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的含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26 14:46:35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篇(1)

(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不同的时代对老人的年龄界定的标准是不一样的。现阶段,随着各国人均寿命的提高,通常把65岁以上的人口界定为老年人口。而人口老龄化的比重是根据老年人口的比重来衡量。

(2)人口学对我国老龄化的诠释人口老龄化的人口学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以及预期寿命的延长。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是一直保持不变,这些变化的指标反映了人口再生产的转变。人口年龄结构也受总和生育死亡率以及寿命的影响,其中,总和生育率是最首要的因素,它决定了我国未来人口的发展规模。人口老龄化的另一个方面是死亡率的下降,表现为预期寿命的延长。

(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根据联合国2002年的对世界各国的人口预测中的中国部分以及杜鹏(2005)等人对我国未来人口的发展预测,未来几十年,我国的人口基数依然庞大,但由于生育率与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增长惯性将减弱,预计2026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峰值。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构建

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步入改革时期,主要包含三方面:一是实现企业福利向社会养老保险转变,养老保险管理由政府机构专门负责;二是由现收现付的单一模型向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相结合的统账模式转变;三是延伸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将非有企业的员工入养老保险制度中。

(1)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构建1984年,在我国政府与劳动部门的推动下,全国上下积极的进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试点工作,为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拉开了序幕。199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国有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险进行了统一的改革措施,结束了多年来养老保险制度混乱的局面,对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有重要作用。

(2)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原有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因,又由于我国城镇养老保险改革的进程,人口老龄化也将给改革后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带来重要的影响,主要包含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依据我国现行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金有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组成。在没任何影响的条件下,人口老龄化缴费比例将大幅上升,但是,企业与员工对上缴的养老保险费用的承受程度是有限制的,一旦缴费率高于上限比例时,则赡养率的上升表明养老保险工资替代率将下调。

(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对策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需要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尽可能地将员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此同时,还要加快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为员工带来多方位的养老保障。首先,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需要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这也是城镇养老保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们首要保证养老制度的制定是合理的,是企业与员工能承受的缴费标准;其次健全养老制度的法律法规,对恶意逃费欠费的企业要依法着重处理;最后要提高养老保险金的统筹层次。

三: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满足人们的需要,特别是各国贫困者的必需生活需求;第二,由于环境的限度,很难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满足后代的需求。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篇(2)

王土

(广贵东语艺术职业外院学 广东, 广州51 057 0)

【 摘要】人 老口化龄世是性的界展趋势发 文,在利章广东用口人展发报 告、 200 年第0五次人口查普料资据和 广数省东国 1全 人口%样抽调查料资测预了广人口老东化龄的发趋势展 分析了,东广口老人龄化经济社会对影响, 的并探 了应析对口老龄化的对人策建。议【关 键 词 】口老龄人;化 发展势;趋 策对 中【图类分】F1号2.675 【文献标码】A识【文章 编】号104-02 68 7(0112) 0- 8130- 042

一、 广

东人老龄口化状

据 2现005年 1 月 11 日行的全进国1% 人口 样调抽查 ,广 省东常住人口中,0 ~4 岁 的1 人口为 1 9 58万 人 , 总占人口的2 132.;%1 5 ~6岁 岁4人的为 6 口456万 人,占总 口人的7127.;% 65岁 及上以人口的为68 1万人, 占 人总口的 .417。%与五第次 国全口普查人比相,0~1 4岁 口人比重的下降了 285 .百分个点 ,65 岁以上及口人比重上的升了 .31 6个百点分从这。项二指 标,看广 东完已成从成年型了会社老向年社型会过的,渡进入 了 型的老龄化典社会

。二 、广东人口老龄的发化趋展势(一 )

趋 势预测方法和的件 作为条东广省人老龄化口长周的期预测, 们采用总我生和 育法,率 即人口预方测是法指在定的既亡死式的模动变化态设 假,下 来未口的人势趋要主由育生水和平育模生所式定 决把预。 测年基设定为2 00 年, 末年0为 250 0年,时 间度跨为 0 年5,预 预测 的基年础人的数据 口中测所人口有指标时的为点未年数。 选 20用00年 第五次人口查资料数据普 广。东面临的人省口老龄化压,力 从根上本讲 主要,决取 于口预人寿命的期高和提育率的下生降, 但人 口的自然人增长、 流动规口大模 、动性流是强广省人东口的个一要特重 。点于 省由内动流影只响到广东省口的再分布,人并不影 总人响口模 规和人年龄口构结的变, 化所以, 预广东测老省龄化发展的趋势 0002 广年省东省净流动人际总量口只 考省际虑动人口流状况。(即 暂人住口 ) 为 1196万人 (如包果括籍户在省,外 但口人普查时在 广东居住省间为半年以时的下流动人为 口 10654.9 万人 ) ,流人动占口总口人 的3153.%从趋势。来看, 流人动规口模有逐渐 大的趋扩势,流动人 的年龄口成构比特较,殊 典型的最特点是少 年童和老年儿人比重很口,低0 ~14 人岁和 6口 岁5 及以人口上的重比别分为 .74%和30 9.%8 6( 0及岁上以老人年 口 ) 他,对们东广省年龄结的构影巨响 大。 此,因在 比 为重1.75 % 龄老趋势化预测中为含分流人口和不动含动流

口两方案 组(表 见 1 ) (。 二 )东广人口龄化老趋势特的 点.广东人1老口龄化速度、快 龄老人数量口大。根预据, 广

测省东来 50 年的老未化程度龄和度都很速高很快而 。含动流 20人00年 广省东老化水龄为 平606% ,. 广省东经已本上步 口基 ,了老入型人口结年。伴随构育生率低水在上平续下继降 ,老龄化 度程渐加逐强广东省,老的化水平在龄 200 年0后的一个 第0 年上1了升 .80 百分5点 在第二至,第个五1 0 年分别升上 了2.59 、.641、6 .34 和2.4 。表0明东广 2在 世1的前 40纪 年老是龄广 东人的口 增化长度最速快的时期 预,到 计1 2纪 世3 年代0, 老化速度将达龄到峰高,其 后增幅开始落,回但 年老口人续 增继加 老龄,程化也将度来越越高 2。50 0年老人年数口为2 155.51 人,万平均每年增 32.63 万加 ,老化龄度达程 2到.73%7 ,是2000年 3的.5 倍, 入进重了老龄度化行的。列

表 1广省老东年人口模规老及龄、化 人高口化水平龄预测

2

流动人口.解了广东缓省的人老口龄化平。因为水动人流口 年结龄呈构年型轻, 老年流动人只占流动人口总量口极的 一少分, 所以部流人动口对年人老数口的量响影很, 小对人口 但预测按, 老龄结年构影响大, 较而进老龄化水对平影即较响。大年 口数量人 2500年 为 2 173.59 万人,只比含流动不人的预口但 2是50 0总人年却口比含不动流人口 测果结了约多19 人万, 的测结预果 2多0 5 万3人 。因,此 流动人含口预测老的龄水平化在 2 005 为年 913.%5 ,不比流含动人预口测的老化龄水低平4 42.个 百点。分纵 观1 2世纪前期的半老化龄水平变化,的含流 人口动预测结果的始低终于含不流动人的预测结口果 ,而随 且时间推移的,者二的差距 1从 百分点扩个大 4到~5 百个点, 分这明说动流口人有于缓解利东省的广龄化水平。老 3.龄高老人长增,快老年赡 负养持担续加重。在老年人 数口 快量增速的同时,加 老年人的口龄化高紧随老龄化接而至是

