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变化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12 15:00:38

科技发展的变化

科技发展的变化篇(1)

以前远隔两地的亲人要通过书信才知道对方的消息,而现在两个人远隔千山万水,只要拿起听筒,拨几个号码,不用花几分钟,就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进行语言交流,这就是电话给人类带来的奇迹。电话已经发明有100多年了,在现代社会中,它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发展的变化篇(2)

以前远隔两地的亲人要通过书信才知道对方的消息,而现在两个人远隔千山万水,只要拿起听筒,拨几个号码,不用花几分钟,就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进行语言交流,这就是电话给人类带来的奇迹。电话已经发明有100多年了,在现代社会中,它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发展的变化篇(3)

我曾听爷爷说,早在上百年的历史中,社会是靠天吃饭的农耕社会。那个时候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小汽车,吃的是树叶和树皮,甚至连皮带都吃过。现在我又听妈妈说,她小的时候上早晚自习,每人都端一盏煤油灯,连一个文具盒都没有,都是用一个纸盒当做文具盒,每天吃的是窝窝头夹咸菜,每逢来客或过生日的时候才吃白面馒头。种庄稼靠的是人拉肩扛,犁地靠的是牛和马。每一个小孩一年只添一件新衣,新衣服等到新年的时候才穿,大人甚至一年一件新衣服都不添。到了八十年代,邓小平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土地大包干。人民的生活条件得以改善,不吃了窝窝头吃上了白面膜,住上了新瓦房。到了二十世纪,吃饭讲营养,穿衣讲名牌,农民住上了高楼,城市的人住上了别墅,开上了小轿车。农村的家庭也都买了冰箱、彩电、洗衣机,家家都用上了移动电话,开上了摩托车。二十一世纪,中国登上了月球,开通了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等,现在的新科技数也数不清。看看过去,比比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舒服的生活环境中,不为吃穿花钱发愁。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四年级:yooa

科技发展的变化篇(4)

一、浅析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的产生是有一定的科学基础和思想背景的,我们都知道在19世纪末发生了以黑体辐射实验和以太实验为代表的物理学危机,这就为逻辑实证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方法,来解释这场物理危机,那么这种方法的来源就是现代的逻辑技术,现代的逻辑技术就演变出了一系列的逻辑解释,逻辑实证主义也就悄然诞生了。20世纪初产生的反黑格尔形而上学的思潮是逻辑实证主义诞生的直接思想原因。外加上从休谟到孔德再到马赫的思想的发展,逻辑实证主义就此孕育而生并发展成熟。

那么逻辑实证主义究竟有哪些特征,它所代表的主要思想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对之进行理解:第一,逻辑实证主义以意义理论反对形而上学,反对传统的对于本体论的讨论,这明显可以看出是一种新的思潮,它反对的时旧的哲学领域中一直探讨的本体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第二,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经验证实的原则。老的实证主义强调的是对经验进行描述,主要研究对象是经验的来源,而逻辑实证主义则不强调研究经验,更主张研究命题的意义,再看这个命题能否被经验所证实;第三,逻辑实证主义将数理逻辑引入哲学,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进行数学分析,也正是逻辑实证主义开启了西方分析哲学的新时代的到来。

针对性提出三种观点,首当其冲的是逻辑原子主义,这个学派主要是对哲学的本质进行探讨,他们认为哲学的本质是逻辑,以数理命题为工具对科学的陈述命题进行分析。那么何谓科学的陈述命题呢?分别则是主谓命题,是肯定某一个事物的属性,可以这样理解:S是P。另外的一个命题则是关系命题,这个命题主要是表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事物有何种关系:A和B,R(a,b,c)。另外这个学派还想表达这样的思想:原子命题与原子事实同构,原子命题是原子事实的逻辑表示,原子事实则是构成经验世界的客观材料,是最基本的感觉经验。这二者是同构的,性质和本质是一致的。以上介绍的这些就是逻辑原子主义。i

二、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历史主义的转变

现在我们熟知的历史主义可以主要分为新历史主义和老历史主义两个流派。这两个流派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不可分割的,新历史主义是对老历史主义的发展和传承。老的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作为开创者的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则有:劳丹、夏佩尔。历史主义的各代表哲学家都有自己的独到的观点,也有对前面逻辑实证主义进行的各种批判。

