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10 16:21:37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1)

1.1院校产出与社会需求失衡

院校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不均衡,深刻地反映了高等医学教育结构问题,包括层次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就层次结构来看,当前我国千人口医师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总体而言,我们不缺医生,缺的是高层次的或者说一流的医学人才[6];而某些地区、某些专业的人才又明显不足,学历层次也偏低,特别是基层与农村的适宜人才明显缺乏,形成学科人才的不均衡状态,需要进一步调整层次结构和专业布局;从广东省来看,卫生人力总拥有量仍需进一步提高,广东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总数4.65名,在全国位居第7位;平均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只有0.83名,在全国位居第21位。另外存在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卫生人员的总体素质需要提高,卫生人力区域配置不合理等问题[7]。

1.2主观意愿与办学实力失衡

从总体规模和专业角度来看,主观办学的愿望与某些专业办学实力的矛盾日显突出。近年来我们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大力提倡医学相关专业的发展,如护理、麻醉、检验、放射等专业,卫生法学、医学保险、医学英语等近医学专业增长速度很快,发展势头很猛,但很多新开专业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相对薄弱,教学质量有待改善和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参差不齐。随着国家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和本科教育评估、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一些近几年发展较快的热门专业、新开专业和近医专业必须接受国家教学质量的检查和监督,总体提升教育质量。

1.3多种学制与培养目标失衡

多学制的高等医学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医药卫生人才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多种学制使得医学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等不同阶段的管理和内容难以理顺,衔接困难;不同学制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毕业时获得学位级别和类型均不相同,但毕业后的学生往往从事相同的职业活动,有着相似的职业称谓,混淆了不同培养规格与质量的要求,影响了整体质量。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改革,对规范医学人才考核制度、顺利开展毕业后教育与继续教育有着重要意义[8]。

1.4临床技能与实践教学失衡

长期以来,医学院校与教学医院相对分离,临床技能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形成了我国医学教育基础与临床课程分离、重理论轻实践的一种定势。近几年,随着医学院校扩大招生,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承担的临床课程教学任务和学生实习任务成倍增长,其规范建设与发展问题也日趋紧迫。当前,大多数教学医院存在应付临床工作与实习带教的矛盾,学生也存在就业、考研与实习的时间精力上的冲突,教学医院如何提高临床教师的带教意识与能力,加强对带教教师的教育与培训,引导学生合理分配精力与时间,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是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需要认真总结的问题。

1.5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失衡

我国医学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学科为中心、以生物医学为主干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忽略了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造成医学生人文素养缺失。而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医学科学恰恰需要更多的人文精神的滋养和引领。长期以来,社会上重智轻德,重技术轻人文的倾向,也使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受到影响,许多院校缺乏系统完善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医学生人文关爱意识淡弱,人文知识不足,沟通能力欠缺,医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人文理念和人性化思想。在此基础上也难以形成高尚的医德和职业风尚、实现“医乃仁术”的医者理念。

1.6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失衡

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发展各种能力为目标的医学教育阶段,是院校教育过渡到继续医学教育的桥梁。我国目前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但由于毕业后医学教育起步较晚,与院校教育相比,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在培训制度、质量评估体系、经费时间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与科学管理,建立健全质量认证系统,保证经费投入,强化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建设,特别要重视毕业后医学教育与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使用相结合,促进基础医学教育所学专业、从事临床专科、毕业后医学教育培养方向、晋升系列的协调统一,实行培训、考核和使用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真正达到结合岗位工作需要、加强专业培训、充实专业知识、培养独立从事临床工作能力的医学教育的目标。

2新形势下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缩影,如果不加以改革,将成为制约高等医学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当前,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规模体系最大的国家,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的实施,我国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这种情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划纲要指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将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规模、质量、效益的统一,突出质量,注重内涵建设,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是对高等医学教育今后发展趋势的总要求。新形势下,医学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宏观改革发展趋势,使医学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医学教育定位进一步准确,医学教育布局调整更加合理,医学教育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更具有创新性,医学教育改革进一步体系化。从具体教育教学改革层面来看,必须在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2.1强化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优先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观;在教育教学中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注重医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升;强化学生信息化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教学中贯彻医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思想,注重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新以单学科系统性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观,积极推行围绕培养目标实施多学科综合性教学的观念。

2.2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其核心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突出创新的人才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形势下,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培养医学生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精神,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科学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的全方位校园育人环境,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任务。

2.3加快学科融合和课程体系改革当前,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向学科综合化方向发展,加快学科融合和课程整合速度,采取不同形式的综合性课程已成为课程模式改革的趋势。综合性课程主要是指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的科目相互融为一体的一种课程模式。它可以是基础学科或临床学科领域内的综合,也可以是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的综合,还可以是医学学科和其他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综合。国内部分院校开展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整合式教学,在课程改革中实施PBL教学、“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等整合式教学改革速度不断加快[9]。目前,医学院校不断探索课程改革的多种形式:改革“老三段”教学模式,开设多学科有机整合的综合课程;进行早期接触临床等卫生实践;减少学时,减少课程间的重复;确定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增设人文科学和社会医学领域的选修课程;开设有助于发展医学生个性的专业选修课等,努力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和高效能。

2.4注重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改革当前医学教育的教学内容过于强调各学科课程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时数居高不下,学生学习负担较重,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重要的人文社科内容很难进入教学。改革方向是积极吸纳医学科技的新成果,及时引入反映医学模式、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所必需的各种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通过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并通过建设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的教材来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

2.5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开展创造性教学,注重医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已成为发展趋势。在课程教学中,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和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推行PBL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标准化病人(SP)教学法改革,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等,是当前医学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

2.6推行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教学手段改革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教学手段,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创造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学习,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是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由传统、封闭、单向向现代、开放、互动转变,已成为医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走向。

2.7加大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传统的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一教学形式,常常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与条件,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受到局限。目前,精简验证性实验,开设并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实行实验室开放,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各医学院校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的共识。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2)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现代化卫生保健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是传统医学体系中的典型代表之一[1-2]。中医药教育走向世界是中医药全球化的重要基础,必须引起各方重视,但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仍然存在难以摆脱不合理管理体制机制束缚的问题,中医药人才严重匮乏。除此以外当前中医药院校教育中仍然无法摆脱“中医人才中不中、西不西”的问题,影响本专业人才的综合质量。在这一背景下,为面向中医药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人才支持,就必须积极探索将中医药引入医学全球化系统中的方法与路径。因此,在中医药全球化发展的浪潮影响下,高等教育如何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并走向全球化的发展道路,这一问题备受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一、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机遇

