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理论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6 14:38:26

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发展理论篇(1)

2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简介[1]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量的变化和质的飞跃使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近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按不同的划分标准提出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2.1李斯特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1841年,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以生产部门的发展状况为标准,将区域经济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①未开化阶段;②畜牧阶段;③农业阶段;④农工业阶段;⑤农工商阶段。

2.2胡佛———费雪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1949年,在论文《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与约瑟夫.费雪从产业结构和制度背景出发,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①自给自足经济阶段;②乡村工业崛起阶段;③农村生产结构转换阶段;④工业化阶段;⑤服务业输出阶段(成熟阶段)。

2.3罗斯托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1960年,在《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以主导产业、制造结构和人类的追求目标为标准,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六个阶段:①传统社会阶段;②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③起飞阶段;④向成熟推进阶段;⑤高额消费时代阶段;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2.4弗里得曼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1966年,在专著《区域发展政策》中,美国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得曼提出了中心—理论,以空间结构、产业特征和制度背景为标准,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前工业阶段;②过渡阶段;③工业阶段;④后工业阶段。

2.5阿明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20世纪70年代,在“中心—”理论的基础上,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提出,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国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①殖民主义阶段;②进口替代工业化阶段;③“”国经济真正走上自力更生道路阶段。

2.6蒋清海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我国学者蒋清海博士结合以上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各种划分标准及理论,以制度因素、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和总量水平为标准,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传统经济阶段;②工业化初级阶段;③全面工业化阶段;④后工业化阶段。他认为,制度因素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背景性标准;产业结构是判别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标准,一般用工业化程度(制造业或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及主导产业类别来表示;空间结构是标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于其他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标志,一般用城市化水平、城市首位度及城市规模分布类型来表示;总量水平是测量经济发展高度的标准,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及其人均量来标示。笔者认为,蒋清海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综合考虑了多种反映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质的特征的主要因素,客观地、准确地把握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及其所采用的指标体系比较适合当前我国现状,但在指标体系中,还应考虑以下方面:。

2.6.1产业结构。一定的经济结构对应着一定的产业结构,一定的产业结构对应着一定的从业人员比例,因此,在产业结构的工业化程度方面,应将工业产业比重与从业人员比例结合起来,采用工业化系数[2]来进一步量化工业化程度。

2.6.2空间结构。地区空间结构态势与地区城市化水平、城市体系、城市规模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20年的改革开放,实现了世人瞩目的经济快速增长,这种快速增长的过程,实际上是区域空间变化的过程,更是大城市的平面不断扩张和功能不断完善、中小城市数目不断增加的过程,城市化过程是地区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方面,从国际上看,区域经济越发达,城市也就越发达,城市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化水平及其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量化指标。在城市化水平量化指标方面,我们认为应注重如下三点:

(1)不仅应考虑非农业人口、市镇人口比例,还应考虑城市工业规模系数[3];工业规模系数=(各区域城市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城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各区域城市数占全国城市数的比重;

(2)不仅应考虑城市首位度,还应考虑首位城市人口集中度;

(3)不仅应考虑城市规模分布类型,还应考虑城市体系,城市密度,城市人口平均规模。

2.6.3总量水平。除了GDP、人均GDP,消费结构外,还应考虑人均收入水平、支出水平以及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可以反映一国、一地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人的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一般而言,恩格尔系数越小,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越大,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越低。

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和整体繁荣,采取了非均衡的倾斜性经济发展战略,这种战略深受“梯度理论”的影响———从区域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特点出发,主张按梯度依次开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从“六五”到“八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由于东、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与经济基础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潜力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梯度序列。下面我们以东部的首都北京、广东、中部地带的湖北及西部的为例,以蒋清海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为出发点,来分析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现状。

3.1产业结构

3.1.1从产业构成看。从1990年到1996年,京、粤、鄂、藏占主导地位的分别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1996年,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5.2∶42.3∶52.5;14.4∶50.2∶35.2;4.1∶45.3∶30.8;41.9∶17.6∶40.5,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20.2∶49.0∶30.8。

3.1.2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看。1996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为50.5∶23.5∶26.0,而京、粤、鄂、藏分别为10.9∶38.3∶50.7;39.7∶28.0∶32.2;50.1∶21.9∶28.0;76.2∶4.8∶19.0,4省区中从业人员比重最大的除北京为第三产业外,其余均为第一产业。

3.1.3从工业化程度看。1990—1996年,全国的工业化系数为0.090.100.12.北京市的工业化系数为0.240.180.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逐年下降,其根本原因是第三产业产值及从业人员比例已超过了第二产业值及从业人员比例,并占主导地位。从1990年到1996年,广东工业化系数为0.110.180.14,工业化程度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湖北与全国水平持平,而工业化水平很低。

3.1.4从主导产业看。1990—1996年,北京市已逐渐从建筑、化工、交通运输设备向电子信息、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转变;广东省为家用电器制造、化纤、塑料、保健饮品,日用五金等。湖北省主导产业为钢铁、冶金、轻纺、机械制造及化工、服装。主导产业为农牧业及民族手工业。

3.2空间结构

3.2.1城市化水平。全国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23.28%,北京、广东、湖北三省区分别高出平均水平40.85、6.08和2.13个百分点,而则低9.51个百分点。从城市工业规模系数来看,广东省为11.1,城市规模最大,反映该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同时也意味着该区城市的生存、发展和辐射能力很高,能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湖北城市工业规模系数仅为3.9,是广东的35%,反映出湖北的城市化水平还未能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2.2城市体系。①城市数目与等级结构。1996年,广东城市数为54个,湖北为35个,为2个,分别为全国城市总数的8.2%、5.3%和0.3%。缺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3个地区都是中小城市占绝大多数,呈现出规模等级不完整的城市体系(见表4)。②城市平均规模非常接近全国平均水平31.4万,规模偏小。城市人口为7.0万,城市规模小,经济实力低。③湖北省城市首位度为5.2,相应的首位城市人口集中度也高,武汉市城市人口占全省城市人口的32.3%,说明湖北是典型的首位城市体系。广东和的首位度分别为4.2和4.6,首位城市人口集中度分别为19.5%和25.4%,说明广东和的首位度也有所偏高,3个地区为了使城市规模等级结构趋于完善,须选择区位条件好的中等城市,使其较快地发展成为大城市,更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3.2.2城市密度。1996年,全国平均城市服务半径为60.1km。广东平均每3,294km2便有一座城市,城市服务半径为32.4km。湖北平均每5,311km2有一座城市,城市服务半径为41.1km,属于城市分布密集的省份。无论从城市密度和服务半径来看,则明显属于城市稀疏的省份。

3.2.3城市空间组合。从地区内部来看,湖北和广东城市空间分布也极不平衡。湖北省城市多分布在江汉平原和武汉———黄石一带,广东省城市以珠江三角洲和沿海一带最为密集。近年来,随着香港的回归,以香港、深圳、珠海、广州为中心的区域城市群业已形成,成为广东省区域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

3.3经济发展总量及人均水平

3.3.1GDP。京、粤、鄂、藏4个地区GDP总量分别为全国GDP的2.35%、9.50%、4.33%和0.09%,人均GDP分别为全国的67.0%、168.9%、90.0%和48.5%。

3.3.2人均实际收入水平。北京和广东城镇居民分别为7,339和8,166元,分别为全国的0.9和2.4倍,京、粤、鄂、藏居民农村人均实际收入水平分别为3,562、3,183、1,863、1,353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0.85、1.65、0.97、0.70倍。

3.3.3人均生活费支出。京、粤、鄂、藏4区城镇居民分别为5,730、6,736、3,714、4,537元。人均食品支出分别为2,672、3,187、1,731、2,592元。农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分别为1,193、1,333、974、504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4.75%、150%、109.8%、56.0%。

3.3.4居民恩格尔系数。京、粤、鄂城镇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7、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北京和广东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9、4.8个百分点。湖北和则高出3.8、8.8个百分点。

3.3.5消费结构。北京市居民营养和穿着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消费明显增长。广东省居民逐渐转向耐用消费品和追求文化娱乐等方面,并追求生活质量。湖北省居民正逐步由基本消费品转向耐用消费品和文化教育、劳务服务上,并呈现消费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自治区居民的消费结构正逐渐走向序列优化,基本生存费用份额有所下降,居住、日用品、服务性支出份额均有大幅度上升。

