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08 17:14:52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篇(1)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9-0058-03

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的核心,学科建设的水平是体现大学办学水平、特色以及知名度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利用资源依附理论在体育学科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资源依附理论,顾名思义是将组织赖以生存的资源作为变项,通过对组织和外界环境间的资源交换及能量流动而对组织与环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组织应对环境之策。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没有组织是自给的,所有组织都在与环境进行互动,并由此获得生存。在和环境的互动中,环境给组织提供重要、急需、暂时无法替代的资源,这样对资源的需求便构成了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依赖,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以及资源的来源、类型、数量共同决定了组织对环境的依附程度。该理论的分析起点是确定组织的需要和可以满足需要的来源,根据资源依附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分析起点可以得出,组织有能力与环境互动,并有能力对环境做出相应的回应,实现组织自身的发展。因此,资源依附理论告诉我们,组织可以采取各种策略来调整自我、优化并适应所依赖的环境本文基于资源依附理论,分析、总结两所院校在体育学科建设上取得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发展的有效模式,以期为我国大学体育学科的发展壮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创建学科平台

学科平台是体育学科成功实现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参与、服务、引领社会发展的载体,也是体育学科现实影响力的真实反映,通过积极创建体育学科平台,能够获取体育学科发展所需的人才资源、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推动体育学科的快速成长。

1)人才资源。

体育学科健康、快速地成长,需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学识渊博、学科规划能力出色、领导才能卓越的学科带头人和充满智慧与激情、学识及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团体。通过创建体育学科平台,可以吸引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权威型体育学者、专家在此“安家兴业”。例如,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招聘院兼职和客座教授,引进田麦久、孙民治教授、杨贵仁、吴经国(台湾国际奥委会委员)等专家学者,籍此网络和集聚该院体育学科发展所需的人才资源,为该院体育学科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2)物质和社会资源。

在各级政府对教育,特别是体育学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创建体育学科平台,可以拓展体育学科的发展空间,实现教学、科研、训练、服务的良性互动。如,宁波大学体育学院重点建设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依托先进的仪器设备、优秀的人才团队,不仅为体育学科本科实验教学提供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为医学院和生命科学院等相邻专业提供学科交叉研究的条件支持,而且对浙江省优秀体育师资培养、竞技体育成绩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国民体适能测量与评价、学校师生体质测量与健康教育、大众健身运动处方制定和体育运动装备研发等都提供了科学与技术的支持和保障。通过这个平台,2005年该实验室就“运动鞋相关陛能研究”与国内著名体育用品企业“安踏”和“海尔斯”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安踏委托课题经费近百万元,2006年中央电视2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对“气垫篮球鞋运动性能”进行了专访和报道,同年该院运动生物力学课程被教育部评为“部级精品课程”,2007年《高校知识分子健康体适能测定与评价系统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和《高水平运动员的压力-应对模型与干预对策》又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央视的媒体功能,扩大、提升了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影响力,使其获得了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源;获得的课题项目资助经费又为其购置相关设备、后继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加强学科基地建设

广义而言,学科本身就是承载包含教学、科研等人才资源、物质资源并产生教学科研成果,培养各类人才的综合载体,是其中一切活动赖以发展的依托和保障。就狭义而言,学科基地是指国家或各级政府部门为加快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予以重点建设而设立的机构并授予相应的称号,一般是同类学科中的优秀者。如国家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部级学校体育研究中心、部级体育经济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等。

学科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依托。一般来说,基地由多个学科结合而成,它能发挥不同学科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承担重大科学研究项目,也为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创造有利条件,还有利于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体育学科建设只有以高水平基地作为支撑,才能有效发挥其功能、彰显其特色,提高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水平。如宁波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于2006年1月被列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研究基地,基地主任由副校长唐绍祥教授担任。基地整合体育学院、商学院、法学院等相关学院的资源,以“体育经济理论研究(数量经济、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和“体育经济应用研究(产业统计、体育经纪和政府管理)”两个研究方向为依托,集聚了校内及省内、外高水平的研究人员(23名专职研究人员中教授16人,副教授5人,其士6人,另聘请兼职教授4人),通过承担重大研究项目,服务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体育产业的发展,为总局和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目前,该基地已承担部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16项,出版体育社会、体育经济类著作4部,在核心期刊25篇。

3 依托课题项目

课题项目是政府或社会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发展需要所设立的、由政府派定或自由申请的研究课题,具有研究目标任务明确、研究资源约束和时间限定等特征。

第一,体育学科成员通过申报各级各类课题项目。开创新的体育学科研究领域,拓展体育学科发展的空间,推动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有利于提高体育学科与社会的契合度,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更好服务于科研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二,如果课题项目获得批准立项,则必然会获得相应的经费保障,从而为体育学科持续发展积累物质资源。第三,体育学科的发展不仅需要广大体育教师和专业研究群体的主动投入,更需要体育学科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

力支持。因此,通过依托课题项目特别是重点、重大课题项目,能够打造学术团队,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为体育学科的持续发展积蓄后续力量,形成强大的无形资产。以苏州大学体育学院为例,2000~2007年该院教师、科研人员主持或承担的国家、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达4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国家科技部项目1项、中央教科所规划重点课题4项、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1项、国家体育总局课题14项、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省体育局等主管部门课题近20项。另外,学校211经费项目还有6项,科研经费累计达到260多万元,极大地推动了体育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4 增强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

服务社会的途径是通过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技比赛和科学研究,实现对社会体育实践活动的密切联系和积极参与,为国家和政府部门制订体育政策提供依据,为社会大众提供各种各样的体育服务。如,进行社区体育活动指导、健身活动咨询、裁判培训等。

大学体育学科在履行服务社会职能中,既能充分发挥体育学科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彰显其功能,又能从社会中获得体育学科持续发展的资金和项目,拓展体育学科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通过为体育学科教学训练和人才培养创建实践基地、提供实践机会等方式获得回报和补偿,使体育学科获得成长所需的动力,变“输血型”学科建设为“造血型”学科建设,真正提高体育学科自我建设、发展的能力,推动体育学科的快速成长。如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履行服务社会职能的3种主要途径:一是组建研究生假期社会服务队,深入到社区、乡镇、农村举办健康保健知识宣传、担任义务健身教练、调研当地的体育发展状况、发掘与保护当地的传统体育项目、深入基层收集体育科研资料等;二是与企业、社区合作,联合开发研究项目,使学生既能了解社会的需求方向,又能发现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有助于将研究成果快速转化成生产力,还能有助于学位论文高质量的完成,带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三是挂职锻炼,在读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专业特点以及将来的就业意向进入专业运动队、职业俱乐部、体育科研所、各级体育局相应部门等单位挂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体育学科建设和发展,从本质上说是体育学科赖以发展的人才资源、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聚和增加。在资源依附型大学体育学科发展模式中,资源本身的集聚和增长就意味着体育学科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增强。通过资源依附能够促使体育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一些内隐、潜在因素的相互激发,可以形成推动体育学科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学科建设的成功实践可以证明,资源依附型学科发展模式是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快速成长的有效而重要的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霍天强,樊桂清,关于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2):84-88

[2]王菊,资源依附与高校发展定位的类型选择――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我国高校发展定位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3):63

[3]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苏州大学体育学院院庆专题[EB/OL]

[4]苏州大学体育学网站[EB/OL]

[5]龚月聪,王家平,加强基地建设,促进重点学科可持续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3(3):60

[6]张金福,资源吸附:大学学科成长的重要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9(1):30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篇(2)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学校领导都认为,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新课程实施,有利于教师备课质量和备课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集体备课、电子备课、开发课件等资源辅助教学已逐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掌握和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一部分学校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山区农村学校。很多时候,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还只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学校现有的学科教学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两个渠道:一是学校通过购买成品教学资源作为基础,更新完善主要通过零星开发和各处搜集进行,这部分资源成本太高,实用性不强,很难满足本土化需求。二是学校内部开发或教师个人自行开发。许多学校制作了不少的多媒体课件,用于竞赛课和公开课,但这些教学资源往往没有统一标准,且局限于各个学校的小范围内,没有形成规模和完整的体系,在更大的范围内缺少组织者和有效的指导,各种资源素材无法共享,教师制作的课件因与别人的教学思路不相适应,往往无法提供给其他教师使用。因此,建设本土化的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库,对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势在必行。

