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3 16:22:01

生态环境特征

生态环境特征篇(1)

设计理念和艺术特征存在着某种辩证关系。设计理念对于环境设计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好的环境设计能够使人们改善环境观念和设计观念,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设计理念和设计形态离不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情况各不相同环境设计理念和艺术设计水平也各不相同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得到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业得到了人们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1 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环境、艺术和设计三个不同概念的集合,它们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整体。

首先,环境是指人们能够认识到的所有空间,以及该空间内所包含的所有物质与非物质因素。从环境形成的客观规律来看,一是大自然创造的自然生境。二是人类创造的人工环境。

其次,环境艺术是指以自然环境为立足点,以各种艺术和技术为手段而设计出来的能够满足人的需求,并协调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关系,为人提供生存生活时空环境的一门艺术,或者说,在认识和创作的基础上,运用更广泛的材料,并与高科技相结合而产生出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第三,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将建筑、雕塑、绿化、公共设施等诸多要素进行综合、艺术的布局,以塑造建筑物外部空间艺术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是建立在现代环境科学基础之上的一门艺术设计学科。

2 艺术设计生态理念及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方式

运用生态理念能够在传统设计基础上创新使用各种自然环境保护措施,并构建满足各种生活需求的景观格局,促进能源物质获得循环利用与再生,降低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从整体上强化景观格局生态服务水平及质量。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作用延伸及拓展方式。保留原有场地或场地中具有的部分元素是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种有效应用方式。例如,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设计者首先保留了工厂各种废弃机械设备,包括蒸汽机、压缩塔及煤气裂化塔等,在突出工厂历史基础上创新,将蒸汽机与压缩塔涂刷成红、黄、蓝、紫等颜色,此外,这些废弃设备还可以攀爬游乐,契合了煤气厂公园的设计需求,充分挖掘了固有元素延伸作用。

(2)能源物质循环利用方式。能源物质循环利用思想应该始终贯穿在环境艺术设计整个过程中,设计者应该充分挖掘各种原材料的再次利用与开发职能,尽最大努力创造材料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平台。

(3)强化场地原貌维持方式。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已成为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又一典型。例如,四川成都利用自然的力量实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大大节约资源,并且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他们将府南河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注入部分厌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氧化沟等净化系统,使之由浊变清,最终重返府南河。

(4)有效利用能源方式。现在设计师们一方面通过科学技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又大量地使用自然界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适应现代生态环境。提高住宅的隔热性能,保证自然通风,利用太阳能蓄热等,这些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也是设计中的有效手法。此外,以太阳能的热与光为主,通过相应设备来利用自然能源的方法也在住宅的应用上得以实现。

3 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审美特征

环境设计关系到人们的居住环境的设计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环境也需要设计。人们的生活活动是各种各样的所以对环境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环境设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环境设计的多学科性。环境艺术设计包含了很多学科专业需要建筑学、城市规划和设计等学科的相互结合共同设计完成。所以,环境艺术充满了广泛性和丰富性。

(2)环境设计的多层次性。环境设计首先要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让人们在生活中达到使用安全、方便、经济的目的。不同的设计对象其设计要求和方法也各不相同。

(3)环境设计的关联性和空间的统一性。在环境设计中必须要稳扎稳打考虑到设计的整体综合性。

(4)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用性。环境艺术设计不仅展现出设计的美而且必须具有实用性。就像房子内的装修设计最基本的就是要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使用和需求。

(5)环境设计的审美特征对环境设计教育的影响。由于环境设计的学科专业比较多,所以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专业性和综合性。

4 影响传统设计理念与审美特征的主要因素

(1)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制约。环境设计观念受到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制约。古代,生产力低下,农业、手工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农民希望天遂人愿、但愿风调雨顺以至五谷丰登。达到“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是最高的追求。人们的环境观念则是将自我融于大自然中,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反映在环境设计上则是建筑选址注重“背山面水”,营造小气候。19世纪随着蒸汽机的发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大生产所追求的高效率与高利润,打破了封建社会时期人们恬静悠闲的生活。当人类还自我陶醉在工业文明“人定胜天”信念中的时候。工业污染所带来的全球温室效应,洪水、旱灾等异常自然灾害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在工业领先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环境治理已经从简单的单一治理转向可持续发展。在生产技术落后的时代,人类对自然持消极的态度,高科技的今天,人类步入创造自然的时代。设计应该从创造第二自然的观念出发去美化生活。

(2)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古中国地处温带地域,温和的气候形成了以长江、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农业文明,环境理念也紧紧贴合这一“温和”特征,表现出以农业文明为主导,期望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士人得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仕途失意,归隐田居、遁迹山林。这些思想都导致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特征――融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理念也成为中国园林遵循的亘古不变的法则。

(3)社会制度与社会文化的影响。影响环境设计理念和艺术特征的因素是综合的,除了前二者外社会制度、宗教、哲学思想、民俗等文化因素对于人们的环境观、自然观和审美艺术特征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道教“道法自然”,认为自然界本身最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老庄),大自然之所以美,不在于它的形成,而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没有意识去追求什么,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

参考文献:

[1] 庞永红,屈健.当代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文艺研究,2011(02).

生态环境特征篇(2)

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299-01

1 前言

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它是环境、艺术以及设计这三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整体,是建立在现代环境科学基础之上的一门艺术设计学科。

2 影响传统环境设计理念与艺术特征的主要因素

2.1 地理环境因素

中国地处温带地区,温和的气候产生了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农业文明,也形成了中国人“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独特审美特征,融于自然的理念成为园林设计所遵从的亘古不变法则。[1]

2.2 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制约

环境设计的观念受到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制约。在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农民希望风调雨顺,将自我融入大自然中,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这就是人们的环境观念。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已经走进创造自然的时代,环境艺术设计应该从创造“第二自然”的观念出发去美化生活。

2.3 社会制度与社会文化的影响

影响环境设计理念和艺术特征的因素是综合的,除了前二者外,社会制度、宗教、哲学思想、民俗等文化因素对于人们的环境观、自然观和审美艺术特征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 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和原则

3.1 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环境设计的多层次性与多学科性

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层次性,是一门以功能性需求为基础,以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为目的的工程。同时,环境艺术设计融合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工程结构设计和美术等学科,其内涵不断地得到延伸与拓展,朝着系统化、科学化方向不断迈进。[2]利用自然以及各种人造材料,改造环境使其更加地安全舒适、美观便利。

(二)空间的统一性和环境设计的关联性

无论是一间居室,还是一座城市,每一个环境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立性,更有与其他环境千丝万缕的关系,即环境空间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所以环境艺术设计需要把握整体的统一性,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文化损失。例如,杭州西湖风景区四周的建筑物体量高大,导致了周围的环境遭到破坏;而在江南园林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将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引入环境设计中,不仅描写了景致静止,同时也点明了审美情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要正确处理各种环境之间的关系,恰当把握住环境设计的空间整体性和关联性。

(三)环境设计的实用性

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实用性。对于室内空间的设计,应满足人们的各种使用需求;对于室外空间的设计,既要做到造型美观又独具匠心,而且要通过流畅的设计实现对人们的积极引导作用。

3.2 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要求以整体、系统的眼光处理问题,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细节,另一方面又不能舍本逐末,应该把环境看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将有机生物与无机生物、自然风光与文化传承进行合适的安排,构建出一个美好的“二次自然”,达到一加一大于二,整体效益大于部分效益之和的效果。

