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化的现状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6 14:38:26

物流信息化的现状

物流信息化的现状篇(1)

关键词 物流信息 现状 问题

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物流业将面对外国物流企业的强劲挑战,商场如战场,经营如用兵。战场上,情报工作至关重要,往往关系到一场战事的胜负。同样,物流信息对企业经营管理也是举足轻重,生死攸关。所以,对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及物流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一)政府部门加大了对物流信息化推进力度

一方面政府在规划方面更加重视物流信息化建设,在全国科技中长期规划中,也把信息化确定为物流中长期规划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信息产业部、海关总署、科技部、交通部、铁道部等政府部门加大了对物流信息化的投资力度。

(二)信息化平台建设有所突破

政府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的公共信息平台节约了办理手续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物流企业的效率,而企业利用信息化建立整合内部资源乃至整合与客户关系的平台,成为一个面向全社会的服务平台,并且多个企业利用信息化实行连锁经营以整合社会资源,如货场连锁,运输公司和仓储公司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平台建设的合作,这是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商业模式、在信息化框架下互利的合作。

二、我国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代物流的概念及运作理念都是从发达国家借鉴过来的,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和物流信息化建设水平都还落后于发达国家,要找出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所在,我们不防粗略地对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做如下分析:

(一)市场机制和物流标准化的问题

我国的很多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对企业干预多,条块分割严重,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一些企业遵规守法的观念不强,合作中违规现象多,使得物流的外包、合作过程中矛盾重重,由于市场体制的原因,我国有不少企业对科技和信息化投入能带来效益持怀疑态度,从而使得信息化建设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战略性物流人才紧缺

近几年我国很多大中专院校都设了物流专业,培养了不少物流专业人才,但由于物流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些物流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没有进入物流行业,而物流行业又紧缺人才,特别是缺乏在技术上和商业模式上都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三)物流信息化供应商的商业模式不成熟

在发达国家,像SAP、IBM、EXE等企业不但技术领先,而且具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他们既有公共的技术平台,又有专业的行业应用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大量实用的解决方案,从流程设计、信息化实践到培训,其商业模式非常成功。我国究竟采取什么样的商业模式,目前还没有探讨出来,但我国未来的市场需求大,当前主要是企业要走向规范化,要理顺市场秩序。对于我国物流企业来说,要依靠科学技术来提升自己,目前主要是加强信息化建设。

三、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对策

(一)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物流信息化

我们应积极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的物流信息化。企业物流信息化,不同类型的企业都有其独特的实施方向和侧重点。生产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核心通常是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信息平台),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核心也具有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以物流中仓储管理及运输管理为主要内容,向外延伸到电子商务乃至供应链管理平台。由于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不同类型的企业,因此,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企业在物流业务外包过程中对信息交流的要求,也就是通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流转效率,并最终从总体上降低物流运作成本。

(二)建设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对于一个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从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来讲,物流企业在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至少要考虑几方面的问题:其一在订单处理方面,订单主要是指客户为了指示物流服务商从事某种对业务支持的物流活动而的指令(order),传统企业间的物流信息传递大半是以人工操作的方式处理,这样的结果导致大量数据错误,整个效率不高;目前较为先进的方式是通过电子文档下达订单,客户将其自身的管理信息系统如ERP等的单据处理模块的端口开放给物流公司,新的订单信息通过提示信息栏提醒物流公司的单据处理人员进行收取和后续处理。其二在库存管理方面,很多传统的物流企业,因其管理水平的落后,货架、货位管理,商品存储管理,货物进出库信息的即时反馈能力也相当薄弱,更谈不上特殊商品的保质期管理、退货和换货管理等较高的管理能力。而实施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望规范管理流程,使得信息的即时反馈能力得以迅速提高。其三运输在途跟踪管理方面,对于自身客户服务水平要求很高的企业如物流行业,实施物品在途跟踪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客户对物流公司的信心。这时我们可以和GPS平台服务商合作,利用其软件系统和门户网站,在的车辆上安装GPS车载设备,这样就可以在该平台上对自己的车辆位置进行跟踪。

以上几个部分阐述了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物流公司对信息化应该关注的一些要点,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普及,我国物流业和物流信息化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随着物流现代化的发展,必定会给我们物流产业带来许多新的商机,因此要转变观念,把握机会,迅速从传统物流企业模式中脱颖出来,依靠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提高物流工作效率,开拓物流信息化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吴清一.物流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

[2]胡松评.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海尔、沃尔玛成功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物流信息化的现状篇(2)

我国正处于全面推动信息化的过程之中,物流领域的信息化既带有1般信息化的共性,也有其特性。最近几年来现代物流信息化在我国患上以迅速发展的缘由,主要来自于3个层面的因素。

第1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同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以及本钱问题,使患上信息更广泛地成为节制、决策的根据以及基础。因而只要处理好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同享,就能提高决策水平,从而带来效益。在这个层面上可以不触及或者少触及流程改造以及优化的问题,信息系统娜挝窬褪俏霾咛峁笆薄⒆既返男畔ⅰU馐撬行畔⒒墓残晕侍狻⒒∥侍狻#ǖ缱影嬉韵侣裕?BR>

第3个层面是供应链的构成以及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上升,其中物流管理是其主要组成部份。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对于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调和性以及总体效益,如出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的协同、供应商与采购商的协平等。物流信息系统不但是供应链的血液循环系统,也是中枢神经系统。供应链的基础是树立互利机制,然而这类机制需要必定的技术方案来保证,信息系统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这类互利机制的手腕。例如销售商的库存由供应商的自动补货系统来管理,出产商的出产规划依据销售商的市场预测来支配等等。

3个层次的需求是由浅入深的,在我国的发展也是逐步开展的。后1阶段常常之前1阶段的基础为出发点,即流程改造以及进程的优化节制是要有信息化基础为出发点的,而供应链的构成以及供应链管理又要以各企业流程设计以及运行优化为基础。因为我国现在是应用后发优势,但愿通过更短的过渡时间走过许多跨国公司几10年乃至上百年的历史,所以往往3步并作1步走。这方面也有许多胜利的例子,说明处理患上好可以缩短这个过程。然而如果处理不好,不能对于症下药,反而会事与愿违,乃至伤筋动骨。我国目前在推行现代管理技术的时候,ERP的不胜利率很高,很首要的缘由就是没有搞清3个层面的需求;也没有弄清楚自己究竟处在哪个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甚么,就盲目开方下药。