踵Á ÂÃ Ä Å ÇÆ Ã È ÇÆ É Ã ÇÆ Ã #$ %& " É ! È ! " ( ) 0 12 " Ç 43 5 6 78É

注9: 65+ 龄化老水平 :65 及以上老岁人年数口 / 总人数 口1*00 %龄化高水: 8平0 岁及以高上龄年人老口数 6/5岁 以上老年人及口 数1*00

%

【收日稿期】2001 -90- 3 0作【简介者 】土贵 王1 (689-) , ,男广 化东州,人 东广语外艺术职学业讲院, 研究方向师: 口人问、 环题教育。

髗 境 髈骳

又一

典型的个口人点。特谓所高龄化是指龄在年8 岁0以上及 高的龄人占口 6 岁及以上5老年人口的比重不增加断的程 过。 前目, 东老广人年口量总在9 5 1的基础万, 上每年还将

继续以3.5 的速度%增, 大长高大于 0.8 %的省人口增长率 全 。预到 20计10年和 202 0年全,老年人省口分将达到别1 60 万人3 和 148 7万。伴随人人老口化龄程度增的强, 人高口龄化加, 低剧龄 人比重绝对下老降, 龄中人老比重有略升,上高龄 老比重 人长增快最,真正意 义老年赡的养负担续加持。重4 .东将出现年龄广构的 结人“红利” 口黄时期。虽然金广东 正在省将并继续速快老龄化的程过但,是,21 世纪前是期广 人东年口龄构结最佳时期 ,因为时此劳动年的龄人的总抚口系 数将逐渐养轻。 减按不含动人口计流, 年少童儿养抚比线下直降 从 ,0200年 的142.% 到降 205 0年的2 .42 , 此后%直一徊在 徘42%24.5~之%。间而老抚养年比续升高持,从 20 00 的年10 .6% 增加到20 0 5的年 3.8%8, 二者 合整 ,抚总比先降养后, 总升 人抚口比 养210 0年入进低最谷。到 2 300年 基本保在 40%以下持(见表 2 。所)以 未,来20 年 ~ 3 0年将是东广口人抚比养轻的最时 期 是年,龄构结 “人的红口”利 黄金时。期如果包括流 动人,口 无是少儿论养抚, 还是老比年养比抚下都降了许多。表

2 东广人省口抚养预比测单位: %

广东

未省来老年人与口龄化老程过的总特点是: 纪之 交世, 人口进入年老型结构 人口实,老年型的步现和伐进一步老 化的龄步都伐将加大快, 且而年老口人数量人口和龄化老程度 并驾齐,驱 表为现型的突飞猛进的典特。点 广如东此速快长的增 、大的老年人庞口量,数 致了导年 抚老养和总比抚比养的上,升 政用于老人的府财政支将急剧增 出, 加老负养会越担来重越人。老龄口的发化展将必一步进降低劳 生动率产 ,缓经阻发济展, 激社化会盾,矛 响和谐社会影的构 。 这建将无对疑广东省社会、经 济 政、治等方各将产生面刻深的影响 , 建设给幸福东广带沉来的重负担压和。

根力据东广人省口龄化老现的和状趋, 以势对社会及济经的 响所做影的分析,解决广省东人老龄口化题问必从现须开在, 根据始东广省口人、 社、会经济发 状展, 况索探些一切可行的对实 措施。 (一策) 提 高对口人老龄的认化,识 重视口人老化问题龄要认 识到广东的省济虽然比经国先全行一步 ,东广与国全在 人口龄化老进程上有也不同所,但 全国一和也是在较样的低经 发济展社和会障保平水的景下背 ,世界上以快的速最进入 度龄老化时的,代不 因能人为老龄口程化度低于全国忽而视老 问题龄。认识到广 人东老龄化口的规及律对其会经社济发展的严 影重。 认识响到老所养、 老有所医有 、老有所为 、有所老学、 老有所乐是 东广不回避的责可

。 应住抓 人“口红” 利黄时金的期 遇机 及,时制定相的应战略对, 使策人老口化对龄会社济的经

Á发 Ã ÄÂÅ Ã ÄÆ ÃÅ ÇÄ Å È ÉÃ Æ È É " () 0 12É !" È# Æ Ç & $ &%3 & Ç Æ

É、三 决广东解人老龄化口题问的策对建

【 参议考献 文】

产生展积极的促进作,用为 东广来全未进面入人老龄化社口会 打下扎的物质实精神和化文础。基 二( )制定全面 的口人发规划展 ,适时整调口人策 目政前,广 东控制人要口长又增要防老龄化止度速过和比快重 高过 ,必要制定须个一者兼顾的全面两中长的人口发展期 划,规确 保在口与人经济可续持发的基础展,上 现实龄老化经 济与的调发展。协 在控制口数人量同时的须必止防出人现结口 过度构龄化, 老确正处理好口数人量结和构关的系 ,制定科出学 全面的人口的展战略或发期长划。规 适当调不整同期的人口时和 计生划育策和政退休制,度 缓减镇城的龄化速度, 老证保未来 口数量既人不膨, 人口胀结也构不过度龄老, 保证化老龄 与经济化调发展。协( )三 快经加济发, 展力大发展龄老业产 据根广东省口发展趋人的势预, 测在2 00 年3前以,广东省 存在一个抚养比低发展的经的济黄金时 期。因此 广,要抓东 这住有个时利机, 进一步整调业产构结, 力发大老龄展产。业 老 产龄包业括:家政 务业、服健康医护 业 、日常品业用、金 保险融、 业文娱化乐、 教育业研业、 科活生咨询及业其行他等业。广①省东各 政府级把老要产业开龄纳入发各地民经济和社国会展中发 长期划和计年计度划 ,它作把扩为大内的需个一增长新点开来发 和扶, 持定制励鼓龄产业老发展的倾斜政,策 通对过龄产老业采 税收取 信贷、优等政惠策, 鼓励业企 组、织个人和投养老 资设和服施业,务 逐并走社步会化 、业产的发展化路道 ,力发大 老展产龄业, 老年为人供提质优 廉价、、全面的 服。 (务 ) 四立建健的全元多的化社养老保障体系 会广应尽快建东成个由一府为政主 、导 以家为核心 、庭 社区 养服务老网为的络 ,政由府、 社会 、 家庭和 个共人同组 的、成 元养多老服保障体系。务政府 投要入和积累足充社的养老储备基会金 尽,建立以快社会 养为主老, 以庭和家自养为辅农的村养老保体系, 逐步 障取城乡养消老障保元二结, 构农在村建立起城市统与一的低最 活生障保度制、 会养社老险制度、保集 体养津老发贴放制等度。建 多立层次的城乡医保疗障系体。进一步善城镇完疗保 医制障,度 大定扩医疗机点构范, 建围健立以全社卫生服务区为基础 的老年

