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学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06 10:58:53

高校科学研究

高校科学研究篇(1)

二、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发展主要问题

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容覆盖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实验室建设、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以地处河南信阳的地方院校———信阳师范学院为例,近年来,该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位点建设为突破口,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高”的原则,积极优化学科结构,切实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在学科和学位点建设上实现了跨跃式发展。但信阳地处革命老区,学科建设起步较晚。作为地方高师院校,在学科布局上,传统教育学科是优势长线学科,而应用学科起步较晚,学科布局有待优化;目前,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学科自身管理水平不高,服务意识、团队意识不强的问题;学科综合化水平较低、学位点较少、部级重点学科数偏少甚至没有,学科队伍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学术带头人数量偏少,科研水平相对不高;学科建设的投入与高水平学院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学科研究基础条件很差;学校现行评价考核体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科协同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现象等问题,学科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这虽然是个例,但作为1978年建校的传统地方师范院校,在河南省和全国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地方高校的转型和发展、解决学科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都是共性问题。

三、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定位和概况

近年来,作为地方高师院校,信阳师范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位点建设为突破口,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高”的原则和发展定位,积极优化学科结构,切实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在学科和学位点建设上实现了跨跃式发展。该校深知地方高师院校应把学科内涵建设工作放在首位,积极跟踪国内外学科发展动向,瞄准各学科最新发展点,围绕省校两级重点学科精心凝练学科方向,打造特色,形成优势,努力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该校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学科建设管理文件,使学科建设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规范。同时,定期对重点学科进行年度或建设期终考核,按照“优胜劣汰,滚动发展”的原则,分期、分批遴选建设省校两级重点学科。目前,该校已拥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等6大学科门类。同时,还拥有教育、翻译、工程三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及具有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四、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制订学科建设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建设目标,努力构建具有地方高师院校特色的学科体系

作为地方高师院校,信阳师范学院把8个博士点培育学科作为学校博士单位培育工程建设的主体学科,把博士点培育作为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切实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使其在学校学科建设工作中真正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同时努力整合优势资源,挖掘、打造自身特色,积极争创省优势特色学科。围绕省校两级重点学科精心凝练学科方向,打造特色,形成优势,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该校拥有的10个河南省重点学科正面临建设期终考核,17个校级重点学科是带动学科建设整体发展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学校发展应用、交叉型学科和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的重要任务,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优势、特色、应用型学科建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按照建设目标任务要求,扎实开展建设工作,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学科梯队

学科建设的根本是人才队伍建设,没有一支好的学科梯队,学科建设工作就无从谈起。要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学科建设工作首位,并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队伍稳定三个方面着力开展学科梯队建设工作。

1.人才引进。

要在高层次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引进上下大力气,校、院两级通力合作,按照“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原则,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创造宽松环境和优越条件。各二级学院应利用本院所属学科专业长期积累的人脉资源,积极与各类高层次人才沟通联系,采取灵活措施,努力引进高层次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在优秀博士引进方面,按照看学校、看导师、看成果的“三看”原则引进。

2.人才培养。

对学科梯队中有较好的科研潜质、饱满热情和创新意识的年轻后备力量,实行“人才跟踪培养制度”,采取继续就读博士研究生、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或留学国外、出国访问等措施,因人施教,善加培养。在跟踪培养期间,要求培养对象定期汇报进修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学校要给予他们足够的人文关怀,对取得的成绩要积极鼓励与支持。

3.人才队伍稳定。

人才队伍稳定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人才引进来之后,学校应积极为之营造较好的学习、科研环境,在政治、生活上真正关心他们,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要从管理机制和制度设计上,努力引导、激励他们开展好教学科研工作,出创新性成果。

(三)着力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努力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平台

1.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科内涵建设。

学科建设非一朝一夕,需要一批人长期沉下去,不断积累科研成果,凝聚学科方向,构建学科平台。地方高师院校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各学科要认真按照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扎实开展各项建设工作,长期坚持,必有成效。

2.博士点培育学科要特别注重国家、部委级科研项目和省、厅级重大项目申报

在学科研究中发挥团队优势,互相协作,集体攻关;学科梯队成员要努力发表影响因子高、创新观点多的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学校和各学科要对省厅级以上重大项目立项和中文核心期刊以上给予充分的经费支持。

3.各级学科要把争创省、厅级科研平台(实验室、基地、中心、团队等)的建设列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学校对成功搭建科研平台的单位要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四)加大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1.各层次学科要积极引导、支持学科梯队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多开展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教师如果没有机会参加省级及以上级别的学术会议,更谈不上国际学术会议,学科梯队成员学术视野窄,难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因此,每个学科每年都要尽可能选派一批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力争在会议上报告自己的科研成果,即使不作报告,对了解学术前沿动态也大有裨益。

2.各学科要与国内外同学科的知名专家建立长期牢固的学术联系,适时请部分专家来校讲学、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生,积极邀请一些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及科研基金管理机构的专家学者到校指导工作。

3.要充分利用校际战略合作关系,与相关单位及学科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4.大力支持学术骨干参与外校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以锻炼队伍、积累经验,为以后自主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奠定基础。

(五)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促进学科建设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1.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要把学科建设与管理列为本单位的重点工作。全校各级重点学科都有归属单位,相关单位的党政一把手要与学科带头人一起,全面负责本院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工作。

2.学校和各二级学院都要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和制度,以制度规范学科建设管理工作。要有专门负责学科建设工作的人员,以负责本单位学科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要在学校已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配套的经费使用与管理制度,特别是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制度。学校应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并将经费管理重心下移,这样,各有关单位加强学科建设经费管理的重要性也越发突出。

3.学科建设管理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切实加强协调合作,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与上级部门及兄弟院校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学科建设发展的信息与动态,不断调整学校学科建设管理工作,努力为学科建设工作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高校科学研究篇(2)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1.019

Study on the Disciplinary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as an Example

Yang Qin, Li Wenlin*, Fang Yuling, Xu Chenchen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ibrary, Jiangsu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presents the concept of disciplinary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disciplinar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elaborates its purposes, content and methods. Then, tak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deas of disciplinary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discipline build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学科建设作为推动高校发展的重头戏,是高校各项建设的核心,其中科研能力则是考察学科实力的一项重要的标准。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作为高校绩效管理的核心构成,是衡量科研人员是否胜任的基础及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同时它也能够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出培训计划和发展方向,为高校的人才流动与储备、激励制度、薪酬福利等方案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1]。如何客观、准确、高效地认定学科的科研业绩是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关键,本文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角度,结合学科特色,以中医外科学为例,对单一学科的科研绩效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概念

1.1 绩效与评价

“绩效”是从管理学中引出的概念,指的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绩效

基金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1XSK12)

第一作者:杨秦,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中医药文献分析,中医药学科评价。E-mail:

*通讯作者:李文林,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医药信息分析与利用。E-mail:

被视为成绩与成效的综合,是一定时期内工作行为、方式、结果及其产生的客观影响。“评价”是指评定的事物或人物的作用或价值,是一定价值关系主体对这一价值关系的现实结果或可能后果的反映。“绩效评价”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考评方法,评定组织成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成员的发展情况,并将评定结果反馈的过程[2]。

1.2 学科绩效评价与科研绩效评价

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是知识的分类形式。在高等教育领域,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功能单位,是学术活动的平台。学科绩效评价是指某一研究主体采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对一定的学科对象,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衡量和考核该学科建设的业绩和成效[3]。科研绩效评价是在一定科研目标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科研活动及其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价值)判断,以对科研活动进行管理、监督、预测和调控,并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认知活动[4]。

同是绩效评价,学科绩效评价与科研绩效评价都是基于一定的目的,采用一定的方法对领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评价。但是“学科绩效评价”,重点在于框定了绩效评价的对象是“学科”,但凡与学科相关的投入产出情况都可以被计入其中。跟“学科”这个名词框定的范畴不同,“科研”是一种活动,是一个过程。“科研绩效评价”考量的是一个动态的评价主体,需要更多地从动态发展的视角来进行评价。

1.3 学科科研绩效评价

跟学科绩效以及科研绩效相比,“学科科研绩效”是一个内涵较小的概念,它把研究对象集中在学科专属的科研活动上面,强调的是学科科研的个体化特征,而非科研在众多学科之中的普遍特征。“学科科研绩效评价”,主要是根据高校自身的学科定位与发展,选取跟学科相匹配的评价方法对某一学科特定时间内的科研活动及其投入产出情况进行综合评判。其目的更多地是对某一学科的科研情况进行时间序列上的纵向对比。学科科研绩效评价兼具“学科”与“科研”双重属性,究其本质还是对科研活动的绩效评价。只不过在圈定了学科范畴以后,这一活动变得更加具体化。当绩效评价的对象被界定在某学科内部时,因为范畴较小,所以学科内部科研活动的特点与规律比较容易把握,绩效评价的实施亦可以根据学科自身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

