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29 14:37:34

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篇(1)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2-0018-03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6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1]。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也是教育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热点。

本研究选择孤独感、社会支持、自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等几个变量,力图通过不同群体之间的比较和群体内不同个体的比较来寻找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积极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本研究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商丘、开封两地的两所农村初中和两所农村小学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包括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向498名学生发放问卷,由三年级到九年级七个年级的学生填写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77份,有效率为95.4%,其中,留守儿童264人,非留守儿童213人。

本研究主要采用量表法和访谈法。研究中用到的材料有:社会支持问卷、儿童孤独量表、自尊量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全部测量结果由Excel录入整理,采用软件SPSS11.5进行统计处理。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初中留守儿童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不存在性别差异、父母外出类型的差异,存在级别的差异(t=3.511,p=0.001),小学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初中留守儿童。这说明,小学留守儿童年龄较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较差,更容易产生孤独情绪,因此他们应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的对象。

(二)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33.17±9.235)与非留守儿童(33.13±8.779)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t=0.057, p=0.954)。

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势必造成生活环境的变化,但为什么我们这个样本的研究结果是差异不显著?到底哪些因素起到了保护作用?为了查找原因,我们来考察留守和非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

(三)同学支持和母亲支持对非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同学支持、父亲支持和教师支持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表1 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下同

表1显示,对于留守儿童,母亲支持、父亲支持、同学支持、教师支持与其孤独感都存在显著负相关;对于非留守儿童,母亲支持、父亲支持、同学支持与其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而教师支持与其孤独感的相关不显著。除母亲支持外,其余各项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相关度,留守儿童都高于非留守儿童。这说明,在生存环境不利的情况下,社会支持更能激起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保护压力状态下的个体,具有明显的“压力缓冲效应”。亲密人际关系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个体缓解、调节不良情绪,分担责任,提供建议,传授技巧和提供物质帮助等。

为了更深入探讨影响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社会支持来源各是什么,我们分别以留守和非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为因变量,以各种社会支持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不同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表2表明,同学支持、父亲支持、教师支持依次进入了留守儿童的回归方程,表示同学支持、父亲支持、教师支持能够共同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而只有母亲支持、同学支持依次进入了非留守儿童的回归方程,表示只有母亲支持、同学支持共同预测非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同学支持同时影响了留守和非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说明同学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学的社会接纳、支持水平越高,儿童就越能体验到归属感,从而可以缓解内心的孤独。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3]。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较,教师支持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4]。这说明来自教师的信任、尊重和期望能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建立与教师的依恋关系,获得社会支持,并提高自信心,强化其自我效能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减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同学支持、父亲支持、教师支持可以共同反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这说明三种社会支持共同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较低父亲支持的留守儿童体验到的孤独感会因较高的教师支持和同学支持而降低,较高的教师支持和同学支持对于父亲支持的缺乏或不足造成的消极影响具有一定的弥补作用。因此学校应发动教师和学生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帮助他们走出亲情缺失的心理阴影。

(四)自尊可以反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自尊与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相关系数r=-0.325,p<0.000,说明自尊越高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越低,这与已有的研究是一致的。进一步以孤独感为因变量,以自尊为预测变量作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自尊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表3表明,自尊可以反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自尊是指个体作出的或通常持有的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和体验,它所表达的是个体对自己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和有价值的。在经历消极事件后,自尊作为一种缓冲器可以支持个体,使其消极情绪不至于过分泛滥[5]。已有研究表明,高自尊者在对消极事件进行反应中比低自尊者有更多的自我服务偏好,这些偏好包括自我服务式归因(倾向于以成功为自豪而否认失败的责任)、有利的社会比较(在与他人作比较时,有策略地选择能使结果更有利于自己的目标与维度进行比较)、品质归属(更愿意将积极的个人特征或品质与自己相联系)等。而低自尊者在压力环境下比高自尊者更容易产生恐惧感,他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危险情境,认为自己对消极事件完全无能为力[6]。

(五)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可以共同反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其中,家庭亲密度对孤独感的贡献值更大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孤独感的相关度分别为r=-0.440、-0.401,p<0.000,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越高的留守儿童孤独感越低,这与已有的研究是一致的。进一步以孤独感为因变量,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为预测变量作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表4表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可以共同反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其中,家庭亲密度对孤独感的贡献值更大。家庭亲密度即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适应性即家庭体系随家庭环境和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改变的适应能力。家庭是人生最初始和最基础的教育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个体生活的主要环境之一,不仅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还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因此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低的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感。

(六)家庭亲密度、同学支持、自尊、教师支持共同反向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为了考察社会支持、自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共同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以留守儿童孤独感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自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表5显示,家庭亲密度、同学支持、自尊、教师支持依次进入了回归方程,这说明家庭亲密度、同学支持、自尊、教师支持这几个变量共同反向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家庭亲密度高、同学支持较多、自尊水平较高、教师支持较多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较低,相反,家庭亲密度低、同学支持较少、自尊水平较低、教师支持较少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较高。来自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保护性因素之间会相互作用而形成动力系统,共同抵抗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表5 社会支持、自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二、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特从社会支持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一)家庭方面的支持

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支持的最初来源,并且家庭的支持又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小学阶段个体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经济尚未独立。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扶助作用是用其他类型社会支持所无法替代和比拟的。心理的贫困比物质的贫困更可怕,所以在家的监护人无论多忙,也要抽出时间来关心孩子的情绪情感。在外务工的父母也要经常与留守子女保持联系,切不可只关心学习成绩,更要关心他们在家的心情,关心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了解他们成长的烦恼和需要,使他们健康成长。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尤其是过年过节,多给孩子心理温暖。另外,孩子在小学阶段或年龄更小时,父母最好不要外出打工,迫不得已时,最好由父母一方出去打工。其次,家庭人员应和谐相处,给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尽量地弥补因父母亲的缺位而导致的情感残缺。

(二)学校方面的支持

1.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应着重营造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首先,要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远远比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多,因此,教育对学生的社会化和情绪调控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使教育有机会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使教师认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深度的研究。要关注他们情感情绪的变化,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关注者与促进者。其次,要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良好的同学关系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同学关系不良则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社会能力缺乏、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和障碍。学校可以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他们融入到集体之中,同时帮助他们加强同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消除他们的孤独感。

2.构建教育监护网络

(1)加强寄宿制的管理。很多研究发现,寄宿制有利于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避免他们逃学、上网打游戏,自习课有班主任进行学习辅导和组织班会,课外时间由专职生活老师(每班一位生活老师)组织做游戏、体育比赛,生活老师与他们同吃、同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问题,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社会能力的提高。因此,学校应要求留守儿童全部住校,实行寄宿制。

(2)加强与家长、监护人的联系、沟通。开通“校信通”“家长热线”“亲情热线”等,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也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子女的问题并与其沟通。学校应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承担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实施全天候跟踪管理,如建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建立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的联系卡,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3.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援助

采用开设心理健康课、实行个别心理辅导、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提升他们的心理弹性、自尊、自我价值感等,增强他们抗挫折的能力。(稿件编号:100821001)

注:本文为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37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9-GH-097);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A630098)。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吴霓,丁杰,唐以志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 教育研究,2004,(10):15~18.