为解决易门县学校学科教学资源匮乏、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差距逐渐拉大的问题,易门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意在紧紧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核心,把握素质教育的方向,聚焦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共同研讨、集体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以赛代培等方式,积极探索面向全体、资源共享共建、城乡携手共赢的教育均衡发展新模式;转变方式、增效提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整合资源、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学方式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推动易门县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一)强化课题研究的统筹规划,形成共同的科研使命。

针对以往各学校在教学研究工作中单打独斗,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现象,易门县教科所以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为载体,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工协作、共建共享”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以研究开发符合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包”,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包”构成全县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形成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为主要研究任务,进行教科所――学校教研组――学科教师逐级分解研究课题,构建全县课题研究目标一致、行为同轨的科研使命。

此机制形成了一个能开放共享、动态更新、与课程改革同步并且面向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学科教学资源开发体系,建立的学科教学资源库,通过教育信息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节约了学校个体间单独、重复开发的成本;其开发过程凝集个人与集体教学研究的智慧,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减轻了一线广大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了教师备课的质量和效率,适应了学校多媒体教学、校园网、教育网的需求,解决了教育信息化应用问题。

(二)构建多元立体的科研形式,共建均衡的教育合力。

教科所为主的“学科教研”“学区研训联动”、校内校本教研、名师工作室的带动引领,形成多元立体的教研网络,开展以“集体备课、上研讨课、过关课、优质课、示范课、专题讲座”等为主的教学研讨活动,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素养,形成城乡均衡的教育合力,不断提高教学效益。

1.扎实课题研究,提高科研实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学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

易门县教科所把“专家的教育科研”转向为“普通教师的教育科研”。教科所学科教研员作为学科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组织者、引导者,强调一线教师的主体性,降低教学研究的重心,使教育科研成为普通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按照确立理论依据、研制学科范例、共研共建、评审验收和共享完善5个环节来完成。

(1)确立理论依据。《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结构课程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识结构理论和教育学原理为依据,以“易门县中小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为依托,以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师生双边互动,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来进行研究和开发。其中 “易门县中小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程序步骤简洁、规范、科学,具有教学理念新、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便于教师灵活操作的特点,通过多年的推广运用,产生了显著的成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以“易门县中小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为基础,操作模式为学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基本框架,学科资源与“模式”紧密结合,相互依托助推教育教学改革。

(2)研制学科范例。在上述理论为依据基础上,在各学科间统一标准、统一格式,统一要求,再由各学科教研员研究出一个“教学资源包”作为范例,一节课的“教学资源包”包含教学设计、导学案、教学课件、练习以及与此内容相关的有参考价值的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资源素材。

(3)共研共建。“教学资源包”范例研制出来后,县教科所把范例和每个学期的资源开发任务分工表下发到各校教务处,由各校教务处再分到学科课题组,学科课题组具体进行培训指导。通过集体备课,认真研究,精心打磨,每一节内容研制出一个包含教学设计、导学案、教学课件、巩固练习以及与此内容相关的有参考价值的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资源素材的“教学资源包”。县教科所定期进校进行指导,到学期末课题资源开发完成,由学校统一上交到教科所,形成全县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

(4)评审验收。每个学期的资源开发任务做完后,都要进行二次评审验收。第一次是由课题组对各学科研究出的成果进行评审验收;第二次由县教科所组织学科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评审组,对全县各学校开发的教学资源进行评审验收。每次考评都根据每所学校和教师所进行课题资源的总体情况,作出优、良、中、差4个等次的综合评价,对作出优质课题资源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达不到质量要求、不合格的课题资源则要求发回重做,严把质量关。

(5)完善共享。全县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建成后,县教科所把教学资源通过教育信息平台,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推广应用,并在应用中对教学资源成果再次进行修改、充实、完善,重新补充到教学资源库中,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并逐渐形成教师个性化资源。

2.充盈的校本教研,提升教研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各学校根据分配的学科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的任务,分别组建学科教研组,创新校本教研方式,不断丰富校本教研文化的内涵,积极探讨校本教研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1)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学校教研组通过 “个性思维的碰撞――集体智慧的整合与生成――个性教学案的形成”这样的集体备课机制,对所分配的课题任务进行集体研讨,主备人提前一周准备所主备的教学内容,形成大体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集体备课时由主备人发言,参与人员发表补充意见,共同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即教什么、怎么教,然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形成本次集体备课的教案、导学案、课件及各种教学素材,分发给备课组成员。每个成员必须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对集体备课的教案加以添加和取舍,形成体现分层、符合本班实际的“个性化教案”进行本班试上修改。

(2)专题研讨,修改完善。学校学科教研组主备人收集各成员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发起专题研讨活动。主备人按照综合修改意见上一节课,各成员根据上课的效果进行分别评述,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评述: 一是教材处理是否得当,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二是教学过程是否顺畅,有没有遗憾的地方,遗憾的地方应该怎样弥补;三是导学案是否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体现等。形成“五个统一”,即学进度、学目标、学重难点、统一作业、统一阶段测试。

(3)达标竞赛,展示风采。为了强化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彰显学科资源应用优势,促进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全县中小学每学年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优质课评选”和每学年举行一次学科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教师人人参与讲课、听课、评课,经过学校、乡镇层层选拔,参加县教师教学技能竞赛。通过这种“以赛代培、以赛促培、以赛促成长”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造就名师群体。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教方法、搭平台、给机会,让广大教师参与进来,实现教育研究主体的回归,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实践者,使教育研究走进教师,走进学科,走进课堂。通过“培训――指导开发――实践利用――反思修改完善”的程序,使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研究开发与利用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实现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的根本性转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课程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

3.丰富的学区联研,拓宽科研平台。

积极建立“学区研训联动”机制和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带动辐射作用,拓宽教师交流成长的平台,优化课堂,促进课题成果的优质共享。首先,对全县学校进行了统筹兼顾,合理划分为3个片区,形成“教科所――学区――成员校”三级教育科研模式。教科所课题组根据学区学科优势,建立学科实验基地,形成区域教研线状辐射。各学科基地注重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和挖掘,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辐射到各学校。一是教学资料的开放,学科基地详细整理各备课组的教学安排、备课资料、练习测试卷、竞赛及课外活动资料等教学资源,向全县各校开放。二是课堂教学的开放,学区定期组织教学资源利用展示活动,供全县各学校教师观摩学习,其中既有研讨课、展示课,也有经验介绍、主题讲座和互动式交流,为参加活动的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三是建立资源库,利用信息平台,在全县内共享。通过学区交流,跨越学校边界,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在交流中提高,形成协同发展共同体,增强了驾驭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和专业水平。学区交流不仅是传承使命、完成任务,更是一种文化、思想、教育、教学以及情感的交流,是实实在在“互利、双赢”的过程。

二、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助推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1.建成了标准统一、模式规范、学科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库。

课题研究历时3年,共分6个批次,研究开发了小学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共14个学科及高中、职中、幼儿园的教学资源。共计教学设计2 846个,导学案2 745个,课件2 819个,参考资源包2 846个。资源容量为106.696 G,形成了符合课程标准、与教材相配套的系列教学资源。

课题资源共分6个批次、2 466人次参与研究开发,教师自身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先进的教学思想得到了真正普及。课题资源开发相关论文3年共计在国家、省、市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909篇;在市级以上刊物190篇;教师参加课堂教学竞赛,3人获部级一等奖,2人获省级一等奖,27人获市级一等奖。在课题实验过程中,全县广大教师撰写论文110 篇,汇编成论文集2册。教师队伍群体得到不断优化,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城乡教师资源均衡发展,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支持。

2.依托信息手段扩大资源共享途径,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三通两平台”、互联网+教育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强有力推进,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易门县开展的“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可发与利用实践研究”,实现了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本土化,共研共建共享,将教学资源通过信息手段免费投送到“用户”,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随时随地“可获得”。教学资源师生共享,极大地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教师不再是“无米的巧妇”,学生可以不再局限于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和一个课堂的学习。城乡资源同质,学生可以通过导学案在家 “预习”,回到学校与同学和老师互动学习,进而巩固、练习和内化,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课题资源开发,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学习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接触现代教育技术,让许多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经历了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让教师切身感受到教育信息化为教学带来的便利,大大地提高了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意识。目前,全县中年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并能积极选择现有资源提高教学效率;青年教师不但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还能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多媒体运用率达100%。

