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的历史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07 11:34:50

水利工程的历史

水利工程的历史篇(1)

2水管体制改革后工程维修养护情况

2.1维修养护项目经费来源

根据2002年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精神,为根本解决陆水枢纽入不敷出的问题,2003年经中编办批文,水利部批复陆管局改为事业单位编制和水管单位职责,落实了工程维修养护经费。2005年至2007年,由国家财政拨款649万元作为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专项资金。主要内容为测报、通信设备及通信电缆修复,主体工程修复,机电设备维护,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具体资金使用情况如下:①测报、通讯设备及通信电缆修复237万元;②主体工程修复326万元;③机电设备维护31万元;④水库大坝安全监测54万元。2008~2011年,在水利部、长江委的关心和支持下,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经费(273万元/年)正式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初步解决了经费保障问题。2011年,在原273万元的基础上另新增维修养护项目经费1426.55万元。2012年,经水利部审核批准,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增加到764万元,大大提高了维修养护工作的经费保障程度。

2.2方案编制及报批

从2008年开始,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项目。陆管局依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修订方案》,结合实际,每年编制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年度预算实施方案,并报经长江委批复后组织实施。

2.3维修养护资金使用情况

从2008年开始,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主要内容分为九大类(表2),即主体工程维修养护、闸门维修养护、启闭机维修养护、机电设备维修养护、附属设施维修养护、公共调整项目、物料动力消耗、勘测设计及监理。每大类项目又分为若干小类,每年申报的项目符合国家规定,绝无重复和违反规定申报。由于陆水水利枢纽建设年代久远,坝工设施及运行管理环境相对落后,因而投入主体工程维修养护方面的资金最多,达1552.29万元,约占40%。主要用于混凝土空蚀剥蚀磨损及裂缝处理、坝下防冲工程维修、土石坝护坡工程维修、金属件防腐、观测设施维修养护、交通桥及机架桥维修。其次为附属设施维修养护,投入资金为640.44万元,主要用于机房及管理房维修养护、坝区绿化、围墙护栏维修养护、上坝公路维修、管理标志管护。

3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成效

3.1主体工程部分缺陷得以修复

在2008~2012年的5a中,及时修复了陆水水利枢纽主坝、2号副坝、3号副坝混凝土建筑物的碳化、风化等表面自然损伤5处;修复了主坝升船机排架、主坝下游牛腿、主副坝混凝土栏杆等表面裂缝;处理了主坝廊道表面渗漏现象。通过修整1号副坝、6号副坝、8号副坝、9号副坝挡土墙,修复3号副坝、2号副坝消力坎,有效防止了泄洪及雨水冲刷对坝体的伤害,保证了大坝设施完整、安全运用。1号副坝、6号副坝、10~11号副坝砌石护坡的表面勾缝处理,减轻了副坝迎水面的水浪冲击力度,大大加强了大坝坝体的抗洪能力。金属栏杆、爬梯、门栅的除锈刷漆和修复,延长了金属结构的使用寿命;观测设施的定期检查和养护,保证了设施的完整和观测的精确度。

3.2水库工程管理条件有所改善

1号副坝、2号副坝、主坝门岗、8号副坝管理房及水工综合管理房的改造和修复,极大地改善了副坝值守和工程管理人员的生活和办公条件。2号副坝工程管理道路、3号副坝溢洪道观测检修道路、8号副坝上坝公路、9号副坝上坝公路的修复,有利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观测和检修,确保了防汛道路的通畅。几年来,坝区周边绿化覆盖率达到85%以上,从1号副坝至11号副坝,随处可见都是绿草成片,绿树成荫,坝区花园式建设已初见成效,坝区已评为湖北省旅游行业AAA景区。

3.3提升了陆管局枢纽工程管理水平

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使陆管局绝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年青一代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了建设管理、施工管理,开阔了眼界,拓展了视野,锻炼了队伍,增强了参与工程施工的市场竞争力。陆管局按照“项目法人负责、部门和专班监理、维修养护队伍保证”的原则,建立了水行政主管部门、水管单位、监理单位分级、分层次监督的监管体系。实行了水管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维修养护单位保证的质量管理体制。实施巡查与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方式,运用法律、行政和科技手段,做好监督抽查后的处理工作。及时组织了维修养护项目验收,并处理了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维修养护质量的全过程控制,及时提交完整的技术资料。

水利工程的历史篇(2)

2实例

2.1研究流域概况

第二松花江丰满以上流域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区,分布在东经125b18c~128b45c、北纬41b40c~44b05c之间。为提高水库预报精度,将丰满水库流域划分为三个区:丰满水库蓄水区(I区)、五道沟以上(II区)与白山水库以上(ó区)。在丰满水库上游流域,除上游松江河梯级水库群,干流的白山、红石、丰满大型梯级水库群外,仅在白山)丰满水库区间,还修建了小型水库近2000座,塘坝更是无以计数,总库容已超过10亿m3。其中五道沟以上(II区)的水库与塘坝的控制面积达到7421km2,占相应流域面积的63198%,对洪水总量预报的影响最大[11212];因此本文以丰满II区流域为典型流域开展研究,其流域内水系、水库与站点情况见图2:

2.2水利工程情况统计与分析

研究流域调查显示,流域内共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2座,小一型水库86座(其中23座有运行资料),小二型水库390座,塘坝则无以计数。各量级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统计见表1:3.3水利工程最大影响量研究流域水利工程众多,显然去获得这些水利工程在场次洪水中的运行资料是很难实现的,对流域出口断面,更关注这些水利工程的综合作用,不必要一一计算其影响。适宜的方法则是研究水库群的拦蓄特征和运用规律,因此我们更关心各类型水利工程对洪水的最大影响量。如何将这种影响量化是关键性的技术问题。(1)大型水库影响量计算:根据历史实测运行资料结合水库水文特征和水库设计参数分析可知,水库在低水位时会对洪水有明显拦蓄作用,在主汛期水位会出现高于正常蓄水位,但只是为了调洪,一场洪水结束时水位基本维持在汛限水位不超过正常蓄水位。因此可知其影响能力为兴利库容值。(2)中型水库影响量计算:由于中小型水库大都没有明确的调度规则,根据有运行资料的水库分析可以看出实际运行中正常库容要略大于设计正常库容值,根据实测运行资料中各水库兴利库容值占总库容约70%,因此用中小型水库总库容的70%作为其影响能力。(3)塘坝影响量计算:塘坝在洪水过程中基本上属于需要水时有多大库容就蓄多少,人工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将其总库容作为影响能力。根据各类型水利工程响量计算方法,结合各年代各类型水利工程库容,可以得到各年代水利工程最大影响量,见表2。

2.3历史洪水率定结果

选取1953年-1955年间6场洪水来率定检验天然期模型参数,选取流域1956年-2010年受水利工程影响期的14场历史暴雨洪水进来率定模型参数与水利工程蓄放作用之间影响规则,最终A=014,B=0128,场次洪水模拟结果见表3:由结果可以看出,不考虑水利工程影响规则,14场历史暴雨洪水只有8场合格,合格率仅为57%,分析不合格场次洪水,19600824为汛末拦蓄,19640816、19910722和19910731均为主汛期前期土壤饱和,水利工程放流。考虑水利工程影响规则后的模拟精度明显高于不考虑水利工程影响的模拟结果,合格率为86%,说明率定得到的规则能够描述水利工程对洪水的影响。

2.4历史暴雨洪水重现分析

根据上面率定得到的模型参数与水利工程蓄放作用之间影响规则,结合现状水利工程分布情况得到现状水利工程条件下的洪水重现模型。将历史上比较大的降雨过程输入到模型中去得到历史暴雨洪水的重现过程。由历史暴雨洪水重现结果可以看出,受水利工程的影响历史上的暴雨过程发生到现在,其流量过程与当年实测流量过程有一定变化。主要表现为受水利工程拦蓄和调蓄作用影响,洪峰和洪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变化趋势沿着有利于防洪安全的方向。另外洪水发生年代距今越远其变化程度越大,如19640811和19860804号洪水重现过程变化幅度明显大于19910722和19950731号洪水。

水利工程的历史篇(3)

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加之社会各界甚至是水利行业内普遍缺乏对古代水利工程价值的认知,大量古代水利工程遭到破坏、废弃,或者被新建工程所取代,且其速度正在加快。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遗产已刻不容缓。