[2]赵冬梅, 周宗奎. 童年中期同伴关系的变化对孤独感的影响[J]. 心理科学, 2006, 29(1): 194~197.

[3]刘霞,武岳,申继亮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7):325~327.

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篇(2)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但由于他们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和生活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很容易产生一些情绪上和行为上的不良问题。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我觉得作为一名兼职的音乐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利用音乐教育资源来引导留守儿童。

一、音乐课上,留给留守儿童展示自我的空间

责任心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必备条件。我们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理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内心的深处。”在我们的音乐课上,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语言,都会给予留守儿童情感上的关怀。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交流,很多活泼的儿童慢慢地会变得孤独、寂寞、敏感、焦虑、抑郁、烦恼、脆弱等。他们经常有想法有烦心事而没法找到诉说的对象,长期把这些事积压在心里。上课也无法认真听讲,慢慢的成绩下降了,教师的表扬声也逐渐从他们耳边飘然而去,自信心没有了怎么办?而我们音乐教师不急于他们能有所成就,我们要的是在这节课上,他们能得到享受,他们能把自己感受到美的东西表现出来。

二、开展音乐兴趣小组

音乐的七彩音符包括了人世间的千万种情感。冼星海对此有过非常精彩的描述:“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通过课外音乐兴趣小组的学习,从而给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增添了风采,也提高了他们参加各种有益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把他们更多的时间用来做有意义的事,减少他们去寻找新鲜刺激的事物。留守儿童分辨能力和自控能力差,空余时间多了他们会寻找新鲜刺激的事去做。例如,模仿大人抽烟喝酒,和同学打架等,染上这些不良习气后,无心上学,学习成绩下降,慢慢地就会出现厌学情绪。在我们偏远农村学校,学校几乎都没有配备心理咨询室,音乐教师应该利用音乐教育资源,开展课外音乐兴趣小组,制订相应的措施,用音乐来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同时,还应以丰富多彩有益身心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良好的教育辅导留守

儿童。

三、让学生用音乐来表达心声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自己的身边,学习上生活上遇到问题没法找到一个可靠的倾诉对象;在外受到委屈没有温暖的胸膛可以依靠。慢慢的,儿童变得内向了,有什么事都藏在心里,形成了不合群、孤僻等性格。所以我们应该试图引导儿童把内心的喜怒哀乐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在音乐课上,留给儿童唱歌、诗歌朗诵、听听音乐的活动时间,教师提出相关的要求,让他们在课上找伙伴陪自己表演。通过这些形式不但让儿童学会手拉手,还培养了儿童的创新精神。

有人说,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一个喜欢音乐的人,他的人生必定会流光溢彩。然而音乐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也占有重要的位置。音乐教育能够完善留守儿童自我品格的形成,是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通过培养留守儿童的音乐素质来影响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充分发挥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关注音乐喜欢音乐。通过音乐,让他们的心理变得更加的美丽、开阔!

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篇(3)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既有地域性的特殊情况,又有家庭性的特殊情况,可以说是多种情况作用下当今社会的一种特殊产物。所谓的农村留守儿童,属于农村户口的家庭,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因各种原因流动到其他地区生活和工作,孩子留在原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投入严重不平衡,特别是农村地区。在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大多选择出外去打工并且夫妻二人共同出外打工比较常见。因为经济原因、户籍原因等因素,只能把孩子留在家里,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在国务院下发的《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把单一的传统教育向全面的时代教育转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安庆市岳西县毛尖山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现状为研究对象,主要是毛尖山乡旭辉小学、毛尖山中心学校(初中)在读6-18岁的留守儿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与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状况相关的文献资料10多篇、著作10部。检索了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各中小学体育经费的使用情况和体育设施分布情况的资料信息,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的体育锻炼情况和深度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现状情况。

1.2.2访谈法

在走访留守儿童家庭的过程中,我们随机选取了部分家长和孩子,一方面了解所居住地方的体育设施情况和体育活动情况,另一方面了解孩子们所在学校体育教育情况和体育设施情况,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的体育锻炼现状。

1.2.3.1问卷调查的设计

在设计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问卷调查内容的有效性与内容的涉及面与调查研究的问题特征保持相对一致,针对所涉及的所有问题,咨询了体育专业的专家、学者、一线老师的意见,对问卷内容不断修正更改,最终形成问卷。

1.2.3.2问卷调查的发放流程

由于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理解能力有限,调查员在发放过程中,监督并解释整个问卷调查的过程,及时回收,共发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9%。

1.2.3.3数据处理法

通过计算机利用Spssl2.0对回收过来的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类,根据研究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和分析

2.1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2.1.1人口统计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中,男、女生留守儿童分别占58%、42%,其中男生比例大于女生,但是女生平均年龄大于男生。样本年龄主要在6-16岁,其中8-14岁占总人数75%。

2.1.2目前监护人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样本中,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占31.72%,与父亲单独生活在一起的只有14.40%,但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所占比例较大占52.41%。在走访各个农村留守家庭中发现,绝大多少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孩子们大多数比较恋母,畏惧父亲,在长期家庭教育中得不到足够的教育,对孩子心理、生理上造成一定影响。

2.1.3家庭经济情况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也不容乐观,所以才会出现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向经济发达地区,把孩子留在家里生活。在调查样本里,孩子生活费在0―100元之间的竟然高达45%,在100―400元之间的有37.5%,但只有17.5%的孩子生活费可以达到400元以上,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孩子能购买的体育运动产品也是非常有限的,更别说花钱参与体育锻炼。

2.2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现状

2.2.1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有92.5%的孩子表示喜欢体育锻炼,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只占7.5%。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减小压力和释放心情、减肥、交更多朋友。这些说明农村留守儿童还是有较强的体育健身锻炼意识,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也高于人们的期望值,他们还是希望能够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2.2.2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

农村留守儿童是生活在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地方体育条件有限,而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地方,常见体育锻炼器材严重缺失;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学校体育器材拥有率普遍低于城市周边地区,体育教育投入量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开展的项目影响也是巨大的。通过问卷调查样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项目前5位分别是跑步、羽毛球、乒乓球 、广播操、骑自行车。

