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鉴赏分析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01 16:44:26

艺术作品鉴赏分析

艺术作品鉴赏分析篇(1)

所谓的美术鉴赏,可以被理解为鉴赏者在对美术作品观摩的过程中应用自身的认知能力、生活阅历、道德素质以及审美观念对作品的意境与内涵进行体会、分析、辨别、理解、认可以及想象的过程。其作为一种特别的美术接受形式,具有娱乐、享受等多样化的性质,有助于陶冶欣赏者的性情。本文作者结合相关美术作品,进而达到对美术鉴赏的性质与特点客观而深入分析的目标[1]。

一、分析美术鉴赏的性质

由上文简要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美术鉴赏是一种性质特殊的美术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鉴赏者的情趣、品位得到提升,身心得到放松与调节,同时调动了鉴赏者对艺术境界追求的积极性,此时他们也会客观的去认识以及挖掘艺术作品的价值深度。总之,一部优秀美术作品的完成时建立在建设的基础之上的;美术鉴赏具有使心情愉快、陶冶情操以及塑造自我的功能。此时,美术鉴赏的性质大体上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美术鉴赏使一种审美享受。其携带这一性质主要是因为距离感、假定性和超越感的存在。所谓的距离感,就是说被鉴赏的美术作品能够将人类思想的改变、文化发展的情况以及文明更替演变的过程展示出来,例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一美术作品以素描的形式将观者对事物观察的准确性表现出来,真实的将15世纪末期犹太人生存的面貌展现出来。鉴赏者隔着时间的跨度对本部美术作品进行赏析之时,将会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会,此时现实与美术作品之间产生了距离美;所谓的假定性就对鉴赏者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充分的利用自身的想象力,将美术作品中虚设的背景、情节等勾画出来,将特定的美术语言转化为惟妙惟肖的形象图,这是非现实的,但是对鉴赏者来说是审美上的再创造;超越感就是鉴赏者对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思想与现实之间的跨度,不考虑个人功利以及物质实用性等因素,而专注于审美价值的方向;二是美术鉴赏可以被视为艺术再创造的一种形式。通常认为,鉴赏是在创作之后才出现的一种行为方式,作品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鉴赏的效果这一定论是较为肤浅的,因为美术鉴赏不是对艺术作品价值评判的一种被动回复方式。而之所以认为美术鉴赏可以被视为艺术再创造的一种形式,主要是因为观赏者始终是积极的、主动的去参与艺术作品意义的构建等环节,此时若没有鉴赏者的加入,艺术家笔下的作品就不够完美。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的是一件优秀的作品的出现出来需要创作者的努力,还需要鉴赏者的认知理念以及审美情趣去将空缺有效的弥补,此时美术作品的意义更加的丰满,因此可以说鉴赏环节的落实使作品得以再创造,此时鉴赏演化为观者审美能力再创造的一种行为方式;三是美术鉴赏时观赏者对其艺术价值的判断。观者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之时总会对其造型结构、色质优劣有所评价,对其主旨以及内涵做出评论,这是普遍存在的理性现象。而对于美术鉴赏而言,其主要包括情感的、艺术的判断,此时情感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其将鉴赏者爱憎好恶、抑扬褒贬等品质体现出来。例如鉴赏者在对梵高的《向日葵》进行欣赏时,在辩证思维的引导下,能够体会出梵高在最为痛苦煎熬的生活中对自然、朴实、阳光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这件色彩对比强烈的作品对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效果。总之,这一性质存在于美术鉴赏中,使欣赏不再是单一化、公式化、概念化,同时也使鉴赏意识与审美情趣建立健全。

二、探究美术鉴赏的特点

1、使鉴赏者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这是因为美术作品将丰富多彩的世界展示给观者,自然景观也好,人文景观也罢;此外美术作品中渗透率创造者的情感与情绪,或激愤或低沉,鉴赏者超越了文字的局限性,去感悟精神世界,开拓眼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术鉴赏的又一特点是能够协助欣赏者强化自身的审美能力,在艺术的熏陶下,欣赏者的思想道德素养明显的提升,此时的对美术作品的赏析使观赏者的身心得到了良性的发展与成长;另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中涵盖了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境界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此时鉴赏环节的启用,协助鉴赏者开发自身的智慧,建立健全了审美情趣;当然,鉴赏环节的开展具有的最大特点是使美术作品得以再创造,这是因为鉴赏者在情绪情感的变化之中,传承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将新鲜的元素再一次融入进行美术作品之中;

2、鉴赏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

主客体同时参与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这才是对艺术的鉴赏。而美术鉴赏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心理、情感活动的复杂性,主客体之间在情感对话以及精神境界融合的基础上,才会使审美活动具有再创造的意义;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结合的特点

有些美术作品中带有某些学者对其理解、认识、评价的字眼,这是对美术艺术作品价值与本质的揭示,但是只有在鉴赏者情感接受与肯定的情况下,它们才成为理性上被认可的事物,此时鉴赏者认知上的感性方式与艺术作品所传播的理性内容统一化,也是鉴赏者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整合的形式。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结合衍生出的意义是重大的,其促使鉴赏者认清事物的本质,端正了情感态度,走向了实践路线。

三、结束语

总之,美术鉴赏的性质与特点是多样化的,美术鉴赏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性质特殊的审美消费行为,是生产到消费的过程;特点还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再创造、制约性与能动性、享受与判断、教育与娱乐的统一性。美术鉴赏对审美理念的培养发挥了巨大的辅助作用[2],因此,艺术领域提高对美术鉴赏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协助鉴赏者感受艺术特色与魅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同时升华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艺术作品鉴赏分析篇(2)

美术鉴赏教学的重点是放在对作品欣赏鉴别,并注重深入艺术分析上。这就要求我们: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发学生自由地发表个人意见,对作品作出各种评论与解释,以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审美感受和想像力,使鉴赏教学真正进入审美活动中去。那么,如何才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呢?