综观以上4个地区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及经济发展总量和人均水平,可以看出,北京市区域经济处于全面工业化向后工业化演变阶段,广东省处于全面工业化阶段,湖北省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全面工业化过渡阶段,而自治区尚处于传统经济向工业化初期演变阶段。

4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有关问题的思考

区域发展理论篇(2)

一、背景及意义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贵安新区,成为全国第八个部级区。贵安新区规划面积1795平方公里,涉及贵阳、安顺两市所辖4县20个乡镇,所辖区域是黔中经济区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设立至今,其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自开工建设以来,城市骨干路网基本完成,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三大通信运营商数据中心观等一批引领性项目建成投产,一批绿色环境建设重大工程启动实施,城市统筹初见成效。“三年有形象、五年大发展、十年建新城”,贵安新区蓝图绘就。“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6月17日,视察贵安新区时做重要指示。作为全国第八、西部第五个部级新区,贵安新区紧紧围绕“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大战略使命,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开发建设中坚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民营经济作为开发建设的重要力量和新兴动力,坚持创新与创业环境并重,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最大限度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全力打造中国西部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定义为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不断增长的相互依存和经济活动的跨界功能一体化,是一个经济活动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和国际联系不断加深的过程。”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是贸易扩张、直接投资的资本流动、新技术的浪潮和区域一体化。在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的推动下,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问题日益凸现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落后病”、“膨胀病”,区域问题如同区域“病症”一样影响着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由于区域问题的出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区域”或者“问题地区”。一国区域经济发展是否稳定和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问题区域”的解决。因此,在将来的区域经济学发展中,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文献中数学模型形成了几种模型,分别为:投入产出模型、?线形规划模型、区域空间均衡模型、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动态城市模型、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

三、经济新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模式是从增长极模式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开发模式。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把产业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在一个广大的地域内,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点轴开发理论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空间线性推进方式,它是增长极理论聚点突破与梯度转移理论线性推进的完美结合。一旦地区的主导产业形成,源于产业之间的自然联系,必然会形成在主导产业周围的前向联系产业,从而形成乘数效应。

(二)积累因果理论

累积因果理论,又可以称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其的形成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于1957年提出的,后来经卡尔多和瑟卡尔沃尔等人发展并具体化为一种模型。根据研究在经济循环累积过程中,这累积效应有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前者指比较落后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导致落后地区要素不足,相比发展更慢;后者所指的发达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向落后地区流动,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这一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解决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三)理论

中心理论是拉美国家的“依附”理论的重要体现。中心是决定经济体系发展路径的局部空间,这也就是决定了被称为“”的依附的局部空间的发展。中心和共同构成了体系,是以权威性和依附性关系为主要标志的。中心和存在了不同层面:一个区域的局部范围之间,区域之间和国家之间以及在全球层面上的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第三国家的大城市是该地区的中心,但与发达国家的关系中,是所属于地位。由这些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周边地区依附于“中心”而获得发展。因此,发展本身就包含极化过程,在这一点上同极化理论一致。

四、贵安新区现状

区域发展理论篇(3)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全党“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区域发展”。可以看出,统筹区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党的主要领导对统筹区域发展问题的论述

建国后,以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主张区域发展必须统筹兼顾。为此,实施了以平衡全国经济布局、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为直接目标的均衡发展战略。指出:“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统筹两个大局发展,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科学发展思想,实施了加快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针对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后存在的问题,以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必须以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为指导,调动东部、中西部两个地区积极性,统筹区域发展。为此,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首次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列入其中。发展了邓小平先富帮后富的思想,指出“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

二、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统筹区域发展的根本方针

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国各地区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统筹区域发展的最终目的。要实现这一最终目的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这一根本原则,充分激发社会各个方面的创造活力。

(一)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促进了全国经济整体上实现持续高速发展,但是,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有:

首先,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区域之间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区域经济差距越来越显著。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 年代,区域之间的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都呈现出加速扩大的趋势,东部膨胀病、西部长期落后、中部边缘化、东北衰退等对中国社会发展和整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次,在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同时,区域经济的结构问题也凸显出来。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市场机制逐渐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个区域都以竞争的姿态来指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争相发展市场上销路好、附加值高的产品,导致各个区域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

再次,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增多,区域经济秩序紊乱。各区域通过对本地市场进行分割,或者通过行政手段硬性限制或加价、征收附加费用等设置贸易壁垒,限制外地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同时,限制本地的资源流出;在涉及区域之间的经济纠纷时,不顾有关法律规定,袒护本地的经营者,失去了解决纠纷的公正立场;在区域之间的合作中,不遵守协议,不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结果导致合作流产的事情经常发生。地方保护主义不但导致区域经济秩序紊乱,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紧张,而且还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

(二)统筹区域发展的根本方针

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并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制定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之所以要遵循统筹兼顾原则,是因为统筹兼顾是有效缩小地区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协调各方利益的根本方法。在当前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展和扶持的重点和难点是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国目前已具备东部帮带中、西部的能力,必须从规划、政策、法规、科技、资金、市场、体制等各方面统筹考虑,调整国民经济的结构,改善国民收入的结构,政策、资金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薄弱环节倾斜,确保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以加快中、西部发展但不妨碍东部发展为主要战略目标

东部10省市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却相对缓慢,粗放式发展的负面效应正逐步显现,因此,东部地区绝不能放慢发展,而应在以前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要加快中西部发展,绝不能简单地采取“均贫富”、“抽肥补瘦”的办法来拉平,拉平的结果会导致区域间在新的水平上的不平衡。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要求中央对中、西部给予太多的倾斜和“输血”也不太现实,中西部地区要缩小同东部的差距,惟有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加快发展,力求达到比发达地区更快的发展速度。

(二)以政府为主导,突破地区恶性累积性因果循环

“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认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其中,“回波效应”是指落后地区的劳动、资本技术和资源等要素因受到发达地区较高收益率的吸引而向发达地区聚集的现象;“扩散效应”是指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由于产生聚集不经济效应而使资本、技术等要素为了寻找更高的边际效应,而向周围落后地区扩散并带动其发展的现象。中国在经济水平较低时采用区域非平衡的发展战略,使“回波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从而带来了东部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在东部崛起的同时,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却形成了一个恶性的累积性因果循环,难以受到东部地区“扩散效应”的影响,其经济发展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这时,政策制度是一个突破地区恶性累积性因果循环的有效途径。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须在尊重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发挥政府这一“有形的手”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突破地区恶性累积性因果循环,使“扩散效应”大于“回波效应”;弥补市场机制的缺憾,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完善的市场网络,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以强化规划引导和法律约束来健全保障区域政策有效实施的制度

提高区域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规范性,需要加强三项工作。一是区域规划编制。编制和实施区域规划,有利于统筹兼顾、综合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健全区域法律法规,进一步解决规划和政策有效实施的问题。从区域关系发展变化的总趋势和较长时期区域利益格局考察,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以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管理的各项规定。要适应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和工业区、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形势,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制定不同区域的用地政策和环境保护措施,实行有区别的土地计划管理,为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选集:第 5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3]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6]胡宝元. 从统筹兼顾到“五个统筹”[a].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7]于今.中国区域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a].前沿论坛,2009(1)

区域发展理论篇(4)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其最基础的活动就是经济活动,而经济活动又都是立足于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在该地理区域所形成的经济区域对经济社会以及人类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作为人类发展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蕴含的内涵较为严格,即在一个人文条件以及自然环境都较为类型的地理区域内,如何实现人力、财力、物力之间最有效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更好的发展。其中所包含的因素有:特定的区域;区域内健康、有序的市场形成;人文社会条件基本相同;资源条件上的类似;经济活动在特征以及方式上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程度而言,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发展

1.区域经济结构平衡增长理论

这种平衡增长理论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其主要的理论在于大规模的投资去实现对发展过程中需求与供给之间不可分性的克服。需求上的不可分性主要是指由于市场规模所带来的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以及营利性上的限制,而供给上的不可分性主要是指要保持资本上的整体性。这种平衡增长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英国的经济学家罗丹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所提出的大推动理论。

2.区域经济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发展初期一直都占据了主要地位,但是随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均衡增长理论的统治地位被打破。经济学家认为,利用市场机制调整成产中劳动与资本之间的配合比例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稳定均衡增长,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机制可以充分的发挥作用,必然会趋向充分就业均衡。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基本观点认为,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差异现象都是暂时的,随着经济生产要素在经济区域之间的流动,在一定的条件下,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是水平上都会慢慢趋向均衡,而区域差异问题主要归结于市场机制的失灵。