2.2.3 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地点选择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时间和地点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样本数据,52%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每天锻炼不超过1个小时(不包括体育课),17%的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参与体育锻炼2个小时左右,只有5%的农村留守儿童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可以超过3个小时。体育锻炼的选择主要集中于学校操场、公园、家里。但是有65%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没有固定锻炼的地点,23%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地点是学校操场,只有极少数人(19%)选择公园或家里进行体育锻炼。农村体育健身器材的严重缺乏,没有适合的场地进行体育锻炼,都影响着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质量和时间,阻碍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成长

2.2.4体育锻炼的形式

农村留守儿童在农村可以利用的体育锻炼设施是很少的,都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形式单一,枯燥。通过样本数据统计显示,78%的农村留守儿童喜欢和朋友一起参加体育锻炼,13%的农村留守儿童喜欢独自参加体育锻炼,只有5%的喜欢和家人一起参加体育锻炼,这三种形式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有较强的朋辈群体观念和独自自主观念。在遇到困难时,52%选择向朋友们求助,28%选择向家人亲戚求助,只有9%选择向老师长辈求助,看来农村留守儿童对朋辈的依赖超出了对家人的依赖,这是明显亲情缺失导致这种现象。

2.3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2.3.1家庭体育环境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体育意识淡薄,特别是其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不关心孩子的体育锻炼,希望孩子把更多时间放在学习上,把体育锻炼看做一种“无用的行为”,甚至阻止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更别提积极的引导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了。由此可知,家庭环境因素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的根本性原因,尤其家庭经济情况、监护人对体育的态度等对其有显著影响。

2.3.2学校体育环境

学校体育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的配备以及学生的数量等。通过走访调查得知,安庆岳西县是安徽省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大多数安庆岳西县的中小学校,地域偏远,体育场所简陋,部分还存在安全隐患,学生多数沉默寡言,造成较差的体育锻炼环境。学生普遍反映部分学校不够重视体育课的开展,72%认为学校不够重视体育课的开展,很多学校把体育课当做其他学科的“补习课”私自占用体育课时间。另外68%的人觉得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不能让自己尽情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2.3.3 农学留守儿童自身的因素

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年龄比较小,对体育锻炼的作用没有更深的认识 (23%的孩子认为体育太累),体育意识较差。87%的孩子没有具体体育锻炼计划,9%的孩子有体育锻炼计划,但是并不能遵守锻炼 ,只有4%的孩子体育锻炼有计划并且遵守下去。大多数孩子没有体育特长和爱好,而且部分孩子体质比较虚弱,发育不良,在体育游戏中表现不尽人意,增加他们心理的负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体育行为和体育现状。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1)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只有极少数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但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分布广,带给社会一些问题。

(2)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和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行为。大多数父母比较支持孩子参加体育锻炼,隔代管教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因本身教育水平低,没有能力在学业、体育锻炼上提供帮助。

(3)农村地区的体育设施严重缺乏,体育活动内容也较为单一枯燥,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可以选择的体育项目不多,导致体育项目的选择出现区域化、集群化现象。

(4)与性格内向,自卑心理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在体育活动中,往往比较紧张、怕人,害怕参与竞争[4]。

(5)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学校的体育环境比较差,表现在缺少适合的运动场所、缺少运动器材、缺少专业的体育指导老师等。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重视程度不够,体育课的开展没有达到国家教育部门的教学要求。

3.2建议

(1)加大对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运动场地的建设,并给予一定的补助优惠政策,鼓励体育基础建设走向农村,深入农村。

限制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就是缺乏专有的运动健身场地,在全面健身计划运动启动后,城市的很多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保障。

(2)加强对监护人的指导、交流合作,密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问题。

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程度不高,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对于体育锻炼的功能认识不足,给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和心理压力。学校应主动承担点责任,把体育教育延伸到留守儿童家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3)建立健全的农村地区体育教育体系,重视学校体育教育的相关问题,保障学校体育教育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体育锻炼,参与体育锻炼。

(4)通过体育锻炼加强干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长期留守儿童体育教育教师责任制度。

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很多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如果不及时解决,对他们会造成很大伤害。农村体育教师要定期举办适合的体育活动、体育赛事,加深他们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同时也拥有一个阳光的心理。

参考文献:

[1]陈绍艳,胡庆山,杨成.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33(1).

[2]高建磊.农村留守儿童课外体育锻炼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广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1).

[3]任秀安,郭燕.河南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体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新乡、焦作地区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

[4]杨荣.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品行影响的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3,27(2).

[5]柳友荣,罗永义,柳泳.农村社区体育: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干预的现实路径―基于公共治理视域[J].池州学院学报.2013,27 (2).

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篇(4)

一、农村3~6岁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特征

儿童社会性发展具体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适当的社会行为规范的习得;学习其社会角色的职责,正确发展自我意识;发展恰当的社会态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一)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

自我调控是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自觉地选择目标,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学龄前儿童期是自我控制品质发展的敏感期。3~4岁发展较快,4~5岁发展迅速。这是因为3岁儿童的大脑皮质抑制机能尚未完善,兴奋过程占优势,表现为活泼好动,自我控制水平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逐渐完善,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渐平衡;同时,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外在的各种教育因素的介入,儿童对行为规则的理解与掌握逐步深入与内化,形成自觉的规则意识,并且不断约束与控制自己的行为。亲子之间的相互行为会影响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发展。因父母常年与儿童分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影响降低,隔代监护容易对儿童迁就、放任和过分宠爱,导致孩子较少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故其抑制性控制明显差于同龄的非留守儿童。

(二)3~6岁留守儿童生活习惯与行为能力的发展

儿童生活习惯与行为能力的发展是儿童自我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面。由于父母与孩子长期分离,3~6岁留守儿童缺少了生活中可模仿的父母的榜样和指导,在三到四岁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没有明显区别,四岁之后留守儿童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弱于有父母指导的儿童,但父母外出务工也让部分留守儿童生活独立性增强。

(三)3~6岁留守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

人际交往是儿童社会化能否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人际交往还将影响儿童的人格发展。3~6岁留守儿童生活圈子主要有家庭、邻里和儿童教育机构,其中家庭成员与儿童的关系、儿童之间的关系是儿童重要的人际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深远。

1.3~6岁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的现状

调查发现在父母与留守儿童关系方面,男孩比女孩与父母的密切程度更高。父母对男孩更为牵挂,对女孩有较多担心。父母与男童的联系多与于女童。留守儿童年龄越小,家庭的亲子关系越淡化,留守儿童年龄越大,儿童逐渐能用语言与父母交流,五到六岁儿童较三到四岁儿童与父母的语言交流次数与质量都更高,因此其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更为亲密。