所谓美术鉴赏的探究讨论法,就是采取探求、讨论的方法,创造性的解释,深入地理解鉴别美术作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主体展示讨论、回答、解说的形式为基础,教师则作为引发、援助和裁判者的角色。一般具体教学步骤,可分为四个阶段。

1、观察感受阶段:属于对作品审美的感性阶段。一是侧重于视觉感受,如学生通过自己阅读作品,对其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二是学生对作品是喜欢还是讨厌?以上可作口头发言,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作品中所存在的客观事实。

2、分析理解阶段:属于对作品审美的理性阶段。主要从色、形、构图等艺术手法角度出发,理性分析作品造型的特征与艺术特点,学生作笔记,可口头发表。同时,教师提出悬念和问题,学生积极展开思考,寻找解答。

3、解释讨论阶段:对分析理解阶段所作的解答作综合思考,阐述作者用作品想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学生作笔记,可作口头发表。此时,欣赏活动进入作品的深层,讨论就可以充分展开。

4、价值判断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解释、包括与他人的意见讨论交换,对作品艺术特征作分析,提出对作品的解释与评论,并加上喜欢或是厌恶的评价。最后归纳出作品的优缺点,作出价值判断。

二、比较鉴赏法的运用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比较鉴赏法,引导学生围绕作品的题材要求、艺术手法、艺术特点以及风格流派等方面进行纵横交叉的比较分析,则学生更易于得到审美启发,从而促进加深理解欣赏作品。所谓比较欣赏的方法,就是艺术比较法在美术鉴赏过程中的运用。一般来说,从比较的角度而言,大体可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从比较的指向而言,又可分为相似比较和反差比较。下面结合相关作品,就其具体操作方法,分别简介如下。

1、横向比较

比较鉴赏中的横向比较,主要是在欣赏过程中,对与鉴赏对象有可比性的作品进行一种横向平等性的比较分析。其运用范围较为广泛,如艺术风格流派的比较、艺术门类间的比较等等。

①艺术风格流派的比较:比如在鉴赏外国古代建筑时,其古建筑风格流派丰富多姿,如古埃及建筑具有宫廷建筑的某些特征;古希腊建筑有三种柱式,各具有鲜明的古典特征;古罗马建筑在希腊风格上显得更为华丽、壮观,如《罗马万神庙》,其大殿是一个宏大的圆形大厅,它一直是世界古建筑史上最大的大圆顶;伊斯兰教建筑装饰图案十分丰富,具有鲜明的特点,世界著名的《泰姬陵》被称为“印度古建筑的珍珠”,总体布局完善,空间序列丰富,色彩沉静明丽,具有伊斯兰教徒向往的纯洁的天国花园,等等。

②艺术门类间的比较:新教材内容是围绕主题来编排的,不同艺术门类穿插在每课之间,各类作品的艺术语言、形式美要素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相互间有息息相通之处,如形体、色彩、空间等方面互有影响和借鉴。

2、纵向比较

比较鉴赏中的纵向比较主要是在欣赏过程中,对于鉴赏对象作时间性纵向的比较分析。如艺术种类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艺术流派不同发展时期的比较等等,可以广泛运用。

①艺术种类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每一类艺术从形成到鼎盛都有不同的发展过程,并形成各阶段相对明显的特征,若能把不同发展阶段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赏,在比较分析中认识把握这些特征,则有助于把握这类艺术发展体系的总趋势,同时也容易理解单个作品的艺术内涵。

②艺术流派不同发展时期的比较:西方现代绘画可谓艺术流派纷呈,每一个流派的形成和发展都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如把这些流派不同时期的作品摆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则可清楚地发现该流派艺术特色的发展线索及演变关系,这对学生深入理解流派全貌及相关单个作品都有极大的帮助。

3、相似比较和反差比较

艺术作品鉴赏分析篇(3)

1 经典美术作品(历代和当代)。

经典美术作品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产,这些财产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感,而且可以启迪人的思想,对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鉴赏的对象和内容除了绘画,还应该包括雕塑、陶艺、建筑等三维美术作品。

2 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作品。

经典美术作品可谓星罗棋布,那么什么类型的更适合幼儿美术鉴赏活动呢?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形式上色彩鲜艳明亮、内容上奇异有趣的作品,在鉴赏活动中更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其产生共鸣,从而更易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如大班美术鉴赏活动“寻找我最喜欢的艺术家”中,幼儿对于梵高的《邮递员》比较喜欢,而且能够理解作品,而对于《蒙娜丽莎》不甚理解;在中班美术鉴赏活动“艺术来源于生活”中,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小女孩系列和幼儿年龄相仿,幼儿有亲切感,更容易产生共鸣。

3 幼儿作品。

同伴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对于幼儿来说同伴的作品最富有感染力,并且从形式上看,幼儿作品最具新颖性、诚实性和直接性,可以为鉴赏提供最便捷的条件。

二、幼儿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1 游戏。

①拼图 拼图是幼儿日常游戏活动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对于幼儿来说它既充满挑战又得心应手。如中班美术鉴赏《老虎》等,利用拼图的方法吸引幼儿兴趣,加深对作品构图的认识。

②在线涂色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与运用,在线游戏丰富了幼儿们的生活。因此,幼儿美术鉴赏活动中不妨也以多媒体为载体,使幼儿在玩中掌握知识、开阔眼界。如大班美术鉴赏《睡莲》,利用计算机,使幼儿通过在线涂色加深对作品色彩的感知和理解。

③角色扮演 幼儿对于角色扮演游戏乐此不疲,所以在幼儿美术鉴赏活动中可让幼儿扮演作品中的人物,加深对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理解。如中班美术鉴赏《最后的晚餐》,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犹大的布袋非常有趣好玩,争相扮演,但是当扮演完成以后,扮演“犹大”的孩子却低下头不开心,因为他感觉自己是“坏人”。显然,幼儿通过生动的扮演深入体验了作品的内涵。