3.经济结构上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不平衡经济增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所提出来的,该理论重点在于从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上,将有限的经济资源分配到的生产潜力最大或者是联系效益最大的产业,依靠这些产业的优先发展而实现对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的解决,并实现对其他产业发展上的带动。这种不平衡增长理论在强调部门发展不平衡的同时,还对区域发展空间上的不平衡进行强调,而这种区域上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就在于部门发展上的不平衡。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

1.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上都受到了战争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战后所有的国家都把重心放在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面,而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各国经济发展上区域化发展慢慢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跟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到上个世纪最后几十年中,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东盟这三个区域经济合作形式在自身发展上也越来越明显,从这种世界经济发展形式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都在追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利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以及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

2.我国区域经济在发展方式上的转变

我国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最早是由我国伟大的改革开发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其主要的内涵就在于可以允许一部分地区或者是一部分人先富,由先富带动后富,在整个国民经济实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这个战略设想的指导思想是效率第一,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以先发展起来的经济辐射力量带动其他地区,实现共同发展。实践证明,在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过程中,“公平”的缺失已经带来严重后果,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差距在不断扩大;地区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差距在拉大;地区间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也明显扩大;此外,东、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可以说,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这种区域发展战略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但是这样一种不均衡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富裕做了说明:“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做到共同富裕,协调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3.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席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中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党全国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刻反映了党和人民对党的执政能力、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其中之一就是统筹区域。而中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其应有之意包括国家整体的和谐,也包括不同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

参考文献:

区域发展理论篇(5)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1-0053-02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却越来越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以来国家提出的战略任务之一,也是贯彻落实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推进产业集群是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区域发展理论概述

(一)增长极发展理论

增长极发展理论在现实应用中是难以实现的,社会经济的增长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的,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增长极或一些增长点上,然后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外进行扩散,并对整个经济空间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增长极可以由大至小逐级进行传递。它强调的是在经济总量有差异化的同时,还必须关注结构的差异性。它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都具有相同的发展速度,而是在不同时期,快速增长往往相对集中在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上,然后由此波及到其他产业上。集中快速增长的工业中心,就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这种战略坚持了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 其积极意义在于通过引入空间经济变量,丰富了非均衡发展理论抽象的经济分析内容, 但有关增长极的数量、内部产业结构以及区位与时间选择等一系列技术性问题依然难以解决。

(二)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推移理论将工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发展中,认为产业结构、新技术等都遵循由高低梯度转移的规律。在世界范围内这种工业布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已得到实践证实, 因此我国学术界的学者常把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看成三个不同的梯度区域,认为通过梯度推移,西部地带会逐渐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从静态上看有点宿命论的倾向。从动态上看,扩展效应远低于极化效应及回程效应之和,结果会不断扩大地区之间的差距,这种理论与我国倡导的“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战略背道而驰,不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三)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前苏联在经济建设中采用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需要国家一次性大规模的投资,是一种跃进式而不是渐进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一般由核心类(生产综合体主导专业化部门中大型企业)、主体类(与核心企业有密切联系的企业)以及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基础设施组成,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它能比企业单独布点带来更强的聚集效果。另外,虽然企业在生产上的相互补充可以获得垂直一体化利润,但这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更多考虑生产成本的模式。在当前形势下,社会生产普遍过剩,因此必须从价格竞争转变到非价格竞争为主上来。

二、产业集群定义及其理论

(一)产业集群的定义

新型区域理论-产业集群,有时简称为集群,用来表示在某一特定领域 (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一方面,产业集群还具有专业化的特点,其成员企业包括机械设备、原材料、零部件以及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以及网络和客户;侧面还可以延伸到互补商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等相关的企业,以及基础设施的供应商。另一方面,产业集群还具有地理集聚的特点,产业关联及其支撑性的企业、相应的支撑机构,如某些行业协会、一些地方政府以及教育培训机构与金融部门在空间上集聚,是一种柔性的生产综合体,它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理论阐述

在一定程度上,集群的空间集聚优势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上看,研究产业集群是如何促进知识和技术扩散的,是如何实现产业和产品创新的。从世界经济地图上来看,集群的区域都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竞争力,它的竞争力优势一定程度上来源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生产成本、市场的竞争力以及区域的营销力等方面。

其次,从纯经济学的角度上看,主要强调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这两个方面,认为不同的企业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并一定程度上会伴随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这将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会产生出产业集群价格竞争的基础。

最后,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看,主要着眼于降低交易费用的角度,主张人与人之间信任产生的经济关系网,具有相同的产业文化背景,可以起到维系老顾客、吸引新顾客的效果。

三、区域发展理论对比

(一)新、旧区域发展理论的相同点

1.作为区域发展理论两者都积极追求集聚规模经济,都强调集聚经济效应。运用集聚经济将在生产或分配上有着密切经济联系、在产业布局上有着共同指向的产业,按照一定的比例布局在某个拥有特定优势的区域,形成一个区域生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企业会因与其相关企业业务相近,而不得不改变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并从中获取应得的利益,达到系统的总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另外,从理论方面讲,梯度推移理论强调大城市是高区位区域,因为大城市可以依靠集聚经济来推动经济发展的进程,可以一定程度上节约所需投资;另一方面,增长极理论认为城市体系中城市等级结构的差异性,是考虑到了城市集聚经济的能力;而生产综合体理论则更加明确地指出,要追求集聚经济。但是,产业集群的理论不仅包括产业联系密切企业的大量集聚,而且还进一步地认为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获得集聚经济所带来的规模效应。

2.两者都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强调生产网络不是平等的,而是分等级的。从时间上来看,首先是古典分工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等),到现代区域分工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等),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分工来实现专业化生产,强调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这种分工是有等级的,不同区域会根据自己特定的条件,或是资源、或是资本在不同的等级系中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同时,梯度推移理论认为不同的区域存在着技术上的差异,它们会按照综合经济实力,选择与适合自身发展的相关产业,不同区域之间通过分工与合作,促使区域经济共同向前不断发展;而增长极理论则侧重选择各自的推动性产业,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强调经济发展的进程就是增长极由大到小的过程;同时,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则认为总体经济实力的平衡是建立在不同区域基于自身的主导产业综合体上,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在区域发展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而且产业集群理论也认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同区域在世界范围的生产网络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一些地区迅速成为某个产业的创新中心,集聚了很多教育机构以及企业研发部门,掌握着一些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把握着产业的发展趋势;另一区域则进一步发展成为加工的生产基地,其技术则依靠创新中心。

(二)新、旧区域发展理论的不同点

产业集群理论积极吸取了市场经济中的合理因素,摒弃了过去三种区域发展理论中所倡导的不合理性因素,与其他理论具有很多差异性。

在理论认识上的不同,增长极理论以及梯度推移认为区域空间发展是不平衡的,对于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要集中所有具备的资源,首先发展增长极区域,然后由增长极区域逐渐地发展其他非核心的区域。这些理论认识上具有片面性,它们都静态地看待区域发展的条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地域差异较大的国家,常常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所倡导的产业集群理论,不是简单地评价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否平衡性,而是强调发挥该地区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追求适合该区域发展的道路;而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则发展旅游产品行业;而城郊地区则可以发展花卉业等。例如:我国浙江温州地区,该地区矿产资源匮乏、人多地少。但是,温州人依靠丰富的营销知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慢慢地实行“一镇一品”的产业集群战略,温州不仅是经济充满活力的区域,而且还培育了一些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型企业,其生产的产品远销海内外。

事实上,产业集群理论还强调技术的创新。而创新却来源于社会实践过程,包括文化、制度等非经济性的因素。同时,产业集群的氛围可以培养出创新的敏感度,尤其对于创造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如工艺品制造业等,技艺的技术性与其具备的艺术性是难以严格进行区分的。集群的知识常常会以非编码化的形式传播与扩散。地域生产综合体认为政府大规模投资,以大量的生产制造为对象,很少涉及到创新;增长极则更多强调区域的不平衡性,而没有关注发展的原动力;梯度推移一定程度地强调高区位地区的创新,而常常忽视了低区位区域创新的能动性。一般意义上来讲,创新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四、结语

产业集群在世界范围内的区域发展中,无论是传统产业群,还是高科技产业集群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传统产业集群:如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地区、浙江的嵊州的领带等。而高科技产业群:如美国的硅谷、德州的奥斯汀、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的索非亚等。另外,技术与资本结合型的产业集群,如日本的大田、德国南部的巴登-符腾堡等。一般意义上讲,这些产业群的竞争能力与其产业的性质并无直接的关系,因为在高技术产业群里存在着一些低技术,而在低技术产业群里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高技术,成功的关键是要发挥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我国国情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性特征,集群对我国国情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对适合采取产业集群战略的地区的几点思考:1.我国乡镇企业集聚的区域, 如何借鉴苏南、浙江乡镇企业的产业群模式;2.我国的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集聚区,企业网络如何进一步发展,保持产业的升级换代;3.一些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区,如何进一步发展地方企业网络,形成产业集群;4.在一些智力密集区,如何利用教育机构等与企业联系网络,促进产业集群的创新;5.国内一些中小型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如何以大企业或跨国公司为核心形成配套网络,将开发区的发展和本地经济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第二版[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12.