3.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均衡发展。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优质均衡发展,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课题资源的开发,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大幅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全面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健康成长,使课堂教学日趋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全县8所初级中学教学质量平均分相差在3分以内,考取市重点完中的上线率基本持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屡创佳绩,2013-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总平均分、优生率均居全市第一名,在全市98所初级中学中,成绩名列前茅;7个乡镇小学的平均分差距在5分以内,优生率近乎持平。在易门,目前中小学无好学校和差学校之分,无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之别,形成了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步入了规范有序、均衡协调、充满活力的发展快车道。

4.研究成果全市共享,给力玉溪“互联网+教育”。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篇(3)

进人新世纪以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力提倡和支持,职业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深化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本文就目前我院高职人文社科教学资源的共享、开发与利用,总结成功经验与教训,查找问题与不足,以便提高教学效率、强化教学效果,达到培养高素质、实用型职业人才的教学目标。

一、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就要对整个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进行改革,而与职业教育教学相配套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是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媒介,也是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只有建立起相对完备的教育教学资源体系并充分加以利用,才能承担起职业教育培养职业人才的最终目标。因此,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是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体现和标志。其中,人文社科课程资源的充分共享与开发利用,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全面、综合职业人才的前提和保证。

二、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主要内容与分类

1.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主要内容。作为综合性较强的人文社科门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因此,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充分共享与开发利用人文社科课程教育教学资源,在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整合中,努力构建一个立体的、开放的、多维度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

共享与开发利用人文社科课程资源,必须做到:把握新时期教学趋势,更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调整人文社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传统的课程内容和结构比例进行改革;注重文化素质教育,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设置多元化的人文社科课程结构,充分开发利用人文社科课程资源,拓展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充分开发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体资源,影视、广播、网络等现代媒体资源;报告会、朗诵赛、演讲赛、表演等专题活动资源;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场所资源。

另外,还有丰富的开放性的可供共享与开发利用的资源,尤其是自然、社会、人文甚至日常生活方面,都蕴藏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运用大众传媒、文学艺术以及文体活动,拓展人文学科学习的多维空间,实现在广阔的学习空间中学习人文知识、积淀人文素养、陶冶人文精神的目的,真正实现人文教育的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2.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主要类型。(1)丰富的人文社科课程教育教学资源,如人文社科课程资源、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2)学院、教务处、职教处和本系有关领导对人文社科课程教学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3)本课题组拥有较为科学的专业研究人员组合。本课题负责人,具有硕士学位,副高级职称,获得过省、市、院级研究成果奖,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学术研究视野和从事科研的经验、能力。参加本项目研究的人员均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践经验、研究水平及相应的科研能力。(4)本课题组的主要参与者均主要从事人文社科教学、管理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教研实践经验及丰富的教学研究材料资源。(5)具备相应配套的现代化教学和研究设施,相关研究人员都能够熟练运用现有的多媒体、互联网、远程教学等现代化教学研究设施和资源,具有相应的现代信息技术专业优势。

3.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方法和途径。针对当前我院高职人文教育,希望通过人文社科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围绕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系列工程,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尝试和探索,以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提高。试图通过实践(验)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综合研究法与对比分析法,对人文社科课程教学中人文社科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及效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总结经验,以此找到适合本课程和我院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指导以后的教学实践活动。

首先是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立体”的课程教学理念。对传统人文社科课程教学内容和结构比例进行调整与开发利用的研究。设置多元化可供选择的人文社科课程结构,开发利用研究。

其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进行共享开发利用研究(教科书、工具书及其他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体资源;影视、网络及其他现代媒体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共享开发利用研究等)

第三对报告会、朗诵赛、演讲赛、戏剧(相声、小品)表演等第二课堂社团活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场所资源的共享开发利用研究。

第四开发利用丰富的开放性的可利用资源,尤其是自然、社会、人文甚至日常生活方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拓展多维度学习空间。充分开发利用教学实习、实践,社会实践、调查等。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篇(4)

一、以“硬、软件”达标为抓手,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一)注重投入,确保物质基础到位。

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是以现代教育设施设备为基础和条件的。版权所有硬件重“硬”,是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保证,而经费和投入则是关系到教育技术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一认识,我校把多方面筹措技术经费、不断改善物质条件、全力打造数字化校园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在目前学校教育经费相当困难、政府财政投入薄弱不足的特殊情况下,我校通过多种渠道,想方设法筹措经费,积极谋求厂矿企业、社会力量以及个人捐资,确保教育技术经费能满足教育技术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在短短的几年中,我们通过社会捐助一点、镇政府补助一点、学校自筹一点等几个一点点,先后投入300多万元,目前已经建成了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学校现有两个多媒体阶梯教室;四个标准化的网络教室,每个网络教室配备54台电脑,保证学生上课人手一机;网络接点布及所有教室和教师办公室。目前所有教室都安装了液晶投影仪、屏幕、音响、数字处理视频展示台等全套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彻底取代传统意义上的“三机一幕”,可以说,在传统课堂中实施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物质基础我校已经基本实现。同时,学校十分重视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安装了“国之源”教学资源库,应用了“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每年更新添置各种教学支撑软件,如“阳光校园”视频资源、“英语口语练习与评测”系统、“数字物理”实验、“出卷王”电子试题库、数字图书馆等等,走添购资源库软件与自我积累相结合的道路,使学校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不断充实、丰富。近两年我校又通过学校补助三分之一、个人出资三分之二的形式,已经帮助120多位教师购买了笔记本,到今年年底,将帮助所有任课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到位。这样,借助电子办公平台,教师进行网络备课、共享网络资源的物质环境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二)注重培训,确保师生素养到位。

硬件投入到位以后,还需要建立起一支能胜任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教师队伍。在这一方面,我们首先是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专兼职教师的培训与提高,建设了一支素质较高、技能较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我们分别选送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参加江苏教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无锡市电教馆、江阴市电教中心等单位举办的各类培训进修,还安排他们到我市重点中学听课学习,邀请市电教中心专家来校当面指导,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水平以及网络维护技术。与此同时,我校重视加强了对全体教师的培训提高,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无锡市统一组织的三个模块培训考试和校内的深化培训,抓好了全校专任教师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

另一方面,我校认真组织上好初、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并办好节假日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班、暑假网上读书活动、绿色网吧活动等,全面提高初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注重规范,确保机制管理到位。

我校从上到下,认识统一,十分重视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切实把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置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位置。在硬件建设逐步到位达标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工作机制,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好管理监督工作。

一是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使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章可循。围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管理,我们先后制定了《机房(多媒体教室)管理职责》、《机房(多媒体教室)操作规程》、《机房(多媒体教室)安全工作条例》、《机房(多媒体教室)维护保养条例》、《机房(多媒体教室)上机操作登记手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管理条例》、《信息技术教师工作考核细则》。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逐步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是加强组织管理,实行“三级组织,层层落实”的教育技术组织运行机制。(1)学校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学校领导、专职人员、普通教师联合组成,主要工作职能是规划设计学校近3—5年的教育技术工作蓝图,布置年度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目标任务,学习上级有关教育技术工作的文件、精神并研究讨论具体落实措施。(2)学校教育技术室由校长室、教务处领导,现代教育技术专职人员组成,主要工作职能是负责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具体实施、开展,制订教育技术学校工作计划,负责电教设备教材的管理保养及为教学提供教育技术服务,做好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及教师教育技术使用情况检查,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并向学校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提供工作意见等。(3)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在教务处直接领导和教育技术室的服务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教育技术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研究等。三是加强检查考核,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各项规章制度,由现代教育技术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信息技术老师教学的备课、上课、辅导进行检查评估。对机房的使用、维护、保养、安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工作考核挂钩,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优劳优酬。由此确保了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高了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

