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模的划分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06 14:38:46

城市规模的划分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1)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可持续发展思路是当今社会经济建设的核心思路,在各个产业中,都需要以可持续发展思路为基础,才能够实现产业的健康成长。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同样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在当今的能源使用环境下,必须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才能够让城市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并带动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的建设概述和现状

城市规划的本质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预见性,对阻碍城市健康发展潜在因素的预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是城市规划发展和改革的主要动力。城市发展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城市规划的创新源于解决现实存在或将要产生的问题,只有尽早发现和预见城市可能面临的问题,才可能不断改革与创新,使城市的发展能够适应和应对新的挑战,并为其创造出更适合我们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环境。低碳城市规划是基于低碳城市的概念基础上,从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详细规划入手,提出土地利用、密度控制、城市交通与功能的综合应用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并在低碳经济条件的控制之下提出城市规划的策略。

可持续发展思路的提出并没有很久远的历史,低碳城市的概念也是近几年才被大众所知晓。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都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低碳城市还并没有完全普及。因此,目前的低碳城市规划模式尚处于研究与摸索阶段,还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找经验。

1. 国外低碳城市的建设现状

新世纪以来,国际上就相继有许多组织以及相关政府开始关注起建设低碳城市的话题。目前,国外的低碳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中,或者在一些以生活居住为重心的城市中,比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利兹,日本的东京等等,都是国际上发展低碳城市的代表。这些城市中,从节约能源与减少排放两方面入手,双管齐下。不仅使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更使城市的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国外这类典型低碳城市的建设,可以为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经验。

2. 国内低碳城市的建设现状

我国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开始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等基本理念,但一直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低碳城市发展理念。直到 2008 年,我国的上海、保定等城市才陆续地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初步构想与计划,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将城市的发展目标从经济增长转变为资源的循环利用。到目前,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在一些试点城市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而言,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以湖南省的长沙、岳阳等城市为例,本身的自然环境基础条件非常良好,但对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另外,由于低碳城市的建设目前还在少数城市中进行试点,因此距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 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规划模式的理念框架

目前,建设低碳城市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城市进入良性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当今普遍存在的能源紧缺问题。因此,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时,主要从能源的角度进行考虑,将解决能源问题作为城市建设的首要考虑问题。在考虑能源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低碳城市的相关规划,就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以岳阳市的城市布局现状为基础进行讨论,以低碳城市的规划理念来进行分析,该城市规划的基本框架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用地布局上的节约理念

在用地布局上进行节约,是低碳城市规划的基础,决定了一座城市所能达到的低碳发展水平。首先,尽量减少城市管线的长度,删减掉不必要的管线,从而提高管线的输送效率;其次,降低交通流线的长度,减少通行效率太低的交通流线;最后,对城市道路进行统一的规划,最好能够加大公共交通的建设力度,减少过多的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通过在用地布局上的合理规划,可以为建设低碳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低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从空间尺度上做好低碳城市规划文章, 第一个尺度是区域的尺度,城市区划在一些城镇化发展水平高或经济发达的地区,利用都市群、城市带、城市连绵区或者城市圈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可以合理减少碳排放。在区域规划时做好减碳建设,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第二个尺度是社区、城市的尺度。解决社区和城市尺度的节能减排,最关键还是从城市形态入手,当然也包括绿色生态安全格局的问题,发展“紧凑型城市”,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或者减少出行对汽车的依存程度,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切入点。

2. 新能源的利用理念

对新能源的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核心思路,也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不能被利用的能源也可以被很好地使用。目前,在建设低碳城市中所利用的新能源种类非常多,最为常见的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等。根据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新型能源。随着新能源的使用,传统的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就会相应减少,对于平衡能源储备、保护生态环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合理规划城市建筑朝向,也可以方便新能源的利用。

3. 降低能源需求量的理念

“节能减排”是建设低碳城市最为核心的思想,其中“节能”便是减少对能源的使用。在城市建设中,节约能源体现在工业生产、生活需求等多个方面。从工业生产方面来说,节约能源即是加大对新工艺的研发力度,减少工业生产上对能源的需求,并且转变生产理念,将经济发展理念转变为环境保护理念。从生活需求方面来说,节约能源则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住、行上面。尽量减少空调的使用,在必须要使用空调的地方,尽量使用无氟空调。另外,鼓励人们步行出门或者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车辆对化石能源的需求。

4. 多中心城市的规划理念

多中心城市是在历年来对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具有很高可行性的城市发展模式。在传统的城市中,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出现城市超负荷的情况,就是传统的单中心城市发展模式所造成的。利用多中心城市规划理念,可以在原本的主城区周围建立多个卫星城,每个卫星城具有各自的发展特点。将工业、旅游、餐饮等不同的产业分散到各个中心,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压力,让城市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并且多中心城市的规划理念,也可以帮助城市进行能源利用安排,减少能源的浪费。

三、 结束语

通过上文所提到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几点基本理念,就可以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城市规划,让低碳城市的建设真正实现。就目前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而言,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需要对低碳城市的发展规划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只有总结建设经验,并做出改进,才能够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不仅是解决当今能源问题的方法,更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

参考文献

[1]陈达.城市规划视角下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2]都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规划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2.

[3]马亚君,任佳佳.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土地规划研究――以兰州为例[J].科技信息,2013.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2)

【前言】:城市森林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89年,当前学术界对城市森林的界定主要是指城市内与城市周围的树木、林木与相关植被,也包括城区、近郊等对城市环境产生显著影响的植被区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区城市森林建设工作也纷纷开展,显著提高了城市森林的覆盖水平。在这种背景下,更需要正确认识到城市森林建设的驱动模式及其规划的相关问题,为更好的推动城市森林建设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1.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的驱动力

通过总结我国各地区在城市森林建设实践历程来看,我国城市森林建设基本按照“需求-功能-驱动”的流程开展的,即人们对事物有某种需求之后,并认识到某种事物能发挥这种功能,那么人们就会产生寻找或者制造这种物质的驱动力。

在城市森林建设过程中,其驱动力主要表现为:

(1)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当前城市建设中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态势,城市居民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居民而言,保证自己所在城市的生态环境良好、景色优美并能在城市中感受到娱乐,就是城市森林建设的主要目标。从这一点可以说明,我国各城市居民已经表现出强烈的生态需求条件,并且各地区居民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已经有了明显提高,这就势必会推动城市森林建设工作的开展。

(2)就城市森林本身而言,其因为具有多样式的功能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城市森林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生态功能,这是由森林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包括减少噪音、吸收有害气体等;但与普通的城市森林相比,城市森林还具备服务城市各类主体的社会属性,这是因为,城市森林虽然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城市空间内,它又被定义成一种具有服务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能够为城市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因此可以判断,在研究城市森林驱动问题时,需要将城市森林的社会服务功能放在首位。

从上文分析来看,城市森林与城市之间在功能与需求方面具有耦合性,因此,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城市森林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构建完整的“城市-城市森林”体系,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森林建设驱动模式实践策略研究

由于我国城市森林建设驱动模式主要按照“需求-功能-驱动”的流程开展,因此在城市森林驱动模式实践中,需要先从城市的需求入手,才能保证驱动模式的构建能满足城市需求。

2.1以生态为主导的驱动型城市森林建设研究

在城市发展中,生态问题的影响十分明显,为了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统一,是相关人员工作的重点。本文所研究的以生态为主导的驱动型城市森林建设,主要结合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本身的变化情况而展开研究的。由于城市森林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客观规律,人们可以借助这种规律,依靠人们对自然的渴望,转变为一种驱动力,促使城市森林水平提高。另一种驱动就是外在驱动,源自于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渴望,希望通过建设城市森林,来进一步提高城市整体环境质量,最终构建完整的城市森林系统。

从部分地区的实践经验来看,生态驱动型的代表城市就是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市一直是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当地重要的旅游风景区。在近几年的城市发展中,扬州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扬州市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争做江苏省唯一的“五星级”生态城市,开展了一系列的城市森林建设工作,连续出台了《扬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扬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等资料,对本市生态建设工作进行明确,并重点支出了城市森林在整个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经过扬州市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扬州市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4A级景区数量位居地方前列,显著提高了城市整体水平。

2.2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驱动型城市森林建设研究

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驱动型城市森林建设工作,直接反应出人们对城市森林的经济追求方面。例如,很多城市为了进一步推动自身经济发展,往往会将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工作的突破口,这样不仅能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还能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保证。据统计,在2013年全年,我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3.06亿人次,包括海外游客861万次,直接收入超过200亿元。从这则数据可以发现,城市森林的建立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为城市增加收入。从我国整体环境来看,在建设驱动型城市森林之后,城市的绿化水平将会得到明显的提高,这不仅让居民能享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会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引擎。因此,最后政府可以在财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快推进城市森林建设,最终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从目前应用情况来看,这种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驱动型城市森林建设已经在我国沿海省份得到了有效的推广,江苏省、辽宁省、天津市等地区已经推广了一系列城市森林建设的方案,并对城市森林建设提出了很多具有操作价值的意见。

结论:在城市发展中,城市森林是提高城市整体性能的关键点,在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美化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只重视城市森林建设工作,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各地区在开展城市森林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正确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个驱动力对城市森林建设的影响,能在充分了解生态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开展城市森林建设工作,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财根,郭剑英.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研究――以南京紫金山森林公园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03:221-226.