2.3~6岁留守儿童与同龄群体交往的特点

儿童同龄群体交往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留守儿童在处境孤独、被拒绝、被欺负等方面比非留守儿童更为突出,留守儿童人际关系较为紧张,应该注重留守儿童同伴关爱的培养。

(1)留守儿童人与人交往缺乏信心,主动性不强,

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支撑于指导,胆怯与他人打交道。儿童期的交往障碍会使儿童对人际交往产生逃避,不但会妨碍他们儿童期的人际交往,也会影响儿童成年后的人格发展。

(2)交往对象受限,喜欢结交处境相似的儿童

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喜欢与其处境相似的儿童交往,他们有共同语言,能够产生认同感。留守儿童遇到被欺负时寻求小学生的援助,也容易被问题儿童同化。

(3)调节情绪的能力不强,致使攻击行为增多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攻击行为多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交往技巧,行为容易变得放任、冲动或具攻击性。

二、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家庭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要场所,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影响人。儿童期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导致父母职责弱化,是留守儿童产生各种问题直接原因。在长期与祖辈或其他亲戚生活中,他们的需要和情感无法得到关注,因而容易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一)3~6岁儿童留守经历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儿童留守经历

儿童留守形式有父母外出的留守、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留守的形式对留守儿童生活习惯、人际交往、人格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父母都出去打工对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不利影响最大,母亲缺位影响次之,父亲缺位、母亲在家的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负面影响较少。

2.儿童留守时间与距离

儿童留守时间越长对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不利影响越大。父母外出务工地距离家乡越近,回家的频率相对较高,与儿童联系较为密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不利影响较弱。

(二)留守儿童看护形式与质量

1.留守儿童看护形式

看护形式对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有重要作用。母亲或父亲看护的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不利方面较少,祖辈看护次之,而寄养、亲朋代养的留守儿童因寄养家庭问题对儿童造成的不利影响更为突出。

2.看护人知识水平与教育理念

看护人知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看护人知识水平、社会化程度越高,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越好,看护人教育理念越先进,越有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三、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良性发展的策略

(一)教育主管部门要创新教育方式,引领社会资源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

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教育主管部门要创新教育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引领社会资源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教育机构与社会公益组织联合开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发展成长。

(二)父母应强化情感沟通功能

父母要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亲情教育和成长。在外出致富与养育子女之间慎重考量得失。父母生活所迫必须外出打工时,最好能选择父亲或母亲一方外出,给予孩子母爱或父爱,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双方如果万不得已都必须外出,外出父母要给孩子多打电话,多安慰鼓励,尽量减少分离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利用节假日多回家陪伴孩子,给予孩子贴心的温暖。引导孩子明白父母离开孩子是迫不得已,争取孩子的理解。

(三)儿童教育机构要重视留守儿童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文关怀

儿童教育机构是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场所,教育机构在日常工作中要增设留守儿童教育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教师应给予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多和留守儿童谈心,引导班级成员相互关心,积极交往,让留守儿童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产生心理归属感。还可与当地中小学校联合组成留守儿童互助小组,让留守儿童在与同伴和大龄儿童良性互动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颖,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4.

[2]李娜,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12.

[3]蒋晓娜,农村幼儿园留守幼儿情感状况研究[D].河南大学,2011.5.

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篇(5)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掀起了农民进城务工的浪潮。然而,现实条件的制约使进城务工的农民无法带其子女进城就读。于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便由此产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心理状况上都有异于同龄儿童。现阶段,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成社会关注的焦点,亟待解决。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至少有6100多万,占全国儿童的五分之一。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极少,使留守儿童长期缺乏教导与关爱,导致其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相关心理问题的产生。其主要表现为认知偏差、亲情匮乏以及个性发展极端化等等。留守儿童问题的日益严峻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解决问题刻不容缓。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1、认知偏差

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自制能力弱、对理想的追求浅薄。部分留守儿童因为年纪小而不理解父母进城务工的行为,逐渐对父母产生隔阂与怨恨,致使亲子关系面临僵局。另外,缺乏家庭教育的他们在思想认知上缺乏引导,难以树立正确的三观。

2、亲情匮乏

在留守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长期缺乏沟通,导致相互间的亲情淡漠,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留守儿童成为“父母双在的孤儿”,亲情的教育功能几乎丧失。部分孩子也由此产生了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亲情的匮乏使孩子逐渐疏离父母,从而缺乏安全感和对家庭的依赖感,人际交往方面也有一定的障碍,往往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等情绪。

3、个性发展极端化

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个性偏激、极度敏感和自我封闭的性格特点。农村留守家庭的父母,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常常采取家庭暴力式的教育方式,给孩子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并使其个性发展为两个极端,一种是暴戾型,即性情暴戾,叛逆冲动。另一种则是怯懦型,即性情怯懦、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是长期的城乡发展差距的结果。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从而实现农民就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2、加强对监护人的教育

农村留守家庭的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日益重要,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监护人的教育。首先,政府应培养监护人对子女的养育意识,使其明确其抚养义务。其次,应加强对监护人的教育,使其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自觉的教育意识,通过教育使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精神与心理进行教导与管理。最后,监护人自身应积极接受教育,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负责。

3、培养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

1)自信心的培养

由于隔代监护的缺陷,留守儿童学习的自觉性普遍较差,从而导致其成绩的落后以及自信心的缺失。因此,监护人应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密切关注儿童的心理状况,产生问题应及时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与疏导,时常鼓励孩子,并辅导孩子的学习,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2)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形成的。“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大多有较为严重的自闭心理。监护人应多与他们沟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引导。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其产生的相关儿童心理问题愈发突出。因此,重视由社会发展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于改革教育体制、推进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张梓亭 徐宏丽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篇(6)

随着社会经济与工业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到城市里务工,而他们的子女则被留在家由双亲的一方,或者爷爷奶奶、叔辈等亲戚,更甚者有父母的朋友作为监护人照料她们的生活,由此形成了一个社会弱势群体-留守儿童。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这个数字每年仍在上升。许多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家次数很少,而且与留守子女的联系频率也比较低。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无法与父母交流学习、生活等问题,不能享受父母的关心与抚慰,情感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所以在对外界的认知上也得不到良好的引导与帮助,很容易在价值观、人生观、思想观上产生偏离,引发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不能及时得到疏通,长年累月的累积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导致孩子的行为习惯较差。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会对他们成年后融入社会造成一定的障碍,甚至诱发青少年犯罪。

