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24 14:51:02

简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简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篇(1)

所谓利率,主要指的是资金价格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时体现,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利率的决定是由供求双方来共同完成的。就目前我国农信社利率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利率定价机制缺乏完善性和科学性,通常情况下,联社掌握着农信社的利率定价和调整的权力,联社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贷款利率进行统一定价,并实施有效管理。目前,我国农信社利率定价机制之所以不合理,主要是因为各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所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利率进行定价,那么势必会加大部分农民的压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二是利率普遍偏高,导致了农村经济建设成本的增加。虽然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诸多政策,但是,由于农信社本身资本相对而言比较薄弱,并从自身的贷款需求出发,利率一浮到顶,加大了农民还贷款的压力。三是利率定价方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就我国目前农信社利率的定价方式来看,只是单纯的按照贷款对象来确定固定的利率浮动,缺乏灵活性。

(2)农信社产权对新农村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组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乡镇个体、私营企业和农民,这样一来,就需要对农信社的产权进行进一步明确,以此来更好的促进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就我国目前大部分农信社的现状来看,产权不明晰,产权主体缺位已经成为了其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这种多个股东组成的合作制,已经无法满足农信社的发展需求,以效率方面为例,由于农信社改革工作对效率方面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农信社亏损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新农村经济的建设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3)农信社管理体制制约了新农村经济建设

管理体制缺乏科学性也是当前农信社改革过程中的一项主要问题。此方面的问题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民主管理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虽然我国农信社的股份是由三大组织共同成立的,但是权力的分布却并不均匀,在农信社实际发展中,大部分权力和职能几乎都掌握在农信社主任手里,民主管理根本发挥不了自身的作用。二是外部干预现象严重,由于农信社占据了农村金融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所以,政府部门为了更好的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掌握,往往会对农信社的发展实施一定程度的干预,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府部门并不是专业的管理机构,在管理工作上缺乏丰富的经验,这样一来,管理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不利于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管理主体错位,目前,农信社的经营管理人员大多身兼数职,存在诸多弊端,所以在经营和管理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根本措施

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信社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为了实现农信社的有效改革,针对上文中所提高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其有效解决是不容忽视的。就我国目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状来看,完善农信社的改革措施,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机制

农信社应该根据当前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以货币市场利率和当地竞争需求为基础来进行科学的定价,同时,利率的定价还应该考虑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农民的经济水平和承受能力出发,确保利率定价的合理性。目前,我国仍有部分地区的农信社存在规模小、人员素质低等问题,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要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适当的降低营业税税率,提高农信社支持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提高了对农信社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大扶持力度,才能够在确保农信社稳定发展的同时,对新农村经济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还要根据市场进行细分,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2)从根本上提高农信社的服务水平

首先,农信社要对现有的贷款手续进行简化,将繁杂的业务流程简单化,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农信社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对新农村经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将贷款手续进行简化的前提是对客户的信誉度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对于信誉度较高的客户,可以简化贷款手续,以此来为新农村经济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其次,要对金融产品进行不断创新与完善,不断增加业务种类和新金融产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从而更好的适应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根本需求。

(3)合理选择农信社的产权制度

对于农信社产权制度的完善,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出发,首先是要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次是要根据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阶段进行选择。对于合作制,我们能够全盘否决,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合作社的建设能够促进"三农"服务的有效开展。此外,要进一步促进产权的多样化,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尤其是东西部的农村发展,其差距更是非常大。所以,对于农信社产权制度的选择,必须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农信社的发展更好的为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4)完善农信社的管理体制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撑,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民和农村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尤其是在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这种作用更是被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进行健全与完善至关重要。由于农信社的发展关系着地方经济的进步,所以,管理机制的完善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门要将自身的协调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避免资金外流的现象发生。此外,要将政府的管理职能进行准确定位,在管理过程中,要根据政企分开的职能进行有效改革与管理,不得直接对信用社的业务实施干预。

简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篇(2)

由于我国历史上的传统的原因,我国的农村在“三农”问题和“二元制结构”的双重影响下,其经济的发展一直落后于我国的城市化的建设水平,甚至远不能与国外的乡村经济发展相比较。近些年来,国家把统筹城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的发展方向,为了做到这一点,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首先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扩大金融规模、优化金融结构,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等,这些都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深刻的认识到中国农村实体经济的发展对金融的改革和创新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笔者将对现今农村金融制度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

(一)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组织形式单一

在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中,仅有的是农村信用社这类金融机构。在城市金融体系的建设,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多元化为城市经济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撑。虽然,有中国农业银行的存在,但是在乡镇一级的机构都已经撤销,不能直接的与农户对接,显然其作用比较小。与城市建设相比,中国农村的金融机构形式单一,为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的动力远远不足。

(二)农村金融机构资本规模偏小

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普遍偏小的重要原因是农村金融供给量不足。农村金融量供给不足是现今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征,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一位农村地区的生产力严重不足,造成农民手中除了自身必须的消费外,没有其他的资金以供金融体系资金链的发展。

(三)农村金融信贷结构失调的问题逐渐出现

由于中国目前尚处在“二元制结构”的影响下,农村经济本身的存在具有风险性、软弱性。这样先天的特征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一般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的支撑。而且,由于农户的收入较小,农金融机构为了保证利益,更愿意贷款给收入较多的、信用度好的农户。此种现象在农村金融机构中频繁出现,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农村的存贷比和存贷差的经营指标的恶化正是印证了农村金融信贷结构失调的问题。

(四)从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上看,与城市的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相比,农村金融市场还处在雏形的发展阶段

现今,城市电子金融市场的发展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但是,纵观现今的农村电子金融的渠道发展而言,此种渠道处于空白阶段。而且,除了电子金融市场的发展,债券、股票、投资基金等与农户的接触基本上为零。

以上本文笔者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但是,近些年来,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的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金融的深化无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的许多权威科学家在分析金融深化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时一般的都会使用Granger系数的因果检验方法。该系数的检验方法是为了识系统中各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该因果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当Y对不包括x的其他变量进行回归时,看加上X的滞后变量后是否会对Y变量的预测精度有显著的改善。如果有,则认为X是Y的Granger原因,否则,则不是此原因。从一般理论上研究而言,金融深化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可能存在关系。

1.金融深化可能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这种现象一般归纳为供给推动金融的深化,即通过金融要素将资金转移到那些更能带来投资效益的部门中区,以此推动经济的发展。

2.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推动金融深化。经济的发展带来消费需求的上升,由此消费带来的金融的发展。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金融市场正在向外的扩展,从而有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和分散了市场风险。

上述两条的理论分析是指金融的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互为因果关系,一方面,金融的深化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更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需求出现,从而促进了金融的深化。

3.还有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即为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即使存在关系,也是巧合。但是,通过相关专家通过Granger系数的检验可知,金融的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是两者之间在时间顺序的关系影响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通过Granger系数检验,我们只可以简单的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除了此种研究方法,相关相关研究专家还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的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的探究。笔者在搜集权威专业人士的研究经验时发现,他们大都得出相似的结论,如:

一是从因果关系上看,金融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在短期内是双向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结论的成立之时针对金融深化项目中的金融规模的扩大而言的,但是,这种关系从长期来讲是非常微小的。从动态的角度来看,金融规模的扩大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正向的冲击作用,如,金融规模的扩大代表农户可以有更多的融资渠道,有了资金的支持,农户就可以更新生产工具、加大生产的投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整体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长远来看,这汇总冲击效应会逐渐的减少,直至最后趋于稳定的状态。而且,据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金融规模的扩大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金融结构的优化和金融效率提高所产生的影响。

二是也存在一种结果,金融的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相关专家之所以会提出这一结论,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农村非信贷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是非常的有限的。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农村信贷的真实发展状况也的确如此。从动态的分析结果上看,金融的深化尤其是金融结构的改革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个负向的冲击作用,这种冲击作用最后转化为正向的作用至少需要四年的时间。所以,金融的深化特别是金融结构的改革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的贡献率较低。

二、小结

综上所述,现今中国农村的金融发展严重存在不足,相关的工作部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尽管,金融的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关联程度及时间顺序先后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但不可否认的是金融深化必定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简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篇(3)

二、广开分流渠道,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对于分流人员的安置,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鼓励机关干部领办创办各类示范服务基地。二是鼓励机关干部从事个体私营经济。三是鼓励机关干部到村和企业任职。四是鼓励机关干部停薪留职,与机关脱钩,“下海”施展本领。

简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篇(4)

