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优势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03 14:36:31

医养结合优势

医养结合优势篇(1)

二、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高等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和临床医学结合紧密,医学大背景很深厚,具备丰富的医学类学科教学资源和优越的临床设备实践条件等优势,但同时因学科体系不完善、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专业实验室建设投资大等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专业的高效快速发展。

1.理工学科体系不完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科涵盖面非常广,广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包罗万象”,如果用“学科频谱”来描述学科涵盖面宽度,生物医学工程无疑是88个一级学科中“频谱宽度”最宽的学科。目前大多数开设生物工程学的高等医科院校,物理、数学、化学等基础学科相比理工科院校比较薄弱,而且缺乏材料、自动化等重要工程学科的有力支撑,这些支撑学科的缺少会导致相应课程设置不完善以及综合性实践训练平台缺乏,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工程类课程,得不到系统扎实的工程技术训练,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实现。

2.复合型师资比较缺乏。要实现培养医工结合与交叉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标,首先需建设一支医工结合与交叉的复合型师资队伍方阵。在高等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师资队伍中具有理工科教育背景和医学教育背景的教师比较多,而既懂医学又懂工程技术,能将工程技术与医学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的复合型、交叉型、融合型师资比较缺乏,教师队伍知识结构普遍不够合理,与各相关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弱,这些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体系构建以及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3.创新能力培养不扎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85%以上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都要开展实践教学,必须建设相应的实践教学平台,这些实验室建设要求高、仪器设备多、投入大,部分院校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实验条件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比较少,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课程标准中演示性、验证性等基础性实验设置比较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设置比较少[4];缺乏“大学生电子设计创新基地”等综合性实训实验硬件软件平台和组织管理经验;学生规模小,缺少其他理工科学科支撑,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设计竞赛等活动较为困难。

4.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生物医学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覆盖面广,涉及领域跨度大,专业知识体系复杂,专业课程内容在各学科之间交叉频繁,本科学生对本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足够的信心和学习热情;相对材料、自动化、机械、通信以及临床、医学影像等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所学知识普遍存在“宽而不精”,“广而不细”等问题,就业时相对处于劣势;部分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导致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专业思想不够牢固,甚至影响到专业整体的学习风气。

三、对策初探

高等医科院校要盯准医工结合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科交叉综合培养、工程技术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素质培养,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医学院校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具有医科院校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升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医养结合优势篇(2)

随着七年制教育模式的普遍开展,我国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已经形成双语教学、双语测试、滚动淘汰的专业教学特色。带教教师一致反映七年制学生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强,双语教学的知识接受状况良好,不论是阶段性考核还是综合测评七年制成绩都令人满意。从前十届七年制毕业生的毕业去向看,大部分就职于省级及以上大型临床医疗机构,部分毕业后直接出国深造,少部分在大六时考取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从事临床工作的毕业生大部分很快成为本学科的青年骨干,其中一些目前已成为专家级学术带头人;部分已走上医院或大学的领导岗位,成为专业和领导能力兼备的新生代管理人员;还有少部分毕业生转行从事商业、金融、IT等行业,不论他们身在国外或国内,也不论他们从事工作的性质,七年制毕业生都表现突出、成绩斐然,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被认为具有适应未来科技竞争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4]。

一项为了客观评估七年制毕业生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七年制毕业生在医疗、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都比五年制毕业生有较强优势,特别体现在教学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和逻辑性、运用新技术能力、科研意识、掌握前沿科学知识深度、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相关学科知识面、外语水平等多方面都比五年制本科生有优势[5],这说明本硕连读七年一贯制是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与综合大学合并之后,可以建立人文、理医结合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最佳模式,使学生在校内学到相关的多学科的知识,这是以前不可能办到的。1995年在我国首批七年制学生毕业之际,教育部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工作检查和评估,七年之后的2002年又进行了第二次检查评估。二次评估的结果与第一次相比显示我国的七年制医学教育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七年制教育获得进一步发展、办学模式特色突出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等一系列成果[6]。

二、医学七年制教学的发展与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七年制医学教育的办学规模也迅速扩大,开办院校由最初的15所发展至超过半百,年招生人数也由1988年的数百人发展至近万人。招生规模的扩大造成了生源素质的参差不齐,学生上课效果不如扩招之前的生源,尤其是地方性单科医学院校由于存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教学管理等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着临床七年制学生培养的质量[7]。虽然在招生方面与五年制相比仍有优势,但是随着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的扩招,同时受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医疗环境恶化等状况的影响,医学在本科生学习的热门专业地位有所下降,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在高考专业的横向竞争力明显削弱;受学校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所限,七年制从基础授课到临床实践的资源优势地位也不再突出;随着省市级以上大型综合医院人员趋向饱和、医务工作者的学历普遍提高、毕业生逐年增多,七年制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优势有所下降;另外七年制的培养目标和学制特点决定了其专业课程学时和临床实践时间偏少、科研水平不高,因此与统招5+3的硕士相比在选择研究生课程和导师方面没有优势。此外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七年制毕业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基本功方面尚待加强,在协作精神、人际交往等方面也有不足,特别表现在敬业精神、对病人态度、协作精神、应急能力、临床基本操作、临床技能娴熟程度、师者操行、贯彻大纲精神、调动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5]。

三、医学七年制教学未来之路

针对以上医学七年制教学出现的问题,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者对今后医学七年制的教学进行了以下思考:

1.依托综合性大学优势,进一步推进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考虑推广八年制医学博士的教学模式,与国外的M.D.(MedicalDoctor)概念接轨。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在少数拥有综合实力优势的医学院校已经尝试推广八年制医学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八年制颇受有志于临床工作的学生青睐,毕业生也很受用人单位的认可。

医养结合优势篇(3)

全国第一批9所医学院校在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应用心理学专业,突破了此前应用心理学专业只在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设置的局面[1]。截止2009年7月底,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信息,全国开设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医学院校(含专业方向)已达50余所(这里主要指未合并入综合大学的独立医学高校,且不涉及精神卫生专业)[2]。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是新的时代环境下,社会发展、医学模式转变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相比较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起步晚、起点低,面临着专业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教学模式难以统一、课程设置左右为难、毕业生就业门路狭窄等问题。虽然医学院校设置应用心理学专业存在先天不足,但也有自身特有的优势,医学院校若能把握好自身的后发优势,在短期内赶上甚至超越师范类或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是很有可能的。