2010年,水利部组织了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的调查。调查历时一年半,这是我国首次全国范围内展开水利文化遗产的调查。目前调查工作基本完成,根据调查结果,我国水利文化遗产类型、数量十分丰富,其中以古代水利工程为多。但是,多数工程经过不断改造,而仍然保持原有工程形态的古代水利工程占总数不到30%。

调查确认

调查始于2010年1月,2011年6月完成,历时一年半,调查范围为1911年以前兴建的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主要包括灌溉工程、防洪工程、城市水利、园林水利、水运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电工程、供排水工程、海塘工程和水力工程等。其中水力工程是指利用水能的灌溉、粮食加工机械或机具(如水碾、水磨、轮式水车等)。调查以在用的古代水利工程重点,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影响的水利工程与遗产,其时限可延长至1949年。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工程位置、工程类别、工程主要效益、始建年代、保存和利用现状、管理部门、存在问题等6个方面。

本次调查首先以省为单位开展函调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影响重大的工程,进行实地调查;针对有明显缺失的工程与遗产,依据江河水利志等相关资料加以补充。调查确认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379处、584项,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

价值认定

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类型多样,按功能可以分为防洪、灌溉、水运、园林等类,按建筑型式可分为拦河坝、溢流坝、渠道、闸门、分水堰、水道制导工程、堤防等。古代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在区域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华文明史是一部水利文明的历史,水利的历史与中华文明史同样源远流长。世代居住的人民以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为基础,通过因地制宜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发展、管理着许多独具特色的水利工程系统。这些在本土知识和传统经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古代水利工程巧夺天工,充分反映了人类及其文化多样性和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刻关系的演进历程。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具有丰厚的文化价值,有些领域是现代水利工程尚未超越的,如水权理论、水利管理中的人文内涵。西方现代水权和概念水权的运用在中国古代的水利管理中有很生动的体现。唐代《水部式》作为国家的水利法规,首先对郑白渠以法律的形式提出了国家水权的主张,即首先是灌溉需求,其次是水磨、水碾等粮食加工的需求。民间乡规民约对水权同样有严格的规定,维护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凡是水利工程得以延续的地区,都有完善的乡村自治组织。因水利管理和水行政而构成了水与社会及文化之间血浓于水的联系,产生了相应的文化现象,比如都江堰水神崇拜,也因此诞生出二王庙、伏龙观、禹王官等美轮美奂的宗教建筑。古代水利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它延续的历史时期,与区域民俗、宗教和建筑文化的融合以及相互的影响。

古代水利工程依据区域内河流形态、水文条件而建,随之而来的是质量较高的景观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古代水利工程从规划到建筑,大都体现出与自然的融合,以及随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的特点。如无坝引水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最基本的建筑形式,其特点就是充分利用河流水文以及地形特点布置工程设施,使之既满足引水、防洪和通航的需求,又没有改变河流原有的自然特性。目前,随着淡水利用接近极限,江河湖泊逐渐枯萎,水环境和水域生态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不断消失等水危机的全面突现,古代水利工程“人与自然和谐”的规划和设计理念越来越得到重视。

古代水利工程的水利设施布局巧妙,既具有防旱抗涝、灌溉农田,又有便利生活、美化环境等综合功能,而且其水利工程的分布,还体现着古代社会一种特殊文化。许多地区因水利工程和水库的建设而成为著名风景旅游区;有些因水利工程而闻名于世;而有些是以发展水文化而成为旅游热点;有些更成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复合生态系统及农耕文明与当地民族民俗完美结合。

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我国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遗产的管理长期缺失,主要面临着困境:

1 适合区域自然特点、河流特性的传统水利型式濒临消失,生态环境、水价值观和文化形态发生蜕化。

典型的例子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坎儿井是绿洲特有的传统水利型式。据新疆坎儿井研究会统计,1950年代前坎儿井的数量约1784条,2003年剩614条,干涸1170条,2009年剩427条。多数坎儿井因绿洲地下水位下降而废弃,这主要是机井盲目发展和超采失控所致,其代价是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良好的地下水循环机理被破坏,以及由坎儿井灌溉产生的旱区水文化层面的损失,即当地居民对需要大量投入和维护而获取到水所衍生出来的水的价值观发生改变,区域水资源公平占有的文化基础消失。事实证明在干旱地区恢复或部分恢复本土传统水利型式,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修复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2 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缺乏对古代水利工程针对性的保护,建设性破坏比较突出。

长期以来,古代水利工程没有像城市历史街区、古代建筑的保护那样,纳入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社会普遍缺乏文化认知。城市发展中,古代水利工程建设性破坏更为突出。

北京是没有天然河流流经的城市,水利工程造就了北京的河湖

水系,它经历了元明清各时期不断建设而形成,是古都风貌重要的构成。但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城市建设中,护城河加盖的长度超过总长的2/3,通惠河、长河等河道在治理中盲目加宽河道,加高河堤,不仅增加了河道置换水量和蒸发损失,区间雨水不能汇流入河,也使河湖的文化景观价值遭到了破坏。城区湖泊多数被填埋,城市失去了蓄滞洪水的场所,最近几年北京逢雨必涝。

3 部分古代水利工程管理权属不清,长期管理缺失,使工程处于自生自灭的状况。

目前相当数量的小型水利工程属于乡镇或村管理。由于乡村土地所有制的改变,基层公共工程管理缺失,使这类水利工程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例如贵州安顺有一批明代屯田时兴建的乡村水利工程,在1978年实行土地承包制以后,土地所有制变化了,这些小型工程名义属于乡镇水利站管理,不在灌区管理范围内,事实上等于无人管理。安顺地区有500多年历史的乡村水利多数失效,只有少数在宗族意志浓厚的乡村管理维持下来。

4 古代水利工程毁灭性的破坏造成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蜕化。

在经济的大潮冲击下,最近10年来大规模的采矿、房地产开发、经济园区建设,使地处城市或风景名胜区的古代水利工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性破坏。

山西太原晋祠引泉工程,曾经是太原地区有近千年历史的水利工程,不仅是晋祠风景名胜的重要组成,更是本区域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供水的基础设施。但是,大规模的煤矿开采使本区地下水含水层截断,引泉工程全部失效,晋祠地区的文化景观、自然环境因此而遭到严重破坏。

保护建议

1 完善保护管理体制

设立古代水利工程与水文化遗产管理指导委员会,组织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成立部级别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的申报标准和认定程序,建立各级保护管理制度,执行对其保护、管理和利用的监督。

颁布《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保护规划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对在用古代水利工程的保护提出强制性要求:涉及到古代水利工程(范围可逐步扩大至50年以上的现代工程)的改建、扩建、施工等要有专项规划、报批手续,按程序审批。

2 完善法律体系

为了推动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必须节制盲目开发和非科学活动,惩治破坏行为,将单位及个人的保护责任用法规和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建议在已有的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组织制定适于我国国情的《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保护管理条例》,明确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身份的认定、保护、管理等方面内容。

3 采取多元化的保护手段

根据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的现状、功能、保护的侧重与目的、不同要素的具体情况以及规划的不同目标和内容,区别对待,分区规划,多元化保护,分别提出保护方法。

已基本改建成为现代工程,只保留有地理位置、范围、工程名称的水利遗存。如秦渠、汉渠、四川通济堰、新疆林公渠等,对其的保护与利用侧重于保护文化价值与历史符号。

主体结构完好,但有扩建的工程的保护策略是:整体保护,适度开发,永续利用。在保障发挥水利功能的前提下,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和运用的优先次序为:文物保护与防洪、水资源调配、河道整治、水毁工程修复等工作发生冲突时,水利功能优先。

对基本保留,建筑材料有改变的工程,在保护现有遗产的基础上,逐步、科学的采用传统水利材料与构件,适度恢复历史风貌。

对主体已完全消失,只有遗址存在的工程,以保护历史、文化价值为主。通过保护其场地或历史遗存,保留历史信息,作为水利展陈与科普的实例,结合水文化建设的需要,通过各种标识、展示手段阐释其价值。

对占地面积较大的遗存或遗址类工程,可适当对其场地进行功能置换和重新利用,通过建遗址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进行保护性的展示利用。

水利工程的历史篇(4)

《公约》对文化遗产的定义:

建筑群类: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观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关联的建筑群。

对可以被批准为文化遗产的建筑必须的条件:

“可以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能够在一定时期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涉及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能够为一种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都江堰既是一座远在纪元前就在中国统一事业中发挥过巨大作用,在中国

和世界有着悠久历史意义的水利工程,又是一座生机勃勃科学美妙和自然造化人工斧凿相结合的浑然天成的建筑物;其巨大的效益一直延续至今的宏伟建筑,被公认为效益巨大,对环境有良好作用的“五好工程”的代表。80年代由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推荐并被批准为水利工程中的第一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都足以证明的都江堰的历史地位,并具备上述条件。

我们认为都江堰文化遗产是古代人类文明的典型,其内涵属性是水利文明,应从如下角度予以评价:

(1)都江堰水利工程创造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型式,创造出独特的水工建筑艺术,并影响中国南方广大地域。

古代都江堰渠首及以下的各级渠道均为无坝引水工程,与天然河道类似的渠系布置蜿蜒曲折,而以石木和竹为主的建筑材料和工程结构均直接源于自然。

这类与自然和谐的工程型式展示了古代水利规划思想自然观的精髓,国外环境水利专家誉为:“亲自然的水利工程”。

无坝引水水利工程曾经是古代中国最普遍的水利型式。20世纪以来,现代水利技术逐渐取代了这一水利型式。许多天然河流被混凝土大坝截断,缺乏科学规划而盲目兴建一些供水工程甚至导致河流下游断流、地下水枯竭。在都江堰灌区变化则表现在顺应河流水沙特性的鱼嘴分水工程和湃缺控制工程,纷纷为闸门取代;近似于天然河流的渠道被混凝土的水渠取代。到20世纪末人们对现代水利工程负面后果开始反思,并谋求水利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结合。都江堰正好是留下的唯一这类工程的实例。

目前为止,世界上古老的灌溉文明基本消失,在大江大河上只有都江堰渠首还基本保留了无坝引水工程的建筑艺术特点,展示着古代文明中人与自然互相融合的建筑艺术的魅力。

(2)都江堰创造了成都平原的水环境,并对古代成都及周边城镇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有潜在的影响,是蜀文化的的特殊见证。

古代都江堰灌区的堰或河既是灌溉输水渠、排水渠也是水路通道,它们塑造了成都平原河流,为成都及周边14个县城及集镇供水、水运、环境和防洪的多种需求,并对城市规划和发展有潜在的影响,如成都以河流为骨架的街区格局便是例证。都江堰水系为成都平原提供了质量较高的景观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今后都江堰的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在城市供水和环境保障方面有更大的发挥。

(3)都江堰丰富和衍生了其他文化,是多种古代文化的集中体现。

都江堰是世界唯一有2000多年历史而至今尚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在某种意义上,都江堰得以延续,实际是管理的延续。都江堰的集权和专业化管理机制是历史时期形成的,是工程延续的基本保证。历史的传承表现了国家政治文化的某一侧面。古代都江堰在国家专业管理机构和灌区管理的社会组织之间的纽带就是宗教神权。青城山道教文化与政治文化相互渗透,形成了二郎庙和青城山道教独特的文化现象,至今尚存的二王庙内有关工程管理的碑刻不乏这样的例证。

都江堰的历史价值还体现在集中政治文化、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的精华。由于都江堰管理需要,各时期兴建的建筑群落,如二郎庙、伏龙观,水利厅衙门均是古建筑精美的遗产。作为川西门户的都江堰市也与都江堰有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城市建筑与山与水相应成趣,极富特色。玉垒关、观澜亭以及索桥、南桥则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这些点面的建筑艺术与岷江与都江堰工程与河流共同构成了文化遗产主体。

2、都江堰文化遗产保护的难点与必要性

都江堰一直作为成都平原的灌溉工程持续发展和不断改造,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灌溉面积大幅扩展,渠首工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至今仍基本保留的都江堰正面临完全消失的厄运。

据了解,都江堰鱼嘴以上300米以远即将开工的紫坪铺电站和鱼嘴引水枢纽,恰好均在都江堰文化遗产保护区的范围内。这就引发出三个冲突:都江堰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作为正在运用的重要水利工程之间的冲突;都江堰景区范围与都江堰工程法定管理范围的冲突;都江堰三大工程(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与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的冲突。

关于都江堰的定位问题由来已久。大约在1982年由娄溥礼总工程师主持审查四川省水利厅和都江堰管理局提出的都江堰渠首改建规划。该规划包括宝瓶口建闸、内外江建闸、紫坪铺电站等工程,如果实施将基本改变都江堰无坝引水的工程型式。该规划因为水科院专家陈述都江堰的价值定位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不可替代性而作罢。目前紫坪铺电站前期工程已经开工。紫坪铺电站建成之后对都江堰历史面貌的破坏将是彻底的,鱼嘴自流分水的景观荡然无存。因为电站运行的尾水将提高水位而鱼嘴将长期处于水下淹没状态。可以想见这是都江堰文化遗产的浩劫,我们不应该忽略由此引起的恶劣影响和来自各方面的谴责。难道我们真的就缺这一座水电站吗?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是全新的营造或者有深刻的影响。已往我们水利工程建设及其管理运用对工程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考虑不足,而对它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更思考不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水利工程,其文化和历史价值也是资源的重要组成,是重要的民族和人类财富,对其实行合理利用和保护,是水利管理部门应有的责任。因为对水利遗产文化内涵的恰当定位,对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需要科学地运用水利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来实现。达到都江堰的保护与利用目标,不是单纯地方政府或文物部门可以做到的。此外,水利部门对都江堰水利文明的保护和利用有效介入,也将有助于社会对水利事业的全面认识。

岷江水力资源开发和都江堰灌溉效益的保持和发展,是可以找到替代方案的,并不必以牺牲都江堰的文化价值为代价。为此,我们建议水利部对其发展规划予以关注,以避免今后不可挽回的遗憾在都江堰重演。

3建议

建设一处水利工程在现代是不难做到的,古代都江堰建筑艺术却是世界独有的,一经消失将永远难以恢复。因此,都江堰这座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水利工程应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得到应有的保护。

都江堰功能的定位:历史文化遗产和当代水利工程两位一体。我们认为,解决二者之间矛盾的焦点首先在于实行水价值观念的转变。岷江水的综合效益、长远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综合价值都要远胜于目前主要着眼于增加灌溉面积来得显著,尤其是灌溉用水还可以从区域水资源开发、节水型农业工程、改变作物品种等方面来弥补。

水利工程的历史篇(5)

都江堰修建于公元前256年,当时蜀地水患频仍,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

李冰父子首先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领大众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形如鱼嘴的狭长小岛。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隰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程度平原。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米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都江堰整个工程充分利益能够当地地势西高东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因势利导,无坝引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构成一整套水利工程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使川西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2260余年后的今天,都江堰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灌溉面积超过1000万亩,这是它最伟大之处。

李冰所创建的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的庞大水利工程体系,是充分利用山势、水体自然造化的水利工程,是区域水利网络化的典范。后来的灵渠、它山堰、渔梁坝、戴村坝一批历史性工程,都有都江堰的印记。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人与自然融合的光辉范例

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是古代中国人伟大智慧的结晶,而且充分反应了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古都江堰渠首及以下的各级渠道均为无坝引水工程,与天然河道类似的渠系布置蜿蜒曲折,而以石、木和竹为主的建筑材料和工程结构均直接源于自然,展示着古代文明中人与自然互相融合的建筑艺术的魅力。这类与自然和谐的工程形式展示了古代水利规划思想自然观的精髓,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文化思想,难怪国外环境水利专家赞誉都江堰为:“亲自然的水利工程”。

而且都江堰在选址上非常科学,布局合理,巧妙地实现了自动分流、自动引水、自动泄洪、自动排沙,把自然规律、生态环境与人的功利需求三者和谐统一起来,不仅维护了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孕育了四川天府之国,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光辉典范,在世界科学史上独树一帜,是世界水资源利用的最佳典范,可谓“创科学治水之先例、建华夏文明之瑰宝”。

两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1833~1905)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1986年,国际灌排委员会秘书长弗朗杰姆,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各国专家参观都江堰后,对都江堰科学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给予高度评价。1999年3月,联合国人居中心官员参观都江堰后,建议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评2000年联合国“最佳水资源利用和处理奖”。