(一)立法时限过长

当时开征农业税的立法初衷,是为了保证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巩固农村农业合作化制度,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税制的设计也是同建国初期农村农业合作化经济相适应的,并且在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管理体制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现行的农业税制在立法的意义上也就远离了历史和现实的要求,更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二)计税依据失衡

现行的农业税制,采用以亩计征、稳定负担、增产不增税的政策,鼓励农民增产增收。其计税依据是农业收入,即以粮食常年产量为计算标准。而常年产量都是在50年代或是60年代测算评定的,与目前实际的常年产量没有可比性。以吉林省和长春地区为例,吉林省的计税常年产量为每亩86斤,长春地区每亩105斤,而现在实际的产量每亩都在千斤以上,计税的常年产量远远低于实际产量。吉林省农业税平均税率确定为14.1%,而全省实际依率计征额仅占实际产量的1.98%;长春地区仅占1.83%。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使得税率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三)计税土地面积失准

计税土地面积是农业税计征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新开垦的耕地在减免期后没有及时纳入计税土地面积;同时,各种形式的占用耕地使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大量减少,也没有及时核减计税土地面积,造成有地无税和有税无地的现象较为普遍。

(四)税种交叉重叠

我国以往的农业税制改革,重点是农业特产税,原农林特产农业税、原产品税和原工商统一税中的农林牧水产品税目合并,改为农业特产税。新的农业特产税出台后,其课税范围与农业税有交叉重叠现象。农业税条例征收范围包括从事农业特产品生产取得的收入。而农业特产税征收办法实施以后,对特产品收入实际上又是按照一个独立的税种进行课征,造成税种交叉、重复课征现象,有违税收的公平原则。

二、构建农业税制的原则与目标

要解决农业税制存在的问题,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我国的国情实际,重新构建农业税制,总体设计农业税制改革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我国的基本国情:一是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二是我国有13亿多人口,其中近9亿是农民,并依靠土地生存和为国家提供粮食。三是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土地在农民手里,第二轮土地承包一定30年不变,并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可能会有第三轮、第四轮承包……四是我国加入wto,面临机遇与挑战。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国家经济政策的制订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一)农业税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1.调控与聚财的原则。

税收的基本职能是组织收入、调节经济、监督管理。农业税收同样具备上述职能。构建农业税制必须坚持调控与聚财相统一的原则。所谓调控,就是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当前,一方面我国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由长期供不应求转变为阶段性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需要充分发挥农业税收调节的职能,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同时,农业税收入是我国县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以长春市为例,农业税收入在农村各项税收收入中占74%以上,对巩固地方政权建设,维持政府运转,发展地方事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业税收必须保持总体税负不变和地方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使农业税的聚财职能逐步增强。

2.适度减负的原则。

当前推行的农村税费改革,不仅是规范农村税费制度、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而且也是我国农村分配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构建农业税制必须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坚持减负与适度相结合的原则。减轻农民负担特别是减轻农民非税负担是根本目的,适度是衡量减负的尺码。农村税费改革通过对“三提”、“五统”进行“三取消”、“两调整”和“一改革”,使农业税税基扩大,农业税收增长,但农民总体负担要减轻20%或者更多。因此,既要考虑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又要兼顾县、乡级财政的承受能力,保证县、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履行职责和基层政权正常运转所必要的经费支出。既要考虑全国的统一要求,又要兼顾各地的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基层财政收支平衡问题。一方面适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适当向基层倾斜。另一方面,要加强预算管理,量人为出,节约开支。

3.区域区别的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业生产条件及区域优势、产品优势各有差异。构建农业税制必须坚持区域区别的原则。农业税制就全国而言应该是统一的,但要根据各地区的差异性,研究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

4. 简便效率的原则。

农业税收主要是在农村和面对农民。构建农业税制必须坚持简便与效率相一致的原则。设计税制要简便、易懂,为广大的农村纳税人创造纳税上的便利条件,力争做到计税简单、操作简便、农民易会易懂。同时,也要考虑降低税收成本,账、册、表统一规范,为不断提高农业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创造有利条件。

依据上述原则,新的农业悦制应充分体现农业税收聚财、调节的职能作用,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为目标。农业税制模式也要在近期内实现三个转变:(1)实现以评定常年产量作为计税依据向以纳税人实际占用土地面积和农业产品产值作为计税依据转变;(2)实现农业税以实物征收、货币结算相结合的方式向全部以货币形式征收转变;(3)实现农业税征收由政府行为为主或是乡镇财政所、造成执法主体移位向依法治税和以税务机关征收、回归执法主体的方向转变。初步建立以占用土地和农业收益为课征对象的复合税制,最终实现以土地税和个人所得税替代农业税的税制格局。

(二)农业税制改革的近期目标

在近期农业税制改革的进程中,如果按照上述目标模式展开和实施。新构建的农业税制将形成下列具体目标模式和基本特征。

1.建立以土地占用税和农业收益税相复合的税制。将现行的农业四税中以行为目的为课征对象的契税并入地方的工商税收。将耕地占用税取消,变为土地占用税,并设立两档以上的多级税率。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耕用土地,以低廉的地租每年征收土地占用税。非农业占用土地则以较高税负多级税率课征土地占用税。将现行的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合并为农业收益税。对纳税人在完税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在销售环节征收农业收益税。

2.理顺国家、集体、个人分配机制。新构建的农业税制应从制度上规范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这是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制度保障。在减负和规范的基础上,使农业税的税负水平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为农民创造和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经济环境,不断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建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的目标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农业税制调节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产业化的作用,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对全国和区域性的商品粮基地和主导农业产业的发展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有步骤地实施。这对十我国粮食资源的优化配置乃至整个农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农业税制改革的远期目标

农业税制改革的远期目标是与国际惯例接轨,与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相适应,进一步增强调节功能和聚财功能。为加快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农业产业系列化和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创造优良的税收环境。基于这一目标,要根据国际上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对土地资源占有和使用者,课征土地税;同时,对农民的个人收益征收个人所得税。最终实现取消农业税。

三、构建农业税制的途径与环境

(一)改革农业税制的途径选择

1.简化合并税种。

将现行契税并人工商税收;农业特产税由于其课税范围与农业税交叉,又是在农业税基础上派生的,可并入农业收益税;把耕地占用税改为土地占用税。使农业四税归并为土地占用税和农业收益税。

2.合理确定税率。

土地占用税和农业收益税的税率确定,关系着农民负担的承受与地方财政的需求。要根据国家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有关政策,同时考虑地方财政的实际需求,从调节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实际出发,兼顾国家、地方和农民个人三者间利益关系,做到合理负担,取之有度,实际可行。

对农民承包和占用的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每年征收一次低廉土地占用税。对非农业生产占用土地,采取高额分级的税率征收。在确定具体税率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发达地区与老、少、边、穷地区的差别和土地使用价值。课征土地占用税额度以占现行农业税总额的60%-70%为宜。农业收益税可按若干档次税率征收,对生产销售五谷杂粮,采用低税率;对农特产品依不同品种设计多档次税率。农业收益税总额占现行农业税收总额的30%-40%为宜。采用上述复合税制后,对土地占用税实行当年征收,对农业收益税在销售环节征收,可以跨年度,极大地缓解了以往农业税征期的巨大压力。

3.减免税政策的界定。

新构建的农业税制,应继续保留社会减免和灾情减免的税收政策。要针对地区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科学合理地确定农业税收减免政策,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怀。

(二)改革农业税制的环境要求

1.改革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一是改地方财政“吃农业”为“扶农业”。消除和改善地方政府对农业只取不予的做法。目前,我国总体经济发展已处于工业化初期并向工业化中期过渡,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一时期应停止农业资源的净流出,逐步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多方面实行农业保护政策。其中,财政保护政策的着力点在于加大投入,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保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改地方财政“收支统管”为“收支分离”。1994年实施分税制后,全国的农业税征收管理没有规范,在全国相当一部分县级财政中,既管财政支出,又管农村税收,前者是财政的主要职能,后者是地方各自为政的行为。因而,在财政体制上要改革和规范农村税收管理,明确农村税收征管是地方税务机关的职能,体现“收支分离”,充分发挥财政和税务机关的各自功能。

2.改革和完善粮食流通管理体制。

简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篇(5)

28.为什么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方面建设的首位? (论述)

29.简要回答“工农武装割据”的内涵? (简答)

30.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简答)

31.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简答)

32.试论中国土地革命路线? (论述)

33.论述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形成 和确定的过程? (论述)

34.简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过程? (简答)

35.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优点和特点?