1何谓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late-moveradvantage;Second-moveradvantage;又称为次动优势、后动优势、先动劣势)是由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Gerchenkron,1904-1978)于1962年提出的,他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3]。后发优势是指相对于行业内先进入企业,后进入者由于较晚进入行业而获得的较先动企业不具有的竞争优势,表现为“观察先动者的行动及效果来减少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相应行动,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4]。例如:避免行业风险,减少研发成本等。在经济领域中,存在进入市场的次序优势。先进入的企业享有先动优势,后来者有后发优势。先动优势指的是先进入企业抢先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竞争较弱。“后发优势”,也被称作“落后得益”、“落后的优势”、“落后的有利性”等。对次序优势的研究,早期集中于先动优势,后来才慢慢注意到先动劣势或者说后发优势的研究。20世纪末对后发优势的研究逐渐深入,1990年两位学者Lieberman和Montgomery对后发优势进行了总结,指出后来者在三个方面存在后发优势[5]:1)后动者的“免费搭乘”效应:在市场开发、顾客消费习惯引导、人员培训、基础投资、产品研发等方面,相比先动者,后动者可以节省大量的投资,却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2)先动者锁定了错误的技术或营销战略:早期进入的企业,由于市场未知,没有先例可循,对于产品的技术和顾客的需求不够了解,在决策过程中容易犯错;而后动者有了前人的经验,可以从先动者的失误中吸取教训,避免犯先动者犯过的错误,更容易走捷径获得成功。3)在位者惯性:先进入企业一旦占领了市场,由于沉没成本的存在和组织惰性,不再愿意做新的变革;而后动者没有任何包袱,作为一个追赶者,会利用一切机会发展壮大,挑战先动者的地位,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后发优势现象在社会的其他领域也同样存在。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相比其它高校,也是后动者。作为后动者,同样也享有上述后发优势。

2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后发优势

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相比较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而言,劣势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也具有后发优势。它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心理学学科发展已经成熟,人们对心理学专业的认同;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需求加大;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提供了成功的办学经验和办学规模效应等。

2.1心理学学科发展的社会前景广阔

心理学学科发展趋于成熟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前景。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从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学科体系已成熟,分支学科日渐增多。我国的心理学在引进西方心理学成果和研究范式的同时,也展开了本土化的研究,努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行心理学中国化的探索。目前,国内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几乎都开设了心理学专业,培养了大批心理人才,并且创办了大量心理学刊物。应该说心理学探索、揭示人类心理的奥秘已被众多学科所认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正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教育到医疗;从人员选拔到工程设计;从企业到社区;心理学已被人们所接受。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人的健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中离不开心理的健康;心理学知识的社会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心理学人才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熟的学科体系,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编撰精良的教材,大量的研究成果,社会的认同,其他学科的认可,这些都为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和广阔的前景。医学院校可以免费搭乘其它高校已经建设好的应用心理学发展模式,享受后动者所特有的免费搭乘效应。

2.2心理学人才需求缺口巨大

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大量需求促使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按照国外的标准来计算,我国目前心理学人才的缺口巨大。在发达国家,专业心理医生与人口比例约为1∶1000;同比计算,我国至少需要2百万心理医生[6]。而国家卫计委日前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有27733人,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总计只有3万多人;而我国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达17.5%,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广大民众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度和重视度不断提高,再加之学习、就业、工作、住房等诸多压力的增加,心理疾患的人群不断增加[7]。人们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是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现有的培养模式和速度赶不上需求,此时,医学院校加入到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行列中,前景可谓一片光明。

2.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师范类和综合性大学心理学专业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效益有利于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早在1917年,北京大学就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实验室,紧接着南京高师于1920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普及、壮大,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师范类院校都开设心理学专业,一些综合性大学也设置了心理学系。这些院校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对于心理学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得到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认可。尤其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的心理学发展可谓精彩纷呈,人才辈出,对于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已经从本科逐渐延伸到博士,形成了相对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些都为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后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照,让医学院校享受后动者的“免费搭乘效益”。

2.4医学模式的改变,需要具备心理学知识的新型医务工作者

社会的高速发展促使医学模式悄然发生转变,现今的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现代医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医生不仅要具备生物医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心理学、人文科学、社会学的知识和技术,这样才能全面满足病人身心健康的需求。可现行的医学教育中对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依然是按照生物医学的模式在进行。在医学专业的本科教育中,大多数的内容还是生物医学的知识,极少涉及心理学、人文科学、社会学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医生,很难利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技能去服务病人,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也间接造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而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心理学专业学生,他们虽然具备了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和技能,却不能考医师资格,无法在医院工作。因此,医学院校应开应用设心理学专业,培养既有医学知识和技能,又能利用心理学知识开展心理咨询、治疗、干预工作的新型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3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后发优势发挥的保障

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虽然没有师范类和综合性大学的先动优势,但是作为后动者,可以“免费搭乘班车”,学习它们的办学经验,可以从师范类和综合性大学的经验教训中减少失误,从而更好、更快地发展。作为后来者的医学院校,要想把上述后发优势发挥出来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3.1社会层面的保障

作为后动者,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想在短时间内追赶上,除了发挥后动者的优势外,还需要社会层面提供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适度的宣称报道以及科研经费等的支持。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口要强强联手,营造公平、公开、有序的竞争环境,让医学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综合性大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能因为医学院校是后来者,就对它们轻视、歧视、甚至无视。在招生、人才培养、办学经费、师资配备、科研立项、教学改革等各个环节都要创设公平、公开的环境,让所有院校的心理学专业都能健康成长。其次,要扩大对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的宣传报道。由于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时间短、影响小、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没有形成规模,大众和用人单位对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心理学人才社会认可度不高,因此,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的相关宣传力度,对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办学、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成果及时地予以报道,让社会和大众逐渐了解,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提高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办学社会效益。再次,科研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科研立项和科研资助。要想办好现代大学,离不开科研软实力。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除了培养高素质的医学心理学人才,在科研立项、科研成果方面也应有所建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可以联手合作,共同设立一些跨心理学和医学的科研课题,让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在课题申报过程、立项、实施过程中享受有一定政策倾斜,为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后发”提供科研力量发动机。

