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19 11:19:03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篇(1)

作者简介:陈仁秀、谷松岭,遵义医学院。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美丽中国首次作为执政理念提出,也是中国建设五位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依据。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知识分子,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他们如何看待生态问题,形成什么样的生态文明观,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且影响深远的意义。

一、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一)美丽中国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

美丽中国应该是这样的中国,人类的实践活动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得到足够的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公民自觉自发的价值选择和行为习惯。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并将其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对于美丽中国有一个形象的描述: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由此可见,美丽中国不仅仅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包括丰富的物质财富、怡人的人居环境,以及最重要的人的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目前学界对于生态文明观概念的描述还比较少,比较普遍的有三种观点,包括纯自然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和广义生态文明观。笔者认为第一种生态文明旨在解决纯生态危机,第二种生态文明旨在解决“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第三种生态文明观旨在解决广义的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系统危机和社会系统危机),显然第三种生态文明观更具有研究和推广的价值,即:生态文明观是工业文明的背景下,以和谐发展观为指导,及时协调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因子矛盾和社会因子矛盾,实现“人.地”共荣的系列观点和看法,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安全观、消费观及科技观等。

二、美丽中国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提出新要求

美丽中国的内涵不仅局限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才是根本要义,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人际之间的和谐”两重指向,因此,美丽中国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基础

我党在对美丽中国的描述中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其根本上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生态观,学术界对生态观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自然中心论,然后是人类中心论,到现在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哲学思想。在美丽中国的内涵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凌驾于大自然的承载力之上,当然,也不能任由大自然作威作福,给人类带来灾难。大学生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荣、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的,人类既不能竭泽而渔,也不能在大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这就为指导实践奠定了认识基础。

(二)人际之间的和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题中之意

什么是美,和谐就是美,两极分化不是美,因此美丽中国另一个重要方面的思想是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社会构成的社会生态环境也需要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和谐共生,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对于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社会生态文明观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未来社会的和谐和个体充分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

生态文明素养主要包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状况、生态文明意识状况、生态文明行为状况、生态文明教育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文明认知状况

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概念的内涵没有很清晰的认识,不能正确解释其含义。但是,大学生对坚持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高度的认同感,说明社会、学校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宣传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但是,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低层次,对于和日常生活靠近的领域的生态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比如:减少使用塑料制品,节约用水和用电,对于远离日常生活、比较边缘的生态问题,比如: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不了解,也不关心。生态文明认知留停在低水平和浅层次,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保护认知”。

(二)生态文明意识状况

什么是意识?简单地说,意识就是自我感觉+主动做出决定。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们内在的对生态文明的意识,并且用这种意识来指导实践活动,它包括生态理论、生态文明观念、生态责任感和生态自觉等内容。这里的生态理论是区别于生态学专业知识,而是为大众所应知应会的常识性生态环境知识。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对于比较日常的生态知识,比如:什么是白色污染,节约水的重要性等比较熟知,但是对于中级、高级层次的环境知识,比如:世界环境日是几月几日,垃圾如何分类,PM2.5的具体含义等,不清楚的大有人在。生态文明观是“人正确处理其与社会、自然三者关系的总的科学观点和方法”。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当代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关系时,更多是从自身利益权衡出发,首先考量的是人的利弊得失,然后才是环境和社会的承载力,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保护认知”的延伸。生态责任感是指大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对生态环境的自觉保护和意识。部分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感表现在口头上信誓旦旦、热情澎湃,实际生活中,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面前缺乏挺身而出和敢于批评的勇气。 (三)生态文明行为状况

总体来讲,大学生群体具有合符社会要求的环保文明行为,比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等,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明显滞后于自己所宣扬的环保理念,表现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面对路上的垃圾视而不见,看到教室里的长明灯也视若罔闻;不敢与污染、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斗争;高消费、超前消费,购买名牌,出手阔绰等。这些行为与大学生自身的形象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相去甚远,不利于整个社会环境保护工作持续长远地发展。

(四)生态文明教育状况

上面我们谈到大学生在生态文明认知、意识、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结起来都是教育的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生态环保知识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教学体系,没有单独编排的教材,没有对所有中学必须开设生态环保课程作出政策性的指令要求。在现行的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家长、学生功利地注重应试科目的学习,像生态知识等未作考试要求的学科则颇受冷待,缺乏主动学习的激励机制。生态环保知识更多地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节目、论坛等载体上出现,每个受众的文化知识和道德水平不一,吸收能力和水平各异,所理解和接受的生态知识则不同。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实现路径

素养,一般指的是修养。我们要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应该从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两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知水平,筑牢思想防线

和众多学者所认同的一样,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首先是认识觉悟的提高,而提高认识觉悟,首要的必要的渠道就是增加认识和了解。首先,媒体、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要发挥主阵地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节目类型,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普及生态保护知识,让公众认识到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其次,高校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聚居地,不仅在课程开设方面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课程内容,并且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写入《学生守则》,同时塑造好校园小生境,以境育人,触境生情,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认知。最后,家庭作为社会生态环境的一个小单元,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向子女灌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不仅有利于建设一个环保的、低能耗的家庭环境,同时也是对建设环保社会的一份贡献。

(二)增强实践能力,将生态认知外化为行为

首先,创设生态文明校园环境,发挥环境隐性的影响作用。学校在规划校园布局的时候,引入环保理念。不仅建设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同时还要恰如气氛地融入环保元素,安放环保小标语,比如“青青小草,踏之何忍”;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同学们分类处理垃圾,而不是乱扔一气;安装感应水龙头,避免水长流现象的发生。环境对人的认知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作用,通过创造环保的校园微观环境,让同学们不自觉地受到耳濡目染地影响,从而塑造热爱环保事业、真心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其次,践行环保要求,树立科学、节俭的消费观。正确的思想认识只有外化为正确的行为,才最终实现了思维到行动的转化。大学生践行环保要求,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比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杜绝长明灯和长流水,饮用桶装矿泉水来取代各种瓶装饮料,按需购买食物,避免舌尖上的浪费。提倡朴素简朴的生活作风,减少服装开支,避免高档服装消费。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反对学生宴请摆阔绰、讲排场。坚持实用原则,反对购买高档手机和电子产品。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篇(2)