[2]时宇,李明阳,杨玉锋,等.基于CLUE-S模型的城市森林公园土地利用情景规划方法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05:163-168.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3)

前言

城市规划管理,包括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城市规划审批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等三个部分。城市规划发展至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规划编制、规划研究、规划管理是个统一体,是―个问题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体现。那么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本质和内容是什么?以及如何做好规划管理工作呢?

1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性质

1.1城市规划管理是一种手段

城市规划管理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城市规划目标、设想与当前建设活动结合起来,使其落实到地面上成为具体化。由此可见,它是保证城市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城市规划得再合理、再科学、再切合实际,也不会顺利地实现。

1.2城市规划管理是管理活动

城市规划管理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来实现的,包括建设项目的选址、定点、总图审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及建设项目的申请、方案审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放线验线、竣工验收,还有违章占地和违章建设的查处等,要过多层次的把关,办一系列手续,因此说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的实践管理活动。

2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具体表现

2.1组织引导

组织城市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的编制、报批和实施。包括健全相应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以及具体地组织各种调查、评议、审议活动和咨询、检查、评比等活动。拟定一项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引导城市建设按照城市规划要求,有计划、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使各项建设尽可能合理布局、节省用地 节约投资、提高效益。

2.2计划协调

根据城市规划设想,结合当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与自然的实际情况,提出全面的城市建设在时间、空间方面的实施计划和分期实施计划及其估算。实质上规划本身就具有计划的含义。

2.3控制决策

采用行政的、法制的、经济的方式对各种城市建设项目进行直接的制约,如控制大城市人口规划,支持小城市发展,保护文物古迹和优美环境,使城市建设有计划,按比例进行,并留有发展余地等,发展有利条件,限制不利因素,避免损失和浪费,使城市发展建设遵循健康的轨道进行。

2.4监督服务

随时监督、检查城市规划实施情况,查看、了解建设部位是否按照城市规划要求施工,及时纠正一切违反城市规划和法规制度要求的行为,坚决制约违章占地和违章建设现象发生。并运用行政手段奖优罚劣,制止不正之风。

3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问题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是指按照由法定程序编制和批准的城市规划,依据国家和各级政府颁布的城市规划法规和具体规定,采用行政的、社会的、法制的、经济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城市的各项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进行统一的安排的控制,引导和调节城市的各项建设事业有计划、有秩序、有步骤地协调发展,保证城市规划实施。在这里,扼要地把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3.1城市规划是确保城市土地利用科学合理的唯―法律依据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就是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运用法律赋予的控制手段,保证城市土地利用科学合理和节约原则的实现。为城市土地的征用、规划和具体使用依据和创造先决条件。城市建设用规划管理的重点是要严格控制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各类建设的选址、定点,使之符合城市规划。主要制约手段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具有法律效益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也就是说凡与城市规划有关的种类建设,必须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选址定点,按法定程序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否则不得以任何借口使用土地进行建设活动。

3.2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城市建没工程规划管理,是指为保证城市规划区的各项建设活动符合城市规划,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法定的审批程序,对于各类建设活动进行规划管理,这是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中的―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概括地说,城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具体内容就是: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城市规划区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必须持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申请。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申请。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提出具体的规划设计要求,并审查有关规划设计文件和图纸,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其建设活动的合法陛。

3.3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是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法定的职能管理工作,是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是对各项进行中的建设活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严格的监督检查,及时制止和依法处理城市规划区出现的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保证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4.对城市规划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4.1建立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培训工作体系

必须有计划地进行职工的思想、职业道德教育和组织各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树立密切联系群众、勤政务实、廉沽奉公的优良作风,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断提高规划管理工作的水平。

4.2建立多学科专业化人才的管理队伍

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管理者面临各种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经济效益、公众利益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就要求规划管理者有广泛的多学科知识并有综合运用的能力。在人员选择上,要求一专多能;在队伍的人受配备上,要增加土木工程、给排水、水利水电、法律、经济等专业人员。

4.3建立联合审批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打破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旧习俗,缩短材料报道、审核流程、方案修改、验收发证的时间,建立以规划部门为主,园林、环保、人防、消防、交通、电信、煤气等部门参加的联合审批制度,联合办公,限定审批时问,统一收件,发证。这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办事人。

4.4建立健全富有特色的城市规划地方性法规体系

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管理应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的“人治”方法,用“法制”代替“人治”。而且市场经济愈发达,愈要加强法制。重视走城市规划法制化的道路,一方面是城市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法律手段保障规划实施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开发商合理、正当利益的保护,是优化投资环境的体现。

4.5建立灵活多样的城市规划管理政策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问对投资的争取成为各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而国际国内的资金总是流向回报率高的地方。投资环境成为政府与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作为政府行为的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环境的形成与改善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必须运用灵活多样的政策,以吸引城市建设资金,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4.6建立城市规划管理权限制度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4)

城市规划新技术与方法涉及内容较为广泛,是多学科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当前国际上所典型应用的城市规划新技术与方法可归结为3S技术、城市模型及空间句法等几类,主要以辅助城市规划决策与分析为特征,又各具特色。

“3S”即“GIS”、“RS”、“GPS”的简称。其中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主要功能是数据输入与管理、数据查询与空间分析、成果表达与输出等,为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分析、评价和预测服务。RS(remote sensing),遥感技术是通过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图像的技术,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可获得反映城市土地利用、交通、绿化、环境等分布状况的可靠信息。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则提供实时而准确的定位信息,对于城市空间数据的确定有特殊意义。“3S”技术组成最为完整的信息源、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处理、空间分析技术,与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相互融合,为城市的数据更新提供快速的更新方法与手段,为数字城市规划和城市的定量规划技术提供数据基础与分析平台,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和规划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系统。

城市规划与管理过程包含从结构化到非结构化的系列问题,涉及从定性到定量的技术方法。“3S”技术的发展为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的改善、信息表达手段的提升提供了支持平台,基于此技术基础,出现了如空间句法、城市发展模型等各类城市规划设计与决策分析的新方法。其中,城市模型是对用于检验与探测城市如何发展运行的一系列现实世界目标与现象的提炼与简化,是城市空间现象与过程的数学表达与描述,它舍弃一些细枝末节,抽象地表述了空间现象过程。经典的城市模型如城市扩展模型、城市仿真模型、城市多主体模型、城市CA模型等,在当今国际城市规划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

空间句法(space syntax)是一套基于图论与GIS的城市与建筑空间形态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它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之间关系。自它在城市研究中产生以来,就为许多研究与应用领域所关注,大量实例成功证明了句法理论对城市和建筑空间理解与模拟的正确与重要性。空间句法使规划中城市形态模式分析在城市理论中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角色,是对传统城市空间规划方法的极大突破。

二、城市规划新技术与方法与城市规划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3S”技术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广泛应用,城市规划新技术与方法在城市规划实践中也得到了加强。结合GIS、RS技术及城市模型等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前期分析、辅助决策、成果制作等方面的运用,使从业人员的计算机能力和数据分析、整合、处理等各方面的能力明显得到加强;逐步培养了从业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具体构思的习惯─根据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应用的需要,尽量结合各类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从传统定性的规划分析转向定量、科学的规划分析,选择相对优化的设计方案以及确定相对理性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在此过程中,从业人员逐渐从非同传统的视角来理解、分析、评价、诊断、预测、规划与设计城市,整体认识城市、分析城市、处理城市问题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三、城市规划新技术与方法的改革探讨

我国传统的以适应物质规划需要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应的课程体系中缺乏城市规划新技术与方法相关课程教育信息,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我国城市规划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目前,虽然国内设置有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都普遍意识到GIS课程在城市规划专业中的重要性,并相继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但对其他规划新技术与方法的有所忽略,需在改革实践中增加“遥感应用技术基础”、“数字城市”、“城市模型基础”、“空间句法基础”等相关课程,专门培养从业人员对城市数据处理、规划分析、规划决策和数字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技能。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数字城市、城市模型、空间句法等课程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需要有较深厚的计算机理论基础,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的知识是多元化的,包括哲学、地理学、社会科学以及环境科学、公共管理等广阔的课程体系。在当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城市规划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基于从业人员原有专业基础与特点,结合课程与专题讲座的形式,给从业人员开展一系列城市规划新技术与方法内容的讲授,讲解过程中具体案例分析与原理及方法紧密结合,内容广泛而分层级逐步深入,案例典型而详悉生动,极大地激发了从业人员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反响较好。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5)