二、以“课程整合”研究为抓手,着力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配”好、“管”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最终的目的是在于“用”好,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有力地促进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全面提高中小学迎接21世纪挑战的能力。”教育部原部长、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也就是说,要通过研究与实施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优化应用,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正是基于以上认识,2002年10月,我校组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题组,同时,《网络环境下中学学科学与教的信息化实践研究》被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批准为子课题。2003年11月,本课题又被无锡市电教馆批准为无锡市第一批现代教育技术“十五”规划课题。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新一轮教改背景下,学校尤其重视“网络环境下中学学科学与教的信息化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把本课题研究作为实践新课改、推进新课改的有效载体。近三年来,课题组紧紧围绕“加强师生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按计划、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实验课研讨,选编教学设计集”等一系列实验研究活动,<?xml:namespaceprefix=st1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全体老师团结协作、积极探索、创新设计、大胆尝试,不断对信息技术和中学学科整合的创新课型进行反思、总结和改进,课题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课堂教学依托网络环境、借助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得以重组,教育时空得以拓展,课堂教学活动焕发出勃勃生机,实验班级师生信息素养也得到较大提高。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工作,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制度,凸现管理功能1、课题分级网络管理为强化课题研究的领导和实施,学校形成了"校长室—教科室—学科组教师"科研组织网络。处于组织网络最高层面的校长,是课题组组长,也是课题实施的决策者和带头人。教科室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的具体管理职能,一名教科室主任专门负责本课题实施。学科组教师专题实践探索。这样责任明确、渠道畅通,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科学、有序、有效地运行。为加强课题科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研究学校成立三大课题工作组织,即课题研究专家顾问小组、课题研究指导协调小组和课题研究学科专题攻关小组。通过课题招标的方式组织学科课题科研实践小组,在专家顾问组的指导和学校领导小组协调下科研攻关。确立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个体到整体、有分工有协作、有思想有操作的科研工作机制

2、课题过程管理(1)合作研讨制度:同一学科建立学科实验小组,协作进行课题研究,全体课题组老师每月一次集中,交流研究心得与问题,相互帮助提高。(2)集中会课制度:课题组老师每两个月一次集中开课,展示各自创新课型,互相评点促进。(3)检查调研制度:教科室每学期对课题组老师进行一次检查调研,检查内容包括课题进展情况,阶段成果与研究调整,课题研究的问题与对策等等。(4)专家指导制度:多次请无锡电教馆、江阴电教中心、江阴教研室专家到校听课,请他们就课题研究中的信息技术问题以及学科整合的实践问题进行指导,进一步完善课题设计,整合设计,保证课题研究的深入实施。(5)培训提高制度:加强课题组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定期组织课题组老师学习有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相关经验介绍,二是给骨干教师提供学习培训机会,提高科研基础能力。课题组成员多次外出学习考察,参加周边市县学校的一些课程整合研讨活动,开阔视野,积累经验。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篇(5)

随着我国在奥运会中取得越来越骄人的成绩,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体育大国。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随着我国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我国体育教育赢得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体育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问题也开始出现。在众多的问题中,新课程标准和与之相匹配的教材、师资、物质条件不足的矛盾已经凸显出来,如何有效地化解这一矛盾,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实践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就使得教学资源不平衡,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并符合自身需要的课程资源。

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课程资源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包括所有的可以用于教学的社会及自然资源。

我们今天意义上的课程这一名词,是个舶来品。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指“跑道的意思”,引用到教育学当中,课程是指学习学科的内容的进程。由此可见,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国历来重视体育教学,我国体育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体育课程的资源开发中却存在一定不足。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绝大多数体育教师过分的依靠体育教材,而没有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

一、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体系不成熟,没有能够形成健全的、自己的体系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起步晚,没有具体的经验可以借鉴。

2.在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中,缺少创造性研究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理论不够成熟,一方面是学术研究不够规范,在研究中经常出现相互借鉴乃至重复研究的现象。

3.就是实证研究的不足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和实际的教育相结合,单纯的理论研究很难开发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课程资源。但是对于从事体育教育的一线教师而言,虽然了解具体的体育教育情况又有具体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理论基础,也难以开发出科学的、合理的体育课程资源。

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对策

1.要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是进行理论课程资源开发的指导。我国的课程资源开发理论研究起步晚,发展滞后。国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中起步早,所以在研究中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因此,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中,要充分借鉴外国的先进理论。但是,借鉴的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2.要强调创造性研究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中,尤其是在理论研究中,要坚决避免重复的研究。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进行研究,这样就可以保证研究的独特性。

3.要将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

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一方面,就是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要深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将自己的理论融入实践当中;另一方面,要加强一线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将自己的实践经验诉诸文字,形成自己的理论。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体育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体育课程开发,我国的体育课改会取得更好的发展,我国的体育教育也会取得更好地发展。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篇(6)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2-0038-02

教育科研方法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有其自身的要求和规范。中小学一线教师怎样做教科研,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学习、调研和组织指导教育科研活动的实践,谈谈对教育科研方法、途径与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浅见。

一、明确教育科研的方向和研究的重点

基层学校的教育科研应以“小问题、小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行动研究为主线,分层、分类深入扎实地开展小课题研究。小课题来源于教学实践,来源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老师要树立“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科研新理念,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解决自身发展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整体规划、专业引领、科学评价是提高教育科研质量和效益的有效策略。有专家说:“一线教师搞科研,研究什么?最切实可行的,就是研究自己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和专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并将自己思考的结果用于课堂的改进和自身教学行为的改善。”莒南县一些学校在这一研究思路的引领下,积极开展各类小专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二、明确教育科研的方式、方法

要立足教育教学,以课堂为主阵地,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要遵循“教研出课题,科研育成果,成果进课堂”的思路,倡导“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工作方法,在全面推进中提高科研质量。各校应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确定龙头(主导)课题,以此凝聚人心,使龙头课题成为引领学校发展的主动力,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推进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把课题研究与学校的教学、教研活动结合起来,使全体教师都能参与到研究中来,以科研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科研,使学校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

(一)科研成果的分类

在推广应用优秀课题成果时,可将其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运用方法类的研究成果。如“小学生艺术教育和特长能力培养”,该成果在2003年结题后一直被应用;“探究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益”于2005年12月结题后,其成果被评为临沂市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一直沿用至今,作为指导识字教学的依据。

运用策略类的研究成果。如“小学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体验三段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其成果现已普遍运用到这几科的教学中。

学校办学特色类的研究成果。如我校的校训是“让读书成为习惯,让文明成为自然”,因此,有关读书课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探索与研究”和“课外阅读与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研究”的成果将会一直运用下去。

对成果的后续研究。如:“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结题后,组织申报了“小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研究”,使学生的作文更具个性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及规律的实验研究”结题后进行了“小学科学课中的活动与教学研究”,在后者结题后,又接着进行”科学课中实验探究过程的研究”等。

对成果进行跨学科研究。如“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的研究”于2011年结题后,我们打算将其延伸到科学课中,进行“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二)科研成果推广的方式

要强化“科研成果进课堂”的推广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推广、应用优秀科研成果,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完善,在教育科研过程中不断成就自己。

科研成果的推广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课题研究式推广”,就是将成果推广的运作按照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成立课题组,进行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研究。在推广中研究,在研究中推广,将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到教学实践活动中,这种推广方式目前在我县中、小学校进行得比较普遍,是我县科研成果推广的主要方式,它使得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受益。我们以市级立项课题“县域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研究”为抓手,以几项已结题的优秀课题深化研究为载体,以市级教育科研基地学校为基地,分层推进课题深化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切实贯彻落实莒南县教育局“教研出课题、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的教科研一体化思路,教育科研氛围浓厚,初步形成了“成果进课堂”的良好势头。

“科研成果课程化推广”,就是将科研成果编成讲义和教材,纳入教师培训的内容,让科研成果成为特色课程,进行课程化推广。通过开设课程的方式,较系统、全面地介绍成果的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操作方式。将科研成果课程化,把优秀科研成果作为教师进修内容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最生动、最现实的教育理论学习,也是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教育理论学习。

“主体扩展式推广”,就是把学生作为推广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了解、运用成果的基础上去丰富、充实成果。这种成果的推广解决了成果推广的局限性,把成果作用于学生身上,使学生直接受益。