党的十报告独立成篇、系统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承与创新,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还严峻的形势下做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抉择。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可以理解为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基础上发展的更高阶段的文明形态。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在应对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概括、总结和完善而逐步形成的理论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真理指导下逐步形成的理论体系,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哲学基础。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是在长期对我国生态演变自然规律的自觉认识和尊重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提出的。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处于对等的地位,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不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不能够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能无限夸大自然对人的控制性,认为自然规律是神秘的、不可认识和利用的。而是以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为前提,尊重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谓世界观,是人们对于自身、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体。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中国国情,既不照搬照抄西方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也不脱离中国实际,打造“空中楼阁”,要辩证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又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在正确认识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尊重自然,要对自然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要用全面和系统的眼光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系列科学方法。

人民对生态文明理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是对自然规律由自发到自觉认识、由被动适应到自动利用的认识过程。在农业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完全依赖自然,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只停留在直观、经验的程度,盲目崇拜自然,敬畏自然,机械地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虽然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开始了大面积开荒屯田等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引l了自然界以干旱、涝灾、山洪、风沙等形式对人类进行的回馈,但总体而言,并没有对人类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这个阶段,只是人对自然规律的自发认识和运用阶段,人们处于只是被动地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受自然规律支配的自发阶段。在这个时期,人们对自然的破坏非常微弱,处于能够顺应自然、但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解放都处于萌芽时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肯定阶段。在工业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巨大解放,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被迅速释放,极大地刺激了人征服自然的欲望,扩张了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开始对自然资源、能源过度性地开发。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创造和增加,人的能力和作用被无限膨胀,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征服自然,甚至认为可以利用各种科技手段来改变自然规律,达到任意支配自然的目的。这个阶段是人片面夸大自身能力、违背自然规律的阶段,成为人类征服自然、背离自然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经过否定实现的。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即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事物的这种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否定之否定阶段既是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事物的发展是不断地从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地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充分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遵循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阶段,处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自觉时期,要求适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实现了对自然规律由自觉到自觉到自觉认识,由被动适应到主动利用的质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过程,是以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为前提的。对事物的认识,尽管曲折、反复,如果认识主体尊重实践的检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还是可以逐步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提供了认识论的指导。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提供了认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了认识和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和实践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各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它们的不同作用片面地夸大,使之绝对化,是不正确的。不管是在农业文明时期,还是在工业文明时期,认识与实践相背离,认识严重脱离实践,导致人在自然面前要么妄自菲薄,要么妄自尊大。生态文明理论则要求把认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要求顺应自然,一方面强调人类在活动中要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另一方面,人在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达到认识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任何实践都是在既有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人类社会之所以高于自然界,是因为人类具有在认识指导下的实践能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当人们的认识水平还很低下时,实践活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而当人们的视野扩大、认识水平提高、逐步深入并理解了更多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之后,实践活动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它的科学性和水平。工业文明时期,由于人们片面夸大人在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产生了严重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人口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是由于认识与实践出现了严重偏差,出现了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忽视整体利益,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发展造成的,导致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面对这样的形势,只有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明确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到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再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表明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因此,在生态问题上,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正确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决生态问题。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篇(3)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形态,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系统工程。

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目标的优化,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它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更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我们要全面理解“五位一体”的内在联系,从全局出发,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因此,我们在树立全局观念的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具体领域的体现,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我们应协调推进,不能顾此失彼。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五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支撑,才能真正形成“一体”的格局。

二、依据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说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正确性

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坚持重点论,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

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里的“突出地位”,就是强调抓主要矛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牛鼻子”。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不是平行的。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在逻辑层面上所处的位置应当更高一些。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地位是特殊重要的,它在总布局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贯穿性,具有更高层次的指导性。生态文明建设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出我们党对制约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与关键问题的深刻认识。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发展方式粗放和唯GDP论英雄等现象,已使资源、环境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瓶颈。而要突破这一发展瓶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紧迫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三、依据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突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更为全面的价值取向和更为深刻的生态伦理。这一论断,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科学判断,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界的一切创造、一切存在和一切生命。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

总而言之,尊重自然是前提,即充分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是行动,即按照自然规律,调整人类的行为;保护自然是目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存在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之上,而不是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生态思想,这些智慧对今天的发展仍有启示。今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的贯彻落实,必将推动全社会形成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的良好风尚,必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社会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四、依据“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等知识,阐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先进性

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类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它要求我们以批判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当中,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探索、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它必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历次重要会议都是推动中国发展变化的关节点。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战略方针。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将“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2012年,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总体布局,“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也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顺应了人民的新期待。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走出“为了发展而发展”的陷阱,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幸福发展和永续发展。因此,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更是对中华民族子孙和世界未来负责。

五、依据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实践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长期实践基础上的。总体来看,我们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战胜自然”“人定胜天”到“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再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反思,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提升。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党的十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它必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方面面,既要谋划长远,搞好规划,明确方向、目标和任务,又要立足现实,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具体而言,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重点需要从转型发展、惠及民生、拓展市场、深化改革、加强合作等方面付诸实践。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篇(4)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德育教育

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认识。它是由文化与自然价值相结合,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同时它也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