引 言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土地资源的利用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城市的交通规划与土地的利用间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城市规模扩大使得资源紧张、交通不顺畅、交通业跟不上城市的发展等问题。而城市交通规划对市规划又有促进作用,城市交通规划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有如此重大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使土地资源能够得到良好的开发与运用的前提下,发挥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作用是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

1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关系研究

所谓城市用地布局就是指城市的大小和形态,各类用地规模、性质、以及空间的分布,也包括了开发建设的时序、密度和强度,其决定了城市中的人与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其中,城市交通指的就是城市中的人与物的空间流动,其是城市内部的一切活动联系的载体。二者一动一静、相互联系、制约。

城市和交通可是称为是相伴而生,在最初是由于交通便利而导致人们的聚集产生城市,其后因为城市的发展壮大而进一步使得交通发展。因此,城市和交通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例如,图1即为城市的用地布局模式与交通运输设施做形成的一个闭环的系统。

2 城市规划对城市交通起决定性的作用

2.1 城市用地布局决定城市交通结构

不同城市的用地布局也是大不相同的,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的形态以及规模的迥异,即城市内部各中用地之间的组合是相异的。因此,必然会导致城市内的空间流动各不相同,而决定城市交通分布的形态的正是流动量,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的交通结构出现差异。

2.1.1 从整体的布局形态上划分

从整体的布局形态上进行划分,可以将城市分为单中心城市模式、多中心城市模式以及“带形城市”模式。

(1)单中心城市模式

单中心城市模式多存在于中、小城市中,一般人口在20万左右,也可以称为“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通常情况下,这种模式的城市其市中心会有过多的零售业、企业以及工业,导致人口和就业岗位十分集中,使得中心市区的交通需求量十分大,而远离市中心的交通需求量又十分小,呈现为从市中心向外的放射状递减的现象。因此,针对此类城市,应在市中心区发展大运量、快捷的交通方式,并在中心区的边缘设置环路,从而形成“输配环”的交通系统,见图2。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城市(包含一些大、中城市)都采用的此类交通系统。

(2)多中心城市模式

多中心城市是我国当前的城市发展主流模式,其主要可以分为中心+副中心形式中心+组团形式中心+卫星城镇等多个形式的组织方法,但是总的来说,城市的人口与就业岗位的分布特征基本是相似的。通常情况下,此类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的分布都是比较均匀的,集中点十分明确。值得注意的是,必须要使中心和副中心(或者是组团、卫星城镇)的交通联系便利、快捷,建立起一个“点对点”式的快速交通。因此,此类城市宜在市中心和副中心(或者是组团)之间发展以运速高、运量大的交通方式为主,而其余地区以分散、自由为主的“网络”城市交通结构。

(3)“带形城市”模式

“带形城市”主要指的是城市的用地受到自然条件(例如:河流、高山以及峡谷等)的限制,使得城市只能沿着河岸活着谷地的方向延伸,从而形成了一个带状的布局。此类城市的交通方向性十分强,其交通主要分布于沿城市发展方向的道路系统上,并且空间距离十分大,因此适合发展轨道交通或者是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为主的“轴向”城市交通结构。

2.1.2 从整体布局的强度划分

从整体布局的强度上进行划分,可畏级将城市的布局分成低密度的分散模式和高密度的集中模式。

(1)低密度分散模式

低密度的分散模式指的是城市中的土地利用用途较为单一,开发的密度较低,使得城市的布局呈现为一种分散的用地布局模式。一般为低密度的分散模式的城市都具有多个中心,城市内部的工作区域、住宅区域、购物区域以及学校等地都是相互分离的,整个城市从中心向郊区蔓延,用地较为分散、土地的浪费现象严重。

此类城市,单位土地面积上所产生的交通需求量比较小并且十分分散,不容易组织公共交通,宜发展运量较小且自由分散的私人交通,例如小汽车交通等。在美国,大多数的城市都是此种类型。

(2)高密度集中模式

高密度的集中模式主要指的是城市土地利用多元化、综合化、密度高,城市布局较为集中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此类城市通常拥有一个集中且活力十足的市中心。同时,除了少数的商业中心区、高级住宅区以及工业区,城市的土地都具有多用途层叠的特征。这样的土地利用模式能够大幅度地节约土地,缩短工作与住宅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的无限蔓延。

但是,此种土地利用模式必然会产生大量并且集中分布的交通需求,因此必须要有具备高运载能力的交通模式与其相适应。我国的城市发展基本采用的都是这种模式。

2.1.3 内部用地规模的差别

对于同一种的城市布局,若是其内部的各种用地的规模以及组合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异,也会导致城市交通结构的不同。例如,城市内部各种用地的相互位置关系、地块大小都对城市的交通系统及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

2.2 城市用地布局影响城市交通发展

(1)靠山临海的城市布局会对城市的对外交通出入口产生较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城市的用地布局都是靠山或是临海的,那么山脉以及海洋就限制了城市交通出入口的朝向。

(2)城市道路的两侧用地性质和道路的性质不相符合,从而会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城市的道路从使用性质上能够划分为“交通性”的道路以及“生活性”的道路。若是在“交通性”的道路两侧开发建设交通吸引量或是交通发生量较大的项目,必然会导致交通量的大幅度提升,从而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

(3)道路两侧的用地布局的密度过高或是建设的强度过大,其产生的交通量大于道路的交通容量,就会产生交通拥堵,甚至对整个城市的交通发展产生影响,最终使得城市必须要拓宽与之相平行的道路,从而分担其交通量。

3 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作用分析

城市交通规划的实际操作影响着城市未来发展规模与空间结构,决定着城市的土地应用状况、城市的文化与商业占地、城市的经济。城市交通规划还为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提供前提条件。

3.1 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

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城市的住宅不会出现郊区化的现象,一座城市未来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现代交通系统对市中心人口及其就业的转移。城市交通系统使城市组织及空间更为合理,使土地资源的利用更为有效,使土地布局更为合理。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善了市民的生活、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及未来可持续的发展。

3.2 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

现代化的交通方式使人们出行的速度、方便、舒适等需求得到满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座城市的未来规划于现代的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整体。城市的规划是城市交通未来规划的前提条件,而城市的交通规划反过来又促进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决定了城市未来的动脉、形态及布局。

4 结 语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都有其重要性,寻找城市规划同城市交通规划共同发展的契合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关系密切,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是城市交通规划的根本,城市交通规划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及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因此,通过城市的规划布局与城市的发展模式研究出城市交通规划的框架,有利于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6)

0 引言

城市规模一般含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土地规模,由于在我国城市土地规模是由人口规模乘以人均土地指标而得到城市土地规模。人均土地利用指标是按照2011年3月出台的新国标《城市用地分类和建设标准》确定的,因此,在我国对于城市规模预测的关键在于计算城市人口规模。国内对城市规模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城市人口规模方面。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石楠将城市人口规模比作是城市规划的基石,因为在城乡规划编制中,往往用人口规模计算土地规模、公共服务设施指标、道路等基础设施指标等,目前常用的人口规模的统计范围是常住人口概念,即“户籍人口+暂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城市规模的传统预测方法有综合增长率法、劳动力平衡法、区位法、环境容量法等,同时,建设部也出台《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以期对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进行规范。也有学者在传统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基础上,采用生态逾渗理论、土地资源载力、就业岗位支撑等等多方法、多角度进行人口规模的校核[2]。有相关研究人员从产业分类角度对城市人口规模进行预测[3],还有从数学模型如灰度模型等方法对人口规模进行校正[4]。如果仅从数学预测方法来看,这种多方法多角度进行人口规模预测并校正不可谓不科学,但是当我们发现《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在2020的年控制人口规模在1,800万,而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发现北京市2010年的城市人口规模已经达到1,920万,甚至有的报道实际居住人口更多,北京提前10年突破人口控制指标,让人感叹北京作为首都强大的吸引力的同时,也让很多规划行业人员感到当前人口规模预测的难度,更为惊讶的是像北京这样提前突破人口规模的事例在实际城市规划工作中屡见不鲜。正如前所述,人口规模是城市规划的基石,如若城市规模预测出入较大,那么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将受到极大的质疑。其实人口规模本身只是一组预测的数据,意义不大,真正有意义的是由人口规模计算出来的土地、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供应是否充足等问题。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北京交通拥堵不堪、房价高昂的原因之一是北京城市规划中基于人口规模计算的道路、交通以及住房供应量远低于实际人口规模需求造成的。鉴于我国土地资源稀缺性和我国土地粗放使用问题严重性,本文仅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角度探讨人口规模预测的新思路。

1 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人口规模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城市土地出让的主要依据,按照《城乡规划法》规定,只有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才可以出让,从下图可以看出,城市建设范围直接与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相关联,当前城镇建设用地的计算方式主要是用城市人口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来推算城市的用地规模。也就是说城市人口越多,城市用地规模也越大[5]。因此在土地资源粗放使用严重的情况下,只有追本溯源,只有规范城市人口规模和土地规模的预测才能在源头上控制城市土地的增长。

