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与发展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29 14:37:33

农业环境与发展

农业环境与发展篇(1)

一、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

改革开放30年之际,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当我们以他者即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参照的时候,我们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的预期。论文百事通然而,依凭这种“落后—进步”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我们不得不应对另外一个与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问题:环境问题,甚至有时是风险问题。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在发展时段上的不同,也就出现了中国自身的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决是没有他者经验可以借鉴的。西方发达国家是依次进入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然而,中国必须同时面临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之难题。正如邓正来所指出的,“中国自1978年以来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进程,在制度和结构及其后果方面为当下的“世界结构”对中国发生影响提供了可能的“通道”:一是中国在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支配下一直在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以期进入“工业社会”;二是中国在西方价值的“裹挟”下正在进行着一场社会转型和制度变革的运动,尽管它的展开极其艰难;三是中国发展所形成的贫富差距结构导致了环境危险与科技——工业危险并存,而这一情形与近年来所建设的众多核电站叠加在一起,则标示着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进入了第二现代世界的风险社会。”也就是说,中国社会在向前发展之际,要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悖论。工业社会的逻辑与风险社会的逻辑是不同的,正如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所指出的,在古典工业社会中,财富生产的“逻辑”统治着风险生产的“逻辑”,而在风险社会中,这种关系就颠倒了过来。他又指出,“阶级社会的驱动力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我饿!另一方面,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则可以表达为:我害怕!焦虑的共性代替了需求的共性。”

中国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下中国对这两难问题的处理。由于作为后发的国家,同时又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中国在其发展道路上很大程度上是以一种“试错”的方式前进的。同时又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等诸多问题又增添了这一两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亦或风险防控——问题的复杂性。

二、企业效益与农村环境保护

在这一大背景之下,中国农村环境污染已不容忽视。正如前述,中国需要在世界格局之下,处理好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不同的挑战。而在应对这一挑战之中,政府、企业和民众的行为及其结果将会与每一位中国人的利益相关,也与企业的效益相关。一般来讲,处于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同城市居民比较而言,在这一挑战之中却处于弱势地位。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我们国家由于地域性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得农村居民在维护自身环境权益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而无疑的是,某些地区在发展工业经济的时候,由于缺乏相应的防治污染的技术手段、法规及相关制度,使得该地区的环境处于受破坏状态或是危险状态,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乃至生产环境质量变得越来越糟。农村居民这种弱势地位可能来自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用于农村环保建设的基金投入不够,工业生产的特点使得污染性企业集中于市郊或偏远乡村,民间缺乏非政府环保组织,等等;二是,源于农民自身的原因,环保维权意识不充实、农业生产劳动量大用于维权的时间和经历少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妨碍农村居民对于自身正当的环境权益的保护。因此,有必要加大力度对农村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新晨

农业环境与发展篇(2)

1.1生活污染

农业环境污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污染来源乃是生活污染。在农村的乡镇上,人们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不当导致了垃圾的不断堆积,给农业的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障碍,日常生活中的垃圾产量不可小觑。除此之外,污水的处理不当也会为农业环境的保护带来巨大的麻烦,水是万物生长之根本,污水的不当处理会为农业的生长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农村的乡镇城市,很多家庭选着炊烟的方式进行烹任,长期以往会造成大气污染的加剧,特别是每年到丰收阶段,很多家庭直接将自家的稻秸秆进行焚烧处理,严重污染了农业环境。

1.2农业生产污染

农业的生产过程中依旧会带来污染,化肥以及农药的污染最为常见,在进行农业播种至其成熟收获期间需要对农业进行施肥。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农业生产的污染,例如化肥、农药、畜禽的粪便等等。

2.如何处理好农业生态环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2.1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关乎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要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与保护处于同等重要位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首先,为保农业的发展要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农业的发展与先进的科技以及我国的整体的经济实力水平共同进步。农业基础的设施的加强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第一步,健全的基础设施促进环境保护的管理。

2.2农业科技创新进行加强

现在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式大度采用较为传统的方式,我国目前农业的发展未跟上科技创新的脚步。为处理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与保护需要改变已有的农业发展模式,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科技上的创新,将农业的发展与科技联系一起,实现一个科技发展、科技创新的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利用科技创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真正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3对农业环境加强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了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农业的发展长久持续的进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从其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来源上人手,从根源上解决这些污染的继续扩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垃圾的产生。为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可在当地建造垃圾处理中心、污水处理系统以及沼气的循环系统等等,同时在当地进行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这些措施的采取是为了农业的生态环境能够在根本上得到保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为进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铺垫。

2.4走生物资源发展之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的年产量收人占据世界重要的位置,面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也就意味着每年我国在农业生产上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就单纯从农业收割后稻秸秆的剩余量来说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些秸秆的若是焚烧处理,不仅仅是对环境的污染,更是造成了很大资源的浪费。中国特色的生物资源的发展道路为每年困扰农民的大问题带来了解决方案。秸秆通过生物的发酵作用可制的沼气,将沼气通过管道的连接作用运送到家家户户,用来代替秸秆的焚烧。这种解决方案不仅仅为环境的保护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更是通过合理的利用节省了大量资源。

为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我国各地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生物资源的发展道路。

3.结语

农业环境与发展篇(3)