一、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广泛缺乏生态文明意识,由于一些高校将教学育人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与政治素质方面,而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德育教育的培养,使得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从而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淡化,没有从较高层面上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生态意识。因此,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经常发生。例如:浪费水电、浪费粮食、不爱惜公共设施、随手丢弃垃圾,随处乱写乱画等。对于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些高校虽然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也开设了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课程。但是,由于缺乏教育力度,课程空洞乏味,仅仅从图片以及罗列的数据方面让大学生了解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其效果并不理想,致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对于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关键在于让大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全民族的发展与福祉,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看待问题,明确如果不能够合理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制约经济的发展,制约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党的十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提升其生态文明素养显得尤为迫切。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解决对策

(一)开设具有综合性的课程

在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方面,高校应致力于开设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该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其囊括关于生态文明各方面的知识内容,具有灵活性、充分性以及内容的广泛性,成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以往的课程设置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仅仅是通过一些幻灯片或者一些数据来让学生对生态文明进行简单的认识,而该综合性课程,从内容上更加充分饱满,使得大学生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深刻地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自身建立起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念,从而形成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不断加强关于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方面,老师作为主要的引导者,首先应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具备各方面素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其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会对德育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应当打造一支力量雄厚、水平过硬的教师团队。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多开展一些具有真正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将关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不断的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大学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大学生精神素质的提升以及道德情操的养成产生着重要的引导和指示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将生态文明意识观念与其融合,切实开展一系列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观念意识,使得校园成为培养大学生态文明意识的摇篮。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篇(5)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4-79 -02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列并举,宣示要“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影响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受多方面的影响,毋容置疑的是学校会对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的生态文明氛围、学校的宣传、开设的生态文明相关课程都会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产生影响。所以本次调研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高校生态文明培育的现状进行调研,主要包括学校生态文明相关课程的开设现状、生态文明的实践性活动、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等,从而知晓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哪些不足,以指导我们及时调整培育的方式和修正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的需要。

本次调研选取的样本分别是: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大二、大三学生;酒店管理专业大二、大三学生。具体如下:本次共发放31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01份,其中旅游管理专业的样本是164份,酒店管理专业的样本是137份;在总体数据中,本科学生占83人,专科学生占218人;为了保证样本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还到武汉的其他高校进行了调研,通过面谈访问的形式了解学校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现状,这也构成了调研结果的内容。

二、调研结果分析

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武汉商学院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现状,共设计6道题目。当问及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老师是否强化过生态文明方面的内容,回答“否”和“不知道”的共占42.51%,回答“是”的占57.49%;当问及学校是否曾经开展过生态文明方面的讲座或宣传活动,回答 “否” 和“不知道” 的共占42.86%,回答“是”的占57.14%;当问及学校是否有生态文明的相关社团,比如绿色社团组织等,回答“是”的占37.54%,回答“否”的占31.89%,回答“不知道”的占30.56%;当问及学生所在学校是否开设了生态文明方面相关的选修课或必修课时,回答 “没有开设” 的占38.87%,“不知道”的占42.86%,认为开设了的占18.27%;当问及学校是否组织过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活动时,认为组织过的占37.54%,认为没有组织的占28.24%,不知道的占34.22%;当问及是否期望开设生态文明方面的课程时,71.39%的同学认为可以开设选修课,16.04%的同学认为应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该部分内容,12.30%的同学认为应该开设专门的课程作为必修课,认为没必要开设的只占不到1%。

三、调查结果分析及高校培育生态文明理念的建议

大学生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对生态文明建设将会产生影响,在本次调研中发现学生对生态文明认知较差,因此在大学内应采取多种方式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育效果。

(一)开设全校的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公共选修课

目前,在我校的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设有公共选修课,要求在学校期间完成2~4门选修课,可以开设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公选课,比如《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等,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加学生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在思想政治课及时事政治教育中对生态文明的知识进行强化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的紧张,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与时俱进提出了进行“两型”社会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等,尤其是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列并举,宣示要“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时强调这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等问题,理解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将生态文明理念与所学专业课相结合

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应树立起生态文明的意识。比如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时,融合生态文明的理念开发出绿色产品;在景区规划与开发课程中,引导学生在进行景区规划和开发时注意资源的保护,进行合理的开发;在导游进行讲解时,也时时不忘提醒游客爱护景区的环境。

(四) 在学校内成立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社团组织

调查显示学生对学校是否有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社团并不是很清楚,在调查中回答“否”和“不知道是否有绿色社团组织”的共占62.45%。这反映出两个问题:第一,学校确实没有成立生态文明的相关社团;第二,如果有这样的组织,也说明这个组织影响力有限或者学校对这个组织的宣传不够。生态文明社团是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生态文明社团来源于学校的各个院系,各个专业,它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加入社团的成员依照自愿性的原则,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传递着生态文明,对全校的学生产生示范的作用;开展的社团活动,丰富了生态文明教育内涵,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

(五)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从调研的数据来看, 37.54%的同学认为学校组织过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活动,认为没有组织的占28.24%,不知道学校是否组织过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占34.22%。这说明学校组织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活动比较有限,需要广泛地开展社会性实践活动。在课堂传授生态的理论知识,使同学们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比如开展植树节、地球日、旅游节等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亲身感触,增加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利用所学理论,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更能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

(六)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校园生态环境感化

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其所在的环境对其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校园内要形成生态环境的示范,例如校园内不随地丢垃圾,爱护校园内的花草,灵活多样地采用宣传牌进行生态文明的提示与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逐步养成良好的爱护环境的习惯。充分利用高校的宣传渠道,多方面地宣传和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多举办生态文明知识的讲座。