④重新组合 请幼儿按照自己的审美喜好重新组合作品,如大班美术鉴赏《韩熙载夜宴图》,幼儿可以从音乐的角度重新安排作品中人物的位置,也可以重新给人物分配角色任务等。

2 找异同。

①找不同 把不同艺术家的同一创作题材的作品或同一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的不同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作品的客观分析,了解同一题材下艺术家的不同表现方法或同一艺术风格的发展。此种方法比较忽略艺术家个人生平,注重美术自身的发展,如大班美术鉴赏活动“自画像”、“阅读者”、“马”等均是运用此方法。

②找相同 把不同风格或者题材的艺术作品放在一起,请幼儿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然后把找出的作品编成一个故事,如大班美术鉴赏活动“好朋友写真集”,就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请幼儿在一系列杂乱的图片中找出艺术家毕加索的作品,并把找出的图片创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显然,运用“找异同”的方法能使幼儿在活动中既了解认识艺术作品,同时又掌握了对比的方法。

3 谈话。

谈话的类型一般分为递进的三种:讲解一问答一表达。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把握侧重点。如大班美术鉴赏《呐喊》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尽量使用客观而个性化的语言描述作品内容,同时通过提问的方法,分析作品形式和风格,从而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其语言的发展。

4 图像分析。

首先,列举作品看到的人或者物,分析作品类型:其次,了解图像中故事和寓言,分析作品的文化环境:最后,寻找作品与文化、历史和社会的关系,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如大班美术鉴赏《格尔尼卡》,请幼儿课前收集关于毕加索的信息资料,然后请幼儿观察作品,分析作品中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指出一盏灯、一位尖叫的妇女等,并针对该类事物加以概括,分析和解释其象征意义,从艺术家个人历史和作品中去探寻这些形象的意味。

艺术作品鉴赏分析篇(4)

一、民族舞蹈教学中艺术鉴赏必要性

舞蹈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舞蹈教育者,其真正的目的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使舞蹈艺术能自然而然的走入学生的生活中,更好的满足学生美育需求和情感需求,以实现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的教学目的。在舞蹈教学中,学生应该对所学舞蹈剧目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更好的通过舞蹈教学来了解整个艺术领域的美。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舞蹈学生就应该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艺术鉴赏观念。

二、对舞蹈教学艺术鉴赏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发挥艺术鉴赏作用,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艺术鉴赏在舞蹈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好的发挥艺术鉴赏的作用,就应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舞蹈学习和艺术鉴赏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舞蹈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舞蹈是有生命的,它并不是单一的动作,要想使舞蹈具有生命力,就应该加强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使其舞蹈能力能得到提高。要想使学生的舞蹈能力得到提高,就要不断的开拓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对不同题材、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舞种的优秀舞蹈作品进行分析,对相应音乐的风格、文化背景进行分析,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音乐艺术鉴赏作为一种抽象艺术,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给养。在对音乐艺术进行鉴赏时,教师必须对作品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准确感受音乐,使学生真正的了解音乐作品真正的内涵,真正达到音乐艺术鉴赏的目的。

(二)发挥艺术鉴赏作用,提高舞蹈教学水平。艺术鉴赏在舞蹈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舞蹈从发展之初,就是伴着各种敲打节奏出现的,现在的舞蹈艺术也是随着音乐起舞的。可见,音乐与舞蹈是分不开的,音乐艺术鉴赏对舞蹈教学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一般情况下,舞蹈动作大部分是通过生活中不同的动作经过提炼、加工而成,但更多的时候是来自音乐。一些舞蹈家只要听到能使自己震撼的音乐,其就会根据自己现有的音乐鉴赏能力对音乐进行分析,并将作品以视觉的形式展现给观众,使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对舞蹈作品中的内涵也有一定的了解。音乐艺术鉴赏在舞蹈表演中是必不可少的,一旦缺少音乐,其视觉效果、影响力、表现力则会显著的下降。从中可以看出,音乐艺术鉴赏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三)发挥艺术鉴赏的作用,提高舞蹈教学质量。艺术鉴赏在舞蹈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是舞蹈教学的基础。在舞蹈教学中,仅靠教师对音乐艺术进行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的参与。就音乐艺术而言,其能全面、立体化的表达相应的情感,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就应该积极的了解音乐艺术。毕竟舞蹈和音乐是不可分割的,不对音乐艺术进行相应的分析,就让学生进行舞蹈表演,是无法达到舞蹈教学目的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当学生在鉴赏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对音乐有全新的感悟。如,教师在教学生《盛装舞》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放一些关于蒙古族的音乐及视频录像,让学生感受一下内蒙古大草原的气氛,再欣赏剧目《盛装舞》,使学生对这个舞蹈有个初步的印象和了解。教师在放映舞蹈视频的同时,可以在旁边适当的告诉学生蒙古族的文化背景、作品大意,其中蒙族舞的柔臂、硬腕、耸肩、笑肩等一些动作应注意的要领,脆而有棱角,动作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要体现出蒙古族那种特有的韵味和独特的气质。学生对这个剧目有相应的了解之后,教师再教学生随着舞曲跳这个舞蹈。这种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技术鉴赏能力,也能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只有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才能提高其舞蹈技能、素质,才能使其更好的进行舞蹈学习。

(四)发挥艺术鉴赏作用,使学生进入舞蹈意境。意境在舞蹈艺术中有重要的作用,著名舞蹈家吴晓邦曾经说过:“任何舞蹈在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才能把它的‘意思’完整地表现出来。”而音乐作为舞蹈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其不仅能督促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诠释舞蹈,还能将其带入一种意境之中,使其学生的舞蹈充满活力。在著名舞蹈《孔乙己》中,放映《欢沁》音乐时,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潇洒的动作,一个癫狂可爱的老头现在人们面前。随着音乐高潮的出现,学生用跳跃、旋转、翻腾带入情节来表演偷书挨打,其表现的是一种内心经过痛苦挣扎之后舞蹈动作。当放《迎春》这段音乐的时候,学生用一种有形的舞蹈语言诠释了孔乙己所处的凄凉、悲惨环境,最后以“人之初,性本善”的童声结束整个舞蹈,使观众真正的理解整个舞蹈的内涵。如果学生在表演这段舞蹈的时候,没有对这一舞蹈进行相应艺术鉴赏,没有将舞蹈和音乐艺术结合在一起,学生就不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舞蹈中,也不能使观众真正的理解其内涵。从中可以看出,艺术鉴赏的重要性。

