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内涵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19 15:27:00

统计学的内涵

统计学的内涵篇(1)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1.043

设计美学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是一门立足于现代,在现代设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发展起来的交叉性学科。它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包含了功能之美,造型之美,工巧之美,内涵之美等与美学相关的各个方面。但就研究范畴而言,设计美学又不同于纯粹的美学思辨。设计美学是应用型美学,它强调的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通过艺术与技术的巧妙结合,设计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和精神需要的产品。而传统的美学则侧重于纯粹的艺术方面,看重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现[1]。虽然设计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确立于工业革命之后,但是设计美学的思想却是很久以前就存在的了,并且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和体现。

中国古代的设计美学注重抽象化与意境,这有别于西方注重写实和逻辑思维的设计美学。因此古代器物在制造时也会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用有形的东西传达无形的思想,借而抒发造物者的情感、志向,并且关注人与自然平等包容关系。以座椅为例,中国传统比较讲究意向与象征意义,手工也非常精细,会把重点放在椅子材料(木头等)的选用及装饰与做工等,以求更好地达到与自然结合的目的。而西方设计美学则强调实用功能的重要性,在设计的时候会把精力放在研究人的坐姿、椅子的尺寸、舒适度等具体问题上,以此来设计出更符合人体姿态的座椅。

东西方设计美学的差异在文化、艺术、建筑等诸多领域也很明显。如,绘画。受中国古代设计美学的影响,中国古代画家推崇的是意境而非写实。因此他们并不是写生作画,往往是游览了名川大山之后凭借自己的记忆绘画,借画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心情。如果说中国画家重写意,那么西方画家则偏写实,看重的是技艺和逻辑。继承了西方设计美学的精华,他们的绘画一种是强调反映物或人在光影下自然逼真的写实画,一种是表现极强逻辑思维的抽象画。同样的设计思想在园林建造中也有所体现。中国的园林建造受到诗歌绘画的影响,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因此它们通常被设计的曲折含蓄,着重考虑景观在情感上给人的感受,力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境界。而西方的园林则过于强调结构、对称、比例,且多会采用轴线对称,以此表现强烈的节奏和逻辑感。

不止这些,确切地说,凡是涉及到设计美学的领域,在东西方范围内,都有着不同的诠释和发展。但尽管如此,设计美学思想却是源于相同的出处——新石器时代。设计美学便是从那时起,伴随着人类历史走过了数千年,并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设计。这些设计在历史的长河中保留下来,且璀璨至今,每一个都饱含了设计者聪颖的思想和辛勤的汗水。然而在这些优秀的器具中,中国古代灯具以现存数量众多,记载之详尽,且拥有着完整的发展体系和脉络,能够充分反映中国古代设计美学的本质内涵[2]。

中国古代灯具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美学思想体系的完善,灯具有了更广泛的作用和内涵。它们不仅仅是用作照明,更多的时候起到装饰的效果。所以古代的灯具也必须要符合设计美学标准,兼具功能和形式两方面才算得上是优秀的灯具。据考古资料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成型的灯具出现。那个时期的灯具,受传统设计美学理论的影响,除了少量仿生、象形造型的铜灯以外,大多数灯具造型类似陶制盛食器“豆”。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后来,由于青铜的发现、铸造技术的提高,灯具和其他器具一样,在美学价值上有了更深一步的发展。唐宋时期,更多的新材料被运用到灯具的制作中,于是出现了大量兼具实用功能和精美造型的灯具[3]。自那以后,灯具广为流传和发展。灯具的功能也随之完善,造型和装饰也更加贴近人们的审美标准、符合设计美学的规律。

中国古代灯具能够反映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装饰风格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是设计美学体系发展的很好见证, 其蕴含的设计美学思想和观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中国的设计美学思想包括很多内容,尤以功能之美、造型之美、工巧之美、内涵之美为代表。在营造灯具造型之美这方面,古代造物者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便是模仿自然形态。因此古代的灯具通常是通过具体的形状来营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精神境界,通过虚与实、意与境的相互结合,使灯具本身具有较高的情思和理趣,从而表达人们内心祈求融入自然的美好愿望。如图1的十五连盏灯,产生于战国时期,是由青铜制成,以造型独特闻名于世。那个时期中国社会十分动荡,艺术家们的思维也很活跃,他们希望更好的描述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因此这样一款造型的灯具应运而生。该灯为树形,中间一树干直立于灯盘之上作为灯柱,前后各有十五个灯盏,灯的底座上刻着镂空的龙,底座靠近中心刻着两个小人。在灯架上也分别设计了玩耍嬉闹的猴子和小鸟。从远处看,俨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在造型的设计上,生动又富有情趣,灯盘的重复也表现出很强的形式美感。可以看出它倾注了当时人们最高的智慧——借助有形的物体传达无形的思想,表达了造物者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而数字十五在文脉底蕴中也是蕴含着生命以及美好的向往的意思[4]。这件艺术品不仅在造型上构思巧妙,在功能和工艺的设计上也是匠心独运。灯盘高低错落,灯光可均匀地射向周围四方,使照明功能更加完备。在制作中,将工艺、雕刻等技术集于一身,手工精细,灯具连接处也吻合牢固。十五连盏灯将古代设计美学精华反映的淋漓尽致,在设计美学的各个方面都可作为典型的例子和代表。

当然,设计美学的内涵在其它灯具中也有非常显著的体现。以功能之美为代表,中国古代传统灯具的功能美学讲究“重己役物,致用利人”。强调器物是为人所用的,器物最本质的目的是更有利于人的生活,相当于现在设计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例如图2的汉代长信宫灯。这款灯具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誉。该灯集各种美学内涵于一身,堪称“中华第一灯”。在造型美学上打破了传统青铜器具给人的笨重感觉,以宫女一手执灯为造型,含蓄温婉,整个形态极其优美自然。它在设计时比较注重概念,没有刻意追求严格的结构,将形象的东西抽象化,寓情于物,给人更加随和舒适的视觉感受和精神境界,与设计美学所追求的意境相吻合。在功能美学方面,除了基本的照明以外,还加入了蓄烟功能。设计原理是灯火的烟可积聚于器身内腔,然后从袖口排出,减少灯油的污染而保持空气清洁。其在功能方面做出的跨越,为以后的灯具设计提供了方向。它的制作工艺也是相当精湛。《考工记》中记载一个好的器物应该是“材有美,工有巧”的,就是说传统设计美学包括了材料的品质加上完美的技艺。从这件灯具高超工艺中就可看出造物者的审美观念。长信宫灯是通体鎏金的铜灯,整体由六个部分——头部、身躯、灯座、灯盘、右臂、灯罩组成,浇铸后合在一起。表面打磨得非常光亮,细腻,宫女的神态以及衣服袖子上的褶皱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把工巧美学的内涵表现到极致。

说到工艺之美,还有一件作品值得一提,便是永乐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烛台。主要是因为其表面精巧绝伦的花饰。烛台通体绘有青花,色泽鲜艳,釉面也是青白色,莹润、干净。烛台的烛插和座壁都绘有蕉叶纹,且纹理间通过线条粗细变化来表现层次。将青花瓷的端庄典雅以及高超烧制工艺在烛台中完美体现出来。而制作为八角,是借数字“八”来寄托祥和富贵的愿望、心意。

纵观这些优秀的灯具设计,它们造型独特、工艺巧妙、寓意深刻,每一个都承载了中国古代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美学理念。可以说,这些灯具在设计美学的影响下,既将功能和形式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还把古代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充分表现出来。而且其设计美学理念合理科学,不仅对当时器物设计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现代设计绝佳的灵感源泉。因此对中国古代设计美学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不但能够让我们对古代的设计理论和美学规律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也能更好地启发现代设计,用现在的设计语言来诠释传统,把传统应用到当代产品设计中[5]。在分析研究中国传统设计美学的同时,发掘中国古代的美学精髓,并在此基础之上,继承、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符号的抄袭、形式的模仿,我们要深入剖析传统设计文化及表达方式,了解其美学内涵和设计语义,走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特色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童友军,李道兵.论设计美学产生背景及原因 [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1):83-85.