(二)地方性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的地方性原则是指要以地理因素为约束,充分考虑地区文化与地区特色,比如南方的建筑应注意防潮,北方的建筑应注重抗寒。地方性原则是生态理念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要求,期望设计者深入实地考察,设计过程以实际生活为导向,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与人情理念。真正优秀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时尚性与新鲜感,经历了岁月的冲刷之后愈发历久弥新,切合实际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遵从大自然自身的发展规律

大自然用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和自我维护能力。人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科学合理地把握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尊重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促使其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四)最大促进和最小干预

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尽量将外界的压力降到最小,尽可能地降低对大自然的侵害程度,促进环境艺术创作达到较高的水平。应当采取一定的设计方式,增强大自然的循环能力,保证生态环境的原始面貌,促使生态环境能够健康地发展。

4 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方面

与传统的环境设计观不同,在生态理念指导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更加关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其能蛉谌朐来的大自然景观中,形成良好的生态格局。此外,环境艺术设计重视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良好效果。具体来说,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如下所述。

4.1 生态设计和生态保护功能

生态设计是指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生态学原理,以此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理念的设计方法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巧妙地使用各种技术方式,充分地挖掘各种有利的环境条件因素,尽可能的减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维护生态平衡。如先进的主动呼吸式双层幕墙技术,它不仅防尘通风、采光合理、隔声降噪,还能在夜间蓄冷以减少第二天的空调系统工作负荷,科学利用了气候变化因素,节约了能源消耗。[3]

4.2 生态恢复功能

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自愈能力,但是一旦人类活动对其施加的影响超过了本身所承受的最大限度,比如垃圾场。废弃耕地等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的地区,必须采用积极的手段对其环境设计,使其恢复到原始面貌。以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的设计为例,面对大量的报废设备,设计师没有急着处理这些废弃物品,而是选择将一部分能够展示出工厂历史设备的东西保存下来供人参观,同时种植一些适宜气候环境的花草树木,一方面有效地减少了资金耗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

4.3 生态补偿功能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然界的不可再生资源已经被大量消耗,资源问题成为发展的一个重大危机。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应当综合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例如德国林依斯伯格商务促进中心采用了透光的绝热材料,这种设计充分的利用了太阳能和自然风,既能通过吸收阳光进行辅助的能源供应,又能利用自然空气形成冷却循环,有效地降低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5 结束语

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艺术设计对我国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越来越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标志。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时刻秉承生态理念,科学使用各种先进技术,实现艺术美和技术美的高度统一,促使环境艺术设计和生态环境两者协同进步,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同时为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特征篇(3)

Summary of the Yellow River source region of special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freeze-thaw geological strong, widespread thawing geologic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bare rock mountain top, frost weathering debris slope, mountain slopes thaw slip sloping piedmont plains and valley plain frozen inflation -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ole of financial depression, which corresponds to a different source regions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topography unit, showing a distinct altitudinal zonation and thawing desertification landscape.Keywords of the Yellow River source region thaw geological environment geological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青南高原内部,地处青海省玛多县黄河沿水文站以西,各式各雅山以东,东昆仑山东延中列布青山南麓和南列巴颜喀拉山中段之北地区,面积约20930km2,海拔均在4200m以上,属无冰川分布的多年冻土区。冻融地质作用强烈,冻融地质现象普遍发育,土壤和植被被大面积破坏,荒漠化土地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脆弱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2 冻融地质作用类型及生态环境地质特征

黄河源区自然地理环境特殊,冻融地质作用普遍发育,主要形成山地顶部裸岩、寒冻风化岩屑坡;山地斜坡冻融滑移;山前倾斜平原及河谷平原冻胀—融陷三大作用类型,并对应于源区不同的地形条件和地貌单元,呈鲜明的山地垂直分带规律和冻融荒漠化生态景观(图1),具独特的生态环境地质特征。

2.1 寒冻风化岩屑坡

黄河源区寒冻风化岩屑坡主要分布于巴颜喀拉山主脊、尼采扎母那九、热吾挡东、扎尕玛、加巧年扎、玛拉扎仁玛和卡里恩卡着玛、再根日花等山地分水岭海拔4700—5300m间的高山顶部。以寒冻风化为主外动力地质作用。寒冻风化破碎的岩块、碎石在风力、重力、冻胀等作用下,形成石川、石海和岩屑坡,从山脊向山谷延伸或围绕山峰呈环带状分布。

寒冻风化岩屑坡地区主要发育高山寒漠土,该类土壤地处高峻的山顶,寒冻机械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成土过程微弱,地表大多为裸岩、碎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青海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影响调查评价”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周蔚(1968-),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岩矿测试及水工环地质勘查等方面的工作。

屑和流石,土被不连续,具高山寒漠景观,地表高等植物稀少,仅在碎石隙间有低等植物地衣、苔藓生长。该类土成土年龄最短,以寒冻原始成土过程为主,有机质积累微弱。

岩屑坡块石在冻融蠕移、季节性水流及重力作用向下运移,形成石川、石海,宽度达30—100余米,长度多在500m以上,厚度一般小于3m。它们在向下运移过程中破坏植被,不断压覆植被,减少草场的有效面积,使地表粗糙化,山体由“草戴帽”向粗砾化发展,土地覆被随之发生改变。

2.2 山地斜坡冻融滑移

黄河源区山地斜坡地带冻融地质作用主要有多级冻融蠕移、“毯式滑移”、融冻泥流与热融滑塌三大类。

2.2.1 多级冻融蠕移

黄河源区岩屑坡下部山地斜坡区,普遍发育多级冻融蠕移。多级冻融蠕移具如下发育规律:

⑴ 蠕移序次由低向高处发展,上部新,下部老;上部形态完整、新鲜;下部形态残缺不全,遭受后期流水作用破坏严重。

⑵ 蠕移区多发育于无常年流水作用的“口小肚子大”状沟谷内,片、带状分布。可分为剥离区(坡度20°以上),滑移区(坡度12°左右)和停滞区(坡度10°左右)三部分。

⑶ 多级冻融蠕移明显与多年冻土退化有关,以多年冻土层上界面为滑床,冻结层上水的积极活动和重力作用是引起蠕移体滑移的主要因素。蠕移体不仅破坏上部土壤植被,还压覆下部土壤植被层,在后期流水及其他作用下,最终向裸地发展。

2.2.2 “毯式滑移”

黄河源区丘陵山地坡面较为舒缓,受地形地貌条件影响,冻融地质作用具“毯式滑移”特点。

“毯式滑移”一般于坡度在12°左右的舒缓宽坡面上大面积发育,由高山草甸及高山草甸土整体由高向低处剥离—滑移。滑移体上部拉张—拉断现象多见,下部因挤拥、堆叠,使土壤、植被层完整性与天然结构全面破坏,在后期流水与风力作用下,加速了斜坡侵蚀,使山地生态屏障——土壤、植被层丧失。

“毯式滑移”的成因与冻土退化、季节性融化层增厚、冻结层上水活动空间增大有关。多以冻土上界面为滑床,由上向下整体滑移,最终使山地斜坡粗糙化,导致高山草甸破坏。在后期流水及其他外动力地质作用下,最终向裸地化发展。

2.2.3 融冻泥流与热融滑塌

黄河源区丘陵山地斜坡—坡麓地带或沟谷的谷肩带以及无常年性流水的沟谷中,普遍发育融冻泥流与热融滑塌。多呈条、带状分布。

斜坡—坡麓坡面形态一般在10°—25°左右,细粒土堆积厚度2—4m、土层含水量高。由于冻土或地下冰层融化,水的介入,使上部土体沿着融化界面在重力作用下引起蠕移滑动形成泥流的现象。区内融冻泥流、融冻滑塌呈不规则的长条形,长十余米—数百米,宽数十米。在粘性土组成的平缓山坡且有多年冻土层分布的地方最为发育。它们在活动过程中,因上部土壤层滑移剥离,使原本平坦的草地形成大小不等的凹坑,破坏土壤、植被结构的完整性,向下运移压覆,造成土壤、植被以成倍的面积破坏,是山地岩土侵蚀的一种主要灾害类型。