无论是新历史主义还是老历史主义,都包含了以下四个基本特征:首先,历史主义开始对科学的发展进行了动态的分析,主张对客观事实进行归纳形成理论;其次对科学的发展进行社会历史分析,站在社会历史的角度来剖析科学的发展;再次对科学进行整体的分析,科学更加的整体化,历史主义学派对科学的分析也顺应了这一潮流,用整体化的目光来看待历史;最后,历史主义否认有普遍的方法论规则和评价标准,认为对科学和客观事物的评判要依据其本身的特点进行评价。

库恩最早提出了科学的范式的概念,“范式”这个词语最早是来源于模型、模式。它主要是指一项具体的科学成就,或伴随着某一项科学成就而出现的复合点,或者是指某一科学共同体在某一专业或者学说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范式的主要包括;符号、概括、模型、范例。库恩的“范式“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范式也是科学与前科学的一个分界标准。以下是科学的发展模式:

前科学常规科学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时期ii

费耶阿本德的理论则包括以下的几点:第一就是多元方法论,他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行。在这一点中我们也许能够看出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的方法论,更加的集大家之所长来解决问题。第二是多元理论,也可以将之理解为理论的多元化,经验论者将理论一元化,而费耶阿本德在这一点上面进行了一个突破,认为理论是多元的,这也印证了他的第一点多元方法论。第三点是理论不可比,认为科学无进步。当然,费耶阿本德的理论看起来是十分极端的,甚至是无法理解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他得思想理论的进步,和他敢于突破常规的精神。

新的历史主义都坚持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相结合的传统,都反对批判非理性主义和相对主义。劳丹将问题分为两类,分别是经验问题和概念问题,经验问题是包括了未解决的、已解决的、反常的问题三个方面。夏佩尔则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就是信息域理论。信息域的意思是指有一系列信息构成的,用来解释科学发展。iii

三、西方科学文化的发展思考

从前文的对逻辑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文化范式演变的两条线索:逻辑实证主义侧重于对科学本身的解释与说明,历史主义侧重于从科学史的角度对科学发展的内外环境进行剖析。也正是由于逻辑实证主义的各种不足,历史主义才会应运而生。科学哲学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客观辩证法的自发支配。

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客观辩证法,它是客观世界由其自身的矛盾运动所引起的变化、运动和发展的过程,是以物质联系运动发展的客观状态形式存在的辩证法,总体属于物质的范畴。客观辩证法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此同时,客观辩证法也可以称“事物的辩证法”、“存在的辩证法”。

那个时代的哲学家们似乎正确认识了这一观念的总要意义,他们从科学的发展现状出发,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的种种弊端,逻辑经验主义的研究提出了现代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问题,如科学知识的基础、科学理论的解释、科学假说的确认等。经过了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把新的、更深入的问题,如科学发展模式、科学内史与科学外史、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科学进步的合理性、科学实在论等引入科学哲学研究。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有它特殊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不能用它来取代自然辩证法,恰恰相反,应该在客观辩证法的基础上,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西方科学哲学对传统哲学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把一般的哲学一律斥之为“形而上学”,认为科学与哲学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合的,用实证哲学来取代哲学本身,抛弃传统哲学,否定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以之与客观方法论相对抗,拒绝回答关于世界的最普遍的规律问题。由于他们排斥彻底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往往在哲学的结论中陷入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极端中。但是我们庆幸的看到,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史收客观方法论的自发支配的,从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的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点。用更加客观的、矛盾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历史进步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受到自发支配的表现。

注释:

i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ii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iiiL劳丹.分界问题的消逝[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8(3).