[2]王强.中国传统器具的设计观 [J].包装工程,2009,(11):152-154.

[3]赵鹏.古代灯具中的传统文化要素[J].包装工程,2010,(8):32-34,38.

[4]王乐琼.论传统灯具设计中的文化意蕴 [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7,(5):70-71.

[5]祝燕琴,杨维平,晏群.中国古代灯具造型艺术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8):120-122.

统计学的内涵篇(2)

二、数据科学的统计学内涵

(一)理论基础

数据科学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是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分别发展起来的,譬如,统计学、统计学习或称统计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应用数学、数据密集型计算、密集计算方法等。在量化分析的浪潮下甚至出现了“metric+模式”,如计量经济学、文献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生物统计学等。因此,有学者将数据科学定义为计算机科学技术、数学与统计学知识、专业应用知识三者的交集,这意味着数据科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但是这种没有侧重的叠加似乎只是罗列了数据科学所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分析,就好似任何现实活动都可以拆解为不同的细分学科,这是必然的。根据Naur(1960,1974)的观点,数据科学或称数据学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替代性称谓。但是这种字面上的转换,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形成。Cleveland(2001)首次将数据科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提出时,将数据科学表述为统计学加上它在计算技术方面的扩展。这种观点表明,数据科学的理论基础是统计学,数据科学可以看作是统计学在研究范围(对象)和分析方法上不断扩展的结果。一如统计学最初只是作为征兵、征税等行政管理的附属活动,而现在包括了范围更广泛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范围的扩展来看,是从最初的结构型大规模数据(登记数据),到结构型的小规模数据(抽样数据)、结构型的大规模数据(微观数据),再扩展到现在的非(半)结构型的大规模数据(大数据)和关系数据等类型更为丰富的数据。从分析方法的扩展来看,是从参数方法到非参数方法,从基于模型到基于算法,一方面传统的统计模型需要向更一般的数据概念延伸;另一方面,算法(计算机实现)成为必要的“可行性分析”,而且在很多方面算法模型的优势越来越突出。注意到,数据分析有验证性的数据分析和探索性的数据分析两个基本取向,但不论是哪一种取向,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就是观测数据是由背后的一个(随机)模型生成,因此数据分析的基本问题就是找出这个(随机)模型。Tukey(1980,2000)明确提到,EDA和CDA并不是替代关系,两者皆必不可少,强调EDA是因为它被低估了。数据导向是计算机时代统计学发展的方向,这一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统计学家所认同。但是数据导向仍然有基于模型与基于算法两种声音,其中,前文提到的EDA和CDA都属于基于模型的方法,它们都假定数据背后存在某种生成机制;而算法模型则认为复杂的现实世界无法用数学公式来刻画,即,不设置具体的数学模型,同时对数据也不做相应的限制性假定。算法模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得到快速成长,然而很大程度上是在统计学这个领域之外“悄然”进行的,比如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方法。若响应变量记为y,预测变量记为x,扰动项和参数分别记为ε和β,则基于模型的基本形式是:y=f(x,β,ε),其目的是要研究清楚y与x之间的关系并对y做出预测,其中,f是一个有显式表达的函数形式(若f先验假定,则对应CDA;若f是探索得到的,则对应EDA),比如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Cox回归等。可见,传统建模的基本观点是,不仅要得到正确的模型———可解释性强,而且要得到准确的模型———外推预测能力强。而对于现实中复杂的、高维的、非线性的数据集,更切合实际的做法是直接去寻找一个恰当的预测规则(算法模型),不过代价是可解释性较弱,但是算法模型的计算效率和可扩展性更强。基于算法的基本形式类似于非参数方法y=f(x,ε),但是比非参数方法的要求更低yx,因为非参数方法很多时候要求f或其一阶导数是平滑的,而这里直接跳过了函数机制的探讨,寻找的只是一个预测规则(后续的检验也是基于预测构造的)。在很多应用场合,算法模型得到的是针对具体问题的解(譬如某些参数是被当作一个确定的值通过优化算法得到的),并不是统计意义上的推断解。

(二)技术维度

数据科学是基于数据的决策,数据分析的本质既不是数学,也不是软件程序,而是对数据的“阅读”和“理解”。技术只是辅助数据理解的工具,一个毫无统计学知识的人应用统计软件也可以得到统计结果,但无论其过程还是结果都是可疑的,对统计结果的解释也无法令人信服。“从计算机科学自身来看,这些应用领域提供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数据。虽然计算机科学一贯重视数据的研究,但数据在其中的地位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加强”。不可否认,统计分析逐渐向计算机科学技术靠近的趋势是明显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数据量快速膨胀,数据来源、类型和结构越来越复杂,迫切需要开发更高效率的存储和分析工具,可以很好地适应数据量的快速膨胀;另一方面,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新方法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对于大数据而言,大数据分析丢不掉计算机科学这个属性的一个重要原因还不单纯是因为需要统计软件来协助基本的统计分析和计算,而是大数据并不能像早先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那样可以直接用于统计分析。事实上,面对越来越庞杂的数据,核心的统计方法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改变的只是实现它的算法。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大数据考验的并不是统计学的方法论,而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算法的适应性。譬如大数据的存储、管理以及分析架构,这些都是技术上的应对,是如何实现统计分析的辅助工具,核心的数据分析逻辑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就目前而言,大数据分析的关键是计算机技术如何更新升级来适应这种变革,以便可以像从前一样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

(三)应用维度

在商业应用领域,数据科学被定义为,将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商业信息①的完整过程。数据科学家要同时具备数据分析技术和商业敏感性等综合技能。换句话说,数据科学家不仅要了解数据的来源、类型和存储调用方式,而且还要知晓如何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同时对分析结果也能做出切合实际的解释②。这实际上提出了两个层面的要求:①长期目标是数据科学家从一开始就应该熟悉整个数据分析流程,而不是数据库、统计学、机器学习、经济学、商业分析等片段化碎片化的知识。②短期目标实际上是一个“二级定义”,即,鼓励已经在专业领域内有所成就的统计学家、程序员、商业分析师相互学习。在提及数据科学的相关文献中,对应用领域有更多的倾向;数据科学与统计学、数学等其他学科的区别恰在于其更倾向于实际应用。甚至有观点认为,数据科学是为应对大数据现象而专门设定的一个“职业”。其中,商业敏感性是数据科学家区别于一般统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对数据的简单收集和报告不是数据科学的要义,数据科学强调对数据多角度的理解,以及如何就大数据提出相关的问题(很多重要的问题,我们非但不知道答案而且不知道问题何在以及如何发问)。同时数据科学家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将数据中所发现的事实清楚地表达给相关部门以便实现有效协作。从商业应用和服务社会的角度来看,强调应用这个维度无可厚非,因为此处是数据产生的土壤,符合数据科学数据导向的理念,数据分析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增进商业理解,而且包括数据科学家、首席信息官这些提法也都肇始于实务部门。不过,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故图灵奖得主格雷(JimGray)就已经意识到,数据库技术的下一个“大数据”挑战将会来自科学领域而非商业领域(科学研究领域成为产生大数据的重要土壤)。2008年9月4日刊出的《自然》以“bigdata”作为专题(封面)探讨了环境科学、生物医药、互联网技术等领域所面临的大数据挑战。2011年2月11日,《科学》携其子刊《科学-信号传导》、《科学-转译医学》、《科学-职业》专门就日益增长的科学研究数据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格雷还进一步提出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是数据(数据密集型科学),不同于实验、理论、和计算这三种范式,在该范式下,需要“将计算用于数据,而非将数据用于计算”。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将数据从计算科学中单独区别开来了。

三、数据科学范式对统计分析过程的直接影响

以前所谓的大规模数据都是封闭于一个机构内的(数据孤岛),而大数据注重的是数据集间的关联关系,也可以说大数据让孤立的数据形成了新的联系,是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观念。从这个层面来说,将大数据称为“大融合数据”或许更为恰当。事实上,孤立的大数据,其价值十分有限,大数据的革新恰在于它与传统数据的结合、线上和线下数据的结合,当放到更大的环境中所产生的“1+1>2”的价值。譬如消费行为记录与企业生产数据结合,移动通讯基站定位数据用于优化城市交通设计,微博和社交网络数据用于购物推荐,搜索数据用于流感预测、利用社交媒体数据监测食品价等等。特别是数据集之间建立的均衡关系,一方面无形中增强了对数据质量的监督和约束;另一方面,为过去难以统计的指标和变量提供了另辟蹊径的思路。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数据科学(大数据)对统计分析过程的各个环节(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评价、等)都提出了挑战,其中,集中表现在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这两个方面。