2 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要义

2.1 评价目的的导向性

实施学科科研绩效评价,其目的主要是优化学科的科研产出,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通过学科科研的带动,来发展整个学科,提高学校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何谓评价目的的导向性呢?即根据学科在学校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学科自身发展的状况,针对单学科的特点,从学科特性出发,有侧重有选择地实施科研绩效评价。具体来说,目的的导向性就是结合国家当前的科技政策和学校发展目标,有目的地引导教师紧紧围绕国家和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科研活动,通过一些指标量化过程中的权重变化,引导科技工作向纵深发展。导向性原则是选定考核指标、确定有关权重大小的依据[5]。

从目的的导向来看,学科科研评价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学科科研水平的评价,针对被评价时间内的科研实力强弱以及所达到的程度,通过历史既往水平对现期做出认知上的定位;二是学科科研发展的评价,根据现有的学科科研基础、发展状况和态势,预测将来发展可能达到的程度,其着眼点定位在未来,以提高未来某一时间段内的学科科研水平为目的。相应地,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目的也不外乎上述这两个层面。

2.2 评价内容的学科性

学科是通过持续地对某一科学领域或某一问题的研究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研究领域,经科学分类而形成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每一具体学科都有其明确、长远的学术发展方向、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学科特性的不同,主要表现为学科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果的差异性。再兼顾到学科科研绩效的导向不同等因素,这一系列的差异注定了科研绩效评价内容的不同。诸多由学科特性导致的差异,被称之为“评价内容的学科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分为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5个门类,包括62个一级学科或学科群,676个二级学科或学科群,2 382个三级学科。学科分类是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基础。不同的学科类别之间用以评价其科研绩效情况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基础性学科主要研究社会基本发展规律,探索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其研究产出除了量化成果外,较少考虑成果转化的问题。而医、工、经、管等应用性学科应用性强,其科研产出还需要借助成果转化的情况来进行衡量。“评价内容的学科性”揭示的是学科科研绩效评价在针对不同学科之间绩效评价的复杂程度以及同一学科内部科研绩效评价的独特性。

2.3 评价方法的匹配性

评价方法的科学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科研激励政策的公正性,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科研导向的正确与否。目前应用在评价领域的方法很多,如同行评议法、德尔菲(Delphi)法、360度考核法、文献计量法、层次分析法、投入产出法、灰色关联度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集对分析法、平衡计分卡法、数据包络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条件价值评价法等等。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针对性及适用范畴。评价指标与评价体系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性以及评价的导向具体确定。换言之,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具有学科适应性。评价方法的匹配性,指的是进行学科科研绩效评价中,能够根据学科绩效的特点,以及学科绩效实施的目的与导向,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一种或者几种评价方法。

3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思路

3.1 中医外科学及其科研现状

从学科领域来讲外科学可以被划分为中医外科学和西医外科学。中医外科学是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以人体体表症状为主的外科疾病证治规律及预防保健的临床主干学科。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下属的重要的临床分支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疗效。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疾病谱的不断变化,再加上现代外科学的崛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已相对滞后,其现状堪忧。就当今外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模式来说,其专业分化日益细致,依据现代医疗科学技术,基本上形成了庞大而又系统化的现代外科手术体系。而且,外科学基本上被西医外科学的概念所同化,形成了西医外科统领外科技术的局面。加上中医学方法论本身存在缺陷,过分强调继承而导致理论发展停滞,因而不能及时吸收并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导致对疾病的定义命名、病因病理、诊断方法、辨证分型仍带有明显的模糊性和局限性,难以深入了解疾病本质。由于收治疾病的范围和危重程度的局限,加之缺乏或未能突出专业特长,中医外科临床诊疗的覆盖面越来越窄。中医外科研究已经从广泛的外科领域逐渐缩小到了皮肤、乳腺、肛肠、周围血管、骨伤等几个比较有特色的传统领域。

科研工作是中医外科建设的基础工程,直接影响着中医外科的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是中医外科学建设中一项根本性的任务。目前,整个中医学方面的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抛开中医药理论,用西医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中药、用西医理化统计指标衡量中医临床效果的现象。中医外科的现论研究薄弱,学术水平不高。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研究,阐明中医外科学理、法、方、药的内涵,揭示其科学、合理、规律性的东西,是中医外科学科研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2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目的

外科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其科研要与临床医疗实践挂钩,从而能够以科研为重点、拉动中医外科发展,大力开展中医外科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科研创新,是中医外科专业发展的动力。在西医外科占主导的今天,要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研究和解决西医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科研创造新理论、新方法,运用新理论和新方法解决中医外科临床医疗中关键性问题,促进中医外科临床医疗形成专业特色和技术优势[6]。

在目前学科整体实力不强的情况下,实施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以科研带动学科发展,提高学科整体水平。中医外科学的实际情况以及科研水平现状,表明其无法与西医外科抗衡。其科研实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其科研绩效不仅是为了对现有科研实力进行评价,更是为了对学科科研潜力进行挖掘。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旨在优化学科科研环境,加强学科科研意识,带动学科科研人员课题申报的积极性,培养学科科研后备实力,提高学科研究潜力,保持并发展学科在以往研究方向上的优势,深化研究内容,完善科研制度。科研产出的由量到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中医外科学自身的特点,其科研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其进行绩效评价应更主要的着眼于学科科研的中长期发展,而非片面地追求课题与论文的数量。

3.3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方法

鉴于中医外科学科范畴不大,学科的复杂性较低,学科绩效的评价在兼顾准确性的同时,需要能够方便地使用,故本文以层次分析法为主,德尔菲法为辅,二者结合起来运用。

层次分析法又称为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的T.L.Saaty教授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将与决策有关的因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体现了求解复杂问题的分解-判断-综合的整个过程,使人们对复杂问题的判断、决策过程得以系统化、数量化[7]。具有简洁、适用的特点。

德尔菲法又叫专家评定方法,是将指标体系提供给专家,依据若干专家的知识、智慧、经验、信息和价值观,对已拟出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判断、权衡,赋予相应权值并经过多轮匿名调查的一种调查法。德尔菲法是一种简单易行较为成熟的咨询法,在专家意见比较一致的基础上,经组织者对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离散程度和协调程度达到要求之后,得出各评价指标的初始权重向量,再对向量作归一化处理,获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3.4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指标

基于对影响中医外科学的科研绩效评价因素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去构建绩效评价指标的框架。确定“中医外科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目标,将一级评价指标分为科研项目、科研队伍、科研成果、科研交流、科研制度等几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拟定了二级及三级指标,搭建了一个关于中医外科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的框架。在实际的绩效评价过程中,其重点在于根据学校、学科的导向以及专家意见来对三级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并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评定。与相对容易量化、客观性较强的显性指标相比,诸如“研究内容深度”“执行力度”“团队凝聚力”等一些包含主观因素的指标不太容易进行有效的评定与处理。如何准确地评价这些主观因素是构建学科科研绩效指标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见表1)。

4 小结

科研作为学科创新与学科发展的先决条件,其绩效评价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科科研实力的提升。随着学科体系的日渐庞大,学科分支的延伸,学科间的相互交融,科研绩效评价的难度以及复杂程度大大增加。本文尝试着对高校学科科研绩效评价这一领域进行初步的探究,并以中医外科学为例,阐述了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的大体思路。鉴于学科的专业特性,如何在技术层面构建相对完备的学科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各学科的科研人才以及科研管理

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依.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新方法之综述[J].学理论, 2011(4):261-262.

[2]李维安.非营利组织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26.

[3]牛艳梅,吴文清,贾锁堂.新学科目录下学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8(1):52-56.

[4]杨丽霞,简毓峰.国内外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甘肃高师学报,2007,12(5):122-124.

[5]卢秉福,霍丽华,陈长喜.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0,12(4):133-136.