近年来,国家政府以及相关机构逐步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加之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进而使得中医药领域逐步走入全球化发展的崭新层面,与西方医学理论的交流、协作也更加密切,这一点通过中医药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中可见一斑。有调查数据显示[3]:国际社会近年来针对中医药专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医药在国际医疗卫生舞台上的覆盖面不断扩展,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有大量的中医药专项合作协议,并将中医药技术快速推广至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各个领域中。除此以外,随着中医药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医药教育的社会需求也日益增加。有关报道中指出,近十余年以来,国际上的中医院校和培训机构逐步成立,不同规模的中医药教育在世界各地相继开展,国际主流教育学界也开始高度重视中医药教育的全球化目标实现,大量国家与地区的正规大学中已经创办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本科教育专业,中医药对外教育也逐步自传统模式下的散、乱、小状态向着主流化、规范化、学历化、本土化的方向繁荣发展。正是由于中医药专业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因此对中医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面向社会培养并输送专业性、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做好对全球化趋势的应对工作,将中医药专业的发展作为生命科学领域一个全新的增长点,从而为中医药专业的快速发展赢取更加广阔的前景与市场。

二、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挑战

现阶段全球化的发展多局限于经济层面,东西方文化领域的融合程度仍然比较有限,各个国家与地区缺乏学术专业的交流沟通[4-5]。具体到中医药专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当前中医药专业所涉及到的国际性科研合作项目较少,所开设课程覆盖不够全面,从事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加之本专业现代化科学技术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缺陷,进而导致国际舞台上对中医药重要医学价值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与全面,进而也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在全球化趋势下的培养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除此以外,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在外语水平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的外语实力尚无法适应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导致中医药教育难以以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渠道深入开展。特别是中医药教育事业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异常密切,在中医药领域中大量的中医专业术语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哲理,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存在比较大的难度,因此在展开全球一体化教育的过程中难以将这些关键词汇的渊源传播推广出去,由于难以秉其全意,从而导致中医药关键理念的传播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更为关键的一点问题在于:在推进实现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程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医药教育全球化发展的需求,就必须重视解决中医药标准化方面的问题。但中医药理论客观上来说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因此即便近年来在中医标准化进程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推进速度仍然比较迟缓,严重滞后于教育事业一体化的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在理论以及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的标准化建设均存在一定的难度,从而对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以及本土化进程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策略

1.重视对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在积极应对教育教学体制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国际市场培养一批具有市场性发展眼光且科学技术水平高的专业性、复合型人才[6]。为满足这一目标,从专业设置的角度上来说,中医药高等院校应当瞄准多元化的发展诉求,促进专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使专业设置与配置更好的为教学、研究、医学、社会服务。同时,教育教学的整体体制应当自应试模式逐步过渡至素质模式,以此为中医药高等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动力,使其能够在国际化发展市场中赢得竞争实力。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中医药高等院校必须着眼于对师资力量的提升,稳定教师队伍水平,将外语语言、传统文化等内容纳入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对外语语言的应用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内涵的领域得到更深入的发展[7]。

2.在中医药高等教育标准制定中体现主动权。在将中医药推向全球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中医药中传统文化理念与全球医学领域发展标准的结合,必须着眼于标准化机制的建设。统一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标准机制,才能够使本专业领域相关的人才流动更加通畅[8]。作为我国医学领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精髓”,中医药教育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为积极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必须主动制定标准,规范市场,以促进教学质量以及办学水平的提升。同时,还应当重视对中医药专业相关理论的创新发展,将原本生僻枯燥的中医药理论应用现代化的语言进行阐释与融合,从而方便学生对中医药知识点的理解。此外,高等院校还应当结合全球化背景下中医药理论发展需求,展开标准化的教材编写工作,严格落实已制定标准,从而确保中医药高等教育以一种健康且规范的方式积极发展。

3.促进办学体制的开放化发展。在高校办学体制开放化发展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同时接受东方、西方文化的感染与熏陶,在校园中实现东西方不同科技、学术的交流与沟通。那么,如何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办学体制的开放化发展呢?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其一,将外资与外智引入教育教学体系中,形成多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达到所谓的不出国门留学的理想状态;其二,鼓励有条件与资质的中医药高等院校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方法,与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医学院校强强协作,展开科研、教学等方面融合策略的探究工作,以加速国际化进程。

4.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在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发展中,必须积极顺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对办学观念进行优化,拓展教育教学事业,以“三个面向”为基本原则,力求能够在办学思路、办学模式、发展定位等方面实现进步。在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方面,应当尝试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相关专业设置范围进行拓展,以“大中医药”为基本范围,纳入包括药品、化妆品、保健用品、康复保健、临床医疗、预防医学、种植加工等在内的相关产业,着眼于培养可适宜于不同专业需求的中医药高等人才,更好地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市场多向性需求相契合。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3)

杜威曾经说过:“通过教育,社会却能够明确地表达它自己的目的,能够组织它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明确地和有效地朝着它所希望的前进目标塑造自身。”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会前进的步伐时刻牵引着高等教育的脉动。纵观中国高等教育今后一个阶段的发展,明显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

所谓综合化趋势,是指培养内容、方法、目标,特别是知识加以综合以提高教育质量的趋势。高等教育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大学的综合化、学科的综合化和课程的综合化。

一、大学的综合化

大学的综合化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学科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中国的综合性大学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形成的:一种是通过合并,融合多所大学的办学力量,如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山东大学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和山东工业大学三所大学合并而成等;另一种是大学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如上海交通大学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清华大学1999年建法学院、2001年建医学院、2002年建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年建马克思主义学院,都呈现出向综合性大学迈进的态势。

二、学科的综合化

体现为大学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扩大服务面向,推动学科建设向综合交叉的方向发展。这种调整和改革有几种类型:(1)调整合并原有学科专业。尤其是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遍进行了本科专业整理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创办交叉综合学科专业。如山东大学2000年设立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以及2004年在全国率先创办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3)跨学科整合已有的优势资源,通过交叉与融合,形成新的学科专业。如山东大学以彭实戈院士为首的团队,整合数学学院与经济学院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创立了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金融数学学科,构建了从本科到研究生多层次、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跨学科、交叉型金融数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三、课程的综合化

课程改革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应用技术和基础理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等互相渗透,交叉综合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课程体系,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综合性知识,具有解决各类复杂问题的技能。如上述提到的我校金融数学学科,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既突出重点课程如倒向随机方程和非线性期望等前沿数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又注重多学科如概率论、统计学、控制论与金融类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加强金融实践的培养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总之,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在课程安排上把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对学生的指导上把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结合起来,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

四、山东大学利用综合优势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山东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的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19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74个,本科专业114个,涵盖了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教育学、军事学等11大学科门类。如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宽口径、复合型、新兴学科人才,是学校近年来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的设想与举措主要如下:

1.推进大类和宽口径招生培养。从2004年起,改变以往按专业招生、培养的做法,除了部分特殊专业(如语言、艺术、体育等)外,学校均按照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先进行一至两年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宽口径培养,到二年级末再进行专业分流。

2.创办复合型人才培养班。利用学校学科综合优势,催生学科交叉的新专业,努力办出特色。如整合能源与动力、生命与环境、经管等学科的力量,与瑞典皇家工学院合作,新建工业生态专业;艺术和计算机、软件工程等学科合作,共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自动控制工程与生命、医学等学科合作,建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总结金融+数学、英语+法学、英语+国政等实验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学、计算机、外语三个平台,搞好“嫁接”。如计算机与美术、机械设计、工业设计等结合,外语与国际贸易、新闻学结合。面向校内外学生举办双学位班和辅修班。

3.改革完善课程结构。学校多年来一直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的思路,着力建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文化素质课等四大类课程,充分体现通专结合、夯实基础的思想。

4.实施通识教育。依托学校综合优势,拓展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富有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多年探索,逐步构建起了富有本校特色的融文化素质与民族精神教育为一体的大学人文教育公共课程体系。两门精心设计的全校学生必修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和《中华传统文学修养》自2001年开设以来,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赢得了一系列荣誉,先后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其中一本教材入选“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2005年获第五届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同时,《中国审美文化史》、《中国经学概说》、《犹太文化导论》、《中国文学名家名作纵横谈》等一大批高质量全校选修通识教育课程备受学生青睐。

参考文献:

[1]高荣进.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交通高教研究,1996,(4).

