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市场前景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08 14:40:18

光伏发电市场前景

光伏发电市场前景篇(1)

一、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1)国家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已经明朗。光伏发电是清洁能源,在发电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国策。光伏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高科技产业。2012年12月19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加快行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进程;二是完善中央财政资金补贴光伏发展的机制;三是加大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扩大国内市场。可见,我国高层是高度重视光伏产业发展的。(2)国内市场的增长潜力。近期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太阳能发电的“十二五”装机目标: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要增大到21GW以上(最近又调整为40GW)。而2011年年底全国光伏总装机容量仅为3.6GW,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三年中,国内光伏产品的需求有望扩大10倍左右。在欧美“双反”调查、多晶硅产品出口受阻的背景下,现在国内市场的快速增长有望弥补欧美市场需求的下降。中国市场的成长,也将会对欧美以“双反”调查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做法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由于多晶硅价格大跌,光伏发电的成本正大幅下降,光伏组件价格已从2000年每千瓦40元下降到目前的每千瓦2元左右。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从2009年的每千瓦4元降到每千瓦1元左右。光伏组件价格的大幅下降,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是国内大力发展光伏电站的绝好时机。国内光伏企业应抓住这一发展大好机遇,摆脱经营危机。(3)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欧美以外的国际市场,如非洲、拉美、亚太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对光伏产品均有巨大的需求。据东北证券的研究报告称,今年亚非拉新兴市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增长有望填补欧美发达国家需求的减少。中国的光伏企业要把握这个大势,大胆走出去,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除了出口产品外,还可以通过投资方式,利用当地资源生产并在当地销售,这样既能有效避免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又能发展壮大自己。

二、提高国内光伏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管理角度看,光伏企业已经到了须苦练内功,严控成本的时候。前些年,多数光伏企业在行情好时,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而忽视了成本管理和技术升级,结果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管理效率低下,核心竞争力和原始创新不足。行情不好时,企业产品滞销、经营困难、巨额亏损等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光伏企业的自救,首先可通过内部架构调整来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内部人员和职能的重叠,比如可借鉴全球出货量最大的光伏企业英利。该公司为了应对行业不景气,撤销各大区建设指挥部,成立大区管理委员会,改变过去总部引导各大区的模式,变成现在的各大区拉着总部走的模式,使各大区拥有更大的自,更能有效调动各大区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大下一代光伏电池的研发力度

从光伏产业技术发展的趋势看,薄膜光伏产品极有希望成为下一代商用光伏电池。薄膜技术的最大优势是成本低廉,并且更适用于建筑一体化(BIPV)领域。而建筑一体化已被列入《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导致薄膜光伏产品一直未能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有二:薄膜产品的光电转化率(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低于晶硅产品;2012年晶硅产品的上游原料多晶硅暴跌致使晶硅产品的成本骤降,薄膜产品的价格优势不明显。被称为“薄膜太阳能之父”的拉尔斯·斯托特(Lars Stolt)认为薄膜的转化率最迟三年就能够赶上多晶硅产品的转化率。目前有一种在薄膜太阳能领域的领先技术(CIGS[铜铟镓硒薄膜]电池的共蒸镀技术),使用该技术的产品量产光电转化率已达14.7%,并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使用该种技术生产的薄膜光伏产品能节省昂贵材料(与晶硅产品相比,CIGS消耗的昂贵原材料数量只有其1%),成本较低。该产品还有薄膜化、柔性化、温度系数好、弱光发电性强等优点,这是世界太阳能发展的整体趋势。且薄膜的应用范围更广泛,更适用于新能源建筑一体化等领域。因此薄膜电池是发展的方向。欧美发起的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主要针对的是晶硅组件、硅片、电池等产品,而薄膜产品并未受波及。因此,这被认为是薄膜技术发展的好机会。中国光伏产业应将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作为走出危机的突破口。目前在欧美光伏市场上的主流企业中绝大多数将研发力量都集中在薄膜技术上。中国光伏企业也应紧跟潮流,抓住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机遇,走出光伏业的严冬。

参 考 文 献

[1]光伏行业动态跟踪报告[N].东北证券.2012-12-21

[2]光伏“十二五”规划再调整[N].经济观察报.2012-9-10

光伏发电市场前景篇(2)

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随着能源短缺与能源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价格会不断升高,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寻找可再生能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迫在眉睫。太阳能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不仅分布广,无污染,而且可再生,被国际上认为是最好的化石能源替代品[1]。

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很多国家正积极研究光伏发电技术,并出台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财政补贴等政策,以促进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来应对能源短缺现象[2]。

光伏发电技术是一项优化未来能源构成的高新发电技术,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快速发展将加速远程监控系统的开发和推进相关技术的市场需求。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监控系统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一、分布式光伏电站简介

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是指在用户现场或靠近用电现场配置较小的光伏发电供电系统,支持现存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或者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二、分布式光伏发电特点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使用,就近转换,就近并网的原则,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可以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还可以降低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输出功率相对较小,一般而言,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容量控制在数千瓦以内但小型光伏系统相比大型的投资收益率并不会降低;

二是污染相对很小,没有噪声,也不会对空气和水产生污染,环保效益突出;

三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的用电状况,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电紧张问题,而且具有间歇性;

此外,还有安全可靠性高,抗灾能力强,非常适合于远离大电网的边远农村、牧区、山区供电,不需要远距离输送电力,成本低、效率高[3]。

三、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体系结构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设备包括光伏电池阵列、光伏方阵支架、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并网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等设备,另外还有供电系统监控装置和环境监测装置。其运行模式是在有太阳辐射的条件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能电池阵列组件将太阳能转换输出的电能,经过直流汇流箱集中送入直流配电柜,由并网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供给建筑自身负载,多余或不足的电力通过联接电网来调节。

四、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系统技术

分布式光伏发电倡导尽可能就地消纳,通过配电网接入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需要对光伏发电进行监控和管理,以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分布式光伏发电一般在农村、牧区、山区,发展中的大、中、小城市或商业区附近建造,通常建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以及居民屋顶上。这给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监控和管理都带来了挑战,我们可以通过远程监控来解决这一难题。

(一)通讯技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通信方式有多种类型。主要取决于城市中心、市区、郊区、农电等不同的地理位置。通信介质也分多种,包括:光纤、电力线载波、无线等方式。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传输距离远、抗电磁干扰、无辐射等特点,是市区配电网自动化首选的一种通信方式。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其性价比也比较适中。无线方式通信实施比较方便,而且布置灵活,但容易受干扰。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比较适合农电及远距离线路,价格也相对便宜。

(二)监测系统的构成。由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中心组成。数据采集系统应至少包括环境监测设备,电参数监测设备等。

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被测单元中采集需要的数据,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的行为。电压传感器用于采集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蓄电池电压、逆变器输入电压、直流负载的输入电压。电流传感器用于采集光伏阵列的输出电流、蓄电池电流、逆变器输入电流、直流负载的输入电流。智能传感器用于采集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温度传感器和调理板用于采集室外、光伏组件和蓄电池的温度。辐照仪用于测量水平面的太阳总辐照度和光伏阵列表面的辐照度。

2.数据传输系统。电站数据监测系统中监测装置与数据采集装置之间、数据采集装置与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根据分布式光伏电站、电力部门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并确保数据传输的方便和安全。

3.数据中心。通过实现统一的数据定义与命名规范,集中多个光伏电站数据的环境。软件部分是整个监测系统的核心,从传感器采集得到的信息量将全部送至该部分进行数据处理和显示。提供了强大的图形界面,显示画面生动,一目了然。

五、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曾过度依赖国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受欧债危机、欧盟及美国“双反”等事件的影响,国外市场持续低迷,中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也因此呼吁国内光伏市场的快速启动。

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已被广泛应用在家庭供电、道路照明、景观照明、交通监控、大型广告牌、发电站,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2012年12月1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鼓励单位、社区和家庭安装和使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文件中,将在每个省建设500MW分布式光伏的规模化应用示范区[4],这是国内启动的至今最大的光伏项目,这些政策极大鼓舞了国内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发展,我国分布式光伏产业迎来了重大的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

[1]陈晨,陈明明.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J].动力与电气工程,2013.

