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的运用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11 09:57:03

有机化学的运用

有机化学的运用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173-02

一 前言

何为有机化学的比较法教学?简言之,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找出其分子结构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鉴别,使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比较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常见且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其目的就是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将所接触到的看似孤立的知识协调起来,并进一步加工处理,从而构建逻辑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及相互联系的变化规律等。而有机物的种类多,性质复杂,结构上的微小差别,在性质上的表现会大相径庭,有机化学最重要的规律是“结构决定性质”。

对于药学系列专业的学生来说,有机化学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对于专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其是专业课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商品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专业的综合知识与素质又要求学生具备根据药物的分子式分析处方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用药配伍。所以,对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有机化学核心思想必须内化在他们的知识系统中。

二 在基本概念上的教学

所谓概念,就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把同类事物的本质共性集中起来,加以概括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比较思维法,诱导学生辨析貌似不同实有联系的问题,可促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的本质,且印象深刻,事半功倍,不容易遗忘。

三 对官能团结构进行分析

所谓官能团是指能决定一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有机化学理论认为,有什么样的官能团就有什么样的性质。那么,在学习药物化学的过程中,我们只要分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就可以知道它们的性质,以及避开那些不合理的药物配伍了。也就是说,如果能够理解“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有机化学的核心思想,那么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知识的迁移会变得较为容易。

我们仍以碳碳单键、双键、三键为例,通过它们在结构上的比较来分析理解官能团的结构如何影响化合物的性质。

六 利用比较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比较教学法的目的在于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入手,着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也主要是培养人的思维与逻辑能力,两者有着共性;对于药学系列专业,后续课程药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有机化学的延伸。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与课后习题,对不同类别的药物,在有机化学的教学平台上进行研究,既可加深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也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七 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特点,灵活运用对比教学法,循序渐进,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以下是进行比较教学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第一,比较的目的要非常明确,每组比较的对象及内容不宜太多,否则学生很容易对所讲述的各对象和内容产生混淆,从而造成识记障碍。

第二,要考虑教学内容之间有无可比性,勿生搬硬套。一般而言,在同类物之间进行比较,简单明了,也容易达到预期效果,但是进行迁移比较时,因为是进行不同类之间的比较,抽象性较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将它们之间的某一相同的属性或特征清楚地提取出来,并加以强调,则会让学生感到不知所云,甚至会造成思维混乱。

第三,在详细分析比较之后,应引导学生进行必要且有效的归纳总结,使其概括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否则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甚至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有机化学的运用篇(2)

有机化合物是含碳的化合物(碳本身和简单的碳化合物除外)。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接触和使用有机化合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逐渐发现并制备出大量新的有机化合物,积累了浩如烟海的有机化学知识,其中无不处处闪烁着哲学的光芒。如果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有机化学的过程中,能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对立统一规律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同处于事物的统一体中,并依据一定的条件各自向相反的方面转化。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其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结果。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一)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同时具有的两种重要特性,相互联系又不可分离,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也就没有同一性。

在有机化学中,两种异构体在室温下能相互转变并达成平衡的现象称互变异构现象,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两个异构体称为互变异构体。互变异构体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如酮与烯醇、对亚硝基苯酚对苯醌肟、硝基烷烃与酸式硝基烃、烯胺与亚胺等均为互变异构体,它们之间能相互转变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达成平衡,往往很难分离出某个纯的异构体。互变异构体的分子具有不同的结构,是不同种类的化合物,表现为相互对立的关系。但是,双方之间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存在。并且,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表现了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的特性。当然,它们之间的依存和转换是有一定条件的,这就是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 内因与外因

内因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外因是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在推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内因与外因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但二者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在外因的作用下发挥作用。

我们在学习醇的性质时,知道醇既有一定的弱酸性,又呈弱碱性;既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又可发生消除反应,还可发生α-氢的脱氢和氧化反应,这都是由其分子内部结构决定的。至于到底发生何种反应,体现何种性质,则需视外部条件而定。当醇与活性金属作用时,表现出弱酸性,而与强酸作用时则体现出弱碱性;与氢卤酸、无机酸酰卤或含氧酸在温热条件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而与含氧强酸在较高温度下则发生消除反应;与氧化剂作用则易发生氧化反应。这些反应都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具有α-氢的烯烃与溴到底是发生双键上的加成反应,还发生α-氢的取代反应;卤代烃究竟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抑或是发生消除反应,同样要视外部条件而定。

此外,具有不同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往往不同,聚集二烯烃、共轭二烯烃和孤立二烯烃,卤乙烯型卤代烯烃、烯丙基型卤代烯烃和隔离型卤代烯烃以及芳卤型卤代芳烃、苄基型卤代芳烃和隔离型卤代芳烃化学性质间的差异,均是由其内部分子结构的不同而决定。

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因与动力,事物发展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紧密结合、共同推动的结果。

不对称烯烃与质子酸的加成反应,氢离子有可能加在双键两个碳原子的任何一个上,产生两种加成方向,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加成产物。这两种加成方向是相互竞争的,究竟以哪个加成方向为主,这就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两种不同的加成方向,会形成两种不同的碳正离子中间体,但它们的稳定性存在很大差异。若氢离子加在含氢比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形成的中间体更加稳定,由此生成的产物也就是主要产物。反之,得到的产物就是次要产物。这就是马氏加成规则的实质。从矛盾的观点看,这一反应实际就是矛盾双方地位、作用不断转化的结果。同理,当具有两种以上β-氢原子的卤代烃或醇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时,究竟是以札依采夫取向的产物还是以霍夫曼取向的产物为主,也是矛盾斗争性作用的结果。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唯物辩证法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一般,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个别。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另一方面,个别、特殊又同一般、普遍联系着。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

据美国化学文摘统计,截至20世纪90年代初,有机化合物的数目已愈1000万种。要对数目如此庞大的有机化合物逐一学习和研究是不可能的,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我们可根据有机化合物中所含的官能团的不同,将它分成不同的种类。具有同种官能团的化合物,往往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于某一类化合物所具有的普遍性质寓于各个具体的化合物之中,因此,我们对同类化合物中有代表性个体的性质进行研究后,就可以归纳、抽象出同类化合物具有的普遍性质,也就无需对同类的个体进行逐一研究。

众所周知,不对称与溴化氢加成时,根据马氏加成规则,氢将加在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但如果反应体系中存在过氧化物,或是当烯烃分子中存在较强的吸电子基团时,则加成的方向恰恰相反,这是马氏加成规则的一个特例,也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必须做到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

二、质量互变规律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一)质、量和度

质是一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表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的数量的规定性。任何事物都有其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是质和量的统一。度是事物自己质的量的幅度、限度和范围,是与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丙烯与氯反应,在低于200℃时,主要发生的双键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丙烷;若高于300℃时,主要发生α-氢的氯代反应,生成3-氯丙烯。低于200℃,就是发生加成反应的度。在低于200℃这个量的范围内,发生加成反应的质不变;高于200℃这个量的范围(尤其是超过300℃时),这个反应就会失去自身的质,而发生

α-氢的氯代反应。在度中,质与量这两种不同的规定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二)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或状态,量变引起质变,而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又引起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推动着事物的不断发展。质量互变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复杂多变的,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含,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包含了量变。

在有机化学中,有关质量互变规律的例子比比皆是,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同系物的物理性质的变化了。正构烷烃的沸点、熔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有规律地升高,折射率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醚等同系物的沸点、熔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在卤代烷中的亲核取代反应中,其活性顺序为:氟代烷酰胺,莫不都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例子。