37.简述三三质的性质及其特点? (简答)

38.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论述)

39.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论述)

40.毛泽东一文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简答)

41.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简答)

4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43.简述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简答)

44.简述中共人大的历史功绩? (简答)

45.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论述)

46.试述我国为什么要实现农业合作化?实现农业合作化有哪些有利条件? (论述)

47.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 (简答)

48.党在进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 (简答)

49.“双百方针”? (简答)

50.毛泽东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 (论述)

51.怎样认识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论述)

参考答案

26.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原则是什么? (简答)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在实践中,毛泽东把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逐步系统地完善起来,形成了三个基本原则:①官兵一致原则,就是在军队中肃清封建主义,废除打骂制度,建立自觉纪委,实行同甘共苦的生活,全军团结一致。②军民一致原则,就是秋毫无儿的民众纪委,宣传,组织和武装群众,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打击危害军民的汉奸卖国贼。③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我军独具的光荣传统,也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生要保证。

27.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是什么? (论述)

历史经验证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取得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在中国,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⑴必要性①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不仅有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还有与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相勾结的大资产阶级,要*三大敌人,单凭无产阶级孤军奋斗不可能取胜,必须联合其他革命阶级,共同对敌。加之中国军阀内部矛盾与斗争,无产阶级可以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进行分化,瓦解,争取同盟者,以打击主要敌人,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两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尖锐对立,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则占全国人口的约大多数。中国无产阶级要*三大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曲折性与长期性,决定了中国无产阶段及其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促使敌我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革命的方向转化,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⑵可能性。①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在客观上提供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②近代中国的社会阶级关系决定了中国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可能。

28.为什么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方面建设的首位? (论述)

把党的思想建设各项工作的首位,这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一个突出特点。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原因主要有:①它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基本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中,需要“经常自己批判自己”,也就是要在履行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改造客观世界的任务。如果不重视主观世界的改造,要完成履行客观世界的任务则是不可能的。②它是由中国国情和党本身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旧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要万分,封建主义影响较深的国家,农民,小资产阶级人数众多。国民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党长期处在农村环境之中,党内农民,小资产阶级成分比重较大,党内最本质的矛盾,就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有思想,特别是与农民,小阶级思想的矛盾。因此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就是思想建设问题,要少无产阶级思想去改造和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③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基础。党内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存在深刻地反映在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政治上容易左右摇摆,走极端,在组织上表现为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在作风上常常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要克服这些错误,首先必须从思想上克服小资产阶级的影响和侵袭。因此,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必须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基础,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项建设的首位,以保证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顺利发展。

29.简要回答“工农武装割据”的内涵? (简答)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完整,是毛泽东在1928年一文中提出的,它的内涵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根据地为战略依托的三者紧密结合。

⑴革命武装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前提,也是其主要斗争形式。由于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因而没有武装斗争,便没有强大的红军,就不能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态势,也就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不能开辟,巩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

⑵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依托,没有根据地,革命武装就无从开展土地革命,革命也就成了黄巢,李闯式的流寇主义。必须把农村根据地建设成巩固的阵地,才有可能与占据中心城市的强大敌人作长期的艰苦的斗争。根据地必须逐步发展扩大,采取波浪式地推进的政策,发展巩固中心区域,扩大边缘区域,然后向前推进。不发展根据地,就不能扩大红军,进而就无法进行一声*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武装决战。

⑶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广泛深入地开展土地革命,才有可能把农民发动起来,从根本上摧毁反动统治的基础,使党和革命武装限度地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根据地和红军得到进一步发展。开展土地革命,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关键是要制定和政策,既要限度地发动,又要保护中间阶层的利益。这样才能使千千万万的老百姓站在革命一边,使根据地兴旺发达。

30.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简答)

①国民革命失败后,为了彻底清算并纠正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新的路线和改革,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

②会议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

③毛泽东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诊断。八七会议党指明了革命斗争新的出路,为挽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31.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 (简答)

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国民革命失败后,在革命实践中了“教条主义”,“城市中心”的模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决定放弃进攻城市,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从进攻城市转向农村的新起点。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系统地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2.试论中国土地革命路线? (论述)

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必须制定一套土地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1928年12月,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分田试验的基础上,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 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买卖土地;除老细疾病及服务公众的勤务者外,一律强制劳动;土地分配方法是以乡为单位或以几个尹和区为单位,一是按人口平均分配,二是能劳动者可多分得一倍的土地;还规定了山林分配法,征收土地税等。1929年4月的《兴国土地法》对《冈山土地法》作了重大原则性修改: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和地主阶级的土地。1931年2月,毛泽东指示各级政府又告,规定得田的人由他仅有,别人不得侵犯,又改变了农民只有使用权,规定,明确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中国共产党经过反复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政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1935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错误政策,规定对富农经营的土地,商业及其他财产不予没收,保障富农扩大生产与发展工商业的自由。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承诺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主富农地参加抗战。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中国人民同美蒋*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45年中共中央发出“五四指示”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工作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它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一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33.论述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形成 和确定的过程? (论述)

我党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认识和发展过程。

⑴在中国共产党内,李大钊,瞿秋白,澎湃,毛泽东等人比较早地认识到农*动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毛泽东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在大革命时期,他就把农村和农民问题提高到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的高度,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奠定了理论基础。

⑵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受挫后,毛泽东及时改变原定计划,率领部队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发,开创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

⑶1928年底,毛泽东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第一次从理论上谁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1930年初,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第一次明确了党的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标志着党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同年5月,毛泽东又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从思想路线的高度,为这一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⑷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实践和“城市中心论”给中国革命带来的,使全党在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上的认识逐渐有了转变。1935年遵义会义后,毛泽东倡导以“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逐步被大多数同志所接受,1936年至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发刊词》等著作中,进一步全面谁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标志着这一理论形态的最终确立,成为全党思想上的共识。

34.简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过程? (简答)

早在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在党纲中就已经有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因缺乏对当时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未能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的国家政权形式。国民革命时期提出建立“劳农专政”“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主独裁张,对专政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民主政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口号。1931年11月,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这一政权实质上已属于人民民主专政的范畴。1940年1月,毛泽东在中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包括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1948年12月,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第一次公开使用了”人民民主专政“的要领。《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

35.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简答)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只有对敌人实行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只有发扬人民民主,才能对敌人实行有力的专政。②人民民主专政必须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工人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它的阶级性质决定的,也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③人民民主专政的形式是民主集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先例政权的机关是用普选方法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政府。④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世界和平,对内维护国家的统一,独立,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发展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使中国稳步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以至消灭阶级,实现大同。

3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优点和特点? (简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总结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的经验,逐步摸索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点: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体现了人民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既保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使各个国家机关合理分工,各尽其责。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便于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国家意志,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⑷人民代表大会采取的协商与表决相结合的原则,保证了国家重大决策的正确与科学。

37.简述三三质的性质及其特点? (简答)

三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采取的形式。在这个政权中,共产党员,非党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13.其性质是新民主义政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阶段的具体形式,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其施政特点:一是要体现抗日与民主两大精神;二是要兼顾一切抗日阶级和阶层的利益;三是共产党必须依靠政策,真理争取优势,掌握领导权,保证这一政权的新民主主义性质。

简述《共同纲领》对新中国国家政权建立的规定?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对各项制度和各方面的政策作了明确规定。《共同纲领》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共同纲领》除序言外,分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七章,共60条。总纲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阶级敌人实行专政。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

38.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论述)

因为人民民主专政包括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紧密结合而不可分割。

民主和专政有各自不同的对象和方法,不能相互混淆。民主的对象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他们民主自由权利,是国家的主人;而专政的对象是占人口极少数的被*的反动阶级。人民民主专政有,对敌人来说,是专政的方法,强迫的方法,即强迫民政府的法律,强迫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对人民来说,只能采用民主的方法,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即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

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的。对人民实行民主是对敌人实行专政的需要,对敌人实行专政也是对人民实行民主的需要。只有对人民实行充分的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阶级统治力量,更有效地对敌人实行专政;也只有对敌人实行强有力的专政,粉碎他们的一切反抗和破坏,人民内部的民主权利才有保障。

历史经验证明,离开了人民民主,就不能巩固对敌人的专政;离开了对敌人的专政,就保证不了人民民主。民主与专政不能割裂或有所偏废,更不应互相排斥和互相代替,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39.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论述)