一、环境友好型农业及技术创新概述

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指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的农业经济生产建设和发展,这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首先就要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避免环境污染的铁律,通过加大农业技术研发和投入的方式进行创新发展,在对农业生态提供充足保护的同时,大幅提升现代农业的产能。农业技术创新是在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的指引下以实现环境资源和农业生产平衡发展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进而实现农业经济、技术和受益的稳定、持久发展。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起步较晚,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以及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都低于发达国家,技术人才储备不足以及研发基础设备短缺是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二、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在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时的发展现状

(一)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难度大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起步较晚,多为模仿国外的先进技术,由于我国对农业技术创新研发的重视程度不足,且投入的资源有限,使得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并没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对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创新理解不深入,因此,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创新难度较大。

(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性不足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快速向创新型农业技术方向迈进,但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过强,导致我国自身农业技术的创新型发展不足。此外,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传统的农耕思想制约了我国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农业人才梯队建设不够完善,导致创新性发展不足。

(三)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经济收益风险较大由于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需求较大,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应用加以佐证,研发的成果往往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使得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长信具有较大的经济收益风险,影响着农业经济的边际效益。此外,土地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创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容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增加了经济收益的不确定性。

三、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发展关乎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加大资金和研发力度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然而,科研人员也要注重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加大技术成果的应用率,切实解决当前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建设所遇到的困难,对农业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良性指导作用。

(二)完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机制我国要想摆脱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建设的发展效果就必须完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机制。依靠完善的政策法规以及行政体制来规避单纯依靠人为自觉性的弊端,进而在制度上给予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研发支持,为农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农业环境与发展篇(4)

一、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

改革开放30年之际,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当我们以他者即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参照的时候,我们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的预期。然而,依凭这种“落后—进步”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我们不得不应对另外一个与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问题:环境问题,甚至有时是风险问题。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在发展时段上的不同,也就出现了中国自身的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决是没有他者经验可以借鉴的。西方发达国家是依次进入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然而,中国必须同时面临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之难题。正如邓正来所指出的,“中国自1978年以来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进程,在制度和结构及其后果方面为当下的“世界结构”对中国发生影响提供了可能的“通道”:一是中国在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支配下一直在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以期进入“工业社会”;二是中国在西方价值的“裹挟”下正在进行着一场社会转型和制度变革的运动,尽管它的展开极其艰难;三是中国发展所形成的贫富差距结构导致了环境危险与科技——工业危险并存,而这一情形与近年来所建设的众多核电站叠加在一起,则标示着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进入了第二现代世界的风险社会。” 也就是说,中国社会在向前发展之际,要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悖论。工业社会的逻辑与风险社会的逻辑是不同的,正如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所指出的,在古典工业社会中,财富生产的“逻辑”统治着风险生产的“逻辑”,而在风险社会中,这种关系就颠倒了过来。 他又指出,“阶级社会的驱动力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我饿!另一方面,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则可以表达为:我害怕!焦虑的共性代替了需求的共性。”

中国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下中国对这两难问题的处理。由于作为后发的国家,同时又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中国在其发展道路上很大程度上是以一种“试错”的方式前进的。同时又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等诸多问题又增添了这一两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亦或风险防控——问题的复杂性。二、企业效益与农村环境保护

在这一大背景之下,中国农村环境污染已不容忽视。正如前述,中国需要在世界格局之下,处理好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不同的挑战。而在应对这一挑战之中,政府、企业和民众的行为及其结果将会与每一位中国人的利益相关,也与企业的效益相关。一般来讲,处于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同城市居民比较而言,在这一挑战之中却处于弱势地位。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我们国家由于地域性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得农村居民在维护自身环境权益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而无疑的是,某些地区在发展工业经济的时候,由于缺乏相应的防治污染的技术手段、法规及相关制度,使得该地区的环境处于受破坏状态或是危险状态,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乃至生产环境质量变得越来越糟。农村居民这种弱势地位可能来自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用于农村环保建设的基金投入不够,工业生产的特点使得污染性企业集中于市郊或偏远乡村,民间缺乏非政府环保组织,等等;二是,源于农民自身的原因,环保维权意识不充实、农业生产劳动量大用于维权的时间和经历少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妨碍农村居民对于自身正当的环境权益的保护。因此,有必要加大力度对农村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

农业环境与发展篇(5)

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农业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我国实现小康和逐步走向富裕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保护农业环境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工作,保护农业环境也就相当于保护农业生产力,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环境的现状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也较少,而且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我国的农业种植不合理。因为土地少,很多农村地区过度追求农业的产量以及耕地的数量,造成现有土地被施入大量的肥料,造成土地化学污染及板结,有的地区大肆进行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这些都导致我国农村土地无法实现可持续种植的良好效果,造成农业面源性污染。目前,从我国农村土地受到面源污染的角度来看,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农业种植中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而且使用的这些产品多是在国际上不允许使用,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农田平均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化学肥料使用量是发达国家的三倍,在我国市场上流通的蔬菜里,九成以上都有农药残留,四成以上农药残留超标,在我国农村有一多半的自然水源被污染。