醇类随着分子中羟基数目的增多,沸点升高、相对密度增加、酸性变强。酰胺分子中氮原子上连一个酰基,呈中性;而酰亚胺类化合物由于氮原子上相连的二个酰基的作用,呈弱酸性。在碳原子的sp3、sp2和sp三种杂化形式中,由于杂化轨道所含的s和p成分的不同,使得杂化轨道的空间形状和性质不同,均表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两类因素和两种力量。肯定是事物中维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事物中促使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自1883年合成出含三元环和四元环的碳环化合物后,人们发现三元环的化学活性比四元环大,而四元环的活性又要大于五元环。为了解释这一实验事实,1885年德国化学家拜尔(Baeyer A von)提出了“张力学说”,认为环烷烃中构成环的碳原子是处于同一平面内,排列成正多边形,其Z_CCC的键角与碳四面体正常键角109度28分的偏差将产生“角张力”,张力愈大,环就愈不稳定。这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三元环、四元环和五元环的稳定性,这是该理论的肯定方面。但由于其假设成环碳原子共面的观点与实际不合,这是其内部孕育的否定方面,因无法解释六元环的稳定性而被近代杂化理论所否定。这样,对于环烷烃稳定性解释的理论就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阶段。当然,这种否定是“扬弃”。

在有机化学发展史上,由于从动植物体内得到的这些化合物有许多共同的性质,明显地不同于当时从矿物来源的无机化合物。当时的化学家把有机物和无机物绝对划分开。1806年瑞典化学大师贝采利乌斯(Berzelius J J)把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定义为“从有生命的动植物体内得到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研究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称作有机化学”,并认为“在动植物体内的生命力影响下才能形成有机化合物,在实验室内是无法合成有机化合物的”。这种学说被称为“生命力”学说,曾一度牢固地统治着有机化学界,使人们放弃了用人工合成有机物的想法。

有机化学的运用篇(3)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30-02

有机化学是生物、医学、化学、环境等学科专业大学本科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后续的生物化学、生物医学、微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相关课程的学习有重要影响。但有机化学理论性强,有机化合物种类多,反应机理复杂,内容多且时间紧。对这门课的学习,主要难点在于对各类化合物化学性质的记忆,和对有机反应机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往往会由于这两个难点不能克服,妨碍了对有机化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产生厌学的情绪,致使学习效果不理想[1]。现行教材采用的是罗列式的方式,将每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逐渐推出,同时对反应机理进行介绍。而每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各异,使内容零散,造成记忆和理解的困难。解决这两大难点,对于构筑学生牢固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培养严密系统的科学思维,成为富有科学头脑的科技人才,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现行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多从革新教学手段,比如说采用多媒体、动画等现代方式来解决,虽然有助于对有机反应机理表面上的理解,但不能建立起深刻的认识乃至记忆和把握[2][3]。为了加深对零散的各类化合物化学性质的记忆,促进对有机反应机理的深刻认识,我们总结出一套纲领性的教学法则——有机反应“五反应法则”(简称“五法则”)和“九反应法则”(简称“九法则”),合称“五-九法则”,有效解决了化学性质记忆和机理理解的两大难点,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有机“五反应法则”和“九反应法则”

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法,将有机反应归纳为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和酸碱反应五大类,形成有机反应“五法则”,简化了对化合物性质的记忆。通过对有机反应的自由基、正离子和负离子三种反应中间体的介绍,引入自由基反应、亲电反应、亲核反应的概念,深化对有机反应机理的认识,同时将取代和加成反应扩充为自由基、亲电和亲核三类,形成有机反应的“九法则”。“五法则”与“九法则”结合,形成有机反应的“五-九法则”,解决了有机化学教学中的记忆和理解两大难点。

二、“五-九反应法则”在教学中的运用

将上述的“五-九法则”运用于教学,对于每类化合物结合其结构特征,按“五法则”按图索骥,对号入座,就可列出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简化了记忆。如果其中有取代和加成反应,再按“九法则”中的自由基、亲电和亲核进行按图索骥、对号入座,鉴别属于哪一类的取代和加成,加深记忆的同时强化了对反应机理的理解。表1是对从烷烃到醛酮的各类化合物化学性质按“五-九法则”进行的归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在绪论部分,利用“五-九法则”,讲授有机反应总论。然后,在后续各章的教学中,引入“五-九法则”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系统介绍。课后的复习,也要求同学利用此线索进行记忆、整理。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法则对于克服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记忆,和反应机理理解掌握上的困难,是行之有效的。

三、结论

“五/九法则”是在总结多年有机化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高效的记忆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理解和掌握基础有机化学知识有一定的价值。运用于实际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交流推广。

参考文献:

有机化学的运用篇(4)

类比思维在学生的学习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关键词则是打开学生知识储备之门的钥匙。将二者有效结合,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知识的有效记忆。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类比能否顺利实施开展。只有以相关知识为基础,才有进行类比探究的可能,也才能让关键词在学习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学生往往由于对知识点理解不到位,因此容易将各个相似的概念弄混淆。笔者将高中有机化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关键词进行了整理,运用分类对比,以便学生更准确快速地掌握知识要点。

1.与Br■有关的反应。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区分所用试剂为液溴还是溴水。高中阶段,只有苯与液溴在溴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其他反应一般可以直接与溴水进行。含有碳碳双键与碳碳三键的物质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醛基的物质能被溴水氧化;而含酚羟基的物质,邻、对位上有氢原子,可以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请见表1)。通过类比,分析各个反应的异同,由关键词“Br■”,提取到下表信息,对反应类型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实现知识储备的有效运用。

2.与H■相关的加成反应。能与氢气发生加成的基团包括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醛基及酮羰基,羧基与酯基常常作为干扰条件。将各个能与氢气加成的基团及所耗氢气的最大量进行类比,学生才能进行准确计算。

3.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反应。对于氢氧化钠水溶液这个常遇到的情景,学生需要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考虑:(1)显酸性的基团:羧基与酚羟基,这两类官能团与氢氧化钠溶液直接发生中和反应;(2)能在氢氧化钠水溶液条件下发生水解的基团:酯基、卤原子、肽键。它们都遵循先水解的原则,然后考虑水解得到的产物是否含有显酸性的羧基、酚羟基及卤化氢,这三类物质再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4.关于卤代烃的反应。卤代烃的两个反应条件很相似。由“卤代烃”这一关键词,联想到它的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通过类比,准确地把握水溶液与醇溶液的不同,从而将两类反应相区分。

5.关于与浓硫酸有关的反应。以浓硫酸作为关键词,识记各个温度的特征,从而将这部分易混淆的反应相区分,实现知识的有效提取。

6.与无机试剂相关的几个反应。高中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考查,常常会出现钠、碳酸钠、碳酸氢钠这三种试剂,主要集中在几个“相似”的官能团上。与钠的反应,学生需要注意把握断裂氧氢单键;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考查则重在酸性大小的比较,羧基>碳酸>苯酚>碳酸氢根。

7.关于苯环上的取代反应,高中教材对苯、甲苯及苯酚这三种物质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做出了重点要求。苯环上通常为一定温度下的一取代反应。而甲苯与苯酚的苯环上通常发生三取代。通过三者在反应条件与产物的类比,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反应的本质,从而实现有效记忆。

有机化学的运用篇(5)