艺术作品鉴赏分析篇(5)

一、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原因分析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要重现事物的美,更重要的是把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通过对各种学科综合知识的巧妙运用,使得“美”在其笔端得到升华。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要对美术作品创作的基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能力机型综合运用在,这样才能创作出一幅完美的作品。所以,我们在欣赏这样一幅作品的时候要对这些思想感情、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的分析,才能很好地提高鉴赏效果。

二、在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鉴赏的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与研究也在发生变化,将美术作品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分析其蕴含的深层意味,可以对画家创作时的情景进行真实的在现,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所谓文化情景就是一件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当时所处的文化环境、时代背景、文化特征等等。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分析其文化背景至关重要。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不应该只对作品的技巧进行分析,还要明确作品的历史背景、社会人文以及科学特征等等,把作品融入到当时的文化环境当中去,对画家创作时的内在情感进行分析。优秀的美术作品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社会文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作品的优秀思想、优良的精神可以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当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的进步,还能引导人们的心态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对研究人员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还有很多非常深奥的哲学思想蕴含在美术作品中,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在做美术作品鉴赏的时候不仅要分析其历史环境,而且要分析画家在创作的时候内心的思想与情感。画家在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多种不同文化与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加强文化情景中美术作品的鉴赏可以提高人们的基本素质。这种鉴赏本身就是对生活的一种很好的还原,但是不是对生活简简单单的那种描述,而是把价值观、审美观与文化情景进行统一。人们在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时候,应该通过视觉感受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与感情,努力与作者产生共鸣,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使自身的思想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三、文化环境中进行美术鉴赏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同地区的美术艺术也有不同风情,所以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要近距离的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例如黄永玉前辈的《山鬼》有着浓厚的湘西本土特色,黄老塑造的“山鬼”这一形象其实是在湘西本地神话故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黄老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也让“山鬼”这一形象有了鲜明的特点。这个时候,我们要结合湘西本地的文化对“山鬼”这一民间形象和艺术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使我们在认识“山鬼”这个艺术形象的时候更加深刻。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视觉、心理等方面的共鸣来进行,从视觉与心理上对作品进行感受,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作者想要体验的情感与意境。例如在传统的国画进行赏析的时候,我们要对作品被创作出来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在鉴赏这种作品的时候应该对当代历史文化有很好的掌握,还可以借助古典音乐来进行联想,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中国古典画作和古典诗歌一样很多都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了解了这一点很有利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在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连接,由于美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美术技巧的简单堆叠,其过程结合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科学内容,其蕴含的知识是比较广泛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的时候,融入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鉴赏的效果。例如:在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时候,我们要很好地了解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等等,把这些背景有机的结合起来,接受画家生活年代、国家发展面临的环境和当时的世界环境。这样可以加强对作品的思考,得到作者想通过作品传达出的深层思想。在鉴赏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与生活联系起来,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中有着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所以想要在文化情景中鉴赏美术作品可以从身边的美术作品入手,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美术鉴赏还要与自然美进行有机结合,用自然美来发展自身的思维意识与审美能力。将美术鉴赏与行为艺术相结合,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美术鉴赏效果。

四、结语

不同的美术作品其蕴含的思想不同,再加上画家在创作它们的时候,融入了当时画家生活的环境与时代背景,所以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要注重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画家生活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和进行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品深处蕴含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梁汉.试析在文化情境中开展美术鉴赏[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

[2]张媛媛.“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理念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6)

艺术作品鉴赏分析篇(6)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73

新课改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美术鉴赏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初步的分析、理解、甄别、评价的能力。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教学课程前途是光明的,然而道路是曲折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并未达到预期的成果。

一、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美术教学作为一个艺术类学科,目前的发展还不是很全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受升学率的影响,许多高中学校虽然设立了美术鉴赏课程,但是却缺乏对该课的重视。许多高中学校本来美术鉴赏课的课时就非常少,却还经常出现了美术鉴赏课让课给其他学科的现象,导致了美术鉴赏课名存实亡。其次,虽然现在应新课改的要求,许多的高中学校都设立了美术鉴赏课程,但是这些高中普遍缺乏真正专业素质过硬的美术教师,甚至有些是其他科的教师转过来的,导致美术鉴赏课程教师专业素质偏低。高中美术鉴赏作为一门新兴的教学课程,缺乏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单一,教师课堂上不注重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审美能力,学习流于表面,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美术作品的分析、鉴赏中,导致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不高。

二、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建议

1.提高学校的重视程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高中学校应该增加对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视程度,首先,学校方面要认识到美术鉴赏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其次,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加美术鉴赏课的课时,并且保证不能将美术课让给其他科目;最后,学校尽最大能力保证美术鉴赏课程的师资充足,提高教师待遇。

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美术鉴赏课程的引导者,他们的专业素质对美术鉴赏课堂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第一,美术教师的选拔必须出自专业院校,杜绝将其他科目的教师直接转过来教美术的现象。因为只有专业的美术教师才能将美术知识系统、有序地教给学生,才能通过自己长期培养的美术气质感染学生进而提升高中生的审美能力。第二,作为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师不仅应该充分了解艺术作品,能从艺术层面对作品进行解析,还要对艺术家和作品的创作背景有着充分的了解,能让学生从艺术家的艺术经历中学到做人处事的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广泛阅读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多了解关于作品的故事、传说。第三,作为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教师这个职业最基本的要求。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使美术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准确、丰富地传达给学生。

2.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高中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以教师为主体,以黑板、粉笔为工具的枯燥、单一的形式,时间长了难免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新课改对高中生美术鉴赏能力的要求也提醒我们广大教师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流行的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等多方面的综合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项感官,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的印象。