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要点:第一,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决议指出,“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了城市。在南方各地,人民解放军将是先占城市,后占乡村。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和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必须学会在城市中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资产阶级作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文化斗争,并向帝国主义者作外交斗争。”决议还指出,“在城市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主要的依靠对象是工人阶级,不是贫民群众,更不是资产阶级。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的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及其代表人物站在我们方面,或者使他们保持中立,以便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作坚决的斗争,一步一步地去战胜这些敌人。”第二,工作重心由领导军事斗争转向领导经济斗争,并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决议指出,进入城市以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面临程式各样的情况,做程式各样的工作,但是,“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务须避免盲目地乱抓乱碰,第一是国营工业的生产,第二是私营工业的生产,第三是手工业生产。”城市中其他的工作,例如党的政权机关的工作,工会的工作,其他各种民众团体的工作,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肃反工作,通讯社报纸广播电台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为此,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必须去学习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第三,由上述两个转变,而来的组织方式,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和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为此形成的一些不适应城市工作与经济建设需要的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为此要克服小生产者的观念和长期分割的,各自独立的农村根据地形成的一些不适应城市工作与经济建设需要的思想与作风。讲,就是要加强无产阶级集体主义思想与整体观念,认真克服小生产者的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要学会”弹钢琴“,做工作要讲求计划性,准确性和效率,克服”单打一“的工作方式和手工业式的工作方法;要提倡深思熟虑,深入具体的工作作风,反对骄傲自满,停步不前的保守思想;要学会经济核算,克服供给的平均主义观点,严格执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

40.毛泽东一文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简答)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了以苏为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建设经验,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即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的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讲话的基本思想是借鉴别国经验,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41.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简答)

1952年12月,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这是总路线 的主体;一是逐步实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现翼。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它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中国展的必然。

4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简答)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是:⑴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及时地领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道路。这不仅是制止农村,正确解决国家工业化与小家经济之间矛盾的正确办法,而且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先实现合作化后实现机械化的经验。⑵根据我国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采取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和形式,逐步地引导农民摆脱私有上公有道路,这既能避免农村生产力的破坏,又能使农民愿意接受,从而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任务。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贯彻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阶级路线,指导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43.简述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简答)

⑴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与改造的政策,实行和平赎买,避免了暴力与流血冲突,从而使我国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⑵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坚持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⑶注意把对企业的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他们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44.简述中共人大的历史功绩? (简答)

⑴科学分析了我国三大改造完成后的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确定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⑵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建议,成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新的思路。⑶提出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要求加强对国有政府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反对官僚主义。⑷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任务,要求坚持民主集中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加强人民群众的联系,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的终身制。

45.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论述)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结束了长达10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成为历史的必然。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⑵经过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对中国的发展和人类进步,同样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第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确立了中国发展的大趋势:通过社会主义而进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最主要的社会制度上的保证。第二,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成了国家的主人,并为世界民族解放树立了曲范。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大革命的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因此,是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46.试述我国为什么要实现农业合作化?实现农业合作化有哪些有利条件? (论述)

⑴在全国性的土地改革之后,农村中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在一天一天地发展,新富农也已经出现,而许多贫农因为种种原因仍然处于贫困地位,农村出现了新的两极分化。这种现象说明了个体经济和分散的家庭经营的脆弱性和局限性,它与逐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趋势是相背离是,是不利于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所以,必须在土地改革合趁热打铁,依靠广大农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发展互助合作运动,使广大农民联合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⑵用大机器,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实现农业合作化的有力条件:①国际国内条件十分有利。从国内来看,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经济不但恢复到抗战前水平,而且经济结构得到高速,工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政治稳定,社会清明,工农群众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国际环境也非常有利。②在广大农民蕴藏着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土地改革合,广大农民由于经济地位有所改善但仍然不富裕,他们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是农业合作化的中坚力量。特别是他们中的觉悟较高的分子,这种积极性更大。③党领导的各项事业的不断胜利是农业合作化的有利保证,在长期的民主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已经出现了善于领导农民的特点和优势,并有领导农民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的经验。

47.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 (简答)

第一,科学分析了我国三大改造完成后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确定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掰的根本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第二,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早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建议,成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新的思路。第三,提出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要求加强对国家政府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反对官僚主义。第四,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任务,要求坚持民主集中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的终身制。

48.党在进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 (简答)

客观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够;特别是对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主观上,中央和地方不和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过分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最终导致在经济建设中盲目冒进,急于求成的错误。

49“双百方针”? (简答)

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中国共产党国文化科学事业的基本方针。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艺术问题上要百花刘放,学术问题上要进家争鸣。这一方针要求在艺术上使各种不同风格和形式自由发展,在科学上使各种不同学术流派自由对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或禁止一种风格,学派或另一种风格,学派。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要通过自由讨论实践来解决,而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办法去解决,从而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科学事业指明了方向。

50.毛泽东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 (论述)

1957年2月,毛泽东在一文中,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主要内容是:⑴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们之间存在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这一矛盾同以往社会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完善加以解决。下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前进。⑵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矛盾。敌这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解决敌我矛盾需要用专政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必须用民主的办法。⑶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必须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第四,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人民内部要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经济工作中,实行统筹安排,全面兼顾的方针;在教育工作中,实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为解决我国社会存在的不同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指明了方向。

简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篇(6)

农村城镇化已经打破了农民原有的生活格局,这一经济变革对国家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起到了制衡的作用。因此,在农村城镇化的带动下,对建立在二元经济结构基础之上的农村社会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农村城镇化将在以下几方面为农村社会福利改革提供有利条件:

(一)农村城镇化所伴随的农民土地的缺失亟须农村社会福利改革。农村城镇化后农民失去了土地这块天然保障,失去了这块承载着他们太多期望的生存保障。这时,他们的唯一出路就是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成功创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生存发展。否则,他们将面临着比城镇化以前更为无助与艰难的境地。而人地分离又是农村城镇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这种矛盾的产生急切呼吁一个两全其美之策的出现,它既能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又能保障农民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而农村福利保障制度恰如其分地承载了这个功能,因此这个历史重任就理所当然地落到了社会福利保障的肩上。而此时,我们的政府及立法机关也应该真正担负起决策者的角色,制定出完整的系统的农村社会福利政策及其法律,这样会使得农民在历史性的大规模失去土地后,拥有了土地之外的依附心理和安全感,在社会心理下始终保持着平衡,从而没有后顾之忧地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并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要想彻底斩断农民与土地的天然联系,使他们彻底摆脱对土地的依附心理,成功地进行转型,对现有的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已是政府的唯一选择,也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不公意识的加剧亟须农村社会福利改革。农村城镇化后,农民将置于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背景下,他们面临着同样的机遇与挑战:均完全脱离土地,只身于市场经济大潮中创业和竞争,他们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最基本的公共设施及公共福利,同样面临着工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下岗、失业、贫困和人类所固有的年老、疾病等社会问题。而我国农村社会福利制度是建立在二元经济体制下的二元福利制度,这就注定了它具有先天性的制度性不平等和政策性不平等,这种福利制度剥夺了农民的公民权利和社会权利,农民只拥有形式公民权利而无实质公民权利。他们无法得到国家与社会提供的福利与保障服务。广大农民长期徘徊在社会福利保障的边缘。而土地的拥有使他们对这种二元经济体制及其配套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默许和忍受。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的缺失再一次唤醒了农民的平等意识,唤醒了他们对社会福利保障的渴望。因此,农村城镇化力求消除长久以来我国原二元经济体制,实现城乡统一协调发展,共同迈向现代化。然而,我们所要求的农村城镇化不仅是二元经济体制格局的消除,实现城乡经济上的平等,也是城乡居民制度、政策及身份等方面的平等,是整体平等而非局部平等。只有这样的城镇化才是真正的城镇化,深深刻在农民身上的“农民”烙印才得以完全消除,农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才得以恢复,这样也能够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以便以良好的心态积极投身于农村城镇化建设之中。因此,原有农村社会福利体系的延续只会加强农民不公的心理,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而进行农村社会福利改革是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实践证明,农村城镇化需要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保驾护航。理论的正确性往往需要实践来加以检验和证明。而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的成功经验正是说明了农村城镇化需要农村社会福利保驾护航。众所周知,华西村的城镇化建设是突飞猛进的,成绩是卓越的:华西村全村共有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和周边的16个村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达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2,000多人增加到达3万多人,而与之相伴随的是华西村的高福利、高保障。福利由华西村统一发放,村庄由华西统一规划建设。引用华西村一名非常精辟的话说: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就业靠勤劳,小康步步高。正因为有了社会福利保障作坚强的后盾,华西村的经济建设及城镇化才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

