从用户感觉的角度来刻画网络化的特征,网络的信息传递方式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和地理的障碍,使得用户觉得就像在使用一个没有围墙,没有借阅的时间限制的图书馆一样。在这个方面,无墙档案馆在很大程度上与之相同,这个概念主要强调了在档案信息利用上时空界限的突破。目前,无墙档案馆这一概念使用得较少。

2. 虚拟档案馆

在很多场合,“虚拟档案馆”的“虚拟(virtual)”与“虚拟实在”或者“虚拟技术”(Virtual Reality)是等同使用的。许多对虚拟档案馆的定义都以虚拟实在技术作为主要用词。实际上,虚拟档案馆应该是与实体的传统档案馆相区别而提出来的,“虚拟档案馆实际上是‘利用电子网络远程获取档案文件信息的一种方式’,”④是对分布于各地、各种档案信息进行动态搜寻相联结的存在。虚拟档案馆与实态档案馆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虚拟档案馆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网络信息环境。虚拟档案馆和无墙档案馆则有相似的涵盖范围,只是它们各自强调的侧重点稍有不同。

3. 电子档案馆

电子档案馆是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名词,这种状况主要是受了“电子文件”的影响。“电子档案馆”中的“电子”主要是指作用于信息的技术性质,电子档案馆指针对有永久保存价值的电子档案进行保管、控制和利用的一种专门机构,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勾划出电子档案馆的形态:电子档案馆是存储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档案,广泛提供利用的系统,其物理意义上的实体是计算机硬件设备,特别是存储设备,包括可与计算机暂时脱离的磁盘、光盘等存储设备以及与计算机相连的硬件载体,它不具有虚拟性的特征。

4. 数字档案馆

人们总是把电子化和数字化当成同一概念来使用,并不对它们进行仔细的区分,然而,从严格意义上,电子化和数字化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在计算机科学中,电子信息包括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所以,数字信号是被包含在电子信号这个概念里的,电子化的内涵大于数字化。由于数字化信息在电子化信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已逐渐视两者为同义词。由此,大多数时候,电子档案馆和数字档案馆也被看作是同一事物。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完全有可能不再依赖电子技术,那么,更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了。我们说,“数字档案馆”这个概念中的“数字”强调的是电子媒介上信息存在形式。数字档案馆是指依附于数字化技术,把文字、声音和图象转化为数字形式,采用数字方式进行档案信息的存贮、传输和处理的存在系统。正因为这样,数字档案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词。

二、数字档案馆含义的界定

数字档案馆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新概念,我们可以先对数字档案馆进行预测性的讨论,勾画出它的主要特征,应避免下定义过早导致概念的固化。

所谓数字档案馆,是指二进制编码的数字方式存储、处理档案信息内容,应用计算机、通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提供网络检索和利用服务,实现超大规模资源共享的数字信息系统。它是一个有序的信息空间,一个开放的信息环境。从广义上讲,数字档案馆建立在档案馆自动化的基础之上,实现了自动标引、自动著录、自动检索、自动统计等活动,不仅能使本地和联机用户查询利用直接形成于计算机系统的数字档案,而且还可以利用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传统馆藏的数字化信息,它是连接了众多档案信息源(包括文件形成部门构建的数据库信息系统)的广义信息系统,既是用户与信息源的接点,也是信息源与信息源的节点。

在图1中反映了数字档案馆的概念构成。

图1

与传统档案馆相比而言,数字档案馆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数字档案馆的文化性质没有改变

同样,数字档案馆的的文化功能依旧保持。数字档案馆的建立使得档案馆实现由完全的实体保管模式向智能管理模式的改变。在数字档案馆的环境下,档案馆将特定区域范围内的所有档案归入其管理范围,对各种各类的档案进行监督和控制,不仅包括政府机关行政档案,也包括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社团、甚至个人的档案,使档案馆真正成为集中统一管理具有社会价值的各类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实现保存社会记忆的功能。因此,数字档案馆的文化性质不可能改变,也不会改变。

2. 馆藏内涵发生变化

数字档案馆所拥有的完整的的馆藏含义应该是“实体馆藏”+“虚拟馆藏”。馆藏的内涵要求数字档案馆除了收集数字形式的信息,还需要把原有馆藏的文字、声音、视频信息等都实现数字化的转化和处理,将各种信息以计算机可处理的字符编码形式或图像形式、多媒体形式存贮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数字档案馆不可能置档案馆原有的馆藏资源而不顾。所以,从宏观的档案馆收藏内涵角度来看,馆藏一方面包括实际拥有的传统馆藏的数字化形式和各类数字格式的馆藏,即“实体馆藏”,另一方面还包括连接在数字档案馆上的外部档案信息资源,即相对的“虚拟馆藏”。数字档案馆勿须存贮庞大的数据库的备份,馆藏不再是实体意义上的集中保管。数字化的馆藏可连接成网,用户通过远程登录利用信息,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档案管理中一直努力的文件就近保存的处置方式,可避免档案馆馆藏之间的不必要重复。

馆藏内涵的变化,使得传统档案馆的发展目标也有所不同,原有的旨在构建一个庞大的本地馆藏目标需重新考虑;馆藏的评价标准也需要重新界定,实体档案的收集质量不再是决定性因素,大量高质量的数字化档案将成为评价优劣的重要方面。

3. 服务方式的变化

传统档案馆的服务方式相对单一,等客上门是最常见的方式。相较之下,数字档案馆是开放式的,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联网的方式查找所需要的信息。正如美国档案学家D・比尔曼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辅导报告《虚拟档案》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虚拟档案出现之时也就是用户不论到哪儿都能查阅任何地方的文件,而不必知道它们存放在何处之时。”⑤借用图书馆学的用语就是,数字档案馆的服务是一种“用户驱动”的服务模式,简单的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而且信息检索系统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纸质文件信息的输入、处理、存贮、检索和输出,同时还能够加工各种视频、音频信息。这样的检索系统不仅具有灵活的数据组织、管理、检索的能力,而且还具有联机信息处理、资源共享、远程传真、电子邮件等多种功能。传统档案馆的检索功能是静态的,而数字档案馆的检索则是动态的,数字档案馆的服务方式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从单一服务转变为多元、多层次服务,从而增强与用户的紧密联系,加快档案信息的使用频率,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

4. 业务工作内容的变化

尽管数字档案馆与传统档案馆在许多任务和业务活动上都很相似,但由于其保管对象的变化,数字档案馆的业务工作几个环节也发生了变化,档案管理从手工操作逐渐向自动化转变。传统档案馆中由人工开展的编目、标引、检索、统计工作,在数字档案馆环境下,可借助计算机应用系统自动进行。从事档案收集工作的人员将不必逐户上门征集,只需轻敲键盘,文件形成者的信息材料瞬间即可征集进馆。在馆藏建设方面,数字档案馆要求选择合适的数字化信息形式的同时,还要对原有馆藏实现数字化,其工作内容包括了数据库的建立、控制和网络系统的维护。传统档案馆在利用服务业务范围方面包括了帮助用户查询档案信息及相关资料,指导用户使用档案馆信息和建立登记用户使用档案反馈情况登记;而数字档案馆除了需要实现电子检索之外,还要建立面向用户的交流界面,以便用户自主地查阅利用数字信息。另外,数字档案馆的鉴定工作有所扩充,在内容鉴定基础上又加入了技术鉴定的工作内容,对电子文件的可读性、可靠性、有无病毒感染及载体状况等方面进行技术上的检测。

5. 社会角色的变动

档案馆员社会职责的变化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逐渐演变的同时,档案馆的社会角色也有所改变。20世纪下半叶档案馆步入自动化发展阶段,人们逐渐摆脱了档案为保管而保管的社会意识,档案工作人员的自我定位从单纯意义上的保管者转向了信息的提供着。而如今,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大量应用,档案馆员将再度发生重大变化。接收档案不再是数字档案馆的唯一功能,它将主要实行对分散的信息集中控制并便于公众利用的职能,所以档案馆员的主要职责是:①管理信息资源;②分析和组织信息资源;③提供和传递信息;④为用户利用信息提供咨询。也就是说,档案馆员将成为关注档案信息的完整、准确和可靠,履行对信息的监督、传递、控制职责的资源开发者。

注释:

① 冯惠玲.无纸收藏――《拥有新记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摘要之二.档案学通讯.1998,(2).

② 王宇晖等.对传统档案馆未来形式的认识.档案.1999,(6).