[2] 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区域发展理论篇(6)

所谓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就是研究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要素分布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理论,它是关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理论。其研究问题的目标和着眼点不是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现象的最佳区位,而是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在强调区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性的同时,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也强调各组成部分或现象之同的联结变化过程,亦即各种动态序列的瞬间反映。通过对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中的位置及其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性研究,组建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以获得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帕累托最优。从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创立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我们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的区位论研究阶段、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 世纪90年代的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研究阶段和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空间经济学阶段。

一、区位理论研究

区位论又称标准化理论或立地论(Location Theory或Stan

dortlehre),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等,是一些德国学者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提出的。1826年,杜能(J.H.VoThünen)依据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关系,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生产布局在地域上的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揭示了区域农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一般区域农业布局法则与模式。1909年和1914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 Weber)系统地研究工业企业区位问题,认为决定工业场所的三个区位因子是: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并基于区位因子体系,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后来又经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dgar Hover)等人在考虑了更复杂的运输费用结构、生产投入替代物和规模经济后对工业区位论进行了完善。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进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分析计算,进一步推导出区域工业活动空间分布模式,从而揭示了工业经济空间活动的基本规律,把区位理论由农业扩展到了工业。这种以产业的空间布局为核心,采取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进行考察,不仅为其他区位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成为考察现代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础性理论和模式。

伴随着古典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渡,市场问题成为一些学者研究区位理论考虑的重要问题。在考虑成本和运费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市场区划分和市场网结构的合理性,区位理论也得到迅速发展。1933年,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通过对德国南部地区的城镇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的特性分析,提出了中心地理论,揭示了区域城市分布是具有等级序列的,在空间上是呈蜂窝状的空间结构,城市的辐射影响范围是一个正六边形,而每一个顶点又是次一级的中心,形成区域城镇体系的正六边形空间结构模式。这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符合生产成本最低和利润最大化原则,对产业配置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廖什(A .Losch)于1940年发表代表作《区位经济学》一书中以在垄断资本条件下资本家追求最大利润为背景来建立自己的区位理论的。他创立需求圆锥体学说,把价格与消费量的比例关系与市场区联系起来,求出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在继承工业区位论和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结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并扩展了区位理论的范围,将贸易流量与运输网络中“中心地区”的服务区位问题也纳入其中进行研究,揭示了在市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结构模式也是正六边形的空间结构形态,进一步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和中心地理论,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与此同时,美国学者费特(Frank A.Fetter)从市场空间视角对市场竞争力的分析形成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英国学者罗斯特朗(E.M..Rawstron)和美国学者史密斯(David Smith)提出和完善了赢利边际区位理论;俄林(Ohlin,B.G.)在资源禀赋的视野中对工业区位形成作探讨,建立了关于地域分工和区际贸易的一般区位理论等。区位理论在美国区域经济学界的大为风行,不仅成为50年代后计量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系统论思想和运筹学方法的复杂和运用,使区位理论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性理论区位理论。

这一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特点是:(1)提出并建立了影响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区位因子体系,其中运费是投入-产出关系特点与生产要素空间流动的决定性要素。(2)研究问题的目标和着眼点是寻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现象的最佳区位,如农业、工业或城市某一个体的区位理论,以阐述产业、企业和城镇居民点等的区位选择为特点,探寻区域经济的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规律性。(3)运用地租学说和比较成本学说的基本理论和区位几何学等方法,建立起静态分析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型。

二、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

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 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在古典区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发展研究,艾萨德(Isard)1956年开始尝试将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中,他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的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阿隆索(Alonso1964)、米尔斯(Mills1967)和汉德森(Henderson1974)为代表的“新城市经济学”吸纳了杜能的思想,建立了连续性空间和一维空间假设下的单中心城市模型,分析租金和运运输费用的平衡和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然而,面对战后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众多的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区域政策的研究,形成一系列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方面的理论,对区域总体空间结构与形态的进行研究,从总体出发寻求各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最优组合与分异等思路,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均衡发展理论存在的众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理论,它以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后经布代维尔、弗里德曼、缪尔达尔、赫希曼和威廉姆逊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F)首次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随后,布代维尔(j.b.

boudeville)将区域增长极定义为:“位于城市区域的一组扩张型产业,它通过区域影响诱发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艾尔伯特・赫希曼(Hirschman,A.O,1958)的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发展过程应当理解为“一连串的不平衡过程”,“在发展过程中,集中出现的必要性意味着增长在国家和区域间的不平衡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条件”。他提出了“极化效应”(Polarzation Ef

fects)和“涓滴效应”(Trickling Down Effects)概念,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缪尔达尔(Myrdal,C)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则提出“回流效应”(back

wash effects)和“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s)概念来分析区域经济的空间演变,并提出“回流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的基本思路。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并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形成“循环累积因果”(cumulative causation model)过程。“在这种情形下,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以另一个地区的经济衰退和萧条为代价的”,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是“趋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区域间的差异”。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1966年,弗里德曼(Friedman,J.R)将中心――理论的概念引入区域经济空间演变的分析中,提出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模型。他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地区所组成。该中心以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吸引地区的要素不断向它集聚,越来越强大,而地区则更趋向落后,从而致使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展,在区域的其它地方产生了新的经济中心。这些新经济中心与原来的经济中心在发展上和空间上相互联系、组合,就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形成了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结构。 (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日趋紧密和广泛,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经济中心与其地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区域内逐步形成了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随着中心与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并认为,区域经济逐渐向空间一体化方向发展,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所导致的空间二元结构的改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机制来实现。1965年,威廉姆逊(J・G・Williamsonl)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区域经济领域,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通过实证分析也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进一步反映了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的主要原因、机制和发展趋势。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针对以前片面强调区域经济平衡布局的做法进行反思,开始将效率放到突出地位,借鉴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理论和法平衡协调发展理论,如增长极理论、点轴渐进发展模式、梯度理论、网络发展模式等,为我国经济规划和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的改变起到重要作用。

综合上述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理论和模式,其理论核心均集中于区域经济是如何集聚和分异问题,而众多学者建立和发展的区域经济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机制又是我们分析区域经济集聚和分异的理论基础。通过探讨区域经济集聚和分异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机制和过程的影响,在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在体现效率和公平的双重目标的基础上,达到实现区域经济空间发展的逐步均衡化的目的。显然,这一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特点是(1)从综合的、整体性的角度来研究和发展区位理论,根据大量的实证研究对区域经济空间发展规律进行探讨,提出和建立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机制。(2)建立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探讨区域各类经济主体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和过程,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3)提出和完善了众多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模式,如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城市圈层发展模式、梯度理论等,广泛运用于各种区域经济规划中。(4)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分析方法由以往的基于几何学和微积分的数学分析,进入到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研究相结合阶段。

三、空间经济学的形成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完善

空间经济学的形成,是以1991年克鲁格曼(Krugman,)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经济地理与收益递增》建立的CP模型(Core-PeripheryModel)为标志。所谓CP模型即“中心――”模型的基本内容是,假设世界经济中仅存在两个区域和两个部门――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农业是完全竞争的、生产单一的同质产品,而制造业部门是垄断竞争的、供给大量的差异化产品,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两个部门分别使用一种资源:劳动力;农业雇佣劳动力要素不可流动,而制造业工人可以自由流动;农产品无运输成本,而制造品则存在“冰山成本(icebergcost)”。 中心―模型揭示了产业地理集中形成的重要特征:在初始均衡的两个地区,随着贸易成本的逐渐降低,当聚集力大于离心力时,劳动力的移动最终会导致产业的不对称地理分布。在这一过程中,最初贸易成本的削减对厂商生产区位并没有任何影响,当贸易成本一旦下降到“均衡点”, 即当一个区域的制造业份额越大,制造业的差异产品种类越多,价格指数越低,厂商能够支付的工资越高,越能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工人,聚集力将起主导作用,所有的产业则会移到一个地区,而此时劳动力和产业区位的转移并不是逐渐发生的,而会发生突变。原先两个互相对称的地区发生转变,起初某个地区的微弱优势不断积累,最终使该地区变成产业集聚中心,另一个地区变成非产业化的。中心―模型的意义在于它可以猜测一个经济体中经济地理模式的渐进化过程,初始状态时,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可能有某种优势,它对另一地区的特定厂商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导致这些厂商生产区位的改变,一旦某个区位形成行业的地理集中,该地区的聚集经济就会迅速发展并获得地区垄断竞争优势。