光伏发电市场前景篇(3)

1.太阳能光伏发电

1.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阵、蓄电池、逆变器、负荷以及控制器等组成,以太阳能电池阵列为核心。太阳能电池阵分为平板式和聚光式。太阳能电池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当太阳光能投射到半导体上之后,半导体会吸收太阳光能进而激发出其内部的电子和正电荷,此时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半导体内有电流流过,称为“光伏效应”。目前应用较广的太阳能电池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等,而近年来也出现了用硅以外的化合物材料如磷化铟、砷化镓等做成的太阳能电池。

1.2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指无需通过热过程直接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它包括光伏发电、光化学发电、光感应发电和光生物发电。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级半导体电子器件有效地吸收太阳光辐射能,并使之转变成电能的直接发电方式。可以说是当今太阳光发电的主流。太阳能光伏发电也即是太阳能电池发电。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半导体p—n结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器件。由于单个太阳能电池不能作为电源使用,而要用若干片电池组成的电池阵进行发电。

2.光伏发电方式现状

2.1 光伏发电耗能

太阳能作为一种永久性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无可估量的。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据估算,陆地表面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能约为5×1019 kJ,约相当于1 700 亿t 标准煤的热值。和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发电方式不同,光伏发电依托太阳能得天独厚的自然存在,基本来源几乎不耗费任何经济成本。光伏发电中,因为应用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即太阳能电池阵、蓄电池、逆变器、负荷以及控制器等组成的系统,因此发电方只需要付出硬件的经济成本即可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光伏发电,以满足各个行业对电能日益增长的需求。

2.2 光伏发电的能效利用现状

2.2.1 光伏发电的能效利用状况

光伏发电的能源利用效率是指光伏发电过程中,付出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投入所带来的经济产出量即发电量。用太阳能的转换效率来衡量光伏发电的能效利用状况。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就是电池电功率和入射光功率的比值。由于电池板的不同,不同材料的能效利用率也不同。现有情况来看,单晶硅电池板的能效利用效率在18%左右(实验室可达到22%以上),多晶硅电池板的能效利用效率在16%左右(实验室可达到20%以上)。从此数据来看,光伏发电在能效利用状况上情况不是很理想,尽管每年的光伏发电装机量逐年递增,仍应该从能源利用效率上找出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2.2.2 光伏发电能效利用存在的问题

第一,由于电池板硅片未达到规模生产、生产设备及工艺落后、部分原材料需要进口、硅片生产能力不足,需要外购硅片等原因太阳能电池成本偏高,硅片生产能力不足。光伏发电市场开发的主要障碍是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偏高。太阳能电池售价的高低是影响光伏发电系统价格的关键。如果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在近期仍无较大进步的话,形势是不乐观的。

第二,硅片本身的成本问题。目前,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为整个系统成本的主要部分。降低硅材料的生产费用,是降低太阳电池成本的关键。多晶硅电池的材料成本比单晶硅电池的材料成本低,应作为研究的重点。可研究多晶硅材料制备的新技术、快速掺杂表面处理技术、提高硅片质量的新技术新工艺等。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的日益完善,也会为光伏发电提供更强的竞争实力。

第三,系统配套能力差。光伏发电的平衡系统包括:蓄电池、逆变器、控制器等)。由于尚未形成规模生产;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没有权威的质量监测中心;成本高,质量差;产品开发跟不上市场需求等原因,中国在专用控制器、逆变器及专用直流灯具等方面的配套能力一直很差,中国在光伏发电系统部件水平以及光伏平衡系统的效率和成本方面与国外有着较大差距,应予以充分重视并及时改进。

第四,生产规模小。我国太阳电池制造厂的生产能力约为0.5~1兆瓦/年,比国外生产规模低一个多数量级。加之市场培育和发展迟缓,缺乏市场培育和开拓的支持政策、措施。使光伏发电的规模停留在小数量上。

3.光伏发电方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国家政策下光伏发电前景展望

在未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用硅锭/硅片以及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控制部件的产业化成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支持的重点领域之一。太阳能是洁净无污染的巨大能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太阳能将是人类新能源利用方面的科技发展方向。随着世界能源的日趋紧张和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廉价的非晶硅太阳电池的生产技术也日渐成熟。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非常契合国家新能源优化发电的举措,加之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清洁、廉价等性能,未来光伏发电将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3.2 光伏发电方式整体未来发展趋势

从技术的层面来说,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发电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它能够实现人类向可持续的能源系统转变。相对而言,目前这项技术的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到2030年之后将会有很稳定和很高的增长率,会成为更加可行的电力供应者。随着科技发展,行业内预计2030年以后发电成本会继续降低。一些技术如晶体硅、薄膜以及一些新光伏发电系统材料将会在市场上大量涌现。如果这些新举措得以成功实施,模块的转换效率将进一步提高。最终,光伏模块的转换效率将达到30%~50%,从而使太阳辐射能量可以高效的利用。安装在阳光充足地区的1m2最高效的光伏模块每年将发电1000kWh。

从应用领域来看,由于之前的光伏发电市场主要是在通信领域和边远地区。在国家和行业大力提倡光伏发电措施下,应用的范围可以随着光伏发电系统成本的降低,将向光伏水泵,海岛,工业领域以及屋顶发电系统发展。而随着常规电力日趋紧张,光伏发电必然向公共电力规模发展,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大型独立光伏电站(100kW以上),中心并网电站(100kW到1MW级电站)以及大型风光互补电站必然会在公共电力中占到更大的份额。电动汽车的发展也会给光伏发电带来新的机会,如汽车空调、太阳能快速充电系统以及光伏制氢系统等。在更远的将来,光伏发电有可能得到像沙漠电站甚至宇宙发电等更大规模的应用。

3.3 光伏发电方式在建筑构件上的重要应用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且分布范围较广,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的建筑物能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8%,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相结合,提供建筑物自身用电需求,实现建筑物零能耗,可以大大改变我国建筑物高耗能的现状。目前,我国政府已把太阳能光伏发电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这将推动我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扩大光伏发电在建筑中的应用规模。光伏发电与建筑相结合的工程非常具有开拓性。在相关部门加强推广应用太阳能、制定相关政策和积极扶植,建筑部门加快太阳能利用的措施下,光伏发电与建筑物构件相结合,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能量,满足建筑物对电能等能源的需求,减少国家支柱发电手段的负担,使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4.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在能源短缺与需求增加的双重制约下,能源问题不仅表现在常规能源的匮乏不足,同样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而国家要能源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太阳能其独具的优势是国家大力发展的必要前提。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必将有效节约能源,而太阳能资源也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导能源。

参考文献:

[1]王斯成.光伏发电的前景和问题[J].国际电力,1997(04):21~23.

[2]张作宇,王景燕,李燕青.光伏发电的现状和展望[J].科技信息,2010,(17):352~353.

[3]杨忠.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与发展趋势[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8(01):56~58.

[4]邓赞高,胡立伟,杜长泉.浅析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发展的趋势[J].珠江现代建设,2009(05):29~31.

[5]李芬,陈正洪,何明琼,徐静水.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现状及前景[J].电能源科学,2011(12):

201~206.

[6]曹峰.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及前景分析[J].电力职业技术学刊,2008(03):11~15.