高校科学研究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46-02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剧和中国人口的较少,中国高校生源逐年较少,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竞争更加激烈,生存面临危机。如何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摆在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前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问题。应用型本科大学有别于传统研究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和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才能更好地被社会认可和接收。长期以来,中国实施应试教育,其弊端日益显现。中国高校学生无疑深深地烙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他们学习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缺乏创新性和对知识探索的精神。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课程体系的研究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对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的研究普遍认为应该设置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课程,课程应该重实践,重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素质教育[1-2]。应用型本科应该关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课程比例及功能发挥,关注选修课程的自由度和适应性,应该在课程的有效整合上下功夫[3-4]。应用型本科应该加强开设实践课程,建设好科技创新的平台,采用各种激励机制,使大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科技创新,在创新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再求助教材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8]。针对现有课程设置中重必修轻选修,重专业轻基础,重理论轻实践,提出必修与选修并重,专业与基础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9]。

本文将从实践需求出发,探讨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应用型本科大学的课程体系的研究型教学改革。它从应用型本科大学的自身特点,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导向,在合理整合学科课程体系基础上,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应用无缝接轨。

1.课程合理配置

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应合理整合,与当前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为企业所需的人才。企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必须考虑这些需求,多开些实践性强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或者增加专业课的实验实践课,并加大这些实践课的考核比重。

课程设置应该适应当前国内科技发展,并具有前瞻性。不能一味跟风,不能流行什么,就开什么课程,这样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应该结合自己本学校的特点,整合本学校的优势,开设特色学科,这些课程既与本专业密切相关,又与当前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反映当前国家倾向于发展的方向。

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当前严峻的招生和就业形势下,必须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可将原有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整合成若干新的大课程,另外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要求形成新的专业。这些课程分别在3年级和4年级学习。如湖北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在国家大力提倡新能源的号召下,依托多年的太阳能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了新能源研究平台,并在电气专业的实验班中开设了太阳能并网技术等有特色的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既与专业基础课密切相关,同时还拓展了专业视野,更利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此外,课程设置同时要具有弹性,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样可以不断吸纳新的知识,新科技,提高课程体系的适应性。

2.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的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目标。对于应用型本科大学来说,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高素质的体现,因此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大学的首要培养目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只有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形成应用型本科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实现。

具体来讲,应该采用研究型教学方式,注重研讨式、启发式教学,将更多内容留给学生课下自学补充,让学生自己实践,自己摸索,并通过设计综合性实践项目进行巩固强化,完成从教师力求把所有的知识讲全,讲深,到启发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主动性实践的过程。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包括课堂上的实践活动,还包括课外实践活动。同时要形成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提高实践课程的考核比例,从而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湖北工业大学推行了像卓越工程师培养、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进课堂、进头脑等实践活动,实现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同时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有效实施,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创新创业方面的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大力开设针对创新创业训练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内容包括有关区域经济、专利申请、学科前沿、创新创业方法、工程实践等方面。这些都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实践热情,学生实践能力大大提高。

3.创新意识培养

为了实现应用型本科创新意识强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转变为探索式研究教学方式。应用型本科应重视探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方面要增设创新理论课程,突出创新素质培养,同时鼓励学生直接参加科研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实行研究型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实现“科研”。

研究型教学方式的特点是讲解理论知识及结论性知识时间大大减少,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实践,让学生去探索未知,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方式下,教师实施的是启发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发问,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总是处在一种互动的状态下,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了很好地发挥。

研究型教学中,在老师研究型教学的带动下,使学生由被动的接收知识变为能驾驭知识的自主能动性强的自主吸收和自主转化知识。由过去的验证性课堂实践,变成探索性课堂实践。学生在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沿着科学探索的道路走了一遭,实际上进行了“科研”。

研究型教学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学生的潜能就可以发挥出来,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4.团队合作精神培养

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工程师,作为工程师,要拿下一个项目(project),靠单独一人是不能完成的,必须是团队合作才能很好地完成一个project,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也得益于实践活动的团队实践体验,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是课堂的,课堂上老师布置实践性小课题,学生各有分工,整个课题单个学生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学生团结合作,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互补,才能最快最好地完成课题。也可以是课外的实践活动,如参加实习活动,观摩别的团队合作完成一个项目,使学生意识到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企业单位的大项目,从而潜移默化地得到团队合作的熏陶,切身体会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5.总结

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最终的培养目标。研究型教学势在必行。研究型教学须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这是基础;同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只有形成重实践、重探索的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学理念,才能使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韦家朝.宾夕法尼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1, (4):126-128.

[2]张泰城,付八军.高校课程改革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136(4): 10-13.

[3]关浩,张乐农,吴宏.工科院校创新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模式构建[J].前沿,2006, (2):79-83.

[4]聂磊.德国职业教育中的技术教学论研究及其启示[D].东南大学,2008

[5]潘成云.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J].扬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5(4):72-73.

[6]林静.高校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及实现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9):74-77.

[7]贾红伟.高校课堂教学模式选择浅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12):103-106.

[8]吴秀花,吴天德.论普通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73-77.

高校科学研究篇(4)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对科研提出了新的服务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产教融合对科研的服务需求

由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企业把科技创新作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企业的创新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往往注重新产品开发、新工艺革新,这些是高职教师的科研内容,也是高职教师的强项,企业需要这样的一支科研力量来帮助他们转型升级。对学校而言,产教融合,就要从企业的需要出发,利用科研的创新功能,将学校与企业融合在一起。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大多从科研开始。

(二)教师成长对科研的服务需求

高职教学以校企合作的实践为主要形式,教师的专业成长始终与企业的产品、工艺、市场等实践要素相关联,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只能随着新产品的开发、新工艺的革新等科研实践活动而不断成长。教师在职业和其他方面的成长也需要利用科研功能。科研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三)专业建设对科研的服务需求

高职院校依据产业的发展调整专业设置,开展专业建设,因而需要将专业融入到产业之中,使专业成为有根之木、有源之水,使专业与产业互为依托,共生共长。但是,由于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新产品的开发、新工艺的革新,即依赖于科研与创新,所以,学校只有利用科研才能将专业更好地融入到产业之中,科研是专业建设的方向盘和动力源。

(四)学校管理工作对科研的服务需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不断变革,管理内容不断丰富,管理模式不断创新,而且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社会、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内部、外部的变革,倒逼学校只能借助科研的力量,研究学校的管理方式、方法、内容、要求,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合理。

二、高职科研的服务方式

为使科研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取得更大的服务成效,科研应做到“四个融合”,即:科研与教学融合、科研与专业建设融合、科研与教师成长融合、科研与学校管理融合。

(一)科研与教学融合

科研与教学融合表现在“研中有教”、“先研后教”、“以研促教”。

1.研中有教。“研中有教”是指科研与教学的内容融合。高职院校不同于专业研究机构,高职教师的科研不仅仅是新产品开发、新工艺革新,还应有教育教学研究,由于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影响的仅仅是经济收益,而教育教学的研究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所以,对教师而言,教育教学的研究比专业研究更重要。研究的内容包括教学思想的对与错,教学要求的高与低,教学内容的增与减,教学方法的兴与废,教学手段的合理与不合理,教学管理的过程与目标;研究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学习的兴趣与习惯;研究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政合作。只有将研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过程、各个环节,才能做到谨慎施教、科学施教。

2.先研后教。“先研后教”是指科研与教学的形式融合。应首先对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手段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研究,而后再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研究结果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再将实践的成效重新进行研究分析,查找不足,充实完善,形成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再将新的教学研究结果应用于教学实践。这种“研究、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再研究”的循环往复,正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每一次循环往复,都使育人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科研与教学是育人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科研把握着育人的内容与方向,教学践行着育人的过程。

3.以研促教。“以研促教”是指科研对教学的推动作用。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能够提升教学的专业水平,使教学与产业发展保持同步,与行业、企业实现对接。对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改变高职学生学习精力不集中、不重视学习的现象。对教学思想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把握育人的目标,并在专业教学中充实素质教学、创新教学与创业教学,做到高素质与高技术、高技能并重。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弥补高职学生理解能力不足,发扬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扬长避短,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能成才的教学目的。对文化的研究,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改善学生的人文素质,改变一味埋头苦读或是颓废不争的精神面貌,形成朝气与活力。总之,科研与教学的融合,既丰富了科研,又有助于教学。

(二)科研与专业建设融合

科研与专业建设的融合包含了“与专业应用领域的融合”、“与专业结构调整的融合”、“与专业特色形成的融合”,将科研与专业、产业、产品、市场融合在一起,互为支撑,形成合力。

1.科研与专业应用领域的融合。科研以专业为基础,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应用于产业,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改革新工艺。科研的过程其实是专业在产业中应用的深入和专业应用领域拓展的过程。以科研为平台,将专业与企业、产业、产品、市场结合在一起,在服务产业的同时,提高学校的专业水平和专业应用能力。