数字化管理概念篇(2)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目标之一,数字化校园是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新建学校或学校搬迁、扩建、合并等原因,需要做数字化校园的整体设计。有些学校建设资金充足,能够一次性建完规划中的大部分内容;不少学校考虑到持续发展、设备利旧等原因,做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尽管各个学校采用的建设方式不同,如果借助一个概念模型,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很快被学校各层次的用户所理解,收集到的用户需求精准度高,由此基础做出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规划设计更能体现学校特色。

1 数字化校园概念模型的构成部件

数字化校园建设涉及学校管理体制、安全机制、校园文化、教学过程、科研活动、社会服务等方方面面,从系统工程角度看,它包括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行维护等过程;从规划设计角度看,它分为内容建设(ICT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业务应用系统、用户培训)、安全与制度、运维服务、人员与经费保障等,是数字化校园概念模型的主要部件,图1是数字化校园概念模型的部件构成图。

2 概念模型中各部件的作用与关系

2.1 经费保障是前提

需要学院的顶层设计定位,如果它是学校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一部分,需要做数字化校园概念模型设计,经费保障应归类到学校办学基础设施科目。

2.2 安全与制度是支撑力

安全保障更多强调学校现存的安全体制如何延伸到数字化校园里;制度建设则是业务应用系统推广之后,学校进行管理流程再造形成的保障制度,这是一个建设过程难度大、时间跨度长的环节,但最能体现并固化应用效果的环节,也是容易造成项目失败的环节。

2.3 内容规划是特色校园的体现

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包括数据中心、管理一体化、教学过程信息化及服务一体化,数据中心应有数据管理平台、统一认证、个人服务、信息门户、站群管理等;管理一体化有OA办公、教务管理、学生工作、科研管理、招生管理、就业管理、资产管理、人事管理、校友管理、图书管理、实验室管理等;教学过程信息化应有网络课堂、课件制作、教学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展示、学生成长管理等;服务一体化有校园电子商务、校园一卡通、BBS论坛、后勤网上报修等。各个学校建设内容的选择应遵循“概念罗列、用户申报;轻重缓急、技术排序;经费多寡,校务决策”的原则。用户申报环节,体现用户对信息化需求的迫切程度;技术层面根据系统关联性和用户申报表现的响应度,对申报内容做个排序;学校会务会议根据当年经费情况给予安排建设。技术排序的指导思想应是ICT硬件设施先行,同行的应有数据中心的硬件系统,如果经费紧,可先考虑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部分;其次是数据中心的软件部分,即业务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然后是业务应用系统;最后是项目或子项目建成之后的用户培训。培训前,由业务系统管理员将工作流程注入系统,伙同技术支持人员做抽样的运行测试,按工作流程培训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实质为管理岗位上的各个工作人员。

2.4 技术选型决定数字化校园的稳定性

技术选型分为ICT硬件设施的解决方案和数据中心的软硬件解决方案,业务管理系统可以是不同厂家产品,应能够与数据中心做数据实时交换。ICT硬件设施的核心是校园网络,如果光纤管道资源较充足,安全监控、广播电视等占据带宽较大的业务,将它们与校园网络的传输通道分开,留充足带宽给校园网运行应用软件及将来的发展。为了环保和节省电力,数据中心的硬件解决方案应选择虚拟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如果经费充足,可选做数据中心的灾备恢复系统;数据中心的软件系统,即数据管理平台,处理着来自不同应用系统的数据推送与接收,应考虑处理的数据库类型尽可能多,便于兼容将来更多的异构业务应用系统。

2.5 运维服务是建设成果的技术保障

运行维护是数字化校园应用效果的技术保障。运维需要人员和经费,从规划设计开始就应派人员跟随,建成之后的数字化校园可以接手做运维;运维经费跟建设经费同等重要,应在规划设计中预先测算出运维经费的比重,尽量放在学校稳定来源的科目中。运维是一种服务,服务流程需要制度和规范去约束。如果数字化校园的设备设施、数据处理系统、软件服务等种类多、数量大,则考虑引进IT运维规范标准如ITIL,建立起基于服务台的运维服务体系。

3 结束语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模型能够帮助学校快速建立起建设的概念,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到达不同层面的用户群中,在学校内达成共识,有助于建设目标的精准定位,减少培训推广的阻力。

参考文献:

[1]张春梅.突破数字化校园应用瓶颈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08):69-69.

[2]孟凡立,陈荣,徐明.高校虚拟化数据中心建设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2):62-66.

数字化管理概念篇(3)

1 涉及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和数字档案概念文献数量情况

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和数字档案,是近些年来档案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三个概念。在许多文章中更是同时出现。笔者对中国知网的文献进行了检索(以下文献数据也均来自知网),表1是1997年至2012年涉及这三个概念的文献数量检索统计。由表1可见,近15年来,期刊文献中涉及这三个概念(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组合使用)的文献数量均呈不断上升趋势。值得关注的是这三个概念在同一文献中同时或两两同时出现的频率也在上升,这其中难免会出现将三者混淆使用或概念混淆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辨析。

2 档案数字化的概念

国内最早提及“档案数字化”的文献是1993年贾惠波在《档案学研究》上发表的《光盘在档案存贮管理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寿命问题》一文。截至2012年10月共有11115篇文献涉及“档案数字化”概念。

国内最早对“档案数字化”下定义的是李筱春。2002年,他将“档案数字化”定义为:“档案数字化是指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在档案信息领域的应用。档案数字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把传统的档案信息,如文字、数值、(单色的和彩色的)图形、(静止的和活动的)图像、声音等的档案信息数字化,另一个是把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还原成文字、数值、图形、图像、声音等传统的档案信息。前者是为了将传统的档案信息输入计算机,后者是将数字化的档案信息由计算机输出给用户。”[1]

之后有122篇文献对“档案数字化”下过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屠跃明、翟瑶认为:“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将经过鉴选、原本存储于传统载体上的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转换并加以存储、保护、检索利用的系统工程。”[2]

对档案数字化的定义有两点共性:一是与计算机技术有关;二是将其他载体的档案转化为数字化信息。不同之处:一是数字化过程是否可逆;二是单一转换与综合利用的区别。

3 数字化档案的概念

国内最早提及“数字化档案”的文献是1986年洛克里奇、张春艳在《国际地震动态》上发表的《美国全国地球物理资料中心的自然灾害活动》一文。截至2012年10月共有5228篇文献涉及“数字化档案”概念。与档案数字化不同的是,在这5228篇文献中,只有4篇对“数字化档案”下过定义。

国内最早对“数字化档案”下定义的是邹悦,2005年,他在《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中的著作权问题研究》一文中认为:“数字化档案指的是传统档案数字化后形成的数字化形式的档案。”[3]郑重认为:“数字化档案是指由办公自动化形成的电子文件归档后形成的电子档案。”并指出:“它从形成开始,就是数字形式。”[4]李殿环认为:“数字化档案来源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随着政府信息化的进程,网络化办公与无纸化办公的出现,各机构生成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归档后作为电子档案存储在档案馆。另一部分就是馆藏的纸质档案、照片、胶片等传统档案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转化为数字化的信息。”[5]

对于数字化档案的定义差别比较大,有认为是“电子文件归档”后的产物;有认为是“传统档案数字化后形成的数字化形式的档案”;还有认为前两者都是的。

4 数字档案的概念

国内最早提及“数字档案”的文献是1979年李志豪在《经济管理》上发表的《谈谈商业一级站会计统计结合的实践》一文。截至2012年10月共有7558篇文献涉及“数字档案”概念。而对“数字档案”下过定义的只有13篇。

国内最早对“数字档案”下定义的是宋岩。2005年,他首次将“数字档案”定义为:“数字档案是指用计算机等工具对历史记录进行数字编码,并将所得数据记录保留在盘、片等载体上的一种档案。从记录方式来说,数字档案是用计算机语言,将历史记录数据化的形式来记录的。……从载体来说,它摒弃了人们常用的纸张等常用的载体,而用磁盘、光盘等载体。”[6]

何贞健将“数字档案”定义为:在“工作中形成的归档电子文件以及与其相关的元数据、背景信息”。[7]赵丽荣认为:“数字档案是指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信息与移交进馆的电子文件信息的总称。”[8]

对于数字档案的定义同样差别比较大,有认为是“归档电子文件”的;有认为是“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信息”的;还有认为前两者都是的。这同对数字化档案的定义一样,也就是说数字化档案与数字档案成了同一概念。

5 对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和数字档案概念的思考

5.1 档案数字化与数字化档案。档案数字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档案数字化,是指将不同载体形态和记录方式的档案信息通过计算机录入、转化、处理等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转化为0和1组成的数码序列,然后存贮到磁盘、光盘等物理载体上的过程。简单地说,档案数字化是将非数字形式档案转化为数字信息的过程。这里有三个要点:一是档案数字化的对象是档案;二是档案数字化的对象是非数字形式档案;三是档案数字化是一个从非数字形式档案向数字信息转换的过程。广义的档案数字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档案目录的数字化,就是将手工检索的纸质档案目录录入计算机,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二是将不同载体形态和记录方式的档案全部数字化,主要是纸质档案的全文内容数字化。档案全文数字化采用扫描录入方式,将档案全文内容按原貌逐页存储为图像文件,并为其编制目录索引,或是将文字形式的档案经光学字符技术识别后采用文本格式存储档案内容,辅之以全文检索数据库两种不同方式。

所谓数字化档案,就是将不同载体形态和记录方式的档案,利用计算机、扫描、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库等技术,把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转化为0和1组成的数码序列的档案复制品。也就是非数字形式档案数字化后形成的数字形式的档案,是非数字形式档案数字化后的结果。简单地说,数字化档案就是非数字形式档案的数字形式复制品。数字化档案仅指狭义档案数字化后的结果,广义档案数字化的档案目录数字化结果不包括在内,档案目录数字化的结果不是数字化档案,而是管理、利用档案的辅助品。