3.2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自身的努力

作为后动者,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劣势和优势兼备。如何避开短板,发挥长处,需要医学院校自身不懈地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方面都要有所侧重,归结到一点,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一定要有自身特色,只有走特色化之路,才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要有特色化。首先,要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从广义上来讲,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的都是心理学的应用人才,但是新世纪才设置的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其培养目标定位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基础复合型人才,因此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育模式更应该具有未来性和特殊性。通过专业课程的科学设置,使学生具备基础医学知识、临床知识和技能,同时,削减部分划分过细的临床专业课程,增加学生在心理咨询科室或者专业机构实习的时间,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较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又兼具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具备未来在临床机构中从事心理工作的能力。其次,课程进行模块化组合,将医学类课程模块和心理学类课程设计打包成不同的模块,在不同年级进行模块化组合教学,因此,需要对课程进行重新加以梳理、整编,剔除一些生冷僻繁,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内容,对医学类、心理学类课程进行打包处理,更好将两个学科的知识点关联起来,从而满足医学心理学或心理治疗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便更好地促进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实现后发超越。再次,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见习、实习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结合医学心理的实践案例,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之间能较好的结合起来。还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外,要加强见习、实习基地建设,除了在医疗机构设立实践基地,还可以在心理咨询公司、心理教育培训机构、社区、军队等企事业部门,广泛设立见、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后,有临床实践的机会。作为一个后动者,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例如,传统就业市场被瓜分、办学时间短、社会知名度差等,但是也有自己的优势,如果能抓住机会,利用好后发优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学院校一定能赶超师范类和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医学心理类人才一定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申俊龙,陶林.论高等医药院校非医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J].中医教育,2005,24(1):29~32.

[2]王挺,杜文东.医学院校设立心理学专业的思考和建议[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42~44.

[3]单晓娅.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9.

[4]胡成.新时期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基于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视角[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

[5]刘笃池.自主创新企业与后进模仿企业竞争策略模型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医养结合优势篇(4)

【正文】

老龄健康(健康产业促进)工作总结

一、近年来健康产业发展概况

马鞍山市作为安徽省的东大门,北接南京,东临上海,交通便利,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的城市定位,稳中求进,加快发展,推进健康马鞍山建设,促进健康产业进一步发展。我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发展各具特色的健康产业集群,努力将健康产业培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基础医疗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居民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民健身氛围日益浓厚,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二、2020年健康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着力发展医疗服务产业。一是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在编制全市“十三五”规划期间,在完善民生保障篇章中,将“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作为单独一节列入,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加快健康产业链建设、加强医疗质量监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四个方面阐述,并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还专门设计了马鞍山市十三五健康工程,将市县区各级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项目建设纳入,着力配置布局合理、全民共享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二是加强项目资金支持。十三五以来,市卫健、发改等部门根据国家政策投向,积极指导县区谋划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周转宿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等领域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并根据中央预算内投资方向,编制了我市卫生领域储备项目库。根据新增中央投资投向,会同县区,向上申报平战结合项目。三是加大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各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市每年编制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按照“四督四保”和“五项机制”要求,分解落实责任,强化协调服务,全力推进新建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达产、前期项目早转化。

(二)积极拓展医养结合示范创建新模式。在传统医养结合模式创建的前提下,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江东控股、中冶华天等共同投资的江东颐养公司和依瑞佳养老中心等相继投入运行,有效增加护理床位供给。推动中医药养生振兴发展。全市建成基层中医馆48个, 98.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0.8%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有效丰富了老年居民健康养生途径。另外,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发展战略以及对接“南京都市圈”,我市认真梳理区位优势,利用雨山区岱山地区自然的森林、绿化、天然氧吧资源,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岱山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基地。

(三)持续推进特色健康小镇建设,丰富健康产业的内容。按照省有关文件精神,对全市基层乡镇进行了摸排,对照创建标准,确定了和县香泉镇、博望区新市镇作为健康小镇,对创建过程进行了全程指导,进行了市级评估,并按照要求向省卫健委报送了评估报告。和县香泉镇、博望区新市镇结合自身特色,分别围绕生态养生和休闲运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以香泉温泉为核心资源, 以温泉养生、休闲度假为主题,积极推进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打造一个集温泉文化、昭明文化、宗教文化、老街文化、红色文化、乡村文化和美食文化等文化欣赏,兼顾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运动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胜地。打造香泉温泉度假康养产业,借香泉湖景区提升改造工程之机,改善周围生态环境,吸引客商前来投资。该项目将依托香泉景区观音寺景点、以及温泉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基底,充分突出“温泉+康疗养生”特色,打造集顶级诊疗、健康管理、禅意养生、养老度假等产品为主的大型生态健康综合体。新市健康小镇依托“长三角城市山地自行车越野邀请赛”打造以“山地自行车运动”为基础的“体育+旅游”模式。以体育健身、休闲、户外运动、旅游观光为主题。定位为“冠军之乡?体育小镇?美丽新市”特色体育小镇。同时,积极谋划启动依托横山风景区周边建设横望山文旅度假综合体,总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主打文旅和大健康产业项目。有效扩大了小镇的文化影响力。加强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开展,截止目前小镇旅游人数达20万人次,主营业务收入达0.5亿元。

(四)深入推进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按年度开展支持现代医疗和医药产业发展申报。当涂县天福康中药制剂、慈湖高新区皓元医药、利洁时桂龙医药、德夏永胜医疗器械等49个医药产业化项目列入市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每年市领导在其中遴选出市级重点调度项目,责任到人,按照“三定一包”(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一包到底)原则,亲赴项目现场指挥调度,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都得到有力推进。

三、全市健康产业发展优势、特色

马鞍山市是安徽省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也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健康城市试点市,历年来,市委、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健康马鞍山建设工作,也非常重视健康产业的发展。