二、农业环境保护的含义

农业通常人们都会认为是与农作物有关的,但是农业不仅仅单纯为人们提供食品,还要保证食品安全的问题,而且农业与环境相互协调,在维护国家的资源环境方面更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自然物质的循环功能,尽量减少使用化肥农药这些化学物质,不但可以保证食品安全而且种出的作物也达到了高效率、高产量、高营养的要求。

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1.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1)开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建设,特别是省柴灶、沼气、太阳能等技术的大量推广利用,不但有利于净化环境,而且可以使农村能源短缺矛盾得到缓解,为绿化植物增加有机肥料。

(2)耕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扭转耕地大幅度减少的趋势,需要强化了土地资源管理,建立了以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损失补偿制度,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

(3)加强工业企业“三废”治理工作,做好城乡工业布局规划,改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防止新污染的发生,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治理,应积极探寻除填埋、焚烧以及露天堆放之外的垃圾处理做法。

(4)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控制水环境污染,增强人们节约用水意识,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植树种草,保护生态环境。

2.加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农业环境

要加快农业法制建设,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护农,依法兴农,提高依法管理农业环境的水平。

(1)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目前从事农业环保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来自非农业环保专业,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在岗人员培训,以适应工作需要。

(2)加强执法体系建设,加强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网络,迅速改变目前农业环境监测人员少、手段弱、设备不足、无经费难以开展工作的状况,依法认真抓好农业环境管理工作。

(3)抓紧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到知法、懂法,能运用法律保护农业环境,能自觉同破坏农业环境现象做斗争。

(4)要提高执法的权威性。全力支持农业环保执法,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依法查处破坏农业环境行为。

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不到50%,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仅为40%左右,氮肥利用率仅为35%,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17%左右。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有利于缓解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我国可以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品种资源等,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逐步转变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量的传统观念,从而缓解生态环境被不断污染和破坏的现状,使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的不当利用造成的,所以,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条主要途径是加强宣传教育。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提高人们的认识和觉悟,广泛深入宣传《环保法》、《土地法》、《森林法》等法律,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增强广大群众环境法制观念。使公众能把环保意识上升到民族意识、生存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度。特别是政府官员、环保干部,不仅要做学习环保知识、普及环保知识的带头人,而且要真抓实干,倾听群众呼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包括农业生态环境)落实到各项具体的工作和行动中去,不断提高决策水平,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的发展受生态环境的制约。现如今,环境被破坏的程度越来越深,我国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有效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应该从本文提到的上述方面着重考虑,加大多方面的保护力度,充分重视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环境与发展篇(6)

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079-02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生态环境又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兴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就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功不可没。但是,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形势还相当严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987年2月,布兰特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长篇报告中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与荷兰政府联合召开了“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通过了“DenBos宣言”,即可持续发展与乡村发展宣言。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农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农业;是一种能够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的农业;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使用恰当、经济能够维持、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1994年7月,《中国21世纪议程》把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业投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持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二、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水土流失、农业用水资源匮乏、土地盐碱化和农田污染等,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所倡导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导致农业资源总量的减少和质量下降。水土是农业的基础,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使土壤中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丧失,使土地变得贫瘠甚至荒废;蚕食耕地,可以说直接剥夺了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空间;农业水资源被污染,影响了农业灌溉,破坏了农业生态。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对草地的盲目开垦,使森林、草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能力减弱,也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过量使用和不合理的使用,使农业耕地发生大面积板结,致使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失调。

其次,导致自然灾难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危害程度加剧。森林、草地的减少,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蔓延。水土流失,使河床、水库、湖泊等淤泥增加,河床增高、水库库容减小、湖泊蓄洪面积减少,加剧了洪灾。土地沙化,使沙尘暴越来越频繁。可以说,如果目前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不能彻底改变,中国自然灾害频率加快,受灾、成灾面积不断扩大的趋势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最后,农业生物多样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下降,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维护它的平衡极为重要,保持农业生物多样性是维护农业生态平衡的基础,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多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被破坏,使得许多地区自然资源调节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或者消亡。由于土壤成分的改变和化肥、农药等在农产品中的大量残留,使一些本来应给人体增加营养的农产品变成了携。农产品质量等级下降,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造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包括人们的观念落后,传统观念、习惯以及错误的认识致使人们环保意识淡漠,无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法制和制度建设落后;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不够完善和成熟;生态农业和节约农业发展不够等。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必须根据造成环境问题的各种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法制建设,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现阶段我国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截至2001年底,国家制定和完善了6部环境保护法律、13部资源管理法律。同时,国务院还制定颁布了有关环境与资源方面的30余部行政法规。这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既要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也要加快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的强大舆论。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要做到严格执法,强化法律监督。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严格执行生态环境的有关法律法规。

同时,在法律进行完善的另一面,还要提高广大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就要求大力开展环境教育,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方面,政府必须在各方面强调农业环境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发展生态环保农业,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向人们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激发人们从事环保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改变“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传统观念,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对人们有计划地进行环保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结构的调整要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比较优势原则来进行,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差异较大,不同地区凭借自己的优势,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避免了结构趋同、供过于求、浪费资源,而且又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弊端。

例如,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山区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发展特色农业,既可以发挥区域优势,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中部和东北地区积极发挥固有的粮食优势,多生产粮食,保持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保证粮食安全。这样不同的地区各有所长,实现优势互补,既提高了经济效益,满足了市场,又实现了生态效益,形成了合理的生产布局。