【参考文献】

[1]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科技发展的变化篇(5)

    20世纪末以来,正当信息技术席卷全球、世界为信息网络技术疯狂,热衷于信息网络开发和信息网络攻关的时候、美国众多的高科技专家预言,在未来的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时代。2000年6月,很快传来惊人的突破性消息:继生物克隆技术全面成熟之后,人类遗传的基因密码组全部被翻译出来了。在我们还在热衷于信息开发和网络攻关的时候,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时代的到来却已不再是纸上谈兵或什么预测了。

    近代以来,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高科技竟争一直处于劣势或被动状态。主要原因应该是我们的近代以来的教育模式有间题。我国的教育,历来是以教书育人为基准指导方针,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为方向,一直缺乏对尖端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手段和理论研究。教书育人的传统教学观念,是影响我国近代以来高科技顶尖人才培养和高科技发展的沉重桔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科技竞争特别是高科技创新人才竟争将是直接影响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的关键。改革现有教育模式,改革现有教育伦理学观念,通过我们自己的院校培养我们自己的尖端高科技人才是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问题已引起国家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教育伦理学观念的变迁

    从’.学而优则仕”开始,孔夫子为天下读书郎设下诱饵,中国古代教育一直是围绕师古人而明大志、师圣贤而明是非”进行的。几乎同期,欧洲则是“昨天教育”(认为过去的一切都是好的,要把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一代一代传教下去)的天下。与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不同的是,欧洲在工业革命以后,产生了冷天教育”的思想、“今天教育”与“昨天教育”最大不同是强调过去的一切只能说明过去,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为现实服务。而此时中国则几乎全是“八股文”的天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以后,欧美开始诞生了“明天教育”的思想。“明天教育、、强调学习以昨天,,的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综合决策能力为指导方向的全新教育模式。

    二、教育伦理学观念的更新与教育模式改革

    目前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基本上还是延续了以教书育人为基准指导方针,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为方向的思想。仅相当于二百多年前欧洲的今天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不仅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使具有创新创造性天才难以脱颖而出、反映在科技界则是步人后尘,被动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存亡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历史使命。这震耳发聋的呐喊,是唤醒中华民族教育界的战鼓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社会科学各学科到自然科学各学科,关于在我国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关干西方创新教育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开展创新教育,科教兴国成为时代主旋律。

   三、教育伦理学所面临的挑战

    科教兴国,开展创新教育,目前还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在我国完全实施创新教育还有相当距离。

    一些教育工作者对创新教育感到茫然,不可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认为目前一直在搞教改,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手段也改革了,还需要搞“创新教育吗?教书育人还要不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的口号还提不提?

科技发展的变化篇(6)

20世纪末以来,正当信息技术席卷全球、世界为信息网络技术疯狂,热衷于信息网络开发和信息网络攻关的时候、美国众多的高科技专家预言,在未来的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时代。2000年6月,很快传来惊人的突破性消息:继生物克隆技术全面成熟之后,人类遗传的基因密码组全部被翻译出来了。在我们还在热衷于信息开发和网络攻关的时候,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时代的到来却已不再是纸上谈兵或什么预测了。

近代以来,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高科技竟争一直处于劣势或被动状态。主要原因应该是我们的近代以来的教育模式有间题。我国的教育,历来是以教书育人为基准指导方针,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为方向,一直缺乏对尖端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手段和理论研究。教书育人的传统教学观念,是影响我国近代以来高科技顶尖人才培养和高科技发展的沉重桔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科技竞争特别是高科技创新人才竟争将是直接影响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的关键。改革现有教育模式,改革现有教育伦理学观念,通过我们自己的院校培养我们自己的尖端高科技人才是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问题已引起国家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教育伦理学观念的变迁

从’.学而优则仕”开始,孔夫子为天下读书郎设下诱饵,中国古代教育一直是围绕师古人而明大志、师圣贤而明是非”进行的。几乎同期,欧洲则是“昨天教育”(认为过去的一切都是好的,要把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一代一代传教下去)的天下。与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不同的是,欧洲在工业革命以后,产生了冷天教育”的思想、“今天教育”与“昨天教育”最大不同是强调过去的一切只能说明过去,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为现实服务。而此时中国则几乎全是“八股文”的天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以后,欧美开始诞生了“明天教育”的思想。“明天教育、、强调学习以昨天,,的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综合决策能力为指导方向的全新教育模式。

二、教育伦理学观念的更新与教育模式改革

目前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基本上还是延续了以教书育人为基准指导方针,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为方向的思想。仅相当于二百多年前欧洲的今天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不仅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使具有创新创造性天才难以脱颖而出、反映在科技界则是步人后尘,被动发展

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存亡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历史使命。这震耳发聋的呐喊,是唤醒中华民族教育界的战鼓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社会科学各学科到自然科学各学科,关于在我国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关干西方创新教育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开展创新教育,科教兴国成为时代主旋律。

三、教育伦理学所面临的挑战

科教兴国,开展创新教育,目前还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在我国完全实施创新教育还有相当距离。

一些教育工作者对创新教育感到茫然,不可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认为目前一直在搞教改,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手段也改革了,还需要搞“创新教育吗?教书育人还要不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的口号还提不提?