[2]樊丽明.开放、综合、研究环境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国大学教学,2009,(11).

[3]谢和平.国际高等教育的创新趋势与高水平大学的跨越发展.中国高教研究,2008,(9).

[4]蔡克勇.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下).理工高教研究,2002,(5).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已经超出了作为人口数字的具体意义,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青海省在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数为167.65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7万人,老年人口比例是2.8%。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214.56万人,老年人口比例下降到2.1%。第三次全国普查时总人口增长了145万人,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到2.7%,第四次全国普查中总人口增长了56万人,老年人口比例是3.07%,到“五普”时,总人口增长到了518.16万人,老年人口比例增长到4.56%a 2005年青海省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6.04%。少年儿童人口比例为24.11%,计算出相应的抚养比为43.29%,老年抚养比是8.77%,老少比为25.1%。由此可以看出,青海省在2005年少年儿童的比重低于30%,老少比高于15%,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接近7%,可以判定青海省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正处于由成年型人口快速向老年型人口转变的阶段。由于青海省是一个西部贫困省份,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预测人口老龄化进程,分析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养老保障带来的挑战,是积极应对青海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间题的决定》的具体措施。

一、青海省人口老龄化末来趋势预测

(一)预测方法和条件设定

基于青海省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统计资料,运用中国人口信息中心开发的中国人口预测系统( CPPS)软件,可对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本项研究的目标时间段为2005年一2030年;实际预测分三套方案进行(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预测未考虑迁移人口因素影响。

在人口预测过程中,预测参数(生育率参数、死亡率参数等)的选取直接决定着预测结果的质量。对于预测期内初始年份总和生育率的选取,具代表性的意见有两种:一是青海省统计局的有关专家认为,初始年份的总和生育率应为1.93左右;二是青海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有关专家认为,初始年份的总和生育率应为1.98左右。综合考虑以上两种意见,笔者在实际预测时选择了三套方案:高方案:青海省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预测期内的初始年份为1.98,并在整个预测期内保持不变;中方案:青海省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预测期内按从期初的I .93持续下降至2030年的I.B;低方案:青海省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预测期内按从期初的1.93持续下降至2020年的1.8,此后一直保持不变。在死亡率参数的选取方面,根据世界人口转变所取得的经验,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一定水平后将出现减速递增趋势。联合国的经验数据表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67.5-70岁时,男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每10年将增加1.5岁,女性人口这一数字为3.6岁;达到70-72.5岁时,相应的数字为男性人口每10年增加0.9岁,女性人口每10年增加2.8岁;达到72.5-75岁时,相应的数字为男性人口每10年增加0.4岁,女性人口每10年增加2岁;达到75岁以上时,相应的数字为男性人口每10年增加0.2岁,女性人口每10年增加1岁。按此结合基年数据可计算得到预测期内青海省预期寿命的变化模式并对死亡参数做出选定。

(二)预测主要结果

1.人口年龄结构将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化,且这一转化过程将于2009年左右完成

如表1所示,按照表2所示国际上关于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划分标准,三种预测方案均表明,2006年度,青海省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尚属成年型,2009年则将步人老龄社会(按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预测,老年人口系数均在7%以上,儿童少年人口系数均在30%以下,老化指数均在30%以上)。2030年,按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预测,老年人口系数分别将达14.01%,14.27%,14.33%左右。按照三种方案的预测结果还可以看出,2006年度人口年龄金字塔尚处于由增长型向静止型的过渡时期,其后则将逐步实现向缩减型的转化。

2.步入老龄社会后,总体而言青海省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仍将持续深入,2030年之前老年人口抚养比将呈不断上升态势

图1,2分别对2030年之前按三种方案预测得到的青海省老年人口比重及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变动趋势作了直观说明。表3亦列出了青海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及总抚养比等指标在预测期内的变化趋势,从中可以看出,预测期内,少儿人口所占比重及少儿抚养比指标总体上的变化趋势将不断下降(如图3 .4所示),而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及老年人口抚养比指标的变化趋势则呈现出与之相反的上升趋势,且其上升幅度总体而言要大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幅度,进而带动了总抚养比在预测期内趋于上升。由此可得,人口老龄化将使得劳动适龄人口的抚养负担日益加重。

3.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30年之前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

无论按何种方案预测,至2030年止,青海省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均在60%以上,说明预测期内劳动力资源的供给还是较为丰富的,亦说明在此期间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仍将不容忽视。图5对2030年之前按三种方案预测得到的青海省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动趋势作了直观说明。

二、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养老保障带来的挑战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导致养老负担加重

预测结果表明,青海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在2030年之前的这段预测期内将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老年抚养比的上升是伴随着少儿抚养比的下降而同时发生的,且其上升幅度总体而言要大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幅度,进而带动了总抚养比在预测期内趋于上升。由此可知,人口老龄化将使得劳动适龄人口的抚养负担日益加重。此外,针对每万名就业人口所负担的老年人口数进行分析的结果,亦证明青海省正在发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不仅仅是一个老年人口与总人口之间的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缴纳和负担养老保险费的就业人口与作为养老金领取者的老年人口之间的比例不断下降的过程。根据《青海统计年鉴2006》所提供的青海省1990-2005年的从业人口时间序列数据,以时间变量为自变量,用SPSS 15.0进行曲线拟合的结果表明从业人口(此处用变量P表示)与时间变量(此处用变量T表示)之间存在着较为理想的对数函数关系,其具体形式为:P= 8019.2LN(T)-60671.3,R2=0.994, F=2231.163,将其进行趋势外推至2030年,可以预测出青海省这一期间的历年从业人口数。结合前文所预测得到的老年人口数(以中方案为例),便可以得到每万名就业人口所负担的老年人口数(如表4所示)。从表4中不难看出,青海省每万名就业人口所负担的老年人口数将呈现出不断攀升的态势,因而将对养老保险基金帐户的平衡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人口老龄化趋势挑战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当一个国家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年轻或者处于较为稳定的时期时(或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初期),一般采用现收现付模式来筹集养老保险基金,费率较低且稳定是其重要原因,但这种代际转移负担的基金筹集模式亦有其自身的缺陷,如将退休一代人的养老金负担压在了下一代人身上,如其负担过重则势必会影响到下一代人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根据国际经验,支撑一个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障体系需要三个条件:(1)一个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以支撑现有的退休人口;(2)一个有效率的税收体系,以便于潜在的养老保险费用的足额收缴;(3)一个高效且健全的基金管理体系,以确保养老基金能够不断地保值增值。目前,后两项条件就现实国情而言显然尚难以实现,而就第一项条件而言,虽然目前青海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仍然较高,但养老负担已经开始大幅度上升,并且就预测期内的情况言之,人口结构的不断老化已成为一个确定无疑的趋势。实际上,如果没有来自财政的补贴和对个人账户资金的占用,养老统筹基金收支之间的不平衡将成为一种常态,长期累积下去则会形成一个巨额缺口,现收现付制度也将因此难以为继。目前,随着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人,离退休人员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快速增加,实行现收现付模式将给企业、职工,甚至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负担。由于青海省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地方财政困难,养老金筹集面临困难,主要依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补助,还未能实现良性循环,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两个确保”资金需求。如果保持目前的养老金替代率,随着人口年龄结构渐趋老化和在职职工的缴费率的持续上升,如不改变现收现付模式,青海省的养老金支出与工资总额的比例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超过国际公认的20%---25%的警戒线,届时将极可能产生养老金支付困难等消极现象,也会严重地影响到社会稳定。