(一)数据收集方面

在统计学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离出来之前(1900年前),统计学家们就已经开始处理大规模数据了,但是这个时期主要是全国范围的普查登记造册,至多是一些简单的汇总和比较。之后(1920-1960年)的焦点逐渐缩聚在小规模数据(样本),大部分经典的统计方法(统计推断)以及现代意义上的统计调查(抽样调查)正是在这个时期产生。随后的45年里,统计方法因广泛的应用而得到快速发展。变革再次来自于统计分析的初始环节———数据收集方式的转变: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通常是经过设计的、系统收集的,而大数据是零散实录的、有机的,这些数据通常是用户使用电子数码产品的副产品或用户自行产生的内容,比如社交媒体数据、搜索记录、网络日志等数据流等,而且数据随时都在增加(数据集是动态的)。与以往大规模数据不同的是,数据来源和类型更加丰富,数据库间的关联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数据的组织形式是数据网络),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随着移动电话和网络的逐渐渗透,固定电话不再是识别住户的有效工具变量,相应的无回答率也在增加(移动电话的拒访率一般高于固定电话),同时统计调查的成本在增加,人口的流动性在增加,隐私意识以及法律对隐私的保护日益趋紧,涉及个人信息的数据从常规调查中越来越难以取得(从各国的经验来看,拒访率或无回答率的趋势是增加的),对时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官方统计的数据来源已经无法局限于传统的统计调查,迫切需要整合部门行政记录数据、商业记录数据、个人行为记录数据等多渠道数据源,与部门和搜索引擎服务商展开更广泛的合作。

(二)数据分析方面

现代统计分析方法的核心是抽样推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然而数据收集方式的改变直接淡化了样本的意义。比如基于浏览和偏好数据构建的推荐算法,诚然改进算法可以改善推荐效果,但是增加数据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甚至效果更好。即所谓的“大量的数据胜于好的算法”这与统计学的关键定律(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是一致的。同样,在大数据分析中,可以用数量来产生质量,而不再需要用样本来推断总体。事实上,在某些场合(比如社会网络数据),抽样本身是困难的。数据导向的、基于算法的数据分析方法成为计算机时代统计学发展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趋势。算法模型不仅对数据分布结构有更少的限制性假定,而且在计算效率上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一些积极的开源软件的支撑,以及天生与计算机的相容性,使算法模型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大数据分析首先涉及到存储、传输等大数据管理方面的问题。仅从数量上来看,信息爆炸、数据过剩、数据泛滥、数据坟墓、丰富的数据贫乏的知识……这些词组表达的主要是我们匮乏的、捉襟见肘的存储能力,同时,存储数据中有利用价值的部分却少之又少或尘封窖藏难以被发现。这除了对开采工具的渴求,当时的情绪主要还是迁怨于盲目的记录,把过多精力放在捕捉和存储外在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开采有用的知识等价于抛弃无用的数据。然而,大数据时代的思路改变了,开始变本加厉巨细靡遗地记录一切可以记录的数据。因为:数据再怎么抛弃还是会越来越多。我们不能通过删减数据来适应自己的无能,为自己不愿做出改变找借口,而是应该面对现实,提高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退一步,该删除哪些数据呢?当前无用的数据将来也无用吗?显然删除数据的成本要大于存储的成本。大数据存储目前广泛应用的是GFS、HDFS等基于计算机群组的文件系统,它可以通过简单增加计算机来无限地扩充存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分布式文件系统存储的数据仅仅是整个架构中最基础的描述,是为其他部件服务的(比如MapReduce),并不能直接用于统计分析。而NoSQL这类分布式存储系统可以实现高级查询语言,事实上,有些RDBMS开始借鉴MapReduce的一些思路,而基于MapReduce的高级查询语言也使MapReduce更接近传统的数据库编程,二者的差异将变得越来越模糊。大数据分析的可行性问题指的是,数据量可能大到已经超过了目前的存储能力,或者尽管没有大到无法存储,但是如果算法对内存和处理器要求很高,那么数据相对也就“大”了。换句话说,可行性问题主要是,数据量太大了,或者算法的复杂度太高。大数据分析的有效性问题指的是,尽管目前的硬件条件允许,但是耗时太久,无法在可容忍的或者说可以接受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目前对有效性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并行处理。注意到,高性能计算和网格计算也是并行处理,但是对于大数据而言,由于很多节点需要访问大量数据,因此很多计算节点会因为网络带宽的限制而不得不空闲等待。而MapReduce会尽量在计算节点上存储数据,以实现数据的本地快速访问。因此,数据本地化是MapReduce的核心特征。

四、结论

(一)数据科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统计学的重命名,二者所指“数据”并非同一概念,前者更为宽泛,不仅包括结构型数据,而且还包括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网络日志等非结构型和半结构型数据;同时,数量级也是后者难以企及的(PB以上)。但是数据科学的理论基础是统计学,数据科学可以看作是统计学在研究范围(对象)和分析方法上不断扩展的结果,特别是数据导向的、基于算法的数据分析方法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

(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大数据考验的并不是统计学的方法论,而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算法的适应性。譬如大数据的存储、管理以及分析架构,这些都是技术上的应对,核心的数据分析逻辑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大数据分析的关键是计算机技术如何更新升级以适应这种变革,以便可以像从前一样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

(三)大数据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商业领域,受商业利益驱动,因此数据科学还被普遍定义为,将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商业信息的完整过程。这种强调应用维度的观点无可厚非,因为此处是数据产生的土壤,符合数据科学数据导向的理念。不过,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故图灵奖得主格雷就已经意识到,数据库技术的下一个“大数据”挑战将会来自科学领域而非商业领域(科学研究领域成为产生大数据的重要土壤)。他提出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是数据,不同于实验、理论、和计算这三种范式,在该范式下,需要“将计算用于数据,而非将数据用于计算”。这种观点实际上将数据从计算科学中单独区别开了。

统计学的内涵篇(3)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完善的茶文化理念不仅是一种文化体系,其同时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系统化融入和综合反映。在整个茶文化体系内,其中有着丰富的茶学审美内涵,如果能够将茶学审美内涵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活动中,其不仅能够创新整个现代艺术理论体系,同时也能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之间的有效融入。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不仅需要准确的设计定位,同时也要融入必要的艺术设计理念,从而实现整个现代艺术设计活动的理想效果。

1当前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通过对当前艺术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应用日益成熟,同时其与设计活动也实现了一定的融合,无论是艺术设计活动开展的品质,还是其中具体内涵都实现了实质性丰富与提升。但是当前整个艺术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认知艺术设计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能够为我们有效开展和应用艺术设计活动,提供有效帮助。而其一问题主要表现为:首先,大多数艺术设计者在开展艺术设计活动时,存在一定盲目设计,同时抄袭现象较为严重。很多艺术设计者缺乏对艺术设计活动要求的理解和认知。更多情况下,只是借助设计元素和设计工具,未能实现其理想的设计的追求和效果,尤其是其未能将消费者对艺术设计活动的要求融入其中,更没有将必要的审美理念内涵融入其中。所以,盲目跟风的设计现象就使得整个艺术设计活动效率极低,效果极差。其次,从具体设计上看,目前艺术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未能寻找到合适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整个设计活动中,所以整个艺术设计活动的内涵性较为不足,品质不够。在开展艺术设计活动时,传统文化要素是其中最应该融入的要素,传统文化要素不仅仅是一种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一种传播的载体,做好艺术设计活动的传播,更重要的在于精神内涵的诠释和表达,而想要实现精神内涵的诠释与表达,不仅要融入设计者的理念认知,同时还要融入消费者的具体关注点。而当前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对设计内涵和文化要素的系统化融合,就使得整个艺术设计活动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最后,在当前整个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整体应该是一项系统化的活动,比如在艺术设计活动具体开展时,不仅仅是单一的艺术设计活动,而是具体的设计理念,社会要求和消费者需要等一系列因素的全面融合,更是社会内涵的生活化表现,然而从目前艺术设计活动的具体开展效果来看,整个设计活动开展时,缺乏应有的情感元素融入。所以,随着当前多元文化发展不断成熟,艺术设计活动开展现状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别,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探究适合艺术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素,通过系统化融入,从而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2当前现代艺术设计开展的具体要求认知