档案数字化是以保护数字化档案母体存在和利用为目的一种档案保护和利用手段。档案数字化过程是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应用相应的数字化设备,采取规范的数字化标准产生数字化档案的过程。

档案数字化与数字化档案有着密切的联系,档案数字化是形成数字化档案的过程,数字化档案是档案数字化的结果,没有档案数字化就没有数字化档案。

档案数字化的目的与产生数字化档案的目的一样,是为了使档案利用工作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档案信息资源日益扩大的需求,提供远程和便捷的档案利用服务,提高档案信息检索速度,减少档案原件(特别是珍贵档案)频繁使用而造成的磨损,保护档案原件,从而充分发挥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促进馆藏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5.2 数字档案与数字化档案。所谓数字档案,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直接形成以数字代码记录的文字、图表、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数字档案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新型的档案,它是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档案的一种新的形式,并将成为档案的主要形式。数字档案包含着一切档案的要素,它产生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的社会活动中,并且是直接形成的数字历史记录。尽管数字档案存在着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而只有经过计算机特定的程序解码,通过输出设备使它还原再现,才能人工识读;存在着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数字档案从产生到归档管理再到利用都要借助于计算机系统才能实现;存在着信息的易变性,数字档案在其生成、处理和管理等过程中,其信息内容极易被修改,等等局限,但这些并不影响数字档案成为档案家族中的一员。虽然数字档案存在着原始记录性和法律效力的认可问题,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措施的到位,采取各种形式的技术手段来保证数字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和法律效力,相信这些问题会得到满意的解决。但这既不影响它的档案特征,也改变不了它的档案本质属性。数字档案是实实在在地地道道的档案。

而数字化档案,正如上文所述,数字化档案只是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产物,数字化档案是非数字形式档案的数字形式复制品。数字化档案不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它不具备档案的特征和本质属性。档案的数字形式复制品也并不能等于被复制的档案本身,因此,数字化档案不是档案。

对于数字化档案不是档案的认识,我们也可以从对档案缩微复制品的认识中找到相似的答案。摄影技术的发明,为人类社会增添了新的记录形式,也为档案的存储增加了新的形式。在摄影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缩微技术就是这种新的存储形式在档案存储方面的具体运用。摄影技术为档案增添了新的成员——照片档案,也为减少档案原件(特别是珍贵档案)频繁使用而造成的磨损增添了新复制存储形式——档案缩微复制品。运用摄影技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记录,就形成了照片档案。照片档案包含档案的一切要素,具备了档案的特征和本质属性,是实实在在地地道道的档案。而运用缩微技术对档案原件进行处理就产生了档案缩微复制品,档案缩微复制品是档案的复制件,而不是档案,它并不具备档案的特征和本质属性。对于档案缩微复制品,虽有不少人称其为“缩微档案”,但是,“缩微档案”并不是档案,而且“缩微档案”的说法,只是一种简化不规范的说法,不能望文生义地就认为“缩微档案”是档案。虽然“缩微档案”是不是档案,也曾有过争议,但基本上否定了“缩微档案”是档案的看法。在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词典》中,就没有“缩微档案”一词,而只有“档案缩微复制品”一词。对“档案缩微复制品”的解释是:“将档案按一定比例缩拍在感光材料上制成的缩微品。”“一般可以作为档案原件的代用品,有利于保护档案原件。”[9]《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 情报学 档案学》中收录的是“缩微品档案”一词,解释为:“利用缩微摄影方法制成的档案原件缩微品”,“缩微品档案是档案原件的副本”。[10]两者强调的都是档案的复制品。数字化档案也同缩微档案一样,不是档案,只是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又增添了一种新的档案复制手段,增加了一种新的档案存储形式,添加一种新的档案复制品。数字化档案确切的称谓应该是“档案数字复制品”或者“档案数字形式复制品”。

那种将数字化档案定义为:既包括电子文件归档后作为电子档案存储在档案馆的,也包括馆藏的纸质档案、照片、胶片等传统档案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转化为数字化的信息的;以及那种将数字档案定义为:数字档案是指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信息与移交进馆的电子文件信息的总称等的认识,都是将档案与档案复制品混为一谈,这不仅不利于认识什么是数字档案,也不利于档案学术研究。为避免概念混乱,建议放弃“数字化档案”的说法,改称为“档案数字复制品”或者“档案数字形式复制品”。并给“数字档案”正名,将所谓的“数字化档案”——“档案数字复制品”排除在“数字档案”之外。

5.3 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与数字档案。档案数字化与数字化档案这两个概念,虽然看起来都有“数字”和“档案”,但是它们与“数字档案”一点关系都没有。数字化档案就是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结果产物,档案数字化过程是由档案管理部门主动对所藏档案进行的数字化加工,而在这个由档案管理部门主动做的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并不产生新的档案(数字档案),数字化档案的产生完全由档案管理部门掌控,数字化档案仅表示是档案数字形式的复制品。而且,档案数字化不是简单把档案扫描成图片,数字化档案也并非是电子图片,档案数字化和档案信息化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数字档案的产生则完全是另外一个过程,它是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是真正档案的形成过程,而不是由档案管理部门加工形成的。厘清它们的关系对于认识什么是数字档案有着积极的意义。

注:本文为2012年度河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基于网站集群的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管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2012-X-68。

参考文献:

[1]李筱春.手段 途径 结果——档案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三者关系浅析[J].兰台世界,2002(3).

[2]屠跃明,翟瑶.档案数字化的元数据研究[J].兰台世界,2012(14)

[3]邹悦.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中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郑重.浅谈新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A].江苏省档案学会:档案工作应对入世挑战学术研讨会文集[C].江苏省档案学会,2002:7.

[5]李殿环《基于.NET的数字化档案馆的研究和开发》[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

[6]宋岩.档案数字化是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J].肇庆学院学报,2005(6).

[7]何贞健.国土资源数字档案标准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福建省土地学会,2007:6.

[8]赵丽荣.关于数字档案馆构建的深度剖析[J].西部资源,2011(5).

数字化管理概念篇(4)

.

【关  键  词】本体论/数字图书馆/层次结构/信息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数字图书馆的核心是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而目前已有的信息处理方法在对信息客体进行深层描述时存在一定的缺陷。本体论(ontology)从信息客体或信息对象出发,通过建立信息客体之间的概念联系和等级关系,将对信息客体的揭示深入到知识内涵的层次并实现对信息客体内在联系的推理。由于本体论为信息资源组织引入了新的方法和思想,它无疑会对数字图书馆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

1 本体论的概念

本体论原本是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从人类行为中抽象出来的现实本质。但信息处理领域中的本体论与哲学领域中的内涵不同,国外一些学者已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了描述,如:“本体论是一种概念化的关系明确的模式”;“本体论是解释概念潜在的含义的逻辑关系”;“本体论是可以在人和机器间进行交流的某一领域共同的概念表达”;“本体论是可以共享和再利用的概念化模式”。而Borst则将本体论定义为“共用概念的正规明确的具体的概念化模式”,其“概念化”指的是通过标识某一现象的相关概念而建立的这一现象的抽象模型,“明确”指的是所用的概念的类型和用法的限制有明确的定义,“正规”指的是本体论的实例可以实现机读,“共用”指的是本体论所捕捉的知识带有一般性,而不是某些个体所独有的。

从本体论这些定义可以看出,本体论这一信息处理模式在保持原有核心特征的基础上,本身在逐步发展和完善。简而言之,本体论是一个概念的集合,这些概念包括等级结构、概念间的关系、每个概念所具有的属性及进一步限制的定理。当使用本体论表示数字文献资源时,是在描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外在形式——题名、作者、出版者、文件格式、知识产权等,另一方面是资源内容——文献的主题。两个方面都可以使用本体论来建立等级关系的知识模型,在等级结构的知识模型中可以定义信息客体、信息客体的内容和相关的属性与关系。

2 文本文献本体论的构建

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构建本体论不是单一的一个层次,而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针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其中的第一层就是为文本文献构建本体论。

2.1 可行性分析

文本文献资源是传统图书馆馆藏的主体,随着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对揭示大量文本文献内在关系的需求更为紧迫,因而为文本文献构建本体论成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本体论构建的第一步。

构建本体论的核心是建立概念的等级结构及定义概念属性,从而利用逻辑推理来推导概念之间的关系。对于文本文献来说,构建本体论的实质就是建立文献之间的等级结构,并定义文献之间的关系。与其它类型的信息资源相比,文本文献本身就有较为规范和概念明确的特点,所以为文本文献信息建立等级结构和定义属性较为便利。因为文本文献的等级关系在MARC上有较好的体现,所以在MARC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本体论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由此文本文献本体论的构建包括一个MARC记录的转化过程。构建本体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推理,利用文献的等级结构和定义的属性可以在转化后的MARC上实现推导文献间关系的目标。构建文本文献本体论的最后一步是将推理的结果生成知识库。

2.2 文献等级结构的建立

构建文本文献信息本体论的基础是文献等级结构的建立。文献的创造过程始于一种思想,即“构思”。这种“构思”一经抽象,则被称之为“表述”。当“表述”出版后,它就成为“版本”。“版本”的物理形式为“载体”;如果是数字化的,这种“载体”则称为“数字化形式”。“载体”的某一版本称为“实例”。