(一)产业政策支持方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健康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在健康产业有利于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有利于人民健康水平上形成共识,并把健康产业发展分别列入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加以推进。认真梳理我市医疗健康产业重点项目(机构、企业),建立医疗健康产业重点项目联系制度。濮塘休闲度假区基础设施PPP项目、颐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项目、马鞍山润园养老项目、马鞍山市餐厨垃圾特许经营项目、马鞍山特色植物资源综合开发项目、马鞍山安拓绿色生态食品项目等相继开工建设,有的已建成投产。

(二)积极把握健康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马鞍山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横跨长江两岸,地理优势十分明显。马鞍山市地处皖东,与江苏接壤,因为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安徽和江苏都积极加快建设铁路和轨道交通建设与其连接。马鞍山处在皖江开放的最前沿,是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交汇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首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中国诗歌之城、全国文明城市等殊荣。

(三)突出发挥资源优势。一是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马鞍山市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有著名的采石风景区、含山县褒禅山的华阳洞、运漕历史文化名镇、太湖山森林公园、和县历阳的陋室、香泉的温泉、当涂大青山的桃花村、当涂县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等,是旅游、休闲、养生的好去处,也是健康产业发展的好地方。二是充分发挥生物医药资源优势。“桂龙药业(安徽)有限公司慢严舒柠”为中国驰名商标,当涂县打造中邦生命与健康科学产业园,占地160亩,建设个人护理、新材料、药用原料三个产业板块,主要生产日化产品中间体、维生素原料药等产品,总投资20.6亿元,今年投资3.5亿元。三是充分发挥健康食品资源优势。不仅拥有蒙牛、达利园等知名品牌食品企业,而且还有金菜地、采石矶等本地自主特色食品品牌。市经开区建设仙乐营养健康产业园,建筑面积3.5平方米,生产营养软糖、口服液生产线和药品软胶囊,总投资12亿元,今年投资2.5亿元。四是充分发挥温泉疗养资源优势。香泉镇作为安徽省首批29家健康小镇之一,打好这张名片,进行香泉镇的产业整合,发展健康疗养项目建设,以高新医疗技术为核心,提供精准医疗、慢病管理康复、生殖助孕、中医特色等高端健康服务,共同构建全生命周期全产业健康平台,开展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近年来,我市健康产业发展状况,总的来讲,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健康产业规划还不全面。目前,我市生物医药、

健康食品、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健康产业没有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而且,有些产业还是零星布置,势单力薄,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导致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健康产业政策支持和投入不足。就全市健康产

业发展现状来看,我市现有的健康产业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技术创新方面在同行业相比较还是相对比较落后,一方面,企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投入和支持。

(三)健康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尽管我市在健康产业

发展方面有一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也有特色的品牌优势,但是,在健康产业发展动力方面,体现出动力不足,优势不优的局面,尤其是在健康产业特色品牌做大做强,真正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等方面还显得苍白无力。

(四)健康产业深度融合不够。就我市健康产业发展

来看,目前,绝大部分的健康产业都是各自为阵,没有做到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更不要说深度融合发展了,导致在对外竞争方面失去了很多发展的机遇。

五、今后的健康产业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以及中央、省、市关于健康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着力提升我市健康产业发展建设的能力。

(一)进一步落实健康产业政策支持。市委、市政府要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支持健康产业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从资金投入、项目立项、招商引资方面缩短审批时间、简化审核流程等积极的优惠和鼓励措施,切实解决经营企业的实际困难,开展好“四送一服”等帮扶政策,努力确保健康产业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进一步优化健康产业合理布局。我市健康产业相

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工作交流与合作,整合我市健康产业资源优势,规划、发改、市场监管、文旅、卫健等部门要定期召开健康产业工作调度会,从宏观层面先行合理规划我市健康产业格局,淘汰相关过程产能企业,鼓励支持高、新、尖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健康产业的发展。

(三)进一步加大健康产业项目建设。在现有健康产业

医养结合优势篇(5)

护理人才培养起步相对晚,护理人才培养还有部分按医学生培养模式,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时设置不合理,基础课课程设置和课时偏多、偏难,专业基础课课时压缩现象严重,护理专业基础课程针对性不强,甚至医学生和护理本科生同用一本教材,不能体现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而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临床实践,重医疗,轻护理。更重要的是中医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满足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医院和中医医院以及社区的需求,在临床实践中无论在西医院还是中医院,由于临床缺乏中医护理引导人才,导致以西医规范带教为主,忽视了中医护理的规范带教,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中西医护理的发展不能并进,学生专业特色不突出,毕业生在医院难以较快地发挥中医护理的带头作用。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的需求。

2 培养“实用型”中医护理人才,顺应市场的需求

现代医学模式和人民健康观念不在是“有病治病,而是未病先防”,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体现以人为本、个体化特色服务优势,加之独特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体现“安全、高效、低耗、创新、发展”的特点,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的需求,符合当代人们的健康理念。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结合以上特点,采取以下的措施。

2.1 调整课程结构 精简医学基础课程,增加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课时,特别是增加临床实践的课时,用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系统学习中医护理理论和传统的中医护理技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的需求。

2.2 整合中医护理教材 不能原用医学生的培养模式,更不能共用同样的教材。中医护理的教材虽然编著了不少的书刊,但缺乏规范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如中医养生保健,中医饮食护理等等教材,内容重复,可以将中医护理教材整合成2本《中医护理学基础》和《中医临床护理》具能体现中医护理特色又实用于临床实践。

2.3 加强“双师型”中医护理师资的培养 由于中医护理教育起步晚,临床缺乏中医护理教育人才,中医医院中医护士比例极少,西医院就更加缺乏,学生进入临床实践不能得到规范的带教,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为培养既有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综合护理人才,就必须加强“双师型”中医护理师资的培养。

医养结合优势篇(6)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科学中沿用至今的,具有民族特色,系统的理论,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等特征,是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医现代化,应是以发掘,完善中医学理论,全面引入现代病因病理学说,在保持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建立现代中医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使中医的学术理论体系和诊疗水平更加科学化,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1.中医现代化的现状