在核心―模型中,三种基本效应组成了该模型的基本机制:一是“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即需求效应(demand effect)或称市场进入效应(market access effect),其含义是指垄断竞争厂商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进行生产并向市场规模较小的地区出售其产品。二是“价格指数效应”,即实际收入效应(real income effect)或称生活成本效应(cost of living effect),其含义是指厂商的区位选择对于当地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在产业集聚的地区,商品(这里指制造品)一般来说比其它地区要便宜一些。这是因为本地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多,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因而本地居民支付较少的运输成本。三是市场拥挤效应(market crowding effect), 即竞争效应(competition effect),其含义是指随着企业在中心城市的不断集聚,企业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减少了利润,由此可能会有企业重新选择区位,使得该地区的一些厂商喜欢在竞争者较少的区位进行生产,搬迁到腹地。前两种效应形成了集聚力,它有利于厂商和消费者在空间上的集聚,并且相互促进;而后一种效应形成了分散力,促使厂商的空间扩散。宏观的经济活动空间模式是微观层次上的市场接近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追逐市场接近性优势的微观经济的主体的行为产生了聚集力,即价格指数效应和本地市场放大效应,这种前后联系具有循环累积因果特征,它们可以使对经济系统的初始冲击进一步放大,从而强化初始的冲击。聚集力的市场拥挤效应所产生的扩散力决定了最终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

显然,空间经济学的形成,不仅有效地揭示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机制,而且通过建立模型,模拟区域经济空间现象的产生过程,解释区域经济空间现象的结构,如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多区域模型来解释当空间结构均衡时,动态的力量确实趋于形成沿地形大概等距离分布的聚集点(城市)。他通过区域跑道模型演绎了区域运行的几何结构。区域跑道模型反映了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构成部分呈环状分布,认为运输费用仅仅受环形周长的影响,制造业的同一布局总是处于均衡分布状态。藤田(Fujita.M)通过研究多制造业经济体系中的运费与规模经济差异,引入了人口增长变量,构建了基础模型进行预测分析,认为经济体系会自动发展为一个变形中心地体系,随着人口增加会引起新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长而狭窄的经济体系产生,并沿着一条轴线逐渐向外扩展,形成“点-轴”型多城市空间结构等。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无疑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伴随1990年迈克尔・波特(Michacle Porter)的《论国家的竞争优势》和1991年保罗・史鲁格曼(Krugman)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两篇文献问世,产业集群的研究才发生根本性改变,产业集群理论也才回归主流经济学之中。波特从竞争优势出发来分析集群式的产业集聚现象,在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下,重构了有关产业集聚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菱形构架”理论来分析国家竞争优势。认为地理集聚的发生是由于地理接近性可以使集聚的生产率和创新利益进一步放大,它有助于交易费用的降低、信息的创造和传播、地方机构的发展以满足集聚的特殊要求,并感知、承受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克鲁格曼建立了产业集群模型,假设工业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农业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在此前提假设下,区域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格局演化的最终结果将会是产业空间聚集。这从理论上证明了制造业(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并阐明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如贸易保护、地理分割等原因,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产业区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现实中的产业区的形成是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而且产业空间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在我国,王缉慈教授2001年系统地概括了产业集群理论和新产业区理论,并探讨了高技术产业的集群机理,提出了我国发展企业集群,营造区域创新环境,走多样化的、具有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的政策建议。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又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内容完善和演变机制的充实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特点是(1)通过建立模型,模拟区域经济空间现象的产生过程,揭示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机制,完善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机制,使空间视角研究经济纳入主流经济学范畴。(2)在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发展了区域城镇空间扩展理论,建立了区域产业集聚和扩展理论,使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3)新方法与技术手段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复杂性科学方法和GIS 与RS 技术的结合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也向动态过程的空间演化模拟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飞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从分化到整合的空间经济学分析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3.33-71

[2] 李金滟等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中的城市集聚理论述评 《经济学动态》2008.11.

[3]蒋伏心等 空间经济学学科的创立与发展 《经济学动态》2009.9

[4] 陈秀山等 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新进展 《经济学动态》2008.11

[5] 殷广卫等 空间经济学概念及其前沿――新经济地理学发展脉络综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成都)2010.1.

[6] 茶洪旺 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种理论:非均衡协调发展《学术月刊》2008.10.

[7] 梁琦、刘厚俊:《空间经济学的渊源与发展》《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8] 杨盛标等 经济活动经聚集与扩散分析――新经济地理分析构架的逻辑基础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沙)2009.6.

[9] 鲍伶俐 空间经济学聚集机制的现实主义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10] 杨竹莘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与演变评析《工业技术经济》(长春)2009.8.

[11] 赵超.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机制的研究综述

[12] 郭腾云等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的回顾《地理科学进展》 2009 年第1 期

区域发展理论篇(7)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厘清一些对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问题的不同认识,以期更好地促进这一战略的实施,本文将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理论渊源及其政策导向进行具体探讨。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渊源

区域协调发展的提出并非一时凭空构想,而是有其相应的理论脉络。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平衡布局生产力理论、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和当代的科学发展观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大理论基础。

(一)生产力平衡布局理论及意义

平衡布局生产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构想未来社会主义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模式,他们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性与飞跃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都会经历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的空间形式,而社会主义应当和可能由国家有计划地均衡配置生产力,逐步消灭地区差异。

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针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业过分集中于大城市,城市与乡村对立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指出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平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的条件。在设想未来社会形态时,恩格斯又首先提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地区经济要统筹规划、平衡布局。列宁通过对俄国和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分析,认为经济技术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及区域发展的严重差距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而揭示了“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著作中,列宁又指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应当“普遍高涨”。

恩格斯提出的“平衡分布”是指通过生产力的平衡布局,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逐步消灭各地区间在经济技术上的巨大差距,为最终消除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创造必要的条件。列宁提出的“普遍看涨”是指通过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尽可能地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地域分工和区际联系,把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科学技术,吸引到全国国民经济发展上来,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

(二)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及其意义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了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布局的“两个大局”思想,如“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并多次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

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折射出以下内涵:(1)从“不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路径;(2)从“不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方法,实现共同富裕是目的。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东部地区已率先发展,第一个“大局”的落实卓有成效,第二个“大局”的序幕业已拉开,国家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战略,新疆设经济特区的提案也应运而生,这是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现实要求。

(三)科学发展观及其意义

2D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重大方略,我国整体进入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党在社会发展理念上超越传统发展观的根本性变革,顺应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集中反映了当前国内局势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长足发展,物质文明大大提高,但也带来诸多方面的失衡,引发出许多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经济高速增长而社会发展却严重滞后,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地区发展悬殊,社会贫富差距明显拉大等,科学发展观正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就要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统筹区域发展就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可见,科学发展观赋予区域发展以丰富的内涵,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另一理论渊源。

综上,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三大理论基础的联系和意义上看,马克思的“平衡布局生产力”理论和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是其基本理论基础;而科学发展观这一党在新时期重要指导方针、重大战略思想和执政理念的确立,意味着党的执政方略的重大发展,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为现实。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的“平衡布局生产力”理论、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本质上的理论支撑。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项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和谐视野来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也是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中产生很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中西部地区在外贸和利用外资方面

基本处于“荒芜”状态,市场经济体制的后发劣势明显,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等。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没有一整套强有力的政策作支撑难以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中面临的上述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驱动和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政策的调节功能和导向作用,使“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得到施展;既要调动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又要做好宏观调控,使“微观效率”和“宏观公平”相结合;既要依靠中西部地区自身的力量,不断培育自我发展的内生机制,又要有中央政府政策的支撑,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并重“内因”和“外因”的力量,并以此来进行区域政策的完善和政策实施工具的创新,形成一套完整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才能有效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