科技发展的变化篇(7)

1.2生态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成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展开科技文化是伴随着近代科技的兴起而形成发展起来的,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中国科技文化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中国科技文化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和发展科技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研究中国科技文化发展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经济领域的一场变革,也是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其他领域的一次重大调整。生态科技文化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发展的动力。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成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生态科技文化的应有之义,特别是将生态的科技文化融入到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成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在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质,潜移默化中发挥其他文化无与伦比的作用,成为现代文化建设的先导。因此,生态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成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展开。

2建设生态科技文化的基本路径

2.1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立当前,许多人已经深刻认识到了造成社会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真正原因,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防止人们将科学技术滥用,将科技项目置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努力改变人们过去陈旧的科学技术观念,建立基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随着人们对社会进步、生态和谐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性的深入认识,一种崭新的、能够与维持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科技发展观有效形成并为人们所全面接受。这样一种全新的科技价值观是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努力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关注科学发展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基础,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的,将注重科学技术在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按照生态文化丛林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向来进行科学技术的深入开发、利用和研究。生态科技观的建立,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把握,第一,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第二,利用网络、电视媒体技术加强宣传力度。生态价值观努力寻求将科学技术作为当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手段来开发,以科学技术的方式方法来使人们的发展建立在有效整合资源和环境得以保护的前提下。

科技发展的变化篇(8)

党的十七大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我国科技界肩负着重大使命。这次大会,对动员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勇挑重担、建功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讲几点意见,同大家一起讨论。

一、深刻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出来。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并出现复苏,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各种全球性问题相互交织,影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都在对自身经济发展进行战略筹划,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加大投入,着力推进。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从国内看,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化挑战为机遇,迅速采取一系列重大应对措施,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列世界前茅,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同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总体上经济发展技术含量不高,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仍然较高。为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大气力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从国际国内经济、科技发展大势来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未来几十年,世界上包括我国13亿人口在内的20亿至30亿人将逐步进入现代化行列,能源资源需求和生态环境压力将大幅上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地球有限承载能力的矛盾将日益尖锐。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我国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矛盾尤为突出,推动可持续发展任务尤为艰巨。全球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创新经济发展方式。从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的角度看,世界范围经济发展方式正呈现出以下一些重要特点。

第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人口健康等全球性问题的重要途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为主转变,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将加速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转变,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第二,知识是发展永恒的重要资源,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生产和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知识增长越快、普及越广、应用面越宽,就越能为人类发展进步不断提供智力保障。

第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正在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推动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全球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为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工具和环境,人依靠机器生产产品变成机器围绕人生产产品成为可能,个性化制造和规模化协同创新有机结合将成为重要的生产方式。

第四,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充满发展活力的重要前提。科技创新将不断创造新的知识资源和知识需求,创造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工艺、新服务、新产业、新市场,推动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为促进社会和谐充实物质基础。科技创新将不断深化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认知,将不断丰富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基础,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全民的创新兴趣,推动形成科学理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实践充分证明,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推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和原动力的作用日益凸显,科学技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刻地决定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进步的,永不停息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使人类认识、利用、适应自然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当前,人和自然的关系日益密切和复杂,寻求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把握机遇,审时度势,科学谋划,顺势而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二、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日益突出的全球性问题,科学技术体系的内在演进,都在孕育重大科技突破。科技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和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在深刻改变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追求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发展。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智能发展,就是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市场、新的就业形态,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智能处理、协同工作。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资源约束,有效保证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仅要造福当代人,而且要使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不断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不断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实现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富裕幸福。

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我们必须准确判断并牢牢把握,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切实推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要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任务,在组织实施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重大科技专项的基础上,前瞻部署,持续攻关,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深刻认识和正确运用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转移转化和规模产业化能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我们必须把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站到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选择对国家长远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进行部署,推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有效结合,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效结合,推动科学前沿高新技术融合创新,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下大气力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重点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着力突破制约我国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推动产业从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按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不断强化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环境、保障民生安全。