综上所述,国家所倡导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已为农村社会福利改革带来了大好机遇,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二、农村社会福利改革将加速农村城镇化发展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认为,迁移行为发生原因是迁出地的推力因素和迁入地的拉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推力即存在着迫使居民迁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压力;拉力即存在着吸引居民迁入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压力。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阻碍人口自由流动的各种制度障碍。根据物理原理,我们可以对此作简易理解:动力+拉力-阻力=城镇化的进程。在我国现有状况下,农村因素即为动力,城市因素即为拉力,在此对这两种因素不再详细论述。我们所看重的是其中的阻力。阻力在此为一个变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变量也可用简单的数学符号来加以说明:阻力可正可负,如果是正数,那么阻力就变为推力,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将推进城镇化进程;如果为负数,那么阻力就是名副其实的阻力,所起的作用是消极作用,将抑制城镇化的进程。而在中国二元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农村社会福利制度无法为农民提供安全有力的保障,它只能使人们忧心忡忡,对农村城镇化充满恐惧,进而使他们缺乏勇气和信心去投身于小城镇建设。因此,对于农村社会保障的缺乏所造成的农村城镇化主体的瑕疵对农村城镇化进程无疑是一股巨大的阻力。而农村社会福利保障的灵活机制需要人们将这股强大的阻力变为巨大的推力。因此,这时我们的政府作为决策者应该挺身而出,及时改革农村福利政策,为农民铺上一层安全网,真正将农村社会福利变为农村城镇化的强大动力,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因此,与农村相配套的农村社会福利是一部加速器,对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否则,将适得其反。

简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篇(7)

从组织形式的规范性看,在我国广大农村存在着正规、非正规两种金融中介。现有资料显示,农村的金融中介形式要比城市丰富得多,这里只做简单介绍。

1.正规金融中介形式的变迁及其特征

我国正规农村金融中介以农村信用社为标志。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后,根据当时“两放、三统、一包”的财经管理体制,农村信用社下放给人民公社管理,变为集体金融中介,实质上成为其的一部分,管理集体储蓄。后来,随着农业银行农村金融业务的逐步专业化,农信社转为农行的基层组织。直到1994年以前,农行是农村的唯一正规金融中介,一方面开展政策性金融业务,一方面吸纳农业储蓄为城市国有部门的经济增长提供金融支持。1994年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专门经营从农行剥离出来的政策性金融业务。1996年,农信社与农行“脱钩”,恢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合作金融中介性质,而农业银行则收缩农村业务向城市进一步纵深。

上述农村金融中介形式的变迁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正规金融中介具有强外生性。农信社、农行和农发行的设立、合并、拆分都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行为,而不是自下而上的诱致性政府行为,更非农村经济主体——农户的自主性行为;二、正规金融中介的经营效率——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并未随组织形式变迁而发生质的提高。笔者(2004)在一项中发现转轨以来,除了金融中介行政化扩张的数目与农业绩效高度相关外,金融中介自身经营水平、人员素质以及市场化水平等效率因素与农业绩效基本不相关。

2.非正规金融中介的形成与发展

非正规金融中介又称为民间金融中介。活跃在农村生活中的非正规金融中介的组织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合会。合会已有上千年,如今仍活跃在农户的生产生活里。合会按各地习俗有不同的形式,比如:标会、拔会、轮会等,各会都有自己一套运行规则,同时又有合会的一般原则。合会作为金融中介,主要是融通资金,建立一种借贷联系。

钱庄。钱庄始于明清,起初经营货币汇兑业务,逐步开展起存贷业务。,钱庄小范围地存在于闽浙一带,又称为“钱背”、“钱中”。由于国家法规明令禁止私人公开挂牌经营金融业务,钱庄由“地上”转为“地下”,其活动能力似乎丝毫未受,倒是当地的税收减少了一大块。郭斌等(2003)一项研究表明,浙江温州地区的地下钱庄为当地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发挥了显著作用。然而,钱庄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规模较小,由于信用问题引发金融纠纷,甚至暴力冲突等。

农业合作基金会(简称农金会) 。农金会始建于1984年,是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其成员遵从自愿互利、有偿使用原则,主要从事集体资金管理和融通活动,通过调节资金余缺,支持本地农户及乡镇发展生产。农金会强调互助性,不以盈利为目的,故不办理存贷款业务,会员筹资多用于短期、小额的农业生产活动性周转。

从上述不难看出,比之正规金融中介,非正规金融中介似乎更贴近农户的生产生活,更符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那么,为什么非规范性、半公开性的民间金融中介如此生机盎然,而置正规金融中介于在农村难以施展的尴尬境地呢?似乎答案除了与前文已经提到外生性正规金融中介的自身问题有关以外,更重要的是在于农户的金融需求,下文将给予详细的阐述。

农村的金融需求考察

本文认为,农村的金融需求,是以我国农村典型的小农经济(农户经济)为基础。小农经济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运行的基础,其基本特征:农户及其行为,是经济单元与单元的统一以及生产和消费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户有了劳动自主权和收益权,农户从事的产业逐渐多元化和非农化,收入货币化程度逐步提高,农户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经济活动的决策者,成为农村发展和农业化的基础力量。

1.农户的经济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逐步扩大的同时,农户经济特征也区域化地分为三类:

第一类农户是基本融入到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的农户,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无论以粮食生产还是以其它农产品生产为主,都以通过市场,最大限度实现产品价值增值为目的(孔祥智,1999),因此,农户除了务农,还从事着加工、销售等下游产业。他们的主体要素是资金,除了运用自家的劳动力以外,还常常从外地雇佣人手帮农、帮工。

第二类农户指从经济或小商品经济向完全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农户,大体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地区。他们的主体要素是劳动力和少量资金,他们在做经济决策时,通常要考虑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两个因素:劳动力较多而资金较少的农户可能倾向于选择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外出打工;反之,资金充裕而劳动力较少的农户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资金密集型的农或非农产业(黄宗智,2000)。

第三类农户即自然经济或小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农户,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并且以贫困地区农户为代表,其经济行为特征侧重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农户收入主要是实物收入,现金收入很少(彭川西,2001)。他们的储蓄能力很低,而外部注入资金又很少,无法新增农用生产资料或改进投入品质量,农业生产一般维持在简单再生产水平上。

2.需求的特征

上述农户特征基本勾勒出了他们金融需求的特征。农户金融需求分为:融出资金需求与融入资金需求。前者比较简单,主要是储蓄;后者相对就复杂一些,尽管是借款,但却表现出许多值得关注的特点:

(1)从借款额度看,普遍比较小,但借款额度总体与各地农村经济水平呈正相关。借款额度小,是由我国农户家庭经营规模较小决定的 ,中西部地区农户借款额度大多在几百、几千元左右,东部地区农户借款则可达万元以上。

(2)从借款来源看,农户价款中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较低,民间金融特别是民间借贷比重较大。根据央行的一个课题(温铁军,2000)显示,农户从民间金融中介处借贷比重约70%;正规金融中介贷款比重约25%左右。在正规金融中介中,农村信用社所占比重较大,但仍然不到农户借款总额的20%。

(3)从借款用途看,主要分为生活性贷款、生产性贷款和非正常贷款。在大多数地区,农户生活性贷款超过了生产性贷款。而且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生活性借款需求呈递减趋势,生产性借款需求呈增长态势。这样的趋势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基本吻合。

(4)从借款方式看,农户希望采用较少或无抵押贷款方式。农户收入水平虽比改革前有所提高,但除住房(而且很多农户住房是祖辈留下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能抵押、变卖,否则会受到舆论谴责。)外,农户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很有限。这样农户就很难从一般商业化组织贷到款,往往会从当地合作性民间金融机构那里,凭人脉关系贷款。

(5)从借款程序看,农户希望办理贷款时手续简便、灵活。由于认识和理解等方面的原因,农户往往难以应付复杂的贷款手续,加之,农户贷款需求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烦琐的手续经常会贻误时间。人民银行广东茂名支行抽样调查中发现,约有87%的农户不愿到正规金融中介组织贷款,是因为手续烦琐、耗时太多(刘为霖等,2001)。除此以外,农户借款还要考虑便利性等一些实际因素。

显然,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各种交易活动越活跃,金融需求也就越旺盛、越复杂,当外生性金融中介不能满足融资需求时,活跃的交易环境会内生出替代的安排。因此,农村经济活动越活跃的地方,正规金融中介之外的民间组织就越多、越发达。