医疗健保服务系体 为老,人提预供 防、医 疗、 理和护 康等复多种务服。在村农 加,强乡镇以卫生院重为点农的卫村生 础设基施建设 ,全健农村卫服生务系体。在积极 展社发养老的会时同,努 力夯实庭在家养保老障中的基 础用。要作制相定应政和采策相应的措取,施 制从上度 励和鼓施实庭养老家 ,加完快善农计村划育生家庭奖励助制度扶 等,继续 挥发庭在供家养、 料 照、慰 方面的作藉用,建 立起政以府负 担经物质供养济 ,家庭挥精发神照料慰藉和现的代社化 会料服务体系照

。1] 广东省[口人普办公查 . 室东广 省0002年第五 次人普查快速汇总 口主要数[R]据.2010. [2 广东省]统局.广东省计2005 全年国 1%人口样抽调主要数据查报 公()1 () [EB2O/].L 广东人与计口划生育网 ,thp t //ww:w.gdicp.gvoc. n ,200-603 . []3欧广源, 于雷蓝广东人.口发战略展究报告 [研EBOL]. /广东人与计口划 育网,生h tpt ://ww.gdwpicgo.v.cn, 200- 660 [4] .述花.时东广人发口展报告[R.]京北:中国人 出口社版 ,200.

3(责任

辑: 编Z

校对: R )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篇(3)

近日,由人社部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养老保障”分论坛上,包括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贡森在内的一众专家,均明确支持“延迟退休”。

其中,贡森研究员指出,老龄化加剧,应对我国养老金缺口的办法,就是不断提高退休年龄。他建议,政府应下决心,并加紧启动提高退休年龄的改革。

节约有限劳动力资源

10月21日,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也向媒体详细阐述过目前官方对“延迟退休年龄”的考虑,一是为了维护养老金的长期收支平衡,但主要原因,是在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节约已开始出现下降的有限的劳动力资源。

此番论述,已从侧面印证,中央政府认为,是时候有必要启动“延退改革”了。

针对“延迟退休”引发的民间反对,专家建议,消除“双轨制”改革,尽快出台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政策,应与实施“延迟退休”并行。

■ 观点

每年延退几个月避免一刀切

此前有报道称,延迟退休的方案,可能是将目前的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至65岁。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民众反对。不少人认为,自己辛苦工作几十年,熬到退休,如果政府突然把退休年龄提高5岁,就是要自己多干五年活,五年后还拿一样的养老金,“那时钱都贬值了”。还有很多在企业工作的人担心,现在企业里年轻人都用不完,自己老了,退不了休,又被待岗,将陷入既没工资又没养老金的窘境。

对于上述担心,学界日前拿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

贡森介绍,“延迟退休”并非“一刀切”式地提高退休年龄,而是“一年涨几个月”的渐进式改革。比如,现在退休年龄是60岁,今年退休的老人,可以是60岁零两个月或三个月时退休,之后逐年按月提高退休年龄,“这样对每个人的影响并不大”。

按照现行法律规定,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55岁。不过,日前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中长期测算及改革思路探讨》显示,目前,我国男性的实际退休年龄为56岁,女性实际退休年龄约50岁。

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大学郑伟副教授提出的改革建议是,从2015年开始,每年的退休年龄提高一个季度,每四年提高一岁,如此积累,直至男女实际退休年龄可以达到六十岁。郑伟预测,照此方案,大约20年后,延迟退休对弥补养老金缺口,维护养老金收支平衡,会起到一定效果。

同时,针对“被延迟退休的老人其实难以继续工作”的公众担忧,贡森建议,政府应尽快设计配套政策,对40岁以上人群开展延续就业的技能培训。

不久前,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强调,延迟退休年龄同时,国家应出台配套政策,着力开放实施中年及更大年龄段劳动力适合的工作岗位,保障这部分人群充分就业。

■ 分析

17省份去年养老金收不抵支

贡森介绍,社会关注的“养老金缺口”,主要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农保没有缺口。

当前,我国养老金存在三种缺口,分别是当期缺口、做实个人账户产生的缺口,以及隐含债务缺口。

首先,当期缺口即当年收上来的钱抵不过当年支出。2012年,17个省份当年收不抵支,缺口原因很多,如企业瞒报,也有人认为是大量农民工不参加养老保险,总之是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执行力不强,缺乏公信力。

其次,做实个人账户产生的缺口。现在,全国的缺口大概在2万亿以上。贡森介绍,多年来,我国应对老龄化的思路是积累资金,但在实践中站不住脚。因为从宏观经济角度,积累基金与先收现付,对应对老龄化,无本质区别。

第三,隐含债务缺口。贡森介绍,是指假定现在养老保险制度完全不变,未来几十年后累计的养老金缺口。

中国银行研究,2030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缺口,相当于当年GDP的38%左右;2050年相当于60%左右。贡森认为,如果养老保险是政府基本责任,政府可增加税收弥补养老金需求。现在经合组织国家的养老金隐含债务,都不低于其GDP;大多数国家的隐含债务,是GDP的两到三倍。相比来说,我国隐含债务不算高。

■ 焦点

1、养老金若不改革2048年将枯竭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对现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中长期测算。结论是如果不改革,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在2037年,出现当期收不抵支;到2048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累计收不抵支,完全枯竭。

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团队负责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副教授提出两大改革建议:放开计划生育和实施延迟退休。

郑伟认为,我国养老金的缺口,靠财政弥补已不可能;唯有改革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才能保证养老金稳定发放的可持续性。但他提醒,改革有一个时间窗,如错过未来几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期,将无法挽救。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也强调,在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下,对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府须有急迫意识和忧患意识。

2、消除“双轨制”应与延退并行

“延迟退休”思路一经提出,就备受民间质疑。普遍的舆论观点是,“一群不用缴养老保险的人,在研究延迟退休年龄”,由此引出养老金“双轨制”下的利益不公平,让普通百姓难以接受甚至大骂“延迟退休”,不断损害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公信力。

贡森认为,虽然“延迟退休”必须要做,也是世界各国应对养老金缺口的主要手段,但是,政府对“延迟退休”的实施方案,应讲究策略,不能让公众认为,“延退”是在现有的不公平制度下,加重不公平。

贡森的建议是,政府启动制定“延迟退休”方案同时,要尽快出台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养老保险的制度,起码要有明确的“双轨制”改革承诺,以增强政府推进养老保险改革的公信力。

此前,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社会关注的养老金双轨制问题,中央已提出明确改革方向,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消除养老金“双轨”下的权益失衡。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篇(4)