1、确定合适的增长点,增强落后地区的经济活力,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中西部各省区的生产要素禀赋、经济基础、社会文化基础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些差别的存在要求因地制宜地按照各地区的发展阶段进行区域发展规划,利用各自的区域优势,形成特色区域经济;在充分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利用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培养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机制。选择一批具有显著开发前景的能源资源富集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的地区、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初具规模的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以现有的工业密集、实力较强的大中型工商业城市为基础,围绕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培育一批新的增长点;组织中西部地区与有关方面建立不同形式的经济协作区,或在西部建立具有示范区性质和效应的开发特区,让“协作区”或“开发特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增长点的辐射作用,以此带动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为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在软环境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开放的市场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与引进外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制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逐步放宽对外商投资领域的限制等。

区域发展理论篇(8)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2-0092-04

1.基于协同理论的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

伴随着传统工业经济时代向新经济时代的转变,旅游地之间已不再是一个一方受益一方受损的“零和游戏”(Zero-Sum game),而是双方获益的“正和游戏”(Positive-Sum game)[1]。一个旅游地竞争力的提高并不以牺牲另一个旅游地为代价。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也正在由对抗性竞争逐步演进为宽容性竞争,最后转化为合作性竞争。国内各个区域在旅游产业向纵深层次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竞争和效率不是正比关系,只有协同有序发展才能保证整个行业的高效率。近年来,长三角旅游协作区、泛珠三角旅游协作区、环渤海旅游协作区等旅游协作组织纷纷建立,以期通过在资源、产品、营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什么是区域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协同发展需具备哪些条件以及如何实现区域的协同发展,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1.1 区域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协同理论源于希腊文Synergetic,意指关于“合作的科学”。最早是1977年原西德理论物理学家哈肯在总结了他对平衡系统在时间和空间方面有序问题长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2],与耗散结构论、突变论一起被称为“新三论”。协同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大量的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的整体行为取决于系统内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当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大,而其独立性较小时,系统的整体在宏观上显示出结构特征,这样的系统是有序的。反之,当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小,使子系统的独立性占主导地位时,他们便处于杂乱无章的“热运动”状态,使系统在宏观上没有一个稳定的结构,这样的系统是无序的。简言之,即“协同导致有序”。在系统由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的转变中,时间结构或空间结构在宏观尺度上以自组织的形式产生出来。协同理论抓住了不同系统在临界过程中的共同特征,大大加深了我们对于系统演化的内部机制的认识,因此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基于协同理论以及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和关联性特点,笔者认为区域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既包括区域内不同旅游地之间的横向协同,也包括构成旅游产业的各产业要素之间的纵向协同以及旅游地和旅游产业要素之间的混合协同。

1.2 区域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需具备的条件

根据协同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旅游产业的特征,笔者认为区域旅游产业要实现协同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进行协同发展的区域应具有地理空间上的临近性和社会文化属性、风俗习惯的相同或相似性特征;(2)区域内应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且这些旅游资源应具有相似性或互补性以及空间上的临近性或联系的便利性等特征;(3)区域内各地域之间以及与外界区域系统之间应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旅游产业之间应有资源、市场、劳动力等产业构成要素上的联系以及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合作;(4)区域内各旅游主体,包括政府、旅行社、饭店,景区等应有产业协同发展的意愿,并为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创造条件;(5)推进区域内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可以从较小的区域和易协同发展的区域入手,抓住有利时机,确定协同发展的要点,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待取得初步成效后,逐步扩大协同发展的领域,进而扩大到整个区域。

1.3 区域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实现的方式

哈肯认为:“协同性是指一个开放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协调同步发展的非线性作用的特性。在一个复杂的系统里从无序到有序的进程取决于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协同”。序参量作为一个抽象概念,感觉变化莫测,最简单的测定办法是,如果某个参量在系统演化过程中从无到有,能够指示出新结构的形成,那么它就是序参量,即竞争中矛盾的交点。系统的序参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多个序参量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和合作,以及由竞争协同带来的系统演化[3]。

根据这一理论,笔者认为区域旅游产业由各自为政、无序竞争、重复建设、盲目发展等混沌状态走向有序健康发展的协同状态需具备以下几个序参量,也即区域旅游产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整体协同发展:

1.3.1 通过区域旅游资源的分类整合获取协同效应。区域旅游资源的分类整合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根据区域内不同区块旅游资源的独特禀赋和市场需求进行恰当的类型定位和重新组合,形成若干个差异明显、互补性强的类型化旅游板块。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板块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优化配置,强化各板块的类型特色。旅游资源分类整合以及资源的潜价值分析是旅游产品设计和生产的必要前提。在资源的分类整合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关键问题:首先,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对资源的特点和类型进行详细的分类和汇总,在认真分析客源市场旅游消费者偏好的情况下,整合旅游资源,划分类型板块;其次,在分类整合的过程中引入区域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的理念,避免为了局部利益的盲目开发、重复建设;再次,分类整合的重点是为了区域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优化整合,是在更大区域范围内进行分类整合,因此要抓住分类整合的重点;最后,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资源分类整合要考虑重点依托中心城市,城市是旅游业发展的起点,通过资源的分类整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整体效应和互补效应;通过资源的分类整合强化区域旅游主题,使得区域旅游形象更加鲜明;通过资源的分类整合增强区域整体实力,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通过资源的分类整合约束恶性竞争,优化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环境。

1.3.2 通过旅游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获取协同效应。区域旅游产品品牌战略就是在旅游资源分类整合的基础之上,围绕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经营目标,制定旅游产品品牌发展目标和战略实施步骤。品牌战略有别于靠宣传推动的品牌推广策略,它能指明旅游产品生产者及其产品的价值方向。区域旅游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需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首先,站在战略层面上选择要重点建设的旗帜品牌。旗帜品牌是在区域内众多旅游品牌当中选择具有高度品牌价值、高度品牌美誉度和认可度的优势品牌。其选择受旅游资源的现实和潜在开发条件、资源的相对垄断程度及旅游市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应根据区域的现实情况,选择不但能为旅游者带来较高的旅游效价比,而且能为区域内各级政府和微观企业组织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旗帜品牌。如“阳光、沙滩、碧海”所刻画的得天独厚的热带海岛风光特色即为海南省的旗帜品牌。其次,要站在战略层面上将所选定的旗帜品牌扶植并打造成为区域旅游产业的强势品牌。为此,政府在品牌的建设过程中要在资金、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如加大品牌建设和宣传的资金投入、支持区域内人才的合理流动以及不断完善品牌发展过程中所重点依托的基础设施。通过政府和企业的不断努力将旗帜品牌打造成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最后,通过旗帜品牌的“扩散效应”不断带动其他品牌的建设和发展,从而促进构成旅游产业的各要素不断向着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方向流动,达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最终促进产业的协同发展。

1.3.3通过建立和完善营销宣传系统获取协同效应。旅游产业及其产品的市场结构具有强烈的垄断竞争性质,当区域旅游产业及产品结构和总量与市场规模在经济技术层面上相互适应后,现实市场的形成与区域旅游产业目标的实现便取决于区域旅游产业推广与产品形象的推广,取决于这一形象与客源国(地)目标市场或顾客的信息对称水平[4]。作为垄断竞争性质的旅游产品具有很高的广告弹性,所以产业区域形象推广和产品营销推广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培育和开拓环节。因此,区域要想获得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有必要建立和完善营销宣传系统。营销宣传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区域旅游产业形象的推广主体是双重的,在政府的产业形象推广中也涵盖了主要的核心的产品推广,但由于区域旅游产业形象的整体性质,它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区域旅游产品,所以区域旅游产品的另一营销主体应是微观组织即旅行社、饭店等旅游企业。其次,在政府和企业的营销过程中应注重广告模式的创新,广告的类型应是旅游产品品牌和推广性质的广告,它是造就差异性消费市场从而造就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重要基础,它是区域旅游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推力。再次,政府和微观组织要有预见性地进行宣传营销,使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处在不断的上升过程中而不至于过早地进入衰退期。最后,建立必要的行为约束机制,使得区域内各级政府和微观组织对本区域旅游产业形象和产品的宣传营销趋于同步和一致,这样有利于统一的旅游产业形象的建立,有利于加深潜在旅游者对本区域的印象从而促使他们做出出游决策。

