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15 14:56:25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篇(1)

一、集中教育

(一)教育资源与教育内容

各级社区矫正工作部门要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利用公共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立集中教育基地。区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职能部门要组织协调其他职能部门或单位,借用其他教育性资源,为街镇司法所(科)开展集中教育创造条件。

集中教育一般以街镇为单位开展,个别情况可以由区县司法局统一组织。街镇司法所(科)要充分利用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指导手册、文件资料汇编等有关资料,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本地区情况,开展集中教育学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制教育。包括《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等各类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矫正暂行规定》等工作规定的学习。

对缓刑、管制人员应当注重《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刑事法制教育,强调社区矫正刑罚执行的工作性质,增强在刑意识;对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人员应侧重社区矫正工作规定教育和实用民事法律教育,增强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

2、思想道德教育。包括公民道德教育、家庭、社会伦理讲座、良好生活观念养成、励志教育等。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年龄层次、家庭背景、罪错案由的具体情况,有侧重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3、社会保障政策教育。包括劳动就业政策、民政救助救济政策等。对有就业援助或帮困扶助等特殊需求的人员应该进行社会保障政策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小组活动、心理量表测试等。心理健康教育应占到全年教育内容的40%以上,社区服刑人员均应接受系统完整的心理健康普及教育。

5、文化素质教育。包括各类知识普及讲座、文化知识辅导等。特别是对一些年纪较轻、文化程度低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增加文化知识补习教育。

6、其它动态教育。包括集中教育的效果讲评、定期公益劳动讲评、社区服刑人员奖惩情况通报、典型实例讲评、警示教育、社区服刑人员专题座谈会等。

集中教育主要解决社区服刑人员的共性问题,教育内容应当具有普遍性和系统性,提倡针对不同类别和不同需求的人员设计不同的分类教育内容。

(二)组织实施

1、制定计划

区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职能部门制定年度教育计划,教育计划应当系统、周密、全面,项目包括教育主题、每次教育参加的社区服刑人员类别、组织形式和教育时间。

街镇司法所(科)应当根据区县司法局的工作计划制定本街镇的实施计划并报区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职能部门备案。

2、组织落实

街镇司法所(科)根据教育计划,严格按照《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矫正暂行规定》有关规定,定期组织开展集中教育。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人员每月进行一次集中教育;缓刑、管制人员每季度进行一次集中教育。每次集中教育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

街镇司法所(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教育计划的范围内调整教育内容。注重教育内容的多样化,要综合运用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知识和方法开展集中教育。提倡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可采用授课、座谈、讨论、咨询、参观等多种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效果。

3、督促管理

街镇司法所(科)应当认真组织落实,督促社区服刑人员参加集中教育。区县司法局组织人数众多、规模较大的集中教育时,应当事先做好预防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社区服刑人员因客观原因缺席集中教育的,应当以书面请假的形式,报街镇司法所(科)批准,并通过个别教育等形式进行补课教育;因主观原因不参加集中教育的,要开展针对性的个别教育;无故缺席集中教育并不愿补课的,应当予以警告处分并进行训诫教育,经教育仍不改过,严重违反社区矫正工作有关规定的,应及时提请公安机关和审判机关予以处置。

(三)效果评定

街镇司法所(科)应当认真做好集中教育学习记录,重点记录教育主题和内容,并通过个别教育和审阅社区服刑人员情况汇报等形式及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反映。

每半年进行一次集中教育的效果评定。通过问卷测试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集中教育的内容、形式、效果进行总结和评定,避免集中教育流于形式。

二、个别教育

(一)组织实施

在街镇司法所(科)的指导下,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或社工依据《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矫正暂行规定》,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不同矫正期限,结合社区服刑人员的动态表现,分阶段地开展个别教育。

1、矫正开始阶段: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宣告后的3个月

⑴教育目的:全面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罪错案由、文化程度、生活工作经历、家庭、社交等基本情况,基本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动态、个性特征、心理状况等情况,告知社区矫正的性质、概念、任务、适用范围等,明确社区矫正工作的有关规定。

⑵教育内容:宣告教育及矫正工作有关规定学习。包括:

认罪服法教育。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案由、刑罚种类及矫正期限,引导其正确认识所犯罪错的社会危害性,增强在刑意识。

社区矫正告知教育。依据分类矫正的有关规定,告知集中教育、个别教育、情况汇报、公益劳动的规定和要求,强调社区服刑人员外出请销假有关规定和要求,告知社区矫正工作有关日常行为奖惩和司法奖惩的规定及实施办法等。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量表测试,了解、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状态。教育、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调节心理状态,重点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渡过回归社会的心理适应阶段。

2、矫正中间阶段:矫正的第4个月至矫正期满前1个月

⑴教育目的:教育矫正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行为,增强公民道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⑵教育内容:根据社区服刑人员接受宣告教育的情况、社区矫正的日常表现、思想行为的变化轨迹以及工作、生活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包括:

法制教育。教育社区服刑人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律意识和观念,帮助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思想文化教育。向社区服刑人员传递健康的思想文化信息,逐步提高社区服刑人员的文化水平,纠正社区服刑人员不良的价值观念;及时沟通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正确处理社区服刑人员工作、家庭生活上的矛盾,妥善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突发事情;引导他们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逐步形成正常的社交环境;对文化程度低的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文化补习。

行为矫正教育。针对社区服刑人员日常表现和行为举止,注重改变不良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为特征,引导社区服刑人员运用正确的语言和行为待人接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正常、健康的社会交往能力。

心理辅导。根据心理量表的测试结果,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工作;听取对象对参加心理健康讲座的效果和反映,必要时,配合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开展定期的心理咨询活动。

3、矫正期满阶段:社区服刑人员结束矫正前1个月

⑴教育目的:辅导社区服刑人员做好自我鉴定;结合社区服刑人员的自我鉴定,教育、引导社区服刑人员增强法制观念和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做合格的社区公民;了解社区服刑人员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评价。

⑵教育内容:

期满总结教育。辅导社区服刑人员回顾、总结接受社区矫正以来的思想转变、矫正表现、矫正效果等情况。

思想教育。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后的打算,劝诫并勉励社区服刑人员遵纪守法,正确处理家庭、社交等各种社会关系。

心理辅导。通过期满前心理量表的测试,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初期和结束时的心理变化情况,辅导社区服刑人员做好正式回归社会的心理准备工作。

安置帮教工作衔接。对于社区矫正期满后转为安置帮教对象的社区服刑人员,告知安置帮教工作的性质及相关工作内容,引导社区服刑人员正确认识安置帮教工作,为继续开展帮教活动做准备。

(二)教育方式及要求

1、教育方式

个别教育主要是通过个别谈话、家庭走访等形式来进行,特殊情况下,如社区服刑人员外出期间,可通过电话方式开展个别教育。

个别教育主要解决对象的个性问题。要针对对象的年龄、罪错、矫正类别及不同矫正阶段,开展个别教育;要结合集中教育的内容开展个别教育,巩固集中教育的成果。个别教育要有连贯性,整个矫正期内的个别教育要清晰、全面、客观地反映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社区矫正的全过程。

2、教育要求

应当严格按照《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矫正暂行规定》开展个别教育。对管制、缓刑、剥夺政治权利人员每月进行不少于1次的个别教育;对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人员每月进行不少于2次的个别教育。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矫正的前3个月内,每周进行1次个别教育。

对家庭发生变故、身患重病、生活出现困难、有自杀倾向、发生矛盾纠纷、有报复社会或他人的言论和苗子、社会交往异常等特殊需求或特殊情况的对象,结合个性化教育矫正工作的开展,应当增加个别教育的次数。

个别教育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小时。社工应当做好个别教育记录,包括教育主题、教育内容、拟采取的工作措施、教育效果初步分析等。

3、督促管理

社区服刑人员接受个别教育的情况是日常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连续2次无故不接受个别教育的,应当予以警告并进行训诫教育,经教育仍不改过,严重违法社区矫正工作有关规定的,应及时提请公安机关和审批机关予以处置。

二、工作要求

1、充分认识教育学习的重要性,确保工作落实。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篇(2)

一、人文社会科学内涵与分类

(一)人文社会科学内涵

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它具有典型的人文特质和社会品性: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既具有事实性又具有价值性,既具有真理性又具有功利性(或者说既具有认识世界的功能又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个殊性,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偶然性,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规范性,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应用性,既具有实证性又具有实地性,等等。可以说,综合性是其作为科学之最根本的特性。