艺术作品鉴赏分析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C-0083-01

一、影视赏析学习的重要意义

影视艺术作为当代主要的艺术类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从视听两个层面为观众提供了可以欣赏的艺术主体,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使其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高职影视编导专业顺应了这样的市场需求,迅速强大起来。影视赏析课程不仅是影视编导专业学生学习影视制作与编辑技巧的重要课程,也是一门审美情趣的培养课程。通过观赏影视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各种美,在带来身心愉悦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影视作品的鉴赏水平。

二、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影视赏析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影视赏析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我认为进行科学有效的影视赏析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变审美观念,完善知识结构

要进行影视赏析,首先需要在审美观念上加以改变。影视赏析不仅注重对影视作品的观赏,也注重评价。作为影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要摒弃传统的影视欣赏观念和习惯,不能停留在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赏析上,专业的学习要求我们对此进行调整,更加关注对影视创作艺术的鉴赏,例如,对影视表现手段的分析与关注,剪辑手法与蒙太奇手法的把握,场面调度等。其次,完整科学的影视赏析知识结构是我们进行影视赏析的基础,这也是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别。作为影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具有完整科学的影视赏析知识结构是达到一定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只有在科学的鉴赏知识和方法指导下,才能有根据、有方向、有策略地进行影视艺术的鉴赏。

(二)对于影视艺术表现手段的熟练程度决定着专业素养水平的高低

影视艺术的表现方式、表现手段花样众多,对这些艺术表现手段的熟悉程度决定着一个影视编导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当学生能很快看出影视作品的表现手段时,说明他对于视听语言的掌握达到了一定高度,对视听语言的语法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这样的学生会很容易掌握作品作者的意图与手法,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把握作品,这是影视赏析课程的教学目标。影视艺术一些细节的处理和设计往往具有很大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但如果对表现手段不了解或不熟悉往往会被忽视;服装、长空镜头、构图、光线以及作品的开场、结尾的设置等,都是在进行赏析时由于不熟悉表现手段容易忽略的部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影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要想做好影视分析,必须先熟练掌握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段。

(三)对影视艺术风格的鉴赏与评价体现了较高层次的影视审美情趣

在影视作品中有几个方面能体现出较高层次的审美情趣,作为影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尤其是高职层次的学生,这是一种更高的追求,而非硬性的要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提出让学生了解,这也是快速使学生掌握影视分析技巧的手段。首先是表演风格。演员的表演风格形成标志着表演艺术的成熟。其次是导演风格。导演作为一部作品的组织者和指挥摄影者,艺术风格、专业素养、思想感情乃至个人性格都会在作品中留下或多或少的印记。

(四)影片评论与影评的写作是对影视赏析课程教学效果的检验

学生掌握如何,教学效果如何,对于影视赏析课程来讲,影片评论与影评写作是最好的检验。影评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延伸,多维地展开对影片的思考,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对影片充实而丰满的评价,而观者也能从一部影片中汲取最大化的艺术信息,提高审美情趣。在影评的写作上,可以把写作重点放在表现手法的分析上,对于构成影片的主线要有准确的把握,对影片样式、风格和审美特征的分析和评价可以适当减少。虽然美学评价是我们对影片评价的重要补充,会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但是,高职层次的教学重点在于快速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结语

影视赏析是一门寓教于乐的课程,但是对影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来讲,它的专业性高于娱乐性,学生影视鉴赏水平的提高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

艺术作品鉴赏分析篇(8)

一、比较法概述

1.概念

比较法是根据某一标准,筛选有联系的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实现事物的分类。这种方法是一种以直接感知为主的对照方法,可以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并从根本上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比较法是确定事物异同点和联系的思维过程,任何事物都能在相互比较中凸显差异性。借助对比法能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事物的异同。在美术鉴赏中应用比较法,教师可对不同艺术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理解和评价,从而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2.特征

(1)可比性基于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在比较对象的选择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范围,选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作品;同时,要避免为了比较而比较。不同美术作品的可比性建立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上,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教学。(2)经验性在高中美术鉴赏中,学生在生活经历、理解程度和艺术修养方面均有差异,在比较中会重视自己的经验。教师要注意引导,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应用科学的比较方法,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3)超越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术作品的非孤立性决定了比较法的超越性。在比较中,作品体现出的内涵有可能超过鉴赏本身,也有可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对一切可比较的艺术现象或者艺术作品的比较,最终能达到鉴赏和理解的目的。

3.教学目标

高中美术鉴赏中应用比较法的教学目标在于:第一,使学生理解比较法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同时掌握比较法的具体操作方法;第二,教师要通过介绍、引导,使学生在与教师、其他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掌握比较法的应用特征与效果;第三,以反思和总结的方式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今后的实践中自主拓展比较法的应用。

二、高中美术鉴赏中比较方法的应用意义

1.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主要表现在发现、欣赏与表达等方面。美术鉴赏课程可为学生提供视觉与感知层面的教育指导,使学生学会在海量的美术信息中筛选自己需要的素材。在高中美术鉴赏中,比较法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美术作品鉴赏的重要方法,应用比较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在素描基础构图讲解中,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展现不同的构图方式,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中选择出最和谐的构图模式。又如,在美术创作材料与技法的讲解中,教师可通过对比不同的材料与技法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让学生综合分析出一种最适合表现主题或内容的组合。

2.培养创造性思维

艺术欣赏具有创造性,美术鉴赏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受众群体是广大高中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对于事物的分析、判断、想象和推理能力,但是并不完善。通过比较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更独立地思考与发现,并将自主探究得出的结论应用于艺术性创造。比较法能增强学生对于作品风格的感知能力,使他们能更充分地理解作品的主旨。将这种方法融入逻辑思维,不仅能帮助学生进行美术鉴赏,而且能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3.促进个性发展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目的并非是将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为艺术家,而在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艺术创造能力以及美的修养。将比较法应用到高中美术鉴赏中,可增强课堂的敏锐性和灵活性,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美术艺术作品与社会、自然、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不同风格、材质、形式的独特艺术性。如,在通过横向比较方法对比、分析中国美术作品与西方世界美术作品时,学生能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理解,同时也能更尊重多元的世界文化,在开阔眼界的同时,表达自我意识,达到求同存异的目标。