通过上述农户金融需求特征的描述,我们就能清楚,农户的一般融资次序是:内部融资、熟人借贷,自发性融资合作组织(比如:合会,农金会)、民间私人金融中介(钱庄,典当)、正规金融中介(农信社,农发行,商业银行)。

农村金融中介体系的建立

上述表明,构建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中介,首先应考虑农户的金融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农村金融资源,更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为此,我们应尽快建立以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中介体系。

1.合作性金融中介

第一,鼓励引导如合会这样的金融中介公开化、规范化。这类组织规模不宜过大,以便于管理,加强联系,充分发扬互助合作传统。第二,突出农金会的民办性。恢复农民对农金会的自治性,让农民成为真正的负责人和受益人。鼓励农金会资金分流管理,一部分资金发挥互助作用,为成员提供优惠贷款,加强成员向心力;一部分资金发挥商业性作用,成立专门的投资性机构,以盈利为目标,增加成员福利。至于像钱庄这样的非正规金融中介,经过金融监管部门核查,可效仿台州商业银行,转变成名符其实的私人银行,纳入统一的商业银行监管框架中。

2.政策性金融中介

政策性金融的唯一承担组织是国家农发行,这一点在转轨过程中必须明确。这意味着农发行提供的金融支持是完全意义的公共产品,是对农户的脱贫支持,而不是致富支持。这种支持直接面对农村及农户,提供基建资金,平抑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降低农民系统性风险。政策性金融的任务在西部广大农村比较艰巨,甚至要在西部农村金融上起主导作用。

简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篇(8)

中学历史教科书是一种特殊的史学文本,叙事宏观,在时间上表现为大段落,内容上侧重于大事件,评价上倾向于大方向。这种呈现方式缺乏细节,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很难完全实现课程目标,学生也难以深入地理解历史。将故事“化”入历史教学,用故事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兴趣,以故事引导想象和思考的学习过程,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笔者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人民版必修二)一课的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探索,现选择几个片断作一些说明与反思。

一、营造学习氛围――我家与改革开放

学生:依据祖父母、父母、自己的年龄,推断各自与改革开放的关系,介绍前辈中的某一人在1978―1992年改革开放中创业发展的故事。

教师: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同时也紧密联系着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祖辈、父辈到同学们这一代,分别是这场社会运动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为了加深对中华民族这一段波澜壮阔岁月的理解,也为了建立家族历史的光荣,更为了自己将来能更好地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实现人生抱负,理当认真学习这节课。

意图:学生经过计算发现在改革开放初期,自己的祖辈正值壮年,他们是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自己的父辈尚在求学,他们是当时社会生活的见证者;自己出生于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新时期,显然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这样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发现教科书上所讲的“国家大事”离自己并不遥远。通过课前预习准备,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自己祖辈或父辈艰难创业或勤奋求学的故事,激发他们关于家族的自豪感以及研究这段历史的兴趣。此时,学生很容易进入了自己营造的学习情境,直接与历史对话,好像亲自在书写历史了。

二、改革的先声

――小岗村的“生死契约”

师生:教师投影展示安徽小岗村的“生死契约”(国家博物馆GB54563号藏品)。学生跟着教师的讲述展开想象和思考:

1978年12月12日夜,社员严立华家。(师:双十二――西安事变?夜――月黑风高,农民?6天后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两者有关联吗?)

“我们分田到户,(师:分田到户――单干?――1956年就已经实现农业集体化了,不是倒退吗?)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师:多悲壮啊,干吗要冒这么大风险呢?)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队长严宏昌和其他19名队员都盖上印章或摁上了红红的指印。(真是一个生死契约!20户农民究竟想干什么?他们这一次冒险行为有什么意义?)

教师:化运动以来,追求“一大二公”的做法严重挫伤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很低,连农民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小岗村的农民只是想改变集体生产的组织形式,强调社会主义的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这次冒险行为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的普遍愿望。小岗村农民的秘密协定纯属自发行为,实际上却给中国的农村改革探出了一条新路。

意图:文物是时代的记录,每一件文物背后都隐藏一个感人的故事。讲述文物里的故事,真实而感人。通过听小岗村“生死契约”的故事,将当时中国农民为了生存而孤注一掷的鲜活形象和感人场景呈现出来,使学生把“农村改革”与这张摁着鲜红手印的“生死契约”形成牢固的映射联结。强化“1978年12月12日夜”“农民家中”“坐牢杀头”等故事细节,把学生引入特定的场景,了解中国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理解当时的“天下大势”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是瓜熟蒂落。

三、农村改革的肇始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教师:彭森等人著述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事件》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书记万里走进了革命老区金寨县一户低矮的茅屋。在阴暗的房间里,见锅灶旁边草堆里坐着一位老汉和两个小姑娘。万书记亲热地上前和他们打招呼,伸出手想和老汉握手。谁知老汉一动不动,旁边的两个姑娘也用羞涩的眼光打量他。万里很纳闷,陪同的地方干部再次告诉老汉:“新上任的省委第一书记来看你了”。老人这才勉强地弯着腰,颤抖着,缓缓地站起来。这时万里惊呆了,老人竟光着下身!村里人又指着两位姑娘说:“她们也没有裤子穿,天太冷,蹲在锅边暖和些”。万里哽咽得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回到省里,万里同志泪流满面地说,革命成功了这么多年,老百姓还这么穷,我们对不起老区的人民群众啊!他拍案而起,“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在他主持下,安徽省委开始抵制中央少数领导人仍然倡导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并迅速制订了六条举措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生产队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自。

问题:安徽省委领导的做法与小岗村的“生死契约”有什么关系?其意义何在?联系起来看,中国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结束后,中央少数领导人仍然维护过去的“左”倾思想和政策,安徽省委等地方领导的纠偏行为实际上为小岗村等地方的农民,进行自发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同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看,中国的改革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相互作用的合力促成的。)

意图:讲述小岗村“生死契约”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国农民的冒险与创新精神。但仅此而已的话,可能会误导学生,使他们过高地估计小岗村探索的意义,认为就是小岗村的农民决定了中国改革的道路。讲述万里同志和安徽省委的故事,尤其是强调故事发生的时间即小岗村“秘密约定”一年前的“1977年11月”,有利于防止学生在认识上出现偏差,有利于他们理解中国改革探索的特点。没有裤子穿的事情在今天是无法想象的,听完这个细节,学生内心会受到震动,更加深刻地理解农村改革的必要性。

四、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第一只螃蟹的味道

教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率先进行,逐步波及城市,被戏称为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1983年2月《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有点“耸人听闻”的消息,标题叫《在国家经委和江西省委支持下卢火根冲破阻力承包办厂》:

卢火根原是国营丰城硫酸磷肥厂的一个中层干部,小厂500多名职工,因为长期“吃大锅饭”,人浮于事,连年亏损。卢火根家住农村,他看到原先出工懒洋洋的农民,在联产承包后精气神全被激活了,庄稼越种越好。承包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呢?凡事爱琢磨的卢火根在家里做起了试验,把鱼烧好后,平均分给了四个孩子。吃饭前,跟孩子们交代清楚,中午就这些菜,晚上也没有菜,必须计划着吃。这一次果然与平常的“大锅饭”很不相同,每个孩子不仅都吃饱了,而且还都剩了鱼,留着晚上吃。最小的孩子只有3岁,都知道鱼“包干”后就要自己精打细算了。

“吃第一只螃蟹”,让卢火根尝尽了酸甜苦辣。搞企业承包经营,在当时真是骇人听闻、离经叛道。他从1982年开始先后9次写信给《人民日报》等重要报纸,询问国营企业能不能像承包土地一样搞承包,都被一一否定。最后他又把信写给原国家经委副主任袁宝华,袁打电话给省委第一书记白栋材,两人一致表示支持。卢火根承包后将“责”和“利”统一起来,把全厂干部职工进行分流重组。许多人的铁饭碗被端掉了,有人上门吵闹,有人出言威胁,有人散布他迫害工人的政治谣言。但是,承包一年后,企业实现了大幅度的营利,各种谣言不攻自破。

问题:1.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全面展开,1983年初卢火根就开始搞承包,他承包经营的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呢?2.得到了国家权威部门和江西省委支持,卢火根才成功地承包工厂,反映了什么问题呢?3.长期亏损的企业到卢火根手中一年就营利了,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从故事来看,卢火根的经营思想显然受到农村改革的启发。1984年之后,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实行政企分开,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从改革方式来看,实际上就是农村改革将土地所有权和生产经营权分开做法的继续。“第一只螃蟹”的味道充满了酸甜苦辣,承包的道路坎坎坷坷,原因在于当时整体上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支持他的行动,加之惯性思维的阻碍,卢火根的起步非常艰难。但他经过一年的承包经营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正反映了改革势在必行和承包经营方式的积极意义。)