说明3类需求具体表现情势以及结构的案例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绝大部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处于第1个阶段,即要用少许的投资,解决业务各流程的信息化问题。目标是树立起依赖信息、数据进行决策的机制,其中尤其是将财务核算深刻到各业务环节中去。从咱们征集的案例来看,此类需求占市场的主体。少部份基础较好的企业已经进入了第2层需求,即优化流程设计以及运行操作。这样的企业应有较好的经营管理机制,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可以为流程再造提供轨制保证以及数据基础。此类需求的市场比率尽管还不大,但增长比较快。进入第3层的我国企业目前仍是凤毛麟角。在咱们征集的案例中几近看不到触及合作企业之间协同业务的内容。但这其实不是说供应链思想在我国不合用,相反地,如果成心识地宣扬、探索供应链理论以及实践,可以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从搜集到的案例来看,其中第1层面以信息化的基础内容为主的占八0%以上,例如奥康团体采取了用友的网络分销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杜绝“信息贪污”。最直接以及更症结的效果,则是可使企业对于市场变化的反映更灵敏,捉住电光石火的商机。咱们把物流企业的ERP也归为此类,由于此类系统主要是解决流程的规范化、管理的科学性以及运行效力等问题,特别是采取科学的物流本钱效益核算法子,使物流本钱以及效益分摊至各物流环节,通过系统的分析,为改善物流流程提供决策数据,使物流系统的运作以及整体物流效益逐渐趋向最优化。在这里咱们看到的是应用信息技术树立1种决策依赖于信息的机制。第2层面以流程改造为主,(电子版下列略)

严格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目前仍是很罕见的,在此次搜集的案例中不超过五%。然而值患上惊喜的是,供应链思想正在不同程度地渗入到各种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案例中去,这就是树立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火伴瓜葛,通过信息同享来协同业务流程,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力,使患上整个供应链都能受益。莱州食粮物流管理系统的案例,拥有必定的典型性。食粮流通的链条触及农户(出产者)、收储站以及贮备库(收储)、管理机构(调运)、农业银行(信贷)、财政部门(补贴)等诸多环节。该系统不但是1套物流管理系统,而且是以食粮流通企业为龙头的农业产供销供应链。既是1种新型的流程,更是1种企业及有关单位之间新型战略火伴瓜葛的体现,更可喜的是各方面都受益、都满意。说明在这个案例中,流通企业承当“链主”的角色是胜利的,它的意义将超越物流信息系统优秀案例的范畴。

需方分析中另外一个值患上关注的特色是:制造业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多半是ERP的某种延伸,连锁分销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则是其核心竞争力的支柱。这1点说明制造业的物流外包在短时间内可能发展的不会很快,虽然快步易捷的调查表明ERP没法知足其物流功能请求,然而国内主流的观点依然认为制造业信息化的重点是ERP。

物流软件供应商概况

关于物流软件的提供商究竟有多少家的问题,目前没有确实的谜底。据专家估量仅国内就有五00多家,另外还有1些知名的国外物流商、IT商以及咨询公司也在中国的物流软件市场中淘金。这些企业可以大体分为下列几类:

第1类是国外著名的大公司,其中既有像IBM、ORACLE这样著名的IT商,也有像SAP、i二、EXE这样的专业性

物流以及供链管理软件供应商。这种企业的主要市场是高端客户,例如跨国公司在华的分公司、国内大型制造商或者物流商。

第2类是(电子版下列略)第4类是其他物流软件供应商,范围小、实力弱,大部份还很不不乱。其中有些胜利的企业,主要患上益于物流信息化需求的增长,本身在某些方面有1技之长,还有就是本钱低、价格有优势。

总的来看,国内物流软件品牌上比较扩散,技术上也缺少标准化的指点,软件供应商对于于物流业务的了解还很不深刻。造成供应商重技术开发,轻业务利用的倾向。事实上,物流软件以及其他许多管理软件1样,核心是管理思想,物流方案首先是流程诊断、设计以及优化,技术方案是第2位的。关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自从EDI技术问世以来,对于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钻研以及探索就1直没有休止过。互联网技术呈现并引入中国之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基础应当建在互联网上,这已经成为共鸣。二00二年五月,深圳市被国家科技部正式纳入“105”首批智能交通系统利用示范工程,成为九个试点城市之1。目前深圳市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已经作为全国惟1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项目,入选“105”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利用10大工程。

然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困难其实不在技术上,而是在商业模式上。所以1个公共信息平台是不是胜利,终究取决于利用,取决于有无客户群使用这样的平台,并给他们带来效益,这也是平台本身取得生存、发展的依据。在这方面的探索以及争论也1直是缭绕着商业模式来开展的。主要有两派观点,1派认为公共信息平台应当是1个有形的网站,负责提供信息交流、基础信息服务、基础技术服务;另外一派观点认为公共信息平台其实是1种标准,或者者是信息交流的协定,依据1种公共的信息结构、编码,所有的网站之间可以进行信息的无缝连接以及交流,其实不需要、也不可能建1个垄断性的公共平台网站。实践的结果是结合上述两种观点的,即既有有形的网站提供信息交互服务,又不是惟1的、垄断的,平台的功能主要是标准化以及信息同享,使患上多个网站均能提供“1站式”服务。

中国电子口岸是1个公共信息平台的胜利实践。中国电子口岸充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国家电信公网资源,将外经贸、海关、工商、税务、外汇、运输等触及口岸行政管理以及执法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的电子底账数据,集中寄存在1个公共数据中心,在统1、安全、高效的计算机平台上实现数据同享以及数据交流,使口岸行政管理以及执法部门可以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交流以及联网数据核对,企业可以在网上办理报关、报仓、结付汇核销、出口退税等各种进出口业务。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以及物流信息化市场正进入1个加速发展的时代。因为加入WTO后对于外开放的步子加快,国内物流市场近期将呈2元结构:以跨国公司以及少数国内先进企业为主要客户群的高端市场;以国内中小企业客户为主,通过逐渐信息化来完美本身物流业务的低端市场。前者为国外物流商、IT商所关注,目前尚无全面进入中国,后者是国内物流商、IT商发挥实力的舞台。市场的2元结构还会延续1段时代。

对于于国内企业来讲,基础信息化依然是当前需求的主要内容。最近有关IT媒体进行了1次信息化需求调查,结果显示:七二%的企业仍把OA建设列为未来1年的重点,八六.一%的企业未来1年将上MRP二,六0%的企业把ERP列为下1阶段建设的重点。这表明在至关长的1个时代内,需求的特色还是在规范流程中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同享,树立决策、节制依赖于信息、数据的机制。

对于于物流系统的功能需求也有差异。调查表明,用户对于物流管理软件最为关注的功能是存量管理,其关注率到达四一.四%;其次是数据交流、物流计费以及车辆管理,具体情况如图一所示。发掘这些功能需求的违后,其实反应了目前物流企业最为关切的两个问题,1是本钱核算,2是多个物流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流问题。不同行业的物流发展格局特色不同。(电子版下列略)作为主要的竞争力来计划建设,把物流系统与分销网络建设亲密结合在1起。

物流信息化的现状篇(3)

The Consideration about Actualit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um and Small-sized Logistics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Bin Hou, Xiao Jun, Zhang Wei

(Economic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Hunan Industry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are in a great majority of Chinese logistic enterprise. Most of them haven’t been provided with the ability of managing logistics information with the help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owever, the enterprises that hold information systems require the bottom informatization demand. The primary content of present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s to build the basic information system. After describing the actuality of medium-minor logistics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a few bottleneck problems that restrict medium and small-sized logistics enterprises evolution. Ultimately it summariz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medium and small-sized logistics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evolution.