当前,要重点在推动以下科技发展上作出努力,争取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一,大力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要坚持系统谋划、节能优先、创新替代、循环利用、绿色低碳、安全持续,加强对我国能源资源问题的研究,制定我国可持续发展路线图。要发展资源勘探开发和高效利用技术,积极发展大陆架和地球深部能源资源勘查和开发,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安全、清洁替代能源,形成可持续的能源资源体系,切实保障我国能源资源有效供给和高效利用,使我国能源资源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要发展节能建筑、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技术,加强煤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煤转天然气、煤制重要化学品技术研发,构建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的电网体系。

第二,大力发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科学技术。要重视材料的环境友好性、可再生循环性、制备使役全过程的节能减排特性,加快推进材料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材料、器件和系统技术。要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和战略调整,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推进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实现制造系统智能运行,形成先进材料和绿色、智能、网络制造和服务体系,保障先进材料和先进装备有效供给和高效清洁循环利用,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第三,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科学技术。要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创新信息产业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技术,加快发展物联网技术,重视网络计算和信息存储技术开发,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研发和建设新一代互联网,改变我国信息资源行业分隔、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促进信息共享,保障信息安全。要积极发展智能宽带无线网络、先进传感和显示、先进可靠软件技术,建设由传感网络、通信设施、网络超算、智能软件构成的智能基础设施,按照可靠、低成本信息化的要求,构建泛在的信息网络体系,使基于数据和知识的产业成为重要新兴支柱产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第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和相关生物产业,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安全,实现农产品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推进农业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构建我国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建成农业高值转化的产业体系,形成生态系统持续良性循环、景观优美、功能多样、城乡一体的新型农业。要发展先进育种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产量和抗逆性,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减少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提高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五,大力发展健康科学技术。要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健康营养生活方式的科技保障系统,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生物防范网络和系统,构建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规模化医药研发产业链,提高生物医药产业水平,为基本公共卫生保健普惠化、个性化发展提供先进可靠并可共同分享的技术支持,提高疾病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康复能力,提高健康科学和健康服务水平。要全面实施食品安全工程、国民健康工程等,不断提升消费品和公共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让广大群众吃得更放心、住得更舒适、出行更便捷、身心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第六,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要系统认知环境演变规律,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发展相关技术、方法、手段,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保育发展体系,实现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污染环境修复,有效遏制我国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实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要注重源头治理,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

第七,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要提高空间探测能力、对地观测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在空间科学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方面取得原创性重大突破,保证我国有效和平利用空间。要提高海洋探测及应用研究能力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使我国海洋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增强我国海洋能力拓展,支撑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保护和利用海洋。

第八,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要加快发展空间安全、海洋安全、生物安全、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提高对传统和非传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监测、预警、应对、管理能力,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构建先进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体系,有效防范对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生物威胁,维护信息和网络空间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保障社会稳定。

三、切实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

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

第一,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为加快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坚持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积极营造支持科技事业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认真听取科技专家意见,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制定和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涉及的重大科技问题。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要注重推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重视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科技方向,重视交叉综合性科技领域和新兴前沿方向的前瞻布局,积极推动主流学科走到世界前列、重要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加快实现前沿跟踪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历史性转变。

第二,加强人才工作,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强大人才支持。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评价人才,加强全球范围拔尖人才引进工作,大力培养造就具有世界科研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要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积极营造诚信、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鼓励自主探索,保护知识产权,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第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体制保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和宏观协调机制,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促进科研布局和结构调整。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加快构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创新团队。要加快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军民科技资源的集成,形成军民高技术共享和相互转移的良好格局。要加快构建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加快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效率,促进知识成果传播、转化、应用。

科技发展的变化篇(9)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由于科技的发展、市场范围和种类的扩大,对大规模组织的强调、日益增加的劳动分工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科技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已经多次带来了明显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人员管理影响的历史考察