目前,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较多:李宝峰(2005年)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P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农民工进城务工,所从事的工作一般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早出晚归,工作之余很难有时间与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的学习生活,也就更没有时间和精力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也比较低,各种福利保障业不能与城市工人相比较,生活质量普遍偏低,接子女到城市来共同生活反而是一种更大的负担。同时他们的户籍问题也没有被落实,子女不被城市学校接收,在这城市学校的学费较高,大部分农民工会选择把子女丢在农村,但是这些孩子们正处在青春期,是心理成长过程中很关键的时期。

为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本文进行了调查问卷研究。问卷的发放主要集中在蚌埠市十五中和泗县周边地区,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81份,其中有效问卷357份,回收率为95.3%,有效率89.3%,其中留守儿童问卷248份,占62%。根据统计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大致包含如下几类:

1、自卑心理。由于留守儿童年龄较小,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一定的虚荣心与好胜心,而父母不在身边,家里贫穷,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丧失信心,自暴自弃,学习不求上进。

2、孤独无靠心理。父母常年在外,与孩子亲子关系缺失,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也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怀,在家里无人交流,导致产生心里低落孤独和抑郁等问题,生活、学习中有困难时不能向父母求助,很容易产生压力,遍的诚惶诚恐,不愿意接触新的人与事物,极度缺乏安全感。

3、怨恨父母心理。一些留守儿童不理解父母,认为父母没有本事,才会进城务工,由此产生深深的怨恨心理,有的孩子还故意疏远父母,不与父母交流,他们认为父母不爱他们,导致怨恨父母。调查显示,248名留守儿童问卷调查中显示约有148人(63.4%)认为父母不是特别了解自己。

4、严重内向性格。留守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父母,严重缺失父母亲的关心与疼爱,虽然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监管,但毕竟与他们较生疏,没有自己的父母亲近,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时间久了就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很是内向。

5、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保护而时常没有安全感,与人交流时过于警惕甚至是对交流者产生敌意。他们普遍对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根据本次调查显示:248名留守儿童中约有28人(12%)感到人们对自己不友好等等,约有133人(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家庭亲情缺失,监护人责任不明确,教育能力不足,学校教育缺失以及留守儿童自身原因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总体而言,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监护因素、自身因素和父母因素五大方面。

1、社会因素。社会风气可以通过家庭、同伴、传媒、流行等途径影响留守儿童道德心理健康。由于留守儿童年龄都不大,这些不良风气,如庸俗低级趣味作品如会使儿童的心理受到了扭曲,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家长不在身边又不能及时引导他们走上正轨。即便现在加大社会风气改进力度,可是由于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看管,仍难抵制诱惑,所以这并没有实质性地解决问题。再者,留守儿童多生活于农村等偏远地区,周围的社会环境没有城市好,所以农村的社会环境并不能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状态。

2、学校因素。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地方,老师的教育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这是因为学校可以有意识地对各种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进行选择和组织,系统地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教育水平、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职业素养的高低以及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教育水平等比较有限,硬件设施和管理措施也比较简陋,并不能像城市学校那样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心理引导。根据本次问卷调查显示:248名留守儿童中,有159人(68%)表示学校很少开展心理教育课程以及安全教育课程,有178人(72.7%)表示他们有烦心事时不会与别人提起,只有小部分人在有心事的时候愿意与老师提及,由此可见学校忽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导致学生心理较为闭塞,这一切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根据该调查结果,我们绘制出了一张张图来说明留守儿童心理沟通渠道。

图1 留守儿童心理沟通渠道图

3、监护因素。由于监护人自身存在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发现监护方面的缺陷或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无力型”监护的影响。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极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只能提供孩子的温饱,也就等于父母让孩子自己负担起监护的责任,但儿童年龄较小,身心发展也不成熟,分不清好坏是非,很容易因为外界环境而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2)“溺爱型”监护的影响。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农村老一辈人文化程度不高、观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在生活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但疏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人格的培养导致孩子的刁蛮任性,顽劣不堪。

(3)“放纵型”监护的影响。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或朋友中(与父母同辈)的,也叫“上代监护”。留守儿童中有一些人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加上亲友自己需维持自身生计对孩子的监督力度远不如孩子的父母强,很难把精力放在孩子的心理培养方面,其次亲戚朋友不便对孩子太过严厉的管教而导致孩子十分放纵,孩子有心理问题也和很难沟通。

4、自身因素。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生理、人生观并没有完全成熟,容易出现问题,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加上儿童自我监督力度薄弱,生活散漫,易在同学中拉帮结派,遇到困难往往自己处理或者凭哥儿们义气行事,行为容易越轨,失意时孤独自卑,学习方面缺少上进心,容易自暴自弃。

5、父母因素。留守儿童父母由于长期在外,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缺乏与孩子心灵上、情感上的沟通。导致孩子心理孤僻,认为自己没有父母的疼爱,不愿意与外界做过多的交流,生活上、学习上得不到父母的指点,长大后甚至会有埋怨父母的情绪。根据本次调查统计,该地区留守儿童在校学生中有37%与父母分离1年以上,最长时间为5年,普遍反映与父母的联系较少。这些孩子的父母很少关注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等;并且父母由于普遍存在“补偿心理”,多在物质上充分满足孩子却忽视了心理上的交流。这一点可以通过下面的图看出,是根据本次调查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内容绘制出来的图。

图2 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内容分布图

三、对策分析

图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分析图

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能某一方单独解决,因为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在互动中自主构建而成的。所以要社会、学校、家庭相互联系、沟通才能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实现留守儿童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1、社会方面

(1)加强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保障力度。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通过降低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学费以及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补贴等政策来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入学率,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对未能进城上学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下发文件给各级乡镇、社区,要求加强学校的教育制度,对老师进行筛选等,要求针对留守儿童经常开办类似于“我的好妈妈”征文大赛,“结对子”等活动来给留守儿童的身心进行正面的引导。

(2)逐步建立良好的社会监管体制。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明确划分并承担责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体系,社区居委会也要经常深入留守儿童家庭,督促监护人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旦有问题要及时进行教育并帮其改正;其次要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3)积极进行宣传。政府应积极进行宣传,充分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为在家的留守儿童提供帮助,让他们健康成长。

2、学校方面

(1)开设心理类课程。学校应当实施心理咨询和辅导,通过心理咨询中心为少数学生解“心结”,及时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心理咨询可以通过面谈、书信、电话等,或者建立相关网站,通过网络虚拟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还可以开展小组或集体训练,如交往、自信心、情绪管理训练课堂。学校应通过建立五大系统,预先发现、及时辅导、有效干预,把心理疾病、事故发生的几率降至最低。各校在新生入学时普遍开展心理状况摸底,为排查出来的有心理疾病苗头的学生建立档案,班主任和学生骨干也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心理波动,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各校心理咨询中心通过专业途径和方法,努力降低心理疾病、心理事故的发生。