严重的社会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各国研究结果得到类似的结论,抚养一位老人的平均费用与儿童的费用大体上为2:1~3:1。美国某些年的养老金超过国防费用,我国1978年离退休职工支出为17.3亿元,1990年上升到388.9亿元,2007年已达到5588.6亿元,医疗费用从1990年的76.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71.3亿元。同时老龄化也给老年人自身带来烦恼和困扰。经济发达的老龄化社会国家相应出台成熟和完整的政策、方法,对老龄人口迅速上升,政府每年支出医疗保健费用成倍增加。我们只有勇敢面对这个问题,大力提高人口素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创办各种老年人俱乐部,开展一些老年人娱乐竞赛项目等,因此对老龄化后社会体育的发展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

老龄化是指动态的变化,在人类老龄化的研究中,“老龄化”一词从广义上有两种含义:每个人个体的老化和整个人口群体的变化。个体老化指个人年龄增长,生理、心理、功能、行为等老化。人口群体的老化除年龄老化为标志外,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

1.21世纪人口老龄化具有快速、大规模、普遍性的特征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并不亚于“人炸”,对社会经济造成冲击。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是人类 历史 上前所未有的,对任何社会都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4.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的健身运动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被称为“健康革命”的大众 体育 活动因其组织简便易行、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具有强烈的娱乐功能,是一种极富感彩的高尚活动,可以提供给参与者复杂多样的情感体验。如愉悦感、自豪感、征服感、战胜困难的成功感等。老年人常感到孤独、失落、忧郁等,通过体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减轻和消除它们。家庭内部成员集体活动时和睦欢乐的气氛,使家庭环境变温馨,这些情感体验对于老年人的精神慰藉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年人坚持参加大众体育活动,可使其融于由体育构造而成的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人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协调,心态的不断调整与平衡,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这对于老年人的体质与心理健康非常有利。

三、 科学 的锻炼方法,是社会体育 发展 的正确方向

老年人在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不能盲目地、一味地为了锻炼而锻炼,还要加强科普在健身中的作用,从而做到科学地健身,尤其要制止各种封建迷信及伪科学对人们身心的侵蚀。

科技普及是人们树立正确的体育健身观念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经济 的发展,体育活动设施、场地日益不断丰富与完善,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和健身意识也不断增强,体育健身运动得到广泛的认同和积极的发展。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和迷信心理,人们在对生命、健康、寿命等方面及其与体育的关系上,往往是科学与迷信共存,真正与谬误难分,一时难以形成稳定的体育价值观念和健身意识。正是抓住了当代人追求健康长寿的心理,披着“治病强身”的外衣荒诞邪说蒙骗毒害了许许多多不明真相的人。他鼓吹歪理邪说,以“伪科学”蛊惑人心,大搞神秘主义和心灵依附。就是这样一个打着弘扬传统文化和科学新发现的反科学、反政府的组织。“”不仅危害了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更危及到人们对信仰和信念。“”事件的发生,深刻说明了科技知识不去武装人们的头脑,封建迷信及伪科学就会侵蚀人们的思想,造成思潮的混乱。

人们参加体育健身运动的目的不尽相同,但“增强体质,保持健康,预防疾病”是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主要动机。当前由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大大削弱一些人随意提高体育活动的“防治疾病”作用,认为只要参加某种体育项目的运动,就可以不生病,可不不吃药,迎合了大多数人的心理,造成严重后果。

结论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篇(5)

3、出生率降低:由于战乱、自然灾害、 瘟疫及其他人为因素,人口出生率降低,少年儿童在人口中的比重下降,而老年占人口比重增加,也是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人口老龄化简介: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篇(6)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28703

1人口老龄化的含义及现状

1.1人口老龄化的含义

人口老龄化词,来源于英语中的The Population Aging,在人口学上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大的过程。 般而言,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在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们可以从人口老龄化本身的概念总结出三层含义:人口老龄化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人口老龄化是指老龄化率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并不是某个人的老龄化,而是指整个人口总体的年龄结构动态老龄化。

1.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协调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我国会定期进行全面的人口普查,通常情况下是每10年进行1次,也就是尾数逢0的年度是普查年度,最近的次是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较而言,劳动力人口比例提高了4.38%,少儿人口比重降低了6.29%,老年人口比例提高了191%。表1是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情况。

通过两次普查结果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老龄人口正在快速增长,而新生儿数量的增长比率却在不断地下降,这更加加剧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原中国社科院人口所所长田雪原先生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归纳为:“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和进展程度都比较快,空间上老龄化在地区和城乡分布都不平衡,在时间上老龄化具有阶段并累进的特点。”

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具有的特点与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概括来说,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我国是个人口超级大国,人口基数大,这也就导致了我国老年人和即将步入老年行列的人口数量是巨大的,同时受计划生育政策和现代人晚生优生观念的影响,少儿出生率下降很多,而人均寿命的加长,加快了我国老龄化的发展速度;

(2)我国老龄人口的年龄在不断提高,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将超过30.66%;

(3)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过高、增幅过快,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是不匹配的;

(4)东西部的差距、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在不同地域的差别之所在。

2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结果。人口老龄化就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时间和空间的产物之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加速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而人口老龄化又会反作用于经济走势,阻碍经济朝着利好的方向发展。

人口老龄化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如对养老金计划的影响,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对老年人经济福利的影响等等[3]。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也就是劳动力供求的影响。

波尔斯基和鲁文基在他们的相关研究中指出,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国家内部劳动力的规模和质量,当一个人的年龄超过50岁的时候,他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也就是说,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将更倾向于依靠前半生的储蓄来支付开支,因此,在他们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下降的同时,也在大量消耗着社会资本存量。由此,老龄化将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一些国家甚至会出现经济产量锐减[4]。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需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即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和供给机构的影响。

2.1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的影响

我国现在的基本国情是,1953年的第一次“婴儿潮”出生的那一批人,现在已经步入了老年阶段,1963~1965年的第二次“婴儿潮”出生的那一部分人正是潜在的老年人口。这两次“婴儿潮”出生的人口是我国人口基数大的根源。随着他们步入老年阶段,我国老龄化将达到最大化。同时,这些人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和核心支柱,随着他们的退休,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将会有很大空缺,劳动力需求将会增加。

与此同时,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这时,一个新型产业——养老产业应运而生。养老产业是指适应养老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由老龄人口消费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新兴产业,它是为老年人提供物质、精神或其他特殊需求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消费在整体消费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将会越来越大。由于劳动需求是派生需求,为老年人口服务的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派生需求,并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增加而增长[5]。

然而,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在现阶段我国的养老产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相比而言,比较落后,老龄经济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以,养老产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值得我们大学生作为未来发展的选择。

2.2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结构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人口老龄化会减少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引起劳动力的短缺,近几年出现的“用工荒”从侧面验证了这一观点。 然而,经过研究,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数量的影响作用很有限,但对我国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冲击作用非常明显。