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都江堰毗邻中国道教圣地青城山,相邻区域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迹。1982年,都江堰作为四川青城山一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其景区内有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的“宝瓶口引水工程”,有1600多年历史的、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有汉代建筑“伏龙观”、“中国古代五大桥梁”之一的“安澜桥”等历史文化古迹。而都江堰毗邻的青城山也非常著名。青城山林深树茂、层峦叠嶂、曲径逶迤、古观藏趣,幽甲天下,是我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道教音乐、医药、武术、饮食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胜地。

正是因为都江堰地区拥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在20世纪未,都江堰开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广泛更充分地保护都江堰地区的历史文化遗迹,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都江堰市对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进行了有力而有效的整顿,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获得成功。仅环境整治、拆迁违章建筑达28万平方米,迁移居民1097户,耗资2.06亿元,基本恢复了都江堰的历史原貌,改善了都江堰的环境。最终,在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且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科学内涵,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水利工程的历史篇(6)

党的十以来,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持,是我们最浓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传统文化要挖掘阐发、保护弘扬、传播推广、整合发展”、“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文化遗产”、“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等论断,精辟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指明了加强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一脉,必须深入挖掘、研究和宣传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建设文化强市、促进云浮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云浮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落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部署,并结合自身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出台了《关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随着时展,博物馆应该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乡村资源共享。

一、关于云浮市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面对城乡建设中一些地方忽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致使大量乡村传统文化遭受毁坏、走向消亡的现状。2014年,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在"乡村记忆工程"新闻会上表示,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文化传承要求部署的重要举措,能够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

十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深刻阐释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和任务,把文化传承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他强调,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2014年云浮市委市政府在配合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确定从2014年起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并通过政府民生实事的方式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继续深入发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乡村记忆工程”建设的新途径和方式方法,打造“一村一品牌”的乡村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展(演) 示馆或社区、名人展示馆、家训展示馆、村史展示馆、乡村生态博物馆等。通过整合盘活一批古寺庙(堂)等古建筑资源,实施文化遗产保育工程,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全力提升历史文化资源的品位,并且把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农村、立足基层,以建设“乡村记忆工程”为抓手,创建了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实行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社区、校园。2015年中,我市充分利用市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已建成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并对外开放,提升城镇村落文化内涵,彰显云浮民俗文化魅力。

二、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一)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关系

云浮市在探索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新机制,把文物保护展示宣传教育重点向农村转移。云浮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古建筑占比例较大,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工作, 用两年时间,全市共创建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是根据当地现状概括、历史沿革、风土人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精心设计、稳步推进’的原则建立起来,与当地博物馆、文化馆等现有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相结合。乡村历史工程更能体现文化遗产融乡村传统、地方非遗特色于一体。

云浮市博物馆是一所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于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集展览、研究、保护、收藏于一体的“公益性”机构,肩负着保护云浮本土特色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承云浮地方特色文化。

云浮市博物馆作为传播、承载、分享云浮特色地域文化的载体,融入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也能使博物馆文化得以更好的充实、提升和树立品牌,提高自身影响力。云浮市博物馆应该抓住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丰富地方资源机会,更好挖掘和宣传地方特色文化,把已建成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融合到地方文化的板块中,聚成既有地方人文文化特色,又有地方独特亮点的博物馆氛围中,方能发挥地级市博物馆优势,发展地方文化。

(二)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资源融合,进一步宣传及丰富本地特色文化内容

云浮市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揭示云浮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宣传石艺文化、南江文化、禅宗六祖文化三大文化品牌,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参观展览,了解云浮历史沿革来历和发展及地方特色文化。通过自主举办及引进各类中高档次展览、讲座、文博活动等,不断丰富资源。博物馆不仅是文物收藏单位,也是文物研究机构。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融合,通过各类陈列展览,进一步挖掘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向市民展示及传播展览的信息、精神,达到宣传教化、文物传承及保护意识的作用。

博物馆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用具、节庆风俗、生活遗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行收集整理工作,并采用雕塑、实物、口述、图片、影视等多种形式,制作一系列结合本土特色的专题展览,展示乡俗民情。通过深入调动全民参与热情,让乡村记忆工程成为当地市民的民生工程,造福当地百姓。通过相互资源融合,展示地方博物馆特色文化品牌,提高博物馆影响力,在群众树立较好的印象。

(三)融入乡村历史记忆工程实现博物馆藏品的“活”化利用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博物馆根据自己的功能,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征集保存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这些见证物的质量、数量、特色将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业务开展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同时,它们是衡量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及其存在价值的主要指数,是博物馆价值的源泉,也是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基础,云浮市博物馆通过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基本摸清馆藏文物,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解决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中实物匮乏,文物资源不丰富、无力收购等问题。博物馆应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互合作发展,也是馆藏文物“活”化利用起来。早期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类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用具、生活器物、生活遗物、节庆风俗云浮石艺、面塑艺术、手指画、罗定鱼腐制作、剪纸等一系列具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列在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中,融乡村传统、更显地方非遗特色于一体。通过展览、活动把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所在的地域文物成为博物馆收藏研究的对象并成为博物馆的藏品来源之一,并把文化遗物转化成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历史藏品源泉,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努力打造成本地特色文化,提高了市民对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欣赏水平,增强了市民自X参观的意识。

(四)立足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擦亮博物馆地方特色品牌

博物馆应不断进行探讨,在做好免费开放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扩大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教育功能作用,坚持面向群众,深入农村,把博物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近年活化利用的成果、经验、典型例子与社会群众共享。充分利用结合现有的藏品、展览、技术等资源,让社会资金、人才、技术、服务等优质资源回流农村。通过举办丰富的展览及其它多样的文化活动,引进专题流动展览,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市博物馆的专题展览内容,提高了陈列展示的档次,使博物馆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融合,不仅让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活起来”,更能擦亮博物馆地方特品牌,推进博物馆提档升级。

结语

总而言之,继续深入发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乡村记忆工程”建设的新途径和方式方法,打造“一村一品牌”的乡村历史文化、村史展示馆等。整合资源,实施文化遗产保育工程,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使每个村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村民们一定也不想让子孙后代,回过头只看到这些濒危、倒塌的村庄。建村史馆留存、收集历史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古村的今天,就是明日的回忆。如何激发村民保护古村的积极性,形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让古村遗韵不断,当下更需努力。同时,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与利用新途径,保障民众分享和参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权利,指导和支持城乡群众成立区域内一般自治组织,参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保护管理和使用。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的历史篇(7)

一、西关古城历史建筑基本情况

1、古城概况

“羲皇故里”天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2700年建城史,至解放初,古城自西向东完整遗存了伏羲城、西关城、大城、中城、东关城等五城相衔的格局,但至今仅遗存伏羲城、西关城,其内保存有澄源巷、育生巷等7条历史文化街区和中国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元明清时期的历史建筑(古民居)院落群,共140余处(其中市名城委挂牌保护院落42处,包括:部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总占地面积56公顷。有城市历史发展的活证,古树名木136株。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天水实施伏羲城保护工程,经十多年投资过亿,完成了伏羲庙修缮、伏羲广场及旅游基础设施、历史建筑(古民居)修缮等三大工程,伏羲城作为中华民族寻根祭祖圣地初具规模。

2、西关古城历史建筑遗存与文化内涵

紧邻伏羲城之东的西关古城,其内有5条历史文化街区,分布有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有天水市名城委挂牌保护院落31处,他们中有:汉飞将军李广故里、才女苏蕙织锦台、教育救国“学圣”张世英宅院、中国唯一回民翰林哈锐宅院、荣(荣毅仁父亲)氏面粉厂西北办事处、赵氏宗祠天水堂、秦州古城墙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典型历史建筑和重点院落有:

(1)澄源巷历史文化街区。面积0.7公顷。后街清真寺大殿,位于澄源巷东侧人民路25号,元代建筑,部级文物保护单位。

澄源巷11号、13号、15号、17号,清代建筑,哈锐故居。澄源巷21号、23号、42号,明-清建筑,咸丰进士张庆麟宅院。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澄源巷28号、88号,均为明代建筑,天水市名城委挂牌保护院落。

