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锻炼护理措施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2 10:09:15

功能锻炼护理措施

功能锻炼护理措施篇(1)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9.050

在骨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功能锻炼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但在临床上,患者由于身体疼痛、行动不便等拒绝参加功能锻炼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影响治疗效果,也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所在医院在临床工作中重视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并取得良好效果。为进一步讨论护理干预措施对骨科患者功能锻炼积极性的影响,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受骨科手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受骨科手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中男52例,女23例,年龄20~58岁,平均(35.6±1.8)岁;对照组中男49例,女26例,年龄25~61岁,平均(37.2±1.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1)饮食指导。针对患者医嘱,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方案,合理控制三餐进食量,适当提高蔬菜水果所占比重,保证营养均衡。若发现患者存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要指导患者改正;(2)为患者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包括不同时间段的运动内容、运动量等,并做好患者家属工作,要求患者家属能监督患者康复锻炼。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其主要措施包括:(1)认知干预。目前在骨科工作中,部分患者认识不到康复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认为只要骨创伤愈合就代表疾病治愈,也有部分患者认为康复功能锻炼会导致骨骼出现再次移位现象。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加强对患者的知识指导,使患者对骨科疾病治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认知干预中,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列举医院的实际案例,或邀请痊愈的患者讲述自身经历,保证患者能认识到康复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避免出现负面情绪,使患者充分认识到骨科康复功能运动的重要性,即可以加快骨折部位愈合、保证血液循环、保证肌肉活力等;(2)心理干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由于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容易产生愤怒、焦躁、痛苦等多种不良情绪,拒绝参与功能康复锻炼。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重视身份的转变,鼓励患者坚定信念,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对其进行妥善地引导,使患者能正确对待自己病情,进而保证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状态调节方法,包括听音乐、深呼吸等,保证患者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参与功能锻炼,提高功能锻炼效果;(3)重视针对性指导。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做到针对性指导,能通过因材施教,提高功能锻炼效果。例如在上肢功能锻炼中,以手指运动为主,通过抓、握、捏等方法调动上肢功能,并重视腕关节、肩部、肘部的活动。在下肢功能训练中,围绕站立、负重两点展开锻炼,协调患者行走锻炼,保证关节弯曲度。在运动前,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掌握科学的锻炼要点;若患者无法达到,需要在健侧肢体示范使其理解掌握要领后,再进行患侧练习,如股四头肌等收缩锻炼。在整个针对性指导过程中,护理人员每天观察患者康复功能锻炼情况,并纠正患者存在的不规范动作;对于患者取得的成绩与进步,护理人员要及时地鼓励与表扬,增加患者信心,保证康复功能锻炼的积极性;(4)积极发挥患者家属的作用。在康复功能锻炼过程中,患者家属的作用十分明显,在功能锻炼前,护理人员要与家属进行详细的交流,通过讲解骨科疾病治疗的基本原理,使家属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进而能监督、鼓励患者参加功能锻炼,有助于保证患者功能锻炼的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的功能运动依从性情况,并于患者出院后2个月对其进行随访,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价患者生活质量[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率对比

观察组功能锻炼的依从率为98.67%,对照组为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出院2个月后的FIM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行动能力、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对功能锻炼的研究

骨科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当患者由于多种原因而接受骨科疾病治疗后,功能锻炼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2]。而由于骨科疾病多为不稳定性骨折,临床治疗上需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患者患处,患者需要在用药治疗的同时长期卧床休养。此时患者关节活动受到限制,局部血液阻滞,长期作用下会出现肌肉废用性萎缩,影响关节牢固性[3]。在传统治疗中,医生主张在骨折急性期后开展康复锻炼,同时现代医学发现由于急性期损伤部位存在不同的花丝细胞脱落现象,一旦发生粘连,将会严重影响后期功能恢复[4]。因此针对骨科患者,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康复功能运动干预,为改善预后奠定基础。也有学者明确指出,任何方法都不能代替功能锻炼的效果[5]。由此可见,骨科疾病治疗中重视对患者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预后。

功能锻炼护理措施篇(2)

在临床上,全膝关节置换术为治疗膝关节严重受损和功能障碍的主要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有效回复患者膝关节功能,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提高作用。但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的功能锻炼为一个较为复杂艰难的过程,部分患者因功能锻炼不到位,导致治疗失败,影响预后[1,2]。为进一步了解延伸护理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4例,男20例,女14例;患者年龄为55~80岁,平均年龄(67.52±1.16)岁;对照组34例,男19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56~81岁,平均年龄(68.05±1.24)岁。对本次研究选取患者的基本资料展开对比分析,P>0.05,可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通过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并按照健康教育路径对其实施相应健康教育,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对其制定相应的个体化康复锻炼计划,并将其付诸实践。对于没有出现异常现象的患者,在其术后2w左右可指引其出院,并指引患者按照制定的功能锻炼计划继续进行锻炼。

1.2.2治疗组 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以延伸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①延伸护理培训:医院相关工作人员为保障有效落实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延伸护理措施,特针对相应科室制订延伸护理培训计划,并对科室中的护理人员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延伸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和考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护理质量。②制作功能锻炼图册:在相关专家指导下,针对患者各个阶段对其制定相应的功能锻炼项目、强度、时间、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在患者出院当天对其进行详细指导示范,并发放给患者。③建立健康档案:医院相关工作人员为患者制定相应档案,其主要包含患者基本信息、术后天数、指导内容、锻炼情况和依从性等内容。④延伸护理措施执行:?K在患者出院1w内对其进行1次家访,并对患者家庭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建立健全家庭支持系统。并指引患者严格按照功能锻炼图册进行锻炼,对于出现恐惧和害怕疼痛的患者,应告知其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疼痛的必然性,稳定其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功能恢复状况进行有效了解,针对患者出现的不良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帮助患者制定阶段性目标。?L同患者建立有目的的沟通,对于需要的患者进行上门探视。?M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满1个月时,为患者预约复诊,并对其膝关节功能进行详细了解等。

1.3观察指标[3]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功能锻炼依从率和出现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 治疗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后,其功能锻炼依从率为97.06%;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后,其功能锻炼依从率为76.47%。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治疗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

2.2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后,其出现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34),出现压疮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34),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出现便秘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后,其出现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7.64%(6/34),出现压疮并发症发生率为17.64%(6/34),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20.59%(7/34),出现便秘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8/34)。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存在一定差异性,P

3讨论

临床上,采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多数为老年患者,其文化程度较低,对个体化功能锻炼指导的接受能力较差,且患者家属在短时间内不能充分掌握功能锻炼的知识和训练技能,因此,在出院后,其功能锻炼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影响患者患肢的恢复。此时,护理人员应通过相应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4-6]。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是指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为其制定富含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但没有对其功能锻炼进行有效监督,进而给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随着护理技术的发展,延伸护理措施逐渐应运而生,其不仅为患者制定富含针对性的功能锻炼措施,还对患者落实功能锻炼进行有效监督,进而提高其功能锻炼依从率,提高康复效果[7,8]。因此,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过程中延伸护理措施临床效果较为理想,本次研究选取患者中,采用延伸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率和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均同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患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

参考文献:

[1]滕翠芹,周广琳.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1,09(05):17.