三、高中美术鉴赏中比较法的应用方法

1.纵向对比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艺术家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会赋予其不同的含义。在高中美术鉴赏中应用比较法,学生可借助“时间”这一发展标志,运用纵向比较法比较不同时期的同一美术元素的表达方式。如,某地区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美术鉴赏的过程中,以鞋子为纵向比较的元素,将不同历史时期画家创作的各类与鞋子相关的艺术作品,以幻灯片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其中,有我国魏晋时期的丝织履、唐朝时期的锦缎鞋、宋朝高筒靴等。通过纵向对比的方式,学生从鞋子的颜色、绘画技巧和画面构造等方面阐述了不同时期鞋子的不同特征,了解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不同时期鞋子的特征,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横向对比

(1)不同地域的对比在鉴赏不同地域的美术作品时,教师要明确这种对比方式涉及的艺术作品范围大、题材丰富且受众广泛。为了避免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对美术作品鉴赏产生影响,在高中美术鉴赏中,教师可以选择横向比较法。通过对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美术作品鉴赏,学生可以看出我国传统艺术作品创作中的“道”。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绘画有着不解之缘。我国传统绘画作品集中体现了“意在画外”和“寓情于景”,水墨画尤其展现出了追求独立和精神理想抒发的强烈情感。与之相比,西方社会的绘画艺术则更加理性,贴近实际生活。西方社会的绘画作品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于“模仿”和“遵从”,历史上许多绘画艺术流派的诞生,都是基于真实、理性的审美心理。(2)不同流派的对比不同流派之间的对比分析也可以被归类到横向比较范畴之中。如,在“中国近代美术绘画艺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着重对比分析岭南画派与上海画派两个流派美术作品的特征。其一,岭南画派。岭南画派的名称来源主要是因为其代表画家如高剑文、陈树人和高奇峰等人聚集于广东地区,因而被称为岭南画派。岭南画派艺术家在美术创作中,主要借鉴了西方社会西洋画的绘画技巧,十分擅长素描和写生,并将吸收的外来绘画艺术技法与本土绘画模式相融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岭南画风。岭南画派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代表流派,其改革了传统国画,吸收、借鉴了西方美术绘画创作的技法。不仅如此,其在创作与发展中还积极传播新思想,推广美术教育,宣传图画革命,强调了时代精神,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其二,上海画派。上海画派的代表人物有赵之谦、吴昌硕、任颐和虚谷等人,主要是由一群旅居上海一带的江浙画家组成。上海画派画家在创作中十分注重写意和泼墨,并结合了篆刻和书法的技巧。他们擅长动物、人物、花卉、果蔬的写生。上海画派在创作中积极吸收了西方社会在美术创作中的积极因素,对我国的传统艺术绘画作品进行了创新。此外,上海画派重点提出了将文人绘画艺术作品与民间美术相结合,创作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3)不同题材的对比横向比较法还可以被应用到对不同题材美术作品的对比之中。如,在绘画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机会鉴赏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艺术和实用艺术、大众艺术和单独领域的艺术、历史遗存和现实资源等进行对比研究。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大美术”性质的美术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这要求教师和学生要重视不同种类美术作品的鉴赏教学,以此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体系。对比不同的美术题材,可突出不同美术种类、美术作品之间的联系,同时能彰显不同作品的特点。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视角有所不同,对于事物的关注点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表达美的方面,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不同题材的表达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实际精神却是一致的。

3.艺术与现实对比

现实生活是美术作品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术作品可以被视为对现实生活的升华。以艺术、抽象、夸张等方式,将现实生活中的美表现出来,是艺术的创作方法。在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现实生活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联系,使用观察比较方法,感受其中的意境,同时欣赏生活中的美。如,某地区高中美术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水墨山水画的相关内容时,将近代水墨画领域的杰出画家李可染先生的画作《漓江胜景图》作为美术鉴赏的范例。同时,教师还收集了一些漓江自然景象的文章、图片与视频影像资料。通过运用将美术作品与实际景观相比较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美术知识,明白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质内涵。之后,教师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术创作经验,试着将自己的感情注入画作,分析画家在创作这幅画时的思想感情。借助比较法,学生明白了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了解了画家运用美术创作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结语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内容逐渐丰富的情况下,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发展策略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十分必要。比较法的合理应用能帮助教师和学生更清晰地分析美术作品,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不断扩充自己的艺术知识储备,提高艺术审美与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勃.比较法在普通高中美术鉴赏中的应用.甘肃教育,2019(11).

艺术作品鉴赏分析篇(9)

引 言

美术鉴赏是人们通过自己特定的审美感官,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从而获得美感享受,领会与体味作品的思想内容。美术鉴赏是一种以视觉为引导,联系鉴赏主体的人对鉴赏客体的作品进行感觉、认识、理解并产生情感判断,达到鉴赏者与创作者对生活的共识和共鸣,是鉴赏者通过鉴赏美术作品中美的真谛来认识和把握人生命运的过程。[1] 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美鉴赏课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如何进行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充分发挥其美育教育功能,是我们目前急需认真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本文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教学实际,对美术鉴赏育课程进行教学初探。

1.明确教学目的,制定教学目标

美术作为人类追求、创造美的活动的产物,展示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美的认识。如何面对美术作品?从美术的特有性质和角度去认识、分析、体验、评判,将对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的探索延至深层,从美术活动的生理、心理分析上确定鉴赏的审美意义、方法、性质,完成鉴赏活动,这便是我们美术鉴赏的精神活动之所在 [1]。