(2)三星巷历史文化街区。三新巷,原叫“石头巷”,后以上海荣氏企业“茂新、福新、申新”三大企业为名,改成“三新巷”,由于口传现称“三星巷”。面积2.65公顷。

三星巷16号、39号、41号,清代建筑;三星巷67号,明-清建筑,为西厢张氏张和故居。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星巷9号,为清代武举赵子培故居。三星巷11号,为清代武进士张珍故居,新中国成立后拍卖给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为荣氏企业秦州办事处。三星巷25号,为宋代抗金名将张俊府。飞将巷9号,飞将军李广故里。解放路74号,赵氏天水堂。均为明清建筑,天水市名城委挂牌保护院落。

三星巷51、53号,清代建筑,葛霁云故居。葛霁云为中共早期党员,西北地区党的负责人,甘肃第一个共产党员。

三星巷北端秦州古城墙遗存,约100米。

(3)自由路历史文化街区。面积3.3公顷。自由路45号汪家院,清代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由路2号、91号、12号。均为清代建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自由路14号,明清建筑,天水市名城委挂牌保护院落,已批文物点。

(4)育生巷历史文化街区。以乡贤张育生先生为巷名,面积6.4公顷。

忠义巷6号关帝庙历史建筑群(北侧3幢大殿、南侧2幢附属建筑),北侧3幢大殿中,后殿正殿为元代早期建筑,前殿为明代建筑,中殿为清代建筑。育生巷42号、56号、清代建筑,育生巷60号、民国建筑,张氏民居。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育生巷43号,孙家大院17、18号,忠义巷26号邓家院(邓宝珊将军出生地)、28号,白家大园13、14号,均为清代建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育生巷14号,清代建筑,已批文物点,天水市名城委挂牌保护院落。育生巷28号,务农巷2号,孙家大院12号、16号,忠义巷46号,均为明清建筑,天水市名城委挂牌保护院落。才女苏蕙“古织锦台”、“晋窦滔里”遗址。

(5)自治巷历史文化街区。面积5.09公顷。自治巷44号,清-民国建筑,吴鸿宾宅院。吴鸿宾,“五四”运动时与天水热血青年葛霁云等20多人在北京投身革命,在等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彭真、张友渔等同学共事。后为中共西北重要力量,首任兰州市市长。自治巷61号,明-清建筑,为张深故居,张深,清乾隆六年(1741年)中举,因平叛有功,授广威将军,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以四品广威将军衔终仕归里。自治巷57号, 明-清建筑,为张深世孙张焕斗故居。自治巷59号:明-清建筑,张裕故居。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关古城有树龄3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27株。

3、面临的突出问题

(1)人居环境差,安全隐患严重。天水历史建筑(古民居)多为土木结构建筑,历经百年风雨后普遍已木朽墙危,经5.12地震危及,普遍成危房;古民居院落地势低洼,雨季跨塌、雨后被淹现象时有发生;古民居居民基本为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困难,大多几代人共同居住,院内违章建筑普遍,电路乱接线路老化严重,存在火灾和火灾发生后无法施救的安全隐患,近年已发生多次火灾。供暖、供水、供电、有线电视、电信等现代生活基础设施未进院入户。

(2)破坏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天水古城区保护与管理的矛盾十分突出,管理难度大,擅自拆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违法建筑等破坏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现象时有发生,局部已积重难返。

(3)历史建筑保护难度高资金投入巨大。由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房屋产权复杂,居民普遍困难,人口密度大,违章建筑多,搬迁疏散难度高,工程投资巨大。

(4)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古民居)保护问题社会关注,已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西关古城区历史建筑保护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历年都有建议与提案;古城保护区的广大居民普遍认为,西关古城区既已作为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区,法规规定既不允许开发,而保护力度又跟不上,居住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普遍不满,上访量不断增多,呼吁政府加强古城区保护或者开发力度,尽快改善他们的生活居住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历史文化名城的布局、环境、历史风貌等遭到严重破坏的,由国务院撤销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因保护不力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批准机关应当将其列入濒危名单,予以公布。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尚武曾在天水一次讲座上呼吁:“天水西关古城区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如何保护,而是如何进行抢救性保护的问题!”。

上述问题如不及时有效解决,不仅影响着天水市社会和谐稳定,而且将危及天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位。

二、西关古城历史建筑的文化投资发展价值

1、国家政策层面看:指出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 “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实施中,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中,对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建设特色城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指出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国家的“金色名片”,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实物见证,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滋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展示文明大国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专家层面看: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文化遗产 让城市更美好》中指出:文化遗产不应该是城市发展的绊脚石。当把它当成是城市发展的负担时,它就只能蓬头垢面的呆在角落里,而当把它当成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文化资源时,它就立刻站起来,光照四方。

2015年9月,甘肃省委邀请中组部“一带一路”建设高层次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高级工程师张克贵,对天水西关古城进行了现场调研后指出:天水古城区历史建筑群所反应的建筑年代完整、建筑个体完整、建筑类型非常完整,历史建筑所反映的文化艺术发展脉络非常清晰。天水历史建筑有丰富的木雕砖雕饰品,主要反映在大部构件上,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其艺术水平既不同于西北地区山西陕西木雕砖雕的粗犷,也不同于江南的精巧,而具有南北兼具的风格,其细腻的雕刻艺术水平可与江南一比,甚至胜于江南,集中反映了天水深厚的历史文化,反映了当时天水人民的生活情趣、思想观念、世界观,值得深入发掘保护。特别指出胡氏民居北宅子主厅楼二楼木质雕花栏板保存完好,全国独一无二、天水独有;贾家公馆的木雕砖雕艺术水平及建筑规模,比一些部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水平高,被评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应当之无愧(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帝庙历史建筑群在国内同类建筑中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较高,可以认为是反映天水古城建筑发展史的一个小博物馆。他对天水市古城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古民居)的存量表示震撼,指出非常珍贵值得保护,他们与天水市其它历史文化资源共同决定了天水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当之无愧的地位。这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天水西关古历史建筑的文化经济价值。

3、个人认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及光荣革命传统,是国家宝贵财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是名城古城区的骨架与组织细胞。它们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城市历史文化记忆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织肌理和有力物证,是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特色城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

古城、古街巷、古民居、古树、古寺是天水古城重要的组织肌理,不仅是构成天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涵,而且是天水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资源,是天水古城独特的城市魅力所在。过去,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天水将最具古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明清甚至元代遗存的历史建筑珍品拆除,在天水城市建设发展史上留下了无法挽回的遗憾!现存的历史建筑(古民居)院落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它们不是“塌房烂院”,不是城市发展的负担,而是亟待抢救发掘的十分珍贵历史文化宝库,是天水建设特色文化大市,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带动古城第三产业,促进天水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亟待保护发掘有效利用的“黄金富矿”,具有广阔而深远的投资发展前景。当国内一些城市因没有历史文化遗存,千方百计的在史料中寻找线索复建文化景点,推动城市旅游业发展时,天水没有理由守着如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而不珍惜!不能守着“黄金富矿”“讨饭吃”,让古城区百姓依然生活在现代贫民窟中!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天水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重要节点城市。在国务院批准的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布局中,将天水定位为陇东南始祖文化核心区,提出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的总体要求。这要求当地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开展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以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紧迫感,立足于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观念,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正视解决这一问题。

三、思考与建议

在目前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新起点下,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重大战略方针政策,把握机遇,妥善解决天水西关古城历史建筑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利于推动天水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和建设特色文化魅力城市。初步思考建议如下:

1、加快规划编制与依法报审,切实维护保护规划的严肃性

天水市新修编的《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已经批准实施,目前正在对《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行修编、编制《天水市城市风貌规划》、《天水古城西关片区综合保护与复兴规划》、《天水市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纲要》,要尽快完成这些规划的修编编制和依法报审,为天水西关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明确科学的指导依据和法律保障。同时,建议当地政府要加强对天水古城区保护,建立责任追究制,靠实监管责任,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杜绝破坏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现象的再发生,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消除当下的安全隐患。

