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分类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5 15:48:31

健康教育的分类

健康教育的分类篇(1)

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对某中职学校2011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得到的数据,发出问卷413份,其中有效问卷377份,有效率为91.3%。

1.2数据预处理

数据挖掘的目的是从日常业务数据中抽取一些有价值的知识或信息,但实际的数据库太大,极易受噪声数据、空缺数据和不一致性数据的侵扰,这就给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导致错误的结论,所以有必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经验表明,只有通过前期细致的数据准备工作,才能在数据挖掘过程中节省挖掘的时间,提高挖掘的效率,得到高质量的挖掘结果。常见的数据预处理方法有多种,包括数据抽取、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变换等。

1)数据抽取

在数据挖掘过程中一般并不需要使用所有的数据,有些数据对构建数据模型干扰不大,有些数据会降低挖掘计算的效率,甚至可能导致谬误,并且这些数据对最终的数据分析没有任何益处,也不会影响正确结论的获得。因此,根据所定义的项目任务,确定所需的数据源,并从中收集和提取数据,查找数据属性特征,减少数据规模,使得在不影响数据分析基础上最大可能地精简数据量,方便挖掘出数据之间隐含的规律和内在的联系。在收集到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数据中有很多属性,其中有一些属性与挖掘任务之间没有太大关系,或数据本身没有挖掘的意义。如学生的学号、姓名、ID号等属性,这些属性值都是唯一性的,而且数据量又很大,只会增加挖掘计算的时间和空间,可以直接删除。另外,像民族、出生年月、学生类别之类的属性,由于选取的数据中有八成以上为汉族学生,全部是2011级,类别过于集中,没有分类的意义,对挖掘的结果影响不大,因此在数据提取时也需要清除这部分属性值,使得数据规模得以降低。根据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数据的特点,经过数据抽取,确定了与挖掘任务相关的学生基本属性是性别、独生子女、专业、家庭所在地,分别对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十个心理症状进行挖掘。

2)数据清洗

数据清洗目的是通过检测数据中存在的错误和不一致来清理数据,包括空值处理、噪声处理及不一致数据的处理等。该文所使用的数据集在收回症状自评量表时已经对数据的有效性做了初步的筛选,剔除了存在较大缺失的测试数据。因此,在数据清理这个环节主要针对数据中的不完整性、不一致性进一步筛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在心理测试过程中,由于学生填涂不规范、错填或者其他因素干扰等原因,导致数据不完整,会产生大量的噪声数据。这些错误数据和空值数据、重复数据需要通过预处理方法进行数据清洗。经过对数据空值及不一致性的清理后,所得到的数据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数据挖掘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数据转换

数据转换的基本原则是连续型数据离散化,离散型数据类别化。源数据中有些数据是连续型的,还有些数据虽是离散型,但其分类太多,如家庭所在地属性值分散较广,专业属性值有多个等,不利于进行数据挖掘,必须转换。另外,为了提高挖掘的效率,必须规范数据格式,中文属性值可用一些英文字符或数字编号替代。

2数据分类规则挖掘方法-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方法

数据分类是数据挖掘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采用KDD技术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它能找出描述数据类或概念的模型,以便能使用模型预测类来标记未知的对象类。在众多的分类挖掘技术中,决策树方法以其算法容易理解,易生成分类规则等优点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2.1决策树概述

决策树方法首先对数据进行处理,构建分类模型,生成决策树,利用生成的分类规则对新数据进行分析。本质上决策树是通过一系列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类的过程。决策树是一个可以自动对数据进行分类的倒置树形结构,采用自顶向下的递归方式,对它的每个内部节点进行一个属性上的测试,对每个节点上问题的不同回答引出两个或多个分支,导致不同的结果,把这种决策分支画成图形很像一棵树的枝干,故称决策树。决策树中最顶层的节点称为根节点,是整个决策树的开始。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属性,并根据属性值的不同判断该节点向下的分支,最终会到达叶节点。其中每个分支代表它所连接的上节点在其属性上的可能取值,每个叶节点对应一个类别。根据类别属性建立一个类似流程图的树形结构,从根结点到叶结点的一条路径就形成了一个分类规则,整个决策树就相应形成一组析取规则,这样就很容易转换成IF-THEN形式的分类规则,根据这个分类规则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对新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和预测。

2.2ID3算法

生成决策树的一个著名算法是ID3算法,是由Quinlan等人于1986年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递归地搜索训练样本集,在每个节点处测试每一个属性,从而构成决策树。ID3算法在每个非叶节点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作为测试属性。ID3算法的核心是确定分支准则,即如何从众多的属性变量中选择一个最佳的分裂属性。通常,在树的每个非叶节点选择具有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作为当前节点的测试属性,使得对结果划分中的样本分类所需的信息量最小,并确保找到一棵相对简单的树。算法计算每个属性的信息增益,具有最高信息增益的属性选作给定集合的根节点,然后依次比对节点和训练样本中的其他属性值,完成对训练样本的划分。

3基于决策树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模型的发现

将汽车制造与检修、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技术应用三个专业学生的数据抽出,共有242条记录作为训练数据集进行决策树挖掘。具体包含了中职学生相关属性(性别、独生子女、专业、家庭所在地)和症状自评量表10个维度(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共14个字段。这里,将挖掘任务具体为分析焦虑症状与中职学生的哪些属性相关,其相关程度如何。因此,选择性别、独生子女、专业、家庭所在地以及焦虑作为决策树挖掘字段,生成如图1所示决策树。其中用JL1和JL2分别代表学生有焦虑症状和无焦虑症状。采用决策树的最大特点就是能方便地提取分类规则,并使用IF...THEN形式表示对应的分类规则。IF...THEN规则就是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每条路径生成一个规则,据此可以得到如下判定学生是否焦虑的规则:IF独生子女=“是”and专业=“机电技术应用”and性别=“男”and家庭所在地=“农村”THEN有焦虑症状;IF独生子女=“是”and专业=“机电技术应用”and性别=“男”and家庭所在地=“中小城市”THEN无焦虑症状;IF独生子女=“是”and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and性别=“男”THEN有焦虑症状;IF独生子女=“是”and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and性别=“女”THEN无焦虑症状;IF独生子女=“否”and专业=“汽车制造与检修”and性别=“男”and家庭所在地=“农村”THEN无焦虑症状;IF独生子女=“否”and专业=“汽车制造与检修”and性别=“女”and家庭所在地=“农村”THEN有焦虑症状;……从生成的决策树可以看出,与焦虑症状最为相关的学生属性是是否独生子女,其次是专业。从图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独生子女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男生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男生中为独生子女、专业为机电技术应用且来自农村或小城镇的学生焦虑症状比较普遍。根据分析的结果,在进行与焦虑症状相关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工作中,应对独生子女、农村或小村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男生等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给予特别的关注,予以适当的引导、帮助,降低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健康教育的分类篇(2)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健康对于任何一个个体、民族甚至世界的意义之重毋庸置疑。而21世纪的今天,各国、各组织、个人对于拥有健康的渴望与需求也空前高涨。这种高涨已超出科技的层面,发展到教育乃至传播的领域。治不如防,健康教育因其能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使个人和群体自愿采纳有助于健康行为和生话方式 ,从而被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传播角度,我们可以把健康教育看作是一种通过媒介传播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过程和活动。作为健康教育最重要信息载体的健康教育学术期刊,同时肩负着健康教育研究与健康知识传播的使命,其所刊载内容也最能集中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健康教育研究与健康教育传播基本状况和水平。“窥一斑而可见全豹”,为了探悉中英两国健康教育研究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比较两国健康教育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特点;发现我国健康教育研究的不足和局限,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我们特选择了中英两国这两本具代表性的健康学术期刊,对中英两国的健康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一、研究方法