2 传统城市规模预测方法问题分析

2.1 大城市流动人口多,波动大,常驻人口很难准确预测

在城市规划编制中,城市人口规模常指常住人口,即“户籍人口+暂住人口”,其中暂住人口是指居住在该城市半年以上的外来打工人口,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均以公安局登记为准。通常情况下城市的户籍人口好获得,其人口预测也比较好做,由于我国城市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还很不完善,因此暂住人口往往有比较大的漏登记的情况,实际外来务工人口居住时间大都在半年以上,但是目前我国公安局能登记的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而一般城市规模越大,经济越发达,其外来务工人口越多,因此目前外来流动人口是影响城市规模预测的重要一个重要原因。

2.2 小城镇很难准确预测

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报告,2000-2010年10年期间,东部各区人口占比从35.57%上升到37.98,增加了2.41个百分点,而同期中部人口占比下降了1.08%,西部人口占比下降了1.11%,东北地区人口占比下降了0.22%[9],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西部地区小城镇人口占比很可能是在减少的,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在大中城市总体规划,还是小城镇甚至乡村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都是在增加的,而且增加的速度远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难发现,在城市规划编制中,要想获得更多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必须要有相应的人口规模,如果一个小城镇通过人口统计分析,其人口规模是在减少或者增长非常缓慢的时候,那么这个城镇的建设用地指标也将很少。因此,小城镇的人口规模由于和土地指标挂钩,其人口规模的预测经常被当做“技术处理”,难于准确反映城镇的真实人口数量。

2.3 城市人口统计口径不一,部分城市基础数据缺乏

我国城市人口统计口径多次变化,城市人口的横向、纵向比较缺乏统一的统计范围。通常市长在介绍城市时,喜欢用管辖县人口,因为比较大,计算人均GDP时采用户籍非农业人口,谈到城市人气规模时,喜欢采用外来的实际居住人口[1],而为增加城市规模而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县建区撤县改市现象比比皆是,从而导致计算城市人口规模的范围变化较大。此外,在中西部小城镇,缺乏城市人口统计数据,在规划编制时,只能大致估计城市人口规模,大大地影响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总之,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作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劳动力的流动将会越来越频繁,在大中城市外来人口将会越来越多,在追求城市化质量的今天,城市相关设施的配套很难不考虑这部分人群。而小城镇的人口增加缓慢,但由于城镇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使得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的科学性产生质疑,少部分城市因行政区划的调整导致城市人口规模的突增,实际上,当前对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土地规模的预测不仅仅是数量方法的问题,而主要是外来人口对城市的冲击和中小城市人口与土地规模挂钩使得城市人口预测不仅是人口规模预测。

3 城市规模预测的新思路

3.1 大中小城市应根据外来人口数量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预测

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增加了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用地调整幅度,这在一定程度考虑到了不同规模城市用地标准的不一,但是不同规模、不同经济发达程度的城市在外来人口数量方面基础数据统计不一,不宜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预测,大城市在基础数据方面相对比较完善,人口规模增加快,但外来流动人口多,其中暂住人口登记不完善,少数城市的外来人口甚至超过了户籍人口,因此大城市要重点处理好外来人口的暂住人口。而小城镇要处理好城市人口和土地利用的关系。中等城市根据经济发达的程度等采用不同的方法。

3.2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背景下,以土地指标预测为主,用人口去校核

传统的预测方法是人口规模乘于法定的土地人均定额指标即为城市土地规模。如前所述,存在大量的外来人口情况下,很难准确预测常住人口规模,如若人口规模相差大,则土地规模出入也必然较大,甚至很多城市是根据需要的用地指标来反推人口规模的,这种情况下人口规模的预测已经失去意义,本文认为这也是造成土地财政的源头。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用地粗放增长来增加GDP难以为继,相应的服务于土地财政的空间规划也将亟待转型[10]。在土地集约利用背景下,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非常重要,紧凑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明智选择[5],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常通过人口指标的处理来获得城市建设发展的土地,因为人口指标浮动大,外来人口多的情况下,很难预测,这也给很多地方政府和规划编制人员在人口规模上随意的估测,导致城市拥有大量的城市建设用地。甚至一个中部地区的县城,土地出让费用高达5亿。因此,应该在规划的源头上控制用地建设指标,规划编制应以土地指标预测为主,用人口指标去校核土地指标,由传统的以需定供转变为以供定需的方式[11]。

3.3 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要考虑适度流动人口规模

传统的城市人口统计口径是“户籍人口+暂住人口”,其中暂住人口规模是居住在某地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在大量外来流动人口的今天,这种模式合理的前提有两个:一是流动人口登记很完善,基本反映实际居住人口;二是居住不满半年的外来人口对城市设施基本无需求。实际上这两个前提基本都不存在。本文认为大城市交通拥挤、房价高昂等城市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城市设施的供应并未准确考虑外来流动人口规模。城市规模预测的意义在于人口规模背后的城市住房、道路交通以及其他设施的供应是否充足。在经济稳定情况下,居住在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应该有一定稳定性的,外出打工人口大都是年初外出,春节回家,从每年春运情况可见一斑,而实际登记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大量的外来人口在城市并没有享受城市生活,这种现象也被称为“非完全城市化”。正如英国规划大师皮特-霍尔所言,中国正在为其市民体面的生活而遭受挑战[12]。从图2分析可以看出,外来人口尽管临时居住在城市,对住房的要求多依附单位的职工宿舍,但其对交通、水电、医疗等同其他常住居民一样有正常的需求,若规划过程中,不考虑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大城市必然会出现交通拥堵、水电供应不足等问题。在十二五期间提倡追求城市化质量的今天[13],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应适度考虑外来人口的基本设施需求。本文认为城市用地预测应考虑常住人口,因为外来人口大都住在职工宿舍,而对基础服务设施应该要估测外来流动人口,并进行校核。

4 小结

城市人口规模本身只是一个预测的数据,数据本身并无意义,而意义在于人口数据指标后的紧密相连的土地资源、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问题。因此在分析了当前城市土地粗放使用、土地财政现象屡见不鲜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集约利用土地,正如英国城市规划专家约翰・佛里德曼说的,在当今的环境下,城市增长如同一个贪婪的消费者,大肆挥霍着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 、水和能源,同时它还是污染物质的巨大生产者。我们都知道这一点,但是却经常表现得似乎这些极限并不存在[14]。本文认为从源头上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投放是关键,进而提出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新思路,城市规模预测方法要按大中小城市进行分类预测,不宜一刀切,大城市要考虑外来人口基本服务设施的配套,同时应该改变传统的以人口规模推算土地规模的做法。

参考文献:

[1] 周一星等.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程茂吉.南京是人口规模预测与空间分布引导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8):68-74.

[3] 厉伟.城市规模预测的新思路[J].城市规划,2004,28(3):62-65.

[4] 郭成利等.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与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9,13(1):57-64.

[5].章征涛等.城市化的虚荣――对我现状城市化的认识[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1-6

[6] 陈秉钊.城市紧凑而生态[J].城市规划学刊,2008, 3:28-31.

[7] 田莉.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喜忧参半的土地城市化[J].城市规划.2011, 35(22):11-12.

[8] Tian Li, Ma W.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CityDevelop

ment of China: A Tool of Land Supply[J].LandUse Policy, 2009, 26:599-609.

[9] 张廷伟.20世纪规划理论指导下的21世纪城市建设[J].城市规划学刊,2011,3:1-7.

[10] 邹军.经济转型和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应对[J].城市规划,2011, 35(2):9-10.

[11] 石爱华等.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的建设用地规模调控[J].城市规划,2011, 35(8):88-90.