在科技革命前的历程中,生产力水平低下,信息传播途径闭塞,手工技术生产相互之间的学习、借鉴比较困难,科技创新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所以,这个阶段的科技对组织形式以及人的管理影响不大,变化周期比较缓慢。自从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以后,组织变迁越来越受制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几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导致了组织的一次大变迁,组织的每一次变迁又导致组织对人员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其结果是使人的体能获得了解放,相应地,组织对人的管理方式也由原来那种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劳动效率的管理方式转向雇佣管理。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使得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早期雇佣双方之间家长式、宗教式或者部落式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规模组织和机械化大生产淡漠、疏远了双方之间感情纽带。在利益、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等方面渐起纷争,工厂成为了冲突和暴力的场所。控制和安抚是这个时期人员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的发明发现和使用为特征,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核心。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结合程度对生产的影响日益明显,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以泰罗为首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直接导致了人事管理的产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人员管理活动是被动的、反应性的,但这种机械式的组织管理方式是与当时科技发展下形成的企业组织方式相一致的。

现代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现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它的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领域里的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大浪潮正冲击着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面对科技不断创新、顾客需要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纷纷进行变革和再造,频繁的变化使得“事”不断变化,只有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才能主动应对变化、适应变化,抓住变化中的市场机遇。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理论和实践的主导。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技术之间、人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因而,带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经济社会的很多领域内,我们对科技发展是持肯定态度的。科学技术曾是我们用以减少人类辛劳、提高生产和获得更好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但近来有人对这种看法产生了怀疑,而且开始强调科技“进步”的消极方面。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是在不同的时期、阶段两者的势力对比处于不同的状态,因此,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也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科技与工作系统之间的适配关系,成为了融入和利用科技成果的关键。科技对工作系统的体现在三个方面:科技是组织决定所要求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要因素,间接地讲,它是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组织结构和程序的某些总特点的决定因素;科技是单个或者群体工作设计中的直接决定因素,因而是社会结构和准则的间接决定因素。

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科技对组织结构具有直接的影响。科技发展与组织中的多种特性相关:组织命令――控制层级的长短;管理人员的管理跨度;组织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甚至组织的薪酬成本比例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不同类型的组织都有一个最佳的结构。科技革命一度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断扩张,各种巨型组织不断形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又开始不断缩小。

对组织社会心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以多种方式影响着组织中的个人。科技是确定任务和专业化程度的关键因素。工作群体的大小和构成以及与其他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相互作用的范围等,往往都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科技影响组织中人的各种作用和身份地位,同时,对每个员工的认为的具体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科技的变革会引起人们工作的不安全感和忧虑感。科技进步的加快,导致员工知识、技能半衰期的缩短,社会对不断学习、更新技术的要求提高,严重影响了人们在工作中的安全感,对生存、发展的忧虑逐渐增大。

对管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知识不断专门化,致使组织内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深入,职能分工更加细致,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知识、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管理系统的基本关注使将活动分解或分割开来,以便由各分系统完成,但是,科技的加速发展,管理系统的重点发生了改变。随着复杂组织中的差异性的不断发展,各个职能之间的合作问题成为了发展趋势,创新要求各个专业之间知识的碰撞和共享,竞争要求各个职能之间更加灵活、快速的协作反应。

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对科技的迅速引进、吸收,导致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呈现出跳跃式发展趋势,形成管理水平极其不均衡的态势,管理理念、操作方法、基础平台方面千差万别。科技的发展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尤为强烈,站在总体的角度上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归纳。

思维方式的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呈现两级分化趋势。两级分化趋势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职能得到加强,需要更多参与到组织的战略决策中来,共同寻求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之间的整合;而事务性职能更加弱化,很多职能比如招聘、考核、人员配置等会更多由直线部门负责人承担。结果,人力资源部门要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更加积极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以客户服务的理念进行管理操作;要么人力资源部门就会弱化甚至消失,战略职能由高层管理人员承担,行政事务工作由直线部门承担。前者更多出现在我国本土大型企业中,而后者多出现在外资性质或者民营企业中。

人力资源管理在科技发展引发变革中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导致科技的学习、共享更加方便,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变革也就成为组织中的常事,并且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人力资源管理顺理成章地负起了变革的发动和管理的责任,利用各种心理激励和社会互动方法,规划变革进程,引导雇员的态度和行为。