2、保护发掘与产业投资发展并重,打造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古城历史文化展示区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面对千城一面、千楼一面的问题,拆除历史建筑遗存建仿古建筑的问题,已引起有识之士的关切。城市建设如何突出特色与个性,彰显城市魅力?这不仅要靠城市建设的完美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密切结合,更要靠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建议天水要进一步加强对西关古城丰富历史文化遗存内涵特点的深入研究、发掘,紧密结合以伏羲城为核心建设中华始祖文化园,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的总体要求,统筹协调伏羲城、西关城的有机保护,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围绕未来天水名城古韵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天水西关古城保护中,把西关古城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传统风貌的保护与各历史街区遗存的汉飞将军李广故里、才女苏蕙织锦台、教育救国“学圣”张世英宅院、回民翰林哈锐宅院、扶贫济困咸丰进士张庆麟宅院、爱国忠武将军周务学故居、荣(荣毅仁父亲)氏面粉厂西北办事处、赵氏宗祠天水堂、千年古城城墙遗址、古树名木等众多名人故居、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发掘、利用和促进名城古韵文化旅游产业的发掘策划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历史街区、不同的历史文化遗存,分别策划提出不同功能定位、不同的文化产业保护展示及创意开发利用项目;适当疏散人口,保留部分原住民、传承原有生活状态与习俗;在古城保护区引入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文化、民风民俗文化等的展示功能和休闲茶座等现代休闲生活元素,增建一定的市民休憩场所,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对古城区文化展示和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布局及游人进入、疏散、消防等设施全方位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安排。达到根本改变西关古城区生存、生活、发展条件,实现西关古城历史文化遗存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与区域业态的多样性、可持续性、活化复兴相结合的目的,将天水古城西关片区打造成富有活力和鲜明特色的古城历史文化展示区。

3、强化风险防控,促进西关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投资发展

实施这一项目面临着:适量的人口疏散搬迁、对古城传统风貌可能发生的开发性建设性破坏的防控,两大风险问题。为此,必须在科学论证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注重公众参与,强化风险评估与防控,促进西关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投资发展。

一公众参与。在项目实施区引入 “社区开放式公众参与治理”模式,从规划编制、保护工程方案策划、工程实施、居民搬迁疏散政策制定、古城管理运营等全过程,都要实行面向社会的公开公示制度,广泛吸收体现公众意愿,调动公众参与,最大限度化解搬迁疏散矛盾。项目实施单位要组织天水本土知名的砖雕、木雕、古建施工等艺人――组成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古民居)修缮专业队伍,参与该工程建设,确保传统营造工艺的传承和队伍的培养。

二科学决策。要组织市内外知名的民风民俗、古建设计、施工专家、规划专家等组成天水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古民居)修缮保护专家咨询督导机构,参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决策咨询,并赋于相应的技术监督与否决权,确保项目严格按名城保护规划和批准的方案实施,防止因经济利益绑架公众利益而引发的开发性建设性破坏现象的发生。

三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名城保护法规、规划、资源优势及抢救保护利用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重大意义;对居民自发的按规划要求进行历史建筑修缮保护的行为进行大力度政策资助奖励,对擅自拆除历史建筑、从事非法建设等破坏古城传统风貌的行为依法查处,形成全社会参与名城保护与建设的良好氛围。

4、抢抓政策机遇,多渠道筹资融资

在西关古城历史建筑等丰厚文化遗存资源的投资发展项目实施中,只要妥善处理好抢救性保护与发掘、展示、利用的关系,拉长产业链,切实做好古城区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抢抓机遇,充分用足用活国家文化产业投资政策,多渠道筹资融资,解决投资问题。

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组建由政府授信的、以项目实施区的土地、国有历史建筑等国有资产作为资本金,由政府控股的股份制项目法人,统一负责筹资实施项目和统筹组织古城相关文化旅游产业的运作经营。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其与社会资本采取股份制、PPP等多形式、多渠道合作筹资融资。

二要用足用活政策。认真落实甘肃省政府《关于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5〕74号),争取将这一工程列入甘肃省“十三五”重大项目发展计划,纳入全省城镇棚户区改造、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积极争取国家开发行、农发行甘肃省分行政策性贷款支持。

三要积极争取各级各类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修缮保护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市、区两级财政专项投入。

四、结论

全面投资开展西关古城历史建筑的抢救性保护发掘利用,对促进古城保护与复兴,有着广阔深远的文化投资发展前景,意义深远:

一是可使处于濒危之境况的天水古城历史文化遗存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利用,使古城保护区全面得到活化复兴;

二是可使西关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万余户居民居住生活环境、生存发展条件得到彻底改善,极大地促进古城区服务业发展,有利于天水和谐社会建设;

三是将显著增强天水名城古韵魅力和城市软实力,塑造鲜明的城市特色与个性,有力地推动天水旅游富市战略的实施和天水社会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

四是将进一步升华天水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重要节点城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陇东南始祖文文化历史区核心区的地位。

总之,实施这一工程,是西关古城广大人民群众之渴求,是天水社会各界的期盼;是一举多得、利国利民涉及民生的公益性德政工程,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文化效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十届人大常委会31次会议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主席令74号)、《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524号,2008年.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2016年).

[3] 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2013年)、省政府《关于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5〕74号)(2015年).

水利工程的历史篇(8)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3)03-0074-05

水利,按今天的科学定义,指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防治水旱灾害,并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各项事业和活动。简言之,水利就是兴利除害、造福人类的水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水利成就斐然。

著名战国史专家缪文远先生曾从《水经・沔水注》中挖掘出一条史料,认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在新占领的楚地修建了河渠,为战国发展水利。他说:当时白起占领楚国(今湖北襄阳)后,修建了一条河渠,后人加以扩展,称为“白起渠”。“这条渠引汉水支流夷水,串联许多陂塘,溉注楚旧都鄢郢(今湖北宜城)附近,到北魏时,已发展万亩灌田三千顷的大灌区。”②按此解说,战国时期,秦将白起在新占领的楚地修建了一条灌溉农田的渠道,引夷水至宜城附近。该渠沿途串联了许多陂塘,灌溉楚旧都焉郢一带。到了北魏,该渠得到扩展,成为一个具有万亩灌溉能力的大灌区。显然,缪先生将白起所开河渠视为战国时期水利方面的一项成就,为北魏“白起渠”及水利灌区的前身。

然而,事实是这样的吗?的确,战国时期兴建了许多大的水利工程,如魏国整理黄河中游河道,形成鸿沟水系;秦国在蜀地建设都江堰;在关中开凿郑国渠,都取得巨大成就,产生过深远影响,泽惠后代,有的至今还发挥作用。但战国时期也有人为制造水患,古兵法中有水攻,以水攻城的战例最典型者,莫过于秦灭魏,引黄河水灌大梁城(今河南开封),此为开封历史上第一次被水淹没。战国名都毁于一旦,造成生命财产重大损失。仔细审读史料,缪先生所谓白起修建的这条河渠,被后人称之为“白起渠”的工程,其实并非是为民造福的水利工程,而是一个人为制造的堰塞湖性质的巨大水坝,以水攻鄢城的结果导致了聚集在城中的数十万生灵牺牲的人间悲剧,也是古代一次毁坏环境的重大生态灾难。

现将《水经注》相关文字摘录如下:

《水经》卷二十八沔水:“又南过宜城县东,夷水出自房陵,东流注之。”郦道元《沔水注》:“夷水,蛮水也。昔白起攻楚,引西山长谷水,即是水也。旧去城百许里,水从城西灌城东,人注为渊,今熨斗陂是也。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后人因其渠流,以结陂田城西,陂,谓之新陂,覆地数十顷。西北又为土门陂,从平路渠以北、木兰桥以南,西极土门山,东跨大道,水流周通,其水自新陂东人城。城,故鄢郢之旧都,秦以为县,汉惠帝三年,改日宜城。”

“其水又迳金城前,县南门有古碑犹存。其水又东出城,东注臭池。臭池溉田,陂水散流,又人朱湖陂。朱湖陂亦下灌诸田。余水又下人木里沟,木里沟是汉南郡太守王宠所凿故渠,引鄢水也,灌田七百顷。白起渠溉三千顷,膏良肥美,更为沃壤也。”

,音恶。主要有壁间的缝隙和阻塞成堰两层含义。《说文解字》:“者,壁际也。”清人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以为前者为古义,“今义堰也,读同壅,后人所用俗字也”。