意图:无论是本身的内涵还是长期积累的问题,城市经济体制都非常复杂。比起农村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要困难得多,要让学生深入学习,难度也不小。理解学习必须有具体素材和条件,运用卢火根承包经营的故事,学生就应该很容易理解:1.由于体制制约、人为阻碍、惯性思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履极为艰难;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做法,在不改变公有制的前提下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和产品分配方式,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3.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有很大的反拨作用,前者适应后者就能促进后者的发展,反之则阻碍后者的发展。

五、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格里希效应

教师:1983年邓小平谈到“利用外国智力”问题,在他的倡议下,各地开始延请一些外国专家帮助工作。

德国有一位研究发动机老专家,名叫格里希,1984年武汉市委、市政府正式聘请他担任武汉柴油机厂的厂长,举世瞩目。这个洋老头不简单,工作非常深入,在两年任期内撰写了20多万字的企业管理方案,实行以岗位为核心的结构工资制。在格里希的严格管理下,武柴的产品质量迅速提高,开始向国外多个国家出口。他的管理模式简洁高效,经专家们的论证,对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格里希良好的工作成果很快形成了一种效应,中国的许多单位都开始面向国际市场招聘人才,到20世纪末,“洋厂长”“洋顾问”“洋教练”已经遍布各行各业了。

问题:格里希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什么贡献?由此怎样理解对外开放与内部改革的关系。

(格里希为振兴老牌国营企业作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他所推行的管理模式和工资制度,影响深远,在中国形成了广泛的效应。由此,可以发现对外开放与内部改革存在密切的关系:通过内部改革,形成有利于对外开放的条件;通过对外开放,反推内部改革走向深入;如果把中国现代化建设看成“一体”,改革和开放则是它的“两翼”,两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意图:从1980年设立四大经济特区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教科书对这一过程叙述比较详细。其实,设立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都是一种手段,其目的还是在于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商品贸易,吸引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人民版教科书关于对外开放的内涵问题只字未提,意义影响只有一两句概括性的语句,这必然会使学习理解发生缺憾甚至错误。当然,教师也可以简明地把这些道理告知学生,但恐怕难以形成深刻的印象。通过听“洋厂长的故事”,学生想象有那么一位倔强的外国老头,想象他那特别的管理模式,理解对外开放不仅是直接引进先进的商品、技术、管理经验等,更重要的是这些引进来的东西还会对中国的内部改革形成巨大的反推作用。

六、强化与提升

――英雄相惜,赞扬邓小平

教师:据刘金田《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一书记载:

1957年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在同赫鲁晓夫私下交谈时,指着远处的邓小平说:“看见那边的矮个了吗?他很聪明,既有原则,又灵活,前途无量。”二十年之后,当邓小平重新登上中国政治的前台,他过人的胆略与广大人民内在的改革要求相结合时,中国社会开始了从农村到城市、从内政到外交的天翻地覆的伟大转折。

意图:运用这个小故事作为全课的结语,强调邓小平的个性与能力,强化改革开放的主题,意趣绵长,会引发学生的沉思和遐想。

七、教后反思

本课兼顾历史发展脉络和学生认知路径的共同需要,推进教学过程。历史发展的脉络是:农村改革探索城市改革跟进;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双翼齐飞”。学生的认知路径是:进入情境激发兴趣感悟理解。本课在策略上引进了故事化教学,学生整堂课都沉浸于故事氛围中,时而用想象描绘历史场景,时而以逻辑推理事件因果,理解真正成为了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活动。

故事化教学并不鲜见,但如何把故事有效地“化”入教学中,是本课探索的主要目标。“”结束后的十余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剧烈的时期之一。教材从国家决策和社会转型的宏旨立论,对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段历史做了概要性叙述,离90后高中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相差太远。本课采用故事化教学,不只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在于把故事作为资源、作为手段、作为途径,实现理解学习。

简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篇(9)

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体安排中,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是: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进一步完善合作制的产权制度改革。对于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效,理论界和有关部门看法不一。

一、关于股份制改革的争论

宁国芳等(2004年)认为股份制具有明晰的产权功能,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所有者缺位问题;具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功能,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民主管理难以落实的问题;具有与生俱来的吸纳资本的功能,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抗风险能力薄弱的问题;天生具有较强的权利制衡的特征,有利于排除行政干预。陈林生(2008年)认为股份制改造为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的最终归宿。实行股份制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从资本金补充渠道看:农村信用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满足资本约束要求,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通过股份制改造,可以充分吸收各类机构投资者通过吸纳各类型投资者,以此建立资本金长效补充机制,增强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范静(2006)认为股份制改造以后,农村信用社出于经营利润的考虑,其原有的三农业务和机构均面临较大幅度的调整和转型,在信贷的效益选择机制面前农村商业银行难以取得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目标与支农义务之间的均衡,这势必会造成传统农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抑制。

二、关于合作制的争论

殷孟波,翁舟杰(2005)认为农村信用社应坚持合作制,他们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剖析合作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是打造真正的合作制而不是选择股份制。他们认为,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的是如何建立起一种与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也就是交易费用较低的)信贷资金供给体制,以满足农户的融资便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从农户生产经营的特点看,其融资便利性对贷款供给的具体要求包括:一是要适应农户、农业生产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二是要适应农户抵押担保能力差的特点,对农户提供贷款不能强调抵押担保条件;三是要适应农户贷款需求小额零星的特点,贷款操作必须方便灵活,手续简便;四是要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显然,在提供融资便利的目的下,在农村信贷市场交易费用的约束条件下,股份制不是最优答案,变异的、行政捏合的合作制也不是我们的选择,而按照合作制原则组建的真正合作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可见,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真正落实合作制原则、为合作制正名的问题。

潘志刚,许湘平(2003)认为我国农村信用社实行的合作制与现实环境相容性低,制度失灵现象严重,制度效率低下。建国五十余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农民思想观念等发生了巨大改变,已很难满足经典合作制制度结构所要求的效率条件。当前各地农村信用社普遍出现的诸如追求盈利、聘用社外人员承担经营管理职能、对外负债等各种背离经典合作制原则的所谓“异化”现象,不能简单地归咎为农信社经营管理者思想认识问题,它实际上是广大经营管理者在长期经营实际中,为克服合作金融的种种内在制度弊端,自发地对不适应现实环境的合作制制度结构进行改造和修正,追寻存在于新制度内的外在利润而进行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三、关于股份合作制的争论

持肯定观点的认为,股份合作制是把合作制作为为其成员谋福利的基本原则和股份制聚集分散的生产要素形成规模使用的特殊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具有独立的组织目标、组织功能和形态特点的经济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既是吸取股份制的各自优点、优势,克服各自弱点、弊端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型企业产权制度,是一种富有创新意义的现代企业制度,又是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徐光增、赵聘婷(2004)认为股份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能够顾及农户、农村个体及私营企业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充分体现大多数入股额少的小股东的意志,从而从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上确保了改制后的农村信用社不偏离“三农”的方向,能够达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

持否定观点的认为合作制与股份制是两种不同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一个企业,或者实行合作制,或者实行股份制,不可能同时实行合作制与股份制,也不可能把合作制与股份制合为一体。股份合作制企业制定一种共同规范的思路是不可行的,它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不规范的具有过渡性的企业制度,如果要把它规定为一种企业形式,则会引起一系列的经济和法律问题。宗涛(2003)认为农村信用社实施股份合作制难以解决所有者缺位和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

张乐柱(2005)认为股份合作制是一种转轨经济形态,它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组织形式。首先,股份制和合作制在财产实现方式等诸多方面是相互对立和难以相容的。其次,股份制和合作制均是经过长期优化和市场选择而产生的,都各有一套基本的规范。它们在制度结构上具有稳定性,在责、权、利诸方面形成了一种制衡机制。只要改变其制度结构中的任何一个制度要素,就有可能打破均衡,使这种制度结构发生解体。这样的经济组织形式不具备长期存在的空间,它只是一种运动中的过渡形态。

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究竟是采取合作制取向,还是采取股份制取向,以及二者兼而有之的股份制取向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王双正(2008)认为关键是要充分考虑我国各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性,将农村信用社改革纳入到如何建立一个立足于大农业、大市场并能够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同层次需求、组织形式多元化、功能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这样一个大格局中统筹考虑,在此基础上构建明晰的农村信用社产权结构及其合理的组织形式。