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

通过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把现代科学成果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我国长期存在的过度开垦和放牧使得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草原退化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实施大规模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的生态建设工程。

同时,由于近些年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我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为了切实保护耕地,稳定耕地面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通过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对耕地进行定量、定位,并附以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措施,切实保护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耕地数量。建立和完善土地资源资讯管理系统,开展土地资源的详查工作。

4.大力发展科技,积极推广科学技术及技术服务,有效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不到50%,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仅为40%左右,氮肥利用率仅为35%,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17%左右。

“十一五”期间,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围绕国家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三大任务,大力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优势农产品核心生产、加工技术攻关。加大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度。加强已有先进、成熟技术的中试、熟化、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创新推广机制,促进科技与农业经济紧密结合,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率和转化率。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研基地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农业科技新机制。最终使我国农业真正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综合生产能力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晓东.可持续发展思想概述[J].国土开发与整治,1995,(6):1-5.

农业环境与发展篇(7)

1.前言

建设全面小康的农业社会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题,要将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基础,形成对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在降低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效益的基础上,打造出新时期农业生态环境文明,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经济模式过于僵化

当前,农村的经济形势存在传统和僵化的弱点,讲求一味的经济投入,希望产生更大的经济回报,这种不顾及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发展潜力的农村经济模式,会形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难于帮助农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和生态链,最终形成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农村经济的增长失去了本源。

2.2绿色农业生态建设过程缓慢

当前农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没有一个正确地认知,导致绿色农业这一概念不能得到很好地普及与执行,农民不能将实际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增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低层次的生产模式中破坏着环境,却取得了较低的综合收益。由于没有绿色农业概念,农民所产的农产品同质性高,导致抵御市场冲击和风险的能力低,不仅不利于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而且也会存在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实际问题。

2.3化肥和农药的污染严重

化肥和农药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当前农村过分依靠化肥和农药,导致水体和土壤的富营养化,出现大量有害生物的繁殖,或者出现了生态链条的断裂,影响了正常的农作物生长,也影响了城乡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3.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振兴农村经济的措施

3.1构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要以生态农业为中心,以绿色农业为基础,以有机农业为目标,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健康的发展模式,要主动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推行清洁生产,要将垃圾和废弃物的全面处理和综合利用列为重点,使农村经济的途径得到生态化的改善,在降低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构建农村经济的循环发展链,打造农村经济的发展新模式。

3.2建立生态友好性新农业

要以有机、环保、节能和绿色为目标,建立农业生态环境,通过生态友好型农业的打造,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契合,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农村经济的增长打下生态基础,更好地建立起高端的农业经济形势,扩大农村经济体系的收益与效率,真正做到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

3.3控制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由于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很多,新时期要从农村基础性生产和生活入手,探寻制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转变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应该加强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废水、废物的处理,要引入成型的垃圾处理设备,通过集中处理和分散消化等一系列措施,使废水和废物得到有效降解和无害化处理,有条件地区还可以对废水和废物展开利用,形成新的资源,总之,通过对恶化农业生态环境的垃圾处理遏制住环境下滑的趋势,为营建新型农业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3.4控制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污染

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是有机化合物的污染,应该在农业生产中控制相关有机物的使用,这一点要发挥农技推广站的专业性优势,使技术指导尽量贴近农村生产和农民,降低化肥的使用量,控制农业生态环境中有机肥料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威胁,同时控制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对整个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伤害。在农业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改造中要将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品种科学地管理树立在广大的农民中间,这样就可以起到从意识上和行为上对污染的控制。

3.5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是相悖的两个概念,应该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使经济建设和生产生活得到生态环境的支持,同时在农业生态环境的重构与创建中要注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生态环境得到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在农村工作中应该突出宣传工作,要让农村工作者、农民知晓上述的辩证关系,形成对农业生产、生活和管理细节的改变,进而达到对生活方式、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和管理科学性的有效变革,打造出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舆论基础,更好地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

4.结语

根据本文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要立足于农村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模式的创建,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观念在广大农村的深化,通过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细节的改变,形成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方法。要在农业生态环境的营造和农村经济的振兴过程中加强人才培养,以人才作用的发挥打造出农业生态环境发展与农村经济的新局面,这也是本研究在最后需要重点强调地地方。

农业环境与发展篇(8)

中图分类号:F326.3: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5)10-0072-03

对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依赖和使用,导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养殖业产生的粪便未能有效利用,农作物种植、畜禽散养造成的面源污染和规模养殖场产生的点源污染不断累积.污染了土壤和环境.直接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和环境质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难题。未来农业发展应立足实际,树立循环发展理念,将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广西通过试验,总结出一些发展循环农业的模式及形成的配套技术.成效显著,实现了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共赢。本文着重介绍6种应用成熟的循环农业模式。

1循环农业模式设计原则

根据循环经济内涵与农业特点,按照整体性协调、生物共存互利、趋利避害、土地资源用养结合、资源合理流动与配置、生态产业链接等原则,规划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农业生产过程的资源投入量和废物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2几种循环农业模式应用与分析