    大学或中学化学教材中阐述的某些有机物的沸点、溶解度以及反应速率、产物结构等化学实验现象,常常会出现范德华力、偶极矩、介电常数、溶解度参数、定位规律等化学基本理论无法解释的情况。这是因为分子间的作用比较复杂,人们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分子间的化学作用可以是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的耦合(形成离子键),也可以是未配对电子与未配对电子之间的耦合、阳离子与孤电子对之间的耦合、阳离子与未配对电子之间的耦合(形成共价键);分子间的物理作用亦常常依靠耦合,如范德华力中的取向力是极性分子的偶极与偶极之间的耦合,诱导力是一个极性分子的偶极和另一个分子的诱导偶极之间的耦合,色散力是两个瞬时偶极之间的耦合,又如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分子的带强正电荷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分子的带强负电荷的氟、氧、氮等原子之间的耦合。另外,一些较大分子之间的接触不一定是分子之间全面接触而很可能主要是分子之间部分原子或原子团相互接触,如果分子的集团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及电子性质)相互适应时就会发生强烈的耦合作用,这正是控制论的结构适应性原理在分子间作用中的应用[1]。这种分子间的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正是21世纪化学四大难题要优先研究的课题[2]。金松寿等对控制论在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3],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结构适应性原理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也进行了深入研究[4~6],解释了一些诸如范德华力、偶极矩、介电常数、溶解度参数、定位规律等化学基本理论无法解释的有机化学实验现象,现总结如下。

    1沸点

    对于各种较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同系物,例如一元正卤烷的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7]。因为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即色散力增大,偶极矩亦增大,沸点理当升高。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沸点高低还不能仅用范德华力和偶极矩的大小来定性预测,例如,末端烯烃的偶极矩比相应的具有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非末端烯烃的偶极矩都要大[8],但其沸点却都要低[7];烯烃的反式异构体的偶极矩比顺式大[8],但其沸点比顺式低[7]。

    从结构适应性来看,烯烃由于含有双键官能团,所有的分子都可看成是具有扁平结构的分子,每种分子中2个具有扁平基团的分子重叠与接触会增大2分子间的耦合作用,而重叠与接触机会常随着基团面积的增大而增加,由于非末端烯烃的分子面积相对较大,所以非末端烯烃的沸点就相对较高。烯烃的顺式异构体如顺2丁烯分子的两端分别存在着1个强正基团和1个强负基团,强正基团为双键一侧的2个甲基,即2个含有强正电荷的三氢基团,强负基团为π键电子云,因一个顺2丁烯分子两端的强正(三氢(中国整理))、强负(π键)基团与另一个顺2丁烯分子两端的强负(π键)、强正(三氢)基团结构适应,可以发生强烈的耦合作用,故沸点较高;而烯烃的反式异构体如反2丁烯分子中的双键两侧各有1个三氢基团,即分子中心为π键电子云负基团而分子两端却为三氢正基团,实际上在1个分子内的两端分别形成2个较弱的正负基团,而1个分子的正负基团与另一个分子的正负基团之间的作用将不如分子内正基团与负基团之间的作用大,故反2丁烯分子间的作用相对较弱,沸点较低。

    2溶解度

    根据Hildebrand理论,如果溶质的溶解度参数和溶剂的溶解度参数相近,则表示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的作用力较大,即溶解度参数相近相溶原则[9]。该原则不只对许多简单的化合物适用,对于许多高分子的溶剂选择也有用处,但不符合该原则的情况也是很多的。例如锦纶66(溶解度参数27.8)不溶于与其溶解度参数相差较大的甲醇(溶解度参数29.6),却可溶于苯酚(溶解度参数29.6)[10,11]。

    从结构适应性来看,锦纶66分子中的多氢正基团可与苯酚分子中苯环和羟基氧形成的负基团发生强烈的耦合作用,在基团间产生远远大于范氏引力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足以克服锦纶66与苯酚各自分子间的吸引力,故锦纶66可溶于苯酚之中。而锦纶66分子中的单负中心(羰基氧)几乎被氢原子所屏蔽,作用很弱,同样在甲醇分子中的负端(单负中心羟基氧)由于氧氢键的旋转,暴露方向时在改变,作用也很弱,加之锦纶66分子中的多氢基团将与甲醇分子中的甲基三氢基团发生排斥作用,结构不相适应,没有形成基团间的较强相互作用,即锦纶66和甲醇分子间的作用力不能克服锦纶66分子本身之间及甲醇分子本身之间的作用力,因此甲醇不能溶解锦纶66。

    3反应速率

    按照介电常数理论[12],如果产物分子的极性比反应物分子的极性大时,则溶剂的介电常数或偶极矩越大,对反应速率的促进就越大;反之,如果反应物分子比产物分子的极性大,则在极性溶剂中的反应速率必将较小。但是,按照介电常数理论所预测的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也常常会出现与实验结果不符的现象。例如三乙胺与碘乙烷反应生成季铵盐碘化四乙基铵的反应,其产物极性大于反应物,在如下一些溶剂中的反应速率次序按照介电常数理论应是:氯苯(介电常数5.62)>甲氧基苯(介电常数4.33)>苯(介电常数2.28)[8],而实验结果却是:甲氧基苯(速率常数0.040)>氯苯(速率常数0.023)>苯(速率常数0.0058)[12]。如果从反应机理与溶剂分子的结构适应性来看待这一反应,则其实验结果将是必然的。

    三乙胺与碘乙烷反应生成季铵盐碘化四乙基铵的反应机理[7,13](图1)为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过渡态中碘负离子的离去快慢对整个反应速率的快慢将起重要影响。若溶剂分子与体积较大的碘负离子有较好的结构适应性及较强的吸引作用,则能促进碘负离子的离去,从而促进整个反应。

    溶剂甲氧基苯、氯苯、苯都含有苯环负电基团,苯环负电基团对碘负离子的离去不利。但甲氧基苯中的甲基三氢正基团与碘负离子有较好的结构适应性及较强的吸引作用,溶剂甲氧基苯能促进碘负离子的离去,故三乙胺与碘乙烷反应生成季铵盐碘化四乙基铵的反应在甲氧基苯中反应速率最快;而氯苯中由于含有氯原子吸电子基,其对位相邻2个氢原子可以组成一个双氢正基团[1],并且双氢正基团与体积较大的碘负离子有较好的结构适应性及较强的吸引作用,溶剂氯苯也能促进碘负离子的离去,另外,氯苯中双氢基团的正电性显然不及甲氧基苯中甲基三氢基团的正电性强,故三乙胺与碘乙烷反应生成季铵盐碘化四乙基铵的反应在氯苯中反应速率次之;而苯环负电集团与碘负离子有排斥作用,结构不相适应,加上苯环中不含吸电子基不能形成双氢正基团,因此溶剂苯不能促进碘负离子的离去,故三乙胺与碘乙烷反应生成季铵盐碘化四乙基铵的反应在苯中反应速率最小。

    4产物结构

    芳环的取代反应,无论是亲电取代反应,还是自由基取代反应,反应主要发生在邻、间、对位,只是定位效应不同使邻、间、对位产物比例不同而已[13]。但是不符合这一规律的情况也是很多的,而且也无法用定位规律来解释。例如,甲苯与溴作用,若溶剂为硝基苯,则邻位及对位溴化甲苯占98%,符合定位规律;但若溶剂为二硫化碳,则主要产物为苯溴甲烷(占85.2%)[14],无法用定位规律解释。但是这一现象可以从反应机理与溶剂分子的结构适应性来加以探讨,从而获得合理解释。