(三)人口老龄化趋势挑战家庭养老功能

人口老龄化会弱化家庭养老功能的表现包括:一是使得家庭规模缩小。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近年来青海省的户均人口规模呈现下降态势。2000年户均人数为3.96人,2005年则降至3.66人;二是使得家庭结构模式由传统的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转换。由于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人口的增加使得家庭内的代际数相应增加,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家庭的抚养和赡养结构大多呈“4-2-1”型,家庭中可供照料老人的成员减少,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减弱,甚至会导致低龄老人供养高龄老人的现象产生,家庭供养能力会有所下降。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发展,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比重亦将随之增加,除经济供养问题随之加重外,社会照料和医疗护理问题亦将随之不断增加。就青海省情而言,截至2005年底,全省农牧区贫困人数高达120.5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633万人,低收人贫困人口57.2万人;贫困比重大,全省总人口为543.2万人,农牧区人口为329.9万人,农牧区贫困人口的比重高达36.5%;且直接为老人生活服务的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基本上还处于初级状态,发展比较缓慢;大部分收养单位、福利院设施不健全,管理欠规范,环境不够理想,专业服务人员短缺,老人们的生活医疗需要根本无法满足,这无疑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时又为青海省增添了难度,将导致农牧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愈益突出。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5)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掌握多学科知识并灵活运用;具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本专业及超声医学乃至多学科发展趋势及前沿知识,目光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以上三点既是当代临床医师岗位提出的基本需求,也是本次教改的目标。

2已有的教改方法和模式

如何满足现代医学事业快速发展和社会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岗位需求,以及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近20年来国内外医学高校已有大量相关研究。教学思路:改变传统纯理论教学,重视综合临床知识、技能和对待患者态度等多方面的临床能力。

教学方法:多种新的教学法百花齐放,比如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另外以为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BL)是在PBL基础上形成的“临床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针对临床医学教学,也受到广泛认同并推广。其他还有“讲座式”教学法,给医学生一种“同行”的心境,聆听本专业学者、学科带头人等讲座式教学,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深度。

考核方式改革:临床多站式考评,又称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一种综合临床知识、技能和对待患者态度的临床能力评估方法。自1994年起,我国的部分医学院校将OSCE应用于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考核中。这种考评方法是对传统临床综合考试的发展,在临床技能的教学与考试中应用。优点是客观、公正、真实、可操作性强。经过改良后的临床多站考试法也开始在我国执业医师考试的临床技能考核中应用。

3改革初期的具体做法

3.1激发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

无论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还是考核方式的更新,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才是最基本的源动力,也是本次教改实施的基础。方法:一是采取讲座式教学法。开展授课前针对本专业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就业情况等做1~2次超声诊断学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讲座。二是教学方法改进。采取优势互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从基础做起,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PBL教学、CBL教学法等均可以尝试,但首要目标是获得学生的认可。计划做部分关于授课方法的调查问卷,结合调查结果,在部分课时实施,逐步推广。

3.2改革考试模式

借鉴OSCE的方法,对于超声诊断学结业考评方式从一站一卷考完结束调整为分阶段考核,调整试卷考点范围,考后进行试卷分析与讲评,进行综合评估。整体步骤共计包括5个阶段:①超声检查技术;②超声基础应用;③临床相关科目,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内外妇儿等学科知识,与相应章节同步考核;④超声笔试;⑤考试后的试卷自我分析与教师讲解。前两部分包括笔试与上机操作;3、4部分同在传统的结课后笔试中完成,以上机操作为主。每一阶段分数按照不同百分比计入最终结业考核成绩。

4教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PBL、CBL等新的教学方法比例的增多,导致传统授课学时明显减少。部分没能很好地学习基础和临床理论的学生,在新教学方法中理论基础明显不足,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新的超声诊断学教学内容,从基本知识到学习思路,都不足以跟上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步伐。而且,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比如CBL,以问题为中心,往往讨论的过程所涉及的知识从深度到广度都较传统授课丰富的多,一旦落后,则出现积重难返的现象。相比传统授课模式,落后的同学比例偏高。

学习的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不浓,导致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佳。很显然,不是每个章节、每个系统的疾病,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而新的教学模式特点中,包含大量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专科教师一般仅为一人,且多为教学医院中超声科的医师兼职教师。在繁重的科内日常门、急诊及住院患者诊疗任务完成之余,兼职超声教学,导致对同学课后学习的情况监督与沟通均不满意。从而出现新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后退的情况。

5对策与分析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6)

[中图分类号]R96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a)-128-02

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care,PC)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药学人员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和技术,向社会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相关的各类服务, 以达到绝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结果[1]。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此概念以来,以药学服务为中心的药学工作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推崇的新模式。我国随着社会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深入,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受到公众越来越多的重视,社会对提供用药指导的药学服务型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

高等药学教育是我国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的摇篮。然而,当前,我国药学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教育模式,缺乏对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社会对药学服务的需要。深化高等药学教育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药学教育体系,是药学教育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1 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是高等药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顺应了社会需求,符合国际药学教育体系的发展规律,能够满足新形势下药师的职能和改善学生就业,是高等药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1顺应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医药卫生知识的普及,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大病上医院,小病去药店,没病常保健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药害事件、药品不当宣传、药价虚高等问题,困扰着公众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WHO公告:全球有l/7的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患者中约1/3的人死于不合理用药,合理用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此外,用药的经济性也已成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上说明,药学服务型人才在当今社会有巨大的潜在需求。而从几份药学服务状况调查中,更说明了此问题。黄旭慧等[2]发现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临床药学服务需求率为100%;熊慧玲等[3]认为老年人对药学服务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大。