2.3 山前倾斜平原及河谷平原冻胀—融陷作用

黄河源区山前倾斜平原及河谷平原区冻融地质作用表现为点状分布的冻胀丘和热融塌陷。

冻胀丘广泛分布于多年冻土区地下水较丰富的沟谷和山前地带。在黄河源区的作毛那角、卡里恩卡着玛、卡日唐纳等地最为发育。冻胀丘一般呈半圆—椭圆形丘状,直径2—5m,高0.5—3m,表部冻胀裂缝发育。一般为一年或多年生,冬季冻胀隆起,次年4—5月开始融化,7—8月消融塌陷。

热融塌陷主要由植被保护层退化及气温多年或年际间变化,多年冻土热平衡破坏,多年冻土或地下冰消融,使地表下沉而致。热融塌陷地表形态呈圆形和不规则椭圆形—条形,直径数十米至数百米,周边同心环状拉张—弯曲裂缝发育;热融塌陷多与冻胀丘伴生,常见于多年冻土下限附近的沟谷底部、山前倾斜平原或河流两侧。

冻胀—融陷作用在黄河源区主要造成两种形式的破坏:一是导致土壤植被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成为风蚀荒漠化的物源;二是破坏多年冻土热平衡,导致建筑物地基失稳,路基变形或形成道路翻浆。如玛多县至麻多乡、麻多乡至曲麻莱一带道路翻浆现象尤为严重。

3主要结论

生态环境特征篇(4)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是综合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和工程技术手段,为人们创作出具有科学的生存环境的一种艺术活动。它的美学内涵蕴藏在整个设计过程和设计空间之中。环境艺术设计分为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不管是室内设计还是室外设计,努力地使空间环境具有美的时代感是环境艺术设计所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人们运用环境艺术设计,通过设计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美学特征来愉悦身心、美化生活。可以说环境艺术设计中美学特征的体现是设计作品成功的重要标志。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主要通过色彩、景物造型、特定的装饰等来体现环艺设计中的美感;通过不同颜色的相互融合、相互排斥、相互混合或者相互反射,从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通过色彩引起人们的联想,使环境艺术设计达到有效、积极的心理审美反应。例如,绿色让人感觉清新,红色让人感觉热情,灰色让人感觉忧郁,橙色让人感觉明媚等等。所有这些,都为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增加了更多的人文色彩。不同的装饰能够突出不同的景物特点,增强设计的表现力,不管哪一种形式都能够表现出环境艺术设计不同的美学特征。只有充分地理解和把握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特征,才能够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美学特征的完整性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美学特征的表现具有完整性。“美者,合异类共成一体也。”环艺设计的重要核心理念就是环境整体意识的确立,通过整体意识的综合表现来展现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诸如景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绿化设计、城市雕塑、商业用地环境规划等都是在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我们要求的美感是能突出各类空间的艺术特征,又能将其统一于环境艺术空间的整体之中。此处的“完整性”不但是指单个设计的完整性,还要求它能够与周围的环境达到高度的协调,每个设计构成建筑组群,同时又是作为该组群的一部分而存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整体总是大于它的各部分之和”,从美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整体的美感大于各个部分之和。因此,只有从完整性的角度来对美学特征进行全面把握,才能够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好地体现出它的美学特征。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美学特征的生态美

生态美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特征之一。因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是我们现代生活的现实环境空间,所以随着我们周围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美的体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必然要求。在自然生态美的视角下,美学观是科学的生态观,是普遍的伦理观和美学观在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共同体现。体现这种美学观的设计可以称为“绿色生态环境设计”。在具体的设计中,这种生态美体现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上,我们应当尽可能地通过自然环境来增强人工环境的美感。随着人们生态环保观念的不断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美越来越有突出的体现。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展现出自然而然的生态美的美学特征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必然要求。

四、环艺设计中的美学特征的特色美

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还包括特色美。设计是环境艺术中的重要一环,极具特色的设计可以吸引人们的目光,增加整个设计的感染力。在城市风景设计中,每个风景都代表着城市的特殊韵味,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它原来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新的表现元素。对于一个城市的设计改造也要遵循该城市的特色,从而显示出设计的特色美。可以通过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体现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可以通过建筑群的构造体现城市的现代美等,这些方法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城市的美感和魅力。

五、结语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整体美、生态美、特色美等都是设计的美学特征的具体表现。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美,缺少了美的展现,设计也失去它的价值。总之,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地展示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努力提高设计的审美情趣。(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特征篇(5)

一、征地生态补偿的范畴界定

1.特定视角的生态补偿

从视角来看,征地生态补偿是从土地被征用的特定视角下的生态补偿。征地的生态补偿具有生态补偿的一般共性,也具有其特定视角下的特殊性。

其共性表现在:作为生态补偿的一种,这种补偿仍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进行的补偿,并通过征收一定的费用或补偿性的措施对生态利益受到损害的主体进行补偿来实现。

其特殊性则表现在:一般的生态补偿,受到损害的主体一般表现为一定的生态区域或一些群体,具有不确定性。而在征地的视角下的生态补偿,土地权利方在转让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其生态利益也直接受到了侵害,在征地生态补偿中,生态补偿的主体则应包括土地征用方、土地所有方以及相关的区域,在这种生态补偿中,主体明确了出来,使得生态补偿更具可操作性。

2.特定类型土地的生态补偿

一般意义上的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产生了破坏减损以及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进行的补偿,而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最高所有者是国家,也就是说,只有国家享有受补偿的权利,国家以税收等形式获取补偿,再用到环境治理中去。

在征地生态补偿中,被征用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及草地等,这些土地的所有权是集体所有,土地所有者在享有土地的经营收益的同时,也享有土地经营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土地被征用后,土地所者的生态效益受到了直接损害,应该得到补偿。因此,相对于一般意义的生态补偿,征地生态补偿是基于土地所有权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生态补偿,其受补偿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国家主体,更直接的涉及到了土地所有者这一主体。

3.特定矛盾下的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的提出,就矛盾来说,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了资源的耗费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生态补偿的功能就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自然资源的耗费进行抑制,以期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盈,促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征地生态补偿的提出,更多的征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土地征用,在我国城市化大步推进的背景下,虽然土地是一个逐步征用的过程,但从长期来看,是一个量变走向质变的过程,必然会导致征地地区生态环境的巨大反差。因此,征地生态补偿更具体的出的矛盾则是我国城市化与征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城市化中生态保护的欠缺与征地地区的生态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这种特定的矛盾是征地生态补偿的重要特征。

二、征地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及启发

1.土地利用的外部效应比对与补偿的欠缺

征地生态补偿中,土地的利用由土地的普通生产向土地的其它开发利用转变。这种利用方式的转变,其产生的外部效应存在着差别。

土地在普通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在土地上进行的种植、造林等生产,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对水土保持、空气等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土地上的普通生产行为是一种有益的无偿行为,对生态环境是有益的,对于生态环境而言,是一种正外部性。

土地在被征用后,用于房产的开发及一些企业的建设,对生态环境必然会起来一定的破坏作用,对于生态环境而言是一种负外部性。根据外部性的基本理论,外部性的存在对经济活动是有害的,不利于资源的配置和合理使用,也就是说,正外部性应该得到补偿,负外部性应该承担外部不经济后果,以实现外部成本的内部化。