[12] 胡以志等.中国城市在为其公民维持体面的生活质量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对话彼得・霍尔爵士[J].国际城市规划,2011,2

6(3):111-114.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7)

关键词: 城市物流;系统规划;发展模式

Key words: city logistics;system planning;development pattern

中图分类号:N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0-0074-04

0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物流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在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使经济能够持续高速发展,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制定了物流规划,力争将现代物流业作为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目前,城市物流系统规划成为物流领域研究重点之一,高俊[1](2003年)分析了城市物流内涵、探讨了城市物流和其他物流区别,并阐述了城市物流规划意义和注意事项。程世东[2](2005年)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城市物流与其他物流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城市物流规划必要性,介绍了城市物流规划内容。陈倬等[3](2007年)提出了城市物流脆弱性概念,拓展了城市物流系统研究深度。蒋满元等[4]从绿色物流、和谐物流等角度对城市物流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对城市物流系统研究文献引入不同的物流概念,深化了城市物流系统规划研究理念。但对城市物流系统的研究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城市物流系统规划对城市所处经济区域、城市规模等影响城市物流系统因素考虑不多。

城市所处区域环境、城市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物流规模,进而影响物流系统的规划。本文立足于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探讨了该类城市特点,分析了规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类城市物流系统规划流程和城市物流系统发展模式、战略定位方法,并以无锡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1城市物流系统规划概述

1.1 相关概念

①城市物流。城市物流是指物品在城市内的实体流动、城市与外部区域的货物集散,以及城市废弃物的清理等活动高俊[1]。城市物流与企业物流、行业物流、区域物流等物流相比具有配置的资源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研究的内容不同、综合的程度不同等特点。

②城市物流系统规划。城市物流规划是指在一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根据现有物流状况以及未来的物流发展需求,从社会的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城市经济、交通、环境等各个方面,合理配置城市物流资源,以最小的社会消耗完成城市物流[2]。

1.2 城市物流规划的意义和内容

①城市物流规划的意义。城市物流系统规划涉及面广,需要考虑因素多;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为对城市物流活动进行总体优化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1)加快城市化进程;2)提高现代城市功能;3)改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4)消除物流背反现象;5)利于城市产业结构优化;6)实现相关各领域协调发展。

②城市物流规划的内容。城市物流基础设施规划,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进行物流园区的规模预测、布局规划、物流配送通道的规划。城市物流配送体系规划,确定适合的城市物流系统配送模式,配送车型,提出与之相适应的配送道路系统和交通管理措施。城市物流信息平台规划,城市物流发展政策研究。

2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物流系统规划

2.1 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的特点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涵盖了江浙沪两省一市共16个城市。2007年长三角GDP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8.9%。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具有以下特点:①城市经济规模大,除上海以外,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等市生产总值都超过3 000亿元。②第三产业比重大,2007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1.9%,江苏八个市三产比重为38.2%,浙江7个市三产比重为40%。③人均收入水平高,2007年16个市中居民收入有15个超过15 000元,9个超过20 000元,平均收入达到19 719元。④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实际利用外资由2000年105.64亿美元提高到2007年374.23亿美元,年均增长19.8%。⑤进出口总额高,2007年长三角城市进出口总额达7 774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为35.8%。

2.2 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物流系统规划流程

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物流系统规划确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物流业发展方向,要建立起符合该区域城市社会、经济、生态发展需要的社会化、专业化、可持续性化的物流系统;需要系统了解区域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特征,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规划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①城市物流系统发展模式分析。城市物流系统的发展模式分析是对城市区域环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城市物流市场及现代物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城市经济、物流基础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和城市物流系统之间关系。确定城市物流发展的模式,首先需要分析城市所在的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其次,分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对应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应当分析包括城市经济总量、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城市的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等因素。第三,应当对城市物流市场进行分,包括城市公路里程、城市道路面积、城市客、货运量、城市客、货运周转量等因素。最后分析现代物流系统的特征。城市物流系统发展模式的分析流程见图2。

②城市物流系统战略定位。城市物流系统战略定位是确定城市物流系统在区域物流系统中的地位。通过分析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交通运输发展状况及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水平在区域中的地位,对城市物流系统设计指明方向。其战略定位步骤见图3。

首先是确定城市物流战略定位影响因素。其次是确定战略定位指标,对影响因素具体化,在科学、合理、可行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指标体系。第三是选择城市物流战略定位评价模型。最后使用该模型进行城市物流战略定位分析。

③城市物流系统的设计。城市物流系统的设计是在确定城市物流发展模式和城市物流战略定位基础上,对城市物流系统进行全方位规划,包括两个阶段:规划方案设计和规划方案优化。规划方案设计包括[5]:物流基础设施配置、物流园区设置、物流企业培育、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物流政策法规的实施等内容;规划方案优化是对各方案进行论证和比较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优化修改,最终制定规划方案。如图4所示。

3实证分析

无锡位于长江沿岸、太湖之滨,是以沪宁杭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是长江经济发展带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具有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的独特区位优势,“十・五”以来无锡物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3.1 无锡市城市物流系统发展现状

目前无锡已经基本形成了“三纵、三横”城市主骨架市域公路网,加上无锡机场、国家一、二类口岸等重点工程的持续建设,已拥有对外开放码头24个、通航城市16个,实现了与上海机场的空陆联程,基本形成了公铁水空为一体的物流综合服务体系。

无锡现代物流业对外开放程度明显提高,全市已拥有新东南物流、住商高新物流等一批合资合作的外资物流企业。重点规划建设的无锡综合物流园区、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和无锡口岸物流中心进展顺利,后期规划的宜兴物流园区、藕塘物流园区和无锡空港物流中心也进入了规划建设启动阶段,江南商贸物流城、锡澄商贸物流集聚区等一大批物流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初步形成了以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为主、具有不同特色的物流服务体系。

由政府支持、依托无锡电信公司与上海艾旺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无锡物流公共信息化平台初具规模,其“一库三平台”基本实现了物流的信息、信息查询、动态跟踪、车辆调度等系列服务功能,目前已进入市场推广阶段。此外,无锡星网、无锡大明等一大批以企业为主体的物流信息中心建设项目相继启动,初步实现了跨地区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

3.2 无锡市物流系统规划研究

对无锡市物流系统进行规划研究,按照前述规划步骤,首先确定无锡市物流系统发展模式、然后进行战略定位分析,最后进行物流系统设计和改进。

①无锡市城市物流系统发展模式分析。影响城市物流系统规划因素很多,本文参考了长三角地区十一・五规划等文献资料,将物流战略定位影响因素分为环境轴、资源轴和成长发展轴三个轴,考虑了城市道路长度(A1)、城市道路面积(A2)、邮电业务总量(A3)、注册到位外资(A4)、客运量(A5)、客运周转量(A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A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A8)、进出口总额(A9)、全社会货运量(A10)、货运周转量(A11)、汽车数量(A12)、固定资产投入(A13)等13个因素。通过统计年鉴查询得到16个城市2003~2007年的在这13个指标上的数值并求得每个指标的平均数,经过无量纲处理得到如表1所示数据。

使用SPSS聚类分析中Hierarchical Cluster功能,对表1数据进行分类得到表2的分类结果。其中第一类只有一个城市即上海;无锡和苏州、南京、杭州、宁波等五个城市属于第二类;其余10座城市则属于第三类。这和我们日常的直观印象较为相似。

第一类城市属于国际性大都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在区域中位于首位,产业结构合理,城市物流系统流量大,城市物流系统较为完善,城市物流需求量、供给量,城市物流的输入量及输出量基本处于平衡,本文称该物流发展模式为平衡型发展模式。第二类城市属于区域性大城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处于跟随的地位,产业结构较为合理,某一两项指标在区域中处于领先,比如苏州市的邮电业务总量、客运量,城市物流系统处于发展完善阶段,由点及面逐渐形成城市物流系统的特性,比如无锡市正在加强航空口岸建设,以航空口岸的建设带动城市物流的发展,具体分析城市经济规模及水平,城市物流系统流量及流向发现物流输出量大于输入量,本文称该类模式为输出型发展模式。第三类城市无论从城市经济还是城市物流系统来说都相对落后,处于追赶者的地位,本文称该物流发展模式为追赶型发展模式。

②无锡市城市物流系统战略定位分析。在进行无锡市城市物流系统战略定位分析时用以上的指标,选取如下模型对第二类五座城市的物流系统的重要性进行排序[6]。

设:比较区域为n个,影响城市物流战略定位的因素有m个,则 i城市物流战略定位的模型为:

我们对无锡市所在的第二类模式中五座城市进行物流战略定位的分析,得到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到无锡市物流重要性在五座城市中排名第4。

③无锡市城市物流系统设计。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无锡市城市物流系统发展模式在长三角区域属于输出型模式,城市物流系统服务于本城市经济的发展,服务区域核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以输出为主,城市物流系统的构建如图5所示[7]。

④无锡市城市物流系统优化。在无锡市城市物流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需要对物流系统进行优化,提出以下措施:

1)发展特色物流。大力发展口岸物流,充分利用无锡机场良好的物流设置和完善的口岸基础设置,提升无锡机场物流中心功能,优化通关条件,创造快捷的通关条件和良好的服务环境,提高通关速度,逐步形成集进出口货物集散和国内原辅材料及产成品的仓储、分拨、配送为一体的国际物流中心。

2)打造综合港口物流。借江阴港港口功能转型期,充分利用以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为代表的内河航运系统,形成高效的港口综合运输体系,建立便捷的物流系统,从装卸型的简单服务港口向功能型的综合服务港口转变。

3)探索服务外包物流。建设包括物流园区、保税区、港口、交易市场在内的公共物流服务平台,针对远洋、近洋、内贸运输的不同特点,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运作、互助互利的方式建立离岸物流商贸中心,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心,口岸物流服务中心。

4小结

区域物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地区,对该区域城市物流系统做有效的规划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本文给出了该区域的城市物流系统规划步骤,并对无锡市城市物流系统规划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市城市物流系统发展的模式,及在区域物流系统发展中重要性,在现有城市物流系统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措施。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物流系统规划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城市物流系统的绿色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高俊:《城市物流规划初探》[J];《物流科技》2003(2):7-9。