1.2符合国际药学教育体系的发展规律

我国药学教育体系与国际药学教育体系脱轨现象较为严重。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升以及用药观念的变化,国际药学教育体系已从传统的药学教育“化学模式”转向现代药学的“化学-生物学-医学模式”,药学不再属于单一的自然科学范畴,而属于心理学、行为科学、经济学、遗传学、人类学等一系列社会科学互相渗透的社会科学范畴。我国的药学教育仍偏重于化学药物,服务范围过窄,只重视研制、开发、生产药品为主的药学理科、药学工科、药学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等工程技术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药学服务类专业很少,导致我国药师数量匮乏,特别是医药经营企业的执业药师严重不足,根本无法满足药学服务的需要[4]。

1.3满足新形势下药师职能的要求

新形势下药师职能发生了重要变化,传统的药师以药品的保管和供应为其主要工作任务,新形势下的药师以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为其最终目标,其以患者为对象,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自身的药学知识,提出用药方案,监控用药过程,追踪用药结果,作出用药评价,计算用药成本,全面服务于患者。据资料统计显示,近几年,我国4/5的药学毕业生到医疗机构、药品营销机构从事药师职业,因此,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也是药师职能新变化的要求。

1.4改善学生就业

能否构建面向就业的药学教育,关系着医药院校的生死存亡。随着近十年高校的扩招,药学专业的本科生数量也迅速增加,学生的就业压力骤增,尤其是2006年国家严格药品审批制度以来,药品生产营销行业缩紧了招聘新人的需求,医药院校就业前途一向较好的药学毕业生,就业率也不尽如意。但据资料显示,我国的药师市场缺口还非常大。根据2003年中国执业药师论坛年会所提供的数字,按照发达国家药学保健水平的正常配置,我国执业药师的数量应该达到80万人,而目前实际拥有人数不足l0万人[5]。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是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的关键因素之一。有战略头脑的高等医药院校,及时捕捉高等药学教育发展趋势的新信息,审时度势,顺应改革,必将迎来该院校发展的春天。

2 高等药学教育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

深化高等药学教育改革,建立面向药学服务的高等药学教育新体系,培养优质的药学服务人才,需要从专业(方向)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环节深入系统地调整与改革。

2.1专业(方向)设置

根据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方案,结合现有药学专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在宽口径专业条件下培养药学人才, 可采用前期趋同, 后期分化的培养策略。即: 前期的专业基础课一致,从三年级开始, 可根据学生将来的就业志向, 设置4个培养方向, 即普通药学方向、临床药学方向、药物制剂学方向、药品营销方向,同时,还要积极探索药学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人才的培养模式。

2.2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药学教育的课程结构基本上是以化学模式为依据,化学、药学课程门数多、分量大,内容存在很多重复、脱节和遗漏现象,而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的内容几乎空白,远不能适应药学服务模式转变的趋势,因此,建议做如下调整和修改:

2.2.1增加生物学与医学基础知识。宽广的医学和生物学基础知识是药学发展的依托。临床药师为医药结合型人才,所以应适当增加分子生物学、临床毒理学、病理学、遗传学等知识,以便更好地了解药物作用机制及体内生化过程,将来能够配合医师指导和监督临床合理用药,开展药学服务的工作。

2.2.2增加一些新型、交叉学科的课程。医院药学发展需要多个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可增设基因工程药学、药物经济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知识。

2.2.3增加人文学科知识,如社会医学、药学伦理学、医用写作、临床沟通技巧等科目,将优秀的文化、哲学修养、文学艺术等高品味的文化素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以适应当代医院药学的改革,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促进合理用药为目的的药学服务。

2.2.4有机整合化学、药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突出知识的应用性,突出与药学服务相关的比重,删减偏重于药物基础科学研究的化学、药学知识,以保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完成必需掌握的知识。

2.3教学方法

改革当前的教学方法,加强创新训练,培养自学能力。在传统的药学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课堂讲课内容多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很少注重学生的基础学习,考试内容也不会超出大纲要求,大多数时候学生只要按大纲要求复习好功课就能取得好的成绩。这种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教师必须把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改为课堂启发式讲授,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动手机会,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组织学生撰写论文、查阅资料,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充分利用到实践中去。同时, 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直观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

2.4师资队伍

当前,能够指导药学生参加药学服务实践的教师缺口还很大;还可以采取培养、聘用和引进多种渠道,增加师资队伍力量。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有能力的教师到医院、工厂、药检所等部门的实际工作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掌握教学和科研的方向,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可以聘用医院、药房有丰富药学实践经验的医师、药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医师作为临床药学阶段实习的指导教师,有助于学生与医护、患者的沟通交流,促进药学服务向深度发展。

2.5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优秀药学生的必经之路。当前的药学教育,实验多为验证性试验,以掌握实验室技能为主;实习时间安排短,多为在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机构中走马观花地、概念性地了解一下各机构的工作状态,更少有深入临床的实习安排,故培养的药学人才无法承担药学服务这一任务。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增加设计性试验和综合性实验,减少验证性试验的开设;另一方面,适当延长实习和见习时间,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以及医疗机构的临床药学服务中去,建立起学校教学、医院教学和企业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参与中扩大知识面和提高能力,增加学生药学服务的信心和技能。

3 结语

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是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是药学教育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国家、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努力,创造一个适宜其发展的优良环境。目前我国药学教育培养服务型人才虽然还存在不少障碍,但是值得欣喜的是,部分有战略远光的医药院校已经迈开了蹬向此艰难征途的步伐。人才培养必须有前瞻性,需要时间的提前量,这是教育的规律使然。我们相信,我国的药学教育能够承担起培养社会需求的药学服务型人才这一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胡晋红,蔡溱.药学服务的实施[J].中国药师,2003,3(3):15.

[2]黄旭慧,庄捷,王少明,等.临床药学服务在医护人员中认知度的调研[J].中国药房,2008,19(1):68-70.

[3]熊慧玲,陈玉文,杨亚明.药店对老年顾客提供药学服务的思考[J].医药导报,2008, 27(10):1284-1285.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7)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2-140-04

对中山市医疗市场和四大医院近十年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确定我院的发展竞争地位,进一步拓展我院医疗市场份额和制定医院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出院人次是重要的医疗统计指标之一,它不仅反映了工作成果和工作效率,而且也是院领导日常管理和决策的依据。同时,出院人次是衡量医院业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住院人次的增加是医院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本文对2004~2013年各大医院出院人次和全市住院人次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四大医院的发展情况及我院的发展竞争地位,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医院资源,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实力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中山市政府每年通过网政务公开中《年度中山市公立医院接诊患者与医疗费用公布表》公布市内所有公立医院接诊患者及费用的情况,根据这些信息查询并搜集中山市2004~2013年全市四大医院出院人次和市总出院人次,并进行记录和汇总。

采用SPSS13.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作图,记录相关系数、决定系数并对回归系数进行t检验,根据回归直线的斜率大小判定医院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能力,以P

2.结果

2.1中山市医疗市场发展持续增长

近十年中山市医疗服务持续增长,医疗服务发展呈直线趋势(表1、图1)。SPSS13.0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作图,结果:近十年出院人次与年份的散点图呈直线趋势,相关系数r=0.997,决定系数r2=0.992,回归系数t检验的t=33.97,P