(三)科研成果推广的步骤

1.制定计划

分年级组,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学情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成果推广计划。

2.召开课题推介会

我们首先针对要推广的课题举办课题推介会,让每位教师初步了解课题内涵。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课题的本质内涵、理论依据、实施环节、特征与条件、相关的教学策略及课堂教学模式等,让每一位教师都比较全面地了解该课题,明确成果推广的具体目标。

3.举办课题成果进课堂活动

这个活动有两个层次,首先是课题组成员通过课堂活动展示课题成果,并且通过评课、议课活动完善提升成果。第二个层次是每位教师学习践行成果后的汇报课。

4.召开经验交流会

在课题推广过程中定期召开课题成果推广经验交流会,做好经验总结。

现以正在全县推广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探索与研究”为例,予以说明。

研究成果:构建“课外阅读指导”的教学模式。

1.读物推荐课

教学流程:巧妙导入,明确主题——赏析片段,激发兴趣——推荐读物,拓展延伸

2.读书方法指导课

教学流程:确定阅读篇目——自主阅读——合作交流——释疑点拨

3.读物鉴赏课

教学流程:巧妙导入,揭示主题——课内指导,佳例示范——学法迁移,自主赏读——畅谈心得,拓展延伸

4.交流汇报课

大致流程:出示读书要求——小组合作,交流心得——全班交流,梳理提升——师生小结,拓展延伸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篇(7)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1-0068-0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它独特的课程价值和目标追求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然而在实施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在于该门课程的实施者在高师专业设置中没有相对的专业,在这种情况下至今为止没有专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大部分的学校该门课程教师由兼职教师担任,这不能不说是新课程改革中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笔者想通过对近15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做一分析,期望能对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有所启示,从师资培养的源头开始,为培养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新型教师提供建议。

一 近十五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综述

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控制条件中将期刊年限定为2001年1月~2015年1月,内容检索条件采用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得到检索文献5359篇。其次,确定研究对象。在这5359篇文献中,除去重复发表文献、会议通知等无效文献,共得到有效文献1500篇。

首先确定关键词。采用Bicomb软件对1500篇文献进行关键词统计,抽取出关键词频大于20的44个关键词作为主要关键词。其次,建立高频关键词共词频矩阵。对于确定的44个关键词,利用Bicomb软件中的共词分析功能。产生出共词矩阵。再次,进行聚类分析,将共词矩阵导入SPSS13.0中,采用样本聚类,得出44个关键词的聚类树图。第四,结合聚类结果对共词矩阵运用SPSS13.0进行多维尺度分析,绘制出关键词知识图谱。最后,结合聚类和知识图谱内容进行解释和分析。

通过分析得出我国近十五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一条主线和四大领域展开研究。一条主线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四大领域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认识和本质问题厘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评价研究。通过对多维尺度图和聚类分析图的进一步归纳分析,还可以归纳出我国近十五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总趋势是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者多,对于课程的评价研究者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多,课程实施的实证研究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描述的研究比较多,具体教学指导研究较少;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较多,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研究较少;宏观常态化的研究较多,对于综合实践课程中本地特色的微观研究较少;对于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教师层面的问题质疑者多,能给予操作性的建议较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领域中的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较多,对于其他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

从知识图谱中反映出的问题结合相关的资料分析出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与实施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课程资源相对贫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就是基于实践的学习,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着眼于学生的实践和经验,开发各种不同类型、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习惯于依赖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还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许多教师面对教学资源感到十分困惑,很多教师对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源缺乏科学的调查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

(2)课程意识不够成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是由问题入手,围绕问题组织教学活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育人功能,更注重参与,重过程。在这个非常开放的实施空间中,没有解决问题的唯一标准答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要转变学习方式成为一名自主的学习者,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教师自身缺乏课程意识和课程指导力,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局限于停留在活动的表层,缺乏对该门课程的系统开发和建设。

(3)缺乏专业师资队伍

从知识图谱中看到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培养问题在整体研究中处于边缘状态,目前学校的师资配备较为单一。有些学校任教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不是单纯由班主任担任,就是单纯由某一门学科教师担任,任教的教师资源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活动教学的基本需要。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所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广,教师又缺乏综合的专业训练,对应于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教师在短期内仍难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对口”的专业引领,加之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又缺乏课程资源的生成能力,致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知识”,学生的能力发挥也受到限制。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整体不足且不稳定;现有教师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不足[1]。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必定是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

(4)教师科研能力薄弱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主题研究或者案例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师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择研究的问题,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进行活动设计,这就对教师活动设计和整体安排的教育科研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是中小学教师繁忙的教学工作使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教师需要课题或任务出发,设计出较为灵活的活动方案,而且对于教学设计中的每一个关键性问题都需要有多种可行的措施,而不能仅停留在方案设计的层面。

(5)课程评价形式单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一直以来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难点和关键点,课程的评价理念在实践操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学生在活动课程中如何参与、获得了怎样的感受和进步这些都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努力的方向,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何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将是研究者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二 对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启示高师院校培养学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中小学的师资水平,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理念的全面体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考,必须从开设课程的种类到课程实施中教育科研意识与方法进行调整, 才能真正做到为基础教育改革服务。

1 增设活动类课程,加大教育实践课程的比重,增加学生综合教育素养

长期以来,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主要是由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加上教育实习组成。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师综合教育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来看也是需要教师具备综合多样的能力,如课程设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获得不是通过传统的学科学习,而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慢慢培养并形成。高师教育类课程应聚焦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发展增设活动类课程,活动课程的内容可以包括各种学术活动、探究性社会实践活动、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实践经验,引导学生参与教育热点问题的讨论,培养他们对教育问题的敏感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加强课改理念,强化课程理论,提高学生的课程理论素养

课程政策的变化表现尤为明显的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必须在国家统一规定之下,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开发设计课程,这对教师的课程理论素养提出了要求。作为职前培训的源头,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中强化相关课程理论,增强学生的课程理论素养,使学生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开发学习中对课程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内化的课程观和课程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见习和实习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学会关注身边的现实,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

3 重视教育科研课程,提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课题研究要求高师课程设置重视教育科研课程,强化教育科研类培养与训练;意识的培养和科研方法的学习;教育调研活动的开展;教育类论文的撰写与指导。这就需要高师教育在培养师范生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利用课内外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教育基础知识和方法,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对教育科研的兴趣;利用各种实习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调研活动,在调研活动中强化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通过活动将实践活动和理性的思考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未来教学中做好铺垫。

4 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高师教育类课程需要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过去学生对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在问题解决中主动地建构知识框架体系。新课程背景下各科的教学都强调开放性,要求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多渠道主动运用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获得新的知识。这对高师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师,要打破讲授法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对话教学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能够落实到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2]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篇(8)

教学资源是指服务于教学活动的各种物力和人力,不仅包括非生命的实物和信息,还包括具有能动性的有生命的人力资源。

美术课程中的教育资源是指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应用和实践中,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物力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研究背景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课程改革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当中国教育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时,教育课程改革就必须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实施美术课程总目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实验和试用中,我们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也为学生的美术学习与老师的美术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根据我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文化发展及我市文化特色、地方特色、美术教育特色以及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我校美术教育提出了“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以求积累经验,探索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意义,研究美术教育及其培养人才的基本内涵。

(三)研究假设

本课题从学科及教育的发展观出发,根据地方特点,挖掘出能促进美术教育的有利资源,研究创新的资源利用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让地方资源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美术教育服务。同时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前提,整合我校相关课题科研成果的成功经验,探索美术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开发课程资源提供高质量的主体力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我校的美术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广泛地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丰富和发展现代美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认真总结研究成功经验,为我校乃至全省全国美术教育改革和新课标、新教材的实验提供实践经验和实验依据,服务于社会。

本课题重点突出教育系统种类学校在美术新课标实施中校本资源开发的目标、要求、途径、方法和推广应用的研究。若本课题研究能取得预期效果,将为美术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的教育资源开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对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

3.生态式美育理论。生态式美育意在通过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造等多种学科之间的生态组合,通过作品与学生、学校与社会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互生和互补关系,提高学生的艺术感觉和创造能力。生态式美育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以师生共同的欣赏和创造活动为中心。在这种活动中,师生都积极参与,并形成多学科、多要素、多种类的人之间的的生态关系。