光伏发电市场前景篇(4)

财经界: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请李耀新主任简单介绍一下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变化及其发展特点和前景。

李耀新: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领域,上世纪以来,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加大光伏产业推进力度,2000-2008年全球光伏市场年均增长50%,2008年后特别是2012年来,全球光伏产业进入调整期。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1、发达国家加强光伏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美国自1974年起陆续颁布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法令,1997年起实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2010年奥巴马政府对绿色能源制造业提供23亿美元税收优惠,发放给132家企业183个绿色能源制造项目。日本1993年制定“新阳光计划”,2003年出台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法;2006年颁布“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到2030年的能源结构规划。德国1990年、1998年分别提出“千屋顶计划”、“十万屋顶计划”,2004年《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推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产业发展计划,并投入巨资开展技术开发,加速产业化进程。

2、全球光伏市场波动和竞争加剧。由于各国光伏产能迅速扩张导致供过于求,以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2008年后光伏市场产品价格逐步下滑,太阳能组件制造企业普遍亏损。在此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011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发动“双反调查”,2012年美国商务部终裁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2013年6月,欧盟基于“双反调查”,对中国光伏企业执行11.8%的临时税率,近期中欧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出口数量等承诺安排;印度也对来自中国、美国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3、国内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困境。我国光伏产业2004年后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发展到技术提升、结构优化发展,2007年至今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首位,产能占全球60%,成为全球最大光伏产品输出地。我国光伏产业最大挑战在于“两头在外”,多晶硅材料约50%从国外进口,光伏电池生产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光伏电池产品90%出口国外,其中60%出口欧盟。受美国“双反”影响,我国对美光伏产品出口下降八成,欧盟市场对国内光伏企业影响更大。在国外市场低迷及国内市场未启动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2011年四季度以来半数以上电池组件企业停产,2012年以来制造环节全线亏损,企业普遍融资困难,当务之急是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开发国内市场。

4、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分析。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21世纪将成为能源供应主体,预计2030年、2040年占世界总电力供应比重分别达到10%、20%以上,21世纪末占比达到60%以上。根据各国光伏发电技术路线和装机容量规划,美日欧2020年装机量将是2010年的4倍左右,2030年装机量是2020年的6倍左右。同时,随着节能要求及环境约束收紧,火力发电成本将呈上升趋势;而光伏组件出货量每翻一番平均售价下降约20%,能源转换率可望提升至30%以上,光伏发电设备成本尚有30%下降空间。预计全球光伏市场过剩产能经整合重组将重拾升势,可再生能源将逐渐发挥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作用。

财经界:上海也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比较快的地区,目前发展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如何? 上海在光伏产业方面的引领企业有哪些?

李耀新: 1、上海发展光伏产业具有技术研发、服务集成、金融资源组件、EPC总承包、电站运营到装备研发等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产业链;建成上海、内蒙、江苏三大产业基地,具备4500吨多晶硅、500MW电池片、500MW组件的产能。承担了上海世博会太阳能应用总体规划研究及永久性场馆太阳能应用设计,建设了世博中心兆瓦级光伏电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风光互补照明系统、部级“光明过程”等项目,参与上海虹桥枢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同时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与美、德、意、韩等国光伏运营商成立合资公司,提高光伏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海外业务竞争力。

2、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做精做强企业。积极打造产业链核心技术研发平台,依托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投入1亿多元,加强硅材料、BIPV组件、聚光电池、薄膜电池、硅电池、PECVD等产品的技术研发,拥有相关专利超过30项。正在加快双面胶带电池组件、标准成本组件、抗PID组件等新产品的研发;探索应用3D打印技术提高电池组件转换效率,应用离子注入技术提高装备生产水平;将在连云港电池组件制造厂应用自动化焊接机器人,预期生产线可扩大40%产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

3、以集成服务为主的盈利模式。当前光伏制造环节普遍亏损,产业链利润向电站建设运营环节转移,其中电站项目授权开发、EPC建设、电站项目开发商环节毛利率分别为3.5%、7%和10.15%。航天机电正从光伏制造商向电站运营商转型,以电站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拓展综合集成业务,已累计建设国内外600多座光伏电站。2011年、2012年,航天机电在光伏系统集成市场排名全球第15位、国内第6位,预计2013年将进入全球光伏系统集成市场前十位。

4、具备多样化融资支持路径。随着国内外光伏行业陷入困境,银行收紧对光伏企业贷款,电站项目融资困难,光伏企业IPO受阻,VC/PE投资案例大幅下降。航天机电具有强大的金融支撑服务能力,由航天集团提供财务支持,搭建海内外融资平台;已申请使用国家开发银行44亿元授信额度,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累计约40亿元;与上实集团加强战略合作,组建合资公司收购运作国内外电站项目;探索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等。

财经界:上海光伏产业如何面对国际国内严峻形势,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再创佳绩,引领我国光伏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李耀新:根据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格局及上海产业链整体情况,上海必须在把握技术升级规律、成本结构、产业链细分和价值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融入世界、服务全国、发展自身的定位。坚持核心高端引领,发挥核心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集成配套服务等优势,形成在全国的产业龙头地位和引领作用;坚持引进开发并举,把握发展空间、载体和资源,一手抓结构调整优胜劣汰,一手谋市场可持续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建立行业联盟,加强国内外合作,提升产业链优势,努力打造上海光伏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形成3-5家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核心装备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保持国内领先,进一步提升光伏总集成总承包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研究制定城市能源发展路线图。2010年5月国际能源署(IEA)太阳能光伏路线图报告,描述了光伏技术发展现状及到2050年的发展前景。国内相关机构和省市也开展了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分阶段明确光伏技术发展路线、产业格局及政策措施等。上海在资源能源缺乏、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更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规划制定包括太阳能光伏在内的能源发展路线图,明确新能源替代的总体部署、领域空间、阶段步骤、载体主体和资金支持政策等,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2、加强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研发。根据未来技术升级发展路线,加强超前谋划和技术装备研发。如在卷对卷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空间电源所已建成柔性薄膜电池卷对卷中试生产线;多层非晶硅、微晶硅领域,理想能源开发的PECVD和LPCVD设备性能达到国外一流进口设备水平,售价仅为进口设备一半。下一步,上海将依托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及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支持N型晶硅电池、异质结、离子注入等新一代光伏技术发展,加强产业链配套,扩大首台套应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从生产技术到产业技术的跨越,推动技术产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

光伏发电市场前景篇(5)

[中图分类号] F276.6 [文献标识码] B

引言

伴随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光伏产业进入了需求不断萎缩、供给持续增长的产能过剩期,也就是所谓的光伏产业危机。2011年全球光伏产业急转直下,光伏产业危机愈演愈烈。然而,在光伏产业危机持续升级的过程中,特别是欧美“双反”制裁对中国光伏产业致命性的打击下,作为光伏产业链中关键一环的阳光电源公司却逆势增长,呈“蓝海”趋势,并于2011年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阳光电源为何可以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其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又有多大?文本针对企业内部环境、产品、市场、竞争四个方面对阳光电源进行公司价值分析,通过分析,在解释其在光伏危机中的优异表现的同时给出阳光电源公司值得投资的初步评估。

一、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是对企业内部的控股结构、战略定位进行分析,判断企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一)控股结构

通过对阳光电源上市信息的分析,结合阳光电源公司2013年第一季度报告的数据,得到2013年第一季度阳光电源控股结构如下表一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阳光电源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曹仁贤持有尚格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10.44%股权,即曹仁贤的实际控股数超过40%;此外,解限售日期为2014年11月2日。