堰是挡水的低坝,这里作阻塞水形成土堰。水利上一是灌溉所用,二是疏通河道、泄洪所用。建造土坝,阻塞河水,在上游形成河塘、水堰,可以作为引水的水源,或是建造水堰蓄水灌溉,相当于今天的小型水库。如《三国志》卷十五《魏书・刘馥传》中写道曹操表刘馥为扬州刺史,“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茄陂、七门、吴塘诸以溉稻田,官民有畜”。或是阻遏、排泄洪水。如《水经注》卷七《济水注》:“济水又东,合荥渎,渎首受河水,有石门,谓之为荥口石门也,而地形殊卑,盖故荥播所导,自此始也。门南际河,有故碑云:惟阳嘉三年二月丁丑,使河堤谒者王诲,疏达河川,通荒庶土。云大河冲塞,侵口金堤,以竹笼石葺土而为,坏聩无已,功消亿万,请以滨河郡徒,疏山采石垒以为障。”堵塞或阻挡决口而出的洪水。这种坝堰相当于今天的人工造成的堰塞湖一类的水坝,建于上游,居高临下,用于特殊需要,如战争中,为了攻城水灌城池,或像楚汉战争中韩信在河东用来水淹赵军所建的拦截河水,形成高堰,作为以水攻城、水淹敌军的一种形式。显然,《沔水注》中的白起所为,就是筑坝蓄水,以水淹城,绝非水利灌溉工程。

《史记・秦本纪》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郢,赦罪人迁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楚王走”。公元前279年,白起攻鄢郢,第二年攻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鄢,今湖北宜城东南,位于汉水沿岸,是楚国的别都,春秋时曾为都国所在,吴国攻入郢都时,楚昭王曾迁都于此,故称鄢郢。当时,吴国没有攻占此城,而是直扑江陵纪南城。今宜城东南有“楚皇城遗址”,即鄢城故城遗址。事实是,秦楚主力大战于鄢城下,鄢的城池自然较为坚固难攻,白起为了尽快攻下此城,从西山上引夷水,即长谷水,又称鄢水,汉水支流。在距城百里外的地方建造了一个堰塞湖似的水坝,拦截蓄水,并开挖引水渠,待到攻城时突然破堰放水,水急流而下,从城西灌人城中,大量洪水聚集低尘地带,形成渊薮,后称熨斗陂。从高处倾泻的大水冲毁了城的东北角,城内老百姓被汹涌的河水卷起冲出,拥挤堆积在城东,所以死于城东的有数十万(数据不一定准确,但表明人数很多)。水退之后,因死尸浸泡腐烂所散发的恶臭充斥在城东一带,故称城东一带陂(水塘)成为臭池。这就是白起开挖的所谓“白起渠”前身堰坝河渠,并非战国水利工程,而是人为制造的天灾人祸。后来的人,将白起放水淹城所留下的水道和城西的陂田相贯通,形成了灌溉渠道。郦道元特别强调,这个陂是新陂,覆地仅数十顷。在城的西北,又开了土门陂,从平路渠以北、木兰桥以南,西极土门山,东跨大道,水流周通,其水自新陂东人城。这里的后人,或为秦统一后的人,或为汉人,但绝对不是白起所为。如果说后人建新陂还利用了白起放水所冲出的旧河道,土门陂这个通过新陂东人宜城的水利工程,已经和白起没有任何关系了。故学界早有人指出“白起引水灌鄢,溺死楚军民数十万,遂取鄢、邓、西陵,赦罪人迁于三地”。当地还有地名“捞尸湖”。

然而,缪文远先生颠倒了历史,将这段由战争引起的人间悲剧解读成白起开凿的古代水利工程。白起攻楚国鄢郢(宜城)开渠引水,是为了以水淹城,由此造成了数十万平民淹死的悲剧,是干了坏事,绝非为兴利除害的水利工程。首先,白起筑堰开渠,并非缪先生所说的在“占领楚国后”,而是在攻占过程中,鄢郢这个重要城池还未攻下,还不能说秦国已经完全占领楚国襄阳地区。这个时间点很重要,这关系到修建堰坝河渠的性质;其次,后人名之“白起渠”,只是附会白起之名,因为古人命名时,往往附会历史上的名人,如讲大禹治水,附会到大禹身上的事情很多,以其名字命名的事、地名、河名、河道名也很多,但绝大多数与禹无关。我们不单要看“白起渠”之名,还应记住“熨斗陂”、“臭池”、“捞尸湖”等地名,从这些名字便可知当地人对这段悲惨历史的记忆,历史将人们对白起的仇恨永远铭记。再次,“白起渠”基本上是新开的河渠,至多利用了白起毁坝灌城时冲出的某些河道,算是变害为利,并不能说这条作为水利工程的灌溉河渠就是白起所开凿的河渠。就像公元前225年,王贲率秦军攻灭魏国时,决黄河大堤,以河水灌大梁城。“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月城坏,王请隆,遂灭魏。”秦开河所用的引水河道,正是战国初期魏国兴建的引黄河水经大梁城南下的鸿沟水系,这种开河行为,肯定不能算作水利工程,这次冲出的河道,后来又为汉开汴河、隋唐修通济渠时所利用,但绝不能说这是秦国开河修建水利工程。最后,白起采用古代常用的“水攻”战法,所建工程的重点是堰坝而非河渠,所谓的河渠主要是堰坝崩溃之后洪水冲出来的水道。

水利工程的历史篇(9)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035-01

1 历史教师培训实践状况

目前,我国开展教师培训的方式主体涵盖短期办班培训、面授以及利用用业余时间进行自修学习的复合培训模式等。在短期培训阶段中,可开展针对历史教师教学的普通话教育培训、现代教育技能综合培训、新进青年历史教师的岗前培训教育等。面授与自修结合培训方式,其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一期培训班可跨越数月,在规定期限内可通过节假日与双休日时间集中培训面授,而后要求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历史课程等方式,依照计划完成学时任务,并通过结业考试评估考核历史教师培训效果。由接受培训的教师角度来讲,采用传统培训管理模式,包含一定的缺陷问题。例如,受训历史教师不能提起兴趣,学习阶段中欠缺主动积极性以及参与热情。导致该现象的成因在于,较多历史教师耗费一定时间与精力参与学习培训,通常获取具有核心价值的历史知识内容相对有限。另外,历史教师培训多采用传统模式,会引发教师学习与工作生活的冲突矛盾,令教师面临较大压力。不仅耽误其教学时间,同时还会牵扯到实践工作精力,进而对历史教学效果产生反作用影响。基于我国传统教育本质的持续影响,令各大学校面临着较大升学压力,在教师本身工作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会令其参与专业学习培训对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参与专业培训缴纳的相关费用,还会令历史教师承担一定经济负担,增加开支费用。为此,应探索发展具有优势价值作用的远程教育培训模式,才能摒弃传统历史教师培训弊端,提升教育培训管理水平。

2 远程教育培训发展及历史教师培训阶段中包含的问题

2.1 远程教育培训发展

我国远程教育培训主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函授教育,通过实践探索,该方式体现了一定局限性。第二阶段为广电教育模式,该方式在当前应用仍然较为广泛。第三阶段远程教育产生于信息化环境背景,各类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令现代远程教育模式良好构建,全面打破了原有时空限制。通过该方式开展教师培训,一般适用于具有业余进修需求的教师。其无需固定上课地点,可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培训需求。教师可借助网络、广播电视以及函授等多类途径渠道展开互助培训学习。远程教师培训学习模式主体优势在于,教师可最大化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培训模式体现了良好的交互性,且教学管控可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并可对教学形式作出优化调整。在教师培训管理中,应用远程教育模式适用于较多学科内容的传授。同时,其主体学习方式基于教师学员的远程自主学习开展,并可结合应用远程集体在线探讨、交流、专家面授交流研讨等方式,优化教师培训教学效果。基于远程培训模式,教师可利用网络观看培训视频教程、研讨讲座、课例等,并可定期撰写学习日志,利用网络与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设计,进行全面反思与网络交流,快速实现师生在线互动与学员互动。培训教学评价则可利用表现性以及校本结合评价模式,开展学习过程以及实践的综合考核,采用合格及激励评价模式、专家参评与网友评价模式,展开教师学员培训学习效果的全面评估、科学总结,当其取得合格成绩后,则视为培训合格,并可颁发教师资格证书。