[2]钱燕,董文君,胡三莲,等.多模式镇痛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08):680-682.

[3]刘立波,陈朝军,凌洁.护理干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5):112-113.

[4]张淑环,李春柳,吴晓萱,等.康复体操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05):11-12.

[5]刘桂玲,张水兰.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围术期的康复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7):96-98.

功能锻炼护理措施篇(3)

结果:术后21d研究组患肢上举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上升;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3.68%,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7.37%,且对照组中上肢水肿发生率高达28.95%(P

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内容,可显著提高其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降低水肿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 功能锻炼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270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65-01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疾病,且近年来该病发生率呈年轻化趋势,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实施救治 [1]。本文将对我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76例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76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至69岁,平均年龄(45.82±2.61)岁,发病部位:左侧39例、右侧37例,临床分期:II期69例、III期7例。按照抽签方式将7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8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临床分期、例数等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对两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内容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给药护理、并发症预防、饮食护理等;研究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患肢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措施,分析方法为查阅相关病例、询问当时医护人员及患者等。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肢上举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采用自拟满意度调查表掌握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满分100分,内容包括护理措施、护理态度、护理效果等,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2 功能锻炼。①术后及时评估患者机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功能锻炼方式及运动量;②伸指握拳:前臂与上臂夹角为90°,手指用力握拳后张开;③腕关节旋转:腕关节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360°;④肘关节伸屈:前臂向上臂移动,待其夹角为最小后将前臂伸直与上臂保持直线;⑤扪对侧肩部:患肢手指起始部位为患侧肩部,沿锁骨方向缓慢移动至健肢肩部;⑥上肢伸展运动:患肢首先自然下垂,之后逐渐向上伸直至最高点;⑦上肢弯曲运动:患肢手指以患侧耳廓为起始点,沿头部曲线绕过头顶摸至健侧耳廓;⑧上肢旋转运动:手指并拢伸直,患肢自然下垂,肩关节以下部位无需屈曲,仅肩关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初期可能无法旋转一周,不应勉强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不断增加旋转长度;⑨扩胸:将手肘屈曲,手指并拢伸直,双臂先向内弯曲后向左右两侧拉平,锻炼时应挺胸抬头;⑩实施功能锻炼应由易到难,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初期可首先实施被动运动,之后逐渐过渡至主动运动;锻炼过程中主动询问患者所需,积极采纳其合理意见,使其真正感受到参与锻炼过程中,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提高其积极性;锻炼过程中若出现疼痛难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终止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1.2.3 健康教育。①讲解乳腺癌发病原因、治疗措施、术后康复训练内容等知识,指导家属积极配合患者治疗,消除其由于不了解病情或过度担心临床疗效而出现的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②讲解良好生活习惯对疾病疗效及预后的积极意义,及时纠正患者以往不良生活习惯;③讲解未遵医嘱治疗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④热情主动询问患者所需,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⑤告知其充足休息及保持乐观心态利于机体尽快恢复健康,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⑥例举临床成功治疗病例,告知积极完成功能锻炼对降低上肢水肿及提高患肢运动功能的促进意义,适当给予语言及肢体鼓励,提高其实施功能锻炼积极性与自信心。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由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上举及满意度。两组乳腺癌患者术前及术后7d患肢上举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1d研究组患肢上举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患肢上举情况及满意度对比分析(X±S)

注:*表示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并发症。两组乳腺癌患者术后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3.68%,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7.37%,且对照组中上肢水肿发生率高达28.9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例(%)]

注:*表示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患肢水肿发生率较高,且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并不理想,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结构及周围环境改变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乳腺癌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如何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水肿发生率及提高患肢运动功能已成为广大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有研究显示 [2],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尽早给予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可显著提高其患肢功能恢复效果,降低患肢水肿发生率,但部分患者由于疼痛、心理恐惧等因素无法积极实施锻炼,因此功能锻炼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表明 [3],健康教育是近年来临床常用的护理干预措施,医护人员采取展板、讲解、画报等多种形式对患者实施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目的在于使其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治疗与护理依从性,保障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示乳腺癌患者术后给予功能锻炼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内容,可显著提高其功能锻炼效果。

本文中对照组乳腺癌患者术后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其术后患肢上举恢复程度较差,水肿发生率高达28.95%,护理效果并不理想;研究组乳腺癌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内容,其术后患肢上举接近术前水平,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患肢水肿发生率仅为7.89%,护理效果较为满意,与雷秋模 [4]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内容,可显著提高其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降低水肿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粱志翔,陈彩红,李健英,等.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早期功能锻炼效果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13,2(3):1

功能锻炼护理措施篇(4)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摘要:目的 对应用膝关节镜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和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对我院近期收治的50例膝关节镜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的指导,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效果较好,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对膝关节镜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膝关节镜;围术期护理干预;功能锻炼;疗效

我院对部分膝关节镜的患者进行了围术期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3年9月~2014年9月共收住入院50例拟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这些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未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而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在19~73岁,平均年龄45.8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在18~73岁,平均46.2岁。两组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病史差异不大(P>0.05),符合研究条件。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护理措施:①保持病房内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清新,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等,定时通风。②在患者入院后,应持续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术后恢复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状态,注意皮肤护理,及时翻身,避免出现压疮、感染等。③给予患者高蛋白饮食,避免高热量、高脂饮食[1]。

实验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①心理护理:患者术后清醒时往往产生一些不良的认知,变得消极,悲观绝望,不利于患者的康复[2],因此应对患者进行疾病基本知识的宣教,使患者了解到术后的运动、呼吸等异常情况均为暂时性的,只要配合治疗,处理得当,均可康复。可于术前对患者进行辅导,增加家人、朋友陪伴的时间,术后对患者进行鼓励,并告知患者一些康复病例,减轻其心理负担。②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等措施,避免患者发生外源性感染。③功能锻炼:通畅术后3~5d时,患者的红肿疼痛等症状有所缓解,可进行一些主动的康复训练,如简单的膝关节屈曲动作等,术后1w左右,患者可下床活动,避免患肢承重,先进行床边练习,在护理人员或家人的帮助下进行,严格避免摔倒;术后2~3w指导患者进行行走锻炼,逐步恢复患者的张力和负重功能。