从股本构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超过53%的股份为限售股,其中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实际控股超过40%,可以表现出阳光电源公司股本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且从股东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公司具有很大的前进动力与提升空间;另一方面,在流动中的普通股中,稳定机构投资者占比大,也表现出外来投资者对阳光电源公司前景的相信。

(二)战略定位

阳光电源公司的使命是“致力于清洁高效,让更多人享用绿色电力”,定位于专注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并力争成为全球一流的新能源发电设备及系统接入方案供应商。

从企业的定位及战略中可以看出,企业的定位与发展战略是长远的、稳定的、具有雄心的,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具有连贯稳定性,再结合企业立足于国内光伏逆变器龙头地位的自身发展现状与“低碳”化的未来能源发展趋势,笔者相信,阳光电源的发展具有十分辉煌的发展前景与动力。

二、产品分析

阳光电源的产品主要有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分布式电源三大块。其中,光伏逆变器是其核心产品,除此之外,风能变流器与分布式电源丰富其产品多样化,分散风险。

作为核心产品的光伏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而近期欧美的“双反”制裁都是针对电池和组件的,并不对逆变器构成直接影响,由此也使得逆变器在光伏产业链中保持很高的景气水平。此外,作为光伏逆变器行业的国内龙头,阳光电源始终保持其在核心产品领域的高额研发投入,在产品的关键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由此使得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产品的性能优越,具有很强竞争优势。

三、市场分析

拥有良好的产品不能够保证企业获得成功,我们根据阳光电源公司年报数据统计产品的出货量情况,再结合当前产业中国内外形式,分别对阳光电源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进行分析。

(一)国外市场

欧美“双反”制裁虽是针对电池和组件的,没有对逆变器构成直接影响,但是由于逆变器市场是伴随整个光伏产业发展而发展的,欧美市场对下游光伏产品的订单锐减使得整个光伏产业发展受阻,间接影响了逆变器的国外市场。然而,与其他光伏产品相比,这种影响较小,且随着光伏产业的逐渐复苏,国外市场需求在可控的范围内波动。据有关数据统计,2013年欧洲市场份额将降至50%,中国市场份额提升到30%,美国、日本、印度及南非等新兴市场将分摊其余20%。由此可得,在未来,国外市场的份额会逐步降低,且趋于分散,新兴市场占比增大,但总量保持相对稳定。

(二)国内市场

今年来,为应对欧美“双反”制裁,拯救国内光伏产业,国家相继出台光伏产业的支持政策,刺激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的发展,国内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将会大规模增长。市场普遍预期,未来五年中国光伏市场的装机总量将在全球装机中占有重要比例。国外市场相对稳定下,国内政策扶植所带动的光伏产业需求则是新增市场。而阳光电源公司作为国光伏逆变器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龙头企业,必然将在剧增的国内市场需求中受益,公司的发展拥有广阔的空间。

四、竞争分析

随着光伏危机的逐步升级,中国光伏产业制造领域遭受重创,大批相关企业纷纷倒闭。与之相对应的是光伏逆变器却保持着相对高的发展活力。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内市场迅速增大,在原有竞争者不断扩张业务的基础上,许多光伏企业纷纷开始转型,从单纯的制造领域跨越到应用领域,由此使得光伏逆变器行业竞争日益加剧。

(一)传统竞争者

传竞争者包括中达电通、山亿新能源、北京科诺伟业、艾索新能源、西安爱科等公司。它们的特点虽然某一企业会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份额突增,但其总体市场竞争力相对稳定。

(二)新兴竞争者

新兴竞争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光伏产业兼并重组、光伏产业转型。

1.产业兼并重组。以兆伏新能源为例,2012年初兆伏与艾索合并,2012年底光伏逆变器巨头SMA收购其72.5%股份,同年经兼并重组后的兆伏新能源获在光伏逆变器排名中名列第二,仅次于阳光电源,成为阳光电源的重要竞争者。2013年1月国务院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光伏产业兼并重组和优化升级”,由此可以预见光伏产业兼并重组将会更加频繁,更多企业选择强强联合来分占国内逆变器市场。

2.转型企业多来自于原有光伏制造领域企业,纷繁转型企业的出现,使得逆变器市场的产品趋于饱和,激烈的产业竞争使得产品价格下降,在成本下降弹性一定情况下,企业的利润水平逐渐降低。

(三)竞争带来的影响

激烈的行业竞争使得产品价格一再下降,对阳光电源财务水平造成很大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行业竞争所形成的产品价格下降使其利润额大幅下滑。然而阳光电源凭借其自身的竞争优势,占据高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较高的营业额,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主动。

(四)阳光电源的竞争优势

虽然阳光电源面临着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但是其拥有十分明显的竞争优势。

1.强大的研发能力。阳光电源公司一直重视产品的研发,坚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储备一代”的科研方针,不断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在纷繁的竞争中以其技术创新以及产品质量在同类产品中趋于领先地位。

2.品牌效应。作为行业龙头,阳光电源在竞争中体现出其品牌优势。在相同价格情况下,在纷繁的产品选择中拥有更多的顾客,提高销售收入,获得更多利润。

3.稳定、巨大的市场份额。长期以来,阳光电源一直稳定占有光伏逆变器市场30%以上的市场份额,保持行业龙头的地位,巨大的市场份额使得阳光电源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结论

(一)阳光电源在光伏危机中表现强劲主要得益于产品与市场两个方面

首先产品本身的特性使其免受欧美“双反”制裁的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保持相应的稳定性;另外企业技术的先进与自身产品的优越性也保证了阳光电源在产能过剩的光伏危机中保持强劲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从市场角度说,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保持相对稳定,再加上国家政策促进国内市场的逐步膨胀,为阳光电源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二)对公司价值分析得出阳光电源值得长期投资的结论

1.从企业内部环境来看,“低碳”化的未来能源发展趋势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调,得益与光伏危机下国家对核心技术新能源的支持政策,与企业长远、稳定的战略定位是阳光电源巨大发展潜力的前提。

2.从产品来看,核心产品光伏逆变器以其本身的特性在动荡的产业发展中保持相对稳定,再加上阳光电源自身产品的优越性,使得核心产品与主营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巨大优势。

光伏发电市场前景篇(6)

逼不得已的分布式光伏

作为光伏应用的主要模式,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欧洲诸国已经发展多年,并且造就了德国光伏市场的繁荣。但受电力体制的制约,这一模式此前在国内一度无从下手。2011年以来,受欧洲各主要光伏装机国纷纷下调补贴,欧美光伏“双反”的影响,为拉动内需拯救我国光伏产业,国家连续出台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国家电网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相关管理办法》和《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两份文件。

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个广阔的市场,这个市场的启动,不仅有可能激活民间巨大的投资潜力,对我国光伏应用以及清洁能源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还将对能源结构调整以及能源体制变革产生深刻的影响。

分布式光伏发电近3年呈现爆发式增长,可是,个人分布式光伏电站仍然屈指可数。此前已并网的国内首个居民分布式光伏电站业主、山东青岛市民徐鹏飞,竟然成了业内外名人。让人在欣喜之后,又陷入深思:中国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意见稿》或阻碍分布式推广

据本刊记者了解,与以往全国除地区外统一上网电价的政策不同,新的《意见稿》按照光照情况,将全国划分为4个资源区,分别执行不同的上网电价。同时,新的《意见稿》对分布式发电和大型地面电站发电进行了区分。自发自用部分给予度电补贴,额度定为0.35元/度;富余电量上网,并由电网公司按照当地火电脱硫标杆电价收购。0.35元/度的补贴额度远低于此前0.4-0.6元/度的预期。