(七)完善生态文明的管理制度

第一,学校应建立激励措施来鼓励和生态文明相一致的行为,建立惩罚制度来惩罚与生态文明相悖的行为,为生态文明的培育提供制度保障,例如,为校内公益性的活动或社团组织提供一定的支持,比如曾有学生到各办公室回收废旧报纸、纸张等,对变废为宝这样的活动应予以支持。第二,加大校园生态环保监管和奖惩力度。可以在校园内开通多个投诉和惩戒通道,通过这种方式使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得到及时制止,使学生逐步抛弃不良习惯。

(八)将生态文明加入学生的素质测评

根据生态文明的要求,建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以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估中,将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入其中,以激励学生注重培养自己的生态文明理念。必要时也可以考虑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加入应试范围。

(九)教职工应带头示范文明,引导和感染学生

第一,教师首先要具有生态文明的理念。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率先垂范,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生态文明。比如有的教师下课后没有及时关灯、电扇等,浪费了能源;有的老师在办公室、教室抽烟,污染了环境等,这些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第二,将生态教育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学校可以考虑将生态教育作为学生基本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教师均应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将生态文明纳入其中。第三,教师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的课题研究。利用高校科研优势,积极开展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课题研究,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去。第四,加强生态教育的师资培训。高校可以考虑建立专业的从事生态文明知识教育的师资队伍,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各专业教师要结合自己的专业,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自己在生态教育方面的知识,并寻找出生态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的最佳结合点,在学科专业知识中融入生态文明的理念。

(十)引导学生建立起生态的消费习惯

引导学生之间消费不要相互攀比,杜绝奢靡之风,养成节俭的习惯,当然这种节俭是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节俭。比如,当宿舍无人时,及时关灯以节约能源;当见到水龙头未关,能及时关上;打印时尽量节约纸张。改变大学生的消费模式,建立一种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同时维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田梅.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构建[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2]王淑英,孙克俭,郭岩.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现状、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3).

[3]郑耀星,刘国平,张菲菲.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对福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3,(07).

[4]王包泉,陈云,何有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4).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篇(6)

首先,大学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生态文明素质的教育在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在教育阶段,大学教育是学生走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所以大学教育过程中,需要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高生态文明素质的人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其次,目前我国在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提倡和谐校园的建设,那么在进行和谐校园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即是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又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进而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以推动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建设[1]。最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一直倡导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其中“有道德”就需要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自己全面的人格,进而保证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

二、当代大学生在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水平不高,且对生态知识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论性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并没有达到系统、全面、深刻的高度,并没有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基本规律和本质属性。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也仅仅停留在保护公共环境、保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等方面,这些都是比较浅层次的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但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行为容易受到情绪和意志的影响,不能自觉地遵守生态文明的相关规定,导致知行相离。同时,根据调查发现,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高,很多同学只是关注与自己生活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据调查统计,大学生对酸雨、沙尘暴和白色污染的了解程度平均得分为2.8分,对生物多样性较少、赤潮现象、水体富营养化和热带风暴等环境问题的知晓程度平均得分仅为2.6分,但是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低碳生活、白色垃圾、绿色食品等的知晓程度平均得分高达3.2分,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与其对生活的密切程度完全成正比例关系,而且大学生对我国针对环境保护所制定的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也很低。

(二)高校对大学生的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各大高校不断地进行教育体制改革,虽然已经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纳入到教育中来,但是重视度仍然不够,师资力量和专业水平达不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有个别的高校开设了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和相关的课程,但没有制定出针对全校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设置方案,导致生态文明教育不能得到全面的落实。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马克思主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现代生态环境科学教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和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教育等内容,但是目前除了生态环境专业,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生态文明的相关教材,对于生态文明的教育还停留在基本的知识层面上,深度和专业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很难满足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3]。同时,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将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正式纳入教育考核的范围之内,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很多高校并没有将该项教育的建设落到实处,导致学生的认识度也不够,不能达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效果。而且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够高,缺乏对生态文明的系统性、全面性的认知,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师资队伍的建设严重滞后,不能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和学习。

三、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策略性探析

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大力提倡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就需要对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进行培养,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高校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开展,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高校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加大教育投入,培养师资力量,积极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基础性教育高校应该积极筹办,通过商讨,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高度中来。首先应该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资金投入,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道德水准的教师为学生进行比较专业的讲解,扩充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性课程,并将该课程拉入学生考核的范围,从而提高学生认识上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生态文明基础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和分析,不仅仅讲解一些专业的知识,例如进行马克思主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现代生态环境科学教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和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教育等基础知识的教学[4]。同时也要及时的对学生讲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例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水体污染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白色污染、垃圾分类处理、城市化等环境问题进行具体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实用性的对策。这样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将生态文明的理论教育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通过实践来丰富和发展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接近生活,使学生从思想意识上认为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保障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能够培养出具有实践性的专业化人才。

(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教学方式,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采用多种学科互相渗透的模式,将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知识融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同时学会从各个学科中总结概括出一些与生态学有关的概念和原理等内容,进而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的学科,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的渗透,提高教学活动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提高生态文明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积极地进行课堂内容和课堂形式的创新,将生态文明教育同我国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紧密的结合,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渗透进来一些勤俭节约、爱国守法、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传统思想。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学会将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责任观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进而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切实的履行到实践中来,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5]。

(三)进行教育平台的创新和建设,辅助教学实践来完成生态文明的教育工作一方面,制作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网页,充分利用自媒体时代的网络优势,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特色的专题性网站,对一些高质量的教学软件和数据库进行开发和创新,吸引学生浏览这些网页,进而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社团,举办一些社团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引导学生积极的适应社会。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有关生态文明、生态常识和环境科学方面的专题讲座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感知,实现知行统一。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篇(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66-01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十报告第三部分中指出“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行业之一,但旅游业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状况也较为严重,不利于旅游资源的持续开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在旅游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群体在经历实践后会成为时下旅游业的重要后备军。为加强生态旅游业的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得以增强。此次调研通过对校内本专业学生生态理念的调查,分析当前本专业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存在哪些问题,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措施,让本专业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