文献等级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比其看上去要复杂,低层次对高层次而言是一种继承关系。“实例”是“载体”、“版本”等中的一种,因此,“实例”有一个统一题名,这一统一题名可以直接检索到而无需利用文献等级结构导航。在著录逻辑中,文献等级中的每一个概念被定义为“属于”关系,或是一种对上层概念的“延伸”关系。继承的值与“延伸”关系相关上位类的值“相同”。

2.3 MARC记录转入本体论

将MARC字段和值转化为标识的文本要借助4个控制文档,这组文档著录了MARC格式和它与本体论的关系。主控文档将选定MARC字段和编码扫描为一个或多个本体论概念。一些扫描过程视MARC值而定,依据不同情况将单一字段扫描为多个本体论概念。第二个控制文档对多个MARC字段扫描为同一个本体论概念的情况建立优先权。第三个控制文档依据MARC记录的类型和书目层次标识MARC字段内编码的位置。第四个控制文档包括每一个编码的信息,包括编码—值表的长度和位置。

2.4 知识库的生成

将MARC数据转为用本体论概念标识的文本后,依据本体论所规定的文献等级结构及定义的相关属性可以进行如下推理:

·用统一的标准对中间概念的多项进行合并。统一标准算法使用基数限定,这一基数限定是本体论定义的一部分。如果某项的类型属于另一项,且允许多重值,那么该项被合并。

·标识合并相同的构思。有相同统一题名、作者、序列号的构思被视为相同的构思。当缺少统一题名时,使用版本项的题名代替。

·如果文风和相关作者值相匹配,或者版本层的某种衍生关系可以识别的情况下,标识和合并有相同构思的表述。

·在出版者和出版日期相匹配,并且一项的出版形式值是另一项出版形式值的子集时,标识和合并有相同表述的版本项。同时还可在载体层某种衍生关系可以确定的情况下合并版本项。

·依据MARC记录描述的衍生关系建立与先前文献的关系。如果在文献族中未发现原作,则生成原作相关知识的本体论(包括在文献等级结构中衍生文献所在等级以上的全部层次和来自MARC记录的信息)。

最后将推理的结构进行归纳,将具有相同关系的文献合并,从而生成知识库。

3 XML中本体论的构建

数字图书馆管理的不仅是文本文献,还有多媒体信息,因此,为此类信息资源构建本体论就成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本体论构建的第二个层次。

3.1 可行性分析

由于MARC等处理手段著录多媒体信息的缺陷,数字图书馆必须采用能标识各类型信息资源的标准和技术。XML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优势,突破了MARC的局限,可以描述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使用者可利用XML中的DTD自行定义所需的标记语言及XML文件的结构。如果使用者就DTD达成一致,则文献可以用一致的方式创造、传递和翻译,同时保留传递者指明的语义。在XML的DTD中构建本体论可以实现在概念层整合各种类型信息资源,它将来自句法和表述层的信息提高到更为抽象的概念和关系层进行描述,满足了揭示多媒体信息内在关系的需求。

3.2 等级关系的建立

实现基于本体论的XML描述首先要定义描述客体之间的等级关系,这就需要建立等级关系模型。以一个由人和出版物概念等级结构组成的本体论关系模型为例,本体论在框架逻辑中描述概念,规定“人”是“客体”的一个子概念;“职员”和“学生”是“人”的子概念等等。概念“博士生”同时继承了“学生”和“研究者”的属性,相继承的属性被定义在本体论的第二部分,指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此通过相应类型的属性建立起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论的第三部分是定理,使用这一定理可以在已有事实的基础上推断新知识。例如,假设研究者A和B合作,则可推断出B也是研究者,同时B也与A合作。因此,本体论可以推断不完整的知识。

3.3 本体论DTD的生成

因为继承关系是本体论的核心,而XML本身并不支持这种关系,所以这一关系模式需要借助其它方法才能在DTD中生成。使用XML的参数实体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参数实体定义了可以用于DTD的替换字符串,每当参数实体被参照时,这一参照则使用替换字符串来代替。DTDMAKER是一个在XML文献的DTD中构建本体论的有效工具,它将本体论的概念扫入DTD的元素类型中,即对每一个概念元素类型都做定义,这些元素类型的内容模型由表达概念属性的元素构成。本体论中的属性和XML的属性一样可以表述出来,也就是说本体论的属性可以被扫入相应的XML属性中。最后一步是将本体论属性元素内容模型的规范扫入DTD中。

4 知识管理中本体论的构建

数字图书馆的目标是在对各种文献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对知识的管理。在知识管理的全过程中构建本体论,可以实现对知识本身的揭示,实现数字图书馆对信息资源最高层次的管理。

4.1 可行性分析

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构建本体论主要由4项工作构成:①建立等级结构;②知识描述;③本体论信息浏览;④在推理基础上提供知识的智能检索。这些内容容易与关系型数据库技术相混淆:本体论模型对应于数据模型,对知识的描述对应于知识库中的数据项,查找则对应于SQL。然而,这种本体论方法与集中的数据库技术有显著的不同,它捕捉的是分布的而不是集中的知识,知识可以直接在它的初始位置被查找(如HTML网页),而不是被分割到相应的数据库中才能查找。这种方法允许对知识进行推断,知识虽然没有明确表达出来,但却可以根据一般性的知识(包含在本体论内)进行推导。

知识管理过程中本体论的构建具有上述优势。在网络环境下借助相应的基于代理的本体论服务工具,使这一构建过程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4.2 等级结构的建立

构建本体论的关键步骤是等级结构的建立,这一过程与2.2、3.2部分所述内容相似,因此这里省略。

4.3 知识描述

在分布式的网络环境下,需要管理的知识资源分布在网页中,可以在网页中添加本体论的标识语句,如在HTML中对被描述的信息客体添加本体论的onto语句。在标准的Web浏览器如Netscape或Explorer中,onto语句的添加并不影响HTML文件的视觉效果,这样做只是使得主题事物知识的智能Web查找可视化。同时,这可以直接使用(再利用)语句体中的文本知识,避免了知识标注者重复表示相同的信息。

4.4 本体论信息浏览

由于使用者在标注和查询的过程中使用了本体论标识语句,因此,在此阶段可提供便捷的信息浏览。本体论元数据表示的是概念的等级关系,这种等级关系至少容易满足用户的两种需求:①浏览某一类的周围类目,以便寻找最合适的形成某一提问的类,②浏览全部等级,以便快捷地完成由一个等级向另一个等级的导航。

4.5 智能知识检索

在网络环境下可以使用基于本体论的代理服务Ontobroker,它由3个部分组成:网络爬虫(Ontobroker)、推理引擎及查询界面。

首先,Ontocrawler通过标识的网页进行查找并收集标注的知识片断。其次,将知识片断转化为以Ontocrawler所使用的表述语言规范成的事实。不论是推理引擎还是查询用户都不需要了解因特网上事实表述的句法,只有标注者必须使用标注语言。

推理引擎收到用户的提问后,利用两个信息源来推导答案,即主题事物的本体论和Ontocrawler中的事实。推理引擎的基本推理机制类似于知识库中的智能推导系统。

5 结语

由于信息资源组织在数字图书馆中的重要作用,开发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工具已成为数字图书馆研究的一个重点。本体论的构建弥补了现有手段描述信息客体功能上的不足,它既从宏观上为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提供了指导思想,也从微观上构成了描述信息客体的标准和技术。本文对国外本体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系统整理,建立了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本体论的3个层次体系,并在每个层次的具体操作中形成了从可行性分析到等级结构建立再到本体论生成的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 Gruber,T.R.A  translation  approach  to  portable  ontology  specifications.  Knowledge  Acquisitions,  1993(5):  199-210

2 Uscbold,  M.  Ontology:  principl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Knowledge  Engineering  Review,  1996(11)  :93-155

3 Farquhar  A.,  Fikes,  R.  et  al.  The  ontolingua  server:  a  tool  for  collaborative  ontology  co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nmn-Computer  Studies,  1997(46)  :707-728

4 Michael,  Erdmann.  How  to  structure  and  access  XML  with  ontologies.  Data  &  Knowledge  Engineering,  2001  (36):317-335

5 http://www.  aifb.  uni-karlsruhe,  de/WBE/broker/

6 Birmingham,W.  Building  ontologies  for  the  Internet:  a  midterm  re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1999(5)  :687-712

7 Guarino,N.  Semantic  matching:  formal  ontological  distinctions  for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extraction,  and  integration.  Computer  Science,  1997(5):  139-170

数字化管理概念篇(5)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等技术的全面推广普及,使的人们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图书馆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成为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本文拟就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的情况做一些介绍。

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1. 1 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信息图书馆。简单地说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收集、存储和组织信息,并通过计算机网络查询和检索信息的一种现代化信息系统。它既不是图书馆的数字化概念和特征,也不是以印刷载体文献为依托的图书馆文献信息开发工作的简单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论文范文。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是现代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过渡的必要阶段,但并不是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一个以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依托,以分布式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为基础,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超大规模信息服务系统。它既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社会需求。