分布式自发自用的补贴力度显著低于预期,收益率严重偏低,表明国家对产业整合、促进成本下行的重视程度高于对激活国内市场的重视程度。按照5天自发自用,2天上网,其中自发自用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电价0.7元/度,上网按照0.35元/度计算。如果按照9%的内部收益率要求,则电站持有成本需从现在的10元/wp下降30%至7元/wp左右,如果按照8%的内部收益率测算,成本需要降至7.4元/wp,短期来看分布式推广面临较大压力。

相关企业前景堪忧

对于在泥沼中苦苦挣扎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任何政策上的风吹草动都可能让其草木皆兵。十以来,受各种政策利好因素影响,光伏相关企业的股价一改之前的低迷状态,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然而,《意见稿》的公布让原本低迷的市场雪上加霜,光伏产业的春天变得更加遥不可及。

2013年2月27日,国内主要的切割液厂商,奥克股份2012年业绩快报,年报显示,201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0.77亿元,同比下降19.2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20万元,同比下降42.37%。以中报披露分产品营收数据来看,2012年上半年,公司切割液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超过7成。如果光伏行业能够触底回暖,考虑到奥克股份部分产品市占率一直稳定,业绩将会有较大的增长。然而,《意见稿》打击了市场对光伏复苏的预期。一位证券从业人士表示,“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后续国内市场最大的增长点,补贴的幅度低于预期,按金额计,今年国内市场容量基本无增长,并可能导致2013-2015年期间,年均市场规模不足10GW。”严重依赖下游市场拉动需求的奥克股份未来业绩堪忧。

切割液只是奥克股份业务的一部分,尚且对公司的业绩造成如此重要的影响。对于那些以光伏及紧密相关产业为主业的企业来说,2012年的业绩更加惨不忍睹。据本刊记者了解,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光伏企业之间,“谁亏得少谁就是赢家”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江苏爱康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新的2012年财务数据显示,2012年公司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上年减少10.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86万,同比下降127.31%。在公告中,爱康科技将公司业绩和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归咎于:光伏市场需求不振,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下降;电站建设投资规模以及建设过程中政府核准文件取得时间的影响使得融资成本增加;欧美“双反”使得组件厂商降低了对配件采购的需求。

2011年8月1日,国家发改委了《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当年7月1日前后核准的光伏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1.15元和1元,宣告中国光伏发电由此正式进入每千瓦时1元的时代。2011年中国的光伏装机总量达到2.9GW,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新增光伏装机国和第四大光伏应用国,同时给后续增长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光伏发电市场前景篇(7)

五年扩十倍

在即将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到2015年,我国屋顶光伏电站规模为300万千瓦,到2020年则达2500万千瓦。而截至2010年,我国屋顶光伏电站的装机规模仅30万千瓦左右。

这意味着,太阳能屋顶发电要在未来五年取得十倍增长。面对迅速爆发的容量,市场准备好了吗?

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的征求意见稿中对屋顶光伏系统的建设目标作了具体设定:2015年计划达到300万千瓦,2020年则计划达到2500万千瓦。

基于规划透露出的种种利好消息,分析人士亦纷纷看好太阳能行业板块的发展前景。不过,源于对光伏市场欠成熟的担忧,业内人士认为光伏制造商的“钱景”还有待时间去培育。

尽管我国太阳电池产量在2009年已占全球产量的40%,但光伏系统安装容量仅占全球总量的2.4%。

其实,屋顶光伏电站利用形式目前约占全球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90%。很多发达国家制定了“太阳能屋顶计划”,如英国“绿色住宅”建筑计划,美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及欧洲百万屋顶计划及其框架下的德国“十万太阳能屋顶计划”等。我国现有房屋建筑中,可利用的光伏发电系统面积约186亿平方米。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市场中,最具潜力的领域是农村屋顶,其次是南向墙面和城市屋顶。考虑到对高成本的承受能力,光伏发电应首先在经济承受力强的城市区域发展,再推广到农村区域。

在中国,继财政部2009年推出“太阳能屋顶计划”与“金太阳示范工程”,很多地方也制定了配套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和屋顶计划。政策利好,使光伏发电建筑市场发展迅猛。

据悉,江苏淮安楚州开发区1.5MW太阳能光伏屋顶项目、全球最大单体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南京南站10.67MW光伏屋顶项目、天津滨海新区首个光电一体化建筑――北塘社区服务中心25.1MW光伏发电建筑示范项目、北京市“阳光校园”光伏屋顶项目相继开始实施。截至2009年底,全国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累计装机约34.2MW,占光伏发电总装机的20.1%。

这意味着,光伏电站在中国的市场空间相当大,还有待去挖掘。

“十万屋顶”遭遇流产

“看到现在这个规划,我是又高兴又担心。”赵春江这样说。作为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更为特殊――上海迄今唯一的一户居民屋顶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实施者,也是当年上海轰轰烈烈“十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中残留下来的唯一实践者。

2006年,由上海市经委、上海交大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十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是我国最早的太阳能屋顶电站实施项目之一。按照这份计划中的描述:上海计划利用十年的时间,将现有2亿平方米平屋顶的1.5%,约300万平方米,即十万个屋顶用作太阳能发电,相当于新建一个30万千瓦的电站。项目总计投资约百亿元。但到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彻底流产。

到目前为止,已无任何迹象表明该计划仍在进行。

回想起多年的经历,赵春江对于屋顶发电又爱又恨。从2005年至今,赵春江自行安装的太阳能屋顶发电站已经累计发电15000多度。然而,因为家中一直是单向电表,过去几年里,他的屋顶发电输送给电网,不但没有取得电网支付的电价,反而自己还要掏腰包为其付费。直至2011年5月,电力部门才给他安上了双向电表,改变这一局面。

“关键是落实不到位。我们看到规划都是好的,但采用什么样的机制去执行才是关键。”赵春江说,他依然看好屋顶发电的前景,“从数据上分析,尽管有季节差别,但上海地区的年平均辐射值区域稳定,我安装的3000瓦发电设备每年的发电量维持在3500度左右,这基本能够满足一个三口之家一年的用电所需。”

据悉,赵春江初期投资屋顶发电设备约12万元。

赵春江的例子只是一个缩影。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屋顶发电曾经在中国提出了轰轰烈烈的发展目标,但是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绿电难以回购等难题,最终在中国偃旗息鼓。

项目进程不尽如意

据了解,“金太阳示范工程”(90%项目为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即屋顶太阳能电站)过去两年启动的近60万千瓦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只完成30万千瓦左右。“十二五”规划提出30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相当于在目前基础上增长9倍,而到2020年实现250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则相当于是目前规模的80多倍。

中证证券研究中心研究员陈衍鹏表示,2010年末,屋顶光伏占光伏总装机容量的28.8%,结合光伏“十二五”规划总装机容量的目标看,2015年光伏屋顶计划占比与目前基本持平,预计产业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达到63.5%。而2015-2020年,屋顶光伏产业将成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核心,其装机容量将达到总装机容量的一半,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2.8%。

分析人士指出,屋顶太阳能发电的发展或将带来晶硅和薄膜等光伏电池技术的市场调整。陈衍鹏认为,尽管晶硅是目前行业主流,但由于薄膜电池柔韧性强的特质,其在BIPV建筑一体化等领域具有优势。加之薄膜电池成本相对较低,转换效率不断提升,未来薄膜电池厂家或将享受到更多的利好。

不过,专家们并非一致表示乐观,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光伏产业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光伏产业的高风险性。

能源经济学者、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博客上表示,尽管我国出台对光伏产业的利好政策,但未来光伏产业市场还存在不确定性,光伏制造商的春天不一定到来。

林伯强称:“所谓国内光伏发电产业迎来的春天,不一定是光伏制造商的春天”。至于光伏产业不确定性的原因,林伯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国内光伏制造业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一大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进入光伏制造业领域,在海外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对光伏制造商是不小的考验。