2.1猪+沼+果(菜、稻)+灯模式

该模式以户为基本单元,以沼气为纽带,把畜禽养殖和林果、粮食、蔬菜种植业结合起来,每户建一座沼气池,养殖2-10头猪。猪粪尿排入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能源,用于日常生活照明、煮饭:沼渣、沼液用作农作物底肥、追肥;在果园、菜园或稻田悬挂诱虫灯诱杀害虫。据统计,使用此模式,每户la可节约能源开支l000元左右,节约农药肥料开支300元,产出的产品品质好、价格高.667m2增加收入300-1000元。

模式集养猪、沼气生产、农作物种植、产肥为一体,农业资源在系统内循环利用,实现了农村养猪污染物零排放,解决了畜禽养殖环境污染和农民生活能源燃料问题,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了农产品品质。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良好、生态效益明显,实现了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2.2蔬菜地综合利用模式

以淮山(套种瓜、豆)+灯+青蛙模式为例。该模式采用套种套养方式,种养结合,在不影响主栽作物基础上,利用主栽作物生长空余地面与空间.套种一茬或多茬作物,套养一批或多批动物.净增一次或多次收入,是传统耕作与现代科技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的叠加农业、叠加产出模式,可解决农业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模式内生物彼此协作,相辅相成,农业资源在小系统内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模式操作:春季种植瓜类、豆类蔬菜,收获中后期,套种主栽作物淮山。利用淮山畦沟贮水放养青蛙,每667m2放养青蛙1万~2万只。田间悬挂诱虫灯诱杀昆虫,青蛙在作物间吃昆虫,配合适量饲料补给,3个月左右长成商品蛙。

此模式在不影响主栽作物产量和收入的前提下,667m2套种一季瓜类、豆类作物,可增加产量700-800kg;套养青蛙1万只,可收获300-400kg。

2.3桑园综合利用模式

以桑园+套养鸡+冬季套种蔬菜模式为例。根据桑园的生产特点,合理安排放养鸡的时间.使放养的鸡不影响桑园生产。桑园放养鸡时间以4-10月为宜,小鸡孵化后在鸡房饲养至半个月大后放入桑园放养,桑园用1m高的尼龙网圈起,桑园杂草和害虫作为鸡的主要饲料。每667m2桑园每批放养鸡100只左右,每只获利20元以上,667m2增收2000多元。需要注意,桑树剪枝后至抽条前不宜饲养鸡,以免鸡啄食桑芽影响桑园产量。

桑园冬季套种蔬菜品种以低秆类蔬菜为主,如白菜、芥菜、菜花、萝卜、葱蒜类、莴苣、马铃薯、豌豆等,一般在10月下旬秋蚕结束后翻耕土地.施足底肥,667m2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kg或复合肥50kg。在桑园行间套种,追肥2-3次,注意浇水。翌年1月中旬可以收获,每667m2桑园套种蔬菜可增收1500-2000元。对蔬菜采收后剩余的菜头、枝梗、黄叶等废弃物进行压青,用作绿肥。

桑园养鸡.一是可以将鸡粪作桑苗和蔬菜的肥料,二是杂草和害虫可作为鸡饲料.这样既节省了锄草劳力,减轻了病虫杂草为害.还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据统计,一般每年每667m2可节省农药、肥料成本约150元,桑园内因套种套养每年每667m2增收3000-4000元。

2.4果园综合利用模式

以果园+牧草+鹅模式为例。利用果树间隙种植牧草饲养食草动物鹅,鹅为果园除草,且鹅粪含丰富的氮、磷、钾肥,可为果园施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每1只鹅年排鲜粪150-200kg。一般每667m2果园养鹅100只左右,每只鹅获效益15元左右,667m2增收1500多元,既保证了水果的生产,又有额外收入。也可采取果园+鹅+鱼综合生产模式,即利用水面养鹅,并在果园树下草地放牧.以鹅粪喂鱼,各取所需。通过种养有机结合,形成农业系统内物质的良性循环利用。

2.5水田作物套养模式

水田作物套养采用水稻+青蛙、莲藕+青蛙、茭白+泥鳅、水稻+鸭、水稻+鱼等模式。利用水生作物田间空隙地养蛙、鱼、泥鳅、鸭等,使水田作物和套养动物形成互相利用、互相促进的生态循环系统,并用诱虫灯诱虫作为套养动物饲料,减少虫害。水田作物是套养动物的天然栖息遮荫场所.且水生物丰富,适宜套养动物生长,而套养动物则起到松土、肥田、除草、除虫作用。

以水稻+青蛙为例,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四周设1m高防逃网,挖“田”、“日”字形沟,沟宽1-1.5m、深0.5-1m。水稻选抗倒伏、抗病力强的良种,秧苗栽插5-7d后、气温稳定在20℃时放养蛙苗。田面水层保持5-10cm,防青蛙逃逸。防敌害,一般667m2放蛙苗2万只,可收获青蛙750kg左右。

2.6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

以农作物秸秆(或林木加工剩余物)+食用菌+优质稻循环农业模式为例。该模式利用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桑枝条、中药渣和木材加工产生的木糠及边角料等废弃物,经加工后作为培养料生产食用菌,菌渣经特殊发酵后用作农作物肥料。模式应用效果:①生态效益好,资源循环利用,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②经济效益好,产值高;③社会效益显著。农业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好途径。