Key words: Medium and Small-sized Logistics Enterprise;Informatization;Actuality and Development

我国物流信息化尚处在起步阶段,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具有巨大挖掘潜力和长期的发展前景。但“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意识淡薄,物流信息化标准缺乏,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很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信息系统以及物流信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仍是制约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些瓶颈,是目前急需IT厂商和中小物流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

一、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

据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的中小物流企业数量将以每年16%~25%的速度发展。中国物流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同行小、乱、杂的竞争环境,同时又要面对国外巨头大、精、专的竞争。这时候,利用信息化实现差异化的服务竞争已经成为面对挑战、提升实力的最有效的手段。

尽管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较快,但是不得不承认,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整体水平尚处于较低层次,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很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更是亟待起步。不少货运企业经营者都表示,目前市场上的物流管理软件真正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产品太少。

1、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较少,应用范围有限

调查显示,在国外物流企业得到普遍采用的条码技术、RFID、GPS/GIS和EDI技术在中国物流企业的应用不够理想。同时,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的仓库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订单管理系统在中国的众多中小物流企业中却应用不多。

2、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生产环节的渗入层次较低

经过调查发现,在信息化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其企业网站的功能仍然以企业形象宣传等基础应用为主,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同时,已建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管理和订单管理,而关系到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有关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所占比例却很小。

3、中小物流企业的实力较弱、技术有限,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信息管理软件,信息化程度很低

物流信息软件是管理软件,需求的个性化和生产的批量化是难以统一的,加之缺少完整的物流信息管理标准,造成物流信息管理软件开发成本极高。而中小物流企业的起点很低,资金相对缺乏,业务范围仅限于运输管理、仓储管理方面,市场上缺少适合中小物流企业起步的信息系统[1]。

事实上,目前较低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物流业迫切需要提高信息化水平,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二、制约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几大瓶颈问题

由于中小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还没有定型,不同模式的物流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大不相同,信息化需求的模糊与混乱,成了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障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尚处在起步阶段,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具有巨大挖掘潜力和长期的发展前景。经调查分析,目前制约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意识淡薄

物流信息化已成为美国工商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改进客户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手段,更成为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前提条件。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更是将为客户提供的信息服务内容作为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依据。而在湖南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中小企业都没有把物流信息化放在战略高度来认识,往往是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为出发点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忽视对客户物流信息服务的建设,这种观念上的差距严重影响了物流信息系统的投入力度和实施效果。因此,必须将服务作为物流信息化的核心,围绕提供客户服务水平来改造物流管理模式与运作流程,并以此为业务需求来建设合格的物流信息系统。

2、业务尚未定型,信息化标准缺乏

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都是在自己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开展信息化建设,缺乏规范的物流流程和信息化标准。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较为混乱,不成体系,难以互联互通,难以实现信息共享。这也就形成了中小物流企业信息技术投入的资源浪费情况严重,由此产生信息交换断层,从而制约了整个物流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鉴于此,众多物流企业,均呼吁国家出台规范的物流流程和信息化标准,以降低企业开发软件的投入成本。

3、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

信息技术应用的落后,严重制约了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使得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物流信息交流活动难以顺畅进行,削弱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竞争力。目前,信息技术在中小物流企业方面的应用不仅比较少,而且应用层次较低,计算机应用多局限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事务处理方面。根据中国仓储协会调查,绝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在拥有信息系统的中小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系统,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而且在国外物流企业得到广泛应用的条码技术、RFID、GPS/GIS和EDI技术在中国中小物流企业的应用也很不理想。另外,多数国内中小企业物流设备也都比较陈旧,应用不多,包括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在内的物流自动化设施基本没有得到应用。与国外以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物流管理自动化相比,差距很大[2]。

4、复合型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十分缺乏

由于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专业人才奇缺,尤其是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人才十分匮乏,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当前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技术。人才是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关键,目前中小物流企业普遍缺乏复合型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这直接导致物流信息化的实施与推进困难。

三、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1、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

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与网络技术,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大大加强政府监管水平与监管能力,极大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政府应制定法律法规,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做好物流信息化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是物流业健康发展和规范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做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和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物流整体效益最优化[3]。

2、加快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中小物流企业迫切需要一批精通现代物流管理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目前国内物流人才匮乏、尤其缺乏具备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技能的物流人才。随着信息技术、自动仓储技术、包装技术、装卸搬运技术及相应设备大量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物流企业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要求进一步提高。所以,大量的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并具备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技能的复合型物流人才已成为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3、推进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

积极推进中小物流企业管理信息化,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和物流活动相结合,促进条形码技术、RFID技术、“3S”技术、ERP技术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加快构建物流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大力推进物流电子数据交换(EDI)的普及和应用,制定物流信息的标准和网络接口规范,建立物流信息的共享机制,提高物流领域的信息化水平[4]。

4、寻求政府的金融支持

客观地讲,我国的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是在一缺资金、二缺人才、三缺政府扶持的困境中发展起来的。政府采取相应的扶持措施对于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而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政府对于中小物流企业的金融扶持也是其他部门无法替代的[5]。就政府而言,①提供财政援助。国家应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量力而行,适当增加对中小物流企业的财政支持。②向中小物流企业发放优惠贷款。国家各金融机构在不突破信贷总体规模的前提下,应适当提供一部分资金,用以支持中小物流企业,尤其是对那些讲信用,效益好的中小物流企业可以采取倾斜政策,为中小物流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不断刺激中小物流企业的迅速发展。

四、结语

我国有远见的中小物流企业都在积极关注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积极开发或引进基于互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如EDI、GIS/GPS、ERP、EC等),建立物流信息系统,以求把本企业的业务活动提高到新的水平,并且尽快地融入一体化的全球物流网络。未来,随着物流国际化、物流高级化的发展以及现代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作业将会出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主的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黄立君,陈立.中国现代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物流科技,2006.5:57-58.

[2]张铎,柯新生.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建设[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8-10.