1.1现代中医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20世纪50年代以前,师承教育是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仅有很少数的私立中医学校, 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有高等本专门科中医院校40余所,全国有120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和综合性院校设置了中医药学院,系或专业,大批名中医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任教,建设了一批中医药精品课程,教育模式向多元化,规模化高等教育模式转变,从单一教育层次向多种教育层次转变,从单纯的医疗人才培养向中医药与理,工,文,管多学科复合人才培养转变。

1.2中医药逐步被世界接受

目前,我国与超过60个国家签订了有关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协议。随着西方国家对中医,针灸的兴起,西方教育界对中医高级格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重视起来,许多国家开始和国内高等中医院校合作办学, 自1992年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创了西方正规大学第一个中医专业本科教育,澳大利亚又先后有4所公立大学开设了中医学教育。1996年英国的Middesex University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设了全英,乃至全欧洲第一个中医学士课程,现在英国已经有11所正规大学在其卫生学院开设了中医,针灸本科或硕士课程,占全英开设卫生学院大学的22%。[2]

1.3中医技术在中医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

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的主要诊断技术,代表传统中医诊断技术水平,历经数千年的积累与发展,中医学临床诊疗技术日益成熟并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理法方药辨证体系。近50年来,在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下,中医行业和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人员开展了中医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中医药事业“十五”计划进一步重视了中医药诊疗疾病的新技术探索,在广大中医中药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国已自主开发出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医药技术成果,中医在防治艾滋病、肝炎、风湿性疾病、糖尿病等现代难治性疾病、亚健康状态调节等方面已经显示出巨大发展前景。

2.目前存在的问题

2.1缺少优秀的中医人才

当前我国中医缺少的是具有扎实的临床基础的优秀中医理论人才,也缺少具有良好的中医理论素养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医学教育来看

,专业思想不稳固的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中医院校,同时中医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脉象、病证都只有在临床中去体会,其治疗也只有在病人病情及变化中去进行,离开了临床、离开了病人很难体会中医的精髓。

2.2不相信中医,盲目崇拜西医

不相信中医独立的学术地位,盲目崇拜西医学方法,对中医自身传统的冷漠,导致中医学术界目前的现状,中医的发展本身是在一个非常成熟的、完善的、符合客观规律的理论框架之内的,这种发展可以是无限的,如果任意想突破这个框架,必然导致违背客观规律。

3. 中医现代化今后的发展

3.1提高中医教育水平,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中医现代化要求中医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有渊博的中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有较好的现代医学基本功。还要对药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现代技术等都要有所了解。要提高中医教育水平,关键在于中医的精髓部分要讲深、讲透,西医的人体解剖学和生理病理学也要讲透,即西医重基础,中医重临床。遇到疾病既知道其病理变化,又知道辨证的核心,从而掌握要领,药到病除。

加快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制订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培养计划,造就新一代中医药领军人才和一大批中青年名中医。完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建立政府表彰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落实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与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

3.2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及多学科研究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必须在遵循中医学本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深刻理解中医中药的基础上,吸纳现代先进技术,完善中医理论,走出单纯用西医模式的理论研究方法或标准来解释中医的误区。[3]

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加强中西医结合理论与方法学的创新研究和学术发展研究等,促进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与发展。把握和利用好中西医相互融合、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这一世界性发展趋势。

同时近年来多学科,跨学科研究中医学也成为中医现代化进程中不忽视的力量。中医诊疗技术的现代化发展,要从其诊疗原理出发,保持和发扬其优势和特色,满足现代人类社会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要达到这个需求,就要赋予传统技术的现代性,必须融合现代多学科技术,如: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生物技术等,因此,融合现代多学科技术将是中医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方向[4]。

结束语

中医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发展渐进过程,需要中医界花很大的精力和相当长的时间对祖国医学进行系统挖掘和完整的继承,在保持和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的同时,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开拓创新支撑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巩固和加强中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吸取中西医认识生命活动规律及防治疾病之长,优势互补,相互融合,重点突破中医药传承和医学及生命科学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应用全球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贡献。 [1]张立平,从国际化发展趋势探讨中医现代化2007.3

医养结合优势篇(7)

作者简介:于萌,硕士在读;王玉玲,本科,主任护师,E-mail:yuling0117@126.com;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和公众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单一的护理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中西医结合护理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相应护理人才缺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1]。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于2014年对全国137家中医医疗机构的调查显示,护理队伍中中医类院校毕业护士所占比例仅为24.71%[2],可见西医院校毕业护生仍是中医院护理的主力军[3]。普通西医院校虽开展了中医护理课程,但多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片面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等问题,缺乏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特色等,这都与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护理人才的目标相悖,与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思想和观念不符[4]。因此,南开医院借鉴国内专科护士培训工作,以满足医院对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向人才需求为目的,进一步深入与西医院校合作机制,制定中西医结合护理“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参与培养的护生在完成学校护理专业课程外,接受医院设置的课程和培养环节,并优先签订就业协议。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培养对象

2014年南开医院与天津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签订中西医结合护理“订单式”培养方案,择优选拔2013级护理专业38名学生组建成一个订单班,其中男生3名,女生35名,年龄20~23(21.97±0.70)岁。选拔标准:①学习态度端正,热爱中医护理事业;②以往3学期所学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全部优秀者;③获奖学金或学校其他奖项获得者优先。

1.2培养方法及内容

1.2.1构建院内师资团队

护理部成立中西医结合护理订单班教学委员会,护理部主任为教学委员会主任,3名护理部干事为副主任。成立订单班教学小组,设组长、副组长各1名,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医学专家3人,护理专家1人,临床教学教师16人。所有组员均取得学士学位、中级及以上职称,具有5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或已完成系统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100学时)。学校领导和医院护理部相关人员在正式授课前组织三轮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培训和考核,以保证授课质量。

1.2.2人才培养模式

用人单位与学校在充分讨论后,共同制定与双方教育接轨的教学计划。实施3+1+2的培养模式,即前3学期由学校独立培养,学生进行普通护理专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包括中医护理基础),并于第3学期末进行人才选拔,最终签定书面培养协议;第4学期组建中西医结合护理订单班,西医临床专业课程由学校培养,增加的中西医结合护理部分由用人单位在医院进行;第5、6学期根据医院人才需求安排轮转实习,并择优签订就业协议。