2.2四大医院争相发展,竞争激烈

2.2.1四大医院发展趋势 近十年市四大医院医疗业务是持续增长,而且平均增长率非常高,发展趋势呈现为斜率为正的直线。对这四大医院近年的出院人次应用SPSS13.0进行直线回归统计,结果四大医院的年份与出院人次的散点图均呈直线趋势,相关系数均大于0.9,可认为高度相关,回归系数检验均P

2.2.2四大医院发展速度和竞争排名 表明近十年中山市四大医院直线回归方程分别如上表。方差分析检验P均

3.讨论

中山市各大医院争相发展,竞争激烈。我院创办于1907年,位于中山市小榄镇,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家优秀爱婴医院、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目前,从市四大医院的发展趋势来看我院处于劣势。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8)

在我国农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畜牧业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通过加强对畜牧业的推进作用,可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比如肉、蛋、奶等;另一方面,加强畜牧业的发展,还有助于带动其他行业的进步,例如种植业、加工产业等,所以从当前的发展形势看,畜牧业已经变成农民增加自身收入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重点推动了惠农政策的落实,所以畜牧业的发展速度也相对较快,与此同时,养殖业的总产量较种植业相比,其自身的比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因此这就要进一步加强畜牧业的发展速度,才能够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前提就是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并且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本文对此展开了进一步的阐述。

1、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当前发展的过程中,畜牧业的发展速度十分之快。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受到专业养殖技术的影响,对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一定阻碍性的作用。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并且自然经济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经济形式,而在养殖方面主要的生产方式是家庭散养或者是家庭养殖,也就是说在农民的收益中,养殖业只是占据副业的地位,并且我国在专业的畜牧技术方面是十分匮乏的。通过散养模式和现代化养殖模式进行对比可以清楚地发现,散养模式不具有科学化、体系化的特点,因此经常会产生动物疾病,一旦动物疾病无法得到有效的防治,那么就会造成畜牧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通过对兽医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当前十分稀缺这方面的人才,因此其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首先,家对兽医专业十分的重视,因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三农问题的解决才能够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而要想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应该大力加强畜牧业的进步,进而带动其他产业。同时,也能够解决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方面的问题。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人们对一些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就会带动畜牧业的发展,而要想保证畜牧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就需要畜牧兽医为此保驾护航,所以培养这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是十分必要的。第三,我现在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可以说畜牧产业在当前已经遇到了崭新的发展机遇,要想抓住这一机遇,就需要不断提高我国畜牧产品的质量,并且我国在价格方面也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可以带动畜牧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

2、现代化畜牧兽医的职业现状

在当前畜牧业发展不断加快的前提下,上述的这些问题逐渐的显现出来,并且在离城市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尤其的显著,一些兽医工作缺少统一的管理,主要采用的是家庭经营的方式,因此严重缺少拥有专业知识的兽医人员。从技术人员的年龄结构进行分析,其年龄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年轻的力量十分的匮乏,而平时又缺少定期的培训以及信息的传递,这样新的技术就无法准确及时的传达给兽医,一些新的疾病就无法得到有效地预防,用现有的技术对动物疾病进行整治显然是不合理的。

地方防疫机构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工资待遇不如其他专业好,一些学历较高的兽医技术人员不愿意到偏远的地区工作,导致地方上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不合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乡村基础设施较差,仪器设备的使用不够规范,导致动物之间出现交叉感染现象严重。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预防防治工作,缺乏应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

城市医疗管理机构忽视了对乡村地区的医疗卫生管理,不对兽医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忽视了基层兽医管理机构在公益服务方面的特殊性,致使大量兽医基础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严重。基层防疫组织和队伍不稳,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机制问题没有解决,使动物防疫的基础受到动摇。

3、畜牧兽医的发展趋势

有预测显示,畜牧兽医这一专业将成为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9大专业之一,这个曾经的“冷门专业”突然华丽转身,其背后也必然存在很多的社会原因。国家对畜牧业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且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饮食大体已经完成了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但是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专业人才,即畜牧兽医,而在这方面,我国的人才资源还是很短缺的。在当前环境下,家禽动物的疾病千变万化,面对突然的家禽病毒,需要专业的畜牧人员掌握专业的畜牧兽医知识,这一点很重要也很急迫,当前我国在畜牧方面的疾病解决主要还在预防阶段,还没有专业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这些畜牧疾病,以扎实的专业技术去应对解决多变的疾病困扰。就业前景好。学习精懂畜牧兽医方面的知识技术,就业选择性很大,不但可以到各种外资兽药、或者各饲料企业去当工作,还可以到规模养殖厂做技术厂长或是技术专家,除此之外,还可以自己办养殖业,可以自办兽药、饲料门市部、兽医门诊等,自己当老板。总之,在畜牧业发展前景好的现代社会,学好畜牧兽医不用愁就业问题,冷门不冷,就业为本。

此外,还应该改革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寻求出路。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要抓好教师的传、帮、带活动,老教师带新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带经验不足的教师,人人都是帮扶者和被帮者,帮扶对象明朗化,有帮扶计划和检查评比,这样一来,教师间可相互提高;第二,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或到现代化养殖场学习;第三,要打破用人界限,聘请对口专业高校毕业生和社会畜牧兽医专业的名人到校执教,充分发挥名人效应。

4、结语

文章研究我国的畜牧业、畜牧兽医的现状,着重分析畜牧兽医的未来发展方向,各种存在现象和解决手段都要求我国注重畜牧人才的培养,以提高畜牧业发展质量,并且开发功能型、保健型的肉蛋奶等畜牧业产品,满足当今人们对于保健和美食的需要。

参考文献: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9)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市场将全面开放,我国的经济将真正进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高等中医药教育和其他行业一样,将面对加入WTO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需要迎接新的挑战。我国的高等中医教育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在这种背景下,高等中医教育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中医人才,中医学科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加强思想教育.树立对中医的信心和正确的中医科学观

目前中医发展的政策导向是强调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实际上是要把中医“提高到西医水平”。其实西医是科学,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中医也是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法:应该看到中医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科学,是一种模糊论科学,是一种传统科学。传统科学是人类知识发展的早期,是从整体出发来认识世界而构建的“知识系统”,中医学是其典型的代表。从整体出发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集中地体现在濡家的典藉《周易》之中。只有肯定中医是科学的,按照中医的本来面目,评价并确定中医的价值,才能让人们认识到中医是民族和世界宝贵文化遗产,值得发扬光大,才会有更多的人关心中医,投入到中医的复兴事业中来。

如何引导学子树立对中医的牢固信心,是中医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衡量中医教育成败的标准。加强中医院校在校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医学伦理课,各种讲座等方式,明确学习目的,使之产生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而以满腔热情投入到中医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学好中医对于大多数学生是有相当难度的,通过医学史、思想道德修养、医学伦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和其他辅助手段让学生深切体会中医的价值,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韧劲和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至关重要。

2遵从中医的理论体系.科学设置课程

几十年来中医教育上的问题,主要是课程设置没有严格遵照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医知识结构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以中国春秋一秦汉之际的文、史、哲和其它学科知识为基础而形成的文化观念与思维方式。第二,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及以温病学为代表的经典医著,确立了中医药学的概念、范畴体系,奠定了中医药学辨证论治的原则和范式第三,《伤寒杂病论》、温病学以及出于历代临床医家之手的代表性医著,是中医临床医学的核心第四,以中药治疗为主体,包括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等疗法。