在充分考虑了全面性,权威性,专业性,普及性,类似性等众多因素后,本研究选取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主办的《中国健康教育》杂志(《Chinese Journal OfHealth Education》,ISSN:1002-9982,初刊1985年)和由Publisher: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Ltd.主办的《Health Education》杂志(ISSN:0965-4283,初刊1992年,英国),从2002年-2006年(共5年)的所有刊期(《中国健康教育杂志共60期,《Health Education》杂志共30期)作为我们研究分析的样本。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为宗旨。其渴望达到的效果是全面反映我国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科研成果,快速传递世界前沿信息,交流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Health Communication》杂志则以反映当代健康教育的最新理念,为健康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信息、实证、调查从而促进世界健康教育发展为目标。《中国健康教育》杂志与《Health Education》杂志作为中英两国健康教育最重要的代表性期刊,其所刊载的论文、研究报告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两国健康教育研究、健康教育的基本状况和特性。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从传播学的角度以传播的基本要素(除了Channel要素外,的Who-SayWhat-To Whom-What effects)为分析研究内容基本框架,以《中国健康教育》杂志和《HealthEducation》杂志上刊载的文章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的主要具体内容有:从分析文章作者(即传播者)以了解健康教育研究的学科、机构背景。从分析文章的主题和文体(即传播内容),以了解健康教育研究所关注的重点研究范畴和不同研究方法被采用的情况。从分析文章所针对的群体、国家和地区(即目标受众)以了解其所影响的主要对象人群和主要地域范围。从分析文章篇幅长短的分布以了解健康教育研究所取得重点成果的影响领域等。

本研究使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于中英两国期刊发行周期、载文数量不同,故以百分比而非简单发文篇数作为比较分析的依据。本研究的信度检验是采用同一编码员,在不同的时间,对这两本杂志文章的“作者”和“内容”的分类(共818项)分别进行两次独立的编码,其结果得知研究者本身的信度达0.969,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二、研究的结果

(一)对传播者(作者)的研究

本研究对于作者单位进行宏观上的划分,主要是以在学科内的不同职责作为标准。其中:医院指的是各类医院,从社区至三级医院,不含其余医疗体系机构;机构指的是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疾病控制中心、国家或民间的与公共卫生相关的机构、组织,除学校外的研究科研机构等,侧重学科角度而非政治属性;学校是指包括各大高校及其下属科研附属机构,中小学以及各类幼儿启蒙学校;政府则是指狭义的政府概念,国家各地区人民政府以及其直系医疗卫生管理体系,如卫生局,不包括卫生局之下的科研、控制体系(如疾病控制中心);期刊人员是指在期刊内部人员,包括编辑、记者、特聘专家等。

应当明确,“作者单位”分析,并不能完全精确地反映作者的具体工作性质,或工作结果。但作为“信源”依然可以透过其工作单位性质,分析有关健康教育研究是偏向理论或应用的倾向,分析健康教育研究投入的主导力量及其来源,并从中英两国的比较分析中看到双方的差异。经统计中英两国的这两本健康教育杂志文章来源(作者单位)分布情况如下:

从以上近五年来的论文来源(作者单位)分析可见:

1.《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的“信源”统计分析可见,目前我国健康教育研究主要还是由负责普及医疗 知识,推动健康传播的社会疾病控制机构(占40.4%)和医院(占21.1%)为主导。作为学科研究、基础研究为主的学校(17%)虽居第三位,但其数量还不到第一位“疾控机构”的一半。

2.从《Health Education》杂志的“信源”分析可见,英国情况则是相反,疾控机构发表的论文数不到学校的一半,其呈现的是以学校占绝对主导地位,疾病控制机构为辅助的健康教育研究、传播的基本格局。

3.《Health Education》杂志的作者是由多个不同单位机构研究人员组合的情况约占全部论文数的四分之一,明显地高出了《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4.5%。这显示了英国各健康教育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各研究领域间的交叉互动比中国来得更为频繁和紧密。

(二)对传播内容(主题与方法)的研究

健康教育研究课题选择,一方面可反映出社会普遍存在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并从中可窥见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可反映一个社会健康事业及健康教育发展的状况和发展的水平。

对传播内容(主题)进行研究的第一步骤就是对文章主题类型的划分。本研究主要参照两本杂志的栏目编排,以及文章自述的关键词所反映的主要内容的类别来划分。主要有:健康教育理论、健康传播研究、艾滋病与性病健康教育、药毒烟酒禁控教育、公卫突发事件教育、疾病控制健康教育、医院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农村等不发达地区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妇幼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艺术健康教育、生活健康教育、职业健康教育以及健康知识和简讯(此类属于摘要、简介,不同于论文研究报告,内容上是综合性的,此处单列一类,本研究没有对其进行分析,可另行研究)等十七个主题类别。经统计其结果见表2:

1.《Health Education》杂志论文主题的研究分析结果

从以上统计显示,除了健康知识和简讯之外,《Health Education》杂志超平均值论文主题有:学校健康教育(14.804%)、生活健康教育(12.93%)、药毒烟酒禁控教育(11.420%)、心理健康教育(8.364%)、健康传播研究(8.208%)、健康教育理论(7.924%)。从以上文章主题分布显示西方健康教育研究所关注问题的顺序是:

首先最关注的问题是学校教育问题,即青少年的健康教育问题,以及对提升生活质量有关饮食、锻炼等生活健康教育问题,与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直接相关的药(毒)品、烟、酒等有害食品药品禁控健康教育问题。

其次比较关注的问题是理论、传播等支撑健康教育发展,影响健康教育社会效果的问题,以及西方社会传统关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

2.《中国健康教育》杂志论文主题的研究分析结果

从《中国健康教育》杂志超平均值主题分布情况分析可见(除“健康知识/简讯”外)我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关注问题的顺序是:

首先,最关注的问题是医院健康教育(12.108%)、艾滋病与性病健康教育(10.468%)、心理健康教育(9.684%)等问题。这三类基本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最突出的健康教育的新问题,它反映了我国社会正面临着医患关系紧张,医疗机构不能满足、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艾滋病、性病蔓延、心理疾病增多等日益严峻社会健康局势。

其次,比较关注的是:学校健康教育(7.494%)、疾病控制健康教育(7.452%)、社区健康教育(6.764%)、健康教育理论(6.174%)。这四者向我们勾画出我国正在从理论研究、学校、社区、社会疾控机构等方面,全方位地努力构建一个系统、完善的社会健康教育体系的基础架构。