(2)加强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学校方面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留守儿童多一点关爱。尤其是老师们应该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与他们沟通,找出问题的源头,辅导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在缺乏父母陪伴的日子里多一点外界的关爱。进一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目的地帮助小学生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树立起对人际关系上的自信心,对部分焦虑现象异常严重的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同时,要充分的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季节”,召开家长会。

(3)开展监护人课堂。告诉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多指导孩子的学习和心理问题,掌握与孩子的沟通方法。尽可能对临时监护人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识,让他们了解孩子,端正教育观念,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以便孩子提高自制力,减低他们与外界不良因素的接触,加强留守儿童思想上与心理上的独立性。

3、家庭方面

(1)树立监护人意识。无论家庭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由谁来监护孩子,监护人都必须得树立起应有的意识,要承担起应有的义务与责任。比如多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与他们多多交流生活、情感上的一些事,及时对孩子的困惑提供有利的帮助,另外监护人也应该学习在儿童培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努力为其打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环境,做到对孩子不溺爱也不过于苛刻,与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以共同采取措施促进其健康成长。

(2)保持联系频率。父母要与自己的孩子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最好能做到一周一到两次,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一个月回去看望一次,然后父母不仅要注重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还要注意与孩子之间要有足够的情感交流和心理交流,切实关注孩子的成长,这样也能让孩子明白父母在外面的辛苦,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结束语

总之,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当今社会一项重要任务,该任务的完成需要依靠大家的力量,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协调合作,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可以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有效减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干预[J].教育探索,2005(5).

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篇(7)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农民工进城务工,所从事的工作一般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早出晚归,工作之余很难有时间与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的学习生活,也就更没有时间和精力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也比较低,各种福利保障业不能与城市工人相比较,生活质量普遍偏低,接子女到城市来共同生活反而是一种更大的负担。同时他们的户籍问题也没有被落实,子女不被城市学校接收,在这城市学校的学费较高,大部分农民工会选择把子女丢在农村,但是这些孩子们正处在青春期,是心理成长过程中很关键的时期。

为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本文进行了调查问卷研究。问卷的发放主要集中在蚌埠市十五中和泗县周边地区,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81份,其中有效问卷357份,回收率为95.3%,有效率89.3%,其中留守儿童问卷248份,占62%。根据统计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大致包含如下几类:

1、自卑心理。由于留守儿童年龄较小,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一定的虚荣心与好胜心,而父母不在身边,家里贫穷,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丧失信心,自暴自弃,学习不求上进。

2、孤独无靠心理。父母常年在外,与孩子亲子关系缺失,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也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怀,在家里无人交流,导致产生心里低落孤独和抑郁等问题,生活、学习中有困难时不能向父母求助,很容易产生压力,遍的诚惶诚恐,不愿意接触新的人与事物,极度缺乏安全感。

3、怨恨父母心理。一些留守儿童不理解父母,认为父母没有本事,才会进城务工,由此产生深深的怨恨心理,有的孩子还故意疏远父母,不与父母交流,他们认为父母不爱他们,导致怨恨父母。调查显示,248名留守儿童问卷调查中显示约有148人(63.4%)认为父母不是特别了解自己。

4、严重内向性格。留守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父母,严重缺失父母亲的关心与疼爱,虽然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监管,但毕竟与他们较生疏,没有自己的父母亲近,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时间久了就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很是内向。

5、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保护而时常没有安全感,与人交流时过于警惕甚至是对交流者产生敌意。他们普遍对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根据本次调查显示:248名留守儿童中约有28人(12%)感到人们对自己不友好等等,约有133人(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家庭亲情缺失,监护人责任不明确,教育能力不足,学校教育缺失以及留守儿童自身原因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总体而言,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监护因素、自身因素和父母因素五大方面。

1、社会因素。社会风气可以通过家庭、同伴、传媒、流行等途径影响留守儿童道德心理健康。由于留守儿童年龄都不大,这些不良风气,如庸俗低级趣味作品如会使儿童的心理受到了扭曲,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家长不在身边又不能及时引导他们走上正轨。即便现在加大社会风气改进力度,可是由于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看管,仍难抵制诱惑,所以这并没有实质性地解决问题。再者,留守儿童多生活于农村等偏远地区,周围的社会环境没有城市好,所以农村的社会环境并不能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状态。

2、学校因素。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地方,老师的教育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这是因为学校可以有意识地对各种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进行选择和组织,系统地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教育水平、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职业素养的高低以及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教育水平等比较有限,硬件设施和管理措施也比较简陋,并不能像城市学校那样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心理引导。根据本次问卷调查显示:248名留守儿童中,有159人(68%)表示学校很少开展心理教育课程以及安全教育课程,有178人(72.7%)表示他们有烦心事时不会与别人提起,只有小部分人在有心事的时候愿意与老师提及,由此可见学校忽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导致学生心理较为闭塞,这一切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根据该调查结果,我们绘制出了一张张图来说明留守儿童心理沟通渠道。

图1 留守儿童心理沟通渠道图

3、监护因素。由于监护人自身存在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发现监护方面的缺陷或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无力型”监护的影响。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极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只能提供孩子的温饱,也就等于父母让孩子自己负担起监护的责任,但儿童年龄较小,身心发展也不成熟,分不清好坏是非,很容易因为外界环境而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2)“溺爱型”监护的影响。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农村老一辈人文化程度不高、观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在生活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但疏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人格的培养导致孩子的刁蛮任性,顽劣不堪。

(3)“放纵型”监护的影响。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或朋友中(与父母同辈)的,也叫“上代监护”。留守儿童中有一些人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加上亲友自己需维持自身生计对孩子的监督力度远不如孩子的父母强,很难把精力放在孩子的心理培养方面,其次亲戚朋友不便对孩子太过严厉的管教而导致孩子十分放纵,孩子有心理问题也和很难沟通。

4、自身因素。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生理、人生观并没有完全成熟,容易出现问题,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加上儿童自我监督力度薄弱,生活散漫,易在同学中拉帮结派,遇到困难往往自己处理或者凭哥儿们义气行事,行为容易越轨,失意时孤独自卑,学习方面缺少上进心,容易自暴自弃。

5、父母因素。留守儿童父母由于长期在外,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缺乏与孩子心灵上、情感上的沟通。导致孩子心理孤僻,认为自己没有父母的疼爱,不愿意与外界做过多的交流,生活上、学习上得不到父母的指点,长大后甚至会有埋怨父母的情绪。根据本次调查统计,该地区留守儿童在校学生中有37%与父母分离1年以上,最长时间为5年,普遍反映与父母的联系较少。这些孩子的父母很少关注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等;并且父母由于普遍存在“补偿心理”,多在物质上充分满足孩子却忽视了心理上的交流。这一点可以通过下面的图看出,是根据本次调查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内容绘制出来的图。