从当前艺术设计活动发展的方向来看,融入文化要素实现自身体系化、内涵化发展已经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和具体趋势,所以,融入合适的文化元素,不仅仅是提升艺术设计活动的品质的主要表现,更是当前艺术设计理念成熟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满足以下要求:首先,要注重融入传统文化理念内涵,在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设计效果的品质提升,必须注重融入文化内涵。而文化内涵不仅仅是一种基础元素,同时也是在细节上的具体把控。所以,将消费者所需要的价值理念融入设计活动中,才是满足人们的具体需要。因此,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分析,并且将其中所具备的理念,全面完善融入到整个设计活动中,就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具体要求。此外,当前在进行艺术设计活动时,必须做好艺术设计理念的全面融入,实际上,这一过程是系统化的过程,所以要为整个活动寻找到准确的设计定位,并将丰富的设计理念和生动的设计元素整体融入其中,只有实现了其时代特点和综合特点应用,才能够实现整个艺术设计活动的最大价值。而现代艺术设计活动开展时,必须与时代特点相融合,这也是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后,在当前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必须做好思维创新和设计理念创新,通过创新理念的有效融入,从而使得整个设计过程极具创新性。从传统的艺术设计活动开展状况来看,其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抄袭现象,以及机械的元素堆积,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其未能融入应有的艺术设计活动理念,因此,想要实现艺术设计活动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选择合适的价值元素融入。通过理念丰富和实质性完善,从而实现最佳设计效果。

3茶学审美内涵的具体认知分析

通过对茶学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了艺术、生活哲学等一系列理念,尤其是在茶学发展形成过程中,其中融入了丰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特别是审美内涵的实质性融入,更使得整个茶学专业发展不断完善。通过对茶学的审美内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对人们行为的有效指导和具体影响。美学实际上是一种感官和认知,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人们对美的概念和理解已经超出了传统的视觉享受,而融化为一种精神上的快乐。通过对我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不仅仅是儒家思想,同时也对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进行了系统化融合,而作为我国传统美学理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学审美也是基于这一期的内涵所形成的什么理念。因此,在茶学审美过程形成过程中,其饮茶为主要功能,通过融入形色香味等一系列具体的审美要素,从而对饮茶过程和茶文化内涵形成了有效理解。首先,其具有主体的欣赏和选择性,也就是其理念的传播与融入过程中,人们主观上都有一定的选择性。其次,在茶学审美过程中,其需要具体感知茶及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尤其是要将茶的自然特征与自身的社会理解等内涵相融合,从而来实现对茶学具体内涵的有效感受。茶学的审美内涵,不仅仅让人们感受到了具体的品质内涵,同时其作为相应的审美方法,也使得整个茶文化传播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和条件,不仅如此,随着茶文化审美理念不断成熟,如今在其传播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人们的审美内涵,同时也大大实现了人们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通过对茶文化的品读,从而实现了茶文化内涵的有效融入。茶学审美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审美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审美理念,更重要的是在茶学审美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实现了文化要素与自然特征的系统化融合。所以在茶学审美活动中,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品读自然,认知自然,同时还要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审美理念形成全面有效的融入。感觉茶学审美体系中所具备的自由,是整个茶学审美内涵实现最佳效果的基础和前提。

4茶学审美对现代艺术设计活动的具体价值与意义

对于现有茶学审美活动开展来说,探究茶学审美的具体内涵,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而言,其主要表现为:首先,将茶学审美内涵同当前艺术实践活动相融合,其确保了现在艺术设计活动在具有自身独立风格和内涵的基础上,整体设计更为成熟。同时也使得整个设计活动的层次内涵大大提升,传统茶学理念,作为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核心内涵,其根本是诠释和展现传统茶文化。而如果将其融入,实现其有效传播,当然其实际上也是寻找到了合适的艺术设计风格和内涵定位。其次,将茶学审美内涵的具有要素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活动中,实际上也是寻找到了具有代表性和传承价值的设计元素,因此,其同时也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最全面,最准确恰当的元素,所以在整个设计活动中,如果选择合适的元素理念,比如将插画艺术等理念内涵的融入到艺术设计活动中,能够在丰富和展现具体设计要求的同时,使得整个艺术实践活动更加独立,更具有自身特点。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其实际上也为茶学审美理念内涵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以及其发展空间。最后将茶学审美理念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活动中,其不仅仅提升该设计活动的品质和内涵,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多元要素的融合推动。在多元文化发展成日益成熟的今天,整合多项资源已经成为开展一系列活动的基础。茶文化要素作为融入多项内容的系统化要素,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如果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挖掘和整合,其必然能够实现整个艺术设计活动的创新与发展。结合各种技术设施的系统化应用,并将茶学审美内涵的具体内容融到艺术设计活动中,其必然能够实现整个艺术设计活动的创新发展,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茶学审美内涵中,其中最重要的在于丰富的情感内涵。

5结语

我国是最传统的茶文化大国,无论是茶文化内涵,还是其中所具备的审美理念,都极其成熟,而这些实际上恰恰为当前开展艺术设计活动提供了新的基础和载体,在多元文化发展过程中,现有艺术设计活动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从根本上来看,就必须选择合适的传播载体与通道,只有将传统茶文化元素的理念全面完善的诠释展现,才能够实现茶学审美内涵的最佳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储一鸣.东西方审美对现代包装设计影响之比较[J].现代装饰(理论),2013(1):135-137.

[2]韩新东.文化审美情趣对现代社会中美术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4(13):111-113.

[3]由文光.现代视域下如何提升大众文化的价值审美[J];社科信息文荟,2015(3):130-135.

统计学的内涵篇(4)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累而成的宝贵财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满足了人们对民族传统的情感依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室内设计工作者在把握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研究和发展,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从传统文化思维、神韵、文化符号等方面进行借鉴,实现对传统文化精神和内涵的传承,提升现代化室内设计水平。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儒家的文化思想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主体,一直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是在实施仁学、推行礼乐进程中形成的,指处理任何事情时都要坚持中正的法则,应用到室内设计中体现在,对居住室内空间装饰设计时,过多的装饰会显得俗腻,不做任何的装饰又显得消沉,而恰如其分的装饰就会令人赏心悦目,这构成了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基本哲学内涵。“天人合一”的儒家哲学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例如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古典园林中亭、台、楼、榭等均体现了这一点,在室内设计引入自然景物,注重室内外环境和空间的联系,与自然环境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二)道家的文化思想

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主流之一,道家文化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在老子《道德经》中提到的”道法自然”是道家文化思想的精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文化思想渗透到文学、美学与艺术等领域,对室内设计也有深远影响,改变了室内空间设计所表达的内涵,成为了现代室内设计领域的重要思想,例如在室内空间上运用隔断,将不同空间的装饰互相引入、渗透,创造出虚实相结合的意境美;利用建筑的门窗,将室外大自然的景色引入室内,使室内空间能映入自然风光;在装饰材质上综合利用原始、本色、质朴的材料,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美感。

(三)佛教的文化思想

佛教文化与儒、道并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倡导通过个体的直观体验和深思熟虑的思维方式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超脱和自由。佛教思想崇尚自由,超越本身局限,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不断丰富自我,摆脱世俗,最终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我国的佛教文化思想,渗透了浓郁的佛教审美因素,具有浓厚的审美追求的内涵,成为审美追求的目标。在室内设计中,佛教文化思想所倡导的审美是简约之美,如室内设计中色彩的处理多以沉静色彩或接近自然材质的原色,再结合白色来呈现,同时在家具与陈设上,力求简约、利落的组合,营造出“闲寂、幽雅、简朴”意境的禅意室内空间环境,给人以心境平静的精神享受。