光伏发电市场前景篇(8)

将照射到硅材料上的太阳光转化为电流并存贮起来供生产、生活使用,这就是利用太阳能的光伏效应进行光伏转换。1950年,光伏效应首次被用于替航天卫星补给能量。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太阳能正被发展成能够取代传统能源的新兴绿色替代品,并成为解决未来能源危机的应对方案之一。事实上,每年来自太阳的潜在能源相当于44兆瓦的电力,足以满足目前全球四年的能源消耗。目前,太阳能被广泛用于航天、无电网区域、公用设施、商业设施和民用住宅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性、抵抗气候变化并保持能源独立性是采用再生能源的三大动力。

太阳能被广泛应用于航天、无电网的区域、公用设施、商业设施和民用住宅等。太阳能的终端用户对太阳能的要求各有不同。例如,对于公共设施用户来说,由于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所以太阳能电池的组件效能不是最重要的。而对于住宅和商业用户来说,有限的土地使他们更青睐效率高的太阳能发电设施。另外,也有设备供应商开始向偏远地区的用户提供太阳能设施,以满足他们抽水、道路信号标志、停车计时器甚至是个人电子设备的供电需求。这一市场刚刚起步,长远来看是非常有市场潜力的。

化学品在光伏产业中的应用

光伏产业化学品市场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目前,全球范围内有40余家国内外公司活跃于光伏相关的化学品市场。欧美公司在这一市场占主导地位,但近年来日本和中国光伏产业公司的市场份额正不断增加。大型的公司有陶氏化学、林德、三菱和亚什兰等。这些跨国公司大都有本地化的销售、技术支持和客户服务团队。

光伏相关的化学品主要通过直接销售或分销商来进行,主要的终端客户群是多晶硅和晶片制造商、单晶硅和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以及太阳能组件制造商。另外,光伏组件的制造也需要使用各类日用及特殊化学品。

全球光伏市场概况

目前,由于太阳能应用的成本居高不下,其售价普遍不具竞争力,光伏产业的发展遭遇了重重阻力。不过,由于不同国家的太阳辐射量、国情和经济水平都不同,导致了光伏产业发展阶段不同,而太阳能入网电价也有很大的差异。

2008年,全球累计的太阳能装机发电能力是135亿千瓦。其中,新安装的发电能力为55亿千瓦。德国、西班牙、法国和美国市场在2008年得到了一定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太阳能组件安装的最大市场之一。印度及其他一些快速成长的东南亚国家也开始更多地采用太阳能。

欧洲

在全球范围内,虽然德国日晒值不是最高的,但是它却是目前光伏产业最大的区域市场。德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如1990年年底宣布实施的“1000屋顶光伏发电计划”,即准备在3年内在居民屋顶安装1000套1~5千瓦功率级的光伏发电系统,用以考察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经济性、技术可行性和实用性。意大利可能是第一个在欧洲范围内实现太阳能的成本与价格突破的国家,该国的太阳能价格将在2010年实现与电网平价。法国也正在加紧建设一系列光伏设施。西班牙在2008年大规模部署安装了不少光伏设备。西班牙政府在2008年9月以前鼓励大规模的地面安装,从2009年开始,要求全年光能设备安装量的一半要装在屋顶上,这一政策在2009年限制了市场发展。位于阳光充足的爱琴海沿岸的希腊则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要在2020年之前建成拥有7亿瓦的太阳能发电能力。希腊2008年太阳能发电机组装机发电能力已达18.5兆瓦。

南美与北美

加拿大已经启动了绿色能源与绿色经济行动。目前加拿大已有的太阳能发电能力少于50兆瓦。加拿大可能在这方面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通过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

光伏发电市场前景篇(9)

由于成本高昂以及缺乏有竞争力的装机成本和上网电价,作为清洁能源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一直没有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业界之前将目光集中在改进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上,但效果非常有限。从技术上解决光伏发电的成本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通过减少太阳电池在光伏系统中占比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也就是聚光光伏技术,被寄予厚望。

技术优势凸显

聚光光伏技术被看做是未来取代部分晶硅市场的第三代光伏技术,它具备晶硅电池无法比拟的优势。聚光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光学系统,将太阳能汇聚到太阳能电池芯片上,然后再利用光伏效应把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技术。它主要由聚光组件、太阳跟踪器、系统支架等部件构成。

看起来很简单,就像用放大镜点着火柴一样。实际上,聚光光伏却涉及力、热、光、电、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等综合性技术,需要解决太阳跟踪、光效、散热等一些列问题。

相比晶硅以及薄膜电池产业来说,聚光光伏是一个具有极大诱惑力的市场。目前,投身于此行业的国内外公司已经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Boeing、Amonix、夏普、PracticalInstruments以及国内的三安光电、广东新曜、昊阳新能源、安徽应天新能源、汉龙集团、上海聚恒,等等。

广东新曜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曜光电”)总经理容雷告诉《新财经》记者:“第三代聚光光伏技术具有单块功率比较大、效率比较高、占地面积小等优势,但因为牵扯到对日系统,所以,比较适合用在发电公司、发电站,而不是民用。”

容雷进一步解释:“聚光光伏目前适合在中国西北地区应用,因为那里阳光比较充足,地域辽阔,适合做大型的聚光光伏发电站,而不太适合在城市里做民用。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不一样,美国、欧洲有很多地方都是独立的别墅,别墅的屋顶是属于自己家的,可以自己安装太阳能板。但在中国就不一样了,大多数老百姓住的都是楼房,给每家每户安装是不现实的。另外,聚光光伏的特点是,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其效率要比多晶硅好很多,现在城市的空气洁净度都很差,对聚光光伏的应用效率会有一些制约。”

2011年1月15日,由青岛哈工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200千瓦高倍聚光太阳能示范电站并网发电,这是国内第一个按照商业化运营建设,且并网发电、投入运营的高倍聚光太阳能电站,也是目前国内转换率最高的并网太阳能发电站。专家认为,高倍聚光太阳能发电技术如果得以大规模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目前,上海聚恒太阳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聚恒”)所研发的产品,可以让透镜的面积达到电池面积的576倍。换句话说,1000平方厘米的晶硅面积,才能与类似1平方厘米的太阳能聚光电池所发出的电能相媲美。如此看来,聚光光伏技术如果得到推广,其效率将大大超过晶体硅。

上海聚恒副总经理廖军告诉记者:“从理论上讲,放大倍数越高,芯片的材料就越节省。一块用在聚光光伏发电上的电池,其造价是晶硅电池的100倍。不过,如果透镜与电池之间的倍数能超过300倍的话,那么,聚光电池的成本也就与晶硅电池的成本打平了。所以,各企业都在研究放大倍数更高的聚光光伏产品、这样可以节省更多的材料。”

聚光光伏发电中的砷化镓聚光电池(也叫“多结三五族”太阳能电池),有比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更高的转换效率。我国砷化镓聚光电池产品的转换效率已达到35%~39%,远远高于晶硅电池16%~19%和薄膜电池10%的转换率。此外,砷化镓聚光电池还具有吸收光谱范围广、衰减慢、耐温性好、有效发电时间长等显著优势。

上海聚恒总经理容岗介绍:“上海聚恒在哈工大威海校区建立的示范电站项目,其电池转换效率约为25%。”这比国内所有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高得多(目前晶硅电池的最高效率大约是18%)。

廖军也表示,“理论上,一般聚光光伏发电的转换效率约为70%,若加上一些折损,未来一两年聚光转换效率突破30%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能大规模制造,我们的发电成本可以跟煤电一样。我们认为,到2015年,如果国内聚光光伏市场能有几个G瓦的规模,就意味着这个产业链完全成熟了,市场容量是非常大的,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到2015年可能达到45%。到那个时候,聚光光伏转化成发电成本,可能只要六七毛钱,这就意味着,国家不需要补贴了。”