3讨论与结论

3.1发展循环农业模式势在必行

农业环境与发展篇(9)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5-0018-02

1 绿色产品的农业生态环境背景透视

随着我国经济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不仅大量的“三废”被排入到农业环境,而且能耗大、效益低、结构简单,产品品种单一的传统农业,更多地依赖于传统的石油产品,这就更加严重的造成土壤、水源和农产品的严重污染。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因没有很好的利用资源,随意开采、挖掘,这导致了农业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使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1.1土地退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劣

1)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不断开采,城镇、道路、住宅等的建设,土地占用也越来越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等原因都在导致水土流失;

3)土地沙漠化不断扩大

由于土地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利用,导致森林和植被的严重破坏,造成沙漠化;

4)草地退化严重

由于放牧的超载过啃,我国的草地面积也在不断的减少。

1.2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随着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不断增大,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所以,发展绿色产品与农业发展对于环境保护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它可以不断改善我们周围的环境,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生态环境。

2 发展绿色产品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2.1开发绿色产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现在的物质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而人们对于饮食方面的可靠性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我国人民越来越倾向于有机绿色产品。有机绿色产品是利用植物、微生物、以及土壤本身的自然能力,通过满足土壤自身营养和健康的需要,来实现对作物的持续、平衡、充足的营养供应,促进自然的良性循环,追求土壤资源的可持续有效利用,达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健康发展。

2.2发展绿色产品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环境保护有两种方式,分为主动保护和被动保护。绿色产品开发是将环境保护与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机结合的主动环保的典范。绿色产品的生产可以最大程度的限制农药、化肥、植物生长剂等的过量使用。

3 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绿色产品发展的思考

3.1强化农业环境管理

根据我国现在的国情,有关部门应该颁发一些文件和条令,让有关部门来起到监督作用,以此规定和抵制任何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行为,尤其是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更应该监督,要求其限期整改,严重者关停。完善农业方面的相关法定法规,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国家要充分利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强化农业的环境管理。

3.2大力加强生态农业建设

生态农业建设不仅为发展绿色产品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前提条件,而且也为发展绿色产品提供了技术基础。绿色产品是生态农业研发出来的成果,而绿色产品这个成果则是生态农业和市场农业之间的连接。也可以说,发展绿色产品就是进行生态农业的建设。国家应该注重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开放,尤其要抓好县级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和生态农场建设,推动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绿色产品的深度和广度的开发。争取将生产区域建大并扩大化,把绿色产品种好并推广品种。只有当试点建设的成功才能激发更多人来参与建设,促进绿色农业的飞速发展。

3.3加强水土流失的管理

水土流失破坏地面的完整性,并且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危险城镇安全,影响农业生产,家具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有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创造良好的绿色产品生产环境,我们应该注重水土流失的管理。

1)工程措施

包括修水平梯田,引洪灌地,建霸储水等措施。

2)林草措施

根据科学研究,植树仲裁可以有效的减轻水土流失,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地形的不同和降雨量不同来种植不同的植物,并且大力营造农田保护林,分水岭防护林。

3)耕作措施

根据不同的地形决定不同的耕作,从人为因素方面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科学的发展农业是遵循自然发展的有效措施。

4)政府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

包括加强人民群众对水土流失的认识,退耕还林,严格控制人口等措施。

3.4加大农业资源环境问题的科研力度

改善农业的资源和环境的问题,最根本的出路是依靠科技进步来改善现状,毕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对我国农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建立资源信息系统;二是建立农业开发部门,为我国农业的进步发展研发一些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等的农作物;三是开展科技攻关,发展高科技技术,应用于农业中,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3.5加大有机肥、生物化肥的开发

由于落后的生产力,导致我国现阶段很多地区的人名仍旧使用一些对土地危害大的农药,这样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人体健康也有影响。应积极开展工业化的生产有机肥,来降低成本,提高肥效,保护农业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

4 结论

对于现阶段的我国国情来说,发展绿色产品和绿色农业依旧任重道远,可能还需要一个世纪的人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但是相比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农业发展还是非常快速的,而且也在不断朝绿色农业这方向迈进,这需要我们全民的投入和参与,来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参考文献

农业环境与发展篇(10)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089-02

“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革出发。”[1]由此,若要对古蜀地区的文明历史进行记载,则离不开对该地区本身具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古蜀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各项活动的记载。因此,本文主要从古蜀之自然环境和农业两方面对古蜀文明作一简单探究。

一、古蜀之地理范围

若要对古蜀文明史进行探究,第一件事即是明确古蜀之地理范围。到底何处才为古蜀?这一问题,众多史料中并无明确记载,或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一个区域的地理范围本身也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或规定,因此,这也就成了众多学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较为关注的话题。综合此前各类文献记载与古今学者之研究得知:古蜀大致以今四川盆地西部和中部为腹心,向北有今汉中盆地,向南跨有今川、滇、黔交界地带,向西进抵岷山以西的横断山区,向东直达今川东地区,并曾较长时期及于长江三峡干流沿岸;同时也有学者称:“其中心或主要部分即为今成都平原及附近区域”[2],约略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省,介于东经97°21'-108°31'和北纬26°03'-34°19'之间,面积为485万平方公里。[3]如清嘉庆《四川通志・食货・田赋上》中所载:“古所称蜀地……大抵成都近地言之。”这样看恚古蜀文明的发展即是大致以成都平原地区为主要部分而发展开来的。