图2 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内容分布图

三、对策分析

图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分析图

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能某一方单独解决,因为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在互动中自主构建而成的。所以要社会、学校、家庭相互联系、沟通才能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实现留守儿童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1、社会方面

(1)加强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保障力度。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通过降低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学费以及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补贴等政策来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入学率,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对未能进城上学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下发文件给各级乡镇、社区,要求加强学校的教育制度,对老师进行筛选等,要求针对留守儿童经常开办类似于“我的好妈妈”征文大赛,“结对子”等活动来给留守儿童的身心进行正面的引导。

(2)逐步建立良好的社会监管体制。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明确划分并承担责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体系,社区居委会也要经常深入留守儿童家庭,督促监护人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旦有问题要及时进行教育并帮其改正;其次要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3)积极进行宣传。政府应积极进行宣传,充分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为在家的留守儿童提供帮助,让他们健康成长。

2、学校方面

(1)开设心理类课程。学校应当实施心理咨询和辅导,通过心理咨询中心为少数学生解“心结”,及时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心理咨询可以通过面谈、书信、电话等,或者建立相关网站,通过网络虚拟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还可以开展小组或集体训练,如交往、自信心、情绪管理训练课堂。学校应通过建立五大系统,预先发现、及时辅导、有效干预,把心理疾病、事故发生的几率降至最低。各校在新生入学时普遍开展心理状况摸底,为排查出来的有心理疾病苗头的学生建立档案,班主任和学生骨干也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心理波动,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各校心理咨询中心通过专业途径和方法,努力降低心理疾病、心理事故的发生。

(2)加强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学校方面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留守儿童多一点关爱。尤其是老师们应该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与他们沟通,找出问题的源头,辅导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在缺乏父母陪伴的日子里多一点外界的关爱。进一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目的地帮助小学生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树立起对人际关系上的自信心,对部分焦虑现象异常严重的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同时,要充分的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季节”,召开家长会。

(3)开展监护人课堂。告诉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多指导孩子的学习和心理问题,掌握与孩子的沟通方法。尽可能对临时监护人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识,让他们了解孩子,端正教育观念,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以便孩子提高自制力,减低他们与外界不良因素的接触,加强留守儿童思想上与心理上的独立性。

3、家庭方面

(1)树立监护人意识。无论家庭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由谁来监护孩子,监护人都必须得树立起应有的意识,要承担起应有的义务与责任。比如多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与他们多多交流生活、情感上的一些事,及时对孩子的困惑提供有利的帮助,另外监护人也应该学习在儿童培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努力为其打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环境,做到对孩子不溺爱也不过于苛刻,与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以共同采取措施促进其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篇(8)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养家糊口而外出务工,这些外出务工的父母将孩子寄托在农村的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叔伯、叔婶家,致使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由此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他们的数量、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严重地影响着学校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学校,其各方面的条件(如财力、人力等)非常有限,管理力度受到很大的制约。孩子在他们小的时候便没有得到足够的父爱和母爱,这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成长难免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对他们原本美好的童年生活也会留下一片片阴影,下面我就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进行一些分析。

一、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也就是说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务工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1、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许多监护人多采取溺爱、迁就、放任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却忽略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对他们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较少。2、祖孙辈由于年龄差距大,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观念不一样,老人对孩子也是不敢管或不会管,致使“留守儿童”几乎处于毫无约束的状态下,无形中便助长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等叛逆心理,呈现“代沟”明显,相互沟通难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孩子,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让孩子们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远不止一两个“留守儿童”,着实感到力不从心。以上情况说明祖辈难以承担监护教育之责。二是上代监护,也就是“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自己的子女,监护人在教养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所顾虑,不敢进行严格地管教。这样的情况,也让上代监护大多数管教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心理行为上的任性和逆反。而对于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理解和认识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加之上代监护还容易出现转托管教的情况,即“留守儿童”被外出务工的父母托付给亲戚管教后,没多久亲戚因打工等原因外出,再次将孩子转托给另一个亲戚管教,几经托付的孩子几乎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父母又不在身边,这对他们的心理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常引发种种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

二、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自身学习影响:

据调查,目前农村在校的中、小学生年龄都在六周岁到十八周岁之间,正是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内,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品质,将会对他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我们乡镇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多数是一年回家一两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们不可能给孩子很好的教育。平时虽然常用电话联系,但很多孩子都是在通话时一一答应父母的要求,自己做事时却常常忘了父母的嘱咐,有时玩过头忘了学习,有时和同学做了坏事而无人管教。孩子有学习下降或是有不良行为,也得不到严加管教。而这些孩子的父母,有的读过一些书,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懂一些教育方法,易与教师、孩子沟通,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了便利。而有的父母就没读过书,就不会和孩子很好的沟通,这样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不便。但他们的年龄大都集中在三十到五十这个年龄段,正是壮劳力,大都在外务工,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教育孩子的重任偏离到祖辈肩上,家庭教育几乎成了空白,这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不好的条件。主要表现在:

1、有些父母因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习成绩,并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他们的思想和情绪也会引起其“留守孩子”积极要求进步,勤奋学习。而有一些父母却因机遇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认为“能读书就读”,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得“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对于父亲外出务工,而母亲在家的“留守儿童”来说,由于母亲得承担家庭内外的全部劳动负担,不仅要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还要干农活,由于个人精力的不足,不能耐心管理孩子的学习,有些母亲也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帮不上孩子什么忙,这便导致了“守留儿童”学习跟不上。在家访中,我们经常提醒学生的父母:如果他们都外出,则要更注意改善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时间不能相距太久,原则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交流联系一次。在沟通的内容上,不能只谈生活,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2、目前多数农民家长因受“打工潮”的影响,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的职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所在学校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对于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孩子来说,由于隔代监护,监护人年龄大,自身知识、健康状况等局限,导致孩子的学习更成问题,由此留守儿童的学习往往跟不上,由于对学习没有信心而破罐破摔的现象极为普遍,作业不认真、迟到、旷课等现象屡见不鲜。

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篇(9)

农村初中生社会见闻、知识面等方面相对缺乏,加上自身年龄小,社会阅历少,分辨意识差,对社会上的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等问题还缺乏正确的认识。这就让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是从感性还是从理性上都缺乏一定的认识。

二、家庭教育不容乐观

有些家长让孩子自由发展,本着“树大自然直”的原则,对子女教育放任自流。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身体素质培养,轻心理素质培育;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有的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看成是自家的私事,对正当、合理、科学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不积极配合。农村初中生的父母一般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较低,很少能从心理上关心、照顾孩子,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或疏于管教及简单说教,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良好行为意识及习惯的形成。此外,不少家长的不良嗜好、不良习惯和低级趣味等不良行为也给孩子的身心带来负面影响。