1.3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字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实验组25例患者经过膝关节镜手术,以及围术期科学的护理和功能锻炼,全部康复出院,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患者恢复情况较好,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车祸等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在此过程中膝关节极易发生损伤[3],膝关节作为人体重要的承重关节之一,对人的运动、行走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是外伤、疾病等容易累及的部位,一旦损伤处理不当,将对人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产生严重的影响[4],关节镜手术的发展为减轻患者痛苦,恢复膝关节功能提供了方便,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措施和科学的功能锻炼也关系着患者能否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关节镜手术的发展为减轻患者痛苦,恢复膝关节功能提供了方便,该手术精细程度高,切口小,患者疼痛轻微,恢复速度较传统手术快。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措施和科学的功能锻炼也关系着患者能否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5],我院对部分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围术期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膝关节镜手术虽然切口较小,但毕竟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与此同时由于患者行动不便,对手术和术后恢复存在恐惧的心理,精神压力较大,因此应该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进行梳理,帮助患者度过这一艰难的时期;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和规律的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关节局部的血液及淋巴循环[6],通过关节的主动屈曲和伸展,可有效防止粘连,帮助重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功能。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部分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护理以及功能锻炼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均于手术后成功出院,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在术后随访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满意度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

总之,对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以及功能锻炼的指导,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恢复期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争取早期恢复受损关节的功能,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葛栋云.膝关节镜围手术期功能锻炼 96 例护理体会[J].南通大学学报,2011,31(2):152-154.

[2 刘敏池,付志民,马颖,等.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河北医药,2011,33(12):1903-1902.

[3] 田晓娟,郜桂霞.膝关节镜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8):313-314.

功能锻炼护理措施篇(5)

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为患者缩短治疗时间、促进快速康复的有效手段。功能锻炼实施对患者术后的肌肉、关节恢复,以及减少肌肉萎缩、预防静脉血栓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患者的依从性会影响功能锻炼的执行情况。所以,实行功能锻炼期间,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十分重要。本文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6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及临床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6例四肢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12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11-77岁,平均(39.62±1.25)岁;其中上肢骨折患者40例,下肢骨折患者116例,照患者治疗期间所接受的护理方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78例,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采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其中观察组患者行功能锻炼之前使用热水袋热敷患肢关节或采用多元频谱仪照射,15-30分钟后再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CPM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期间,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观察组护理干预如下:①护理准备:功能锻炼前护士为患者和家属热情、详细的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方法和患者的配合方式,告知患者应用CPM的注意事项[1],了解患者的要求并尽量满足。开导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治疗状态。准备好CPM机、多元频谱治疗仪、随身听、热水袋、脸盆、毛巾、水壶等。②护理:嘱咐患者保持最佳的舒适,使用软枕将患者垫高30°左右[2],促进血液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带来的不适,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期间作深呼吸配合。③舒适护理:上、下午各进行一次功能锻炼,锻炼前要求患者排空大、小便,并于进食半小时后进行,播放音乐,帮助患者放松;功能锻炼要由简到繁、时间由长到短、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提高难度,每日评价锻炼效果;术后但未拆线的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之前使用热毛巾热敷或多源频谱仪照射15-30分钟后再锻炼[3];锻炼完毕后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充足的休息。④肌肉锻炼的形式:等长收缩,在保持关节不动的前提下,进行肌肉的舒缩运动,是肌肉锻炼的初期阶段,护士指导患者肌肉收缩方法。等张收缩,指肌肉收缩时张力不变而肌肉长度改变。等动收缩,指在整个关节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进行最大用力收缩。

1.3观察与评价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采用Install[4]设计的关节评定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活动度和关节功能情况。主要包括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屈曲挛缩、主动伸展、日常动作、步行能力。

1.4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3.讨论

临床常遇到两种不利于病人功能康复的心理状态,一是病人谨慎小心,怕痛和出现意外而不敢活动,担心活动后致手术失败。二是病人急于求成,有较强的恢复肢体功能的欲望,不注意锻炼方法而过早活动及负重,锻炼过度,超前并随意活动,这些都不利于康复措施的实施并易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折延迟愈合或再骨折等并发症。功能锻炼的实施原则必须强调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主动为主,被动为辅,要求每次活动的量及幅度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各关节肌肉活动训练以病人自己伸屈为主,他人辅助为辅。合并有血管、神经、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病人,早期可应用托板等物品辅助维持关节功能位,待组织损伤修复后,再进行被动、主动功能锻炼。对严重粉碎性、不稳定性骨折或多发骨折病人,据临床X 线摄片情况适当延长非负重期的康复训练时间。

在康复护理中,护士要掌握相应的骨折病人的功能康复知识,利于正确而有效地指导病人,在实施过程中要关心、体贴病人,帮助病人及家属确立正确的康复意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情及预后,并结合临床病历,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获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帮助病人树立信心,使病人积极配合功能锻炼。康复护理中注意病人的心理康复护理,护士经常深入病房主动接触病人、家属,通过交谈和观察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关注病人心理状况。因病人下肢创伤,卧床时间长,生活需他人照料,担心今后工作生活及肢体功能的恢复,重返社会信心不足。突遇外伤,对疾病预后担心,易出现抑郁、失望情绪。护士一方面鼓励病人增强康复信心,对不同文化层次的病人进行针对性指导、沟通。向病人介绍康复训练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让病人了解康复训练指导与手术效果的密切关系,让病人清楚骨折术后功能恢复好坏与后期功能锻炼有直接关系,指导病人掌握适宜有效的锻炼方法。及时疏导病人不良情绪等,让病人树立主动配合思想,解除其顾虑,以良好心态进行康复训练。骨折后期康复一般在出院后进行,无医护人员陪伴,如停止运动或过激运动都将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要注意做好出院前宣教,讲解运动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按期进行复查并遵医嘱选取适宜时机开始下地,避免因骨折愈合不牢固时患肢负重造成再骨折。因患者康复过程较长,非常需要家属和亲友给予支持和帮助,检查修整运动器城,提醒患者遵守医属。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功能锻炼期间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治疗后期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杨立民,刘大雄,李国瑞,赵为民.自身加压钢板固定骨折模拟试验――兼议临床应用中易出现的错误及预防[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18(07):109-110.