第三,从2002年到2006年的统计分析中,我们还可见:我国在“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问题(1.33%、1.91%、2.40%、3.03%、3.07%)和“艾滋病与性病健康教育”(7.10%、7.45%、10.79%、11.36%、15.64%)问题研究论文数量,在过去五年里呈现比较明显的稳定增长的趋势。

3.两国杂志论文主题分布情况的比较分析

除上面分析的两国研究呈现的基本特点不同之外,我们发现中英两国健康教育及其研究的主要异同点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比较两国杂志论文的主题分布情况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理论”和“学校健康教育”这三类主题的百分比都在平均值上,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理论”这两类所占的百分比还很接近。可以说它们是《中国健康教育》杂志和《HealthEducation》杂志共同关注的三大研究主题。

(2)从数量在本国的排位看,“学校健康教育”在英国杂志上以特别高比例,排第一位;而在我国杂志上虽也比较被重视,但只排在量的第四位,几乎处于与第五位并列水平。从占本国论文的比例看,英国(14.804%)高出我国(7.494%)一倍,极其显著高于我国发表此类论文的比例。可见,英国是把青少年健康教育研究作为第一位的,最重要战略性的主攻方向来看待,两国对此研究课题的重视程度不是在同一级别上。我国健康教育重点在医院(12.108%),即对已经有健康问题人群的教育,而英国重点在学校,重点是从青少年抓起。

(3)英国不仅在理论研究文章所占比我国高出1.8%,而且在“健康传播研究”方面所占比例高达8.2%,表现出对健康科学理论、知识传播及其传播效果的研究的高度重视。而在这方面,我国健康传播研究所占比例还不及英国的二分之一,而且明显低于17类主题的平均水平(6.9%)达2个百分点。对健康教育传播研究重视的不同程度是两国健康教育研究的另一明显差异。

(4)在“生活健康教育”即对日常生活保健,如饮食、锻炼等方面研究,英国杂志量显著高出我国杂志9.8%,是我国杂志量4倍。如果再考虑在“艺术健康教育”、“性/生殖健康教育”等关系个人生活品质的健康教育研究上的差异,这不仅说明,我们对“生活健康教育研究”重视程度不如西方发达国家,同时也反映出两国的社会发达程度、生活健康教育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5)比较两国杂志论文的主题分布状况,我们发现《Health Education》杂志对“药毒烟酒禁控教育”(11.420%)与《中国健康教育》杂志对“艾滋/性病健康教育”(10.468%)高度重视也是很有趣的现象。它既反映出两国卫生健康教育的不同需要,又反映出两国发展研究处在不同阶段,中国目前只还处于把重点放在最需要教育的关键、高危、特殊群体,而英国已经进入把更多资源放到更广泛的有不良嗜好的社会公众群体的阶段。

(6)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研究,近五年来,《Health Education》几乎是空白。在西方,危机管理研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经比较成熟,目前对于西方学术界已经不是新鲜课题,近年又没有突破性研究出现,因此也就没有引发关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而在《中国健康教育》杂志从02年到04年形成研究热点,一度量达11.13%。04年后逐年回复低位。这现象反映了我国学术界对近年来中国社会不断出现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快速、高调回应,以及重新回归正常、理性、深入研究的过程。

4.对于两本杂志论文的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

我们采用《Health Education》杂志的标准,按照西方传统分类方法,把论文分为6种类型:案例研究(Case Study)注重对于个体和集团具体个案的讨论而非宏观理论的研究分析 ;调查研究(Research Paper)指的是基于调查基础上对于事实的陈述 ;技术论文(TechnicalPaper)包含创新性技术(产品、设计)论文、新技术应用性论文、试验性论文 ;概念论文(Conceptual Paper)是全面介绍一种理念和概念 。观点(Viewpoint)指对于某一议题提出个人观点和见解但缺乏实验或调查的支持;综述和著作回顾(General Review/ LiteratureReview)是对于一个特殊议题当今理论知识的批评性回顾 。其中案例研究、调查研究、技术论文是属调查法、实验法进行研究类。经统计,其结构如下:

从五年统计分析可见,中英在研究方法上差异较大在于:

(1)对各具体类型论文统计结果的比较分析可见,案例研究类型论文《Health Education》杂志显著高出《中国健康教育》杂志7.8% ;阐发观点见解类型论文《中国健康教育》杂志显著高出《Health Education》杂志8.4%。这显示了两刊对研究论文类型的不同倾向和偏好,同时也反映了西方学者偏爱个案研究,中国学者长于观点阐发的研究倾向特点。

(2)进一步分析,运用实证研究(包括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方法的论文《Health Education》杂志(79.4%)高出《中国健康教育》杂志(75.5%)3.9%;运用逻辑推理研究(包括概念与观点)方法的论文《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4.5%)明显高出《Health Education》杂志(9.1)5.4%。

(3)2002到2006年的各类论文统计资料显示,《Health Education》杂志各类论文比例比较稳定,显示其比较成熟的状态;而《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的实证研究类论文的数量有显著的提升,各类论文比例关系也呈现出向国际学术刊物的标准发展的倾向。

(三)对健康传播对象(受众)的研究

本研究主要探讨的是期刊文章主题所指应的受众类别,而并非仅为文章所关注的对象类别。

14鉴于传播之互为性,期刊的受众之受众往往恰为文章的关注对象,如医务工作者对应病患,学校工作者对应学生。前者研究对于传播学更具探讨意义。

因此,本次研究我们将受众分为14类:政府人员(通过直接政策引导健康教育者)、落后区域群体负责人(在落后地区如农村、少数民族、边远区域和弱势群体中进行健康教育者,包括该地区负责人以及政策执行者)、社区健康教育者(包括社区负责人以及一些政府执行者)、家庭成员、学校教育工作者、传播人员、医务工作者、病患(包括吸毒人员)、行业人员(指在02-06 % 02-06 %某行业内进行自我或他人健康教育者)、男性、女性、儿童和青少年(侧重生理年龄而非社会身0.00 0.964份)、老(中)年人等特殊人群也给予分类统计。统计分析结果见表4:

文章的主题与类型直接决定文章的受众。而鉴于期刊的主题为健康教育,故当传播者(期刊和作者)通过撰写发表文章从而自然圈定受众时,他们选择的是肩负起进行健康教育的下一个执行者。对于受众的分析,不仅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在英国和中国的执行者,也可以比较两本期刊的不同理念。

1.除了大众等无特定对象受众外,《中国健康教育》杂志论文针对的学校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占据前三位。这三类受众是以地点的概念被划分,医务工作者在医院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学校工作者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以及社区肩负在日常生活的健康教育职责,形成一个完整的地域领域体系。

2.《Health Education》杂志,受众的前三位有:学校工作者、儿童青少年和传播人员。与《中国健康教育》比较,学校工作者虽都排在第一位,但所占比例相差有12个百分点,英国杂志1显著高于中国杂志。儿童青少年和传播人员两项不仅相差显著,而且在《中国健康教育》杂志中的排名都在最后几位。

3.从以上统计数据分析我们还可见,由这两个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引发、推2动的二级传播(人际传播的信息扩散)《中国健康教育》杂志主要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Health Education