(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人文社会科学可以分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两者甚至在内涵上有时很难加以区分,所以内涵上有所重叠,交叉。

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狭义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

《辞海》对人文学科的解释为“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欧洲15、16世纪时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几经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人文科学与人文学科尽管在西方翻译中没有区别,但在汉语言中,在汉语言中,“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的词源意义是有区别的,前者直接就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如音乐、美术、戏剧、宗教、诗歌、神话、语言等作品以及创作规范与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后者则是关于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体验与思考,是对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本质、内在联系、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方面的认识成果的系统化、理论化,如音乐学、美术学、戏剧学、宗教学、文学、神话学、语言学等。实际上,前者(人文学科)形成于先,后者(人文科学)发展在后;前者是后者展开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二者虽各有侧重,但也很难截然区分。

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

1.形成时间不同

社会科学是在18-19世纪形成的。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欧洲社会大变革的结果,是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也是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技术革命发展的产物。在社会革命过程中,人们需要对社会发展规律作出解释,而自然科学的发展又直接促使人们对社会的研究采取各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最终引起社会科学的产生。而人文学科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最早的科学就是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以人的精神活动为核心,指向的是对人类自身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探寻。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人文科学很难与社会科学加以严格区分。

2.研究对象不同

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来看,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是为人类生存意义作出说明和解释。社会科学则主要研究现实的社会生活,并提出一整套安排社会生活的理论。但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因为我们无法严格区分与人类相关的社会现象哪些属于人文科学研究的范畴,哪些不是。正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指出的那样:“在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不可能作出任何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显而易见,社会现象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其中包括心理生理过程。反过来说,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也都是社会性的。只有当人们能够在人的身上分别出哪些是属于他生活的特定社会的东西,哪些是构成普遍人性的东西时,这种区分才有意义(这一假设正是这一区分的根源)。”这说明社会性和人性是很难截然区分的,所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也难以得到严格的区分。对于哪些学科属于人文科学,哪些属于社会科学,一直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社会科学条目中列举了八个学科,即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地理学、教育学、历史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社会及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主流》中则列举了十一个学科,即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人口学、语言学、人类学、史学、艺术及艺术科学、法学、哲学,并认为前五种属于社会科学,后六种属于人文科学。

3.研究方法不同

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在社会的延伸和发展,因此,侧重于实证研究,通过大量社会时间和现象来求证事件背后的社会规律;而人文科学不同,研究的是人类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因此侧重于为人类生存意义作出说明和解释。所以,两者研究的方式方法不同。

(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

无法把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截然分开。人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就是在社会场景中展开的,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社会现象又源于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人文现象与社会现象都是由人、人的活动以及活动的产物构成的,这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在统一性。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社会生活整体,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映同一社会生活,因而,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正是这种水融的紧密联系,构成了二者内在的亲缘性与统一性,成为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一体化的客观基础。

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这种关系可以看出,人文科学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科学所积累下来的人文知识,同时人文科学发展的内在精神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动力。从这个角度说,社会科学是以人类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为基础的,这是社会科学的又一个基本特征。而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研究为人文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科学手段和方式方法,从而使部分人文科学初步从解释和说明发展成为以实证为主要手段的社会科学。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篇(3)

中图分类号:F71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1-0074-06

“生态消费”作为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等术语的同义语,其所倡导的理念及行动准则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核心政策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在实践上的具体要求就是提高居民的生态消费水平。寻找一个真正有效的提高生态消费水平的办法,首先要做的基础工作是将消费者进行识别分类,研究哪些消费者更趋向于进行生态消费,并对各类消费者的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心理学特征、社会价值观和环境价值观、家庭内部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特征加以对比分析,找出其差异性,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有效地提高居民生态消费的整体水平。

一、文献回顾

学术界对生态消费的关注源于对环境主义者消费模式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从消费者的环境和社会价值观、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心理学变量等方面因素对消费模式的影响展开的[1,2]。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对生态消费行为做过大量的研究,包括年龄、性别、收入、教育、职业等变量[3~5]。尽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不同,但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却是研究并识别生态消费者的重要变量之一[6]。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对消费者生态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而鲜有对生态消费者的识别及其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本文研究的主题是城市居民生态消费者的识别。利用对哈尔滨市居民的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本文分3个步骤开展研究:第一步,通过因子分析确定生态消费行为识别的依据;第二步,通过聚类分析对消费者进行分类并识别生态消费者;第三步,分别从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社会和环境价值观、心理学特征3个方面分析不同类型消费者的特征。

二、数据来源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2―003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22.019 [本刊网址]http:∥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初高校全面实行收费制度,由此引发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及其资助问题的激烈讨论,研究主要停留在经济资助层面。进入21世纪,在“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下,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发展援助较之于传统经济援助显得更为重要。面对新形势下90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需求,准确把握当代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发展性需求特征,对开展更有效的援助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过程与样本分析

调查工作始于2014年9月16日,历时78天。按福州地区11所高校划分调查小组,负责联系高校学生组织和向90后经济困难大学生发放问卷并与部分受访者面对面访谈。问卷采用李克特五分制量表代表不同需求程度,由受访者依据需求程度进行选择。通过数理统计法对发展性需求总体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比较分析法对不同群体(如年龄、性别等)受访者的发展性需求进行差异对比分析。

调查涉及的11所高校分别是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闽江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福建江夏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船政交通学院。发放问卷421份,回收问卷386份,其中有效问卷350份,有效回收率83.14%。调查对象包括164位男性,186位女性;大一83份,大二99份,大三105份,大四62份;东部沿海地区215份,中部地区72份,内陆地区62份;农村269份,城市81份。调查对象性别构成合理,年级、地域、城乡分布齐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表1)。

三、90后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发展性需求调查

(一)发展性需求的概念界定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针对90后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本研究基于马斯洛人的需求理论,将除生理需求外其他更高层次的需求归为发展性需求,发展性需求具体包括:独立自主能力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等五个方面。其中,安全需求表现为增加安全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将情感和归属需求进一步细化为心理健康需求、结交知心朋友需求以及获得他人关心的需求;尊重需求主要是对受到公平对待和他人认可的需求;自我实现主要是个人发展和回报社会的需求。

(二)90后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需求的总体概况

从总体看,首先,受访者对于提高自我实现需求最强烈,需求度最高。其中,对于设定科学有效的大学四年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选择“非常需要”或“比较需要”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0.9%)和得到参与公益活动机会的需求(占58.9%)最大;而对于比普通同学更需要学生干部的锻炼机会(占29.1%)以及在竞争学生干部的时候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指导(占29.1%)这类更具个性化的需求较小,说明高校在为家庭贫困学生提供规划类指导和公益性实践机会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其次,受访者对增加安全方面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占46%),尊重需求(占40.3%)以及提高独立自主能力的需求(占35.7%)次之;第三,对于情感和归属的需求最低(包括心理健康需求,结交知心朋友需求,获得他人认可、关心的需求)。大多数受访者对于情感和归属需求持中立态势,尤其是对于结交知心朋友、得到更多关心方面,受访者表示不需要的比例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当前高校能够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个包容性较强的环境以满足其情感归属需求。

(三)90后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需求群体差异分析

1.提高独立自主能力需求的差异分析

据调查,受访者对提高独立自主能力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即城市受访者(选择“非常需要”或“比较需要”的人数占其类别比例的46.9%)高于农村受访者(占其类别比例的32.4%)。经访谈发现,其主要原因与成长环境有关:随着经济发展,农民工大潮不断涌向城市,留下数量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许多人后来成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对而言,农村贫困学生自小离开父母陪伴,多由年迈的长辈照顾,自然比城市贫困生更早学会独立。

2.安全需求的群体差异分析

在对于增加安全知识和技能需求方面,受访者的选择存在年级、性别和城乡差异。年级差异方面,大二受访者需求最低(选择“非常需要”或“比较需要”的人数占其类别比例的38.1%),其他三个年级分别占48.9%、50.5%、49.2%。经访谈,大一,大三和大四受访者安全需求更高的原因在于:大一新生出于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和自我保护的需要;而大三、大四年级由于年级的增长,即将面对社会复杂环境,自我保护的需要越发强烈。在性别差异方面,女性对于增加安全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要高于男性(女性占52.2%,男性占39%)。这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受到人身侵犯有关。