功能锻炼护理措施篇(6)

[中图分类号] R473.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2-0111-02

乳腺癌是影响女性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但因手术需要切除并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及中心负压吸引减少[1]和预防皮下积液导致皮瓣坏死和创面感染等,术后可能会引起上臂活动受限、上肢肿胀等功能障碍。因此,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十分重要[2]。我科于2010年1~10月对3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有效地促进了患肢的功能恢复,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照组:2009年1~12月住院并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35例,其中改良根治术15例,乳腺癌根治术20例,均为女性,年龄35~65岁;绝经前17例,绝经后18例;文化程度:大学1例,高中2例,初中15例,小学17例。观察组:2010年1~10月住院并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37例,其中改良根治术15例,乳腺癌根治术22例,均为女性,年龄30~70岁;绝经前15例,绝经后22例;文化程度:高中10例,初中12例,小学13例,文盲2例。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做好病情观察,术后告知患者功能锻炼的时间和方法。观察组:科室内讨论制定《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护理干预内容表》,由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1名责任护士和两名护士组成护理干预小组,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干预内容。实施护理干预后,由执行护士签名并注明时间,每两天对干预内容进行效果评价,护士长每周对干预内容的选择和执行力度进行检查和指导,确保每项措施正确有效地落实。(1)心理干预不同患者在术后的心理需要是不同的。因此,在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和分析患者的心理情况,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地进行干预。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必要的条件[3],在不同时间段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亲切地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心理想法并抓住关键正确评估患者的疾病状况,给予帮助和支持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其次,做好患者的心理引导和争取家庭的支持和配合[4],根据患者病情、文化层次、性格等情况深入浅出地介绍乳腺癌相关知识、术前及术后注意事项和主刀医生的技术力量;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适时引导、鼓励,增强患者的意志,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克服患肢功能锻炼的不适。(2)认知干预患者对病情认知度的多少影响患者术后对病情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预先告知患者术后会切除胸部肌肉、筋膜和皮肤后活动障碍的生理反应及应对措施,使患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面对术后创口的疼痛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如术后24~48 h疼痛明显,以后逐渐减轻。缓解方法可以听音乐或患肢肌肉按摩等。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可促进血液、淋巴回流,防止肢体肿胀[5],促进伤口愈合,最大程度恢复肩关节活动范围。术后中心负压吸引安装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作,利于患者尽早康复。向患者强调功能锻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3)行为干预①手术回房后,协助患肢取屈臂内收姿势,用三角巾包绕肩关节,限制肩关节活动,患肢下垫一软枕,高约10~15 cm。连接好负压吸收引流装置,确定好连接可靠,避免脱出。及时查看负压引流管,应常挤压,防止血块凝结梗塞及负压值保持在300 mm Hg左右。②术后24~48 h内,护士在床边进行伸指、握拳、转腕360°的指导,上下午各2次,每次5~10 min。并查看中心负压引流的颜色、量,如发现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师停止处理,如发现引流少,检查引流装置是否阻塞或脱开。及时更换引流瓶,防止残液回流。③术后49~72 h,指导进行肘关节的功能锻炼,用健肢托扶患肢肘关节,使上臂内侧尽量靠紧胸壁外侧,屈肘至最小角度,再伸肘至患者能忍受最大范围为一遍,每天5~6次,每次10遍。④术后73 h~5 d,床上坐起,屈肘,前臂活动180°为一次,鼓励患者用患侧肢体进食、拧干毛巾、摸同侧耳朵等。逐渐抬高患肢肘关节,并以肩部为中心,练习前后摆动动作,逐渐增加幅度。每日5~6次,每次5~10 min。⑤术后10~15 d,可作患侧上肢爬墙、梳头、摸对侧耳朵等锻炼,此期的运动幅度最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锻炼的内容和活动量,因此干预小组一般每日3~5次,每次10~30 min,每日锻炼结束后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观察胸部切口皮瓣情况,并做详细记录。⑥制定乳腺癌术后患者联系本,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出院时间、手术后天数、锻炼进度、锻炼效果、回访者姓名。出院后1个月,每周2次电话回访,根据联系本内容详细记录患者的锻炼情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详细指导,保证患者功能锻炼方法的准确性。此后每月2次电话回访,嘱患者定期(每月1次)乳腺专科门诊随访,直到出院后半年。

1.3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术后分别使用传统护理方法和干预护理方法,比较依从性(表1)和优良性效果(表2),两组病例都经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并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特征、乳腺癌的类型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对手术恢复缺乏信心、焦虑程度高、表现消极,不按时锻炼、不锻炼和不能自理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和优良率有明显的提高,因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锻炼效果的提高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3讨论

近年来,乳腺癌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为提高生存率与降低并发症率,术后实施一系列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必不可少,更需要普及更好、更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因此,科学评估,有效沟通交流,采取术前、术后知识辅导措施尤为重要。使患者对手术用法、作用、毒副作用及防护措施有充分的准备,减轻不良反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治疗。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的患者,进行正确评估,对其进行不同心理、认知、行为干预。通过术后健康及饮食护理知识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宣讲,既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又对其家属提高护理干预措施的积极配合及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从而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功能,防止感染。明确护理责任,确保干预措施落实到位。干预小组成员认真分析原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并详细记录《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护理干预计划执行单》,护士长定期检查和指导,确保干预措施落实到位。

通过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有计划进行功能恢复锻炼,有效防止患侧水肿,避免功能丧失,达到正常肢体活动水平,从而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6]。本组临床结果分析表明,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依从率和优良率产生积极影响和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临床意义(P < 0.05)。因而乳腺癌护理干预工作的重要性更需要推陈出新,更需要技术性和科学性,使患者术后的治疗得以及时进行,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马海青. 中心负压吸引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护理[J]. 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33-34.

[2]阳世伟,王先明,宗智敏,等. 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608-610.

[3]诸蕊玉,方文,梁继娟,等. 乳腺癌术后康复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04,19(6):490-491.

[4]潘展霞,朱琳,钟文津,等.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5):41-42.