[2]程世东等:《城市物流系统及其规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3):55-57。

[3]陈倬等:《物流系统脆弱性的概念与内涵》[J];《物流科技》2007(4):5-9。

[4]蒋满元:《现阶段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趋势的动因与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11):13-16。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8)

1、引言

对于城市建设来说,科学且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践证明,城市规划与城市广大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与城市现在的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长远发展。同时,城市规划管理不仅涉及到多学科的基础理论,也涉及到各种产业发展的基本知识与综合应用。因此,只有在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之后,才有可能简历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

2、城市规划管理依据

首先,城市规划管理包括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城市规划审批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城市规划编制管理主要是组织城市规划的编制,征求并综合协调各方面的意见,规划成果的质量把关、申报和管理。城市规划审批管理主要是对城市规划文件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主要包括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和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等。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由于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不能很好的相互衔接,使得规划管理工作过于复杂。其中一种突出的现象就是,城市规划的审批周期漫长,直接导致了规划编制人员精力的浪费。而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细化工作进度较慢,导致规划管理依据的缺少。

3、城市规划管理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城市各建设项目,采取适当的城市布局结构,并落实在土地的划分上;要妥善处理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及城镇、生产与生活、局部与整体、新建与改建、当前与长远、平时与战时、需要与可能等关系,使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步骤、内容相协调,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要注意城市景观的布局,体现城市特色。根据《城市规划法》第四章“城市规划的实施”具体阐明了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在这里,扼要地把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1)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城市的土地利用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是实现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土地利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城市合理布局、环境质量和城市形态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的致命点。如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对城市土地的利用进行严格控制,城市规划就难以落实,当然就更谈不上按照城市规划实行统一的建设了;因此,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首要任务和极其重要的内容。

(2)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城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是指为了保证城市规划区的各项建设活动符合城市规划,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法定的审批程序,对于各类建设活动进行规划管理。这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一项大量性的日常管理工作,也是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3)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是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是:充分发挥行政监督检查和群众性监督的作用,对于各项进行中的建设活动进行定期的和不定期的、严格的监督检查,及时制止和依法处理城市规划区出现的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保证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贯穿在建设项目从立项(选址)、定点、用地,直到建设申请、施工、竣工验收,以及使用的全过程中。

4、城市规划管理模式

在我国,不同的城市所采用的城市规划管理模式不同,比如,北京采用高度集中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上海模式的特点为规划管理权高度分散,深圳市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采用分级垂直管理模式,广州市采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模式,虽类似于上海模式,但规划管理权的分散程度却远不及上海。上述四种具有典型意义的规划管理模式实践的结果,表现出各有利弊,规划管理高度集中者,由于绝大多数的管理业务集中在一个部门,使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使规划管理已滞后于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管理过度分散者,其短期行为、前瞻不足的弊病也日益显露出来;而有的规划管理权虽较多地集中在市级管理机构,但由于区规划局主要是对区政府而非市归划局负责,因此在城市规划执行和实施的推进上也存在一系列矛盾;深圳的规划管理模式是迄今为止较为成功的模式。当然,规划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并不仅仅由于规划管理系统内部的缺陷,而更多地受到来自于系统以外的压力。

5、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1 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1)规划管理的无序性

由于城市盲目的跟随潮流所导致的规划管理的无序性,盲目地对城市进行重新规划或者旧城改造,使得城市的风貌与历史建筑遭到不可恢复的破坏,另外也带来了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

(2)管理手段的缺乏性

管理手段的缺乏主要表现在规划管理审批不及时、管理职能不健全、资金不足以及规划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方面。如果城市规划没有得到及时的审批,将会影响整个城市建设的进度。管理职能不健全使得一些房地产企业有机会进行一些违法的操作。此外,进行城市规划必须还要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和专业的管理人员。

(3)缺乏公众参与性

从我国实际的城市规划管理展开工作来看,城市规划往往只是由政府在操作,公众参与参与意识不强,未能将群众的聪明才智很好地发挥出来。

5.2 做好城市规划管理的策略

(1)统一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管理要做到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原则,从各方面综合考虑,不仅要考虑到整体的规划,也要兼顾局部区域规划。

(2)坚持量力而行

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从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难点、重点,不断摸索、创新,直到开发出一套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的规划管理方法。这样,不仅节省了城市规划的财力物力,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城市整体的功能。

(3)引导公众参与

引导公众参与,不仅是城市规划管理的客观要求,而且城市规划管理本来就与公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由于,城市规划管理与各个部门都有着利益关系,所以,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合理性。

6 小结

城市规划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本文仅从上述几个方面给予简要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也会越来越先进,对于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容和模式也会不断完善和更新,使得城市规划越来越合理、科学。

参考文献

[1]戴茜,傅小坚.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与改进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1).

[2] 程海霞,.浅析城市规划的现状及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1(08).

[3]张国军,徐聪.浅谈城市规划管理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9).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9)

The Two patterns of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Urban Planning/Tang Liming,Pang Xiaomei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urban planning in various countries can be simply classified into two patterns.Pattern One is to turn the urban planning into laws and Pattern Two is to establish the legal status of planning in the legislation.The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urban planning in most cities in China are not ready for reform yet.They should be subject to constant perfection on the basis of Pattern Two,with emphasis give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egal status of plan implementation,provision and limitation of the right of the planning departments through legal means,etc.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local rule of law,pattern

1、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建设完善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已经成为规划工作者的共识,而城市规划地域性强的特点使得地方城市规划法规日益受到重视。很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进行了剖析,一些城市也对地方城市规划法规建设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为我国地方城市规划法规的改革积累了有益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笔者从城市规划与地方法规的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国外发达地区的地方城市规划法规,总结出两种典型的模式,希望对我国地方城市规划法规建设有所启示。

各国的地方城市规划法规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在形式上都有些差别,为了方便研究,笔者把它们简单地划分成两类,分别称之为模式一和模式二。属于模式一的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地方城市规划法规直接包含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属于模式二的英国、法国等国则在城市规划法规中严格规定了各种城市规划的法律效力。

2、模式一:把规划转变成法律

北美国家的城市多半采用模式一,它们的地方规划法规一般包括下列内容:区划法(Zoning 0rdinances)、正式地图规则(0fficial map 0rdinances)、土地细分规则(Subpision Regulations)、建造规程(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des)、建筑的管制(Architectural Controls)、健康卫生规程(Health and Sanitation Codes)等。这些法规都有其特别用途,都是实现城市规划的工具,其中以前三项较为重要。区划法控制了土地分区和对建筑物的使用;正式地图规则将建筑限制在道路红线以外;土地细分规则控制了空地的发展。

区划法是这种模式的法规体系的核心,经过不断发展,现在美国的区划法已变得更详细、更灵活,我国的台湾地区和欧洲国家的一些城市也采用了区划法。在这个模式的讨论中笔者以美国的区划法为例。

区划法发展到现代,在美国的影响已无以复加,许多公众只知有区划而不知有规划,以为区划就是规划。事实上,美国的规划体制分三级,即综合规划、用地区划法、基地或总平面详细规划。用地区划法建立在综合规划的基础上,把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容纳入法规,并随综合规划的修订而修订。一般情况下,区划法规是由规划师或规划咨询部门来编制的,当地方的立法机关通过一定的程序对其予以采纳之后,这些文件就获得了法律效力。

区划法是根据规划制定的法规。作为法规,它被要求具有稳定性;依据规划,它被要求具有灵活性。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使区划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不断的实践中,美国摸索出一些应对方法,如设立鼓励性建筑区、集群建设区、特殊功能区等。以上这些新功能区加强了城市政府对建设的管制。为开发上述新功能区,开发者必须提交基地或总平面详细规划,经区划委员会专门讨论才可施行。这使规划与区划的结合更紧密,可操作性更强。

区划法对土地利用类型、范围和使用强度做出了各种限制,使得土地拥有者不能随心所欲地任意开发,并且,区划法使政府也不必因为由此引起的房地产价值的减少而付给房地产拥有者任何补偿费用。由此可见,区划法具有相当强的法律效力,能够使政府仅支付管理和立法过程所需的费用就达到预期的目的,并且区划法预先规定了发展的原则,这给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开发商以很大帮助。

区划法作为法律,使政府对土地用途的控制带有强制性,但这种对土地的控制牵涉到每个土地所有者的经济利益,因此围绕着区划法的法律纠纷从没有间断过,为此,美国各地均设有处理区划法规事务的专门法庭和专门律师。美国的区划法之所以能够在不断的法律纠纷中逐渐完善,是与其强有力的法庭系统分不开的。