许多学者在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劳动力质量的变化时,往往会忽略两个现象:一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国民受教育水平提高导致的“青高”与“老低”交替现象对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效应;二是老龄化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所引起的劳动者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与就业参与率变化,对劳动力供给质量和规模的影响。因此,以传统方法分析老龄化对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时,往往过于关注老龄化对劳动投入量的影响,而忽视人力资本质量提升、劳动熟练程度加强和劳动强度变化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质量的提升对劳动力供给下降的延缓作用。

3人口老龄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教育政策以及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为全社会所关注。中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出现了“毕业就是失业”的说法。为了提高就业,就要从现实背景分析出发,不仅要研究就业现状而且要研究就业形势,不断地提高就业能力,就业技巧,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难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综合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累计数量非常庞大;②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有所偏颇,大部分学生眼高手低,希望少劳多得,不切实际;③就业功利化,对企业不负责任,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④心理素质低下,心理承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足;⑤职业能力不足,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职业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6];⑥金融危机,世界经济陷入危机无疑影响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国内中小企业大批倒闭、迁移和收缩,从而减少劳动者就业空间。世界经济危机促使大量的出国留学后的人才回国发展,从而使大学生竞争增大。以上的几个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共性问题,有一部分是属于大学生自身修为方面,需要大学生自己去加强和改善,而一部分是受整个社会的环境所影响的,对于这些方面大学生们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并发现机遇。

目前,我国刚刚进入老龄化国家,这个时期,正好是“青高”与“老低”交替的开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更高层次的职位需要我们大学生去填补。所以,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应该从各个方面着手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就目前的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来看,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国家也是从政策和财政上予以支持的。人口老龄化导致了养老产业的兴起,老龄产业涉及到国民经济中为老年人提品、服务,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各个领域,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体系。从国外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和趋势看,在我国现阶段老龄产业属于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并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老龄产业愈加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老龄产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势头已经涉及到医疗、保健、日用品、房地产、旅游、金融等众多行业。从我国老年人口的实际出发,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项目应包括家庭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医疗保健业、日常生活用品业、房地产业、旅游和娱乐业、金融保险业、教育产业、咨询服务业、老年“余热”产业等十个方面[7]。所以,对于立志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的大学生而言,可以从以上方面着手,另辟蹊径,跟随时代潮流和国家政策,为我国的养老产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以自己的勇气和魄力走出不一样的就业之路。

4结语

大学生就业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热议的话题,从20世纪计划经济时期的包分配制度,到现在的市场经济的双向选择制度,大学生就业问题见证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今,我国又面临了新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了新的挑战,而大学生在这个新的社会问题面前,应该有更多的思考。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在注重自己的能力的同时,关注社会发展的新动态,为自己的就业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董磊.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沈阳:辽宁大学,2012.

[2] 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 张苏,乌仁格日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3):51~63.

[4] A Boersch-Supan,A Ludwig Aging,Asset Markets,and Asset Remms:AView-from Europe to Asia[J].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1980(19).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我国实行健康档案以来对老年人的定义是大于65岁以上并包括65岁老人,实行老年人特殊管理。我国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联合国1956年《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会含义》定义: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时,为“老龄化社会”[1].青原区河东街道65岁以上含65岁老年人2402人,总人口33500人,占总人口比率7.17%,已进入老龄化街道。其中,高血压815人,比率达33.9%。糖尿病216人,比率达9%。肿瘤36人,比率为1.5%。脑卒中24人,比率为1%。冠心病8人,比率为0.3%。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发生率和糖尿病发生率居高,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1.2 方法

1.2.1河东街道老年人健康状况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老年人健康状况:(1)老年人疾病谱的变化:近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这些慢性病的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2)健康老年人比例小,患慢性病老年人比例大:根据最近河东街道老年人健康普查表明,无重要脏器疾病的所谓健康老年人仅占约40.9%,50.1%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3)多种病共存:老年人患病的基本特征是多种病共存,涉及体内多个系统、多个脏器。调查显示: 30.1%的老人患有2种以上疾病,最多者同时患有4种慢性病。(4)老年人保健知识、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普遍较差:现在的老年人大多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才走到今天。他们缺乏文化知识,观念陈旧,因而他们的保健知识与意识受到了限制,加上经济的不富裕,导致老年人保健能力较差。

1.2.2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因素 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因素从大的方面概括起来有两方面,一是自然因素,其中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城乡差别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二是生活方式因素,主要与家庭生活水平、丧偶有无不良嗜好及体育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1.2.3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方法

1.2.3.1确立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身体状况的变化:教育老年人应客观地意识到岁月不饶人,身体器官系统发生或多或少的毛病在所难免,如听力、视力下降,牙齿松动脱落、消化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等,要正确地对待身体的健康变化,要定期体检,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不要抱侥幸心理,得过且过,麻痹大意,欺人自欺,延误治疗;也不要被疾病吓倒,要坦然面对,确认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普遍规律,学会时过境迁,适应变幻莫测.

1.2.3.2 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老年人居住的房子面积适宜在50-90平方米左右,老年人的卧室要求通风好、采光好、室内的装饰要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避免大红大绿对比强烈的色彩,应该体现幽静特色,室内的家具避免棱角,突出室内的地面要有防滑设备,避免老年人磕碰[2],以冷绿色为主,忌深色,保暖通风,温湿度适宜.为健康长寿提供先决条件。

1.2.3.3进行适当的体力劳动和经常脑力劳动,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体质状况选择如饭后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下象棋、跳慢舞、打打乒乓球等活动,对预防老年痴呆和健康长寿有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还能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

1.2.3.4根据老年人怕孤独、依赖性强、易怒和恐惧、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的特点:(1)让其保持与外界即人、社会和自然的接触 ,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情绪,释放忧郁促长寿,忘记烦恼,学会自我解脱,知足常乐,广交朋友。(2)患病时按时按量服药,谨慎服药,注意药物副作用.戒除烟酒,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帮助老年人树立积极良好的生活态度。(3)成立老年人俱乐部,如老年茶馆、老年理发店、老年服装店、老年腰鼓队等。他们怕寂寞,也需要一些交际场合交往新老朋友,把心底的话讲出来,这对老年人的心理调整,保持良好心情极有帮助。心情轻松愉快也是抗衰老的法宝.(4)做好家属和亲属的解释工作,让他们了解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如听力、记忆力等功能方面的衰退,善待老人,了解老人的需要,多抽时间陪伴老人,创造和睦的家庭环境.。(5)在街道的各个社区张贴一些健康教育资料,宣传老年人进行适当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益处。(6)对老年人体质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推广老年人体质的保健方法。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疾病。

1.2.3.5作息规律 制定作息时间表,在特定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提高生活质量,睡眠不好者睡前喝杯热牛奶,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