3.情感和归属需求的群体差异分析

在关于受访者的心理健康需求方面,被问及“是否需要提供心理咨询帮助”时,受访者的选择存在着家庭构成和城乡差异。家庭构成方面,单亲家庭的贫困生对于提供心理咨询的需求比例为29.2%,比非单亲家庭(占17.9%)更需要心理咨询。原因在于单亲家庭的贫困生缺少一份完整的父爱或母爱,其心理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城乡差异方面,城市受访者需求比例为25.9%高于农村受访者的18.2%。这可能是由于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相对于农村要复杂多元,压力也更大,因而城市受访者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在关于获得他人更多关心的需求方面存在区域差异,据调查,内陆地区的贫困大学生需求比例为31.8%,高于东部沿海的贫困大学生。原因有:①内陆地区受农耕文化的影响更大,乡土情深厚,远离家乡求学让他们更加迫切得到他人的关心。②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区域差异大,在陌生的东部沿海环境中内陆地区的贫困大学生更需要得到的关心。

4.受尊重需求的群体差异分析

调查中,受访者关于得到公平对待的需求存在家庭结构和区域差异。单亲家庭贫困大学生对于公平对待的需求比例为57%,比非单亲家庭的贫困大学生更强烈。同时,在区域差异上,受访者需求强度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渐递增(其中内陆地区为57.1%,中部地区为51.4%,东部沿海地区为31.7%)。原因可能与地理距离和文化价值观不同有关。此外,由于受访者对“自我实现需求”普遍较强烈,群体内部差异并不显著,故不作单独分析。

四、90后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援助对策建议

随着国家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援助应推向更深层次,帮其“物质脱贫”还要助其“思想脱贫”,为其“输血”还应使其“自我造血”。但现有的资助体系多是大类覆盖式的物质资助,既没有根据贫困学生实际需求进行细分,也缺少对其成长发展更加有利的发展型援助。为了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发展型援助,结合对90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需求调查结果,提出如下建议:

(一)培养奋斗自强精神,发挥贫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在实际资助工作中,不少经济困难大学生一方面“积极”争取各类助学金,另一方面却由于学习基础差,不够努力等主客观原因,大学从未获得过奖学金。少数人甚至抱着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的思想。之所以造成“输血效果不佳,造血能力不足”的尴尬局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存在“等、靠、要”观念。为此,解决问题的根本动力还是要撬动贫困学生主体的能动性,通过开展诸如榜样示范,自强先锋等校园活动,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谈心鼓励等手段大力弘扬培育奋斗自强的精神品质,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形成自信向上乐观的良好心态,培养顽强奋斗的意志来改变命运。

(二)基于特殊群体的发展需求实施差异化援助

90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发展性需求在年级、性别、家庭构成、城乡、区域上都有明显的群体内部分异。以家庭构成为例,单亲家庭受访群体对心理咨询的需求高于非单亲家庭;对于得到公平对待的需求也高于非单亲家庭。因此,对于来自单亲家庭的贫困学生,应更加关注其心理状况变化,必要时为其提供心理咨询的渠道。同时,特别注意助学金评定或平时接触交谈中保护其家庭隐私,避免让其感觉到自己被贴标签或被特殊对待。总之,教育实施者只有掌握不同群体的发展需求特征规律,开展针对性强的发展援助,才能更有效地满足贫困生的发展需求。

(三)加强规划指导和公益服务机会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篇(5)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237-03

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分类,实行分类矫治监管是提高社区矫正质量,有效地对罪犯进行监管和改造的重要环节,是矫正对象重新进入主流社会,实现和达到矫正效果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达到最佳的刑罚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矫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矫治首先应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之内,依照社区矫正的本质属性及方针政策,遵循犯罪学、控制论、社会学、心理学等要求,确定基本的分类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心理学的个性差异理论告诉我们,没有两名完全一样的罪犯,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各个矫正对象采取的矫正措施和过程,都应当是基于其自身的特定情况并与之相适应。在实践中应针对矫正对象群体和个体特质的不同,区别年龄、文化、违法类型、个体需要、心理状况等,在充分了解矫正对象并对矫正对象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采取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制定针对个案的矫正措施和方案,实施分阶段、分类别、分层次的矫治教育活动。

(二)科学性原则

对矫正对象实施分类矫治,应依据法律法规综合运用各种矫正手段,充分发挥社区和社会各方的力量优势。在保证实体与程序合法性的同时,要加强教育内容的多样化、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在坚持开展集中教育的同时,加大个性化教育的比重。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矫治理念,以人文和谐的发展理论,科学引导的方式去唤醒他们的良知,恢复其理性,重塑其行为习惯,加速其再社会化进程。要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矫治工作中,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心理咨询以及必要的心理危机干预。要重视信息技术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应用,在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管理、档案保存、信息交流等方面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大力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效率 [1]。

(三)准确性原则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分类,应建立在对矫正对象个人情况正确了解和评估的基础上,因此,要对矫正对象进行全面调查和综合分析,对矫正对象建立个人管矫档案,准确地对矫正对象进行分类矫治前的评判分析。要借鉴一些国家的“人格调查制度”,建立和完善缓刑、假释征求社区矫正机构意见制度。到公安派出所、居、村委会、有关单位、家庭、学校等地开展调查工作,在了解被告人的一贯表现、家庭情况、邻里关系和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等基础上,对是否适用缓刑向法院提出建议,以对其正确分类施矫奠定基础。

(四)长效性原则

将罪犯放在社区进行矫治改造,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其更好地完成改造,更快地融入社会,成为一个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公民,并且消除犯罪心理和行为,不再走上重新犯罪道路。因此,在矫正过程中,矫治工作要着眼长远,其激励和杜绝重新犯罪机制必须长效,以克服罪犯功利性改造目的,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将矫正对象塑造成为合格公民作为工作的立足点,以转变对社会态度为根本,以转变思想观念为核心,以改善心理素质为基础,着重从守法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态度三个方面进行重塑,从而达到矫治的目的[2]。

二、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矫治的主要分类及其特征

对矫正对象进行分类就是要明确地通过某项标准或条件,从而决定对其采取何种矫正手段,并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矫正个案,以实现矫治目标,真正使他们获得“新生”。

(一)根据犯罪类型进行分类

一是被判处管制和缓刑的罪犯,此类罪犯一般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相应的人身危险性也较小。二是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该类矫正对象是基于其生理上的病患,而非在监狱中的改造良好,其主观上的人身危险程度较管制和缓刑人员要大。三是被假释的罪犯,包括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罪犯,这类罪犯经过监狱改造,因为表现良好,不具有社会危险性,才获假释。四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对象,这其中既包括单独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轻刑犯,也包括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重刑犯。他们曾实施过的罪行有较大差异,主观危险性也各不相同。

(二)根据人身危险性进行分类

尽管社区矫正对象是一些危险性较小的犯罪人,但他们仍有一定的社会危险性。因此,应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价后分到不同小组进行管理。比如:连云港市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社会危险性、回归社会的趋向程度,通过细化的20项考核指标,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评分,将社区服刑人员分为A、B、C三类,也称低危、中危、高危三类人员,其中A类为人身危险性小、再社会化程度高的人员,B类为人身危险性和再社会化程度一般的人员,C类为人身危险性大、再社会化程度低的人员。分类矫治的重点是高、中危等级矫正对象,主要是因为他们犯罪类型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其主观方面多为故意,主观恶性相对较大,而且共同犯罪的人员占据相当比例。

(三)根据矫正对象的性格特征进行分类

一是顺从型矫正对象,表现为胆小怕事,独立性差,依附性强,易于接受教育,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二是敏感型矫正对象,表现为不能严格遵守矫正机构的规章制度,自我吹嘘,夸夸其谈,做事不计后果,行为带有盲目性。三是思考型矫正对象,表现为善于观察分析和思考,不轻易相信他人,逻辑思维逆向发展,有独特的自我认识方式。四是情感型矫正对象,表现为感情丰富并易于外露,容易接受教育和规劝,但生活漂浮散漫,易感情用事、冲动。五是忧虑型矫正对象,表现为多愁善感,心理活动比较隐蔽,极少向社区矫正工作者和他人吐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外表沉静孤僻,少言寡语,一般不与别人交往,考虑问题比较偏执,容易产生自伤、自残或自杀行为。