物流信息化的现状篇(4)

1.自动化设备技术应用现状。我国企业物流信息自动化设备技术应用的主要环节是配送中心,它的主要特点是产品品种多种多样,数量比较大。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在一些物流环节上应用了物流自动化拣选设备。物流自动化拣选设备主要有两种自动化设备:一种是拣选自动化设备,另一种就是自动分拣设备。拣选自动化设备能够指导工作人员的拣选操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拣选准确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自动化分拣设备能够帮助物品自动进入组货通道,节省人力资源。

2.动态信息采集技术应用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用户的交货期也越来越短,这就给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实时物流的理念。动态信息采集技术能够对物流过程进行准确的掌控,移动中的货物本身就携带着有用的信息,所以,更加准确、快速地读取移动中物品的信息可以提高物流的速度。

二、阻碍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问题

1.对信息化认识不足。我国物流企业对信息化认识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在推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我国不少物流企业存在着保守残缺、拒绝接受新鲜事物的观念,对物流的信息化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偏差。企业内部一些高层领导对企业物流的信息化也没有充分认识,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更是没有具体设想,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模式以及手段等认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有些物流企业认为只要在物流管理中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就是实现了物流的信息化,没有对物流信息化做具体的了解。

2.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的落后严重阻碍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的落后,阻碍了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企业也就不能根据市场做出快速的调整,各企业间的竞争力也降低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层次大多比较低,主要应用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的处理方面。信息系统也不完善,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物流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另外,我国的物流设备也比较落后,一些先进的设施没有得到应用,如立体仓库、自动导向车系统等。和国外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相比有很大差距。

3.环境问题(信息化安全性难保证)。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安全性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证。我国政府还没有出面为信息化建设做出统一的规划以及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同时我国的物流信息化也没有成熟的法律体系的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网上营销缺少必要的配套系统,如信息系统、支付系统、采购系统等,这都造成了企业间电子化难以实现。除此之外,我国的信用消费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应对策略

1.认真选择信息化合作伙伴。物流企业在选择信息化合作伙伴时,一定要认真、慎重,所选择的信息化合作伙伴应该在物流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专业的信息技术能力,最主要的就是应该具有对物流管理进行分析的专业人员。物流企业应该在分析自身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和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合作伙伴,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提高领导素质。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技术具有相对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所以对物流企业信息化进行建设的相关领导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首先,应该具备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教育背景,拥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其次,还应该梳洗物流企业的各个环节、对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有充分的了解。最后,对企业的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信息系统有全面的认识。

3.构筑物流企业的安全的信息化平台。为了保证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安全性,首先,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和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这是构筑我国物流企业安全信息化平台的前提和基础。其次,相关政府部门还应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定,这就为我国物流企业信息的安全性提供了法律保障。最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需要进一步提高完善,完善网络营销系统,完善信用消费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物流信息化的现状篇(5)

    1 株洲地区服装行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

    株洲服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初、中期的迅速发展阶段;以及90年代后期出现萎缩,面临危机和挑战的阶段。芦淞服装批发大市场是株洲经营时间最长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市场,经过对芦淞服装批发市场的调研和考察笔者发现:目前,株洲服装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信息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服装企业是通过人工单据流转程序,来实现信息流对商品流的跟踪,通过财务库存资金账来控制进销过程,通过仓库账来核查物流过程,通过定期盘点对账来调整账目和商品的损益。由此造成物流、款流、票据流分离,财务信息滞后实际业务,往往需要通过盘点才能较准确地了解经营情况。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先进的技术广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株洲服装市场一般通过专卖店销售、商场代销、客户经销等方式销售,所以物流管理相当重要,其应根据商场、专卖店的销售、库存情况,及时进行配货、补货、退货、调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通过物流环节的信息化,不但可以降低营运、销售和物流成本,还可以帮助缩短商品循环周期,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要,以加快企业的发展。

    2 株洲服装行业物流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

    2.1 认识瓶颈

    通过对株洲服装市场的走访和调查,发现大多数服装企业对什么是完整的信息化的概念不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企业缺乏先进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来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实现决策的快速响应,通过集成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可以贯通企业的整个环节,实现信息共享和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先进管理思想的顺利执行。服装产品的“鲜活”性,要求服装企业对市场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实现敏捷制造和销售。消费观念的变革使人们在选择服装商品时更注重时尚化和个性化,因此服装企业必须向多品种、小批量和柔性加工的生产模式发展,些都需要有强大的信息化系统帮助实现智能化管理。

    2.2 人才瓶颈

    在株洲从事服装行业的员工,普遍文化素质偏低,物流网络和管理理念欠缺,习惯于人工操作及经验管理方式,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有抵触心理。有非常多的服装生产、流通企业以及服装从业人员,但大部分企业和管理者都还不了解物流,没有认识到物流信息化在服装行业中的作用。目前很多服装企业的工作人员,要么只是精通信息,要么就是只对业务流程有所了解,这就造成了服装企业的业务需求与信息化系统难以有效对接的矛盾。

    2.3 技术瓶颈

    由于生产设备与技术较落后,自动化程度还比较低,这给株洲服装市场物流信息化的实现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服装企业的业务流程非常复杂、繁琐,许多服装企业每天需要处理成百上千的库存单位,并要管理无数的款式、结构、客户标识甚至更多的数据。在这种复杂性极高的经营管理中,精确的预测、材料采购管理、生产计划和分销管理显得尤其重要由于服装产品的特殊性,应该有专门的物流设施与设备以及技术,在目前还比较缺少这些专业化的设备和技术。比如,服装的包装机械和包装材料、服装专用运输车、服装自动化仓库以及服装产品的分拣设备与技术等。服装物流设备与专业经验方面的差距,导致了作业效率低下,产品破损率高,成本居高不下。

    3 打破瓶颈的方法和途径

    3.1 引进信息化管理

    实施信息化管理,可以建立起株洲服装企业的快速信息反馈体系,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降低企业运作风险和成本,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完整准确的生产管理数据,各业务环节也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业务统计分析完全实现自动化。

    在信息系统的帮助下,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生产流程各环节的制造信息、库存信息,减少了主、辅料库存积压和浪费,降低了安全库存指数,实现了对订单的及时跟踪,订单需求也可及时地反馈到各个环节。对订单的跟踪也由被动变为主动,完全可以根据产能估计订单的接受范围,可以细化跟踪订单的执行情况,确立订单的准确交货日期。通过信息化系统的辅助,服装生产加工加工企业可以严格控制制造费用,减少生产成本,实现单据流对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对物料往来账款的控制能力大大提高,能够有效管理领料,保证合理的用料,减少生产流水不必要的耗料。