土地在征用前后,是一个正外部性向负外部性转变的过程中,因此被征地的土地所有方因其正外部效应则应得到补偿,而土地开发方因其负外部效应则应承担其外部成本。长期以来,国家通过税收等手段对那些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负外部效应的企业等进行管理,然而,对于那些在生产中对生态环境产生正外部效应的土地所有者则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及相应补偿,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片面性和消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态保护的难度。

2.公共产品理论与政府的干预功能

生态环境是公众的生态利益的实际体现,生态环境在经济活动中是一种与经济活动息息相关而又相对独立的一种产品,一方面给人们带来生态效益,由全体民众所享有和使用,另一方面其受到损害后,得不到积极的补救,因此生态环境具备了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两大特征,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可将其归为一种公共产品。

征地的生态补偿与一般性的生态补偿一样,被征土地所附带的生态产品也同样具备了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两大特征。公共产品理论的出现就是为了国家干预而确定的,也就是说国家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发挥其行政干预的职能,避免政府在生态保护中的“无为”,而在征地过程中,被征地一方往往是农民群体,在经济活动处于弱势地位,无法有效保障自身的生态利益,这就要求国家在此过程中加以行政干预,切实保障被征地方的生态利益得到合理的补偿和安置。

3.生态资本理论与总体补偿方针

生态资本即生态环境的资本化。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资本,既体现在其本身的物质产出,又体现在虚化的服务价值,为公众提供生态效益。生态资本成为资本的一种形式,具有一般资本的一般属性,表现为它在以盈利为目的,在市场中的运行要遵循市场规律的支配;同时,生态资本又因为其本身的生态属性,又要遵循相应的生态规律。

生态资本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不同于一般的特征。一方面,生态资本具有强烈的结构特性,即生态资本内部结构的平衡是决定其盈利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最大的物质产出和生态效益的保障。另一方面,生态资本具有长期性的特性。即只要对生态资本合理的运用,依照适度的原则,生态资本可以凭借自身的自主性,不断的升值,而达到长期盈利的目的。再一方面,生态资本具有地域性的特性。即地域性决定了其盈利的局限性,这是生态资本的弱点,由于生态资本不具备一般资本可以转移的特点,使得生态资本在盈利上存在着局限性。

生态资本的三大特征决定了生态补偿的方式应该在保障生态资本的最大盈利的基础上实施。即生态补偿的总体补偿方针应该是在保障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平衡的原则上进行区域化的生态补偿,这个补偿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通过保障生态环境的整体结构平衡,充分发挥生态资本的自主性,兼顾生态资本的区域局限性,以期达到生态资本的最大收益。

根据以上几个经济理论,对于我国征地生态补偿制度,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发:以外部效应理论来对生态补偿的内涵加以界定,确定征地生态补偿机制中的各个主体;以公共产品理论确定政府在机制中的职能作用,强化政府的经济干预手段;以生态资本理论中生态资本的特性确定国家的对生态环境的统筹规划以及各种生态结构的调整措施,使生态资本的效益最大化,并采用多种的补偿安置措施对生态利益受损的群体加以补偿。

生态环境特征篇(6)

一、征地生态补偿的范畴界定

1.特定视角的生态补偿

从视角来看,征地生态补偿是从土地被征用的特定视角下的生态补偿。征地的生态补偿具有生态补偿的一般共性,也具有其特定视角下的特殊性。

其共性表现在:作为生态补偿的一种,这种补偿仍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进行的补偿,并通过征收一定的费用或补偿性的措施对生态利益受到损害的主体进行补偿来实现。

其特殊性则表现在:一般的生态补偿,受到损害的主体一般表现为一定的生态区域或一些群体,具有不确定性。而在征地的视角下的生态补偿,土地权利方在转让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其生态利益也直接受到了侵害,在征地生态补偿中,生态补偿的主体则应包括土地征用方、土地所有方以及相关的区域,在这种生态补偿中,主体明确了出来,使得生态补偿更具可操作性。

2.特定类型土地的生态补偿

一般意义上的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产生了破坏减损以及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进行的补偿,而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最高所有者是国家,也就是说,只有国家享有受补偿的权利,国家以税收等形式获取补偿,再用到环境治理中去。

在征地生态补偿中,被征用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及草地等,这些土地的所有权是集体所有,土地所有者在享有土地的经营收益的同时,也享有土地经营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土地被征用后,土地所者的生态效益受到了直接损害,应该得到补偿。因此,相对于一般意义的生态补偿,征地生态补偿是基于土地所有权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生态补偿,其受补偿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国家主体,更直接的涉及到了土地所有者这一主体。

3.特定矛盾下的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的提出,就矛盾来说,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了资源的耗费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生态补偿的功能就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自然资源的耗费进行抑制,以期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盈,促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征地生态补偿的提出,更多的征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土地征用,在我国城市化大步推进的背景下,虽然土地是一个逐步征用的过程,但从长期来看,是一个量变走向质变的过程,必然会导致征地地区生态环境的巨大反差。因此,征地生态补偿更具体的出的矛盾则是我国城市化与征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城市化中生态保护的欠缺与征地地区的生态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这种特定的矛盾是征地生态补偿的重要特征。

二、征地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及启发

1.土地利用的外部效应比对与补偿的欠缺

征地生态补偿中,土地的利用由土地的普通生产向土地的其它开发利用转变。这种利用方式的转变,其产生的外部效应存在着差别。

土地在普通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在土地上进行的种植、造林等生产,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对水土保持、空气等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土地上的普通生产行为是一种有益的无偿行为,对生态环境是有益的,对于生态环境而言,是一种正外部性。

土地在被征用后,用于房产的开发及一些企业的建设,对生态环境必然会起来一定的破坏作用,对于生态环境而言是一种负外部性。根据外部性的基本理论,外部性的存在对经济活动是有害的,不利于资源的配置和合理使用,也就是说,正外部性应该得到补偿,负外部性应该承担外部不经济后果,以实现外部成本的内部化。

土地在征用前后,是一个正外部性向负外部性转变的过程中,因此被征地的土地所有方因其正外部效应则应得到补偿,而土地开发方因其负外部效应则应承担其外部成本。长期以来,国家通过税收等手段对那些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负外部效应的企业等进行管理,然而,对于那些在生产中对生态环境产生正外部效应的土地所有者则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及相应补偿,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片面性和消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态保护的难度。

2.公共产品理论与政府的干预功能

生态环境是公众的生态利益的实际体现,生态环境在经济活动中是一种与经济活动息息相关而又相对独立的一种产品,一方面给人们带来生态效益,由全体民众所享有和使用,另一方面其受到损害后,得不到积极的补救,因此生态环境具备了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两大特征,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可将其归为一种公共产品。

征地的生态补偿与一般性的生态补偿一样,被征土地所附带的生态产品也同样具备了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两大特征。公共产品理论的出现就是为了国家干预而确定的,也就是说国家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发挥其行政干预的职能,避免政府在生态保护中的“无为”,而在征地过程中,被征地一方往往是农民群体,在经济活动处于弱势地位,无法有效保障自身的生态利益,这就要求国家在此过程中加以行政干预,切实保障被征地方的生态利益得到合理的补偿和安置。

3.生态资本理论与总体补偿方针

生态资本即生态环境的资本化。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资本,既体现在其本身的物质产出,又体现在虚化的服务价值,为公众提供生态效益。生态资本成为资本的一种形式,具有一般资本的一般属性,表现为它在以盈利为目的,在市场中的运行要遵循市场规律的支配;同时,生态资本又因为其本身的生态属性,又要遵循相应的生态规律。