一、研究方法和调研对象

此次调研主要形式为实地调查,获取反馈的主要形式是问卷调查。为保证调研对象的正确性,此次调研选取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并通过问卷调查从生态文明认知、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和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四个方面征询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调研对象是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旅游管理专业大一、大二和大三三个年级的学生中选取了200人,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后有181份为有效调查问卷。

二、调研问卷结果分析

(一)生态文明认知分析

了解我校学生是否对生态文明有明确认知时,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几个问题。如“你是否清楚生态文明的内涵是什么”这类问题,但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非常清楚”的学生只占145%,大量学生“了解过但不清楚”,比例高达6541%,“完全不清楚”的学生占51%。

(二)生态文明意识分析

关于生态文明意识,问卷中“如果你看到公共场所有废纸,你是否会将它扔入垃圾桶”,9901%的学生选择找到垃圾桶后将废纸扔入垃圾桶。但当学生评价自身生态文明意识时,学生中只有2455%认为自己具备较强的生态文明意识,7203%的学生认为自身生态文明意识一般。

(三)生态文明行为分析

在生态文明行为调查问卷中问及学生是否有勇气阻止他人不利于生态文明的行为时,2899%的学生会勇敢劝阻,但存在6157%的学生明知他人行为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却并未采取措施制止。

(四)生态文明意识养成措施分析

这部分调查主要反映了学生对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的意见和建议。目前,为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学校一般采取开设生态文明课程的方式,但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高达7139%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更应被当做一门选修课来上,1601%的学生认为将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的内容加入公选课中即可。

三、调查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反馈出来的信息,学生这一群体需要加强对生态文明的了解,认识到生态文明对人类的重要性。从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来看,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同意接受生态文明理念的熏陶。但学生仅能做到自己维护生态文明,没有勇气主动制止别人破坏生态文明。

四、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具体措施

(一)宣传生态文明观念

之所以学生群体对生态文明观念不够了解,一方面是他们不够关注国家和社会大事,另一方面则是政府、学校以及景点各方宣传工作不到位。首先,政府应当利用多种渠道将生态文明保护的精神下达,在电视台播放生态公益广告,完善城市环保设施。其次,学校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深刻体会生态文明维护的艰难性。最后,景区应当提高对游客的要求,禁止游客带零食进入,对破坏景区生态文明的游客按例赔偿。

(二)生态文明课程的开设

无论是十的精神指示,还是新时期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高校都应当开设生态文明课程,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首先,将生态文明课程列入公修课程中,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另外,高校可以在其他课程中加入生态文明观念的相关内容,例如加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课程中。

(三)组建或加入生态文明社团

无论组建还是加入生态文明社团,目的都是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将意识贯彻于行为,不仅仅是⑸态文明观念挂在嘴上。加入生态文明社团后,应积极参加社团实践活动,如植树、收旧报纸、打扫校内干道等等。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篇(8)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文明形态,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社会发展需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迈向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关键步骤,是现阶段比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具有更突出地位的建设内容,是实现美丽中国的核心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简单来讲,生态文明建设是包括生态文明意识建设和生态文明行为建设的综合体系。同时,哲学的真理告诉我们:意识决定行为,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是践行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

一、生态文明意识包含的内容

生态文明意识不是简单的环保意识,而是包含广泛而丰富内容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的新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可持续的生产意识。人类生产包括人的自身繁衍和人的创造财富的活

动两个方面。人的生育繁衍功能是社会存在的最基本条件,能够保证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永续发展。所以,当代人只能消费当代人可以支取的物质资料,不能提前预支下一代人生存所需的各类产品,而且需要为下一代人生存、发展积累、创造更好的条件,例如环境的优良、资源的充足,甚至包括身体的完好性。这就是人类自身生产的可持续意识。

人的创造财富的活动主要是指工业生产,它是经济建设的重头戏,它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为目标。但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忽略生产与生态的关系,导致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却抹杀社会效益的后果,这种发展方式是与生态文明要求格格不入的。反之,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大气、水、森林、生物等自然生态的破坏为前提,以倡导节约能源、循环利用资源、努力开发新的清洁能源为发展模式的生产,就是人的创造财富活动的可持续意识。

第二、健康的生活意识。生活意识主要是指人类消费理念的选择,包括健康

的节约的绿色的消费理念和破坏性的奢侈的浪费的消费理念。前一种消费理念正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求具备的健康的生活意识。这种生活意识反对一切浪费,要求吃、穿、住、行等各方面都力行节约。同时,这种生活意识反对一切污染,尤其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公共环境的污染,例如私家车尤其是大排量私家车的使用、废弃物的随意丢弃、公共场所吸烟、吐痰等行为。总之,生态文明建设倡导健康吃、节约用、合理花、绿色行。

第三、协作的地球村意识。“你和我、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整个地球自

身就是一个大家庭,空气是流动的,水流是循环的,生物是彼此依附的。整个环境是开放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我们不可能把自己关在密不透风的笼子里,抑或单枪匹马,无病。所以,保护地球环境需要每个人都培养协作意识,培养全球观念,增强国际理解与合作,做到全球思考,本地行动。也只有这样,人类才可能真正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吃上安全的食品,保持愉悦的心情。

二、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全新的概念,它被接受、被理解,进而内化为一个自然而然的习惯,需要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们仍然处在这个过程的初级阶段,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这些误区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的改善。