2.科研与专业结构调整的融合。学校应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或增补专业技能,或调整专业内容,或扩大专业规模,或减少招生数量,或增设相关专业以构建专业群,或取消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同时,学校还应根据企业生产的发展、设备的更新、生产方式和加工工艺的更新,及时更新实验设备、实训内容和实训要求,使教学与生产同步。但是,唯有与企业、产业紧密关联的科研才能使学校和教师始终了解产业的转型升级、生产的发展变化。所以,要求教师在科研的同时及时将企业、产业、产品、市场的动态信息反馈到学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中。

3.科研与专业特色形成的融合。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其历史沿革与产业积淀,有其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这些传统而有特色的产业往往具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较大的生产规模、较强的产业竞争实力,较多地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要与这样的特色产业对接,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建校时间较短,专业实力还不够强,许多高职院校在与特色产业对接的初期,没有能够对产业起到很好的服务作用,反而是依靠特色产业来帮助学校形成专业特色,再以特色专业反哺特色产业。那么如何让特色产业帮助学校形成专业特色呢?最直接的方法是科研,通过科研让学校和教师了解特色产业的特色技术、特色技能、特色加工工艺、特色产品性能,再将这些特色内容融入到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中,进而形成专业特色。而且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仅在与产业对接的初期需要两者的互相推动,在专业特色的加深与特色产业的发展中,也需要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科研与专业的融合,既有利于专业特色的形成,又有利于特色产业的发展。

(三)科研与教师成长融合

高职教师的科研固然应当服务产业发展,但也应注重教师自身的成长,教师通过科研使专业、职业得以快速成长,使特长爱好得以发挥,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成长。因此,教师在开展科学研究时还应注重三个目标追求:对专业成长的目标追求、对职业成长的目标追求、对爱好特长得以发挥的目标追求。

1.对专业成长的目标追求。高职教师的科研不能奢望涉足尖端的科技领域和高深的技术理论,但是,在对产业的应用能力、对产品的开发能力、对产业发展的研判能力以及专业水平的提升方面应有一定的目标追求。可在科研选题和成果创新方面设立一定的技术目标位,通过这些技术目标位的实现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技术目标位应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也将不断提高,创新成果会不断增多,对产业的贡献也会不断增大。

2.对职业成长的目标追求。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不应局限于教学和教学管理,还应扩展到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等方面,这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教师提升育人能力的需要,是教师自身职业成长的需要。科研是提升教师职业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科研,教师能够提升产品研发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应使科研与教师职业成长互相融合。

3.对爱好特长得以发挥的目标追求。教师的科研应尽量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匹配的内容,这不但从事科研的过程令人愉快,而且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科研成果。高职教师开发的新产品、新工艺等科研项目的难度小,周期短,易成功,在成功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成就感,这种因成功而产生的成就感其实正是爱好与特长的培育过程,多次的成功会逐渐变成爱好,形成特长,进而成为专长甚至专家。因此,教师应选择有利于发挥爱好特长的研究内容,并有意识地培育成就感。

(四)科研与学校管理融合

科研与学校管理的融合其实质就是通过科研使学校管理更加高效,减少管理中的从众性、盲目性与权力至上现象,增加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科研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政策与制度制订和执行的过程,要使管理科学、合理,必须要做到政策、制度的科学、规范、合理,因而需要对政策、制度进行科学研究。科研是制订科学的政策、制度的前提。近几年,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都在进行制度建设与权力下放,实施力度之大、决心之坚定是改革开放以来绝无仅有的,作为直接实施教育教学管理的高校职能部门,也应进行制度建设,并使制订的政策、制度更科学、更合理。但是,科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当职能部门的人力、物力不足以支撑又多又复杂的政策、制度建设课题研究时,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问题的研究成为必然的选择。这一做法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因为教师本身就是政策、制度实施的受体,也是学校民主思想的源泉,教师将意见建议融合在政策与制度中,或能提升政策与制度实施的可行性。

2.科研是确保政策、制度与时俱进的依仗。无论是政策的实施还是制度的落实都存在一个渐进的过程,都需要多次反复,这是形成科学政策、科学制度的客观要求。而且,一个政策或一种制度在当下是合理的,经过一段时间,当其他条件发生变化之后,这一政策或制度就会变得不够合理,因此需要有教师对政策、制度保持长期的研究,做到随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对政策、制度提出新的见解,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使政策与制度与时俱进。

3.科研是管理成效的衡量尺度。政策的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优劣,不应有领导界定,也不应有少数出于个人利益和个人喜好的人来界定,客观的衡量方式应是在科学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即由科研来界定。当学校在总结政策和管理成效好坏的时候,可以将总结的任务提交给课题组研究并给出结论。已经有一些研究机构在承担类似的研究任务,国内比较著名的麦可思研究机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形成的对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肯定,“美国的USNEWS”和“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对全世界大学办学质量排名的指标体系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自2000年以来,大多数高校“成立了院校研究所(室)、发展规划处、教学评估办公室等院校研究机构,着手开展院校研究,开始为学校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持”,“中国院校研究案例库”、“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都是对高校教育教学和综合管理成效的研究,每一所学校都应很好地利用科研的力量衡量学校的管理成效。科研融入到管理中,将更好地发挥科研的功能。

三、“四个融合”的服务成效

如果能够将科研与教学、专业建设、教师成长、学校管理很好地融合,则应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更好地体现科研的服务成效。

(一)有利于形成育人合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科研尤如融合剂,具备将教学、专业建设、教师成长、学校管理等各种教育教学要素凝聚在一起的属性,而且是一种有机的融合,使教育教学各要素之间既各自独立又互相支撑,并形成合力,在提升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建设、培育教师成长、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推动学校的快速发展。科研还能将学校育人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使两者互为渗透,互相推动。

(二)有利于形成特色

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够通过与特色产业的结合,较好地形成学校的专业特色,不仅如此,通过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与学校管理的融合,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凝炼办学思想的同时,形成学校自己的教学特色和育人特色;科研还能帮助教师形成专业特长和职业特长。

高校科学研究篇(5)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加强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途径研究》(课题编号:S091302)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2006年我国制定并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清晰界定了科学素质的内涵: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应用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有利于满足公民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也有利于夯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基础和公民真正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科学素质一直是我国素质教育中一项重要内容,但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我们在高等教育中更多地关注了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问题,而对文科生科学素质不高的状况并未给予充分关注,为此有效提高文科生的科学素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状况调查

我们对河北省部分高校(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廊坊师范学院、石家庄学院)的文科生科学素质状况进行了大型问卷调查,被调查学生包括大学一到四年级的学生,被调查学生性别比例基本持平。问卷主要涉及对科学技术的关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提升科学素质途径的看法五个方面的内容。在问卷的基础上,通过座谈会、访谈法等形式对部分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调查。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的科学素质状况如下:

(一)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度较低。被调查学生中70%以上不关注科技机构以及科技机构的活动,但存在性别差异,关注这些机构及其活动的学生80%以上是男生。不足40%的学生对科技类新闻及信息感兴趣,被调查学生更关注政治、经济和娱乐类信息。对于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动态的途径,83%以上学生都选择网络,其次才是电视、广播、书籍以及报纸,不足5%的学生选择“学校开设的课程”。被调查学生感兴趣的科技信息主要集中于健康和卫生保健、环境治理和医学科技进展、体育和娱乐三方面,对科学新发现类的科技信息感兴趣的学生所占比例不足30%。对于“最近一年内参与的科技活动”这个问题,被调查学生通过浏览网络上科技信息的占63%,收看电视、收听广播中的科技类节目、阅读科普书籍的占28%,约9%的学生参加过社会及学校组织的科普活动及参观科技展览等。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对科技的关注度普遍较低,但男生的关注度高于女生,普通高校学生的关注度高于高职院校学生,理工及农业院校的文科生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度高于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的文科生,被调查学生感兴趣的科技信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网络、电视是学生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

(二)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缺乏深度。对一些基本科学概念、术语,学生普遍能够了解,对于涉及“基因”、“大陆漂移”、“放射性”、“抗生素”、“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术”等基本概念及术语的问题,70%以上学生能够做出正确判断,但通过座谈对部分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上述概念和术语的了解仅仅处于一个比较浅层的状态,不能深度理解和应用。