生态资本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不同于一般的特征。一方面,生态资本具有强烈的结构特性,即生态资本内部结构的平衡是决定其盈利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最大的物质产出和生态效益的保障。另一方面,生态资本具有长期性的特性。即只要对生态资本合理的运用,依照适度的原则,生态资本可以凭借自身的自主性,不断的升值,而达到长期盈利的目的。再一方面,生态资本具有地域性的特性。即地域性决定了其盈利的局限性,这是生态资本的弱点,由于生态资本不具备一般资本可以转移的特点,使得生态资本在盈利上存在着局限性。

生态资本的三大特征决定了生态补偿的方式应该在保障生态资本的最大盈利的基础上实施。即生态补偿的总体补偿方针应该是在保障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平衡的原则上进行区域化的生态补偿,这个补偿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通过保障生态环境的整体结构平衡,充分发挥生态资本的自主性,兼顾生态资本的区域局限性,以期达到生态资本的最大收益。

根据以上几个经济理论,对于我国征地生态补偿制度,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发:以外部效应理论来对生态补偿的内涵加以界定,确定征地生态补偿机制中的各个主体;以公共产品理论确定政府在机制中的职能作用,强化政府的经济干预手段;以生态资本理论中生态资本的特性确定国家的对生态环境的统筹规划以及各种生态结构的调整措施,使生态资本的效益最大化,并采用多种的补偿安置措施对生态利益受损的群体加以补偿。

生态环境特征篇(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仅会造成经济的直接损失,还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带来严重影响。突发环境事件作为环境问题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具有瞬间爆发、破坏力大、恢复期长等特点。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已具备适时开征环境税的条件,我国政府已就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对全社会展开了征求意见稿,而突发环境事件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在制定环境保护税法时应给与充分考虑,本文主要阐述了突发环境事件税的必要性及原则,并对突发环境事件税计税依据的选择展开了分析,最后就其他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补充。

一、突发环境事件税的必要性及原则

(一)突发环境事件税的必要性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件。它具有瞬时发生、长期积累、破坏力大等特点。突发环境事件分为自然因素引发和人为因素造成两大类,由于前者属于不可抗力造成,因此不属于本文研究的范畴,本文仅研究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频发,不仅对我国财产安全、公民生命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更是对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破坏,给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鉴于此,在设计环境保护税的过程中,必须将突发环境事件税考虑在内。

(二)突发环境事件税的原则

突发环境事件税在设计上必须遵循公平课征、专款专用、税收调节性的原则。

1.公平课征原则。目前,我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措施主要采取罚款的形式,由环保部门完成,存在着罚款金额偏低、罚款数额远低于事件对环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情况。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分级标准,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可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不同级别的环境事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不同。按照税收的公平原则,污染程度越大,则税收负担应越大。

2.专款专用原则。突发环境事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巨大而持久的,应采取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积极的恢复和重建,这需要稳定的经费来源。而通过对事件主体征收突发环境事件税,一方面实现“污染者当责”,另一方面该税收收入为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了财政支持。通过征收突发环境事件税,将取得的财政收入依据专款专用的原则用于该环境事件的专项治理,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早日恢复。

3.税收调节性原则。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的破坏是短时间内发生的,而对环境的修复和治理却可能是长期的。因此,对于突发环境事件税的纳税人不仅要在事件发生当前就造成的损失情况承担税收责任,更要对后期环境治理的经费支出负担相应的税收责任。因此,突发环境事件税应考虑到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的长期影响,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职能。

二、突发环境事件税的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是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是课税对象量的表现。环境保护税法意见稿中将计税依据按照大气、水、固体废物、噪声进行分类,以污染当量数或排放量进行确定。而突发环境事件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大、带来严重经济损失、造成众多人员伤亡。突发环境事件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损失,而恢复治理又是长期性的。鉴于此,突发环境事件税的计税依据不能简单的概括为污染当量数或排放量,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应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等为依据,按照一定的系数确定应纳税额的大小。而在后期的恢复治理中,则应根据生态恢复治理费用的大小,按照一定的系数分期确定应纳税额的大小。系数的确定应按照公平课征的原则,以事件的严重程度(即“等级”)确定,等级越高,事件越严重,则惩罚系数越大。①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根据相关技术部门确定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赔偿金额,则计税依据=(经济损失金额+人员伤亡赔偿金额)*惩罚系数(惩罚系数>1),实行一次课征制。在后期的环境治理中,根据每期的生态恢复治理费用,则计税依据=生态恢复治理费用*惩罚系数,实行分期课征制。

三、突发环境事件税的补充和完善

(一)技术手段方面

突发环境事件税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赔偿金额和生态恢复治理费用等为计税依据,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和专家人员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金额进行合理、公正的确认。将突发环境事件税的征收及使用情况及时向纳税人等进行公布,以保证税款的顺利征收。

(二)税收征管问题

突发环境事件税的主要功能在于矫正纳税人的污染行为,促进其节能减排等积极行为的发生,以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频率。随着纳税人环保意识的增强,突发环境事件税的税额将不断减少。因此,应建立充分的监测机制,对税收征管工作进行动态调整。

注释

①郭聪聪,关于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4年9月.

参考文献

[1]计金标.公平视角下环境保护税若干问题探析[J].税务研究,2014年第352期.

[2]刘雁铭.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立法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论文,2014年6月7日.

生态环境特征篇(8)

【摘 要 题】民族文化

【英文摘要】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features of the physiological consti tutions and national mentalities of the south China minorities during diff erent historical phases.It shows from an aspect that the evolution of nati onal physiological constitutions and mentalities is not only a result of t he evolution of human society, but also influenced by the ecological envir onment considerably.

【关 键 词】生态环境/华南少数民族/生理/心态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south China minorities/physiology mentality

【正 文】

生态环境的不同与变迁,不仅形成自然现象的千差万别,比如气候差异、地貌差异、水文差异、物种差异等,也会对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人类种群繁衍与生理特点带来不同的影响,在这基础上形成风格各异的人种,导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类,在生理外貌、遗传变异上的不同。因为不同的民族群体,经过与生存环境的顽强斗争和自然淘汰之后,在不同地域内形成的聚居区,而人类民族群体的生理肌体对所在聚居区的环境也逐渐适应,并通过遗传巩固下来,形成该地区民族的生理特征与外貌特征。同时,人类民族群体适应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表现在生理外貌上,也反映在心理心态的变化特征上。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会具有不同的气质与个性,具有不同的民族群体心态特征。一般而言,民族群体生理特征变化相对较为稳定,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可能数百年或者数千年基本变化不大,因为它主要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影响,而生态环境的变迁,通常具有相对漫长的历史进程。而人类民族群体的心理心态变化则相对较为灵活与明显。由于民族心理心态的变化,不仅容易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随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化。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相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更为容易,其波幅起伏也较大。因此,民族心理心态,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下,相对于民族生理外貌,更容易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而出现变化。历史时期,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生理外貌特征与心理心态特点,在一定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发展变化,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一、生态环境与华南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

历史时期的华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江河纵横,山地起伏,森林密布,植被丰富。这种自然生态环境都会给生产生活在这里的人类民族群体先天或后天的生理体质带来重要的影响。