四、本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

1.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和艺术教育工作,并对美术教育科研作了重要的部署和指示。近几年,我校的教育科研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聘请了大学美术专业教授、科研所的专家、学者担任导师,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3.本课题组负责人是日本广岛市立大学大学院艺术学研究科博士课程留学生。中国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收藏拍卖网高级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吉林省分会会员,副高级职称,省骨干教师,省优秀教研员,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科研意识,敢于探索,乐于改革,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参加全省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连续三年被评为一等奖,全国青年教师优秀录像课评选活动一等奖,撰写多篇教育科研论文荣获全国、省、市的奖项,并有多篇文章和作品在各级种类报刊发表。其领导的书法美术教育协会,是一个以美术教育为研究对象的组织。学会有一批如奚楚、王露露等年富力强、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并在教育第一线参与实验工作的骨干教师。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具有扎实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胜任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4.我校是一个把教育放在重要发展战略目标的学校,改革开放和经济和发展为教育的投入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我校办学条件优越,具有现代化教学设备,而且各级领导对美术教育非常重视。现在我校已配备了多功能美术教室、书画展览室、电脑室,校教育网也已开通,并且即将开通美术学科自己的网站,加上如长春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等一批有经验的学校提供教学经验和实践依据,这些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所需的良好的物质条件。

5.我校在科研和美展中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教师实践中形成了一支雄厚的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教师队伍,有一批美术科研课题和美术作品已在国家省获奖,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为进一步改革和探索创造了条件。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一)研究内容

从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际出发,注重开发和利用地方的经济资源、地方文化资源及地方建设资源,为我校教育及美术课程服务,体现我校的美术教育特色,争创美术教育强校,其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

1.现代美术课程的特点、要求以及与资源开发的相关性研究。

2.我校美术教学中开发教育资源的现状分析。

3.利用乡土资源推进美术课程实施的研究。

4.利用社区资源推进美术新课标实施的研究。

5.美术课程实施中校本资源开发的目标、要求、途径、方法和推广应用的研究。

6.当代美术课程实施中生本资源的开发。

7.美术教学中开发教学资源对教师素质要求的研究。

8.美术课程中教育资源的管理。

(二)研究原则

1.优先性原则: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和在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

2.适应性原则: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生共性情况的同时,还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具体特殊情况。根据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背景确定恰当的目标。

3.实践性原则:注重研究过程中的具体实践,积累第一手数据,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做好实验材料的归档管理工作。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采用边实践边研究的方法,先拟定阶段目标,然后分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修正,使研究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与实践性。

2.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先进的研究理论,借鉴成功的实践经验,结合实际,为我所用。

3.案例研究法:收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以某些个案为研究蓝本,从实践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理念、规律或模式。

4.经验总结法:总结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应用。每学期安排阶段总结与展示,对有价值的教育经验要及时宣传推广。

七、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和启动阶段(2011年6月至2011年8月)

建立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机构;收集资料,做好课题的理论准备工作;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制定子课题的规划指南;确定实验学校和对比学校。

第二阶段――研究实验阶段(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

开题立项:2011年 12 月20 日,在美术学院2010级研究生班举行了开题会。

实验研究:

(一)挖掘课程资源,突显地方特色。

1.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从学校所在地方的人文资源入手开发利用当地传统美术资源。

2)以家乡所处地域的朝鲜族民风民俗及自然景观、名胜古迹等自然生态资源为切入点深度挖掘乡土资源。

2.教学实践中的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创新

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更为细节的组成部分。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课题实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和效率进行了尝试与创新:以学生为本,挖掘生活中的美术资源;以教师为载体,研培一体、教学相长开发利用再生资源;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优化巧用教学环境资源;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依据当代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开发利用人文资源。教师的个人智慧为我校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力量。

(二)抓好教师培训,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影响课程资源开发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专业发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而教师素质的提高更是专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当前我们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扎实有效的开展课题实验研究,我们从教师培训入手,积极建构全方位的培训体系,通过网络培训(天网)、教师培训(人网)、校本培训(地网),实现“三网合一”的美术教师培训模式。

(三)做好科研引领,整合科研成果。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之路上来。”可见科研活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可以说教师的科研素质的提高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我们当前迫在眉睫的美术教育工作。本课题的实施有较为丰富的科研基础,我们有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与实践》(已结题)和吉林省课改办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已结题)以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对策与研究》(正实践研究)。前者为本课题提供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而后者则为我校美术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课题组将相关的课题科研成果有机整合、拓展创新,更好的为本课题研究服务。

(四)参加社会活动,扩大社会影响。

“美术作为精神文化财富,是一种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社会活动”,基于此我们充分发挥美术的社会功能,积极组织广大美术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美术活动,通过纪念性画展、民间组织的书画展、跨国艺术交流等活动展现我校优秀且具个性才华的美术教师的风采,扩大社会影响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社会文明发展及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深远影响和重要作用。如: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阶段(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

1.进行研究成果的总结、验收和鉴定。

2.撰写总课题实验研究报告及论文。

3.召开成果鉴定会议,对本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讨论、评审。

4.编辑出版本课题研究的专著、作品集和光盘等。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结题报告、网络资源库、研究成果汇编等多种形式。

八、实验结果

1.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取得初步成果。

经过研究实践,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一些成果。显性成果:如课题实验教师韩双编辑的校本教材《满族剪纸参考教材》和杜宏博老师参与编辑出版的中国当代教育教学研究丛书《民间剪纸》,以及课程教学计划、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还包括已搜集的图片资料、特色教具等。隐形成果:如教师课程意识和开发利用能力的增强,学生对地方艺术形式的理解和热爱等。

2.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了优化的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扩大了欣赏容量,强化学生感性认识,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信息技术使教与学达到完美的组合状态。

3.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

全新的教学模式,丰富的教学资源,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充分发挥了美术学科优势,使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协调合作等综合能力得以发展。在学习和各项竞赛中都有突出表现。

4.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课题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科研实践活动提高了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教师职业道德,增强了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合作交流能力、学习能力等。

九、分析问卷调查情况

(1)教学理念上

从调查情况看,实验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和思想认识都较为成熟,并普遍能够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各环节及教学行为。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实践“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2)教学方式方法上

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此方面的探究和尝试有60%的老师很重视,重视的老师占40%,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即创设情境上,重视程度达到60%。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内驱力,通过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美术课堂,优化教学过程,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助推力,进而有效的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3)学生问卷调查

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更为直接了解到实际的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以两所大学的三个实验班为例,在结题阶段进行了一次调查,共207人次。从调查数据来看,教师在注重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上比重较大,最高达58%和55%。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以及学习习惯养成、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重视比重均在30%左右。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美术教学课堂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是认同的。

十、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2.城乡发展不均,硬件建设设施及教师素质高低的条件差异,对开展课题研究有一定影响。

3.美术教学资源需合理开发利用,有表面化的现象。

十一、实验小结

两年的实验研究,使我们更加懂得合作交流对科研团队的重要意义。我们的课题从乡土资源和社区资源等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资源的开发、生本资源及师本资源的开发、教育资源管理、教师素质等方面对本课题进行了相关因素的探索与实践。在交流中我们资源共享,实现即时阶段总结,答疑解惑,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广纳国内先进的教育理念,整合科研成果,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在学习中我们以师为本,紧抓学习效率,专业强化,教学相长。极大的提高了广大美术教师的素质和科研能力,以及美术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的研究推广和应用的研究积累了成功经验。教育资源的开发只是开始,要真正使其在美术教学中发挥作用,关键还要抓实效,我们的探索还将继续。

参考文献: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校本研修专论》汤立宏著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11

《教育观 教学观 课程观》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5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篇(9)

关键词

全员参与;课题研究;创新教育

国家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强调“构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一步突出了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将在自主招生等环节使用,这促使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创新教育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已经开展创新教育的学校也开始把创新教育从“创新班”向更大的范围推广,甚至出现了全员参与课题研究的局面。那么,未来高中的创新教育如何调整?本文围绕课题研究这一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以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为例,探讨高中生全员参与课题研究后学校创新教育应该作出的调整。