1.2.3.6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消化道结构发生了改变,功能也逐渐减退,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合理调配饮食合理的饮食可使老年人得到均衡的营养,有利于抗病防癌、延缓衰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合理调配饮食是老年人保健的一个重要内容。老年人饮食注意如下:(1)数量宜少,质量要高,控制血糖:老年人活动量少,消化功能减退,每餐不要吃得过饱,更不可暴饮暴食,以减轻胃肠负担.由于老年人胰岛素分泌减少,少吃或不吃含糖高食物,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预防糖尿病的发生.(2)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饮水宜多,预防便秘:蔬菜和水果除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补充老年人的营养外,又因其还含有大量食物纤维,可防止老年性便秘和预防结肠癌。多饮水可以排泄代谢尾产物和毒物。(3)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控制总热量和体重:饮食清淡、温热、质地细软、容易咀嚼,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忌动物内脏、动物油、蛋黄、肥肉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可以大大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体重控制为标准体重,老年人标准体重地演算方法是:男性用身高减去100女性用身高减去105[3].(4)食物宜杂,粗细粮搭配:根据老年人体质状况选择食物宜多样化,如蔬菜、瘦肉、排骨、玉米、番薯等都应尝试,避免单一。营养专家认为,食物结构要强调粗细搭配,增加食物纤维比重,才有利于健康。(5)适量饮酒并戒烟: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抽烟有百害而无一利,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的发生都与吸烟有关,故应戒烟。(6)少荤多素,荤素结合,多吃碱性食品.此外烹调饮食还有一些特殊要求:食物适当加工,饭菜宜香,慢嚼细咽,少吃盐多吃醋,掌握科学的烹调方法。

1.3.1综上小结 我国老年人人口数量多,且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日益老龄化的社会,只有解决了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的和谐,才能更好的发展,老年人也才能更幸福快乐健康地安度晚年。因此,我们要给与老年人更多的关爱与呵护。社区护士在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区护士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老年人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指导他(她)们自我的心理适应和调节,帮助老年人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自身健康的群体水平。

参考文献: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篇(8)

一“重人F生”是道家的主要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把人与天地并列,认为“四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从孔子的“节用爱人”到孟子的“民贵君轻”,从佛家的“人即是佛”到老子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都可以看出,儒释道三大文化都十分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生命价值,重视人的自由发展,一直以来,人本主义精神都贯穿于中华文化的始终。从《老子》所强调的“贵生”、“摄生”、“自爱”和“长生久视”,《庄子》所说的“保生”、“全生”、“尽年”、“尊生”,《吕氏春秋》所说的“贵生重己”,到《太平经》主张的“乐生”、“重生”,以及其它的道书如《老子想尔注》、《老子河上公章句》、《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篇》等 ,始终贯穿着重人贵生的思想传统。不论《老子》的“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虎兕,入军不被兵甲”里的“摄生”,还是《三天内解经》的:“真道好生而恶杀。长生者,道也。死坏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圣人教化,使民慈心于众生,生可贵也”里的“好生、长生”,都在说明,重人贵生是道家人本主义思想的精髓。

二 道家的生命价值观

儒家从伦理出发来认识人的生命价值,注重人的伦理价值与现实意义,佛家强调人的心性修养与自我超越,道家则注重人的自然生命与个体体验。相对于道家的自然生命论而言,儒家的“义利之辩”体现出来的是人的实践理性与现世价值,认为人的生命价值只有在符合伦理的基础为社会国家建功立业才能显现出来,因而强调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的有为精神。而道家的生命价值观,追求的则是一种清静无为的人生观,一种虚无逍遥的物我观,通过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的主体性放在自然的基础上,在符合自然(天)的意志,顺应自然的(天)规律的基础来认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因此,道家的重人贵生思想,与儒家的重义轻利的价值法则具有明显的价值分野,它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宇宙本体论与天人合一的物我观,体现了注重个体生命体验的价值观。

三 现代老年人的生命价值现状

据统计数据表明,截止2014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亿,占总人口的比例15.5%,预计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14亿人。根据国际“人口老龄化率”: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的,即为老龄化社会。因此,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客观原因是,在当下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生活消费方式的变化,以及家庭结构、道德观念的变化,老年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此外,目前中国养老体制还不健全,养老模式还比较单一化,因此养老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应对与解决,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主观因素是,生存环境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人的社会认识与心理状态没有改变与自我调节,使得老年人的情感世界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此外,从人的生命价值观角度来看,上述问题的出现,跟老年人的生命价值观的形成与作用,以及跟老年人自身的生命教育都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关照老年人的生命价值,从生命价值的层面实现老年人的生命关怀,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思想文化里,汲取对老年人的生命关怀有价值的思想成份,同时,实现老年人的自我生命教育,为老年人的内心世界提供安身立命之所。所有这些,对于应对与解决老龄化社会产生的一些问题,化解老年人的生命价值观危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启示与现实意义。

四 “重人贵生”思想对老年人的生命价值启示

(一)道家的养生观对老年人的生命价值启示

道家养生论包含着丰富的自然哲学思想与方法论,道家所谓的“养生”,包含着生命质量的滋养与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诠释,因此,道家的养生观,除了追求健康长寿的肉身生命之外,还在于追求至上的精神生命,更是追求自然观意义上体现人的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灵性生命。“重人贵生”思想是道家自然养生观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旨归,道家从自然哲学视域来理解人的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特别是道家思想发展为道教以后,更是把人的价值与地位提到宇宙自然中至高无上的位置,由此提出“贵生、养生、乐生、长生、永生”等一系列道教关于人的生命的学说。因此,“重人贵生”思想对道家关于人的生命观特别是养生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另外,道家的“重人贵生”思想并非是狭隘的人类主体中心论思想,道家认为,虽然人是万物之灵,然而众生平等。而人作为独特的生命体,与其它生命不同之处在于,人要“观察天地变化之机,分辨万物生长之利,使万物各尽其年”,并认为贵生是人类的至德。这些思想对于现代老年人从自然观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生命的本质与人生的意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道家的生死观对老年人的生命价值启示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篇(9)

1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的概述

(一)人口老龄化的含义与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龄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扩大的过程,它是体现了一种人口年龄结构高龄化的社会现象。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面临的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十分显著。但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的不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极富“中国特色”,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规模相对大

联合国调查分析显示,本世纪前50年,我国老年人的数量占世界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庞大的国家。到本世纪后50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略低于印度,但依然是世界第二大老年人口大国。

2.我国人口老龄化迅速

据统计,今后一个阶段,我国老年人口年增长将达800万。2025年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5,2050年将占总人口的1/3,此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

3.老龄人口抚养比明显增大

大多数的老年人口意味着失能、残疾、带病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给老年人社会管理和服务保障带来巨大困难,因此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老龄问题的严峻性。

(二)养老保险制度的含义和构成老龄化现象的原因

1.养老保险制度的含义

养老社会保险业是指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由国家的社会保险机构为其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成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了使得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来筹集养老金,用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经济来源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家庭养老以及个人储蓄等多层次养老体系。其中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有政府主导的,强制执行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旨在通过社会收入再分配解决退休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国家强制或企业自愿的,在国家支持的基础上,以私营基金的方式给予企业员工的养老经济保障的补充。