但对于当前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人类基因组、纳米技术、基本粒子、燃料电池、空间技术、量子通信、信息高速公路、广义进化论等)的知晓程度,约44%学生的回答是“知道少部分”,39%学生的回答是“一知半解”,仅有4%的学生选择“熟悉”,13.3%的学生选择“知道大部分”。同样,对于科技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及其主要科技贡献,回答“非常熟悉”和“知道大部分”的不足40%,60%以上的学生选择“知道少部分”和“一知半解”。

被调查学生对于基本科学概念有所了解,但缺乏深度理解,对当前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及重要问题了解程度很低,对科学史上的重要科学家及其科技贡献的了解也处于较低水平。

(三)不能熟练掌握科学方法,未能真正树立起科学精神。对于涉及科学方法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学生能够基本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如对“科学家判断一种新药的疗效时使用的方法”一题,99%以上学生做出正确选择;“科学研究中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问题,82%学生“赞同”,17%学生“比较赞同”,近1%学生选择“不能确定”;“科学家的研究会受他以往经验和既有知识的影响,即‘观察渗透理论’”这一问题,54%学生“赞同”,44%学生“比较赞同”,近2%学生选择“不能确定”和“不太赞同”;85%以上学生“不太赞同”和“反对”科学模型是实物的复制品。但被调查学生普遍缺乏对科学方法的深入理解与判断,如“科学不仅能戳穿‘’的谎言,还能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竟然有38%的学生选择“赞同”,47%的学生选择“比较赞同”,选择“反对”与“不太赞同”的不足15%。对“科学研究中的演绎法比归纳法更重要”这个问题,超过70%的学生认为“赞同”和“比较赞同”。

多数学生能够理解科学精神的实质,但缺乏对科学真理追求、捍卫的勇气和决心,不是真生崇尚科学精神。如对于科学精神的核心是什么这个问题,74.8%的学生回答是“求真”,15.7%的学生选择“务实”,5.2%的学生选择“臻美”,4.3%的学生选择“向善”。对于“如何看待布鲁诺为坚持自己的科学立场而遭受火刑的行为”这一问题“97%以上学生都选择了“敬佩”,不足3%的学生选择“不欣赏”,个别学生选择“敬佩并效仿”。

(四)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有待深入。被调查学生几乎都认为和谐社会建设依赖于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每一位公民都应该理解科学,也认识到自身的科学素质对于生存、就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持乐观肯定态度的同时也能理解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但对于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区分多数学生事实上并不清楚,对于“下列哪一种是伪科学(选择项包括把水稻由水植改为旱栽、用魔术方法演示“灵异现象”、炼金术、对未经证实的现象给出科学解释)这一问题,学生的错选率高达73%。对我国应优先发展的领域,多数学生选择应用技术,基本忽略了基础科学研究。对我国的高技术研究计划,50%以上的学生不了解。明知道“电脑算命、星座预测、求签和周公解梦”等方式不是科学,但将近40%的学生选择“偶尔”求助于这些方式。

二、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不高原因分析

通过问卷可看出,目前河北省内高校文科生的科学素质整体上亟待提高,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中文理分科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存在缺陷。高中阶段文理分科使得文科生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人文社科知识存量相对较高,而科技知识存量极低,对科学技术缺乏兴趣、关注度不高。蔡元培先生早在1918年就指出中学分科破坏了普通教育的原则,在今天的高校文科生身上这一点体现极为明显。在当今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国民科学素质的背景下,缺乏对科技知识的关注,自然不能很好地掌握科技概念与术语及其应用,不能理解和有效运用科学方法,不能真正崇尚科学精神,也不能很好地参与公共事务。

(二)大学期间科技教育不足未能很好地弥补已有的知识缺陷。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更应担此使命。高等教育是专业化教育的阶段,但日益细分的专业化却如一道藩篱阻隔了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全面综合认知。这个阶段是学生人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弥补高中阶段知识结构缺陷的重要阶段,如果在此期间加强科技教育,对于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大有助益。

但实际情况是,河北省内高校对文科生的科技教育明显不足。虽然所有学校的文科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有一定量学分的自然科学课程,但有些学校并未开设,一些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有学校开设科技创新与开发课程,但事实上并未有效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设的大学物理课程并不适合文科生,学生倍觉枯燥而且收获寥寥。同时,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也未能有意识地进行科学素质的渗透,这些都导致文科生在中学文理分科的基础上对科技领域的关注每况愈下,科学素质普遍偏低。

(三)可参与的科技活动少,导致学生不能在实践中认识科学技术。实践活动是能够提升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的有效手段。但实际中学校针对文科生的科学讲座及科普等活动比较少,被调查绝大学生提到这一点。另外,目前高校中学生社团数量大,涉及范围也很广,但科技类社团的数量却很少,学生不能在校内有效参与科技活动。同时,学生忙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不能参与社会上的科技活动(实习、参观科研院所、参加社区科普等)这就大大减少了文科生参与科学实践、真正走进科学的机会,不能在实践中理解科学技术,无法真正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

三、加强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途径

对于高校文科生,提升科学素质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对于如何加强文科生科学素质教育,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增设以科学史为中心的科学课程。中学的文理分科、大学中普遍的科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甚至缺失,影响了文科生的科学素质。加强科学素质最重要、最直接、最奏效的途径就是在文科生的课程体系中,增设相关的科学课程,如目前部分学校开设的“科学史”、“科学文化史”、“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课程。虽然这些课程名称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是科学史的范畴。科学史具有强大的科学素质教育功能,尤其适合文科生。

国外学者也研究过科学史对科学教育的贡献,马修斯将其归纳为:“激发动机吸引学生投入科学研究、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促使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科学知识的不定性与可变性、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本质等”。英国科学促进会认为“科学史是一种‘溶剂’,能溶解由学校课程表带来的文学和科学之间认为的壁垒”。我国台湾的林焕祥教授也总结了马修斯的观点,并强调了科学史课程对于科学素质提升的作用。

国内部分大学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已经开始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科学素质教育,得到学生好评,得到同行认可,也被其他学校所学习和借鉴。同时,我们可以把课程范围继续拓宽,比如推行STS教育,开设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选修课程,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在日常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渗透科学内容。今天是专业教育盛行的时代,专业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学科的知识,但却不断强化着学科间的界限,不利于学生从总体上认识自然与社会。高等教育要适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并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在高校文科生的专业教学中,进行科学教育的渗透极为必要。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弱化学科之间的界限,认识科学的统一性,注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及科学方法的训练。这样就在提升学生科学素质的同时能将人文与科学在教学中紧密结合起来。

(三)丰富学生课余科学活动。可以通过课余活动中丰富科技类的内容,营造良好的校园科学文化环境。比如,开办文科生能够理解和参与的科技讲座,并注重选择他们关心和能够接受的内容,从能够接受和关注的内容出发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倡导科学精神;要鼓励校园内学生科技社团的建设,多方合作组织学生参观科研院所、科技场馆,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使他们了解到科研开发的全过程。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兵,.科学史与教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高校科学研究篇(6)

Research

―― Wireless Mesh Team Record of the Students Involved in the Project

Wang Zhigang1 Yu Xiaowen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gzhou Henan,450063,China;

2.College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Zhengzhou Henan,450052,China)

Abstract: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bright younger generation, which has decided that it must be in the current college enrollment,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students is facing a serious situation sharply reduced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t must be guided by the market, to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s the breakthroug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as a main line to construct students' knowledge, ability, quality structure and training programs,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training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and other practical courses in.