    甲苯的溴化反应至少有2种可能途径,即离子型亲电取代反应历程或自由基型取代反应历程。由于甲苯分子中供电子基甲基的存在,苯(中国整理)环上带有较多的负电荷,故甲苯的溴化反应主要按离子型亲电取代反应历程进行。而亲电取代反应的本质实际上就是阳离子捕捉电子并耦合形成稳定共价健的过程,按照控制论的过程随机性观点,阳离子捕捉电子至少也有2种途径:一是阳离子捕捉未成键电子对(孤电子对),再就是阳离子捕捉未配对电子[1]。按照有关文献[1,13]对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的解释,孤电子对出现的概率是对位大于邻位,而由于邻位距取代基干扰源最近,未配对电子出现的概率无疑会是邻位大于对位,且未配对电子除了可分散于苯环上外,还可分散于原有取代基甲基上[13]。

有机化学的运用篇(6)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笔者结合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实际情况,研究了“立体化循序渐进教学法”在中职机械课堂中的五个基本步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以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的第一课时为例进行了说明。“立体化循序渐进教学法”在中职机械课堂中的有效尝试,能为中职学生创设一个张弛有道的课堂学习空间,使中职专业教师改变教学模式,最终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必要性阐述

1.专业学习的需要

机械基础是机械制造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在专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机械制造类专业基本知识的学习,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对于中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重中之重。

2.专业考核的需要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了对机械基础课程的要求。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作为机械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章节,在《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中也有明确规定:了解轮系的分类,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因此,在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方位地讲解,让学生全方面地掌握本节内容。而如何讲好本节内容,运用何种教学方法至关重要,这将最终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3.专业学习者的现状需求

技校学生多数是初中毕业生,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强,有较强的个性需求,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他们感到无聊,甚至反感。技校教学相对于初中的应试教育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技校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丰富课堂文化。因此,笔者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决定采用“立体化循序渐进教学法”,并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

二、“立体化循序渐进教学法”的概念厘定

1.“立体化循序渐进教学法”的概念

立体化教学是从施教者出发,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相融合,全方面、立体地展现知识点的一种教学方法。循序渐进是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教学。从受教育者对不同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术接受的程度出发,是通过“学习-传授-探究-反馈-创新”的过程,达到培养不同层次技工人才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将两者结合即为“立体化循序渐进教学法”。

2“立体化循序渐进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立体化循序渐进教学法”以现代教学论为理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哲学基础,以“迁移规律”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心理学基础,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等原则。“立体化循序渐进教学法”的实质是将课堂开放,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立体化循序渐进教学法”在中职机械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机械基础》第六单元第二节课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第一课时为例进行举例说明。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传动比计算,而定轴轮系在轮系中最常见,应用也最广泛,它的传动比计算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1.第一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在课堂导入部分,可以尝试运用各种导入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积极的状态,寻找他们情感上的发生点。该节课笔者采用视频导入,视频内容为现在最先进的轮系传动机构,意在让学生感受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同时,也是该次课的一个实际应用。

2.第二步:迁移问题情境,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在引用例证的基础上来思考问题,即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思维方式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立体性思维的形成,同时,很好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第一课时)的迁移问题情境,探究新知示例如下:已知一对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计算方法,那么,对于轮系中传动比的计算方法,有何想法呢?给出引用的例证。该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之前的内容进行回顾,并探究该问题的答案。

3.第三步:例题示范讲解,强化方法

在学生有了初步的解题思路后,教师可以给出一道例题,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第一课时)的例题示范讲解,强化方法示例如下: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给出例题,明确解题思路后,教师板书解题过程,以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该设计是通过例题的讲解,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并且印证引例得出的结论。

4.第四步:习题讲练结合,巩固拓展

在例题讲完后,教师用多媒体再给出一道习题,让学生强化解题步骤,并且在这道题目上加入新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第一课时)的习题讲练结合,巩固拓展示例如下: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给出习题,该习题难度稍微增加,在明确解题思路后,让学生对照上一道例题的板书解题过程,巩固新学内容,同时,通过练习,强化学生的解题步骤。习题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一个等级,并且教师通过习题引入新概念,开拓学生的思维。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有利于知识的构建与思维立体性的形成。

5.第五步:师生共同小结,探究引申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除了做好课堂小结外,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本次课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学自主学习。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第一课时)师生共同小结,探究引申示例如下:轮系一多对齿轮传动的组合,合成一分解的思维方式。提出该堂课的核心:合成一分解的思维方式,并进一步理解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有机化学的运用篇(7)

中图分类号:B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264-02

“机制”一词在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不独学术研究言必称“机制”,一般的日常交际也在用“机制”。“机制”一词本身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界定的范围、性质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且广泛借用和引申的结果,又造成了词义上的模糊和歧义,因此,结合实际讨论一下“机制”,对其概念、所体现的运作原理和作用,作出具体的分析,可能有助于“机制”应用的规范,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拓展其哲理意义和审美价值。

一、机制的界定和性质

一般的研究认为,“机制是一个外来语,源于希腊文(mēchanē),意指机器、机械。”1机制一词在英语中,一般用“regime”或“mechanism”来表示,《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regime”的解释是:政府制度、政体和制度。而在有关国际政治研究的著作中则又常常使用“regime”来表示“机制”,例如“InternationalRegimes” (国际机制),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固定的模式或行政管理方法。《韦伯斯特大词典》中对机制(regime)的解释是这样的:一种现象或行为的固定模式(如季节性降水);一种统治或管理的方法;一种行政管理方式;一种政府或管理机关的形式。《美国传统辞典》对“mechanism”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释:“A system of parts that operate or interact like those of a machine”,即机械系统各部分象机器零件那样运转或相互作用的系统。我国《辞海》对机制一词的解释是:“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2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机制”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的组织和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3。我国学者对机制的描述和应用,主要强调系统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各种关联影响。例如郑杭生、李强认为,“‘机制’一词的基本涵义有三个,一是指事物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即结构;二是指事物在有规律性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即功能;三是指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把这三者综合起来,更概括地说,机制就是‘带规律性的模式’。”4张琼、马尽举则认为“‘机制’是引发研究对象发生规律性变化和决定研究对象状态的原因。”5认为研究机制可以揭示和说明事物活动的规律性变化和运行状态。

从人们对“mechanism”的诸多分析可知,所谓机制,本来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后来为生物学科和医学所引用,意指生物机体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接着又引申到社会科学的各个具体领域,机制因而就有了更宽广的外延,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我们认为,广义的机制([mechanism),是指事物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联结方式,以及通过它们之间有机联系而完成其整体目标,实现其整体功能的运行方式。“机制”体现系统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是促进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机能。

机制的这一界定,反映了它的几个基本性质,一是机制与整体相联系。机制通过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通过各个要素的互动作用,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二是机制与系统相关联。构成机制的各个因素,在结构和功能上依据一定的原理、原则而互相关联,三是机制与过程相联系。系统的要素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机制的作用下,发生运动和变化。机制概念的三个含义,说明了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用“机制”可以说明复杂系统的内在构造、功能和运行状况。