2 我国养老保险的运行现状

(一)我国养老保险运行的存在问题

1.社会管理和服务程度低,社会统筹范围不统一,缺乏可转移性

目前,尽管养老保险已经实行了多方参与,但许多地方依然停留在市县级层次,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也很低,导致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仍然由企业承担,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老龄政策体系的系统性较差,政策失业偏短、狭窄。中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宪法》和有关基本法律为依据的老龄政策体系。但是由于缺乏战略部署,当前整个老龄化政策体系均立足于解决近期问题,缺乏长远战略目光。老龄化政策的内容主要局限于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文化生活及权益保障等几个方面,将老龄政策的对象局限于老年人本身。

2.退休年限没有随着人的平均寿命增长而后延,养老基金收不抵支

我国实行的关于养老和就业的保险金大多是由单位负担,以致由于单位经营效益不好而出现拖欠的现象,从养老保险的长期运作前景分析,基金缺口讲越来越大,在未来20年间将累积到2.8亿元。退休年限没有随着人的寿命的增长而后延,从而造成了我国养老保险运行压力增大,因此也是我国养老保险的最大困难。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给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带来了很大负担。

3.基金管理不规范

从全国平均水平看,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跟不上形势的需求。管理得不到位,造成应收未收、应发未发及已积累的基金发生挤占、挪用等情况,直接模糊了基金流的平衡状况。例如,参保人数与缴费人数不符、企I因经济效益等原因延迟缴费以及冒名顶替领取养老金等。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持续下降,使得紧紧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减弱,基金档期收不抵支的省市有逐渐增多和加重的趋势。基金的管理不规范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责任的划分不够明确,个单位推诿责任等等。

4.筹资方式单一

现行养老保险基金的筹备模式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据一定收支平衡原则,确定一定收费率,已取得一定保险收入,以满足社会保险保障事业和经济稳定发展需要的制度。我国目前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加上企业业绩极不稳定以及人们收入水平整体不高,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还不能真正建立起来。我国应该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通过参考其他国家的养老保险的有益经验和教训,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

3 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健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

(一)健全城乡一体化基础养老保险,实现养老保险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现行的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基础上,重塑基本养老保险体制,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已初步实现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过渡,农村养老保险则仍然处于摸索之中。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有更好地整合,重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强制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当今“养儿防老”已经不现实,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或进城务工,导致会出现空巢家庭。再加上农村因思想落后,对养老保险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特别是固有思想作用,仅通过宣传难以达到目的,因此就必须使用强制性手段去实施。

2.建立全国共同实行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体制

全国城镇所有的从业人士都要缴纳养老保险金,个人和单位缴纳比例要统一;个人账户要在全国范围内通用,不受地域限制,当职工更换单位时个人账户中的全部存额可随之转移;建立养老保险资金个人账户,全国通用,并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3.提高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程度

截止到目前,虽然我国的仰赖保险制度提倡统一管理,但是仍然有许多地区没有扩大到乡村范围。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就要承担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要想真正为人们带来及时便利的服务,一是必须使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对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管理机构实行计算机管理和网络管理,使用国家统一设计的养老保险财务、统计软件,加快管理现代化进程。二是为劳动力的流动及个人账户的转移提供现代化管理服务。三是通过微机管理系统,对每一个保障对象进行分户核算,每年公布每一个保障对象个人账户的存款本金与利息及当年发生额,使投保人关心自己的缴税情况,形成自我保障意识,社会通过一些好的服务化来更好地为养老保险服务。四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去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向新体制过渡,利用劳动力市场,通过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来有效解决养老负担过于沉重负担的问题。

(二)加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提高基金收益率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不仅需要有积累,并且这些积累应当得到较高的回报率。回报率的高低在长期内会对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根据世界银行所作的模拟结果表明,养老保险的缴费率对于养老基金的投资回报率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首先应特别重视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防止基金被贪污挪用;其次,才谈得上对基金进行高效的投资运用,进行较为广泛的投资;最后,及时向投保人公布基金的投资方向,投资效果,接受监督。这样,可以提高投保人缴费的信心和积极性,降低保险费率提高的压力,增强基金平衡的能动性。

(三)推广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提出为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金给付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多层次体系可以避免只依赖政府实施的基本养老金保障的唯一性和单薄性。在我国,如果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能够在养老保障的总替代率中作出一定的贡献,那么政府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就有降低的空间和可能,从而使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收支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篇(10)

通常认为,“人口红利”是指人口转变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低人口负担比的利好人口年龄结构,有助于经济投资和经济发展。换言之,人口红利(Population bonus)被等同于人口机会窗口(Demographic opportunity window)。笔者一直认为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在笔者看来,人口红利是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和价值。就实质而言,人口红利是人口的产出和贡献,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等诸多方面的产出和贡献,不同的人口有不同的产出和贡献。

根据经验事实的概括,我们可以提出四种人口红利,即人口更替或者人口增长红利、人口投资或者说人力资本红利、人口转移或者说人口流迁红利、人口转型或者说老年人口红利。人口更替红利是指人口再生产所带来的消费以及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贡献。一波接一波的人口增长带来了消费的推动、带来了劳力和军力的供给,产生最基本、最重要的人口红利。人口再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口投资红利则通过对婴幼儿人口和青少年人口的投资在人口发展生命周期的工作期焕发出来,以人口的体能、技能和智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投资红利是指人口的健康、教育等复合投资所带来的人力资本的提升所创造的人口贡献。人口流动迁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机制,通过人口流迁,可以转化人口压力为人口动力,使富余劳动力变成必要劳动力,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产生人口转移红利。人口转型红利则特指老年人的社会化和社会参与所产生的价值贡献,这在老龄化社会特别重要。通过老年人口再社会化转变自身的社会角色,从赋闲的离退休人员转变为有所作为的工作者,通过再就业、续就业或者志愿活动来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从中我们可以收获人口转型红利。

总之,人口红利不能笼统言之,有一个看问题的角度选择。我们不该固守一隅,以偏概全。从古到今,人口都在产生红利,有大小、有早晚、有差别,但不存在有无的问题(除非是零素质人口)。只要有人口的存在,就有红利的存在,区别只在于大小(着眼于劳动人口或者工作人口)以及早晚(着眼于生命周期,特别是人口投资红利的产生需要时间)。

老年人口红利就是人口转型红利,就是帮助老年人树立积极的老年社会角色和形象。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积极老龄化的希望所在。根据对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有近一半的老年人口属于文盲半文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5%。在60~74岁年龄段,大学文化程度老年人口总量有110万。如果这些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良好的话,那么应该说这110万老年人口属于比较宝贵的人才资源,有较大的开发价值。随着新一代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进入老年期,今后老年人力资源的含金量会逐步提高。