1.2 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平台,通过对技术和产品的集成,把当前大量的各种文献 载体数字化,将它们组织起来在网上服务。从理论上讲,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引入管理和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方法,它的特点是:

1、信息资源数字化:数字图书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各类传统介质的文献信息进行压缩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息。

2、信息传递网络化:数字图书馆将依托由高速宽带网构筑的因特网,以高速度、大容量、高保真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将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和无数台计算机联为一体。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带来了信息服务的跨时空、信息利用的开放化概念和特征,以及信息传递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3、信息利用共享化: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数字图书馆既能通过网络交换各自的数字化馆藏信息和电子出版物,也能使分散在各地的用户方便地利用大量的分散在不同储存单位的信息资源。不仅体现出跨地区、跨行业的资源无限的特征,还体现出跨地区、跨国界的资源共建的协作化和与资源共享的便捷性,充分体现了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共享性

4、信息提供知识化:数字图书馆不仅提供原始文献,还将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重组,形成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或帮助用户找到解决方案,并对提供的知识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

5、信息实体虚拟化。网络环境下以各种文献为载体的知识信息,都可以方便地转化为数字形式,并在全球范围传输。任何一位拥有个人电脑的用户,都可以十分方便的享用在数字图书馆庞大的资源体系中分布式地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图书馆的资源论文范文。数字图书馆创造了一个奇特的信息空间概念和特征,用户对馆藏的利用将不在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6 信息资源管理的自动化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能将文献信息管理全过程收集、整理、加和传输从传统的手工操作或半自动化完全过渡到自动化、智能化状态

2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内容和意义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摘要的。读者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快速获取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

3当前高校数字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3. 1 技术问题 数字图书馆所面对的存储对象和技术领域远远超出了目前传统图书馆的范围,所涉及的技术有:数字化技术、超大规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分析与处理技术、信息抽取与检索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这些技术课题的突破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和最繁重的任务。

3.2资源浪费问题

从数字图书馆概念的提出到现在许多高校图书馆纷纷投身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行列,只有短短几年时间,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协调,数字图书馆标准不一,相关立法尚未制定和执行,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又难以找到彼此都认同的平衡点,同时,有的单位抱着“急功近利”的思想而片面地追求数字化资源的量,有的单位则是忽视自身馆藏的特点和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概念和特征,这就造成我国不少高校在盲目地建设数字图书馆,合作建设少、各自为政多的现象屡见不鲜,各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检索界面、检索语言和管理系统等存在较大差异,不同馆的数据库各不兼容,各系统之间难以相互联通、应用,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上。

3.3知识产权问题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加工、整理、复制、翻译、利用、传播等都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进行的,网上信息由于具有高度流动性,必然对传统著作权保护的地域性和时间性产生冲击,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知识产权,而这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法律规范,互联网就不能健康发展。如何既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又让各类文化科技成果纳入数字图书馆概念和特征,为更多的人服务,一直困扰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同时网上信息形态的多样性又对传统知识产权法的稳定性与适用性提出挑战,而随着公众权利意识的增强以及人们利用数字图书馆认识的增强,在网络资源的使用中,如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就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3.4 资金问题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个庞大、系统、长期的工程,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购置、网络布线工程、人员培训、数字化资源的更新、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转换等等,都需要充足的经费作后盾,但经费不足偏偏又是困扰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重点大学及进入“211工程”的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开发有专项拨款,而普通高校图书馆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学校拨款,近年来图书、刊物价格大幅度暴涨概念和特征,以致许多馆连每年的纸质文献购置、业务培训、科研、奖励等各项基本经费都难以维持,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更是举步维艰论文范文。

3. 5 安全问题。数字图书馆的特点之一, 就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而数字化状态下存储的信息, 极易受到外力的干扰与破坏, 如不可抗拒力的破坏、自然环境的影响、人为的破坏、特别是计算机病毒的入侵, 都会对整个的信息资源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 自身的技术问题、管理员的技术问题, 也会对信息资源造成破坏; 另外还有法律问题、产权问题、寿命问题、阅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加以解决。3. 6 图书馆员素质问题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兴起,馆员队伍中专业人员与技术人员少、工作热情欠缺、年龄老化等问题突显出来。由于图书馆地位历来没受到足够重视,致使计算机、自动化等方面的人才择业时很少会将图书馆置之优先考虑的范围,同时馆内不少人才又跳槽另谋高就。对现有馆员队伍缺乏系统的、有计划的在职学习和培训,馆员的业务水平难以出现质的提高,知识结构和观念落后陈旧,无法适应提供数字化信息资源服务的4 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若干建议4.1 加强数据库建设。 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数据库建设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工作。高校图书馆之间联网后,数据库将成为读者查询文献的重要资料库。这就要求图书馆一方面做好按类回溯建库工作,实现馆藏书目数字化;另一方面建设各种专题数据库概念和特征,根据各种专题类型分门别类,制作全文数据库,让信息资源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实际工作服务。

4.2 标准与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在进行高校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数字资源库的过程中,应借鉴发达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经验教训,尽早制定统一的适合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源描述、标识、查询、交换和使用的标准规范及法规;尽量使用国际标准,对那些不是按标准格式进行组织的资源库,也必须考虑数字项的充分描述,并要有灵活的接口,以保证日后对数据的转换与衔接;同时在进行资源库的加工过程中要考虑对版权问题的处理,以做到充分地尊重知识、尊重智慧,使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在建设伊始概念和特征,便遵循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发展原则。4.3 加快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数字图书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素质,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结构的人才,如计算机、网络信息加工与管理、知识产权与保护、数字图书馆运营与管理等方面人才。图书馆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方能保证数字图书馆建设持续不断地顺利进行论文范文。加强馆员队伍知识结构的调整,引进既专于图书情报学知识和技能,又掌握先进的自动化、网络化技术和一定的外语水平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系统地组织在职员工进行业务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进

4.4 开发新的信息资源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要求图书馆必须注重信息资源的建设。数据库资料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信息来源,数据库建设与网络建设互为一体。在从事网络建设的同时,必须考虑数据库的建设,注重信息资源库的扩充与更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信息时代新的信息不断涌现,用户的信息需求不断发生变化,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库存就要进行扩充和更新。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库的运行与维护关键词表的扩充与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库的质量。4.5 保持自身特色重视特色馆藏的数字化转换。只有加强具有本馆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在资源共享中受益概念和特征,这也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大亮点。

5 结束语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本质是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实用的服务,目前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和读者的具体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相继正式启动,但是要建设好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杨宗英等.数宇图书馆的发展.见:情报学进展(第四卷).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2盛小平.数宇图书馆体系结构的比较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2,(12)

数字化管理概念篇(6)

2 数字化电厂的概念及建设目标 

数字化电厂的概念从二十世纪末出现,一直是国内电力行业建设者热衷的话题和追逐的目标,许多电力建设者、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出发,给出了数字化电厂若干种概念和解决方案。如:有人认为德国Niederaussem电厂(单机出力达到1012MW)仪控系统采用了现场总线技术,管理信息、设备维修信息等也通过现场总线进入DCS和上层IT系统,实现了机组优化操作及优化维修管理,是一个典型的数字化电厂;也有人认为将信息系统的数据、设备检修备品备件库与三维模型双向关联实现数字化的运行维护,能在三维模型下进行可视化的施工是数字化电厂;在我国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术语》DL/T701-2012中将数字化定义为“数字化电厂是电厂数字化到达一定程度的概念。电厂各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包括现场设备等基础单元)均进入数字化后成为数字化电厂”;我们认为数字化电厂是通过对电厂物理和工作对象的全生命周期量化、分析、控制和决策,提高电厂价值的理论和方法。这一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对象是电厂的物理对象和工作对象,其方法是从整个生命周期出发研究如何对其进行量化、分析、控制和决策。其作用是可以降低发电成本、提高上网电量、减少设备故障,最终实现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和节能增效。 

数字化电厂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动态的、随着技术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的动态发展的概念。 

数字化电厂建设的目标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数字化信号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为支撑,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投资及运行维护成本,使发电效益最大化。 

3 数字化电厂的模型及结构 

3.1 数字化电厂的模型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数字化企业和数字化工厂的模型规则,即: 

*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构建数字化企业 

*管控一体化构建数字化工厂 

*热工、电气设备全面数字化构建自动化设备资产 

数字化电厂模型层次如下: 

3.2 数字化电厂的结构 

结合电厂特点和国际上数字化工厂和数字化企业概念,提出一个具有四个层次,四个支持系统的数字化电厂结构模型。 

四个层次:经营决策层、生产监控层、控制层和现场设备层。 

四个支持系统: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支持系统、电厂标识系统、三维模型支持系统。 

从数字化发电厂的概念出发,建设数字化电厂是方法实现的过程,建设数字化电厂,需要采用以下三个方面的方法实现: 