    3.2 培养技术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迅速提高株洲服装行业的整体素质也成为当务之急。企业的决策层、服装设计师应科学及时地掌握消费心理及市场发展趋势,而且应具备收集分析信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服装销售、技术、生产等管理人员都应该具备信息网络知识,同时富有创新意识,及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准确的判断力,并注意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一方面需要国家教育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企业重视物流工作,在现有的人才中选择培养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专业服装物流人才。培养既具备物流知识,又有服装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3 应用物流信息技术

    3.3.1 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通过对株洲的服装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企业原始积累已经完成,内外环境已发生变化,企业正处于转折期,企业进一步扩大将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业务信息量大,手工方式难以处理;产品交货期要求要短,而且要及时;客户要求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订单的款式繁多,产品多样化,批量大小不—;面、辅料的种类繁多,仓库管理任务繁重;服装企业管理还不够规范,水平有待提高。ERP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优势不仅在于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更重要的它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之一。它可以尽快改变服装企业管理粗放、落后的局面,进而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服装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实施ERP也是竞争的需要。

    3.3.2 应用快速响应(QR)。快速响应是美国纺织与服装行业发展起来的一项供应链管理策略,后来在其它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物流管理中供应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QR是指在供应链中,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在两个环节之间进行的紧密合作。目的是减少原材料到销售点的时问和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物流信息化的现状篇(6)

中图分类号:C931.6文献标识码:B

Our country third party flows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ques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

Chen Song Huang Xiaowei

(School of Software, Harbin Industrial University;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Industrial University)

Abstract: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stage, has not be able to meet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Specialized third-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the network decid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construction must b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t the core. Howev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third-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exist many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China's third-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could not meet the demand.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is weak, a serious shortage of personnel issues, address these issues before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 words: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party logistics;information integration

当今,人类正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化己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作为现代物流的主要形式第三方物流因其专业化、网络化的特点,正好符合信息技术对物流发展的要求,因此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 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据麦肯锡公司和摩根斯坦利公司的调查显示:物流总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美国是10%左右,中国是20%;中国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年周转次数不到2次,商业流动资金的年周转次数不到3次,而发达国家一般在10次以上;这说明我国的物流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国的物流信息化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20世纪80年代进行铺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发展阶段。对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

1、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总体上还处在初级阶段。绝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仍处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

2、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以基本内容为主,供应链管理极为罕见。由于信息化建设层次比较低,造成信息不畅、企业上下游之间的信息流没有打通,流通环节成本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现代物流管理意识薄弱、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物流信息资源管理混乱、缺乏物流信息管理专业人才。

3、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走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信息化之路。具有代表性的是宝供物流,从1997年开始的信息化进程,它花了五年时间使信息化建设上了六个台阶。

4、企业间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落后。

二、 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然我国的一些大中型国有物流企业如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中外运集团等已经认识到信息服务的重要性,但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的许多问题。

1、现有系统不能适应第三方物流进行全球物流供应链管理的需要。现代物流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不是当前单独某个企业所能及的。由于传统的运输业、仓储业等各自为政、独自经营,相互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形成服务效率低下,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反映在现有的信息系统上,都是以单项应用为主,原来以运输业为主要业务的信息系统只限于运输业务,以仓储业为主要业务的信息系统也仅限于仓储,不仅数据共享存在问题,而且集成化程度低,形成不了逻辑上集中的数据库管理,与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要求的实现货物全过程的信息跟踪与信息反馈相差甚远。

2、信息系统缺乏总体规划的指导。由于物流信息系统是一项大型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工作方法和工作基础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其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都很大。信息系统建设的初期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发展目标,进行总体规划。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物流服务企业业务存在很大的迥异性,国际上找不到一套完全适应各企业的通用软件。所以,如何使以开发信息系统与不同平台的物流信息系统部分集成,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发展、扩大物流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3、信息基础建设薄弱,缺少规范系统的信息结构。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在信息基础建设方面做得并不理想,这也为企业后期的信息化建设制造了巨大困难。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不仅包括要对企业的各种资源建立一个规范统一的编码,而且信息的采集渠道和方式要规范、通畅、稳定;同时,还要研究对信息进行科学、合理、深入的加工处理流程方式。业务管理人员不要对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可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应用自然而然地实现。经验和教训证明,许多信息系统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信息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而在于信息管理本身的基础工作。

4、缺少信息化人才储备。基础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先决条件,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数据标准化和管理规范化。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设备、程序和数据问题,还要以人为本。企业应用计算机与其说是技术问题,不如说是管理问题,即人们常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每一个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都蕴涵着管理的创新,可以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而在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实现信息化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学校的老师或计算机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对企业的物流管理业务缺乏感性认识,如果企业人员不予配合,他们很难对整个系统流程做出合理的功能需求分析,“闭门造车”所开发出来的系统跟企业的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往往不能令企业管理人员满意。

三、 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据《来华跨国公司物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受调查的近百家来华外商投资企业中,高达80%的企业对目前物流服务商的满意度的评价为“一般”,受访企业认为物流服务商需要改进的方面,依次为信息传递效率、运作成本、满足需求的波动能力、作业速度、服务态度等 [2]。要加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笔者认为应该主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建设信息系统。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对于信息的依赖可能是其他行业难以相比的,而信息技术毫无疑问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物流信息化的进程中,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信息技术只有在存在需求的时候才有可能起到推进产业发展的作用。在进行信息化的全过程中、应注意人在整个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态度。这就要求物流提供者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跟客户的需求要保持同步增长。要真正实现物流的信息化,就必须紧紧抓住需求这根主线,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却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2、结合企业特点,注重信息化的实效性。针对中国第三方企业的特征,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在基本实现日常核心业务管理信息化的前提下强调:(1)企业对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能力,以利于企业在低成本运营下的快速扩张;(2)市场开发能力,以增加客源和业务强度。我们的人工成本相对而言较为低廉,所以在系统设计规划时应该避免机械地追求国外先进的信息系统的高度智能化指标,采用适当的人机互动式的信息化业务操作管理。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难度。并充分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灵活处理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避免企业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出现休克现象。

3、让软件开发商深入企业调研,结合企业实际开发实用的管理软件。管理软件只有与企业实际相符合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多且杂,所以没有一套万能的软件能够适合各个企业的情况。这就要求企业与软件开发商展开良好的合作,让软件开发商进入企业展开实际调研,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第三方物流企业生产流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软件。

作者单位:陈松,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黄晓伟,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物流信息化的现状篇(7)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物流园区是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共同的信息平台、一体化结算和规模化集约化的运作方式是物流园区的重要特征。其中,公共信息平台是各种物流资源共享和集散的核心,也是加强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与优化供应链的关键。