首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认识不全面。

党的十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1】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内容极其广泛、内涵极其丰富。大致来分,应该包括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建设(包括生态法制体系的构建和相关决策的出台)、生态文化建设(包括生态道德、生态理念等)、生态伦理建设这四个题中应有之方面,通俗的讲,就是生态文明意识建设和生态文明行为建设。而我们往往将生态文明建设狭义地理解为自然环境的保护这一独立的内涵。

其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透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这些问题,需要新思维、新方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正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所能担当的重任。然而,同其他文明尤其是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与其他目标任务没有同步,人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再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认识不清楚。

一说到环境问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政府职能的缺失,甚至是大骂政府不作为或少作为。殊不知,生态文明建设本身是一项典型的公共事业,需要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建设好,政府部门着重扮演着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生态意识引导者的角色。所以,建设生态文明是所有人的责任,是每个人的义务。

最后,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认识不正确。

同志在2013年第六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一语道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彼此融汇。然而,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我们严重割裂了二者的关系,认为它们是相互制约、不可融合、有你没我的一对矛盾对立体,其后果就是走上发达工业国家所遭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错路,直接消减经济成果带来的效益。

三、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的现实路径

第一、构建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简单来讲就是从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这是人的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根本改变,是人对自然认识的根本转变。生态文化包括生态道德或生态伦理、节约意识、绿色意识等在内的认识体系,是生态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基础,具有很强的教化作用。

目前,生态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广大群众心中,相当多人的生态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甚至是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省环保局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因此,在广大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强化生态文化教育,“补生态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

第二、普及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就是将生态文化和相关知识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使这种教育常态化。生态教育最初起源于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署制定和实施的国际环境教育计划,后来许多国家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开设了生态教育课程,在大学里设置了生态教育的系科专业,另外还专门创办了绿色大学。有些国家还颁布了环境教育法,使生态教育成为法定的教育。【2】国际组织也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推行生态教育计划。我国的生态教育业也由此应运而生。1996年我国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其中首次提出 “绿色学校”的概念。绿色学校成为推行生态教育的最有效武器,一方面注重提高学校师生的生态意识,保护了学校的环境、节约了学校的能源资源,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去影响周围的人群,起到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达到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的目的。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市级、省级、部级逐层递进的绿色学校构建机制,涌现出一批具有模范带头效应的绿色学校。

除此之外,非常规的社会培训教育、社区宣讲教育等形式也构成了生态文化普及的重要渠道。自2007年中共十七大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以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已经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了必需的培训内容。但是社区宣讲教育这一块还处于空窗期。为此,2009年我国又启动了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原则上规定每年命名10个单位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目前,已有54个满足条件的单位获此殊荣。教育基地建设填补了学校教育的局限性,能使全体国民都能在旅游休闲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生态文明知识的熏陶,在无意中提高生态保护的自觉性。

第三、加大各种宣传

宣传和教育如影随形,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介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所以,在发挥教育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各方媒体的作用来推广生态文化知识是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可以定期在各种媒体上开设生态文化知识宣传专栏,包括基本常识、警示案例或公益广告;另一方面,可以在各种商品的包装上印染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提示语,例如在食品包装袋上印上“请减少使用包装”,在矿泉水瓶上印上“节约用水、不浪费一滴水”、在卫生纸等消费品上印上“请勿乱丢垃圾或者请分类处理垃圾”等宣传语。而且,可以充分激发民间组织的功能,发挥他们的主动宣传和监督作用。

综合以上三种方式,主要依靠道德和伦理的约束,靠人的自觉性来实现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其效果是潜移默化的,是软性的。与此同时,我们还很有必要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手段。在2013年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重点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所以,软硬兼施、两驱并用,合而为一,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强制性的法制措施就像高压线,时刻告诫人们不可触碰,在无形中去规范人们的行为,这种效果可能比道德约束来的更快,来的更切现实。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体系已渐趋完善,对破坏生态的行为制裁越来越严厉。例如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但值得警醒的是,规定不严密、执行不严格的状况大有存在,例如《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关于在餐饮与饭店业开展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工作的通知》、西安的《关于禁止在垃圾箱内捡废品》等规定都存在一些漏洞和后续的执行不力等问题,大大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加大了政府的信任危机。因此,继续加大法制的惩戒力度、完善法制细则,让意图破坏环境的的思想从源头上就恐惧,这才是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的根本所在。

总之,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是践行生态文明的前提,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使“给后代留下金山银山,更要留下绿水青山”的誓言不再虚幻。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要靠道德的约束和法制的保障双管齐下,共同推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走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篇(9)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和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和或影响。[1]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就是使人们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思想品德,从而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素质和能力,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趣,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 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是通过培养、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来实现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十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承担者和实施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享用者,生态文明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和完成,关键在于“生态人”的培养问题。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以培育更多的,能自觉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生态人”。

(一)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观念与思想

只有让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深入人心,才能调动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们的主人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和作用,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来传播符合时展的思想和观念,以此来系统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进而形成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思想观念。生态文明建设虽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课题,但要使生态文明建设转化人们内心的驱动力,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一致,还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生态价值观。从社会学角度而言,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了解自己的责任,可以归结为价值上的导向。通过对人们进行生态知识的教育,引导人们加深对自身在整个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及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意识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从而使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内化为人们稳定的心理结构,外化为一种现实的行为,进而维护生态平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思想,教育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决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自然的运行和发展规律,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必须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做到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人们从思想上认同是关键。因此,首先必须解决好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宣传,让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走出课堂、走出书本,走进社会,可以使生态文明建设知识实现大众化,在各种场合、各种人群中间,广泛地得到普及和推广,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践行科学发展观、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有利武器,最终帮助人们形成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思想,弘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素养