华南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至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南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已经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如广东地区出土的马坝人化石,广西地区出土的柳江人化石,就是这一时期典型的华南先民的代表。而且从当时有关考古文物的出土,也可以反映当时的生态环境,还是十分适合人类生存的。1974年广西都安仙洞发掘了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可能是属于晚更新世。据研究,这里出土的动物种群化石,种类最多是森林动物,例如猕猴、象、貘、熊、犀、野猪和鹿等,可以推测当时的环境主要是多林环境,局部有一些草原和沼泽地区。而且都安仙洞动物群中没有喜冷动物,犀牛、貘、象等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和草原上的喜热动物,可推测当时的气候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气候。[1]又广西柳江田东等地的人类伴生动物中,均有猩猩和长臂猿,这两种灵长目动物的存在说明,该地区森林密布,气候比较热。[2](P362)

类似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人类较容易生息繁衍。因为在远古时期的华南地区,当时既有茂密的山林和大片竹林,也有丘陵或山间平原上的灌木丛林和林间草地,附近分布着一些潮湿沼泽和潺潺河流、溪水,这样的生态自然环境为远古人类采集、狩猎活动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3](P112-114)同时这种生态环境,也造就了华南少数民族先民的具有热带亚热带地区人类生理体质特点。如柳江人化石头骨属中头型,颧骨较大而前突,鼻骨低而宽,鼻梁稍凹,鼻根点并不低陷,鼻梨状孔下缘不成锐缘而低凹,鼻前窝浅,鼻前棘小,犬齿窝不明显,齿槽突颌程度中等,上门齿舌面呈铲形,这些都具有蒙古人种的性质。表明我国华南有可能是蒙古人种发祥地的一部分,也表明蒙古人种在更新纪晚期尚在分化和形成之中。[4]又如广西桂林甑皮岩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化石,其头骨特征表明属蒙古人种,与现代蒙古人种中分布于华南、印度支那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南亚种族相近。也有个别例数的眼眶为斜方型,梨状孔下缘呈钝型,则是接近于赤道人种的特征。这应该看作是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体质特征的结果,未必意味着有其他人种的混杂。[5]但不管如何,华南地区的远古人类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区域,因而其民族生理体质特征,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一直延续后世。广西贵县罗泊湾西汉墓曾出土殉葬人骨。据分析,罗泊湾人以女性为代表的颅骨形态多呈卵圆形,颅顶缝较简单,面部比较扁平,眉弓不发育,颧骨在转角处欠圆钝,很浅的鼻梁凹陷,犬齿窝不发达,鼻前棘低矮,眶角较圆钝,典型的铲型门齿等,都与我国南方地区的新旧石器时代人类颅骨特征相似,具有明显的亚洲蒙古人种特征。同时,明显的齿槽突颌,短宽的鼻骨,很低的鼻根指数,阔鼻和较低的眼眶等方面,又具有南亚蒙古人种的特征。罗泊湾人的特征,是继承和发展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原始居民的体质特征的结果,所以罗泊湾西汉墓出土的殉葬人骨,无论从形态观察和测量对比,其体质特征与华南人类型最接近,应属华南人类型,而且很可能是长期生活在当地的土著民族。[6]即华南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在华南地区,虽然聚居有不同的少数民族,但基本上显示了相似的人种发展趋向。除了东亚蒙古人种的因素之外,还具备了若干较为明显的南亚人种成份。如壮族和黎族,由于其共处一个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区域,其体质生理特征颇为接近。

根据朱泓编著《体质人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的有关内容编制。

说明了生态环境对人体生理特征具有较大的影响,不同民族群体的人类,也会在相同的生态地理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演变,也会渐趋具有类似的体质生理特点。如清代海南黎族,史称:“黎男貌紫黑,圆目直视,高颧骨,妇女面白而且长,不殊民妇,闻竟有绝色者。”[7](P118)而与海南地区生态环境相近的台湾少数民族,也表现了类似的体质生理特点。公元1897年,据日本人实地调查,纪录了台湾一些少数民族的容貌特征如下:

(1)身躯大致上矮小,四个番人都瘦瘦的。

(2)颧骨高挺,下颚狭小。

(3)眼窝深陷,眉毛浓密。

(4)鼻子宽广,尖端成钩型。

(5)耳朵较小。[8](P195-196)

这说明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可以逐渐通过遗传巩固下来,成为某一区域各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或体质特征。体质人类学家已经证实了人体结构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实际上也是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他们认为,一般地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起生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来说,其身体相对于四肢(手臂和腿)往往比较肥大,而后者身体趋向于细长。很多人类学家认为身体结构的这种差别代表着一种气候适应,也即是环境适应。有些身体结构比其他类型的身体结构更适于某种生活环境,身体较硕大而四肢较短的人与四肢较长而身体纤细的人相比在夏天更容易受热气之袭,但在寒冷条件下,这种身材就比较有利。因为肥大的身体往往比细小的身体能保存更多的热量,原因是对比体积而言其面积较小。而相反,四肢修长、躯体纤细的人生活于炎热地区则散热较快而能免其受酷热之袭。又如鼻孔,生活在热带森林的人,其鼻孔一般是宽阔的,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因此鼻子的温暖和湿润功能是次要的。较长而突出的鼻子(这是寒冷地带的典型),其作用是帮助将进入肺部以前的寒冷空气加以暖化、润化。[9](P143-144)而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体质特征明显表现了具有对热带亚热带环境的适应。1964年6月,上海复旦大学人类学教研组对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体质进行抽样检查,初步描绘了瑶族的体质特征:肤色为清棕色,眼色为暗褐色,头发为黑色平直型,个别为波浪卷曲型,头呈圆形,额部微斜,蒙古褶明显。鼻根高,鼻孔大部分为卵圆形,口部两唇厚,口裂宽,身材普遍矮小,男性平均身高1569.29毫米,女性1491.93毫米。属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而在某些方面具有南亚类型的部分特征。[10]主要显示了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人种生理特点。如口唇厚,口裂宽,能够增大口腔通气量,同时扩大了水分的蒸发面积,从而有助于冷却吸入的空气。人类种族生理体质特征的形成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影响人类体质生理特征的因素也很多,其作用机理也很复杂,有些问题至今仍难以给予十分合理的解释。但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人类体质生理特征,就是通过对生态环境的适应,经过世代遗传而逐步固定下来。

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对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生理体质特点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特殊的生理体质特点,也反映了华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适应。