者和社区工作者;其次是落后地区负责人和行业健康工作者等。借助的主要是广泛分布在社会各

12

领域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而《Health Education》杂志主要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包含儿童青少年3教育工作者)和专业传播人员,可见,最主要的还是借助职业的传播(或教育传播)工作者。

(四)传播效果研究:杂志内容所反映的影响范围与较大影响的领域

这里说的传播效果研究,并不是指一般的直接对受众所进行的传播效果评估活动,而是从内容分析角度,对文章研究所关注的国家、地区的“集中”情况,来了解两国健康教育产生较大影响的范围;从文章编幅的“长度”集中的类别所反映出的两国健康教育重点研究成果的类别来,进行研究的。

1.本研究中所谓的“文章所关注的国家和区域”,指的是文章所反映的开展调查研究的国家或地区,或是研究对象所在的特殊地点的国家或地区。对此,我们主要从国内和国外,发达地区和发展地区(指发展中和不发达地区)四个类别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同时,也对在两国以上或两类地域同时进行的研究,以及没有具体表明国家、地区的研究给予统计。其统计结果如下:

(1)在对国内与国外问题研究的分布上,《Health Education》杂志的文章,国外研究论文超过了半数;而《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研究国外问题论文的比例却只有1%左右。可见《Health Education》杂志不仅在国际化程度高于《中国健康教育》杂志,而且可以看出其国际影响力显著大于《中国健康教育》杂志。而《中国健康教育》杂志论文显示,其研究直接惠及范围,以及研究的影响力基本上还局限于本国范围。从研究成果影响范围可看,研究成果直接对某国家、地区的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状况产生的影响,或是通过对某国家、地区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研究的影响再间接对某国家、地区的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产生的影响,《Health Education》杂志显著大于《中国健康教育》杂志。

(2)在对发达与发展中地区研究的分布上,《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研究“发展中和不发达地区”的论文显著高于《Health Education》杂志35%。即使考虑到中英两国处于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也仍然可见其研究投入,研究成果所影响、惠及在“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的悬殊差距。

2.本研究所谓的“重点成果”,指的是从杂志编排篇幅大小统计结果所反映出来的编者对各篇文章重要性的判断。一般而言,重要文章编辑会给予更多编幅,编幅者可推论为重要性高,是编辑角度要重点传播推广的研究成果,也是杂志编者预期本国研究能产生较大影响的领域。为此,我们将每篇文章所占页数进行统计,并求取平均值,找出大等于平均数的文章,并对所占篇数最多的前三位主题进行统计,然后从杂志研究的“重点成果”推论,研究产生影响较大的领域。

对于文章长度进行分析:《中国健康教育》杂志5年来的重要长篇学术文章主题相对集中于医院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艾滋健康教育和学校健康教育等四个研究领域,反映出该杂志在各主要研究领域的影响是有所侧重,是不全面,不平衡的;而《Health Education%》杂志5年来的长篇重点文章主题类别则有10个主题,几乎涵盖了所有研究分类。《Health Education》杂志长篇重点文章反映出英国的研究在各类别健康教育研究领域影响效果是较全面、平衡的。统计结果见下: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我们对两本期刊近五年来所刊载论文的分析、比较研究,可以得出一下几点结论:

(一)从中英两国健康教育研究论文来源差异的基本格局看,健康教育在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其学科意义已经远大于实践操作的层面,而我国健康教育还只是处于普及医疗知识的阶段,从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校尚未成为研究的主体,也可见其学科研究力量较弱。从各研究机构交叉合作研究的疏密也可见英国的健康教育学科研究要比中国成熟。

(二)从文章主题分布显示,英国健康教育研究关注问题的基本特点:一是生理与心理研究并重。二是反映西方健康教育研究注重健康学科基础理论建设,注重社会传播效果,注重青少年教育的基本发展策略。同时,这一主题分布也反映了药(毒)品、烟、酒等有害食品药品和心理健康这两个长期困扰西方的社会健康问题依旧是目前西方社会健康教育面临最大的,急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三)从文章主题分布显示,我国健康教育研究关注问题的基本特点:一是正忙于解决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出现的社会热点问题;二是正在努力建构社会健康教育体系的基础架构。这两个特点同时告诉我们,我国的健康教育研究正处于初创的,起步的发展阶段。

(四)比较两国从文章主题分布显示:“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理论”和“学校健康教育”是中英两国所共同关注的健康教育的三大研究主题。我国健康教育重点在医院,即对已经有健康问题人群的教育,而英国重点在学校,重点是从青少年抓起。中国目前只还处于把重点放在最需要教育的关键、高危、特殊群体,而英国已经进入把更多资源放到更广泛的有不良生活嗜好的社会公众群体的阶段。而我国对生活健康教育、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艺术健康教育等研究重视程度较低等,都反映了两国在健康教育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同时也反映出两国的社会发展上的差距。

(五)论文所采用研究方法类型的统计分析可见,近五年来,尽管中国健康教育研究采用实证方法的数量大幅上升,但总体上西方学者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数量仍然高于中国学者。研究也发现英国学者有偏爱个案研究,中国学者有偏向观点阐发的研究方法倾向。

(六)从文章主题分析可见,中英两国对健康教育传播研究重视程度的显著差异,我国对健康教育传播研究重视不够,应引起学界重视。从这两刊论文研究的直接对象和可能间接引发、推动的二级传播对象看,《中国健康教育》杂志主要关注的是广泛分布在社会各领域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而《Health Education》杂志最主要的还是借助职业的传播(教育或教育传播)工作者。

(七)从研究成果影响的地区和领域看,《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研究影响基本上只在本国之内,高度关注发展中和欠发展地区问题研究;研究成果传播介绍重点放在医院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艾滋健康教育和学校健康教育等四个研究领域;而《Health Education》杂志兼顾国内、国际研究的平衡,国际化程度很高,对各个健康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传播介绍的重视程度是较平衡的,但对发展与欠发展地区研究明显重视不够。

通过比较两国目前健康教育研究状况,让人们比较清楚地看到我国未来健康教育研究发展的方向。依据以上的分析总结,对于改进、发展我国的健康教育研究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基本满足目前我国社会急需的医院、疾控机构、职业健康等健康教育研究之后,要逐步转向更为基础的、更具有前瞻性的,关系到健康教育学科基本问题的研究上来。要重视学校健康教育,注重从青少年抓起,抓健康教育的源头。从长远看,这是投入最少,最有效的研究发展策略,它能使我们的健康教育研究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传播是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环节,是保证研究成果有效扩散、传播不可忽视的关键件环节。今后,我国应重视健康教育传播问题研究,重视专业健康教育传播队伍建设,扩大专业健康教育传播队伍,发挥专业健康教育传播人才的作用,较快提升我国健康教育研究成果的传播扩散,普及转化能力。

(三)加强我国健康教育研究的多学科、专门部门协作。如需要加强医学、教育学、传播等、社会学等多学科合作,需要提倡、引导大学、研究所研究部门与医院、疾病防控中心等实践部门的协作,这是今后较快提高我国健康教育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四)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参与国际问题研究。强调健康教育要适应中国国情,形成中国特色固然重要,也应该提倡,但不要忽视国际研究的跟踪,参与国际问题的研究,这是学习、借鉴国外研究先进经验,较快提升我国健康教育研究水平的最有效渠道。