(四)根据罪犯的气质特征进行分类

胆汁质型矫正对象思想情感发生快而强烈,脾气暴躁,自我抑制力差;多血质型矫正对象表现得热情积极,但是自身恶习较多,并且比较顽固;黏液质型矫正对象对各种事物冷淡,漠不关心,沉默寡言,轻易不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没有强烈的外在攻击行为,对监内出现的各种事情沉着冷静,工于心计,一旦情感暴发,会造成极坏的恶果;抑郁质型矫正对象神经活动传递不平衡,抑制过程比兴奋过程强,情感发生缓慢,情绪消沉,严重内倾,自身恶习较深,思想极少外露,对社区矫正机构开展的各项活动都不感兴趣,性情比较孤僻,经不起挫折。

(五)根据矫正对象的能力大小和年龄进行分类

矫正对象因其个体差异,在拥有技能和文化水平上有着不同差异,因此,矫治管理也不能一般要求,矫治中应考虑其能力差异,不能出现让小马拉大车现象。根据年龄的分类,主要是突出未成年矫治手段与成年人矫治的区别。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相比,其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发育成熟,社会经验和认识能力远低于成年人,对自己行为所可能导致的后果还没有正确的预见性,容易沾染不良行为。但相应的,其主观恶性也不深,如果加以正确的教育、帮助、引导和保护,其戒除恶习的可能性也更大。

当然,还有其他的分类,如按照性别分,按刑期长短分,按身体状况分和社会状况分等。在具体操作上,要综合运用现代管理学、犯罪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迅猛发展,为矫治分类提供技术支持。

三、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矫治的方法与内容

我们不能强求用一种方法矫治所有的罪犯,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经历、犯罪经历、家庭状况及性格特征各有差异,且所犯之罪各不相同。因此,要因人制宜进行分类指导教育,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矫正对象,采用不同的矫治手段和方法,施以不同的矫治内容。

(一)对高、中危险等级矫正对象的矫治

一是加强社区矫正知识的宣传,确立矫正对象的服刑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社区矫正工作的严肃性,确立社区矫正也是服刑的意识,防止其主观松懈。二是要在对高、中危险等级矫正对象的生活经历、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犯罪成因、心理特征、对犯罪如何认识程度等进行全面了解的前提下,确定教育矫正的重难点,明确主攻方向,制定具体而严密的矫正方案,落实矫正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三是落实“人格不同处遇不同”,明确规定不同危险等级的矫正对象的不同处遇,引导高、中危险等级矫正对象的积极转化。四是实行累进处遇制,强化对高、中危险等级矫正对象的动态激励。五是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加大奖惩力度,调动矫正对象参加矫正活动的自觉性。六是集中矫正力量,加强管控力度,及时掌握其行踪和思想动态,扼止可能出现的犯罪苗头。七是切实解决高、中危险等级矫正对象的实际困难,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对不同性格类型矫正对象的矫治

首先应该重视从培养矫正对象的良好性格入手。一般说来,矫正对象不良性格的形成与他原先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只要我们改变了矫正对象原来所处的环境和各种社会关系与生活条件,就能创造一个新的影响源,改变矫正对象的性格,使之向良性方面转化。一是同社区矫正管理工作相结合,充分调动家庭的作用。通过正确引导其家庭因素的正向强化,必然产生正向效应,使矫正对象的某些不良个性品质发生良性转化。二是利用职业技术学校的职能作用,在对矫正对象实施文化、技能教育中,使矫正对象的知识结构和道德修养再社会化。三是运用社区矫正的公益劳动这一基本手段,加强矫正对象的自我能力培养,使矫正对象在劳动中逐步养成乐观向上、有责任感、集体感、荣誉感、纪律性和团结互助的意志品质,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情操的培养。

(三)对各种气质类型矫正对象的矫治

必须做到:在对矫正对象的不良心理转化中,对于“胆汁质”的矫正对象,要采取“软”的方法,进行“冷处理”,并适当照顾其自尊心,在公开场所多肯定其优点,个体教育时要有一定的教育刺激强度,开展强大的思想攻势和采取强有力的改造措施,设法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对于“多血质”的矫正对象,要让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受到启发,培养其集体主义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同时,又要对他们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及时强化其改造热情,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以适应他们灵活好动的特点;对于“黏液质”的矫正对象,要少批评,多鼓励,激发其改造热情,多进行感化教育,要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党的方针和政策;对“抑郁质”的矫正对象,要充分体现党的“教育、感化、挽救”政策,细致耐心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观察其各种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其内心疑虑。

(四)对未成年矫正对象的矫治

未成年犯在生理、心理、认知模式上都与成年犯有很大区别,因此,我们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应根据未成年人自身情况、家庭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比如针对未成年犯易于感化的特点,在对未成年人进行矫正时,除采用定期汇报思想和活动、限制权利、公益劳动等措施外,应侧重于教育感化,加强思想矫正。教育感化应成为违法犯罪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未成年犯矫正对象开展矫正工作时,还应全面调查矫正对象的成长历程、家庭背景、朋友关系、心理特征、犯罪原因等,根据调查信息,结合矫正对象的个性特征,分析其不良行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案矫正方案,采取个案工作方法实施矫正[3]。

(五)对能力大小和罪型各异矫正对象的矫治

矫正对象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他们适应社区矫正各种环境条件的快慢。一般来说,能力强的矫正对象适应社区矫正环境条件的速度相对较快,反之亦然。我们在对矫正对象矫治工作中,要根据罪犯能力大小,衡量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进而决定矫正对策,对他们安排合适的工种,提出恰当的改造要求,以使他们的心理活动能和我们的要求协调起来,起到对矫正对象不良心理的限制作用,促进矫正对象的良性转化。否则,我们对矫正对象的不良心理所实施的约束力过小,就会放纵矫正对象恶习的发展;若约束力过大,超出了矫正对象所能承受的限度,使之倾其所能,也达不到目标,那就会“物极必反”,使矫正对象丧失自我矫正信心。所以,深入地考察和研究矫正对象能力的大小,在对其心理转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矫正对象由于所犯罪型的不同,其矫治也应当有所区别。对缓刑人员重点进行认罪服法教育及心理压力的疏导减压工作;对假释人员以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社会规则和社会新知教育为主;对剥权人员以重点监控及解决实际困难为主,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多种矫治手段的综合运用,确保矫正质量。

综述可见,分类矫治的社区矫正工作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教育为先、区别对待、积极稳妥”的原则,让罪犯在与社会的密切交往中,不再排斥社会、仇视社会,有利于调动罪犯改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防止其重新犯罪,更有利于社会生活的稳定,减少社会对立面,缓解部分社会矛盾,充分体现了立法本意的人道主义原则。

参考文献: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篇(6)

学科结构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创建的,是以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从课程入手,以学科基本结构为中心构建起来的,其目的是解决学科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学科结构理论认为,学科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学科结构的组成要素,而这些要素之间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即为结构。学科结构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两个特征。整体性是指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充满关系的有机整体,学科教学中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不只是了解概念、规则和原理本身,而且要思考这些概念、原理和规则之间以及与事实现象之间的联系,使任何与该学科有联系的事实、论据、观念、概念等都可以不断地纳入一个处于不断统一的结构之内,构建经纬交织的知识网络,克服离散性。这样就既易于学习,也便于深化理解和记忆,因为学习材料纳入个人的知识结构中之后,可减少复杂性而易于恢复,便于提取。层次形是指学科知识由于观念的抽象性、包摄性和概括性程度不同,所以会形成具有层次性的金字塔形的结构。而处于塔顶的就是学科领域中核心的基本观念。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与这些基本观念相伴随的完全形式的体系,就能起到以纲带目,以简驭繁的效果。在学科教学理论的启示下,我们构建了初中地理教学的知识结构。

学科基本理论对学科教学的启示是:学科教学要从纷繁复杂的事实和现象中解脱出来,理清思路,抓住要点,整体系统地构建教学框架。教学工作所要做的第一步是要系统分析学科教学内容,把握学科知识的整体框架,编写完整系统的结构提纲,然后再根据结构提纲有层次地组织教学。在学科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系统分析了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整体构建了教学的知识结构

一、构建初中地理教学的知识结构

(一)地理学科结构的分析与认识

1.教学内容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有三部分构成:地理基础知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分属系统地理知识和区域地理知识两大类。系统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整体和其中各个要素,主要讨论地理事象的一般规律,又可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研究地球整体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人文地理研究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区域地理研究某一特定区域内,各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特定模式。两类知识的关系是:系统地理是在区域地理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一般规律性知识,而这种知识又成为理解区域事实和区域特征的理论基础。在教学中,掌握系统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理解诸多区域地理事实和现象的基础,而学习区域地理中各类地理事物和现象又是形成系统地理概念和理解系统原理必需的感性认识基础。由二者的关系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由系统地理知识组成。