功能锻炼护理措施篇(7)

软组织损伤简称软伤,通常是指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肌腱、韧带、滑膜、关节囊等软组织及一部分软骨和周围神经血管的损伤,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因受凉、劳累、外伤、不良生活习惯等各种原因引起颈、肩、腰、腿等处软组织疼痛,本病除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和不便外,对社会劳动生产也造成相当大的损失,已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注意。常见的软伤病有落枕、项背肌筋膜炎,颈椎病、肩周炎、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膝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等。由于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加之不良的生活习惯,致使该病的发病率高,反复发作,发病年龄低龄化。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软伤患者发病情况及复发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软伤患者1029人次,其中2次入院532人次(517%),3次入院116人次(113%)。

原因分析

护理人员宣教不到位: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的指导对患者很重要,应有针对性地对患者指导正确的饮食,何时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及如何锻炼,护理人员指导不到位或指导了患者未熟练掌握,那么出院后常常就会疏于锻炼。

患者不能进行系统的、长期的功能锻炼:无论何种疾病都应遵循“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要以预防为主,软伤病更是如此。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后,要进行长期的、有规律的功能锻炼,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良姿势非常重要,而许多患者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坚持,致使疾病反复发作。

患者本身对疾病不重视:由于该类疾病多数是由于患者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临床症状是软组织酸痛和行动不利,通过临床综合治疗后多数都能使症状缓解或消失,而无生命危险,因此许多患者对此类疾病不能引起重视。

患者本身不配合:此类疾病要求患者注意饮食,避免受凉,适当锻炼,禁烟限酒,而许多患者不能配合也是引起复发的原因。

防范措施

护理人员健康宣教到位:在病房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宣教,通过文字、视频、图画及护士手把手教患者功能锻炼操的形式,向患者告知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方面,如饮食、生活习惯,坐、立、走的正确姿势等。这类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应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让患者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功能锻炼操必须好记易做,不繁琐,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让他双手反复搓腰、倒退行走、床上团身运动等。

加强电话随访:许多患者一旦身体不适症状消失就会疏于锻炼,恢复不良的生活习惯。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每半个月电话回访1次,督促其在家进行功能锻炼并保持良好地生活习惯。

加强个人锻炼意识:护理人员应将病情如果反复迁延,最终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告知患者,让他对疾病的危险性有足够的认识,使其认识到自我锻炼的重要性,自己主动进行锻炼配合治疗。

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督促患者改变吸烟、过度酗酒、生活规律紊乱的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对于长期伏案工作,久坐的患者,鼓励他们带护具,如颈围、腰围等,并在长时间伏案工作中,定时起来活动一下全身,使肌肉放松,防止肌肉、韧带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注意保暖,避免睡觉时枕高枕,枕高8~12cm为宜,卧硬板床休息,对于膝关节病变的患者,避免长时间负重行走,多做不负重的关节活动,都能有效地防止软伤病的复发。

引起软伤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有患者方面的因素,也有护理人员的因素,在临床中要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扩展知识面,同时对患者要进行到位的健康宣教,使其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及功能锻炼,可取的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有效地减少软伤疾病的复发。

的浸润和腐蚀。⑥控制血糖:动态监测血糖水平,根据医嘱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可应用胰岛素微量泵持续给药,使进入体内的胰岛素量均衡。

护理人员除了关心体贴患者外,还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才能使患者产生良好的情绪接受,配合治疗,早日康复。总之,在整个过程中,除了应用有效的医疗措施外,精心的护理更是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功能锻炼护理措施篇(8)

【关键词】膝关节;周围损伤;康复

膝关节是人体中负重最大、运动量大的重要关节,结构复杂。因此,膝关节周围骨折及损伤后选择好的治疗方法及康复手段,是骨科一项重要的探索内容。回顾本科2005年3月~2006年8月收治不同程度膝关节周围损伤患者108例,经相应治疗及功能康复锻炼,膝关节功能康复疗效满意。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08例,男67例,女41例,年龄18~50岁;致伤原因:交通伤85例,摔伤15例,砸伤8例;股骨下段骨折34例,髌骨骨折32例,胫骨平台骨折17例;其中多发性骨折15例,粉碎性骨折11例,开放粉碎性骨折7例,膝关节损伤3例。

2膝关节周围损伤后功能康复措施

2.1固定期间的锻炼

固定期间预防膝关节僵硬的有效锻炼是患膝肌肉等长收缩[1]。目的是消除疼痛,防止或减轻肌肉萎缩及炎性反应,保持肌张力,利于膝关节功能康复,此期可适当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如扶他林片剂、双氯氛酸钠栓剂等。固定当天疼痛减轻后或手术即日麻醉反应消失后即可进行康复锻炼。特别是早期股四头肌有效的等长收缩锻炼,是防止肌肉萎缩,增加肌力早期康复的手段。股四头肌是伸膝装置的动力部分,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的扩张部有着重要稳定和平衡的作用[2]。其观察护理要点:熟悉病情,了解内固定器性能,观察股四头肌有无萎缩,下肢外固定物是否牢固,有无石膏、夹板及牵引压迫并发症;做好生活护理及心理疏导;制定膝关节功能康复计划及目标,组织实施、评定疗效。

2.1.1屈膝肌的锻炼仰卧,患肢下放软枕、大腿后群肌收缩,足跟向下压,先轻压再逐渐加大压力,然后再减轻压力,即轻重轻,反复训练,20次/组,每日3~4组。

2.1.2伸膝肌的锻炼仰卧两腿放枕上,收紧股四头肌,使膝部向下压,轻重轻,反复训练,20次/组,每日3~4组。

2.1.3膝关节以外的肌肉关节运动踝、趾关节屈伸防小腿前、后肌群的萎缩,也是长期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措施。经常抬臀防压疮;上肢支撑躯体或借助拉环抬起上身,练深呼吸等预防其它部位肌肉的萎缩、关节僵硬及呼吸道并发症。

2.1.4CPM运用骨折手术固定牢固无外固定者、关节软骨损伤切除术后、关节松解术后,可早期行CPM训练,痛苦小、消肿快,是防治关节疾病,促进关节软骨再生和修复、避免关节软骨僵硬、粘连致活动度受限的良好方法,使损伤的关节迅速愈合。CPM训练实施方法,可根据病情,调节不同的活动范围、运动速度、持续时间,以关节活动在无痛范围内运动为原则[2]。一般术后早期CPM应用宜缓慢、小范围、长时间持续被动活动关节;恢复以后和炎症缓解以后,可酌情增大关节活动范围,缩短持续时间,加快运动速度,直至过渡到主动训练。(1)CPM运动角度:开始角度控制在20°~30°,逐渐加大角度,2周后在CPM机上活动范围伸达0°,屈达100°~120°[3];(2)速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3)CPM持续时间:一般术后1~3d开始,持续时间2~4周,术后第1周,宜24h连续进行,仪器工作1~2h后停10min;以后根据情况缩短为每日持续12、8、4h或Bid,每次1~2h。

2.2外固定解除后的锻炼

外固定解除后可进行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训练[1]。目的是获得正常关节活动范围,逐渐获得最大肌力,并能提高耐力,强度以患者每次不感到过度的疲劳和损伤为宜。