3、模式二:在立法中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

在享有广泛行政权力的国家中,城市规划法规一般采用模式二,如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采用模式二的国家也有两类:中央集权制国家和地方分权制国家。中央集权制国家(如英国)的城市规划法规多半以国家层次的法为主,地方规划法规很少甚至没有;联邦制或重视地方分权的国家(如比利时、瑞士)的城市规划法规则以地方层次的法为主。

这种模式的城市规划的法律效力仅处在“法律文件”这一层面,与模式一的“法律”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要使规划得到很好的贯彻,必须完善与城市规划相对应的法规体系。英国在这方面可算是佼佼者,因此在对模式二的讨论中笔者以英国为例。

英国从1909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住宅与规划诸法》开始,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城乡规划法》为核心法,以一系列从属法规为补充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为城市规划的制定、执行等提供了完善的法律依据。

《城乡规划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和执行城市规划的程序,确立各种规划的法律效力,规定一切发展必须在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法定规划(Statutory Plans)包括结构规划(Structure Plans)、地方规划(Local Plans)和统一发展规划(Unitary Development Plans),这些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内容必须遵循法定要求。

地方规划是较小范围的局部规划,是结构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是为未来10年的地区发展制定的详细政策,包括土地、交通和环境等方面,是开发控制的主要依据。地方规划一经提出即具备法律效力,尽管有时规划还在方案展览、修订的阶段。同时,规划方案修改的方式灵活,程序简单而又严密,适合现代社会多变的特点。

地方规划只是开发控制的主要依据之一,并不直接决定规划许可,规划部门在审理开发申请时享有较大的“自由量裁权”,但英国地方规划部门的权力并非可以无限膨胀,《城乡规划法》对规划部门的分权结构和各级官员的权力范围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些内容可以说是整部法规的重点。法规中还特别对公众参与规划的制定、执行作了严格的规定,因为公众参与可对规划机构行使权力形成监督。

由此可见,若采用模式二,在法律中仅仅确立规划的地位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确立与规划实施有关的程序、赋予和限制规划官员的权力等,这些才是模式二成功的关键。

4、两种模式“生存”的“土壤”

区划法规最先在欧洲开始使用,却在美国得到极大的发展,可以说美国的政治、地理、文化环境特别适合区划法,因此在对比规划法规时,不能不对它所“生存”的“土壤”进行对比。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它们的差异所在,找出与我国相近的“土壤”,从而对我国的地方规划法规建设有所启示。

4.1政治体制

模式一与模式二最根本的差异在于法律效力,而法律效力是由立法部门决定的,与国家的政治体制有关。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城市规划事务方面的管制权由宪法授予州,州根据宪章或特殊的授权立法的法令,全部或部分地把这种权力授给地方政府(即市和县政府),地方政府依据这种授权可以制定区划法规。

由于历史原因,英国的政体一直是集权制,中央的权力非常广泛,地方的权力甚小。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是实质性的,其主要手段是立法上的限制,因此地方没有立法权,只有依据《城乡规划法》的授权,制定一些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各种规划)。

可以这样说,采用模式一的一般是联邦制国家或拥有高度地方自治的地区,而中央集权的国家或地方权力较小的地区一般采取模式二。我国现行的模式接近模式二,这是由我国的政治体制决定的。

4.2土地利用制度

美国的土地是私人所有制,因此个人对土地的处置有充分的自由,正因为这种自由,美国的城市规划才被土地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所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区划法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法律强制性干预土地开发,以保护公众的利益。

英国的城市规划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霍华德思想的影响。霍华德认为土地的价值是由公共资本投资所创造的,自然应当由政府部门掌握和赢得,而不应流入私人手中。虽然土地所有者对土地享有永久产权,但英国是世界上最早通过规划立法来限制土地开发的国家,1947年制定的《城乡规划法》规定所有土地的发展权均归国家所有,因此政府对土地开发有绝对的控制权。

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个人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因此开发过程中征地、补偿等经济利益纠纷较美国要少很多。虽然我国政府掌握着大量的土地,但是,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部门对于开发项目一般没有决定权,而只有否决权。

4.3实施规模

美国的国土面积大,城市之间差异自然较大,因此必须考虑实施规模的问题。城市规划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若采取统一的法律,将会面临公众对法律公平性的质疑,因此美国各州通过授权把城市规划事务授予地方,使城市规划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英国等欧洲国家,国土面积小,不论是中央集权制还是联邦制,城市规划实施规模都较小,因此要推行一项全国的规划或法律所遭受到的阻力要小得多。

中国的国土面积与美国不相上下,但中国采取的是中央集权制,地方权力小,难以刺激地方的积极性,这是中国城市规划面临的一大难题。

4.4公众意识

在对待政府的态度上,美国人总是提防政府官员们是不是痞子,观察他们是不是骗子,出了问题,往往要诉诸法庭而不是由政府部门解决。因此,美国政府协调一切矛盾的依据是法律,区划法规实质上是运用法律来管理土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种种矛盾。

在英国,人们选举出政府官员是期望他们在任期内做好工作,因此,如果出了问题,公众更愿意由政府部门来解决,而不是像美国那样动不动就打官司。从这点上就不难理解英美两国为什么会采取截然不同的规划法规模式了。

由于一直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我国公众比英国公众更依赖政府部门,把政府官员称为“父母官”,把争取个人利益的希望放在政府官员身上。在我国,无论是官员还是公众,法律意识都是很薄弱的。

5、启示

绝大多数城市规划专家均认同我国的控制性规划是北美城市的区划制度(Zoning)的社会主义版本这一说法。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控制性规划已经成为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规划管理依据。但根据《城市规划法》,控制性规划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这一点与作为法律的区划法有着本质的差别。不论模式一还是模式二,有关开发控制的规划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而在我国,控制性规划连基本的法律地位都不能得到保障,在市场化的经济背景下,这使控制性规划在规划管理方面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因此,确立控制性规划等有关开发控制的规划的法律地位是我国地方规划法规建设的首要任务。

通过对比两种模式规划法规的“生存土壤”,以及分析我国控制性规划所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在我国现行政治、经济、法律制度下,在人们现存的观念中,如果要把控制性规划的法律地位提升到模式一的程度,进行地方规划法规的改革,有以下几个比较大的困难。

(1)我国大部分城市没有立法权,变通的方式是委托立法。但委托立法必须上报省人大批准,且应报全国人大备案,程序复杂,而规划是需要随时变动的。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地方要求权力下放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争取市级立法权还需要一个过程。

(2)控制性规划编制内容过于庞杂,且具有较大的弹性,转变成法律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

(3)从某种意义上说,规划上升为法律后会限制规划机构的权力。在目前我国的“人治”行政体制下,规划管理部门享有广泛的权力,若推行这种新的制度必然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4)规划一旦成为法律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法庭体系作为支撑,而我国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难以应付众多的城市规划法律纠纷。

(5)我国公众的法律意识薄弱,很少会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此外,公众监督意识不强,除非对自己的利益损害太大,否则一般不会主动揭发别人的违规行为。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地方城市规划法规建设尚不具备改革的条件,而应在模式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因此,地方城市规划法规建设的重点应该是:

(1)确立控制性规划等实施性规划的法律地位,调整法定规划层次。

(2)在中央集权的政治背景下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增加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

(3)在现有行政体制下,用法律手段赋予和限制规划部门的权力,为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公众参与制定法律依据。

6、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采用不同模式的国家开始相互吸取优点,采用模式一的美国、加拿大在有些城市的局部地区以规划代替区划,如建立规划单元开发(Planned unit development);采用模式二的香港等地也开始运用区划技术来控制土地的使用。各地都在朝这么一个方向努力:加强规划的法制建设,进一步追求规划的严格性和弹性。因此,我国各地也不应该固守一种城市规划法规模式,而应区别对待、因地制宜,使地方城市规划法规与经济、政治、文化相结合,建设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的地方规划法规体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城市。

[参考文献]

[1]汤黎民.英格兰的统一发展规划[J].国外城市规划,1993,(3).

[2]John M.levy.现代城市规划(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唐子来.英国的城市规划体系[J].城市规划,1999,(8).