2.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界定

在中学的地理教学内容中,系统地理知识主要由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两大部分组成。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必须对哪些是地理学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界定。以下是对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分析:

(1)地理基本概念的界定。地理概念是指人们对地理事物和现象一般本质属性的认识反映。由于地理事物和地理知识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征,故在地理概念中可分为地理类别概念和地理区域概念。前者反映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如地形、气候、河流等,后者反映一个地区多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相互作用的一般特征,如热带沙漠、中国人口等。地理类别概念属上位概念,其抽象性、包摄性和概括性强;地理区域概念属下为概念,一般包含在地理类别概念当中,如气候这一类别概念包含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一区域概念。从以上分析可知,地理基本概念主要指地理类别概念。

(2)地理基本原理的界定。地理基本原理包括了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两部分。

地理特征 地理事物是地球表层客观存在的构成地理环境的物质系统,不论大小地域的地理事物,都有各自地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象或相对显著的性质。这种形象和性质的概括,就成为地理特征。由于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所处的环境有同有异,致使其出现多种多样的地理特征。从大类方面来说,有自然特征,如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特征,有人文特征,如人口、城市、语言等。从地域方面来说,有某一高原,某一流域或某一城市的特征等。从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关系看,地理基本特征主要是大类方面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地理规律 地理规律是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它是地理分布、地理演变和地理关联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地理分布中的全球降水分布规律、气温气压分布规律、植被分布规律等是基本的地理分布规律知识。地理演变是使人们认识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的知识,具有明显的时间上的节奏性,如水土流失过程,城市化进程、造山运动等。地理成因是指任何地理现象、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的出现,都有其某种原因存在,或者说都有其某种因果联系存在,这种联系的因素方面,通常称之为地理成因。地理成因是理论地理学的一项研究目标,在于揭示地理因果机制,是一种重要的地理理性知识。

(3)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分析。地理概念与原理之间的联系有两种形式,两个层次。一是同类概念、原理之间的联系,如地理位置主要有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构成,而经纬度位置又由经度位置和纬度位置构成;要了解某地的经纬度位置,又必须学习地理坐标的有关知识。同类知识之间的联系网络相对来说较单一,层次较低。二是多类概念、原理之间的联系,联系的网络错综复杂,是在同类概念、原理基础上建构的较高层次的联系形式。尤其是复杂问题的解决,大多需要具有这种多类概念与原理的联系网络。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有两个基本的研究目的:一是所有的地理事实是怎样聚合到一个地点并共同起作用的,怎样共同决定地方的特征并构成人类生活的基础;二是这些地理事实怎样在不同的地点有所不同,怎样造成地方和地区的差别,并成为人类不同发展的基础。由地理学的基本研究目的可以得出,地理概念与原理联系的交结点是区域,区域由地理要素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景观。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这些不同区域景观及形成的原因,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组合规律,掌握分析方法。而实施这一教学活动的过程,也就是使学生掌握地理概念与原理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

(二)构建初中地理教学的知识结构

在对地理学科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初中地理教学的知识结构。结构由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结构如下:

1. 自然地理

转贴于 2.人文地理

3.区域地理

二、构建初中地理教学知识结构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深入理解和整体性上的把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对整个学科的内容具有统帅作用。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就可以理解许多特殊的现象。如学生学习了地形的概念、分类和分析地形特征的一般方法,就能分析理解不同区域的地形特征。

2.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学科知识。布鲁纳说:“关于人类的记忆,经过与实际的充分研究,我们能够说的最基本的东西,也许就是,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结构得很好的筐子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原理,就可以使学生在需要的时候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区域地理的感性知识较为丰富,事实材料很多,教学中记忆的负担重,利用学科的知识结构,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仍以地形为例,地球表面的地形虽然千变万化,但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只要掌握了地形分布的一般规律,就能分析推演出局部地区的地形,而不必逐一记忆。学科基本结构具有极简单又强有力的适用性,因而具有在记忆中的强大再生力量。

3.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迁移。迁移是指学习知识技能之间的积极影响。凡是二者之间有相同或相识的因素,就能产生迁移。迁移有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特殊迁移是指技能方面的迁移,是用于具体的个别的技巧。普遍迁移是指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具有普遍适用性。普遍迁移对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从学习过程来看,一开始,学习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把它作为学习后继知识或问题的基础,去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由于你掌握了前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就容易理解后面的新知识,对遇到的新问题就容易解答,也就是能“用基本的和普遍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如学习了农业的发展历史和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后,学生就能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分析理解不同区域和国家的农业生产状况。所以布鲁纳认为“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应是教学过程的核心,而要实现学习上的迁移,只有精通学科的基本结构才能做到,而且“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他对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宽广。”他还强调指出,通晓某一学科基本结构,不但要掌握其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研究这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学科结构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你理解了学科知识结构,那么这种理解会使你独立前进;你无需为了知道各事物的属性而与每事每物打交道,只要通过对某些深奥原理的掌握,便有可能推断出所要知道的个别事物。认识是个巧妙的‘策略’,借此,你能够获得许多的大量情况,纵然你头脑中记住的事物的数量并不多。”

4.学习了学科结构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的间歇。因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虽有难易之分,但根本性知识一致的。如初、高中所学的气候知识在基本概念、地理分布及成因上是一致的,只是高中的知识更加关注气候的成因分析,抽象知识与逻辑推理的成分加大,也使学习的难度加大。但通过对气候基本概念与简单成因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气候知识,也能为进一步深化学习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顾明远 . 国际教育新理念 . 海南出版社 ,2001

2. 李建刚 . 现代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3.褚亚萍 . 地理学科教育学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篇(7)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27-02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来,注重学术和知识创新的学术型社团在高校大学生社团中快速发展。伴随着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多校区成为当前高校办学难以避免的模式,如何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充分发挥学术型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是党团和德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学术型学生社团的发展情况

较为规范的社团分类方法是将高校学生社团分为思想理论类、学术科技类、实践类、艺术类和体育类社团。学术型的社团主要是指思想理论类和学术科技类的学生社团。这种类型的社团的特点是以提高思想理论、专业学习或者某一方面学术研究水平为目的而自发结成的学生组织,新青年社、数学建模协会、会展协会等学生社团便具有这一特点。这类社团是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适应大众化教育下的专业培养和多学科交流需要而大量涌现的。

学术型学生社团的发展,经历了一次快速发展的历程,其标志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实施和教育部提出加强实践育人的相关政策后,各高校专业型的学生社团从数量到规模都快速增长。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学术型学生社团数量已经达到社团总数的近六成,近年来成立的社团基本上是学术型的社团,如东盟经济贸易研究会等。诚然,其发展与体育文艺类的社团发展历史原因有关,这类社团基本上已经趋于全覆盖和饱和状态,而受场地和专业指导限制,棒球、柔道等社团难以形成气候。大众化教育下,一专多能的社会人才需求,也有力地推动了学术型社团的发展。但学术型学生社团仍然存在规模偏小、凝聚力不够、活动专业保证有限、物质支持不足、指导力量不够、专业方向偏差等问题。尤其以众多高校通过合并、扩建等途径组建和升级为综合性或多科性大学,形成多校区办学模式影响最大。

二、多校区学术型学生社团模式的抉择

当前,多校区办学的各高校基本都采取“条块结合”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区别在于“以块为主”或者“以条为主”。其区别源自校区规模、办学距离和学科差异有别,结合影响因素和社团类型,主要有三种运行模式:一是主导型,表现为同一学生社团在不同的校区均设有分支组织,但由于社团规模和专业依托有别,形成以某一校区的社团组织为主,其他校区组织为辅的模式。办学距离较近的高校学生社团基本上都采取这种模式。二是均衡型,是指学生社团在多个校区均设有分支机构,同时,各分支机构的人员、组织规模和活动影响基本相近的模式。三是独立型,是指学生单一社团只在高校某一校区设立组织或者在不同的校区设立同一独立的社团组织。这一模式普遍存在于校区规模差异较大或者办学距离较远的高校,部分高校由于学科、专业设置,教学资源、场地资源和教师资源基本集中在某一校区,也常见这一模式。