2.2.1增加膝关节屈曲度方法:(1)足沿墙下滑训练:患者于墙垂直仰卧,屈髋90°,足底垫毛巾放在墙上,在重力作用下足缓缓下滑,患膝被动屈曲,至有牵张感为止。可双叉,健足在上,将患足下推,也可将健足置患足下支托患足,下滑到一定程度将其托起;(2)仰卧,健足前交叉,将患侧足轻轻向臀部拉靠,至有牵张感为止;(3)俯卧,健踝前交叉,将患侧足轻轻向臀部拉靠;(4)股四头肌牵张训练:健腿站立,伸直躯干,屈患膝同侧手握患侧足,并轻轻向臀部提拉,增加股四头肌柔软度使髋关节能屈曲达0°,膝关节能屈曲达135°[1]。

2.2.2增加膝关节伸展度训练由于膝关节经固定后常挛缩于基本伸直位,也由于生活与劳动中常要求能充分下蹲,因此在功能锻炼时,患者往往注意膝关节屈曲度的活动范围练习,而忽视伸膝活动范围的练习,更容易忽视伸膝肌的练习,致膝关节不稳定,增加步行困难,且易引起膝关节炎、骨关节炎改变[2]。锻炼方法:(1)仰卧,健肢伸直,患肢髋屈90°,双手环抱于患肢股后方,慢慢伸膝使足指向天花板,目的是增加大腿后群肌的柔软度,使屈髋达90°,伸膝达0°[2]。每个动作维持5~10s后放松,重复20次/组,每天3~4组;(2)俯卧,健踝后交叉,轻轻推直患膝,至膝部有牵张感,维持5~10s后放松,重复做20次/组,每天3~4组。

2.2.3患肢下地负重三步走[4],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初次负重量。第一步:以双拐、健肢“三点”支撑身体重量下地活动,患肢不负重;第二步:在“三点”支撑的同时,让患侧的足尖轻触地面进行半负重;第三步:患肢以全脚掌着地进行完全负重。

2.2.4增加肌力,续行股四头肌、大腿后群肌的等长收缩。增加训练膝伸与屈肌的肌力,各20次/组,每天3~4组。方法:(1)背靠墙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足尖向前,胫骨与地面垂直,慢慢下蹲至膝屈曲45°~60°后返回站立,此训练目的是使膝伸、屈肌肌力增加;(2)双手叉腰,双足分开与肩同宽,足尖向外分膝蹲,使双膝均向前外侧屈曲,半蹲后返回站立,目的也是练习屈伸膝肌力;(3)直腿抬高增强股四头肌肌力锻炼,平躺床上,伸直膝关节并抬腿,臀部不离床,足跟离床面25cm左右,坚持1min,然后慢慢放下,坚持时间越长越好。当每次重复20次练习很轻松且每次坚持1min以上,可在踝关节上加沙袋,继续练习负重下的直腿抬高,进一步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重量可从1kg开始逐渐增加到5kg。

2.3肢体负重适应性训练,此期为恢复阶段,由于膝关节是承重的主要关节,关节活动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后,可定时、定地点练骑自行车、慢跑等以适应将来正常运动。

3功能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3.1详细评估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文化程度等,向病人反复讲解康复锻炼的目的,具体措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3.2康复锻炼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主动为主,被动为辅为原则。

3.3康复锻炼运动量以由小到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为原则。

3.4应高度重视、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指导病人先练健肢,能正确掌握方法后再练患肢,确保安全及疗效,避免损伤。如:股骨下1/3骨折的下肢内收活动及胫腓骨骨折后小腿内、外旋活动[6]。又如髌骨骨折有暴力直接致伤,也可能由股四头肌强烈收缩牵拉所致。在治疗中均需固定膝关节,不能过早地收缩股四头肌,难免出现膝关节僵硬[2],解除固定后应严格制定膝关节康复计划并实施。主动、被动结合,同时配以中草药薰洗,舒筋活血,促进关节功能康复。

3.5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生理功能为主,如下肢主要是负重,步行能力。

3.6任何锻炼都不应引起剧痛,有时有轻微的疼痛,但停止活动后疼痛应消失。

3.7锻炼不应让患者感到过度疲劳,不能在骨折部位发生疼痛;如运动后剧痛,局部浮肿,提示运动过量。

3.8锻炼应制定个体化计划、措施,并实施、检查,多与医生沟通,确保医护观点、措施一致;详细指导、检查,动作是否正确,有无不良反应,功能康复有无进展等,随时评估并记录。

4结果

对2005年3月~2006年8月收治不同程度膝关节周围损伤手术患者108例,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5],经12~28个月,平均20个月的随防,优82例,约占75.9%;良18例,约占16.7%;可5例,约占4.6%;差3例,约占2.8%;总优良率占92.6%。

5讨论

膝关节周围骨折关键在于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最大限度的膝关节功能恢复[6]。下肢的损伤:如股骨干骨折、股骨髁上、股骨髁骨折、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膝半月板及韧带损伤等,需要长时间固定膝关节。若固定时间过长,固定期间未进行有效的锻炼,拆除外固定后锻炼不充分,必致膝关节僵硬[2]。治疗是用于逆转原始的疾病程序,而康复护理则集中于功能锻炼与恢复。它的宗旨是减少和防止残疾的发生[1]。有效的康复手段是预防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关键,心理护理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康复的疗效。功能恢复优劣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工作中应医护密切配合,针对每个患者不同的心理给予有效的心理康复,特别是早期多数病人怕痛和怕影响伤口愈合而不敢活动,通过耐心的解释,患者全部积极配合。

早期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膝关节软骨面的生理机能,因为关节软骨营养依靠滑液运送,同时还要受到压力才能吸收,以减少关节积液,促进消肿,防止粘连,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早活动、早下床能增强病人的信心和自理生活能力。恢复期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粘连、促进骨折愈合。医护人员协助、指导康复锻炼,加深了医护患间的关系,而良好的医护患关系有积极促进康复的作用。

早期CPM锻炼加强了关节诸肌群的收缩,增加动力肌对关节的稳定作用,改善了膝关节伸屈活动范围,防止了静脉血栓形成。林亚君报道术后3d内CPM锻炼终止角度<40°对膝部伤口皮肤缺血缺氧及伤口引流无影响[7]。所以采取术后24h进行锻炼,术后1~3d终止角度<40°。

锻炼应以病人能耐受,而不影响下一次锻炼为主。根据患者的运动能力、损伤程度、骨折部位和类型、年龄及身体素质等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法及运动量,按要达到的目标来设计运动处方。根据个体化锻炼的情况积极、科学地进行有效指导,讲清原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随时修订康复护理措施及运动处方,达到设定的目标—让患者最大限度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廖瑛.骨科患者康复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1:47-5

0.

[2]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5-87.

[3]战民庆,高振湖,牟宁科,等.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上A1型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103-1104.

[4]金芳.骨科临床实用护理[M].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55-57.