课程设置是实施教学的基本要素,课程设置要完整、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师才可能依据教材并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出合格的高级中医人才。当然,西医的课程不是不要,而是应当安排在中医高等教育的高年级阶段。中医的知识比较抽象,西医的知识比较直观当学生牢牢地把握了中医理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以后,再学习必要的西医西药知识,才是科学、明智的安排。 3适应医学的发展趋势.走多学科发展之路

高等中医教育要适应医学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要在中医教育、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中医诊治疾病等方面取得创造性的成果。现代科技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很多新理论的产生和技术创新都是学科交叉碰撞的结果。由此,在注重专业培养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这已成为国际专业教育改革的新潮流:作为高等中医教育,很有必要开设中国古代哲学、社会关系学、地理生态学、医药管理学、高等数学、高等物理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及辩证性,它不但对于培养中医专业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临床应变的敏捷性和准确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在培养和赋予学生的科研能力上是其它任何科学都不能替代的:作为中医药科学研究基础的高等中医教育,只有走多学科发展之路,才能为中医的继承和发展造就高素质人才。

4改变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中医人才

高等中医教育一直沿用基础课一临床课一毕业实习三部曲培养模式,但中医人才成长缓慢及毕业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已成为目前高等中医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转变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倡开放、创造、科学、民主、多样的教育理念,建立恰当的教学评估标准,建立“课堂实践同步,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重点,提高科研动手能力为目的”的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中医专门人才是当务之急:

5强调创新.尊重学术个性.推广多媒体教学.推进中医高等教育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10)

[中图分类号] R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6(a)-0093-06

Connection between talent training of medicine college in Yunnan Province and the need of grassroots Chinese medicine personnel

HAN Xinxin CHEN Linxing

Dean's Office,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500,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 the township hospital in Yunnan Province or the municipalities (state), county, find that basic Chinese medicine talent shortage has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in Yunnan Province. Major performances are shortage of clinical subject leaders and technical cadre-man in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 lack of personnel in Chinese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talent fault. Meanwhile, the talents are not with high technological level, part of who are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nd. To solve those above problems,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the main channel of Chinese medicine personnel training, should make effort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by taking advantages of education resources: to expand the autonomy of running a university and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students; to strengthen the free cultivation of rural oriented medical students; to increase the efforts to cultivate adaptive talen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o cultivate “fitting all, doing well ” Chinese medicine talents and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of university continuing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Chinese medicine personnel; Grassroots; Connection

在云南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中医药与西医药互为补充,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优势。为此,2010年出台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15年,在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60%以上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中医门诊和中药柜;到2020年,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和继承创新能力,建设成为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医药疾病防治中心和临床研究基地、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天然药物研究生产基地,实现中医药强省的目标。2014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又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除少数边远、民族地区以外,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有中医科和中药房,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6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有中医药综合服务区或中医馆;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但在云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中,仍然存在学科带头人缺乏、科研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落后、管理体系不健全、服务能力不强、特色优势不突出等问题。然而,中医药人才尤其是基层的中医药人才极度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其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云南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上述指标的完成,首先要解决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匮乏问题。本文认为,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匮乏问题,根本的解决途径是做好云南省高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与基层中医药人才需求的衔接工作。《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中医药院校教育,应发挥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渠道作用。

1 云南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通过对云南省市(州)、县级、乡镇等各级中医医院及乡镇卫生院中医科采取调查问卷、科教科电话咨询及邮件调查等方式,调查了5所市(州)级中医医院、9个市(州)的15所县级中医医院、10个市(州)的24所乡镇卫生院中医科的中医药人才状况,数据截至时间为2014年8月31日,得到表1~3的有效数据,并对表1~3中的三个层级,即市(州)级、县级和乡镇的中医药从业人数、中医药从业人员中的副高及以上人数和本科及以上人数做了均值趋势图(图1)。

表1 调查的5所州市级中医医院中医药人才状况(名)

由表1~3、图1可以看出,云南省现有基层中医药医疗卫生人才与服务需求严重不匹配,结果显示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1 基层中医药从业人员愈加匮乏

图1显示,从市(州)级、县级、乡镇三级来看,越到基层中医药从业人员数呈骤减趋势。表3显示,24所乡镇卫生院中有7所无从事中医药人员,根据卫生厅提供的数据,我省基层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卫生服务的仅占30%。基层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匮乏主要是由于高等院校中医药专业毕业生难于下到基层工作或不安心在基层工作。调查的15所县级中医医院中有5所在2014年招收不到中医药类高校毕业生,乡镇卫生院几乎招收不到中医药类本科毕业生,其他经过中医药知识培训的人员也由于待遇问题、自身素质不高等原因流动性大,提供中医药服务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基层中医药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1.2 基层中医药临床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愈加匮乏

图1显示,从市(州)级、县级、乡镇三级来看,越到基层中医药副高及以上职称人数也呈骤减趋势。由于工作条件、环境、待遇及编制限制等原因,绝大部分高级职称人员都集中在省、市(州)级医院,如玉溪市中医医院、曲靖市中医医院副高以上中医药人员分别占其从事中医药人员总数的34.0%、36.8%,而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地级县医院)、姚安县仁和卫生院副高以上中医药人员分别占其从事中医药人员总数的2.2%、0%。据云南省卫生厅统计全省有30余所县级中医院无高级职称人员。

1.3 基层中医药从业人员学历水平偏低,甚至无学历

表3和图1显示,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人员几乎无本科学历,严重限制了中医药人才技术水平的提高。即使个别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村卫生室的工作人员几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中医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或者培训,严重限制了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24所乡镇卫生院中有19所被调查人员表示不能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说明中医药在基层减轻群众医疗负担、降低医疗费用、方便群众就医方面的优势发挥不够充分,中医药人才素质有待提高[1]。

1.4 基层中医药人才断层问题更加突出

15所县级中医医院和24所乡镇卫生院中被调查人员均表示存在或明显存在中医药人才断层现象。随着老一辈中医药专家的相继退休或去世,加之中医药人才培养上的不力,云南省基层中医药人才的断层现象尤为突出,这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医医院和卫生院中医科的医疗技术水平,同时制约了中医医院和卫生院中医科的发展[2]。

1.5 部分中医药人才有西医化趋势

15所县级医院被调查人员均表示存在中医药人才的西医化趋势,部分医院和医生由于经济利益的趋使,加之部分患者认识上的误区,常常“打中医的牌子走西医的路子”,中医不像中医,西医也不是西医,出现了“不中不西”的现象[3]。

2 云南省对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采取的政策保障措施

云南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县、乡镇、村中医药人才严重匮乏,而受益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相关政策,患者较多,医疗任务繁重,现有基层中医药医疗卫生人才与服务需求严重不匹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也仅仅能提供开中成药、按摩、理疗、拔罐等为数不多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远远不能满足民众对中医药治病、防病、养生、康复等多方面的需求。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医疗卫生人才需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城乡医疗机构中的服务作用,云南省2010年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1年重新修订出台了《云南省发展中医药条例》,2014年出台了《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这些政策、法律法规和措施,为进一步做好云南省中医药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云南省还开展了中西医结合人才培训工作、中医药标准化培训工作、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工作;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中医学专业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启动了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基本知识培训的培根工程等。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云南省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匮乏现状,但笔者认为,要想根本解决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匮乏问题,必须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实现高校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基层需求的有机衔接。