一个人的生态文明建设素养只有表现在他为社会创造生态价值的能力时才能被社会认可;一个人的价值也可以在他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第一,培养生态道德素质。生态道德素质是“生态人”的基本特质,它是一个生态社会对人的德性要求的高度浓缩和期望,是社会利益和意志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法律、制度、政策的约束,更需要用道德规范来调节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态道德素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们应有的崇高道德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人们对生态知识的学习,使外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规范逐渐内化为人们自身的一种理想和信仰,促进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产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翁感和自豪感,产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陶冶的驱动力,不断增加人们遵守生态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思维习惯,同时,使人们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生态道德的知识,从而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第二,培养生态消费习惯。当今社会,到处物欲横流、充满虚荣心的,很多人以我为中心,过度追求物质消费,肆意挥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改变这种不良的心态和习惯,树立生态消费观念,节约资源,保护自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塑造人们美的心灵,使人们的心理结构、道德境界得以完善和提升,引导人们养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习惯,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从而避免出现“灵魂异化”的现象,教育人们自觉处理好人、自然、社会的关系,达到人性提升和自我完善的目的,最终使人在生态消费习惯的培养与实践中寻找到自我价值存在的意义,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当代利益和后代利益的关系。只有培养人们的生态消费习惯,才能使人们的消费方式以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为准则。

第三,培养生态理性。生态理性是指人类在对待生态环境时,其推理方式和行为方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来是理性的、明智的。在生态理性的支配下,人们可以平等、正确地评估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生态理性以其独特的生态标准和生态原则的形式出现,开始引导并支配人们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理性评价经济效益。生态理性告诉人们,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力,保持生态平衡,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共生、统一发展的观念。生态理性不仅支配人们的生产方式,同时还支配人们的消费方式,可以促使消费者对消费品进行绿色评价、反馈绿色信息,刺激绿色生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生态理性,促进人们选择绿色消费方式、消费绿色产品、养成绿色消费习惯,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绿色对生产,最后形成良性循环。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激励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掘人的内在潜能,鼓励受教育者向“生态人”的目标迈进。

激发精神动力。所谓激发精神动力,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起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和兴趣。人的活动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需要以及活动对象对个体需要的满足程度,需要越强烈,活动对象对需要满足的程度越高,人的积极性就越高。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应地,激发精神动力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类。每个人都有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和权利,那种忽视或轻视甚至否定物质利益,不注意发挥物质力量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完全依靠物质的力量,主张“金钱万能”,忽视或否定精神力量的作用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因而应该充分考虑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把物质激发与精神激发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物质激励靠经济手段,而精神激励,则主要靠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可以促进人们对自己主体作用提高认识,调动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和兴趣,激发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机,充分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主人翁精神。片面夸大物质利益,忽视精神的作用;或是片面强调精神的能动性,忽视物质利益造成的不良后果不胜枚举。无论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都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下才能实现。

营造生态文化氛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宣传,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可以激发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趣,有利于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习惯,影响或教化人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观念,提高和保证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可以转变人们的生产观念、消费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最终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 激起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形成打击各种与生态文明建设相悖的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的氛围,使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与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相适应。

三、保障功能

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客观上需要有政策、法律和制度等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同时,也需要从思想上对人们进行引导,促使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从思想上或内心深处认可或者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即提供思想上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障的根本途径。

(一)唤醒人们对发展道路的反思。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人、自然、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深刻反思,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伙伴,人必须与自然和谐发展,否则人类终将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人们意识到,当前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错误造成的环境资源问题和生态危机,然后领悟到人类不能过度地向自然索取物质资源和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要尊重自然的运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对科学技术进行反思: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它可以为人类造福,使用不当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们对当代利益与后代利益进行反思,在解决当代人的利益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后代人的利益,为后代人着想,为后代人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做到代际之间永续发展。

(二)规范和调控生态文明建设行为

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在一定的规范调控下进行,这种规范除了法律制度和纪律约束即“刚性”约束之外,还有道德方面的约束即“柔性”约束,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自觉地调控自己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任务就是使人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用以规范和调控自己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掌握和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人们传导生态文明建设规范,通过肯定、褒贬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的行为,否定、批评背离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的行为,来实现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它使人懂得怎样正确处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有利于自然和社会的有序发展。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法制纪律观念,法制纪律观念是人们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观念,是保障社会有序的根本条件,也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条件。健全的法制和严明的纪律,是保障全体人民为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奋斗的坚强后盾。可以说,没有完备的法制和严明的纪律做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就难以顺利进行。而法制和纪律的制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秩序的建立,都离不开具有法制观念的人;只有使全体公民都具有高度的法制纪律观念,具有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生态文明建设才能顺利完成。可见,培养一代新人具有高度的法制纪律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迫切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所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通过道德方面的约束,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法制、纪律意识,确立法律至上、依法治国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民主和法制、权利和义务的辩证关系,树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念,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纪律和自由的辩证关系,引导人们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做到令行禁止,以维护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秩序,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化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矛盾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也充满着矛盾,而且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突出。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妥善应对这些矛盾和挑战,有效调节社会关系,整合各种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良性互动,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基本前提。生态文明建设己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用思想引导、政治优势、法制规范、道德力量化解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冲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明显优势。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化解很多矛盾,思想政治教育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矛盾焦点,准确地摸清人们共同关注和议论的问题,通过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引导、感情交融、人际沟通等方法,运用道德力量及时疏导、化解矛盾,有效地使矛盾不至于转化为冲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很多,远不局限于上面的分析,而且功能发挥的方式、途径多样,需要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不断发掘其功能、运用其功能、体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7。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20121108。

[3]谢晓娟,孙承鹏论生态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

[4]刘 云,姚珍珍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J] 知识经济,2010,(08)。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篇(10)