1 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的需求分析

1.1 物流园区开发主体及运营管理方的需求分析

物流园区的开发主体是指具体负责物流园区土地征用与开发,完成物流园区内各项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主体,运营管理方则是在物流园区建设完成并开始投入运营后,受开发主体委托,具体负责物流园区日常管理工作,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的企业。作为物流园区的开发管理者,他们需要对物流园区的各类资源进行详细的分类管理,及时掌握物流园区内各类企业的业务活动及动向,为入驻企业和物流园区外的客户提供信息支持,并以统一的形象向外信息。同时,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方也是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者和管理方。

1.2 物流园区入驻企业的需求分析

物流园区入驻企业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需求主体。他们对物流信息的需求不仅涉及物流运作,还包括物流法规与政策、物流市场供需状况、物流基础设施资源、交通网络等外部信息以及物流企业的数据汇总、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内部信息。根据入驻企业的类型不同,可以将其对物流信息的需求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运输信息。在运输管理中,一方面是车辆信息,如车辆的车型、运载量、运输线路、驾驶员情况等基本信息以及目前所在位置、所载货物、目的地等车辆跟踪信息;另一方面是货物信息,包括发货人、收货人、货物的类别数量、运费等基本信息和货物所在位置、运输进度等跟踪信息。二是仓储信息。仓储信息包括反映仓库资源状况的信息和库存物品的信息,仓库资源状况包括仓库的位置、建筑形态、面积、保管方式以及仓库的其他设施等;库存物品信息包括库存物品的种类、数量、重量、存储状态、包装类别、入库时间、装卸方式等。三是流通加工信息,如开展流通加工企业的主要资源、加工要求、加工方式、加工量、加工流程以及加工周期等。四是配送信息,包括货源的基本情况、配送商品的类型、数量、配送线路、配送方式等。此外,还有入驻物流园区的提供其他配套服务的企业和后勤保障企业的物流信息需求,如金融企业需要通过统一的结算平台为园区内的各类企业提供业务结算服务等。

1.3 物流园区外的物流客户的需求分析

物流园区外的物流客户是物流服务的需求者,他们是物流园区内入驻企业的服务对象。作为物流服务需求者,他们需要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将物流业务需求反应给物流企业,同时全面了解物流服务的状况、水平以及所享受的物流服务的具体情况,因此,他们还需要了解包括托运货品的具置和运输进度、存储货品的基本情况和预计到达时间、流通加工货物的加工进度及完工时间、配送商品的基本情况等物流过程信息。

1.4 政府部门的需求分析

政府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地区物流业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与管理。一方面,他们需要掌握本地区物流产业的运作状况、物流基础设施的分布及使用情况等,来制定并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物流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支持政策等;另一方面,政府还要为物流园区的开发企业提供土地信息和金融、基础设施等相关信息,同时,为各类物流企业提供交通状况、城市建设规划等公共信息。此外,与物流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如海关、商检、工商、税务等,还需要通过物流信息平台,为物流运作提供支持,并通过将其业务系统与公共信息平台相连接,实现业务办理的集成与简化,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

2 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构建

基于以上各方对物流信息的需求状况,作为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方,必须合理设计并构建物流园区的公共信息平台,其具体功能应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1 信息服务与数据交换功能

信息服务是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最基本的功能,主要用于对公共信息平台的用户提供各种供求信息、政策信息、客户信息以及咨询服务等基本的物流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动态、物流政策法规、物流行业动态、各种运输方式的价格查询、航班船期等,还兼具物流园区的信息功能,即物流园区的基本情况、招商引资等。在信息功能的基础上,公共信息平台还要能够实现数据交换功能,即为物流园区内的企业和外部客户提供业务往来的信息支持,并将用户在信息平台上产生的信息保存下来,以备以后查看。

2.2 交易与结算功能

公共信息平台应当具备支持物流园区内外的各类企业在线交易和结算,在供求信息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包括合同的订立、运费的支付、交易查询等交易支持,通过在线交易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完成包括保险、银行、税务、外汇等相关的金融活动,实现企业一体化的资金管理。

2.3 作业与跟踪功能

这是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用于对物流运作过程中的各项作业进行协调和监控,及时了解物流基础设施的运行情况,并对影响物流效率的状况进行快速调整,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物流作业的低成本、高效率。作业与跟踪功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运输管理功能,即自动设计最佳的运输线路,合理调度、配载运输车辆,通过GPS对车辆、货物进行监控等;二是库存管理功能,包括库存货物的统计,库存状态监控,根据库存需求方的要求设计合理的库存结构,根据日常订货和发货信息确定库存成本等;三是智能配送功能,即充分利用物流园区的运输资源、商家的供货信息和客户的订货信息进行最优化配送,设计合理的配送线路、配送时间、配送种类、配送顺序和配送方式;四是装卸搬运管理功能,即科学安排装卸搬运时间,采取合适的方式,合理调动装卸搬运设备,为装卸搬运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五是资源管理功能,即监控物流园区内各类物流资源,包括车辆、仓库、技术装备等的在线管理,及时了解各类物流资源的实时状况,以实现各类物流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2.4 管理与数据分析功能

对于各类物流企业、物流客户和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方以及政府相关部门来说,利用各类物流信息进行科学决策是其业务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公共信息平台还要具备管理与数据分析功能,即通过对物流交易活动和作业活动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与汇总,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物流作业水平的基本状况,为之后的物流作业和其他业务的进行和调整提供依据。

此外,物流园区的公共信息平台还应当具备会员服务功能,为注册会员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包括会员的单证管理、会员的资源状态查询、会员的货物跟踪、会员交易统计以及会员资信评估等。

3 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及运营管理

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开发不是短时期、一次性的工作,需要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在不同的建设阶段,采取不同的运营管理方式。

3.1 建设初期,以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为主

在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构建的初期,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主,通过整合资源,广泛收集物流园区的各类信息,并将信息分类化、标准化、规范化,按照对信息平台的基本功能所进行的统一规划,构建功能模块,实现物流业务信息平台的连接、物流园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连接。

3.2 在建设运营过程中,以功能完善和提升为主

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投入运营后,要保证各功能能够顺利实现,同时,根据园区内外企业运作的实践,调整优化平台的功能。这一过程中,尤其注重对各业务流程的重组,不符合资源整合配置要求的作业要及时调整,不符合低成本、高效率标准的作业要加以改进。同时,要实现公共信息平台与相关企业和组织的对接,如政府部门、连锁企业等,使其功能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

3.3 在成熟运营过程中,以供应链整合发展为主

随着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的普及和功能的日趋完善,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服务进入成熟发展的轨道。在此阶段,需要建立并完善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吸引外部企业和机构的广泛参与,在公共信息平台的支持下,将生产商、零售商、物流企业及客户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企业之间信息共享和同步处理,促成企业之间的生产加工制造、存货计划控制、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的信息互动,构建起基于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的供应链体系,并推动物流园区的公共信息平台的运营和园区的运营有机结合,向着供应链整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物流信息化的现状篇(8)