*数字化电厂设计和建设 

*数字化电厂运行 

*数字化电厂智能化管理和维护 

4 数字化电厂的设计和建设 

4.1 利用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 

采用以国际主流设计软件为核心,集成一套涵盖电厂设计、采购全过程的系统,称为工程项目管理集成系统。包括系统图设计、布置设计、各种计算软件、项目资源管理系统。 

采用以三维技术为核心的数字设计手段在完成一个物理电厂的同时,提供一个数字电厂。 

4.2 利用工程设计协作平台 

利用工程设计协作平台对电厂设计过程实现全面的数字化管理,包括:任务分解、资料管理、进度管理等。采用三维设计技术,进行多专业协同设计,以提高设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实现数字电厂向业主的快速、无缝移交打下坚实基础。 

从初步设计阶段开始,按照“项目定制-系统设计-布置设计-详图设计”的流程,以三维模型为核心开展工程设计工作。 

在施工图详图设计阶段,生成最终的智能PID和三维模型,直接从三维模型中抽取管道安装图和平剖面图纸,已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4.3 数字化采购和数字化施工 

采用专业化的设计软件,通过系统设计――布置设计,将生成智能PID和本阶段的三维模型供设计评审,同时可以生成主要设备明细表和初步的材料清单。并可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统计清单: 

1)整个系统的材料汇总表,可用于做材料计划; 

2)管线预制清单,按每条管线安装所需材料汇成清单,方便领料和物资部控制材料发放; 

3)管线装配清单,方便班组的分配工作,发放材料和领料,更好的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数字化管理概念篇(7)

问题一:数据库该如何定义

案例1:某一年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获奖教学视频(数据库教学第一课时)。一位获奖者在授课时直接向学生引出了数据库概念。其中对数据库是这样定义的: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只不过这个仓库是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

我们十分认同授课者把数据库形象地比喻为仓库,使学生能够很自然地建构起数据库这个信息技术术语。但如果把数据库视作是计算机产生后出现的技术,是有歧义的。相信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定义数据库概念时,也会不经意地和计算机挂钩,因为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数据库就是和计算机紧密相联的。在近几年的数据库教学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许多教师主要是通过教授如何使用Access数据库管理软件来进行数据库字段、记录等基本要素的教学。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Access只是数据库管理软件,不是数据库,但一谈到数据库,学生总是马上反应到Access软件的使用。

我们在学习我校国际部新大预科计算机课程教学用书《计算机学习》和由英国CGP出版社出版的英国高中《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学习用书时,发现这两本书中的数据库教学内容——数据库基础概念与Access软件的实践操作之间的教学层次非常分明。学生在学习数据库基础知识时,完全不涉及进入具体的某一数据库管理软件。案例2中呈现的是我们在新大预科信息技术课堂随堂听课记录的教学片段。

案例2:新大预科的数据库教学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databases(数据库)。

授课对象为已通过当地高中入学考试,同时英语水平达到新大预科要求的学生(层次相当于国内普高一年级的学生)。

外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一个任务,由学生通过小组活动(Group Activity)讨论生活中的数据库应用实例并填入教师设计的表格中(如下页表1),并概括出数据库的概念。

令人振奋的是26位学生中有89%列出了至少5个在生活中遇到的数据库应用实例,其中有学校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火车票实名购票、QQ网上注册、百度音乐库、飞机航班信息实时查询、银行ATM取款等。学生讨论并完成表格填写后,授课教师在教学PPT上呈现了两组图片,一组是耶鲁大学史特林纪念图书馆借书大厅图片,同时提出了一个概念:Paper-based Database;另一组来自于任教学校图书馆借阅大厅图片,并提出了另一个概念:Computerized Database。(我们对以上两个术语是这样翻译的:纸质化数据库、数字化数据库)。随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提炼数据库概念。学生是这样提炼出数据库概念的。学生甲:数据库像仓库,用来存储数据;学生乙: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是有一定规律的;学生丙:通过一定的规则,人们能使用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学生丁:通过计算机使用数据库,能大大节约使用者的时间。

教师十分肯定学生对数据库概念的提炼。同时,在最后总结学生提炼的概念时,他特别纠正了许多人的错误认识,即数据库是计算机的产物。

从案例2,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数据库概念的提炼完全可以依托学生的知识背景,把握其认知规律,由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的观察与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而不应由教师直接下定义进行填鸭式的概念灌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仅凭一时的臆想把数据库的产生与发展放入计算机的发展中去认识,将会导致部分教师和学生在概念理解上出现偏差。因此我们认为,教学中进行数据库概念提炼时,应该与“计算机”这个名词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构建出准确的数据库概念。

问题二:数据表、字段、记录一定要在Access等数据库管理软件中实现吗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数据库中记录、字段等术语,会进行表结构的设计是建立数据库的关键。许多教师在为学生构建这些知识的时候,总是借助Access数据库管理软件来进行。其目的是为了能让学生理解数据库中的表、字段、记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直观性强,便于学生实践操作。然而,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把数据库的基本要素误认为是Access数据库管理软件有的要素,而产生了概念上的混淆。

案例3:接案例2新大预科课堂。

在完成了数据库概念的提炼后,教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列出了Libby6个朋友的信息(如表2)。

在分析表2内容的过程中,教师把记录、字段的概念向学生进行了解释。然后请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利用给出的朋友信息,其中包含他们的全名、地址、出生日期,设计一个名为“Libby”的数据库,完成数据表“friends”的《数据字典》的相关内容的填写;同时强调:考虑建立哪些合适的字段才能够高效地显示和查找该数据库中的信息。

《数据字典》设计如下(如表3)。

在当时听课时,我们心中有一种担心,认为学生肯定不能胜任这项任务。没想到,当教师汇集了学生的表格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评价时,我们意识到刚才的担心是多余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教师给出的《数据字典》的表格填写。其中,还有一个学生在《数据字典》中添加了“朋友ID号”。

我们认为,正如在信息技术程序设计的教学中,通常先和学生讨论算法的概念,让学生在理解算法后进入某一种程序语言的编程一样。同理,数据库教学中如果能够借鉴案例3中的教学方法,把Access数据库管理软件中建立表结构的实际操作进行抽象化,利用《数据字典》构建数据表结构,将能引导学生从数据库学习一开始就建立起正确的数据库各项基本元素的理解,正确厘清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

问题三:“数据库应用体验”该如何“体验”

案例4:某中学开设的大型公开课现场。

授课教师开设了《走进数据库》的对外公开课。在课堂的前一半时间,她创设了一个保护濒危树种的场景,让学生体验了濒危树种数据库应用系统实例。在该活动中,教师抛出了一个个小问题:如何查询现有濒危树种的信息?发现了一个濒危树种的信息,如何添加进信息库?如何删除一条信息?从而为紧接着的数据库建立等技术的学习内容打下伏笔。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学生先体验濒危树种数据库应用系统实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使用Access进行表结构、字段、记录的建立操作。

案例4中数据库应用实例与地理学科内容的有效结合非常具有时代特色,学生从中了解到了这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设计思路。然而,我们观察到学生在整个体验活动中,似乎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进行的。数据库体验仅仅定位在了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使用上,体验的过程仅是完成教师设定的一个个教学步骤。而数据库在数字化时代已悄然深入到了每个人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却回避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的数据库应用实例,而特意设计某个数据库应用系统让学生进行体验,显然忽视了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本文的案例2教学中,新大预科的学生在对身边数据库举例的同时,“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实现。同时,我们能够感觉到学生对数据库的了解程度已经超越了国内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数据库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不像十年前那样还局限在某些行业了。当“云存储”等先进的数据库管理术语已经进入学生的生活中,数据库课堂教学如果依旧停留在教师举例、学生“被动体验”的年代,将会与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形成隔阂。

我们认为,课程标准提出的“体验数据库应用”教学要求,不应该仅仅让学生在教师指定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中实现被动体验。放开学生,让他们的思维走出课堂,与时代握手,实现信息技术社会中各种形式数据库的真体验,如淘宝购物、机场航班查询、图书馆图书借阅,等等。学生将能够体验到数据库已无处不在,也能够对数据库应用形成自己的见解与反思。

问题四:数据库应用除了“优势”,还存在其他影响吗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必修部分的内容标准其中一条是: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我们认为:数据库的利用优缺点并存。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中强调: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分解课标内容的时候,明显忽视了这一点。

数字化管理概念篇(8)

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一、数字化电厂的概念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逐渐覆盖到了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多个层面上。数字经济指的是在经济发展和参与的每个环节和每个要素中都广泛地采用软硬件技术及应用和通信技术。数字化工厂的出现就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产物。对于数字化电厂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国电力行业将数字化电厂的概念定义为电厂的各级控制和管理系统均进入数字化后称之为数字化电厂。可见,数字化电厂的建立要求电厂的数字化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或者说数字化的全面覆盖。

二、数字化电厂建设的方案

(一)数字化工程

1数字化设计。这是指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都利用数字化方式来进行产品的设计。目前与建设数字化电厂有关的数字化设计包括了三维数字化的设计模型,电厂数字化的设计模型以及系统数字化的设计模型。其中三维数字化的设计模型是用来管理电厂建设时期的工程项目,在电厂的运行期,该模型会构成三维数字化的管理系统,将各个系统的信息加以整合,实现电厂运行和维护的统一管控。而电厂数字化的设计模型包括了数字化管理的设计方案,将确定数字化电厂在建立时的系统结构,建立起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项基本技术的要求,保证系统和软件平台的技术。系统数字化的设计模型包括了电厂整体的系统图、安装的仪表和管道图、现场的总线图,还包括了被控对象、控制设备、控制信号等的相关数据。这些数字化的信息将直接用在数字化管理当中。