二、现代室内设计对传统文化的借鉴

(一)从传统文化思维方面借鉴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的文化思想,强调事物的辩证统一,以及自然观上的“天人合一”,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整体与辩证的思维方式。将这种思维方式转化到室内设计上,通常会促进创意的形成,一个好的思维创意能够加强人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应用。例如,我国民居建筑布局上讲究“对称”格局,现代室内设计注重运用各种“隔断”造型等,均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统一、彼此关联的思维方式。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将自己的创作思维和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等方面紧密联系,融会贯通,从而创作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符合现代人审美取向的室内设计作品。

(二)从传统文化神韵方面借鉴

纵观中国传统艺术发展史,意境的创造十分重要,不论是绘画、雕刻等艺术,还是建筑、园林等艺术,都蕴含着对“意境”的追求。“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立足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深入研究和提炼其精神、思想观念、审美习惯等方面的内涵,领悟其艺术神韵,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室内设计作品。特别是当下,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呈现多元文化现象,更需要对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借鉴与运用,延其“意”,传其“神”,注重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室内设计。

(三)从传统文化符号方面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包括象征性图案、古代传统图腾、传统宗教纹饰等。这些传统文化符号经过历史的沉淀,具有极强的文化内涵,将其作为设计元素融入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现代的设计语言来诠释其文化内涵,创造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现代室内空间环境。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借鉴和应用传统文化符号,注重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运用新材料、新工艺,使其内涵具有延伸、拓展与新的突破,从而使新与旧、古与今形成密切的联系,创作出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室内设计作品。

三、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是中国现代室内设计所要传承与创新运用的坚实基础和独特法宝。从传统文化探讨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要求设计师从传统文化思维、传统文化神韵以及传统文化符号等方面进行借鉴与传承,创造性的运用传统文化来开辟中国现代室内设计文化艺术之路,形成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室内设计。

参考文献:

统计学的内涵篇(5)

随着当前整个时代不断发展创新,如今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也经历了从简单的模仿到当前融入自身理念,从而造就了具有自身内涵的设计活动。在整个室内装饰设计活动中,无论是色彩应用,还是精神理念都逐渐形成了相应应用。而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中,形成了一系列丰富元素,同时在时展的今天,整个传统茶文化也极具传承价值,无论是材料应用,还是设计理念的有效融入,都极具时代价值。但是,客观的说,想要实现对传统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就必须选择合适的传承方式,尤其是要通过对整个传统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和内涵进行系统化创新,从而实现整个传统茶文化的有效传承。

1传统茶文化的内涵及传承价值分析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大国,无论是传统茶文化的内涵和理念,还是其中应有的价值元素,都是当前值得人们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内容。传统茶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文内涵,因此其被历代名家、成功人士等大力推崇,可以说传统茶文化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内核。而通过对传统茶文化元素进行系统化分析,能够看到其中包含了诸多丰富的生活元素,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分解,实际上就为我们了解和认知传统茶文化提供了有效载体。而融入传统茶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室内设计水平,同时也能有效丰富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元素。在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中,其中有着丰富的价值理念和设计元素,尤其是在整个传统茶文化体系内,有着丰富价值理念和情感内涵,尤其是其中融入了丰富的时代情感。在传统茶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其不仅能够对人们成长形成有效引导,同时也能为人们形成全面完善的价值规范,因此,可以说传统茶文化是一种融入了丰富价值理念的体系内涵。随着现代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日益成熟,当前在开展传统茶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其缺乏系统化传承的基础和载体,尤其是当前在现念冲击不断加剧影响下,如今整个传统茶文化很难被系统化传承,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载体供其传承。对于室内设计活动来说,无论是具体的设计理念,还是相关设计元素的应用,都需要在融入时念的基础上,实现其整体实质性提升。而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来开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对传统文化理念的有效传承和融入,从而实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实质性提升。当然,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还要充分注重将设计理念和消费者的具体需要充分融入其中,只有在具体需要融入到整个设计活动中,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和设计目标。

2当前中国当代室内设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随着当前现代建筑体系发展日益成熟,我国当代室内设计活动也实现了成熟发展,特别是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不仅对设计元素和设计色彩及相关装饰元素的配置,更为注重选择极具时代特征和价值理念的室内设计理念。而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缺乏应有的创新与完善,无论是具体的设计文化,还是其设计创新意识都存在较大不足,特别是在现代设计理念不断冲击的今天,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更多人选择的是西方现代室内设计艺术,其不仅缺乏对传统室内设计理念的有效传承,同时也存在较为严重的抄袭现象。对于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不仅是一种设计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生活艺术,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其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认知,当前人们极为重视整个传统文化内涵的有效融入,而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具体开展过程中,人们希望能够适当融入相应文化理念,从而赋予整个室内环境相应底蕴和内涵。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也是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成熟发展的具体表现。当然,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还应该认识到整个设计活动缺乏应有的理念和内涵融入,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室内设计效果,就必须融入必要的内涵。对于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来说,设计理念是整个设计活动具有丰富内涵的基础和关键。事实上,完善的设计理念,不仅是一种设计思维,同时还是当前整个设计活动更具设计内涵和底蕴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中,缺乏系统化的内涵理念,从而大大影响了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具体应用效果。

3中国当代室内设计活动的相关要求分析

对于室内设计活动来说,其作为整个设计装饰的重要元素,随着现代建筑活动发展不断成熟,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元素与内涵更为丰富,对于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具体开展来说,其想要实现理想的设计价值,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首先,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需要充分注重以具体应用需要为设计理念的核心内容,通过具体创新室内设计形式,选择满足设计需要的设计方式,从而实现整个设计活动的最达价值和理想效果。从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客观需要看,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必须充分有效注重以消费者具体应用需要属性为整个设计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关键。通过满足应用需要,从而实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价值。其次,在中国当代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充分注重将各种合适的元素进行系统化融入,尤其是要将传统设计元素和现念系统化融合,从而实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最佳效果,不仅如此,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创新设计理念,同时也需要将各种元素融入其中,当然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需要创新设计元素,通过有效融入设计理念,从而实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成熟发展。此外,中国当代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理念内涵,同时也是赋予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应有价值内涵的基础。传统文化的融入,不仅使得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品质提升,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实现时代价值的必然要求。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需要有各种装饰元素,比如各种配置元素应用等,其都需要融入传统文化理念,从而为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实现自身价值提供有效帮助。最后,在中国当代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还要注重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整个设计活动中,尤其是要结合当前建筑活动开展的具体需要,要注重对选择绿色、低碳的设计材料系统化应用。随着当前新材料的应用日益成熟,如今在整个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将材料创新应用与设计理念完善相结合,从而实现最佳设计效果。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室内设计与室外建筑相协调和融合。

4中国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传统茶文化的具体传承方式

无论是传统茶文化的具体传承,还是当前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有效开展的具体需要,对于整个室内装饰设计活动来说,创新与发展是整个活动开展的基本要求。而实现创新发展的理想目标,就需要在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理念形成有效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当然,对当代室内设计活动来说,想要实现对传统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就需要做到:首先,要对传统茶文化的具体理念进行系统化融入。实际上,室内设计活动不仅是一种设计过程,其同时也是一种设计理念的成熟应用,尤其是对于当前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来说,想要实现最佳设计风格和效果,就必须选择合适的理念为整个设计活动开展给于准确定位。我国传统文化的最大价值在与其中融入了丰富的价值理念和内涵体系。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就需要对其中内涵进行有效丰富,从而创新设计效果。其次,要对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元素进行有效应用。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中有着丰富的元素,无论是书画艺术,还是相关装饰元素,其茶文化都形成了有效影响。而对于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来说,如果能够将传统茶文化的元素应用其中,其必然能够为整个设计活动实现最大价值提供有效支撑。最后,要将传统茶文化的时展与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融入,全面结合,当前对于室内设计活动来说,创新发展是在满足应用需要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完善的必然要求。对于传统茶文化体系来说,不管是价值元素,还是应用理念,都需要在结合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的有效需求。而对于传统茶文化发展来说,其当前在发展过程中,要面临相应危机,尤其是在现念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压力不断加大,如果能够将其与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相融合,从而必然能够为传统茶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有效帮助。

5结语

传统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在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尤其是缺乏传承的具体载体,结合多元文化传承发展的这一形式,如今传统茶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其面临极大传承压力和发展冲击。而对于中国当代室内设计活动具体开展来说,无论是其设计理念,还是相应内涵,都需要结合当前市场发展的具体形式和消费者的客观需要,通过创新传承形式,丰富传承元素,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康;赵爽峰.现代中式室内设计对传统色彩文化的传承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01-103.