功能锻炼护理措施篇(9)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092-01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护人员对术后管理的认识和提高,术后管理变得极为重要。临床常采用的PDCA循环,是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W.Edwards Deming)提出的,也称“戴明环”。P指计划(plan),D指执行(do),C指检查(check),A指处理(action),四个阶段的循环反复过程,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1]。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改善和促进患者康复的疗效,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我院为骨科术后管理的患者实施了PDCA循环管理方式,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3年7月的骨科术后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按照骨科疾病的诊断标准的方案作为纳入标准[2],男119例,女91例,年龄平均(45±22.25)岁。所有患者均按入院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00例,男62例,女38例,平均(45±22.25)岁;实验组100例,男57例,女43例,平均(45±23.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即通过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4个阶段对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比较和记录两组者生活功能锻炼及肢体功能恢复状况的评分,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调查。

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PDCA管理实施前后的生活功能锻炼评分比较结果:对照组实施前后生活功能锻炼评分分别是:15.06±6.31,76.52±3.24,实验组实施前后生活功能锻炼评分分别是:38.65±7.68,53.21±3.65,实施前后比较,P

3.2 两组患者PDCA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康复效果情况比较结果:实验组康复总有效率88%,对照组康复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8%。

3.3 两组患者PDCA管理实施前后两组患者患者的住院时间情况比较,对照组实施前后患者患者的住院时间(d)分别是:28.65±5.32,21.35±2.61;实验组实施前后患者患者的住院时间(d)分别是:28.78±4.76,20.34±3.42,实施前后比较,P

4 讨论

为了进一步提高骨科术后患者的医疗护理技术,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我院卓有成效的利用PDCA循环管理方式应用在骨科术后患者的管理中,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 个阶段与8 个步骤,即找出问题、找出原因、 确定目标、 计划对策、 实施计划、 检查效果、 巩固成果、 处理遗留问题,它的应用确保了医疗护理服务的系统性、关联性和递进性[1]。其表现[6]:①有利于各项医疗护理目标的完成,使术后功能锻炼顺利开展进行; ②科学计划工作内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医疗护理服务和科研工作,更有利于提高人员素质的;③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应用 PDCA 程序能帮助我们随时发现措施的不足,随时调整改进。利用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方法理论,及时发现骨科术后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并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医疗护理质量逐渐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PDCA循环应用于骨科术后患者管理措施实施,促进患者功能锻炼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康复疗效,同时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PDCA循环能够改善骨科术后患者健康状况,加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有利于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继平.护理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28-229.

[2]应莲琴,王赛君.质控员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6,20(3),355

[3]张文丽.吉林大学 硕士 2007-10-25

功能锻炼护理措施篇(10)

【关键词】 膝关节; 周围损伤; 康复

膝关节是人体中负重最大、运动量大的重要关节,结构复杂。因此,膝关节周围骨折及损伤后选择好的治疗方法及康复手段,是骨科一项重要的探索内容。回顾本科2005年3月~2006年8月收治不同程度膝关节周围损伤患者108例,经相应治疗及功能康复锻炼,膝关节功能康复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08例,男67例,女41例,年龄18~50岁;致伤原因:交通伤85例,摔伤15例,砸伤8例;股骨下段骨折34例,髌骨骨折32例,胫骨平台骨折17例;其中多发性骨折15例,粉碎性骨折11例,开放粉碎性骨折7例,膝关节损伤3例。

2 膝关节周围损伤后功能康复措施

2.1 固定期间的锻炼

固定期间预防膝关节僵硬的有效锻炼是患膝肌肉等长收缩[1]。目的是消除疼痛,防止或减轻肌肉萎缩及炎性反应,保持肌张力,利于膝关节功能康复,此期可适当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如扶他林片剂、双氯氛酸钠栓剂等。固定当天疼痛减轻后或手术即日麻醉反应消失后即可进行康复锻炼。特别是早期股四头肌有效的等长收缩锻炼,是防止肌肉萎缩,增加肌力早期康复的手段。股四头肌是伸膝装置的动力部分,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的扩张部有着重要稳定和平衡的作用[2]。其观察护理要点:熟悉病情,了解内固定器性能,观察股四头肌有无萎缩,下肢外固定物是否牢固,有无石膏、夹板及牵引压迫并发症;做好生活护理及心理疏导;制定膝关节功能康复计划及目标,组织实施、评定疗效。

2.1.1 屈膝肌的锻炼 仰卧,患肢下放软枕、大腿后群肌收缩,足跟向下压,先轻压再逐渐加大压力,然后再减轻压力,即轻重轻,反复训练,20次/组,每日3~4组。

2.1.2 伸膝肌的锻炼 仰卧两腿放枕上,收紧股四头肌,使膝部向下压,轻重轻,反复训练,20次/组,每日3~4组。

2.1.3 膝关节以外的肌肉关节运动 踝、趾关节屈伸防小腿前、后肌群的萎缩,也是长期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措施。经常抬臀防压疮;上肢支撑躯体或借助拉环抬起上身,练深呼吸等预防其它部位肌肉的萎缩、关节僵硬及呼吸道并发症。

2.1.4 CPM运用 骨折手术固定牢固无外固定者、关节软骨损伤切除术后、关节松解术后,可早期行CPM训练,痛苦小、消肿快,是防治关节疾病,促进关节软骨再生和修复、避免关节软骨僵硬、粘连致活动度受限的良好方法,使损伤的关节迅速愈合。CPM训练实施方法,可根据病情,调节不同的活动范围、运动速度、持续时间,以关节活动在无痛范围内运动为原则[2]。一般术后早期CPM应用宜缓慢、小范围、长时间持续被动活动关节;恢复以后和炎症缓解以后,可酌情增大关节活动范围,缩短持续时间,加快运动速度,直至过渡到主动训练。(1)CPM运动角度:开始角度控制在20°~30°,逐渐加大角度,2周后在CPM机上活动范围伸达0°,屈达100° ~120°[3];(2)速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3)CPM持续时间:一般术后1~3 d开始,持续时间2~4周,术后第1周,宜24 h连续进行,仪器工作1~2 h后停10 min;以后根据情况缩短为每日持续12、8、4 h或Bid,每次1~2 h。

2.2 外固定解除后的锻炼

外固定解除后可进行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训练[1]。目的是获得正常关节活动范围,逐渐获得最大肌力,并能提高耐力,强度以患者每次不感到过度的疲劳和损伤为宜。