2数字化采购。数字化采购是建立在数字化设计的基础之上的。在采购之前,要将工作进行步骤分解和编码,对工程物资也要进行编码,然后在采购的过程中按照工程的需要制定采购单,实施整体采购、分批交货的管理模式。数字化的工程采购实现了工程的规模化采购,是数字化工程的实施重点。

3数字化移交。这是数字化电厂建立的基础,是指在数字化的移交平台上将电厂建设中各个环节和阶段的相关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最后通过审批后移交给业主。通过数字化移交,对电厂建设时期数据的移交过程进行全面的管控,从而提高数据移交时的质量以及电厂的管理能力。

(二)数字化控制

传统的电厂工人能够有效监控的只有工艺的过程和设备的状态。而在数字化电厂中,锅炉、电气系统、汽轮机、现场仪表以及控制设备都将实现智能化,使设备的整定和维护信息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控制系统,从而让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更加的轻松。电厂的数字化控制将包含了单元机组的分散控制系统、电气的控制系统和全电厂辅助车间的控制系统。

(三)数字化管理

在传统的火电厂中,管理系统一般是由管理信息系统MIS,即management inform ation system和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即supervisory information system共同组成,两个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但是系统中的功能却存在着重叠。数字化的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具备了准确性和唯一性,运用了先进的设备来实现生产运营管理和控制的优化,使电厂的资产管理和决策支持等方面都能在数字化的管控下更加的科学。数字化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以下四个部分:(1)生产运营管理系统;(2)财物资产管理系统;(3)优化控制管理系统;(4)决策支持管理系统。其中生产运营管理系统不但包含了对生成操作票和技术监督等方面的管理,而且还能够对电厂的重要设备进行早期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和故障预警,通过这类预测性的维护来帮助电厂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效益。而决策支持管理系统也具备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但为电力企业的高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为电力企业的发展经营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和指标,使企业的决策能够更加的科学和可靠,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盈利水平。

三、数字化电厂的优势

(一)数字化

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能够将电厂建设和发展各个阶段所反映的现象、本质、规律等的相关文字、符号、数字、声音、图像等模拟信息都转换成数字信息。

(二)信息化

信息化指的是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并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我国政府一直努力将工业化和信息化进行深度的融合,而数字化电厂不管是在电厂的设计、施工,还是在电厂的生产、管理等多个环节都采用了信息技术,所以具备了信息化的优势,成为了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三)智能化

数字化电厂广泛地采用了现代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智能测量技术、智能决策的支持技术,使电厂的运行实现了智能化、高效化。保证了电厂生产的经济、安全、环保,符合了社会和时展的要求,保障了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可视化

数字化电厂可以通过对现实进行虚拟,把电厂中的各类实体包括实体的特性用以三维立体等形式直观地呈现在用户面前,其表现形式还会随着时间和空间进行变化,建立用户的交互通道,使用户能够对电厂数字模型进行浏览、模拟、观察和计算,提高电厂设计和规划的效率,使电厂的设计和规划更加的方便快捷。此外,对电厂的设备运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进行仿真模拟,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数字化电厂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中包含了多个方面,其构成非常复杂。建立数字化的电厂能够使电力企业具备先进的设计技术、管理技术以及控制技术,实现发电的数字化、智能化和透明化,将推动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数字化管理概念篇(9)

建设工程施工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施工不仅复杂而且施工时期较长,如何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安全而有序的管理,使施工体系达到现代化水平的目标已成为施工管理人员的共识。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借助于系统仿真技术以及数字化的概念,实现工程项目的透明化、传播化和智能化施工管理,已成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与发展方向。

一、数字化施工的概念以及核心思想

数字化施工是在“数字地球”这一大课题背景下提出的。美国于 1998 年率先提出了“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的概念,数字地球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 “数字化施工”就是将施工过程数字化,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的整体性去解决工程施工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使得在施工质量得到保障的同时可以达到高效的施工。它不仅仅指由计算机代替传统的手工制作报表,而且应用在多项事件及职能上,可以对施工进行全面性的控制。

空间信息是数字化施工管理的必须品,它包括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的现场勘测与记录、建筑物的区位信息以及施工项目的安排等一切空间的信息,是对特定空间内的全面操控。空间信息技术是全面而宏观的空间处理技术,它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即 3S认证技术。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在建设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介于地球信息与信息科学之间,以存储,采集,分析,管理,描述和应用相关资源为导向的数据系统。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对施工区域持续的进行监控与管理,可以随时发现施工的问题以及运算相关的施工数据。

二、数字化系统的仿真运算

系统仿真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技术,它以相似性原理、系统工程方法、信息技术及应用领域相关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等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真实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动态研究的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技术。例如在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中,就是通过前期不断的仿真运算来推测体育场(馆)建成之后的型貌,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通过仿真运算的结果显示来更改施工措施及方案,使得工程进度与仿真情况形成了对比,更有利于施工单位明确自己的施工体系,从而完善施工过程。随着仿真技术的发展,现代仿真技术已经成为工程单位的常规科技手段。仿真技术可以通过架设的方式让施工单位看到施工完成后的大概情况,然后根据施工完成的情况优劣而决定施工中的方案调整,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反推理的过程,为复杂的工程以及运算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分析、研究、设计、评价、决策和训练的重要手段。

三、虚拟现实

所谓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 VR),就是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新科技生成逼真的模拟环境,该环境中包含了视觉、听觉、触觉与嗅觉为一体的特定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如头盔显示器、立体眼镜、数据手套、数据衣等)使用户以自然的方式与模拟环境中的物体进行相互交融,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虚拟现实有重要的 3 I特性:

(1)Immersion(沉浸度)。VR 系统不再像传统的计算机接口技术一样,它强调用户与计算机的自然接触,就像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者人与自然的融汇一样。

(2)Interaction(交互性)。VR 系统区别于传统三维动画的特征是用户不再被动地接受计算机所给予的信息,或者是旁观者,而是主动的参与到三维动画之中,能够使用交互输入设备来操纵虚拟物体,以改变虚拟世界的。

(3)Imagination(想象性)。用户利用 VR 系统可以从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环境中获得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从而更深刻的认识环境、相应区位的情况及变化,从而深化概念和萌发新意。

四、智能施工

智能体(Agent)是一种完全创新的非人工技术,是指为了实现自己的设计目标或任务而独立自主的运行,能适应自身所处的环境,并能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知识以提高自身能力的具有学习和推理功能的智能实体。多智能体技术具有自主性、分布性、协调性,并具有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推理能力并完全不需要人工操作。目前多智能体的建模软件主要有 JAVA、Visual C++、VisualBasic、SQL Server、Delphi、PowerBuilder 中的 CLIPS 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日益复杂,工程建设过程涉及的单位和个人也越来越多,因而对建设工程管理的统筹性、协调性、时效性提出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应用多智能体技术来保证工程建设任务的顺利进行是非常合适的。

五、结语

将来随着数字化施工的普及,我国的场地施工质量和效率必将有显著性的提高,而通过更合理的改造及加工,我们的信息模块也可以在短时期内发展到较为完整的水平。只是我国如今的施工项目对于数字化施工的利用率还不高,有些施工项目的施工成本较低和对数字化施工的优势利用认识不清导致数字化施工无用武之地。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者首先要明确数字化对施工效率的促进作用及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优势,加大对数字化人员的培训力度,使数字化技术在缩短工程周期、强化工程质量和节省资源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促进数字化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利用率达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数字化管理概念篇(10)

一、数字地球及其相关概念

在目前这个高速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信息技术的基本要素,数据正如决堤之水,汹涌而来。然而相对于数据的迅速膨胀,人们利用数据的能力则十分局限。一方面是浩如烟海的数据不断扩张,另一方面则是决策信息的十分贫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数据整合共享的能力不足。数字地球就是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的解决方案。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首先提出[1],旨在通过数字地球的宏观架构,将各种数据无缝集成到一个统一的整体框架中,实现信息的时空集成、立体表示和智能利用。陈述彭曾指出,数字地球的核心是用全盘数字化的信息获取、存储、传输与处理技术,去控制和操纵全球性的事务[2]。以此为发端,世界各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数字地球建设热潮。数字地球计划不仅意味着信息化的巨大进步,同时也意味着信息时代面临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挑战――数字地球必将对信息时代的全球战略格局带来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一挑战,必须认真研究数字地球,并积极参与到数字地球建设的实践中去。为此,我国相继提出了“数字中国”、“数字城市”、“数字流域”等的构想,为新形势下的信息化事业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从数字地球的处理技术流程看,可以分为数据的获取、存储、传输和处理等环节;从数字地球的体系结构看,可分为数据层、应用层和服务层;从数字地球的实施步骤看,可分为数字城市、数字省、数字国家、数字区域和数字地球几个层级[3]。可见数字城市、数字中国是数字地球战略架构中的基础实施步骤。