聚光太阳能在节省半导体材料用量的同时,还降低了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生产成本和能耗,具有更短的能息回收期。

容岗向记者介绍:“能量投资回收期,是指生产这套系统所消耗的能量和产生的能量之比,回收期长短是判断一个技术是否清洁的非常关键的因素。如果一套系统生产出来要消耗10度电,而这套系统一年能发5度电的话,要两年才能收回所耗费的能量。目前,我国的多晶硅能最投资回收期要在五到六年以上,国外要两到三年,薄膜技术在一年左右也能回收,而聚光光伏大概只需半年时间。”

但就目前来看,对高倍聚光太阳能来说,一些系统的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国外也处于示范阶段。投资者在计算投资回收期的时候,还应该考虑系统维修的成本以及维修期间不能发电造成的损失。

自主研发能力不足

对于很多聚光光伏行业的投资商、生产商来说,投资聚光光伏示范电站的建设成本还是比较高的。由于聚光光伏电站多采用砷化镓电池,其价格非常昂贵,最早使用在太空领域,为卫星和空间站提供能源,在地面使用难以普及。

在国际上,专业制作砷化镓电池的公司主要是美国的Emcore,SpectroLab(波音的子公司)和德国的Azur Space。目前美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已经看出了这个趋势,聚光光伏已经被作为光伏电站的主流技术。

从国内来看,目前尚无成熟的聚光光伏设备制造商,产品进口依赖度较高。由于聚光光伏电站结合了光学、控制、机械等多种学科技术,其研发投入相比晶硅技术要更高一些。

容岗表示:“就聚光光伏这个行业来讲,因为每个公司处在不同的状态,它面对的问题也不一样。有些公司不愿意从基础做起,而是从国外把技术和设备直接搬过来,更多地倾向于‘拿来主义’。所以,中国聚光光伏市场,利用‘拿来主义’的公司与经过多次研究、自主研发的公司,所碰到的问题肯定是不一样的。重要的是,国内真正由自己来开发系统集成的公司非常少。”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仅有的一家涉足聚光光伏产品生产的上市公司三安光电的产品组件全部为进口,仅在国内实现拼装。高昂的成本使三安光电的聚光项目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业内人士认为,三安光电之所以愿意去做这个高成本的项目,主要是为了抢占市场先机,提高知名度,是以广告效益为目的。

不过,基于聚光光伏的发展前景,国内也有默默无闻的企业在潜心研究这一新技术。新曜光电就是其中一家,公司是以第三代高聚光型(HCPV)太阳能发电模组和发电系统的开发、设计和产业化为主要业务方向的高科技公司。

新曜光电总经理容雷表示:“我们自主研发的发电模块、光学系统以及跟踪系统等,已经处于全世界领先地位。目前,这些设备的倍率、发电效率和系统控制功能都比国外先进技术要领先。”

上海聚恒总经理容岗也表示:“我希望做聚光光伏的公司要多投入一些精力和资金去做研发,而不是光做市场。对聚光行业来讲,这个产业链不是很长,把几个关键点抓住了,问题就不大。”

记者了解到,上海聚恒对聚光光伏产业的整个环节做了详细的分析,公司目前除了没有参与电池片的设计以外,其他设备的设计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容岗对记者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遇到瓶颈。当然,聚光光伏行业还处于比较新的阶段,一些加工厂商的生产能力还需要一些时间去培养。不过,将来这个行业的加工能力不会像晶体硅那样,一会儿缺硅、一会儿缺玻璃。比如,聚光光伏电池片用的是MOC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涂层)设备,这个设备既可以做LED,也可以做聚光电池,同样的设备、类似的工艺。所以,只要这个行业做起来了,MOCVD设备在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应用于整个行业,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

现在在国内,我们也看到有一些特别大的公司在做电池片,随着行业的整体发展,未来,国内整个太阳能产业“两头在外”的瓶颈不会改变,聚光光伏应该会比晶硅好得多。

另外,聚光光伏产业的产能扩充会相对简单一些,薄膜的产能扩充是非常困难的,要靠设备;晶硅的产能扩充也不是特别难,但可能时间会长一些。而聚光的产能扩充速度会更快,因为聚光对设备的需求不高。没有什么特别专用的设备,都是一些通用的电器设备,会相对简单。所以,聚光光伏将来的供应链应该不是问题。

降低成本是关键

既然聚光光伏比多晶硅和薄膜技术有太多优势,为什么目前国内外对聚光光伏技术运用得不多,产能也不够大P业内人士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成本太高。国内地面应用聚光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也还处于产业化初期,市场份额较小。国内整个产业链主要环节中试技术和产品已经完成,正在进入小规模电站试验阶段。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红波认为:“聚光光伏发电要得到推广,还需要业界加大投入。由于聚光光伏的市场还没有真正启动,一些配套材料的厂家对投入资金进行研发的积极性并不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跟踪系统、玻璃透镜、封装材料等各环节实现突破,需要从事不同领域的厂家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解决太阳能电池的问题。在聚光光伏电站示范运行过程中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只要有厂家愿意投入力量去解决,聚光光伏很快就会得到推广。”

以聚光光伏的行业特点看,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李红波表示:“可行的规模至少应该在100兆瓦以上,如果只有几兆瓦的装机容量很难体现效益。一座100兆瓦的聚光光伏电站,如果其中1兆瓦的设备需要维修,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如果电站的规模只有1兆瓦,经常处于维修状态,成本就会大幅上升。”

容雷认为:“聚光光伏的成本包括两块:一块是建设成本,另一块是发电成本。目前,国家对于太阳能的补贴,每度电补贴0.7~1元,新曜光电利用自主研发的技术设备,如果以每年2000小时的发电量为标准做参考,大概每度电的成本是0.7元,按照国家每度电补贴0.7元来计算,我们就可以实现零成本发电。”

容雷进一步分析:“现在每度电0.7元的发电成本是我们的实际成本,如果进入大规模生产以后,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这样,我们的成本就会低于多晶硅。再加上聚光光伏的发电量比多晶硅多1倍,未来,对太阳能行业将产生颠覆性影响。”

聚光光伏技术研发在国外已经有三十多年历史,但聚光光伏电站的商业化运营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成本太高。容雷说:“尽管聚光光伏有很多优点,占地面积小、发电效率高、节省材料、减少污染,等等;但聚光光伏的最大缺点就是成本太高,其成本大大高于多晶硅。太阳能行业还属于政府补贴的一个高成本行业,但政府补贴毕竟是有限的、不可延续的。如果成本始终大大高于多晶硅的话。聚光光伏产业的发展肯定要受制约。只有把成本降到一定程度,或者有突破性的技术出来、聚光光伏的市场才能打开。”

所以,按照新曜光电目前自主研发的技术设备,完全可以把聚光光伏产业的成本降下来。目前,晶硅体占据了太阳能电池95%的市场份额、但多晶硅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生产100公斤多晶硅需要46度电,另外,多晶硅的的材质回收是不可降解的,这些也都是多晶硅的成本。

容雷举例说:“在美国,买电器的时候要多花10%的回收成本,假如1000美元的电视机,要花1100美元,多花的100美元就是回收成本。按理说。多晶硅的回收成本比电器要高,1000元的多晶硅,至少要有20%的回收成本。但目前在中国,还没有涉及回收成本这一制度,所以,多晶硅的价格较低。”