Key Words:Project Team;Project Study;Innovative Ability

近几年随着生源不断加大,无线移动通信专业成为当前热门专业,大多高校都增设了这门专业。然而,也暴露了许多问题,无线移动通信专业本来是一个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但是由于大多高校盲目的扩招以及课程设计的混乱、盲目的模仿教学,无法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更谈不上特色课程了,使本来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跟社会严重脱节。其中,特色课程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并已成为制约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无线移动通信专业发展的瓶颈。

把高等院校中具有特殊性的民办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无线移动通信专业特色课程教学实践研究的成果和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实践教学研究策略,对民办高校提高教学、科技水平,完善学校教学管理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实践能力,思维的综合能力,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拓宽素质教育路径,不断发展、壮大学校特色建设,带动学校的整体优化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特色课程在民办高校的重要性

特色课程是高校发展的亮点。在现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民办高校要想壮大,必须创建民办高校的特色。所谓办学特色,就是在认真贯彻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形成自己学校的办学风格和特征。随着每年无线移动通信生源的不断加大,通信系的特色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更加重要。创办特色课程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必然是全面发展、优化个性、各有特长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因此,发展学生的特长是创办特色民办高校的重要任务。这是摆在民办高等院校面前的一个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本研究以高等学校特色课程研究为基础,以项目开发能力研究为切入点,在分析民办高校无线移动通信专业特色课程实践教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民办高校无线移动通信专业特色课程实践教学研究的原因,进而针对民办高校无线移动通信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研究问题提出具体对策。

2 学生参与科研具体的实施方法

2013年暑假期间,无线mesh项目团队进行了mesh项目的开发,其中胡鑫等12位同学在8月10日到8月31日期间,参与了该无线mesh项目的开发、测试、文档编写的辅助工作。期间,完成了基本硬件平台的搭建,网站的简单设计和开发,数据库的编写。目前,能够通过计算机操作主节点,从节点可以发送模拟数据。用C#编写的网站可以简单的实现用户管理、数据浏览、数据库维护等基本操作。

但是,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始,还有许多工作量没有完成,离二七区科技局和郑州市科技局所要求的功能差很多。相对于项目的所有功能点,有很多没有完成。现例举如下。

目前,mesh项目在硬件上,需要的工作有:

(1)画原理图。

(2)制版。

(3)焊接。

(4)调试。

底层软件:

(1)串口通信程序编写。

(2)协议处理编写。

(3)数据显示编写。

(4)从站温度采集。

(5)从站烟雾采集。

(6)从站电量采集。

(7)从站水表采集。

(8)从站数据发送。

网站程序编写:

(1)登录界面编写。

(2)用户管理界面编写。

(3)数据库管理界面编写。

(4)查新温度采集界面编写。

(5)查新烟雾温度采集界面编写。

(6)查新电量温度采集界面编写。

(7)查新水表温度采集界面编写。

(8)数据库的编写。

高校科学研究篇(7)

关键词:

教育科研管理;知识管理;高级中学

当前中小学教育机构各方面工作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科研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是教学机构发展空间和办学特色的直接反应,优化并且完善科研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学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知识管理的基本理念

(一)以人为本

知识管理工作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中小学教育机构需要深刻认识到尊重教师对于教育科研管理的重要意义,尊重教职人员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积极面对教职人员在个体能力以及独立价格等方面的差异,深入挖掘教职人员的工作潜能,充分激发教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好人力资源整合工作,认真分析每一位教职人员的工作特点,依据教职人员在科研工作与知识领域两个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知识管理手段,最大程度上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科研质量。提高知识管理工作的透明性,公开知识管理方案,使其他教职人员能够顺利参与到科研工作中,避免出现科研资源流失或闲置现象。知识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发挥正向激励的促进作用,密切关注在科研工作中勇于创新、成果卓越的教职人员在教职员队伍中的积极作用。改善教职人员的科研氛围,协调发展科研教育工作,管理人员需要具有科学的人才观和管理理念,认真贯彻“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管理理念,信任教职人员,尊重教职人员的科研成果。

(二)重视知识共享与创新

知识管理工作需求管理者用知识共享的有关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知识共享主要分为知识存储、知识交流与知识传播三个方面的内容。所共享的知识根据存在形式又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种类,显性知识具有固定专题与课题,所含有的信息与知识已经经过系统的分类与整理,体现出结构化、编码化两方面的特征,信息内容易于识别与共享。与之相对的隐性知识识别难度较大,无法直接共享,通过归纳与编码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是知识管理人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知识创新分为知识创造和知识筛选两个过程,知识筛选即通过总结归纳将不符合实际运用需要的知识排除于知识管理体系之外,为知识创新与知识更新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显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一过程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即知识创造过程。应该明确,创造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论是科研工作的根本目的。因此,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不断促进知识的更新与创造是知识管理工作目标的集中体现。知识管理人员需要明确教学工作的基本目标,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与学校管理知识方面的内容,合理制定科研项目。

二、知识管理运用于高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教育体制改革需要创新

知识管理是有效促进教育创新的主要方法之一。新形势下,知识创新与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本质上是知识的竞争,知识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创新的支持,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了促进教育创新的重要动力,

(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需要知识管理

学习型组织是符合人性的、扁平的、有机的科研形式,这种科研形式能够有效激发教职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教育改革工作要求教育科研单位要排除基层制管理的干扰,优化学习型组织的人员结构,最大程度挖掘小组人员的创新能力。学习型组织的构建需要采用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小组人员通过知识的利用、共享与创新加强内部知识交流,促进组内人员的共同进步。

(三)融入知识管理的教育科研管理具有优越性

知识管理视野下高中学校教育科研既要达成预期的科研成果,也要在研究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教职人员的个体多层次、多角度地实现知识的创新、共享与获取,有利于科研团队和教职人员共同进行与发展。

三、知识管理运用于高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高中学校中层管理部门通常是由校长直接领导,承担、指导、管理、组织教育科研部门的主要工作,教育科研部门具有评价职能、推广职能、研究职能、培训职能、管理职能,教育科研人员从研究项目的工作实际和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新的信息资源制定中长期规划和科研实施计划,完善奖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科学管理教育科研课题,将教职人员编制成学习型小组,开展教育理论与学习教育理论讲座等。利用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将学习型组织与教育科研机构的实践目标统一起来,教职人员的编组形式要尽量体现出弹性化、扁平化的特点,不定期调整小组的科研项目。

(二)完善运行机制

在课题管理方面,知识管理人员需要详细制定课题管理工作的有关条例,包含课题的经费、立项、申报、过程管理,以及研究成果的奖励、推广以及评比等。知识管理视野下的课题管理要以深入开发人力资源为工作重点。利用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能够对课题是的推广、评比、研究以及申报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制约与规范,同时也能够通过科学化与规范化的管理工作,提高研究课题的实践性与研究价值。在教科室管理方面,管理人员需要制定良好的运行机制,使科研管理更加规范化。目前的高中学校教育科研办公室属于学校的中层管理机构,在校长或主管副校长的领导下对学校教育科研开展组织、管理、指导等工作。而这种管理方式不符合全知识管理理论在管理效率方面的要求,知识管理论理认为,学习型组织需要采用弹性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式。因此,科研管理部门、业务职能部门、科研领导小组、学校校长都应该加入到学习小组的协调工作中来。教科室除了要完成课题管理方面的工作之外,还应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进修工作与研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教师科研队伍建设机制

科研项目的有序进行与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师科研队伍建设机制的支持,教职人员是科研项目与科研工作的主体,科研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的质量。完善科研队伍建设机制、提高科研队伍建设质量是发展学校科研工作的必要途径,能够有效促进显性知识的交流、共享与生产,改善科研工作环境氛围,提高科研工作质量。因此,严格遵循知识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从教职人员的实际需要和发展水平出发,利用教职人员现有的精力、时间与知识储备,分阶段地、有目标地发展和培养复古队伍,着眼于长期,促进教职人员与科研队伍的发展。

四、结束语

完善并改进高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效率,从根本上降低学生们的学习负担。科学、合理地运用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在教育科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科研工作的具体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改良学习型组织的结构与人员编制,将教职人员的进修工作与评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知识的创新与共享,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秦珊珊.知识管理视野下高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30):16-17.

高校科学研究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180-02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包括思想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决策咨询功能[1]。其中决策咨询功能的重点是为决策者提供咨政服务。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指出,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物质生产力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另一方面是作为综合的知识体系和思维工具,帮助我们从客观上观测和分析多变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准确的鉴别和判断,并更广泛的做出科学决策,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后者不仅是社会科学研究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的重要使命[2]。因此,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应用性,解决社会问题,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研究作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思想库”的作用,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检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价值的重要条件。

一、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咨政服务功能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古往今来,无论是晁错的《论贵粟疏》,还是李密的《陈情表》,以及苏辙的《六国论》等著名策论,都是古代人文社科研究提供决策咨询的代表,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在历史上留下盛名。而当代胡福明教授1978年5月在《光明日报》发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深刻地影响现代中国历史的进程,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辉煌历史上书写了浓厚的一笔,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引领社会思潮、提供决策咨询的杰出典范。这些深刻的例子说明,政府公共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前提是对相应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吸收和消化、进行后续论证,最终形成的工作部署、政策法规才能真正起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因此,进一步提升高校社科研究的咨政服务能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促进社科研究成果的转化,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评价体系,是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实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要达到上述目标,我们需首先从咨政服务的内涵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咨政服务的意蕴

咨政服务是资政服务的沿用和引申,可以理解为通过一定知识经验的储备和对各种信息资料综合加工而进行的综合性研究开发,为政策决策提供顾问、咨询和磋商的一项具有参谋、服务性的社会活动,是社会、经济、政治中辅助决策的重要手段。咨政服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引导和理论创新