1.2.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新模式主要围绕以培养临床实用型、技能型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为目标的主线,突破以往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分段实施的界限,改革后实施理论与实践课程交叉进行,将教学与岗位所需相结合,重点突出临床护理专业特色,培养适应单位需求的护理人才。对此,整合后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临床实践的教育意义,以岗位为导向增设中西医结合护理课程,突出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特色。中西医结合护理“订单式”培养模式共190学时,包括《中西医结合护理》课程60学时,占总学时的31.6%(理论为19%,技能培训为12.6%);临床见习120学时,占总学时的63.2%;结课考核10学时,占总学时的5.2%。其中技能培训和临床见习部分均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占总学时的65.8%。轮转实习时间为46周。

1.2.3.1增设中西医结合护理理论内容

为避免与学校专业课程出现过多重复,突出以“教岗”结合为主的“订单式”专业培养特色,理论内容在中西医护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设医院特色病种的理论教学。根据医院以中西医结合外科为重点的学科特色和以治疗急腹症为主的专业特色对疾病种类进行筛选整合,外科疾病包括脾心痛、胆胀、胃脘痛(急性上消化道穿孔)、肠结病、肠痈、石淋、腰痹、项痹;内科疾病包括胸痹心痛病、心衰病、肾风、消渴病、胃脘痛(慢性胃炎)、中风、喘病;妇、儿疾病包括痛经、症瘕、小儿喘咳、小儿泄泻。每项病种包括中西医发病机制、常见证候要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评估、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中医特色健康教育指导(包括生活起居、饮食指导和情志调理)、护理效果评价、护理难点。具体内容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护理教材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1.2.3.2深化实践教学模式

(1)技能培训。按照学校标准建立标准化教学病房,在医院特色疾病理论授课前进行20学时的技能培训,主要目的为盲区清扫。该部分以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编的《常用临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手册》[5]为教学标准,内容包括穴位贴敷、中药熏蒸、拔罐等21项,并详细讲解每项中医护理技术的目标、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告知内容、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2)临床见习。在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及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基础上,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临床。在临床中授课、在实践中强化的见习模式,使订单班护生在接触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后,渐次掌握岗位所需知识及技能。

本部分有120学时,主要包括3个阶段。①课前认知(32学时),以了解医院护理文化为主,包括中西医结合护理服务模式,中医护理操作开展情况,特色中医护理单元等;要求护生掌握现代中医护理仪器如脉诊仪、舌诊仪、微波理疗仪、电脑中频药透治疗仪、中药熏蒸仪、电刺激仪、中医择时经络治疗仪等的使用方法、参数设定、适应证、禁忌证。②床边见习(72学时),根据医院重点专科完成见习计划,由相关科室带教老师分批组织4~5人进行现场观摩、技术指导和疑难解答,完善临床护理技能;本阶段要求护生掌握常见的11项西医护理操作包括:呼吸功能锻炼,促进排痰的护理措施,心电监护技术,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技术,胃肠减压护理,T管引流、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血糖仪使用,输液泵、微量泵、肠内营养泵的使用技术;医院常用10项中医护理技术,包括:艾灸、拔罐、耳穴贴压,中药熏蒸、穴位贴敷、穴位按摩、中药胃注、中药灌肠、刮痧、泥灸。③PBL式案例教学(16学时),第13~16周下午在示教室进行,4~5人为一组,共四个临床病例,一式两份随机分配于每组。病例分3次讨论(每周1次),前2个学时为查阅书籍、案例讨论,后2个学时进行组内系统化总结,并由各小组组长对未达成一致的或在其他组内已解决的问题进行交流和综合,完善相关护理问题及措施,教师于第16周进行总结。

1.2.3.3结课考核

在院内专家指导下自行设计理论知识测试,内容主要包括: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操作要点、中药要点、疾病的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穴位功效、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内容等30个选择和填空,共60分;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及病例分析为简答题,共40分。

实践能力主要考查护生对所学知识的临床应用。各小组根据本组病例病情发展情况,将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以情景展示和角色扮演的形式表现出来,每组45min,要求涉及中医、西医护理技能项目均不低于4项,满分100分。理论和实践各占总分的50%,90分以上为合格。考核合格后颁发院内中西医结合护理结业证书。

1.2.3.4轮转实习

订单班护生轮转科室包括中医、肝胆、胃肠、脑内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开展项目较多的科室。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在中医理疗科实习2个月并在肝胆、胃肠、微创、脑病、骨科实习1个月,以保证对医院重点科室学习的深入性。实习大纲涉及的其他科室实习时间为2周。订单班临床带教老师每周组织学习交流,汇报本阶段容易出错或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操作流程,引发护生讨论,分析问题突破点,并提问式抽查护生本阶段对中西医临床护理技能及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订单班教学委员会统一制定各科室带教计划,出科的理论考试由教学委员会统一考查,基础护理操作和专业技能考核由所在科室负责。每月随机抽取护生所在科室的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以访谈或调查的形式得出平均值,其每月平均值不低于95分为合格,优秀者可留院工作。

2培养效果

中西医结合护理订单班护生理论成绩为(92.57±6.39)分,专业技术操作考核成绩为(95.75±4.62)分。患者及家属对护生工作满意度平均为99.69分。最终择优录取28名护生留院工作,占全班总人数的73.7%。

3讨论

3.1中西医结合护理“订单式”教育模式是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有利于专科特色优势的发挥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以满足医院对紧缺人才、特殊人才的需求为目的,根据所需专门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在满足相关专业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增设医院所需课程和培养环节,并最终由医院安排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6]。中西医结合护理“订单式”教育根据用人单位以中西医结合外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和治疗急腹症的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可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直接的无缝隙对接,体现教学结合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并最终择优录取28名学员留院工作。这既响应了《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合理扩大对紧缺型专业护理人才教育规模的号召,又符合“十二五”期间[7]提出的进一步推进院校合作机制。“订单式”培养专业型护理人才的发展战略,是多途径培养中医护理人才的尝试和探索。培训后的护生具有较强的中医护理思维,能熟练地掌握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适应证和疗效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利于中医临床护理技术的广泛开展;将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引入教材,可进一步规范中医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行为,以实用性、有效性、特色性推动中医护理专科专病发展和医院特色优势的发挥。