由于学术型的学生社团主要是思想理论类社团和学术科技类社团,这一类型的社团主要的活动形式是定期、不定期地举办讲座、报告会、研讨会并通过学术交流、办刊物等方式提高社团成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专业的依托、教师的指导和学科场所的要求较高,调研发现这类型社团基本上以主导型和独立型为主。采用主导型的学生社团主要是依托不同校区所办专业不同而确定其主导机构,吸纳和吸引其他校区其他专业的成员加入并参与社团活动。采取独立型的学生社团,其专业指导、场所要求则更为明显,如理工科类的环境科学协会、景观设计协会等专业性的学生社团,跨学科的学生基本上无法涉猎,且基本上独立地设置在专业所在的校区。

三、多校区办学视角下学术型学生社团德育工作

一般来说,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充分发挥主导型和独立型学术型学生社团德育功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较为明显。主要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发挥学术型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

首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立相适应的德育机制。人才培养,德育为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始终是高校各项德育工作的基础,无论高校校区数量多少和距离远近,坚持正确的方向是一切德育工作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可以相应建立金字塔形的德育体系,适应多校区的学生社团德育工作:在高校顶层设计上,建立统一的学生社团指导(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领导、学工、团委、思政工作负责人组成,明确社团校区定位、制定学校社团发展规划、建立社团德育工作标准和相关制度;在具体组织管理部门,形成以学生管理部门、共青团组织、思政课程部门和校区管理组织有效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了解不同校区、各种模式的社团发展特色和成员的思想特征,因时、因地、因特点制宜地开展活动指导和德育工作;在具体社团指导上,针对不同模式的社团采取不同形式的指导工作,如主导型社团组织,应发挥党团组织和指导老师的作用,而独立型的社团组织,建议采取专业和德育多指导老师的方式加强指导和德育工作。

其次,分类指导,实行多指导老师以及学生社团“核心价值—职业道德”德育体系。分类指导、实行多指导老师是指根据校区和社团类型,明确不同方向的指导老师,在业务上由共青团组织和专业老师指导发展,在活动组织和程序办理上由校区管理组织指导,在德育工作上由党团教师或思政教师指导,有区别地对待各类学生社团。而“核心价值—职业道德”德育体系,则是指对于侧重于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共同目标的学术科技类的社团,可以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核心价值观教育为辅,通过融入职业道德养成内容的专业兴趣活动开展,提高社团成员的兴趣,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以提高活动的内涵建设。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类的社团,是大量品学兼优学生的聚集地,是青年先进的摇篮,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辅以所学专业的职业道德引导,通过开展党的目标教育、党的历史教育、国情教育和学生成才教育,巩固学生的“三观”,培养出一批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理想青年,加之职业道德的教育,促成其职业发展上台阶、出成绩。

再次,科学定位,协调发展,促成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明确各校区学生社团的定位,尤其是明确学术型学生社团在各校区的运行模式和发展方向尤为重要,这是学术型社团的专业背景所决定的。独立型的社团,应当本着“一枝独秀”的工作方式,充分协调校区专业教育资源,一方面快速提升社团活动的层次,另一方面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德育和思想引领作用,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和参与活动。主导型的社团,应本着“统筹兼顾”的方法,正确处理分校区社团分支的发展与主校区主体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强主导校区主体社团的德育工作,利用辐射和影响的作用,将育人作用延伸到其他的分支机构,促成学生社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又次,打造专业品牌,寓德育于学术研究氛围营造。归根结题,学术型学生社团与篮球协会等兴趣爱好类社团的区别在于其是通过开展学科学习、实践和研究活动,提高社团成员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未来就业创业的筑牢基础、增加砝码。因此,学术型社团打造专业品牌活动尤为重要,这一点在当前党团组织的工作中已经成为共识。在积极营造学术研究氛围的同时,应将德育潜移默化地融入社团的活动之中,如思想理论类的社团,要加强党史国情的教育,促成社团成员“三观”的树立和巩固;学术科技类的社团,要加强专业发展及国家对本行业发展规划的教育,从而引导社团成员更多地关注行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通过专业的兴趣爱好引导社团成员关注关心国家政策背后的政治内涵。

最后,统筹学科竞赛和思政教育关系,拓展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影响。当前,大学生学科竞赛日益蓬勃,以“挑战杯”为龙头的数学建模、ERP企业经营、ITAT等科技竞赛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社团也加入了各级竞赛活动当中。从竞赛团队的指导来讲,一方面,需要专业教师对竞赛进行专业的指导,使专业教学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另一方面,基本上所有的竞赛,其方向都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主题的比赛,离开了对形势与政策的判断,脱离了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竞赛作品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统筹学科竞赛和思政教育关系,以竞赛为突破口,促使学生在提升竞赛兴趣的同时,关心国家发展,了解形势与政策,是开展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途径,有利于拓展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影响。

【参考文献】

[1]严宗泽,周志成,张文杰.直面问题,调适对策:多校区大学德育工作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

[2]周志成.多校区大学的德育模式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篇(8)

“5.12”汶川地震过去四年多,当地大多数人的应急症状已经随着时间减缓或消失,生活逐渐步入正轨。但仍然有些人的症状在持续增加,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处于成长期的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很多想法还不成熟、不稳定,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灾难对他们的冲击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消除的。再加上由于生活原因,他们当中大多数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缺少亲情的呵护,更易造成心理危机。为系统全面的了解青川震后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掌握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能够尽早走出心理阴影提供帮助,我们选取了震后重建的一所中学(四川省青川县马鹿中学校),采用自填问卷方式,对该中学三个年级的中学生进行心理状况的抽样调查。并对心理健康问题较大的同学进行访谈,访谈涉及家庭情况、同学关系及学习处境等,从中探寻造成当下灾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为做好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志愿者协会与上海宋庆龄基金会“风铃草”青川专项基金“手到手手牵手心连心”志愿者组织合作的“书信天使”活动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建议,并以期为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一、对象和内容

1.对象

整群抽取汶川地震4年后生活在灾区的乡镇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包括初一、初二、初三等100名学生,其中大部分为留守青少年。

2.内容

①一般背景信息。包括年龄、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为留守儿童。

②心理状况。学习焦虑(由1-15题组成):高分(8分以上),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无法安心学习,十分关心考试分数,这类人必须接受为他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低分(3分以下),学习焦虑低,学习不会受到困扰,能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对人焦虑(由16-25项组成):高分(8分以上),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害怕与人交往,退缩,这类人必须接受为他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低分(3分以下),热情,大方,容易结交朋友。

孤独倾向(由26-35项组成):高分(8分以上),孤独、抑郁,不善与人交往,自我封闭,这类人必须接受为他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低分(3分以下),爱好社交,喜欢寻求刺激,喜欢和他人在一起。

自责倾向(由36-45项组成):高分(8分以上),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常将失败过失归咎于自己,这类人必须接受为他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低分(3分以下),自信,能正确看待失败。

过敏倾向(由46-55项组成):高分(8分以上),过于敏感,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这类人必须接受为他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低分(3分以下):敏感性较低,能较好地处理日常事物。

身体症状(由56-70项组成):高分(8分以上),在极度焦虑的时候,会出现呕吐失眠、小便失禁等明显症状,这类人必须接受为他制定的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低分(3分以下),基本没有身体异常表现。

恐怖倾向(由71-80项组成):高分(8分以上),对某些日常事物,如黑暗等,有较严重的恐惧感,这类人必须接受为他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低分(3分以下),基本没有恐怖感。

冲动倾向(由81、83、85、87、89、91、93、95、97、99项组成):高分(8分以上),十分冲动,自制力较差,这类人必须接受为他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低分(3分以下),基本没有冲动。

3.调查方法

①采取自填式问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实施,每个学生独立作答,当场回收问卷并对其进行审核。此次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修订,成为适应于我国中学学生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②个别访谈法:针对调查结果,对心理健康问题较大的同学进行访谈,访谈涉及家庭情况、同学关系及学习处境等,从中探寻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造成因素。

4.统计分析

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调研结果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有效回收率为93%。其中:初一30人(30%),初二28人(28%),初三42人(42%);男生45人,女生55;地震前居住地为城镇的有12人(12%),为农村的有88人(88%)。