二、古蜀之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一个地区本就存在的事物,区域文明发展以此为载体,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古蜀文明也不例外。

从地势上来看,“早在一亿年多年前,当四川盆地隆起上升时,成都平原却下陷成一个凹陷深度从数百米至上千米不等的内陆湖。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发源于西北山地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自下游携带大量泥沙,沉积于湖底,逐渐形成了一个由西北向东南略微倾斜的典型的冲积扇平原。”[4]后经学者考古发现,其地面上覆盖第四纪松散堆积物,整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状态:“大致以岷山、邛崃山、峨眉山为界,形成东部和西部两个截然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划。西部是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原,高原北部属青藏高原主体的东缘。南部属横断山脉的北段。四川东部是著名的四川盆地,自西向东由盆西平原、盆中丘陵和盆东平行峡谷组成。”[5]同时,在盆地北部还有横亘的秦岭、大巴山。

北部秦岭、大巴山这一天然屏障,使得四川东部盆地整个区域范围内在冬季不会太容易受到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影响,也就不会出现极冷的天气现象,反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温度稍高,全年无霜期也长达337天;同时,由于其特殊的纬度地理位置,使得该区域每年受到太阳的照射时间或接收到的太阳能也不算太少,位于我国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较多,平均气温在164℃左右,全年积温为4900℃-5000℃。降水量、热量条件都较为优越。根据相关学者研究可知:“当时年均温度比今高约2℃,同时降水量也更加充足”[6],即“在夏商西周时,中国西南气候普遍比现在温暖湿润,地表水面比现在广阔。这是与竺可桢气候变化图中公元前3000-4000年的温暖期大体吻合”[7]。如此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该区域成为适宜古蜀人定居并开展各类活动的好地方。

川西地区虽和东部盆地差不多同处一个纬度,却因其海拔较东部高,气温相对较低,霜期较长,全年降水量和湿度均低于东部地区;同时,也因其海拔较高使得其受到太阳辐射的时间较长。

境内由于先前形成的内陆湖并未完全消失,各处仍零星散布着多处小湖泊;加上境内以长江水系为主的多条河流,使得该地区水源较为充足:贯穿于高山峡谷间从西北高原至盆地西南边缘的金沙江;“由西北而南东,与自北而南平行注入其中的雅砻江、安宁河、大渡河、岷江共同构成的岭列东西、河贯南北的平行状水系”[8];在盆地东部,则有长江自西向东穿梭于平原峡谷间,更有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等河注入长江。这些河流、湖泊或沼泽等的存在,无疑为该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盆地内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来自川西北高原的河流到了东部相对较低的地势后,河流所带泥沙因地势原因而不再随河流动,沉积下来,形成广袤的冲积平原。据相关考古学者研究发现:“这种土壤具有土层深厚,富含铁、钾、磷等养料物质,保水肥力强,土质柔软、疏松,易于农业耕作的特点,是成都平原最肥沃的土壤。”[9]

作为自然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动物的生长与繁衍也毫不逊色。“早期成都平原是以江河湖泊密布的平原水网沼泽地为主,水草丰盛,植物繁茂,同时又参错森林地和稀疏林木地。当时的植被面貌以常绿阔叶林和草本植物为主。木本植物包括榆属、山毛榉属等;草木植物中,以禾本科占主导地位,还有以菊科和水龙骨科为主的草本、蕨类植物等。”[10]而此时的古蜀地区的动物以野生为主,如:“梅花鹿、水鹿、赤鹿、白唇鹿、犀牛、象、猕猴、豪猪、黑熊、灵猫、家鼠等林栖性兽类,以及乌龟、陆龟、鳖、鲤、鲫等两栖和水生动物。”同时,境内广汉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等地出土的“数以吨计,属国内罕见”[11]的象牙表明当时的蜀地还有大象等的存在。而大象实为更易于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下存活的生物,与前面所述当时气候较现在更加温暖湿润吻合。当时,如此多的象牙出土也是与《华阳国志・蜀志》载蜀“其宝则有……犀、象”相一致。这样看来,大象等热带动物在当时即是成都平原本地所拥有的。

如此优越的自然环境,怎能不吸引古蜀人民在此定居呢?事实上,新津宝墩文化遗址、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成都金沙文化遗址的发现也证实了古蜀人民的智慧,他们充分利用这些优越条件,定居于此,开展活动,形成灿烂的古蜀文明。

三、古蜀之农业经济

越的自然环境使古蜀人民在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广大蜀地定居下来,而要继续生存下来,古蜀人民也尽力发挥其智慧,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使得当时的古蜀农业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也形成了独有的古蜀农业文明。接下来,我将主要通过对当时农作物种类、渔猎业的描述简单了解。

(一)农作物种类

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古蜀人民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古蜀地区繁多的农作物种类即是对此的最好的见证。虽然在“迄今为止的古蜀考古中,尚未发现直接从本地野生植物的栽培转化而来的早期农作物的实物遗存”[12]。同时“稻作农业的开端,也因迄无可靠资料,不能予以确定”[13]。但总体说来,不论古蜀地区的农作物种类是否为古蜀人民“原创”,当时的各类农作物后来也经古蜀人民的发展而成为古蜀地区先进的农业文明的一个象征。