而聚光光伏技术材料99%用的是铝,是一些玻璃结构,在十年或二十年以后,铝是可以回收的,这个回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发展前景广阔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随着聚光光伏技术的更加成熟以及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聚光光伏将长期与晶硅、薄膜电池共存。长期来看,聚光光伏并不会完全取代晶硅和薄膜电池的市场,正如薄膜电池不会完全取代晶硅电池一样。

目前,全球的聚光光伏装机不到200兆瓦,预计今后几年,随着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凸显,市场规模将有爆发式的增长。未来十年,年均增速预计在40%以上。

容雷分析:“聚光光伏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无论对于全世界还是对于中国,太阳能产业都是一种主动的环境需求,而不是迫于经济利益的需求。况且,中国的产业结构也的确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现在,在几种精洁能源中,核能和风能都受到一定自然条件的限制。相对来说,太阳能的利用前景最为广阔。今后,我们只要把成本降下来,将聚光光伏的成本控制在多晶硅之下、这一产业将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未来,可能不光是应用在发电站方面,在一些乡村、一些二三线城市,居民也会有自发的需求。”

目前来看,光伏产业还是一个政策驱动型的市场,靠自身发展,成本无法与煤电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和持续性就非常重要。容岗表示:“中国恰恰在政策方面不明朗,很多地方政府和部委出台了一些政策后,也定了一个上网电价,但并没有说补贴多少年。特别是对于民营企业,没有政府的政策,就更不敢贸然进入了。”

在美国,政府对聚光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非常大,曾有一家聚光光伏企业得到了美国政府几千万美元的无偿补贴。而在中国,很多政策还是跟不上,容岗认为:“作为一个新技术,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聚光光伏未来的前景,将来如果能建起大型的聚光太阳能电站,其成本肯定会下降。现在包括几大电力集团在内,也都在考虑尝试建聚光光伏电站。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抢占市场。”

光伏发电市场前景篇(10)

0.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持续较快增长,常规化石能源的供应存在很大的缺口。而我国很多地区的供电仍主要依靠火电,一次能源的不足导致电力供应不足,出现了严重的电荒现象。尤其在“十二五”期间,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仍需要电力这个先行行业的大力支撑。所以应用一些广泛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来发电成为了“十二五”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新能源发电之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的发电方式。

1.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

1.1资源本身的优势

太阳是一个巨大、久远的能量源,每秒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500万吨标准煤,每年相当于130万亿吨煤,可以说太阳能是当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并且太阳光照射大地时没有地域的限制,可以直接开发和免费使用,不用开采和运输。随着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不断开采和消耗,能源的供应越来越紧张,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

1.2地理优势

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我国地处北半球,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日辐射量最高达每平米7千瓦时。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与美国相近,比欧洲、日本优越得多,因而有巨大的开发潜能。

1.3 其他优势

光伏发电在提供大量电力供应的同时,避免占用更多的土地。光伏发电可以安装在任何有光的地方,这意味着在公共、私人和工业建筑的屋顶和墙面上都有广泛的安装潜力。同时在运行中,光伏发电系统还可以降低建筑的受热,增加通风。光伏还可以作为隔声板装在公路两侧。

光伏发电能够提供很广泛的的就业机会。目前我国光伏技术及产业的就业总人数近万。到2020年将达到10万人左右。按照中国电力专家的研究,2050年,光伏发电行业将达到装机容量10亿KWp,年生产和安装1亿KWp,就业人口将超过500万人。

2.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我国太阳电池的研究始于1958年,光伏发电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光伏发电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太阳电池及组件产量逐年稳步增加。经过30多年的努力,21世纪初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有2次跳跃,第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引进的太阳电池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投资主要来自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家工业部委和国家大型企业。第二次光伏产业的大发展在2000年以后,主要是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国际项目/政府项目的启动和市场的拉动。2002年由国家发改委负责实施的“光明工程”先导项目和“送电到乡”工程以及2006年实施的送电到村工程均采用了宇翔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这些措施的有力拉动下,中国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日渐明朗。

十一五(2005-2010)期间,我国太阳能组件产量年增长率超过100%。2010年全国总产量达到10GW,约占全球产量的一半。然而,超过90%的产品都出口到欧洲和美国。产业对海外市场的强烈依赖,促使业内专家呼吁中国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激励措施来扩大国内市场。

2009年我国推出了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示范工程,对国内光伏电站投资提供补贴。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对太阳能建筑进行补贴,标准为20元/Wp。据测算,该补贴标准大约可以覆盖相关企业生产成本的30%-50%,大大降低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金太阳示范工程提出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受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示范工程的推动,截至2009年底,全国光伏装机容量已达300兆瓦。

2009年6月,由中广核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百世德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和比利时Enfinity公司组建的联合体以1.0928元/度的价格,竞标成功我国首个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甘肃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场项目,1.09元/千瓦时电价的落定,标志着该上网电价不仅将成为国内后续并网光伏电站的重要基准参考价,同时亦是国内光伏发电补贴政策的出台。2010年1月,已建成并网的大型光伏电站就有保利协鑫徐州20兆瓦项目、浙江正泰光伏的宁夏10兆瓦项目等。

2011年8月初,国家发改委了《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今年7月1日前后核准的光伏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分别定为1.15元/每千瓦时和1元/每千瓦时。这给光伏行业带来新的契机,但各地光照资源条件存在差异,采用“一刀切”的光伏上网电价,会造成未来一段时间西部地区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增速明显超过东部地区的现象。

3.发展前景

国际能源组织对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认为2010-2020年间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速度复合增长率达到35%,预计202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将达到280TWh以上,占当年总发电量的1%,2040年占总发电量的20%,未来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光明。

我国是世界上人均能源消耗比较低的国家,虽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能耗水平很低,1997年商品能源人均消费量1150kgce,仅为世界平均值的55%,是OECD国家的六分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起飞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需求也将有较大的增长。根据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进行的长期能源需求预测,到2050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将达3440Mtce~4150Mtce,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将由1990年的76.2%下降到2050年的51.9%,以太阳能、风能等为主要构成的新能源和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上升到5.5%,新能源发电将占国产能源供应能力的12.8%。我国能源需求总量的增长和能源结构的改善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至今尚有7000万人生活在无电地区,这些偏僻边远地区人口密度低,远离大电网,长距离分散输电成本高,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要消费市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将会得到明显改善,对能源消费需求也将出现快速增长,这些地区所拥有的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将会有力地牵引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

各种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组件,预计到2010年全世界各种太阳能电池安装销售量可达630MW。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在我国具有十分广泛的前景,近几年来,许多重大工程,如在西北光缆干线中,大约一半线路的中继站上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在现在开通的高速公路上的各种显示、信号及通信设施等,也都广泛采用了太阳能电池。我国目前各种太阳能电池需要量8MW,而自己生产的各种光伏电池只有1.5MW,预计到2005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的市场年需求量约为20MW,总销售额可达到15亿元,到2010年预计年市场需要量为200MW。

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5年国内光伏装机要达500万千瓦;到2020年,光伏装机达2000万千瓦,因此我国太阳能光伏市场空间巨大。预计,到205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装机将占全国电力装机的25%,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将占到5%。预计2030年之前,中国太阳能装机容量的复合增长率将高达25%以上。

太阳能光伏业是一个有潜力的行业,虽然目前还有很多的障碍,包括成本过高、海外市场的萎靡和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监督行业,但是依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联合会.转变电力发展方式解决能源矛盾.中电新闻网,2012.2.27.

[2]朱伟钢,林燕梅,周蕾.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中国的应用,现代电力,2007.10.

[3]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大事件回顾.光电新闻网,2011.5.25

[4]葛旭波.关于“十二五”电力发展前景的研究情况,国网能源研究院,2010.5.

上一篇: 缺乏团队精神的原因 下一篇: 光污染对城市的影响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