机制的性质说明,机制不同于制度。机制是事物发展的总的因素的组合,包括了制度等因素。制度是人们推动事物运行所依据的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实现目的的重要因素,但制度只是机制中的一个因素,机制与制度的关系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是母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机制也不同于措施方法。措施方法也只是机制中的一个部分,是构成机制的诸多因素之一。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以各自的运动规律和自身的系统在运动着,这些运动都是依靠自身内在的机制或外部机制规范和作用着。可以说,任何运动着的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运行机制,机制的应用范围遍及所有的运动体。为此,各种各样名目的机制也就派生了。我们举社会现实中的运动状态为例,例如经济机制,表示一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总体功能,是经济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市场运行机制是经济社会化乃至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市场运行机制又是由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供求机制所构成的。服务机制,是指服务体通过承诺良好的服务方式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如企业通过服务机制的运行来开拓和占领市场,学校教育通过为学生服务的机制的运作,来实现教育的功能和自身的发展。服务机制包括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水平、服务方法和服务费用等等。财务机制,主要是指企业或其它单位体中的促其发展的与经费财务有关的因素组合体,它主要是由奖金、成本和利润等相互联结的价值范畴所构成的财务活动体系,又包括资金的运动机制、消耗的核算机制和财务成果的分配机制等。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有为完成某种组合或发展而形成的监督机制,就不仅指相关人必须遵守的制度,也包括各种监督的手段和方法,还包括与监督运行有关的软、硬条件,如人员、机构、经费投入、运作措施等等。总之,不同的事物运动,都有不同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机制在起作用,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机制,无法穷举。

二、机制的作用机理

事物总是依靠自身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机制来运行的,机制揭示了事物运动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机理,具有体现对立统一规律、能量转化和合力生成,促进事物发展的作用。

(一)体现对立统一规律

我们知道,机制本身是事物系统中若干要素的有机组合,这些要素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在系统中呈现各自分工、相互作用、有机联系的状况。各种因素在系统中,具有独立的功能体的作用,不可或缺,不可互相替代。这些功能体因素,有时是互相促进的,有时可能是互相矛盾的,并在矛盾发展和解决过程中,推进机制的运作和事物的发展。

(二)实现能量转化

这里所说的能量转化,是指机制中的结构可以转化为某种功能,功能作用的发挥而形成作用力,这就使机制的能量发生转化。机制是动态的系统,其运行过程发生着各种因素的变化,有些结构性的因素转化为功能,有些条件直接转化为作用力。机制运行的这种能量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可以通过建构符合目的的事物运行机制,以实现合目的的能量生成和转化。例如,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机制,就具有能量生成和转化的特征,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其使命是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人们的认识统一起来,把人们的意志统一起来,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之下,使认识、意志转化成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这种能量转化,是思想政治工作凝聚机制运作的结果。机制的能量转化基本程序是:机制的内部结构转化为功能,功能发挥作用而生成作用力,进而实现能量转化。当然,机制的能量转化和结构功能转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正如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指出的那样:“结合物既是整个的,又不是整个的;既是协调的,又不是协调的;既是和谐的,又不是和谐的。”6是矛盾的,即对立统一的。而且,机制本身的结构也是复杂的,表现为各部分、各要素之间通过有机联系和作用形式形成一定的复杂关系结构,如横向关系结构、纵向关系结构、静态关系结构、动态关系结构等,无论哪一种关系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无处不在的,关系结构不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也不同。例如,静态的关系结构能促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动态的关系结构能促成要素之间的相互生克、消长等相互作用。机制中不同的关系结构也会产生不同的功能作用,例如静态的关系结构通常产生平衡和协调功能,动态的关系结构通常产生变化和发展功能等等。总的来说,“机制的运作过程,也就是一种关系结构转化为功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关系结构是基础和框架,相互作用是实际作用的方式和过程,产生功能是交互作用的效果和效应,这种逻辑关系就是所谓的结构功能转化原理。”7

(三)生成合力

机制在运作过程中,发生能量转化,能量生成和转化,不是分散的,而是集聚的,生成的是推动事物向一定方向发展的合力。恩格斯曾经说过:“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溶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8事物系统通过运行机制,在组成部分、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产生了能量,这种能量在功能和属性上不是单个因素的作用力,即不是各组成部分分散孤立状态时的功能和属性,而是机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集合力,是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的功能之和。机制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运行系统,具有系统的固有特征,机制的各个组成要素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关系结构,并转化为功能,功能作用的发挥,而产生了力量。这种力量从质上看,是一种新的力量;从量上来看,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假如系统运行机制中的要素各自互不关联,作用力分散,就不会产生整体功能,即无法形成推动事物发展的运行机制,事物的运行也就无序或混乱,甚至是促成自身的衰落和毁灭。因此,机制运行生成能量转化,转化的结果是形成合力,以助推事物发展,事物是依靠自身内在机制的运行生成合力,来运动的。

机制运行过程中,遵循了对立统一规律,可以促成能量生成和转化,形成推动事物发展的合力。当人们把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认识了机制的现象和本质,建立健全各种事物发展的运行机制时,就能够更好地促进事物的合目的的发展,实现改造社会和发展自己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李强:《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7页。

2参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3270页。

3参见《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82页。

4郑杭生、李强:《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8页。

5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页。

有机化学的运用篇(8)

关键词:

计算机图像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技术运用

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创新,信息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运行理念,并在计算机辅助放射成像技术运用的基础上,实现生物学技术的全面发展。通过对计算机辅助放射技术的研究,可以实现分子生物学以及现代生物学中影像学产业的稳定结合,构建经典医学影像技术,并在临床诊断及技术运用的基础上,进行试验的有效探究。而且,在当前社会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计算机图像数字化与医学影像学之间呈现出稳定性的发展变化。通过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可以实现计算机信息资源的储存,处境格式的优化及参考资料的提升,从而为计算机图像与医学影像的运用提供稳定支持,实现医学影像学的全面发展。

1计算机图像数字化与医学影像的关系分析

对于计算机图像数字化处理技术而言,是在计算机图像处理结束之后进行的数字化处理,在这种数字化资源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将计算机的数据资源进行储存及后期处理。通常情况下,在图像数字化资源过程分析的过程中,基本的过程会分为采样及量化两个最基本的步骤,其中采样的是指就是需要通过多个点的描述进行图像的绘制,而采样的结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图像分辨率。而量化主要是在图像采样之后,通过不同点的使用,可以运用大范围的数据值进行内容的表示,该范围包含了颜色总数、量化结果以及图像,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有效运用可以实现系统颜色的容纳等。对于最初的影像资料而言,其获取患者的资料都是模拟信号图像,并将x线系统作为基础,患者的影像资料以及模拟信号中的表现形式会在胶片中进行展示,但是,在这种图片图像调节的过程中,应该对影像图像进行模拟分析,对于图像中不可调节的资料进行后续处理,由于与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储存空间相对较大,患者影像资料在长期储存的过程中存在难度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影像资料的储存造成制约。

2计算机图像数字化在医学影像运用中的问题分析

2.1计算机图像数字化中原始数据的问题分析

对于计算机图像数字化的技术形式而言,当其运用在影像学之中时,虽然其技术内容会提高医学影像的数字处理水平,但是,在数字图像显示率较高的状态下,计算机图像中的数据分析也就会呈现出复杂、信息量大的问题。这种原始数据处理技术的存在也就在某种程度上为计算机图像数字化处理技术的运用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2.2计算机图像数字化处理技术较难控制

在计算机图像数字化技术处理的过程中,由于图像数字化处理中的技术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在资源控制中面临着较难的局面,这种控制较难的问题也就成为医学影像技术运用中出现的较难问题之一。对于计算机图像数字化处理技术而言,其设计的范围相对较广,而且一些数据资源在运用的过程中存在难以控制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计算机图像处理中,会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及技术内容,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为计算机图像数字化的处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计算机图像数字化及其在医学影像学中的运用

3.1医学数字成像技术

CR数字摄影技术已经发展了多年,其技术成为较为熟悉的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其具体的项目优势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成像板的技术改进