3.2中西医结合护理“订单式”培养模式能够完善护生知识与技能结构,提高护生的综合专业水平

综观国内外护理教育现状,护理专业学生现已具备的护理知识及技能结构并不能满足医院护理工作的需求,很有必要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突破性、针对性、提升性的技能拓展[8]。中西医结合护理“订单式”培养实践采用小班式培育,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用人单位特色专科专病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护生中西医护理实践技能的补充和培养,并引导护生以护理程序为导向,根据中医辩证、西医辨病提出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进行辨证分型,从而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效果评价,提高其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力。这既符合当代护理事业发展趋势、适应岗位对中医专科专病护理人员的需求,又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具体包括:①完善和补充护理专业学生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结构,满足医疗技术领域的护理岗位发展需求;②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能够提升护生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思维、健康教育能力和职业素养,可使护生在短期内提高其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综合专业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3中西医结合护理“订单式”培养可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质量

研究表明,能将所学的中医知识应用于临床的中医院校毕业生仅为8%[9];西医院校虽开设了中医护理课程,但多存在重点特色不突出、培养内容西化等问题[3,10],导致西医院校护生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的临床应用情况更不乐观[11]。中西医结合护理“订单式”培养注重提高护生的综合专业水平和人文关怀能力。实习过程中,护生在临床教师的带领下能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主动为患者既病、已病、未病提供科学、系统、专业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提高。护生所学知识与岗位需求相衔接,系统性、针对性较强,能使护生更快地融入医院工作,进而部分缓解医院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和工作任务较重的问题,也可间接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12]。

3.4该培养实践的难点与不足

医养结合优势篇(8)

    1.1我国基础医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所大学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主要是看其优势学科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1],而基础医学作为重要基础学科,是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军事医学、乃至整个卫生事业培养卫生人才的重要载体,其学科地位至关重要。从现状来看“,国内专业性医科院校所设的基础医学学科存在规模散,结构、布局不合理,人员、仪器设备零乱分散,且重复设置,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等问题”。[2]某些学科研究缺乏创新,研究内容脱离社会需求;一些学科研究虽适应社会需求,但缺乏竞争力,不能发展壮大。这些学科往往缺乏合理有效的研究梯队,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残缺,无法胜任重大科研项目,从而影响学科建设。

    1.2“学科极”概念应运而生

    “学科极”是打破学科界限,将若干具有相同级次的学科进行有机整合,以形成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多学科综合体。“学科极”并非简单的学科组合或者罗列,而是个相关学科的高度综合,是学科之间交错纵横渗透,围绕某一共同领域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集成的结果。

    1.3“学科极”概念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的普遍意义

    “学科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使师资、仪器设备、科研场所、科技资料等教育科研资源实现自由共享,实现多学科有机的整合,建立起多学科合作平台。这种整合使原有的学科特色更加显着。同时又能带动学科群内一些比较薄弱的学科的发展,形成新兴的优势学科。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学校能拥有众多的前沿技术和一批有活力的优势“学科极”,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用“学科极”思想指导基础医学学科建设

    当前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已经难以揭示物质运动的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必须借助于多学科知识的参与和聚焦才能够透视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我国医学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与在向高度综合、共生发展、交叉渗透、优势互补的方向发展,用“学科极”思想指导基础医学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发展的新趋势,对高校学科结构优化人才培养资源共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打破传统院系设置,构建“学科极”发展框架我院12个主干学科按传统的学科科目设置分类,分为4个基础医学学科和8个生物学科,这样的传统建制有助于学科的纵向深化但是,在高校承担产学研多样职能的今天,对于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研究来讲,体制性的障碍严重阻滞了学科建设的发展。按照“学科极”思想,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打破以专业为核心的传统学科设置结构,在原有学科交叉渗透的基础上,按照大学科观、大人才观、大协作观、大资源观和大成果观的指导思想,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多次学科论证,逐步形成了以重大科学问题为纽带,以现有教学、科研平台为依托的“学科极”框架(见表2)。

    2.2“学科极”思想在基础医学学科建设中的初步运用为打造优势“学科极”,扩大学科交流领域,近年来我们以“学科极”为单位,不断发挥人才集中、学科综合的优势,在学术研讨、攻关研究、课题、成果申报、研究生培养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深入开展协作和合作,不仅实现了特色优势学科的提级升位,还不断提升了基础学科的整体实力。

医养结合优势篇(9)

上下五千多年,中医药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医疗卫生发展的方针政策是坚持中西医并重,使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正面临一些新的挑战,特别是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发挥不够充分的问题。

1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药学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医药卫生体系的特色和优势。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医学传入中国,我国中医、西医并存,两者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并逐渐形成了中西医结合医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对中西医结合的高度重视,也促进了中西医结合的蓬勃发展。自50年代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提出后,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探讨、临床实践、科学研究全面开展,并取得了辉煌成就。屠呦呦教授创制了抗虐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极大振奋了人们从事中西医结合事业的信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是党和政府以法律形式对中西医结合事业给出了科学的、客观的评价,如何以此为契机,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再上新台阶,是每一位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2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

如何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是当务之急。虽然现在各中医院校及少数西医院校设立中西医结合专业,但五年内学好中医、西医两种体系和文化完全不同的医学知识,确实不容易。所以进一步完善中西医结合教育体制(八年制),以培养出一批既热爱中医、精通中医,又要系统学习、全面掌握西医知识和技能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3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国内、国际交流,促进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继承和创新

医养结合优势篇(1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158-02

1 医院面临的形势与医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1.1 新时期医院面临的形势

一方面是医疗卫生工作服务观念的强化。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重新明确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主义公益事业,并提出医疗机构改革要“以病人为中心”,明确了医院的办院宗旨仍然是要体现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实质内涵体现新时期医院的工作具有更强的服务性。另一方面是医院经营步入不完全的市场经济的轨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医院发展的外在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独立经营实体的医院,已不能再由政府统包,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医院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由之路。医疗机构的改革,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卫生区域规划的实施等,对医院的经营与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医院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重视、研究、开发医疗市场,注重管理,走质量效益之路,走规范经营、健康有序的发展之路。