参考文献:

[1] 黄敬亨 健康教育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15

[2] 参见admin.省略/insidepage_model01/bkjj_lsyts.asp?rwbh=ZGJK

健康教育的分类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76-01

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学生的道德、思想、认知、态度、性格等多方面因素,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也是学校教育的关注之一。然而在中职学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仍有待提高,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 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1.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工科类中职学校指的是以机械、电子等工业职业技能学习为主的职业学校,这类职业学校以培养“蓝领”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极为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也有所涉及,但多以德育教育的形式开展,并不成体系,在师资力量配备和教育方法选用方面也不具备结构性。

2.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

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明显的特点,因此类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为男生,而根据以往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中职男生在人格发展、性格特点和心理稳定性、抗挫折能力、自我满意度等方面都较女生优秀,除了学习成绩落后于女生外,男生的心理问题更少,但其中一个重要的缺失需要我们注意,就是无论是综合性中职学校还是工科类中职学校,针对职业心理健康的教育都是“短板”,因此,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3.有效开展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所在

工科类中职学校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成体系,更不能在职业获得方面给学生足够的心理指导,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职业道路上发展的不顺利,多数与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有关。有针对性地开展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完善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能够有效解决由于职业心理问题导致的学生入职困难和职业发展问题。

二 有效开展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无论从哪个角度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都应该以学生的德育教育为基础,以学生基本心理素质的提高为目的。因此,在工科类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建立以“学生、班主任―心理教师、德育主任―专业机构、分管校长”为主线,快速高效联动的“三级预警系统”,这个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从基础上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成为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另外,工科类中职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结构化的分析,以学校教育的特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年级、专业特点为基础设计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如一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为“认知自己、认识职业处理人际关系”;二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为“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

2.以职业教育为主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给学生提供多种职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性格中的不足;通过心理情景剧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与职业选择有关的道德、心理活动的问题;通过其他心理健康和职业相关的大型活动,如模拟招聘会等,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因此,职业心理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线。

三 开展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采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在工科类中职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应以能力发展为主,建立团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整个工科类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发展。

2.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并行

性格特点会影响学生职业心理的发展,而学生的性格特点又与家庭教育方式有极大的相关性。教师可以“短信周报”的形式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醒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交流的方式介入家庭教育之中,使用教师的专业思维和专业方法,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模式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学生的心理发展始终处于平和、健康的环境之中。

3.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教育,无论任何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都应该体现在学生的成长和改变上,而这些成长和改变是不容易被辨识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应注意积极对心理辅导的效果进行评估,使评估的效果具体化、可视化,被学生了解并且被学校领导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何冬怡、陈静.如何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6):220~223

健康教育的分类篇(4)

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利用受众面较广的媒体和其他有效途径宣传心理健康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民众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民众对自身心理健康的保健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心理健康、人人认识心理保健的氛围。

1.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中形成氛围、达成共识,主动学习掌握心理保健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能够积极主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并能够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做自评自查。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发展比较快。从02年以前社会大众对这个行业的不认识,04年左右的认识模糊或者误解(认为看心理医生是丢人的事情),08年左右开始认识和接受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到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人会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帮助,说明社会对整个心理健康的认识在进步。但是也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不够,很多有心理保健需求的人不能获得相应服务,广大社会群众不能普及到心理健康和心理保健的相关知识。

(二)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在宣传中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其受众面广、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开展广泛宣传。各地方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和社会大众的需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负责制,开设规范的、连贯的、系统的、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栏目,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保证广大的人民群众有机会认识心理健康、接触和普及到心理健康知识。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主题班会及其他形式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推广心理保健意识;对整个社会大众而言,除了电视广播外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健康主题日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电影展播、心理健康板报、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测验等。其中可开展的心理健康活动主题日有“3.21”世界睡眠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9.10”世界预防自杀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等。

一、积极拓展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覆盖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高全心理健康素质,要努力实现心理健康资源全覆盖。

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需求量较大的人群主要分为类。第一类,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导致了学生和教师的压力巨大,导致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很大。第二类部分人群因他们有问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倾诉,或者心里的困扰,没有自己真信任的人可以给自己做心理咨询辅导。第三类是因为身份和环境,这一群体有很多复杂严重的心理问题。第四类是残疾人群,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多种因素导致这个群体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比如别人的歧视、自身遇到的各种困难等。第五类是性心理问题的人群,这类人群他们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性心理问题的途径,或者没合适的心理咨询师。第六类是危机感与自杀的人群,这类人群自我伤害的倾向很强烈,这些人需要及时的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这六类人群是心理健康教育当中的第一线服务对象,要力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政策能够全面覆盖这些群体,对这些群体重点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二、学校要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责任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规划、建立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常态工作;规范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开展质量;规范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素质和质量,规范相关专业技能培训的标准和质量,建立专业素质考核制度,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实效性的质量保障。

学校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责任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规划、建立体系,安排部署并监督落实各类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责任部门负责安排部署各单位团体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内容、形式等,检查落实工作开展效果;组织实施或审批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内容、形式等;组织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库,并做好专家库成员的管理工作,组织好专家库成员的交流学习和互动;充分整合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形成资源互补资源共享;组织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技能考核和规范业务培训等工作;组织好心理援助。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常态性的工作来做。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很不一致,有些高水平的专家开展工作的平台局限或者受众面小不能很好的发挥专业特长;部分冲锋陷阵在第一战线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开展工作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社会上公开开设的心理咨询所、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课程、资格考试培训课程、专题讲座、以及像沙盘游戏和绘画治疗等技能培训很多,但培训老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没有统一的规范的考核标准,培训班的培训效果好坏很难界定,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没有统一标准要求,心理咨询室开展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有统一的监督考核机制;我省已经获得二级心理咨询师的人员很多,这些人群中有能够熟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也有一部分是持有资格证却不能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鉴于以上情况,若心理健康教育责任部门能够规范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素质和质量,规范相关专业技能培训的标准和质量,建立专业素质考核制度,这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实效性的质量保障。

注:保山市科技局科技基金:项目编号2014kj031 项目名称《对医学院校在校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模式研究》。

健康教育的分类篇(5)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165-03

商科类院校是以行业需求为本位,面向行业设置专业,重视知识的复合性、现时性和应用性,以知识应用、解决问题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培养理论应用型人才的院校。赵海峰[1]认为商科人才培养应注重行业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唐未兵[2]认为:创新性人才是商科类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纪宝成[3]认为,商科类人才应培养成高度精明的“儒商”,包括人品的高尚、人性的发展、人格的健全和个人生活的充盈和幸福。可见,商科类人才的核心心理素质应包括健全的人格、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既有竞争意识又有合作精神等。商科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校在专业教育的同时应进行人格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注重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培养。