农产品物流园区是我国农产品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国内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速度较快,规划建设数量较多,但是多数园区管理较为粗放,不少园区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物流运作、运营管理、信息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功能障碍及问题。特别是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使园区难以真正发挥出巨大能量。面对智慧物流时代的到来,农产品物流园区如何充分适应现代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浪潮,加快智慧园区建设,科学优化园区功能,实现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成为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1 智慧物流促进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

和传统物流相比,智慧物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物”有智慧,即在流通过程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通过推理判断做出决策,从源头开始对商品实施跟踪与管理,实现自动化运作和高效率优化管理。智慧物流的核心是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RFID、传感器、移动通信技术等设备技术,在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平台等各个环节通过运用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及时处理及自我调整等功能,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物流园区是未来智慧物流的核心,同时也是智慧物流运行的中枢。智慧物流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未来智慧物流系统的运行,都必须依赖物流园区。同时,物流园区可以利用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来对园区中各种资源进行感知和监测,及时、正确地对园区的需求做出分析,继而迅速、灵活地响应和处理,使自身运行状态达到最优化,从而达到智慧园区的建设目标。

2 智慧物流情境下农产品物流园区功能优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传统农产品物流园区仅提供农产品物流活动所必需的存储、运输、装卸、简单流通加工等基本服务,既不能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也不能对入驻园区客户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各种支持性配套服务,更难以为高端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服务效能较低。

智慧物流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物流的感知功能、规整功能、智能分析功能、优化决策功能、系统支持功能、自动修正功能和及时反馈功能为农产品物流园区功能优化提供了可能。在智慧物流情境之下,农产品物流园区只有通过有效整合智慧物流的关键技术应用,实现物流过程的动态管理和智能控制,满足物流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才能形成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使园区得到飞跃式的提升。

3 智慧物流情境下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功能优化

3.1 农产品物流园区的运作功能优化

由于农产品自身的特性,在仓储、包装、加工、运输等环节都有特殊技术要求。传统农产品物流难以适应农产品品种多、数量少、要求快速响应的物流配送特点,不能保持整个农产品物流运作过程高效、协调、安全和有序。

在智慧物流情境下,农产品物流园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整合物流设备与物流技术,对处于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销售等一系列活动状态中的农产品进行监控,不仅达到农产品透明、绿色、可信、高效、便捷的最高要求,同时亦可实现对全过程的自动感知、智能处理和可信追溯。例如,流通是农产品物流的核心业务,因此成为智慧物流的重点环节。物流园区借助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物流平台,可以对运输任务、调度配载、运输状态跟踪、运输统计信息反馈等进行管理,不仅有效提高运输管理的效率,降低运输时间及运输成本,而且做到实时安全监控。通过智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农产品特性对运输工具的温度、湿度进行自动监控和调整,以求达到产品最佳保存状态,降低流通损耗。农产品的所有生产信息与流通信息、加工信息以二维码的形式进行整合并记录在外包装上,并通过无线网络自动上传到智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消费者可以实时方便地了解农产品的各类信息,实现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追踪与溯源,同时也方便了政府统一管理和调控。

3.2 农产品物流园区的管理功能优化

传统农产品物流园区仅提供简单的基础管理,难以涵盖对整个园区人、财、物的集成化管理,而且较少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政务服务、决策分析、成本管理等增值服务。同时,随着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园区中智能化系统种类越来越多,但是不同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孤岛问题,使得智能化系统的管理变得日趋复杂和困难。

在智慧物流环境下,农产品物流园区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不同建筑的同一系统以及不同子系统中具有相同功能的系统进行集成化、一体化管理,实现系统之间有效协同和信息共享。例如,运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管理系统,对园区各种机电设备运行状态参数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可以为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提供依据。运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将包括停车场的地理位置、实时的车位信息等车辆所有信息进行汇集,可以为用户提供实时且完整的数据支持,同时实现对园区车辆的统一管理。运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源管理系统,对相关区域进行能源消耗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可以对园区进行能耗监测与能源管理。运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管理系统,对园区进行安全状态监视、灾害控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从而保障园区安全运转。同时,针对不同层次需求者的个性化要求,通过智慧园区平台提供政府政务服务、园区管理服务、诚信认证服务、民生服务和各类生产、 经营服务等各种智慧化服务,实现所拥有的可拓展业务配置管理功能。

3.3 农产品物流园区的信息功能优化

物流信息化的现状篇(9)

中图分类号:F252.8;F762;F4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4-3136-03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ization System about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Information

SUN Xiao-ta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on,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nyang 473061,Henan,China)

Abstract: Establishing standard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can accurately reflect the status of the logistics marke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help to promote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The standardiz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logistics information includ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ization, data standardization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Building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standard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hould perfect laws and regulations, summarize and adopt reasonable existing logistics information standards and enhance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agricultural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s.

Key words: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formation; standardiz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农产品物流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实体经济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农产品价值的增值[1]。从形式上讲,它包括农产品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2]。在农产品物流活动中,由于信息传递贯穿于农产品物流的整个过程,是对其他物流活动的反映,并支撑和引导着其他物流活动,因而是物流的神经系统,其对于促进农产品物流系统的运作起着重要作用[3-6]。但由于受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产品特征及农户市场经营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产品物流各系统对信息的认识、处理与应用还存在着差异,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这对农产品物流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7-9]。因此,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它能将农产品物流各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运作,实现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衔接[10]。

以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农产品物流系统是对传统农产品物流过程的革新,它使信息成为农产品物流的引导信号,促进了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程的协调[11-15]。但由于受我国特定的农业生产模式影响,农产品物流建设缺乏系统性,各环节基本上是独立运作,所使用的信息标准也是根据自身系统的特点而设计的,各类企业的物流网站、行业机构、甚至政府部门信息平台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出现了大量重复建设和众多不同的标准[16,17]。在这种背景下,即使建立了农产品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也难以实现信息自由流通,信息孤岛现象仍无法解决[18-20]。因此,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以后,为了提高其运作效率,构建信息标准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农产品物流而言,其信息标准构建就是为了真正实现农产品物流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解决系统中的信息孤立问题,实现及时和透明的信息传递与共享机制,使物流各分系统之间能高效衔接和协调,提高整个农产品物流的流动效率[21-24]。当务之急应是在解决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的基础之上,着力解决信息标准化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物流的产销脱节问题。

物流信息化的现状篇(10)