管理的对象向知识和能力倾斜。我国的人员管理一直重视资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正在向人职匹配迈进。但是,随着组织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会发生转移:由强调人职匹配向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能力倾斜,这是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方式又会被置于多层次的转变发展之中。

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依据双方签定的服务协议,将企业人力资源部分业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包给第三方服务商进行管理的活动。这是科技推动专业化分工在组织层次的体现,“回归核心”不仅是组织战略决策,也是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企业会逐步把不涉及企业机密、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程序较繁琐和经常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出去。外包业务需要遵循一个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公司业务服务: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即有关公司文化建设、机构设置、核心决策等事项不能外包;只要是常规事务性的工作都能够外包。

基础平台的升级―EHR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创新的生产工具和运作平台,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得到了升级, EHR成为了国外先进公司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我国今后发展转变的方向。

EHR(Electronic-Human Resource)即电子化人力资源,是将先进的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网络系统,使人员管理流程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能将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系统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大幅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人才战略实施中的功效会更加明显,理解并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所蕴涵的管理理念,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操作技术的转变

招聘。招聘是在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下为企业引入合格人才的活动,招聘活动将从现在的岗位导向标准向重视潜力、发展转变,内部招聘更加受到青睐,招聘渠道更加丰富,招聘、猎头公司在未来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培训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会更加重视培训开发活动,特别是对组织所需的专用知识的培训力度。科技带动技术价值的提升,企业培训开发的潜在收益与成本的比例增加,企业在培训开发投资上的积极性增强。另外,培训开发也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从总体上还会降低企业的人员成本。

员工援助计划。科技虽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水平,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有所控制和伤害。在我国,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对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关注是比较高的,但关注的重心主要是个人道德和家庭伦理方面。随着科技影响的加大,系统的员工援助计划将会得到广泛发展,特别是基于工作变革的员工心理和情绪方面的专门咨询活动,在我国今后人力资源管理中将会占有较大的比重。

科技发展的变化篇(10)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由于科技的发展、市场范围和种类的扩大,对大规模组织的强调、日益增加的劳动分工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科技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已经多次带来了明显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人员管理影响的历史考察

在科技革命前的历程中,生产力水平低下,信息传播途径闭塞,手工技术生产相互之间的学习、借鉴比较困难,科技创新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所以,这个阶段的科技对组织形式以及人的管理影响不大,变化周期比较缓慢。自从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以后,组织变迁越来越受制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几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导致了组织的一次大变迁,组织的每一次变迁又导致组织对人员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其结果是使人的体能获得了解放,相应地,组织对人的管理方式也由原来那种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劳动效率的管理方式转向雇佣管理。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使得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早期雇佣双方之间家长式、宗教式或者部落式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规模组织和机械化大生产淡漠、疏远了双方之间感情纽带。在利益、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等方面渐起纷争,工厂成为了冲突和暴力的场所。控制和安抚是这个时期人员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的发明发现和使用为特征,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核心。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结合程度对生产的影响日益明显,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以泰罗为首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直接导致了人事管理的产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人员管理活动是被动的、反应性的,但这种机械式的组织管理方式是与当时科技发展下形成的企业组织方式相一致的。

现代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现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它的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领域里的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大浪潮正冲击着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面对科技不断创新、顾客需要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纷纷进行变革和再造,频繁的变化使得“事”不断变化,只有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才能主动应对变化、适应变化,抓住变化中的市场机遇。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理论和实践的主导。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技术之间、人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因而,带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经济社会的很多领域内,我们对科技发展是持肯定态度的。科学技术曾是我们用以减少人类辛劳、提高生产和获得更好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但近来有人对这种看法产生了怀疑,而且开始强调科技“进步”的消极方面。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是在不同的时期、阶段两者的势力对比处于不同的状态,因此,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也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科技与工作系统之间的适配关系,成为了融入和利用科技成果的关键。科技对工作系统的体现在三个方面:科技是组织决定所要求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要因素,间接地讲,它是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组织结构和程序的某些总特点的决定因素;科技是单个或者群体工作设计中的直接决定因素,因而是社会结构和准则的间接决定因素。