1.3.4通过进一步完善支撑系统获取协同效应。旅游产业由于其自身的强关联性特点使得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设施、政策、人力资源等要素所构成的支撑系统的协同发展。首先,要不断完善旅游产业所重点依托的基础设施,特别要实现交通系统在地表空间的无缝衔接,建立多层次、网络型的交通体系。交通系统的建设要以城市为中心,不断完善中心城市内各景区之间的交通衔接;之后要从线和面上拓展,既要完善中心城市与较次一级旅游城市之间的交通系统,又要不断加强城镇体系中的中小城市的交通建设,强化城镇体系中的交通薄弱环节,进一步拓展区域旅游产业的地域范围和旅游经济辐射面。其次,要实现政府政策、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协同。避免由于区域政府之间决策多元化带来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的不协同;避免区域政府之间的区域利益追求而导致的区域内不同行政区短期行为的不协同。再次,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特别是在服务人员的培训方面,要加强区域内旅游教育培训部门的工作交流,逐步形成职业培训的统一标准和内容,协同开展各类旅游业务培训工作,商议建立合理的市场化流动机制,促进旅游专业人才的柔性流动。除此之外,可围绕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不定期地开展各类专业研讨活动等。最后,与旅游产业高度相关的其它组织的发育水平、其他行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协同程度直接影响旅游者在本区域的旅游交易率,因此也要注重关联产业的发展,如:建筑业、邮电通讯业和金融保险业的发展。

2. 案例分析:西北地区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其战略发展建议

2.1 西北地区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西北地区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3省2区所组成,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2.20%,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的7.27%(200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所划分的7大经济区域中土地面积最广,人口数量最少的一区[5]。这一地区有非常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西北地区旅游开发总体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近年来全国区域旅游协作大环境的影响,西北地区也相继建立旅游协作区和旅游风情联合会等组织来促进本区域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在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建设和线路设计方面通力合作,产业协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以丝绸之路为主轴,依托亚欧大陆桥,基本形成了东西延伸、南北辐射的发展格局。经过国家和五省区的大力开发建设与宣传促销,丝绸之路沿线景区景点和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已成为中国众多旅游产品中一条较为成熟和极具招徕力的旅游线路。与此同时国家和五省区旅游局又依托亚欧大陆桥为主轴,精心规划设计和推出了向南北两翼辐射的富有西北特色的分支专题旅游线路。丝绸之路沿线已经成为我国距离最长、形象突出、辐射面广和吸引力强的一条旅游带。(2)旅游热点高度集中在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西宁、银川等5个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并围绕这5个城市形成了关中、黄河干流上游、河西走廊西部、北疆中部、南疆西南部等五个功能比较齐全的特色旅游区。在这些旅游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要素基本配套、接待能力初具规模,成为西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增长点。(3)问题:在旅游资源方面,由于旅游热点过于集中,许多品位绝佳、质量高超的旅游资源还没有开发,出现了一种优质的资源和落后的效益同时存在的现象[6];在旅游品牌建设方面,基本上形成了以“丝绸之路”文化为核心价值的旅游品牌,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协同,未将其打造成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势品牌;未建立营销宣传系统,各省份存在各自为战的局面,没有形成十分鲜明的旅游产业和产品形象;区域旅游空间建设落后,全区未能形成快捷畅通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可进入性较差。

2.2 西北地区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建议

2.2.1建立专门的区域管理机构。由政府主导建立专门的区域管理机构来促进区域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管理机构要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协调相关部门的统一行动;要独立拥有行政、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权力,能够有效地解决西北五省区在产业协同发展过程所遇到的无序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同时,管理机构应配合西北五省区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出台相应的旅游法规,为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业的活动提供一个行为规范,为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规范的法律环境;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对各区域在资源整合、品牌建设和营销等方面的行动是否协同一致、是否有利于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2.2 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品牌建设

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西宁、银川等五个交通条件、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比较完备的省会城市为中心,以陇海―兰新铁路为主要轴线,选择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陕甘宁万里长城和“丝绸之路”开发时间较早、海内外美誉度和认可度较高、市场垄断程度较强的旅游产品作为旗帜品牌,政府和旅游企业要花大力气对其进行深度开发和向外推介,努力将其扶植和打造成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势品牌和旅游经济的增长极。通过强势品牌的“扩散效应”带动生态旅游产品、软探险旅游产品、科学考察旅游产品、登山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和陕甘宁旅游圈、古丝绸之路旅游圈、西宁旅游圈和乌鲁木齐旅游圈旅游产业的发展。最终形成以旅游中心城市为核心、旅游集散地为节点、旗帜旅游品牌为支点、专题和特色旅游热线为纽带,联合开发协同发展的旅游产业带和旅游产业网。

2.2.3 建立完善营销系统。考虑成立专门的营销机构;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对旅游产业和产品的营销宣传投资;统一参加大型国际国内交易会和博览会,统一布展;统一组织大型促销活动,树立西北地区旅游产业的整体形象;统一向外推介区内的旗帜旅游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统一制作旅游宣传品,提升旅游宣传品的质量,让大西北的旅游产业形象深入人心。

2.2.4 加快现代立体化交通网络建设。在公路交通方面,要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西宁、银川等5个城市为中心,建立和完善西北地区主要旅游区、旅游亚区和旅游城市之间的公路网络,同时还要加快旅游公路沿线旅游休息站的建设;在铁路方面,可根据西北地区土地面积辽阔、资源分布稀疏、景点间距大等特点,西北地区各省市领导以及铁路部门应通力合作、加强协商,可考虑增开“西部之星”旅游专列[7]。旅游专列的设计要依托现有的旅游资源,利用现有的陇海、兰新、包兰、兰青、宝中、南疆等铁路,分步骤开行多条旅游列车线,并根据线路不同,有针对性地设计各具特色的旅游节目以及风味小吃等产品,在相应的列车线路上投放,使旅游列车本身成为游客旅游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旅游品牌。

2.2.5 实施人才战略。旅游产业涉及众多行业,旅游活动涉及众多方面,要求旅游业从业人员具备与之相关的知识。旅游业人力资源作为旅游业生产要素之一,它属于高级生产要素,未来旅游产业对旅游人才的竞争将显得越来越明显。西北地区实施旅游人才战略刻不容缓。第一,改变旧的旅游业人才观。一直以来,旅游产业从业人员被认为是知识层次低下,旅游产业不存在人才门槛,这种观点不利于西北旅游产业人才的发现和吸收。第二,形成新的旅游人才竞聘机制。无论是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购、娱等与旅游活动直接相关的从业人员,还是旅游营销、旅游经济管理、旅游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人员,都可以通过竞聘的方式择优录取,不埋没人才,不滥用人才。第三,搞好西北旅游院校建设。首先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中既要有旅游管理的研究人员,又要有经验丰富的旅游行业的实践者。同时,旅游院校要与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联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迅速适应今后的旅游行业实践。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国内外旅游产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区域旅游产业实现协同发展有助于提高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降低区域之间旅游产业运作的交易成本,实现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外部性经济,培育良好地的产业发展环境和诚信、合作、创新的产业文化。区域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不仅需要在旅游资源、品牌和营销等主要方面做足文章,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旅游企业的不懈努力,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1):104-109.

[2]程必定.区域经济学:关于理论和政策问题的探讨[M].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

[3]刘东霞.协同学视野下课堂管理策略新探[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19(1):41-42.

[4]把多勋.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纲[J].旅游科学,2005,19(3):10-15.

[5]肖星,李广成.略论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问题[J].干旱区地理,2000,23(1):86-89.

[6]石培基,李国柱.点轴理论在我国西北地区旅游开发中的运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5):91-95.

[7]刘睿文,吴殿廷.西北地区落后现状的突破及其列车旅游的新思路――兼论“西部之星”旅游列车的产品设计[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1):88-92.