一、商科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商科类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商科类人才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商科类人才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特别注重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调适、人际关系等实际应用方面的认知和能力的培养。而目前商科类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主要停留在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才进行必要的辅导、咨询和治疗,而对于大多数商科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更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实际需要。如: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抗挫折能力的提高等。因此,对大多数商科类学生来说,制定符合他们心理需求和实际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迫在眉睫。再来看看商科类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概况,目前,商科类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商科类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其他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无异;没有针对商科类院校学生制定的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目前,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淡薄,很多高校临阵突击,在大三或大四开展职业生涯短期培训,实为就业指导、就业技能培训。学生对自我认识不清、定位不准,仅仅通过短期技能培训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高校负责职业生涯规划的老师多为学生条线的学生工作人员、学生辅导员,专业素质和学术水平都参差不齐,很难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设计、职业测评、职业辅导等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职业生涯辅导的专业性不够,针对性不强。

二、商科类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融合的可能性

1.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部2002年4月印发的《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来确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商科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长和成才更应该注重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对环境的适应、求职择业等方面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指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意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分析职业需求、培养自主规划与自我创业能力的教育。

俞国良[4]认为“生涯规划概念的演变历程是生涯规划逐步迈入心理健康视野的历程,也是生涯规划的理念与当代心理健康观日趋吻合的历程。个体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实现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继而影响着生涯规划的全过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生涯教育中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健康的内涵。

2.教育内容的相互融合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自我评估(自我分析,包括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自我评估:对自己兴趣、能力、性格等的评估);职业环境分析;职业定位(在自我评估、职业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职业进行的定位);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几个方面。其中,对职业生涯的认知、职业自我意识和职业个性等方面影响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选择。这些内容均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因此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在个体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有诸多融合的地方,职业生涯规划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活动,进行着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都得到正常的发展,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全的人格“。

3.教育方法上的相通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知环境、进行分析和合理定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性需要教育者在教学时需要将讲授与实践结合,既要有理论传授又要有实战演练,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常用的团体辅导技术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通过游戏体验、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一系列的活动全面地了解和审视自己,团体辅导是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的有效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常用的个体心理咨询可以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更好地进行自我分析和环境分析上。

三、商科类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整合方法

1.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度整合。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可以进行适度整合。如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安排如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等的学习与测试等内容。

2.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的选择。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经过高考的选拔与竞争,大家齐聚大学学堂,一般来说,大一(自我认知)新生对周围环境好奇,对自我和环境认识不清,需进行自我认知和环境探索;大二、大三阶段(自我认知、调整;生涯探索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并了解和初步接触职业;大四阶段(生涯规划阶段)是走上职业生涯前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是在对自我和环境分析基础上进行合理定位,并最终选择职业的阶段。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应有意识地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开展与大学生的心理和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避免心理健康教育走“重治疗,轻预防”的路线,引导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发展性问题。

3.教育方法可以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法有课堂授课、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目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授课方式主要为集中授课,针对性不强。可采用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四、商科类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整合的优势

1.教育目标更为明晰。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容易走形式化路线,重诊治轻发展,而高校大多数学生的问题为发展性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一定会对学校的教育带来直接的不利影响,但从教学质量和学生个人发展来看,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自己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不断探索自我,走在探索职业的路上,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高校就业压力,减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为我们发现,大学生毕业时找不到工作多半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自己不了解,不知道自己的人格特质更适合做哪类职业。对职业环境的概念也很模糊,这些必然导致自己在就业和择业时出现困难,也是导致就业后再次失业的一个诱因。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展性问题与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相结合,既可以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偏离方向,也可以让职业生涯规划更深入、更具体、更系统、更有趣味性。

2.整合后形式和方法多样,避免了职业生涯大讲堂的枯燥,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深入。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避免出现“谈心理色变”等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了解的状况。

3.整合后更容易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现在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了解,认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学习和了解心理知识”,两者的整合更容易普及心理知识,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普及。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资源和设备可以整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多在教室授课进行,如果两者整合,则可以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所用的团体辅导教室,通过沙盘演练、心理测试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我,增加了学生了解自我的途径,形式上也更加多样化,容易调动学生探索自我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赵海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4).

[2]唐未兵.地方商科院校定位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6-06-15.

[3]纪宝成.我国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健康教育的分类篇(6)

现代社会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将会日益增多,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将会日益减少,高度的精神紧张取代了高度的肌肉紧张,构成了现代社会生产的新特点。学生由于长期负担过重而造成的精神紧张,对心脏的损害较成年人更为严重。另外,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活动大大减少,加之城市交通和通讯设备的现代化,减少了人们走路的机会;随着生活的富裕,食物中高脂肪、高蛋白成分的增加使人们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越来越多,肥胖人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小学生肥胖率近几年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这已经成为大、中城市学校卫生保健的重要问题之一。这说明,现代社会的发展既给人们带来了美好和幸福,也给人们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体力活动减少,运动缺乏,营养过剩,使现代文明病急剧增加。我国教育部在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这为我国学校体育在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体育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积极手段,也是防治现代文明病的最积极、有效的方法之一。学校体育应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服务,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身体所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

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如果不能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会导致师生消耗精力过大、学生负担重、教学效果差,给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同样,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以及与此相应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确定后,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就成了主要的问题。所以,正确理解、选择和运用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对于更多更好地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广大的体育教师创造出许多具体的体育教学方法,特别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近几年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为了便于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对众多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分类.是非常必要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一)从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分类

从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可分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主要有讲解法、示范法、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和分解法、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等;学生的学法主要有观察法、练习法等。

(二)根据教学任务进行分类

根据体育教学任务进行分类可将教学方法分为:动作技能教学方法,如讲解法、示范法、纠正错误动作法、练习法、反馈法等;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学方法,加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比赛法、游戏法、评价法等;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如说服法、榜样法、评比法、表扬与批评法。

(三)依据教学活动中获取信息的途径进行分类

根据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将体育教学方法分为:以语言传送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如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如动作示范法、演示法、保护与帮助法、视听引导法等;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如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领会教学法和循环练习法等;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如运动游戏法、运动竞赛法、情景教学法等;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如发现法、小群体教学法等。

还有一种分类方法将体育教学方法分为:教的方法、管的方法、育的方法、学的方法、练的方法。体育教学方法还有许多不同的分类,可以说,各种分类方法都有其独到之处,但可能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本书中对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没做具体分类,只是将近几年来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作了重点介绍,并配以相应的案例加以说明。

校体育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学生健康,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锻炼习惯,实现真正的健康。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是围绕教学目标的一连串的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应注重多视角、多维度的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教师如何教好,更要注意学生如何学好。实践证明,教师教好不是教学目的,学生学好、用好才是追求。在新时期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体育与健康教师不再是“讲师”,而是“导演”,是节目“主持人”,一堂体育与健康课上的好坏,就看导演和节目主持人如何发挥,如何组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使我们的演员按着既定的目标去达到应有的要求。

体育与健康教学应让学生又懂又会,懂后去练,练中理解,这既是体育与健康教学效果的要求,更是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懂是让学生懂得运动对身体作用的道理和原理,如何运用不同的运动锻炼身体,达到最佳效果;教会是把一些健身的基本动作教给学生,使之学会还要在实际中应用;教悦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把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灵活运用教法,使学生产生兴趣,在体育课上身心