2.调查对象的统计结果及各因子得分情况

三、分析与讨论

地震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期,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国内研究显示,灾区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31.3%,其中较明显的有强迫为35.8%,人际关系敏感为30.7%,焦虑为24.1%,抑郁为22.6%,敌意为20%,恐惧为15.3%。5.12汶川地震后灾区中学生在震后4月、6月、9月、12月分别有46.33%、40.26%、35.34%和33.77% 的学生处于心理健康的异常状态。

震区中学生心理健康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8个因子上,均存在明显年级差异。他们面对陌生的老师、同学及新的学习模式,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也不知向谁倾诉,当出现学习焦虑、身体不适感时,自己又无法摆脱无意义的想法和行为,因此,初一年级在这8个因子上得分最高,而初二年级心理健康状况相对最好,可能是因为初二学生已习惯初中学习的模式,学习任务相对轻松,父母、教师更多地是关注其生活是否正常和心理是否健康,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小。综上所述,在地震发生4年之后,大部分震区中学生仍存在种种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和焦虑。为了确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认为今后的一定时期内还应该对中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监测等,且若发现心理问题严重者尽早进行心理康复治疗,以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

此外,在本次调研的对象中,大部分均为留守儿童,平常只能是由他们的临时监护人照看,或是跟着祖辈生活,或是寄托于亲戚朋友家中,情况好一点的便是单亲监护型,基本上是母亲托管的方式。而这些监护人一般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他们通常认为只要让小孩“衣食无忧”,“无病无痛”就是对其最好的交代。而对于孩子成绩的好坏、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上的培养和引导却极少关注。也很少教育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和处理同学间的关系,却不知这些都易造成留守儿童的判逆、自卑、孤僻、任性等性格,使得这些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和道德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这些学生之所以成为“留守儿童”,除了由于社会等因素造就的东西经济发展不平衡,因谋生需求不得不迫使家中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灾难所带来的损伤。在随后的家访中,我们了解到很多的家庭都是由于地震的原因导致家产损失,加上重建后欠下的大笔外债,不得不迫使父母外出打工还债,甚至家中年长的祖辈们也外出挣钱养家。

根据孩子们的透露,外出打工的父母基本上都是从事一些建筑类的体力工作,虽说平时也会打电话回家问候,但一般都只是围绕着一些温饱类的物质方面的关心及学习上的简单询问,对于其思想道德素质上的发展,同学间关系的处理等基本上不做过问,根本无法真正关心子女们的全面发展。对于孩子们来说,每年父母能回家看他们一次已经很满足了,要知道还有许多的家长要两三年才回家一趟。也许是出于对子女的愧疚,每次带回来的“礼物”通常都是大量的食品与衣物,却很少有书籍的影子,即使有也仅仅只是相应的基本教辅书。相比之下孩子们想得到的更是平常课堂里所没有的课外书籍。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除了父母在外打工造成的孩子无人照顾外,亦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地震中因失去亲人而成为现在的留守的儿童。对于这些孩子们,他们的临时监护人表示,只要孩子们现在能够健康的成长,他们就满足啦。孩子们在地震中所承受的内心恐慌已够多了,所以并不要求他们能够在学习上有多大的成就,只要孩子们高兴,干什么都无所谓。而正是这么些所谓的“任其发展”导致了留守儿童心理上的不健全,甚至是扭曲。

在谈到是否会跟朋友们谈心时,这些“留守儿童”所有快乐的事情都愿意拿出来和好朋友们分享。但是,当有烦恼的时候,他们却很少去找朋友或者家长倾诉,通常他们会采用写日记的方式,将自己的烦恼、委屈等都写在纸上,然后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宣泄自己的苦闷,并鼓励自己一定要坚强。

四、结语

地震带来的灾难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损坏,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创伤。或许我们可以集全社会之力在短时间之内为他们建造更美好的家园,但为他们抚平精神上的创伤却不能一蹴而就,特别是那些灾后还面临着巨大生存压力的留守儿童。如果社会不能给他们以科学、有效地“精神重建”,地震带给他们心灵上的伤害和痛苦有可能永远都无法抚平。笔者以为,这一时代课题是一个系统的“精神重建”工程,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这一“精神重建”要做的不是淡忘而是加强对震后“留守儿童”的关注,多调查研究他们的生存现状,正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全社会对他们的关注程度,从而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这一系统工程的积极性,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志愿者协会与上海宋庆龄基金会“风铃草”青川专项基金“手到手手牵手心连心”志愿者组织合作的“书信天使”活动开展一年多来为灾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一直在做有意的尝试,实践证明,这一活动的开展为震后“留守儿童”开阔眼界,扩展知识面,疏导心理郁结,走向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篇(9)

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办会同法制办,对全市16个乡镇,7个街道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拉网式专项督查。重点围绕规范执法、执法公开和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等方面,采取座谈讨论、随机抽查、资料核查、实地查看等方法进行了全面督查。针对查找出的执法培训滞后、执法行为不规范、委托双方协调配合不畅等问题,制定了人员集中培训、公布执法流程、加强业务指导和相关部门季度抽查等具体措施,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乡镇街道、综合执法试点工作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二是按照区、市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针对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存在的问题,我办召集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及6个县市、区编办等部门进行座谈、调研,结合工作实际,提出相关建议,并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乡镇、街道等部门在统一规范工作流程,科学界定工作职责;综合设置专干岗位,明确规范岗位职责;整合归并办事窗口,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员素质和结构层次等方面提出具体规范要求,联合市人社局、民政局共同发文,对规范和完善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建设提出明确规定,进一步加强了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2、探索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研究提出我市数字化城管有关机构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按照市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组织相关人员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设置方面进行了前期调研,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涉及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的相关建议,确保我市数字化城管工作稳步推进。二是根据市委、市政府2013年工作要点,不断加强“大城管”体制改革的调查研究。今年以来,我办在学习借鉴外地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市实际,探索创新提出了“大城管”的管理思路、组建方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协调,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研究,认真进行论证,就“大城管”体制改革方案的可操作性、可行性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以开展事业单位模拟分类为基础,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1、深入调查,全面摸清事业单位底数。

结合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对现有的事业单位逐行业、逐层次进行认真核查,重点掌握各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经费来源、人员类别、实际业务开展情况和履行职责的相关政策法律依据。通过深入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市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做到“十清”,即““审批文件清、历史沿革清、机构级别清、隶属关系清、经费形式清、编制员额清、实有人数清、职责任务清、履责依据清、单位类别清”的“十清”目标,切实做到职能清、定位准,为初步模拟分类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认真研究,科学制定市事业单位分类目录。

在西部省区和自治区事业单位分类目录均没有出台、其他省市分类目录仍处于保密的情况下,我们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反复研究学习相关文件,认真准确领会改革精神。根据市实际,结合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和事业单位调查模底的情况,按照社会功能和实际需要,严格掌握标准,对每个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科学论证,初步拟定了《市市属事业单位模拟分类目录》。将现有278家市属事业单位划分为行政管理、公益服务和生产经营三个类别,公益类事业单位又按照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进一步划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并将工作进一步细化,按照行业和社会功能划分为行政管理类、公共安全类、基础教育类等44个大类目录,将执法机构、职业培训、公共文化、学前教育、广播电视等155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小项细化分入相应的“子目录”内,为事业单位模拟分类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目录。

3、合理划分,认真开展事业单位模拟分类。

一是根据事业单位社会功能,对照市事业单位分类目录,将现有278家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市属事业单位划分为行政管理、公益服务和生产经营3个类别,公益类事业单位又按照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进一步划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明确各类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形成市属事业单位模拟分类的初步意见,为下一步事业单位实际分类奠定基础。二是多次对市属事业单位进行模拟分类,为自治区科学制定《事业单位分类目录》进行“实兵演练”。对照《事业单位分类目录征求意见稿、》和《市市属事业单位模拟分类目录》分类标准,多次对市属事业单位进行模拟分类,几易其稿,并将每次模拟分类结果反复进行对比,对分类不一致的单位进行细致分析,提出具体修改意见,使制定的目录更加科学,类别划分更加合理。

4、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为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积累经验。

今年上半年会同有关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调研指导。会同有关部门多次深入试点单位进行调研,协调、指导有关工作,督促其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落实法人自的改革方向和要求做好试点工作。同时,按照中央和自治区试点改革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对试点单位的工作方案和章程严格把关,认真审核,进行反复修改后,呈报自治区编办审核。二是建立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周云峰为组长,纪检、组织、编制、财政、人社、教育、卫生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市纪检、组织、编制等七个部门依据配套政策,联合下发了《市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对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三是完善配套政策。根据自治区支持意见的要求,与市纪检、组织、财政、人社部门及举办单位多次沟通协调,制定了关于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为相关部门下放管理权限,落实试点单位法人自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以优化配置、动态调整为重心,切实用好用活机构编制资源