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能力和评判能力。对美术作品如何鉴赏、怎样鉴赏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关键。鉴赏美术作品的意义,首先是对人类文明史和人的智慧及创造力的认识、学习和继承,进一步认知人类自我的发展进程。其次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趣,培养审美能力及艺术素养。鉴赏过程是一种思想情操“潜移默化”的陶冶过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比较鉴别,肯定真善美,鄙弃假恶丑,审美能力、艺术素养、精神境界也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比如面对我国原始社会的彩陶和商周的青铜艺术,就会深感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增强热爱祖国的热情。再次是通过不同的审美层面、审美内容、审美方法、审美途径,使审美鉴赏能力向更高层次推进。同时,必须认识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对全民素质的提高有着新的要求,加快研究和探讨现代审美鉴赏教育已在美育活动中凸显出来,这反映出社会各方面对迅速提高各类人才审美素质的迫切要求,也体现了现代人对提高自身审美素质的内在要求。[2] 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的同时,启发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诱导并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美术鉴赏教学关键所在。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灵活、生动

美术的范畴比较宽泛,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摄影、工艺等方面,对我们教师来说,如何通过这么庞杂美术系统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意识是一个考验。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2.1根据课程的性质,制定灵活的教学大纲

在教学中,有些老师没有考虑到美术鉴赏课程性质,而简单的把美术鉴赏课程分为中国美术史部分和外国史美术部分。把鉴赏课程当成史论课程来上,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内容繁多,时间紧张,老师自己上起来找不到重点,满堂抓,上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课程结束后,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仍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对美术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印象。或有些老师干脆把《美术鉴赏》课程作为《美术欣赏》课程授课。美术鉴赏不同于美术欣赏。“鉴赏”具有鉴别、甄别的意思。“欣赏”,一般不包含鉴别。“鉴赏”是人们对美术作品带着一种科学、审慎的态度来进行观赏,“欣赏”乃是人们对美术作品带有一种肯定赞誉的态度来观赏。[1] 美术鉴赏与美术欣赏在内涵上也不同,美术鉴赏的内涵比美术欣赏的内涵更广泛,其具体要求也更高一些。欣赏是在有所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完整的赏析,其基本态度是肯定、赞许并为之感动。鉴赏是在一定层次的要求下对艺术作品进行鉴别、批评、赏析。它首先要求主体对作品作出是非判断,在仔细识别与知晓某一流派的艺术主张,其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研究鉴别,然后才对某一流派的美术作品作出肯定、赞赏或批判、否定的表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把二者混为一谈,这是不妥的。作为新世纪的人们不仅要能欣赏古今中外的美术名作,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鉴别复杂的美术作品的能力,以决定对这些作品取何种态度。[2] 在教学过程中,又有的老师为了迎合学生对逸闻趣事的好奇心,专门挑拣一些作者的趣事津津乐道,或对作品只是简单的从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对于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等等很少涉足;虽然不同程度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美术方面的知识,但大大的消弱了学生对美的评判,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情趣以及人文素质及人格的培养。因此,我们上《美术鉴赏》课程,首先要打破美术史论课程一贯的教学大纲,分门别类的形式制度适合美术教育普及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别能力,增强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教学大纲。

2.2精选教学内容,力求内容具有代表性、灵活性、生动性

《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在原有大纲的基础上,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具有灵活性。

首先需要让学生对美术鉴赏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例如美术的概念。美术又称视觉艺术”或”造型艺术”。是运用造型手段反映生活“美丑”属性,表现作者审美意识的艺术形式。[3] 这里的“美丑”是一个宽泛的含义,主要是本质的、精神层面的,而不是表象的,外在的。

其次,把美术鉴赏相关知识与代表性的作品结合起来讲解,学生能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例如对徐悲鸿的作品《愚公移山》的介绍。首先要对徐悲鸿个人简介及在美术史上重要性有一个介绍;其次是其代表作品;再次介绍《愚公移山》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作品的形式语言、表现手段、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所体现的创作者思想情感等等。通过对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作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理解美术作品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特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而生活在这个社会和文化氛围的艺术家,他们的任何艺术作品都必然受到他所生存的那个社会和文化的约束,也是创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和人格的表现。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情景下,艺术家的创作所针对的问题也就不同,因而其创作意图就会大相径庭;让学生把握对某一美术作品的分析评价、鉴赏不能简单的从作者个人经历,或单独的从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等等来分析,而要把该作品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当时的社会历史长河中,结合当时的审美价值观,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意识、思想情感、人文修养及其对当时、对后世的影响等等进行评价,才能做出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同时,学生通过具体作品的鉴赏,把握蕴含在其美术作品中的精神实质内涵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质。

3.改革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多样性

《美术鉴赏》课程是一门特殊的人文素质课,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多样性的教学发展,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鉴赏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方式上应该以多种教学方式穿行教学。

《美术鉴赏》是视觉性极强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这一特点,选择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积极和动性性,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作品的鉴赏过程中。

一方面先让学生去观察、体验、感受美术作品。例如我们展现一副美术作品,不要急于去告诉学生作品是什么,作品展示的是什么,作品的语言形式、创作者表达的意图、思想情感等等,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感受、联想、分析、判断,然后再加以补充,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印象,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方法。

另一方面在美术鉴赏过程中,教学语言要富有生动性。要用生动的语言、合适的表达方式去传达美术作品的思想和内涵,鼓励学生去想象、通感美术作品,比如在介绍摄影黄山的时候,让学生看了作品之后,闭上眼睛设想自己处在黄山之中,闻着大自然的芳香,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想象微风浮过脸庞,学生就能感受、体验到黄山的自然美,得到美的享受,身心都会感到愉悦,教学也在愉悦和享受中不知不觉的结束。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图片和影像资料的直观性使学生直接感受美术作品,利用作品的震撼力和冲击力直接冲击学生的视听神经,营造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视觉空间,让学生能身临其境感受到不同美术作品的特色和魅力,与美术作品达到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中,通过收集资料、制定多媒体幻灯片、手工制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得到真正的体会和乐趣。