IP板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主要会采用新感线材料形式,在现阶段针状结构的荧线物质作为基础,使荧线散射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降低的现象,逐渐提升了税力度以及细节项目的分辨能力,使图像的整体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随着技术的优化及发展,一些厂家通过技术的研究及优化,推出了双面读出IP的技术形式,并采用透明基板进行信息数据的扫描及分析,通过这一技术的运用,可以使NEQ提高30%-40%,通过技术和的不断优化,IP板也逐渐发展到第七代柔性IP影像板。

3.1.2扫描方式的技术改进

对于CR技术而言,在运用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飞点扫描的技术方法,通过对点状激光IP板的信息分析,实现图像的重建及扫描处理,但是,在改技术运用的过程中,由于扫描速度以及图像空间分辨率不足问题的出现,会为CR技术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因此,在技术优化的过程中,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限制,线扫描技术就得到了广泛性的运用。同时,在每次读出图像信息的过程中,会提升信息扫描的整体时间,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图像质量的稳定提升。

3.1.3后处理软件加强技术及改进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处理方式的改进,不同厂家在软件分析的过程中提出了不同的技术优化形式,同时也推出了多种软件设计形式。在组织均衡软件处理的过程中,其软件可以通过对不同部位自动幅度的分析,进行图像资源的优化处理,在自动消除原曝光图像中,可以降低图像细节损失的问题,有效提升图像细节中的对比度,充分满足计算机图像结构设计的协调性及稳定性。而且,在计算机软件处理集成固化分析的过程中,图像卡制作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有了长足性的发展,在统计中可以发现,图像卡采样矩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达到4096×4096像素,灰度的分辨率也可以达到12bit。

3.1.4CR工作流程的发展方向

对于传统CR技术而言,主要将片盒式操作以及集中图像的读数操作作为基础,通过对DR直接的接触,可以发现CR技术存在的不同。但是,由于CR技术的不断改进及其成本下降问题的限制,CR技术克服了很多潜在性的问题,导致技术得到了明确提升,并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CR技术与DR技术之间的差异。首先,盒式IP板技术系统得到了优化。在该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将IP板送到中央处理室进行图像信息的处理,由于现阶段CR盒式读片器的体积逐渐降低,而且运用成本也逐渐降低,所读取信息资源的速度不断增加,使每个X线摄片室或是操作台都可以安装一个完善的读片器资源,完善系统的工作流程,实现资源的优化处理。其次,五盒式x线系统会将二次扫描接收器直接接入到摄影系统之中,实现自动化的图像扫描及图像重建,这种中间与DR系统中图像自动生成技术相一致。最后,在便携式x线机会安装集成CR读片器,床边摄片后也就呈现出图像的读数,从而获得与DR相似的功能技术。但是,在IP板技术操作的环境下,DR探测器轻薄、操作方便以及节约人力等方面会明显低于DR系统。

3.2DR技术的研究分析

3.2.1非晶硅及非晶硅平板的成像探测技术

在非晶硅以及非晶系平板探测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其技术探测本身发生了结构性的改进,而且,在目前技术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x线散射的问题,全面提高图像的锐利度及清晰度。在DR系统结构设计及软件技术改进的过程中,一些系统的结构设计应该充分满足市场上的双板结构、C形架结构以及悬吊式x线管组件,通过这种配单端固定升降浮动式平穿及可移动当班探测器的运用,可以提供单板多用的项目功能,实现X线摄影技术的有效优化。同时,在软件技术设计的及运用的过程中,通过DR影像处理以及相关软件工程的运用,可以均衡图像处理功能,通过分层摄影实现软件的拼接,从而为DR影像质量及功能的优化提供完善的支撑技术。

3.2.2CMOS平板探测器技术

对于CMOS平板探测器而言,其荧线层在运用的过程中可以产生于入射线x线束相对应的荧线,充分保证芯片在电信号之间的稳定转换。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转换器实现像素探测的合理性。同时,在平面空间分辨达到最高的状态时,由于系统成像速度较慢,这会使医疗诊断图像从曝光到完成经过120秒,对于这种成像速度而言,其平板探测器成为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3.2.3CCD数字成像技术

由于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及发展,计算机图像数字测量技术会随着材料、结构以及图像的处理和实现新技术的不断创新,而且,在CCD平面数字成像技术优化设计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的创新,使数字成像技术呈现出全面的改进。在CCD数字成像技术运用中,可以为医学影像技术的优化提供稳定支持,因此,在技术优化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创新内容:(1)通过针状结构的X射线运用,可以提升烁体材料,减少X线的散射问题,并逐渐提升图像处理中相关内容的清晰度。(2)在高清晰高倍光学组合镜运用的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会逐渐提高成像的灵敏度及可靠性,从而为技术的优化提供稳定支持。(3)在CCD数字成像技术运用中,通过充填系数为100%CCD芯片的运用,可以有效缩短小像素点并在某种程度上增大物体的接收面积,提高空间的分辨率,使所获得的图像信噪比得到稳步加强,从而为图像数字测量技术的优化提供良好依据。对于DR成像技术而言,在运用的过程中具有X射线剂量小、辐射低以及图像清晰的系统优势性,在现阶段技术优化的过程中,DR技术得到了稳定的拓展及优化,并在医学影像学中,将其运用在了远程发射学、三维立体学以及低剂量的透视摆位技术中,实现了多平面图像资源的稳步优化。同时,在医学影像学技术优化设计的过程中,DR成像机器本身的技术含量就相对较高,而且曝线条件也会呈现出自动检测的最终目的,这一项目的出现也就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可以发现,该种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较为明显的推广意义,但是存在的唯一不足就是价格过高,加大了医学影像学的成本支出。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医学及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环境下,通过对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优化,可以为整个行业的运行提供稳定性的技术支持,并通过计算机图像数字化与医学影像之间的技术优化运用,可以使医学影像在原技术运用的基础上得到稳步创新。同时,在计算机完善处理技术应用中,也应该在提高医学影像发展水平,提升医学检测技术的精准性,实现医学影像数字化转换的有效性,从而为社会经济的运行及医学影像学的啊发展提供稳定支持。

参考文献

[1]赵波.计算机图像数字化与医学影像学之应用[J].科技信息,2010(19):75.

[2]刘楷正,刘刚战.计算机图像数字化与医学影像学之应用[J].通讯世界,2016(08):43.

[3]杨帆.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与超声影像医学应用新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06):528-530.

[4]刘磊,JINChen-Lie.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上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24):5642-5643.

[5]余爱民,阜艳.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的进展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0(12):38-41.

有机化学的运用篇(9)

有机合成化学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方向本科学生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也是高校应用化学专业领域课程。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与生化、材料、环保等学科具有密切联系。有机合成是对整个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主干课程之一,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1]-[2]。

1.有机合成化学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现代高校化学教育不仅要求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启发引导学生钻研问题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由于有机化合物数目庞大,种类繁多,反应复杂,很多学生对这门学科望而生畏,这就要求教师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但是传统有机合成教学方法与一般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类似,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以黄培强等人编的有机合成教材为例,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章节:绪论;逆合成分析法与有机反应概览;基于非稳定碳负离子的碳碳键形成方法;稳定碳负离子的烃基化和酰基化;稳定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基于有机硼、硅、锡、钯试剂的碳碳键形成方法;自由基反应;极性颠倒;成环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基;不对称合成;合成策略与复杂目标分子的全合成;有机合成化学的近期趋势。纵观本教材的各个章节不难发现,在教材的开始和结尾均对合成策略进行相应讲解。一般教学方法是分别对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学习,最后拿出部分的合成实例进行简单讲解,让学生有有机合成设计的概念。