[2]高宇波.新中国风在室内设计领域的探索与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12):121-125.

[3]王国炎.当代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53-156.

统计学的内涵篇(6)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51-123-01

1 国内涵洞CAD软件的发展历史及局限性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少数专业设计院开始了基于DOS平台的涵洞软件的研制(现已基本被淘汰;九十年代后期出现了少数向WINDOWS平台过渡的涵洞软件,多由设计工程师利用业余时间开发,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涵洞CAD技术的发展。但调查表明,由于开发者的立足点(如仅供自用、及其它因素(如软件开发经验,使得软件本身有诸多致命弱点:如功能单一,辅助设计功能少,开放性差,适用范围小,生命周期短,稳定性差,自动化程度不高,设计者手工参与程度大,涵洞设计工程师的劳动强度仍然较大,生产效率提高不够明显等等。

2 PowerCulvertX公路涵洞CAD辅助设计系统的技术方案及创新点

海特PowerCulvertX公路涵洞CAD辅助设计系统(以下简称PCVX、是一个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产物。系统集成了大量的专业功能和创新的解决方案,将小桥涵设计规范、制图规范、小桥涵标准图等专业标准同繁杂的涵洞制图过程和小桥涵结构受力分析集成一体,改变了传统涵洞CAD因系统功能单一、使用不便、效率低下而无法普及的现状。PCVX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系统采用完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对象模型结构层次清晰,易于扩展;设计有完备的二次开发接口,为用户提供了无尽的发挥空间;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优化系统结构,增强了系统管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在报表输出上,采用海特(HITEK、UDR统一数据报表设计器对报表进行精确的输出,速度较Word,Excel大为提高。

2)PCVX采用基于项目管理的设计文件组织方式,用户可以同时设计多个涵洞,并在各涵洞窗口间自由切换。当设计完一条道路(一个项目)的涵洞后,可以快速生成该项目的涵洞工程数量表,表格格式可选Excel表,Word表,或者海特(HITEK)UDR统一数据报表设计器报表。

3)PCVX将力学计算、构造图、布置图、套用规范等四大功能模块无缝集成,给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

4)PCVX有灵活的工作方式,既可挂接于有PCVX兼容接口的道路CAD系统运行,也可单独运行。路线设计数据可直接调用道路CAD计算成果或由用户手工输入。

5)PCVX具有开放的路线CAD数据接口,包括以文件进行数据交换和以动态交互操作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6)PCVX支持更多的涵洞的立面图布置组合控制方式:可对进口标高、出口标高、中心标高、进出口连线的纵坡的两两组合控制,设计过程还支持锁定进口或出口长度与标高的布局控制,这让改建涵洞或有建筑条件限制的涵洞设计尤为便捷。

7)PCVX系统提供了目前国内常用的7种形式的涵洞设计功能,包括:盖板明涵、盖板暗涵、拱涵、管形涵(包括波纹管涵洞、圆管涵、倒虹吸管涵、箱涵等。

8)PCVX提供了强大的洞口处理能力,支持如下洞口形式:八字墙、锥坡、进口急流槽、护坡边沟、边沟跌井、铺砌、排水沟、排水槽、阶梯急流槽、倒虹吸竖井、跌水井、跌水、管道、出口急流槽、阶梯、挑坎、多级消力池、扭坡洞口等18种洞口形式。

9)PCVX设计图布图选项齐备,其布图风格覆盖全国多地的设计习惯,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对设计图进行修饰和调整,如斜交正布、斜交斜布、斜交正做、斜交斜做、路基轮廓线绘制、实体剖面填充、工程量编辑、材料定制、图框自定义等。

10)PCVX有强劲而灵活的规范支持,套用规范可使用户快速设置好每一道涵洞的各种参数,利用系统提供的规范编辑管理工具,用户能够轻松建立自己的规范。

11)PCVX通过结构计算将设计涵洞和利用通用图设计涵洞无缝集成,用户可以对一道涵洞在两种方式中交叉使用,达到功能与效率的完美统一。在结构计算的过程中,可以由PCV根据输入的设计参数,按照经验设定出一个最好的初值作为参考。当输入的结构计算参数不满足强度要求时,PCV会自动调整参数,最大可能地满足结构计算和构造要求。

12)PCVX自带路线CAD核心算法引擎,可以精确求解在弯道、超高加宽路段上正交和斜交涵洞的涵长及涵洞四角标高。彻底解决了斜交、超高、加宽、纵坡等条件下的涵长精确计算,该功能弥补了国内涵洞软件的一项空白。同时,它也提供了对国内多家商业化路线CAD数据文件格式的支持。

13)排版更快速:PCVX在国内同类型软件中,首次使用版位跟踪机制,能同时跟踪任意多个部件的版位移动。此外,PCV还提供了又一个排版利器——版位保存和版位调入,利用它,用户可以在数秒钟之内排好一张哪怕是最凌乱的设计图。

14)PCVX基于AutoCAD平台上, PCVX支持AutoCAD2000及其以上的任何一款的CAD版本。PCVX的命令行提示与AutoCAD兼容,操作习惯亦与之类似。PCV采用COM技术实现了在AutoCAD环境下,与AutoCAD环境中的属性编辑器动态集成,用户可以使用属性编辑器完成对PCV的设计参数的动态修改。

15)PCVX在国内同类软件中首次采用了动态双向驱动导

航,使各项参数的输入变得简洁、直观。

16)PCVX通过大量的模板实现了高级用户自定义PCVX成果图的目的。在PCVX中,用户可以定制的模板包括:成果图形版位模板、涵洞模板、PCVX界面环境模板、材料模板、钢筋配置模板。

17)PCVX将涵洞设计参数和成果图设计参数分别存储,万一成果图丢失,亦可以方便地找回设计的原始数据。在绘图和保存的过程中,由于设计图不保存原始的设计参数,所以保存和打开设计图特别快,维护项目组文件特别方便和快捷。保存后的成果图的文件特别小,一个约20道涵洞的项目组的所有成果图(包括细部设计图)和数据文件占用的硬盘空间约为

3 MB,压缩后约为300 KB,携带和转存储极为方便。

18)PCVX的设计向导可使用户摆脱系统的流程控制,用户可按向导提示一步步完成涵洞的设计。

19)PCV采用DCOM+技术完成协同设计功能。通过接口请求和发送数据,响应接口的事件提供和接收数据,从而建立起双向通信的机制。

PCVX在开发中汲取了众多用户的经验和建议,大量智能元素的融入,使系统的智能化、集成化、稳定性和易用性都极为突出。

统计学的内涵篇(7)

标志设计是一种超越性、抽象性、概括性的形式构成过程,主要利用视觉元素的点、线、面之间的组合来表现主题的动态与功能、文化内涵与外观形式的综合设定。集中表现了主题的思想性内涵和民族文化观念,设计师通过标志观念这种物化形式达到感知现象、归纳事理、形成观念、组合造型的总体图案形象。从而来表现“标志设计”的个性特征、文化内涵与民族艺术精神。