2.2.1 增加膝关节屈曲度方法:(1)足沿墙下滑训练:患者于墙垂直仰卧,屈髋90°,足底垫毛巾放在墙上,在重力作用下足缓缓下滑,患膝被动屈曲,至有牵张感为止。可双足交叉,健足在上,将患足下推,也可将健足置患足下支托患足,下滑到一定程度将其托起;(2)仰卧,健足前交叉,将患侧足轻轻向臀部拉靠,至有牵张感为止;(3)俯卧,健踝前交叉,将患侧足轻轻向臀部拉靠;(4)股四头肌牵张训练:健腿站立,伸直躯干,屈患膝同侧手握患侧足,并轻轻向臀部提拉,增加股四头肌柔软度使髋关节能屈曲达0°,膝关节能屈曲达135°[1]。

转贴于

2.2.2 增加膝关节伸展度训练 由于膝关节经固定后常挛缩于基本伸直位,也由于生活与劳动中常要求能充分下蹲,因此在功能锻炼时,患者往往注意膝关节屈曲度的活动范围练习,而忽视伸膝活动范围的练习,更容易忽视伸膝肌的练习,致膝关节不稳定,增加步行困难,且易引起膝关节炎、骨关节炎改变[2]。锻炼方法:(1)仰卧,健肢伸直,患肢髋屈90°,双手环抱于患肢股后方,慢慢伸膝使足指向天花板,目的是增加大腿后群肌的柔软度,使屈髋达90°,伸膝达0°[2]。每个动作维持5~10 s后放松,重复20次/组,每天3~4组;(2)俯卧,健踝后交叉,轻轻推直患膝,至膝部有牵张感,维持5~10 s后放松,重复做20次/组,每天3~4组。

2.2.3 患肢下地负重三步走[4],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初次负重量。第一步:以双拐、健肢“三点”支撑身体重量下地活动,患肢不负重;第二步:在“三点”支撑的同时,让患侧的足尖轻触地面进行半负重;第三步:患肢以全脚掌着地进行完全负重。

2.2.4 增加肌力,续行股四头肌、大腿后群肌的等长收缩。增加训练膝伸与屈肌的肌力,各20次/组,每天3~4组。方法:(1)背靠墙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足尖向前,胫骨与地面垂直,慢慢下蹲至膝屈曲45°~60°后返回站立,此训练目的是使膝伸、屈肌肌力增加;(2)双手叉腰,双足分开与肩同宽,足尖向外分膝蹲,使双膝均向前外侧屈曲,半蹲后返回站立,目的也是练习屈伸膝肌力;(3)直腿抬高增强股四头肌肌力锻炼,平躺床上,伸直膝关节并抬腿,臀部不离床,足跟离床面25 cm左右,坚持1 min,然后慢慢放下,坚持时间越长越好。当每次重复20次练习很轻松且每次坚持1 min以上,可在踝关节上加沙袋,继续练习负重下的直腿抬高,进一步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重量可从1 kg开始逐渐增加到5 kg。

2.3 肢体负重适应性训练,此期为恢复阶段,由于膝关节是承重的主要关节,关节活动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后,可定时、定地点练骑自行车、慢跑等以适应将来正常运动。

3 功能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3.1 详细评估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文化程度等,向病人反复讲解康复锻炼的目的,具体措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3.2 康复锻炼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主动为主,被动为辅为原则。

3.3 康复锻炼运动量以由小到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为原则。

3.4 应高度重视、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指导病人先练健肢,能正确掌握方法后再练患肢,确保安全及疗效,避免损伤。如:股骨下1/3骨折的下肢内收活动及胫腓骨骨折后小腿内、外旋活动[6]。又如髌骨骨折有暴力直接致伤,也可能由股四头肌强烈收缩牵拉所致。在治疗中均需固定膝关节,不能过早地收缩股四头肌,难免出现膝关节僵硬[2],解除固定后应严格制定膝关节康复计划并实施。主动、被动结合,同时配以中草药薰洗,舒筋活血,促进关节功能康复。

3.5 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生理功能为主,如下肢主要是负重,步行能力。

3.6 任何锻炼都不应引起剧痛,有时有轻微的疼痛,但停止活动后疼痛应消失。

3.7 锻炼不应让患者感到过度疲劳,不能在骨折部位发生疼痛;如运动后剧痛,局部浮肿,提示运动过量。

3.8 锻炼应制定个体化计划、措施,并实施、检查,多与医生沟通,确保医护观点、措施一致;详细指导、检查,动作是否正确,有无不良反应,功能康复有无进展等,随时评估并记录。

4 结 果

对2005年3月~2006年8月收治不同程度膝关节周围损伤手术患者108例,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5],经12~28个月,平均20个月的随防,优82例,约占75.9%;良18例,约占16.7%;可5例,约占4.6%;差3例,约占2.8%;总优良率占92.6%。

5 讨 论

膝关节周围骨折关键在于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最大限度的膝关节功能恢复[6]。 下肢的损伤:如股骨干骨折、股骨髁上、股骨髁骨折、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膝半月板及韧带损伤等,需要长时间固定膝关节。若固定时间过长,固定期间未进行有效的锻炼,拆除外固定后锻炼不充分,必致膝关节僵硬[2]。治疗是用于逆转原始的疾病程序,而康复护理则集中于功能锻炼与恢复。它的宗旨是减少和防止残疾的发生[1]。有效的康复手段是预防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关键,心理护理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康复的疗效。功能恢复优劣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工作中应医护密切配合,针对每个患者不同的心理给予有效的心理康复,特别是早期多数病人怕痛和怕影响伤口愈合而不敢活动,通过耐心的解释,患者全部积极配合。

早期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膝关节软骨面的生理机能,因为关节软骨营养依靠滑液运送,同时还要受到压力才能吸收,以减少关节积液,促进消肿,防止粘连,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早活动、早下床能增强病人的信心和自理生活能力。恢复期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粘连、促进骨折愈合。医护人员协助、指导康复锻炼,加深了医护患间的关系,而良好的医护患关系有积极促进康复的作用。

早期CPM锻炼加强了关节诸肌群的收缩,增加动力肌对关节的稳定作用,改善了膝关节伸屈活动范围,防止了静脉血栓形成。林亚君报道术后3 d内CPM锻炼终止角度

锻炼应以病人能耐受,而不影响下一次锻炼为主。根据患者的运动能力、损伤程度、骨折部位和类型、年龄及身体素质等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法及运动量,按要达到的目标来设计运动处方。根据个体化锻炼的情况积极、科学地进行有效指导,讲清原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随时修订康复护理措施及运动处方,达到设定的目标—让患者最大限度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廖 瑛.骨科患者康复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1:47-50.

[2] 宁 宁.骨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5-87.

[3] 战民庆,高振湖,牟宁科,等.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上A1型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103-1104.

[4] 金芳.骨科临床实用护理[M].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55-57.

上一篇: 高中法治教育教案 下一篇: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