愉悦。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更加强调将感知、思维与实践三个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生动的直观、认真的思考、积极的行动来有效地达到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近几年,为突出培养学生思考、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方面,教师尽可能少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只着重提出“任务”或者略加指示,主要由学生独力思考,创造性地实现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多的练习,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新时期的体育与健康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精讲多练”,不过多地占用学生的练习时间,从而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学习活动。另外,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还应注意教学设备的高效利用,教师通过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技巧“锦上添花”,如小场地体育教学研究、一物多用研究、信息技术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教学设备的高效利用也是立足学校现状,弥补教学设施不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勇俊. 论体育健康教学环境和体育兴趣培养的关系[J]. 少年体育训练 2011年03期

健康教育的分类篇(7)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通过对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健康体育和娱乐学院健康教育师资培养课程方案作个案分析,试图揭示其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所应具备健康教育学科的知识系统,为充实与调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主要内容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65-03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我们认为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是今后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方面。”[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育与健康”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融人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并突出健康为目标的一门课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中提出“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3]这一变化对体育教师在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新要求,无疑对培养这方面师资的体育教育专业提出了挑战,迫使“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上加强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能力要求。”[4]而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课程来加以实现的。课程学习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决定着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的实质内容,从而对人才的培养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据1997年原国家教委办公厅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健康教育》属于一般必修课,32参考学时,2学分。由于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中,《健康教育》是一般必修课,是否开设各院校可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也就是说,该课程是处在可有可无的地位,这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体育教师除了能在室内讲授健康知识外,更需要通过体育实践课融会、穿插有关健康的更多内容,去建立、发展学生对健康和健康生活的认识不相适应。[5]也与正处于全面发展时期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健康教育同样应受到重视不相配。主干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部分。从调查中发现有36%的专家、,建议将健康教育列入主干课程,使之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相适合;36%的专家认为健康教育作为一般必修课;有22%的专家建议开设健康教育系列课程,以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有关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技能。[6]

中国与美国虽然在社会制度、物质基础、文化背景等方面差距很大,但在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发展研究方面关注的热点和面临的问题十分相似。创立于1946年的印第安纳大学是美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国立大学之一,也是美国第一所健康、体育和娱乐学校。它的人才培养制度较为完善,课程体系包括从学士学位课程到博士学位课程,特别注意发展课程体系来满足当代最严格的学术标准,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本文侧重于对其中学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吸取发达国家如美国在学校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上所积累的知识体系内容,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印第安纳大学健康体育和娱乐学院健康教育―中学教师准备课程方案做个案分析,试图揭示其人才培养所必须具备健康教育学科的知识结构,为健康教育课程主要内容的充实与调整带来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我国部分高等体育院系主任和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的调查,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所需要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内容。通过调查,试图做出分析与评价,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以促进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深层次上的融合。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问卷调查法 根据美国学校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分类,印第安纳大学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养课程方案专业课程内容可以分成十类,即:1)心理健康;2)家庭生活与家庭关系;3)人体生长和发育;4)营养学;5)个人健康;6)酒、烟、对人体的危害;7)慢性及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8)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防止;9)消费健康及公共健康¨0)环境健康。选用全部34门专业课程作为问卷内容。本研究量表采用五分量表给予评分包括:1.很必要,2.必要,3.普通,4.不必要,5.很不必要。

1.2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健康体育和娱乐学院学校健康教育教师师资培养课程设置2000年的资料,阅读我国部分体育院系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依据。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调查与分析

表1列出了我国健康教育学者、专家针对体育教育专业适应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所需有关健康教育的知识内容,对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的33门专业课程其必要性的排序情况。

根据41位专家提供的问卷统计,其中平均值大于4的依次为:1.个人健康;2.应激预防和处理;3.艾滋病和其它性传播性疾病;4.从儿童中期到青春期;5.有关水的供应空气及河流的污染等内容;6.急救和危重护理;7.健康的营养;8.急救指导实习;9.健康和安全的研究和评价方法;10.心血管疾病的预防;11.人类营养;12.人类疾病和流行病学;13.女性健康;14.目前健康话题;15.药物的使用。前15项内容的标准差较小,认为非常必要和必要列入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累积赞成比相对较高,认为不必要和很不必要的负面选择比相对较低,因此比较重要。从内容分类上分别涉及类学校健康教育的问题:1.个人健康;2.心理健康;3.慢性及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4.人体生长和发育;5.环境健康;6.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防止;7.营养学;8.酒、烟、对人体的危害。

死亡教育、旅行研究、少数民族健康护理、衰老学等内容列在最后几位,从得分看,与其它内容有较大的差异,且累积赞成比相对较低,负面选择比相对较高,从内容来看它们与学校体育教育的联系不大。婚姻和家庭相互作用、少数民族健康护理、旅行研究三项内容的标准差较大,特别是前两者,专家的意见分歧较大。

根据高校和健康教育研究所两组问卷的统计,相关性系数RSQ(高校平均值,健康教育研究所平均值)=0.87,n’=n-2:31,p<0.01,两者意见基本一致。

3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3.1 体适能与健康 健康及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体适能的概念与分类,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影响,体适能和健康的评价。

3.2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应激的征兆与模式,应激预防和处理,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

3.3 人体生长和发育 体育锻炼对人体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有关在身体,认知,心理及社会等方面人类发展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和问题。

3.4 营养与健康 健康的营养,营养的基本原则,一般健康食谱的应用原则,强调因个人最佳健康发展如体育锻炼、生长发育以及疾病而进行饮食调整的基本原理,体育锻炼、能量平衡与体重控制。

3.5 预防药物滥用及酒、烟、对人体的危害 药物的合理使用,烟草、酒精和吸毒在个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上的影响,成瘾紊乱的本质从理论上包括行为学、心理学、遗传学、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阐述,青年和成年人中的成瘾,包括酒精、烟草、和其他药物与行为如乱吃、和工作狂。

3.6 慢性及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体育锻炼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个人生活方式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所起的作用,强调心血管疾病与危险因素如吸烟、节食、缺乏运动、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相互关系,阐述实施和维护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和技巧,艾滋病和其它性传播性疾病在理论上包括生物学、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方面的阐述以及非技术性的检查。

3.7 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防止 常见体育教学事故原因与安全知识教育,急救和危重护理常识与实用技能比如开展对外伤、出血、扭伤、关节脱臼和骨折、昏迷、窒息、溺水等方面急救与危重护理的培训。

3.8 体育锻炼与环境和健康 体育锻炼与环境包括体育锻炼与气温、水温水质、空气、紫外线和健身房通风情况、音量大小等环境因素的关系,有利于健康的体育锻炼环境的选择,学校游戏和运动场所的设施、运动器具的安全检查与清洁,野外生存基本知识与技能。

3.9 性教育与大学生健康话题 开展与年龄相符的性教育,包括儿童性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和大学生性教育,大学生健康话题是关于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问题,通过选择合适的话题来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对健康的理解力,预防冲突与暴力的发生。

3.10 健康教育的实施、研究和评价方法 开展体育活动与学校健康促进的关系,指导媒体和技术的实施,研究和评价的一般概念和基础知识,简单的研究报告和可行性计划的书写。

4 小结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体育教师在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健康教育课程在各校实际开设时间不尽合理,随意性较大,在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上尚无严格的科学界定,在知识体系上还未形成合理的系统,已不能适应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充实与调整健康教育课程知识内容,并使课程内容的设置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已刻不容缓。当然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最终是要为我国的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1]杨贵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1):2.