人口红利的影响因素分析

无论哪种红利,最终都要落实到促进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人力资本的战略储备两个基本点上,为此要作出有长远眼光又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人口红利既取决于人口自身拥有的人力资本,也取决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尽其畅”的政策环境和制度安排。不管是在什么时期,能否获得人口红利,关键在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古今中外,只有人口红利的大小,却不存在人口红利的有无问题。“人口低负担比”只是提供了获得更多人口红利的结构性条件,但本身并不是人口红利,人口转变打开的只是机会之窗。但中国却很可能是有窗口之美,无机会之实。短期看,采取积极就业政策才可能获得更多的人口红利,如鼓励创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制定产业发展计划、提高就业参与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等。“充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大而言之,可以理解为一个“极限值”。我国人口红利并没有充分挖掘。在理论上,只要还有失业现象、还有工作满意度不高现象,就难言“充分”。

教育年限的延长可以获得更多的人口红利,因为可以获得更多的人力资本特别是知识型和技能型的人力资本。体力型劳动力和技能型劳动力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接受过更多教育的人,其劳动产出更高。但社会是分层的,岗位是多样的,我们既需要体力型劳动者,也需要技能型劳动者。我们关注的与其说是他们所创造的红利的高低,不如承认这些人口红利存在着类型的差别。有时候,不同类别的人口红利只是提供了观察问题的视角,却难以区别它们的高下,我们生活的世界永远具有“生态多样性”。长期看,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及义务教育,从9年延长到12年,使人人能上学、个个都好学,才能焕发出人口的投资红利。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口红利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从历史的前后关系看,人口红利是人力资本的释放。20世纪后期人类关注“人口”。到了21世纪,我们要倡导“人脑论”,智慧、知识和创新是地球“最后的资源”。我国对人口投资还不够重视,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有待大力加强。

开掘老年人口红利势在必行

老年人口红利将成为社会人口红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红利的关键点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延长高龄劳动者的人口红利,但也可能在某些行业因为就业岗位有限导致年轻人推迟就业或者暂时失业从而丧失年轻劳动者的人口红利。无论如何,在人口老龄化加快的阶段,我们要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延长老年人口红利的收获期。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深化、挑战趋大的时期,我们要高度重视“老年人口红利”和“人口转型红利”,挖掘老龄化社会的力量,通过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以及和谐老龄化组合成的综合应对战略实现老年人的幸福老龄化和整个社会的成功老龄化。同时,笔者想提醒一点,在人口老龄化面前我们是可以有所选择而非只能被动应对,这就是通过调整和完善人口生育战略“控制人口老龄化”,实现“适度人口老龄化”。至少生育两个孩子是一个可持续社会必须服从的人口规律和人口价值。

虽然人口老龄化充满挑战,但老年人口将是产生新人口红利的主体,他们在观念和行为层面上的“老有所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用、老有所成”对中国的发展意义重大,是产生老年人口红利的新动力。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巨大,中国的老年福利保障制度需要根据国情国力来设计和完善,突出老年的共建、共享、共生的思想。在尊重多样性和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具有一定弹性和选择性的退休制度可以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用制度安排来激发老年人口红利。

退休是人生新起点。终生健康、终生学习、终生工作的理念表明人生并不会因为退休而出现断裂。老年群体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只要规划好晚年,再图发展,就可以创造出新的人生传奇。在“制度性退休”和“功能性退休”之间存在着一个老年发展时期,无论是老年人的健康、知识还是道德都有一个老年发展的时期和空间。笔者于2002年提出的“老年发展理论”试图从老年人自身的角度来认识老龄化内在的积极力量并开拓促进老年人以及老龄社会实现成功老龄化目标的路径。老年发展是指老年人积极的社会发展,就是老年期的继续社会化,就是老年生活的学习化和工作化倾向,具体包括了老年期的健康发展、知识发展、角色发展、心理发展、婚姻发展和价值发展等。

老年的社会发展指的是老年人要在参与社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升华。老年的社会发展就是要保持老年期的工作角色和社会角色,并通过扮演这样的角色来获得老年幸福必不可少的成就感。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老年人是否有成就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寿命。老年发展往往肇始于个体生命的发展,结果却反映在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和成功老龄化的结构―功能的变迁上。通过积极的老年发展,我们将减轻来自老年人口的负担和压力,来激发老年人群身上存在的积极力量。激发人口老龄化的正面效应,让老年人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发展,让老年人通过参与社会的发展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

在人口老龄化时代,老年可能成为人生四季最长的一段岁月,它可能日渐腐朽也可能充满生机,结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年人的生活态度。“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才是积极老龄化的心理图景。老年并不是人生的终结,而是人生新的开始。譬如,退休往往意味着退而不休,这也常常是有很高自我实现要求的老年人自觉的寻求。在这个意义上,退休只是意味着换一个领域,对角色来说,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所以是“转岗”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下岗”。因为只要拥有健康,老年人照样可以在不同的程度上作出自己的贡献,创造出新的价值。到了晚年,如果能够做到养老无忧,“老年发展”就是绝对不可忽视的问题了,而我们知道,在老年人口中,总有一部分老年人存在着强烈的“老年发展”的欲求。成功的老龄社会对老年人群中的精英分子至少有一种寄望:不要倚老卖老止步不前;而要自强不息,再攀高峰。“独善其身”固然不错,老有所成、“兼善天下”则更好。这才是老年价值实现的最高境界。老年发展是体现老年价值的最好途径。

应对老龄化挑战,探索老年人口红利开发模式

从国内外老年学研究的成果来看,无论是老年人个体或是老年人家庭、老年人生活的社区和老年人生活的社会,都要大张旗鼓地推动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和谐老龄化,最后实现幸福的和成功的老龄化。老年人不仅是丰裕社会的共享者,也是和谐社会的共建者,还是多元社会的共生者。政府要确保有条件的老者能全方位继续参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他活动,保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尊严、参与价值。消除年龄歧视,促进老少平等。“能力本位”的社会比“年龄歧视”的社会更有活力、更有希望。目前,日本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0%在工作,欧洲则有7%。社会和家庭固然有着养老的责任,但老年人对社会和家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需要强调老年人对社会发展的责任。一个共融、共建、共享的社会才是和谐幸福的老龄社会。

马克思说过,时间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生命已经增加了岁月,现在我们必须给岁月以生命”。如果说“给生命以岁月”指的是对长寿的追求,那么“给岁月以生命”实际上是要赋予生存时间以价值和意义。所以,这里的生命具有两个不同的含义,前者指的是生物学意义的生命,后者指的是社会学意义的生命。老年人口的最大资源就在于他们拥有闲暇时间。老年是使人生趋向完善的阶段,是自我价值实现再上台阶的阶段。所以,对“养老”的研究要上升到对“养心”的研究,或者说从对“消极养老”的研究要拓展到“积极养老”的研究。“消极地养”无异于等死,生活如果没有了目标和价值,将是没有意义可言的。老年人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最重要的将是精神文化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实际状况将直接关联着老年人的满意度。老年发展就是要“给岁月以生命”。“养老”是老年人的基本需求,是初级的人道主义问题,而“发展”则是老年人的高级需求,是高级的人道主义问题。养老只是老年人不断伸展的需求之链的出发点。

上一篇: 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 下一篇: 大学生教育心得体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