一、标志设计的形式美

形式是造型艺术的外在结构,而形式美学则是构成艺术形式美的原理和规律,不言而喻,它是标志设计的准则,在传统与现念中,标志设计已成为一种精神的栽体,一种民族文化内涵的再现,一种个人设计技能的渗透与表现价值的体现,一种世界语言和文明的象征,一种企业形象内在与外貌的展示……当今,许多优秀的设计标志来自与设计师的高手,他们蕴孕着传统文化形式美的结构和美学观念,结合现代“标志设计”的种种形式美,包括调和、对比、对称、平衡、比例、节奏和韵律,以中西结合的相互溶合,设计出了许多富有代表性标志图案;如图: “装饰”期刊(2004年8月)刊登的陈丹设计的“中国电信”, “CCTV经济半小时”、“中国南方电网”、“清华同方”的标志设计,体现了高层次设计理念,应用了“形、意、势”的传统理念和现代线与面的结合,美术字与书法,英文字母的和谐排列,深蓝色衬托主题的醒目,整体构思变化而统一,表现了独特的形式美。再如图:日本(东京)的博物馆标志(隐喻TOKYO),红色是日本国旗的色彩元素,有明显的象征性和谐的“T”字布局,给视觉者一个醒目的印象,该图案标志概括性极强,象征性的文化内涵集中的体现在外观造型上,使我们感受到了日本民族文化的精神特征与设计造型的和谐美。

形式美是标志设计的结构骨架,传统与现代技法的结合作为基调,“点、线、面”的和谐应用是形式美的规则。杨琪论:“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的总和。”标志设计的形式外观与内在结构异常丰富,在其设计规则的规律中变幻无穷,以严谨简练的架构著称。如:旋转对称、面积对比、渐变、光影变化、线的流动性、内外形变异、突破与文字构成,简约、堆砌、随意性等等,无不展示了它的设计理念和多样性的形式美。

二、标志的文化内涵

标志设计的文化内涵,含义深刻、集中、象征性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蕴含着丰富、灵动、整体的精神因素,21世纪的艺术设计当然不会忽略标志传达信息的“短评快捷”和它表现文化内涵的张力,作好具有符号特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既承载着信息传递的功能,又极具抽象的表现力,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意象认识。它的文化内涵往往集中体现了一民族、一个地域、一个单位、一件商品等,通过标志这种物化形式达到感知现象、归纳事理、形成观念的潜在机能或超越理性的深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造型体系。

标志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吸收、运用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面对西方的现代设计的理念和潮流,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国。”使之全方位的再现“标志设计”的总体文化内涵。

如图:2008年奥运会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艺术形式与现代体育相结合,出现了独特的、高超的艺术形式,见印章中的图案,似“京”似“人”似“龙”,“POP”的现代题款与国际五环造型的接轨,富有和谐的动感与节奏性,把“北京”、“中国”、“人文传统”、“现代运动”和现代设计理念包蕴其中,形成了既现代又富有传统理念的标志设计。其标志的文化内涵以中国印为主题,极具东方文化特色,蕴含着很深的民族传统的文化内涵:(1)民族文化传统的特点;以书法印章形式再现,经过设计师的精心构思,巧妙似“人”动态奔跑为符号,在其变化的灵动中,蕴育着似“龙”似“京”的综合含义,表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特征和精神。(2)以标志设计的文化内涵总体意向代表着北京改革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地运动员和人民欢聚北京,生动地表现出印章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舞动双臂,迎接胜利未来喜庆动势,充满了节奏韵律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3)国际奥运五环与印章的图形构思在色彩上成好暖色调、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喜庆、热烈的气氛。几种颜色对比和谐,Beijing2008排列恰到好处,不失协调,成为一幅具有传统色彩又有现念的“标志设计”杰作。正如景观设计专家波得・T・莫舒斯所说:“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一个图案,那就是当世界另一端的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是中国的,能传达出基于悠久历史和传统沉淀之上的现代感。”

三、标志的应用

标志的应用极为广泛,它布局在世界的各个国家区域、民族企业、节日会议、电视频道商业设计等,我们稍为留意,就会处处可见;在某种意义上,它已无须用多余的语言注译,只把自身的完整涵义和完美造型尽情再现,忠实履行传达信息和物品总体内涵的意义。

标志可因以在平面完整地展示;如:中国网通标志、中国银行标志、雅典奥运会标志、车体、服饰、书籍、包装、招贴、文具、生活用品等等,也可以在立体完美中制作;环艺、雕塑、店首装饰、路牌、灯箱、广告气模、礼仪赠品、影视动画等等,聪明的英国威士忌酿造商标(Bell,意为铃铛)用铃铛作酒瓶外形包装,不声不响把自己的标志形象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许多名牌服饰都以个性质量为前提,作一标志符号,包装商品更是繁多,都显示了它的物品特征代表性。同时,食品的个性特征与包装也显示了它的标志存在。它的应用价值归纳有三:(1)认知性:一切标志的解读与认知,是标志直观表现的特点之一,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如:卡通形象米老鼠是美国迪斯尼乐园的标志,无论它穿什么衣服,做什么滑稽动作,只要出现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那里的小朋友一定认识它。(2)色彩造型的魅力,标志色彩的组合与配色,讲究单调与饱满,鲜艳醒目,它给人带来心理上、情绪上神奇的吸引魅力。(3)有明确的个性特点,代表了国家、民族、区域、企业、每件物品的特征形象,变化多样的标志直观再现了商品的特征价值。

总之,21世纪的标志设计与设计创新来自于现代生活的冲击与需求,尤其是传统文化、美学观念和现代思维对于标志设计的构思布局的创新尤为重要,将造型手法、同质文化、异质文化、设计责任与思维创新观念集中在动态性和功能性标志设计的艺术之中,在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高速发展中,努力设计出高层次、高格调、既有完美的造型又通俗易懂的标志设计。

参考文献:

[1]艺术学概论[M] 杨琪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①第188页

[2]艺术设计[J] 张苇著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2

[3]装饰[J] 清华大学学报 中国装饰杂志社出版 2004.3期②第76页

统计学的内涵篇(8)

引言

在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悠久的发展历程中,传统元素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现代传承创新的瑰宝。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在包装设计中对传统元素进行吸收和融合,对包装设计教学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因此,如何将传统元素通过现代设计语言准确地表现出来,使之自然地融入到现代包装设计中,是当前包装设计教学的方向和目标。

1.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内涵

中国传统元素博大精深,在现代的艺术设计中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设计师应该透过形体,深入到传统元素的精神内涵,从中发掘出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传统元素的现代解读不仅要结合先进的设计理念,更要从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标准出发,符合民众需求的才是最好的。现代包装是艺术设计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以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为出发点,满足最基本的实用性需求;另一方面,要符合艺术设计的理念,超越实用性,进行艺术性的创新。

许多艺术生的文化素养相对较低,对传统元素的理解不够深入,在表现形式和内涵解读上容易出现理解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开展关于创作理念、创作方法的课程教学,还应该将学生素质的培养纳入教学范围,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元素有深入的认识和正确的认知,从而在包装设计中将传统元素应用的恰到好处。

2.传统元素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传统元素的广泛应用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对传统元素的应用一定要结合特定的环境和产品,保证与现代包装自然的融合,而不出现突兀的现象,在应用时并不能一概而论,而许多学生在创作时只是大量地引用传统元素,却不考虑具体的内涵和意义,使得作品不伦不类。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强调传统元素应用的外部形势和类型,而不能从深层次上发掘传统元素的意义内涵,导致包装设计只有传统元素的形,而没有其神。

(2)不能实现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传统元素应用狭隘地理解为外部造型的转化和借用,而没有考虑到深层次的艺术性。这就使得作品整体上缺乏视觉;中击力,这样的作品寿命是不会长久的,受到教师的影响,学生在包装设计时也同样只注重形体上的表现,而忽略精神上的内涵。一部好的作品必定是集观赏性、艺术性、实用性与一体,如果无法实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那么注定会被市场淘汰。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下包装设计教学的发展趋势。教师应该意识到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重点是精神内涵的应用,而不是简单的形体应用。

(3)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包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作品设计当中,才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传统元素的文化内涵。受到教学条件和教师素质的影响,许多学生对包装设计的创作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没有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如此这样,学生只能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无法从整体上和细节上把握住包装设计的精髓所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传统元素发掘和应用中,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传统元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3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1)对传统图形的应用。我国的传统图形艺术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以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为表达对象,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随着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成熟,传统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对脸谱、图腾、剪纸等艺术形式的应用使得设计作品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不失时代气息。例如许多包装采用祥云图案作为底纹,或在商标中化用脸谱图案,这种应用虽然没有对传统图形采用直接借鉴的方式,但这恰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敛、含蓄精神。