但是,通过近几年教学我发现,传统教学方法不适合所教学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学生基础相对较差,相对其他课程,有机化学知识点多且很难联系在一起,不利于学习记忆,不能很好地掌握基础有机化学讲述的基本知识点;其次,一些同学的学习意识淡薄,只为期末考试及格通过,并试图靠考前突击达到目的;再次,对学生学习监测手段不够高明,期中考试一般不进行,期末考试知识面太窄,难度较浅,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水平。通过以上几点分析,我们发现部分后果:学生只靠死记硬背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对于反应机理题根本无心学习,考试直接放弃,除非从教材中死记,对于合成题基本没有明确的解题思路,再加上匮乏的基础知识,基本无法独立解决问题。因此,改进有机化学教学手段与方法,使学生对基础有机化学知识有系统了解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2.串联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

引导学生在错综复杂的课程内容中找出知识线索和规律,掌握内在联系,提高学习效率。纵观基础有机化学教材我们发现:虽然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很多,但是章节之间还是有很多规律可循的。教材大多以官能团不同对内容进行讲解,通过不同官能团可以将内容联系起来,在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醛酮、羧酸之间我们可以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联系起来,胺类、亚胺、醛酮肟、重氮、叠氮和硝基化合物可以通过氧化还原联系起来。按这样两条主线进行记忆会使知识点显得少了很多,记忆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吃力,有利于同学们学习,但更利于对知识点的运用。我们以氧化反应进行各官能团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为例:烷烃通过脱氢氧化可以得到烯烃,进一步脱氢可以得到炔烃,烷烃也可以进一步脱氢得到炔烃,当然要求换成氧化性能力更强的氧化剂。上述三种烃可以分别通过氧化反应得到相应的醛酮或酸甚至碳和二氧化碳等,但是,选择的反应体系肯定千差万别,这些差别需要我们特别记忆,别无他法,可以死记。但是,我们在记忆的时候也要求灵活,如同样用烃类化合物氧化合成醛酮和羧酸,对催化体系的要求就大不相同,一般合成醛酮不要考虑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高锰酸钾体系不能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运用,重铬酸钾也不能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运用,那么怎么能达到分级氧化的目的呢?那就是控制氧化体系的氧化性,我们可以用氧化性较低的二氧化锰代替高锰酸钾同时控制一些辅助条件,如温度压力等。这样我们可以同时记住多种不同的氧化体系。

3.统筹相关知识,学会灵活运用

在系统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我们的脑海里应该有一个系统又明确的框架,对于具体的问题还要学会灵活运用。有机合成化学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已知的、简单的原料合成所需的目标化合物。换句话说,利用相同的底物合成相同的产物,但是中间可以选择的路线有很多种,而且不同合成路线需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有足够的知识积累。然而,有了足够知识积累只是学好有机合成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可以说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高状态,几乎是所有同学都曾遇到的难题。要做到灵活运用,首要问题是灵活掌握,其次才是灵活运用。这就要求同学们把教材中死的知识点学活,例如,同样是羰基官能团,在有机酮和有机醛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羰基的活性是由碳氧双键的极性决定的,双键的极性越大则羰基的活性越高,反之则越低。由于碳氧电负性的差异,导致双键电子云向氧原子偏移,从而引发双键的断裂,即化学反应的发生。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凡是能引起双键电子云向氧原子偏移的因素都可以提高此类化合物的活性,不论是醛羰基还是酮羰基及其他含羰基化合物,那么,为什么醛的活性比酮的活性普遍偏高就不成问题了。反之,改变某个条件有没有可能使酮的活性比醛的活性高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想象把酮羰基的一端或两端引入强吸电子的基团,进而提高酮的活性达到甚至超过醛。如靛红这一类化合物的酮羰基的活性非常高有时甚至超过了一般醛的活性,在一般化学反应中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结构的醛来应用。

4.结语

在有机合成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串联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掌握,对知识点进行统筹并能灵活运用。总之,只有把死的分散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掌握,在自己的脑海形成一定的框架,在具体运用中才能手到擒来,才能顺利找到相关切入点,才能在遇到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时,顺利形成相关思路,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有机化学的运用篇(10)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190-03

在发动机课程中,信息化技术渗透到了整体发动机介绍、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油系统、系统、冷却系统等各个章节的教学中,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特点体现在适合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特殊性,而如何设计制作更好适合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信息化教学单元是设计者思考的重点。在这方面,笔者以“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教学单元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为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索。

一、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分析

(一)“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教学内容

1.介绍四冲程柴油机的关键组成部件,解释其功能作用。

2.介绍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四行程柴油机的运转是按进气冲程、压缩冲程、作功冲程和排气冲程的顺序不断循环反复的。

3.重点解释在各个冲程中,各个关键部件之间的配合运动。

4.细致介绍纯空气、混合气、废气在四冲程柴油机中的温度压力变化和演变过程。

5.阐释四冲程柴油机是燃烧柴油的化学能转变成曲轴转动的机械动能的机器。

(二)“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教学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熟悉掌握组成柴油机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的工作原理。

2.方法能力目标:形成通过看PPT、图片、视频和教学动画,能自行分析柴油机四个冲程的工作原理的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养成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一)“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主要讲授整体的四冲程柴油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是指四行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是按进气冲程、压缩冲程、作功冲程和排气冲程的顺序循环工作的。

此内容是工程机械发动机系统检修课程后续内容“柴油机各个系统(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油系统、冷却系统、系统、起动系统)的结构组成、功能作用、工作原理、零件材料分析”的基础。此内容也是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讲述进气系统检修、排气系统检修、供油系统检修的基础。 所以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是工程机械发动机系统检修课程和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的教学重点,为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奠基。

此内容在课程内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节内容讲解了工程机械发动机的类型,这些类型包括二冲程柴油机、四冲程汽油机、四冲程柴油机、转子发动机等。本节内容就是讲解在工程机械中最广泛的类型――四冲程柴油机,介绍其关键零部件和工作原理。本节结束时,设计有思考题,借此思考题可以引入预习下节内容,让学生顺着思路继续探索研究四冲程柴油机的内部结构组成,从而顺利引导进入课程的后续内容“四冲程柴油机的各个系统组成”。

(二)“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教学难点

1.柴油机的一些零部件的内部结构复杂,内外有很多层结构组成,实物展示方法无法透视展示物体的内部结构,学生难以用直观的方式理解零件的内部结构。

2.在重点内容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中,同时运动的零件比较多,而每个零件的运动轨迹各有特点,但在教学中却很难展现柴油机各个运动部件的联动、移动、配合运动现象,以及随之变化的温度压力情况,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3.在传统教学中很难展现纯空气与雾化柴油的混合过程、由纯空气演变成混合气的过程、由混合气演变成废气的过程。学生在接受和理解过程中常常需要想象,而对于高职的学生而言,这是难点。

三、教学的对象与信息化技术的要求

“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是在一体化教室“柴油发动机实训室”内进行,使用课时3个,教学对象是2012级工程机械班,共46人。这些学生具有以下特点,需要信息化技术相配合:

学生喜欢有任务,有目标,也喜欢流行的PK形式,所以设计了一个“零部件在我心中”的PK比赛,让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巩固对每个零件的位置、外形、功能作用、组成等重要信息的认识。

学生的团队精神不是很成熟,个性要强,宜在课堂中安排一些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项目,让学生分小组完成,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其沟通能力。

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欠佳,不利于三维成像的想象。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安排多段的视频和教学动画,以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的真实感觉,帮助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

因为柴油机主要关键部件中的曲轴、连杆、活塞三者的运动轨迹属于曲柄连杆机构运动,所以需要学生有高中物理知识作为基础,要求可以理解曲柄连杆机构才能顺利进行本节内容的教学。