1、不断加大对党政群和政法系统专项评估调研力度,为切实提高行政效能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一是多次到公安局就内设机构运行和职责履行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评估,经反复沟通论证,提出市公安局优化机构设置和警力配置的意见、建议,为进一步优化我市公安系统机构设置和警力配置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二是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未成年人审判制度的改革完善,根据中央及最高人民法院试点工作要求,经实地调研评估和资料核查比对,提出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未成年人审判庭相关建议,目前已按机构编制管理程序报请自治区编办审批。三是为理顺职责关系,实地到市城管局、建设局、卫生局、市委组织部、人社局、科技局等单位调研评估,提出关于针对恢复市政设施管理处罚权的意见、建议,为市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四是按照公安部和公安厅的要求,为保证对上对下机构名称的统一规范,提出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更名的意见。五是为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下发《关于市人民检察院设立案件管理办公室的通知》,并对案件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进行明确界定。六是提出市社区矫正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的意见、建议,在市司法局基层宣教处增挂市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牌子,在司法局和乡镇司法所设置社区矫正工作岗位,切实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

2、继续优化事业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一是提出仲裁委员会办公室机构设置意见,在市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增设案件审理处,实现仲裁案件“立审分开”。二是提出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机构设置和编制调整意见,增设项目贷款处,为国家住建部在市开展的保障性住房贷款试点工作提供机构保障。三是提出用于承担我市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维护和体育产业发展研究工作的编制调整意见,进一步加大我市公共体育设施的管护力度。四是提出市特殊教育中心增加教职工编制意见,用于补充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将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向关系民生的事业倾斜。五是为切实做好国家在我市建立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专门明确编制,用于承担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系统维护、信息检测和采集、分析等工作。六是根据工作需要,积极协调自治区编办,单独设立了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明确了相关职责,为切实做好我市防汛抗旱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七是为提高我市旅游资源的市场竞争力,规范旅游市场执法工作,及时成立了市旅游执法支队,挂旅游质量监督所牌子,为打造西北旅游目的地城市创造了条件。八是为市委、市政府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在市社会经济调查队挂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牌子,具体承担我市社情民意调查工作,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3、积极做好重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工作,为实现受教育在的目标创造条件。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篇(10)

在磁共振成像技术发明之前,人类也可以了解和探索人的心灵,但是却只能通过人行为的外部表现来解读心灵。比如,爱情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活动,古人也可以很好地凭借一个人的言行来解读爱情,并描写爱情的心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诗句,让人们永远记住了有一个词写得极尽缠绵缱绻的柳永。同样,“感时花浅泪,恨别鸟惊心”又让所有的人记住了诗写得极为沉重伤痛的“诗圣”杜甫。更让人心如刀绞,一咏三叹气,一歌三落泪的是王实甫所渲染的张生与崔莺莺的离愁别绪:“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柳永也好,杜甫也好,还是王实甫也好,都为人们描述了人类情感中最为强烈而震撼的心理活动之一:恨离别或伤拒绝。这是人类情感活动中相似的两类感情,尤其是在恋爱季节或社交场合,已经收获了爱情和情感的人害怕分离,尚未获得情感归宿但又心有所属或暗恋者,却担心遭受拒绝。

这两种情感都会导致人们的痛苦与悲伤,甚而引起当事者的种种不理智冲动,造成悲剧和惨剧。所以古人还用“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来描述人类这种强烈而伤人的情感。

但是,柳永也好,杜甫也好,还是王实甫也好,在MRI没有发明之前也只能通过人的外表、言语和行为来描述出人类情爱心理的或强烈、或浓郁、或伤感、或寻死觅活的外在表现,却无法揭示这类情感的根源。为什么人或动物都会有恨离别和伤拒绝的浓烈情感。实质上,恨离别和伤拒绝所反映的是人类的一种复杂的行为和与之对应的心理和情绪,体现了生理与心理、行为与心理、行为与大脑之间的复杂关系。

科学揭示的奥秘

还是要感谢科学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今天不仅能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人体和生物的内部器官,而且能看到人在受到行为、言语、生理等各种刺激时的大脑活动和相应的心理和情感反应,实际上也就是大脑内部的活动与反应,从而让人们能稍稍深入地理解和解读生理与心理、行为与心理、行为与大脑之间的复杂联系。

最近美国的一项研究证明,当人们受到拒绝或冷落,他们会陷入沮丧和情绪低落之中,原因在于受到拒绝的行为可以深深刺激大脑的一定区域而引起反应。而在此之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失恋和离别――无论是恋人还是亲朋好友的离别,都可能引起大脑特定区域的反应,从而造成人情绪的极度失落。

为了了解人类的失落情绪是怎样通过大脑产生的,4名男大学生和9名女大学生参加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内奥米・艾森伯格尔等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心理学游戏试验。所有人都被告知要把球传给其他13名参与者以外的两位参与者,而对方表面身份是学生,但实际上是电脑操作扮演的。所有参与者会受到两次拒绝。第一个拒绝是告诉参与者游戏出现故障,他们不能参与游戏了,只能当旁观者。随后又有第二次拒绝,即他们可以有选择地把球传给其他参与者(电脑操作者),但在传了7次球后,电脑操作者就再也不把球反传回他们。

实验时用MRI观察发现,当大学生受到第一和第二次拒绝时都会产生极其强烈的挫折感,其中反应最激烈的是学生的大脑前扣带皮质(ACC),产生了强烈的活动。ACC是大脑的情感警示系统区域,这一系统的功能是使大脑的注意力集中于令人感到痛楚伤感的事,以及注意到环境突如其来的改变。比如,如果母亲听到孩子的哭声,其ACC区域的活动就会增强,令母亲感到焦灼和痛苦。一些大学生受到拒绝后产生的痛楚就如同母亲听到孩子在啼哭一样。这和失恋、在爱情中被拒绝以及情人离别时大脑ACC区域的强烈活动一样,因而会造成心的痛苦和灼伤。

在大学生受到对方拒绝传球的行为后,MRI显示其大脑的右腹前额叶也产生了活动。如果该叶被人的言行和环境刺激,会产生痛苦感和羞辱感。由此看来,情人、亲人的别离以及突然产生的环境变化也可能是刺激了大脑的前扣带皮质和右腹前额叶两个区域而让人产生了痛楚和心如刀割般的伤痛。

在社交和恋情被拒绝的刺激下以及环境的改变下,大脑皮质的两个区域产生痛楚反应表明,与生理上的伤痛一样,大脑也有应对情感或心理创伤的解剖和生理系统,而且很可能是同一套预警系统,这就为人类了解生理与心理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窗口,至少说明心灵的反应也可能是物质的,因而也是唯物的。

更多的解读心灵

古已有之的所谓“读心术”其实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但是缺少实验心理学和其他科学的检验。今天,MRI的发现让现代的“读心术”成为了可能,并有了更为科学的解释。

最近利用MRI观察人类大脑活动和思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仅仅观察大脑中的活动类型,就可以知道一个人在打算把手放到左面还是右面。同时,神经科学家还可以知道一个人是否看到了他所不知道的某种东西,甚至可了解一个人在内心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

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的约翰・戴南・海恩斯等人用MRI来观察3名男性和5名女性志愿者的大脑,请他们在做加减法的同时集中思想做决定。在停顿了一会儿后,两组数字出现在屏幕上,这时请志愿者做心算。然后请志愿者在菜单上选择他们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当志愿者在做加法或减法的决定时,海恩斯的研究小组则观察志愿者通过大脑的血流中的氧含量的变化。这种变化会体现在MRI扫描仪上,实际上指明了代谢和神经行为的变化。再把这些变化输入一个计算机软件,后者就能区分与做加法或做减法思维相关的大脑活动的类型,而且准确率达到70%。

通过这样的观察,就能读懂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可谓现代的“读心术”。如果这种研究结果能扩大,将有助于对人类大脑功能和神经心理的了解,例如读懂一个人的抽象思维,包括做事的计划和做决定。

上一篇: 生态学的核心问题 下一篇: 资本市场的概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