作者简介:陈建鑫,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管理系,讲师,物流工程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企业为了寻求发展,在管理手段上需要不断吸收新鲜元素。物流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管理者的重视。企业可以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力量来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优化管理,提升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使企业的物流成本受到控制。通过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当前企业在实现管理信息化方面尚存在不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认真加以应对解决。

1、企业物流管理的特点判断

1.1物流管理信息化

物流管理信息化是信息时展的必然要求,企业物流管理只有具备了信息化的特质,才能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信息收集的代码化、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都属于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范畴。将更多地运用到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条码技术等等,为客户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物流服务。

1.2物流管理智能化

物流管理的智能化是物流管理较高水准的体现,对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物流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包含了路线选择、库存衡量、配送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正确决策,合理调度。而物流管理智能化的特性,能够通过提供系统支持来使这些问题得到快速科学的解决。

1.3物流管理自动化

物流管理自动化作为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表现突出,且自动化的管理远比人工管理精细,使工作的出错率大大降低。借物流管理自动化之力,能够使信息采集更加便利,同时,信息的追踪成本也能得到有效控制,使监控效果有了充分保障。

1.4物流管理网络化

物流管理网络化是物流工作的重要特性,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发达交通的影响之下,物流管理额网络化特征更加凸现出来。网络化的物流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计算机技术层面的网络化,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资源可以借由网络化的发展来实现共享,企业理应抓住机遇,推进物流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进程。网络化另一个层面的含义在于配送网点的网络化,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对所处环境的分析来建立配送网络,提升工作效率。

1.5物流管理标准化

物流管理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的重点要求,物流系统庞大,分工也较为复杂,为了使之更加适应现代化要求,就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细化,确保每个环节都是按照标准来进行的。使物流管理形成统一的局面,通过物流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来提升管理效率。

2、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影响要素透视

2.1影响企业的经营状态

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会使企业传统的经营状态发生改变。通常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会交由一个部门来负责,这种形式的物流管理较为孤立,而信息化的出现则要求企业上下都要对物流管理给予重视,物流成为企业当中一个事关整体利益的重要环节。这样一来,需要企业在部门建设上投入更多精力,要有专人来对信息化进程进行推动。物流管理人员不能仅仅关注物流这一个部门的利益,而要站到一定的高度上为企业的整体利益负责,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优化,将外部资源有效利用起来,通过合理配置来使企业的经营状态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2.2影响物流管理水平

企业的物流管理涉及的环节较多,而物流管理信息化会对诸多环节产生影响,从总体上提升物流管理的水平。从物流的基础设施方面来说,为了达到信息化的高要求,企业必须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来进行交通网络和通讯网络的建设,使这部分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从物流技术的角度出发,为了提升物流的效率,企业就要在技术方面加大研发力度,促进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成,在确保物流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使企业内部的物流技术水平得以提升。企业需要借助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来适应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脚步,企业物流管理的整体水平将在对物流信息化的适应过程中不断提高。

3、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解析

3.1缺乏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的缺失从两个方面可见一斑:首先是由于企业对物流管理的认识不足,影响了企业的部门建设,没有专门人员来进行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使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的推进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多数企业无论大小,都在配置方面追求大而全,很多企业的物流都是自成体系的,忽略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重要作用。对物流的认识过于传统、片面,使物流管理信息化在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的优势难以发挥。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淡薄是当前最紧迫、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3.2物流管理的技术较为落后

物流管理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物流管理的成效,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很大程度上是受技术水平的制约而停滞不前。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不足,仅用计算机来进行企业内部日常事务的管理,而不能将其运用到解决物流管理的问题上。企业在进行物流问题决策时,依然保持人工化的状态,信息化的系统开发较为滞后。另外,企业要开展信息化的物流管理必须具备专业的设备,来实现条形码扫描、物品自动分拣、地理位置确定等等,但很多企业在设备配备上难以达到要求,对物流管理的信息化造成阻碍。在这一方面与国外的物流管理存在较大差距。

3.3物流管理的信息资源混乱

企业对物流信息的管理不够系统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信息资源长期呈现混乱状态,使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化受到很大影响。在开展具体的物流工作时,由于信息标准的缺乏使信息的流通受到阻碍,信息共享的效用也难以发挥。企业在物流信息管理方面呈现的落后状态是信息化水平低下的表现,使企业物流运行中的订单管理、库存查询及物品跟踪等环节都受到严重制约,导致物流管理的整体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也大打折扣。物流管理信息资源混乱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个隐性问题,难以引起企业管理层的注意,但其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3.4缺少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

要加快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脚步就不能忽略人的能动作用,而当前很多企业缺少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物流管理信息化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物流知识,拥有丰富的物流经验,还要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用计算机技术来完成物流管理的相关操作。但当前企业的物流人才状态并不尽如人意,他们学历普遍不高,年龄较大,缺乏计算机能力,且学习和接受水平也比较有限。这样的人才结构,显然不能满足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影响到物流管理效率的提高。

3.5开展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选项

3.5.1改变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针对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缺失的问题,要求企业领导从根本上转变想法,通过参观部分先进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化流程,体会到进行信息化物流管理的积极意义,进而在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上投入更多精力。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进行信息化的建设与开发,管理层要对开发进程予以足够的关注,在领导与部门员工之间建立起畅通无阻的交流平台,使企业上下都对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为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贡献自己的力量。除此之外,企业还要树立起创新意识,注重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从货物配送、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改革,为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创造新的局面。

3.5.2加强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技术研究

企业要求得进步,就必须努力突破发展瓶颈,对于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来说来说,就要努力冲破技术滞后的制约。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需要攻克的两项技术难题为电子数据交换和货物自动识别。实现了电子数据交换,就能够使报文标准化、单证格式化等成为可能,而货物自动识别则能够使字符识别、视觉识别、声音识别等得以实现。要推进企业关于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技术研究进程,需要企业建立起完善的技术体系,对物流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信息化研究。另外,企业还应具有国际化视野,积极从外国企业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运用到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当中,进行技术及设备的改进,使之符合现代化的管理要求。加强技术研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物流管理的效率,使企业降低物流管理成本,获取更高利润。

3.5.3重视物流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

企业必须一扫物流信息混乱的局面,充分认识到信息完备的重要性,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上日程。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应该以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目标,从基层做起来进行信息的采集,采集过程必须科学规范,确保获取的信息准确无误。将得到的物流信息传递到物流管理的系统当中,提供信息源,为企业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只有准确标准的信息才有利用价值,这对物流信息的获取及鉴定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在得到有效信息之后,企业还要建立起共享体制,充分挖掘物流信息的价值,使其投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企业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和管理要有正确的认识,明确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信息管理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

3.5.4重点培养物流信息化管理人才

上一篇: 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下一篇: 区域发展理论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