四、信息化技术手段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优势

在学生讨论疑问“四冲程柴油机的内部零件有哪些,如何工作的”时,用三维动画通过其透视功能显示内部的四冲程柴油机结构和运动,以提示学生。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立体真实感觉,易理解零部件的运动过程,还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在重点知识点,采用PPT形式教学可以帮助记忆图片和相关文章内容。

在零件实物无法展示的内部结构,使用教学动画可以屏蔽一些零部件,可以透视展示物体的内部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其结构。

在需要展现柴油机各个运动部件的联动、移动、配合运动现象,以及随之变化的温度压力情况时,采用动画进行教学。运用动画的暂停、播放功能,在动画运动的任意时刻进行暂停和播放,这样有利于教师对某一运动时刻进行详细讲解,解析分析活塞的移动、运动部件(活塞、连杆、曲轴、正时齿轮、凸轮、挺柱、推杆、摇臂、气门等)的联动、活塞与气门的配合运动。

在展现纯空气与雾化柴油的混合过程、由纯空气演变成混合气的过程、由混合气演变成废气的过程时,采用教学动画进行教学。教学动画可以模拟仿真重现纯空气与雾化柴油的混合过程,可以模拟仿真重现由纯空气演变成混合气的过程、可以模拟仿真重现由混合气演变成废气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此项内容。

五、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环节1“复习上节内容并引出本节内容”时,采用PPT辅助形式。上节内容讲解了工程机械发动机的类型,这些类型包括二冲程柴油机、四冲程汽油机、四冲程柴油机、转子发动机等。本节内容就是讲解其中在工程机械中应该最广泛的类型――四冲程柴油机,介绍其关键零部件和工作原理。

在环节2“介绍在现场设备(实物)中属于四冲程柴油机的类型柴油机实物”时,让学生分组观察柴油机实物,这样有利于学生直观感觉柴油机实物,了解柴油机外形。

在环节3利用悬置问题:“四冲程柴油机”的内部零件有哪些,如何工作的?引导学生观察四冲程柴油机实物,思考问题,分小组讨论,由组长利用手工绘图配合解说,回答问题。并播放三维动画“四冲程柴油机模型(船用)1”和“四冲程柴油机模型(车用)2”,其透视功能可以显示内部的四冲程柴油机结构和运动,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

在环节4总结、解答“四冲程柴油机如何工作”,引出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时,播放视频“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展示内部零件的结构和运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听课、思考,作笔记。

在重点环节5介绍四冲程柴油机的关键组成部件时,利用零件实物展示和教学动画的“总舞台”和教学动画的分场景1“四冲程柴油机关键部件”展示,总舞台中安排有一个“解剖的四冲程柴油机内部动画”片段。这样有利于学生初次感觉,比较直观了解柴油机内部情况,吸引学生深入探索后续教学内容。四冲程柴油机关键部件都显示于同一张图片中,两旁标注各个部件的名称。这样有利于学生利用印象记忆法,熟记四冲程柴油机关键部件,便于后续内容“四冲程柴油机运动传递路线”的开展。每个零部件的名称处都存放链接,点击后,能跳出显示相应的零部件的真实图片,这样有利于学生联系实物与图形的关系,零部件的真实图片旁还注解其零部件的功能作用或组成等重要信息,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零部件。

在环节6开展“零部件在我心中”PK赛时,利用零件实物或动画进行提问,进行抢答PK。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对每个零件的位置、外形、功能作用、组成等重要信息的认识。

在重点环节7讲解“四冲程柴油运动传递路线”,重点分析活塞的移动、运动部件(活塞、连杆、曲轴、正时齿轮、凸轮、挺柱、推杆、摇臂、气门等)的联动、活塞与气门的配合运动时,利用动画展示分场景2“四冲程柴油机运动传递路线”,详细展示活塞的移动、运动部件(活塞、连杆、曲轴、正时齿轮、凸轮、挺柱、推杆、摇臂、气门等)的联动、活塞与气门的配合运动。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论认识,提升对四冲程柴油机的各个运动部件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后续教学内容。分场景中安排有按钮“暂停”“播放”,在动画运动的任意时刻都可以通过其实现暂停和播放功能。这样有利于教师对某一运动时刻进行详细讲解,解析分析活塞的移动、运动部件(活塞、连杆、曲轴、正时齿轮、凸轮、挺柱、推杆、摇臂、气门等)的联动、活塞与气门的配合运动。

在重点环节8讲解“四冲程柴油机单个工作循环由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组成”,重点分析四个冲程的工作原理时,利用动画展示分场景3“柴油机四个冲程工作分析”,详细展示四冲程柴油机单个工作循环由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组成。左图表示结构和运动变化,是感性直观认识;右图是理性的总结,与后续内容“配气相位”相呼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后续内容。分场景中安排有按钮“暂停”“播放”,在动画运动的任意时刻都可以通过其实现暂停和播放功能。这样有利于教师对某一运动时刻进行详细讲解,解析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等四个冲程的工作原理。

在重点环节9讲解“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循环与温度、压力、配气相位的关系”,重点分析各个工况下温度、压力、配气相位瞬时状态时,利用动画展示分场景4“柴油机四个冲程工况分析”,详细展示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循环与温度、压力、配气相位的关系。右图与后续内容“配气相位”有联系。配气相位是发动机的重要参数,其装配和调整是后续的重点教学内容。分场景中安排有按钮“暂停”“播放”,在动画运动的任意时刻都可以通过其实现暂停和播放功能。这样有利于教师对某一运动时刻进行详细讲解,解析各个工况下温度、压力、配气相位瞬时状态。

在练习环节10时,利用工作页让学生巩固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的所有知识点。

图1 教学过程流程图

在小结环节时,利用动画展示分场景5“小结:能量转化”。分场景5中安排有汽车的模型、“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循环动画”,这样有利于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化机器,有利于充分理解:车辆(柴油机)是燃烧了新鲜空气和柴油变成废气,柴油的化学能转化成曲轴转动的机械动能,最终驱动车轮,使车辆往前行驶。

在本节内容结束时,利用PPT展示思考题,以此预习下次课内容。

六、信息化技术在“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教学中应用的特色与亮点

利用教学动画的优势展示四冲程柴油的运动部件的联动、移动、配合运动过程,避免了静态的画面的简单解释,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理解活塞的移动、运动部件(活塞、连杆、曲轴、正时齿轮、凸轮、挺柱、推杆、摇臂、气门等)的联动、活塞与气门的配合运动等细节。

利用教学动画的优势展现纯空气与雾化柴油的混合过程、由纯空气演变成混合气的过程、由混合气演变成废气的过程。

在一些动画页面上采用左、右图(或者左中右图)的设计,左图为感性认识;右图是对左图进行理论化表述。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论认识,提升对四冲程柴油的各个运动部件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后续教学内容。

内容的形式是采用行动导向模式,是以四冲程柴油机“关键部件介绍运动传递路四冲程的工作、工况分析总结”为教师讲授主线,以展开“零部件在我心中”PK赛、工作页、思考题三项评价性测评活动为学生学习的主线,最终使学生熟悉掌握柴油机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的工作原理,养成团队合作精神,形成通过看PPT、图片、视频和教学动画,能自行分析柴油机四个冲程的工作原理的能力。

总之,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教学单元的设计采用图片、PPT、视频、教学动画进行辅助教学,特别是将教学动画“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中,教学效果的提高应该很明显,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应该得到提高,同时也会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的区别 下一篇: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