区域发展理论篇(9)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全党“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区域发展”。可以看出,统筹区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党的主要领导对统筹区域发展问题的论述

建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主张区域发展必须统筹兼顾。为此,实施了以平衡全国经济布局、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为直接目标的均衡发展战略。毛泽东指出:“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统筹两个大局发展,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科学发展思想,实施了加快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针对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后存在的问题,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必须以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为指导,调动东部、中西部两个地区积极性,统筹区域发展。为此,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首次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列入其中。江泽民发展了邓小平先富帮后富的思想,指出“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

二、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统筹区域发展的根本方针

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国各地区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统筹区域发展的最终目的。要实现这一最终目的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这一根本原则,充分激发社会各个方面的创造活力。

(一)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促进了全国经济整体上实现持续高速发展,但是,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有:

首先,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区域之间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区域经济差距越来越显著。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 年代,区域之间的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都呈现出加速扩大的趋势,东部膨胀病、西部长期落后、中部边缘化、东北衰退等对中国社会发展和整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次,在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同时,区域经济的结构问题也凸显出来。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市场机制逐渐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个区域都以竞争的姿态来指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争相发展市场上销路好、附加值高的产品,导致各个区域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

再次,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增多,区域经济秩序紊乱。各区域通过对本地市场进行分割,或者通过行政手段硬性限制或加价、征收附加费用等设置贸易壁垒,限制外地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同时,限制本地的资源流出;在涉及区域之间的经济纠纷时,不顾有关法律规定,袒护本地的经营者,失去了解决纠纷的公正立场;在区域之间的合作中,不遵守协议,不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结果导致合作流产的事情经常发生。地方保护主义不但导致区域经济秩序紊乱,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紧张,而且还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

(二)统筹区域发展的根本方针

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并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制定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之所以要遵循统筹兼顾原则,是因为统筹兼顾是有效缩小地区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协调各方利益的根本方法。在当前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展和扶持的重点和难点是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国目前已具备东部帮带中、西部的能力,必须从规划、政策、法规、科技、资金、市场、体制等各方面统筹考虑,调整国民经济的结构,改善国民收入的结构,政策、资金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薄弱环节倾斜,确保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以加快中、西部发展但不妨碍东部发展为主要战略目标

东部10省市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却相对缓慢,粗放式发展的负面效应正逐步显现,因此,东部地区绝不能放慢发展,而应在以前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要加快中西部发展,绝不能简单地采取“均贫富”、“抽肥补瘦”的办法来拉平,拉平的结果会导致区域间在新的水平上的不平衡。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要求中央对中、西部给予太多的倾斜和“输血”也不太现实,中西部地区要缩小同东部的差距,惟有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加快发展,力求达到比发达地区更快的发展速度。

(二)以政府为主导,突破地区恶性累积性因果循环

“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认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其中,“回波效应”是指落后地区的劳动、资本技术和资源等要素因受到发达地区较高收益率的吸引而向发达地区聚集的现象;“扩散效应”是指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由于产生聚集不经济效应而使资本、技术等要素为了寻找更高的边际效应,而向周围落后地区扩散并带动其发展的现象。中国在经济水平较低时采用区域非平衡的发展战略,使“回波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从而带来了东部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在东部崛起的同时,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却形成了一个恶性的累积性因果循环,难以受到东部地区“扩散效应”的影响,其经济发展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这时,政策制度是一个突破地区恶性累积性因果循环的有效途径。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须在尊重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发挥政府这一“有形的手”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突破地区恶性累积性因果循环,使“扩散效应”大于“回波效应”;弥补市场机制的缺憾,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完善的市场网络,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以强化规划引导和法律约束来健全保障区域政策有效实施的制度

提高区域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规范性,需要加强三项工作。一是区域规划编制。编制和实施区域规划,有利于统筹兼顾、综合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健全区域法律法规,进一步解决规划和政策有效实施的问题。从区域关系发展变化的总趋势和较长时期区域利益格局考察,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以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管理的各项规定。要适应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和工业区、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形势,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制定不同区域的用地政策和环境保护措施,实行有区别的土地计划管理,为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 5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3]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6]胡宝元. 从统筹兼顾到“五个统筹”[A].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7]于今.中国区域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A].前沿论坛,2009(1)

区域发展理论篇(10)

1.1国外现状的研究

在对于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最早始于19世纪,这一问题有德国经济学家提出,并对其从工商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发展经济就一定要先从道路交通运输的方面入手,提倡由道路运输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对于这项研究,得到了很多经济学者及国家的认同,例如在荷兰,经济学学者分析了通过降低运费对提高运输能力和节约劳动力而带来的财富增长,在传统的认知中,人们认为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非常总要的。在很多发达国家中,人们早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且由于研究及发展的比较早,所以在实施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是咱国外的研究及建设中,大多都是针对将来的运输及规划,主要是以经济、规划、环境及政策方面着手,一般都是从单方面入手,很少能有综合性的分析及评价,而且对于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的研究不是很多。

1.2国内现状的研究

在我国见过之初,有前苏联经济学家通过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一问题的建议,所以在1959年成立了综合运输研究所,主要真对交通运输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问题,并且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果。特别是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倡导下,取得了很多适合我国国情的科研成果,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之后各种研究成果涌现在各大媒体上,让人们更过的了解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就目前而言,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更过的存在于概念层次,在运用上更多的是从经济、农业、科技和环境方面,没有结合多方面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在综合研究及运用方面,这才是解决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从综合方面着手,注重实际意义,并且对政府及决策层应该普及这方面成熟的研究成果,并且补充其相关理论,这样才能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起到带动性的作用。

1.3研究的目的

交通运输对各方面的影响都相当重要,自古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交通,那么粮草的运输也是困难重重,所以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现代社会中,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同样重要,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交通,那么各种商品的运输则会成为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如何能够科学的对道路进行规划就需要各种科研人员及大家的共同研究,这种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确定研究的最终目的,并且要明确总体思路,确定研究成果对改善交通运输的能力,只有确定了这些问题,才能确保研究出来的成果是切实有效的,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而且还有可能产生错误的结果,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研究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理论依据

2.1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特点

2.1.1交通运输的特点

交通运输在实际中,主要以客运和货运为主。客运就是对人的运输,其中包括客车、火车等运输,货运则以物流为主,通过交通运输的方式实现全国各地在资源及产品上的交换,而有效的规划及建设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而公路运输则具有速度快、灵活性高、覆盖面广等特点,所以在区域性的交通运输中,都是以公路运输为主,所以说道路运输在整个运输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公路运输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长途运输费用高、货运量不大、成本较高等缺点,所以在建设公路发展的同时,铁路、水路、航空的运输方式也需要协调发展,只有综合性发展,才能建立一个有效、告诉的交通运输网络。

2.1.2区域经济的特点

区域就是以空间为单位产生的经济整体,可以将某一省或某一市看做一个区域,也可以更小或者更大,没有固定的范围,而区域经济就是在这一空间单位中,从事资源的生产与在生产的活动所产生的价值叫做区域经济,可以将区域经济看做地区经济的个体,由个体集合之后,产生了地区经济,这样的集合不单单是一加一那么简单,如果能够有效的结合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则可以产生更加庞大的经济价值,反之,如果区域经济不能很好的结合那么将会出现一加一小于二或者各自为战的情况出现。

2.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理论为区域开发论。区域开发理论主要是围绕着两点:原点论、增长极论和交通运输论,原点理论就是指一个区域的开发要有一个重点,也就是说以某一点为圆心,从这个点像周边发展,只有将资源集中,才能更好的发挥出经济的作用,如果发展的范围在初期就定的很大,这样就容易造成精力分散的情况出现,基本不可能将所有地方都发展的很好,这一问题在现阶段人们都有了一定的共识,在实际应用中,将原本星罗棋布的小村庄或聚居地集体搬迁至以有一定发展历史的城市中,然后在对城市进行集中发展,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将各种资源集中利用,不免了分散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因素。增长极理论是集中所有资源,发展经济最好的地方,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使其在短时间能够见到成果,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形成以所在区域为中心,建立关联产业,并且应该选择增速快,创新能力强的产业,这样更加有力于接下来的发展与开发,应该发挥区域优势,发展原有的优势产业,增加地区特色,在政府方面,也应该通过政策来推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建立以城市为主体的多功能、多层次区域经济。交通运输论则是指出,交通运输是一个区域经济的子系统,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中,担任催化剂的角色,所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现代的经济中,交通运输无论是新的发展,还是对原有运输模式进行改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长期受到区域划分的束缚,很难讲真个交通系统完美的协调、统一的发展,往往都是在本区域内协调发展,但是涉及到其他区域时,即使想要互相协调,也会受到各种制约,难以实现,所以在交通规划上应该整体管理、宏观调控,这样才能将目前各自为战的问题从根源上解决,从而解决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问题。

3、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离不开资源的运势、生产及销售这三个环节,随着经济高速的发展,车辆的增对,对道路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各种原材料及产品的运输则成为了政府规划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如何才能有效的解决则成为了核心问题,所以在区域经济的规划中,应该将交通问题列为重要议题,如果在原材料的运输上,距离过远,那么就很容易增加运费成本,而且对道路的压力也会有所增加。各个关联产业应该规划在相对集中的区域中,这样既减少了运输成本,也减轻了运输车辆对城市交通的负荷。在产品的销售方面,交通运输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那么就会出现有商品,无法运输的尴尬窘境,这种问题在很多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出现,这就导致了区域经济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说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 物流信息化的现状 下一篇: 电子支付的效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