2.2 历史教师远程培训阶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基于远程模式开展历史教师培训包含一定的弊端问题,具体体现为,历史教师多为文科毕业,其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水平相对有限,普遍基础底子较薄,较多历史教师没有良好适应该学习模式,对于计算机、网络技能的掌握、信息素养的构建,还存在一定缺陷。同时,一些历史教师参与远程教育培训欠缺积极主动性,由于较多学校利用假期时间开展集中短期培训,时间相对紧凑,令历史教师承担较重的学习任务,并容易导致表面性的浅层培训弊端,令教师学员无法提升学习积极性。再者,一些远程历史教师培训课程无法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往往过分注重历史事件、发展背景的客观阐释,无法将历史知识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体现时效性,令教师不能提起兴趣。从培训手段层面来讲,则由于实践形式丰富多样、各自包含不同的利弊性,因而需要我们在设计规划远程培训内容上下大力气,进一步优化更新。当前我国远程教育培训教师模式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全面构建统一良好的评价系统,无法创建标准化评价指导模式,对其历史教师培训实践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影响。

3 基于远程模式,优化开展历史教师培训

首先,学校层面应创造历史教师培训管理的便利条件,适时降低培训教师的教学任务负担,令其有更多的精力专心学习,实现自我升华。在远程培训阶段中,应科学筹划、良好组织,周密细致的布置学习实践任务,保证培训教育的规范合理,并实现良好教育目标。在培训内容层面,应全面关注历史教师的核心需求,基于教学大纲由根本层面传授教师渴望获取的知识,令其提升参与培训学习的实践动力。培训组织阶段中,则应体现灵活及多样性,通过历史培训远程教育课程的精细化设计,将深层面的历史知识有效挖掘,同时,杜绝进行模式化的理论教学。培训学习方式层面,应关注教师学员的自主学习,强化同行交流并促进教师展开自我反思。对于交流平台应实施反馈管控,利用实践科学验证,开展可持续性远程教学培训。在考核管理层面,应树立全方位视角,保证培训教育的优质效果。可通过跟踪服务,创设在线学习的有效支持,构建完整一体化的教师培训评价系统,进而全面优化历史教师远程教育培训综合质量。组织单位应开展远程教师管理培训的优质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培训教育良好效果。实践评价阶段中,应双管齐下,不仅应评估培训教育活动自身以及历史教师的总体受训效果,树立科学目标,优选培训方式,促进培训过程的良性循环。同时,应科学应用学员评价、专家评估、讲授教师及组织方综合评价方式,做好历史教师阶段培训效果的量化评估、性质分析,反映其培训实践表现。评价主体则可丰富多样,可是教师自身或者学习同伴,还可是组织活动相关机构等。再者,开展历史专业教师远程培训,应创设完善的体系平台,令历史教师扩充看、写与思考的途径。同时,应全面丰富教学资源,令培训教师在阅读及思索中良好构建辩证意识思维,进而将自身感悟思索体现于教学实践中,优化历史课程教学效果。

4 结语

组织教师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是适应社会以及教育形势、符合教育发展需求的良好方式。可促进教师综合素养及实践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令其更加适应教学工作强度,优化生存技能。为此,我们只有基于优质远程教育模式,优化历史教师培训,才能真正提升教学水平,丰富教师教学技能,令其获取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水利工程的历史篇(10)

[引言]:若耶溪作为越民族的发祥地,不仅反映在聚落的迁徒,政治中心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上,在历史文化的沉积上也可谓源远流长,底涵深厚。若耶溪养育了千万代的越族人民,是越部族的发祥地,也就奠定了越民族母亲河的地位。

若耶溪与现今洄涌湖连接相通,极具历史、自然保护价值,景区规划时依据“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综合进行规划设计。

1、历史文化

据《南史・谢灵运传》:会稽东郭有回踵湖,灵运求决以为田,文帝令州郡履行,此湖去郭近,水物所出,百姓惜之,凯坚执不与。宋《嘉泰会稽志》言:洄涌湖在县东四里,一作回踵。《旧经》:汉马臻所筑,以防若耶溪(今平水江)水暴至,以圹弯回,故曰洄涌。

据考,该湖坝在今城东新区禹陵乡葛山头,山左坝略偏上游,山右坝略偏下游,形成洄涌之势;鉴湖水位没至坝脚,故又称回踵。其控制若耶溪集雨面积137.74平方公里,坝高在18米以上,总库容约在1亿立方米以上(正常水位为7米高程,正常库容为0.2亿立方米)的大型滞洪水库。其成湖年代,应早于鉴湖35年以上,筑于公元102年至115年马棱任太守时,废湖约在五代十国战乱之中,该湖存在时间约800余年。

洄涌湖分为南北两湖,北洄涌湖10公顷,主体公共设施和住区、高尔夫球场所围绕的核心区。南洄涌湖35公顷,为开放式水体向南与基地南部规划大面积水体相连接。南北洄涌湖之间大大小小的岛屿所形成的水网,并结合高尔夫的特色球道,形成两湖之间的过度地带。

2、总体规划

洄涌湖作为绍兴市大环河整治工程的一部分,通过洄涌湖工程的实施,采用拓宽、疏浚、砌坎、清草、布绿,恢复建设洄涌湖南北两湖,“南湖”建一个小型水库,“北湖”以生态为主,两湖利用上灶溪沟通,营建自然生态意境,历史文化意境和现代人文意境。有利于降低城市河网水位,减轻绍兴防洪压力;形成河网的水体流动,改善市区内水质;促进城市生态水利、园林城市和旅游大市的建设。

2.1划范围

洄涌湖工程包括若耶溪(含若耶溪)以东、湖南路(含上灶溪河道、航道改道)以北的区域。对度假村全部水系做整体研究,形成系统的规划设计。以形成改善水生态环境、提高防洪标准、营建山水景观、开发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为目标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2.2总体布局

2.2.1上灶溪。上灶溪沿湖南路南侧改道,设计满足防洪和航运要求。

2.2.2若耶溪。宛委山口的若耶溪河段是仅存的一段古若耶溪,进行妥善保存,保持古韵。

2.2.3湖堤桥。洄涌湖“南湖”形成大的湖面。若耶溪东岸“若耶诗堤”从高尔夫球场到湖南路应南北贯通,因防洪和景观需要建设闸堰等水工建筑物,设置汀、桥等设计予以沟通。

2.2.4水陆交通:若耶溪大桥东西两端道路设计考虑安全要求同时,精心设计洄涌湖南北二湖、若耶溪、大环河的水上旅游线路。

2.2.5总体关系:未来进一步结合“城市活水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2.3 水工设计

2.3.1 防洪标准:水工建筑物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

2.3.2 水位确定:根据休闲旅游和亲水环境的需要,洄涌湖保持常水位,南北两湖水位统一,水位高按《会稽山度假休闲中心规划建设条件书》建议4.8米做参考。

2.2.3航道设计:上灶溪航道设计尽可能满足7级航道要求,设计标准:R=100m,水深:1.5m,净高:3.5m,底宽16m。

3、历史文化设计

洄涌湖项目规划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优势,统筹现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会稽独特亮点,做到:保持原有良好地理环境开发休闲度假业态、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体验业态、充分利用现有生态资源开发生态养生业态。

3.1景区的保护与开发

山水风光、休闲旅游、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是本项目的特色和优势,若耶溪、会稽山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又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翘楚,充分挖掘和利用项目所在地丰富而高品位的文化内涵,营建山水诗的意境景观。

南北洄涌湖大小不一,形状不同。其中,北洄涌湖以静取胜,突出森林、湖泊、山体相互映衬的美丽图画,这也利于其毗邻的高尔夫球场运动。与之相反,南洄涌湖由于其南向开放式水体,设置供人嬉水、垂钓、划船,使人感受到山川动态之美。

3.2景点体验设计

洄涌湖景区以对历史的(越文化)和对人文的(诗歌文化)的充分挖掘,整理和恢复所有越文化及诗歌文化(包括宗教)的遗迹;并在表达方式上结合原生环境的保持和恢复,秉持度假休闲区的轻松愉悦风格。

对于景观的设计体现“山水野趣”,避免与城市公园雷同。适当减少景点建筑物的布置。建筑设计要强调与山水和人文环境的协调。绿化布置在树种的选择上要体现自然的生态意境,多用乡村原生的树种。

景区景点以“洄涌八景”进行布局设计,具体由25个主题活动构成,以充分挖掘体验历史文化为中心,设计浏览路线,结合各景点设计充分展示洄涌湖文化艺术。

洄涌湖景区是会稽山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洄涌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自然景观特征、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综合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开发适宜的新项目,使游客能真正参与某一历史片断,及在自然原生态环境中,愉悦舒适的领略民族历史文化。

3.3建筑设计

上一篇: 营养与食品卫生 下一篇: 社会政策的特征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