如健走,尤其是在山路上健走如平地,就是华南地区少数民族一个重要的体质特征。明代有所谓生丁、白丁、黑丁等少数民族,“椎结斑衣,儿时即烧铁石烙其跟蹠,沁以蛇油,重趼若鞹,穿箐走棘,履险若夷”。[11]又清代广西庆远府过山瑶,其“僻处山颠,以焚山种植为业,地力渐薄辄他徙,故以过山为名,不知纺织,布帛皆市之僮人。性善走,生子始能行,烧铁石烙其足底,使痛痒皆无所知,故履险如平地。”[12](P390)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多聚居于崇山峻岭,交通艰险,山路崎岖,荆棘丛生,没有健走的体魄,寸步难行。所以必须从小就为适应生态环境在生理上作好充分的准备。而且经过长期的演化适应,也可能把其身体体质生理的某些特殊性遗传下去。有谓:“瑶人素不著履,其足皮皴厚,行于棱石丛苇之中,一无所损,其事想自开闢皆然。”[13]因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只有适应环境方为生存之道。所以华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也对自己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体质生理特征而颇感自豪。有载,粤北八排瑶,“其人耐寒暑,善走险,精药弩,惯捕猎。儿始能行,烧铁石烙其跟蹠,虽践枳棘巉石,终不能伤。或令儿童著长齿木屐,旋转石碛上,日十数回登山,俾其习惯陟岭,健如猨猱,平民莫能及。而瑶人亦颇以此自恃”。[14]域内在同样生态环境下的其他少数民族,也表现了类似的体质生理特点。如台湾少数民族。有载:“番俗以驰走飞逐为活计,状腰肥为累,从髫齔便令箍腹,以细竹编如篱,阔有咫,长与腰齐,围绕束之,故有力善走,重茧累胝,能数千里。”[15]“其善走者曰雄麻达,编五色篾束腹至胸,以便奔驰”[16]。这也是与台湾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史载:“诸罗、凤山番,有土番、野番之别,野番在深山中,叠嶂如屏,连峰插汉,深林密箐,仰不见天。棘刺藤罗,举足触碍。盖自洪荒以来,斧斤所未入,野番居处,血饮毛茹,种类实繁,其升高陟巅越箐度芥之捷,可以追惊猿,逐骇兽。平地诸番恒畏之,无敢入其境。”[17]健走已成为在恶劣生态环境下,少数民族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那些居住在台湾深山密林中的少数民族,更表现了攀树如飞的体魄特征。有谓:“内山有社,名曰嘟啯,其番翦发,突睛大耳,状甚恶,足指如鸡爪,上树如猿猕,善射好杀。番境补遗云,鸡距番,足趾楂*[木+丫],食息皆在树间,非种植不下平地,常深夜独出,至海滨取水。遇土番往往窃其首去。土番亦追杀不遗余力。盖其足趾楂*[木+丫],不利平地,多为土番追及,既登树,则穿林度棘,不可复制矣。其巢与鸡笼山相近,无路可通,土人扳藤上下,与之交易,一日一次,虽生番亦慑焉。惟惧炮火,闻声即跳遁”[18],由于长期在山区密林中生活,形成了其攀树如飞的体质生理特征,通过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结合,而成为其重要的生理特点。

生态环境特征篇(9)

2005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时间新农村建设便成了专家学者们探讨的热门话题,一些学者倡导向国外学习,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兴修村际公路,建设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农业产业化经营,认为大力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同时还有一些学者把注意力投向了中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引用麦金农等人的金融抑制理论证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巨大的金融抑制,认为我国的农村地区资金供给不足造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加大资金投入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诚然,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都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环节,都可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这些环节都需要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研究农村金融的状态对于建设新农村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1]。

国内外学者对于金融状态的研究的处理更多是理解为金融生态。所谓的金融生态是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其中金融生态主体是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金融生态环境是由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以及经济、社会、法治、诚信、政府公共服务等构成的金融主体运行的外部环境。对于农村金融状态的研究是个新的话题,鲜有学者对我国的农村金融生态进行研究。本文将农村金融生态界定为农村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针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特点以及农村经济金融及农村社会发展的特点,在衡量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时就需要合理选择指标,才能更好地反映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以实际的结果分析新农村建设应采取的措施。本文选择安徽省作为研究对象,其理由是: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安徽省的农村金融现状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同时,作为中部的安徽省从内部来看,具有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村金融特征的样本,如安徽省的较发达的沿江地区的马鞍山、芜湖等地市和我国的东部农村金融生态有相似之处,安徽省两江地区的合肥、巢湖等地市就是典型的中部代表,而安徽省欠发达北部的阜阳、淮北等地的农村金融生态和我国的西部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因此,以安徽省为截面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区代表性,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安徽省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提供参考,也可以为我国其他省区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提供借鉴。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1.评价指标框架

结合安徽省的特点,本文建立以下分层指标体系:第一层是目标层,是对综合下面各因素基础上对金融生态环境的总体描述。第二层是准则层,是对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细化,用来衡量各因素的作用。这层指标的确定是根据主成分分析,把相关性较大的指标合成在一起集中反映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见表1。第三层是指标层,是具体反映各因素的指标,其中数据来源于各年和各地区的《统计年鉴》和《金融年鉴》[2]。

2.数据选取及处理方法

本文将定量分析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安徽省17个地市农村区域内部的层面的2006年数据分析。二是分析安徽省农村2002-2006年时间序列上的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状况。三是对安徽省与其他省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对比分析。在数据处理方面,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方法。

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实证分析

1.安徽省十七地市金融生态环境对比分析

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原始数据作标准化处理的用以衡量社会诚信度的不良贷款率指标是逆指标,要先将其趋同化处理,然后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计算,求其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向量等。过程如下:(1)各变量均值、标准差的结果分析,见表2、表3。(2)对总体方差的解释。表4为各变量的特征值、相邻两个特征值间的差、每个特征值所解释的方差的比率和累计比率。通过表4可以看出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7.57%,大于统计上85%的要求,可见在本文分析中只需要选择前5个主成分就够了。(3)取得特征值以后,我们进行分析,得到特征向量见表5。(4)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求出各主成分,表达式分别为:从各主成分的构成来看,第三、四、五、七项指标在第一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因此,第一主成份代表了经济基础和金融发展规模的发展水平。第六项指标在第二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因此,第二主成份代表了社会执法环境水平。第一、二项指标在第三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所以第三主成分代表了当地金融机构的规模水平。第十一、十二项指标在第四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因此,第四主成分代表了社会诚信水平。第九、十指标在第五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所以第五主成分代表了当地政府公共服务的完善程度。通过公式11的计算,可以得出安徽省十七地市农村前五个主成分的各自得分,其结果见表6。(5)求综合评价结果。利用公式12,以各主成分所能解释方差的比率为权重系数,可以求出各地市农村主成分的综合得分,利用所得到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可以对安徽省十七地市农村的金融发展情况进行排名,以评价分析各地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在安徽省的相对地位,总得分及地市排名见表6。从表6看,马鞍山市农村金融生态之所以能够排在全省第一位,是因为马鞍山市农村的经济基础比较好,多项指标居于全省的首位。良好的经济基础增强了本市农村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为良好金融生态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当然,执法环境水平还不是很高。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马鞍山市要进一步改善包括执法环境在内的一切有待改进的因素,使农村各方面得到和谐稳定的发展,创造农村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排名居于末尾的阜阳市、淮南市以及黄山市的农村,是因为这些地市的农村无论市在经济基础还是在经济基础方面,还是在法治环境、社会诚信方面,发展水平还相对比较落后,还需要改进。层次地市名称1马鞍山、铜陵、芜湖、合肥2宿州、六安、毫州、蚌埠、淮北3池州、安庆、滁州、宣城、巢湖4阜阳、黄山、淮南从表7看,通过聚类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与用主成分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基本吻合。两种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安徽省十七地市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评价,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比较客观地评价了安徽省十七地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对发展状况。#p#分页标题#e#