三、“留守儿童”易成为“问题少年”

“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部分处在心理断乳期,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他们中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学习普遍较差。调查显示,他们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社会公德习惯不良,如不讲卫生、社会交往和生活等方面我行我素;有的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等,成了“问题少年”。

四、家长没有更新子女就业的职业观念

农民讲的是实在,认为没知识照样能挣大钱,而学生也觉得挣钱比读书有趣多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一些人的头脑中形成,觉得自己以后从事的工作不是什么高尚的职业,没有必要去形成良好的品行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社会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内外不同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的不断影响,作为农村新生代的初中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喜欢赶潮流,但是分辨能力不强,于是对新事物就会模仿甚至全盘吸收。由于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导致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多元化发展。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另外,一些音像、书刊大肆宣扬暴力、黄、赌、毒,泛滥成灾。网络对学校德育和对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正日趋明显。

六、学校德育工作滞后

1.社会对学校的德育评价是片面的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德育内容。我国文化历来比较重视“德”。然而,近年来,重智轻德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小学、初中、高中只有考分的衔接,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思想状况,高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德表现。所以在很多学校,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常常是“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的延续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因此,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德育内容无法落实,德育效果不好,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会发生偏离。

2.德育的内容没有注意创新

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篇(10)

社会学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A.Bandura)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主要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相互作用论、观察学习理论和强化理论。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笔者以永州市东安县紫溪镇中心村的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设计了一套关于电视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影响的调查问卷。

一、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分为两大板块,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分为:留守儿童卷与监护人卷。其中,抽取紫溪镇塘夫中心小学的100名小学生,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为98%。抽取紫溪镇的100名监护人,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7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有效回收率为92%。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留守儿童中,男性46人(46.9%),女性52人(53.0%),男女性别比例基本平衡。在所抽取的留守儿童中,父母都外出务工比例较多,占42.9%,由于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男主外女主内,因而调查中父亲一方外出打工(40.8%)的情况较多,母亲一方外出打工仅占总体的16.3%。所调查的留守儿童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外)祖父母(73.5%)或者母亲生活在一起。紫溪镇中心村的电视普及率较高,有线电视的质量较好,频道数量较多,留守儿童能与电视媒介进行较充分的接触。本次调查的留守儿童大多每天观看一个小时以内的电视节目占32.7%或者一至两个小时的有24.5%,两个小时以上的有31.4%;同时,把观看电视作为课余时间的休闲活动的留守儿童占30.6%,由此可见,留守儿童与电视媒体的接触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从监护人的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显示,有52.2%的留守儿童有沉迷于电视节目的现象。

二、运用社会学习理论解读电视媒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一)运用相互作用理论分析电视媒体对留守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班杜拉的研究中,环境和行为会相互影响,环境又有潜在和实际之分,潜在环境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实际环境则是个体本身的行为创造出来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三大因素,而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本身处境则是更为恶劣:一方面家庭父母关爱的缺失,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所提供的教育环境较为恶劣,同时农村社会环境也给留守儿童造成诸多的不良影响因素。根据调查数据反应,有52.3%的留守儿童将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上,减少了学习与外出活动的时间,一方面不能够保障学习的任务的顺利完成,另外一方面,长时间呆在家里看电视,而较少出门活动的时间,缺乏必要的运动,对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不利,同时,因看电视而缺乏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会对留守儿童的交际能力有一定的影响。笔者将选择课余活动为看电视的留守儿童与选择看书和看报的留守儿童之间进行外出活动情况比较,宁愿在家中看电视经常不愿意外出活动的留守儿童(28.6%)所占比例远远低于课余活动为看书和报纸的留守儿童(71.4%)。由此可见,电视导致了一部分留守儿童放弃了外出的机会,或者是减少了外出活动的时间。留守儿童的课余时间一般都在家中度过,所调查的留守儿童有很大一部分是与祖父母(73.5%)或者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在孩子心目中一般是慈祥的、温柔的,是一个呵护者,父亲则更多的是一个严厉的管教者,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隔代的教育也存在着较多问题,祖父母年事已老,不论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跟不上孩子的步调,加上大部分被调查者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进行不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由此可知,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的缺失促使了他们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用在看电视上。为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父母亲或监护人要努力创造和保持一种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养成生活有规律有秩序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运用观察学习理论分析电视媒体对留守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

观察学习理论说明:榜样在形成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上的起着重要作用。观察学习理论着重强调榜样示范和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人们既可以通过直接经验达到学习的目的,也可以通过观察所获得的间接经验引发学习,学习程度由浅入深,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都可以通过观察来完成。留守儿童处在模仿能力强的年龄阶段,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会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情况下模仿一些行为,电视中的部分行为成为留守儿童们模仿的对象,通过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会特意模仿电视中的形象,也有些留守儿童把自己化身为自己喜爱的动画人物,模仿其动作与话语。那么,电视节目内容的选择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电视里是一个流光溢彩的世界,有积极向上的也有消极萎靡的,接触不同的电视节目内容,会对孩子们产生不同的影响。据调查,有34.8%的留守儿童经常和监护人一起观看电视节目,有39.1%的留守儿童偶尔与监护人一起观看,也就是说,将近四分之三的留守儿童是在监护人的陪同下观看电视的。孩子们除了观看动画片之外,还会看和家长一起观看一些如:《西游记》等神话剧(87.0%)、爱情剧(8.7%)和部分综艺节目(4.3%)。在良好的环境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给留守儿童以正确方向和巨大力量,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因此,父母或监护人要为留守儿童在电视节目选择上给予指导和关心,选择的节目要有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有利于他们去模仿和学习好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同时,家长也要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对某些电视节目的学习来改变自己生活中的不良的习惯,营造出一个“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与邻里友好相处、关心别人”的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这样更有利于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运用强化理论巩固电视媒体对留守儿童的所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问题是在社会的发展中所产生的,其主要成因是父母的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不仅对个人具有意义,而且对整个社会结构也会产生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如果他们在成长中偏离正轨,势必增加社会的负担,影响社会前进的步伐。因此,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体系,帮助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刻不容缓。根据班杜拉的强化理论,强化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而外部强化的作用最为明显,在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正确地采用适合的强化手段能巩固已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笔者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工作:

第一,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出台和采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来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各级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如为留守儿童提供与父母亲团聚的方便。各级政府及基层单位应该合理的运用农村书屋这一资源,建立完善的借阅机制,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文化休闲场所;同时与部分高校进行长期合作机制将各类图书进行回收再利用。

上一篇: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下一篇: 土木工程数值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