《山海经・海内经》云:“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地之中,素女所出也。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聚爰初。”[14]其中,“都广之野即为成都平原,已为学者之定论”[15]。当然,关于《山海经》一书的成书时间,蒙文通先生曾做过专门的论述,很多学者也已有所涉及,这里也就不再赘述,因此,大可不必怀疑其中所述场景是否为古蜀时的情况。其中,“膏菽、膏稻、膏黍、膏稷”即为当时的几类主要农作物。“膏”之意,晋人郭璞注解道:“言味好皆滑如膏”,大抵是说:当时菽、稻、黍、稷的味道较为细腻、,正如膏一般,因此,可以说当时的这几类农作物品质是极为优良的;同时,冬夏两季都能种植的“百谷”也会在人们撒下种子后自然生长,并最终成为人们饮食所需之必需品。

除了上述几类农作物以外,古蜀人民还将当时蜀地的稻作农业发展得很好。当然,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蜀地并不是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很有可能是从四川盆地外引进的一个农作物种类。”[16]如李昆声先生认为“云南极有可能是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中心”[17]。暂且不谈蜀地是否为中国稻作农业之起源地,当水稻传入蜀地后,古蜀人民仍是将其作为能满足人们饮食需求的一种粮食作物大力发展。汉扬雄《十二洲箴・益州箴》记川西“有粳有稻,自京徂畛,民攸温饱”。还有现今大量考古发现当时人们还将稻谷壳、稻草用于建筑,即当时房屋大多先在里外两面涂草抹泥,后经火烘烤使其成为坚实的泥墙式墙壁,稻谷壳、稻草也就成了这种建筑的理想材料,因此,当时人们不仅以稻作为满足生存所需的粮食外,还将其不能食用的稻草、稻壳以他用,这可真是古蜀人伟大智慧的体现。

当然,当时蜀地的经济林木、瓜果蔬菜等也是为后人所惊讶的。《华阳国志・蜀志》载:“(蜀)其山林泽鱼,园囿瓜果,百谷蕃庑。四节代熟,靡不有焉。”[18]《汉书・地理志》里也说道:“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当时的古蜀人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各类农作物。其实,像这样的一些植物大多是在川西地区种植的,川西地区由于海拔高、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等条件,充分发展蔬菜瓜果,使得其口味绝妙。

(二)渔猎业

原始时代的农业以刀耕火种为主要特点,而人们的吃、穿主要是来通过对大自然野生的生物的采集而获得。除了对普通的较“素”的一类植物的采集外,还有对野生动物的“采集”,如打鱼、捕猎等。到了古蜀时期,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农业技术等,种植多类农作物,有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并开始将一些野生动物圈养起来使其有了家禽、家畜的饲养。同时,他们仍未完全放弃由来已久的打鱼和捕猎生活。这仍然作为当时人们肉类食物的另一来源,以弥补家禽家畜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现象。显然,这一类型的农业经济并非占当时的主导,而只是“农业经济的辅助手段”[19]。

大量的遗址和考古发现的一些现象为其提供了佐证:大量兽类骨骼如虎、鱼类等的出土;生产工具中出土的石镞、铜镞等都为狩猎的有用工具;石网坠、陶网坠等为捕鱼的工具……我们显然不能简单地将古蜀时仍存在的打鱼、狩猎视为当时社会落后的标准,因为,这不仅是当时古蜀人充分利用当地野生动物资源的表现,打鱼、狩猎所获得之物也满足了当时人的肉类事物的渴望。

四、古蜀之文明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古蜀时期西南蜀地独有的自然环境;同时促进了蜀地各类农作物及农产品的生长;农业的发展又使古蜀具有了特有的农业文明。不得不说,自然、农业两者之间的确有着较大的联系,而二者的共同作用则促进了古蜀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3-24.

[2] 李桂芳.略论先秦时期的古蜀农业[J].中华文化论坛,2009(S2):176.

[3] 段渝.玉垒浮云变古今――古代的蜀国[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2.

[4] 姜世碧.成都平原先秦农业初探[J].农业考古,2002(3):26.

[5] 段渝.玉垒浮云变古今――古代的蜀国[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2.

[6] 王开发,张玉兰.根据孢粉分析推测沪杭地区一万年来的气候变迁[J].历史地理,创刊号.

[7] 蓝勇.中国西南历史气候初步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2):16.

[8] 段渝.玉垒浮云变古今――古代的蜀国[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3.

[9] 姜世碧.成都平原先秦农业初探[J].农业考古,2002(3):27.

[10] 姜世碧.成都平原先秦农业初探[J].农业考古,2002(3):27.

[11] 姜世碧.成都平原先秦农业初探[J].农业考古,2002(3):27.

[12] 段渝.玉垒浮云变古今――古代的蜀国[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214.

[13] 段渝.玉垒浮云变古今――古代的蜀国[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3.

[14] 方韬译注.山海经・海内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273.

[15] 谢元鲁.气候变迁对古蜀时期农业的影响[J].中华文化论丛,2009(S2):41.

[16] 段渝.玉垒浮云变古今――古代的蜀国[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214.

上一篇: 个体经济的形式 下一篇: 人工智能教育政策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