1.2 医院人才素质与定位

新时期医院人才的素质:品德、服务、技术、经营和管理素质。新形势下医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有服务意识与服务技能的,掌握现代医学知识的技术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

(1)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其个性发展的作用巨大,一个重点学科、一项特色技术就能影响整个医院的形象,一名顶尖专家可以带动一门学科,一门学科带动一个医院的快速发展。着重从重点学科、特色专科、重点人才等方面入手,瞄准“高、新、特”技术的发展优势,选送到本专业领域领先的国内外知名单位深造,加大设备、科研经费的投入,培养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和有发展潜质的准学科带头人,以此带动一批学科发展。对重点学科、优势学科急需培养的人才,打破常规,优先选送培养,扶持开展专科技术,加速专科人才培养。对低年资的人员,以培养临床能力为重点,通过普训、统考、送学等途径,着力解决基本功不扎实、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以点带面,分层次的培养模式实施工程,提高医院学科人才队伍数质量,形成合理的人才层次,造就一批优秀学科人才群体,满足医院学科建设的需要。

(2) 医院整体技术要同步提高难度较大,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以发展重点学科和培养重点学科人才为突破口,来提高医院整体发展水平。实施人才分类评估,就是要改革人才管理模式,正确认识医院人才队伍的主流特点和现状。学科人才状况评估分为四个等:A类(有较好的发展优势,重点扶持)、B类(发展势头较好,可维持现状)、C类(状况一般)、D类(状况较差)。在评估分级的基础上,落实人才培养责任制,确定培养目标和实施计划,把人才培养列为年度考评的重要内容,作为科主任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项目,增强培养人才的紧迫感。实行点与面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医院人才培养的原则之一应该是实行全员性培养。全员培养中应注意做到点与面的结合,点的培养,即指重点人才的培养,其做法一般是从中、高级职称的中青年人员选择重点人才苗子,其后订目标,给任务,加压力,重投资,强化品德与学术的造就。培养目标是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目的是使其较好掌握新技术,跟上现代医学发展的步伐,使医院保持某方面的先进性。

(3)面是培养医院人才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其理由是:其一,医院人才结构是一种由高、中、初档次医学人才互补形成的合理、稳定的能级结构,如临床学科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高职称医师的结构。只有各能级人才的合理存在,功能互补,才能发挥医院人才的最佳效果。其二,由于现代医学专业分工的精细化与病人的疾病、心理、社会因素的复杂化,使得医院人才群体性特征更显重要。也就是说,疾病的诊疗过程常常需要多学科、多能级的医务人员共同的参与;医疗工作的完成有赖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与有序配合。所以只有搞好面上的人才培养才能使医院功能得到正常发挥,才能提高医院总体服务水平与医疗技术水平,真正增强医院整体实力,提高医疗市场的竞争力。面上的人才培养应采取分层次培养的方法。初级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基础与素质的培养,尤其强调的是“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它是近年来对临床住院医师实行的一套科学化、标准化的全面、全程培养的方法,对医院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意义,这一制度将在各级医院推广与实施,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中、高级医院人才的培养侧重于使其掌握深、高、新的医学知识与技能,以及传、帮、带的能力。

(4)加速重点人才培养,带动整体提高。加速重点人才引进,实施优惠政策。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的原则,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提高引进人才层次,把引进的对象瞄准在杰出的和知名度较高的专家身上,“两院”院士、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省以上学术专业组织主任或副主任委员、重要学科带头人,以及医院急需的专业人才。拓宽引进渠道。发挥医院现有学科优势,以项目为载体,实行双向选择、自由流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人才情报档案,提供人才资源信息。实行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对优秀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和急需专业人才引进,医院提供全方位的优惠条件,提供科研启动基金和安家费用,发放相应的岗位补贴,解决好住房、配偶安排和子女上学等问题。

(5) 加速人才选拔使用,完善竞争机制。大胆选拔任用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把优秀的人才配备到空缺的科室领导岗位上,甚至超配到一些重点科室的副主任位置上。对部分年纪偏大、发展受限的科室领导进行调整,起用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优化学科布局,把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技术骨干配备到领导岗位上,为他们发展搭台阶,压担子,提供创业的舞台。走出能上能下的路子,为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和科技干部队伍的正常更替创造条件,改善和优化学科带头人队伍的整体结构,培养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科带头人队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开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等择优竞争机制。

(6) 加速改善条件,营造人才成长氛围。创造健康和谐的内部环境。宣扬中青年人才中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先进事迹,老专家扶青荐贤、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坚决防止和纠正嫉贤妒能、互相拆台等“内耗”现象,创造健康和谐、团结进取的内部环境。改善物质生活条件。解决好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等切身利益的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对重点学科人才,千方百计提供必要的工作设施、仪器设备、实验室、图书资料,为他们开展科研和新技术提供条件,用事业凝聚人心。加大经费投入,用于人才培养工作,为优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提供经济支持。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通过新闻报道、文化长廊、灯箱图片、电视讲座、科普文章等方式,加大对重点学科人才的宣传报道,扩大他们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2 服务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现代医疗卫生工作突出的服务性要求医院人才培养中必须改变重技术、轻服务的传统观念与做法,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具有专业技术素质与服务素质的服务技术型人才。服务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两个“三基”的训练,第一是“技术三基”的训练,即通过医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专业技术素质。第二是“品德三基”的培养,这可概括为:①道德基础教育。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与职业道德意识;通过民族与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其事业心与奉献精神;通过群体意识教育,培养其集体亲合意识,个体互补意识,勤奋钻研精神。②法制基础教育。当前卫生立法已是大势所趋,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建立与完善,通过法制教育,尽快提高医务人员法律观念与意识,使之能自觉地依法行医,规范医疗行为已成当务之急。③心理、社会基础知识教育。通过医学心理学与社会人文知识的教育,使之懂得病人心理因素的作用,社会联系的影响,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提高服务社会、服务病人的意识与水平。

3 临床型医学人才的培养

上一篇: 对药理学的理解和看法 下一篇: 对网络的建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