3 云南省高校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基层需求的衔接状况

高校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基层需求的衔接,不仅仅是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培养,还包括云南省中医药类高校及开办中医药类专业的高校结合省情、校情,根据基层卫生工作需要对口开展的人才培养工作。

3.1 中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培养

云南省从2010年开始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在省内范围招生,根据培养协议毕业后服务于农村乡镇卫生院。见表4。

表4显示,截至2014年,昆明医科大学共招收954人,大理学院招收558人,云南中医学院招收430人。但这3所高校中只有云南中医学院培养的是中医学类免费医学生,其他两所高校培养的是西医临床医学类免费医学生。从表4可以看出,云南中医学院培养的中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培养数量还不到临床医学的1/3,第一批订单定向学生到2016年才能毕业服务基层,且数量较少,短期内无法起到改善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状态的作用。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定向生的培养无疑是解决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少数州市为解决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的问题,已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措施,例如昭通市人民政府2013年与云南中医学院签订了培养协议,已招收60名中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进行培养;普洱市人民政府于2014年也与云南中医学院签订了培养协议,已招收20名中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进行培养。

3.2 中医药类高校“四得”人才的培养

云南中医学院作为云南省唯一一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担负着引领云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培养专业中医药人才的历史使命。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四得”人才,云南中医学院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适时制订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最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中医、中西医临床、针灸推拿等医学类专业学生在第一学年暑期即到生源地医疗机构接触患者、体验医疗环境,了解医疗卫生工作情况等,同时开展“三下乡”活动。这些措施既培养了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又锻炼了学生接触社会的能力,使其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预防保健、中医诊疗等开展情况,为其日后服务基层中医药卫生事业奠定了认知基础,培养了深厚的感情,树立了神圣的使命感。2006年保山卫生学校升格成为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使其成为云南省唯一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近5年来为云南省滇西地区培养了一批中医药技术人才[4]。

3.3 中医药高校开展中医药类专业继续教育

目前,云南省有云南中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云南中医学院、大理学院开展本、专科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药继续教育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是以3年为期的学制教育,学习方式以业余学习为主;非学历教育以短期培训为主,采取办培训班、进修、讲座、学术会议、课题研究、论文撰写、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是以业余学习方式为主的3年学制教育,包含中医学、中药学专业。高校的中医药继续教育为基层中医药从业人员提供了学历提升和知识技能培训的机会。

4 实现高校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基层需求的有机衔接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曹洪欣委员在谈到国家基层中医药人才短缺问题时,提出的核心观点是:发展中医药,关键在基层;定向培养、提高待遇,制定相应政策缓解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现状,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为广大农民提供可持续的医疗保障。因此,发挥高校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的主渠道作用,作为解决我省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的重要举措,对我省基层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充实及中医药事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1 适度扩大高校办学自,调整生源结构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做了进一步的明确。政府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是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我们已进入“改革常态化”的时代,通过简政放权,使云南省中医药类高校以及开办中医药类专业的高校拥有或者部分专业拥有招生自,可在稳定招生规模的基础上,根据基层实际需要加大急需中医药人才县、乡(镇)、村的生源数量,减少无计划需求或者需求较少的州市生源数量,因为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的概率较大。因此,中医药类专业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可以适当增加基层中医药从业人才的数量。

4.2 高校加强农村订单定向中医药类专业免费医学生的培养

加大财政投入,实施好农村订单定向中医学专业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在此基础上拓宽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专业范围,使中医药类专业均可纳入。

云南省高校在培养中医药类农村订单定向学生时,应突出中医药实践技能的培养,融入民族医药相关知识,培养具有系统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坚实的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基本的西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能从事中医全科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医师。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各州市根据基层中医药卫生人才需求量,适当增加每年免费医学生培养数量,形成人才梯队[5]。鼓励省内各州市效仿昭通市、普洱市采取积极措施与高校签订培养农村订单定向中医药类人才协议,可以计划性的弥补基层中医药人才的空缺。

4.3 高校加大社会适应性强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力度

中西医结合人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拥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中西医结合人才不是用西医的思维培养中医人才,更不是将中医西化,而是培养既具有中医思维,又能掌握中西医临床诊疗技能的人才。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坚持中西医兼通,将中医和西医融会贯通,提高临床疗效,真正形成中西医结合的医疗特色。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也急需纳入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培养项目。国家还应针对中医药人才和中西医结合人才出台相应政策,细化其执业范围,避免医疗纠纷。

4.4 高校要培养基层适用的“用得上、干得好”的中医药人才

作为云南省唯一一所中医药类本科高等学校――云南中医学院在培养专业中医药人才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基层适用的“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使毕业生成为医疗保障体系中“最边远、最贫困、最艰难”地区的网底卫士。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指导人才培养工作;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适时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政府的政策措施紧密结合,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突破口,破除人才培养瓶颈,真正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基层适用的中医药专门人才,切实形成“情注边疆,培养‘四得’人才”的育人特色。作为云南省唯一一所中医药类专科高等学校――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要发挥其培养实用型专科人才的优势。在鼓励、引导本、专科毕业生发扬奉献精神和到基层锻炼的同时,政府要切实加强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待遇和保障政策,以吸引和留住人才[6-10]。

4.5 充分发挥高校继续教育的资源优势

充分发挥中医药类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资源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为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中医药人员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为基层各类各层次中医药从业人员提供学历提升和专业能力提升的机会。云南中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正逐步开展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使受教育者可自主选择时间、地点及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既有效解决在职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基层边远地区和部分医务人员外出学习困难的问题。

5 小结

要实现云南省高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与基层需要的紧密衔接,首先要解决招生自、经费投入、基层待遇及编制等障碍问题。“十二五”期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正在深入推进,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战略机遇。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两强一堡”的战略目标,国家也支持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前沿,将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缺“钱”和“软实力”不足的问题。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与云南省签订卫生、中医药事业桥头堡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将为云南省中医药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 缪虹.文山州中医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2.

[2] 万秀珍.基层中医医院中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药管理杂志,2013,21(3):275-277.

[3] 谢雪娇,卓海燕,熊辉,等.大众化教育视野下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143.

[4] 陈志勇,陈嘉文,李健明.高等中医药大学办学特色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63-64.

[5] 王璞,邢丹,黄新峰,等.基于中药学通用人才培养的《方剂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7):9-10.

[6] 张俊龙,田岳凤,王军,等.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 培养特色中医药人才的战略思考[J].中医教育,2013,32(2):5-7.

[7] 杨继国,李茂峰,季旭明,等.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控体系的构建[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74-175.

[8] 刘晓茵,赵帅.药学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42-143.

上一篇: 农村养老的定义 下一篇: 现代化教育理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