(2)对传统色彩的应用。浓郁艳丽是中国传统色彩的典型特色,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装饰效果,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热情奔放的生活状态。这种传统延续至今,并在包装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统计学的内涵篇(9)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汇聚了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文化思想、民族精神的综合体现,其历史悠久,涵盖面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形成了许多学派和分支,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是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基础。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力和生机,而且能够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三、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传统元素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艺术内涵,体现了设计者和使用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广泛的应用,两者的有机融合,赋予了环境艺术设计文化内涵,创造和创新了传统文化。

1.传统色彩的运用

色彩是最具视觉冲击和艺术表现力的元素,能够表达作品的内涵,在艺术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尤为重要。在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寓意,对人的心理起到不同的影响作用。如中国传统色彩中的红色代表喜庆、祥和和欢乐,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甚至被称为中国红。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斗冠”造型为外部整体造型,以红色为建筑主体颜色,体现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展现出中国人对上海世博会这一盛事举办的喜悦之情,也表达了对外国友人的欢迎。传统色彩黄色象征财富、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常被用于高档场所的室内装潢,如酒店、会所等,给人以高端、大气、奢华的视觉感受。中国仿膳饭庄室内采用黄色为主色调,搭配宫廷建筑的装饰元素,古朴典雅的室内陈设,展现出浓郁的宫廷氛围,烘托出饭店的高贵典雅,很好地契合了饭庄的特色——仿宫廷菜肴。传统色赋予了环境艺术设计特殊的情感元素,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已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潮流。

2.传统文字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字由象形字演变而来,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字形式,在外形和书写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体现出了文字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方方正正,给人以顶天立地的视觉感受,行书、草书、楷书、小篆等多种书写形式表现了汉字独特的审美性。文字作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广泛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中国印设计,将传统文字“文”以奔跑的人形呈现出来,并结合印章艺术,展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10年上海世博会徽章,将文字与人的运动形态融合在一起,图案形似“世”,并与“2010”巧妙地结合,展现出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更赋予了徽章深刻的象征意义。在城市景观、公园碑刻、石雕等环境艺术设计中都有中国传统文字的身影,传统文字不仅丰富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而且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提升了作品的人文性,提高了整体环境的格调。

3.传统造型的运用

中国传统造型种类丰富,主要来源于民间艺术,体现出了民族地域风格和文化内涵。中国传统造型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众多的素材和灵感,丰富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并赋予了其独特的地域特征。武汉著名小吃街户部巷,在街道中间立有卖武汉传统小吃热干面的铜像,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的驻足,更向游人展示了武汉特有的小吃文化。国家大剧院半椭圆形的外形,倒映在水中正好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与周边的矩形水池相呼应,符合中国传统天圆地方、天地合一的儒家思想。鸟巢公园内的大观建筑群,以中华民族特有的龙形为造型,建筑群最高建筑的上方为龙首造型,建筑本身为龙身,旁边四座矮建筑组成龙尾,整个建筑群展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龙文化,体现出了中国人的审美,成为中国传统造型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典范。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1.推动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是设计师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法所展现出来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艺术特色的作品,受到设计师的技艺水平、个人情感、生活阅历、文化修养等,以及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环境艺术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处理好人与居住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重视文化对设计的影响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想,在几千年的不断发展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和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发展和创新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和灵感,而且赋予其文化内涵,以满足人对居住环境的审美需求。尤其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更加注重人的审美需求,绿色、生态、自然等文化理念的融入,既体现了人对美好居住环境的需求,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推动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不仅需要运用新材料、新技艺,更需要文化内涵的融入,使其更具表现力和生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人对人居空间环境的要求。

2.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更加凸显出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也展现出了多元文化的特点,催生出了新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和审美需求,需要创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而且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具有强烈的民族特性,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新时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深入挖掘其内涵、元素和本质,融入时代特性,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创新表现手法,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性和民族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氛围,将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文化给养,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统计学的内涵篇(10)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对空间环境进行改造和设计,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和审美情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与人居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性艺术,涵盖建筑学、城市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城市规划学、人体工程学和美学等工程和艺术学科,体现出集功能性、艺术性和技术性融为一体的特征。环境艺术设计的首要目的是美化人居环境,以彰显出使用者的品味追求和文化内涵,因此,可以将环境艺术设计理解为一项文化认知和认同的创作活动,根植审美文化,体现文化内涵。由此可见,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既满足了使用者的审美情趣,又体现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汇聚了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文化思想、民族精神的综合体现,其历史悠久,涵盖面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形成了许多学派和分支,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是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基础。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力和生机,而且能够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三、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传统元素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艺术内涵,体现了设计者和使用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广泛的应用,两者的有机融合,赋予了环境艺术设计文化内涵,创造和创新了传统文化。

1.传统色彩的运用

色彩是最具视觉冲击和艺术表现力的元素,能够表达作品的内涵,在艺术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尤为重要。在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寓意,对人的心理起到不同的影响作用。如中国传统色彩中的红色代表喜庆、祥和和欢乐,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甚至被称为中国红。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斗冠”造型为外部整体造型,以红色为建筑主体颜色,体现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展现出中国人对上海世博会这一盛事举办的喜悦之情,也表达了对外国友人的欢迎。传统色彩黄色象征财富、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常被用于高档场所的室内装潢,如酒店、会所等,给人以高端、大气、奢华的视觉感受。中国仿膳饭庄室内采用黄色为主色调,搭配宫廷建筑的装饰元素,古朴典雅的室内陈设,展现出浓郁的宫廷氛围,烘托出饭店的高贵典雅,很好地契合了饭庄的特色——仿宫廷菜肴。传统色赋予了环境艺术设计特殊的情感元素,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已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潮流。

2.传统文字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字由象形字演变而来,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字形式,在外形和书写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体现出了文字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方方正正,给人以顶天立地的视觉感受,行书、草书、楷书、小篆等多种书写形式表现了汉字独特的审美性。文字作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广泛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中国印设计,将传统文字“文”以奔跑的人形呈现出来,并结合印章艺术,展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10年上海世博会徽章,将文字与人的运动形态融合在一起,图案形似“世”,并与“2010”巧妙地结合,展现出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更赋予了徽章深刻的象征意义。在城市景观、公园碑刻、石雕等环境艺术设计中都有中国传统文字的身影,传统文字不仅丰富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而且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提升了作品的人文性,提高了整体环境的格调。

3.传统造型的运用

中国传统造型种类丰富,主要来源于民间艺术,体现出了民族地域风格和文化内涵。中国传统造型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众多的素材和灵感,丰富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并赋予了其独特的地域特征。武汉著名小吃街户部巷,在街道中间立有卖武汉传统小吃热干面的铜像,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的驻足,更向游人展示了武汉特有的小吃文化。国家大剧院半椭圆形的外形,倒映在水中正好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与周边的矩形水池相呼应,符合中国传统天圆地方、天地合一的儒家思想。鸟巢公园内的大观建筑群,以中华民族特有的龙形为造型,建筑群最高建筑的上方为龙首造型,建筑本身为龙身,旁边四座矮建筑组成龙尾,整个建筑群展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龙文化,体现出了中国人的审美,成为中国传统造型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典范。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1.推动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是设计师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法所展现出来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艺术特色的作品,受到设计师的技艺水平、个人情感、生活阅历、文化修养等,以及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环境艺术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处理好人与居住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重视文化对设计的影响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想,在几千年的不断发展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和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发展和创新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和灵感,而且赋予其文化内涵,以满足人对居住环境的审美需求。尤其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更加注重人的审美需求,绿色、生态、自然等文化理念的融入,既体现了人对美好居住环境的需求,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推动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不仅需要运用新材料、新技艺,更需要文化内涵的融入,使其更具表现力和生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人对人居空间环境的要求。

2.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更加凸显出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也展现出了多元文化的特点,催生出了新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和审美需求,需要创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而且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具有强烈的民族特性,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新时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深入挖掘其内涵、元素和本质,融入时代特性,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创新表现手法,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性和民族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氛围,将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文化给养,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上一篇: 经济政策的发展 下一篇: 航天航空发展现状及前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