[4]孙 晖,梁 江.美国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J].国外城市规划,2000,(1).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10)

1.引言

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全球大、中城市能源的消耗占全球75%,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占全球80%,可见城市在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积极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顺应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要求,低碳型城市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国内,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亦成为城市发展中的热门话题,而低碳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

旧模式下的中国的城市发展走在外延扩张的发展之路上,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旧的城市规划模式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无序规划、低效开发,降低了城市土地利用率,引起了城市的不平衡发展。故新时期低碳理念下经济的发展模式约束着旧模式的发展,是一次用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在城市发展上的新调整,也是新时期城市规划模式脱胎换骨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2.低碳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内涵

2.1低碳城市及其规划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是指以城市空间为载体,以低碳理念为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和方向,以低碳社会为城市社会发展样本和蓝图,以低碳生活为城市生活方式和导向的城市。实际上是,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社会理念、低碳生活理念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综合应用[1]。

低碳城市规划(Low-carbon City Planning):是指从原有的城市形态及城市发展模式、建筑群体布局出发,以低碳城市为发展目标,合理布局、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等基础设施,最终建成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排放量型城市形态[2]。

低碳城市是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所引出的城市发展模式需要。而低碳城市规划则为达到低碳城市模式的目标,在以“低碳”为宏观导向下的城市规划手段。两者共同为低碳时代的产物,而低碳城市规划是低碳城市模式的接生医生。

2.2建设低碳城市的内涵

仇保兴在“2009城市发展和规划国际会议”上提出,将低碳经济理念和城市规划理念两者有机组合,形成了“低碳城市规划”[3]。即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具体化,亦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城市规划发展中新结合。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推广低碳理念,减少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做好城市规划的前期介入工作,实现一种理念的转变。其主要内涵包括:(1)以低碳理念支撑城市规划主导模式,实现城市规划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2)以政府低碳政策为杠杆,引导低碳城市规划;(3)以城市规划布局为手段,实现低碳城市的几何空间结构,以低碳技术为支撑,倡导新能源适度替代,推广低碳能源应用。(4)体现城市居民生活观念、意识的提高,以低碳理念、特征转变现代城市生活方式;(5)以人为本,人类居住环境与自然整体合一、互惠共生的经济高效、低碳环保、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区形式。

3.低碳城市规划策略

3.1 城市规划布局层面

3.1.1城市低碳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是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载体,是城市的经济活动命脉。城市交通体系的良性循环对实现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学术角度出发,同济大学潘海啸等教授从空间规划的角度,提出了区域层面的公共交通导向走廊式发展模式、总规划层面的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和详规层面的小街区模式,通过合理的交通布局来减少交通排放[2]。因此,倡导“绿色消费”的交通系统规划模式,以低碳环保的原则,利用有限资源,实现交通系统内部的协调性和效益性,引导城市交通规划系统逐步组建合理的结构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为在未来城市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中实现“低碳交通”,其策略如下:

(1)城市交通规划的内部优化

一方面,优先规划公共交通系统,减少交通能源消耗。如,结合城市规模灵活规划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RT),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发展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的快速公交(BRT)系统,牵引低碳交通格局;倡导“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模式),鼓励沿着现有邻里交通走廊沿线实施填充式开发或者再开发。

另一方面,发展环保型交通工具,研发智能交通,规范小型交通工具,重视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发展。如,开发研制新能源、小排量、轻型环保类交通工具,推广以人力为主的小型交通工具飞应用;适度合理的限制小汽车的无节制使用,解决其所引发的过多占用城市规划用路、能源浪费、尾气污染等问题;引进智能交通系统(ITS),加强人与交通设施、工具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充分利用交通系统的“时空”资源。

(2)城市交通规划的外部协调

将低碳交通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当中,协调城市开发强度与交通容量的关系,使交通系统的规划支撑城区土地规划;研究交通规划外部的需求分析、规划模式,从整体把握交通系统以及城市布局;强调节能环保的交通理念,在道路规划建设中,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充分考虑与之相关的要素,实现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建立全民参与机制,提高全民交通素质水平,培养绿色交通消费的意识,树立有节制的交通观念。

3.1.2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在城市结构空间规划方面,解决紧凑形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与人口密度之间的矛盾,合理规划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形态是其实现低碳城市规划目标的关键。

首先,打造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应解决人口密度与紧凑型城 市发展的矛盾。一方面要遏制城区摊饼式膨胀,引导疏散高密度人口区域,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少城市夏季电力降温能源消耗。又应实行有控制的紧凑型疏解,推进以绿稧间隔为辅的公共交通走廊型城区空间方式扩张,将新的规划布局于公共交通纽带。结合城市发展的步伐,在走廊方向进行分段分时序的规划发展,最大程度的地吻合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需要。

其次,在城市整体结构形态方面,通过对各种空间布局形态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效应进行分析、对比、评估,得出不同的低碳建设结论,进而对比选择出最优城市空间结构方案。如,在城市不同的功能区,居民区、产业园区、CBD新区的规划与设计等,其建设空布局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应结合实际用途,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4]。在居民区引导低碳生活和消费理念、全面建设绿色、高效可再生利用能源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区内环保能源利用率;产业园区规划方面,重点分析不同类型产业布局的能源损耗率,提高废物能源的再生利用率;在CBD规划方面,合理组织不同功能的用地和建筑布局,优化规划布局中的能源集中供给、绿色碳汇、绿色建筑技术等方案。

3.1.3 城市土地规划

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方面,探索不同用途组合,科学制定城市土地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结合紧凑型城市空间规划,以“大分区,小混合”的原则构建以多功能混合使用为主的土地使用模式,减少资源的利用实现低碳目标[5]。规避城市总体规划中惯用的功能分区方法所导致的功能区用途单一、资源浪费的现象,并对已按原则规划的土地,通过对其混合功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甄别,纠正功能分区僵化的布局。

拓展以公共交通为支撑,适合人与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的用地地块面积,规避大中城市越来越多的拓宽城市基础建设、加大城市街道等大尺度的建设倾向。学习中新天津生态科技城项目,加强城市非传统建设用地的开发,倡导高密度混合型的土地规划模式;曹妃甸生态城项目,探索低碳生态城市之集约利用土地、积极利用可再生资源、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规划模式;中新苏州生态科技城项目,按照低碳生态理念的“改进”,而非在场地原生状态下的规划模式。

3.2 低碳技术层面

3.2.1 倡导节能型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和运行是城市能源消耗的大户,科学合理的节能型建筑设计技术应用亦是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节能型建筑则需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而且能为长期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节能型建筑的设计[6]包括:建立建筑节能型政策与法规;建立切实可行的建筑节能设计评价体系,明确建筑的量化数据和量化指标;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可再生资源、新能源和低能耗技术产品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中的推广应用;推广节能型建筑设计,促进建设主管部门、建筑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工业生产企业等就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应用节能型建筑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推广普及绿色节能建筑。针对不同地区方位,提出不同的节能建筑设计认证系统和相关制度,作为对城市和建筑设计的节能标准做出审核、评价。把具体的节能建筑设计过程及其内容按照不同的方面加以评审,确保实际设计中建筑节能化、绿色化的应用可行性。

3.2.2 推广低碳能源应用

更新原有能源结构,扶持城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城市主打石化能源中,煤的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的单位热值碳密集只有煤炭的60%。而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属于无碳能源[7]。推广清洁能源的应用,规划山谷地块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试点,通过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实现对能源的梯级利用,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从低碳城市规划策略的角度看,扶持低碳和无碳能源,促进城市能源供应的多样化发展,处理好高热值碳密集能源与无碳能源之间的协调关系,是适用低碳城市规划策略的必要技术路线。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碳中和”技术,发挥清洁生产的作用。低碳技术和清洁生产是实现低碳经济主要方式,通过“碳中和”技术实现城市总体碳排放量和单位排放量的减少;通过清洁生产从资源的开采、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料的处置的过程中,适度限制高碳能源的使用,较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其污染物的产生和CO2的排放;提高城市整体“碳汇”能力,通过植树造林、保护湿地、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城市绿化率等手段,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碳汇”潜力,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施将CO2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8]。

3.3 政府政策法规层面

2008年新城市规划法的颁布,使我国的城市规划逐步迈向规范化。只有通过清晰的政策、指标的规范引导,才能保证低碳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建设的推广,才能够规范市场经济状况下开发商的步调,为各地方的低碳城市规划目标提供一个共同的基准,指引地方政府城市规划政策的制定。

宏观层面,借鉴国外城市规划经验,通过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制定规范低碳城市发展方向;微观层面,起草对建筑宏观的空间形态、布局方面的规定,通过审批许可,实际控制城市开发项目。通过政策手段,规划产业布局,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制定低碳产业规划战略,合理引导低碳产业的发展;在城市规划科学研究中,所进行的调研、信息共享等低碳城市规划研究和实践活动,并实证基础上研究低碳城市的运行模式,得出明确的城市规划发展结论,亦需要以政府相关课题研究政策为支撑。

4.结论

总之,低碳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优化城市交通规划、空间结构规划、土地规划的同时,需要各行业、各部门的通力协调与配合。本文仅从低碳城市规划的宏观方面提出了一些规划策略,其具体的微观实现策略、步骤以及其可行性等方面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以事实为出发点,以强有力的城市规划理论、经验为支撑,才能形成合理的城市规划体系,探索出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的规划模式,最终实现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目标

参考文献:

[1] 潘海啸、汤啺、吴锦瑜等:《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载《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第6期。

[2] 顾朝林,谭纵波,刘 宛.低碳城市规划:寻求低碳化发展[J].建设科技,2009(9).

[3] 陈群元,喻定权.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规划构想[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

[4]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5] 李靖,戴慎志.低碳城市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初探[A].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9.

上一篇: 简述体育教学 下一篇: 作文教学教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