二、电子政务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从戈尔对数字地球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地理空间信息(或称历史地理空间信息)构成了数字地球的时空骨架,而各种应用信息则构成其肌体。政务信息资源可以说是数字地球肌体中的神经网络体系,是其中最为精彩的应用信息。数字地球就是要将空间信息与其他各类信息实现无缝整合,实现各类信息的综合共享。只有实现了地理空间信息与其他各类应用信息的无缝整合和全面共享,才能让人们乘着“数字魔毯”自由飞翔,才能随时伸出“数字手指”获取任何想要的信息,并藉此驱动信息的运动。可以想象,借助“数字魔毯”和“数字手套”的帮助,政府首脑、各级领导和政府公务员实施政务决策和政务处理,是何等高效、准确和科学?因此,数字地球是电子政务的美好前景,而电子政务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地球的数据模型是由基础数据与各种专题数据、领域应用数据组成的层次体系,政务数据可以认为处于这个层次体系的最顶层。在数字地球这个信息层次体系中,要实现各类信息的无缝整合和全面共享,既要实现水平层内的信息片整合,还要实现垂直方向的信息层间的整合。整合后,当这个数字地球的立体层次体系中的任一点触发了任一应用的活动时,则可根据活动目标随意调用需要的相关应用功能,敏捷地形成业务线,并迅速装配该业务线所需要的功能组件,调用各应用需要的各类数据资源,进行自组织有序的运算,将运算结果展现出来,构建虚拟可视场景,形成虚拟决策场景。政务处理实际上就是由一系列的决策构成的决策流,在数字地球所提供的虚拟场景中,决策流可转化为连续的虚拟决策场景的变换。这样的虚拟政务决策场景变换,使得政务决策过程实现了真正的数字化,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实时性。支撑虚拟政务决策的所有信息都来自后台复杂的信息监控、采集、集成、融合和处理等过程。这样的数字决策显然是最为科学的,同时也是最为高效实时的。

是各种社会活动的高级形态。以其他各类活动为依据,是一个处于社会运动形态顶层的人类综合决策运动。要综合应用各类活动的信息,力图使决策活动更加全面合理和高效。政务的信息表达形态即电子政务,在数字地球的总体框架中属于高端应用,它要以各类信息资源为支撑,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由于政务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的核心部分,对于国家信息安全关系重大,因此,安全是首要的考虑因素。在数字城市、数字中国的战略中,信息安全体系是最为重要的保障性体系。政务信息资源的安全性要求,必须在数字城市、数字中国的整体框架中得到切实的解决。

三、电子政务信息共享面临的困难

信息整合和共享是实施数字地球计划的关键技术,也是目前世界各国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要实现信息共享,就要解决以下五个层次的问题:首先要解决数据之间的集成、融合问题;其次要解决应用间的互操作问题;第三要解决业务间的协同工作问题;第四要解决组织间的任务协调分配问题;最后要实现绩效评估标准的统一。对于各个层次,构建相应的标准体系,提供集成、融合、互操作、协同和协调的接口标准和实施机制标准,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标准化体系开发领域。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概念及概念间关系的复杂性,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关键障碍。任何事物,都必须抽象为概念,才能实现数字化。也就是说,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必须经过人脑抽象,与概念世界中的概念进行对应,才能转化为概念世界中的元素,而只有概念世界中的元素,才有机会在数字地球中出现。由于现实世界事物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因此,概念之间的联系也是普遍,这种概念间联系的普遍性,可以用概念间关系网络来形象地表示。如果人们对现实世界事物与概念世界中概念元素间的对应关系理解不一致,那么概念所对应的元素与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就会根本不同,就根本不可能在数字地球中做到信息的共享,最后将导致数字地球的虚妄性。因此,构建一个全球各行业各领域共用的概念网络,是数字地球研究的当务之急。

作为数字地球层次体系中的应用层要素,电子政务层既要实现同层内的信息共享,还要实现与其他层次间的信息共享。特别是由于政务处理本身就是综合决策过程,因此,信息共享显得尤为重要,而构建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概念网络体系就是电子政务研究的关键问题。这个概念网络体系叫做概念模型。

信息共享的难点在于概念的语义异构和语法异构。语法异构主要是因为不同信息团体对概念的使用方法不同所致,而语义异构是由于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差异所致。因此,语义异构问题是影响信息共享更为根本性的问题。为了解决概念的语义异构和语法异构,研究人员尝试了各种方法,其中最具成效的莫过于本体论方法。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可划分为数据模型、应用协同机制、职能边界确定、政务分类、绩效评估等层次。技术、规范和安全等标准体系是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关键支撑环境。不同层次应该具有相应的信息共享模型体系,这些模型体系相互之间具有一定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模型体系。这个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模型体系首先要采用一套共享的概念体系来构建,即概念模型体系,用以支持电子政务的语义信息共享。在这个概念模型体系支持下,电子政务语法信息共享才可能正确实施。这个概念模型体系,用本体技术来构建,就是电子政务本体。由此可见,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本体,即e-Gov Ontology,是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研究的关键课题。有关本体的知识,受篇幅所限,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统一、高效的政务服务。服务是电子政务的核心理念,一站式服务是电子政务所追求的目标。一站式服务需要集成、整合和共享全社会所有的政务资源,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的冗余存储,需要保持政务资源的一致性,需要所有政务处理系统提供高效的互操作机制,而这些技术正是电子政务服务模型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在此将前述的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模型更一般地称之为电子政务服务参考模型,电子政务的服务参考模型用本体技术来表达,就是电子政务服务本体。电子政务服务本体,是解决当前迫在眉睫的电子政务信息整合、共享和互操作的有效方案。

此外,数据必须经过优选、深加工才能成为有效信息;信息再经过科学的深加工过程,才能增值,升华成为知识经济的要素[2]。数据挖掘是“数字地球”战略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最薄弱、最有发展潜力的环节。数据挖掘的目的是从浩如烟海的数据和信息中发现和突现知识,而知识才是决策支持的真正力量源泉。数据和信息必须经过知识化处理,才能真正被高效利用。由于电子政务本身就是一个决策过程流,数据挖掘对它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然而,数据挖掘长期以来一直是电子政务面临的巨大难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务领域的知识模型问题。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政务领域知识模型支持下,才有可能进行客观有效的政务数据信息挖掘。但是,由于政务领域的复杂性,其领域知识体系不仅涉及范围广大,而且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据此,可以推断,政务领域知识模型将是电子政务建设所面临的又一个巨大挑战。

四、基于3S的电子政务应用

遥感(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实现数字地球的核心技术支撑,如果没有3S技术(上述RS技术、GIS技术和GPS技术的简称),数字地球就根本无从谈起。因此,从数字地球的视角来观察电子政务,我们首先就会想到基于3S的电子政务应用。陈述彭院士在《遥感应用与数字地球》一文中认为,数字地球是遥感应用功能的延伸,可将其分为五个步骤: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再现、决策[4]。RS的主要作用就是获取数据,实现对地球观察的数字化;而信息化则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知识化是通过各种专业应用模型,从有效信息和数据中凝练出规律;再现是通过虚拟仿真,重建自然或社会的历史过程,延伸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一步是决策,则是指由决策部门、集体或个人审时度势,对多种方案做出取舍。政务过程集中表现为决策过程,它要以数据化、信息化、知识化和再现等步骤为前提和基础。GPS技术主要是提供地理定位支持,这对于基于位置的政务服务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GIS技术的作用就在于实现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并在领域知识模型的支持下,尽可能地从信息和数据中凝练出知识。此外,GIS也将承担决策场景虚拟再现的任务。由此可见,GIS技术对于数字地球框架中的电子政务的实施具有深远意义。

据统计,80%的信息资源是与地理要素有关的。因此,与地理要素有关的政务是电子政务的重要构成部分。自然资源管理、环境管理、城市建设、地籍管理、交通运输、国土安全等与地理要素直接相关的自不必说,即便是看起来与地理信息最无关紧要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也可以将GIS的图层方法引入,形成基于图层的公文批示解决方案。可以这样说,只有实现了基于3S等技术支持的电子政务,才可以认为是真正的电子政务。换句话说,只有在数字地球的框架中实施的电子政务,才可称之为真正的电子政务。而GIS等技术也只有作为普通工具应用于包括电子政务的各类专业应用系统中,才可以焕发出新的生机。

五、结束语

数字地球的体系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系统,其中的数据层和应用层也是一个多层次体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处于数据层次体系的顶层,而电子政务应用也处于数字地球应用层次体系的顶层。电子政务是数字地球框架中的高端应用系统,也是数字地球的重要服务目标之一。在数字地球框架中的电子政务才真正体现了信息社会中的政务决策形式,这一认识思路也许会对健康、有序、正确地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起到一点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Gore A L.The Digital Earth: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R].California,1998

陈述彭.“数字地球”战略及其制高点[J].遥感学报,1999,3(4):247-253

李琦,杨超伟.“数字地球”的体系结构[J].遥感学报,1999,3(4):254-258

陈述彭.遥感应用与数字地球[EB/OL].[2007-05-22].nrscc.省略/mj/mj2.asp?num=706

作者简介:

上一篇: 双碳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 医疗教育培训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