这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和世情决定的,从国情来讲,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建设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系,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权力高度集中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度分散,客观上也造成了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变化[3]。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不少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客观上开阔了学者的眼界和思维,但是由于有些学者对于这些理论的研究、特别是本土化的研究程度还不够深入,也出现了一些摒弃具体国情,盲目崇拜西方理论的现象。要改变这些现状,需要根据我国特定国情解决社会公民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社会问题不断涌现中所产生的思想困惑,在社会上形成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共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引导作用,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通过思想库的建设为部门决策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设一批具有专业优势的思想库的战略性思想。所谓“思想库”,又称“智库”,是由学者或者思想家组成的专门机构,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之中,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它代表了决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趋势[4]。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咨政服务正是需要有这样一批多学科的专家,长期为决策者处理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出谋划策;为决策者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建议、最佳方案。

(三)为国计民生的政策制定提供咨政服务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必须尊重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和利益,致力于改善民生,保障民生[5]。在诸如国企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住房改革、社会保障改革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举措上,能够充分表达群众的诉求,为决策者的政策出台提供准确的决策参考,形成一套能及时反映民意的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

三、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咨政服务水平的途径

根据咨政服务的表现形式,结合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实情,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应用能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咨政服务功能,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转化,在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从三个层次推进咨政服务建设:一是理论引导和理论创新;二是建设专业的思想智库;三是建立现实问题决策咨询的快速反应机制。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实现。

(一)建立起专业的咨政服务平台

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平台体系主要是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各省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平台构成。这些研究平台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因此以现有的平台基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平台建设,建立咨政平台,是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咨政治服务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具有政治导向和理论引领功能的基础理论平台建设;二是加快建设进行应用和对策研究的应用平台建设;三是建立面向服务国计民生的,鼓励高校与各级党政机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等合作共建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平台;四是依托高校、建立一批面向中外对比交流的研究平台,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与我国当前类似问题的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政策和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研究,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咨政服务的整体实力。

(二)加强决策咨询专业智库的建设

充分依托高校人才、智力的集聚优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思想智库,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咨政服务水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由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组成,为政府、企业等组织及其决策者处理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等不同类别的公共事务和应对突发事件出谋划策,提供处理事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战略策略、理论思想等智力产品的专业的人才库。二是具有较高理论研究水平、思想引领作用、决策咨询功能以及国际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库。三是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形成有效载体的,集合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基础文献、案例集成等数据的,具有提供学习、研究、借鉴等重要意义的决策咨询案例数据库。

(三)建立面向现实问题的快速决策咨询反应机制

通过建立面向重大现实问题、服务国计民生开展的研究工作的快速反应机制,围绕当前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的作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建立重大现实问题专项设立机制,围绕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高校学术造诣高、应用研究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研究力量开展集中攻关,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的政策咨询服务。二是加快建设服务民生的产学研推进机制,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推进应用研究成果为科学决策提供直接性、公共性、可操作性的科学依据,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完善现有评价体系,突出咨政功能

深入学习和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充分认识改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重要意义,将开展科学有效的科研评价与树立良好学术风气,提升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结合起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应用性研究成果的科学评价,提升应用性研究成果的决策咨询功能。二是突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性研究成果在项目结项、成果验收等方面的咨政功能;旨在制度上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咨政功能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报,2012(8).

[2]周瑞超.提高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率的若干建议[J].高教论坛,2013(6).

高校科学研究篇(9)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1]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背景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意义重大,也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202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2]。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重要生力军,其教学科研人员占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80%以上[3],也是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基地[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中强调,“扭转指挥棒,切实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改革,扭转“五唯”特别是唯论文倾向,引导高校社科界潜心做学问”[5]。因此,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探讨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激励引导高校培养优秀哲社人才,潜心学问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形势与挑战

随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评价理论与实践也经历了从起步、探索到体系初步建立,各阶段取得较多成果。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特点等原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一段时间以来,在各大排行榜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中,“唯论文”“唯数量”“SCI至上”等现象比较堪忧,论文数量、影响因子、被引次数及人才头衔帽子等成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术研究价值扭曲、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等现象,背离了学术研究的初心[6]。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中面临如下新挑战。

(一)“唯论文”、论文“SSCI至上”的评价导向堪忧

2020年,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破除高校科技评价中论文“SCI至上”的不良导向。实际上,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部分机构和高校简单移植自然科学的做法[6],将SSCI(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Arts&Hu-manitiesCitationIndex,艺术与人人文科学索引)等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引入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标准中,并占有相当重要的权重,导致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论文评价中也存在“唯论文”、论文“SSCI至上”的现象,其后果更加严重。目前SSCI、A&HCI等收录期刊主要以欧美国家英文期刊为主。以SSCI为例,2019年共收录3245种期刊,从区域看,3025种期刊来自欧洲和北美洲,占比93.22%。从国别看,2378种来自美国和英国,占比73.29%,中国仅10种期刊入选,占比0.31%。这导致在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标准中以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主导。唯SSCI、A&HCI等收录的国际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导致国内部分学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熟悉国际期刊的选题、视角、研究方向等,片面迎合西方学术范式,而忽略对中国本土问题的研究、人才培养和教学等[7]。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相关的学术期刊受到关注度偏低,从而形成创新研究成果偏少,影响力难以提升的“恶性循环”,学术话语体系受到限制。国内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与我国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相比显著滞后。

(二)简单化、过度数量化的评价倾向有待完善

目前国内外部分商业评价机构和评价体系,对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主要以论文总数、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声誉调查以及具有各种头衔帽子的人才数等量化指标为主,忽略对研究成果质量和创新性,以及“立德树人”等难以量化观测点的考查,评价方法简单化、过度数量化,不能真实反映哲社学科的发展规律。受这些排名的影响,部分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引进、职称评定、课题申请、评优评奖等各类评审中,人才头衔帽子及论文篇数、影响因子、经费总额等数量化指标成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尺度,而对其成果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成效等考察较少。简单化、过度数量化的评价导向及评价分类不明确,忽略了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影响因子,轻社会效应,重学术专著、科研论文,轻调研报告、咨询建议、文艺创作等不良倾向[7]。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关注不够,完全从理论到理论,未将论文和研究书写在中国大地,限制了高校智库作用发挥和服务社会的主动性、积极性,更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三)部分商业排名体系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形成一定的不良导向

随着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国际国内各类评价逐渐丰富发展。评价主体逐步从学术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由于不同的评价主体政治信仰、知识背景、利益结构等不同,导致评价目标、评价体系、信息获取、评估处理等不同,部分情况下对同一评价对象的评估结果差距较大。部分商业机构注重自身利益、企业品牌声誉影响,在排名体系中主要采集公共数据,偏重对科研与学术指标的考察,基本未设置立德树人成效方面的指标内容。同时,在评价中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未分类分层、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用同一标准评价不同类型的学科专业,对学科发展规律与人才培养的本质考虑不够,存在急功近利现象,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8]。对高校等办学机构聚焦论文及定量指标产生一定误导,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形成一定的不良导向,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特点决定了评价的复杂性

自然科学对自然规律的描述常常是定量的,具有可验证性,其评价也是量化的。与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认知取向、研究成果、引用行为等方面显著不同。在研究对象上,其研究的是人类和个体及其组成的社会、文化产物,是一种主观的“软”事实,具有柔性和不可验证性,各人各派的学说很难取得一致或共识。在研究成果上,其以思想性、意识形态性、价值导向性为主要特征,有较多价值判断,意识形态属性浓厚[9]。在引用行为上,其与自然科学不同,其引文周期一般要比自然科学更长,存在“睡美人”现象[10]。与此同时,在哲学社会科学内,各学科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如人文科学是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体系[11],其侧重于社会中人的个体活动研究。社会科学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侧重于社会中人的群体活动或社会活动的研究,较多使用自然科学的实证等研究方法。而艺术类科学除具有人文社会科学一般特点外,还具有注重实践、行知模式、创作归宿等特点[12]。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评价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需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设置多类多样的评价标准,难以像自然科学一样具有全世界通用、较为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模式。