2.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动态评价

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后,本文选择安徽省2002-2006年五年的数据,对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金融生态发展趋势。同样,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也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1)各变量均值、标准差的结果分析,见表8、表9。(2)对总体方差的解释。表10为各变量的特征值、相邻两个特征值间的差、每个特征值所解释的方差的比率和累计比率。表11为每个变量的特征向量。通过特征值矩阵中各主成分解释的方差比率来看,第一主成分所解释的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了88.90%,所以此处选择第一主成分就够了。(3)主成分得分的计算。以特征向量为权重,就可以求出第一主成分的得分,因为选择了一个主成分,所以第一主成分得分就是研究样本主成分的综合得分,通过计算得到,2002-2006年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成分得分分别为:-1.24298、-0.75063、0.17015、0.59541、1.22804(其计算过程与十七地市分析中的第4、5步类似),从得分情况来看,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从2002年-2006年是逐步递增的,也就是逐年改善的。3.安徽省与其他各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比较分析在对安徽省各地市进行对比分析和对安徽省进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择包括浙江、江苏、上海在内的几个东部发达省份,江西、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重庆、广西等西部省份以及辽宁、黑龙江为代表的东北省份,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省域间的对比分析,了解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的相对发展状况以及与其他省份相比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更加全面地评价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1)标准化数据及描述统计量。利用公式,i=1,┉,n,k=1,┉,p对14个省份的12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不一致的影响,同时在标准化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良贷款率是逆向指标,要相对其进行趋势化处理,转化为正项指标。表11是利用SAS9.0计算出的结果。(2)对总体方差的解释。表12为各变量的特征值、相邻两个特征值间的差、每个特征值所解释的方差的比率和累计比率。表13为每个变量的特征向量。通过特征值矩阵中各主成分解释的方差比率来看,前四个主成分所解释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了91.27%,超过了统计上85%的要求,所以此处选择前四个主成分进行分析。(3)主成分得分的计算。以特征向量为权重,就可以求出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和第四主成分的得分,得分见表13。从表14看,结果显示,安徽省在十四个省份中排名第11位,与排名居前位的几个发达省份相比,得分相差比较大,说明安徽省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处于发展比较差的状态存在若干需要加以改进的因素。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1.结论

生态环境特征篇(10)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战略管理领域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借鉴自然界物种生态位思想、采用生态位所蕴涵特殊、整体、协调和竞争思想,来研究企业生存发展、延续进化行为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形成了企业生态位理论。目前,企业生态位理论尚未形成体系,有关思想略显凌乱,分析视角、研究工具和结论也不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从国内外不同研究文献来看,对于企业生态位概念的认识有许多不同看法,多数学者基于企业发展演化过程,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特定生存环境条件下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企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企业生态位产生绝不是某一个环境要素决定的偶然过程,而是涉及由企业制度、企业家、企业职工、企业文化、组织机构、资产状态、信息技术等企业内部生态因子,与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科学技术等企业外部生态因子交互影响、共同决定的具有一定自组织性的能动过程。因此,企业生态位会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企业特征和环境特征。之所以表现企业特征,是因为企业生态位以企业内部系统构成要素为基础,是企业内部系统构成要素通过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的,影响企业的生存资源、发展空间、规模形态和市场占有等,强调企业内部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共生。从另一角度讲,企业生态位,产生并作用于特定生态环境,促成企业与环境互动系统产生,使得企业在研究外部环境状态后做出行为选择和反应决策。

企业生态位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有关企业生态位的含义,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以Hannan和Freeman为代表种群生态位,认为生态位是企业在战略环境中占据的多维资源空间;一种是以Baum和Singh为代表的个体生态位(企业生态位),认为生态位是企业在资源需求和生产能力方面的特性。按照Mckelvey的理解,前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宏观生态位,是以企业种群为生态位的基本单元,关注处在同一环境机制下的企业群体如何适应环境变化,以及环境又是如何对企业种群进行选择,并由此寻找产生企业种群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原因;后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微观生态位,是以企业单体为研究对象,关注企业种群内的单体企业相互之间的差别,寻找企业与其所占据的生态位相互作用的影响特征。在Baum看来,个体生态位要比种群生态位更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国内相关学者基本继承了国外理论研究成果,闫安、达庆利认为企业生态位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特定生态环境里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企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梁嘉骅等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整个生态资源空间中所能获得并利用的资源空间的部分,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在企业生态大环境中拥有的明确位置,企业在行业中的生态位是企业在行业内竞争实力的标志。钱辉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关系定位,这种关系是企业与环境互动后所达到均衡的状态,它受到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并通过企业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接口——资源和需求的状态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上述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企业生态位的内涵,然而,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的强调了一个重要因素,即将企业生态位视作一个构成企业生态系统的且与资源、功能和地位有关的系统变量。尤其是从梁嘉骅、钱辉等学者的理解中可以看出这一点。但它不同于生物生态位的最大区别是企业生态位的构成主体——企业“是包含若干个人的有机整体,具有更强的思维性和主体选择能力”。面对竞争对手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更具有保证自己相对竞争地位的稳定或不落后的意识和能力。企业生态位由各种形态各异、性质有别的生态因子构成,这些生态因子通过紧密的分工协作组成特定结构,改变作用强度与形式,调整关联层次与方式,再加上宏观社会环境以及企业与环境、企业之间互动态势的作用,不断支配企业行为的价值取向,促进企业发展演进。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企业生态位功能的主要表现,而非企业生态位本质的集中反映。正确认识企业生态位的本质离不开对企业生态位结构的深入分析。

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生态位已有研究成果,从促进企业与环境协同演化的视角,本文将企业生态位定义为,企业基于组织结构与环境关系,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即企业内部生态系统以外有效寻求与利用各种生态环境因子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生理特征、营养要求、取食特点、功能地位和作用表现。企业生态位借助于企业的功能机制和市场机制两种方式来促进人力资源、产品、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催化互动,形成一个不同层次、类型纵横交错且错落有致的多因子系统,产生更大的资源效益、整体效益和综合效益,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生态位本质的具体体现

(一)企业特征

企业生态位由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的企业内部生态因子组成,这些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关系,并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特有的性质和状态。虽然企业生态位不一定完全表现企业内部生态因子的生态特征,但企业生态位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多样化特性却可以明显地标识出企业特征的变化轨迹,也就是说,企业特征能够表现出强烈企业生态位的特色。由于企业生态位的生成演变往往会受到企业智慧水平、思维能力、生命周期、遗传基因等的交织影响。因此,透过企业特征可以管窥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健康状态及要素之间的联结模式与结构关系,并从结构层面了解到企业的功能形态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企业生态位不仅是反映企业生命体的意志、灵魂、思想和行为等特征的功能体,关键是基于企业内部结构与功能基础上的企业特征的综合体现。

(二)资源状态

基于资源的理论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对外部环境中各种资源选择和利用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为企业能动地与环境及其它企业进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流动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对于多数现代企业而言,采取最优资源利用策略,获得最优最宽的资源空间幅度,是不同发展时期企业生态位关注的焦点。同一环境中的生态因子并不是平均的分布在各个企业资源维度上,而是倾向于向具有聚集效应的维度集中,企业生态位竞争的日渐激烈加速了生态资源的空间移动,尤其是对稀有生态资源的竞争,不断扩充和改变企业对所依存环境中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的利用幅度。事实上,由于构成生态环境空间的资源因子始终处于从“质”的优劣互变到“量”的增加减少的变化状态,因此企业生态位获得并利用的资源空间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这就要求在对某一性质、类型的企业生态位进行具体研究时,必须将企业的资源维度纳入到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以便于把握企业生态位的可发展强度和竞争力水平。

(三)环境关系

基于企业与环境互动的客观存在,企业生态位描述了企业与环境交互过程的协同共生与互动均衡,因而企业生态位的本质还应该揭示构成生态位空间的内外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内外生态因子由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复杂关系的纵横交错,这种互动关系可能通过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也可能通过结构、功能互补,或者是通过充当生态因子链的结点加以联结。

企业生态位遗传、演进及衰退也揭示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的关系形态。企业生态位的遗传密码、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的传递、复制都离不开外部环境条件的必要支撑,任何一个外部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不足或过剩,质量上的残次或低劣,都会影响企业生态位的遗传、演进,否则会极易诱发企业生态位衰退现象。企业生态位的竞争机理、细化机制、调整机制、优化机制、移动效应等都是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各要素之间动态交互关系的静态结果表现。资源状态提供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各要素交互催化的前提,而企业特征塑造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关系性质的基本概貌。

上一篇: 投资学的作用 下一篇: 轨道交通前景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