[2]曲宗湖,尚大光.谈谈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1997(6):48.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EB/OL)http://www.ncct gov.cn/jsp/page/sub-standard/tiyu/0201-tiyu-01.btm.

[4]杨桦,霍红,孙淑惠.关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学科、课程改革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1):7.

[5]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207.

[6]俞爱玲.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J].体育学刊,2003(2):71.

[7]陈玉琨.沈玉顺.代蕊华.戚业国.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102-103,

[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杜,1996(8):111-114.

健康教育的分类篇(8)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病,是慢性、进行性、侵袭性疾病,其病情迁延、疼痛反复、关节畸形、预后差,很容易使患者及家属产生悲观、焦虑、抑郁、失去信心等消极心理[2]。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痛苦。但是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措施,是造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3]。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使其获得管理疾病的相关知识,改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目前,很多患者因为缺乏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正确认识,使类风湿关节炎的控制受到极大的影响,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4]。图文式健康教育更能使患者清晰、直观地接收到教育的信息,更能引起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患者的悲观、焦虑等消极心理。本研究对山西某三甲医院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给予图文式健康教育方式,现将调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山西某三甲医院风湿科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2例,女68例,平均年龄在48.2岁,入选患者符合2010年中华医师学会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伴有智力或记忆障碍者;②合并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和造血系统疾病者;③妊娠、哺乳期妇女;④伴有精神疾病者;⑤文盲。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类风湿关节炎健康教育,采用一般教育法,由责任护士负责住院期间患者的健康教育,主要是给予口头讲解,内容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知识、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用药及预后和康复训练。

实验组由责任护士采取图文式健康教育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与对照组等同,但患者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是采用发放书面宣传知识或调查问卷,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得分差异。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结果。

2 结果

2.1患者的一般资料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方面都没有统计学差异。

2.2实验组和对照组类风湿关节炎知识水平比较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类风湿关节炎知识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实验组知识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有10%~15%的患者由于发病急骤,受累关节较多,病情严重或关节外病变,终因治疗困难而丧失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患者需长期和病痛做斗争,还会遇到工作、学习、婚姻家庭和经济等一系列实际问题。精神压力大,有些患者常表现为性格孤僻、急躁、思想苦闷、精神抑郁,对自己残存能力估计过低,对治疗信卜不足。因此做好卜理指导十分必要。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较高又是一种慢性病,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所以长期住院治疗是不切实际的,患者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中[5]。因此,患者、家属应对本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治疗药物、治疗措施运动康复手段及护理方面的知识。故在患者住院期间,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这方面知识的宣教是必要的。同时,此剿也可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在疾病活动期时,患者身体各个关节的屈曲能使患者感到比较舒服,但这种屈曲姿势对患者的潜在威胁很大,这种疼痛性屈肌挛缩及治疗性关节制动,可导致关节畸形、强直。 因此,指导患者正确地摆放肢体姿势,保持功能位,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即使在关节炎症迅速发展,关节免不了要发生强直时,保持功能位是相当重要的。 如:保持肘关节屈曲位、腕和膝关节伸直位等,这样,假如关节迅速强直,也可保持部分生活功能健康教育可以纠正患者在治疗、康复中的错误观点,避免"安静过度"和"运动过度"[6]。 有些患者存有温泉浴时温度越高越好、浸泡时间越长越好的错误观念,健康教育可以避免由于这些错误的想法而给患者带来伤害。

4 结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患者及其家属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7]。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实验组类风湿关节炎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图文式的健康教育方法,有利于患者主动学习,容易接受。采用图文式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更明确的根据图中所示进行各关节的功能锻炼,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从而使患者更好地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85-891.

[2]刘晓红.护理心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228-284.

[3]欧逸华,洪小平,杨菊香,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功能训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11-13.

[4]王亦跑.骨与关节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8.

健康教育的分类篇(9)

健康教育指导思想:

坚持卫生工作方针,以满足人们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为中心,以卫生工作中心任务为重点,以面向社会,服务群众为宗旨,不断探索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疾病模式的转变。人口构成的转变以及人们健康教育需求的转变。强化健康教育人员的素质建设,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充分发挥健康促进各相关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断拓展,深化健康教育工作。

健康教育规划目标: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我市卫生发展总目标,建立符合我市实际情况,适应我市卫生发展和人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帮助人民增强维护健康意识,掌握维护健康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逐步建立符合健康要求的生活方式,促使危害健康的因素得到一定控制,人们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加强业务建设,发挥指导作用,努力提高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素质,加强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在全市逐步建立完善三级健康教育网络组织,针对不同层次的专兼职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强健康教育业务技术指导中心对相关机构、人员的指导,协调功能,使健康存在工作上下沟通,左右协调,上通下达,扎实有效。

健康教育基本任务和任务指标

为使健康教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育工作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条件,努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教育教育工作,建立起政府负责,群众参与,部分配合,法制保障为基本特征的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针对不同时期卫生防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结合各类卫生日,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健康活动全面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率在城市达到80%以上,农村达到50%以上,在高危人群中达到90%以上,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60%以上,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以上。

中小学健康教育是全市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及省、市有关要求,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5%以上。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宣传工具,在整个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特殊的作用,积极运用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体向广大市民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和各类卫生信息,各级各类大众传媒开设有健康教育专栏(节目)。

加强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选拔培养高素质的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建立健全基层健康教育网络。以保证健康教育工作的完成和规划目标实现。

健康教育的分类篇(10)

我国航海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航海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在专业队伍建设、理论建设方面,还是实践经验积累和科学研究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促进航海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和平衡发展,必须建立一套评估指标体系,以评促建。

航海类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评价体系的构建

我们根据船员心理健康培养目标及其可操作性的要求,归纳出航海类院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工作重点,筛选评价指标,最终确定了以六个一级指标和十七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和分值,具体考核标准如下表所示:

本卷满分为100分,评估标准根据学院评分细则及学院心理教育工作建设情况制定,所得分数85分以上为优,70分以上为良,60分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存在严重问题,相关部门根据评估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评估方案的实施要严格保证评估指标的完整性与客观性,纵向上,实现学院互评与学校评估的对接,横向上,做好学生座谈,工作人员座谈,现场视察,工作记录检查等工作的落实,各项检查工作应做到细致入微,全面覆盖,最终形成一个从制度到工作效果,从学校季度考核到院系定期评估的全方位立体式考核架构。

1、学院互评

学院都是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落实单位,通过学院之间定期互评的方式实现心理教育指标评估的常规化,学院之间定期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估打分,以季度为周期对各学院评估所得分进行统计,及时公示学院心理健康工作开展情况,点明不足与改进之处,为学院下一步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

2、学校评估

学校每季度对各学院的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估,指明工作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各学院根据评估暴露的问题及时整改完善,做到指标不漏项,问题不重犯。

上一篇: 无形资产的评估范围 下一篇: 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