结语

总之,《美术鉴赏》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作为教师要使该门课程充分发挥作用,达到“成教化,助人伦”的效果,通过《美术鉴赏》,普及大学生的美术教育,培养其审美能力和辨别能力,提升人文素质,健全人格,从而为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艺术作品鉴赏分析篇(10)

2、把绘画当作一种德育媒介和手段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而对艺术特点只略作评判,甚至忽略不计。对绘画这种视觉艺术来说,这样的模式恰恰本末倒置

3、鼓励学生直率地描述直观感受

4、形式分析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规律,体验和品鉴形式美的意味

5、意蕴解释是绘画鉴赏的最深层次

6、艺术是非常复杂的现象,所以教师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但不宜以一己之见,或封闭的、独断的评判来概括和指导学生

7、审美接受不单是视觉接受,也不只是大脑接受,而是整个身心的接受

关键词:形式分析意蕴解释价值判断

在常人眼里,画画远比看画难,其实不然。著名艺术社会家豪泽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所以有许多儿童画家,农民画民间艺术家也是文盲;但绝无儿童鉴赏家和文盲艺术家。可见,绘画艺术鉴赏是一种由后天专门训练所获得的一种特殊能力。

绘画艺术鉴赏教育是将受教育者带入绘画这一特殊视觉领域,使他们在大量接受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训练对视觉艺术语言的领悟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进而育成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理想。

在我们的绘画艺术教育中,我认为应将绘画鉴赏作为其基本内容,单纯靠学校每周一、二节课的课堂教学来训练来练就绘画赋形表现能力,无疑是不自量力的。WwW.lw881.com而培养绘画鉴赏能力无疑是美育的主旨,也是学校教育可以实施见效的。这在西方许多国家都曾达到验证。

那么,如何培养我们的学生这种特殊努力呢?

“观千剑而识其器”,最重要的是大量接触艺术作品。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去“读画”,进而接受。这种接受非观赏接受。象在展览馆看画展,随意遛一遛,大体看一看,有赏心悦目之感即可。我们追求的是鉴赏性接受。在以往的美术鉴赏中,有被戏称为“三段论”的欣赏模式,即时代背景、主题内容、艺术特色的评析。实际上重点放在前两项,后一项是总结、尾声。如欣赏董希文《开国大典》这样的革命历史画,往往把重点放在德育性接受上,就是把绘画当作一种德育媒介和手段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而对艺术特点只略作评判,甚至忽略不计。对绘画这种视觉艺术来说,这样的模式恰恰本末倒置。

现将在教学中总结的培养绘画奖赏能力的“鉴赏四步法”略作论述:

第一步:简单描述

在欣赏的开始,先是抛开含义、价值判断、背景等因素,只让学生指明画面上存在哪些物象,用语言表达直观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对变形较大的作品,指出原型;对抽象作品,可指出画面存在哪些形状、色彩、结构等,使学生注意到应该注意的所有方方面面,这很重要。因为人们在看画时,常看主要形象而忽略其他,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而忽略其他细节。以法国表现主义画家夏加尔的《散步》为例,开始学生只注意到画面里突出的人物及夸张的动作,房屋,地面较特殊的绿色。经提示,学生会注意到画面里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画面中只有绿、红、紫三色,红色衬布上的花,酒瓶,酒杯等等。在学生叙述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鉴赏情操:面对作品,它给了你什么直观感受,教师引导、启发、点拨学生尽可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以实现审美共享。这阶段不可批评学生所讲的见解,鼓励学生直率地描述直观感受。

第二步:形式分析

形式分析是将感性立即转化为理性分析。我们要解决的不再是作品给你什么感受,而是画家是如何使你产生这样感受的。这就是需要从艺术语言和作品的形式感来分析,来探讨色彩、形状、线条,肌理、人物描绘的特点,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图和底的关系等。这是鉴赏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如夏加尔的《散步》,学生通常能感受到画面中的快乐气氛,通过教师诱导和提示,学生会发现原来这种氛围是画家刻意营造的,夏加尔所追求的单纯的形、色、人物动态都体现了天真和童趣,欢乐和喜悦的气氛来自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红色衬布上的花、酒瓶、酒杯也起了很强的烘托作用。

>形式分析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规律,体验和品鉴形式美的意味,可以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由形象到风格。分析时切忌繁琐和硬性解剖,破坏作品的整体生命。

第三步:意蕴解释

>意蕴是作品中的一切有形事物的无限延伸因素。意蕴解释是绘画鉴赏的最深层次,从外在层面到内在层面的探讨。对超越画面形象即“象外之象”的刨根问底,当然,我们不能只中循迹而求。

>意蕴解释的成败关系到能否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共鸣。由于有一些作品是缺少意蕴的,有一些作品其意蕴在可喻不可喻之间,有时教师很难将超越作品的意蕴揭示出来。加之学生缺乏精神上和生活上的深度体验,如明代沈颢所言:“看画以林泉之心则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卑”,要很好地领悟和体会作品意蕴,这就需要教育来长时间循序渐进的浸润和弥散。

>仍以《散步》为例,通过对作品背景的介绍,让学生知道,这幅画表现的是夏加尔自己和他的妻子。他把自己画在中间,举手托起婚后刚刚生了第一个儿子的妻子,让她在空中自由回旋,以庆祝他们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再通过对个性、思想、艺术观的介绍,学生就能够理解画家为什么会画出这样的人物动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达方式,进而领会画家的意图,分享画家的喜悦之情,欣赏他富有儿童般幻想的艺术魅力。

第四步: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从内容与形式、风格与风味、革新与继承等方面对作品的优劣作出判断,可以参考专家对此的批评与评判。而艺术是非常复杂的现象,所以教师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但不宜以一己之见,或封闭的、独断的评判来概括和指导学生,而应当采取开放式的、多元的评判、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学会对作品进行评价。对夏加尔的作品,我们着重于他的独特性、开创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上一篇: 常用网络安全标准 下一篇: 急诊科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