(二)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方向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建设成就。与此同时,社会快速变革产生的许多新的发展问题和时代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进行解答。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是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研究还是凭着兴趣爱好进行研究,追求近期研究效率还是长远的研究品质,都对评价的数量与质量等产生影响[13]。在经费投入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待遇不断提高,但与自然科学和国外同类国家相比,哲学社会学科的各类经费投入存在较大的不足与不均衡性,“二八”现象较为明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为了获得必要的经济待遇,指导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不断地申请各类课题项目,从而对研究人员的研究内容、研究导向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学术评价。在文化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势必带来一定的文化冲击,传统文化受到各种思潮的挑战。少部分研究人员受不良思潮影响,缺乏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民请愿,为国立言论”“立德立功立言”等优秀精神。在研究上存在急功近利,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的问题,对学术研究和评价产生诸多影响。

(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仍需继续完善

目前,我国各类评价快速发展,自然科学相关评价已比较成熟。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主要移植于自然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一定成果,比如教育部学位中心开展的学科评估,在学科评价层面初步探索形成区别于自然科学的评价体系。但叶继元等认为,我国尚未形成能走向世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14]。在评价指标体系上,部分排名排行榜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多样性、复杂性和中国特色,未分类分层、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和手段上,还比较单一,实施同行评议的学术共同体与第三方评价机构这两个定性与定量评价主体存在割裂,难以融合[8,15];在评价结果上,部分评价存在结果软化,未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水平,在后却对高校和研究者产生错误的评价导向。

三、中国特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探析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也指出要改进不科学的评价体系,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1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也强调要切实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改革,扭转“五唯”特别是唯论文倾向。本文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在破“五唯”背景下,就构建中国特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进行初步探索,提出“五个更加”的思路。

(一)更加强化政治引领,把牢正确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导向

哲学社会科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必须深刻把握立德树人内涵,更加强化政治引领,把牢正确的哲学社会学科评价导向。在评价中把牢政治关,引导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发表、传播思想中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7]。比如:对人才培养的评价中,重点考察立德树人,面向“四个服务”培养人才情况;对学科建设的评价中,引导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及话语权建设,相关成果要体现其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贡献,从学科覆盖度、厚重度、引领度等方面进行考察。对论文专著的评价标准,重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理论和方法的原创性、学术影响,以及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构建的贡献。在课程体系中,考察马克思主义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的贯穿引领,考察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有机结合立德树人情况。

(二)更加彰显中国标准,引导形成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本土性特点[18]。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构建中,应更加彰显突出中国标准,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中国大地,面向中国发展,解决中国问题。为扭转“唯论文”、论文SSCI至上等不良导向,在评价标准如科研成果、科研项目、获奖等更加强调中国标准。比如:“三报一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求是》)作为重要的党报党刊,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将在“三报一刊”发表的理论文章作为重要学术成果,与高质量学术期刊论文同等对待;将“马工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具有重大影响力多次再版的教材等特色人文社会学科成果纳入指标体系,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在智库成果的评价标准上,重点在应对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具有适用性、有效性和影响度。同时规定代表性学术论文成果中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鼓励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优先在中国期刊,引导将论文书写在中国大地上。

(三)更加突出特色贡献评价,引导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要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强化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发展的意识,主动与政府、企业对接联系,提高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中,应更加重视“特色贡献”评价,注重问题导向,解决实践问题。适度淡化各类项目经费、学术论文等数量化指标和人才头衔帽子,强化发挥智库作用。重点考察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研究起点,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1],考察服务打造“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的特色贡献,考察其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情况。比如:法学重点考察其在服务中国特色法学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面的贡献和作用等;艺术学类重点考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四)更加体现学科特点分类评价,引导高校哲学社会学科特色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方法、成果等方面显著不同于自然科学,且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间差异性较大。因此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中,应根据学科特点,针对不同评价对象和研究成果,分类评价,克服“一把尺子”评价的弊端,通过评价鼓励引导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中应根据学科特点分类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比如评价体系的学术成果,应扭转“唯论文”的不良导向,既包括“著作”“教材”“图书”“普及读物”“收藏”等,还允许部分学科包含“译著”“编著”“古籍整理”“文学创作作品”等。在评价标准上,人文学科突出专著,注重代表作和标志性成果,专著评价权重应更多;社会学科重点考察研究方法、路径创新性,及原创性研究成果;艺术学科应考虑其实践性、创造性,着重考察在创作展演水平、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成就。

(五)更加强调同行评价,坚持价值性与科学性统一

在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中,应统筹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扭转过度数量化等不良评价导向,注重对学术成果质量与创新力的评价。评价中将价值性与科学性统一,主要采用同行评议,学术共同体评价更能体现研究价值。为提高科学性,辅以引文分析等文献计量方法,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采用“融合评价”等新方法,提高同行评议的正确导向性、科学性和可信度[15,19]。以专家信任度为核心,以提高评价质量为目的,建立健全专家回避制、公示制、申诉制、元评价等制度,以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保证评审专家信任度、权威性和相对公正性[14]。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大数据平台,加强与相关机构合作,基于大数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声誉、知名大家等进行分析,提高评价的公信力与可靠度。

高校科学研究篇(10)

一、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咨政服务功能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古往今来,无论是晁错的《论贵粟疏》,还是李密的《陈情表》,以及苏辙的《六国论》等著名策论,都是古代人文社科研究提供决策咨询的代表,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在历史上留下盛名。而当代胡福明教授1978年5月在《光明日报》发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深刻地影响现代中国历史的进程,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辉煌历史上书写了浓厚的一笔,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引领社会思潮、提供决策咨询的杰出典范。这些深刻的例子说明,政府公共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前提是对相应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吸收和消化、进行后续论证,最终形成的工作部署、政策法规才能真正起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因此,进一步提升高校社科研究的咨政服务能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促进社科研究成果的转化,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评价体系,是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实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要达到上述目标,我们需首先从咨政服务的内涵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咨政服务的意蕴

咨政服务是资政服务的沿用和引申,可以理解为通过一定知识经验的储备和对各种信息资料综合加工而进行的综合性研究开发,为政策决策提供顾问、咨询和磋商的一项具有参谋、服务性的社会活动,是社会、经济、政治中辅助决策的重要手段。咨政服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引导和理论创新

这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和世情决定的,从国情来讲,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建设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系,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权力高度集中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度分散,客观上也造成了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变化[3]。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不少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客观上开阔了学者的眼界和思维,但是由于有些学者对于这些理论的研究、特别是本土化的研究程度还不够深入,也出现了一些摒弃具体国情,盲目崇拜西方理论的现象。要改变这些现状,需要根据我国特定国情解决社会公民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社会问题不断涌现中所产生的思想困惑,在社会上形成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共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引导作用,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通过思想库的建设为部门决策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设一批具有专业优势的思想库的战略性思想。所谓“思想库”,又称“智库”,是由学者或者思想家组成的专门机构,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之中,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它代表了决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趋势[4]。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咨政服务正是需要有这样一批多学科的专家,长期为决策者处理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出谋划策;为决策者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建议、最佳方案。

(三)为国计民生的政策制定提供咨政服务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必须尊重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和利益,致力于改善民生,保障民生[5]。在诸如国企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住房改革、社会保障改革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举措上,能够充分表达群众的诉求,为决策者的政策出台提供准确的决策参考,形成一套能及时反映民意的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

三、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咨政服务水平的途径

根据咨政服务的表现形式,结合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实情,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应用能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咨政服务功能,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转化,在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从三个层次推进咨政服务建设:一是理论引导和理论创新;二是建设专业的思想智库;三是建立现实问题决策咨询的快速反应机制。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实现。

(一)建立起专业的咨政服务平台

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平台体系主要是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各省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平台构成。这些研究平台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因此以现有的平台基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平台建设,建立咨政平台,是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咨政治服务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具有政治导向和理论引领功能的基础理论平台建设;二是加快建设进行应用和对策研究的应用平台建设;三是建立面向服务国计民生的,鼓励高校与各级党政机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等合作共建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平台;四是依托高校、建立一批面向中外对比交流的研究平台,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与我国当前类似问题的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政策和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研究,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咨政服务的整体实力。

(二)加强决策咨询专业智库的建设

充分依托高校人才、智力的集聚优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思想智库,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咨政服务水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由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组成,为政府、企业等组织及其决策者处理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等不同类别的公共事务和应对突发事件出谋划策,提供处理事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战略策略、理论思想等智力产品的专业的人才库。二是具有较高理论研究水平、思想引领作用、决策咨询功能以及国际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库。三是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形成有效载体的,集合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基础文献、案例集成等数据的,具有提供学习、研究、借鉴等重要意义的决策咨询案例数据库。

(三)建立面向现实问题的快速决策咨询反应机制

上一篇: 企业税务筹划措施 下一篇: 水利工程的意义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