二、我国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低的原因

1.公众生态文明教育缺乏

随之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消费者逐渐意识到个人消费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倡导一种更符合环保要求的消费方式,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有调查表明,近几年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活动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中,主要重视应试教育,强调智力水平发育。当时对于基础的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非常缺乏。大多数普通公众不了解目前我国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的产业生产方式和损害生态的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了解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及环境保护等基本知识。这是我国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低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时期,加强全民特别是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至关重要。为此,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并注重在实践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构建(刘建伟,2008)。

2.公众缺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

相对于发达国家各种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及各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的渠道,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非常缺乏。一方面,各种基础社会建设项目中的环评公示,形同虚设,公众意见得不到重视;另一方面我国缺乏民间的生态文明建设组织,使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无法付诸行动。楚晓宁(2008)认为在公众参与机制中,环境保护NGO的力量不可忽视,它转移了政府部分公共服务及管理职能,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实践证明,环境保护NG0不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家内部,其在环保领域的作用是显著的.但目前我国环境保护NGO在发展中面临着发展瓶颈,如信任机制、资金支持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影响了其整体作用的发挥.在生态丈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政府还是环境保护NG0自身都应该采取措施促进环境保护NG0的发展。

3.公众对生态标识产品缺乏信任,阻碍了公众的生态消费行为

公众选择生态标识产品,以达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目前发达国家公众主要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公众通过生态消费行为,可以实现激励企业选择生态生产方式,督促政府制定生态保护标准的目的。然而,我国生态产品认证缺乏有效监督,导致不符合生态安全标准的产品贴上生态安全标签,最后导致消费者不再信任生态安全标签。同时,公众在购买产品时,不再关注该产品的生态属性,从而使我国公众的生态生活方式不能很好的形成。

三、发达国家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达国家经历了以行政规制为主导、市场为主导,到公众参与为主导的过程。过去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依靠行政手段,规制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来确保生态安全。然而,由于政府缺乏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相关信息,而且掌握这些信息要耗费大量资源。同时,企业具有激励采取行动规避政府监管。所以,以政府行政规制为主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式,收效甚微。随之社会发展,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依赖市场手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例如征收污染税、资源税等手段。市场手段的好处是不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政府只要计算本区域生态承受能力,并制定相应的税负。由于各种生态补偿税的征收,使企业和个人考虑到制造生态损害的外部性,从而使企业和个人选择符合生态发展的行为。然而,政府往往不了解公众的生态需求及不同时期的转变,政策往往有滞后性。同时,很多生态问题缺乏重视。目前,发达国家更多采取公众参与的方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通过制定生态文明规范、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生态产品标识,让每个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是,通过生态教育和生态宣传,让公众在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主动选择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符合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从而激励企业提供符合生态文明的产品和产品生产方式。

1.日本提高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经验20世纪后期,日本的社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使日本人看到了环境保护的越发的重要。所以,日本人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垃圾分类与处理,从根本上来减少环境污染,并且尽可能做到高效利用能源。以一个塑料材质的瓶子为例,日本横滨地方政府就这个瓶子的不同成分的材料的分类就有几百条的规定。日本各个地方都会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不同的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方法。另外,日本政府还有制定了很多关于垃圾分类和管理的法规并严格执行,如《家电回收法》《废弃物处理法》《关于包装容器分类回收与促进再商品化的法律》《食品回收法》等。同时,日本的生态文明教育也非常到位,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告诉学生垃圾如何分类,并经常带领小朋友去相应的废弃物处理企业参观,让人们从小就了解各种垃圾的处理方法。各级政府在报纸网址等媒体也有很多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以及相关法规的介绍。还有就是日本很多地区实行垃圾收费管理,产生的垃圾越多需要缴纳的费用就越高,这一点也是日本垃圾分类能够做的很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2.英国提高公众参与雾霾治理的经验

公众参与在伦敦雾霾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通过颁布法律的形式明确公众对于环境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如《环境信息条例》让公众有权利了解相关的环境信息,《城镇和乡村规划法》让公众有权利参与相关的环境项目的开发,这些提高了公众对环境决策的监督水平。因此,国家层面打造的一个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为环境保护的行为和策略得到了较好的开展,也为相关环境项目的开展更好提供了保障。同时,英国教育部门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力度,使民众在学校就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到更多的参与环境保护的方法与途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主动性、自觉性大幅提高。

3.以生态标识体系建设,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为了减少生活所需对环境和生态的不良影响,欧盟于1992年制定新的环保标章制度,并与2000年予以修订,经由欧洲委员会及理事会通过EC1980/2000号法规,将产品范围扩及所有消防产品以及服务业。以期通过该项标章之认证鼓励生产者设计出具有更优环保理念的产品,并同时让消费者认知其消费产品。欧盟生态标签制度是一个自愿性制度。欧盟建立生态标签体系的初衷是希望把各类产品中在生态保护领域的佼佼者选出,予以肯定和鼓励,从而逐渐推动欧盟各类消费品的生产厂家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使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直至最后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危害。生态标签同时提示消费者,该产品符合欧盟规定的环保标准,是欧盟认可的并鼓励消费者购买的“绿色产品”。为鼓励在欧洲地区生产及消费“绿色产品”,欧盟于1992年出台了生态标签体系。因该标签呈一朵绿色小花图样,获得生态标签的产品也常被称为“贴花产品”。经过十年的发展,“贴花产品”已在欧洲市场上享有了很高的声誉。此外,各种相关生态标签不断出现,例如有机食品认证、产地认证、低碳产品认证、环保认证等。这些生态标签信息,越来越多的影响目前消费者选择。政府通过生态标识认证体系建设,不断将生态信息供给给消费者,从而引导公众消费行为和企业生产行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

上一篇: 古诗词中的茶文化 下一篇: 水产养殖发展方向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