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科技对组织结构具有直接的影响。科技发展与组织中的多种特性相关:组织命令——控制层级的长短;管理人员的管理跨度;组织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甚至组织的薪酬成本比例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不同类型的组织都有一个最佳的结构。科技革命一度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断扩张,各种巨型组织不断形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又开始不断缩小。

对组织社会心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以多种方式影响着组织中的个人。科技是确定任务和专业化程度的关键因素。工作群体的大小和构成以及与其他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相互作用的范围等,往往都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科技影响组织中人的各种作用和身份地位,同时,对每个员工的认为的具体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科技的变革会引起人们工作的不安全感和忧虑感。科技进步的加快,导致员工知识、技能半衰期的缩短,社会对不断学习、更新技术的要求提高,严重影响了人们在工作中的安全感,对生存、发展的忧虑逐渐增大。

对管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知识不断专门化,致使组织内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深入,职能分工更加细致,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知识、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管理系统的基本关注使将活动分解或分割开来,以便由各分系统完成,但是,科技的加速发展,管理系统的重点发生了改变。随着复杂组织中的差异性的不断发展,各个职能之间的合作问题成为了发展趋势,创新要求各个专业之间知识的碰撞和共享,竞争要求各个职能之间更加灵活、快速的协作反应。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对科技的迅速引进、吸收,导致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呈现出跳跃式发展趋势,形成管理水平极其不均衡的态势,管理理念、操作方法、基础平台方面千差万别。科技的发展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尤为强烈,站在总体的角度上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归纳。

思维方式的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呈现两级分化趋势。两级分化趋势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职能得到加强,需要更多参与到组织的战略决策中来,共同寻求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之间的整合;而事务性职能更加弱化,很多职能比如招聘、考核、人员配置等会更多由直线部门负责人承担。结果,人力资源部门要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更加积极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以客户服务的理念进行管理操作;要么人力资源部门就会弱化甚至消失,战略职能由高层管理人员承担,行政事务工作由直线部门承担。前者更多出现在我国本土大型企业中,而后者多出现在外资性质或者民营企业中。

人力资源管理在科技发展引发变革中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导致科技的学习、共享更加方便,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变革也就成为组织中的常事,并且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人力资源管理顺理成章地负起了变革的发动和管理的责任,利用各种心理激励和社会互动方法,规划变革进程,引导雇员的态度和行为。

管理的对象向知识和能力倾斜。我国的人员管理一直重视资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正在向人职匹配迈进。但是,随着组织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会发生转移:由强调人职匹配向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能力倾斜,这是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方式又会被置于多层次的转变发展之中。

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依据双方签定的服务协议,将企业人力资源部分业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包给第三方服务商进行管理的活动。这是科技推动专业化分工在组织层次的体现,“回归核心”不仅是组织战略决策,也是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企业会逐步把不涉及企业机密、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程序较繁琐和经常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出去。外包业务需要遵循一个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公司业务服务: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即有关公司文化建设、机构设置、核心决策等事项不能外包;只要是常规事务性的工作都能够外包。

基础平台的升级—EHR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创新的生产工具和运作平台,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得到了升级,EHR成为了国外先进公司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我国今后发展转变的方向。

EHR(Electronic-HumanResource)即电子化人力资源,是将先进的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网络系统,使人员管理流程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能将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系统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大幅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人才战略实施中的功效会更加明显,理解并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所蕴涵的管理理念,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操作技术的转变

招聘。招聘是在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下为企业引入合格人才的活动,招聘活动将从现在的岗位导向标准向重视潜力、发展转变,内部招聘更加受到青睐,招聘渠道更加丰富,招聘、猎头公司在未来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培训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会更加重视培训开发活动,特别是对组织所需的专用知识的培训力度。科技带动技术价值的提升,企业培训开发的潜在收益与成本的比例增加,企业在培训开发投资上的积极性增强。另外,培训开发也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从总体上还会降低企业的人员成本。

员工援助计划。科技虽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水平,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有所控制和伤害。在我国,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对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关注是比较高的,但关注的重心主要是个人道德和家庭伦理方面。随着科技影响的加大,系统的员工援助计划将会得到广泛发展,特别是基于工作变革的员工心理和情绪方面的专门咨询活动,在我国今后人力资源管理中将会占有较大的比重。

上一篇: 煤矿生产管理 下一篇: 预防医学的案例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