简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篇(10)

    原本拜读过胡德平先生的《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最近又仔细拜读了他的新着《改革放言录》(以下简称《放言录》),我对其中关于经济制度的论述印象特别深。因为,这些论述直接关系到宪法中经济制度相关条款的修改、解释和实施,而这些都属我的专业领域。或许因为长期在全国工商联担任领导职务的原因,《放言录》作者对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关切,因而也对相关的其他经济成分有很多有价值的论述。现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谈谈阅读这部着作关于我国经济制度关键要素论述的感受和思考。

    一、对宪定经济成分的既有解说

    (一)关于国有经济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除公有制外,多种经济成分主要还有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和外资经济,其中私营经济、个体经济通常合称民营经济。

    或许因为与其作者工作联系不密切的原因,《放言录》对于国有经济的论述不多,但其特点很清楚。一方面,其作者肯定宪法规定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地位,另一方面强调全民所有的主体归位问题。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一书显示,历史上是胡耀邦先生首先敏锐地注意到了全民所有制主体不能归位,实际上成了“全民所无,或者全民所困”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症结,是国企即全民所有制企业“占有全民巨大资源,但和全国人民的利益没有直接挂钩,全民既不知企业的权益何在,企业也不知对全民有何义务”。[1]有意思的是,《放言录》作者继续推进了胡耀邦先生这方面的观察和思考,他注意到:“公有制全民所有,一直体现不出来”,“国企即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其所有者如何到位?我认为至今还是亟待努力破解的一个大问题”。[2]

    《放言录》作者进一步观察到了“国企收益的集团化、变相私有化,而企业的成本却是社会化”这种变质现象,并看出“这是国企的经营权凌驾其所有权而导致的严重后果”。[3]应该说,看清这一点并不特别困难,因为以下事实很清楚:一方面,国企利润2007年之前长期完全为企业所有(现在也还有国企是如此),后来一部分要上交,但上交比例也极低;而另一方面,其员工收入和福利大大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所养低、中、高级管理层人员数量多,其收入和福利比底层劳动群众高十倍、数十倍,甚至近百倍千倍!只要看看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与国企高管、中管的年薪,就能知道此言不虚。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近期的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披露,2007年平安保险总经理年薪为6616万元,相当于农民工平均工资的4553倍。[4]央企都是国有大企业,2013年有媒体对113家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整理,发现2012年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共287家)在职员工平均工资为111357元,是私企职工平均工资的3.8倍。[5]这287家央企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农民年平均收入的多少倍?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2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6]由此可见国企收益的集团化、变相私有化的程度。

    对《放言录》作者来说,看清上述状况不难,难的是正视或公开承认上述状况,而尤其难得的,是他还想通过改革来纠正这类不符合社会主义政治正义和经济公平的情况。中国现如今的社会上层,很多都是国企收益集团化、变相私有化的直接或间接的受益者,他们往往不自觉地热衷于运用一切手段和方式否认、掩盖这种情况。毋庸讳言,《放言录》作者本身是中国统治阶层的成员之一,因而或多或少也受益于这套利益分配体制。他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超越自己所处的阶层,提出改革这种违背事物本质的体制的设想。他把国企的全民所有制的所有者如何到位看作一个“严肃问题”,认为“这是中国下一步改革的重点”,认为若不解决国有企业被化公为私、变相私有化的问题,“我国的改革就不算完成,甚至还会走向邪路”。[7]

    如果具体分析国企的有些做法,我看不少方面实际上应该算已经走上了“邪路”。这方面,我们可以逐一盘点一下中国国企:看看养了多少享受高薪、高福利却没有多少事可做的高管、中管,看看在公费吃喝、公费出国旅游等方面支出了多少财力,看看各个国企招工招干方面变相的世袭制!至于像2013年5月曝光的移动违规斥资近4亿为职工买保险那样的事情,[8]则只是在此类国企员工高收入、高福利基础上又增加的一点附加福利而已。

    这些显然已经不是经济问题,至少并非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主要只能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解决的课题。

    (二)关于农村集体经济

    《放言录》讨论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文字不多,但从所谈论的内容看,可以说都抓住了农村发展的要害。当今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面对的最严峻局面,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对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的变相掠夺。这对地方政府来说是农地征收、土地财政,对农民来说则是永远丧失土地和家园。地方政府强行以极低价格征收土地,又转手以高价转让给开发商。以重庆市长公开承认的为例,每亩的差价就是200万,换句话说,就是政府征收农地,平均每亩压低了价格200万元,[9]而只给了土地的所有权人一点象征性对价。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对治下的民众的财产进行如此豪夺,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难免让人想起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圈地运动和早年欧洲移民掠夺北美印第安人土地等故事。

    《放言录》提出:“剥夺农民土地,把农民土地所有权上收搞商业,我觉得也是私有化”,“农村的集体所有制和国家的公有制企业的不平等,也应是改革的问题”[10]。确实,如此惊心动魄的土地征收、强拆,严重侵犯了土地集体所有者的利益,极其不公平。这自然难免造成大量的群体性事件,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官商勾结和贪腐弊端。

    《放言录》作者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关于保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利益的建设性主张。他认为,为了保障土地所有者权益,应该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己与相关市场主体商谈土地的开发利用,像20世纪招商引资的华西村等地那样。所以,他力主严格限制土地征收,主张采用政府征用土地的办法,保留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持续给村民支付租金,同时承认农村小产权房的合法性。

    十多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把推进城镇化弄成了大搞土地财政的同义语。如果说历史上有“羊吃人”现象,那我们就是土地财政吃人,两者同样充满血与火,攫取不正当利益时同样残酷、贪婪和没有道德底线。差别只在于,“羊吃人”是私人资本吃人,公权力维持私人资本吃人的秩序,而如今的土地财政则是公权力直接吃人,直接用暴力维护吃人秩序。在这一过程中,私人资本像饿狗一样贪婪地紧跟在同样贪婪而且蛮横的公权力主体身后。

    难道中国不能更人道、公平、和谐地推动城镇化?正如《放言录》所言,“城镇化的发展和农民的土地集体所有制是不矛盾的”,如果一些公权力组织及其主事者不是首先考虑本身的利益,如果他们真正出以公心,在应对农村土地问题时做到人道、公平、和谐完全是有可能的。

    我特别赞赏《放言录》作者提出的一个很现实的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那“就是租,即长远保留农民用地性质不变,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退一步说,即使要买卖土地,“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应同地、同权、同价”。简单地说,《放言录》作者在这方面最重要的主张是各级政府对农民的土地应该采用租借而不是低价强买的办法。如果政府只是租地而不是低价强买,农民的日子就好过了。因为,租地能够形成这样一个公式:“农民收入=土地租金+务工收入+公司分红”。这样,农民至少每人有一份土地租金收入垫底吧,如果再能得到一些务工收入当然更好。

    做到这一点完全是可能的,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开,土地所有者把土地租给工商业者或种植园主开发利用,这在近现代各国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农村集体土地由强买转租赁的办法,几乎注定不可能被地方当局所接受。因为,中国各地当政者之所以当政,并不真正是因为选民选举了他们,故而,他们很难首先考虑普通民众的利益。可以说,能够公平、和谐地推动城镇化的办法有许多,其中任何一种都不会导致以政府低价强征农民土地资源然后高价出售赚取巨额差价为特征的土地财政。所以,土地财政实际上是一些“聪明”官僚绞尽脑汁终于想出来的剥夺农民的法宝,重庆的“地票”更是其中的“杰作”。

    《放言录》批评土地财政对农民的掠夺全无马克思主义的道统,只打法统的旗号,没一点儿社会主义的味道。我认同这个评价,但要补充一句:从宪法角度看,低价强征农地高价卖出所依据的“法统”,其本身是有严重违宪嫌疑的,只是因为我国宪法监督实施制度不健全,它才得以存在和有效。

    《放言录》作者关于地方政府对农民土地应该租赁而不是强征的系列主张是负责任、有见地的,可惜一些主事者一心想着劫掠农民土地资产搞土地财政,赚政绩,无意公平地对待农民,因而也就难以采纳《放言录》作者的这些主张。人道、公平、和谐地推动城镇化不是不能,而是公权力体系内太大的力量不愿意,因为,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公权力主体在出政绩、自身消费乃至寻租等方面有太多的利益需要通过土地财政来实现。

上一篇: 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现状 下一篇: 身体素质的含义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