一、课题研究在高中创新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高中创新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并举的局面。很多学校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比较常见的课程体系中一般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一是基础课程,即各种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学科课程;二是拓展课程,即各类立足于提高深度和广度的选修课;三是体验课程,包括课题研究、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在这一课程体系中,课题研究作为典型的创新活动,在高中创新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题研究情境的真实性

相较于社会,学校的教育环境是经过过滤筛选、条件控制后模拟和创设出来的时空,所以,学校的教材资源、课堂教学模式等具有更好的组织性、针对性和更高的效率,但是也因此失去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因素。课题研究针对的是真实的社会问题,将真实的问题作为知识学习和能力建构的载体,而不是以现成的书本知识或者教师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并通过讲授的方式将其变成学习者的知识。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体验,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人生追求,借助研究实施过程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合作意识、探究能力、论文写作与学术交流能力等。在真实的探究学习情境中,学习者必须经历更多的自主发现、自主分析、问题解决、交流合作等学习过程,才能够达到知识自主建构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过程的体验性

学习者对于研究问题的体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决定了他们学习的成效。创新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理论讲授、榜样激励、演示观摩等方式进行,但是这样的方式要么是“他人的创新”,要么是“他人的体验”,是一种间接经验,与学生之间有距离,学生只能旁观。而课题研究需要学生经历真实社会问题探究和解决的全过程。在课题研究中,学生亲历选题、文献查阅、实验与调查、数据采集、合作与分享、困惑与突破、课题报告写作等各个环节,体验创新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这种亲身经历获得的创新体验,是一种直接经验,其教育效果更深刻、更持久。

(三)课题研究方向的个性化

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创新是一项个性化的探究创造活动。这意味着要“发现与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创新人才所必需的个性化知识、能力、情感框架。[1]个性化知识架构能促进学生基于一定领域的悟性与智慧生成,提升学生基于感兴趣领域学习的可持续性。通过统一的学科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是重要的,但对于优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来说,只有在学生志向与兴趣聚焦的领域才能取得更大成效。相较于其他课程形式,课题研究往往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或是由少数学生合作完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因而,它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知识构成方面作用更大,同时与学生未来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关联度也最高。

(四)课题研究成果的高激励性

创新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激励是学生创新素养提升的持久动力。课题研究往往由学生个人或者人数较少的团队来推进实施,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拥有最大限度自由的同时也担负着重大责任。课题研究中,学生自我负责,在取得成功时就更容易体会到强烈的成功喜悦。同时,课题研究中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遭遇的困难也更难克服。所以,一旦取得一定成果,其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要远远超过学科学习。

二、学生全员参与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高中创新教育实施已经多年,但是大多学校针对的是资优生,采取类似于“创新班”的形式推进,全员参与的创新教育并不多见。即便有,在创新教育的实施方式、课程建设、资源、课时等方面,资优生与其他学生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2]这种创新教育的推进需要经历从少到多、从重点到普遍的过程,这可能是我国创新教育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之一,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传统认知。基于此,笔者对学生全员参与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一)创新主体的普遍性

教育专家林崇德认为,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3]在这一定义中,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的范围很广,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作品、新决策等。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创造性的成果,并非只有科学家提出的新理论才可以称之为创造性产品。创造性产品是多样化的,所有行业和领域都可能有创造性成果。创造性人才是不拘一格的,创造性产品也是不拘一格的。如果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这一宏观水平上讲,产品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必须具有社会意义。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个体发展水平上衡量创造性。如果一个人能以他从未使用过的方式和策略解决某个新问题,那么这对于他个人而言就具有创造性的意义。由此,理解创造性或创新就具有了社会和个体的两个标准。[4]社会的标准是判断创造性或创新程度的高端标准,甚至是终极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产生创造性的产品。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否认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具有的创造性倾向。认识到创造的个人标准,我们就不应将创新教育的对象局限于资优生,而应该拓展到所有学生。只有将创新教育的对象拓展到所有学生,才可能使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激发、培育和成长。

(二)创新活动的连续性

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伴随个体生涯的全过程。根据林崇德的研究,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有五个阶段: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显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和创造后期。[5]早期促进经验、研究指引和支持、关键发展阶段指引是这五个阶段的三种主要影响因素。早期促进经验包括父母和中小学教师的作用、成长环境氛围、青少年时期的广泛兴趣和爱好、具有挑战性的经历和多样性经历,这些对“自我探索期”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小学阶段,学生表面上似乎在探索外部世界,其实是一个探索自己内心世界、自我发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探索不一定与日后从事学术创造性工作有直接联系,但却为后来的创造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准备,是个体创新素质形成的决定性阶段。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并非主要针对研究生,在学生的整个学涯乃至生涯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创新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只有开展全员参与的创新教育,才能使创新教育得以贯穿,为个体终身的创新活动奠定基础。当高中创新教育由面向资优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之后,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即会由少部分学生创新素养的明显提升和多数学生创新素养的基本停滞转变到所有学生的创新素养都获得显著而有差异的提升。高中创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之间创新能力和水平上的差异。“创新班”的创新教育平台依然会被保留,学生在创新上的不同需求仍然会得到尊重和满足。在此基础上,高中创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从各方面进行调整。

三、全员参与课题研究后学校创新教育的调整

(一)课程体系的调整

如前所述,课题研究与其他课程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课题研究实施效果取决于其他课程的支撑。所以,要想促使全员参与课题研究的顺利推进,整个创新教育课程体系都需要做一定的调整。一是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学科必修课程。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活跃的思维活动是创新的重要前提。而纯粹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很难保证其质量。所以,学校需要将课题研究纳入课程体系,从总课时中安排适当课时来推进课题研究的实施。为了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学校在增加课题研究课时的同时要适当缩减基础课程的课时。同时,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更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课题研究结合起来,要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给学生提供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要留问号,让学生带着课堂上的问题到课下做课题。二是拓展课程。丰富教育方案是国际上普遍的创新教育策略。立足于提高深度与广度的拓展类学科课程在种类上要更为丰富,为学生个性化的选择提供更大的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知识的提升;同时要更加强调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基础课程体现的是国家的统一意志,有统一的目标要求,是为了在特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很难进行探究性学习。拓展类学科课程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担负起探究性学习的任务。拓展类学科课程要把立足点放在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辨和探究上,放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上,而非学科内容的传授。三是体验课程。体验课程是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主要平台之一,学生的各种创想都可以在体验课程中进行尝试。学生社团、志愿者活动、实践活动等各种体验类课程要做到去形式主义,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体验类课程中有更大的自。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平台和必要的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创建学生社团,自主开展志愿者活动,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教师指导课题研究的调整

一是校内学术导师团队建设。高中的课题指导应该以校内教师为主。全员参与课题研究之后,就需要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学生课题研究的指导中来。高中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学业导师、成长导师,也要成为学生的学术导师。目前,学校大多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接受过规范的学术训练,同时有过教育教学研究的经历。所以,从教师的能力上来说,他们基本可以对学生进行课题指导。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参与热情和指导方法。首先,教师本人要具有创新意识,至少具有重视创新、鼓励创新的意识,主动为学生创新搭建平台、提供资源。其次,教师要能够有意识地把学科教学与课题指导结合起来,用学科教学引导课题指导,用课题指导深化学科教学。二是课题指导方式调整。学生全员参与课题研究之后,教师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可以开展统一的创新素养培训。在学生选题之前,教师可以开展关于各个学科领域前沿问题的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分享个人科研经历与体验,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引导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当学生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后,教师可以根据课题研究的流程来设计相应培训课程,有计划地对全体学生或者选题方向相近的部分学生开展关于开题、研究方法、课题报告写作等方面的统一指导,从而提高效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个性化的课题指导。

(三)资源的充实和平台的搭建

第一,充实课题研究资源。学生全员参与课题研究之后,对于资源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学校除了扩大校内学术导师团队、加强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建设之外,还需要从家长、高校、社会等方面获取更多的资源与支持,从而保证资源增量不减质。第二,培育学习型组织。学生的学习型组织主要由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构成。当全员参与课题研究之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变得更加容易,他们之间的帮助与启发也更为便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选题方向,组建相应的学生学术团队,用组织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群体内部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学校也要充分发挥“创新班”资优生的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开展课题研究。

(四)时间安排与周期调整

在时间安排方面,虽然笔者强调基础课程应该通过压缩课时为课题研究腾出一定时间,但是压缩空间有限,学生的课余时间尤其是周末与寒暑假成为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时间。要想在这些时段更好地推进全员参与课题研究,关键是实现任务推进的组织化,由学校组织学生在这些时段开展创新教育。例如,学校可以在这些时段更好地利用校外资源,开展参观考察、到科研院所和高校实验室里做实验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多种拓展培训,使学生能够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科研体验。在周期调整方面,当全员参与课题研究之后,受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影响,课题研究的周期要更具灵活性。目前,大多数学生的课题研究以一年为周期,高中阶段一般有两次完整的课题研究经历。当全员参与课题研究之后,除了资优生之外,其余学生可以在高一立足于经验积累,在高二立足于创新成果。

作者:苏百泉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何晓文.教育:发现与发展学生的潜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1.

[2]万圆.高中创新教育实验班的课程结构[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77-82.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篇(10)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教育资源的支持与促进下实现的,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落空。网络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对网络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随着校园内部局域网的普及、多媒体进入教室,便为传统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一条改革的捷径。为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

我校虽然是一所农村小学,但我们近几年来不断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装备进行投资,建设校园网络综合管理系统,现已拥有一套设备先进、功能完善、使用方便、能及时为开展现代化教学服务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体系,我们十分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开展了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培训活动,使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水平,教研能力和运用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在我们已经是苏州市信息技术教育先进学校,完成了部级子课题《基于网络的学习方式构建与实践研究》。我校在教学过程网络资源的使用非常广泛,已经成为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表现出,在运用网络资源时缺乏组织和管理,效率低下,还存在一些教师资源不能很好的共享,学生学习仅限于课堂,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交互性差等缺点。

依据这样的事实,我们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的界定

1、网络环境:a、指能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丰富资源的互联网和校园网。b、能进行师生、生生、人机交互的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

2、教学资源:在本课题中指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虚拟网页、学习平台、教学资源库等。

3、开发和利用:是指对这些资源进行劳动(学习、研究、实践),使这些资源发挥效能,为学习服务。

4、网络环境下学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搜集教学资源素材,重组商品化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虚拟网页,提供学习平台,构建特色资源库存等。在教学实践中适时、适度、合理地利用,让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支撑性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方法的导引性与支撑性;学习环境的内容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共创互动合作、支持双赢的学习文化。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实际上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

2、课程改革的理念: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上。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在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网络恰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保障。

2、终身教育思想认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如同人类其他许多能力一样,这种能力,特别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而进行的终身学习能力应该在幼年时期就开始培养,而对中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他们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

研究的目标

学校层面:1、完善校园网络,在网络信息平台上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2、开发开放的教学资源,探索在局域网内利用共享教学资源,重组信息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3、关注网络技术的大容量信息储存,高性能交互,准确快速地检索等技术特性,提高教师教育软件技术的运用水平,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4、完善学科网络资源库,为网络应用提供支持。

教师层面: 1、通过研究,青年教师要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关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用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指导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全面提升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研究发展教育资源,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资源,提高执教能力。

学生层面:1、培养学生能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能力的发展.2、探索如何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建设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来配合各学科的学习。3、利用网络资源增强协作交流的意识,养成自我发展能力、协作能力。

科研层面: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有:行动研究法为、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评价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研究的内容

1、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研究。

开发可以方便添加内容、增加学科、与其它教学资源联系的,快速搜索、组织教学资源的资源库。建立便于搜索各学科信息的组织架构的研究。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各学科的特点,建立利于应用者查找和重组的组织架构,将各种教学资源合理地组织起来。

2、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和补充的方法的研究。

教师直接使用现成课件、利用材料重新组合、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搜索时,使用教学资源的合理方法,及新内容的添加方法。

3、相关知识综合利用的研究。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德育实效性;网络教学环境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网络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研究; 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网络课的建设,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等。

4、学科教学如何进行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和创新研究。

研究过程

1、加大投入,完善管理

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不断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装备进行投资,建设校园网络综合管理系统,建立了学校教学资源库,建成了“家校路路通”,完善了学校的内外网络系统建设,从2011年开始学校所有班级教室均配置了教学多媒体设施,创造了课程与网络整合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为了使教学设备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学校做到了专室专人专管,使用频率均有统计,努力做到管好、用好、养好,为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保障,快速牵引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整合活动,逐步推进

为了提升全体教师驾驭多媒体教学的能力,2011下半年开学初,学校进行了教师多媒体使用与维护培训。从9月中旬开始,10月、11月学校按教研组陆续开展了多媒体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开展了优秀课件与教案的评比,并择优选送参加省教科院、教科所举办的优秀课件及教案的评比活动。多媒体与各学科的课程整合,为学生的学科学习提供广阔的资源环境,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给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

2012年,学校课题组撰写了开题报告,递交了开题意向书,修正与完善课题研究方案中的研究内容环节,制定具体的课题研究实施计划,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组成员分工,成立了由学校信息技术组人员为主的多媒体教材制作组,制作、收集多媒体课件及电子教案,并将之到学校校园网上,以便于教师在备课或制作课件时浏览和下载。进行了教坛新秀以上骨干教师层面的信息技术培训,青年教师的电子白板应用培训,结合学校的“三大杯” (“新苗杯”、“亨通杯”、“长青杯”)赛课活动,按教研组陆续开展了多媒体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学科课程与电子白板整合研讨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录像课观摩活动,并进行了主题为“常态课堂下的有效训练”的课堂观察活动,并围绕相关主题开展了各类研讨与交流活动。

3、搭建平台,有效提升

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定期进行研讨,对的网络化管理如何细化进行了具体商磋,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具体的研讨与进一步提炼,对课题研究的信息及时上传至校园网,组织教师进行了“教育系统计算机信息化水平等级测试种子教师培训”,苏州市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课件比赛

2013年,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了微型课理念,对学校网站建设进行了评比,分学科组织教师观看了的“教学新时空 名师课堂”活动,对一些许嫣娜、陈大宁等著名教师的课,真聆听了专家老师对课的点评,组内进行了相应的研讨。4月份,课题组成员对下一阶段 “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等内容如何分步实施,进行了具体的研讨。

2014年,进行了CamtasiaStudio软件应用培训,针对教师微课活动中微课视频的制作,主要介绍了CamtasiaStudio软件的运用的要点与注意点,设置好截取屏幕的大小,外部录音的输入等等,在录制过程中运用继续、停止等按钮,以及录制完成之后后期的编辑工作,推荐了五位老师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参加省级评比,从而不断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课题研究成果

实践过程中,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教师走上信息技术运用的研究平台,结合吴江市第三届“有效研究节”,围绕“有效课堂”这个中心,结合教学实践,我们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驾驭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运用课程资源的能力,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课题研究以来,有两位老师分别获得年苏州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小学科学组)一等奖,吴江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评比一等奖,录像课《冰棍棒小木屋》获全国二等奖,朱芳老师的论文《整合,让信息资源优势在语文课堂释放》发表于《小学时代》,董永飞老师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研究》,王颖老师的《人事档案管理适应现代化科学化的点滴思考 》发表于《苏州档案》,夏兆平老师的《让多媒体凸现体育课堂教学之趣》发表于《苏州教育研究与实践》,顾建荣校长的《电子备课:变洪水猛兽为灵丹妙药》发表于《小学科学》,董永飞老师的《“分层教学”为信息技术课添光彩》发表于《新教育》,等等。

课题人员及教师发表的相关论文共计68篇,在市、大市、省、全国参评的论文、案例、设计、活动报告共73篇次。由课题研究生成的引领的学校荣誉(含学生的长线实践活动)共17项。

问题与思考

1、课题研究理论与实践层面均缺乏引领,研究的深度不够,需进一步加强学习,总结反思。

2、校园网络综合管理系统不够完善,网络安全方面存在漏洞,要定时做好相关资料的备份工作。

3、教师整体制作、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水平,教学资源平台软件开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上一篇: 针织行业发展现状 下一篇: 绿色环境设计案例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